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品德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品德教育

篇1

一、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德育,即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以及幼儿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幼儿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内涵于德育之中,是在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及学校的教育与熏陶下,通过个体自身的实践活动形成的。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可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养成不良心态和行为习惯等,不易改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形成的坏习惯、坏态度、坏倾向,真是事倍功半。”可见,幼儿时期品德教育的启蒙与奠基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刻的影响。

二、当前幼儿品德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方面

1 重智育轻德育

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导致父母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学习成绩的提高,却忽视了儿童的品德教育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 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当

由于独生子女的独特性,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一切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的实践锻炼及情感体验的机会,造成孩子懒惰、自私、依赖性强,不体谅他人等问题。

(二)幼儿园方面

1 品德教育流于说教,脱离幼儿生活实践

简单的说教、单向的语言训导,将成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幼儿,使幼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缺乏亲历道德的过程,道德教育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难以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及行为习惯。

2 教师不能给幼儿良好的榜样示范

教师的良好思想素养和品德行为是孩子模仿的重要榜样,身教育重于言教。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缺乏应有的素养,无形中给幼儿树立了反面榜样。

针对幼儿品德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了解幼儿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帮助幼儿从小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是完全可能的。

三、幼儿品德教育的途径

从幼儿品德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了幼儿品德教育的可行性,我们初步探索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一)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

1 情感陶冶法

利用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和各种情景中的情感因素,感化幼儿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能关爱孩子和尊重孩子、赏识孩子,使孩子在赞扬和鼓励中陶冶自己的情感。

2 定期评价法

幼儿在良好品德形成过程中,家长必须定期给予幼儿正确的评价,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独立性,使幼儿真正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树立自信心。

(二)寓品德教育于幼儿的日常活动之中

1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行为规则

良好行为规则的养成,以促进幼儿品德发展。在小班开展游戏活动——“送玩具回家”,幼儿在每次活动之后能分门别类地将玩具送回各自的“家”,在不断地强化下,幼儿能有意识地收拾、整理玩具,并且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根据幼儿的能力在中班、大班开展“小小值日生”活动,每天值日生为小朋友服务:端饭菜、抹桌子、挂杯子、扫地等。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提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2 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1)品德教育渗透于角色游戏中

幼儿的品德教育,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其中以角色游戏为最佳选择。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例如,游戏“乘车”,司机与售票员紧密配合,扶老携幼,礼貌待客,乘客先上后下,互相让座,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等等。

篇2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001-01

一提到早期教育,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怎样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提高孩子的各项技能,使孩子更聪明,而常忽视了对孩子尤其是在幼儿期的品德教育。幼儿期开始就应进行正确合理的品德教育,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教育。

一、将德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多,幼儿天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环境,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假如德育工作跟不上,很轻易使幼儿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德育工作。

1.利用节日活动,进行德育教育。在每年传统的节日里,我们在欢庆节日的同时,都会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们结合亲子活动,进行“制作五星红旗”的主题活动。通过对我们的国旗的制作过程,知道了国旗对于我们的意义使幼儿萌发了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2.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要适时对幼儿进行良好卫生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文明礼貌、遵守集体规范的养成教育。比如,幼儿在课间玩玩具时,为争夺玩具发生争吵,这时教师就根据情况适时进行团结礼貌的教育,主动认错的教育,互相谦让的教育,讲文明的教育。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应该渗透在一日生活中,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促幼儿良好品德的尽快形成。

3.在室内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渗透,通过讲故事、念唱儿歌等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培方面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讲故事是幼儿园最常用的教育形式。通过给小朋友讲故事、让小朋友看图学讲故事等方式,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和应该怎样做,使幼儿初步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

4.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时的德育教育。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园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这就为德育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团结意识,明白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就会胜利的道理;在玩高跷、跳绳、玩皮球等为主的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谦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等。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涵着许多德育教育的契机,而这些隐藏着的教育契机也许会让孩子们终生受益。所以让我们蹲下来,关注生活细节;真正参与到孩子鲜活丰富的生活中去,用他们易懂、乐懂的形式去感染孩子,在点滴中教育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生受用不尽的良好品德。

二、教师要注重示范性教育影响

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应该成为幼儿的一面镜子,向幼儿灌输任何东西,自己都先做出好的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努力培养孩子好的品德,就会为他们美好的前程创造条件。让自己的一举一动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的缘故,他们离开家庭、离开父母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老师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这就要求教师要象妈妈一样去细心呵护、关心、帮助每一个孩子,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精神环境,用爱心去温暖孩子的心田,孩子在获得爱、感受爱的同时,逐渐也学会了如何去关心、帮助别人,同时一种互敬互爱、懂礼守纪的良好个性、行为品质也在逐渐的形成。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意识到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加强品德修养和心理修养,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篇3

