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文化教育

经济文化教育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文化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文化教育

篇1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179

1引言

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经济价值,具有互换性等特征。当语言进行了有效表达,并被合理理解后,语言所产生的效果会使得人民做出一些相应的语言的经济付出行为。比如看到一则广告,人们被其中的一句广告词所吸引,可能做出一些购买行为。但前提是这句广告词正好满足人们的预期需要。英语作为世界第一大语言,它的经济价值表现在多个方面,如人们借助英语完成一定的工作,或依靠英语从事或参与某项事务或活动,或者英语在劳动力市场上满足需求的社会,获得的经济效益。

2英语的经济价值与英语文化

在现实生活中,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的经济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英语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和各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而其使用程度又受到对该语言的供求法则的支配。如在高校里有很多学生在学学英语课程之余还选择自费报各种英语培训班,因为在中国当前社会,求职者能否赢得职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如很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明确规定英语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很多外贸企业在招聘广告上会加上一句话“懂英文者优先考虑”“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等。以海南的家教行业为例,同样是做英语家教,根据英语的熟练读和经验丰富程度,如果是在读的本科大学生,由于英语熟练程度不够,从事英语教育的经验不足,可能每小时的报酬只有20元到30元左右,但是一位具有中级职称的英语教师,每小时的报酬将不会低于50元,如果是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大学教授,每小时报酬甚至可以到500元左右。这些例子均可反映英语为人们带来的高低不同的经济价值。

有时,语言输出者的文化背景以及认知能力与语言接收者的文化底蕴以及知识架构不同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语言的经济价值。如果语言输出者未能很好地理解语言接收者的文化,把握语言接收者的心理特征,语言将很有可能无法实现它的经济价值。如某厂生产了一种婴儿产品,取名为“龙龙”牌,因为龙在中国人看来十分神圣,我们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当时该商标在国内十分被看好,认为会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谁知“龙龙”牌婴儿产品到了欧洲市场,怎样也卖不动,原因是“龙龙”英译名“Dragon”在英语文化里是邪恶的象征。这表明未能理解英语文化,一味按照中国人的思路去取名字,很有可能无法带来好的经济效益,甚至会导致产品滞销,同时也说明了英语文化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英语的经济价值。学好英语跨文化课程可以使他们能够根据不同语境灵活调整自己的文化参考框架,以保证国际贸易的有效性和恰当性。

3我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

跨文化教育是目前普遍被忽视的教育理念,我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育要求》只在教育性质和目标部分提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都没有对跨文化教育做出具体要求。然而,这个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对实现英语全方位的教育十分重要。将跨文化教育融入英语教育不仅有利于英语学习者理解英语国家文章和书籍,而且能有效地促进英语经济价值的实现,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实际意义,同时还能使英语学习者成为既掌握外语交际能力,又具有跨文化意识、国际视野和有经济头脑的新时代人才。

目前中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现状大概包括三大方面。

(1)忽视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的系统性,学习者学到的往往是零碎的文化知识和信息,这样很容易导致对目的语片面,甚至错误的认知。很多高校把英语教育的重点放在听、说、读、写、译上,将文化教育排除在外。虽然很多外语教师意识到文化教育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却因课程安排,以及文化课得不到行政管理方面的认可和支持等因素,只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关注文化教育,将文化作为零碎知识和信息进行学习。如很多大学英语类教材每章关于跨文化的内容只有一个介绍两条文化知识的小框。一般情况下,老师只是针对这两三条文化背景知识,进行非常肤浅片面的蜻蜓点水式讲解。学生只能记住几个有限的概念,无法再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不成系统的,因为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系统全面的讲解,很多情况下也是无效的,基本无法满足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很多时候这样的教育会适得其反,导致对文化狭隘、僵化的理解。

(2)忽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没能充分认识到外语教育在培养学习者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层面的作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其实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3)目前市面上关于跨文化英语教材,大多存在建设滞后现象。如材料陈旧,词语的释义老化等。在这些教材里,很多课文都是十年之前的,不能满足培养现代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要。而且很多教材都突出艺术和节日几个方面,其他有关文化的材料匮乏,取材分布不均匀,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全面掌握文化知识。

4对我国高校跨文化英语教育的建议

从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语言学习与使用状况不协调的根源正是忽视语言经济价值的客观性。我国要根本改变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羁觯就必须理解语言的经济价值,深入研究语言在经济角度方面的价值意义,调整英语专业设置,适当地增加英语跨文化课程。同时要针对我国国情和各省省情,在不同的省份制定不同的教育大纲,同时采用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育方法和活动、编写教育材料等,使课程成系统化,使学生能通过语言为经济建设带来最大的经济价值。

同时,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中,应帮助学生建立全球视野,从跨文化的视角去分析考虑问题;同时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外语教育中还要注重教师队伍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更新跨文化英语教材,使教材符合我国具体国情,保持时代性和实用性。

另外,我国学者应该注重对跨文化教育进行本土化研究,不要生搬硬套国外的理念,要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分析中国目前开展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中国跨文化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5结论

总之,本文建议我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结合目前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从语言经济价值的角度出发,进行一系列扎实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国内的跨文化教育方面,不要全盘照搬欧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教育模式,要根据本国基本国情以及各省具体省情,制定合理的跨文化教育目标,在跨文化教材、教师的跨文化培训上下大功夫,将跨文化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刘绍忠语用的经济价值及其对外语学习的指导意义[J].外语教育,1998(3)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育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篇2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创办初期是为了解决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为此,对各附属竞技体校的学生采取“亦读亦训”的培养模式。所谓“亦读亦训”,“‘读’是指按文化程度分年级(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编班学习普通中学文化课程;‘训’是指按专项技术水平分项编队进行训练。”从1979年9月第1所北京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建立,到1987年9月成都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创办,历时8年。这期间,各附属竞技体校都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亦读亦训”既无经验可以借鉴又无明确的发展措施,所以,只能按照“积极、慎重,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普及与提高、重点与一般、当前与长远等方面关系”办事,并在体教结合中尝试这种新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1.2附属竞技体校发展阶段:“亦读亦训”逐渐以“训”为主

经过8年的发展(1979-1987年),各附属竞技体校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起了“亦读亦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形成了各自的优势项目和办学特色。例如:艺术体操、女子举重、皮划艇、自由式滑雪等分别成为了北京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附属竞技体校的优势项目。与此同时,各校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感召下,都全力以赴抓竞技成绩,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绩。例如,武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培养的学生运动员张香花在第24届奥运会上夺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诚然,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附属竞技体校是为了国家备战奥运会,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奥运”后备人才,但当时的初衷是为了寻求解决运动员的文化素质问题而做出的一种新的尝试。竞技成绩的取得却让附属竞技体校的办学初衷越走越远,“亦读亦训”逐渐变为以“训”为主。尤其当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校经费投入管理办法的出台,更是加速了“亦读亦训”的分家,这是因为,“国家体育总局每年度经费投入包括三部分,即基本投入、办学效益投入和奥运重点项目投入,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办学效益作为主要依据。另外,还制定了竞技体校办学效益评分方法,训练成绩占70%,文化教育占20%,科学研究占10%,在量化加权基础上统计各校每年投入万元办学效益分。”从上述中可以发现,文化教育仅占20%,奥运争光战略成为了各校的办学目标,此时,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渐渐沦落到次要的地位。

1.3附属竞技体校转制调整阶段:“亦读亦训”“读”流于表面

2001年,除北京体育大学继续由国家体育总局直接管理外,上海体育学院等5所院校划归地方管理,与此同时,各附属竞技体校也随之划归地方管理,但是,在业务指导和经费投入上仍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目的是为了继续保留优秀运动员和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由于这一时期各体校已在办学、训练条件等方面初具规模,并且分别开设了奥运项目,为了继续保持“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也为了继续保持院校各自多年形成的办学特色或优势项目,各院校划归地方后不仅更加重视了竞校的发展而且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以竞技体育为导向,“亦读亦训”完全变成“训”了。

2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研究所思

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在过度追求金牌战略,以牺牲学生文化教育权利换来的暂时功绩,不仅不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给国家、社会以及运动员个人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2.1文化教育嬗变所带来的短板效应

对一名运动员来说,取得好的运动成绩固然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但这并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文化教育的好坏不仅是运动员个人成长中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更会涉及他们生活的全部。

2.1.1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竞技成绩提高屡遇瓶颈

现代竞技体育中每天的训练、竞赛需要运动员完成许多大量复杂的动作及专业技巧,在学习、掌握及如何熟练运用这些动作、技巧时,就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文化理论基础做铺垫,否则他们难以理解训练中的原理、动作或技巧。但由于当前竞技体育领域中各方利益的存在使得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支离破碎。这种牺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短期效益无异于竭泽取鱼,对于运动员本人来说,没有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是人生的缺憾,更为未来运动成绩提高留下了隐患。

2.1.2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后续学习深造难以为继

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是短暂的,尤其对于那些“小龄”项目的运动员来说更是如此。那些“小龄”项目的运动员多从7、8岁开始便进入体校进行训练,在此期间他们每天需要接受大量的训练,参加不胜其数的比赛。训练、比赛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几乎没有时间接受文化教育,他们与同龄人相比错过了小学、初高中、大学等宝贵的学习时光。等他们退役后想再去接受文化教育时,为时已晚。他们想重新拾起课本学习已变得困难重重,为退役后的二次就业留下了难题。

2.1.3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退役后处于劣势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都将面临退役后的就业、谋生问题,早期的高水平竞技人才退役后由国家安置就业的情况,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目前运动员退役的出路主要有组织安置、上大学、自谋职业三类。现在极少数特殊人才能够得到组织安置,对于大部分退役运动员来说,或者走上大学继续深造之路,或者选择自谋职业之道。这对于那些从小就在封闭的环境里进行训练、比赛的运动员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人生的重要抉择。运动员文化教育程度不高,体现出“无技能、无水平”的特点,与同龄人竞争时处于劣势状态,这也正如前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所说,自己文化水平不及小学三年级,连拼音都无法拼全。正是由于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许多运动员退役后许多岗位无法胜任。虽然,国家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诸如:“《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自主择业退役经济补偿办法》以及《关于做好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工作的意见》等等,但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效果甚微”。尤其是2007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了《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这意味着运动员退役后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自主择业,与其他各类人才去竞争谋业。

2.2文化教育嬗变所产生短板效应的原因

运动员文化教育不仅贯穿运动员个人一生而且涉及运动员运动成绩、学习深造、就业等各个环节,由于存在着各方利益,遂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2.2.1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导致了“亦读亦训”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方向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特殊时期的产物,当时全国上下在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不仅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4级训练网的制度,同时还提出了调动各行各业办体育的积极性。”举国体制使竞技体育得到了优先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竞技体育的具体行动纲领,这为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那时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已在竞技体校形成,于是,培养有文化有技能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附属竞技体校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出现了教育与体育脱节,重视训练轻视学习的现象。追根溯源,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竞技体育的大环境使然,也是当时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

