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数字经济的展望

数字经济的展望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数字经济的展望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数字经济的展望

篇1

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化,科学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也给新时期的机械制造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机械自动化技术,正是机械制造在发展过程中应对挑战的产物。对于我国而言,虽然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时间较短,但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表现形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甚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概述

机械自动化技术,其实质就是将机械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进行结合,对需要加工的对象,进行自动化、连续性的生产作业,从而使得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化、安全化和自动化,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机械自动化技术属于一门专业性较强、应用范围较广的学科技术,一般来说,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系统工程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程序单元

是机械自动化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主要功能在于对系统的工作进行判断,明确系统“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

(2)作用单元

主要是对系统进行能量的施加和定位明确,确保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

(3)传感单元

传感单元是机械自动化系统中的基础性单元,可以实现对系统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以及对系统性能参数的分析。

(4)制定单元

制定单元属于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利用相应的设备,对传感单元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对比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相应的动作信号。

(5)控制单元

指用于确保系统正常工作,对系统动作进行调节和管理的保障性单元部分。

机械自动化技术对于机械制造行业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主要表现在:首先,可以使机械制造的过程更加高效和迅速,从而减少制造过程中的人力成本,降低设备的成本造价;其次,可以显著提高机械制造的产品质量,强化生产效率,不仅可以控制产品的生产周期,便于产品的批量化生产,还可以提高机械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提升机械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然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机械制造的自动化,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用

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发展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动化应用

自动化的应用是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涉及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可以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1)信息的自动化

机械制造中的信息自动化,主要包括对产品数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辅助设计以及数据库管理等,通过对设备信息的管理和分析,可以在自动化系统中输入相应的参数信息,从而实现控制生产的目的,是产品质量和实用性的有力保障。

(2)物资供输的自动化

物资传输的自动化,可以利用系统,实现对于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自动运输到相应的位置,也可以将成品进行收集和整理后,运出生产线。对于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而言,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减少机械制造的生产成本。通常情况下,物资传输的自动化系统,必须包括自动传输装置、自动控制装置和单机自动装置等。

(3)生产的自动化

生产自动化是自动化的关键,是指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人为操作,系统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参数和数据,自动完成生产过程,从原料的运输、抽检、装配一直到包装,完全由系统自动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条生产线往往只需要几个管理人员,极大地节约人力资源。而由于完全由机械自动生产,不存在疲劳操作,可以在机械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持续重复生产,从而极大地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减少出错率,确保产品的质量。

(4)设备装配的自动化

设备装配的自动化,主要是针对生产设备而言。可以利用机械自动化技术,结合相应的参数、规格、形态等,对生产中需要用到的设备进行自动化装配,之后结合相应的数据信息,对设备进行调试和组装,形成一条相对完整的生产工艺流水线。

2、集成化应用

集成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对技术功能和技术经营的集成。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计算机集成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机械制造的过程进行优化。在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实现计算机技术、企业管理技术以及数控技术等的有效集成,确保其各自的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地发挥,推动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就目前而言,较为常见的集成方式,是CAD/CAM 为主的 CIMS工程应用方式,可以切实保证机械制造的稳定和发展,在机械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基本上完成了对整个行业的全面覆盖,其本身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也决定了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成为机械制造行业最为核心的生产方式之一。

3、智能化应用

智能化应用,是指融合了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系统工程管理技术在内的多项技术措施,是在自动化的基础上,通过与专家系统的结合,实现智能化生产的技术措施。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系统能够自主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结合实际情况,对生产进行管理和控制。就目前而言,智能化应用的重点和关键,在于专家系统。所谓的专家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其内部数据库中集成了大量的专家水平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解决。专家系统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形象地说,应用专家系统对机械制造的过程进行管理,就好比聘请了一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可以对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检测,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机械制造的顺利进行。

4、柔性化应用

柔性化,是指机械自动化系统可以在面对不同的环境时,表现出相应的适应力,具备良好的可操作空间。也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出的产品,对于市场有着极强的适应力,可以从容面对市场的变化情况。在当前的机械制造行业,不仅需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保证,还必须针对市场的实际需求,及时做出反应,对生产结构和产品类型进行适当调整,避免生产与市场的脱离。而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柔性化应用在机械制造中表现为敏捷制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

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保证产品的生产周期;

③对信息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强化;

④对企业结构进行优化,满足市场对于机械制造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柔性化应用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举一个较为显著的例子,在某县城拥有两家农机生产企业,企业规模和产品结构相似,相互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在发展过程中,甲公司实行技术保密措施,固守自身的生产方式,一味埋头生产;而乙公司实行柔性管理,安排专人到农户家中,了解农户对于农机的实际需求,并努力做好技术攻关,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对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规格进行了适当调整,虽然在一段时期中加大了成本的投入,但是由于顺应了农民的实际需求,其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迅速扩大,一举超过了甲公司,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三、机械自动化技术前景展望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机械自动化技术开始逐渐向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

①数字化环节:可以使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对产品的零件使用情况进行模拟,从而对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和创新,确保自动化生产的合理性。

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的生产过程,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支持。实现企业机械自动化的过程,实际上正是数字化生产的形成过程。

③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管理,是指通过对系统数字信号的处理和传输,实现对于机械制造过程的管理,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机械自动化技术开始出现虚拟化的趋势。虚拟化制造技术实际上与数字化环节存在很大的一致性,同样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控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对机械制造的实际生产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从而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在实际生产中尽量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从而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机械制造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将机械自动化技术和机械制造的相关工艺技术进行融合,才能推动机械制造行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机械化水平尚处于发展阶段,差距巨大,但是也在不断缩小,相关技术人员要加强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切实提高我国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会卿.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家,2013(18)77-79.

[2] 李秀昌.浅谈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9)201.

[3] 黄永亮.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3(4)95.

[4] 胡阔海.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J].机电信息,2012(30)115-117.

篇2

在数字技术出现之前,电影制作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以胶片作为介质和载体。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高科技为电影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技术贯穿到了电影创作、制作的全过程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电影的表现形式。可以说,在当今世界,电影的数字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部影片成功程度的重要标志。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国外电影,数字技术的应用基本上占到了百分之百。近年来,国内电影市场开始活跃起来,推动国内电影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因素就是数字技术。可以说,数字技术带来了电影事业的“春天”。

一、传统电影的发展

电影是在资本主义建立,现代科学技术获得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人们满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商业市场环境后,逐步发展起来的。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1895年3月22日,他们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放映了《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一批纪实短片,标志着世界电影的正式诞生。卢米埃尔兄弟被称为“电影之父”。 1896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随着工业革命席卷全球,电影技术在全世界广泛应用与推广,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断提高。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电影也逐步传入国内。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时代的到来。中国电影自诞生,就将传统的京剧、说唱艺术等形式融入其中,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电影艺术。

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问世,传统单调的黑白色彩开始退出人们的视线,通过色彩制造视觉冲击,增强电影的表现力和美感,成为电影发展的有一个跨越。

20世纪70年代末,由好莱坞科幻电影大师乔治·卢卡斯拍摄的影片《星球大战》,标志着电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星球大战》通过数字技术,将人们的想象的“星球大战”和太空景象变成了画面,将电影事业带入了一个数字数代的新纪元。

二、数字技术给电影事业带来的影响与作用

数字技术带给电影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现实的。数字技术在电影上的成功广泛应用,提高了人们对电影艺术的追求,促进了电影事业的飞速发展。

第一,数字技术提高了电影创作制作的效率,降低了电影成本。数字技术将传统的依靠人工劳动进行电影创作创造的过程,变成了依靠计算机劳动进行创作创造的过程。在电影拍摄之前,能够通过电脑数字技术对即将进行的拍摄进行“模拟演练”,从而有效地降低拍摄难度,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预防。不但使得人的工作强度和难度降低,而且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

