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经济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032-03
2008年屈家岭管理区提出了建设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议,2009年华中农业大学张培刚教授、张建华教授等提出“中国农谷”构想,并在荆门实施。至今,中国农谷以发展农业为基础,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进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农业产业经济结构,协调三次产业的发展,建立循环经济体系,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据统计数据显示,荆门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加工基地,粮、棉、油、生猪、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约占全省1/9-1/8。并于2013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804.4亿元,同比增长32.7%,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上年2:1提升到2.5:1,并建立起果蔬种植,特色养殖,食品加工及文化旅游相衔合的循环经济体。2014年全部农业总产值实现增加值351.64亿元,比上年增长 5.0%。
一、循环经济运行机理与发展障碍性因素分析
循环经济是在农业经济的原始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把依赖传统的,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经济是建立一种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倡导经济活动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以“3R”为基本原则,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新的资源”的资源反复循环流动的体系。
中国农谷以生态环保,资源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因地制宜建立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然而,中国农谷这种新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缺乏相关成熟的技术支撑及发展模式来借鉴,在探索建设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
(一)技术水平障碍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然而我国在节能环保产品技术、综合利用技术以及相关专业人员方面都较为缺乏,农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体系也尚不完善,还无法为循环经济深化发展提供足够的保障,因而导致建立循环经济体系链不能良好的衔合。
(二)模式性障碍
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还并不是一个十分成熟和普遍的经济模式,各地区都还尚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并没有农业循环经济的标准形式或可以复制的标准样式,因此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建立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试探和突破。
(三)制度性障碍
政府应当实施有效率的制度并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对于刚刚起步还不能完全凸显出经济效应的循环经济建设,政府应当予以扶持。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割及不协调,导致信息的不畅,难以使系统的整体合力发挥出来,严重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推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传统意识性障碍
部分地方企业及政府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深,过于追求经济短期快速增长,造成环境伤害的同时,部分资源也无法充分利用而浪费。
二、新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保障措施
(一)科技水平保障措施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相关地区政府应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注重农业科技发展能力建设,加强相关科技人才的培养,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支持。
(二)因地制宜建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根据循环经济价值链,其价值函数可表示为W=W有用物质+有用能量+W可再生物质+可再生能量-W废物可见,在产品一定的情况下,价值链的形成只有通过减少使用剩余物来实现1。因此建立工农业复合型企业,将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产生的“二次资源”作为农产品养殖肥料或企业加工燃料再次利用,来使得循环经济价值最大化,同时亦可借鉴外国成功的循环经济模式,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循环经济体系最大程度优化。
(三)制度性障碍保障措施
探索并加快地方法制建设,将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地方性法规予以进一步规范,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一套完善的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并通过“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支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依靠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将农业科技转化成果与技术扩散。在建立鼓励扶持制度法规的同时,也应建立针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相关的约束机制,鼓励与约束同时进行,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长远保障。
(四)意识性障碍保障措施
加强绿色宣传,发掘与弘扬区域绿色文化,通过绿色消费来引导循环经济,通过经营者的绿色责任与绿色理念来促使其发展循环经济。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着眼于从更大空间范围来规划和设计循环经济实体系统。根据自然资源、产业资源及其“废物”资源、技术资源等分布情况,对循环经济进行宽视野的系统性设计,以使更大范围的更多的经济活动能够纳入到统一的循环经济系统之中,从而实现资源更充分的循环再利用,提高规模效益。
三、总论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模式以及较低的经济生活水平,导致了整个社会对资源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不够,由于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我国循环经济制度建设落后。为改善这种状况,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通过建立中国农谷,以荆门市为试行试点,试探发展循环经济的最优模式,建立绿色新型农业经济,采用“规模化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和利用+沼气能源利用+生态种植”模式,用生态链串起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力求畜牧排泄物“零排放”,在将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协调生态环境的发展。
在追求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结果,通过试点的试行,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及循环链,将生态友好、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推广开来,得到更大的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赶顺,王文中,循环经济运行机理的数理分析[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 季昆森,循环经济原理与应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 李飞,寿光市新型农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4] 王国印,论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政策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2(1).
[5] 李峰,我国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3.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之一,对于每一个国家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农业的发展程度不但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还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年来,随着建设新农村理念的提出,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发展迎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以往的农业经济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创新势在必行。
1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想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体制还并不完善,而且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其农业管理体制和观念并不能适应现在的市场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业经济管理活动会受到阻碍,导致农业经济的发展进度缓慢。另外,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也使得在管理中出现了很多无法解决的矛盾,管理人员也很难合理调节当前管理体制下存在的一些利益关系。由于农村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大多都是人工和手工的方式。虽然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正在不断传向农村,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创新和进步,但普及力度却远远不够,并没有跟上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脚步。此外,有些农村虽然引进了一些现代化的设备,但却没有加以使用,而是选择将其放在一边,仍然习惯于使用以往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而以往的管理模式在财务数据收集、处理、整合等方面的效率都很低,也缺乏足够的精准度,这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1.2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执行力较低。目前,我国已经加大了对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制定了很多与农业经济管理有关的规定,并出台了很多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规定和制度并没有引起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关注,很多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工作时也缺少足够的执行力,管理效果也很不理想。比如:管理人员的思想比较落后,没有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较低,并不清楚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执行力,没有完全地执行国家提出的各项政策[1]。
2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策
2.1创新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是开展任何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的基本前提,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想要真正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就必须拥有一个科学、完整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管理人员必须将农业经济的发展视作工作中的核心,并积极对管理体制加以创新,加大对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力度,建立出一个科学、完整的管理体制。例如,某农村地区在对管理体制进行构建和完善时,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积极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对以往的农业经济结构进行转型,并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加以改变;采用深加工的方式来改革农产品,拓宽农业产品的产业链条,使农业产品能够向着的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努力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从而使农业的安全得到保障。2.2创新群众利益管理方式。经济对农业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而民众则是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最不能忽视的群体。近些年,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与群众的利益有关的问题层出不穷,而很多地区的政府部门根本无法对民众的诉求进行及时解决,并且对民众同农业经济管理之间的矛盾也无能为力。这导致很多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根本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因此,农业经济管人员应对群众利益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以确保管理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各项的矛盾。每个地区的政府部门都应该将保障民众的利益视为前提,对自身的经济职能和服务职能进行加强,将解决民众的基本权益作为发展的原则,这样民众在遇到农业经济管理问题时,权益能够被立刻维护。2.3创新管理团队。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是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各项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但由于大多数的管理人员都缺乏良好的基础素养和执行力,整个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并不乐观。因此,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就必须对管理团队进行创新。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素质的教育,提升管理人员的基础素养和执行能力,例如,有关部门可以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集体培训,并开展对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的考核工作,这样不但能够提升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还能拓宽管理人员的知识面,使其能够跟上当前社会的发展节奏[2]。
3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管理是农业领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农业经济的发展,会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想要实现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高度重视对农业经济的管理工作,对原有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并创新群众利益管理方式和管理团队,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程桂花 单位:江西省德兴市海口镇人民政府
【关键词】
学科转型;农业经济;生物经济管理
一、引言
农业经济学涉及农业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参与到农业生产及其关联的分配、消费与交换等经济活动的学科。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安全成为国内的焦点,农业经济学科在短期内仍备受重视,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较大挑战。然而,西方经验表明,伴随农业部门分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化进一步深入,以及其它学科快速扩张,该学科应及早跟随市场经济发展步伐,调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在未来,中国农业经济学科,会遇到许多问题,可能遭遇西方发达国家情境。由此,农业经济学研究人员,应开始思考如何推动该学科转型。
二、农业经济学科演进阶段
农业经济学科的存在,多数是为研究对象服务,其属于应用类社会科学。培养大量优秀人才,可以为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提供一定参考。农业经济从诞生之日起,研究对象处于不断变换之中,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政策研究为核心;二是农村经营为主;三是转变市场研究与政策研究并重。具体来说,以农村经营为核心,其经济发展目的在于,如何利用经济学原理,不断增加作物、畜产品产量,达到农场增值收益目的。而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目的,则是需要从农业角度去分析。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需要解决食物、贫困及农业调整等多重问题。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着重看到农业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为城市产业提供优质食物。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食物需求也会大量增加,农业产业也在不断深化中。在未来发展阶段,农业经济学科需要进一步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以此推动社会对农业的产销需求。