2.2.2政策执行的不力导致了“亦读亦训”成为上行下达的瓶颈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采取“亦读亦训”形式培养优秀运动员,既可以保障各校能够为国家输送更多的高水平后备人才,又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然而,2001年的管理体制改革,使各附属竞技体校原有的优势渐渐失去,随之而来的是在人才招生、输送以及就业安排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果各附属竞技体校真正实施了“亦读亦训”,向上输送人才困难可以借用本校的条件使这些学生读本科或走上社会就业;但现实的情况正好相反,“读”成了表面的事。体制虽然改变了,但相关的政策保障没有及时跟上从而导致了所谓的“亦读亦训”成为各附属竞技体校发展的瓶颈,由此不仅仅造成了国家竞技体育人才资源配置的浪费,而且也造成了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困局。虽然,国家体育总局为了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现实中收效甚微。

2.2.3考核评价机制的失衡导致了“亦读亦训”成为一对不解矛盾

我国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之所以出现学训矛盾,应该说从一开始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就出现了问题,即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是以竞技体育为导向,以奥运战略为最高目标。在这样的指挥棒下,各附属竞技体校虽然贯彻“亦读亦训”的办学方针没有改变,但是各校以竞技体育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评价标准是影响“亦读亦训”尺度的重要杠杆,各校重视运动成绩,轻视文化成绩的现象已成为了一种常态。在对学校评先、教练员考核、学生评优,发奖金、升学等问题上均以运动成绩和金牌数量衡量。各附属体校所有工作都以金牌为中心,文化课及文化课老师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最直观的表象是,教练员与文化课教师之间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教练员只抓训练、比赛,如果竞技比赛与文化课的时间冲突,给竞技比赛让位。文化课教师认为学生不重视文化课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坐不住,常给老师出难题。文化课教师常常也很苦恼,无奈之下常采取照本宣科应付工作。

3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研究发展的建议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教育”学校,这种学校由于形成背景的原因,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如今,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类学校的定位,重视这类学校的文化教育,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时展的使然。

3.1转变思想认识,构建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国家利益至上,这在任何时候都无可厚非,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金牌”的内涵已逐渐发生了改变。为此,各附属竞技体校一定要转变思想认识,要重新审视各自的培养目标,理顺在竞技体育方面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文化教育方面人才培养的标准;理顺在竞技体育人才训练、比赛方面与各自地方体育局、国家体育总局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教育方面与所属院校等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良性运转,并在运行过程中坚持责、权、利对等原则,各有关单位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以防相互推诿。

3.2弱化金牌效应,强化综合素质考核机制

各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应积极落实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采取必要措施,在金牌问题上,要弱化金牌效应。长期以来,竞技体育唯“金牌”论一直左右着他们的执政思维,由此,运动员文化教育也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现在,我们要打破竞技体育唯“金牌”论,强调对各附属竞技体校考核中,加大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的考核比重,由过去20%提高到现在的40%。与此同时,强化综合素质考核。这就要求各附属竞技体校不仅要积极探索运动员文化教育新模式,注重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将学训结合起来,更要增强以人为本的责任观,把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竞技体校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彻底打破现有运动员文化教育培养模式。

3.3关注运动员终身发展,构建文化学习的激励机制

篇3

关键词:知识经济 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教学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国际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信息等各方面交流频繁、竞争激烈的国际化时代。这一时代呼唤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世界型人才。[1]因此,对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德国经济语言学的创始人梅辛(messing)指出经济交际具有跨文化的性质(详见钱敏汝1997,7)。 他以1929年英国经济界的有关调查为例, 说明英国的外贸决算与其外贸人员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 论证了经济交际的重要性。在各种层次的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 与产品的质量、价格、技术的先进程度一样, 经济行为主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成为关键因素之一[2]。经济活动和语言交际都是人类生活中的行为, 两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经济交际的基础。 

一、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与交际教学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跨文化经济交往、跨文化技术交流、跨文化信息沟通等都将给商务英语教学人才的培养带来机遇和挑战。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首要依托的是高新技术,知识经济时代是建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从文化视角的层面来理解,既然开放的中国正在越来越大的广度和深度上走向世界,世界也在走向中国,而且世界上各民族的互依性、共生性空前加强,那么,我们就务必理性对待并汲取世界上最具人类普遍性和时代性、或是最能为我们所用的文化;从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层面来看,21世纪将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是一个由工业社会进一步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时代。 

跨文化的交际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文化背景成员之间交流时的场景,而这样的交际场景在当今世界性的经济活动中出现频率很高,遍及社会各个领域,涉及各种交际类型,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涵盖了各个生活层面,使跨文化交际成为知识交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这样,知识经济交际与跨文化交流相互交叉和融合便形成了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 

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基本原则。跨文化内容应贯穿商务英语教学的始终,落实到各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应在语言教学的框架之内进行,为语言教学服务。同时,语言教学也应以跨文化交际教学为主导。这样,英语教学就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与交际技能。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同步传授,使二者构成一个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文化教学不仅要侧重介绍目的语的文化的差异 ,而且要突出目的语主流文化的特点。 

(二)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是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应符合的重要原则。文化背景知识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渐渐产生并代代相传的实践知识与理念。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是非常广泛的。从外语教学的特点出发,跨文化交际教学有一个阶段性或层次性的问题,我们可把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划分为文化知识层次的教学与文化理解层次的教学。文化知识层培养的是具有观光游客型生存技能( tourist survival skills) 的语言学习者,而文化理解层培养的是具有参与者型跨文化交际能力 (participant—type intercultural shills) 的语言学习者。因此掌握文化知识是学习的开始,掌握交际文化是学习文化的目的。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应以文化知识为起点,文化意识为桥梁,文化理解为目的,进行阶段性、循序渐进的教学。 

(三)交际性原则 

交际性是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主要原则。交际性原则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四点:一是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这是商务英语教学的基本前提;二是交际化,整个商务教学过程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下使用真实的语言进行交际活动,即语言课堂教学应该排斥机械操练,应创造较自然的言语交际环境,按情景题材组织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的交际场景中进行操练、大量使用信息转换、情景模拟、案例、游戏、角色表演等活动形式;三是学生中心化,在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

是提供和组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交际情景与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意愿;四是氛围愉快化,在课堂教学中应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言语错误采取宽容与容忍的态度,不要频繁地纠正学生错误,打断学生连贯的语言表达,应在交际任务完成后指出学生错误。

三、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与商务英语教学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外贸经济活动,而知识经济的最终落脚点也是一种经济活动,任何离开文化看经济的人无法对经济作出合理的解释。知识经济活动与语言文化交际都是人类共有的社会性的重要活动[3]。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已经开始关注跨文化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但基本上是从语言体系本身出发的,也就是以语言体系教学为主,结合有关语言现象来学习语言所涉及到的文化环境,即从语言视角研究转向文化视角。这是一种从语言体系到文化环境的商务英语教学,应该在充分考虑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探索一条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途径,由文化视角转向语言视角的商务英语教学新途径,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 

四、实现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途径 

要想让商务英语专业的而学生毕业后顺利从事经济交际活动,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跨文化内容就很有必要了。跨语言、跨文化现象涉及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对交际的影响,如中国人使用英语就存在跨语言、跨文化的语用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使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总回避不了语用差异,而语用差异往往是文化差异造成的,这种差异会对交际造成影响,出现信息误导、信息错误和信息障碍,造成经济交际的失败[4]。那么,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跨文化交际方法和手段,避免发生经济交际失误呢?下面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等影响学生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能力的诸要素谈谈教学改革措施。 

(一)商务英语专业应设置直接了解本国主要外贸国家的文化差异的课程如英美文化教程、欧洲文化教程等。据调查,广东省的40多所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只有25%的专业开设了英美文化课程,没有学校开设欧洲文化教程。 

(二)教学内容要能够反映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及快速变化中的时代。教材既要从知识的传授出发,也要有助于学生鉴赏批评能力、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要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适应知识经济交际的需要,遵循外语教学的规律,使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在教材和随后的教学中得以体现。 

(三)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实践教学,参加跨文化经济交际活动,增加实际专业知识认知的可能性。对于位于珠三角地区的广东省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每年通过春季和秋季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至少可获得两次机会与国际参展商交流,尽可能多第了解各国代表在经济交际活动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珠三角地区外企无数,学院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在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中给予学生实习的机会,提前了解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为今后就业时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打好基础。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来实现课堂教学,展示和分析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的实际情景,从生活的文化模式出发描写各种跨文化经济交际行为的合适条件,为培养真正能使知识经济交往和跨文化交往两者良性互动的21世纪复合型人才而开拓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天地。 

(五)师资力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的因素。如果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对跨文化知识一无所知,我们可以想象,所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是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者。商务英语教师跨文化知识的缺失是目前商务英语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要想实现高效跨文化交际教学,必须尽快解决师资的问题。教师可通过自学与培训培养自己的跨文化知识与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娴.知识经济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2):92-93. 

[2]钱敏汝.跨文化经济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44-50. 

[3]袁俏玲.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和外语教学[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2):137-139. 

篇4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16-02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发展意义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在二十世纪初以英文“Culture Industry”出现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它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强有力的新兴产业。对于这一词的解释,由于各国的国情、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明程度的不同,因此各国从本国角度出发,形成了不同的理解和观念。在中国,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活动的集合,主要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文化传播服务的产业群以及相关的生产和服务群体。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不断地在强调和完善“文化产业”概念,并提出符合国情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可执行方案,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展文化产业对全世界各国发展民族伟大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首先,文化产业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发展阶段性的产物,也是经济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且还以物质化的形式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加速了社会文明化进程,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朝阳产业。其次,文化产业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先进文化的传播。文化产业以文化为生产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生产具有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创意性文化产品,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调控下,优胜劣汰,剔除传统腐朽的落后于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观念和思想,不断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特色的民族文化,丰富先进文化之内涵,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三,文化产业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影响力。当今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文化产业最能体现一国的文化实力,它以电影、电视剧、图书、刊物等为载体,在无形之中输送民族文化信息、思想观念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国家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提升了本国文化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仅如此,文化产业以一种经济产业形态,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改变着原有的经济竞争格局,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实力,有利于国际地位的提升。

二、文化产业背景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挑战和要求

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远不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传统式的艺术教育模式限制了人才的发展。在新的环境背景下,国家要重新审视艺术设计教育,与时俱进地提出符合时代的新要求,为文化产业输送大量的精英人才,满足文化市场对创意型人才的需求,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一)借鉴国外优秀的艺术设计教育策略

中国艺术设计起步较晚,发展滞后,一直以美术专业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没有形成特有独立的设计教育理论和发展策略,不利于艺术设计的持久发展。国外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的出现早于中国,并且已经步入高速的发展阶段,一些发展艺术教育的措施和培养人才的做法值得中国学习借鉴。例如英国人十分重视艺术对人们创造能力和和思维能力的开发,将高等艺术人才的培养拓展到普遍大众,提升了大众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刺激了消费市场,也对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设计人才创新性能力的开发。国外艺术教育注重实践,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与企业、市场相合作,了解市场动态,形成自己独有的创作理念。除此,国外教学还重视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面对其他国家的教学经验,中国也不能一味地照搬模仿,牵强附会地应用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而是要根据中国国情,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借鉴,取之精华,选择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之路。

(二)吸收传统之精华,引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理念之中

艺术设计要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将中国源远流长的精髓文化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使中国设计绽放出独具特色的风采。文化产业的发展核心在于文化产品的创新,而现今中国文化产业缺乏文化创造性和个性,虽然许多剽窃、模仿西方作品或是“Made in China”的代加工模式给产业带来短暂的财富,但是缺乏原创精神的产品永远无法拥有自己的品牌,也不会为文化产业带来深远长久丰厚的利益。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体系,儒家的民本,仁义,和的思想,道家的超脱自然,追求自由,返璞归真的思想,一直都成为中国艺术的追求和精髓。在全球化的今天,设计教育要做好“两手抓”的准备,既要着眼于国际,紧跟世界潮流,教授学生先进前卫的创作理念,又要把民族文化之精髓融入到创作之中,鼓励学生本土化的创作,使之成为学生们的自觉追求,创造出具有中国韵味的独特新颖的艺术设计作品。