第二,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影收益分析、拍摄经验数字化积累更加科学。电脑通过对所收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有效地得出电影的成本构成,帮助制片人合理调整费用结构。通过对现场道具数据、灯光照明数据、服装设备数据、动作特技数据等收集与分析,可以使拍摄的经验更加科学,有据可依,为电影拍摄技术的提高奠定基础。

第三,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弥补电影前期创作拍摄中的不足。一是在现有条件下,依靠人力和设备无法完成的动作或布置的场景,可以通过电脑数字技术的模拟制作来完成。这样不但节约了电影拍摄和制作成本,而且降低了拍摄的难度和危险性;二是前期拍摄和制作中出现的错误、失误等,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将文字、色彩、画面长度、片段次序等进行调整修正,从而实现电影效果和目的。

第四,数字技术的应用拓展了电影的美学空间。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将同一个场景进行远景、中景、近景处理,利用计算机软件编辑合成技术建立数字模型,生成新的影像。例如,利用数字技术将站立在地面上的人,实现空间位移,呈现出腾云驾雾的感觉;通过数字软件的处理,将人的表情或者场景进行淡入淡出的特写,实现环境语言的表现力;将影片的色彩进行数字化处理,增加电影内容的厚重严肃或者沧桑感等等。数字技术的应用,给电影创作创造者的思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级大地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增加了电影的可观性和趣味性。

第五,数字技术的应用扩大了电影的容量。传统的以胶片作为介质的电影,刻录的时间长,难度大,容易受到光线、湿度、温度等环境影响,不但体积大,不易携带,还容易发生损坏、不清晰等质量问题。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电影存储,不但容量大,而且存储安全方便,不会出现画面损坏等自然后果。

总之,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影创造的全过程,给电影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电影事业的跨越发展。

数字技术是实现电影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手段和方法,但不是目的。一部具有价值的电影,一定是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产物。过分地滥用数字技术,一味追求数字技术的运用,会破坏电影的艺术美感和原生态的滋味,将观众带入更加虚幻的境界,降低观众对电影的兴趣,从而制约电影的发展。

三、网络环境时代电影模式的改变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电影的发展触角再次延伸,由此产生了“网络电影”也被称为“微电影”。其特点是短小,精炼,灵活,电影创作与制作的主体多元化,互动性强,不断丰富和补充了现有的电影形式,而且逐渐称为引领电影事业发展的潮流。

首先,网络电影的参与性、自主性极强。传统的电影形式,尽管有的视觉感觉冲击也很大,但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电影的主题思想和意志,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网络电影成就了普通人的“电影梦”。普通网友只要从往网络上下载一个电影制作软件就可以编写剧情,设计故事情节和环境氛围等,设定自己在其中的角色,拍摄自己想要的电影。还可以上传自己拍摄的电影,与网友一起交流讨论,进行互动分享,不仅满足了观众对电影的内心需求,而且让观众从荧幕前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活跃了电影的创新思维,有利于电影事业的发展进步。

其次,网络电影的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网络世界打破了年龄、地域、文化、经济、政治等差异,让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充分传播,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文化繁荣。网络时代,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电影的创造创作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电影的传播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影评家。电影事业打破了神秘的面纱,由精英阶层的文化盛宴,逐步扩展为普通的精神套餐。

电影的艺术形式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深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电影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艺术价值随着网络电影的日新月异而在不断地提升。

篇3

中图分类号 TN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0-0074-02

目前,数字技术的利用较为广泛,在电视领域的应用尤其深入。从目前电视行业现状来看,数字电视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因为利用数字电视,可以有效地实现网络和数字的对接,实现电视的网络化后,这对于满足现阶段人们的需求具有积极的意义。数字电视的研发必然要利用到终端技术,而终端技术的进步则会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所以在三网融合的基础上进行数字电视终端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的分析,具有较高的价值意义。

1 三网融合的业务范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网融合主要的任务就是解决在系统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操作性问题,从而使得多媒体业务、个性化和综合化服务等问题都得到解决。换句话说就是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用户可以在不限时间、不限空间的条件下利用终端设备进行个人通信的实现。从三网幅度融合解决的主要问题来进行分析,发现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主要的业务范围包括两大块:第一是进行图像和语音服务,也就是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第二就是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服务,通过信息化服务的提供,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条。在三网融合不断地发展中,增值服务也渐渐被纳入业务范围。

2 三网融合的技术特点

三网融合技术是在近年来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技术具有5个方面的突出优势:第一是此技术很好的实现了产业的融合,因为其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数字电视技术进行的有效的整合;第二是此技术实现了三屏的融合,所谓的三屏值得是计算机、手机和电视屏幕;第三是此技术实现了4C的融合;第四是利用此技术,将信息化和工业化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第五是此技术使得数字电视终端的系统操作平台集成化越来越高而成本越来越低。

3 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终端的设计方向

3.1 数字电视终端的硬件设计考虑

在进行数字电视硬件终端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两个方面:

第一是硬件的质量。从目前的市场调查中可以看出,有部分的数字电视硬件设计并不过关。一是结构优良性不足。无论是在整体结构的流畅性,还是在具体的细节处理方面,都会出现性能等缺失的问题。这种问题严重影响到了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康佳彩电的发展为例,康佳数字电视在技术利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结构问题,由于结构改进存在问题,所以康佳数字电视的质量普遍较低,在市场中的口碑不高,所以在本世纪初,康佳数字电视经历过短暂的热销之后,很快就失去了市场份额;二是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材料选择往往会出现偏差。就现在市场客户反映,数字电视的画质、音效等方面较以前的电视有了提升,但是材料的牢固性以及稳定性大打折扣,这就给数字电视的整体优化带来到缺陷。所以在设计中必须要就质量进行提升。

第二是硬件的配套性。数字电视终端要想发挥更好的效果,各项硬件的配合工作非常重要。所以在进行硬件设计的时候,要就配套性进行两点考虑:一是要对整个硬件设计的完整性进行考虑。通过完整性的考虑设计,硬件系统在统一性方面的要求就会达到,而具有统一性的硬件,在配合利用的时候,其性能发挥会更加的充分。二是要在硬件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性的设计考虑。细节性设计考虑主要的目标是提高硬件组合的流畅性和统一性,使其组合效果达到最佳。换言之就是要在细节处着手促进硬件系统的完整性发挥。以长虹为例,长虹是我国最老牌的电视企业,在电视制造方面积累的丰富的经验。随着数字电视的兴起,长虹积极的进行技术更新和生产转型。目前,不仅在硬件的完整性上实现了突破,在细节性的考虑上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所以长虹的品牌从20世纪到现在,一直受到市场的肯定,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数字电视生产企业。

3.2 数字电视终端的软件设计考虑

数字电视终端的软件设计考虑也是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就软件设计而言,主要需要考虑4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要进行软件兼容性的考虑。软件兼容性的考虑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硬件和软件的兼容。二是软件和软件的兼容。由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利用的理念、方法的不同,所以硬件和软件存在着一定的匹配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会造成程序的运行异常,所以在进行软件设计的时候,要针对硬件条件的特点进行针对性设计,提高二者的兼容性,使其能够配合的更加有效。软件和软件的不兼容这是目前经常发生的现象,所以在进行软件设计的时候,要针对性能进行设计更改,或者是进行相应的辅软件设计,使得软件之间的兼容性更好。

