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认识

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认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2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认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认识

篇1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忽视了英语是一门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这是英语学习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

那么,第二语言与外语究竟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同一概念不同风格的用语,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对英语教学的效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首先,在语言环境方面,第二语言与外语有着根本区别。第二语言学习者一般都有一个比较自然的语言环境。周围有众多的该语言的本族语使用者。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之间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同时,由于该语言可能是“官方语言的一种(如英语、法语在加拿大,英语在印度等),新闻媒介、官方文件、广告等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比较真实和自然的语言环境,而“外语”学习者,一般来说,很难有这样的语言环境。

其次,从语言输入看,第二语言学习者一方面有自然的语言环境,另一方面,如果他通过课堂教学学习该语言,则教师的语言程度、同学的语言程度等都给他提供了较理想的“可理解性输入”(cornprehensibleinput),其中包括“针对外国人的谈话”(foreignertalk)、“教师语”(teachertalk)、“同伴语”(peertalk)等;而外语学习者则不同,他一般不可能得到foreignertalk之类的输入,由于外语教师语言水平总体上不能与第二语言教师相比,teachertalk的质量和数量都不如第二语言教学课堂,peertalk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限制。

英语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是二语教学还是外语教学,还有一个重要标志,那就是看当地学校的课程是不是用英语授课。如果除了英语课,其他课程用母语讲或大部分用母语讲,那么英语教学就是英语外语教学(TEFI)。显然在中国,英语是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中国缺乏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环境。母语可以习得,二语也能习得,但外语是不能习得的。

小学英语课上,教师过多地强调了情境的创设,甚至是为了情境而情境,以至于产生了虚假的情境。很多老师抱着在这样的情境中给孩子们以自然习得英语的期望,原本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在45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外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外语的时间又有多少?有多少学生的家庭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父母懂外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得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那么多天的外语教学中,这样的课有多少呢?这本帐,从事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心中应该是很明白的。

二、小学英语教学应较多地采用认知法,而不是直接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触真实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靠大量重复模仿,强化记忆,养成习惯。视听法、听说法、交际法都属于直接法。以直接法为主进行教学,一定要有语言环境,要有高水平的师资,班额要小,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要多。认知法不排除模仿,但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习途径主要通过理性思维,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知识,掌握语言规则,指导听说读写,举一反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语言能力。英语在中国是外语。中国学生学英语,不论是小、中、大学,都不能采用二语教学类型,而要以语言知识为拐杖,在运用经验学习的同时,注意理性认知;对于小学生,尤其要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语言学习能力,不能排斥语言知识。

三、靠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用“玩”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384-01

交际性是英语语言的本质属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交际原则和方法,便于发现学生学习问题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英语教师要围绕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具有一定启发性和质疑性的问题,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把握提问的“量”和“度”,突出艺术性,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正视教学现状,提高有效性认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小学英语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于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累;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因为,很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很不到位,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着很急需提高和改善的教学环节。

1、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英语程度和学习能有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因此,我们要注意师生间的融洽关系,让学生能够有着良好的心理效应,使他们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从而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英语。

2、任务型教学展开灵活多样。我们英语教学大多采崩任务型活动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内设计大量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repeat,imimte以及practice等多个环节进行任务型操练,从而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点。提高能力。f[1足我们的活动展开往律少了师生的对话沟通,使得任务达成,但是效果不佳。

二、重视问题突出,提高问题针对性

我们的课堂提问,教师要结合教学重难点思考所提的问题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和已经具备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而且我们的提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预设学生通过回答提出的问题达到理解所参与的学习内容,并且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对问题的兴趣。如在 An English friend学习时, 出示Wang Bing写e―mail的图片,然后提问What is Wang Bing doing? T: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his EnIgUsh friend? What can we ask?等问题,通过问问题来学习新单词和运用新句型。同时,学生在回答中逐步理解和掌握要学习的英语知识,同是能够轻松过渡到整篇课文的学习。这样的提问,就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我们的问题提出还有要一定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地使学生在轻松地氛围中积极思索。

另外,我们问题的提出要精情境化、动态化。关注提问的课堂时机并能够耐心等待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如该教学内容课文前四段对话后提出问题:If you are GaoShan,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om?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思考,这时候,我们教师就要加强指导,耐心等待并适时启发,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主动踊跃发言

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应享有更多的表达主动权和话语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唱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歌曲,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更能够让他们带着激情和兴趣参与课程学习。这样的提问能更好体验语言的交际性和互动化,使得学生在争先恐后的踊跃发言中不断深化感知。

教师不妨换位思考,多鼓励学生来质疑教师,最大限度帮助他们加深理解感知。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轻松自由的环境,给他们搭建平等提问的平台。可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引导学生以协商探讨的形式与教师对话。通过适时追问、诘问质疑、探讨询问等形式来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与教师探讨,以此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主动表达和积极交流。教师在回答学生的问题中,可多尝试追问,让学生能够在被追问的过程中深入思考。例如,可建议学生向教师提问“Which fruit do you like best?”和“HOW to make a fruit salad?”,以缓和课堂的紧张教学环境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针对学生的问题来予以反问,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情境。

四、注重点拨引导。突出提问有效性

篇3

新编写的英语教材中有很多非常好的听说读写方面学习训练内容,通过教材中的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先培养英语语感,培养兴趣等。现将我个人这些年的教学感受及反思写出来,与各位进行交流分享。

