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篇1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正在急剧增加。高校学生在面对这些高标准时,会有极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我国各高校在教育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人际交往方面

在人际交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性格内向所导致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羞愧。人过于羞愧会导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经常表现出不自然、腼腆和不自信,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极容易导致他人产生误会,阻碍人际交往。其次是恐惧。对考试、学习等的恐惧会给其生活带来很多烦恼,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之下,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正常人际关系。最后是自卑。自卑是人在人际交往方面产生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原因,自卑会导致人的不自信,不敢与其他人交往,导致其生活圈子变小,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2.恋爱方面

由于大学生经验的缺乏和思想上的不够成熟,在恋爱方面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具体的表现为单相思、失恋、与异往过程中存在交流障碍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大学生极容易发生自杀或是犯罪情况。

3.求职择业方面

由于对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不够了解,大学生在应聘工作时缺乏自信。自从我国开始实行大众化教育,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一年不如一年乐观,并且以后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也会越来越严峻。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些大学生会出现拒绝步入社会、不想找工作等现象,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

我国各个高等院校都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在面对和解决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恋爱以及求职择业等方面所产生的心理问题时,各高校应不定期举办有关心理方面的讲座,发挥各高校中心理咨询机构和体系的作用,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心理素质培养和教育,并及时进行疏导,从而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只有拥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

2.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在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过程中,要让大学生形成自重、自爱、自强、自尊的精神,增强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当中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对自己能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客观看待自身所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尊重自己在各方面的努力成果,同时大学生在给自己设定目标时,应尽量设定能够实际达到的目标。如果设定的目标一直达不到,将会使大学生的内心遭受严重的挫折,沉重打击其自信心;但设定的目标太容易达到, 则会使大学生产生自负心理。所以,正确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为大学生多提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积极开展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展示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独特个性,还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质。大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能够使眼界变得更加开阔,能力得到锻炼,并且在提高心理素质和增强心理健康水平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总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仅仅是其个人的问题,还关系到我国未来人才培养、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等问题,所以,我国各类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增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

篇2

一、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

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 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择业和今后的发展。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一)焦虑、虚幻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人们生活中预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造成危险的、或者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的事物将要来临,而又感到自己对此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表现出的忧虑和不安,担心和恐慌。择业焦虑的表现为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发挥特长、利于自身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大学生择业中焦虑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就是急躁。急躁往往使他们烦躁不安,无所适从。焦虑在心理上会产生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许多大学生在焦虑之下产生虚幻心理,这是由心理冲突或害怕挫折引起的。他们或幻想不参与竞争,就能找到理想工作单位,或幻想用人单位能主动找上门来。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容易脱离现实,幻想代替现实,整日处于幻想状态中,使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产生很大的反差,很难找到理想职业。

(二) 自卑、胆怯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原因(生理或心理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对自己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怀疑自己,看不起自己,担心自己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在择业前,往往踌躇满志,很想一显身手。而一旦受到挫折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减弱,自尊心受损,从而对自己全盘否定。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会伴有胆怯心理,不敢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这在毕业生面试中表现尤为明显。

(三)盲目、攀比、从众

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引发攀比心理。从众心理表现为受大多数人的影响,思想、行为等出现的趋同。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十分盲目、缺乏理性思考。盲目、攀比、从众表现在择业过程中就是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

(四)害怕挫折、依赖他人

挫折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阻碍时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在择业时,心理期望值过高,一旦受挫就容易怨天尤人,自惭形秽,丧失自信。由于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竞争意识,信心、勇气不足,所以将找工作寄希望于学校、家长、亲戚、熟人等,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置身于就业市场中。

二、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对就业形势了解不清,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受到打击后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由于心理上的不完全成熟,自我同一性混乱,这种混乱表现在大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特长以及适合职业的判断上紊乱不清、自主性弱化、自我目标的追求受他人和同伴群体的影响。由于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在就业中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盲目从众和攀比。他们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为子女操办一切,学生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容易依赖他人。

三、应对措施

(一)学校加强教育,完善体系

加强全面认识就业形势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加强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勇于面对竞争、不怕挫折,自主择业、克服依赖心理,先就业后择业,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在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使学生尽早树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将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纳入到日常教育课程中,同时加强对负责就业辅导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建立健全就业心理干预机制,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掌握择业阶段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和疾患,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途径,如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利用校友的力量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等。

(二)社会给予大力支持

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应给予倾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到基层、艰苦地区、西部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大力支持、鼓励、资金奖励;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积极扶持,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取消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户籍、性别、身高、相貌等方面的限制条件;采取法制的手段管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塑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法律环境,使他们的就业权益得到保护,使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三)学生调整心态,做好就业准备

在心理方面,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面临求职择业的人,只有对自己理想追求、道德品质、个性、才能和特长、兴趣爱好、生理特征及弱点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和估价之后,才可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从而克服盲目、攀比和从众心理。其次大学生应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和依赖心理,同时树立竞争意识,增强竞争实力,勇敢面对挫折。再次,及时排解心理障碍,调控情绪,及时求助于心理机构。

在专业知识方面,大学生应该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努力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在择业技巧方面,大学毕业生应全面掌握择业技巧,因为心理问题形成,部分原因是由于不了解或没掌握就业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就要求做到:第一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扩大就业视野,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减少盲目性;第二是学会自我推荐,掌握自我推荐的策略,写好求职自荐信;第三掌握面试面谈技巧,注意形象设计的训练和应对技巧。

参考文献

[1]黄静宜,大学生就业心理一瞥,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第12卷第3期

[2]孔波,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科技创业月刊 2008年第2期

[3]王贤来,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合肥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9卷第2期

[4]许拥旺,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对策研究,科教文汇,2007年6月

篇3

中图分类号:C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和择业制度的变化,大学生在择业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挫折和困难,从而导致其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鉴于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对其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以及其研究的现实应用意义,就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进行了综述。

一、文献检索结果

以“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为主题词,对中国知网2008年1月至今的文献进行搜索,得到了十二篇相关的文献。这些文章有十篇以《浅析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对策》或《浅谈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调适》为题,另外二篇分别以“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内源性因素与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和“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障碍分析及辅导策略”为题。这些文章大都是以大学生择业时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为关注焦点,并列举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二、文献综述