(三)重视学生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文化产业是将个人化的艺术在广泛群众的心中形成共鸣,从而进行消费产生经济效益的活动。符合大众心理需求和审美习惯的设计作品会大大地刺激消费,促进整个文化市场的繁荣,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要把消费需求视为创作的出发点,及时研究市场形势和消费者心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与市场相对接,将满足市场需求的形式、内容等表现出来。然而,过度地强调市场意识,容易把学生培养成市场的奴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遏制了创新性思维的开发,影响了艺术家个性化的创作,使创作通俗普遍化。艺术设计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市场意识的培养,而且更要注重创新性思维的开发,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高校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性格、爱好兴趣,有方向有目的地培养,引导善于洞察市场和研究消费者心理的学生积极参与市场实践活动,引导善于发散思维,想象和创造的学生大胆尝试创作,实施人才优势的重点培养,满足市场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三、发展文化产业――艺术设计教育的革故鼎新

(一)卸下传统教育模式的外壳,为艺术设计量身定做“新衣”

艺术设计是社会发展的新生产物,与其它美术专业相比,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在大部分高等院校中将其列为美术专业下的一个分支,并采用以往中国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按照美术专业的教育模式安排课程,以同样的目标和方向培养和定位学生,导致了艺术设计人才的偏差性发展。现在许多高等院校重视和强化基础课程的学习,过多地安排课时,却没有分配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钻研专业知识,虽然基础教育作为学习专业的坚固基石固然重要,但是艺术设计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实践来强化。尤其是在文化产业领域,艺术设计创作者不仅要投入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的学习,而且要更加融入市场观念,加强实践创作。文化产业是一个文化消费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以及审美习惯对消费者起了导向作用,所以高等艺术学院要加大和企业的联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参与到一些广告设计、品牌设计、服装设计等商业活动中,获得市场信息,深入了解消费者,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市场创作,将艺术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

(二)提高招生质量,重视精英教育,培养创意性思维

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并实行扩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可是扩招与人才素质能力形成反比,急剧增长的生源导致了教师队伍呈现结构性的短缺,学生众多,教师稀少,精英式的培养大大降低,“一锅煮”式的教学难以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滑,培养出大多缺乏创意思维的学生,无法弥补文化市场对高素质创意性人才的空缺。高等艺术院校在扩招的同时要加强对艺术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提高入学门槛,控制数量,提高质量,除此,在教学方面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开创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和措施,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勇于创新,认真学好各门课程,拓展视野,创新思维,激发创作灵感。

(三)注重艺术生的文化教育,增强对综合课程的学习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社会学、哲学等各学科相互交融结合而成的具有综合性的学科。科学与艺术的联系甚为紧密,现代设计和科学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状态。尤其在今天,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艺术设计创作的前提基础,所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实践操作,而且要加强对设计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和文学等理论方面知识的学习,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艺术生作为特长生,强调的是专业技术水平,对文化课的要求并不高,所以艺术生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可能会对将来艺术设计创作产生影响。高等院校在对报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适当地提高对文化课程的要求,招收更多优秀的艺术生。不仅如此,在课程设置中,要减少以往技法训练课的课时,增加对设计专业的学生的文化教育以及对综合课程的学习时间,避免过度地重视技法而忽略文化课程,避免学生的表现能力强,而人文素质低的状况。

(四)加强对教师的审核,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

目前一些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些学校的教师是从别的专业直接转行到艺术设计的,没有学习研究过艺术设计,也不具备艺术设计的实践经验;还有一些学校将缺乏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的高学历毕业生直接聘为教师,尽管他们理论知识颇为深厚,但并不一定对设计有很广泛的研究,难以很好地指引学生学习与创作。因此,作为教师应时刻铭记自己的任务和职责,了解社会市场行情,及时向学生提供新鲜的信息,并且弥补知识的匮乏,提高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对于高等艺术院校,则要严格审核每位教师,考察教师的讲课水平和学生的反应,确保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艺术素养,保证教师适得其位。

参考文献:

篇5

据统计,2016年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773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29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比2015年增加45,138人,增长比例为11.35%(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仅温州医科大学,目前就有全日制学历教育留学生755人。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教育国际化的日益推进,中国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求学的目标,而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增加给中国大学的教育体制与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文化规划,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建设和谐平安的高校校园已经成为现实之需。

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

对来华留学生来说,他们在中国学习的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们对中国的文化会有一个自发的适应的过程,但如果这种适应是一个纯粹自发、单向适应的过程,那将会是比较艰难的、比较痛苦,也非常容易出现不适,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作为高校,如果我们能够对学校的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规划,使之与来华留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主动营造有利于留学生生活与学习的环境,将会推动来华留学生深入准确地了解中国,很好地融入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为国际间的友好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温州医科大学在留学生的文化适应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并主动开展学校文化规划,也积累了相应的工作经验,主要的做法如下:

一、全力推进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努力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

结合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内容,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定位,对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法规教育、中国文化教育,签证服务、保险服务、社区服务,学生社团管理、奖惩管理、外住管理、见实习生管理等各项工作实施专业化管理,并推行辅导员AB岗制度。积极鼓励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业务学习,鼓励他们考取各类职业能力证书。注重加强辅导员对日常工作的思考与创新,努力打造辅导员学习与提升业务能力的平台,推进管理工作精细化,实现管理服务人性化。

制订了《留学生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发放班主任工作手册,鼓励班主任在班级建设、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寝室走访、主题班会、学生谈话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并加强与所在班级学生的联系与服务;鼓励班主任参与学生社会实践、公益服务、新青年下乡等各类活动,加强班主任与辅导员、留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了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协同能力。

二、积极开展加强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培养留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能力

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文明出行讲座、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新生始业教育之安全教育讲座,留学生与保卫处、国际教育学院签订安全守法承诺书等,全面加强留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留学生的安全稳定。通过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集体生日、告别茶山活动、班级团辅等,做好班级的基础文明和纪律管理,树立留学生的集体意识观念,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充分利用留学生正面典型事迹的宣传、各类评奖评优、美丽温医等途径以榜样的力量育人。利用留学生文明寝室以及各类奖学金获奖者的典型事迹,不断鼓励着全体留学生积极进取,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多渠道开展留学生过中国节活动,促使他们融入中国的文化和家庭

每年春节,学校都会开展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共吃年午饭的活动,大家共包饺子、写春联等,以中国的传统过大年形式,让留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2016年春节,共有300余名留学生和300多名中国学生一起“留守”学校过春节。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留学生会分散到老师和同学的家中,以中国传统的吃粽子、赏月吃月饼等形式,感受中国的节日文化与习俗,真正融入到家庭的生活中,享受地道的传统文化。

四、以丰富的校园文体活动,真正实现中外学生融合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212-02

文化安全是当今全球化时代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战略,与国家整个安全体系息息相关,它是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的基础,更是确保国家安全体系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我国的文化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就整体而言,还存在着发展过于粗放,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因此,加大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就成为了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从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防止文化异化现象的出现,整合政治文化,捍卫文化安全。

一、文化博弈视域中的安全意识的构建

(一)引导树立正确的安全文化意识

在如今的国际大环境下,全球化是一种趋势。然而,这种趋势并不意味着吞没。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只有做到保障自己的文化安全,对特定国家的文化保持自身体系完整性、风格的独特性和创新功能的强劲性,才能维持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随着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就在所难免。只有那些拥有丰富的文化要素和健全的结构文化,才能在如今的文化大冲击下保持良好的文化生命力。也只有保持自己本国文化的内涵不被侵蚀,运行机制保持流畅,才能使本国文化一直传承下去。宏观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在多元的世界文化中,各自国家文化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地方,这也是文化风格的独特性。正是这种独特性才构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也正是这种独特性,才使某些文化能够在众多的文化之中脱颖而出,得到人类的认可和弘扬。总之,要想在世界大文化背景下,本国传统文化不被湮没与消解,而被发扬光大,保持强大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特有的民族特色和创新意识是关键。我们也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安全意识,不断警醒与加强防范意识,才能使自己的文化立于不败之地。

(二)注重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安全

我们说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并非固守和僵化,而是抛弃封闭和落后保守,理性主动和开放地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纵观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我们首先需要创新型知识理念。创新是整个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源泉。发展文化创新,第一是树立平等理念,使每一个体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氛围中运用知识、创造财富、追求利益的平等;第二是培养有序的组织理念,通过高度的组织性、协调性为平等自由提供最大限度的发展空间,使各项工作有序平衡发展;第三是完善制度理念,市场经济的发展主要由法律、契约、谈判、监督和管理等各种因素组成,这都需要强有力制度的保障。只有在传统文化的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从根本上发展和完善我们的平等、组织和制度理念,将文化内涵融会贯通到日常工作的各个细节中,才能在全球化的博弈中处于优势,并使我国的文化保持活力。

二、中国大学生文化教育与引导的基本对策

(一)强化大学生文化博弈能力,加强文化内涵建设

要让广大青年学生认识到,文化博弈并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需要从国家文化繁荣、民族复兴的高度,加强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博弈的理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其他国家的往来也不断加深,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竞相绽放,文化与文化的碰撞更是达到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所以,要求我们要维护文化,其关键是要走将本民族文化跻身于全球化中发展的战略。可以说,文化战略就是人类的生存战略。这就要求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必须符合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潮流。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使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得以加强,并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文化的健康繁荣发展,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并不只是让其完全拒绝。因为一种文化只有在不丧失自身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使我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发展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守护本民族文化经典之根基,不断开拓创新,主要任务是妥善处理好文化发展与政治、社会、经济之间的互利关系,使其能同步发展,相辅相成;要妥善处理文化教育信息化和文化产品管理开放的关系,尽快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核心技术。实现教育、开发与管理应用并举,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做大做强我国的文化信息产业,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与文化博弈能力,进而达到国家稳定发展的目的。

(三)求生存,谋发展,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的主体构架

一个国家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的舞台,就要满足国家生存、安全的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生存安全得到保障,发展才会有更坚实的基础。一个民族在繁衍生息中,文化是演绎自身特色的重要工具,因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凝聚和整合民族和国家一切资源的根本力量,任何一种角度对文化的亵渎都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安危。因此,深入整合文化安全系统就成为关乎一个民族生存安全的一种战略性指标。要构建完善的文化安全系统,首要任务是延续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进而实现社会文化共同发展的目的,从而构建更多、更可靠的安全屏障。纵观社会的发展可以得到结论:构建完善的国家文化安全系统是基于国家文化安全对于国家整体安全的重要性而提出来的重要战略任务。

三、对大学生政治性思想素质进行文化价值定位

文化引领思想,思想养成(决定)品格,品格决定(铸就)人生。从文化培养入手,深入大学生细节教育,对大学生养成高尚的文化品质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行,我国教育事业日新月异,高等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稳定发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生文化价值定位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大学生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和身体素质。在身体素质达标的基础上,思想政治素质就决定着心理品格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因此,只有各方面素质均衡培养,共同发展,才能使大学生自身素质健全,从而为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素质培养方案

大学,是要培养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双优型综合人才。高等教育应以此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工作重点。加大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投入力度,引领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培养自身的素质,形成健全的文化品格。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迫切需求大量能够推动祖国繁荣发展的高级型人才,以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助力。

(三)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机制

如何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机制,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首要问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是一个长期性问题,需要从长远计划。因此,在开展中就必须形成完善的教育机制,才能保证综合素质教育正常进行。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形成健康明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青年学生社会责任心和公德心。高等学校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基地和传播媒介,更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因此,高等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及素质。

中华民族璀璨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一个全方面发展的民族,必须具有稳固的知识结构和细腻的文化内涵。正如我们所知:知识是一种无形的而具有一定价值的资本,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党的最高理想,扎实精湛的文化知识是首要保障,教育是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民族的根本手段,在高等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做到:进一步深化学生文化内涵积累工作,积极开展知识讲座等一系列形式的文化建设活动;强化学生的文化水平功底,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着重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为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志刚.安全困境与和平崛起[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67.

