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设新农村的意义

建设新农村的意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建设新农村的意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建设新农村的意义

篇1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188-03

由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三农”问题的一个分支,它的成败关乎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利用率、土地资源利用率等问题,从而对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影响

1.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村建设中,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重中之重。事实上,近些年来农民的就业结构和收入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逐渐增加,而工资性收入主要就来自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通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为新农村建设积累资金。此外,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一定条件,推动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使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得以显著提高,从而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推进的作用。

2.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也是劳动者的素质逐步得到提高的过程。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城镇用人单位吸收劳动力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这种机制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要实现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了适应市场竞争,这就迫使农村转移劳动力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通过工作、学习和生活,不但掌握了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受到了城市文化的影响,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新的意识和观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人力资本的存量:第一,获得非农就业机会,为农民能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这意味着他们的家庭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投入;第二,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受现代工业和城市文明的洗礼,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获得了职业锻炼机会,这种边干边学的方式,可以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使普通人力资本转变为专业人力资本及企业家人力资本。

3.优化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有计划、有组织地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它的意义在于不仅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而且在于能够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从而优化新农村建设的宏观环境。目前农民的资本积累还没有完成,单纯地依靠农村自身发展来改变落后面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民限制比较多,服务很少,公共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比较大,对农村投入过低,是造成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1]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二、三产业发展,缓解农村的人口压力、就业压力和生态压力,也可减少闲置人员造成的社会不安定的隐患。这些作用和效益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可以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农民进城务工,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沿海发达地区带动中西部落后地区的有效方式。

4.为工业提供廉价劳动力,开拓消费市场。在“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从而导致消费不足,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当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业部门时,农业生产的自给自足的特性就难以突破,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都难以提高;只有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现代工业才有更广泛和更加稳固的农村市场。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开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采取一系列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消极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人力资本,开拓消费市场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长期流动性,决定了这部分人群的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对我国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措施的实施无疑会产生不利影响。[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造成农业发展的瓶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大多从事非农产业,工作重心的转移导致这部分群体对农业本身失去了原有的热情。对农作物的种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使用化肥数量的增加,灌溉、除草、杀虫等的次数减少,逐渐造成农产品质量不高,数量下降的问题,甚至还出现土地抛荒,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另外,大部分转移的劳动力,为了力求稳定或者降低生活成本,并不愿放弃对土地的承包权。他们宁愿自己种植粮食而不愿意出去购买,而且他们视土地为失业后的保障,更不愿意转让土地承包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不利于组织体系的建设。

2.影响农村的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各级领导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具体要求,比如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对农村道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建设以及法制建设等等。但是作为农村劳动主力军的青年劳动力,通过劳动转移已经转化为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很多已移居外地,这无疑造成了农村建设的主体性缺失,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的有效进行。

3.教育问题及老人赡养问题的凸显。在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下,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欲将其子女带在身边与其他城市儿童一样接受同等教育的想法几乎是很难实现的。迫于各种压力,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得不将子女交给已年老的父母抚养。留在农村的老年农民,平均要照看1~2个孩子,最多要照看4个孩子。[3]众所周知,老年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加上年老体弱,若要让孩子接受优良的家庭教育是何等困难。有些孩子缺乏父母的管教与督导,常常参加打架斗殴、网吧游戏等不良活动,早早就辍学在家。不仅儿童的教育问题难以解决,而且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也是困扰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难题,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要不断健全。

4.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农村主力的缺失给一些不法分子制造了偷、抢、骗的机会。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在中央综治委2006年第2次全体会议上说,目前我国农村犯罪案件日趋突出,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尤其是盗窃、抢劫等侵财犯罪多发。[4]由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不得不引起政府的重视,只有稳定才是能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到乡风文明,和谐发展。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相辅相成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将两者分开,新农村的建设是不可能顺利进行的。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并为农村发展注入资金,同时农村劳动力从城市带回来的技术和观念,会大大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农村建设自身也需要高素质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一旦农业这个基础产业削弱了,社会稳定的系数便会随之降低,农村社会的稳定必然会受到威胁,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没有农民就没有农业生产,也就没有社会意义上的农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因此,我们既不能人为地限制农村劳动力必要的、合理的流动,也不能放任自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进一步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出现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进行认真解决。一方面,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性措施加以消解,以把其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点。

参考文献:

[1]牛有成.加大城乡统筹力度[J].求是,2006,(2).

