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商务英语的文化意识

商务英语的文化意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3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商务英语的文化意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商务英语的文化意识

篇1

商务英语是一种为国际商务活动服务的专门用途英语,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逐渐发展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之一。在当今国际商务交往日益频繁,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商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商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与外商语言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沟通。当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英语+商务”的模式进行。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误以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顺利进行商务活动,造成跨文化交际意识缺乏,更谈不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务英语课程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对英文水平、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向学生传授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和他们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商务英语在某种程度上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商务英语的各个环节都涉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已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一、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商务英语自20世纪80年代热门起来,其教学与研究也在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兴起并很快形成热潮。“国际商务英语”在我国大专院校中早已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术语了。

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全球化,中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内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21世纪对外语人才要求的规格是“语言基础+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型”。商务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三个目标教学子系统:商务背景知识、商务背景中使用的语言和商务交际技能。商务背景知识的内容及其在课程中所占的份量取决于学习者工作性质及专业化程度。商务背景中使用的语言涉及词汇、句型、篇章及语音、语调等方面的能力。商务交际技能指从事商务交际活动所必需的技能,既有语言方面的,又有非语言方面的。虽然目标教学子系统涉及商务英语的各方面,但现实的商务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却依然停留在商务英语背景下使用的英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及篇章理解上,使语言方面的教学得到强化,但非语言方面的如文化层面的知识却常常忽略。绝大部分学生学习也刻苦努力,通过了一些商务英语方面的考试,获得了相关证书。但不少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毕业后从工作岗位反馈的信息来看,他们在工作中也深感交流的困难。虽然他们的语言知识掌握得很好,词汇量很大,语言基本功也不差,但到了实际商务交际中,因缺乏商务文化知识,用本民族的语言交际标准去生搬硬套,结果产生误解和冲突,最终导致商务活动的失败。例如:外商接待环节(一位即将毕业的商务英语大学生陪同六十多岁的英国客户来到预定的宾馆,临走不无关切地说:“You must be very tired,Sir.You’d better have a good rest since you are old.”不料这位老绅士很生气地回答:“No,I am not old,and I am not tired at all.”年轻人的困惑和尴尬就可想而知了)。上例是典型的用本民族语言交际标准导致交流的失败。另外,在商务活动的其他环节如商品包装环节,如果将印有荷花图样的产品销往日本,将印有猪形图案的商品运至伊斯兰国家,将没有成分说明的中药销往美国,都将会导致极大的失败。这样的商务文化现象无时无刻都渗透在商务活动中。

既然商务英语教学培养的目标对象是在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的涉外商务人才,因此要让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对象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商务工作,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一定的商务文化意识变得极其重要。

二、商务英语中的商务文化及文化冲突现象

文化深深植根于语言,语言蕴涵丰富的文化因素。商务文化属行业文化,是文化的一种表现行式。商务文化现象是实际商务活动发生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即在商品流通领域里,各行各业、各个环节商务活动中所发生、反映、传播的具有商业特色的文化现象。

不同民族对于不同价值观念有不同取向,在商务文化中,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礼仪习惯等。例如中国人思维间接、称呼语复杂、注重礼节、喜欢近距离与人交谈。欧美人思维就直接,就事论事,时间观念教强,称呼语简单,不注重礼节,喜欢谈话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谈吐比较幽默,喜欢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再如,在欧美,人们做什么事都严格遵守日程安排,有很强的时间概念;而亚非拉国家一般不太有安排日程的习惯,也不注意遵守时间,该干什么的时候可能没有按时去干,该结束的时候可能又不结束。因此在我国,外方经常抱怨中国员工缺乏时间概念,工作效率低,而许多职工又抱怨外方管理太严,所定指标太高。诸如此类的文化现象在商务英语中比比皆是。

三、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培养对策

1.提高教育者自身对教学目标子系统的充分认识,不断丰富商务文化素养。

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师首先要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的涉外商务人才;目标教学子系统中商务交际技能指从事商务交际活动所必需的技能,既有语言方面的,又有非语言方面的。因此,高校商务英语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外,非语言方面的技能,如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功能,应切实地把目的语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做好商务文化意识的导入,就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商务环境、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商业观念等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商务实践活动中注意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避免交流的失败。

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商务英语教师必须从文化层面上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应将课堂内容和真实的语言材料结合,向学生讲解西方国家在隐私、时间观念、客套语方面、餐饮习俗方面的文化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形式的正确性,让学生逐步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教学方法多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认知法等交际教学法,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