[2]刘建国.安全文化建设初探[J].理论学习,2006(3):40-43.

[3]将秀敏,林红霞.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解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9(6):26-28.

篇7

跨文化交际因此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所谓跨文化交际,“是信息的编码和解码过程”, 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者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它既涉及各个层次的文化、语言、行为模式,又涉及交际。从精神层面,它负载了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世界观,价值观;从外在表现,它体现为言语和非言语的交际行为。

语言交际方面,以英语为例,在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英语是其国内国际贸易的标准用语;在非英语国家,二战以后,英语已广泛深入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领域。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英语日益成为国际化的商务语言,使英语成为现代商务社会的必备,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这种重视,从学习英语的人数,和学习年龄的提早充分体现出来。全球有近三、四亿人将英语作为母语,三亿多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每天都跟英语打交道。在中国,学习英语的人口很快将超过英语母语者人口。金惠康甚至断言,21世纪,“汉英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将成为全球化的主流趋势”。

面对日臻大同化的世界市场,跨国企业和机构的办公环境,对于管理人员而言,了解公司业务涉及国家的商务文化与范式,在目的国谈判应该具备的技巧,员工对目标文化所拥有的文化偏见与模式化态度,都可能影响公司业绩的完成。从市场来讲,无数成功的案例,从微软到英国最大连锁超市Tesco,都充分说明了解市场的重要性。为了进行有成本效益的营销,实现蓝海战略,第一步便是对当下的市场需求进行了解,并努力去适应。因此,对于跨国企业来说,要了解市场,跨文化的教育与培训,成为管理者无法回避的话题。在商务交往和营销中,使用客户方语言带来的好处,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而对于跨国企业或机构内部来说,对拥有多文化背景的员工的管理,没有对语言和非语言的交际行为有同样的了解做基础,难免产生文化误解,甚至冲突,不利于营建理想的沟通渠道,企业文化和内部运作交际环境,完成公司或机构目标。这样的大环境中,谁能更好掌握作为商务和官方通用语的英语语言,以及汉英跨文化知识,谁便能在国际商务竞争中多出一成胜算。

过去三十年中,商务英语引发了人们的兴趣,可商务跨文化培训和文化教育的意识还不足。综观目前的商务英语教材,更多是各种信用证、承兑交单等术语,询盘、回盘的句型等语言交际的基本句型与范式,较少系统地研究英语国家商务文化整体范式,特别是非语言交际行为模式、文化规范。学校课程设置上,一般涉及普通的英语和基础商务知识。大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概况有肤浅了解,学习动机也不够高,也不够明确,教学效果平平。国际商贸中的跨文化课题,不言而喻地被划进了学生们从业后的自修课程。

二、关于汉英商务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思考

1.商务英语与跨文化语言交际

语言的学习,不能替代对文化的研究与传授。在真实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文化的错误比文法的错误更严重。“交际加语言”是公认的加深了解跨文化交际的有效途径。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化成为语言包裹的内核。语言受制于它的使用社会群体所处的时空范畴,宗教、地理、社会环境的影响,对语言字面的理解,难以跨越“超语言”障碍,达到文化的深层理解与互通。作为时代的产物,语言极大地推动又限制了人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社会言语习惯又无意识地左右着社会现实。随着跨文化交际,从物质,到社会,再到意识形态等各个层次上,文化发生着适应与变化。研究跨文化交际,尤其是商务背景下的汉英文化交际,需要抓住处于风云际汇中的商海浪潮和语言特征,透视其负载的行为模式与认知方式,以及价值观、世界观,为汉英跨文化交际者提供实践的指南。

在真实的商务交际环境中,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对于汉英双方文化的学习与了解与运用,并非靠一点指南,报刊杂志的报道,以及一点外贸必备技术手册就能办到。在国际机构中,语言的交际,在跨文化的联络、接待、宣传、交流、面谈、合作等交流活动中,在口语、书面以及视听等层面展开。在正规的商贸洽谈和日常运作中,其情景与任务等背景,决定了它所使用的风格和内容,与在其他环境中,如学术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特征不同。甚至在商务交际环境中,商贸谈判与日常商务活动所涉及的言语内容和风格,也截然不同。要研究商务英语交际环境中的语言特征、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符号与含义,就必须抓住其中一项,比如,跨文化联络中的电话,电子邮件、传真,跨文化接待中的住宿安排,会议,娱乐,互换礼物等等环节中的语言特征、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再从语言和它所承载的符号与意义等层面进行研究,剥离出语言上附加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文化习俗等。

英语作为国际商务语言,其语言与文化的二元性,已得到公认。国际商务交往中应具备的交际能力,并非靠单纯的语法,发音加词汇就能完成。它离不开对文化的了解与掌握。然而,话语者的语用能力,不能因为承认英语的文化纬度,而忽略英语语言的纯正性,否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以英语作为共通的商务交际工具时,就失去了有效的语言平台和交流渠道。

2.商务英语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语言行为,只是汉英跨文化商务交际行为的一部分;其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即非语言交际行为,同样忠诚不二地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Knapp甚至认为,只有将语言体系与体语体系相结合,才构成完整的交际体系。做跨文化的研究,不能遗漏这一文化递质。

跨文化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找出英语与汉语文化的异同,增加对文化的了解,提高跨文化意识,达到交际前就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预见并避免可能出现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在交际中“创造双方共同接受的交际氛围”,使商务英语交往和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提高商务交往的有效性。

三、关于汉英跨文化商务交际教学的思考

1.内容和方式的改进

汉英商务交际的语言与非语言特质,现代的经济形式,注定大学商务英语在教学大纲的编制、教材编撰、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各环节中,遵循如下三方面原则。首先,要重视语言教学的规范,尤其是在商务背景下的规范表达。这一点,与普通的专业英语课程要求无异。商务英语,不代表其在语言质量上可以打折扣;相反,真实的语用环境要求它在语言表达上更正确得体。

其次,要重视文化信息、社会环境的解释,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让他们意识到,语言的流畅,需要配合以适当的场合和妥当的措辞与信息编码。从表浅的称谓,介绍打招呼,节日礼庆礼物互赠等方面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到深一层商务谈判中的措辞特征、时间观念、空间概念,以及它所蕴涵的文化色彩与意义、价值取向等,都需要首先纳入教师的对比研究范畴,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深切了解,既然我之美味,可以成彼之毒药;那我之礼貌,便可成为对彼之羞辱的道理。使其能恰当使用语言,传达意图要传达的信息。

再次,展开对非语言手段的信息,即体语系统的学习与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和经过商务英语培训的学生,应该既对商业运作了如指掌,在语言上运用纯熟,又应是体语的专家,擅长从体语中捕捉微妙的交际互动信息,进行有效的商务交际。

教学法上,单纯的翻译教学法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商场交际的需求,交际能力的培训与语用能力的敏感与能力培训,势必组成教学与科研的一部分。同时,授课的方式上,应增强汉英文化的差异对比。形式上,应当多渠道引入多媒体影音资料,照片,幻灯,网络等,都可以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观摩、探讨、表演模拟、 英语角和晚会等,也有助于为学生创造多形式的文化与语言环境。邀请汉英文化,举办文化差异的讲座,甚至邀请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举办讲座,把商战实例与文化差异结合、分析、探讨等,也是有效的文化教育的方式。当然,其他有效的文化培训模式,如智力型,区域模拟型,自我认识型等等,也可参考, 培养从业者在大同化,跨文化交际和文化适应,以及管理方面的能力与认识。

这些改进,以及商务英语所面临的高度文化敏感的社交场景,对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从业老师不单是语言的忠实传播者与研究者,同时又是文化专家,还兼具商业运作方面的从业知识,能观商海风云,能洞察世事人情。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

要获得跨文化意识,学生需要经历心理适应、行为认同等过程。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上,有四个阶段:首先是获得对一般文化特点的认识;将它与自己的母语文化比较,“意识到一些重要、细微复杂的文化特点”;再经过理性认识分析;最后立足于对方文化,体会其运用,获得认同,形成文化的敏感性。我们对于汉英商务英语的文化教学,也应遵从这样的步骤和规律,培养学生在跨国商场上的文化敏感性。为造就未来国际化商业职场上合格的管理者,对学生培养跨文化语境下的管理技巧和技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学习动机的激发与保持

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还应遵循需求与动机激发和保持的规律。在此过程中,生命周期是不可忽略的概念。生命周期指的是一个人的年龄及家庭背景。很多文献表明,一个人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位置,决定其对旅游及休闲等方式与产品的需要及选择。当他们从一个生命阶段迈向另一个生命阶段时,人们的需要发生了改变。这些研究结果体现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启发与指导意义。

比如,对于青少年与刚步入成年者,其压倒一切的需求与心理压力是寻求独立,追求个人及社会认同。在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与行课方式的设计上,我们应该把这些内部动机因素考虑在内,结合其心理成长的路径与轨迹,激发其学习动机,强调独立与认同,以及区别于父辈和旧做法的地方,诱导其在本着克服对父辈恐惧的动机、追求自我完善修为的同时,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与目标,获得“自我成就”的畅快,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对于已具备丰富经验的管理者,为他们设计的课程内容,就不能如上炮制。这些成年学习者,大多具有更明确的、以利害与任务完成为目标的外部动机,希望学习与培训带给他们明显的工作绩效、晋升机会、完成学历或找到更好的工作。因此,从他们的心理诉求出发,寻找课程设置和课堂活动设计的灵感,才能调动与保持这些人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论

总之,商务英语的教学,需要将商战实例与跨文化交际知识相结合的教材,和合理科学的教学大纲,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造就适应全球化经济环境的娇子。它要求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透视现代商务管理与营销,让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实战,成为专修国际贸易学生的必备课程。让学生能适应不同的文化模式与环境,具备对不同文化间差异的敏感性,能否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正常交流,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筛选人才的一个砝码。因此,作为跨国公司对员工的在职培训也好,作为为经贸专业的学生所开设课程也好,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教学,愈益成为一门必要的学科,和人们在商战中获胜的法宝。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尽量避免文化误解与冲突,跳出本民族中心论的窠臼,学会尊重对方的文化标准与价值观,达到与异族文化进行平等正常的交流,协调二元化文化。

参考文献:

