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民族文化资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068-02
1 引言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在国结构调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先导产业。旅游业也是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本文主特指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应该说旅游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民族地区来说,经济的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选择。选择资源型产业,往往很难持续发展,而且,资源性产业的发展也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如果发展加工业,基本上无法和东部发达地区竞争;发展高科技产业更是没有竞争力,所以传统的经济方式只能是农工业的方式。现在在农副业的基础上选择了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上是对整个民族地区资源的整合。所以,旅游业自然会发展成为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我国民族地区区域辽阔,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而民族文化更是异彩纷呈、各具特色,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后劲所在。发展旅游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效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加快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等步伐。但是,民族旅游的开发也给当地的民族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作用,如民族文化的过度商业化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商业化,探讨民族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2 民族旅游、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民族旅游(ethnic tourism)是一种文化旅游。国际著名的人类学家柯恩将“民族旅游”定义为:“针对在政治上、社会上不完全属于该国主题民族的人群,由于他们的生态环境或文化特征或独特性的旅游价值,而进行的一系列观光旅游”。台湾学者谢世忠认为,民族旅游就是只到一个与自己文化种族语言或风俗习惯相异的社区或展示点参观他们,民族旅游除了看物看风景,更把看人当作最重要的目的。
马晓京认为:民族旅游是把古朴的土著习俗以及土著居民包装成旅游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的观赏、娱乐、商品及服务。光映炯认为,民族旅游是旅游者通过对某一民族的独特文化或生活方式的参与、观察和体验,来实现其审美需求的过程,而民族旅游的本质也相应体现为一种族际的交流或一种跨文化的观察与体验。由此可见,第一,民族旅游所指的民族是一国的非主体民族,即我国除汉族外的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居民作为被游览者,是民族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主人和被消费商品的双重身份;第二,民族旅游是一种跨文化旅游;第三,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说,它指的是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其中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核心吸引物。
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衣食住行、生产工具等物质文化和语言、宗教、科学艺术等精神文化。标志着民族历史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合体。民族文化表现为四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层次,包括民族文化遗迹、民居建筑、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用具及工艺品等;二是行为形态层,包括民族礼俗、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及宗教仪式等;三是精神文化层,包括民族精神理念、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等;四是制度文化层,包括宗教制度、宗族制度、道德及约定俗成的规范等。
民族文化并不等同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源泉,没有民族文化就没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而旅游业所利用的旅游资源并不是相关民族文化的总体,而仅仅是相关民族文化的一个有限部分。能够开发成旅游对象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所谓的“显性文化”,即显露在外、与特定物质关系紧密相连,有明确物质形态与之对应,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外层民族文化现象,如实物、住房、服饰、交通设施、生产工具、语言、文字、风俗等;而不表现在外的由知识态度价值观等构成的“隐性文化”,主要作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不以特定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不容易被人们感知,如一个民族的伦理观念、价值取向、向认知模式、审美情趣等,就不适合也难以开发成旅游对象。由于旅游者的观光、游览属于短期行为,重在娱乐中享受,所以求知也仅停留在民族文化的表面现象上,主要是对那些有形、有声、有色、有动感、有场面、有情趣的民族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商品化往往停留在文化“表象价值的商品化”,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商品化。
3 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原真性
3.1 关于原真性
原真性,Authenticity,国内亦有翻译成真实性。波斯汀(Boorstin,1961)是将“原真性”概念引入旅游界的第一人。美国人类学家McCannell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用来回应现代生活的方式,一种寻找生活真实性的体验。原真性可以理解为是旅游者对旅游情境的主观判断或者赋予它的一种价值。由此,民族旅游与原真性之间的联系也逐渐成为讨论的焦点,尤其是在民族旅游过程中关于具象、静态的交流方式(工艺品、建筑等)与动态、抽象的表演交流(舞蹈、戏剧等)方式之间的差异研究。国外的一种观点认为,民族旅游开发中的商品化将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扭曲、变形,丧失文化的原真性。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麦康纳认为,对“原真性”的追求是现代旅游业的主要动机,而民族旅游中的商品化进程却使旅游目的地的传统文化失去了其原生的含义。如传统的民间习俗和庆典活动都是在传统特定的时间、传统特定的地点,按照传统规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开展,它们不再按照传统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为了接待旅游者,随时都会搬上舞台,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观看兴趣,活动的内容也往往被压缩。这些活动的形式虽然被保留下来,但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传统的意义和价值。格林伍德甚至认为“文化商品只需要几分钟,而几百年的历史却毁于一旦。”我国也有一些研究人员持这种观点。
但是也有许多学者对原真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旅游者都重视真实性,非原真性的旅游体验也能得到很多游客的青睐。
王宁(1999)从主体感知的角度提出“存在的原真性”,认为旅游者不关心旅游客体的原真性,只是借助于旅游活动或旅游客体寻找本真的自我。在这个情境下,对客体的原真性判断已不再重要。Chris Ryan(2002)也曾指出,许多后现代的旅游者崇尚享乐主义,旅游是为了能从紧张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是否符合原真性并不影响他们对旅游质量的评价。
3.2 原汁原味旅游产品是否受欢迎
现在,许多民族旅游地区都打出“原汁原味”的旅游口号,但“原汁原味”是游客所追求的?“原汁原味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原汁原味是没有人去的。要开发旅游,本身就会受到影响。这里原汁原味只是一个说法,只是一种表现,但不是实际的做法,实际上还要对应市场。研究传统文化,现代解读;传统资源,现代产品;传统产品,现代市场。”由此可见,原汁原味的民族旅游产品未必会受到游客的青睐,有些风俗习惯是应该保留,但是形式需要更改一下。
如贵州和云南地区苗族的十二道拦门酒,是用来迎接客人的最高礼仪。举行仪式时,当地人端着牛角,让客人喝酒。十二道拦门酒,而且是烈白酒,一般客人喝下去都会受不了。如果拒绝,则是不尊重民族风俗。这样的民族风俗该改就必须得改。现在市场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这些东西不调整,就无法和市场对应。以民族文化为荣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应该把民族文化与现代衔接。因此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首先要追求民族特色的表现,但是很多东西只是一种表现,既然是一种商业化运营,就不能过于追求原来的形式。
4 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
学术界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旅游会导致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商品化,并对商品化持否定态度。旅游一方面倡导原真性体验,另一方面需要使文化资源商品化,以消费产品进行营销。通过服装礼仪民间艺术表现提供旅游消费,常常被认为改变了本身的意义;而经过修改以满足旅游者品位,又失去了作为当地文化产品的原真性。把文化遗产和旅游联系起来,需要经过包装和营销等文化形式的标准化,供旅游者消费。但是,民族文化是否能成为旅游资源,取决于旅游市场的需求,其资源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程度。因此,开发民族旅游的实质,就是把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组合成旅游文化产品向外推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并不是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而是旅游开发的应有之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方式改变了,生产方式改变了,生活方式也必然改变。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这是必然的。但是,如何把民族文化保护起来,传承下去。旅游就是一种好的方式。比如说内蒙古,现在去已经很难见到现实生活中的蒙古包、马队、羊群。原来的蒙古族人民是随草而居的,过着游牧的生活。但现在国家政策要他们定居,牛羊也都要圈养,传统的东西不需要了。所以对于大部分游牧民族地区来说,骑马放牧已经没有必要了;穿蒙古袍也没有必要了。到了民族地区,感觉和汉族没什么区别,因此,只有在旅游景区才能真正感受到内蒙古的民族风情,可以骑马,有上马下马酒,鄂尔多斯婚礼表演,还可以住蒙古包。有些人说它不是原汁原味的,是赝品,但笔者认为这不能叫做赝品,而是一种传承方式,因为它毕竟是地方土生土长的,可是现在还要蒙古族的人民一天到晚还保留原来传统的生活方式,这并不可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让旅游者看到了蒙古族人民以前的生活方式,这难道不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吗?
5 结语
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都会保留下来,有些会被先进和优势文化所同化,甚至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旅游开发并不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毁灭,在旅游出现之前有些民族文化中的技艺就衰退了,反而是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传统的复兴,甚至是创造。民族文化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变,而旅游开发当然也是民族文化改变的因素之一。但是,旅游和保护是可以携手共进的,双方可以通过密切而有效的合作实现共赢。因此,在旅游开发中也不能一味追求原汁原味,我们应该看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积极的一面,它或许可能成为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的传承方式。
参考文献
[1]袁世全,冯涛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123.
[2]唐晓云,吴忠军.论西部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一个文化经济学的视角[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8(1):56.
[3]肖洪根.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J].旅游学刊,2002,(1).