[2]刘国炳,黄大学.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6,(12).

篇2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提出。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变革的一个新起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第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调整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的,土地承包给农民,分权是其核心。2003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为第二次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减负。

而站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看这个“新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则更加清晰。国际经验表明,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矛盾累积到今天已演化成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大局的焦点。

正是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2.6万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这样的宏观背景,催生出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农业用地减少了数千万亩,突破了应该稳定在2010年的18.8亿亩的耕地指标,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到15亿亩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短缺造成基本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带动物价上涨,导致2004年年初物价指数突破5%。

“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林毅夫由此进一步分析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对于保证农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粮食安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预防通缩、拉动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将成为未来我国投资和消费的最大市场。

农村进步的新理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20字的定位,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政策,体现了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全新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分析说,新农村至少具有三个“新”特点:一是新在城乡之间的统筹良性互动上,体现出一种城乡之间的和谐;二是新在农村的发展重在农村的社会制度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三是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仍保持充满田园风光的良好生态型社会。

全新的建设理念来源于这样一个现实: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7年之后连年扩大,目前仍维持在3.21∶1。全国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通电话,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由于农民手中没钱,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明显不足,不仅影响到农民生活质量,甚至连基本的看病就医、读书上学也难以满足。据卫生部估计,全国有40%到60%的农村人口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湖南的一项调查则表明,农村孩子从进学校到高中毕业,在上世纪80年代共需支出108元,90年代需支出约8000元,到2004年则需支出约3万元。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也不能止于增加农民收入,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也正是国务院总理挂牵的事。今年4月在四川巴中考察时对乡亲们说:“我心里始终有三件事放不下,一是让农村孩子能上学,二是让农民看得起病,三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过去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我国农村建设正迎来一次新的发展。

——各地种粮农民首次享受到直接补贴的好处,2004年全国共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16亿元;全面放开了主产区的粮食购销和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明确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产粮大县实行转移支付。

——农村教育方面,中央明确提出,到2007年,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学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医疗卫生方面,中央财政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预计涉及中央集中采购的金额将有30多亿元,这个金额明显高于2004年招标采购总计22亿元的总值。

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显示,全国已有1540万农户用上了沼气。以沼气等新能源为代表的一批生态项目,如今已在各地农村积极推进。山东、浙江等省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口号,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河北省从2004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确定把“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作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主要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农村变革的新起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提出。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变革的一个新起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第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调整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的,土地承包给农民,分权是其核心。2003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为第二次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减负。

而站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看这个“新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则更加清晰。国际经验表明,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矛盾累积到今天已演化成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大局的焦点。

正是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2.6万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这样的宏观背景,催生出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农业用地减少了数千万亩,突破了应该稳定在2010年的18.8亿亩的耕地指标,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到15亿亩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短缺造成基本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带动物价上涨,导致2004年年初物价指数突破5%。

“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林毅夫由此进一步分析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对于保证农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粮食安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预防通缩、拉动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将成为未来我国投资和消费的最大市场。

农村进步的新理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20字的定位,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政策,体现了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全新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分析说,新农村至少具有三个“新”特点:一是新在城乡之间的统筹良性互动上,体现出一种城乡之间的和谐;二是新在农村的发展重在农村的社会制度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三是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仍保持充满田园风光的良好生态型社会。