品德教育的第一种教学模式是强调认知层面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源自美国经验主义学派学者杜威(J•Dew-ey),强调教育是发展与动态的历程,认知则是在“结构化———遭受冲击———调整适应———再次结构化”的循环中渐次成长,其又将道德发展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本能与基本需求的基本层次,进而社会标准或礼俗的层次,最后则是发展为良心的层次。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也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历程,而人类的道德判断发展则是历经“无律”(缺乏对于规范或价值的了解与认同)、“他律”(依赖外在的规范与奖惩而行动),而至“自律”(自我立法、自我执行、自我监督)的层次。其后,对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阐释最为周全和完整的,当推美国学者科尔伯格(L•Kohlberg),其运用纵贯性以及跨文化研究,发展出道德认知发展的“三层次六阶段”:第一层次为“成规前层次”,又区分为“惩罚与服从导向”(乖男巧女)以及“工具性相对主义导向”(以牙还牙)两阶段;第二层次为“成规层次”,强调“人际关系和谐导向”(重视次文化与同伴)与“法律和秩序导向”(重视法制)两阶段;第三层次则是“成规后层次”,重视“社会契约合法性导向”(平等、权利与义务)以及“普遍性伦理原则导向”(若干普世价值,诸如民主、自由、人权)[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运用约为两个面向:一是运用道德认知判断评价工具,进而了解学生或受教育者道德发展状况,目前较为普遍的工具有三,分别是由科尔伯格(L•Kohlberg)发展的“道德判断访谈问卷”(MoralJudgmentIn-terview,简称MJT),其次是莱斯特(J•Rest)所发展的“道德议题界定”(DefiningIssuesTest,简称DIT),另一个是林德(G•Lind)近年所发展的“道德判断测验”(MoralJudg-mentTest,简称MJT)[2]。第二个面向是运用在教学上,也就是“道德两难”的讨论,借以提升学生道德发展的层次。如教师讲述一个丈夫为了救重病的太太而“偷药的故事”,偷药对错与否并没有标准答案也不是教学重点,教师要着重的是“为什么要活不要偷药”,也就是学生必须思考并陈述理由,通过其理由便会发现学生有不同的道德认知,教师或其他同学可提供不同的思维或观点,进而提升学生道德认知的阶段。品德教育运用道德认知发展教学时,需要掌握下列重点:(1)道德发展的核心概念(或价值)是正义的,可逐步引导学生向这方面思考;(2)品德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道德发展的层次,不是只停留在鸽子陈述阶段;(3)故事中必须凸显出假设性的两难问题,且并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4)将学生分组或团体进行讨论,尽量引发异质性与多元性,要让学生在自由安全受鼓励的气氛中发言,并避免同伴压力;(5)此模式是着重道德推理的过程,而非选择的结果;(6)教师可以适时自由询问,提供给学生稍高层次的思考,但避免成为答案来源;(7)道德两难故事虽然多为假设性问题,但仍然期望与学生经验相结合,以利于其在生活中实践与运用。

(二)价值澄清与关怀模式

品德教育的第二种教学模式是价值澄清与关怀,前者是拉斯(L•Rath)等人所提出的“价值澄清法”,其教学过程包括三个策略七个步骤[3]:第一个策略是“选择”,包括:(1)自由地选择,(2)从各种方案中选择,(3)深思熟虑各种方案后的选择;第二个策略是“珍视”,包括:(4)珍爱选择并感到高兴,(5)肯定并愿意公开其选择;第三个策略是“行动”,包括:(6)为选择采取行动,(7)重复行动并形成一种生活形态。价值澄清法的教学同时强调知、情、意、行等,尤其重视情感层面有关接纳、肯定、关怀等态度,并强调与学生经验相结合,是在当今多元价值的情境中,澄清与反思自我价值的良方。教师在推行价值澄清时,可以运用澄清反应或填写价值单、未完成的句子、价值排序或价值投票等进行教学活动。当然必须掌握的教学重点是:(1)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肯定其有自由选择与决定能力;(2)价值澄清是一个不断澄清、接纳与反省的过程;(3)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强调引发学生思考,且不能蕴含预设答案与价值取向,但是仍然应该扮演多元资讯提供与激发不同思考的角色,以免限于道德虚无或是相对论的主张。关怀取向的品德教育另一主张者是吉利根(C•Gilli-gan),(是科尔伯格的学生)因有感于其师所提出的正义(justice)取向似倾向于男性观点,因而强调关怀(caring)取向的女性观点,并著述《另类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女性发展》一书,且提出关怀伦理,也历经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个体生存导向”(自利阶段),其过渡为对自我和他人逐渐产生依附的责任;第二阶段是“自我牺牲”阶段,并在过渡时期寻求和谐关系;第三阶段是“不伤害的道德”(追求自我发展)[4]。这一发展过程恰好见证了多数妇女自年少的自利心态、至婚姻中的自我牺牲、而到子女成长后的自我发展的现象。关怀并非女性的专利,而应是人性的共通点,所以关怀取向的品德教学重点是:(1)强调尊重、同理心、爱与责任的重要性;(2)教师要接纳各种学生,并引发其情感的适切表达;(3)教师可以由经验分享、生活体验、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品德教学,并提升其发展阶段。