三、农业经济学科所面临的危机
目前,中国农业经济学科深层次结构问题,已在逐步凸显。随着经济发展,农业经济方面,人才市场随之饱和,使得该学科发展与拓展面临较多的困境。具体来说,农业经济学科面临以下两方面的危机。
(一)短期危机
一是,新型农业经济学科遭受传统经济学基础学科的压缩。作为应用学科,农业经济学工具及其理论,多数来源于基础经济学。随着近些年公司法、经济法学等多种学科的不断拓展,促使向农业经济领域发展,严重压缩了农业经济学科的生存。仅从学术角度来说,基础经济学科研究影响力较农业经济学科大,由此影响了农业经济学科的快速发展。二是,在政策方面,对农业经济研究的鼓励不足。研究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需要以政策为导向,但现阶段却严重缺乏,是传统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方向。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农民收入等诸多问题,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依然需要许多农业政策研究人才。目前,多数农业经济研究专家,仅处于旁观者地位,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力弱,决策能力不足。同时,在决策影响力方面也在下降。与其他专业竞争项目和教学资源时,农业经济学科处于明显劣势,特别是在资源选取方面尤为不利。三是,对优秀学生的新引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农业经济学科要持续发展,还需要依靠许多专业人才,尤其是大学本科从业学生。但是目前,许多优秀学生,为了生存,不会主动选择农业经济学科作为研究对象。随着政策对该学科的支持力度降低、被其他基础学科压缩,促使该学科毕业生在毕业市场处于不利地位。在与经济学、商学毕业生之间竞争存在不对称的劣势。与其相比,农业经济学科难以取得就业优势。这就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思考:农业经济研究专业人才,需要转换研究重心,适应时代变化,并以市场为研究主体。据就业统计数据表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已成为中国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使得优秀毕业生难以对其有较大的吸引力。
(二)长期危机
现阶段,随着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压缩了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度。从长期发展来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经济学科被边缘化趋势不断增大。首先,研究经费与人员处于不断下降趋势。近十年的时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角较快,超越了经济增长速度。政府预算在前期比较丰富,可以为农业研发投入大量资金。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缓慢阶段后,政府预算开始转向其他产业,对农业投入会大量削减。长期而言,国家对农业投入会逐步缩减。其次,在重视商业研究的时代,专业人员对商业对象的研究,远超过了农业研究的对象。在该方面,农业增加值高,占GDP比重为百分之十。追本溯源,现已超过三分之一认可需要农业,有超过二分之一认可居住在农村。政府工作重点在于,稳定社会与农业生产。如能完成中国的城市化,农村社会经济比较稳定。农业研究对象,也在国民经济体系地位下降。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存在的意义就会收到极大挑战。如此,西方国家农业经济学科为生存挣扎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随着就业形势愈加严峻,许多优秀人才对农业经济研究逐步减少。农业作为社会经济成熟阶段的研究对象,在国民经济份额中遭受服务业、第三产业影响,呈现下降趋势。受到就业市场的影响,以及研究对象的下降,促使优秀研究生从事农业经济作为研究方向。在此形式下,若优秀人才持续下降,参与程度急剧减少,将会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学科进一步发展。
四、未来发展之路
农业经济学科存在,其研究对象所处地位成为关键。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提前完成,促使社会经济走向成熟,由此,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逐步下降。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升级,农业特殊地位正在下跌,使得传统农业经济学科也随之下降。同时,基础经济学不断兴起、管理学的扩张,以及环境科学不断发展,这些研究对象已经涉及到农业部门,造成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出现被压缩的现象。目前,新型农业经济学科呈现蓬勃发展现状,正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方向。从国内发展情况来说,中国城市化迅速推进,以及市场化的不断深入,食品产业随之扩大,促使中国农业经济学科产生了转型的客观要求。我国农业经济学科要转变研究重点,需要向市场研究为重心移转;构建农业市场为研究中心,成为一体化新型农业经济科目。目前,这种转型依然存在着很多难题,例如技术、制度和就业市场等障碍。相关农业专业人士,应未雨绸缪,共同行动,为促进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研究全面转型。
作者:赵栋强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晶.新时期农业面临的新问题和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张晶[J].北京农业,2015(33).
[2]李想,彭德远.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消费导刊,2015(6).
[3]刘喜江.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
农业经济水平显示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而衡量一个国家的富裕水平看的就是经济增长水平。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因此注重农业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当今,农民已经告别了手工收割,越来越多的收割机、播种机等大型机器相应出现,需要的专业人员也更多,导致人力资本成为了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1]。
1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制约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3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对外贸易。中国的农业国际化水平较低,所以对外贸易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影响不大。而物质资本主要包含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和交通运输设施等[2]。对于传统的产业经济来说,物质资本处于领导地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物质资本,成了制约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现阶段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普查及特点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含教育、培训、保健和迁徙。教育,是指为子女教育经费或者深造的经费;培训包含给予招收人员的培训经费;保健即健康,就是农户为健康所支出的费用;迁徙包含交通、通讯等费用。
2.1人力资本投资普查
2.2人力资本投资特点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的发展仍处于较低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土地使用非农化种植成为了主流。将分散的土地集中化经营,成了解决农民经营不善的主要途径;同时,合理、科学地使用各种辅助生长制剂成了政府和农户关注的重点[3]。中国的发展策略是农业与工业并重。农村的收入与城市相比较低,因此大量人员向城市转移成为了普遍趋势。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面向五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绿色化和信息化。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农村加大了对教育的支出。同时,教育支出的增加也显示了农民想要提升自身素质的追求和顺应时代需要作出的努力。迁徙支出的增长显示,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保健支出的增加显示农户也开始注重健康问题。但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导致大部分农民仍选择将生活保障放在第一位而忽视健康保障。
3结语
人力资本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将3个时间段(第一时段为2000-2004年,第二时段为2004-2008年,第三时段为2008-2013年)的人力资本总投资值导入DEA模型得出的DEA平均得分显示出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率,其中第一时段为0.796,第二时段为0.812,第三时段为0.864,以上数据可以显示对于人力资本的投入呈上升趋势。且从表1中的普查信息中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从表1可以看出,对人力资本投资占比最大的是教育投资,与我国实行的科教兴国战略接轨;教育投资一直是农户的重心,但相关书籍显示,至少培育2代以上的人,才能使教育带动经济发展。因此,对教育的投资不具有长期性,难以成为稳定收入的基本。迁徙支出的增长幅度比健康支出的增长幅度大,提示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注重迁徙支出,同时健康支出的增长空间也较大。
作者:武丽红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宣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自古以来农业就是我国经济的发展支柱,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高效化,并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工业推动农业发展、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的新型经济模式。在这种新的模式下,应不断开拓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缩小城乡差距,把农业生产科技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落到实处,以先富带动后富,全面建成现代化、富强文明的中国。近几年来,我国的科研成果不断革新,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新知识新思维源源不断地涌入农业生产中,原有的农业生产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时代背景,所以应不断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推动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
1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
1.1缺乏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
对于我国目前的农业形式来说,农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正在从传统的模式,向新式的市场经济模式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我国都是通过自己摸索,没有国外规范化的先进管理模式,所以经济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农业经济管理和基本经济之间还没有协调发展。
1.2农业经济管理不受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对农业经济管理了解透彻的人并不多,根本不能真正意识到落实经济化管理的实际意义,导致了许多基层经理管理人员在贯彻落实农业经济管理的时候,不能做到真正的尽心尽力,也无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思想,也不能透彻地学习党和国家提出的相关法律法规。
1.3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素质较低
作为一个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农业经济管理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要求极高。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许多相关的从业者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在管理过程中也就无法真正起到带头和指导作用[1]。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从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速度。
1.4经济管理信息化不足
在21世纪的今天,现代化越来越成为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辅助力量,在生活中的许多地方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在减少工作时间的同时,又能有效减少工作量,因此需要将信息化和农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交易时,减轻负担,提升农民收益,为农民共享农业信息提供合适的平台,促使农业快速发展。
2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
2.1调整农业结构
我国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量也比较庞大,这就造成了人均农业资源较少的现象,又不具备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稳固的生产基础,农产品产出量小,农业生产单位时间长等弊端也开始逐渐展现出来。与此同时,农业的发展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不断引进新型的农业设备,就更加加剧了现代化农业生产与过去的小农思想之间的矛盾,使农业两极分化严重[2]。因此,需要不断的开发新技术,引进新思想,促进我国农业的稳步前进。与此同时还要不断的培养新型技术人才,将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分配到农业生产中,实现农业现代化。
2.2实现农业生产
在全新的农业生产管理理念中,把经济学、管理学注入到农业管理中去,让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将农业生产与市场经济融为一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不断深入探究改革,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创新。以全新的科学技术理念带动农业经济管理向前发展,促进农业多元化。
2.3促进学科进步发展
21世纪以来,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一直如影随形,从来都不是单独发展的,想要取得某一领域的重大突破,就必须结合其他的知识一起发展将各种各样的学科融为一体,互相促进互相辅助,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农业经济管理集经济学和管理学二者的优点,既有经济学的缜密,又有管理学的人性化思维,在其后的长期发展中具有极大的优势[3]。应该立足于实践,把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全面推动经济管理一体化发展。
3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
3.1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想要推进农业的高速发展,就需要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的体系,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要不断努力,将农业经济管理的新模式推上一个新台阶,从而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坚持党和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绿色农业、节能农业的快速进步,完成我国农业生产由过去的小农经济到现在的市场化经济的体制转变。
3.2促进管理理念的转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想要促进农业转型和快速发展,就必须将全新的管理思维应用到农业中去,有关的从业者应该对农业经济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产品的生产、销售到分配的每一个阶段都严格把控,在这个基础上,努力推进农产品的升级转型和创新发展,让农产品不但是农民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更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需品。
3.3加强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在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人。想要全面提升农业管理的质量,就必须对从业者进行专业化培训,从而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其一,要把有关的从业者培训工作做到实处,增加知识涉猎面,为以后的农业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我国农村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其二,在已入职的员工身上,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对他们的专业素养、责任意识和政治方向的把控进行审查,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淘汰,对于较为优秀的,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激励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顺利进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已不适用于新时期下的形式,当前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要求主要是促进学科之间相互发展、调整当前的农业结构、注重团队精神,提高科研水平。未来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趋势为以政策研究辅助农业经济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中,逐渐使农业经济管理走向国家化。
参考文献
[1]孙雪妮,姜佑静,孙宝珠.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6,47(12):83.