1.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综述

只有杨小劲在《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方法》中指出大学生择业心理里是指大学生选择职业时所表现的心理特征、心理变化状态以及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指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心理变化复杂,表现出一些特征:如择业意识普遍增强、择业期望矛盾复杂、择业心理易受打击、择业依赖性日趋严重。这些概念及特征的分析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七篇文章列举了类似的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主要有:焦虑、自卑、自负孤傲、从众、依赖、嫉妒、茫然等择业心理问题。李晗龙在《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中提出了攻击易怒心理。杨小劲在《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中指出,大学生择业时易产生急功近利心理。在求职时过分看重职业的性质和报酬。刘河燕在《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应对》中将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分别从情绪障碍,自我认知障碍和人际心理障碍三方面来阐述:认为情绪障碍包括焦虑、急躁、抑郁。自我认知障碍包括自卑、自傲。人际心理障碍包括怯懦、冷漠。程玮在《大学生择业心理内源性因素与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中则将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原因从大学生自身的内源性因素来说明。他认为大学生产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有:择业挫折心理准备不成熟、择业认知偏差和择业人格缺陷。李一男在《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中将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为积极择业心理和消极择业心理。积极的择业心理包括择业竞争、继续求学、稳定择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而消极的择业心理包括择业自傲、自卑、依赖、抗挫能力差。许学海在《浅谈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中从心理维度分析,具体从情绪心理维度、认知心理维度、社会心理维度三个方面。情绪心理维度是指悲观、不满和焦虑的择业心理问题;认知心理维度是指自卑、自负、坐等心理和决策犹豫心;社会心理维度是指从众攀比心理,他侧重从心理学上的心理维度来分析。

2.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综述

有几篇文章没有从具体的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自身或主客观方面来分析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而是混合地分析。陈康等的观点包括:(1)社会不正之风的不良思潮的影响;(2)就业指导工作滞后;(3)择业观念落后于就业制度的改革;(4)家庭因素的影响;(5)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6)思想教育的滞后;(7)社会实践的缺乏等。宋玉冰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产生的原因,认为客观因素是指社会环境和学校的教育,指出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就业机制还不完善、毕业生人数剧增、不良的社会风气等。学校教育本身就分了等级和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李一男则从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就业心理指导滞后四个方面来分析原因。刘丰则将社会学校和家庭原因归为外部原因,将个人因素归为内部原因、根本原因。他认为个人原因除了个人素质、综合技能存在缺陷外,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存在偏差。王艳碧则从个人、社会、学校、家庭四个因素来分析原因。张翼认为还应包括我国教育的缺失,包括家庭教育中缺少职业指导、人格教育、挫折教育,而学校教育进行着“临时抱佛脚”的就业指导。

3.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对策综述

陈康认为解决对策包括:(1)大学生更新择业观念。(2)树立择业信心,积极参与竞争。(3)培养独立意识,提高承受能力。(4)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心理教育。(5)学会运用心理调适的方式。包括自我暗示、适度宣泄、放松训练、注意力转移。宋玉冰将对策分为主客观两方面来说。指出客观上学校应对大学生进行择业意识、择业观念、择业心理准备等方面的教育。主观方面除前面提到的树立自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李晗龙从学校角度指出了对策,包括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择业心理教育体系。纵向到底是指从大学二年级到毕业,择业心理指导者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做到阶段性和连续性有机结合。横向到边是指除了开设就业心理指导课外,还要开展职业测评服务和择业心理咨询。杨小劲认为大学生要做好择业心理准备包括正视现实、勇于竞争、百折不挠、放眼未来。而调适的方法又增加了教师帮助法。程玮提出,从认知层面帮助大学生建立发展的动态的职业价值个人构念系统,其核心是职业价值观从行为层面帮助学生学会合理的运用挫折应对心理防御机制、增强自身应激能力;从人格结构层面帮助学生构建和谐自我概念,不断提升心理品质的深层质量。张莉指出从充满自信,恰当的职业定位,正视社会现实,正确对待择业挫折提高自身素质五个方面来应对择业心理问题。王艳碧则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四方面提出了对策,指出政府和社会在就业问题上应发挥好导向和促进作用。较全面地从各角度提出了对策。

结语

本文对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原因及解决对策这三个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地对比综述。本课题研究的发展趋势应进一步界定择业心理概念,分析择业心理产生原因和解决对策时应清各方面的职责,提出的对策应切实可行,良好的择业心理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身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还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时顺利适应职业及社会环境,发挥自身才能。

参考文献

【1】 陈康.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卫生职业教育.2009, (10)

【2】 宋玉冰.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继续教育研究.2009,(2)

【3】 李晗龙.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 (3)

【4】 杨小劲.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方法.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1)

【5】 刘河燕.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文教资料.2008 ,(1)

【6】 程玮.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内源性因素与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

【7】 李一男.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辽宁教育研究.2008,(5)

【8】 许学海.浅谈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医管理杂志.2009,(2)

【9】 刘丰.浅析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调适.职业技术.2009,(10)

篇4

一、常见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一)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指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寻找职业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家长和老师身上,或者寄希望于党和国家政策、毕业生就业职能部门,而不主动去寻找工作和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推销自己。

(二)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在大学生群体中,一些专科生由于学历的差异,女生由于性别的差异,农村同学的地域差异,比较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大学生一旦被自卑的心理笼罩,在求职时面对用人单位难免会显得底气不足,过于拘谨,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因而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三)焦虑心理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缺乏安全感,担心找不到工作,感到前途渺茫,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这样,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焦虑心理。一些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心理准备不足,或是在面临事业与爱情的矛盾、个人理想与家庭意愿冲突等问题时都会产生忧虑焦躁、烦躁不安的现象。而过度的焦虑甚至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给就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四)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愿,采取顺从行为的心理倾向。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由于受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的支配,自觉或不自觉地被他人左右,不顾自己的主观条件和客观现实,随波逐流,盲目从众。从众心理会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能正确自我定位,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因此大学生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培养果断的抉择能力。