一、课前3分钟~10分钟用英文与学生自由对话,有助于师生之间互相沟通,增强师生情感,不断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每堂课开课之前,我经常会安排学生进行两个环节的练习,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及阅读能力。首先,课前3分钟~5分钟自由对话。让学生自由发言,其中有唱英文歌曲、讲英文故事、英语名著翻译片断、身边发生的小故事等。通过这个环节可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的兴奋之情。其次,课前3分钟~5分钟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并导入新课。我会就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采取师生问答、分组问答等等形式进行复习,并顺其自然地把新课程教学内容导出,使学生有学习内容的衔接感,并不断培养学生“温故知新”的学习习惯,顺利地完成每一个学习目标。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学习、复习、再复习,对英语课进行复习时要做到有系统、有针对性。

二、课堂上尽可能采用英语教学,加强学生语感方面的培养,有意识地创设学习情景,注重学生各方面的评价,鼓励他们去大胆对话

我在日常授课时尽可能采用英语,对于我接手的新生,我会从最初简单的短语、句子、日常英语开始,让他们尽可能听懂我在说什么,以后由浅入深,使学生逐渐地适应我的英语教学,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日常注重学生英文语感的培养,加强阅读的训练,教材中的生词、句型与整篇文章都是非常好的阅读材料。加强阅读情景的创设,朗读时标出句子的重音,将朗读的不同情感融入到不同的英文课文中。同样,重音的游离,不同的语调,都体现了说话者心理活动状态。通过培养训练,学生在朗读课文中就能够掌握如何正确使用语音、语调与朗读的重、弱读,也会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不能忽视,要将学生们的参与度与教学评价得失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标杆。因此,学生们经过阶段性学习之后,让他们自己进行总结归纳,英语老师要多多激励表扬,非常热情去支持帮助他们,并及时准确地处理获得的相关信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若时间还充裕,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容易出错的一些问题上,比如谓语动词的变化,英语习惯性的表达,人称在特定情形下的变化等等,进行总结归纳,让他们有所收获。 所以,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对学生有效的评价。评价可以使学生有个清晰的自我认识,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可有助于及时自我反省,正确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评价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用小测验,师生问答、口头表达自己的学习表现,书面写出自己的心理及想法等等。此外,我们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适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听说氛围

篇4

1.前言

如今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对于高等院校的大型基础课――大学英语来说更是如此。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高低与教学质量的优劣是大学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普遍重视的战略性课题。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探索,进行有效教学,有目的、有意识地关注自身发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英语教师。

2.有效教学的基本含义

有效教学就是高质量的教学。美国心理学家斯莱文提出的有效教学的QAIT模式,说明了高质量课程的主要特征。QAIT分别代表了教学质量、适当性、诱因和时间四个特征。教学质量是指课程质量和课程呈现的质量,也就是教师的讲演、提问、讨论、辅导等一系列的教学呈现活动,它对学生有意义,使学生感兴趣,易于理解、掌握和运用。教学的适当性指教师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程度,也就是已有的知识水平。诱因指教师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作激励程度,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程度。时间是指教师给学生学习教材的时间是否充足。在教学过程中,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四个特征都必须具备,缺一不可。

3.有效教学的教师特征

有效教学的首要因素就是教师特征。有效教学教师应具备的特征是: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条理与清晰的表述;认真和热情的教学态度。

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是有效教师的首要特征,这有助于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条理清晰的表述是有效教师的另一特征,有条理地组织表述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认真是有效教师最基本的品质,教师必须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对学生有满腔的热情。

4.有效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师个人发展的启示

要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就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关注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进一步了解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进行有效教学,笔者一是在学院内对不同职称、不同年龄的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二是抽取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和实践,笔者得到了以下启示:

4.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常常是作为社会的榜样的身份出现的,教师职业区别于其它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教师的身上要体现出人类善良的本性,是合理的社会伦理典范。教师要以身作则,有强烈的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具有有效教师最基本的品质。教师必须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对学生有满腔的热情;教师的职责除了教书,更在育人,教师要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把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融入英语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注重教学的质量。

4.2拓宽专业知识结构

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要掌握扎实可靠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和相应的技能、技巧;熟悉英语发展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对英语国家的社会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因为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还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到重点、难点心中有数,举例恰当,还要追求讲授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和思想性。

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师必须系统地学习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教育理论知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这是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因为,没有教育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的教育观,不懂得教育教学规律,不了解大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和个别差异,教师就不能有效地运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必然导致英语教学工作的高耗能、低效率。

4.3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教师要学会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在讲授大学英语课的时候,要敢于尝试有效教学的方法,即指导教学、发现学习、合作学习和自我调节学习。教师要针对结构较好的教学内容进行指导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增强学习责任心。还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发挥群体在学习中的作用,降低学生学习的焦虑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须意识到: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可塑的、活生生的个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人,大学生是一个自我指导、自我激励的学习者,要教会学生自己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策略,独立解决问题,学会自我调节学习。

4.4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教师要进行有效教学,要注重提高三种业务能力。

一是课程开发能力。教师要具备全面掌握并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要能够全面了解教材,弄清重点、难点和关键,对教材内容要达到懂、透、化的程度,能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当地改造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真正符合学生的要求。

二是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活动成效的直接因素。而英语教学的特点更要求教师注重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讲解重、难点,能用学生可理解的词汇讲授教学内容,还能借助非言语表达加强与学生的交际。

三是组织管理能力。要保证英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有多方面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在课前拟订周密的工作计划,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适度的调整,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4.5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讲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这一转变,对教师来说既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信息时代,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首先,要努力创造出外进修学习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接触到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在课余时间自读一些与外语教学有关的书籍和期刊,注重贴近实际需要,改革教学内容。英语语言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在现实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作用日趋显著。英语教师要有学术研究的热情,保持对学问的兴趣,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5.结语

英语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教师应该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紧跟时展的步伐,进行有效教学,一方面,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拓宽专业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优化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5.