中图分类号:S27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7)05-0159-05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Water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Panel VAR Model
Xu Yongxin1,Ma Jun1,2,3
(1.School of Business,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1100,China;
2.Post-Doctoral Laboratory of Theoretical Economic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3.Water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98,China)
AbstractBased on Chines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2 to 2014, through establishing panel VAR model between agricultural water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and carrying out the unit root test, co-integration test and model estimation and analysis,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agricultural water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long-term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gricultural water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in the eastern, middle and western area, and the relationships existed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areas becaus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 The agricultural water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in the eastern,but positively correlated in the middle, and there were both negative relationship and positive relationship in the western. We suggested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echnical level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 control and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and conduct different water polic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KeywordsPanel VAR model; Agricultural water;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水资源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2014年水资源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总用水量6 095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63.5%,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使得水资源日益稀缺,成为中国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和社会经济问题之一,并严重制约着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水资源管理问题成为21世纪中国资源环境的首要问题。
现有的关于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脱钩分析。鲁晓东等[1]拟合了中国总体和各流域的EKC曲线,结果发现,中国的水资源质量变化并不符合经典的EKC曲线,而且不同流域的EKC曲线不完全相同,它不仅受到经济增长和产业特征的影响,还会受到能源使用特征的影。但是刘渝等[2
]研究发现农业用水量和经济增长之间基本上符合EKC曲线的特征。李强等[3]研究发现人均用水总量、人均农业用水量与人均生活用水量EKC不存在,而人均工业用水量EKC存在。此外,除了经济增长以外,人口规模、科技进步、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都会对水资源利用造成影响,因此,经济增长和水资源利用两者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张兵兵等[4]以及贾绍凤等[5]侧重研究工业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尽相同,而且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水价提升和水权交易等均会影响工业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之间EKC曲线的形状,和李强的研究结果相同。由此可见,不同的学者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的研究重点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此外,汪奎等[6]研究发现我国农业用水量同第一产业GDP为强脱钩关系,其他均处于不稳定的弱脱钩状态。然而陈威等[7]研究发现我国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为相对脱钩状态,有向绝对脱钩发展的趋势,但是整体脱钩程度不够显著。潘安娥等[8]和苑清敏等[9]分别以湖北省和天津市为研究对象,评价了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第二类是分析水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主要是增长阻力分析。王学渊等[10]和谢书玲等[11]研究发现水资源短缺和耗损制约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建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刘耀彬等[12]和章恒全等[13]提出不同地区水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阻力存在较大差异,而且阻力大小受到资本弹性、水资源弹性和劳动弹性的影响。而王克强等[14]采用不同以往的方法,通过构建多区域CGE模型,模拟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以及水资源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
然而,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之间不是单纯的单向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本文以2002―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面板VAR模型,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模型估计,研究农业用水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关系,依据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VAR模型来分析中国农业用水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面板数据是对同一横截面单位在不同时期进行多次调查而得到的数据,兼具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可以考虑到分析对象的异质性,提高自由度和有效性。根据常数项和系数向量是否为常数,面板数据模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混合模型、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对于混合模型,它将所有观测值混合在一起估计一个“大”回归,不管它是界面数据还是时间序列数据,它假设解释变量外生且误差项是正态分布;对于变截距模型,在横截面上个体影响不同,个体影响表现为模型中被忽略的反映个体差异的变量的影响;对于变系数模型,除了存在个体影响外,在横截面上还存在变化的经济结构,因而结构参数在不同横截面上是不同的。除了模型的设定形式不同,估计方法也存在差异,主要包括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其中,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是直接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而随机效应模型是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效应。经过Eviews7.2检验,本文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公式如下:
yit=αi+βixit+μit,i=1,2,…,N;t=1,2,…,T 。 (1)
式(1)中,i代表省份,t代表年份,yit表示农业经济增长,xit表示农业用水,αi表示常数项,βi表示系数向量,μit表示误差项,误差项相互独立且为正态分布。
1.2数据来源
本文以农林渔牧总产值表示农业经济增长(PA),农业用水量表示水资源(WA),并选取除台湾、香港、澳门以外的31个省市2002―2014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实证分析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用水之间的关系,数据来源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水资源公报。此外,为了消除异方差和数据的剧烈波动,本文对农业渔牧总产值和农业用水量进行对数处理,分别命名为lnPA和lnWA。
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差异,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用水之间的关系不一定遵循相同的规律,因此本文参照潘丹等[15]的方法,将31个省市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进行分析。其中,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2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以2002―2014年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用水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1)单位根检验,检验面板数据是否平稳,这是协整检验的基础;(2)协整检验,当数据为同阶平稳的情况下,检验农业用水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3)面板VAR估计与分析,研究农业用水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定量关系。
2.1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虚伪回归,确保估计的有效性,在回归前需要检验面板数据的平稳性,即检验面板是否存在单位根。面板单位根检验的方法较多,主要有LLC、IPS、Breintung、ADF-Fisher 和PP-Fisher这5种方法,考虑到检验方法的局限性,本文采用ADF-Fisher 和PP-Fisher这两种检验方法,如果它们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则可以认为此序列是平稳的,反之就是非平稳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当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的lnPA和lnWA进行单位根检验时,在1%、5%和10%的显著水平上ADF-Fisher 和PP-Fisher这两种检验方法均接受原假设,即原序列都存在单位根,是不平稳的;当对这两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值进行检验时,在10%的显著水平上,ADF-Fisher 和PP-Fisher这两种检验方法均拒绝原假设,即一阶差分值不存在单位根,也就是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lnPA和lnWA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2.2面板协整检验
在变量为同阶平稳的情况下进行面板协整检验,分析农业用水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文通过Pedroni检验方法,以回归残差为基础构造4个统计量进行面板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所有统计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虽然东部地区的Panel PP 、Group PP统计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Pedroni指出Panel ADF和Group ADF在小样本的情形下检验效果更好,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应该以这两个统计量的检验结果为准。因此,东部、中部和西部的lnWA和lnPA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这说明,在长期内,农业用水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可以通过误差纠正机制,保持两者直接的长期均衡关系。
2.3回归模型估计与分析
面板数据模型根据常数项和系数向量是否为常数,分为3种类型:混合回归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判断一个面板数据究竟属于哪种模型,用F统计统计量:
其中,S1、S2和S3分别为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混合模型的残差平方和,K为解释变量的个数,N为截面个体数量,α为常数项,β为系数向量。若计算得到的统计量F2的值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下的相应临界值,则接受假设H2,用混合模型拟合样本。反之,则需用F1检验假设H1,如果计算得到的F1值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下的相应临界值,则认为接受假设H1,用变截距模型拟合,否则用变系数模型拟合。
根据Eviews 7.2的检验,东部、中部和西部的F1、F2均大于对应的临界值,所以三个地区均选择固定效应变系数回归模型,具体结果如表3―表5所示。
由表3、4、5可知,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除了个别省市以外,其他地区农业用水的系数在5%显著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说明农业用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而且R2值均在0.9左右,说明模型拟合度较好。但是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的农业用水量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不同规律,而且影响大小差别较大。东部地区除了辽宁和江苏,农业用水的系数全是负数,也就是说农业用水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是负相关的,随着农业经济增长,技术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使得东部地区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水资源不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相反地,增加农业用水量会制约农业经济增长。中部地区除了湖南,其他地区农业用水的系数均为正数,也就是说,农业用水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是正相关,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投入要素,农业用水增加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单纯增加生产要素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方式并不能持久,所以中部地区应该改变既有的经济增长路径,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改进技术水平等方式寻求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西部地区中的内蒙古、广西、贵州和云南的农业用水系数为负数,说明农业用水增加会阻碍农业经济增长,这是因为作为相对缺水的地区,农业灌溉设施不完善,存在着水资源严重浪费现象,农业用水增加会加剧水资源短缺,进而阻碍农业经济增长。其他农业用水系数为正数的地区,说明农业用水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投入要素,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此外,各地区的截距项存在较大差异。截距项反映的是那些不随时间变化的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观察表3、4、5发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包含截距项为正数的省市,也包含截距
项为负数的省市,说明各个省市的现有经济水平、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策略。
3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02―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面板VAR模型,研究农业用水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如下。
(1)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业用水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长期内,农业用水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可以通过误差纠正机制,保持两者直接的长期均衡关系。
(2)不同地区的农业用水量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不同规律,且影响大小差别较大。东部地区两者之间基本上是负相关,因为东部地区总体经济发达,技术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使得东部地区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水资源不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相反地,增加农业用水量会制约农业经济增长。中部地区除了湖南,其他地区的农业用水的系数均为正数,也就是说,农业用水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是正相关,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投入要素,农业用水增加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西部地区两者之间既存在正相关也存在负相关,和中部地区相似,正相关是因为西部地区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投入要素,农业用水增加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单纯增加生产要素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方式并不能持久,所以中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应该改变既有的经济增长路径,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改进技术水平等方式寻求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负相关是因为在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存在着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农业用水增加会加剧水资源短缺,进而阻碍农业经济增长。
(3)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的现有经济水平、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策略。东部地区要考虑水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分配,提高对水资源的管理效率。中部和西部地区可以通过改进水资源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转变经济发展路径,寻求更加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虽然面板VAR模型可以清晰地说明农业用水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但缺陷是过于简单化,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增长方式等都会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研究方法仍然需要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
鲁晓东, 许罗丹, 熊莹. 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EKC假说在中国流域的表现[J]. 经济管理, 2016(1):20-29.