(五)矛盾心理

矛盾心理主要指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剧烈的心理冲突。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自我能力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择业工作与继续求学的矛盾。这些矛盾使得大学生在就业中感到十分迷惘和困惑。

(六)攀比心理

有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从自我的实际出发,缺乏对自我客观正确的分析,总和身边的同学比较,看到别的同学进了名企,或是进了大城市,就感到心理失衡,总希望自己也能找到相当的工作,盲目攀比,使得不少大学生迟迟不愿签约,最后造成就业的不顺利。

(七)自负心理

有的大学生过高地估计个人能力,缺乏自知之明,往往以“天之骄子”自居,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挑三拣四。这种大学生往往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印象,从而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自负心理的大学生,很容易脱离现实,当现实与幻想落差很大时,很难接受现实,甚至会产生极端想法和行为。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自身择业自主意识

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当真正面对就业竞争与就业风险的时候容易惊慌失措。因此,面对“双向选择”时,毕业生应该在心理上具备自主择业的意识。自主择业在带来机会和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择业是自主的,它表现在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之中。

(二)树立正确择业观,调整就业期望值

大学生在就业时,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调整好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大学生在就业时急功近利、怕苦怕累的心理误区和就业期望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因此大学生在就业时,应该从自己的所学专业出发,了解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状况,并且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等确定职业期望值,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从而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三)学会有效的心理调节和控制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大学生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与挫折,为防止产生自卑、焦虑、挫折、从众攀比等情绪障碍,大学生必须学会控制情绪,做好心理调节。

(四)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大学生求职就业不是毕业最后一年才去考虑的一件事,它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一年级就要开始谋划,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而职业规划是对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是个人职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制定职业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明确个人职业发展目标,促成自我实现;有利于正确认识自身个性特质,发掘潜在资源优势;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资讯,规划长远发展;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增强自信心;有助于缩短职业适应期,减少职业试错过程;有助于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对15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民营及高新技术企业、三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和部分高校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虽不是名校出身,但综合素质好: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有专业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求职大学生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篇5

[2]张艳.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分析[J].民营科技,2010,9:69.

[3]苏伟,杨红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J].理论探索,2012(02)

[4]徐惠红,沈枞枞.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05)

[5]徐静英.河北省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6)

作者简介:

郝红霞(1970.7- ),女,汉族,河北深泽人,硕士,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车玉芬(1970.9- ),女,汉族,河北威县人,硕士,邢台现代职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徐建平(1982.12- ),男,汉族,河北任县人,硕士,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篇6

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基于正确的自我认知,基于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基于正确的就业选择。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第二次心理断乳期”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科学的方法处理就业和择业问题,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就业压力和困难,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应对从学校走入社会的角色转换。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是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进这一发展趋势的重要着力点就是如何满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解决有限的岗位需求与不断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之间的矛盾。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才可能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从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院校开始扩大招生,至今已经历时十七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从当时的220万,增加到了今年的770万,但是国内的人力市场却无法在短时期内为这些高校毕业生提供能够满足其就业期望的岗位,人才市场上鲜明的供过于求状态,必然隐藏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危机和就业压力,重压之下,大学生自己无法及时调适,随之而来的便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凸显出的种种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焦虑心理

面对人才市场的饱和,面对家长的殷切期盼,面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迫切需求,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焦虑心理,严重的可能导致抑郁。

(二)依赖心理

在严峻就业形势的重压下,许多大学生不敢直面就业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既想争取好的工作机会,又不想承受求职的压力和风险,不积极主动地寻求就业机会,而是依赖于家长利用各种关系替自己联系工作,诸如“学得好不如爸爸好”等不良观念的不断滋生。

(三)自卑心理

就业求职中的屡屡失败,使得一些大学生开始盲目否定自己的能力、专业、成绩,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卑心理使得大学生无法正确对待就业困难,从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没有勇气和信心面对一次次的应聘,不敢在用人单位面前展示自己和推荐自己。

(四)困惑心理

近年来,名牌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上街卖肉,高校毕业生竞聘掏粪工、环卫工、服务员等新闻比比皆是,这些现象不免让大学生认为自己寒窗苦读得来的文凭在就业时并没有体现出预期的价值,于是许多大学生开始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困惑,对自己的就业出路困惑。在困惑心理的笼罩下,很多人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就业心理素质是指以先天生理条件为基础,在个人与社会环境、教育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对个体就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所有心理品质的总和,是个体合理择业、成功就业、顺利适应职业的心理基础。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能够帮助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是大学生就业素质中的关键要素。

(一)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一方面,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化解就业心理压力,掌握心理自我调适方法,让大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是成功就业的必备素质之一,不断帮助大学生提高在就业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要加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进行合理的个人职业定位,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伟大复兴相结合,自愿面向基层和中西部就业。

(二)将全体性教育与个别化咨询相结合。

一方面,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注重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比重,通过课堂教学,分析就业心理现象,帮助全体大学生了解就业过程中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表现,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就业心理问题;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大学生自我调适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焦虑、依赖、自卑、困惑等不良心理状态。另一方面,要重点关注就业困难学生的心理动向,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早开展个别化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对于就业心理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及早干预。

(三)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篇7

[2] 穆林.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灰色区域及其调整[J].青年探索,2005(05):54- 55.

[3] 白龙.大 学 生 就 业 心 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3(05):60- 61.