创造是人类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每一个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创造潜力。正如陶行知所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幼儿的创造潜能在多元文化的区域游戏中得到充分开发。
一、扁担的发现
我所在的班级是中班,可能因为没有上小班的缘故,这班的幼儿整体的水平都比较低,对事物的洞察力也不是很敏锐,上课的注意力也不集中,加之生活经验不丰富,很多的知识都不知道不明白。所以当我把“扁担”放在表演区时,没有幼儿去关心它,同样也没有幼儿去使用,或者来问老师这是什么或这个如何使用。
但有一天我们进行园本课程多民族文化背景下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快乐的扁担舞》时,幼儿都非常安静地听着、仔细地观察着舞者。当表演结束后,我还没提问,有幼儿就举手了,他说:“老师老师,他们手里拿的那个在我们表演区里有”,“老师老师,我知道那个叫扁担”,“老师,原来这个是用来跳舞的”……一下子我们班的幼儿都开始在讨论了。
等他们讨论好,我才开始说话并拿出了那根扁担:“小朋友,这个东西叫扁担,那你们说它有什么本领。”一下子都没声音,只有微弱的声音说“不是用来跳舞的吗?”也有不自信地说“好像是挑东西的”,“这个我老家有”……接着我出示了展示扁担用途的图片,小朋友开心地说:“真的是用来挑东西”。“对的,我们的扁担的本领是挑东西,而且今天我们看到扁担还可以回来跳舞呢。”……
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解放幼儿的眼睛。让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并且不质疑,不否认,还和幼儿一起学习观察,让我们成为幼儿的合作者,同时,引导幼儿去观察更深层次的东西。
二、扁担的乐趣
认识了扁担,幼儿很兴奋,很好奇。再一次地观看扁担舞时,幼儿都开始认真地听和看,并告诉我“老师我觉得他们的动作很像在挑东西”,“老师他们的音乐很像是扁担打在地上发出来的”,“老师我们可以学吗?”……为了满足幼儿的兴趣,我让幼儿先学习用扁担挑东西的动作扁担正反要搞清,要不然会磕到肩,一只手扶着,前后走两步。突然,小朋友喊道:“老师你看轩轩,他怎么像孙悟空拿金箍棒一样在挑东西。”轩轩回答道:“我看到刚才跳舞的人也是这样挑扁担的啊。”我笑了说:“轩轩你上来给大家示范一下。”轩轩示范后,好多小朋友都跟着学了,并讨论道:“这样挑好看吗?舒不舒服?”,“好看”“舒服”“真的好像孙悟空”……
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我告诉他们这个不仅是舞蹈动作,其实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不累也会这样来挑扁担挑东西。在幼儿对这个舞蹈兴趣浓厚时,我告诉他们《扁担舞》是我们少数民族壮族(在之前的园本课程中幼儿已经了解过壮族的文化)特有的舞蹈,这个舞蹈是希望我们的庄稼能丰收,而且跳扁担舞一定要人数是双数的小朋友来跳。
通过少数民族这个舞蹈让幼儿来认识扁担,既增加了幼儿对少数民族的认识,也让幼儿的生活经验得到了提升。因为扁担其实在我们的身边非常常见,可是往往会被忽视,加之现在的孩子都很少去外面接触新鲜事物,很多幼儿不认识这些农作工具。
这个活动后,我再次把扁担投放到表演区时,幼儿开始学会用它表演,还会增加各种新的动作,这使我不得不感叹幼儿的创造力。过了一段时间后,我把多余的扁担投放到娃娃家,想看看幼儿会怎么利用,没想到他们找到两个小桶,前后一挂有模有样地出门上街买东西了。不一会小朋友们回来了,小桶里放着买来的蔬菜水果,嘴里喊着:“开门,开门,我买了好多的东西。”孩子的天真烂漫让我感到很欣慰。如果我们是发现游戏.那么幼儿就是创造游戏。
教师在活动中,要为幼儿营造有利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环境氛围,让幼儿尽情地发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发挥他们无限的想象力。
三、扁担的创造
扁担从生活中来到我们幼儿园,它变得多姿多彩,不仅成了舞蹈工具,也成了幼儿游戏的玩具,成为了我们班的一部分。
我们让扁担不在是扁担,它犹如“金箍棒”一样变化多端。壮族娃娃家中围上的小栅栏,您走进一瞧原来是小扁担扎的。表演区的小衣服稳稳地挂在杆子上,原来扁担成了衣服杆子。“一二一二……”这是在干嘛呢?女孩在远处发出银铃般的声音,“她们在跳竹竿舞吧”,“不不不,她们在地上拿的不是竹竿是扁”。幼儿通过平常的经验所得,把相近事物相互转换并加以创造,展现了他们惊人的创造力。
[关键词] 民族文化资源 市场化运作 转化 经济资源
一、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
1.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既是一个文化学问题、人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学问题。民族文化在门类划分、地域分布、层面结构、项目内容等方面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特点以外,其表现形式具有民俗性,对社会规范起制约作用;在社会传承中还具有稳定性、变异性和可迁移性。在维系各民族的心理素质上还具有凝聚性等特点。
2.民族文化资源
所谓“资源”即“资产的来源”。它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是经济学、资源学概念系列的核心内容。而民族文化资源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节日以及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民族文化的复合整体。它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各民族的劳动创造物,是人类世世代代劳动的结晶;二是满足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否则民族文化只是“中性材料”,而不能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初始投入”;三是其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会随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民族文化资源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有形民族文化资源和无形民族文化资源。有形民族文化资源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具体形态的民族文化资源,如民间工艺品、民居、寺庙、村落、古镇等。而无形民族文化资源,是指那些被各民族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活动经验、各种手工艺技能及其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作为经济学范畴的概念,其特殊性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地理分布上的相对集中性;二是经济性;三是数量的稀缺性和质量的差异性。四是可复制性。
二、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的条件
民族文化并非一产生就是民族文化资源,只是当商品经济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且民族文化本身的品位及其分布区域可进入性等基础条件充分的情况下,民族文化才可能转化为民族文化资源。
1.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的外部条件
(1)商品化社会的发展,为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提供了契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各民族群体长期劳动成果之一的民族文化,逐渐地认识到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它的使用价值在商品化的现代社会里的资源价值得以逐渐凸现,其特质得以进一步被证明;是人们对自我劳动产品的尊重,这也为民族文化资源进入市场提供了先决条件。
(2)市场化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为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提供了舞台。市场化的发展,商品的个性化、特色化成为站稳市场的重要特征。“文化性”三字成为各种经济活动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词汇。而才处于现代世界经济体系的边缘地域的发展中国家,将自己的资源和商品贴上“民族文化”的标签来推向市场,以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谋求更大的发展和生存空间,这可以说是民族文化资源化的自主行动;而世界一级二级市场对于这种民族文化资源的青睐也为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充分展示提供了良机。
(3)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为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在民族文化资源被广泛利用的今天,民族文化遗产产权也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各个国家都根据本地区的特殊性分别制定了相关的利用和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46年成立以来,陆陆续续颁布过一些有关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国际。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十七届会议上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并设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和世界遗产基金;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防止了民族文化资源的盲目性开发,掠夺式开发,减缓了民族文化资源衰退、遗失、消亡的速度,也为民族文化资源在利用过程中被窃取、假冒等提供了制度依据和保障。
2.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的内部条件
(1)民族文化的品位。民族文化品位的高低是民族文化资源化,是民族文化资源化的核心所在,它的三个特质即:历史文化价值(突出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古、稀和文化寓意,另外,民族文化的现有规模和保存状况及其历史地位也相当重要)、艺术观赏价值(突出表现在民族文化的景象特征、地位和意义,地方特色的浓郁程度,历史感的深浅,艺术性的高低)和科学考察价值是其能否进入市场运作的关键性因素。也即是民族文化的各种研究功能能否作为科教工作者、科学探索者和市场运作者的现场研究和操作的切入点。
(2)民族文化分布地区的可进入性。民族文化分布地区的可进入性确定了民族文化资源化的时序。因为民族文化品位再高,如区域可进入性差,短时期实现民族文化资源化并融入市场运作是相当困难的。当然,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如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随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而得到不断改善,进入性问题是可以迎刃。
(3)民族文化传承人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提供了动因。从民族文化的资源化转化而言,民族文化主人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经济素质和法律素质都得以提高。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界乎于物质和非物质之间的客观存在,在开发和利用时,它的主人的思想观念一定要得到解放,要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轩化为资源的经济功能,要具有充分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的途径
民族文化资源化的市场化运作,除了内外动因之外,还要运作载体。纵观中国市场运作体系,笔者认为民族文化资源进入市场运作的主要途径无外乎有三条:一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纵向转化运作途径、以民族文化传承人为主体的横向转化运作模式、以投资商或开发商为主体交互转化运作途径。
1.政府主体纵向转化运作途径
政府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化转化的主体,其优势就是具有宏观决策权。决定资源的开发利用时序、开发利用的方式、开发利用模式和保护机制的建立以及转化后的利益分配原则的制定。这种由政府来组织民族文化资源纵向转化运作可以最大限度的提供所需的资本、技术及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转化运作所有权与经营权在形式和实质上的高度统一,从而达到维护资源开发利用的严谨性性和消费市场的规范性。如作为民族文化资源丰度第一大省的云南省,其各种民族文化资源进入市场运作的实际过程中以政府为主体的纵向运作途径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民族文化传承人为主体的横向转化运作途径
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对本民族的文化特质有着天赋的理解和诠释能力。所以由民族文化主人来决定资源市场运作的方向、目标,并享受资源化所带来的成果,不仅能满足文化主人对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更有利于调动多方面的对民族文化积极性,促成资源的多方共享局面形成以及传承人的自觉进行资源保护。这种横向转化运作途径必须依赖资源技术及理论政策指导,这是资源传承人本身的局限决定,如贵州凯里朗德苗文化的资源化利用和转化就是如此,他们全寨参与,共同获利。多年来,一直维持在初级开发的水平上,整体层面得不到提高和加强。
3.投资商或开发商和政府为共同主体的交互转化运作途径
投资商或开发商为主体的转化模式,既完全的企业化运作模式。投资商或开发商拥有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完全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转化模式。但这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全市场行为很难兼顾到社会和环境效益效的。他们在经营运作的过程中,往往不惜采用高资源成本进行盲目或掠夺式开发,使广大弱势群体民族文化资源主人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就会企业也就不得不被动应付,为不影响到民族文化资源化转化的可持续性,使民族文化资源主人的利益诉求得到保证,需要政府为主体的监护体系的形成。如湖南凤凰县的民族文化资源化过程中,尽管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但也时常遇到当地民众与企业之间发生冲突,阻碍民族文化资源化转化的正常秩序,政府为第二主体的监护体系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由此可鉴,民族文化的资源市场化运作的开展和完成,是不能靠某一单方面能够独立完成的,只有形成多位一体的局面,才能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上述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在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引导之下,引入企业参与机构,充分调动民族文化资源主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政企分离,事企分离,经营权与所有权、管理权分离,建立完整而有效的监督保护体系,包括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的监督,行政部门的监督,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督,规划系统监督,经济手段监督和保障,社会公众监督,等等,才能将使民族文化的资源化过程引入一个健康的发展道路。
四、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的功能和意义
1.是民族文化资源资产化的前提条件