(三)参与及行动模式

品德教育的第三种教学模式是参与及行动,强调“经验教育”与“做中学”的观点,所谓参与及行动可以多元方式进行,诸如参观、合作学习、体验、角色扮演、戏剧、艺术欣赏等方式,使学生在其中运用及发展若干技能(包括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考、沟通、问题解决、设计方案),以及在经验与活动教育中加以反省与修正自我的品德,教师则同时扮演共同参与、行动者以及模范的角色。近年来由“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提升学生品德的做法日益受到重视,也是参与和行动的最佳示例。服务学习必须掌握的特点是[5]:(1)通过主动参与以促进学生在服务经验之中的学习;(2)在学生服务过程中,必须另行安排时间让学生能将其服务经验加以思考、讨论或者记录下来;(3)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能熟练运用服务的智能与技巧(如通过反省以促进正向品德发展;通过分工合作营造社群的凝聚与共识;通过计划与执行使品德特质的表现卓越且可行);(4)将服务学习由教室推广到校园与社区;(5)促进学生具有关怀他人的情怀。所以,服务学习对于品德教育的功效就是[6]:(1)帮助学生发展公民与社会的责任感;(2)教师与学生更学会彼此尊重;(3)学校良好道德气氛的提升;(4)学生较少表现出危险或反常行为;(5)有助于学生人际互动与文化多元视野的拓展;(6)学生对社会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

(四)德目教学模式

德目教学强调“核心价值”或“品德特点”的建立,源自于“德行伦理学”的影响。美国学者利科纳(T•Lickona)认为德目包含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实践等三个层面:其中道德认知包括对于道德议题的意识与察觉、理解道德价值、具有角色取代的能力、有道德推理的能力、能慎思与做决定、以及自我知识整合等;道德情感包括良心、自尊、同情、珍爱善的价值、自我控制与谦逊等;道德行动则包括实践德行的能力、有实践的意愿、以及养成良好习惯。利科纳(T•Lickona)(2004)又主张有效德目教学必须遵循的十一个原则是[7]:1.品德教育是促进核心伦理价值(例如关怀、公平、责任、自尊尊人等)以成为良好品德的重要基础。2.品德是包含认知、情感与行动等多个方面,以便使学生能够理解核心价值、关心核心价值并将之付诸行动。3.有效的品德教育必须要有意的、主动的以及全面的在学校各个层面(包括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加以规划和推动,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机会教育。4.要有效推动品德教育,学校本身必须是一个蕴含公民、关怀与正义的社群。5.学生必须随时有机会进行道德行动以发展品德,其同时被视为一个在不断经验累积中的主动建构的学习者,通过日常生活的挑战与练习,使其品德在与他人合作及共识中得到健全发展。6.有效的品德教育也必须配合有意义与挑战性的学术课程以教导其道德认知层面,另外也必须配合多元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经验为主的方案等)以促进道德思考。7.品德教育需要引发学生由遵守外在的规则,而转化为发展成内在的动机与潜能,并对核心价值有所认同。8.学校所有成员都应形成学习与道德社群,并且由共同参与和决定,以共享并共同实践其核心价值。9.品德教育需要学校具有道德领导(包括校长、行政人员、教师以及学生自治组织),在共识中拟定长期发展计划并持续推动,而且建立反省检讨机制。10.学校也需要与家长结合,使家长成为品德教育的伙伴以纳入家庭的力量,并推而广之扩展到社会各界或媒体。11.品德教育的评价将侧重整体学校的品德教育实施成效,包括学校本身的道德教育气氛、学校教职员工是否成为品德教育模范与教导者、以及学生的品德(认知、情感、行动)表现。德目教学在我国以往中小学教育中,虽然可以说是耳熟能详的品德教育方式,然而在今日重提德目教学所须彰显的精神在于:(1)德目须符合时代需求与社群特性(如学校特色);(2)德目的形成应是强调“由下而上”的凝聚共识与多元的参与;(3)德目教学须列出具体的行动准则与执行项目,以使德目精神与实际生活相结合;(4)德目的教导是要通过多元活动方式传达,而不是形成教条、敷衍、形式甚至意识形态。