篇8

1 就业紧张局势下产生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由于就业市场的紧张局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凸显出来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焦虑恐惧心理。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从一开始就背负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对于他们而言,离开学校是起点,也是他们肩负养家糊口使命的开始,如何找到一份满意而又薪资不错的工作,是他们在毕业前的奋斗目标。然而大部分同学由于缺乏对职场的了解,害怕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压力与担忧一直伴随着他们,在这种高度紧张的就业过程中,这一部分学生非常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甚至不寝不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端正心态找到好的工作。

(2)盲目从众心理。就业过程中的随大流心理,是非常常见的,很多同学由于缺乏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想找什么工作,于是干脆跟着其他人一起,看其他人在哪些公司投递了简历、参加哪些公司的面试,缺乏自己的想法和准备。对于这一批同学,因为缺乏主动性和规划性,他们总是急匆匆的准备简历和面试,面试过程中也回答不出令面试官满意的问题,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即便有一小部分的幸运儿可以找到工作,但是因为缺乏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对所找工作的认知,这些同学也容易轻易离职。

(3)自负挑剔心理。对于一些就业地区偏僻、就业环境差、薪资不高的职位,有一部分专业知识并不扎实的同学,认为自己读了四年大学,不应该将就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应该要寻找各方面条件都达到自己需求的公司来投递简历。这部分同学在这种挑剔自负的心理状态下,无形中就缩小了自己的求职范围,导致自己获得面试的机会大大缩水。

自卑孤独心理。对于一些家庭贫困、专业成绩并不太突出的同学而言,他们与自负的同学相比,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自卑和孤独的心理状态。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家境贫寒,从小缺乏锻炼,在面试场合胆怯不敢表达自己;而有的同学觉得自己专业基础不扎实,面试的时候底气不足,面试时不敢表现自己的其他方面,这些同学在遭遇面试失败时候,非常容易变得孤僻,不愿意与人沟通,容易导致自己陷入一种心理困境,无法调整状态重新去找工作。

2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环境因素,也有大学生的个人因素。

教育体制的相对滞后。从大的环境上来说,大学的专业教育是相对固定的,无论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还是教材设置,这些设置都不可能随时更换,然后市场这种大的环境却是风云变幻的,这就导致了高校的教育体制对于市场而言,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可避免的相对滞后。如果在课程教学上,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去把握这些变化,将导致教学内容在一定范围内与市场的需求脱离,这就导致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缺乏市场所要求自己具备的专业结构知识,容易影响就业过程中的心理。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市场已经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公司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司的用人标准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专业基础知识上,而是扩大到了求职者具备的专业技能、专业资质、领导力、人际关系等方面。正是这种高标准,导致很多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容易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求职障碍,从而产生众多的心理问题。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是当今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高校虽然对大学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但有些学生并不重视这门课程,课程设置的效果并不显著。另一方面,课程开设的时间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比较短暂,学生在课程中的受益较少,大部分学生无法在课程结束之后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即便有了初步的规划,也很少有学生会坚定去执行。除此以外,高校还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不能给学生形成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于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而言,无法辨别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和适合的工作,容易在就业的过程中形成盲目、从众和迷惘的心理状态。

缺乏专业认同。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并不是自己自主选择的,而是听取了家长和老师的建议,选择了现在的专业。这就导致这些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对自己选择的专业失去兴趣,甚至厌倦自己的专业,无法对自己的专业形成较高的认同感,更不会积极主动去研究自己的专业知识、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对于这样一批同学,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就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水准,难以找到好的工作,容易在就业障碍下产生自卑的心理。

缺乏就业指导。一般情况下,高校的就业指导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主要给学生介绍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求职问题都是千差万别的,而且有些问题学生自己也无法解答。不可否认的是,高校教师不能完全替代公司的人力资源专员,更不能替代具体专业方向的人力资源专员,因此学生在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情况下,不能很好的总结求职经验,容易在求职障碍下产生心理不适。

(六)缺乏就业心理疏导机制。大学生找工作都是自己投递简历、参加面试,面试的结果也不会及时反馈到学校,因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最容易被忽视,一旦缺乏这种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排查机制和心理反馈机制,不能及时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开导,容易在就业障碍中产生心理问题。

3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疏导路径分析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如何避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并及时进行疏导,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对于市场的千变万化所导致的专业滞后性问题,可以通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的变化来进行弥补。教学改革是教师肩负的一个重要的使命,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为人才市场和学生之间搭建着重要的桥梁,通过适时的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职业规划师给学生开展职业规划专长讲座,让学生从更高的层面上获取一些关于职业规划的专业知识,形成对个人有益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大学里需要为自己未来求职准备哪些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聘请一些与专业对口的人力资源人员,让他们给学生讲解求职过程中,人力资源所关注的一些问题,告诉学生要从哪些方面去准备;与此同时学校和学院也可以积极调动班主任、辅导员,关注学生的就业动向。

开展应聘模拟训练,提高求职能力。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应聘模拟大赛,全程模拟应聘过程,让学生了解整个求职过程,通过投递简历、多种类型的面试,让学生对求职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提高学生求职技巧,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健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反馈和排查机制。为了避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需要健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咨询机制,加大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排查和心理咨询力度,形成从班级-班主任-学院-学校的心理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应届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学校和学院也可以开展就业心理问题的专场讲座,给学生介绍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心理不适并及时作出调整,从而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

4 结束语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以及个人作出努力,既要给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也要培养学生提高自己专业技能和职场适应能力,只有多维度关注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他们才会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广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指导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09,10.

篇9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目前,“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主力军。“90后”大学生身处我国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多数人的生活环境比较优越,特别是许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社会环境逐步趋向多样化,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多且高速发达。受到上述社会、家庭和信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许多“90后”大学生呈现出思想前卫、个性张扬、追求自我的特点。这些时代感鲜明、个性突出的“90后”大学生,在离开家庭及父母的无微不至的精心呵护,进入大学校园后,面对全新的生活、学习、人文环境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如果不能及时适应和调节,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时,如果没有得到学校、教师、家长必要的协同疏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任其发展,极易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加强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课题。

2.“90后”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可以归结为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方面,“90后”大学生的生活条件一般较好,独生子女的比例较高;外因方面,“90后”大学生处于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时期,新事物、新信息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就业压力较大,这种情况既会为“90后”大学生带来更多的机会与知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其学习生活的干扰。

2.1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锻炼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生活、学习、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交往的范围与高中相比有所扩大。由于缺少了中学阶段那种家长、老师的全天候无缝衔接的管理,他们需要更多地面对形形的人员和事物。但大学生由于在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一部分“90后”大学生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沟通的方式方法,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羞怯,不愿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甚至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进而阻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2适应能力问题