资源资产是同资源价值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资源价值在财产关系上的一种表现,是人类资产和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受人类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它既表现为实物量,也表现为价值量及所有者的“财产权” 。民族文化在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上的表征为链条性,是一种非经营性的实质,只有当他通过某种途径转化为资源时,其使用价值才完全能得到体显现,即表现为一各多态、多途、多属性的资产,成为在现有的知识和现实的科技条件下,通过开发利用而带来一定经济价值的资源。此时,民族文化资源的稀缺性、产生效益和明确的所有者三个条件才同时具备。
2.是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经济的发展及竞争能力的强弱,关键是有没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从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主导因素看,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要素推动型,二是需求拉动型,三是产业支撑型,四是企业支撑型。民族文化资源的民族性、地方性、区域性和浓郁的本土特色,在全球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恰好构成了一个地区的优势资源,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之一,属于典型的推动型因素。因此,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同时,在这些因素就会在市场的运作下形成的民族旅游业,它无疑具有极强的竞争力,遵循了“人无我有”的产业发展原则,它会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
3.有效抑制民族文化资源的衰退
民族文化既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的体现为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通过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家庭、人生礼仪、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歌舞、民间游乐、科技工艺、信仰、巫术、节日庆典等方式表现出来。当这些文化作为一种经济资源通过合理规划加以有效利用的时候,他们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此过程中的所有参与者:政府、开发商或投资商、民族文化资源主人,三者均能较好地得到利益享受,形成资源、主体、市场良性互动的和谐局面。这种和谐性就会使三方更多地考虑如何延长资源的生命周期以及资源本身特质所带来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尽力规避资源开发利用和市场运作中的风险,从而最程度上的抑制了资源的衰退和进行性消亡,达到了有效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目的。
4.是合理建立民族文化资源产权制度的基础
产权制度是一项经济制度,是一组行为性权利,不单纯是指人对物的关系,而是建立在物的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时的根本条件,也是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支配,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前提。民族文化可以被交流、被融合,无所谓所有权等产权问题。民族文化转化而成的民族文化资源,才具有明确的所有权问题,民族文化资源一旦转化为一种经济资源,在使用、配置过程中,所发生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确定其明确的产权关系,才能确定其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让渡权、收益分配权等,要完成主体关系的界定,表现为精神属性的物化过程中,也只有这样,民族文化资源才能真正按正确的途径进入市场进行运作。
参考文献:
[1]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欧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M].科学出版社,2000
[4]马炜等:民族文化资本化[M].人民出版社,2004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自己独有的文化形态,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部分。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当今时代,也是旅游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文化资源。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民族众多,尤以布依族为重。布依族文化是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该民族的音乐、舞蹈、节日、风俗、民居、婚俗、服饰等文化旅游资源都具有原生性和唯一性的特点,是其文化旅游资源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点保护和开发的对象。布依族的“八音坐唱”、布依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等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博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发展旅游业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所起到的先导作用。为此,民族地区也在积极挖掘民族文化的旅游价值发展民族旅游,但是效果不尽人意。以黔西南州为例,对布依族文化的旅游价值认识不够,片面强调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旅游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导致布依族文化的失真或失落。如兴义等地区已几乎不见身着民族服饰的人,民族语言进一步消失,布依族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冲击,正逐渐走向消亡。但是,我们并不能因噎废食,打着保护民族文化的旗号来限制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民族文化价值是在开发、保护、传播及其与主流文化交融的辩证过程中得到体现的。因此,对黔西南布依族文化资源必须既开发利用又充分保护。保护不是冻结,不是封闭性的与世隔绝、与时代隔绝,这与社会发展主流相违背,不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当然,我们在开发利用黔西南布依族文化时,要防止民族文化舞台艺术化、程序化,甚至庸俗化、商品化,对民族文化进行掠夺性开发。我们应该充分尊重本民族对如何继承发展自己文化传统的意愿,让民族自己决定文化保护、传习和发展的路该怎么走。
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
1.注重对民族原生态的保护
游客到民族地区的旅游动机就是领略浓郁的民族风情,感受原生态的文化。对此,应该划定区域范围,对民族风情浓郁的地区,应该放缓其城市化的进程,完全按照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让其生长和发展。保护区域村寨的生产劳动、婚丧娶嫁、待客接物、节日庆典、语言、服饰、文化、娱乐等生活习俗都应承传远古时期的形式,保留其传统而浪漫、古朴而纯真的风格。这些区域的文化保护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来源和补充,要始终保持真实性。
2.培养族群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族群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我保护是民族文化得以历久弥新的重要因素,因此,黔西南布依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决不仅仅是政府、旅游部门的事,而应该成为全社会都关心的工作,必须培养当地人民群众保护布依族文化的自觉意识。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宣传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落实旅游收益的合理分配,保护当地族群的利益,使当地族群从布依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并成为布依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主人而非旁观者或受害者。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1.将民族文化与自然风景相结合
黔西南布依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著名的“马岭河峡谷”、“盘江大峡谷”等等。这些自然景观风景独特,国内罕见。自然山水只有与所在地的民族文化结合,才能彰显山水的灵性。遗憾的是,黔西南优美的自然风景没有能够同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因此,布依族文化的旅游开发中,应当思考如何使布依族文化与当地的自然风景结合起来,用文化去包装这些自然景观,使这些景观鲜活起来。这样可以给人们营造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氛围,增强旅游的体验性。
2.避免民族文化的商品化、庸俗化
旅游开发中,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族文化,将其舞台艺术化、程序化,已屡见不鲜。其致命弱点就是使民族文化失去了原有文化的精华成分而日益商品化。另一方面,为了迎合某些旅游者对民族文化中某些落后的、不健康东西的需要,不良旅游开发商开发此类旅游项目,使民族旅游出现导致民族文化庸俗化的现象。这样的开发只能短暂获得眼前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最真实自然的民族文化才是持续发展的途径。另外,在开发黔西南布依族文化资源时,应该正确地去表现民族风情中真善美的一面。
3.将民族文化融入到旅游活动中
在黔西南布依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该注意从看似平凡的日常生产、生活以及风俗习惯中,挖掘黔西南布依族文化的内涵,融于旅游者的吃、住、行、娱、购、游的旅游活动环节中。作为旅游产品,黔西南布依族文化还需要一定的设计、包装,进行一系列的精细化的运作。要使旅游者感受到异域风情,体验到民族特色,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应注重旅游者对黔西南布依族文化的体验过程。
4.建立民族文化村
民族文化村既是一个旅游景点,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微缩景观。民族文化村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实地展示型和异地集锦型。实地展示型就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村寨加以保护,展现其民族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状况,是一座立体的民族村寨博物馆,其最大特点是将民族文化保护在其原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真实自然。黔西南布依族地区适合建设实地展示型的民族文化村。在民族文化村建设过程中,应当把整个村寨作为一个旅游产品来开发,既要注重民居、服饰、饮食、建筑、传统工艺品等物化形态的民俗,也要注重生产过程、人生礼俗、岁时节日、宗教、歌舞等非物化的民俗。
黔西南布依族民族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是黔西南地区的宝贵财富和重要的旅游资源。做好对黔西南布依族地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不仅会带动黔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而且还可以促进黔西南布依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潘盛之.旅游民族学.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
[2]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旅游学刊,2000.5
[3]钟敬文.没有文化认同,西部如何大开发[J].民族团结,2000,4
[4]杨昌儒.浅论布依族文化的旅游开发.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凉山地区少数民族居民在生活方面的文化非常丰富,而且各具特色,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在服装文化方面,高山牧区藏族居民的服装较为厚实,一般配有各种各样的珠宝,民族之风显而易见,定居区藏族居民的服装在佩饰与珠宝方面就相对简单。彝族男性的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裤脚上,有大、中、小不同类型的裤脚。然而彝族女性的服饰更具特色,她们的衣服、首饰、帽子等都与其他民族女性相差甚远。总之,凉山不同少数民族在服饰的图案、样式、颜色、工艺甚至是衣料质地上都不尽相同。在饮食文化方面,藏族居民爱饮酥油茶,喜欢吃石板烙饼、牦牛肉、奶酪等,彝族居民喜欢吃坨坨肉、千层荞烙饼、酸菜洋芋鸡,傈僳族喜欢吃核桃仁稀饭、泡酸鱼,不同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饮食文化习惯。在建筑文化方面,彝族房屋瓦板房上的瓦板,是用吊杉树“打”成的。所谓“打”,是加工这种板材时,选取高山冷杉,又称吊杉的巨木,截为段,用砍刀在横切面处开上一刀,用力拉扯,就扯下一块厚薄均匀的瓦板,这种板没有锯痕,刮水耐湿,晒之不裂。是彝族的发明创造,旧社会的土司或富有的奴隶主修房,全用木柱、木隔板、木瓦板建成,其工匠不用尺子、墨线,只用臂排手卡,计算建造,不差分寸。在屋椽等处,全用木头雕刻出牛头,羊头花饰,绘以红、黄、黑三色彩绘,壮观精美。藏族房屋,亦多用木质,绘画则多宗教图案,房顶上有卡钟,房周有经蟠。在交通文化方面,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凉山各少数民族大多会用到竹筏和马出行,与现代化的交通方式相比,这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不过,现今国家的扶贫力度加大,乡村交通得到了提升。
(二)民间文化
在凉山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方面,各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学艺术、音乐、戏剧、体育游戏、美术等,其结构体系非常复杂。例如:各少数民族的历史传说、寓言、神话、民歌、谚语等,它们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非常广泛的民族文化。还有磨担秋、射箭、打草叉、赛马、爬灯杆、打水漂、赛马、斗牛、斗羊、斗鸡、打秋千、摔跤等体育游戏,既能锻炼身体,又具有非常强的娱乐性。以及唐卡、泥塑、根雕、蜡染画、版画、岩画等艺术创作形式,它们带给人们的艺术感受各不相同。另外镶边绣、压花、挑绣、平绣、堆绣等刺绣方式,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其实用价值也在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语言文字文化
凉山少数民族都具有自己的语言体系、语言文化(如彝族、藏族、回族、满族、傣族、傈僳族、纳西族、苗族、壮族等),而且部分还具有其自身的文字体系,这是非常宝贵的一种文化,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与融入少数民族。例如:藏族居民历来就有自身的文字体系,另外,我国还在1975年制定了四川《彝文规范方案》,共确定819个规范彝文字,国务院1980年正式批准该方案在四川彝区推广使用。
(四)历史文化
凉山有非常多的文化遗迹,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具有非常大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例如:零关古道、小相岭石板路、喜德登相营要隘、孙水关石刻、会理的鱼乍古渡等。