[2]梁正溜.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外语界[J],2004,(3).

[3]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3.

[4]骆伯巍.教育心理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5]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篇5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在数学中引入坐标,数和形就统一起来了。有些数量关系借助图形的性质,可以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同样一些图形的性质,借助数量的计算也可以显示出来。因此每位教师都非常重视数形结合的教学,上课时尽量地画好图形,力求使图形展现出其变化的趋势。但是无论怎么画,怎么用一个又一个的幻灯片给学生展示,也只能出一个“死图”,如若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还可以使部分有图像想象能力的学生在大脑中产生“活图”。但对另一部分学生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也只有靠死记硬背老师所讲述的结论来“掌握”知识。

学习和使用几何画板,可以真正实现了有形有色有声有变化过程的“活”的图形的数形结合的教学美梦,使学生在接触和感受各种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的过程中把握科学认识的真谛。计算机的几何画板软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平台和精确的测量工具,有些概念用语言很难描述和理解,借助于计算机可以帮助和加深理解。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绘制图形,解题板书演示操作等教学过程,利用计算机多媒体集声、文、图像于一体,资源丰富,操作简易,交互性强的特点,可使这些教学环节占用的时间大大缩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讲二次函数图像,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观看;由于画图工具的限制,函数图像的形成,只能由教师在黑板上描出几个特殊点再连线,缺乏说服力;点描少了,图形不准,缺乏说服力;点描多了,又费时费力,影响课堂效率,而且在缺乏学生的参与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选择利用几何画板的内部函数和脚本语言编程实现动态作图,不仅能进行描点法画抛物线,而且输入初等函数参数即可绘制图像的函数,特别适合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学生由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接受知识的“配角”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的“主角”,由传统教学中的以听教师讲课为主,转变为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来,这样优化了课堂,提高了效益。

三、化抽象为形象,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和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钱学森指出: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源泉,而形象思维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先进的教学媒体能使教学中复杂的内容形成多元醒目的立体结构,结合特写、放大的手段和各种鲜艳的颜色区分,再配合文字解释、公式或定律等显示,就能配合教材内容,突出了重点部分。运用动画功能显示物体运动和变化过程,在那些关键性变化的地方,可以采用定格,分离出主要部分进行分析,也可以把变化过程分步慢放,配以文字说明。这样就突破了难点。

利用计算机演示的优势,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设计成生动、灵活、形象、多变的演示过程代替教师冗长的讲授,很多难于理解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易懂、易记,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观察演示后也易于接受新的教学内容。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四、构建数学实验,发展学生高级思维

几何画板是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推荐的适合中学数学教师使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不仅可以在数学教学中使用这个软件改进数学教学,还用它做“数学实验”。同一个数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建模方法,不同的软件制作方法,这又是一次创意、创作、创造的过程。由于几何画板能够在变动的情况下,反映不变的几何关系、几何结论(定理),几何画板就成了一个极好的“数学实验室”,利用它可以发现几何结论。这就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发挥,智力得以开发,高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

篇6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来尝试解决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在任务型的教学情境中,教师是教学情境的领导者,其要由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做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英语教学的内容更具有时效性,更新颖。由于因特网的普及与应用,无论多么新颖的题材,都可以找到海量的素材,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能找到相关内容的材料,让教学过程与时代相连变得生动有趣,同时要能对所找的素材有所取舍,并在一节课中充分有效地使用。

一、备课过程中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的筛选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自己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有全面的了解。设计的任务要与时俱进,不仅要贴合教学内容,而且要与时代接轨。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如教参、网络等,寻找与之有关的素材。无论这些材料是否要在教学中使用,教师都要对其有所了解。这是对素材进行筛选的重要前提与要求。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对材料进行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那些能巧妙地把有关素材与教学的内容相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相结合的材料。既要使学生觉得他们对相关内容不陌生,又要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使他们产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简而言之,教师所选的素材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但不能脱离教材。同一主题满足上述要求的材料会有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取舍。课堂的时间十分宝贵,同样的材料哪怕再好,也只能取其一,绝不能简单地把收集到的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堆积、呈现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很热闹,学生会看到很多新奇的事物,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很浓厚,但实际上,这样教学容易脱离教材,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无法得出自己的结论,也就无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过程中对素材的充分使用

教师在呈现素材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不是把知识简单地摆在学生面前就可以了。Learn by doing得到的知识远比learn by memory来得深刻。

笔者曾经听过一节以任务型教学模式展开的课堂教学。教师准备得非常仔细,通过各种途径找了许多不同的、生动的图画。记得她最后两个任务是这么设计的,看录像,然后要求学生说出录像中提到的各种物品。学生说了一些,再看一遍后,教师把录像中所提到的物品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同时教学生朗读、学习涉及物品的单词。教师在之后的任务中,又呈现给学生另一些物品,要求学生完成一个task。要求是,如果你在一个荒岛上,你会选择携带哪些物品,只能选三样,给出理由。

课堂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教师的时间也是很宝贵的。既然教师花了时间找了资料,那么在课堂上就应该能充分地挖掘素材,充分地利用这些来之不易的素材。要始终牢记,是课需要素材,而不是素材需要课。教师需要素材帮助实现某一个教学目标,而不是简单地对素材进行罗列与堆砌。