全新的建设理念来源于这样一个现实: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7年之后连年扩大,目前仍维持在3.21∶1。全国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通电话,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由于农民手中没钱,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明显不足,不仅影响到农民生活质量,甚至连基本的看病就医、读书上学也难以满足。据卫生部估计,全国有40%到60%的农村人口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湖南的一项调查则表明,农村孩子从进学校到高中毕业,在上世纪80年代共需支出108元,90年代需支出约8000元,到2004年则需支出约3万元。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也不能止于增加农民收入,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也正是国务院总理挂牵的事。今年4月在四川巴中考察时对乡亲们说:“我心里始终有三件事放不下,一是让农村孩子能上学,二是让农民看得起病,三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过去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我国农村建设正迎来一次新的发展。

——各地种粮农民首次享受到直接补贴的好处,2004年全国共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16亿元;全面放开了主产区的粮食购销和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明确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产粮大县实行转移支付。

——农村教育方面,中央明确提出,到2007年,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学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医疗卫生方面,中央财政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预计涉及中央集中采购的金额将有30多亿元,这个金额明显高于2004年招标采购总计22亿元的总值。

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显示,全国已有1540万农户用上了沼气。以沼气等新能源为代表的一批生态项目,如今已在各地农村积极推进。山东、浙江等省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口号,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河北省从2004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确定把“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作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主要目标。

引领改革开放大潮之先的广东省围绕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实施了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统筹城乡居民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体制改革等五项具体措施,已经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发展路子。

篇3

    没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新农村就缺乏根本的支撑。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因此,首先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素质具体而言,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对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一切生产力发展的要素中,人的因素是最积极、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管各级政府有多好的政策和多大的人财物支持,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亿万农民。如果不着力于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激发蕴藏在亿万农民中巨大的潜能和无限创造力,再好的优惠政策,再多的人财物支持,也只能起到暂时的“输血”功能。而依靠农民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才能变“输血”为“造血”,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正如******总理曾明确指出的那样,“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只有现代化农民才能实现现代化农业、建设现代化农村。

    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但农业农村的发展相对较慢,而且发展很不平衡。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突出表现为“三低三缺”:一是文化素质低;二是劳动技能低;三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村缺少懂技术、会种田的新型农民;缺少懂科技、会管理的青年农民;缺少农业企业家和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农民的文化素质都很高。如:受过大学、中学及良好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德国占67%,日本占59%,英国占78%。与之相比,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相差甚远,我国有9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初中文化程度占48.1%,高中文化程度仅占11.6%,而系统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更少。

篇4

[作者简介]华启和(1975―),男,江西临川人,硕士,东华理工学院政法系讲师。(江西抚州34400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思考。但是,笔者认为,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从生态的角度,选择生态路径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生态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容回避的问题

人们谈到污染,更多关注的是工业领域。实际上,近几年,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非常严重,有关环境事故不断出现,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1、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从根本上侵蚀了农业耕作的物质基础,致使农业生产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第一,农村水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生产和生活用水受到严重污染,许多河流出现了“60年代饮水淘米,70年代洗衣灌溉,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的现象。我国农村饮用水符合农村饮水卫生准则的比例为66%,还有34%的人口饮用水达不到准则的要求。[1]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非常大,可导致农业减产、减收,降低农产品质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

第二,耕地污染严重,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加快。全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多达2000万公顷以上,受农药和其他化学品污染的农田约6000多万公顷。[2]农膜及各种塑料制品废弃物,由于极难降解,且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对耕地的污染非常大。耕地污染使其转换为财富的能力下降,加快了土地退化和沙化,削弱了土地的产出能力并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增加了后代农业生产的成本,直接损害后代人提高收入的能力。

2、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威胁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一,农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在20世纪末,农民因环境污染所导致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从1988年的十万分之95.02上升到2000年的十万分之112.57,提高了33.4%。况且,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并不仅仅是恶性肿瘤,还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病、皮肤病、胎儿畸形和死胎等等。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25%的疾病和死亡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全世界每年死亡的4900万人中3/4是由于环境恶化所致,其中儿童是环境恶化的最大受害者。[3]另外,农产品农药残留现象普遍,农民食品安全受到威胁。