[2]刘渝, 杜江, 张俊飚. 中国农业用水与经济增长的Kuznets假说及验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4):593-597.
[3]李强, 王莉芳, 贾晓猛. 基于EKC的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15, 15(4):133-136.
[4]张兵兵, 沈满洪. 工业用水库兹涅茨曲线分析[J]. 资源科学, 2016, 38(1):102-109.
[5]贾绍凤, 张士锋, 杨红,等. 工业用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用水库兹涅茨曲线[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19(3):279-284.
[6]汪奎, 邵东国, 顾文权,等. 中国用水量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J]. 灌溉排水学报, 2011, 30(3):34-38.
[7]陈威, 常建军. 基于脱钩指数的中国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10):116-118.
[8]潘安娥, 陈丽. 湖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脱钩分析――基于水足迹视角[J]. 资源科学, 2014, 36(2):328-333.
[9]苑清敏, 邱静, 秦聪聪. 天津市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的脱钩关系及反弹效应研究[J]. 资源科学, 2014, 36(5):954-962.
[10]王学渊, 韩洪云. 水资源对中国农业的“增长阻力”分析[J]. 水利经济, 2008, 26(3):1-5.
[11]谢书玲, 王铮, 薛俊波. 中国经济发展中水土资源的“增长尾效”分析[J]. 管理世界, 2005(7):22-25.
[12]刘耀彬, 杨新梅, 周瑞辉,等.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水土资源“增长尾效”对比研究[J]. 资源科学, 2011, 33(9):1781-1787.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较多,但对农业方面的关注尚显不足。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而且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并且资源未能充分利用,面临着资源短缺、污染严重、农产品品质下降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因此,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当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它要求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物资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通过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各层次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实现系统物质再生循环,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业循环经济不仅要追求农业经济内部的良性循环,而且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统一,最终追求的是融入社会层面上的“大尺度循环”,即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实现工业、农业、生态之间共同发展和交叉利用。
(二)农业循环经济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农业循环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容易在集群区域内形成有特殊的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和多类别产业结构。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成为生态产业链中的主导链,并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连接,组成生态产业网络系统。
2.多样性。农业循环经济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农业循环经济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可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及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农业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农业循环经济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使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
(一)土地资源短缺且利用不合理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人口众多、耕地相对短缺又处在高速工业化的我国来说,问题就更加突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人均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与1996年相比,不到10年时间,耕地净减少1.21亿亩;仅2005年一年,全国耕地净减少542.4万亩(《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上海、福建等地的人均耕地已接近或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053公顷/人”的危险点,而农业大省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也仅为0.081公顷/人。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市场价值显现,许多违法占地、乱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和田块的荒废。这些不仅造成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也对短缺的土地资源造成严重冲击。
(二)水资源供求失衡且利用不合理
目前,由于农业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造成农业水资源质量持续下降,农业用水缺口逐年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严重,进一步成为可供利用水资源供求失衡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3)报告,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全国各流域水资源状况南北方差异巨大,北方地多水少,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9.6%,而水资源量仅占14.5%,其中耕地占全国39.4%的黄淮海地区水资源量仅占7.6%;南方水多地少,耕地仅占全国的34.7%,而水资源占了80.9%。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0%,但北方多数区域已经超过50%,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40%的警戒线。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亿元,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三)环境污染严重且生态系统退化
从20世纪中叶开始,我国为促进农业发展,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占全球的30%。据测算,化学杀虫剂中被真正有效利用的部分仅为10%-15%,其余大部分则逐渐散失在空气、土壤和水当中,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化肥、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成为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农业的粗放型经营,无序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和景观的破坏、湿地面积减少、调控功能明显降低,使洪涝灾害威胁依然严重。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表明,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资源环境将会承受巨大压力,这种“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一方面会引发资源价格和环境价值的提高,加大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将促使人们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在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使用总量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情况下,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求。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经济杠杆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代经济学认为,微观经济主体往往只关心本身的利润最大化,而很少关心外部成本或社会成本,产生了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不一致的负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将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比如征收环境税,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矫正外部负效应,实现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财政收入最大化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制度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农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循环型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循环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国家层次的循环经济立法相呼应,建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为此,我们要建立起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和收购、销售、运输、技术等服务组织,并制定出相适应的法规和政策,为农业循环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政府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其所需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政府来说责无旁贷,并且只有政府才能承担起这一艰巨的任务。因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由政府出面组织生态经济领域专家对循环经济如何与农业发展实践结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制定出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干部考核指标,杜绝仅把经济增长的gdp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现象。
(四)加强技术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范式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点,重点组织开发资源节约和取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技术和“零排放”技术;加强研制和生产对环境温和的新型肥料,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发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开发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全面保护和改善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五)加强法规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政策调整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经营行为有利可图,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机制;另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当地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加强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重要性的教育、宣传和引导。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较多,但对农业方面的关注尚显不足。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而且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并且资源未能充分利用,面临着资源短缺、污染严重、农产品品质下降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因此,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当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它要求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物资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通过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各层次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实现系统物质再生循环,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业循环经济不仅要追求农业经济内部的良性循环,而且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统一,最终追求的是融入社会层面上的“大尺度循环”,即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实现工业、农业、生态之间共同发展和交叉利用。
(二)农业循环经济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农业循环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容易在集群区域内形成有特殊的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和多类别产业结构。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成为生态产业链中的主导链,并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连接,组成生态产业网络系统。
2.多样性。农业循环经济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农业循环经济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可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及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农业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农业循环经济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使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
(一)土地资源短缺且利用不合理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人口众多、耕地相对短缺又处在高速工业化的我国来说,问题就更加突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人均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与1996年相比,不到10年时间,耕地净减少1.21亿亩;仅2005年一年,全国耕地净减少542.4万亩(《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上海、福建等地的人均耕地已接近或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053公顷/人”的危险点,而农业大省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也仅为0.081公顷/人。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市场价值显现,许多违法占地、乱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和田块的荒废。这些不仅造成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也对短缺的土地资源造成严重冲击。
(二)水资源供求失衡且利用不合理
目前,由于农业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造成农业水资源质量持续下降,农业用水缺口逐年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严重,进一步成为可供利用水资源供求失衡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3)报告,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全国各流域水资源状况南北方差异巨大,北方地多水少,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9.6%,而水资源量仅占14.5%,其中耕地占全国39.4%的黄淮海地区水资源量仅占7.6%;南方水多地少,耕地仅占全国的34.7%,而水资源占了80.9%。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0%,但北方多数区域已经超过50%,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40%的警戒线。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亿元,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三)环境污染严重且生态系统退化
从20世纪中叶开始,我国为促进农业发展,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占全球的30%。据测算,化学杀虫剂中被真正有效利用的部分仅为10%-15%,其余大部分则逐渐散失在空气、土壤和水当中,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化肥、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成为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农业的粗放型经营,无序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和景观的破坏、湿地面积减少、调控功能明显降低,使洪涝灾害威胁依然严重。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表明,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资源环境将会承受巨大压力,这种“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一方面会引发资源价格和环境价值的提高,加大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将促使人们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在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使用总量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情况下,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经济杠杆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代经济学认为,微观经济主体往往只关心本身的利润最大化,而很少关心外部成本或社会成本,产生了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不一致的负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将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比如征收环境税,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矫正外部负效应,实现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财政收入最大化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制度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农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循环型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循环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国家层次的循环经济立法相呼应,建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为此,我们要建立起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和收购、销售、运输、技术等服务组织,并制定出相适应的法规和政策,为农业循环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政府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其所需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政府来说责无旁贷,并且只有政府才能承担起这一艰巨的任务。因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由政府出面组织生态经济领域专家对循环经济如何与农业发展实践结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制定出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干部考核指标,杜绝仅把经济增长的GDP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现象。