孔 英:Cross-Cultural Influence on Management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C].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胡文仲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胡庚申: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Their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Aspects[C].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胡文仲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Brassington,Frances, & Pettitt, Stephen, (2nd) Principles of Marketing[M], Harlow:Prentice Hall,2000

[4]杜现臣: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accessed on Nov,2002,25, 07

[5]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6]陈俊森 樊葳葳: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accessed on Nov.20, 2007

[11]Wang, Zhixin(王志欣)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vision of Englishness in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C].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胡文仲编)pp596~616,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3]方春祥:外贸函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4]陈 陈建平 羡锡彪:商务英语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5]刘醒吾:经贸英语口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16]He, Minzhi(何敏智):The Structure of Cultur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C].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胡文仲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7]Orton, Jane, Naming and Framing[C].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胡文仲编),pp410~434,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8]Cooper, C, et al Tourism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2nd edn) [M]. Prentice Hall: Harlow,1998

[19]Haywood, L. et al Understanding Leisure (2nd edn) [M]. Stanley Thornes (Publishers) Ltd: Cheltenham,1995

篇8

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含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国际间的文化教育交流日益密切,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在保留合理的本国教育特性的基础上,追求与国际上通行的高等教育制度接轨,追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教育质量国际化、学历文凭国际化、教育服务国际化。这种趋势是建立在经济、科技、信息等全球化基础上的,是世界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的

教育国际化本身不是目的,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国际化,是要培养出能满足本国和世界的需求,在思想、知识、技能诸方面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培养通融东西方文化的一流人才,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地为各自国家的利益服务。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跨文化交际教学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大学英语教育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英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大学英语教育又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关于教学目标的阐述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视知识的输入,教师为使学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在课堂上强化了英语词汇,语法等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课堂教学变得非常单一,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充分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学生在以“考级”为目标的观念指引下,把大量时间用在语法,单词的记忆上,忽略了英语的实际运用和交际能力的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非常薄弱。因此,英语教学的方向便与真正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符,与社会交际的需要产生偏差,也不可避免地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背景的学生的目标相抵触。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我们要培养的是面向世界的大学生,而这样的大学生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要主动学习他国的文化习俗,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课文阅读中输入文化内涵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目前,大多数英语教材的内容都涉及多方面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文化要素,灵活地结合课文所学内容,适当地讲解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九单元Celebrating Holidays and Making Friends中涉及圣诞节的庆祝。学生们对圣诞节并不陌生,但对其文化内涵却知之甚少。通过教师对圣诞节的历史和一些与之相关的习俗的讲解中,学生了解到圣诞节的种种习俗分别来源于不同的国家:圣诞树的传统是于15世纪末起源于德国;圣诞卡诞生于英国伦敦;圣诞老人的原型来源于荷兰。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寻找课文中的文化信息,收集材料进行研究,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此话题开展讨论。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珍惜时间的美国人。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搜集资料,了解美国的文化背景,美国人对待时间的态度,进而比较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对待时间上的文化差异。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准备的话题进行演讲并给予点评和总结。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收集到的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同一文化差异现象,不但能扩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范围,加深学生对跨文化差异现象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在词汇、习语学习中输入文化内涵

事实上,在我们认为最平淡的词汇教学中,也有跨文化教学的空间。我们很容易发现在英语词汇中有很多重点词汇背后隐藏着很深的文化内涵,代表着英语国家独特的文化及风俗习惯。因此,对词汇和习语文化内内涵的探析是文化输入重要的具体内容之一。英语教师应挖掘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比如英语的星期五是“Friday”,英美人很多都信仰基督教,而耶稣受难的日子正是星期五,因此就有了“Friday face”,意指“愁眉苦脸”;“black Friday”意指“灾难的一天”。另外,中国的主食“馒头”在英美国家根本没有这种食品,也极少用“蒸”这样的烹饪方式,而西方的主食是“面包”,所以“馒头”就翻译成了“Steamed Bread”。

英语教师可以在授课时将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成语,典故的来龙去脉介绍给学生听,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其中的文化内涵。如以“meet one’s Waterloo”一词为例,大多数学生在不了解其文化背景的情况下翻译成:“某人见到了滑铁卢”,这样就完全背离了该句的原意。教师可以在学生出错后,告诉他们“Waterloo”不是指滑铁卢这个城市,而是隐含了1815年拿破仑的军队在此地打败的文化意义,应翻译成“一败涂地”。

(三)在听,说教学中输入文化内涵

在大多数高等院校中,听说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听说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为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和真实的场景。听说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主题都蕴含了相当丰富的文化信息。如:问候和介绍,感谢与歉意,喜欢与厌恶,在餐厅点餐,去看医生等。这些话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真实的交际中非常实用,却也蕴含了不少交际准则和习俗。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和讨论中西方在日常表达上的差异,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交际情景,力求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模仿西方国家人们交际中各种各样的行为,从而体验英汉文化的差异。当学生进行活动时,他们不限于复述课本中的对话,他们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新的场景,自编对话进行操练,做到学以致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听说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英文电影,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记下英语国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句。因为教材中的语句更多是在正式场合中运用的,学生接触非正式用语的机会不多,而这些非正式用语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它们可以解决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上会出现的困难。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留意其中的生活场景,让他们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注意其中涉及的文化习俗以及由这些文化习俗导致的不同语言表达方式。

(四)在课外学习中输入文化内涵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紧靠课堂教学是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掌握外语的需要。教师应鼓励学生更好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外国语言与文化知识的学习,及时为学生推荐与所学教材相关,富有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阅读材料和优秀的文学作品,针对其中出现的文学现象启发学生去思考,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促进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势下,伴随着英语语言的国际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培养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尤为重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必须得到重视,我们应认真研究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为学生提供多种机会在实际场合运用知识,积累经验,使其成为符合国际化需求的跨文化交际者。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篇9

 

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含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国际间的文化教育交流日益密切,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在保留合理的本国教育特性的基础上,追求与国际上通行的高等教育制度接轨,追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教育质量国际化、学历文凭国际化、教育服务国际化。这种趋势是建立在经济、科技、信息等全球化基础上的,是世界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的 

教育国际化本身不是目的,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国际化,是要培养出能满足本国和世界的需求,在思想、知识、技能诸方面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培养通融东西方文化的一流人才,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地为各自国家的利益服务。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跨文化交际教学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大学英语教育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英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大学英语教育又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关于教学目标的阐述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视知识的输入,教师为使学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在课堂上强化了英语词汇,语法等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课堂教学变得非常单一,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充分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学生在以“考级”为目标的观念指引下,把大量时间用在语法,单词的记忆上,忽略了英语的实际运用和交际能力的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非常薄弱。因此,英语教学的方向便与真正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符,与社会交际的需要产生偏差,也不可避免地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背景的学生的目标相抵触。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我们要培养的是面向世界的大学生,而这样的大学生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要主动学习他国的文化习俗,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课文阅读中输入文化内涵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目前,大多数英语教材的内容都涉及多方面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文化要素,灵活地结合课文所学内容,适当地讲解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九单元celebrating holidays and making friends中涉及圣诞节的庆祝。学生们对圣诞节并不陌生,但对其文化内涵却知之甚少。通过教师对圣诞节的历史和一些与之相关的习俗的讲解中,学生了解到圣诞节的种种习俗分别来源于不同的国家:圣诞树的传统是于15世纪末起源于德国;圣诞卡诞生于英国伦敦;圣诞老人的原型来源于荷兰。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寻找课文中的文化信息,收集材料进行研究,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此话题开展讨论。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珍惜时间的美国人。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搜集资料,了解美国的文化背景,美国人对待时间的态度,进而比较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对待时间上的文化差异。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准备的话题进行演讲并给予点评和总结。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收集到的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同一文化差异现象,不但能扩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范围,加深学生对跨文化差异现象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在词汇、习语学习中输入文化内涵 

事实上,在我们认为最平淡的词汇教学中,也有跨文化教学的空间。我们很容易发现在英语词汇中有很多重点词汇背后隐藏着很深的文化内涵,代表着英语国家独特的文化及风俗习惯。因此,对词汇和习语文化内内涵的探析是文化输入重要的具体内容之一。英语教师应挖掘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比如英语的星期五是“friday”,英美人很多都信仰基督教,而耶稣受难的日子正是星期五,因此就有了“friday face”,意指“愁眉苦脸”;“black friday”意指“灾难的一天”。另外,中国的主食“馒头”在英美国家根本没有这种食品,也极少用“蒸”这样的烹饪方式,而西方的主食是“面包”,所以“馒头”就翻译成了“steamed bread”。 

英语教师可以在授课时将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成语,典故的来龙去脉介绍给学生听,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其中的文化内涵。如以“meet one’s waterloo”一词为例,大多数学生在不了解其文化背景的情况下翻译成:“某人见到了滑铁卢”,这样就完全背离了该句的原意。教师可以在学生出错后,告诉他们“waterloo”不是指滑铁卢这个城市,而是隐含了1815年拿破仑的军队在此地打败的文化意义,应翻译成“一败涂地”。 

(三)在听,说教学中输入文化内涵 

在大多数高等院校中,听说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听说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为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和真实的场景。听说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主题都蕴含了相当丰富的文化信息。如:问候和介绍,感谢与歉意,喜欢与厌恶,在餐厅点餐,去看医生等。这些话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真实的交际中非常实用,却也蕴含了不少交际准则和习俗。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和讨论中西方在日常表达上的差异,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交际情景,力求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模仿西方国家人们交际中各种各样的行为,从而体验英汉文化的差异。当学生进行活动时,他们不限于复述课本中的对话,他们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新的场景,自编对话进行操练,做到学以致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听说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英文电影,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记下英语国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句。因为教材中的语句更多是在正式场合中运用的,学生接触非正式用语的机会不多,而这些非正式用语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它们可以解决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上会出现的困难。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留意其中的生活场景,让他们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注意其中涉及的文化习俗以及由这些文化习俗导致的不同语言表达方式。 

(四)在课外学习中输入文化内涵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紧靠课堂教学是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掌握外语的需要。教师应鼓励学生更好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外国语言与文化知识的学习,及时为学生推荐与所学教材相关,富有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阅读材料和优秀的文学作品,针对其中出现的文学现象启发学生去思考,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促进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势下,伴随着英语语言的国际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培养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尤为重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必须得到重视,我们应认真研究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为学生提供多种机会在实际场合运用知识,积累经验,使其成为符合国际化需求的跨文化交际者。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篇10

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群体,做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运动员个人未来发展,更关乎国家利益和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意义重大,针对运动员这一特殊人群的文化教育保障工作也已成为时下人们关注的焦点。为解决此问题,我国政府和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进行了多年的不懈努力。2010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10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是夯实竞技体育的基础。要把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纳入到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局中通盘考虑。”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的主体,是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人才资源。不解决好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问题,会阻碍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通过对我国在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存在问题较多,加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任务艰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基于为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与体育职业教育融合提供理论指导和工作模型借鉴,笔者对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融合背景、存在问题及工作模型、方法干预等体育职业教育融合途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相关体育、管理、教育方面学术报刊、书籍和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方面的资料,文献来源主要有体育学术核心期刊、学术专著、相关网站等,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1.2.2 实地调研、统计法

2009~2013年,在我校学生处和教研室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北京队在役运动员信息资源和体育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为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和实践依据。

1.2.3 专家访谈法

在调研的同时,还对相关专家、学者以及教学行政部门管理专家进行访谈。通过访谈,为研究拓展了思路,并对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考证。