第二要考虑软件的智能性。智能化发展方向是目前技术改革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在进行软件设计的时候,要对智能化进行重点的考虑。考虑智能化的软件设计,需要重视两个方面:一是程序开发的智能化。因为智能化的实现需要在固定的程序中实现,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对程序的智能化进行反复的推敲,这样才能真正的将智能化的软件设计出来;二是要注意芯片的性能。从目前的实际来看,数字电视终端的智能化主要通过集成芯片来实现,所以在进行芯片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其容量和优化,使其能够满足智能化城市的需要。在目前的数字电视软件智能性开发方面,LG在行业中的口碑不错。凭借着智能化软件的应用,LG品牌的数字电视具有较高的智能性,所以在三网联合的背景下,人们处于对智能软件的考虑,对于LG数字电视具有较高的关注度,这也是LG能够在行业中保持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是要考虑软件的多样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这二者的发展对于数字电视的进步个发展是一种推动,为了更好地满足这种推动的要求,数字终端的设计要打破单一的设计方向,向多样化发展,所以在进行软件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其多样性。其实,多样性的软件设计,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在程序开发方面要具有多样性。因为软件的功能和用途一程序为基础,如果程序做不到多样化,那么软件的多样化也就无从谈起;二是在程序利用的时候要考虑区别性。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相同的程序运行,其结果会存在差异,所以要以此为理论,进行软件的多样化利用,以达到多样化的目的。

第四就是要考虑软件的流畅性和系统性。软件的流畅性和系统性是实现软件功能的重要保证,所以进行设计考虑毋庸置疑。就流畅性而言,软件运行要想流畅,与内部程序的构建息息相关,所以需要在不断调整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流畅性的测试,这样才能在不断修改的情况下得到具有最优性的软件。系统性也是软件发挥作用的重要支持,系统出现错误会导致程序的运行瘫痪或者是软件的损毁,所以在进行软件设计的时候,对于其适用系统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只有在真正的理解了系统特点的时候进行相应的软件设计,软件的性能和运行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4 结论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目前的社会中得到了大发展,在这样的社会潮流中,为了满足数字化电视的发展潮流,积极的将三网进行融合,从而使得数字电视终端的发展具有更高的集成化特点。

篇4

《报告》的主要亮点

(一)全球互联网普及率日渐触及天花板

《报告》显示,全球互联网设备和用户数增长率均趋于停滞或放缓。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同比增长率,2010年超过70%,2017年为零增长。互联网用户数的增长率从2010年的13%左右减少到2017年的7%左右。2018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将达到36亿,超过了全球人口总数的50%。《报告》认为,当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之后,全球互联网用户数的增长将越来越难。

(二)大数据促进互联网服务提档升级

《报告》显示,互联网企业正在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和使用,让低价服务变得更好。Facebook、Pint er ests、Spotif ys、Netf l ixes等社交、新闻资讯、音乐、视频类网站或APP,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他们通过对集体数据和个人数据的分析来优化产品,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令用户感受到这些服务的价值,使用时间将随之增加。这些网站或APP的订阅用户增长率也出现了较快增长。

(三)技术创新未造成大规模失业潮

《报告》认为,近70年来,新技术促进了GDP的快速增长,而失业率一直保持稳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就业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人们更容易找到自由职业。2014年—2017年,美国自由职业者增速是总劳动力增速的3倍多。二是按需工作数量庞大,并保持高速增长。比如,Uber2017年增长率达到50%,其全球有300万名司机,其中美国有90万名,每周平均工作时间17小时,每小时平均收入为21美元。

(四)用户在个人利益和隐私保护间不断寻求动态平衡

《报告》认为,大部分消费者会为了利益而分享个人数据。咨询公司德勤对美国消费者的调查显示,79%的线上消费者愿意为“明显的个人好处”而共享个人数据,超过66%的在线消费者愿意和朋友亲属共享个人数据。当利益不明显时,大部分消费者会选择通过卸载应用、改变隐私设置、关闭Cook? ies、停止访问某些网站等方式,来保护个人隐私数据。

(五)中国在全球互联网的领导力快速提升

《报告》从企业、用户、智能手机等方面对比了美中两国在互联网领导力方面的变化。中国在全球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力在快速提升。从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排名20强看,5年前,美国9家,中国2家;目前,美国11家,中国9家。从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全球份额看,中国2007年为零增长,到2017年实现占比40%,美国2017年占15%。此外,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大型互联网企业具有丰富的产品服务生态,但与美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互联网企业用户规模看,美国Facebook的22亿和Googl e的20亿,明显领先于中国腾讯的10亿和阿里巴巴的7亿,且Facebook和Googl e的非北美用户占绝大部分,腾讯和阿里巴巴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中国,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国际化进程仍显滞后。

(六)美国科技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和资本支出

《报告》显示,过去20年全球范围内的科技风险资本融资和美国上市科技公司IPO发行交易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美国科技公司在美国所有行业中的研发支出和资本支出最大、增速最快,两者占营收的比重从2007年的13%增长到2017年的18%。2017年,美国上市公司中研发支出和资本支出排名前5的企业均是互联网企业,其中,亚马逊、谷歌、英特尔的研发支出和资本支出较2016年分别增长高达45%、23%、11%。

几点启示

(一)互联网应用加大了全球数字鸿沟

《报告》显示,全球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之后很难再继续增长,但普及的用户应用还在继续深化,导致全球数字鸿沟持续扩大。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机遇,进一步加速了经济社会数字化进程,而不发达国家未能驶入互联网发展的快车道,与发达国家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在网络覆盖范围、互联网服务资费、教育水平和知识技能背景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加剧了上述现象。缩小数字鸿沟,推进互联网普遍服务,需要从扩大网络覆盖范围、降低互联网服务资费、提升教育知识水平多方面协同发力。

(二)互联网等技术进步提升了产业供给侧服务质量

《报告》显示,得益于对用户数据的收集与利用以及高度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愿意为服务付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用户互联网服务的结合,大大优化了用户服务供给质量,促进了传统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服务提档升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能够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提升供给侧质量,能够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重要路径选择。

(三)技术创新引发的产业结构变化释放了就业红利

《报告》显示,过去的技术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大规模失业,总体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技术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变化和产业分工细化,部分传统产业退出历史舞台,同时衍生出不少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对就业人员需求持续减少,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分工细化对就业人员需求增加,相互之间此消彼长,使全社会失业率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同时,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对人才需求也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产业工人不断掌握新的产业技术,提升自身适应能力。

(四)隐私保护和用户体验是产业创新发展矛盾体

《报告》显示,当个人数据开发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时,用户愿意让渡部分隐私来提高其服务体验;反之,当个人数据利用对个人没有显著意义时,用户对隐私的保护就比较关注。依据服务需求,用户在体验和隐私保护之间寻求一种动态平衡。无论政府加强数据治理还是推动产业发展,都须注意用户需求这一特点,过于严格或固定的个人隐私保护政策,都不利于产业创新和用户服务体验的提升。

(五)互联网产业正在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报告》显示,由于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崛起,在网络领导力方面,中国正在快速追赶美国,全球前20大互联网企业中,中美两国几乎平分天下,与5年前相比,竞争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互联网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和融合效应,对各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各国在互联网产业方面的比拼,最终将对国际竞争格局产生显著和深远影响。

(六)研发和资本投入是驱动产业创新的双轮

《报告》显示,科技公司的研发支出和资本支出,美国最高,其两者支出所占营收比例从2007年的13%增加到2017年的18%。在过去20年间,美国科技公司创新持续加快,主要得益于研发支出和资本投入双轮驱动。纵观全球网络科技企业,频繁投资和并购促进了包括人才等优质资源的聚集,而快速增长的研发支出使得企业争先恐后为未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美国的网络科技公司紧紧抓住这两点,获得了巨大成功。