最后这两个任务,可以看出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花了很多的时间。在任务设计上有前后的联系,但没有充分地使用所找的材料。学生对在上一个任务中接触到的一些单词,经过朗读后,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那么在接下来的任务中,就可以就地取材地对这些单词进行运用。而后的任务完全不需要再去找一些别的单词,所需要的单词完全可以从之前一环节选取或部分选取。而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注意到教学环节的连贯性,使得学生疲于奔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重新打鼓另开张的行为,使得学生放弃了之前所学,投入到下一环节中。那么,之前的那个环节就白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白费了,学生的精力白费了,教师的讲授白费了,而教师之前找素材的时间也白费了。

三、素材选择的思考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从海量的资料中选择适用的素材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素材要为教学目标服务,素材要为所设计任务服务。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始终应该是教学的第一目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是先熟悉教材,根据教材内容来设定该节课的相关的任务,设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查看需要什么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而不是本末倒置,先看自己的资料库中有什么相关的材料,然后围绕自己的素材准备这节课。教师会使用各种素材服务教学,让自己的教学过程更流畅,各个环节的衔接更自然,课堂更生动有趣。素材的添加不能喧宾夺主,而要恰到好处。

2.要充分利用好素材。设计一节有效的英语课和设计一节活泼有趣的英语课并不冲突。好的素材得来不易,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而不只是亮个相,走过场。因此,在找到教学所需要的素材后,要充分挖掘这些素材。例如一张好的图片,可以让学生先看一看,再说一说,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写一写,这样充分使用素材,既巩固了学生学习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7

关键词:人性化 军事院校管理以人为本和谐

Key word: User-friendly Military academies management Humanist Harmonious

军队院校在我国现代教育中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其肩负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的艰巨使命和任务。学员队干部作为军队院校的基层管理者中的重要一员,直接承担着教育管理学员的双重任务,而目前我国军事院校的管理模式及方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作为学员的直接管理者,适时改变管理方式,逐步应用和探索人性化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新时期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及方式

人性化管理是我国新时期下的一种人力管理模式,是对原有管理制度的改革,它将传统制度管理中主客关系进行调整。人性化管理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基本涉及到各行业管理工作的绝大部分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是新时期管理工作发展与进步的必然结果。军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团体,具有严格的纪律约束性,但作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先锋队,应该将人性化管理模式与纪律严明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坚持以人为本,使学员的潜能得到尽可能地发挥,从而实现学员的全面发展。因此,人性化管理也越来越被更多军校管理者所重视。

教学管理中所谓的人性化管理,实际上就是要根据学员自身条件,因材施教,使得管理更符合学员学习训练的具体情况,从而更好地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使学员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能力。

二、如何在军队院校推行人性化管理

迈入二十一世纪,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军革,努力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任务,这是摆在我军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完成这一重大任务,关键在发现和培养人才,基础在院校教育。同时,军队院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作为一个特殊的战斗群体,其在军队建设中发挥着先导性的作用。学员队干部是军队院校中的基层管理者,是一个整体素质较高的群体,如何管理、培养好学员,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自身潜能,是军队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目前军校教育管理中,仍然存在家长式的管理模式,甚至时常要采取强制性的措施,人性化的管理较少,容易引起被管理者的逆反心理,管理效果必定大打折扣。诚然,军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是严格落实各项条令条例的要求,但要实现科学管理,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尊重学员,信任学员,因为我们的学员都是从全国各地通过高考和层层选拔后走进军校的,他们都是优秀的。队干部应与学员将工作、学习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提升学员的自觉性,全面培养学员,不断提高学员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复合型军事人才,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军队院校的团队组成与一般院校有所差异,军校基本按照部队的组织形式,班是学员最小的群体单位,每个班都会设有班长和副班长,他们是协助队干部开展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军校对于学员的管理普遍采取全封闭模式,也就是说队干部与学员之间的关系是十分亲密的,这样不但有利于集体的团结,还有效强化了人性化管理工作的深入。队干部与学员同为军人,在人性化管理工作中,虽有上下级之分,但队干部绝不可以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要善于和学员打成一片,既要了解学员在工作和学习中面临的困难,还要了解他们生活中的难题,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尽量协助他们处理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促使他们更好的接受军校教育,逐步成长为我国军事领域中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好的全面型人才,以满足我国国防建设需要。

三、结论

在新的历史时期,军队院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这既为军队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为军队院校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军队院校的发展涵盖多个方面,若想实现军队院校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管理才是根本,缺乏有效、科学的管理,军队院校的建设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人性化管理是现代军队院校管理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应该大力推广施行。

参考文献:

[1]王中华.21世纪军事理论[J].军事杂志,2007(2)

篇8

一、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影响认知的调查对象

自2002年我国实行国家司法资格考试以来,有关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的关系问题,引起学界的广泛讨论。本课题组主要着眼于2008年国家允许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参考这一重大变革,探索其对司法考试对我校法学教育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们对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影响的认知,课题组成员对我校法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具体调查对象如下:大二、大三、大四共计371人,发放调查问卷162份(法学民13-1班,46人,发放调查问卷27份;法学民14-1班,54人,发放调查问卷22份;法学民15-1、2班,80人,发放调查问卷17份;法学13-2、3班,63人,发放调查问卷37份;法学14-2、3班,60人,发放调查问卷32份;法学15-3、4班,68人,发放调查问卷27份),收回调查问卷162份,调查问卷的发放占总人数的43.67%,其中民族学生180人,发放调查问卷66份,占人数的36.67%,汉族学生191人,本文由收集整理发放调查问卷96份,占人数的50.26%,应该来说面还是比较广的,基本能够反映同学们的心声。