(四)加强技术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范式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点,重点组织开发资源节约和取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技术和“零排放”技术;加强研制和生产对环境温和的新型肥料,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发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开发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全面保护和改善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五)加强法规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政策调整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经营行为有利可图,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机制;另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当地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加强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重要性的教育、宣传和引导。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ZH06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ZH109)
作者简介:李启平(1965-),男,湖南邵东人,博士,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环境会计和公司治理研究;赵 溯(1988- ),男,湖南邵东人,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晏小敏(1966- ),女,湖南湘乡人,湖南科技大学期刊社副教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农村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3-0026-05收稿日期:2013-06-17
引言
中国农业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护农业生产的生态功能,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地理标志作为一项工业产权制度,对农业、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的促进作用不可低估。纵观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轨迹,地理标志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了推动农业经济发展,1994年我国开始对农产品给予地理标志保护,从此以后我国地理标志数量逐年增加,政府、企业和农民都越来越重视这项制度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激励作用。地理标志的突出特征是属地性,它蕴含着特定区域农产品的人文、地理、品质等属性,是农耕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经济工具,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授予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垄断经营,获取超额收益,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地理标志是一个区域性概念,对辖区内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反过来,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加强地理标志的保护。本文从宏观层面研究地理标志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其价值在于深入分析了农业经济结构、农业经济增长、农民收入等指标与地理标志的关系,为政府制定农业经济发展的中长期策略,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上的创新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
地理标志保护是近20余年国际知识产权领域重要议题之一。自从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首次提及“产地标记”的保护,地理标志作为一项制度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Solow(1957)的经济增长贡献模型明确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自此学术界展开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Lucas等(1988)和Rome( 1990) 等人提出内生增长理论,进一步引起了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Zografos(2008)探讨了地理标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认为地理标志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工具。Parwar(2009)则认为,地理标志保护有助于农产品公平竞争和国际贸易。众多学者利用数据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关系,Gould等人(1996 )的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Thompson等(1996)得出的结论是有影响,但不显著。Park(2008)的研究结论是间接影响。总的来说,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肯定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将地理标志保护放在知识产权范围内进行研究。
国内学者对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从概念和现象层面度进行描述。王寒等(2008)解释了地理标志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从地域、产品类型等方面阐述了地理标志的结构,并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重要意义。熊晚珍等(2012)通过对安庆市的地理标志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地理标志实施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保护机制。尚旭东等(2013)认为地理标志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部门执法不统一、不协调,而且申请地理标志的过程不规范,容易产生“一地多标”的现象。而陈思等(2008)通过对湖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完善地理标志登记管理工作制度是推进地理标志发展的关键,并且总结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二是从法理层面对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进行研究。曹新明(2007)认为,我国商标保护制度与登记保护制度存在大量问题,并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视角提出双轨制和所有权制度,认为只有改进双轨制并用所有权替代商标注册,才是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可行方案。杨永(2013)从法律视角分析了我国地理标志制度的不足之处,强调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国际经验来建立我国统一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只有完善地理标志的法律制度,才能保护与地理标志相关的农业生产的经济、文化和生态价值。目前以商标法保护为主的模式在立法与司法实践过程中存在巨大缺陷,有必要重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制度。
三是地理标志的实证研究。由于我国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理存在问题,数据获取比较困难,导致实证研究文献匮乏。董雪兵等(2012)采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在转型时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增长效应。周曙东和张西涛(2007)以陕西苹果为列,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地理标志对苹果纯收益率具有正向影响的结论。刘华军(2011)运用31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结果显示,地理标志对农业总产值以及农民纯收入有正向促进作用,地理标志存在集聚特征,但是地区内仍存在差异。目前研究结论是建立在微观基础上,对某一地区单一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实证研究,缺乏全国性的、宏观层面的实证和机制研究。本文试图构建多元回归模型,依托全国两次地理标志普查的数据资料,以农业总产值、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农民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产品出口额作为控制变量,研究地理标志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二、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农耕文明历史悠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优势。与常规农产品相比,具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在品质、安全性等方面更具保证,消费者认可度更高,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同时,市场经济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带来了契机,优质优价的农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从两次全国调研情况可以看出,地理标志数量快速增长。对比各个地区的地理标志发现,注册地理标志越多的省份,其带有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产值也越大,农业经济发展越好。据此提出:
假设1:地理标志对农业总产值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与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制度创新密切相关。在一定的科技水平下,农业制度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类型。地理标志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农产品进行认证,确保区域内生产的农产品具有相同的品质和安全性。此外,集约经营比分散经营对产品质量更有保证,在建立地理标志保护的地区,更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农耕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吸引资本进入农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刘莉君,2013)。据此提出:
假设2:地理标志对农业规模化生产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地理标志的显著特性在于它的地域性,农产品只能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生产、加工,由于资源的垄断性和稀缺性,造成农产品产量有限。加之该区域的农产品替代性较低,从而形成垄断生产与经营,获取更高的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据此提出:
假设3:地理标志对农民人均收入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描述
1.模型设定
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除了地理标志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工业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将对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控制变量。中国长期以来是农产品出口国,改革开放前,农产品出口在整个对外出口占主导地位,目前,农产品出口在整个出口中比例不断下降,但国外对农产品质量要求比国内严格,而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葛干忠,2013),因此,我们将农产品出口额也作为控制变量。被解释变量y分别是农业生产总值、农业规模化程度和农村居民收入。其中y1表示农业总产值,y2表示农业规模化程度,我们以农村企业个数来衡量,在当代中国农村,分散经营大量存在,农村企业数量越多,说明集约程度越高。y3表示农民人均收入;3个解释变量为x1、x2和x3,其中x1表示地理标志个数,x2表示对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x3表示农产品的出口额。笔者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为
lny=c+β1lnx1+β2lnx2+β3lnx3+u
模型中c为常数项,β为回归系数,u为误差项。
2.数据描述
本文以仅有的全国两次地理标志调研为背景,全国地理标志的两次调研分别发生在2005年和2011年中旬,所以运用2004年和2010年的数据。本文采用31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分别以农业总产值,农业企业以及农民人均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这3个被解释变量作为解释农业经济发展的指标,比较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地理标志作为解释变量,农业固定资产总投资以及农产品出口额为控制变量。农业固定资产总投资,农民人均收入,农业总产值数据来源于2005年和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农产品出口额的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农业企业的数据也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年鉴》。地理标志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两次地理标志调研,部分来自中国工商总局和农业部。相应的统计数据描述如表1所示。
(三)结果分析
笔者运用eviews6.0软件作为分析工具,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2004年的回归分析见表3。模型结果显示所有解释变量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拟合优度为0.85,说明模型设计符合实际情况;地理标志的系数为0.36,说明地理标志对农业总产值具有正向影响,地理标志每增加一个单位,农业总产值就增加0.36个单位。回归结果显示农业固定资产总投资在10%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地理标志与农产品出口额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拟合优度为0.79,地理标志的系数高达0.9,说明地理标志对农业企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理标志每增加一个单位,农业企业就增加0.9个单位。回归结果显示地理标志对农民人均收入影响并不显著,假设3没有通过检验。我们推测,第一,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生产销售的农产品种类繁多,带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整个农产品销售收入中所占比例太少,因地理标志保护带来的超额收益不足以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整体收益,这说明政府对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力度不够,地理标志在农业生产中的引领作用没有体现出来;第二,我国的统计数据将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分为农业生产收入、外部打工工资收入、资本财产收益和转移支付4个部分,因地理标志带来的收益不能与以上收入分开核算,数据可得性可能会导致实证结果不显著。但以上3个模型均通过了White异方差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异方差,说明模型估计是可信的。
2010年的计量模型结果见表4,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检验,回归结果显示所有解释变量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拟合优度为0.88,说明地理标志对农业总产值具有正向影响。地理标志与农产品出口额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拟合优度为0.85,同样地理标志对农业企业具有正向影响。在以农村收入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中,地理标志的系数没有通过检验,说明地理标志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与2004年的回归结果相一致。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利用2010年和2004年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地理标志对农业总产值和农业生产规模化都有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地理标志保护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最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地理标志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制度,具有高附加值与品牌效应。基于此,我们认为,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应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政府在资金和技术上大力支持地理标志的发展。政府应当扶持地方龙头地理标志,延长其产业链,将地理标志分层次保护,选择重点地理标志优先发展,帮助其打开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二是完善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目前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不完善,存在多头监管的混乱现象,严重阻碍了地理标志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的发挥,完善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是农业经济发展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三是加快农地流转制度建设,促进土地流转,为发挥地理标志的聚集效应创造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曹新明.2007.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之完善――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为视角[J].知识产权(1):26-31.
陈思,杨敬华,任爱胜,等.2008.湖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S1):141-145.
董雪兵,朱慧,康继军,等.2012.转型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增长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8):4-17.
葛干忠.2013.中国现代农业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1):128-131.
刘华军.2011.地理标志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品牌溢出效应――基于中国三部门地理标志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0):48-57.
刘莉君.2013.农村土地流转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1):95-99.
尚旭东,李秉龙.2013.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运行特征、趋势与问题[J].生态经济(4):92-97.
王寒,陈通.2008.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现状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4):101-105.
熊晚珍,胡再,孙志国,等.2012.安庆特产的地理标志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6):914-917.
杨永.2013.论中国地理标志制度的构建[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6(1):78-82.
周曙东,张西涛.2007.地理标志对陕西苹果经济效益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6):56-61.
GOULD D M,GRUBEN W C.1996.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48(2): 323-350.
LUCAS Jr R E.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2(1):3-42.
PARK W G.2008.International patent protection: 1960-2005[J].Research Policy,37(4): 761-766.
PARWAR A.2009.Importance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n the growing IPR world[Z]. IQsensato Working Paper.
ROMER P M.1990.Endoger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5):71-102.