对策建议

(一)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包容性发展

一是持续推进宽带通信网络普遍服务,加快网络的升级改造,加快推动5G试商用和大规模部署,以多种方式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满足农村、边远地区和贫困山区的网络接入需求。二是持续推进宽带普及提速降费,提高互联网资费的可负担性,为老百姓(603883,股吧)提供用得上、用得起和好用的互联网服务。三是加快推进互联网无障碍服务,加大互联网无障碍终端和服务供给力度,不断满足不同知识和技能背景的人士对互联网的使用需求。

(二)以互联网创新应用助推产业供给侧改革

一是以互联网应用促进企业服务模式创新,创新移动服务、个、在线服务、远程服务、O2O服务等多种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客户服务新需求,释放场景应用红利。二是以互联网应用促进企业组织模式创新,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筹等网络平台服务,提高企业对产业资源整合能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三是以互联网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精准营销、个性化定制、网络制造等新商业模式,以需求侧的深度挖掘来助推精准供给。

(三)加强互联网相关教育培训力度

一是提高全民信息素养,推进互联网应用教育从娃娃抓起,把互联网应用技能作为全民基础技能来培养,将其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二是优化教育人才结构,加大互联网技术、应用、融合、管理、治理和安全等各方面创新人才的培养,满足互联网和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融合对产业人才结构变化的需求。三是加强产业工人互联网应用技能培训,完善定期培训机制,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强化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培训,提高产业工人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能力。

(四)平衡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开发促进产业创新

一是制定合理的隐私保护监管政策,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依据国内产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完善个人数据采集、流通、开发和利用政策,加大隐私保护和监督检查的执法力度,提升数据保护水平。二是鼓励在尊重个人数据保护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加强对个人数据的开发利用,促进服务优化、体验提升和产业创新。

(五)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篇5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6-6406-04

1概述

环保工作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是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大气和水质监测的环境自动监测站被大量建设。环境自动监测站作为环境监测的核心环节,承担了实时监测区域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的重要职责。随着环境自动监测站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少人或无人值守模式在环保系统得到大力推广,环境自动监测站设备运行管理日益受到重视,从而对环境自动监测站内运行环境和动力系统的智能化远程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1存在的问题

环境自动监测站数量众多,地域分布广且很多地处人烟稀少的区域,这些特点给环境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带来很大不便。

1)环境自动监测站缺乏对环境和动力情况的有效管理。

目前,环境自动监测站数量众多,地域分布广且很多地处人烟稀少的区域,在防火、防水、防盗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人员值班巡检管理,一旦发生火灾、漏水或失窃事故,不能及时报警。由于站内安装着大量精密的监测仪器,对环境温度、湿度和供电情况,有着严格的要求,一旦温度或湿度过高,需要立即开启空调。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不能及时了解环境自动监测站内的实时情况,导致对整体安全防范形势无法把握,不利于环境自动监测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2)环境自动监测站缺乏对进出人员的管理与控制。

各环境自动监测站一般建在偏僻的地方,虽然都有巡检值守制度,但工作人员的进出情况并不能很好的监管,从而导致知道谁来过,呆了多长时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记录,需要使用门禁系统规范科学的管理工作人员进出,并有据可查,从而确保设施的安全和正常维护。

3)报警信息不能第一时间得知

各环境自动监测站当发生非法闯入、空调漏水报警、门锁被撬等等问题时,信息不能在第一时间告知监控中心,造成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会给环境自动监测站的安全和财产带来隐患。

1.2实现目标

针对以上环境自动监测站的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着眼于环保管理智能化的发展方向,结合当前先进的物联网ZigBee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将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应用于环境自动监测站日常管理,将环境自动监测站环境、动力、设备状态等信息统一监控起来,有效解决环境自动监测站存在的弊端,消除环境自动监测站在资产安全和信息管理上的盲区。

2关键技术

2.1 Zigbee技术

作为物联网感知层自组网络系统,Zigbee技术在无线数据传输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组基于IEEE批准通过的802.15.4无线标准研制开发的,有关组网、安全和应用软件方面的技术标准。它工作在2.4Hz的ISM频段上,传输速率为20~250 kbps,传输距离为100米到1200米不等。

Zigbee主要适合于工业控制、传感和远程控制领域。它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信。Zigbee技术的通讯数据速率以及灵活通信范围的特点决定了它适合于承载工业数据通讯的业务。Zigbee具有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其在工业监控、传感器网络、安全系统等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2传感器网络技术

传感器网络技术是当前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多学科高度交叉,知识高度集成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它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并以多种网络方式传送到用户终端,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全面互联。典型的传感器网络的系统结构包括:分布式传感器节点、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和用户软件接口等。其中,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基本组成包括:数据采集单元,由传感器和协议转换器组成,并部署在被感知对象内。数据处理单元,主要是具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监控主机。数据传输单元,由内嵌在嵌入式监控主机内部的有线或无线通信模块组成。

3系统方案概述

环境自动监测站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现场端系统和中心平台两大方面。针对环境自动监测站日常管理需求,利用传感器网络技术,整合安全防范、消防报警、环境监测、动力监测、视频监控、门禁、远程控制等单元,实现对环境自动监测站的人员入侵、火警、漏水、温度等环境情况与供电动力系统等环境自动监测站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与历史数据记录,为环境自动监测站设备等资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为环境自动监测站设备提供适宜的运行环境。同时,能在各单元间实现远程联动控制,实现各系统的合理、稳定对接,使得各个单元协同操作成为可能,并将环境自动监测站现场现场设备监测数据与环境数据接入中心端,为环境自动监测站远程监控提供统一、高效、智能的管理平台。

图1环境自动监测站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组成框图

3.1现场端系统

现场根据传感器技术特点,采用模拟信号、开关信号、数字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并以总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到嵌入式主机,进行数据处理。对于部分不能直接布线连接传感器的区域(如室外),采用传感器与Zigbee模块相结合,自组网无线网络,将监测数据实时传送回中心端,使系统具有灵活的组网模式。

现场端系统部分以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嵌入式主机为汇集点,实现了将环境自动监测站室内温度、湿度情况进行统一实时监测,并在空调与门窗附近的地面安装漏水监测模块,判断是否温度过高、是否漏水,为环境自动监测站设备提供适宜的运行环境、为环境自动监测站设备等资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通过远程控制部分实现开启环境自动监测站内的空调,并调至指定温度与模式。根据环境自动监测站实际需求,将环境自动监测站外的射灯有机的与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结合起来,成为它的一个重要控制单元,实现远程开启、关闭灯光,降低管理人员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由于环境自动监测站众多,通过安装门禁监控系统控制,使用授权开门卡,避免了传统巡视需携带大量钥匙开门,解决了人为疏忽、钥匙的丢失、被盗和复制等传统保安防范存在的问题,保障环境自动监测站资产安全。

3.2中心平台软件

环境自动监测站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软件作为中心平台控制核心,借助环保网络,通过WEB的方式在环保网络内按照身份权限登录,实现对环境自动监测站设备的监测状态,室内温度、湿度、漏水等环境情况,站内门禁出入人员、时间记录等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并支持对环境自动监测站内门禁、空调等设备的远程控制,当有需要时可完成远程开门等动作。变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可在中心平台可根据昼夜长短使用情景模式,设定远程自动灯光开启、关闭时间。除此之外,通过网络还可以实现地区所辖环境自动监测站的统一管理,通过添加设置将各地的环境自动监测站多站点联网监控。