二、司法考试对我校法学教育影响认知的调查具体情况

司法考试对我校法学教育影响认知部分调查问卷总涉及13个问题,其调查具体情况汇总如下:(1)当问到你是否知道从2008年起大三学生可以报名参加司法考试时,有134人选择知道,占82.72%,28人选择不知道;(2)当问到你是否已或准备参加参加司法考试时,有116人选择是,占71.6%,46人选择否;(3)当问到你认为司法考试通过率的高低是否证明大学法学教育质量的高低时,有67人选择是,占41.36%,95人否;(4)当问到你认为通过司法考试与否,对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时,有136人选择影响很大,占83.96%,26人选择影响较小;(5)当问到在准备司法考试的过程中,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有8人选择坚定的法律信仰,占4.94%,124人选择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占76.54%,30人选择通过社会实践所获得知识;(6)当问到你认为司法考试的复习与考研等复习冲突吗时,有65人选择冲突,占40.12%,97人选择不冲突;(7)当问到你觉得复习多长时间最合适时,有21人选择三个月,占12.96%,78人选择六个月,占48.15%,63人选择一年;(8)当问到你觉得在司考复习中有报辅导班(或司法考试培训)的所以必须考,以及选拔真正的法律人才需要吗时,有129人选择需要,占79.93%,33人选择不需要;(9)当问到你是否认为专业课老师应当研究司法考试趋势并在授课的过程中有意指导时,有141人选择是,占87.04%,21人选择否;(10)当问到你认为司法考试对日常教学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多选)时,有128人选择教学内容的应试性加强,占79.01%,63人选择法科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一切为了司法考试,占38.89%,96人选择教学过分重视具体知识点,而忽视了法律精神的灌输,占59.26%,119人选择形成与教学内容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培养全面的法律人才,占73.46%;(11)当问到你认为法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应否考虑司法考试因素时,有146人选择应考虑,占90.12%,16人选择不应考虑;(12)当问到你认为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导向是什么时,有123人选择注重法律规范的实际应用,占75.93%,39人选择注重法学理论的抽象思考;(13)当问到你认为参加司法考试最主要的意义在于什么时,有65人选择就业的敲门砖,所以必须考,占40.12%,38人选择检验自己的专业水平,占23.46%,1人选择别人考我也考,56人选择选拔真正的法律人才,占34.57%。

三、司法考试对我校法学教育影响认知的分析

从上述司法考试对我校法学教育影响认知的调查具体情况来看,我们不妨从以下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司法考试通过率的高低能证明大学法学教育质量的高低,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司法考试,对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影响很大,这是因为现在的学生非常现实,再加上部分专家、培训机构的炒作,使得相当部分的人都以是否通过司法考试来衡量法学教育质量的好坏与学校的好坏。

第二,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准备司法考试过程中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最重要,这是正确的认识,因为无论什么考试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都是不行的,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基础。

篇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5-0021-02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医学生承载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肩负着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与发展的使命。如何提升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成效成为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题,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医学生人文教育实效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校园文化与人文教育的概述

1. 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大学校园的物质形态(校园环境、教学设备、设施等)为基础的,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校园独特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师生参与创办的报刊、社团、沙龙、讲座及文化活动为表征的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大学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治学理念、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园文化从文化形态上来说,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是学校外部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概括。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一所大学的价值体现和精神追求,是大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沉积下来的精神成果和意识观念。对大学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工作管理等管理制度,形成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是在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的作用和熏陶下,内化为个人素质后在行为上表现出的一种文化形式。

2. 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是以一切具有人性陶冶意义的人类文化与阅历经验为教育内容,以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实践体验和自身修养等为途径,达到提升人性、发展个性、塑造人格和培养人文精神为目的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其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出具有健全的精神、独立的个性、完善的人格、强烈的责任感和富于创造力的新人,以发展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本我与自我关系、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的能力为目的,指导学生的行为朝着合人道、合规律、合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的教育。人文教育是以人文学科作为载体,以学生拥有崇高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为目的的教育。

二、医学院校教育的特点与人文教育的缺失

1. 医学院校教育的特点

(1)学科专业性强,专业课程呈现多样化。医学教育相比其他专业有较强的专业性,因为它担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与使命,面对的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专业知识扎实,临床技术过硬的医疗卫生人才。一般来说,医学院校学制比较长,从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制也从三年、四年、五年到七年、八年。根据医学的科学规律,要不断更新医学理念和知识,医学生学习的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填充,每名医学生要学习多达几十门基础课与专业课,还要进行一年的临床实习,专业课程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2)学科知识综合性强,临床实践呈现社会性。医学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医学知识,而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学科应用。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多方面的发展对医学的机遇与挑战,要不断完善医学教育系统和医学生的教育结构。医学是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学科,它的服务对象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因此,人类健康和疾病除了自身发展的生物学规律外,在相当程度上还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医学既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有社会科学的属性。

2. 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

一是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方式缺少创新。传统的人文教育是以教学的方式进行的,结构单一,人文教育的形式不够丰富。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人文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将基础教育、临床教育、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校园活动,新媒体等载体,让学生多参与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二是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医学院校的学制基本上是5年~8年,其中人文课程――医学伦理学、医学卫生法、医学心理学、人格培养和沟通技巧、文明礼仪、法律知识等课程一般在大一、大二期间开设。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专业课的门数较多,课时安排不是很合理,教师讲课的进度较快,将专业课的知识与人文教育的知识相融贯通得并不完善。三是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缺少连续性。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缺少连续性,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集中的人文教育在大一与大二年级中展开,而人文教育应贯穿于医学生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三、校园文化建设与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关系

1. 校园文化建设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影响

校园文化集中体现着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通过良好文化氛围的创设,于潜移默化中美化人的心灵,完成对人的塑造,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连结着全体成员,使个体有意无意地受到启发和感染,进而形成一种自觉、内在的驱动力,促使大学生去遵循校园文化的价值规范。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人文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人文教育更具实效性。