2 影响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因素分析

2.1 融合缺陷―运动员文化教育培养模式与价值取向模糊

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社会新的用人机制下,运动员退役安置已经由指标分配代之以人才市场竞争,运动员在结束运动生涯后,只有少数竞技体育成绩一流的选手才能获得较大的择业空间,大多数运动员选择范围较小,只能等待安置。而在世界先进国家,体育早已被列入从小接受的教育系列,运动员不但文化素质高,而且对运动项目理解深、成才率高,退役后能成为社会各行业的出色人才。

归根溯源,我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主要依附于体育系统。在传统的训练体系中,运动员的成长之路是:少体校、省(市)体校、青年队、省(市)体工队的集中训练制。系统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矛盾,造成运动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由于体育和教育系统未适时建立相互支持、协调的融合机制,运动员文化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保障,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监督和保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导致文化教育组织管理松散,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状况越来越严重,间接影响到运动员对体育职业教育的理解。此外,运动员文化教育单位目标的“唯一性”,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质量缺乏标准,教学体系方面目标不明确,课程和专业面较窄,教学内容滞后以及运动员常年经历紧张、枯燥、高强度的训练,重视竞技成绩,使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目的性大打折扣,目标唯一性环境下的运动员“自我价值”也不能得到实现。

2.2 融合依据―北京市优秀运动员学生项目分布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匹配问题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发展的主体,担负着攀登竞技体育高峰和为祖国争光的艰巨使命,他们做出了超常的付出和贡献,但其所处的文化教育环境却不尽如人意。从表面上看,运动员的不同文化处境是由个人能力的具体差异造成的,实际上却是与我们选拔、培养教育模式及保障机制密切相关。

从2011年北京市优秀运动员学生项目分布数据分析可知,重竞技项目学生所占比例大大多于其他项目,如图1所示。

为了更真实、客观地进行研究,根据“重竞技运动员退役转型健身教练的对接研究”课题研究,我们设计了《重竞技运动员对健身教练从业意向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木樨园运动技术学校、北京市先农坛运动技术学校、北京市什刹海运动技术学校的北京市在役重竞技运动员进行了体育职业教育意向调查。

问卷共设计了12个问题,其中11个封闭性题目,1个开放性题目,从多个角度了解重竞技运动员对体育职业教育的认识。其中,对运动员未来理想职业的调查如图2所示。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到,约有24%的受调查对象希望从事健身教练这个行业,并把其作为理想职业。

另外,在一项对运动员是否愿意接受健身教练行业培训的调查中,得到的数据如图3所示。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有43%的受调查者愿意接受培训,35%会考虑,不管将来是否从事健身教练。以何种形式(兼职或者全职),健身教练的相关培训是比较被认可的。

与体育职业教育的需求相比,现有竞技体育专业教学课程仍沿袭体育院校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虽然保证了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却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存在着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叠,课程知识点缺少衔接,缺乏以能力培养为主的综合应用知识以及单个知识点的立体性、应用性不足,专业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 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体育职业教育融合策略与途径

3.1 构建运动员文化教育“多维育才体系”职业教育工作模型

教育奠定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对人的职业生涯有着巨大的影响。不同的教育水平、程度会影响人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新型文化教育的创新模式,“多维育才体系”职业教育工作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富有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3.1.1 以坚持“体教结合”为原则,增强师生交融互动为基点,建立文化教育预警机制

构建“多维育才体系”职业教育工作模型,是以“体教结合”培养模式为重要原则,既涉及运动员学生的教育教学,也涉及其综合职业素质培养。首先,我们可通过借鉴清华大学办跳水队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大、中、小学“一条龙”的培养模式。一方面,从定点、定项目、合理选材等方面着手,力争在大、中、小学之间形成输送与吸纳竞技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培养机制,形成职教、成教,小学、中学和大学“一条龙”衔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教学体系结构,为真正实现“多维育才体系”培养模式鸣锣开道。其次,关注以生为本的文化教育取向,基本要求是:坚持以生为本,内容系统,层次清楚,循序渐进,兼顾运动员学习知识化与技能化、标准化与竞技化的统一。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平台”和“师生论坛”等活动项目搭建师生交融互动平台,促进教师时刻联系运动员学生,深度融入其学习与训练。

与此同时,建立在役运动员文化教育预警机制,是对文化教育的现实状况―包括文化教育的方法、内容是否适应运动员,文化教育是否取得预期的成效,文化教育状况是否恶化等方面发出预报信号,提醒教育者要不断研究、不断完善、及时改进、及时应对、及早作准备,防止运动员思想状况变化而制定的一套制度和方法。通过文化教育预警机制,一旦运动员文化教育状况出现警报,教育者可及时发现和掌握其教育状况可能的发展方向,较为及时和准确地判断运动员学习、训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在不稳定因素快速积聚以前采取措施,缓解或消解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文化教育和竞技训练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建议教育单位成立文化教育预警机制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科学的文化教育预警指标体系,制定调查研究方案,及时收集和定期反映运动员文化教育状况的各项指标,及时估量其思想发展趋势,制定防止引发在役运动员影响学习、训练的思想问题的相关政策。

3.1.2 提倡以“竞技能力”为核心,变灌输教学法为模块教学法,建立文化教育多维度运行机制

在役运动员经常承受着极大的生理、心理负荷,可用于文化学习的时间、精力与同龄人相比严重不足,不同运动项目、技术水平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学习状况、文化教育程度、个体差异十分显著。“多维育才体系”的模型教学工作,要本着实用、易学的原则,合理设置适合运动员实际情况的专业(课程),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逐渐掌握知识,依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根据体育专业能力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围绕运动训练能力是主线、竞技能力是核心、人体运动科学为训练服务的理念,将专业课划分为四个模块。具体包括: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竞技能力训练模块,竞技能力保障模块,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四个模块将围绕专业基础知识和竞技能力的训练过程,从浅到深,从整体到局部进行知识的整合,凸显专业课课程体系改革的三大要点,即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强调“厚基础”,竞技能力训练和竞技能力保障模块突出“专业特色”,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强调“宽口径”,最后达到“综合素质全面,专业基础宽厚,专项技能突出,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职业能力培养融合目标(如图4所示)。

其中,在竞技能力训练模块教学的内容设置上,将竞技能力的内容作为核心,紧紧围绕运动训练,最大限度地贴近运动员的兴趣点,并进行以竞技能力为中心的知识包整合,体现人体运动科学知识为运动训练服务的特点,为运动员理解运动训练原理、方法并进行科学训练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科学训练的意识和自行进行科学训练的能力。

在职业能力拓展模块的设置上,结合运动员在多年训练中积累的运动训练经验和知识,诱导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健身技能,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若干单元知识包,通过学习有效提高运动员职业能力并为运动员分流和二次择业奠定一定基础。建构结构如图5所示。

中专阶段:对现役运动员、教练员及退役运动员做调研,依据应知、必会、够用的原则筛选教学内容,进行以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竞技能力训练模块和竞技能力保障模块为主的教学。综合学生的特点,培养目标是通过中专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能在运动训练中领会教练的意图,完成教练的训练计划,了解运动对人体的主要影响;如果不能继续运动生涯,也能为其二次择业奠定一定的文化基础。二级运动员在保证与一线运动员看齐的基础上增加拓展模块教学,以应对分流。

高职阶段:在高职阶段,主要开展竞技能力训练模块、竞技能力保障模块、职业拓展模块的教学。通过单元知识包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所学技能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及在运动训练中出现伤病的紧急处理和伤后的自我恢复训练的能力。教学内容在调研的基础上,对知识的宽度、深度加以延伸,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与社会上认可度较高的从业资格证书培训考核内容进行对接,在教学过程中予以渗透。

此外,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不是教育单位单方面的事情。要想达到文化教育的目的和增强效率,我们必须建立整个社会参与的有效运作的多维度文化教育机制,这种多维度的文化教育机制的主体结构可由运动队支持的文化教育机制、学校支持的文化教育机制、家庭支持的文化教育机制这三个子系统组成。

3.2 “行动学习法”干预与职业专业技能融合研究

3.2.1 以循环过程为核心,理念方法向反思、实践专业技能操作转换融合

行动学习法不仅是一种通过项目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是一种自我发展的实用工具。行动学习涉及行动学习小组,经过与其他人一起工作,大大提高决策的质量。它是一个体验(观察反思)、理解(领悟认识)、计划(方案设计)、行动(实践验证),进而制订下一步行动计划的学习过程(如图6所示)。

行动学习法的精髓是“反思”,强调学习者在实践经验中总结、在反思提升中成长的学习过程。它的学习模式非常适合应用于专业技能培训,其方法为职业专业技能训练提供一条新的思路。行动学习过程是从学生自己在专业技能训练中遇到实际问题开始的,经过学生的反复思考、研讨,逐步按行动学习法在专业技能训练中的应用解决问题并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付诸行动。所谓付诸行动,就是学生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去参与实际的操作实践,完成已经确立的行动学习项目,这一步是行动学习循环的核心。在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完成行动学习项目的同时,他们必然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去体验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由此,他们的专业操作技能就会得到训练和提升。

3.2.2 以竞技能力为核心,专业知识向就业技能行动学习法转换融合

通过“行动学习法”改革干预,突出竞技体育专业特色,围绕运动训练主线,突出竞技能力为核心,以人体运动科学知识为运动训练服务的理念开展教学,并以单元知识能力为重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相关训练知识包,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同时创建单元知识包,突出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围绕单个知识点,进行立体式包装,其中分别囊括了运动生理学、人体运动科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理论与方法、运动营养等学科知识。通过整合转化,减少学生对知识应用的整合过程,注重能力培养。通过此项研究,初步将运动员多年积累的运动训练知识转化为运动员的一部分就业技能,突出体育职业能力特色。

4 结束语

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体育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作为教育主体,其对模式的选择、利用、创造过程是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模式对教育主体施加影响也是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多维育才体系”体育职业能力工作模型和“行动学习法”干预与职业专业技能融合研究,作为一种新型倾向体育职业能力文化教育模式,体现了教育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它将在培育体育职业能力特色,加强“体教结合”与后备力量储备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关系到整支运动员队伍的建设及其功能发挥,更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培养出既能攀登竞技体育高峰,又能适应现代社会职业能力发展需要的合格体育人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Z].体人字[2010]214号.

[2] 胡小明.从“体教结合”到“分享运动”――探索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体育科学,2011,31(6):5-9.

[3] 康伟.关于高职体育院校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探析[J].理论界,2011(7):209-211.

[4] 孟庆波.对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及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125-126.

[5] 石坤.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3):119-120.

[6] 王迎远.程教育政策评估模型(CPIR)构建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5):3-57.

[7] HALL C J,LANE A M.Effects of rapid weight loss on moodand performance amongboxers[J].Br J Sports Med,2001,35(6):390-395.