大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周围的环境、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等都不同于高中时期,与中学阶段由老师、家长全天候管理不同,进入大学校园后,同学们基本是在学校相关人员指导下的自我管理,对个人生活、学习活动与事物有了更多的支配权,如果其调节方式不够妥当,容易产生两个极端:过于严格拘谨或过于放任。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易产生两种心理问题,一种是对大学的期望程度过高,来到大学后,随着新鲜感的逐渐蒸发以及对学校更加深入的了解,发现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的想象有一定差异,从而产生失落情绪;另一种是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感到不适应,这与“90后”学生自身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若长期无法适应则易产生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

2.3心理压力问题

“90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考研压力和就业、择业压力等方面。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大学的课程和课堂与高中时期相比,更加侧重对学生进行方法与能力的培养,对知识的灵活性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需要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的特点,对学习方法进行有意识的调整。许多在高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进入大学后,往往会由于调整不及时失去了高中时的学习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造成心理压力。

另外,面对越来越大的社会竞争,学生在考研和就业择业方面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巨大的压力。“90后”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在家长的监管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往往对家庭的依赖程度较高,对学习和就业目标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他们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及时释放,有可能会出现焦虑、强迫等心理问题。

3、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

3.1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的终极目的是获得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充分考虑“90后”大学生的特点,将教育的内容在原有基础上,更加紧密的契合“90后”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加以引导;同时,在对学生个体的教育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处事方式等特点,找准问题的源头和突破口,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3.2培养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其应用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培养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学会自我保健,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都没有确定下来,情绪和情感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因此,大学生要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正确的方式排解压力、舒缓心情,使自我人格和处事态度等得到完善。

3.3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作用

无疑,高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地应该担负起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职责。

首先,应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引导作用。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当今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需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注重课上课下的交流互动等手段,来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除了对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外,还应针对“90后”大学生自身开放、创新、易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进行以适应性心理辅导、人际关系、心理训练、素质拓展、团体活动、就业心理辅导等为主要内容的、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走向课堂。同时,不断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方法,避免采用传统“一言堂”的教育方式以及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选择在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等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在课堂外利用如微信、QQ、微博等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心理健康教育生动、活泼,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接受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从而达到引导“90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其次,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充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高校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的各个方面,开展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学术报告、专题讲座、阳光心理话剧、主题班会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再次,需要加强对个体的辅导。学生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每一名学生的成长环境都不尽相同,其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有所差异。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每一名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步入社会,迎接挑战。

3.4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的队伍建设

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与大学生的接触最为紧密,对学生的了解最深刻,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建设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工作、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专业能力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帮助“90后”大学生缓解压力、提高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

因此,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除加强自身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心理学专业技能的运用外,还应通过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相互进行沟通和交流,切实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4、结语

“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具的特点,只有充分认识到“90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规律,把握其思想动态,了解其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不断探索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才能使其得到进一步巩固,更好的帮助“90后”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以成熟的心态步入社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实现高校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办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贾丽娟.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兼与“80后”比较[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6.

[2]朱春鹰.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6, (1,2): 69-70.

[3]谢丽. 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途径[J]. 科教导刊, 2012, (11上): 242-243.

篇10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5-172-01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大量的大学生涌向人才市场,就业竞争愈显激烈,很多大学生因此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因此,对大学生心里问题的表现进行统计和观察,见微知著,引导他们进入健康心理轨道,对于增加高校就业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效率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

1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1)消极自卑:消极自卑是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是由于毕业生的个人主观臆断造成的,表现在择业过程中的大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过于拘谨 缩手缩脚,优柔寡断,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

(2)浮躁焦虑: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自然是当今就业形势下众多大学生的梦想,而现实要面对的是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这对刚出校门,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是很困惑的,同时眼高手低,有大量的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宁愿优先考虑专科生,这样的不公平待遇其实是本科生就业心理不端正被给予的教训。

(3)害怕艰苦:八零中后期出生的人,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未受什么挫折和苦难,在父母庇护的树荫下成长,从而害怕苦难。希望找到在城市里的工作,享受不愿意去条件艰苦的基层去锻炼,这样一来,大学生就业门路变窄,便增加了大学生求职的失败率和困难指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择业成功率。

2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来源

(1)家庭方面:首先是父母的期望值较高,一份调查显示,大学扩招使大学录取率达到50%,但仅有5%的学生能通过高考进入重点大学,而有92.8%的家长期望自己的子女进入重点大学。就业作为自高考过后的人生第二次转折,父母对其教育投入了更多精力和希望,这给大学生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提升了毕业生在择业时候的慎重和自负。

(2)社会方面:大学的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了大众教育,而且毕业生的人数逐年递增,2001年全国高校的毕业生总人数为117万,到了2004年,则为280万,2008年的总数增至559万,社会需求相对不足,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就业岗位就相对的紧缺,使毕业生承受这愈发严峻的就业压力,同时大量往届毕业生有原先未找到工作的,有原先工作不满意跳槽的,还来分这杯羹,进一步恶化了就业形势。

(3)自身方面: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因而一个人的压力最主要是来自于自身。自身压力主要来源于过度自信和在现实中遇到挫折的落差。每个人都有种潜意识就是认为“自己是最完美最优秀的”,而用人单位却会很客观很现实很冷静的来选择所需人才,这不经意间打碎了很多人的自我感觉。有的人其实很优秀,遭到失败后,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以前的努力,这在无形中给了自己最大的压力。

3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适

(1)政府:其实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就业,所谓“摘铃还需系铃人”,针对眼下大学生就业遇到的这些心理问题,首先加强毕业生创业教育。其次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后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和区县做好有关工作。如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做好毕业生定向就业培训、毕业生见习实习和就业困难群体援助等工作,配合市征兵办做好毕业生参军入伍的有关工作等。 政府还应积极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比如鼓励人才下乡等措施。

(2)学校: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和就业指导中心。学校是大学生心理培养和治疗的最佳场所,很多高校都有其心理治疗室,但很多学校的心理治疗室常年处于关门状态,这深刻反映了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心理健康重在培养而不是治疗,可以将心理培养渗透到学科中,延伸到课堂上,并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单独治疗,这有利于健康的就业心理形成。大学生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都是在大学校园里,因而大学的氛围应该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心理方面的讲座,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多加指导,以讲座等其他更多的形式进行宣传和指导。