2. 医学生人文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人文教育通过将无形的校园文化融入到有形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中,将学校的内在精神理念外化为各种可见的文化符号,从而对校园文化的培育和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但与时展同步,而且吸收学校人文精神的精髓,将一代又一代所传承下来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所以,医学生人文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l展的重要媒介与手段。

四、校园文化建设对医学生人文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1. 校园文化建设是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即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总称,包含校园环境、校园精神、校园制度、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校园文化的内容构成了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内容,而进行人文教育又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高等医学院校中,校园文化的作用尤为重要,是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断发展的载体。同时,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校园文化也在与时俱进,进而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产生影响。比如,优秀校友展示板等人文景观成为医学校园人文教育的重要形式,规范的校园制度有促进医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的作用,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是形成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手段,深入人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

优秀的校园文化如同氧气一般,滋养着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影响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医学生致力于医疗卫生事业,并在这种精神影响和感召下,不断学习、进取,成长为名医、名师、名家。每一所医学院校的历史发展中都承载着教师和学生所沉淀的校园文化,所蕴含的校园文化展现出“大医精诚”的人文精神,其中包含着医学生的人文知识,也培养了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在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中,让大学生们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肩负光荣的使命,将医者的理想信念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剑.大学校园文建设的内容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2005(03).

[2]吴笑韬,廖云峰.试论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01).

[3]丁越.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D].吉林大学,2011.

[4]张萌.论人文教育的内涵、价值及特点[J].山西师大学报,2008(04).

[5]唐冬生,蒋泓.医学学科的特征及与相近学科的比较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7(11).

篇10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87-01

一、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经济一体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国际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社会对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都开办了商务英语专业。然而现实状况是有些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的方向,更谈不上准确的定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定向是什么?学生毕业后能干什么?哪些行业单位急需要?很多办学者也不很清楚。而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目标,也自然不是很清楚,有些只是听家长安排,有些只是凭着对“商务英语”这几个字的片面理解,觉得将来一定是和外国人打交道,很荣耀。在这种情况下的进行的教学活动,无疑是盲目的,其后果可想而知。而当学生面临毕业,也是充满茫然,学到什么?能干什么?很多学生都后悔选错了专业。其实,问题的症结不是商务英语的专业不好,而且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

如何制定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认为,在制定专业目标和规格的时候,要遵守以下原则:1.培养目标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一致;2.培养目标和规格宜实事求是,不能偏高或偏低;3.培养要求要体现层次、规格的差异性,切忌笼统;4.人才培养质量的国际可比性。具体说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参与和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应用型人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可分解为:英语交际能力、商务沟通能力、商务业务能力、综合能力(即英语素质、商务素质和综合素质)。英语素质包括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商务素质包括基本的国际商务知识和业务操作能力、国际贸易实务;综合素质包括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计算机应用、办公室事务等。通过三年整体教学设计,合理设置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综合实践教学,保证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形成,适应专业职业岗位要求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课程体系的建立及教学内容的改革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主要表现为“英语+商务”,通常采用学科式的课程标准、压缩式的课程体系、精简式的课程内容和浅表层次的能力实训,教学模式陈旧,造成了所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相类似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也不符合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作为国际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至少必须具备“英语语言+商务知识+综合能力”这三大主力能力;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国际商务人才,必须开设相应的课程群:第一,专业英语课程模块,在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商务英语、外贸英文函电、商务口语等,并配置强化听、说、会话和业务交流等训练的音像资料。第二,商务知识模块,主要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外贸商品学及国际商法等课程,并配套进行专业技能实训。第三,综合能力课程模块,主要有计算机操作、办公室实用技能,并配套进行专业技能实训。这三个模块相配合,构建成完整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体系。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课堂教学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综合类语言学科,与当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活动紧密相关,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在传统商务英语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主宰着课堂。教师自始至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则静静地听。而高职学生入学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如果像传统商务英语教学法一样只是要求他们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肯定不大。

因此,在商务英语课程中,我们应该使用和学生联系更为紧密的“案例教学法”或“实际教学法”,因为商务英语、外贸英文函电、商务文书、商务英语口语等课程属于业务英语,其教学过程必须结合国际商务情景,设定需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进入商务活动的角色中,用已有的商务知识促英语语言知识的应用表达,又以英语语言知识去深化理解和学习新的商务知识。这是一个商务知识与语言能力相辅相成的自主性、创造性的学习过程。由此可见,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在特定目标语境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商务英语教学所推行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学习中,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是关键。实践性教学活动学生是主体,是核心。学生应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教师不再是中心,不是主角,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却不是被忽略的。教师在组织实践性教学中以导演的身份,部署学习任务,并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关键时刻或遭受挫折时,给予必要的点拨,保障任务的完成,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这要求教师应具备相当高的综合素质,要有极高的责任心,每一堂课要投入巨大的精力,要做好非常充分的周密的教学设计,要付出比一般的课堂讲述方式更多的心血。

(二)实践教学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是培养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员的培养目标,要求业务员必须具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国际贸易实务、单证实务等业务都必须动手操作,如何开展各项业务,如何制作业务单证,如何审核单证,如何报关等等,单靠课堂讲授是不可能掌握得了的。专业技能靠操练、靠实际去做,所以,加强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教学环节。每个教学模块在完成了专业知识的教学任务之后,都要组织学生集中进行1-2周的技能实训,并在毕业前半年进行对于学生进行集中顶岗实训。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业务工作动手操作性很强,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应当重视。

参考文献:

[1]蒋秀娟,案例教学法与商务英语课堂[J].国际商务研究,2006,(6).