第二,农民的生活质量下降。据统计,1995年全国农业污染损失至少为819亿元,相当于当年5196万农民的纯收入。1993年、1995年的全国农业税分别为125.7亿元和278亿元,而环境污染造成的农业损失分别为当年度农业税的3.5倍和2.9倍,最终演变成沉重的生态负担,成为生态灾难。[4]与此同时,对于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来说,因环境污染致病是一个天灾人祸,且不说长期的病痛所带来的痛苦,仅仅医疗费就会使人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3、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诱发农村的不稳定

第一,生态破坏导致生态移民的出现,影响农村稳定。据世界环境监测中心报告,自20世纪80年代起,腾格里沙漠先后吞噬了数万亩农田、近百个村庄,当地群众成了“生态难民”。将在未来10年内被迫生态移民20万,山西省将在未来5年内被迫生态移民40万。[5]大量的生态移民严重扰乱了农村正常秩序,也给接受移民地区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与此同时,我国污染防治不公加剧了城乡之间的矛盾。我国污染防治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农民的生存权利受到严重威胁,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

第二,环境污染诱发并加剧社会矛盾。近年来,各类环境纠纷日益增多,环境问题投诉以年平均30%的速度增加,2004年达到60多万件,群众上访达8.6万批次以上,“两会”期间提交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超过1.3万件,一些地方由环境问题引发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如2005年4月,浙江东阳市画水镇因竹溪工业区污染导致严重冲突,造成30多人受伤,数十辆汽车被砸,学校停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6]

二、生态路径:破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效,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必须以生态为突破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路径。

1、生态路径的价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领“三农”工作的突破口,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要素的制约性作用,选择生态路径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生态路径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生产量、进口量均为世界第一,导致了严重的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的环境质量,对食用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我国农产品面向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因此,我国农业只有走生态化的道路,选择生态路径,才能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第二,生态路径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我国农村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农村的发展基础受到严重的损害,这也是我国农村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耕地的梯减难以逆转,人多资源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对农村生态环境资源形成了巨大压力,也扩大了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乘数效应。如果考虑到农民相对落后的粗放经营、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生态化的道路,选择生态路径,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三,生态路径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农民问题最关键的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变贫困的诉求,成为农民谋求发展的最直接动力。由于受资本缺乏以及发展途径的制约,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差的农民无力顾及对生态环境污染控制,走上资源消耗型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实际上是掠夺式发展,以非持续的方式残暴地从环境中索取的发展,从而直接造成土地退还和沙化、森林破坏、河流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因此,走生态化的道路,选择生态路径,能够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提升农村的生产方式,让“生态”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机会。

农村生态环境的危机昭示了生态要素的重要性,选择生态路径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历史的必然。正如有些学者指出:“有远见的政治家已认识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比解决阶级与阶级、民族与民族、政党与政党之间的矛盾问题更为根本。”

2、生态路径的选择

当前,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来指导。如何在生态化发展的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路径为突破口,全面、立体探索农村生态化发展的模式,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要求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强调因地、因时,以便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适应最佳生态环境,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就是要通过实施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庭院生态经济开发、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工程的推广适用,逐步实现农业结构合理化,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害化的目标。当前,主要是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生态农业旅游,把它们的发展都纳入到生态的轨道上来。

第二,加大政府投入,制定生态法规。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公正和公平问题。在我国环保工作中明显存在着重城轻乡的现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把投入重点放在大城市,投入结构放在大工业和大工程上,农村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但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环境状况决定着全国的环境状况,并对能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城乡环保投入平等。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生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基础实施和医疗卫生事业。

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生态法规的建设。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必须走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订了一系列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但从目前的环境现状看,应该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税法》等绿色税法,开征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环境税既可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减少污染,又可以为国家公共财政筹集资金,从而扶持农村的环境保护事业;生态补偿税是指自然资源使用人或生态受益人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所有人或对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税收制度,这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解决好农村问题。