(五)道德社群模式

美国学者科尔伯格(L•Kohlberg)除了发展个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外,于1970年间也逐步形成团体道德发展的“正义社群”(justicecommunity)概念,强调学校的道德教育是与民主社会公民教育是一致的,也就是其间是由学生、教师与行政人员共同决策、共同制定规则、共同负有责任及义务,以遵守和维护规则,进而营造学校成为具有团体道德气氛的社群,以利于个人道德的发展。科尔伯格的学生鲍尔(C•Power)则进一步提出学校道德气氛也具有层次性[8]:团体道德气氛是从第二层次开始,该层次是指学校尚未形成一个整体价值或道德规范的社群时,学校成员仍各行其是,学校就像银行,仅可各取所需、互惠互利而已;第三层次则是学校已逐渐形成整体价值或道德规范,且认同学校的校风,此时学校就像个大家庭,师长如同父母般提供关怀与照顾;第四层次强调学校成员都自觉是学校中的重要成员,积极参与校务,并营造良好团体气氛,学校就好比一部机器,每个人都是螺丝钉,都能产生教育效能。道德社群模式就是一种所谓“校园文化营造”的概念,指由公民社会和社区总体营造的意蕴,配合“学校中心”(school-based)的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以及把学校建造成为一个伦理或道德社群的思潮,逐步形成“学校共同体意识”,进而落实校园伦理重建与学校的永续发展。所以,道德社群的校园文化营造就是将品德融入校园文化营造的一种学校本位德育推动模式。这个模式强调:(1)学校、地区、家长或地方政府积极合作成为伙伴关系‘营造学校整体校园与文化成为品德蕴涵的场所,使学生发展出当代伦理重要价值与规范;(2)品德教育是由民主参与及凝聚共识的方式形成的,使青少年在良好校园文化蕴涵中培养公民品质和社群生活的正向参与,以及良好公民德行;(3)学校除营造一个正向道德文化以外,教师与行政人员均扮演参与者、模范与良师益友的角色,并由具有民主和关怀的教室气氛,以及合作、反省、讨论等方式做出道德决定与解决纷争,使学生得以品学卓越发展而且能创造出整体优质的校园。

篇4

每个家庭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家长们对孩子是想精心教育,但更多的家长是对孩子宠爱有加,而教育不足。有的爷爷奶奶或者姥爷姥姥对孩子一味宠爱,导致孩子特别任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稍不满足他的要求就又哭又闹,这样的孩子已经不是少数。所以,幼儿园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必须加强对每个幼儿的品德教育,把孩子从小就塑造成具有健全健康心态、乐观阳光的人。

幼儿园要重视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幼儿园必须高度重视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时刻放在首位。幼儿园的工作计划中必须明确对幼儿品德教育的目标要求,以引起班主任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班主任的工作计划里更要细化怎样开展对本班幼儿的品德教育。对个别难以教育的幼儿要制定出详细的教育方案,以此来指导自己品德教育工作的展开。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有机结合。幼儿园的班主任老师要积极开展对幼儿的集体教育,比如利用一些幼儿喜爱参与的集体活动对幼儿进行德育。同时,对于那些家庭特别宠爱的顽皮、不好教育的孩子要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时刻关注他们,发现问题要及时教育,告诉幼儿他的行为为什么是错误的,怎样做才是对的。比如,有的幼儿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许别的小朋友碰,特别是自己的好玩具,其他小朋友绝对不许玩,而一旦发现其他小朋友的好玩具又必须他要得到,否则就不依不饶,大哭大闹,甚至因为小朋友不借给他玩具打别的小朋友。对这样的孩子,老师一定要耐心地对他讲他错在了哪里,他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

还有一点是做好幼儿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那就是要及时跟家长沟通,家园联手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其实大家都知道,幼儿园要想教育好孩子,一定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如果家长不能配合,那么,幼儿园所做的工作就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小朋友身上存在的毛病经过老师的多次教育终于改掉了,可是一旦幼儿园放假几天或者小朋友因某种原因耽误几天,再来上学的时候,先前的错误又出现了。出现这种反复就是家长没有与幼儿园保持一致对孩子的教育。为了避免类似情形的出现,幼儿园就要经常与家长保持思想上的一致。除了幼儿园经常召开家长会,在会上与家长进行沟通外,班主任老师还要利用好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与家长时刻保持联系,把孩子在园内的表现以及班主任要求家长怎样做等及时告诉家长。这样,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才能卓有成效。

篇5

3.教育者水平有限。教育工作者的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对思想品德教育不够重视,加之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思想品德教育意识淡薄,在言谈和行为中都流露出对品德的轻视,久而久之就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负面的影响。

4.教育手段的单一,教育内容滞后。我国中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育来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限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的说教和灌输,即使搞活动的话,也仅仅是流于形式。整个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没有任何挑战性,也唤不起中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兴趣。另外,教科书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从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到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同小异,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不能与社会现实相连接,使得受教育者对思想品德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5.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容易受到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的道德信念和理想逐步形成时期,开始具有初步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能力,但是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道德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左右,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改变他们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标准。从而来自社会、家庭的各种负面信息都会给他们的思想品德带来不好的影响。

篇6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所见所闻少,接触社会与自然也少,在这个阶段,思想品德课的开展就显得特别重要。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主要是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自然,从而养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有句广泛流传的俗语“三岁看老”,虽然这句话包含了一些主观意味,但不可否认,人在少儿时期的教育对人心智,甚至是人生的发展方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有些教育观念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只重视中学和大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而忽视了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也是片面的。小学时期,大部分人是处于少儿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年龄小,知识少,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都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而人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每一个阶段都不能忽视。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基础部分。小学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发展,帮助少年儿童塑造良好的道德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和原则