中心平台监控软件采用上运行的模块主要包含数据收集整理模块、监测设备控制模块、数据入库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告警模块。软件采用B/S构架模块化设计,部署方便,操作简便,还可根据环保行业自身管理需求和监控现状进行定制。

在中心平台基础之上,支持手机客户端实现移动在线巡检工作,便于用户能远程查看各站位的实时监测数据、历史数据曲线、报警信息、环境信息等,并对报警情况进行在线提醒,同时满足突发事件下的现场指挥,为传统环境自动监测站管理提供多角度、立体化管理手段。

3.3 Zigbee组网

将各个传感器与Zigbee模块构成一个无线传输节点,与主机内嵌的Zigbee模块组成一个无线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可以实现数据的传递、传输以及信息交互,每一个无线节点都会生成一条通往主节点的路径。

4各子系统单元应用

4.1动力系统监控

环境自动监测站内的动力系统信息直接关系到环境自动监测站正常运行,动力系统监测包括环境自动监测站的全部电源设备,如配电柜等。

通过部署智能电量检测模块,监测一级、二级交流配电柜的主回路和各分回路的各种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功率因数、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等;监视各级开关的开关状态。显示和记录各种参数的变化曲线,并对各种报警状态进行记录和报警处理。

4.2环境系统监控

环境自动监测站内的环境量信息关系到设备的安全运行,环境系统监控包括:环境自动监测站的空调设备(商业空调或精密空调)、漏水监控、温湿度监控等。

4.3安全防范监控

安全防范子系统通过部署人体红外探测器等传感器与监控主机直接连接,当发生报警时,报警信息能够及时上传给监控主机,并且能联动相关设备,比如声光报警器等,并同时通知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4.4消防系统监控

通过采集消防控制器或烟感探测器报警信号实时监测火灾警状态,当有火警发生,监视系统以直观的画面显示报警信息并作报警通知,采取联动消防设施并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报警。

4.5视频监控

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的视频监控子系统超越硬盘录像技术,采用视频组态的概念,将各通道的图像以控件组态的方式随意插入某个界面,对于大型的监控系统而言,以电子地图的方式来集中管理各个场地的数据和图像的界面,十分方便。由于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将动力环境监控和闭路监控合二为一,因而可以随意实现动力环境与图像的联动控制,一旦有异常事件发生,监控系统自动弹出现场图像画面,即时录像并作报警提示和处理。

4.6门禁系统监控

通过门禁控制器提供的协议或门禁管理软件对环境自动监测站人员进出的时间、位置、姓名进行监控,可手动远程控制环境自动监测站门的打开关闭,可对不同的工作人员发放不同权限的卡,通过不同权限的感应卡开启不同的门,进入不同的设备区(如为运维人员远程开关门等)。每张卡的权限可随时更改,避免丢失的卡被人利用,解决了人为疏忽、钥匙的丢失、被盗和复制等传统保

安防范存在的问题。此外,控制门的开关、门禁系统可与视频系统联动,对进出环境自动监测站的人员进行自动录像等。

4.7远程控制子系统

当环境自动监测站发生突发事件(如着火、漏水等)时,能自动解决部分问题,并通知管理者进行远程控制,在第一时间自动解决相应问题,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固定资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当有人非法进入环境自动监测站时,系统将自动启动联动装置,自动打开照明系统,并向视频系统传输信号,由视频系统负责对非法入侵者进行实时拍照和录像,同时向中心站传送报警信息并进行声光报警;

由于温度过高会对环境自动监测站内的设备产生影响,会对上报的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此时中心站可远程进行空调系统的调节,工作模式、工作状态、温度调节等,也可以和温湿度系统进行联动,当温度高于预设值时则自动开启空调,并按预设方案进行温度和模式的修改,当温度低于预设值时则自动关闭空调;

当环境自动监测站出现浸水时,设备将和抽水泵进行联动,进行抽水作业,当水位低于预设报警值时设备将自动断开抽水泵作业。

当发生火情时,通过部署在环境自动监测站内的烟雾探测器,联动消防系统,进行第一时间灭火并向管理员发送报警信息。并按消防规范要求,联动门禁开门,保证人员逃生及火情扑救。

5结束语

环境自动监测站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通过全方位智能化的设计,融合先进的先进的物联网ZigBee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能够将环保系统目前需要监测的各种参数通过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进行显示处理,并可随时进行WEB浏览和查看,从根本上保证环境自动监测站管理工作能够全天候、长周期运行,能够实现复杂环境的无人值守监测,实现对远程设备的分布式监控和集中式管理,并可与多种应用系统集成,把环境自动监测站的管理控制从“四遥”变成“五遥”(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该系统可帮助实现环境自动监测站的无人值守或者少人值守,从而为推动环境监测的管理逐步向自动化、综合化、集中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沈苏彬,范曲立,宗平.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29(6):1-11.

篇6

市场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传统工程测量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其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主要包括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领域也比较宽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的数字化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各种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得以应用和研究。这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1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思路研究

1.1数字化绘图技术的应用

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思路研究首先就体现在数字化绘图技术的应用。当今时代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各种信息和资源都在向数字化靠拢。建筑工程测绘中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传统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在引进数字化技术之后,可以改善很多传统绘图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建筑工程测绘中使用数字化绘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手工绘图的很多弊端以及局限性。数字化绘图克服了工作量大,作业程序复杂,数据生成繁琐,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等缺点,符合现代飞速发展的工程需要,能够有效的促进建筑工程绘图的质量,提高绘图的水平。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的应用也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绘图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发展。

1.2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

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思路研究,其次还体现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方面。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不仅在工程测量方面得到了应用,而且还在城市规划以及工程测量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是一种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在众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足以凸显出其重要性。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得我国的测绘定位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与发展,也使得我国的工程测量服务领域扩展到了经济发展的各个部门。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使得工程项目的各种信息得到全面的覆盖,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降低了工程施工的工期。全球定位系统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可以防止数据的丢失,防止数据被盗取,提高数据的有效性。因此说,全球定位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能有效的提高工程测量的有效性,能够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

1.3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

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思路研究,再者还体现在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进一步的发展,摄影测绘已经代表了当今建筑工程测绘的一种新阶段,这一阶段也充分的展示了测绘方式的发展水平。这种测绘技术的精准度很高,而且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能够高效准确的体现测绘数据。摄影测量产品已经从影像图等向其他方面转化,为建立各类专业的信息系统和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证。摄影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和实践,大大的提高了建筑工程测量的准确度和速度,从而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节省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资,实现了建筑工程成本的节约,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手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1.4对未来测绘技术的展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测绘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对于未来测绘技术的预测与发展,其信息化测绘技术将是数字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之后的测绘技术的发展之中,要不断的加强对测绘新技术的研究,争取在数字化测绘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工程测绘技术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发展,从而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测绘技术代表着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能够为我国的工程测量提供极好的科学指导,也能够为我国的工程测量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为工程测绘技术的进一步实践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为了进一步的得到工程勘测技术的发展,应该在原有测绘技术的基础之上,不断的更新数据,提高我国工程测绘的质量和水平,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结语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测绘新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数字化和信息化必将是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一大发展方向,其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也会提高到更高的平台。现代工程测量逐渐会朝着测量内外作业一体化、数据获取并且处理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数字化、测量信息条理化,信息共享和传播网络化的趋势发展。当今社会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更多的信息资源以及科学技术都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中,更应该提高技术的创新性和时代性,提高工程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建筑工程工作者受益,得到灵感,做好建筑测量工作,提高建筑测量的水平和水准。

作者:刘琳娜 王鑫 单位:1. 赤峰市维衡房地产测绘大队2. 北方时代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文伟.数字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06).