(五)精神宗教文化
在凉山的少数民族中,除了藏族等民族具有自身非常坚定的精神与外,彝族的精神文化信仰也非常之独特,他们崇信毕摩文化。毕摩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毕摩神通广大,学识渊博,主要职能有作毕、司祭、行医、占卜等活动,其文化职能是整理、规范、传授彝族文字,可以说毕摩文化是彝族民族文化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
二、在资源开发环境下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作用与意义
(一)保护少数民族自身文化的完整性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应当具有其自身完整的文化体系,这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使命。每一个民族文化体系的形成,都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是其先祖在生息繁衍、劳作创造中积累而成的,它凝结了先祖的智慧、汗水、经验、感悟以及各种美好的愿望,我们甚至可以将其看成是一种精神与灵魂的传承,其重要程度与宝贵程度完全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所以其文化体系当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可缺失。在凉山资源开发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对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加以保护,防止其在文化迁移的过程当中出现遗漏、缺失,破坏少数民族文化的完整性。
(二)保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当今全球都在倡导多样性的文化发展路线,我国由于是多民族国家,所以在文化的多样性方面占据着非常强的优势,这可以使我国在全球文化的竞争当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实,我国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保护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前后也采取了诸多的措施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但是在资源开发所带来的文化迁移过程当中,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深深渗透与烙印在其生活中的,只要发生文化迁移,其生活方式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例如:居住、服装、饮食甚至是习俗等,这样一来民族文化的传承就会面临危险,可能被多数民众(汉族)所同化,这是非常不利于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因此,在凉山资源开发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不遗余力地对各少数民族文化加以保护,防止其被同化,使我国的整体文化发展能够保持丰富性、多样性。
(三)促进我国和谐文化建设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民主国家,向来讲求的是人人平等、民族平等,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就是一种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的主要表现,这在我国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意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必须要以团结、平等为基础,以“以人为本”为原则,所以我们必须要尊重少数民族,平等对待他们的文化与信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发展。反之,如果我们不尊重、不保护,甚至是有意或无意地破坏少数民族文化,就必然会决裂民族之间的情感,甚至引起民族之间的矛盾,这对和谐文化的建设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在凉山资源开发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悉心保护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与信仰,以加深民族之间的情感,促进我国和谐文化建设。
三、在资源开发环境下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与主导性
少数民族文化属于少数民族同胞自身的文化,在没有他们的同意下,我们不能干预他们自身的文化自由,即使是在资源开发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中,我们同样需要尊重少数民族同胞自身的主体性与主导性。也就是说,我们在制定保护策略、实施保护措施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以少数民族同胞自身的意愿为主,将他们的意见与看法放在主导地位,不能干扰他们原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体系,否则就可能违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初衷。
(二)原真性与活态性
每一种少数民族文化都渗透在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生活,它们二者之间是共生共存的关系。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力求原真性与活态性,即要将其文化的本来面貌原原本本、真真实实地保护下来,不仅如此,还要让这些文化继续在少数民族同胞自身的生活当中得到体现、应用与延续,让其文化能够真正地活起来,这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才有价值、有意义。
(三)全局性与系统性
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确保文化的全局性与系统性,即少数民族文化的各方各面都要保留下来,不能有所缺失,否则的话其文化体系就会遭到破坏,从文化价值方面来讲损失非常之大,而且不可挽回。所以,不论是生活、历史、风俗、技艺还是宗教方面的文化,我们都应当帮助少数民族同胞全面地保留下来,以确保其文化的全局性与系统性。
(四)长期性与可持续性
其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不论是否在资源开发的过程当中,我们都应当时时刻刻抓好这项工作。其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少数民族文化本身就处在一种较为“濒危”的境地,即使在没有资源开发的影响下,它们的发展与延续同样困难重重,所以我们必须要长期性、可持续性地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使其永远发展、延续。
四、在资源开发环境下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措施
(一)文化搬迁
在资源开发的情况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首先要做的应当是进行文化搬迁,即搬迁保护一些物质性的文化载体,例如: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石碑、石刻,一些在少数民族同胞心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神像等,这些都可以搬动到新的地方,然后再采取对应的保护措施;加盖顶棚、修建庙宇等。因为这些物质性的文化载体对于少数民族同胞而言,一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与信仰和精神相关,所以搬动过程当中的细节问题一定要处理好,最好是在少数民族同胞的配合与指导下完成。对于一些不能搬动的物质性文化载体,如庙宇、古屋、老楼等,就应当原原本本地复制重建,可以将拆卸下来的构件应用到重建当中,这样能够尽可能地恢复建筑物质原貌。
(二)教学保护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其文化体系得以传承与延续,不能再资源开发或是其他任何情况下“断流”,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渗透到教学当中,通过对青少年甚至是幼儿的教育、引导,来加深他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全面了解与认识,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例如:我们可以将幼儿园或学校环境建设得具有少数民族特色,可以将传统的少数民族装饰文化应用到环境建设中,按照各民族传统形制对柱头、门框等进行装饰,利用各民族常用的色彩对环境进行涂色。教室内可以挂一些教师和学生一同绘制的民族风情绘画。每周选定一天作为“传统服装日”,当天所有的教师、学生,都要身着自身民族的服装,打扮干净、整洁。总之,要为幼儿创建一个民族文化氛围浓重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加深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每当各民族重大节庆到来时,都要举行相应的活动,加深青少年乃至幼儿对其自身节日文化的了解,开设专门的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向他们清楚讲解其自身民族的由来与发展历史,等等。
(三)人才保护
对于各个少数民族的民间艺人,我们应当将其作为“国宝”来对待与保护,因为很多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与民间技艺都掌握在这些人手中,如果这些人得不到保护,很多的艺术与技艺就都将消失,所以说这些人是“国宝”并不过分。在资源开发的过程当中,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都应当积极地介入,尤其是文化部门要牵头,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艺人进行收罗、统计,并对他们的个人信息以及专长记录归档,为他们提供一些具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岗位,并使其专长得到发挥,体现出他们的价值意义。例如:可以将这些人安排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传统艺术教育教学,这既有利于学生的素质能力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与技艺的传承。除此之外,还可以将这些身怀“绝技”的人组织起来,编纂各民族民间艺术与民间技艺资料,采用文字、照片以及录像的多种形式,记录这些艺术与技艺的创作表现形式,以形成珍贵的文化档案。
(四)立法保护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当中,我们还必须要通过立法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尤其在资源开发这种比较“刚性”的需求下,我们更需要法律来提高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力度。梳理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方面在人权保障和产权保障方面的空白、漏洞,按照人权、产权层面的文化权利这两条线的思路建设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体系。要注意:一是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使中央、地方,人大和行政系统的法律制度协调一致、权责明确;二是制定一部全国性的、专门的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法律,如《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法》。这样的法需界定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内涵和外延,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享有主体,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方面的职能和责任,及相应的执法主体,特别是财政扶持的力度量化标准,还有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决策的参与权,义务主体不履行职责的责任和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受损的救济措施。地方立法在上位法基本原则下,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如凉山地区,要更富地方特色,更富操作性。地方立法还要特别注意:一要针对当地具体少数民族文化立法,作细化具体的规定,在此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国家的民族政策、该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二要吸收少数民族同胞代表有效参与立法。参与原则是参与者表达其意愿,了解各种利益博弈,理解和宣传法律精神的重要程序保障,也便于少数民族同胞更了解和保护本民族的民族文化。
(五)推广发展
保护凉山少数民族文化,还应当将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推广向市场,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能够了解到这些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化,并积极地参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这是确保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例如,政府可以出面协调当地的文化市场、艺术品市场,对凉山各个少数民族的特色工艺品、艺术品进行市场化的批量生产,并面向市场进行销售,这一来可以提高凉山少数民族同胞的经济收入,二来可以有效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非常有利于凉山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凉山的国际彝族火把节、彝族服饰业、银制工艺、餐饮业等都做得很成功。
民族文化旅游是依据一种民族文化的特点开发出来的具有很好吸引力的旅游项目。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发展与融合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进化以及长时间的积聚,形成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与民族底蕴的一种综合体,民族文化常常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以及精神文化等方方面面。一个民族文化的特点能够很好的反映出一个民族人民群众的特点,通过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能够发现民族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民族信仰、民族节日等等特点。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特点方方面面的反映,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特点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我们就能够认为是一种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包含着民族文化、民族建筑、民族习俗、民族服饰、民族节日、民族歌曲、民族舞蹈以及民族手工艺等诸多民族文化资源。
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一)有利于对传统民族文化保护
旅游项目的开发能够很好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同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一个民族的发展,使一个民族所在的地区经济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使一个民族更具有影响力。此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复苏与重振,提升民族信心。