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即“教育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能力,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奠定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这就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方向性原则。

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时候要遵循因势利导和循序渐进的规律,同样,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并予以关注。

三、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在进行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适当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语文教学,它的教学主要以教材为本,教材中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使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学生便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

在教学中将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课的教学,以及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促使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正确的评价标准,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善、恶、美、丑,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来引导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德素质,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篇7

思想品德教育是课程教育的重要内容,会对小学生的个人道德、个人素质、思想意识的养成产生直接性的影响。为了更大程度的提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效率,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教育进步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分析,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必须采取措施予以优化,并对相关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目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1.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目前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对思想品德课程不够重视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认为思想品德课程只是一门辅课程,学不学习都一个样。教育工作者将大量的时间都应用于语、数、外三门课程上,认为对于小学生而言提高成绩才是最重要的。由于思想和认知上的不成熟,思想品德课程的课时很少,一般一周只有一个课时,可见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当低,是影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师未做好表率

教师是学生的第二任老师,教师的行为会对小学生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对于小学生而言,现阶段是学习能力与模仿能力极强的时期,其行为或语言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不具有独立的思维。但是,当前的思想品德教师未做好表率作用,言语、行为都有失规范性,甚至还出现辱骂、体罚学生的现象,是思想品德缺失的表现,会对小学生的心灵和精神造成影响,会效仿教师的行为,进而不利于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学质量大大下降。

3.教学方式存在滞后性

对思想品德教育影响最大的当属教学方式。在现代小学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滞后性,依旧保持着传统教师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小学生已构不成吸引力,致使教学效率大大下降。对于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以死记硬背的形式来记忆知识点,小学生对有的知识根本不理解,并未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必须转变教学模式来优化课堂结构。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策略

1.提高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认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应提升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提出,重视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停留在成绩方面,更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个人品格的培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条件。为了加强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应增加思想品德课时量,了解思想品德教育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教材内容始终离不开思想品德建设,可见我国教育事业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教师应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严格规范自己的语言、行为等,为学生做好表率,为小学生树立榜样,小学生会进行模仿,进而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质量。

2.加强学生思想品德课堂实践,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教学模式的创新,加强学生课堂实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可在实践与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思想品德意识的提升。教师应在课堂上多设置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去自主探究,通过探究小学生可从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对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完善小学生的思维意识,为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条件。

3.丰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在课程内容方面,应丰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对内容生活化的体现,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利用真实的生活情境来教育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更具高效性和高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生活情境来启发小学生,激起小学生的正义感,当在生活中遇到相似或雷同的场景时,小学生能懂得如何应对,可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人们最为关注的“扶不扶”问题,成为现代社会最具争议的话题,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演出马年春晚的小品《扶不扶》,让小学生进行小品的创新,让小学生融入此情境之中,对“扶不扶”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待到表演完毕后,教师可对该问题进行总结,并提炼出有用的观点,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灌输小学生要保持助人为乐的态度,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4.提倡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提出互动式教学模式,以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在互动的过程中就实现对思想品德内容的学习,紧紧抓住与学生互动的每个环节,注重对思想品德观点的灌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他人,请每个同学都表述一下。”然后学生们都众说纷纭,然后教师把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述,在小组的讨论过程中应强调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取长补短,都会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随之让每个小组的代表来表述,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抓住每个观点,并将其中蕴含的思想品德知识灌输给学生,并对做此行为的小学生进行表扬,以调动其积极性,进而更大程度的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结束语

新课程背景下,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应从基础教育抓起,利用小学这个特殊阶段,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且思想意识正在起步阶段,在此阶段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是正确选择。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积极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大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优化课程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提倡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可大大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俊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小学时代,2014,(04):47.

篇8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迅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所以高尚的思想品德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作为教师,要引导好、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该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谐的语言、规范的行为和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启迪、塑造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教师高尚的师德沐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在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仅仅靠思想品德课来完成,其他学科也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因为各学科教师都肩负着既传授知识又造就人才的双重任务,因而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是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课堂上创设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展示自我,使学生在课堂中了解自我与他人,明白某些事情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善抓细节,讲求实效,避免呆板,声情并茂,启发学生心智,调动学生心绪,拨动学生心弦,这对学生一生都有好处。

教师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思想、知识、师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小学教师,他们是第一个运用科学而系统的教育方法引导少年儿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人,他们对少年儿童乃至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少年儿童的心目中,教师是最神圣、最完美的人,是道义和知识的化身,所以他们对教师的信任和敬重超过了一切人,教师的每一句话他们都深信不疑,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他们模仿学习的榜样。因此,要使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成才,小学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高尚的道德素养,必须具备相当全面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小学教师应对学生真诚热爱,与同事团结协作,对自己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会在潜移默化中以为人师表的力量树立威信,影响少年儿童的言行举止,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取得育人工作的成功。