作者简介:黄季(1962- ),男,福建长乐人,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农业政策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0)03-0001-07 收稿日期:2010-05-05
一、全球农产品供求展望
预计到2050年,未来农业将不仅继续发挥其保障食物安全和人民生计、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传统功能,而且将担负起提供再生能源以缓解全球能源危机和为人类提供优美生存环境等新的历史使命,从而使人类进入一个新纪元或“新农业”时代。
1、人类食物和纤维需求将不断扩张,同时消费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
未来50年,全球对食物和纤维等农产品的需求将成倍增长。从需求的国家类别上看,增长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食物和纤维需求已趋向稳定,增长缓慢;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持续膨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将不断提高人类对食物和纤维总量和质量的需求,并改变全球的食物消费结构。从总体上看,全球食物和纤维需求变动将出现如下几个特征和趋势。
首先,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将使农产品需求显著增长。据联合国权威机构预测,全球人口将从2005年的64亿增加到2050年的90亿,增长40%;其中新增26亿人口中近90%(23亿多)将来自现在的发展中国家。
其次,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增长将显著提高人均农产品的消费量。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2008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人均畜产品消费从2000年到2050年将会成倍增长,其中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南亚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人均畜产品消费将会有大幅度增长(如图1所示)。
第三,由于人口和人均食物消费量的增加,全球从2000年到2050年谷物(食物+饲料)食物的需求总量将会增加75%。除发达国家外,世界各地区对谷物的需求都将显著增长(如图2所示)。
第四,在食物消费增长中,高价值农产品(如畜产品、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等)需求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更快增长。
第五,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食物质量和食品安全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人类的消费结构将进一步改变。
2、人类对农业的多功能需求(如生物能源、优良生存环境等)将不断扩张
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诱发人类社会对农业多功能需求(如生物能源、优良生存环境等)的不断增长,其中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减缓气候变化(碳吸收、土地复被)、提高水土保持能力、提供观光农业和田园景观等环境正外部性的多功能需求将会不断扩张;对社区传统生活习惯、农业文化遗产及农业对社会提供的多样化及保持社会基本稳定等文化及传统知识传承中的多功能需求也将会不断扩张。这种对农业的多功能需求将使人类进入一个“新农业”时代。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许多国家都出现了能源危机感。这诱发了农业生物能源产业的崛起。上个世纪末以来,世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这使世界上许多能源进口国在能源安全上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并促成了现代生物能源产业的崛起和迅速发展。以农林等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虽然在近期遭致的争论不断升温,但它将在强大的政治、能源安全和经济利益驱动下异军突起,成为未来国民经济中一个具有强大活力的崭新部门。美国和巴西是目前最大的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国家,2000年~2007年间出现了快速增长,总产量分别达到850和500多百万加仑。
农业生物质燃料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2000年~2007年间农业生物质燃料的发展已经导致了2006年~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出现成倍增长(见图3)。我们的研究表明,2006年-2008年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石油价格高涨、生物液体燃料能源崛起、投机行为及贸易封锁(图4),而石油价格上涨诱发的生物液体燃料发展是其根本原因。
2008年7月份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出现大幅度的回落(见图3)。这是因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来支持国际粮价上涨的三大因素短期内消失了。受金融危机影响,石油价格直线下降,部分生产生物液体燃料的工厂关闭,国际投机行为和贸易行为也大大减少,这些因素共同促使粮食价格大幅回落。但从图3还看出,虽然粮食价格大幅回落,但是整体价格水平仍然高于2006年以前。
世界各国农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不但将拉动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同时还会使国际主要农产品的价格随着能源市场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经常性的较大波动。这将进一步加大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的风险。
过去几年农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仅仅是“万里”的开始。美国和巴西已经计划到2020年使其生物质燃料的总产分别达到2200和1300百万加仑(见图5)。近年来,欧盟及其他许多国家也都制定了雄伟的农业生物燃料产业发展规划。
总之,生物能源发展将打破百年以来在需求上由恩格尔定律左右粮食价格(不断下降)的规律(图6),使粮食以至所有的食品市场同能源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比粮食市场大数倍的能源市场开始主导食品市场价格的走向。
3、未来全球农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全球农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至2050年,全球农业将面临一系列的发展机遇,其中以下五方面的发展机遇尤其突出。
首先,人类对食物和纤维需求的不断增长将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的扩张提供发展空间。一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同社会和市场对其需求紧密相关。受人口膨胀和收入增长因素的影响,未来50年,全球食物和纤维需求将成倍增长,这为世界许多农产品主要生产国提供了市场保障。
其次,人类对农业多功能需求的增长将可能使未来农业成为一个拥有无限发展空间的产业。人类对优良的农业生产和乡村环境以及生物能源需求的增长可能将使农业进入发展的新纪元,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逐渐从传统的保障食物和食品安全等,延伸到环境正外部性和文化传统知识传承等功能的提供。
第三,农业将不再是比较效益较低的产业,其相对比较优势将得到显著提高。过去100多年农产品价格长期下降的趋势将发生改变,农产品价格将在波动中不断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将可能会吸引大量的国家、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从而提高农业生
产力并进一步提高农业相对比较优势。
第四,经济全球化将促进全球农业资源利用的优化和农产品贸易,促进全球农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它在对各国农业发展提出各种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到2050年,各个地区和国家将基本上依据其资源和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发展农业,国际贸易将在促进各个国家发展农业生产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五,未来50年,农业科技的许多领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果国家和企业能够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科技必将成为农业生产力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我们预测在未来50年,基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和自然资源管理领域而迅速崛起的新技术将与传统育种技术一起,成为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技术。
(2)全球农业面临的挑战
至2050年,全球农业在面临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一系列巨大的挑战。而且,未来农业还将面临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恶化等带来的许多挑战和风险。
首先,满足2050年90亿人口对食物和纤维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是巨大的挑战。由于全球人口膨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人类对食物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将成倍增长,这将对水资源和耕地等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通过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以增加全球食物的边际成本也将越来越高,难度增加;同时,全球动物产品消费快速增长对饲料需求的持续增长,需要各国愈益注重口粮和饲料粮供应结构的协调问题。
其次,农业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在为农业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在全球能源危机大背景下,农业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在农产品需求上与传统食物需求的竞争将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等食物安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处理好农业生物燃料发展同“与人争粮、与粮争地、与畜争饲”问题将是未来50年农业发展面临的新的和巨大的挑战。
第三,水资源短缺、不可再生能源的耗竭、土地和森林资源退化等威胁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去,许多国家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不可再生能源为代价而实现的,未来这一趋势可能还将继续。资源的退化和耗竭可以促使人类在开发新的替代能源技术方面作出努力,但同时这种对资源利用的新组合又会对资源可持续利用形成新的挑战。
第四,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形成新的挑战。IPCC报告认为,未来食物进口程度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会越来越高。全球农业GDP会在今后20年由于气候变暖而下降16%。虽然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域性强(有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但超过40个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会减产;南亚一些国家的减产幅度会很大,有的要达到22%(IPCC,2001)。当然,气候变化也会给一些地区带来好处(如部分发达国家和南美)。从地理区域看,半干旱地区种植面积可能会增加(非洲)。但是,增加的这些种植面积只能够在不断减少的水资源的前提下开发利用,这给农业科技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复杂性。气候变化也导致生态环境脆弱性加强,极端气候、灾害频度等增加很快,对农业的影响增加;且对如何应对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包括精度预测、影响研究、响应策略(包括应对和适应)等等。
第五,未来50年,农业生产的增长将主要依靠生产力的提高,而能否承担起这一艰巨使命是科技界面临的重大挑战。根据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的预测,未来50年,除了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中亚与北非地区的农作物面积还将继续扩大外,世界其他地区农作物面积都将出现长期的下降趋势。更值得一提的是,世界所有国家的谷物生产增长将主要依靠单产的提高,而单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强大的科技来支撑,所以科技进步能否承担起这一艰巨任务是未来全球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中国农产品供求展望
1、中国食物和纤维需求总量将显著增长,同时食物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变化
首先,中国居民的畜产品、水产品和饲料粮需求将显著增长(见图7)。收入增长和城市化将是未来50年中国人均畜产品、水产品和饲料粮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由于未来50年中国人口将出现从缓慢增长到缓慢减少的趋势,所以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主要出现在2030年以前。
其次,中国居民的水果、蔬菜、食油和食糖等其他副食品需求也将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农作物生产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见图8)。收入增长和城市化也将是未来50年中国人均水果、蔬菜、食油和食糖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但值得关注的是,收入增长和城市化并没有带来大米和小麦这两种主要粮食人均需求的增长。我们预测,在未来,大米和小麦人均消费量将延续过去10年的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收入增长和城市化带来动物产品和其他高附加值农产品消费的增加,从而部分地替代了大米和小麦的消费。
第三,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服装纺织业的发展将极大地提高市场对棉花等纤维农作物产品的总量需求。未来50年,中国对棉花等纤维农作物产品的需求将不但受到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影响,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出口导向型的服装和纺织行业将继续得到快速发展,这将极大地提高市场对纤维农作物产品的需求。
2、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使国家和社会对农业的多功能需求逐渐增长
未来50年内,中国将逐渐从现在的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行列迈进,而在这长期的、持续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对农业的多功能需求将逐渐增长。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与国家的能源安全紧密相关,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使整个社会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们预测,到2020年,在资源紧迫、需求持续增长和多元化等一系列压力下,中国农业在继续发挥其保障食物安全、改善人口营养和维护农民生计等传统功能的同时,开始承担起改善生态系统、减缓气候变化、提供观光农业和田园景观以及提供文化和传统知识传承等功能。2030年~2050年,对农业的多功能需求将逐渐增长,农业将进一步担负起为缓解能源危机提供再生能源和为国民生存提供优美环境等新的历史使命。
3、未来中国农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中国农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首先,中国将同世界其他许多国家共同分享人类对食物和纤维需求及对农业多功能需求增长为农产品市场扩张提供的发展空间。在世界各国未来食物和纤维需求增长中,中国是对畜产品、水产品、水果、食油、食糖和棉花等农产品的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对农业多功能的需求才刚刚起步,而未来对农业多功能需求的增长将极大地扩展农业的发展空间。
其次,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将得到不断优化,经济全球化将为中国许多有比较效益的农产品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在水产品、部分畜产品、蔬菜、水果和花卉等产业有相对比较优势。经济全球化为发
挥中国这些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扩大生产、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调节国内市场、改善农业生产结构等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未来50年,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将有极大提高,中国农业科技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随着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贯彻和实施,国家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包括传统的和现代的生物技术)不断增加,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的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为世纪之交最有前途和最具创新性的技术之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曾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争论,最近在我国媒体和网络所引起的争论更为激烈。这些争论给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是最早商业化采用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已从转基因抗虫棉的商业化生产中获得了巨额效益。它不但显著地提高了棉花生产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在农民健康和环境保护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Huang et al,2002a)。我们的研究还表明,如果中国实现了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经济和环境效益将更加可观(Huang et al,2005)。我们预计,作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核心的转基因技术将同信息技术和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迅速崛起的新技术以及传统育种技术一起,成为今后几十年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技术;转基因技术将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农业功能等方面显现出巨大潜力(Huang et al,2002b)。