(二)有利于改善民族生活,提升民族区域经济发展
旅游项目的发展往往会带动一个区域的经济的建设,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同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能够更好地改善民族的生活水平,提升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建设,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进行一些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带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旅游常常包含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在民族文化旅游区域将会很好的促进该地区交通、餐饮、住宿等领域的发展,带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了,自然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与提升。另外,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将会促进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游客前来游玩,这也将大大的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了,使更多地人了解该民族的文化,同时,由于不同民族游客的前来,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输入,这将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将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一)明确思路,科学规划
一项成功的旅游资源开发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与指导,明确发展思路,这样旅游项目才能够更好地被旅游所接受与认可,同时也能为旅游资源的长期发展带来生机。同样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如此,在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前,首先就必须要明确发展思路,进行科学的规划,这样才能够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能够更好地持续发展,要想进行科学的发展与规划,就离不了政府部门的引导。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引导,避免盲目性的开发与过渡性的开发,使民族文化资源更具有特色,以便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同时,也应该加大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使传统民族文化能够更好地得到传承,这样才能更好地长期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二)创新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在旅游中只有新颖,只有独特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因此,在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需要在传统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加以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使民族文化具有吸引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创新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根据本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开发出具有独特色彩的旅游开发资源,这样的旅游项目一方面能够显示民族文化特点,同时也能适合当今社会的许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一)近期
为基础开发建设期。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支柱产业来培育,建立政府主导型开发管理模式,把文化旅游作为旅游开发建设的三大主要特色方向之一来抓(塞上江南自然L光、回族穆斯林风情、西夏文化)。理顺关系,选准主导型民族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加强民俗村建设,加快开发国内客源市场,稳步发展海外客源市场,大规模开展宣传促销,大力度整治旅游环境,尽快提高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使之成为旅游热点。
(二)中远期
为重点建设开发期。通过内联外引,广辟财源,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型开发管理模式,创出系列化的民族特色旅游精品和全国乃至国际意义的观光、修学、科学考察、民族文化教育基地,构建文化旅游名牌景点,全区重要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都得到开发,建设南北民族文化旅游走廊,初步形成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重要民族文化旅游基地。使旅游业的民族特色更加浓郁。
在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和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比例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较大。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已经内化成学生心底的价值取向,外化成了日常的行为准则。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影响着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通过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寻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引导等方面的共性因素,能够有效地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一、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凝聚性有利于完善民族院
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少数民族文化对各少数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起着重要的凝聚作用。”[1]中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虽然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但却是多元统一的。每一种民族文化对其民族成员都具有独特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民族文化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这为通过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来丰富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例如,针对不同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节日文化等,探索将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外延进一步拓展。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一般性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等针对性较强的教育内容,而后者往往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凝聚性密不可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在人际关系、学业、生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虽然表现的形式千差万别,但其在思想根源上大同小异,都是来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追求。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利用好少数民族文化的凝聚性,能够有效地探究少数民族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理规划各项教育内容,构建起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丰富民族院
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每个少数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而多样性也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文化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特别是后者,提供了历史、文化、心理、道德等方面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包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和使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少数民族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充实和完善。”[2]少数民族文化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例如,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上各少数民族为民族解放而英勇牺牲的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质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教育,部分少数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受到骑射和游牧文化的影响,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更加注重团结协作,有着“重朋友”“讲义气”的传统,这些教育资源真实、生动,富有感染力,因为有着民族渊源,更易于为少数民族学生所接受。
(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有利于培育民族院
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每种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文化的独特性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具体体现在不同民族成员的思维和行为上。民族院校在校大学生中民族成分多、少数民族学生多、少数民族文化种类多,这种独特的优势为培育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开发和利用这些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符号性和仪式感。通过挖掘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相结合,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将成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例如,探索将少数民族的制度文化与大学生法制教育相结合,将少数民族的行为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能够充分展示特殊性和一般性、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举行富有民族特色、蕴含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要素的活动;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举办特色文体活动,能够有效培育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
二、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限制因素
(一)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课程,民族院校也仅开设了以个别民族文化为主体的选修课或者辅修课程,课程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小,没有起到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作用。此外,由于缺乏统一的教材,授课内容的随意性较强,导致课程内容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容易把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等同于一般性知识教育,把课堂变成讲授知识点、识记文化要素的过程,使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在对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课程的考试和考核中重理论、轻实践,即使修过相关课程,学生仍缺少对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理解,仅局限于表面化的知识掌握。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技能不足
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对于他们的风俗习惯、行为习惯有着一定的了解。但受到学科背景、知识结构的限制,在文化技能方面显现出不足,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容易出现本领恐慌。例如很难区分风俗习惯与宗教行为、个人陋习与民族传统等,导致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行为管理、轻思想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倾向于简单说教,缺少深入细致的引导。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多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授,教师的相关知识储备有限,对课程缺乏归属感,投入不足,教育教学的感染力不强。
(三)缺乏有效的文化载体
文化的传承需要有效的载体,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往往起源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并以某种特别的形式延续下来。在民族院校中,趋同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时空的限制,使得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缺少必要的形式要件。这种条件下,表现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方式也高度趋同,比如更加侧重易于表现的歌舞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等等,而对处于文化核心地位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以及传统美德等方面表现手法空洞。在一定程度上,将民族文化教育在形式上简单等同于主题教育活动、在内容上简单等同于文体活动,教育的实效性较差。