(3)家庭:家庭方面主要是父母,古语有云,知子莫若父,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不应该太功利,作为父母应该多给刚进入社会的孩子一些关心一些努力,允许其放开手去闯荡,让其自己去面对挫折去直面失败,人生需要他们自己去闯荡自己去面对,过于安逸的路对于大学生本身是不利的。家长在对于刚就业的大学生要给予心理上适时适当的引导和安慰,多与其沟通,鼓励。

(4)自身:其实最主要的还在于个人,在遇到这些心理问题的时候要懂得调适,可以参照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治疗,首先,充满自信,知人为聪,知己为明;知人不易,知己更难。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把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强化自信心理,抛弃自卑,树立自信意识。培养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开拓创新等品质。树立自信心,在求职遇到挫折,困境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被暂时困难那所吓倒。对求职的期望适度,保持实事求是。其次,正视社会现实,正视社会现实是大学生择业必备的健康心态之一,积极的心态是正视社会,随着国家劳动保障制度的改革配套,社会讲尽可能为大学生求职择业提供了较好的就业环境。职业选择的机会将大大增加,这必定为大学生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成才。再次,培养独立意识,大学生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从生活的小事做起独立处理问题,发展各种基本生活技能的能力,摆脱家庭的关怀呵护学会自立。最后,正确对待挫折,挫折是试金石,心理健康的人勇于向挫折挑战百折不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该保持将康稳定的心理,积极进取的态度,遇到挫折不要消极退缩。

参考文献:

篇1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迅速发展的阶段。在个体心理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各种心理活动异常活跃,充满矛盾,而自我调节能力还不完善,再加上面对社会经济的转型、学习生活环境的变迁、人际关系的复杂化、毕业就业的竞争等一系列问题,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近年来,在国内的大学校园里,休学、退学、自杀、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异常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有效防治是一项必然的选择。

1 大学生常见异常心理

目前来说,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以下几种常见异常心理,这些异常心理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正常学习生活。

1.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

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懂与人沟通、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2.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

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随着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自制力差的人极容易染上网瘾,沉溺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

3.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

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首先,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不统一,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人际关系、教学模式不适应,进而产生困惑;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失去了原来的优越地位,自尊心受到挫伤,少数大学生由自傲走向自卑,进而信心下降、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

4.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

5.其他心理病症

一个人的生理变化是心理变化的基础,其青春发育期的身体变化,既直接导致心理变化,也对心理发展产生间接的影响。而在这一阶段,家庭环境的影响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说在进入大学生活之前,很多学生己经被潜伏下了各种心理病症,而追根溯源其根本原因来自家庭。而当家庭的束缚逐渐消失,大学生的一些心理病症,例如强迫症、抑郁症、躁狂症、恋物癖、被害妄想症等心理临床领域高发病症,也逐渐显现出来。

2 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学生的知识技能被重点关注,而心灵的成长被忽视,所以大学生在竟争、压力面前会丧失信心,消极情绪甚至仄世的心态会产生。大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如果家庭教育方式以溺爱教育为主,就会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反抗心理,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孩子第一任教师角色,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80后”"90后”逐渐在独子家庭中享受权威式爱,造成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在思考问题时总以自我为中心,对不符合自我思维的想法进行明显反抗。如果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某些不顺心的事情,或事物的发展方向井没有朝向自己所想,那么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从而引发多种心理疾病与问题。

第二,随着现代社会的开放程度逐渐扩展,恋爱年龄正随时代向前推移,但因自身恋爱观井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因此其容易走上偏激的道路,如自杀或暴力倾向等。在大学校园中,恋爱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蕴藏在美好感情融合的表象之下是其脆弱性。一些大学生在恋爱时过分投入感情,甚至将其认为是自我人生的全部,当感情出现破裂就会出现某些极端,如自杀、自残以及伤害他人的暴力倾向。

第三,就业形势严峻引发的就业心理焦虑及恐惧就业行为。许多学生由此害上了强迫症,表现为一些大学毕业生不愿就业,而是日复一日地复习考取各种证书,总觉得证书太少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进而影响就业。这正是就业形势严峻引发了就业心理焦虑及恐惧就业行为等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

3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式

第一,针对大学生在心理成长阶段具有非常明显的反抗性,因此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方法是通过专业的手段为学生减轻压力,让学生在一个相对稳定与宽松的环境中稳定心理。在读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在大学入学阶段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接受辅导员的关怀,班级也要成立心理健康小组,当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或心理出现不同程度剧烈的变动,给予相应的减压处理;相反,当学生的抗压心理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应该主动创造压力为学生增加压力,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追求与采取措施改变自身存在的劣势,此过程中需要采取刚柔并济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第二,大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尤其心理变化更加剧烈,容易因外界因素影响出现极端心理,如何解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这就需要借助社会援助体系进行适时的心理调节。社会援助系统是社会心理群体性治疗的有效方式与手段之一,主要采用的方式包括通过网络、移动设备、媒体等加深学生对事件以及自身的深刻认知,借助网路播出的内容会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尤其爱情故事也不是简单的海誓山盟就可以完成的,它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与文化融合基础之上,情感交流本质上是社会安全感与良胜互动的融合,正确、健康的恋爱观等同于更加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第三,针对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而出现的心理问题,解决的根本方法在于采取合理的就业指导措施,最大程度地鼓励学生积极勇敢走向社会,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以及社会使命感。在培养学生时应该让学生了解就业难的真实含义,其并不意味普遍大众都出现就业困难,现代社会是人才与进步共存的社会,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具有能力就会获得认可,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思想的人才完成建设。

参考文献

[1]赵楠.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及应对措施探讨[J].科技展望,2016(1)

篇12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根据国家教育部统计,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0万,比2009年增加90万人。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在往后的几年还将继续增加。据统计,2009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68%,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也不断增加,再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一)焦虑心理。