第四,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加,并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不仅加大了对农业科研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也加大了对农业的各种补贴(见图9)。
(2)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未来50年,中国农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未来50年,中国农业不但将面临着全球农业所要面临的五大挑战,而且在如下几方面还将面临同我国国情紧密相关的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农业在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总量和质量的需求以及保障农业安全等方面将面临极大的挑战。我们的预测表明,国内生产没有相对比较优势的许多农产品自给率将显著下降,这些农产品的供给安全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虽然我国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自给率将保持较高的水平,但畜产品、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的质量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生产扩张将导致农业生态和污染等问题的巨大压力(Huang,2008)。
其次,中国农业发展将面临日益严峻的保障耕地和水资源总量及质量安全的巨大挑战。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趋势必将不断吞噬有限耕地。未来50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耕地资源约束将会日益严峻。中国还将面临日益严峻的威胁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短缺和危机问题。水资源危机已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列为威胁全球食物和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中国作为世界水资源最短缺的国家之一,面临的问题尤其尖锐。我国农业用水所占比例已经从1949年的97%降低到了2004年的65%,到2050年,将进一步下降到40%甚至30%以下。
第三,中国农业发展将面临日益严重的小规模经营生产方式的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面临巨大的挑战。农业小规模生产同农民增收间矛盾、农户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及食品安全间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农业现有的小规模生产已经发展到了难以支撑农民增收目的的阶段。我国农产品生产体系由2.4亿小农户组成,户均耕地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约0.8公顷下降到2007年的不足0.6公顷,并且地块有“细碎化”趋势(见图10)。靠如此小的生产规模来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实现农民未来不断增收几乎不大可能,农业兼业化、副业化和老年化趋势日益突出。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对6个省的抽样调查表明,新一代的农民更不将农业作为主业。该调查表明,农村16岁~25岁的劳动力中从事非农就业的比例已由1990年的29%上升到2006年的86%和2008年的90%左右。小规模生产、副业化和老年化已经开始影响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阻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它们导致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积极性的下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作用的发挥,妨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但我们也看到,随着我国近些年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推进,也出现了有利的因素,我国的耕地流转市场开始发展。截止到目前,我国已有15%左右的农地开始流转,在浙江、江苏和广东等地区,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30%左右。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快速的发展。到2009年初,全国有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村达到13.3万个,约占全国村庄总数的21%(见图11)。参加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农民有2381万,占全国农民总数的9.5%;其中正式成员991万,占4.0%,非正式成员1390万,占4.5%。
虽然我国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还远远不够。有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村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还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未来,我们还需要在土地和经济合作组织等制度上继续创新。
第四,国内外对农业生物质能源需求的扩张和对农业多功能需求的增长将进一步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和水土等资源的超载压力。我国是一个能源总量高度稀缺、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国家。在全球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世界主要经济体已经把农业生物质能源发展列入21世纪发展的主要议程。目前对农业生物质能源的争论可能改变不了它的长期发展趋势。我国发展现代生物能源产业的需求迫切,但它的发展也将对平衡国内农产品供给和需求提出新的挑战。农业多功能需求的增长在为农业提供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大对水土等资源的超载压力。过去50年,中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极高的环境代价。对农业改善生态系统、减缓气候变化、提供观光农业和田园景观等多功能需求的增加,都对农业的投入、科技和未来水土等资源的利用产生巨大的压力。
第五,未来50年,全球气候变化将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许多极不确定的影响。未来50年,全球气候变化在威胁人类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同时,也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许多极不确定的因素。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可能产生重大的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将增加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放大产量的波动。我们最近的研究也表明,气候变化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农户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别(Wang et al,2009;Wang et al,2010)。
三、农业经济和政策前沿问题
基于以上对未来50年全球农产品供求变动趋势和中国农业发展前景的展望,我提出对农业经济和政策前沿问题的一些认识。
1、农业经济学科前沿问题
在农业经济学科前沿方面,我分四大领域来讨论。
(1)农业科技经济与政策。主要学科前沿问题包括: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政策;农业生物技术经济与政策;生物能源技术经济与政策;生物多样性经济与政策;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技术经济与政策。
(2)农业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主要学科前沿问题包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政策;农业的面源污染控制政策与措施;生物能源发展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和对策;全球气候变化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和适应。
(3)农业要素市场与制度创新。主要学科前沿问题包括:农村劳动力市场与制度创新;农地市场与制度创新;水资源市场与制度创新;农业资金与信贷市场制度创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各种要素的组合)。
(4)农产品市场(需求、供给、贸易和市场)。主要学科前沿问题包括:全球、国家和区域食物安全贸易经济(市场/分配/贫困影响)和政策;全球化和农产品供应链;市场风险与风险管理;全球化的公共物品经济和政策(产品供应链、食物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农业科技等);生物质能源等新市场的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减排增汇、适应性、碳交易市场等)。
2、农村经济发展学科前沿问题
今天这个报告因为仅仅涉及农业经济问题,所以没有讨论未来整个农村经济发展领域的学科前沿问题,但我也想借这个机会,提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学科前沿问题,供大家参考。
主要学科前沿问题应包括:公共物品供给政策;政府治理和政策;社区治理、农民组织和基层民主的制度保障;城乡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市场创新和改革;农村教育和人口素质提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农村社会保障(低保、养老、医疗等)制度和政策。
[摘要]广安作为川东乃至四川唯一整体纳入循环农业试点的市,将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重要途径,目前积极探索适宜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了多个示范区,并以点带面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农民工个体参与是川东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整个川东农业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影响重大。但是,在川东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我们发现其农民工个体参与积极性不强,影响了川东农业循环经济的优质高效和迅猛快速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川东农业循环经济中农民工个体参与的现状和其背后的原因进行研究,进而提出相应的激励机制构建策略,以促进农民个体能够积极参与到川东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之中。
[
关键词 ]川东农业循环经济;农民工个体参与;激励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159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道路,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存量不足、浪费明显、开发利用不合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已使部分农业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协调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是改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探索农村循环经济。但目前农民的需要呈现多层次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不同生活状况下的农户有不同的需要。所以,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促进农民工积极参与到农业循环经济之中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川东农业循环经济中农民工的个体参与现状
1?1农民工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农民工自身的认识缺陷以及自身利益的限制,他们一般很难认识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依然采用过去传统的农业生产以获取较高的收益等,严重地影响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进程。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因为农民工的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势在于其长远效益,而很多农民工受生活所迫,难以看到其长远发展给自身带来的优势,所以,很多人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较差,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不起兴趣,给农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1]
1?2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来源不足
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来源不足是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首先,虽然政府会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农民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这种资金支持难以大范围和深程度覆盖,所以很容易造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乏问题,导致很多农民工看不到循环经济发展的效益,所以很容易采取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老路。其次,农民工本身资金缺乏。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是高科技项目,需要完善相应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以及构建相应的循环农业生产设施等,所以,要求前期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农民工本身资金较为缺乏,很多都难以负担得起这样的资金压力,所以导致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高。最后,国家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体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着很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予以相应的资金支持,只有如此,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才能够具有动力。但是国家却缺乏相应的、相对完善的资金支持体系,虽然个别试点区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显著,但推广力度不大,所以造成了农民工个体参与循环经济的资金不足和动力不足问题。
1?3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缺乏
在川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技推广部门承担着技术培训的任务,使农民能够明白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基本规律以及基本操作方法等,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依然处于缺乏状态,难以促使农业循环经济高效、迅速发展。首先,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缺乏基本的了解,这导致其在培训的过程中很难快速地理解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要领,更难以在个体参与中自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其次,农技推广部门对农民工的培养缺乏完善的机制,导致培训的过程不够系统,农民工难以完整地掌握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技术。由于缺乏贯穿农业发展始终的培训机制,农民工接受到的培训内部并不连贯,这严重地影响了培训的效果。最后,农技推广部门缺乏相应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持策略。由于农业推广部门缺乏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持策略,所以导致很多农民工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不知道要找谁咨询,造成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停滞。
1?4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国家政策支持缺乏
虽然国家鼓励农民工个体参与农业循环经济,但是却没有制定完善的配套优惠政策来鼓励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由于相关政策的缺乏,农民工很容易认为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生事物,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因而为了降低风险不愿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同时,由于国家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农民工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同发展传统农业经济效益一样的看法,所以不会主动选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造成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迟滞。[2]因此,我们要想鼓励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必须完善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扩大农民工的经济效益,只有如此,农民工才能够获得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动力。
2川东农业循环经济中农民工个体参与激励机制的构建