(四)对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弘扬力度不够
对不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学生群体来说,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他们多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封闭的、落后的,甚至是愚昧的,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愿望较低。在信息爆炸时代,学生的兴趣点被不断的分散,再加上多元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弱。以至于少数民族文化成为民族地区的“专利”。民族院校在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方面需加大力度,特别是在新兴网络媒体等传播手段的运用上仍有较大的作为空间。要不断强化少数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人、引导人、熏陶人的作用。
三、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课程建设,推进少数民族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民族院校要进一步明确少数民族文化的授课主体,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的研究,通过开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修课以及少数民族文化选修课等方式,着力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文化特征,把“三个离不开”思想、“五个认同”理论和“五观”教育有效融入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中,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切实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材建设,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内容上进行甄别和选择,重点开发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度高、具有正能量的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内容充实、规范系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教材。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将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融入到建筑、设计、计算机等相关领域,实现学生人文精神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激发他们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育人能力
在充分盘活原有少数民族文化教师资源存量的基础上,加强教师的引进力度,注重民族学相关学科背景人才的引进,建立一支专业知识过硬、对少数民族文化有深刻认识的少数民族文化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文化技能,一方面,通过选派学生工作者到民族地区实习实践、挂职锻炼等形式,使他们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加强文化技能培训,聘任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专题报告、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增强学生工作队伍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专题研究,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少数民族文化的视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建设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地,聘任民族地区教师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担任兼职宣传员,有效补充少数民族文化育人队伍。
(三)加强载体建设,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学生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实现从制度管理的刚性约束为主向民族文化的自觉转化,引导各民族大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中,组织学生深入新疆、、内蒙古等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突出少数民族文化主题,加深对民族地区和民族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寻找少数民族文化与现行的社会准则和价值观等共同精神追求的共同点,构建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实施文化建设推动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民族团结的校园氛围,通过举办民族风俗风情展示周、民族文化讲座、民族歌曲赏析等活动,丰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
(四)营造良好氛围,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
民族院校要注重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在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建设上体现少数民族文化主题,建立一批主题鲜明、工艺精湛、特色突出的文化景观,让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传承功能,倡导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有机融合。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宣传,综合运用书报、网络等媒介宣传和普及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注重利用新兴网络媒体开展宣传工作,通过QQ群、微信平台等推送民族名片、饮食文化、节日文化等具有鲜明特色的知识和信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覆盖范围。注重选拔、树立、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典型人物,深入挖掘和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增强感召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园本课程;地区民族文化;策略
作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和桥梁,园本课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着幼儿发展及幼儿教育质量。幼教工作者应以该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将民族文化资源与幼儿教育理论相结合,建构适宜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开发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并将其运用到园本课程建设中,以丰富幼儿园教学素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发掘潜能,促使幼儿深入了解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参与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优化了民族地区幼儿素质教育及园本课程建设。因而,如何开发地区民族资源并将其融入园本课程建设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并注重其适宜性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形成了今天5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民族分布特点。地区民族文化自然而然地产生并隐藏在人们每日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同地区的各个民族在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群体特征等诸多方面都显示出其独特性。面对身边如此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想要将其转变为适宜幼儿的园本课程,就必须对当地民族文化进行全面了解、系统梳理、深度挖掘。以苗文化为例,在物质文化方面包括,茅屋、“干栏式”楼居、风雨桥、鼓楼等独具苗族特色的建筑、银饰、左衽满襟衣衫、米酒、腊肉、腊肠、刺绣、蜡染等。在精神文化方面,包括民族语言、文学艺术作品、民间游戏、竞技游艺活动、传统节日和等方面。梳理整合的过程就是挖掘资源的过程,经过梳理之后,本地区有哪些民族文化资源一目了然,在园本课程开发时可就地取材,将其渗透到幼儿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利用过程中,千万不能将所挖掘的文化资源一股脑地塞进幼儿园课程中,而是要坚持适宜性原则,要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适合进入幼儿园,幼儿感兴趣且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内容作为园本课程建设的储备资源。
二、创设地区民族文化氛围浓郁的活动环境
环境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发展。我们在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明确一点,许多民族文化精髓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周围整体环境的熏陶浸染。因而,幼儿园要充分关注活动环境和氛围对幼儿的潜在影响,构建以环境为依托、感受性和体验性兼备的民族文化隐性课程。具体说来,幼儿园应当从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入手,为幼儿创设民族文化氛围浓郁的教育活动环境。从物质环境方面来说,幼儿园内的楼梯、走廊、墙壁、大型玩教具以及班级内主题墙、房顶装饰、区角环境等物质空间可以装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和手工作品,还可以让幼儿亲自参与环境创设,加深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理解。心理环境创设则需要关注到幼儿园中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气氛。尤其是在师幼互动方面,教师应表现得平和、民主、有耐心、有爱心,这样的态度有利于建立安全、舒适、信任的心理环境,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下,幼儿可以更自由、真实地表达想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作为创设良好心理环境的主体,教师在组织相关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动态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探索,感受知识和乐趣,创设具有趣味性、整体性的民族文化活动环境,激发幼儿对本土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构建形式多样的具有地区民族特色的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应开展、编创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将地区民族文化巧妙地融入其中,形成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幼儿园课程体系。为了使幼儿园教育活动更具整体性、活动性,应以地区民族文化为切入点,开展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确保幼儿所获经验的相对完整性,提高活动效率。主题活动,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1]幼儿园通过创设主题活动统理整合各种资源,以所搜集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本园实际情况为依据,确定活动主题,构建主题网,组织相应的园本课程活动。例如,以苗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可将苗族的舞蹈、山歌、戏剧等作为幼儿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学习或欣赏独居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可以学习苗族的特色乐器(如:芦笙)。美术活动中,可利用常见的材料模仿制作苗家特色工艺品,用柔软的纸张代替布料制作蜡染,或是用涂成银色的橡皮泥制作银饰等。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让幼儿走出教室,联合家长、社区,组织幼儿参观蜡染、银饰的制作工坊,让幼儿亲身体验苗族特色手工艺品的制作。在语言活动中,苗族的一些经典的故事、传说、童谣、儿歌等都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素材。除此之外,民族文化资源中还有很多内容可以融入到不同领域的幼儿教育活动中,当然,这就需要活动组织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了。另外,游戏是幼儿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开发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游戏活动十分必要。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收集更多适宜幼儿的民族民间游戏,加以创新、改编,这些趣味性强、形式多变的游戏不仅可以作为幼儿平时嬉戏玩耍的玩料,还可以将其融入幼儿教育活动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例如,苗族的“竹竿舞”,好玩的同时可以起到体育锻炼的效果,幼儿还可以通过这个游戏了解苗族舞蹈的舞步特点,在玩的过程中配合音乐,可以让幼儿体会苗族传统民乐的节奏和韵律之美。在组织开展区角活动时,也可与地区民族文化相结合,音乐活动区、美工区、阅读区等区角内加入民族文化的元素和内容,不仅丰富了区角活动,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