3.利用多媒体教室及实训基地进行跨文化练习。

在校园里的多媒体教室里,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电影录像等方法对异国商务文化进行介绍,同时商务英语专业还有其相应的实训基地,因此可邀请外贸企业里具有一线经验的外贸人士作专题讲座或进行交流,以反映商务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分析学习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各种交际技巧,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使其了解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差异。最后,通过角色扮演,营造一种文化气氛,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学会应对各种新问题的能力,并能得知异国文化的特征,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

4.开设中西方文化比较课。

在很多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没有中西方文化比较课,因此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习得也是零零散散。如果商务英语专业开设中西方文化比较课,这势必在量及质上提高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习得,因而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人士进行的商务活动中避免母语文化负迁移导致的语用错误。

综上所述,商务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而且经常会引起文化障碍,造成文化冲突。因此,以培养涉外商务人员的商务英语教学重点不应仅仅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语言基础知识,也应重视培养具备一定商务文化意识的复合型商务人。商务英语教学工作者应充分熟悉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以培养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篇2

    商务英语是一种为周际商务活动服务的专门用途英语,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逐渐发展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之一。在当今国际商务交往日益频繁,对具有周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商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商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与外商语言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沟通。当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英语+商务”的模式进行。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误以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顺利进行商务活动,造成跨史化交际意识缺乏.更谈不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务英语课程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对英文水平、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向学生传授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和他们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商务英语在某种程度上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商务英语的各个环节都涉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冈此,存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已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一、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商务英语自20世纪80年代热门起来,其教学与研究也在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兴起并很快形成热潮“国际商务英语”在我崮大专院校中早已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术语。

    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全球化,中国在经济、义化、教育等领域内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21世纪对外语人才要求的规格是“语言基础+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型”。商务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三个目标教学子系统:商务背景知识、商务背景中使用的语言和商务交际技能。商务背景知识的内容及其在课程中所占的份量取决于学习者工作性质及专业化程度。商务背景中使用的语言涉及词汇、句型、篇章及语音、语调等方面的能力。商务交际技能指从事商务交际活动所必需的技能,既有语言方面的,又有非语言方面的。虽然目标教学子系统涉及商务英语的各方面.但现实的商务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却依然停留在商务英语背景下使用的英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及篇章理解上,使语言方面的教学得到强化,但非语言方面的如文化层面的知识却常常忽略。绝大部分学生学习也刻苦努力,通过了一些商务英语方面的考试,获得了相关证书。但不少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毕业后从工作岗位反馈的信息来看,他们在工作中也深感交流的困难。虽然他们的语言知识掌握得很好,词汇量很大,语言基本功也不差,但到了实际商务交际中,因缺乏商务文化知识,用本民族的语言交际标准去生搬硬套,结果产生误解和冲突,最终导致商务活动的失败。例如:外商接待环节(一位即将毕业的商务英语大学生陪同六十多岁的英国客户来到预定的宾馆,临走不无关切地说:“Youmustbeverytired,Sir.You’dbetterhaveagoodrestsinceyouareold.”不料这位老绅士很生气地回答:“No.Iamnotold。andIamnottiredatal1.”年轻人的困惑和尴尬就可想而知了)。上例是典型的用本民族语言交际标准导致交流的失败。另外,在商务活动的其他环节如商品包装环节,如果将印有荷花图样的产品销往日本,将印有猪形图案的商品运至伊斯兰国家,将没有成分说明的中药销往美国,都将会导致极大的失败。这样的商务文化现象无时无刻都渗透在商务活动中。

    既然商务英语教学培养的目标对象是在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的涉外商务人才,因此要让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对象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商务工作.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一定的商务文化意识变得极其重要。

    二、商务英语中的商务文化及文化冲突现象

    文化深深植根于语言,语言蕴涵丰富的文化因素。商务文化属行业文化,是文化的一种表现行式。商务文化现象是实际商务活动发生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即在商品流通领域里,各行各业、各个环节商务活动中所发生、反映、传播的具有商业特色的文化现象。

    不同民族对于不同价值观念有不同取向.在商务文化中.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礼仪习惯等。例如中国人思维间接、称呼语复杂、注重礼节、喜欢近距离与人交谈。欧美人思维就直接,就事论事,时间观念教强,称呼语简单,不注重礼节,喜欢谈话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谈吐比较幽默,喜欢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再如,在欧美,人们做什么事都严格遵守日程安排,有很强的时间概念;而亚非拉国家一般不太有安排日程的习惯,也不注意遵守时间,该干什么的时候可能没有按时去干,该结束的时候可能又不结束。因此在我国,外方经常抱怨中国员工缺乏时间概念,工作效率低,而许多职工又抱怨外方管理太严,所定指标太高。诸如此类的文化现象在商务英语中比比皆是。