[2]沈春光,郑成娟.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风,2009(18).

篇7

中图法分类号:TP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3-9166-02

Research of Electronic Business Platform Based on Electronic Trade License

LIU Jun-wei

(Wuxi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xi 214028, China)

Abstract: For B2B electronic business, how to supervisor is a key for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 business. 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an electronic business credit platform based on the electronic trade license, focuses on the essence of the electronic trade license and the form of the credit platform. Furthermore,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and outlooks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credit platform.

Key words: electronic trade license; credit supervisor; electronic business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诚信问题越来越重要。网络欺诈、商品质量瑕疵、售后服务质量低下、顾客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正在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经济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诚信的发展和规范程度决定了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 关系到电子商务经济的前途和未来。因此, 解决社会诚信缺失问题应当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首要任务。

B2C平台因交易的金额普遍较少,普遍采用信用评价、第三方支付等方法解决诚信交易的问题。而对于B2B电子商务,交易金额普遍较大,如何鉴别对方的身份、如何保证商品质量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商家。很多商家不得不借助与传统的贸易模式,进行面对面的纸质合同的签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电子商的方式,便捷、无纸化的特征相违背。

对电子商务的诚信问题,第三方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其中以电子营业执照为载体的监管模式处于试验、推广阶段。本文研究一种基于电子营业执照的电子商务诚信平台,着重讨论电子营业执照的本质、诚信平台的构成,并对诚信平台的应用做了展望。

1 电子营业执照

电子执照是指各类经济组织的营业执照副本(网络版),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登记注册法律、法规,以PKI技术为基础,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作、核发、载有企业注册登记信息的电子信息证书。

电子执照作为企业在工商信息系统中的唯一身份标识,它是由数字证书,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公章及扩展信息等组成。对于企业用户其物理载体为Ekey。另外,在工商局信息中心,关于企业电子执照的信息都有备案。

企业电子执照一旦生成,就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只有拥有电子执照的单位才能够在工商信息系统中办理业务。对于电子执照的基本信息,只有通过变更业务,才能进行修改。

电子执照作为企业在可信安全平台中的唯一电子凭证,起着至关重要的重用,在可信平台中,系统依靠电子执照来识别企业的身份及基本信息。

电子执照的主要作用有:

1) 电子身份认证:电子执照是企业在互联网上合法有效的身份表示,利用PKI数字证书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是电子执照安全、权威、合法的保障。

2) 网络企业认证:通过电子执照的应用,企业可在网上“亮照经营”,表示企业的合法经身份,并实现网上企业经营监管的目的,保障企业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电子商务交易认证:电子执照是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信息来源,电子执照可用作识别和确认参与电子商务的各方主体的合法和有效的身份。

2 电子商务诚信平台的构成

电子商务诚信平台主要由电子执照发放系统、应用系统运行维护系统组成,其业务功能包括基于数字证书的电子执照受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制证系统以及企业年检、企业变更、电子执照变更、电子执照延期、电子执照注销、企业信用监管、电子合同监管、电子签章等管理模式。电子商务诚信平台整体模块构架如图2所示。

在电子执照管理系统中,数字证书和数字签名技术与水印技术结合在一起,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验证信息的数字签名,用户首先必须获取信息发送者的公钥证书,以及一些额外需要的证书(如CA证书等,用于验证发送者证书的有效性)。

在系统中,证书的持有者可以是个人用户、企事业单位、商家、银行等。无论是哪一方,在使用证书验证数据时,都遵循同样的验证流程。一个完整的验证过程有以下几步:

1) 将客户端发来的数据解密(如解开数字信封)。

2) 将解密后的数据分解成原始数据,签名数据和客户证书三部分。

3) 用CA根证书验证客户证书的签名完整性。

4) 检查客户证书是否有效(当前时间在证书结构中的所定义的有效期内)。

5) 检查客户证书是否作废(OCSP方式或CRL方式)。

6) 验证客户证书结构中的证书用途。

7) 客户证书验证原始数据的签名完整性。

如果以上各项均验证通过,则接受该数据。

3 诚信平台的应用举例

1) 企业信用监管:企业信用监管是指工商部门以电子化和计算机网络为技术支撑,以企业登记注册的信息和电子执照为基础,改善行政监管效能,提高企业信用水平的监管工作系统。主要包括企业注册登记企业年检企业信息变更登记。

2) 电子合同监管:合同监管是工商部门对企业信用监管的重要手段。工商部门根据《合同法》对企业订立的合同进行审查,监督企业履行合同。主要包括合同交易双方身份认证、电子合同网上备案、电子合同签约流程加密和电子合同签约条款监管。

3) 电子工作证:电子工作证是企业员工的电子身份证。电子工作证具有身份识别、数据加密、电子签章三项基本功能,可用于构建内部的信息安全管理基础平台,也可与传统的工作证结合,嵌入考勤、饭卡等功能,实现真正的电子化人事管理。

4 结论

该文基于电子营业执照,给出了电子商务诚信平台的体系架构,尤其关注平台的安全性,并对诚信平台的应用做了分析和展望。

参考文献:

篇8

1“数字重庆”产生背景

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1-2]建设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信息化发展焦点和新战略,信息化建设也将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不少城市紧跟步伐,开始大力开展数字城市建设。重庆市人民政府于1999年开始提出“数字重庆”概念并积极开展投入建设,现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数字重庆”地理信息平台建设现状

2.1总体架构

“数字重庆”地理信息平台建设是数字重庆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数据体系、软件体系、应用体系、保障体系等四大部分[3]。

2.2数据体系建设

该数据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基础和专题地理空间数据库两部分。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主要进行基础地形、遥感影像数据获取、处理与更新、地下空间普查、三维建模等工作。建立了包括城乡规划、综合交通、环保、公安警用、医疗、人口[3]等专题空间数据库。

2.3软件体系建设

现已建成基础地理信息、政务地理信息和社会服务地理信息三大软件体系平台[4],以满足行业部门、政务管理和社会公众的各自发展需求。

(1)基础地理信息平台。该平台主要包含测绘产品质量检查、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和地理空间数据等系统,形成了数据质量检查―数据建库管理―数据分发服务的软件体系[3]。

(2)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基于统一建成的全市地理信息数据库,整合基础地理信息与政府部门专业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搭建了政务应用软件平台。

(3)社会服务地理信息平台。该平台包括公共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和以电子政务网为依托的网络系统,有效实现了重庆市地理信息资源“一站式”网络服务和“全市一张图”的概念。

2.4应用体系建设

“数字重庆”基于多源数据、多软件平台的构架,构建了面向基础、政务、公众三位一体的应用服务体系,针对不同领域行业特点建立应用系统并得到合理运用。

(1)区域应用。与湖北省合作开展数字区域建设,构建了大范围、跨行政区的“三峡库区综合信息空间集成平台”[5]。同时向外推广,实现了“湖北两圈一带”、“数字德阳”等国内五十多个城市的示范应用。

(2)数字区县。现已建设完成并运行“数字长寿”、“数字永川”、“数字黔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项目。推动了当地城市信息化进程,实现区县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有效满足区县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的应用需求[6]。

(3)应急应用。基于重庆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构建重庆市“应急一张图”[7-8]。此外还建立了市政府、卫生、环保、安全交通管理、水上等应急应用系统[9]。

(4)行业应用。为了满足不同行业的应用与发展需求,“数字重庆”已在政府、公安、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环境保护等29个部门得到广泛应用,服务于重庆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5保障体系建设