篇11

农村教育早期社会化问题很早就被学术界和教育界所关注,但大多只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角度进行分析,鲜有人从文化学角度予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对立格局逐渐被打破,城乡之间开始了文化互动,城市与农村构成了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文化融合等现象。对社会学家而言,从个人的层面看,文化起着塑造个人人格的作用,有着实现社会化的功能;从团体的层面看,文化有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动整合的功能;从整个社会的层面看,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进的作用。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文化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考察农村教育早期社会化困境不可避免地涉及对农村文化环境的分析,本文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在融合过去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从文化学视角分析农村文化软环境对农村教育早期社会化的影响并给出建议。

一、转型期农村文化教育环境的基本状况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市场化的建设步伐,我国告别城乡二元对立体制,正朝着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在这期间(我们称之为转型期),交通的便利、信息的畅通为城乡文化互动提供了前提条件。由此,城市的价值观、生活观逐渐向农村渗透,这其中有科学先进的思想文化,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健康的思想文化渗入农村。从文化互动关系的角度衡量,城市显然居于强势地位,主要扮演文化输出者的角色;农村居于弱势地位,主要扮演文化接受者的角色。但是农村也有它的特殊性,一方面接受城市文化的洗礼,另一方面又固守自己原本的文化传统,正是在这种接受与固守中,农村形成了特殊的文化教育环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也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农村环境的封闭性、文化的固守性,使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至今依然保留着封建思想的残余,如封建家长制、“重男轻女”思想、宗教、迷信思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等。对于农村儿童、青少年来说,这些因素构成了其社会化教育的软环境,我们可将其称为农村文化软环境。

二、农村文化软环境制约下农村教育早期社会化困境的表现

(一)农村中遗存的“重男轻女”思想、封建家长制作风,不利于孩子政治社会化、角色社会化的健全发展。

就个人而言,所谓角色社会化,是指一个人根据自己所处地位将有关社会规范加以内化,形成一定的符合社会期望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过程;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学习和建立政治取向与行为模式,以及政治人格特征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社会政治态度的内化。现代化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把人培养成具有一定理想信念、政治信仰、法制意识的合格公民,这其中就包含了自由、平等、民主、正义等内容,而农村中遗存的“重男轻女”思想、封建家长制作风与政治社会化的要求是相违背的。

“重男轻女”思想、封建家长制作风导致家庭成员之间严重不平等的现象,长辈处于家庭的支配地位,晚辈处于被支配地位,孩子在家里没有发言权;男性居于核心地位,女性居于边缘地位。当孩子出于天性,渴望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时,家长常以“小孩子懂什么,不要管大人的事”等说辞为理由拒绝孩子的参与。这样孩子的参与意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容易被扼杀。这样的家庭不能为孩子营造平等相处、民主协商的和谐家庭氛围,孩子难以树立“人生而平等”的现代价值理念,对诸如人格、尊严、自由、平等等政治内涵缺乏感性认知,不易形成自我角色意识,对角色旅行中所应涉及的权力、义务、责任、使命之类的内容缺乏感性认识。此外,孩子不易形成“仁爱”精神,对关心、照顾他人容易表现出淡漠的倾向,可以想象,没有健全的政治人格和角色意识的孩子将来是很难融入社会的。

(二)农村残余的宗教、迷信思想,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儿童、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建立、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心理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家长应给予孩子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和认识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向其传授科学知识、真理性知识。有些农村家庭由于家长有宗教、迷信思想,使孩子受到了有神论等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孩子很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孩子在学校里可以受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但回到家中却又受到唯心主义思想的笼罩,内心经常徘徊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矛盾、对立中,这对其人格的健全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处于儿童、青少年期的孩子有活泼开朗、乐观进取的天性,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向上的阶段,如果及时给予科学世界观的引导,对促进其身心发展极其有利。宗教、迷信思想倡导消极无为、宣扬消极厌世情绪,这与追求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主流价值观是对立的,受其影响,孩子很难树立“奋斗”理念与“竞争”意识,容易滋生“等、靠、看”的思想,这与社会化人才培养目标是相违背的。

(三)农村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狭隘教育观,不利于孩子树立“为社会发展而学习”的正确理念。

有些农村家长抱着“重男轻女”、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教育观,对女孩的教育不够重视,甚至不愿过多投入,认为即使培养出来,以后也要嫁到别人家,为别人造福。这样一来,女孩的社会化人格的培养成为大问题。这是一种狭隘自私的教育观。一些没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农村家长,虽然一心想让孩子成才,但依然未能脱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狭隘教育观。这种教育观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仅从自己家庭需要出发来设计孩子的教育。其教育的目的是光宗耀祖、发财致富,提升家庭的社会地位。有些家长抱着孩子短期成才的想法,同时使自己的教育投资能早日得到回报,逼迫子女早早辍学,从事各种技能性的学习。这种做法对孩子社会人格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受这种教育观的熏陶,孩子容易形成错误的读书观,滋生读书成材只为“报答父母之恩”、“振兴家族”的想法,贫困家庭的孩子容易滋生读书成材只为发财致富、提升家庭社会地位的想法。这种所谓“为父母而读书”、“为家庭而奋斗”的错误读书观,与社会教育发展的主流是背道而驰的。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难以形成“为社会发展而读书”的正确思想,长大成人后,难以立足于社会,不能被社会所用,无法成为合格的社会化人才。所以,这种无视社会大环境,“关起门来搞人才建设”的狭隘教育观必须得到纠正。

(四)农村打工潮的出现,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未来的职业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户籍制度的放开,农村逐渐兴起打工潮。打工潮虽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不少农民脱贫致富,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些孩子目睹外出打工的亲戚、邻居返乡后生活变得阔绰了,吃穿变得奢侈了,于是心生羡慕,也萌生了外出打工的想法,从而造成不能安心学习,学习成绩下滑的现象。他们错误地认为外出打工只需健康的身体,不需要很高的文化知识,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和文凭,容易滋生“读书无用论”、“赚钱就是硬道理”的思想。从部分打工者返乡后生活得到改善的表象出发,一些孩子在脑子里得出一个错误的公式:打工=赚钱、赚钱=职业。所有这些想法,导致他们误以学习为苦,以打工为美,情绪变得浮躁,有辍学的心理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家长应对他们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及时告诉他们实情,讲述在外打工的艰辛、打工收入来之不易、没有文化到处碰壁的苦楚等,耐心细致地劝导他们安心学习。如果学校和家长及时地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孩子就可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

此外,由于农村环境的日益开放,农村逐渐出现离异家庭和流动家庭。这些现象导致部分孩子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离异家庭的孩子在性格上容易孤僻、胆小、寂寞、沉默等;流动家庭的孩子因为经常变换环境,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性,学习成绩不稳定,性格上容易自卑、烦躁。这些情况也是造成孩子社会化困境的重要因素。

三、解决农村教育早期社会化困境的出路

(一)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看,农村的物质文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有些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出现物质文明发展而精神文明滞后的现象。这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可以说,精神文明的滞后是导致农村整体教育水平落后于城市的根本原因。所以,农村人应树立“物质文明出生产力,精神文明也出生产力”,精神文明发展了,可以促进物质文明更快地发展的思想。政府应重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农村一定的扶持,帮助改善农村的文化软环境。

农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1)转变农村人的思想观念,肃清农村残余的愚昧落后思想,通过说明教育、细心疏导等方式帮助农村人树立科学的思想。(2)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对城市流入的,以及农村本有的文化垃圾,如黄、赌、黑等现象要严厉禁止,让农村孩子远离这些文化垃圾,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3)整饬农村社会风气。应尽量保留农村优良的传统风气,如勤俭节约、孝悌、友善等美德,对不良的社会风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要严行禁止。

(二)政府和学校予以协调和配合,帮助农村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家庭是孩子实现社会化的第一个重要场所,家长的生活观、价值观、语言行为方式对孩子的社会化具有示范性意义。对孩子来说,家庭是温暖的港湾,是人生航程的出发点,对其一生影响最为深远。所以,家长的教育观显得十分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错误的教育观可以毁掉孩子的一生。

有些农村家长文化素质比较低,教育观念落后,政府和学校应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让他们树立大局观念,懂得培养孩子不能仅考虑家庭自身的需要,还应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能学有所用,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材。此外,还应帮助他们克服教育上急功近利的思想,让他们知道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因为孩子一时成不了才就逼迫孩子早早辍学。学校是孩子接受科学教育、学习真理性知识的地方,是孩子净化心灵、升华精神的地方,所以学校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更要关心孩子人格的培养和身心的发展,使他们成为真正合格的社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恩武.亲字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个人社会化的影响[J].当代教育导刊,2008,(1).

篇12

Discussion of the cultural formation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Innovative Education

Abstract: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set forth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culture of innov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nnovative education. Analyzed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cause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udents in creative education. Introduced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culture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of our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udents. Designe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peers,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the innovative ability and sense of innovation can be improved,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trategy

Keyword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ducation; culture of innovation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建立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必须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而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必须重视创新文化教育和创新文化的形成。

一、国内外创新文化的形成及创新教育的概况

最早研究创新理论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熊彼特,在1921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并给创新的定义是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近代最早开展创新文化教育的是美国,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先将创新教育课程引入职工的教育,使职工的创新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目前美国几乎每所大学都开设了创新教育课程,还出现了50多个专门性的研究机构和一些基金会。除大学外,继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之后,美国许多公司如IBM公司、无线电公司、道氏化学公司等也设立了自己的创新训练部门。

创新文化教育发源于美国,很快传向世界,在日本、德国、英国、前苏联和俄罗斯等国也非常重视创新教育和创新的研究。1984年后,日本实行新的大学教育改革方案,重视和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科研活动,搞小发明、小创造,并制定了“实用新案”以法律措施对创新活动予以保护,使日本成为发明大国,专利申请雄居世界第一。

前苏联也一直比较重视创新文化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创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60年代逐步普及,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创造发明学校,创新教育的对象从大学生、中学生到工人、工程师和科学家,开设的创新教育课程有发明学、创造心理学、专利学、发明史等,成立了全国与地方性的学术组织,提出了TRIZ理论,形成了现明方法学体系,为参与创新创造发明活动的毕业生提供就业门路,促进了创新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文化机制的形成。

在我国最早提出创新教育思想的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他发表了《创造宣言》。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进创新教育,1979年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许立言教授首次在该校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此后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湖南长沙轻工业学院陆续将创新课程列为大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或公共必修课程。中央电视台在2010年后也开设了“我爱发明”的专题栏目,对形成全民创新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从不方面、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对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何将创新文化教育引入到大学生本科教育中,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也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热点课题。马云阔在《创新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一文中,分析了目前我国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社会需求和经济管理类的特点,提出了创新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原则、所采取的途径和方法。胡延松在《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一文中,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密切关注市场需求,按照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和工商管理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王翔在《应用性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整合创新研究》一文在分析经济管理类课程关联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整合的创新性思路和措施。从以上国内外研究情况可知,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实施和研究各国都非常重视,并制定出各自的政策加以鼓励和支持,将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

二、目前国内高校中的教育工作者对开展创新教育的认识误区及成因分析

虽然上述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实施和研究层出不穷,但针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创新文化形成及创新教育的实施的实践经验总结却很匮乏,并且在很多问题的认识上也存在相当多的误区,目前国内高校中的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创新教育时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有:

1.认为文科类学生不像理科类学生,没有掌握生产经营方面的专业技术,难以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文科类学生不像理工科类学生,如机电、计算机等专业比较好搞小发明、小创造和小改革,有天生的专业优势,文科类学生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难以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

2.认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已经初步形成,创新教育主要在中小学生开展,大学生没有必要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

3.认为创新教育与专业学习相比,专业学习更重要,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会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

4.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要有专门的经费,没有经费的支持也难以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