二、在日常生活及活动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言行。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身体力行,给学生树立榜样。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出的比喊出的有分量。小事情大内涵,大道理小行为。”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品德观念。

此外,开展丰富多彩、适合小学生的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机会。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会、热烈的演讲赛、精彩的歌舞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用心想,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感悟,从活动中受到启发,受到感染,受到触动,不知不觉地懂得深奥而抽象的道理,培养学生爱劳动、讲团结、守纪律等良好品德,并逐步形成一种自觉自律的行为。

三、必要时进行反复的说服教育

小学阶段既是进行德育的最佳时期,又是进行德育的困难时期。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处于多变,行为处于多动,情绪处于多样的阶段,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不可能通过一则故事、做一次游戏就能形成的。即使良好品德已经萌芽或形成,也不可能永远地保持下去。学生的情感极为丰富且不稳定,很容易与外界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反复性。为了收到正面强化效果,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好思想、好行为一次又一次地加以肯定,予以表扬,促使他们能比较稳固地向前发展。发现缺点和错误时,教师要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帮助学生纠正不足之处。教师在制定品德教育计划与组织品德教育活动时,应考虑如何从正面多次反复地进行教育,以确保教育的针对性、持久性和实效性。

四、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

篇9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迅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所以高尚的思想品德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作为教师,要引导好、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该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谐的语言、规范的行为和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启迪、塑造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教师高尚的师德沐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1在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仅仅靠思想品德课来完成,其他学科也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因为各学科教师都肩负着既传授知识又造就人才的双重任务,因而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是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课堂上创设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展示自我,使学生在课堂中了解自我与他人,明白某些事情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善抓细节,讲求实效,避免呆板,声情并茂,启发学生心智,调动学生心绪,拨动学生心弦,这对学生一生都有好处。教师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思想、知识、师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小学教师,他们是第一个运用科学而系统的教育方法引导少年儿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人,他们对少年儿童乃至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少年儿童的心目中,教师是最神圣、最完美的人,是道义和知识的化身,所以他们对教师的信任和敬重超过了一切人,教师的每一句话他们都深信不疑,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他们模仿学习的榜样。因此,要使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成才,小学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高尚的道德素养,必须具备相当全面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小学教师应对学生真诚热爱,与同事团结协作,对自己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会在潜移默化中以为人师表的力量树立威信,影响少年儿童的言行举止,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取得育人工作的成功。

2在日常生活及活动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言行。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身体力行,给学生树立榜样。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出的比喊出的有分量。小事情大内涵,大道理小行为。”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品德观念。此外,开展丰富多彩、适合小学生的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机会。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会、热烈的演讲赛、精彩的歌舞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用心想,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感悟,从活动中受到启发,受到感染,受到触动,不知不觉地懂得深奥而抽象的道理,培养学生爱劳动、讲团结、守纪律等良好品德,并逐步形成一种自觉自律的行为。

3必要时进行反复的说服教育

小学阶段既是进行德育的最佳时期,又是进行德育的困难时期。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处于多变,行为处于多动,情绪处于多样的阶段,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不可能通过一则故事、做一次游戏就能形成的。即使良好品德已经萌芽或形成,也不可能永远地保持下去。学生的情感极为丰富且不稳定,很容易与外界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反复性。为了收到正面强化效果,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好思想、好行为一次又一次地加以肯定,予以表扬,促使他们能比较稳固地向前发展。发现缺点和错误时,教师要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帮助学生纠正不足之处。教师在制定品德教育计划与组织品德教育活动时,应考虑如何从正面多次反复地进行教育,以确保教育的针对性、持久性和实效性。

篇10

关键词 青少年 思想品德 东西方教育 和谐发展

一、青少年教育体制现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加大教育投入,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尽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仍存在一些问题。许多青少年公德缺失,生活无规律、学习没计划、行为少规范,纪律观念短缺乃至法制意识淡薄,集体主义观念缺乏以至于自私自利,奢侈浪费。结合陕西省未成年20年犯罪调查数据分析,自1985到2005年青少年犯罪比率由1985年的24%上升至2005年的74.4%,同时初犯的平均年龄由上世纪90年代的l4-l5岁降低至21世纪初的l2岁。

现阶段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重分数轻能力。实用教育主义和崇洋思想无形中导致思想品德课地位下降。社会、家庭对此都颇有干扰。许多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独断专行,缺乏公德意识。溺爱娇纵使子女任性自私,粗暴专制使子女暴躁蛮横。社会的浮躁及网络,舆论缺乏正确导向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困难和阻力。

限于经济因素,应试教育和片面的素质教育对德育工作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当今教育体制和计划指标直接与学校评价,教师利益挂钩,为考试服务的这种本末倒置的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道德教育的目标、方法及途径都亟待改革。