重庆市数字城市管理工作实行市级和区县级分级建设原则,建立了基础地理信息“谁生产、谁维护、谁更新”和专题地理信息“权威部门维护权威数据”的原则,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实用性和一致性,以及建设工作平稳性和有序性。同时制定了《重庆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管理办法》、《重庆市管线工程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行业规范,以保障“数字重庆”建设工作规范化进行。

3“数字重庆”特色

“数字重庆”建设至今,全面整合了重庆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搭建了数字重庆地理信息平台,构建了良好的支撑环境和保障机制,推动了成果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应用,实现了省域地理信息空间继承和共享应用,服务于重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为全国第一个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在建设技术、成果应用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特色,现已成为中国数字城市建设模式典范。

(1)率先编制省域架构的共享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建库等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解决了多尺度、多类型、分布式基础地理信息与专题信息集成问题。

(2)构建了分布式多源、多尺度数据平台、多类软件平台、多种应用系统的集成架构,实现了分布式异构系统互操作与在线共享服务。

(3)突破了航天、航空与地面多源数据精细建模,地上、地下一体化数据管理与高效可视化技术,实现了多尺度、二维与三维、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空间数据可视化。

(4)提出了可伸缩的地名地址模型和智能匹配服务技术,建立了规范化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和高精度的空间位置匹配模型,实现了分布式海量专题数据的实时动态集成。

(5)提出了基础、政务和社会三大信息平台和面向基础、政务和公众应用系统,建立了完善的政策措施和数据维护等保障措施,确保信息服务的广泛性、共享性和稳定性。

4结语与展望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数字重庆”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地理空间信息将更加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展望未来,“数字重庆”建设仍需不断努力和改进。

(1)信息化时展速度越来越快,“数字重庆”建设涉及到广泛而综合的地理信息数据以及多领域大量的专题信息数据,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安全技术创新,防止遭遇网络攻击或信息泄露,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保密。

(2)在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以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为基础,引进物联网、BIM等新型信息技术,对不同系统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优化配置等智能化改造,形成更具决策辨析能力、程序优化能力的信息资源,对社会需求做出智能、高效、便捷、人性化响应,逐步推进“智慧重庆”建造。

参考文献

[1]宋礼德. “数字重庆”建设与发展初探[J]. 北京测绘,2007,01:57-59.

[2]李丽琴. 中国数字城市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7.

[3]罗灵军,袁超. “数字重庆”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实践与认识[J]. 地理信息世界,2013,01:74-80.

[4]罗灵军,李静,李胜,丁忆. 数字重庆地理信息三大平台建设与应用进展[J]. 测绘科学,2009,S2:11-13.

[5]记者 丁全利. 三峡库区综合信息空间集成平台开通运行[N]. 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07-06001.

[6]重庆测绘地理信息网.数字城市建设[EB/OL]. [2012-6]. http:///cqupb/cehui/content.aspx?id=467.

篇9

一、为我互联:

商业高度定制化。随着日常生活用品接入网络,客户体验也随之成为在线活动,从而形成了众多深入个体生活方方面面的数字渠道。据调研,企业表示正在使用或试用的客户联系新渠道包括:可穿戴设备(占受访者比例:62%)、互联网电视(68%)、互联网汽车(59%)及智能产品(64%)。有远见的企业正在改变其构建新应用软件、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并且已获益颇丰。为了把控这些个人体验的接入点,企业正努力打造高度个性化的体验,以此吸引和取悦客户,但同时必须确保这一做法不会影响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大部分企业(60%)都通过投资于定制化技术获得了有效回报。企业如果能在“为我互联”的市场中获得成功,就会成为下一代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二、成果经济:

硬件缔造实际成果。智能硬件正在弥合数字化企业与物理世界之间的最后距离。随着领先企业开始拥抱产业物联网,他们正抓住机会将硬件与传感器纳入其数字化工具阵营,并利用这些高度互联的硬件组件来满足消费者真正的需求——不是增加更多的产品或服务,而是实现更有意义的成果。事实上,87%的受访者均认为应该更多地应用智能硬件、传感器和网际接入设备,引导企业越来越多地从销售产品和服务向销售成果转变。84%的受访者表示,企业借助植入产品的智能硬件可以深入了解客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以及客户期望的使用效果。这些“数字化颠覆者”们明白,要想保持领先地位已不能再靠销售产品,而是要靠销售成果——这是全新的“成果经济”。

三、平台革命:

新生态、新产业。数字化的产业平台和生态系统正推动下一轮的突破性创新与颠覆式增长。随着数字化经济的进步,那些基于平台运营的企业抓住了更多的增长和赢利机会。事实上,75%的受访者认为下一代平台的引领者将不再是大型科技企业,而是产业内的实体企业和领军企业。近四分之三(74%)的受访企业正在使用或试用产业平台与数字化业务伙伴进行数据整合。云计算和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为这类平台的使用降低了成本,消除了技术障碍,而且激发了新的市场格局,使得不同行业、不同国别的企业均可参与其中。简而言之,基于平台的生态系统就是新的赛场。

四、智慧企业:

篇10

中国成为第一能源消费大国,我认为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中国拥有13亿人口,是―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同时还是世界工厂,它的经济发展在繁荣国民经济的同时使全世界都从中受益。因此,中国需要能源来促进经济发展,这是合情合理的。当我们回顾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发展历程时,发现他们当时也一样需要能源。这是毋庸置疑的,而现在轮到中国发展了。

至于中国同行对此发出了不同声音,那是因为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概念。但国际能源机构采用的是联合国认可的、国际通行的方法和概念。

不过,如果中国没在2009年底成为能源消费第一大国,根据中国能源消费方面的数据,它也应该在2010年初超过了美国。所以即使我们有差别,但这个大趋势不会改变。我想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如何应对中国能源需求剧增带来的挑战。

我个人认为,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还是相对准确的。因为不管用什么方法,如果不在中国,就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源;无论怎样估算,都只能得出一个估算的数字。所以,中国的能源消费数字,还是以中国自己的统计数字为准。但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和现在的消费数量巨大,我认为这是事实。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

从“居安思危”的角度来看,中国实在没有必要过多地挑战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落到中国身上是早晚的事。为推迟那么几年掀起口水战有何意义?相反,如果中国现在坦然接过这一称号,倒有助于强化全社会能源危机的紧迫感,特别是警惕一味追求GDP的地方政府对落后产业的过分保护。

――美国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薛涌

在这样一种强势的舆论压力下,中国需要严防经济问题向政治问题转变,并且坚持立场,努力加大节能减排。在数据的统计过程中,国际上有许多不同的统计方法,之所以国家能源局极力澄清并积极表态,不仅是其对数据失真的维稳,也是防止发达国家企图利用舆论把中国推向节能减排第一阵营。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

篇11

数字王国(00547.HK)把握发展AR/VR融入拍摄技术及制作娱乐节目。集团于7月19日宣布与优酷订立合作协议,向优酷授出不可转让授权,透过互联网及流动网络于优酷平台上,向大中华公众提供由集团制作及拥有之计算机图像、视觉特效及360度全景串流直播及预先录像的视频以及虚拟现实、增强实境及沉浸式媒体内容。 数字王国积极发展AR/VR相关业务,已先后与优酷及乐视体育合作。

集团拥有10间与娱乐有关的附属公司,包括视觉特效制作,主要向大型电影制作室、广告客户及游戏商提供视觉特效制作服务;虚拟现实及360度全景相机,以360度数码捕捉技术提供虚拟现实技术服务。以IM360虚拟现实技术为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Blank Space》制作的音乐视频赢得艾美奖的杰出原创互动编程大奖,开创虚拟现实项目先河。