以上的观念主要是对大学生的特点和创新的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

1.通过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更易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特别是经济管理类学生,接受了管理理论的系统学习,管理技能和团队合作的意识更强,有利于开展创新创业的活动,其组织能力和协调方面有其优势。在者创新正如关士续教授指出:“技术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技术社会学和技术经济的概念,它不是指技术本身要进行创新,而是指将技术成果引入生产过程中,其结果是由重要生产要素组成的生产函数发生转移。”所以说重要的是具有将技术成果引入生产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不等同于技术能力,所以无论是什么学科、什么专业都可以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可以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2.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无论年龄大小,在人身的不同阶段,从事不同职业都可以进行创新活动;大学生的知识积累比中、小学生多,其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得多,想象力会更加丰富,想象的资源更多,更利于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活动的开展。

3.创新教育与专业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将创新教育有机的融合到我们的专业学习之中,通过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会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例如对营销专业的学生开展“利用Excel开发商管理系统的活动”,要想开发出这个系统就必须对系统开发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要用到《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的知识;在系统分析中对商管理的业务过程要搞清楚,那就得用到《分销渠道管理》这门课程的知识,这些都激起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最后要利用Excel开发这个系统,就必须掌握Excel操作技能,尤其是利用Excel制作商管理中申请表、商档案表、产品明细表这些基础表格。以及利用Excel中的IF、VLOOKUP、RANK函数构造公式,实现对供货情况及商的回款情况记录和统计,最终利用公式计算各商的返利比例及返利金额,并根据年终的商的表现调整级别给予激励。通过创新教育,参加创新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更愿意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的学习”,促进了专业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经济管理类学生也促进了其对技术层面的关注和学习。

4.我们认为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要与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应将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贯穿整个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并不需要专门的、大额的经费支撑,关键是注重校园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启迪创新心智,开发创新潜能,学习创新方法,掌握创新技能,提升创新素质。针对经济管理类学生实践类课程少于理工科学科的特点,适当增加其实践教学环节,例如对《网络营销》这门课程由讲授54学时改为讲授36学时、实验18学时外加课程实训1周。 “微博营销”实训中,除了让学生分析现有的微博营销的成功案例及模式外,让学生思考未来微博营销会出现哪些收费的推广方式,正如搜索引擎营销也经历了从免费到付费的历程。从而实现了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相融合。

三、创新文化形成过程及创新教育实践成果分析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对创新的作用;二是如何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机制。

开展校园创新文化的建设和创新文化教育,要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要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创新文化教育机制的建立,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实现从观念引导到行动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建设的过程。创新能力是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由创新者以已知信息、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重新组合,产生出具有新颖性、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可以通过实施创新文化教育和创新活动的开展得以培养和提升。

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针对三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特点出发,对经济管理类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加强教学的改革,加强创新文化的教育,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文化教育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三者有机融合的方法。我院通过对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和组织中得出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特点及创新文化教育实施策略:

1.在经济管理理论方面,通过专业的学习有自己的专业所长,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善于思考,虽不具有专业技术的优势,但在创新活动中不易受专业技术理论和认识的束缚,思维更大胆,更活跃,更富有发散思维的能力。针对这些特点我们注重教学的顶层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改革。将创新学、创新教育、创新的方法、TRIZ理论及应用教程等创新教育类课程拿入到我们的教学体系中,将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注重专业课程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强调教师要介绍本专业课程的理论发展历史、前沿动态和最新发展趋势,让学生接受本专业的新概念和新思想,激发创新潜能。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中,让学生自己独立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讲授中,介绍了某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后,让学生针对该方法提出自己的改进设想,并给与正确的引导。

2.想象力十分丰富,但缺乏创新性想象,难以产生出具有实施意义的方案和方法。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中,适当增加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实训、实习环节中有些内容按项目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组成团队,互相讨论解决的方法。如在《统计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自拟题目设计统计指标体系,小组内成员思考后可以相互讨论确定题目,分工开展工作,设计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由小组代表发言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制定出相应的评分标准,由学生组成的评议组给予评分。再如在毕业论文设计中,改变以往由教师出题,学生选题的做法,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结合自己毕业实习的单位和岗位拟定研究题目与指导教师商定。通过将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学生的积极性,专业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2012年有多篇论文获得了省级优秀学士论文奖。

3.富有灵感,但不善于把握。主要表现在对灵感的出现无准备,或没有察觉,使灵感从身边溜走,失去了创新的机会。通过创新教育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可以使学生提高把握创新灵感的能力,养成关注灵感生产的机会。教学中注重大学生课外活动与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将大学生课外活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通过大学生挑战杯、ERP经营决策竞赛、用友杯技能竞等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合。如在大学生挑战杯活动的开展中,引入创新教育,介绍创新的方法和技能,将所学的方法运用到大学生挑战杯活动中。

4.喜欢团队作战,一般不擅长单兵作战。经济管理类学生比理工科类学生更愿意一起开展讨论,研究问题,发表个人见解,积极思考,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但一般不擅长单兵作战,进行深入独立的思考。针对此特点我们注重在创新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意愿组织团队,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跟踪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工合作,有意识训练个人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注意团队的协作和配合。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通过多年的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鉴于篇幅问题,仅罗列出目前我院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骄人成果如下:

1.2011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湖北省课外科技作品大赛获省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2项;

2.2011年“用友杯”全国大学生SCM电子沙盘模拟竞技大赛全国总决赛获三等奖;

3.2012年ITMC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大赛湖北省总决赛获二等奖;

4.2012年“用友杯”全国大学生ERP电子沙盘模拟竞技大赛全国总决赛获二等奖;

5.2012年“金蝶杯” 全国大学生“创业之星”企业模拟经营大赛华中区一等奖2项。

通过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的开展,我专业学生赢得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四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98.47%。在创新教育活动的示范和带动下,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以及我院学生人文素质、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我们在经管类大学生创新文化的形成及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总结出创新文化的形成及创新教育实施要点如下:

一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活动呈现出综合化、交叉化的趋势,新的发现往往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之间产生,学生的知识必须有足够的覆盖面。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改变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个性化,将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关键点,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做好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细节。

二加强创新教育的基地建设,给学生营造一个训练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的提高,如果没有一定的实践技能是无法进行创新活动的。近年学院投入3000多万元,建立了各类实验室,工商管理类专业建立了ERP物理沙盘和电子沙盘实验室、经济管理类综合实验室、企业经营决策实验室、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活动中心,购置相应的硬件设备和各款实验软件,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校内实验实训平台。

三探讨产学研的结合,为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平台。我们组织学生署期到企业中实习,利用企业的设备、企业人员和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经济管理类建立了稳定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如武汉钢铁集团、中商集团、捷利物流公司等多处实训实习基地。在实习过程中,关注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参与企业项目研究与探讨,使年青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四注重创新环境和氛围的形成,营造一个能够培养创新人才,又有利于创新行为的环境是很重要的,根据国外学者对世界创新能力强的公司调查研究发现,惠普、富士通、苹果等公司管理层会竭尽全力让员工过得舒适,给他们额外的休假创造一个舒适环境和氛围。

我院在创新环境和氛围的形成方面取得的成绩有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创新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合作型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营造自由、合谐的心理环境,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不随意批评、否定学生想法和建议,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相互讨论、质疑、争辩的乐园,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式教育变为主动式的学习。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046-02

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传承和积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软实力发展的战略基础。在信息网络时代,面对东西方文化碰撞,外来思想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遇到了新的困扰和挑战,高等学校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变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干扰和挑战

1.外来文化的输入和渗透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了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认同。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之后衍生出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认同,是我们构筑现代精神文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弱化和遗忘。然而,在当今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这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下,我国传统文化正承受着大众文化和西方文化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变化,我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便捷的网络信息和多元的异国文化为大学生带来了不同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第二文化空间”,外来思想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到的影响和挑战主要表现为:无政府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崇洋等思想和行为。富有民族特色的信仰、节日、服饰、礼节、道德、习俗正在被“挤兑”。

2.大众文化的兴起与传播弱化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大众文化是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商品化背景下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由消费意识形态筹划和引导大众,以大众传媒和信息网络为载体,以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普及化、时尚化为运作模式的一种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特点是其具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并依赖大众媒体传播。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滋养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茁壮成长,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里,迅速壮大为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不足是其单调、平淡、庸俗的特点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诱惑和孤独感,这些消极因素在庸俗大众文化发展过程中会被放大,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伴随着无政府主义、金钱至上、奢侈享乐等价值观对我国社会的渗透,它的广泛传播干扰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赞美,降低了大学生自身道德要求的标准。

二、加强大学生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坚守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蕴含着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当代大学生有责任对其进行继承和发扬。面对新挑战,我们应该更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和载体,以适应大学生成长的环境特点,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水平。

1.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建设,增加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当前形势下,对于教材建设,应集中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强对现有传统文化素材及教材的整理研究工作,挖掘能够体现现代意义的传统经典,特别是注意搜集蕴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作品,用新语境,从现代视角对传统典故进行阐释,激发起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之能够古为今用,达到教育的目的。对于授课形式,尤其是文科课程,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从语言文字、人文精神、文化品格、民俗风尚、审美意趣等不同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讲授,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贯穿其中,同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制作有关传统文化的多媒体课件,组织故事会、诗歌朗诵、英模报告和专题讨论等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流行文化。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化传媒、文艺作品、电影电视并不是人们单纯用来娱乐的手段,而是承载着一定的政治价值取向,塑造和引导社会时代价值观念的精神工具。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在面对丰富多彩、精华与糟粕共存的流行文化时,稍有不慎,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青年流行文化,利用信息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多样性和便利性的特征,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大学生青年的核心价值观。比如一本好书、一部包含传统文化并符合当代青年欣赏需求的电影或电视剧、一部历史纪录片等都可以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也可以在重要的纪念日前后开展学习英雄模范活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刘胡兰、、雷锋等历史英模的事迹和姚明、洪战辉、钟南山等现代“双百”人物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其思想感情,充实其精神生活,提升其道德境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利用信息网络开展传统文化教育。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零点调查公司于2015年3月23日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使用互联网的比例更是高达97.9%,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的时长为3.4小时和2.7小时。

互联网上丰富的知识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消除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空间距离,各种各样的论坛、专业网站提供不同学科门类的知识,学生可以方便地提问并获得及时解答。信息网络的公开性和便捷性正在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使用图书馆纸质资料进行学习的习惯正在减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现有的电子版资源。针对这一趋势,利用现代信息网络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更可以高效地将传统文化内容传递给大学生群体。可以通过建立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平台,把英模故事、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等内容制作成网络共享资源,以贴近大学生浏览网络信息习惯的媒介进行传递,如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QQ空间等,以便于学生浏览,引起学生兴趣,实现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传播。

4.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爱国主义、励志、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一方面,在校园建筑、教学设施和各类人文景观当中尽可能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营造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外在环境。可以利用优美、安静的校园环境,让每面墙壁、每条路牌、每块石头、每个雕像说话,讲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历经千百年风雨冲刷的名言名句背后的故事,引导大学生体会其中所凝聚的民族精神,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另一方面,通过校园网络、电视台、校报、学生社团刊物等传媒手段广泛地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通过举办中国传统音乐、书法、诗歌鉴赏类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陶冶其高雅情操。也可以在校园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如校园植树、校园义卖、帮困扶贫、敬老助残等公益活动,实现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在行动中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王征国.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2]刘洁.网络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和改革途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