二、东西方教育发展的对比分析

探索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一要纵向分析中国两千余年文明进程,这也恰好诠释中国品德教育发展的历程。

首先,“大学之道,在于明德”阐明了德育的地位,《大学》开篇指出德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学生要“明德”而后以此“修身”。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正是古代德育的一贯要求。其次,“有教无类”,“弘益人间”阐述了古代德育方法和宗旨。提供平等、自由的教育机会。在儒家思想指导下,后来采用科举制度,八股取材,都继续贯彻儒家教育思想,造就一代代忠君爱国的典范,随后广泛普及东亚各国,影响深远。

进入近代以后,传统教育开始受到西方思潮冲击,这一时间教育以增进知识、健全人格、促动发展为目的。思想家斯宾塞指出“教育就是自我发展”,“是完美生活之预备”。近代教育一改传统教育中内容僵滞,体制散乱,效率低下,精神扭曲的局面,极大的解放了思想,造就大量科技人才,孕育热血维新志士,培养先驱革命同志。西方近代教育观念的引进和传播催生了新式教育,重新诠释有教无类的思想,倡导了义务教育理念。

西方文明的历程,也鲜明指出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早期欧洲,亚里士多德便提出了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为了把城邦治理好,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习惯。因为,在他看来,理性和习惯是人们具有“善德”的根基。因此,他指出,“在教育儿童时,我们当然应该先把功夫用在他们的习惯方面。”

从文艺复兴到科技革命的数百年间,西方国家贯彻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观,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对品德教育的忽略造成了道德的堕落,掩盖了教育理应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宗旨,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最终对利益驱促使近代资本主义野蛮扩张,直至世界大战相继爆发,究其根源必然也有漠视品德教育的原因。二战以后,在欧美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政府逐步认清实用主义教育观所留下了后患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发展青少年爱国主义品德教育。

现代教育的理念都可以找到历史的根源。从世界文明自我完善的发展史中也可以找到解决当今教育问题的方法。而当前针对应试体制所提倡和实施的素质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正是在儒学教育和亚里士多德那里所找到的答案。

三、青少年思想品德问题几点解决策略

1.发挥家庭积极影响,倡导社会公德教育

家庭是配合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社会化环境,其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学校教育的成效。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体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要营造宽容和谐的家庭氛围,创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

第二,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同时完善对家长的教育问题。

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完善科学合理的青少年行为规范,约束其行为导向。积极发挥多方面影响,保证孩子在宽容和谐的氛围里健康乐观地生长。

2.发挥网络舆论教育,正确引导品德教育

近年来网络发展紧密关系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正确分析网络地位必将对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把握思想教育的主动权,加强教育网站建设,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第二,加强网络道德法制教育,让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规范上网行为,养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堵”与“疏”并举,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削弱网络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作用。

第三,建立监控引导机制,严格部署制定网络规范,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3.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完善读书育人措施

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指明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体制改革需要总结我们自己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借鉴国外发展教育事业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尤其值得注意。要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加强对外交流,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建立在当代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

4.发挥教育能动作用,建立内因引导体系

内化是指自身思想与他人的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观点信念和其融为一体,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导向。以情感为中介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同时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冲突。这时便形成了稳定的品德。

社会公共道德内化指学生把社会标准转化为自身的需要。对青少年进行相关教育需要综合考虑其各个方面尤其是心理层面,应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自我加工和自我创造性,变成学生自身认识重组的需要。而国家公德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内化。

四、结论

现阶段要完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最终实现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而不仅仅依赖于学校教育,这一使命的最终实现需要一个正确的教育方针,完善的教育保障机制,需要教育者摒弃功利思想,长期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

[1]余会芹.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影响因素刍议.法制与社会.2009.10.

[2]李忠熹.古代教育理念之东西比较.亚洲教育论坛.2004.8.24.

篇11

2.生本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以教材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方式相比,生本课堂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生本教育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要求以生命为教育根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个体的差异性,教学内容要能够学以致用。生本教育把学生放到了教育的核心位置,达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交流以及合作能力的目的。

3.当前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不足

3.1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较以往有了显著的提升,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往往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不浓,课堂缺乏积极性。教师对于课程的考核依然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老师和学生都对课程缺乏足够的热情。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问题也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

3.2教师素质问题

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内容,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境界。目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大多为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虽然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但教学能力以及教师素养难以考证。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面,还需要拥有先进的教学手段。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考试而学习,最终思想、品德没有得到好的教育,教学的质量低下。另外,初中生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和叛逆心理,学生非常容易受到教师言行的影响,如果教师本身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很容易被学生模仿。3.3教学评价体系存在问题教学评价是思想品德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少健全的奖惩机制,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会夹杂个人主观意见,难以客观的评价学生;其次,注重学生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过程评价;最后,教师在评价中,不能够将教学与评价进行完美的结合,教师注重评价的结果,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4.生本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4.1建立学生讨论小组