四、大力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园本课程建设的核心力量,幼儿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有效合作,在园本课程开发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幼儿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教师,使其逐渐形成系统、科学、敏锐的课程意识,进一步发展幼儿园整体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幼儿应当在自主、真实的学习环境中,根据自身经验主动构建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关注幼儿探索意识与学习兴趣的培养,努力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提供相应的活动材料,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注重培养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和想象,培养其创造力。同时,教师应将民族文化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并能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另外,教师创编游戏、组织创新活动等实践能力的提升也不能放松。幼儿园应当注意培养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促使其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能力进一步发展,加强培训,让幼儿教师学习到更多相关基本理论知识与课程开发技巧,能够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将优秀的教育思想与园本课程相融合,提升教师对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力。还可以利用园内教研平台进行园本课程设计研讨,增进交流与合作,激发教师的群体智慧,并在此基础上,组成研讨团队,面向园外观摩教师公开教学、深入研讨,大力提升自身科研能力与课程创新力,为园本课程完整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
五、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
社区是幼儿的大舞台。引导幼儿亲身体验社区生活有助于其社会性发展。幼儿园应充分发挥社区资源的教育功能与价值,与社区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社区活动,例如:参观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参加民族节日、学做民族工艺美术品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发挥潜能、张扬个性,为幼儿认识、了解周围的人事物提供直接经验,使其萌发探索事物、主动交往的意识,在灵活多样的活动空间与形式中,充分感知身边资源的不同用途。还可以让社区中不同行业或有特长的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或社区活动,例如,请回民家长向幼儿介绍回族的历史及风俗、教幼儿编制传统竹篮等。通过这些活动,幼儿的知识面得以拓宽,对社会生活了解更深入,在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往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等方面也得到了发展,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社区各行各业的人在与幼儿的接触中,对幼儿园以及教师工作有了更深层的了解,这无疑是对幼儿园和幼儿教育最有效的宣传,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社区配合幼儿园开展各项活动,形成长期良性互动,进而发挥幼儿园课改的整体辐射效益。
总而言之,建构“适宜发展”的幼儿园园本课程,要以自身所在民族文化土壤为基础,开展师生互动、家园联系、社区实践,充分整合民族艺术资源。还要利用分析整理、教学尝试、教学评价等方式促进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科学有效地融入园本课程建设中,建构适合该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的园本课程。
作者:王子元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集群
一、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集群现象
文化产业集群是指具有一定关联的文化企业或机构同处一个地理空间,形成优势互补,并产生孵化、引领、示范效应,最终辐射其它文化企业的聚集体。民族文化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集群的新领域,把文化事象纳入和嵌合到产业集群逻辑既需要传统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可融合性,同时,作为民族地区新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属于民族经济学的范畴,对其研究也需要民族经济学语境的可沟通性。一般意义上,学术界把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作为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起点,马歇尔认为如果一个大企业附近集聚了很多中小企业,则这一区域就可以称为“产业区”。不过当时的产业区只是相对于农业区而言的工业区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产业集群的的集群必须限定在一定空间领域,一定有关联性的机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集聚,分享资源、组织间共通互补。“随着二战后法兰克福学派的日渐式微以及布尔迪厄、费瑟斯通等为代表的消费主义走向,文化产业的合法性危机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得以解困,代之而起的,是世界文化市场的利益竞争潮起潮涌和文化产业财富的万众瞩目”①。尤其是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经历“内需型经济、消费型时代”,各发达国家调整发展策略,积极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希望向再工业化模式转型,以顺应世界经济“再平衡”要求。文化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创新性强、高渗透性等特征,与目前强调产业结构升级、减少能源消耗不谋而合,文化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和支柱产业。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文化产业集群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集约、引领和示范作用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政策领域,改革开放后经济开发区和高新科技园区成功的经验映射到文化产业领域。同时由于文化产业的文化内涵本质、产业化发展现状、意识形态特征以及知识网络的全球兴起也使得文化产业集群繁殖生长。在产业集群发展延伸的历程中,一方面产业集群的普适性规律自身不断嵌入经济社会中延伸发展,另一方面正如布迪厄所认为的:当一个结构元素要进入或者渗透另一个场域中时,必须先通过场域特有形式和理论特点的中介环节,预先历经一次重新塑造的过程,即是说只有遵循这个新场域的逻辑,转换成这个新场域本身的结构元素,才能渗入这个新场域。“文化产业聚集区具体称谓有‘园区’及‘聚集区’等,其实质是生产要素与产业的空间集聚,根本动因是产业发展和竞争优势的诉求”②。2007—2011年,文化部认证了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极大推动了全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文化产业集聚的意义排序和发展限项上有了清晰指向。文化产业集群遵从产业集群发展的普适规律:即规模合范围经济、创新驱动、知识溢出、人才资本集聚,但文化产业发展核心是创意与智力劳动,因此除了恪守产业空间集聚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受限于文化自身规律影响,不仅如此,与其它物质性生产领域的产业相比,文化产业还有意识形态功能,与一个国家、民族的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政府利用行政权利配置文化资源,文化产业集群化特征更加强烈。西部地区主要包括贵州、云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这些地区文化资源禀赋参差不齐,其中云南、贵州、甘肃、等地属于民族文化资源蕴含较丰富的地区,由于区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民族文化产业深深根植于当地的社会资本和文化中,这种根植性特点与产业集群的发生条件紧密联系,使得我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的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呈现出产业化、集群化态势,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融合民族文化资本化、文化自觉和产业集群等相关理论,构建有别于东部城市或发达地区的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论,对这一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探究,对西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产业的资本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和提升区域竞争力意义重大。
二、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异质性
(一)现实环境:西部文化资源特点资源禀赋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具有活力和穿透力的因素。经济区位理论研究者认为,地理环境、资源条件是决定企业地理分布的主要原因。Ellison和Glaeser的研究也表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更多来自当地资源禀赋或政策优惠。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以独特的地理空间为生存场域,地理空间与文化要素协调融合,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网状结构。1.地理空间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地形复杂多样,由于区域广阔、历史上交通不便等原因,西部生态系统中的遗产基因库耐受外部环境的“生态阀殖”高,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从而形成生态物种的丰富性与特色化,文化生态圈内不同文化群落的差异造就了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独有的建筑服饰、节庆演艺、民族民间工艺等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2.文化要素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土地面积546万平方公里,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部。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形成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众多文化类型相互交织,构成了地域生活的独特风景。这些优势的文化资源具有经济价值的增值性,一旦搭上文化产业发展的快车,进行整体开发与集群规划,极易转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异质性: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区文化产业集群现实效果描述异质性被频繁用于环境、医学等诸多领域。异质性与同质性相对应,也即独特性和个别性。东部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在资本、科技、人才等因素作用下集聚发展时,西部地区开始零散出现了部分小规模的文化产业集群,这种集群的形成究其原因是国家的投资以及一些区外因素推动,它的产生形成既不遵循经济学产业集群形成的一般规律,也与中东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有所区别。1.资源型集聚———普适性发展模式产业聚集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产业在特定区域集聚的重要条件是靠近资源地,文化产业所依托的文化资源具有的区域性、民族性和延续性,为文化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潜在的可能。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更多承接了以本地资源为重点的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集群,资源的单方面依托使得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原始单一、运作和建设模式大同小异、缺乏特色,新经济环境下市场、创新、集群企业间网络等相互作用下的协同效应未发挥,依靠科技优势和创新元素的文化集群较少,不利于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2.规律性偏差———违反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性特征集群倡导计划认为,产业集群一经形成就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文化聚集的动力主要有社会动力、经济动力、政府动力等。在西方,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是产业发展辐射周边,形成产业群。西部地区计划经济痕迹浓,许多大型文化企业并不是本土内生力量发展的结果,而是依靠政府力量,在国家大规模投资推动下自上而下形成的,这类产业集群从一开始培育到最后形成,政府始终起到很重要的扶持作用。而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地方政府在培育本地产业集群的过程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个典型的问题,即违背客观规律的过度干预和直接参与,对本地企业采取行政捏合手段人为建立产业集群,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文化产业集群自身的特色定位并不强,尤其是与所在区域的特点联系不够密切。3.梯度格局———非均衡式发展现状首先,西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等文化领域的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和集团,基于国家政策扶持发展成效显著;依靠传统旅游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风生水起;现代高新技术的新兴文化产业集群中动漫游戏在部分省区已初步形成产业群,但集群化发展不充分,处于成长型和培育阶段。其次,西部绝大多数文化产业集群属于原生型,即依托当地自然条件或该地拥有手工制作某方面的传统而形成的地域根植型,引进型较少,民营资本投入较少,没有形成多元化的集群投资格局。最后,西部文化产业集群呈现出集中性和不均衡性,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如四川、重庆文化产业集群数量和类型多、专业化程度强、资源配置效率高;而经济落后的青海、、新疆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数量和规模上发展滞后。总体来看,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集群虽然发展空间较大,但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产业集群仍有较长的路。4.效果性归宿———双重封闭的二元结构文化产业集群的本质是通过集聚、孵化、引导示范功能产生规模经济。具有经济学属性的规模包括纵向和横向规模。纵向规模即企业生产环节的多少,产业集群的关键在于产业链和产业关联度。产业集群往往围绕一条或一组产业链展开,“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价值链理论基础上相关企业集合的新型空间组织形式。”①产业链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了研发、生产、营销,主体产品和后续衍生产品的开发等。西部文化产业集群企业主要通过分立和效仿的方式产生,大多数文化产业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趋同、不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经营效率不高;从横向发展看:西部的文化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企业形成内封闭系统,与其他地区协作化程度不高,联合行动效应与制度效应不明显;同时,西部文化企业小、散、弱的发展现状也使得这些企业难以受大企业的辐射,缺少信息知识交流,造成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双重封闭的二元结构。