新产品应用于奥运会

篇12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199-01

一、现代展示艺术的发展概况

现代展示艺术是以科学技术和艺术为设计手段,并利用传统的或现代的媒体对展示环境进行系统的策划、创意、设计及实施的过程。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代展示艺术在经济与文化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现代展示艺术中,早已不再只是单纯依靠展板或展柜这种纯静态的展示方式,而是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技术,表现出一种动态的、交互的展示方式。观众不但可以多维度的观看展品,还可以对展品进行操作,与展品产生互动,让观众更加直接的了解产品的功能和特点。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兴起,使现代展示艺术又有了新的创作手法,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全新仿真交互体验将成为现代展示艺术的新的发展方向。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展示艺术中的应用现状

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现代展示艺术也从中找到新的突破口,逐渐开始在展示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沉浸性、交互性与构想性给现代展示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一)产品展示

在现代展示艺术中,虚拟现实技术最早被应用于产品展示。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商业产品的销售与服务都逐渐走向数字化,数字媒介高效而又经济的信息传播特点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例如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旗下的荣威品牌,在其官方网站上就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来展示荣威轿车。通过其展示界面,用户可以拖动鼠标进行任意角度的观看轿车外形,同时也可以进入轿车内部,观察内饰,这样的展示方式比传统的图片方式更具真实感,同时也增强了产品展示效果。

(二)建筑展示

传统的建筑展示,如商业领域的房地产展示以及文化领域的历史建筑的展示往往都以等比例缩小的实体模型的方式展现,这样的方式虽然也能够多角度的展示建筑 ,但由于是等比例缩小的模型,观察者无法真正感受到建筑的体量大小,更无法体会到建筑融入现实环境后的感觉。目前,一些著名的文化景点如,故宫、敦煌、明孝陵等都已做了这样的虚拟现实系统。

(三)环境模拟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对具体的物体进行仿真模拟,还可以对环境进行多维度的虚拟仿真,可以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的模拟。例如通过3D立体眼镜、3D头盔、多通道投影等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三维视觉模拟 通过人头录音技术展现具有更加真实感的3D声音;通过数据手套可以实现隔空取物等。这种对环境模拟的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在很多展览馆中得到应用。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展示艺术中的艺术性表现

虚拟现实技术所表现出的艺术性首先存在于数字影像的虚拟性、非物质性。由于数字影像是一种真正的非物质化的图像,它并不是客观存在,也不是用物质颜料表现的想象性现实,而是一种真正属于电子视觉质感的影像。但同时这种数字影像又在模拟现实物质环境,甚至是超越现实的构建新物质新环境,这种亦幻亦真、现实与虚拟的纠缠常常引发人们无限的思考,这种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表现,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一种艺术。

长久以来,我们的艺术家更习惯的一种创作方式是“单枪匹马”,这让我们在数字空间中倍感力不从心。在国外相继出现的优秀影视作品、动画作品,如《狮子王》、《玩具总动员》、《侏罗纪公园》、《怪物施莱克》等等,精湛的动画技术、丰富的想象力,使我们惊叹不已。

四、现代展示艺术的虚拟现实化发展展望

虚拟现实技术对于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来说还是一项较为新兴的技术,属于数字技术的一个分支,而此技术在现代展示艺术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就已经体现出其明显的优势和魅力。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展示艺术视觉效果上的革命,更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全新交互体验。。

篇1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低碳的概念也深入人心,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也随之而来。在生活环境里要节约减排,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信息化也就成为了低碳经济时代的最重要的一部分。现在信息化已经逐渐的融入到各行各业中,促进低碳的概念更好的融入在人们生活中。然而作为校园来说,更应该实行数字化校园和低碳图书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低碳在生活中所代表的意义。同时,我国的党校也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党校档案信息化作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也使低碳校园更好的进行下去。 党校档案信息化的现状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的各大党校逐渐形成低碳校园生活环境,同时档案信息化工程在校园里被广泛的使用。然而因为学校的情况不同,档案的信息化的情况也大有不同,大部分只做到了下面几点:

1.没有一个健全并完善的档案信息系统。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的各个党校没有一个健全并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这样就会严重的影响到每个系统的信息资源应发挥出的作用与效益。在对档案信息化的同时,各个党校表现的情况都不一样,部分党校只能对档案目录进行管理,没有对档案的全文信息进行管理,有的党校可以达到利用文件名进行网络查阅等方式。要想党校的档案信息能够更好的进行下去,就必须把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在党校档案信息化中,这样就会使党校中的教学管理系统,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可以更好的实现这些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可以更好的管理和利用相关档案信息。如果没有一个健全并完善的档案系统,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大量的数字化信息流失,档案信息管理没有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档案信息化管理不能够提供具有凭证的电子文件,这样就会使电子文件失去了本身的作用,不能够为学校的带来更大效益。因为档案信息化没有更好的运用在校园里,就会使各个党校都会花费更多的金钱与精力来为学生成绩归档、打印等方面,但是这样就会使低碳生活不能够更好发展下去。

2.对电子文件管理不够完善,从而导致资源浪费的现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越来越适应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然而各个党校基本上都实现了对档案进行数字化的管理,还是有部分的电子文件没有一个更适合的管理模式。因此,各个党校必须要找到更适合、更有效的管理模式,对电子文件进行管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的各个党校没有充分的认识到管理电子文件的重要性,因为在对电子文件进行管理时,没有进行保存,这样就会导致文件丢失等现象。即使对电子文件进行管理,该文件的真实性、保密性、完整性都不能得到保证。使电子文件不能更好的发出其本身的价值,也会使党校中档案资源浪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党校中的档案信息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

二、低碳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原则

1.信息要在质不在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大党校对馆藏传统档案,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了传统档案的真实性。将馆藏传统档案进行信息数字化,一般采用的方法就是:扫描、拍照、资料归档等方式来实现。但是这样就会增加人员的工作量和对电力资源的浪费等情况。这样会与节约减排生活理念相违背,会导致低碳生活无法进行下去。我们应该根据档案内容进行选择,根据档案的时效性,对档案进行有选择性的数字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在于数量要更侧重于档案的质量问题。这种有效的措施是可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还可以使节约减排生活理念更好的传承下去,使其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

2.要选择适合的设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设备涌入到社会中。然而只要想到档案信息化,就会使人联想到高效能、稳定性高、等级高的专业设备,因为这样可以使党校档案信息化更好的发展下去。因此,要选择一批稳定性很高、等级高、高效率的设备来满足档案信息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一方面可以避免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另外一方面就是使用高效能的设备,可以减少资源浪费等情况。

三、实现低碳档案信息化的方式

1.对党校档案进行数字化归档。随着文化经济的不断进步,在各项工作中产生了许多的电子文件、其中还包括了图像、音频等。在进行归档时,必须要注意及时的保存电子文件,同时还应该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从而进行归档。这样有利于提高归档的工作效率,降低归档人员的工作量,降低资源浪费等情况,从而使低碳生活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并加以重视。

2.要对党校档案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虽然电子文件易操作,会给归档人员带来很多的便利之处,但同时也会容易造成电子文件的不真实性、不完整性这就是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难点。因此,归档人员必须要找到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针对电子文件的特点,把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技术的有效措施相结合,这样就可以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然而电子文件的时效性,通过相关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归档,同时也能保证保存之后的文件,更具体有安全性、稳定性、规范性的文件。

3.为了更好地实现低碳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利用网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越来越重视低碳生活。为了更好地实现低碳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利用网络的技术,来确保电子文件的安全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低碳经济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之下的党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中,更应该把低碳生活更好的融入在各大党校中,使党校在管理的档案时,电子文件更具有准确性、安全性,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窗体顶端

参考文献窗体底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