[2]彭华,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探索[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40.

[3]宋梅梅,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与建设[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53.

[4]柳青军、李娟,商务英语教学体系与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6:75-77,82.

篇11

关于“三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我们已在《新形势下大学生“三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一文作了有条理的分析和展示(该文详见吉首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主办的《教学与管理》2006年第2期),那么,在我国高校一旦构建起这种教育体系并将体系中的诸要素实施于受教育对象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积极效应?这种效应对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是否会提升?其具体表现又怎样?对这些问题作出理论上的分析,将有助于人们提高对“三业”教育的认识,并植入脑中成为一种教育观念,也可促使大学生更自觉地将这种体系实践化,同时对学生会带来思想上、行动上的自觉。这无疑可增强大学办学活力,有效解除我国高校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局,也有利于社会稳定和高校自身的轻装发展、前行。

一、“三业”教育积极效应表现

“三业”即大学教育中的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简称,也是三种概念的内在组合,所以能形成一种体系,并表达出相应的逻辑要求。关于这种教育的必要性和构建方式,我们已在《新形势下大学生“三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一文中作了详细阐述。那么,从理论上看,“三业”教育实施后应该产生正面积极的效应。这种积极效应的表现应该是多方面的,最大的受益者固然是大学生群体,同时,社会、政府、学校和家庭几方也可从中获益,享受到“三业”教育下的成果。

首先,“三业”教育下的大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专业、就业和未来职业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性认识,心中更明白大学几年时光中的“知”与“行”该如何合理安排和付诸实践,减少不必要的人生成长投入成本,少走弯路。这样,他们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更明确和强大,学习手段更趋于科学,自我发展设计达到合理有效,身心也可因此而得到积极调整。总之,“三业”教育对大学生主体的效应是综合性的、多方面的。

其次,“三业”教育的开展可使高校教育内涵丰富,教育效果更明显,教育成本得到调控,教育环境得以优化。高校教育以专业教育为核心,这是培养人才的根本性手段,但专业教育不能孤立存在,否则,受教育的大学生人格、身心、素养会缺失。“三业”教育正是适应了我国高校面临的新形势,为高校教育开出的一剂良方,它对高校教育工作的效果应该是积极、明显的,也可使高校教育显得更科学、系统和有规律。

第三,从政府和社会角度看,“三业”教育的积极效应十分有利于政府的运行和社会稳定,减少因大学生就业难而带来的不利因素,实现高校人才输送与社会容纳的顺利对接,降低政府运行成本,以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调控与配置,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因此,从理论层面分析,高校的“三业”教育理应对校外产生积极效应。

另外,从大学生家庭而言,“三业”教育效应可辐射到这些家庭,尤其对学生家长是一种有效帮助,这既表现在家庭经济投入的降低,也反映在对家长心理的宽适,减少其后顾之忧,使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细胞对大学教育的看重和靠近更显亲切,而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个中道理很明显:一个家庭送孩子上大学,基本所图就是希望孩子成才,以后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并以履行某种职业的方式回报社会,也保障自身人生的发展。而“三业”教育恰在这些方面成为有力的助进器,推动大学生家长愿望的实现。

二、“三业”教育积极效应与大学生人才市场竞争力的正比关系

“三业”教育的最终、最大受益者是大学生群体,这种效益的最直观、精彩的体现在大学生进人人才市场时的言行表现和以后的职场综合表现。可以明确地说,“三业”教育效应与大学生的人才市场竞争力形成正比例关系。在能力程度比较中,“三业”教育获益者肯定强于非获益者。

首先,实施了“三业”教育的大学,其学生对于专业学习、就业技能和职业认识与规划的综合能力明显高于没实施这方面教育的大学。同理,对“三业”教育接受得好的学生比接受得差的学生肯定要强。这样,“三业”教育就从总体上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自我认识能力、就业选择能力、职场竞争能力的提升作了一次很好的武装,十分有利于他们在人才市场上的表现,并可以以综合优势在竞争中获胜,顺利实现就业,而且在以后职业中也可以有上佳表现。

其次,“三业”教育的结果之一是使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选择有一个更科学、合理、理性的认识,甚至可以在人大学后再作一次专业选择,以更适合自己的发展。这样,学生对自己所认定的专业将抱有极大的热爱和美好憧憬,并为之付出认真执着的努力,把专业知识学好,将专业技能增强。这将为其几年后进人人才市场一展身手打下十分厚实的基础,有利于工作岗位竞争,更会受到用人单位垂青。

再次,“三业”教育的结果之二是使大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人才市场上的求职与就业技能,学到许多就业竞争诀窍,获得更多胜数。因为就业构成“三业”教育一大板块内容,成为专业与职业的中间环节,是大学生走出校门,尽力表现自己的关键一环,展示着专业学习效果,预示着职业表现前景,更是大学生“知”与“行”、为人与处事、学识和能力得以综合体现的一环。可以断定,就业教育搞得好的大学,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必然的。这样,学生的人才市场竞争力自然增强。

最后,“三业”教育的结果之三是: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规划与职场表现能力肯定会大大增强。这可促使他们在校期间就将专业与今后职业有机挂钩,在读时期就寻找机会进行职业锻炼。那么在就业阶段他们实际上就能比较自如地施展正规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水平,减少其间的茫然和不适应,实现由学生向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让用人单位见着他们成熟的一面。这为大学生的今后职业履行无疑吹响了一首美妙的前奏曲。因此,接受过“三业”教育的大学生,其职业能力在人才市场上的初步表现应该是上乘的。