    三、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培养对策

    1.提高教育者自身对教学目标子系统的充分认识.不断丰富商务文化素养。

    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师首先要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的涉外商务人才:目标教学子系统中商务交际技能指从事商务交际活动所必需的技能,既有语言方面的,又有非语言方面的。因此,高校商务英语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外,非语言方面的技能,如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功能.应切实地把目的语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做好商务文化意识的导人,就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商务环境、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商业观念等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商务实践活动中注意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避免交流的失败。

    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商务英语教师必须从文化层面上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应将课堂内容和真实的语言材料结合,向学生讲解西方国家在隐私、时间观念、客套语方面、餐饮习俗方面的文化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形式的正确性.让学生逐步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教学方法多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认知法等交际教学法,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

    3.利用多媒体教室及实训基地进行跨文化练习

    在校园里的多媒体教室里.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电影录像等方法对异国商务文化进行介绍,同时商务英语专业还有其相应的实训基地.因此可邀请外贸企业里具有一线经验的外贸人士作专题讲座或进行交流.以反映商务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分析学习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各种交际技巧,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使其了解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差异。最后.通过角色扮演,营造一种文化气氛,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学会应对各种新问题的能力,并能得知异国文化的特征,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

篇3

二、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着重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1、教师要明确教育思想,努力提高自身商务文化素质

篇4

引言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一些英语教师只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商务文化,使语言与文化脱节。而由于英汉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以及历史、宗教、民俗等因素对文化理解所产生的影响,商务英语教学中对文化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懂国际商务规则、掌握世界各民族文化特点的复合型人才,而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已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1.商务英语中的商务文化和文化现象

1.1商务英语中的商务文化。

文化深深植根于语言,语言蕴涵丰富的文化因素。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商务传统风俗、商务礼仪习惯等存在差异。在英汉语言文化中,某些商务英语词语与汉语的意思在表面上所指一致,而涵义却不同。这就是语言文化差异。

1.2商务英语中的文化现象。

不同民族对于不同价值观念有不同取向,在商务文化中,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礼仪习惯等。例如我国的商务人员见到外商时常会递上一支烟。在中国,向客人敬烟是表示礼貌和友好,而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有不少人反对吸烟,向客人敬烟反而是不礼貌的表现。再如,不同国家民族的送礼规矩也不大一样。在英国,客户请对方吃饭,带礼物去是不必要的。如果对方要带酒,事先要问一下主人喜欢什么酒,这才恰当得体。在日本却恰恰相反,当对方被邀请到家里吃饭,不带礼物去就太失礼,并会被认为行为鲁莽,如果事先问一下需要送什么礼,会被认为行为粗鲁。诸如此类的文化现象在商务英语中比比皆是。

2.商务活动中常见的商务文化冲突

当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英语+商务”的模式进行。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误以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顺利进行商务活动,造成跨文化交际意识缺乏,更谈不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了。不同的文化因素在交流的同时会产生交叉和碰撞。如果不具备跨文化差异和不同的交流沟通方式的知识,就可能会产生误解和冲突,甚至会直接导致商务活动的成败。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涉外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中国加入WTO之后商务环境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已刻不容缓。

3.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商务英语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现状,要求必须强化商务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

3.1明确教学指导思想,提高教育者的自身素质。

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的涉外商务人才;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把目的语文化意识培养作为教学、学习的目标之一。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使自己具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商务环境、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商业观念等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商务文化、熟悉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

3.2具体教学过程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商务英语教师必须从文化层面上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商务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和素养,使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3.2.1课堂教学导入跨文化意识,注重文化教学。

教师除传授必要的语言和专业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让他们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教师应将课堂内容与真实的语言材料(authentic materials)结合,向学生讲解西方国家中称呼语、介绍、访问、宴请、告别等社会交往的文化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形式的正确性,重视语言应用的得体性,从而逐步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

3.2.2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交际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一定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教学方法应体现灵活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例如,交替采用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 approach)、任务教学法(task approach)、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等交际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3利用多媒体及其他手段进行跨文化训练。

这是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专项培训,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1)案例分析。教师对反映商务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释,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使其了解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2)亲自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或田野作业(field work),营造一种文化气氛,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学会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并能体会到异国文化的特点,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3)信息介绍。通过演讲、材料阅读、播放电影录像等方法对异国商务文化进行介绍;也可邀请外国专家作专题讲座或进行交流,以学习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各种交际技巧。