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700万人。这些数字无一不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更为直接的是引起即将毕业面临就业择业大学生神经的紧张。多数大学生都会担心十二载寒窗苦读加之四年的刻苦学习是否能在毕业之际找到一份发挥自己特长、专业对口的岗位,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真确,会否有更好的工作与自己失之交臂等等。特别对于临近毕业还无着落、不能明晰自己是否要考研究生,或者进入社会工作的学生而言,这种焦虑心理更为严重。这样的心理如枷锁一样,沉重地将学子栲栳,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致使学子心情沉重、烦躁不安、意志消沉、注意力难以集中。

(二)自卑或自负心理。

此两种心理均是不能正确的对自我进行认知界定而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细较二者之别――自卑为过低地评价自己的价值,缺乏自信心,导致行为过于拘谨,不能充分展示自我。而自负心理则是过高地评价自己的能力而失去自知之明,自我心理定位过高,好高骛远。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产生很大的落差,一旦未能如愿,则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失落、烦躁等心理现象。

(三)茫然心理。

由于受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不同,对环境认知不够准确,大学应届毕业生中不乏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经历多年的寒窗苦读,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事实上,这种心理在大学生择业时是十分普遍的。他们不知道究竟什么职位适合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能力从事哪些工作,导致关键时刻抓不住机会,错失良机。

(四)嫉妒心理和攀比心理。

这是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时常见的一种心理。众多的工作岗位中,绝大多数是一些平凡而普通的岗位,而那些高薪、稳定的工作是少数人才可竞聘成功的。然而,有些毕业生抱着“你能我也能”的心理,寻求岗位相当的职位不得,看到别人工作理想时痛苦又不甘心。这就不免出现一些小人之举,违反竞争道德的不良行为。大学生就业一般是初次就业,在此过程中能否得到承认的最常见的办法就是互相攀比,整个求职路俨然变成一场纯粹的攀比闹剧。

(五)依赖心理。

不乏有毕业生在面临就业压力和竞聘受挫时,曲解“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言。择业时不主动出击,迎难而上,而是动用各种社会关系以期达到人情就业,例如依赖学校、教师或者是亲朋好友的关系就业,缺乏独立竞争意识。更有等待用人单位主动邀请,以致错失良机者。

(六)从众心理。

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寻找热门职业,缺乏理性思考,忽视对社会需求和求职单位的了解,忽视自我认识以及对自己特点的分析。归根结底是学生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缺乏对就业信息主动搜集和动态分析的判断,导致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及价值观等没有明确的认识,最终导致自己就业意识非常模糊,求职时纷纷拥挤在“三资”企业、事业单位等一些狭窄的范围里,不顾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盲目从众。

(七)冷漠与怯懦。

一部分大学生因择业时受到几次挫败而失去信心甚而看扁自己,对于以后的用人单位不积极。面试时,常常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答非所问,或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而异常的小心谨慎,恰恰没有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展示出来。

二、就业择业不稳定心理产生原因

(一)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种制度的变革,人们不断构建自己新的价值取向。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社会价值导向多元化、就业制度和就业结构的不完善是导致多种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客观因素。社会处于变革之中,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也同样存在多元化导向,更加注重功利性。因此她们在择业时可能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就业地区和社会地位。

就业结构不平衡性对大学生择业心理影响体现在学科和区域上。大学生入学时选择的“热门”专业世殊时异,毕业时可能已成为就业亮红牌的专业甚而成为“冷门”,由此造成学科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平衡,成为就业路上的阻碍。而毕业后,在许多一二线城市竞争压力大的情况之下,毕业生还是不愿意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或人才需求量大的地区工作,这也造成了毕业生待业,给其心理上造成巨大压力。

高校扩招和就业制度改革的影响。高校的扩招使毕业生逐年递增,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造成大学生毕业就业难,这是异常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尚不健全,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户籍问题、供需信息不畅、就业公平性不够等等,就业制度的不完善对就业工作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妨碍了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造成了大学生心态失衡,由此产生了各种就业心理问题。

(二)高校教育因素。

专业及学科设置不合理,造成毕业生与市场供需脱节。部分高校在面临就业岗位跟不上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而致使岗位供给数量无法完全满足毕业生期望这一情况时,不能及时适应经济结构和就业新形势、新情况来进行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师资结构、水平和学校的资源配置跟不上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很多毕业生到了市场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产生诸多不稳定心理因素。

择业指导的不充分。目前许多高校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够细致,就业指导雷同,局限于提供政策法规、就业信息和组织招聘活动,缺少过程性的指导。客观上给就业生求职时带来不便,导致部分毕业生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无法准确自我定位、茫然失措。

心理辅导滞后。自2005年1月,由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一些高校对解决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逐步取得共识,也做了一些工作,但针对毕业生就业心理的专门研究和辅导仍然相对欠缺,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就业心理指导体系。心理辅导往往以思想教育代替心理辅导,专门针对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研究和跟进辅导不够深入,明显滞后于学生择业心理的发展变化。

(三)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由于文化层次、智力水平较高,所以他们都有较高的自我期望和较高的个人抱负,希望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事业上作出一番成就,但是很多大学生陷入就业困境的原因就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各个方面与社会要求能力的不相适应,他们自身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因素,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缺少社会工作经验,在择业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就业准备过于简单,择业材料准备不充分,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产生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四)家庭因素。在我国,父母的期望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着大学生的求职心理。父母的职业选择观、其对于子女专业的关注乃至父母的社会地位、教育方法对大学生本人产生的一些影响都是其产生矛盾心理的因素。

三、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调适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挫折、困难和冲突,因此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不利于求职就业,心理调适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客观的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的排除困扰,更好的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保持一颗稳定和积极的心态。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任务,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群体本身都要重视择业心理健康的培养,共同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保障社会稳定。

(一)规范就业市场,完善就业保障体系。

就业市场信息的滞后等问题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加强对于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开展,为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并继续大力推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成长完善。

(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大学生认识职业,自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高等学校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不光要讲一些道理,还要用事实来说明此道理。比如:对在基层有所作为的校友进行追踪调查,大力宣传他们有所作为的先进事迹,同时邀请他们返校为毕业生作报告,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理想教育中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自主创业观。