2?1构建心理激励机制,提升农民工对于循环经济构建重要性的认识
农民工对于循环经济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在于其没有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构建心理激励机制,以提升农民工对于循环经济构建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对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行为效益进行展示和评估,并通过与发展传统农业相对比让其感受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给自己以及子孙后代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环境效益以及整体的社会效益等,通过进行对比,能够帮助农民工从心理上认识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给自己带来的切实好处,进而会主动选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其次,通过一系列心理激励手段让其树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荣誉感,使其主动选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给农民带来的好处不言自明,但是我们需要对这种好处进行强化,让农民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地树立为社会贡献优质农产品的荣誉感,为子孙后代持续发展提供空间的责任感以及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迫切感,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农民工个体不断地参与到川东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之中。
2?2扩大资金来源,构建农民工参与循环经济的资金激励机制
资金来源缺少成为了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扩展资金来源,通过多方参与资金投入来解决农民工个体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问题。首先,促进国家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效益巨大,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大好处,因此,国家需要建立相关的政策来扩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定向投入,以减轻农民工个体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过程中的资金压力。其次,川东地区作为革命老区,经济较落后,必须进行社会融资,减轻民营公司在对农民进行资金支持过程中的压力。通过进行社会融资,能够大量地吸纳社会资金,为农民工参与农业循环经济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减少农民工因为资金缺少而造成的参与循环经济动力不足问题。最后,给予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取得成就的农民工以资金奖励,增强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动力。可以给积极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积极推广农业循环经济以及研究出新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技术的农民工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激励其不断地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3完善相应的技术激励机制,促进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提升
首先,建立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培训机制,对农民工进行科学和完善的技术培训。建立从技术入门到技术发展的培训机制,使农民工能够由浅入深,深切地掌握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要领,能够自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新技术培训机制,使农民工能够及时使用新的技术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的提高;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交流平台,促进农民工不断地将自己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分享出来,促进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不断完善。其次,完善相应的农业问题咨询机制。农业推广部门可以通过设立固定的技术咨询小组来对农民工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摆脱农民工发展过程中得不到技术支持的困境。同时,农业推广部门还可以设立技术巡回咨询小组来将技术支持提供到农民工手中,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
2?4国家应完善对农业循环经济中农民工个体参与的政策激励机制,促进农民工积极参与到农业循环经济之中
首先,国家应该给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相应的税费支持。虽然国家已经取消了农业税,但是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依然要缴纳各种税费,给农民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国家可以通过给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农民工以相应的税费支持以提高农民工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国家应该给予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以行政支持。可以通过简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审批手续、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等来对其进行行政支持,促进农民工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的提高。
3结论
综上所述,川东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农民工自身、四川省乃至整个国家来讲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一定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之中,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科学和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良?农业循环经济的客观必然性与模式选择[J]?农村经济,2006(11):89-91?
[2]陈飞永?宁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与对策研究[J]?宁波经济丛刊,2006(5):34-36?
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有一定目的,而这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往往需要通过消耗或投入相应的成本才能实现,而有了这些成本的付出,人们便能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相应的收益,而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比例则是所谓的经济效益。农业中的经济效益也一样,即通过一定量的农业劳动,投入人力和原材料,来获取农业收成,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然而,经济效益有高低之分,高效益意味着低成本、高收入,事半功倍;而低效益则是高成本、低收入,事倍功半。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低效益是目前所面临的现状,深入发展农业生产的首要目标就是必须改变这一现状,实现农业的经济创收。
2我国新形势下农业经济收益现状及原因
2.1农产品生产的单位利润相对较低
在我国,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一直以来都很低,使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取的经济收入非常少。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农产品单位利润都微乎其微,有些甚至是亏本销售,且每年的市场环境也不稳定,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便大大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也十分不利于农业进行大规模生产,造成了我国农业低收益的现状。
2.2农产品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近年来,我国物价相对走高,然而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却并不明显,这无疑是对农业生产的又一重大打击。在生产中,例如化肥、浇灌、农药等各种生产成本的大幅度提升,挤压了原本就薄弱的利润。此外,随着我国整体需求的上升,也引发了销售环节的胡乱涨价,使得农业生产成本飞速提高,严重影响农业发展。
2.3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相对较低
我国农业发展中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较低,他们没有获得相应的田间作业和管理技术的支持,只能凭借自己的劳作经验,这无疑降低了农产品的商品率。调查发现,农民大多根据农产品的经济收益来决定自己的生产结构,但是大多高收益的农产品都需要更高端的技术支撑,农民无法获得这些支撑,进而导致所生产的农产品因管理不到位而质量不达标。
2.4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
农产品销售市场信息不对称也是阻碍我国农业经济创收的重要原因。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供求信息不能通畅传递,大多农民只能在家等着客户找上门,缺乏销售渠道,给销售带来极大不便,即使是能销售出去,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民大多也只能被动接受客户提出的价格,利润极低。此外,由于他们缺少对农产品进行储藏的技术,尤其一些瓜果蔬菜,不方便长时间存放,加上没有销售途径,这便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3新形势下实现农业经济创收的途径
3.1多管齐下,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要实现农业创收,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第一,要保障农业的生产安全,设立健全的农业保险体系,由于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环境,给农民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民规避风险,而由国家统一进行政策性保险无疑是对其巨大的支持。第二,相关政府部门要落实工作,加大农业的执法力度,还农民一个良好的环境。第三,应提供信息服务,实现销售信息的对称。
3.2加强教育,提高农民的农业管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方法已经不再适用,然而,农民因教育的欠缺,并不能跟上时代步伐,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使其能够拥有先进的农业知识,使农业生产符合市场要求,切实提升农民的生产管理素质。
3.3崇尚科学,加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社会,科技的力量不容忽视,农业生产同样如此。但目前,我国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一些基本的农业科技也并未普及,因此,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力度,并将其推广到广大的农业生产中。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备层出不穷,如何有选择性地使用这些高科技设备,提高生产的效益,也需要农民转变观念,与时代同步。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经济增长;影响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土地翻耕、防涝抗旱、播种施肥等都需要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资源,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产出量不高,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增长[1]。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采用先进的生产力,调整农业经济的结构,对农作物播种指数加以提高,增强土地的使用率,强化农产品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可以说,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成正比关系,农业机械化水平越高,则农业经济水平也越高。
1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之后,可以优化配置农业生产的各个要素,采用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增强规模经济效益,为农业机械化的大规模和高效率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对相对恶劣的生产条件加以改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以及生产力,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化科学技术以及生态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减少生产成本,促进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单位作业量中的机械损耗,对单位机械的作业量进行适当增加,科学合理配置机械,避免因机械不合理使用、机械技术状态不佳、机械重复购置等而导致的成本增加,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2]。另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之后,能够改变以往家庭经营的模式,打破界限,加强规模化的生产,并以市场的实际需求为依据进行交易,从而对单位机械设备生产规模加以扩大,促进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三是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产出率、减少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益、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土地收入。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解放农村劳动力,为部分农民提供工作的机会,增加就业渠道,改善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2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策略
2.1科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般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多,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劳动力价格,致使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价格相对昂贵,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实施,不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降低农村经济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需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科学合理地转移,使其转移到服务和制造等行业,达到劳动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良性发展。总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科学转移,将其转化为人力资本资源,能够增加农村的经济收益,创造更多的财富,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
2.2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力度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部分偏远山区尚未实现农业机械化,因此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要想推动农业的良性发展,实现农民的增收创收,政府必须要以农业机械化为基础,适当加大对其的投入与产出,让广大农民享受农业机械化带来的益处,促进农村劳动产出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实现农村地区的有序发展[3]。同时政府可以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结合各个地区的不同地域差异和特色风格,为农民添置一些机械设备,提供利民惠民补贴减免政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2.3增强机械作业效率
对于现代农业机械化而言,其具有科技含量高、低消耗、低成本、高效益、高效率等优势,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可以增加作业量,提高作业效率。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传统的农业机械加以合理改造,专业化配置农业机械,适当优化机械装备的构造,因地制宜发展林果、畜牧机械,实现增量调整到存量优化的转变,从而促进农业机械技术性和科学性的提高。例如:节能型农业机械的应用,不仅能够增加农业机械的作业量与作业效率,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损耗,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3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是解决我国新农村建设、农民创收、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加快农业的规模化与产业化经营,增加农产品的营养附加值和经济附加值,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当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科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力度,增强机械作业效率,有效调整机械装备机构,走效益、质量、数量并重、协调高效发展的道路,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
作者:雷丹 单位:湖北省利川市团堡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