根据以上几个侧面分析可知,“三业”教育的积极效应在高校大学生身上肯定能得到体现,而且是一种综合性体现。这种效应与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又构成一种正比例关系。“三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意味着给学生进入人才市场壮胆和壮行,为他们在竞争职位时唱响壮歌打下了一个有力的拍子。

三、努力强化“三业”教育综合效应

篇12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已由部分城市小学实验性开设进入了全面铺开、整体推进的新阶段。虽然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由于种种原因,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还不尽如人意。为了更好地提高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笔者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充分认识到小学开设英语课的重要性

英语是国际间交流的通用语言,只有掌握了英语才能在多元的文化中学习和生活。现在的小学生二三十年后将步入社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发展。小学开设英语课能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一门外语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扩展文化科学知识,丰富文化生活经历,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语言意识,促进认知发展,建立对外语语言、文化和其他国家人民的积极态度。进而能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以及国民素质提高的需要。此外,小学英语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础,而中学又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只有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提高了,基础打牢了,才能促进中学、大学的英语教学。

二、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而不是二语教学

明确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类型,决定着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成败。根据《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辞典》,外语是作为学校课程所教的语言,但不用作学校的教学手段,也不是在国内用于交际的语言(如在政府、商业或工业上)。二语不是一个国家的本族语,但作为交际媒介普遍使用(如用于教育或作为官方语言),通常与其他语言同时使用〔!〕。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环境。二语教学有较好的语言环境,社会、家庭、学校的教学语言等等都是目的语;而外语教学的语言环境较差,除了在课堂上使用之外,很少使用目的语。由此可见,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属于外语教学,而不是二语教学。我们的语言环境是汉语环境而不是英语环境,学生除了课堂上有英语气氛外,其余时间全部是在汉语环境中生活,这是英语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由于外语与二语在教学目的、教学类型、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路子上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要符合我国的国情,不能完全照搬英、美等国的二语教学模式。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而且只能以学得为主,而不能以习得为主(学得主要通过没有语言环境的课堂教学,主要靠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现;而二语习得则主要靠浸入目的语的语言环境来实现。)

三、做好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

小学是英语启蒙教育阶段,影响学生今后一生的英语学习,而一般情况下,英语教师又是引领学生步入英语世界的第一人,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与整体素质。教师自身素质是制约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对任课教师的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做好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是推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一方面应该包括英语语言的强化训练,特别是要加强语音、语调、口语等基本功训练,另一方面要把《英语课程标准》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使小学英语教师能够转变教学思想,接受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抛弃陈旧呆板的教学模式。

四、适当增加小学英语教学的课时

我国的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是教师在课堂的讲解。因此,对于小学开设英语课首先需要考虑时间的投入,没有时间的投入,就没有效果的保证。如果每周只开两课时,则学生学习知识间隔太长,新旧知识不能衔接。根据记忆规律,如果所学的新知识不能及时复习,就会被遗忘,相隔时间越长,遗忘率越高。所以,开足课时,巩固记忆,尤为重要。因此,笔者建议:小学英语教学应采取长课时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办法,每周长课不少于3 课时,每课时40 分钟,短课不少于2 课时,每课时20分钟,让学生每天都有机会接触英语。

篇13

一、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以形象事物进行认知的阶段,小学英语教学利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利用生活中的场景以及内容进行英语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英语学习的难度,使课本中的英语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给予英语一定的生活意义,让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英语学习联系起来,融入到生活中,总结社会以及生活经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轻松、生动的英语课堂氛围,在生活化的英语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实践以及创新意识,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

英语是人们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是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英语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英语是存在于生活中,能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策略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正处于成长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英语学习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就小学生而言也具有一定的语言优势。通过将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学习英语,必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英语学习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实现良好的英语教学效果,教师就应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地生活化教学氛围,应积极鼓励和表扬小学生,使学生不再畏惧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小学生,不能因学生的成绩、家庭背景等对学生差别对待,要给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使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得以树立。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知等,关心、尊重、帮助学生,让学生感受教师对自己的爱和认可,从而积极地进行英语学习,促进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2.创设生活化的英语情境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将生活中的与英语教学相关的内容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英语知识,并实现英语实际应用水平的提升。小学英语教师应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使小学生主动融入到情境中,实现学生之间的研究,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以及运用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的实用性。

例如,在学习《Our Classroom》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全体离开自己的座位,让学生身处于开学时打扫教室卫生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擦黑板、打开灯、擦窗户、打开门等练习,在教师的口令下,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效地掌握Turn on the light、Open the door等词组,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掌握英语知识。

3.挑选生活化的英语内容

要促进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顺利实现,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选择适合生活化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对小学英语知识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能够将英语问题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的设计,实现良好的英语教学效果。教师应积极将生活化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使英语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例如,在学习《Merry Christmas》时,教师可以在圣诞节时进行教学,为学生布置好Christmas tree,准备好Christmas food、Christmas gifts以及Father Christmas等,在教学中,为学生讲述与圣诞节有关的知识,组织学生唱“Merry Christmas”。利用生活化的内容,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促进学生英语交际意识以及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以此引导学生自己策划Teacher’s Day、Children’s Day等活动,强化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

4.布置生活化的作业

当前,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机会,为学生布置一些有趣的课外作业,使英语知识更好的延伸到课外,强化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卧室的实际情况将卧室的摆设画出来,并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卧室。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英语名言、谚语等,并分享给其他学生。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手抄报的制作,通过生活化的英语作业,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的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小学生的英语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水平以及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结束语

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生活中与英语教学有关的内容融入到英语课堂中,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受英语的真正意义。生活化的英语教学策略能够使枯燥的英语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积极的融入到英语学习中,促进小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策略是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实际、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相适应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因此,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积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与学习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