(三)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虽说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朝着市场化多元化,功利化的方向发展,但与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应积极转变观念,到中小型企业、私营企业就业同样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当代大学生自身应树立起敢于竞争、立足发展、勇于创新、乐于创业及面向基层的就业观念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及临时就业、灵活就业、自谋职业等。在面对就业压力时,要正视问题,放松心情,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就业竞争如何激烈,大学生必须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素质教育。大学期间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找准兴趣点,将日常学习与就业目标联系起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自己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能力。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进行社会实践,积累实践经验,保证在就业时能够很好地适应岗位要求。

大学生择业就业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甚而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应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必将引发学校内部的各种矛盾,也就谈不上和谐校园的建设,其不和谐因素势必迅速向社会蔓延,导致整个社会的不和谐与不稳定。同时,社会环境又反过来作用于校园建设,形成恶性循环。研究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局面。研究和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而且对国家的稳定发展,社会的和谐构建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家庭、社会也责无旁贷,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共同影响和引导大学生择业就业心理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6-0096-02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1. 自负高傲心理。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是好高骛远、自命不凡,不能清醒、切合实际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不能正确评价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2. 自卑怯懦心理。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因为就读的学校不是名牌、所学的专业不热门或自身的条件不够优秀等原因,自觉处处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推荐自己的勇气,不争取就业机会。

3. 依赖等待心理。目前,大学毕业生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是依赖父母亲友“托关系、找门路”为自己安排工作。他们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竞争,不会自我展示,不会争取机会。

4. 焦虑迷茫心理。有的学生会徘徊在考研或就业的抉择中,加上就业形势严峻,担心找不到工作,择业上的失误。各种过分的担心会造成精神上的紧张,手忙脚乱,茫然困惑,焦虑不安。

5. 从众盲目心理。有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主见,忽略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受社会或他人的影响,盲目追求热门职业。

6. 求闲功利心理。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很少经历艰苦条件的磨炼,对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期望值很高。他们往往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估计不足,就业时拈轻怕重,追求享受,怕苦怕累。一些大学生择业时忽视自己的爱好、兴趣、理想,只关注工作待遇、收入等现实利益。宁愿放弃理想、放弃专业而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区和职业中锻炼自己。这种心理使许多毕业生失去更有发展机会的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 一是就业观和择业观不合理。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不完整,加上他们缺少对社会、就业信息、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等的了解,不能把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所以在择业时容易出现盲目从众、自负自卑等情况。二是自身综合能力欠缺。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凤毛麟角的社会精英了,由于他们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好,实践能力锻炼不够,沟通协调能力不强,人际交往能力匮乏,社会责任感淡薄,导致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三是竞争意识缺乏。很多大学毕业生存在消极求稳的心理,认为有份工作能养活自己就行了,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完全失去年轻人应有的豪情壮志。有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父母的保护,小到吃穿住,大到升学择业,什么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长期的依赖已形成了习惯,导致他们缺乏积极主动性,缺乏竞争意识。四是心理承受力差。我们知道现在大学生面向的是双向选择,由于大学生初次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和行动准备,往往不能成功,面对就业压力和挫折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所以产生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特征。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会影响自己的就业,甚至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2. 客观原因。一是社会环境影响。首先,就业形势严峻。1999年开始高校大规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急剧增多,加之每年沉积未就业的学生和社会待工人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我国大学生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远大于有效需求的增长速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其次,就业体制不完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的问题,承担培养人才的高校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高校也在想办法促进大学生就业。近年来,政府为了鼓励大学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缺乏力度,就业机制不健全,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再次,社会上学历歧视和性别歧视依然存在。有些单位招聘时要求学历本科以上,专科生不考虑,现在要求更高了。另外,一些单位明确规定不接受女毕业生。这些问题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而导致悲观、不满等不良心理的出现。二是家庭环境影响。家长所从事的工作对有关就业的看法,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部分家长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惠主义”,这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工作轻松、工资收入较高、福利待遇好、不费多大力气就可以干一番大事业”的择业误区和一切以工资待遇为主的功利心理。家长对子女过分的溺爱,往往会造成子女在择业过程中出现“高成绩低能力”的状况。甚至有的家长在孩子择业过程中全程“作陪”,毕业生招聘会常会看到家长替孩子投简历、陪孩子应聘的现象。家长的“全权安排”,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依赖性强,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由于他们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择业”,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会出现不能适应、不能胜任等问题。三是学校环境影响。首先,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没有实现市场化与社会需要脱节。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盲目扩招、盲目设置专业的现象。在设置专业和招生时忽视按需培养,没有很好地与社会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对接。部分高校发展理念落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得到全面改革和创新,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其次,高校中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不专业、不完善,不能满足大学生需要。职业辅导教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倾向、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然而,我国真正开始重视和开展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起步较晚。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到了大四才对有关就业政策、方针、择业技能和心理准备等问题有所了解。许多大学生临近业时还对就业、择业等问题认识不清,从而容易出现焦虑、迷茫、困惑、烦恼、浮躁等负性情绪。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 调整就业期望值,建构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要谋求理想的职业就必须认清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当前,高校急剧扩招,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方向,充分了解自己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从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个性、能力以及家庭情况等出发定位职业期望值,在职业定位基础上建构正确的择业观。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求闲、怕苦、虚荣、功利、攀比等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他们的职业选择与发展。高校应在大学生中加强择业观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把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发扬传统的艰苦创业精神,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2. 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为顺利就业打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切不可为了求得职业的稳定而放弃就业的机会。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学校应努力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了解,从而提高自己各项能力。大学生活一开始,就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与自己兴趣、爱好相一致的就业目标。利用课余时间,拓宽知识面,培养能力。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接触,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提升就业能力。

4. 进行就业心理疏导,增强就业心理承受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出现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问题,与毕业生的认识水平、社会阅历、心理承受能力等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除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要对大学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客观现实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高校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就业中的失败和挫折,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四、结语

大学生是我国特殊的就业群体,大学生的就业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前途,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我国每年毕业大学生不断增加,就业的竞争性也逐年激烈,虽然我国在促进就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过剩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就业问题仍然会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的就业成了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另外,由于大学生刚出校园,没有经过社会的磨砺,对自身缺乏正确理智的认识,因而在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