三、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发展路径
“文化产业在本质上是一种产业经济模式。同样,文化产业集群的构设也有不同的类型和模式”②。当一种产业发展自己的产业集群时,必然把他的产业属性带到产业集群中,按照国家统计局2012《文化及相关分类》,立足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现状,文化集群应从三类产业特色出发,差别化发展。
(一)传统文化产业———重视政府引导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发行等类别是文化产业的基础业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也是实践发展中文化产业的核心构成和重要经济支撑。传统文化产业有极强的意识形态特征,对比其他产业,政府与文化产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这些产业门类还存在总量偏小、竞争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和服务类型单一等问题。因此,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有赖于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注意生产要素的集约型、资源配置的倾向性、政策供给倾斜性。这种模式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特征选择示范性企业或园区,通过成功的运作实践,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同、相近和相关企业聚集,最终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在集聚发展过程中政府努力建构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金融、税收、人才等优惠政策措施,吸引企业和资本进入;鼓励各地立足于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和市场条件通过高标准的规划,推动文化产业从无序、盲目发展向有序、自觉发展转变。尽管这种模式违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在现阶段单纯的市场之路无法完成自身的有效集聚,只有在政府的统一号召和宏观管理下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对于目前发展得并不成熟的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企业来说,对企业生存、发展非常关键而具有实际意义。
(二)特色文化产业———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经济学相对优势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区域在产业分工布局中相对另一个区域的产品生产处于劣势,应该选择劣势最小的发展,去换取发达区域劣势最大的产品。相比较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工艺美术品、休闲娱乐、会展节庆是凸显西部优势的主要领域,最能代表西部文化产业形象和特点。但这些门类的企业普遍存在“小、散、乱”等问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链不完善,粗放型经营明显,生产组织方式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企业规模需要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集群并不是一种可以遍地开花的产业组织形式。在西部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很多文化产品内生于特定文化,如,云南很多民族民间工艺是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完成,地理上难于集聚,生产上不适于进行现代工艺和机械化生产,基本不按发端于城市大规模复制的路径发展,这一部分文化产品在产业规模上需要一个合理的空间。这种发展模式更多依靠行业协会参与产业发展,依靠同业自治的方式来保护地区行业的利益,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标准制定、行业评比、行业培训、行业监督、协调会员纠纷方面的中介作用,搭建联系资源供给、产品生产和市场之间的桥梁,促进各文化产业链上中下游、横向的渠道畅通,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中介服务”的产业运作机制。
[7]于栗,周鸿,廖明君.广西特色文化发展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二、湘西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商品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湘西传统文化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商品经济的介入必然导致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引导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扩大文化交流的程度;二是进行民族文化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灵魂,传统民族文化是传承的主要对象,如何处理好传承和吸纳的关系,创建出崭新的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新的文化体系,这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
1.创意思维——将文化资源变成适合于产品创意设计的元素集群,以点带面、以“物”显“文”地域文化是一种个性,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染力和号召力,特别是当这种文化具备某种符号特征。对地域文化进行规模化利用,为设计注入文化天赋与基因,让设计不可复制,让文化演化为实质的竞争力,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建立稳固基础并且走强的法宝。在湘西特色旅游商品设计中,如何去把握这种“文化基因”的引入和应用呢?本人认为,首先,必须完成“文化资源”到“设计元素”的蜕变,要依照产品开发主线确定元素的提取对象,“对象”必须是清晰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其次,圈定可用的设计元素“点”或“群”,通过设计思考对这些“点”“群”进行内涵上的深度挖掘,将它升华为文化元素的典型代表,以确保目标消费群体足够的心理认同;最后,找准适合元素表现的产品表现形式,以及与设计生产配套的特色材料、工艺、技法等,让产品设计具体化。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给羌族美术教学提供了依据。在整个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羌民族美术资源归纳到乡土美术资源类。羌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已沉淀了有自己风格特点的美术特征。但是羌族美术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由于地域性和传承的原因正在面临失传。
一、羌族美术简述
羌族美术根据羌族的历史、地域性及美术种类因素我们对其进行归类;
(一)羌族民居建筑
羌族民居建筑是羌族美术中最为独具匠心的,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不规则石料与高超的建筑技艺使得羌族房屋千年屹立,独特的造型与生存的大山环境及色调浑然一体。走进一座座房屋相连的山寨,一条条小巷相连宛如迷宫,一堵堵石墙高高耸起更加幽深。羌族民居依山而建高耸于云巅之上,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景。
(二)羌族工艺美术
羌族的工艺美术存在极为广泛根据生活环境进行创作;花、草、树、木、鸟、虫、禽、兽、大山、云朵…… 生活所及都是羌族人民的创作题材;在服饰上无处没有羌族工艺美术的存在。在羌族工艺美术分类中最为独特的是羌族刺绣及已将面临失传的羌族剪纸。
(三)羌族绘画
很少有人知道羌族的绘画艺术,它与羌族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有很大一部分存在于史书的描绘中,西夏的壁画、深山中的岩画。现代的学者没有将羌族绘画艺术单独列出,他的挖掘还更应该加深。
羌族美术是一类新型的研究课题,将其引入学校,进入课堂使我们作为美术教师的职责,会把学生带出单一的课本范围外,寻觅身边的美,探究羌族美学存在的独特性。
二、引入羌族美术教学进课堂的紧迫性
“5.12”汶川地震之后对本地区的羌族文化是一种灾害,特别是羌族的释比文化、羌族的建筑、羌族绘画艺术、羌族的神话传说都随着这次地震快速消失。
对于羌家子弟来讲这种羌民族文化挖掘的责任心更强更大了。通过上学期的“国培”的感受,我发现很多专家、教授都在关注羌族文化的继承。我校地处藏羌文化结合带,连接了藏族和羌族的文化。对于本课题的实施创造了优厚的条件,学生爱学、爱听、爱做,对羌族美术的传承创造了基础。
在我们国内中小学的教材由于很多原因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本地区的美术教学,所以需要乡土教材的融入使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提高。让他们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祖国,知道报恩、知道珍惜、知道成人、知道传承。使学生在学习中感会家乡丰富的艺术内涵。
三、羌族美术的教学方法
把羌族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开展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一)加强对学生的历史文化的传统教育
羌族刺绣和羌族建筑是我们家乡的骄傲,也为乡土活动提供良好的素材。《后汉书》早有记载羌族刺绣为“澡井”艺术,现在我县各个学校通过美术课外活动积极开展羌绣教学成效十分显著,同时我县将羌族剪纸从羌绣中剥离开申报为课题成为独立的羌族美术学科。而对于羌族建筑来讲我们身边到处是 ,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家乡美。
(二)树立学生的审美意识
家乡的文化具有独特的亲和力,美术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多方位的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欣赏,审美能力。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我们的村落山寨,有独特的分布特点,房子造型多样,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表现生活,表达情感。
(三)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制作后可在校园内办一个“羌族美术作品展”或“羌族美术资料展”等,让学生认识当地的羌族美术文化资源。培养学生有效开展,利用家乡自然资的意识和习惯。
四、利用震后重建配置的先进多媒体让课堂活动更精彩
(一)直接动手实践,真实感受
教师及学生可以在课余进行田野作业,通过相机,摄像机等收集很多素材远景,打开我们的视野,搜集和整理羌族美术资料。
(二)间接学习,感受乡土
通过放映通过多媒体的介绍方式,让学生欣赏羌族美术文化,感受羌族美术文化的浓浓气息。教师可带领兴趣小组的学生到当地的自然景点进行写生,让学生在写生的同时感受自然风光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羌族美术作品的创新
任何艺术的优秀成果展示突出在于创新,我要突出羌族美术的题材创新、材料创新要突出它的时代感和当代感,每个学生都是创作大师,只要基于传统羌族美术资源一定就会创作出大量的羌族美术作品。
五、延续课堂 社会与学校相结合
美术课外活动辅导是课堂美术教学的延伸,是学校美术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既和课堂教学统一,又有着自己的独立性。
请一些如羌族剪纸和羌族刺绣艺人艺术家为学生现场传授技法,使得民间艺术进入学校。在我们村寨里就有许多年龄较大的老太太能剪出漂亮的剪纸,我曾经就专程去拜访了多位民间艺人,他们的剪纸,造型生动,技法娴熟让我大开了眼界,回来后,我又把学来的技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深刻领会到劳动群众的智慧存在,产生拜访,学习的愿望 。
羌族美术教学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羌族美术资源,在于教师教学思想怎样与当前课程改革的理念相接轨,从而把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这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我国大部分幼儿园普遍采取的主要教学形式之一,幼儿通过参与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从而获得各项能力的发展。把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到幼儿的五大教育领域活动中,是最直接的开发利用方式。例如在健康领域:可对孩子进行各民族饮食文化教育、介绍各民族特有的动植物资源、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的风俗等;在科学领域:可向孩子介绍各民族的服饰,首饰、让幼儿了解当地的自然风光等;在语言领域:可对幼儿进行民族神话,寓言,歌谣等文学艺术教育;在艺术领域:可对孩子进行民族音乐,舞蹈,绘画,手工,扎染等艺术教育;在社会领域:可对孩子进行各民族风俗习惯,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丽江市幼儿园是纳西族特色幼儿园,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也注重挖掘民族文化课程资源,教师上的精品课都要求与民族有关,例如:一位教师上的《勒巴舞》是与纳西族有关,通过这堂课可以让幼儿了解纳西族特有的舞蹈和勒巴鼓,感知其勒巴鼓的鼓点节奏;还有《漂亮的七星》、《大家一起来打跳》……这些教育教学活动教师都巧妙地融入了民族文化,既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又在无形当中给幼儿传授了纳西族的文化。
二、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开发利用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通过自由选择、自主展开、沟通交流的一种主动活动过程,使幼儿兴趣与需要得到满足,个性与天性得到表露,创造性与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区域活动以其独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所喜欢的一种游戏活动形式。
丽江市幼儿园完成了民族特色区域活动创设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以及孩子的喜爱,同时也有来自不同幼儿园的老师来我园参观。我园的区域活动也融入了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资源,例如:(1)“纳西美食馆”其实是一个美工区,投放的材料是各种颜色的彩泥以及教师做成的一些成品“丽江粑粑”、“纳西烤鱼”“纳西凉粉”等,这些都是纳西族特有的美食,在这个区域里面幼儿可以做各种纳西族美食,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在无形之中了解了纳西族的文化,也认识了纳西族特有的美食;(2)“纳西族美工区”这个区域投放的材料是纳西族的各种服饰,各种装饰材料,他们会自然而然的了解、认识纳西族服饰的特点,以后见到类似的服装自然就知道是纳西族服饰,并且自己装饰各种瓶子、衣服等,进而更好的认识纳西服饰的色彩和纹样;(3)“图书区”这个区域投放的材料是纳西民族的民间故事、传说的图书,提供一些头饰、服装让幼儿进行故事表演;(4)“古城印象”这个区域是投放了各种古城里纳西习俗,各种美食等的相关材料,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亲自去体验纳西族人们的习俗和生活,有利于幼儿认识和传承纳西族文化。
三、在环境创设中开发利用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