综上所述,商务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而且经常会引起文化障碍,造成文化冲突。因此,涉外商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外语运用能力,而且必须了解、熟悉异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法律体系、经营习惯及商业价值观,提高商务文化意识。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只有认识文化特征,加强文化意识,将语言与文化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准确性,才能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取得成效。商务英语教学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以培养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篇5

一、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商务英语是一门特殊用途语体,虽然本质上来讲它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但它更是“社会技能学科”,侧重于商务环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能力。语言与文化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一方面,每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为反映文化需要而服务的;另一方面,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一些英语教师只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商务文化介人,使语言与文化脱节。而商务英语的各个环节都涉及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如果在贸易实务中忽视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很多分歧,不利于成功地达成交易。因为在具体的国际商务交往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有时甚至直接导致商务谈判的失败。所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商务语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必要而紧迫的。

二、国际商务交往中的文化误解与文化冲突

先来看一个在招待会上交际失败的例子。宴会上,一位美国教授(A)从自己皮包里面取出餐巾纸给一位中国学者(C)用,便有了下面一番对话:

C:’Ihey are so beautiful,aren’t they?

A:"Ihey really are.I bought them in New York.

C: Well, well. We don’ t have to use them. You may save them for your important guests .

A: What do you mean? Don’t you tlvnk you are my impor-tart guest?

在中国人心目中,一旦对方接纳自己,友谊的方式往往是视对方为“自己人”,在交往中,无须过于客气。对话中C的言外之意是“既然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您也就无须将这么好的餐巾纸给我用,不如留给其他重要的人用”。C所说的important guest指关系疏远而需要讲究礼节的客人。C的出发点是为了加强友谊,而结果却适得其反。

还有一个案例:中国有个品牌化妆品“芳芳”,在国内很畅销,因为这名字会使人想起可爱女孩的形象。但该产品推销到美国和其他英语国家时,译者简单地用汉语拼音“fang一fang’’做广告,结果销路很差,原因是在英语中“佃喝一加唱,’是蛇的毒牙的意思。消费者难免会对它望而却步。

国际贸易交往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会有些只是闹出笑话,而有些则会造成经济损失,败坏公司形象。有时不了解贸易国家的文化环境不仅会导致失败,而且会引起国际商务活动的冲突和摩擦。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世界上有许多种文化形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国际商务人员不能不考虑的因素。

例如,一般情况下,欧美等国在送礼方面注重的是礼物的象征意义而不是礼物的货币价值,他们只把礼物作为传递友谊和感情的媒体或手段。在美国,一般的商业性礼物的价值在一二十美元左右。因此,有时赠送很昂贵的礼物效果适得其反,对方会怀疑是否有贿赂的嫌疑,这样不但不能加深相互间的了解和增进友谊,反而会引起对方的戒备。

当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英语十商务”的模式进行。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误以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顺利进行商务活动,造成跨文化交际意识缺乏,更谈不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了。

例如:“You mus have had a tough journey. Please let me help you with the luggage."(您一路辛苦了,请让我来帮您拿行李)通常对方会感到吃惊,甚至不悦。"No, no.听journey is OK, and I can manage my luggage.”

综上所述,在日益频繁的商务交际活动中,不同的文化因素在交流时会产生交叉和碰撞。如果不具备跨文化差异和不同的交流沟通方式的知识,就可能会产生误解和冲突,甚至会直接导致商务活动的失败。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涉外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中国加人WTO之后商务环境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已刻不容缓。

三、商务英语中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明确教学指导思想,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了“纯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忽视了文化背景的介绍及讲解。实践证明,成功的商务英语教学,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更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作为商务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熟悉商务英语教学所涉及到的两种文化—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有意识地增加文化差异方面的介绍和讲解,对自身薄弱方面进行充电。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倡教师的自我进修。国际商务英语教师应努力做到精通“双语言”、“双文化”,熟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目前,大多数的商务英语教材都提供了大量的练习。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利用role一play,group discussion, pair一work等方法,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训机会。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商务活动中的能力,加速学生将语言训练和商务知识融为一体,从理论向实际技能转化,从而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增强。

(二)具体教学过程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1.课堂教学导人跨文化意识,注重文化教学

将英语与汉语、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差异作为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列人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计划,对现有的课程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增设如英语交际文化习俗、英语与英美文化、商务英语与文化、商务礼仪、外事接待英语等社会文化课程,以利拓宽文化视野、增加文化内涵,改变国际商务英语教学中重语言知识教学、轻语言背景教学的不足。增强学生对文化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懂得只有狭义的语言能力不足以顺利进行对外交往的道理。教师应引导他们多读有关课外书籍,因为文化知识的获得不可能仅仅来自于课堂。如可通过电影、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

2.利用多媒体及其它手段进行跨文化训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