教学过程中,可建立学生讨论小组,科学组织小组内容和形式。小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各个学生的任务,并且尊重学生的小组安排,完成记录、汇报等各项任务。组织小组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提出问题,并且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

4.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引导学生预习,并且归纳出课程的知识点,并根据知识点提出相应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且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学生在预习中,既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讨论时又能够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4.3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生本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师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并且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情感交流,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互动。而新课改的不断进行,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转变师生关系,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

5.结束语

生本理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挖掘出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生本教育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思想品德的教育目标。

作者:周宏平 单位:江苏省仪征市新集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篇12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山区小学有相当学校领导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不重视,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到在行动上。一是没有建立学科教学的督导评估制度,任其自流,无人问津;二是教研活动都是语文、数学和英语,把品德与社会作为副科看待,没有教育计划,更没有教研课题,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重教学轻育人的现象;三是评选优生只重视语文、数学分数,不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四是不安排班主任兼课,而是安排上不了语文、数学主科或年老教师上课,应付了事。

2.教师认识不到位

许多老师认为品德与社会是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综合课程,是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观念不能转变,认为该学科是考查科目,缺乏认真备课和上课思想,教师应该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应该学什么?学会什么?教师回答不清楚,认为品德教育不是自己的事。在教学中如何贯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成为一句空话。

3.评价机制片面性

在上级教学评估检查中,许多学校对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求没有文字记载,对该学科的教学质量评价也没有具体要求,期末成绩是由授课教师根据平时对学生行为习惯的了解作一个印象性的评价,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因此,学校或教师对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影响了对学生品德评价的公正性。

4.环境因素的影响

来自社会和家庭的一些消极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品行。例如,在校教师要求不参加赌博,到家后见父母打麻将赌钱等,在学校教师教育要感恩父母,回家后见家庭暴力;还有留守儿童隔代或亲戚监护不严,只懂生活供给,不懂教育方法,孩子任性自流,说谎话、搞坏事无人追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也是目前山区小学学生品德教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1.领导率先垂范,抓好品德教育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必须把品德课的教学摆到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校长真正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并主动地上一至两个年级的品德课。通过备课、上课、参与学生活动、体验品德教育课的成功与失败,研究品德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发挥模范作用,带出一批品德教育师资队伍。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兴衰,要选出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担任品德课教学工作,经常开展课赛、教学成果展示、教学工作总结,发现和培养教坛新秀,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开展结对子、一帮一的活动,尽快扭转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态度,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转变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教育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应把它摆在学校教研工作的首要地位,建立教研机构,确定教研人员,落实科研责任,规范教学要求,进行有效教育,转变教学模式,教师要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模式,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品德。

4.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教育

篇13

二、资源利用法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而琐碎的,潜移默化之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便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是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途径。例如,进餐时,老师除了让幼儿品尝烧的美味可口的饭菜外,还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了解伙房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饭后,老师便带幼儿去观察食堂,阿姨在给餐具消毒、拖地等;小朋友亲眼看到阿姨工作非常辛苦。实际观察不仅使幼儿对工作人员产生敬意,而且使他们懂得了应该尊重和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饭菜,不往地上乱扔脏东西的道理。

三、启发诱导法

幼儿由于受年龄和生理的影响,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启发诱导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培养幼儿与人友好相处的习惯,教师首先应该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到大家在一起的快乐感,再启发幼儿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然后教会幼儿与人相处的方法及规则,怎样寻求帮助和帮助别人,怎样征求他人的意见和接受他人的意见,例如对幼儿说:“某某小朋友今天把图书弄坏了”,启发幼儿一齐帮助同伴修理图书;例如告诉幼儿“今天玩娃娃家”,启发幼儿自己分配角色,学习征求和接受他人的意见。

四、鼓励法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种行为不论好与坏,只要发生后得到鼓励,则这种行为就容易再现,事实证明,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本方法是“正强化”(物质或精神鼓励),幼儿的可塑性强,古人说:“少成若天性”,即幼儿期形成的好习惯像天生的一样非常巩固,能因此终生受益。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幼儿能从中体会到被表扬的快乐,因为由这种快乐产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幼儿容易记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渗透法

从幼儿感兴趣的和比较熟悉的事物中取材,使幼儿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如利用周围的有利条件带领幼儿参观周围环境的变化等等。回到幼儿园把看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用彩笔画出来,用积木搭出来,将孩子们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中。这样孩子们的印象就更深,很难从记忆中抹去。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教育幼儿团结一致,激发上进心和求胜心;在以玩皮球模仿动物跳等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谅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在偶发事件中,当在激烈奔跑的游戏中,幼儿不慎突然摔倒;当活动场地受到干扰,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时;当幼儿要钻过障碍物,走过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老师都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品德教育。

总之,在进行幼儿德育教育时,教师必须时常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打成一片,充分了解幼儿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具体发展情况及个体接受差异。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帮助幼儿认识问题,抓住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予以教育纠正,使之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幼儿,实现德育教育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