第三,提高人的素质,培育生态农民。

我们现在很多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还缺乏生态环境和生态消费方面的知识,需要加强生态道德的教育。我们要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逐步落实到教育体系和教育计划之中,落实到地区的社会发展计划之中。特别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绿色生态教育,新闻媒体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宣传重点,强化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与他们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使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7]

当前,关键是要引导建立农村民间环保组织,以保证农民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话语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农村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和参与不仅可以约束、监督企业和政府,而且还可以将社情民意全面真实地反馈给政府,便于真正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这种农村民间组织还可以通过农民的参与,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解决好农民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选择生态路径,就是选择一条绿色的道路来建设新农村,这在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3][4]李锦顺.城乡社会断裂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5,(1).

篇5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1―054-03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和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必须大力发展新型农民教育,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迫切诉求。

一、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在于发展生产,通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来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农业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西奥多・舒尔茨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从20世纪初叶到50年代,促使美国农业生产量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的增长可能是经济系统内最为不同凡响的特点”。新型农民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手段,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新型农民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新型农民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农民增收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得不到大幅提高,那么,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将成为空想。西奥多・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明确指出:“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对构筑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增强农民的自生能力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刺激,将会点石成金。”同时,他还指出:“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因素并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最近,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农民教育水平每增加一年,农业GDP就增加0.76%,农民到工业部门工作的机会就增加1.5%-3.2%。因此,旨在提高农民素质的新型农民教育,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增强农民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二)新型农民教育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任何产业都是以一定的结构存在,结构对产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任何产业都要不断地进行结构调整以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紧密相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围绕市场需求,遵循价值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将农业产业及其产业内部重新进行选择、优化,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从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在经营方式上,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在生产组织形式上,从家庭经营向农业企业转变;在增长方式上,从外延式数量扩展向内涵式质量提高转变。其实质就是对各种农业生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按市场需求发展农业,必然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使农业产业链得到延伸,这样农业的生产和管理会更为复杂。因此,只有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适应并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与变化。

二、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又对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起到思想引领、精神激励、智力支撑的重要作用。新型农民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一)新型农民教育促进新农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新农村文化建设应立足于“大文化”建设,确立建设“大文化”的理念。“大文化”包括社会伦理思想、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方面。健康文化教育是传播健康文明方式的重要途径,它为农民的健康卫生奠定了基础,使农村卫生环境条件得到改善,增强农民的体质,使农民的健康素质得到了保障。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就医不方便,医疗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农民群众的体质不能得到保障。为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消除农村健康隐患,可以通过举办农民健康教育讲座,将一些简单的救治方法和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教给农民群众。新型农民教育可以引导农民维护环境,引导农民接受住宅和村庄的合理规划,接受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垃圾的治理。对农民开展生态农业培训,让农民相信生态农业可以促进健康、保护环境。维护水源,防止水污染和土地污染。此外,新型农民教育通过开展符合农村风俗习惯的民间文化活动,如民间戏剧、扭秧歌等比赛,或者开展新型的体育竞赛,如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充实农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要防止文化糟粕的入侵,引导农民摈弃赌博、酗酒等陈规陋习,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新型农民教育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农村社会人文和谐

发展先进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教育是培育农村现代精神文明的主渠道,必须充分发挥它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职能,才能使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整个农村阵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一方面,新型农民教育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事物,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新型农民教育要积极引导人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的传播和腐朽思想、丑恶现象的滋长蔓延,形成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具体表现为:新型农民教育可以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农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农民群众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新型农民教育可以推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促进农村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总之,新型农民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起着文化的过滤、沉淀、吸收作用,吸收和整合社会的先进文化因子并将其纳入教育体系;它使人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从而改变、创新现存社会文化的内容和结构。对新型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传播、渗透功能,可积极引导社会主流文化,调节社会文化冲突,创建良好的文化交流、文化吸收、文化融合氛围,从而促进农村主流文化的发展及农村社会人文和谐。

三、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我国新农村社会建设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决定社会生产力

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人的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面貌,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基础性作用。新型农民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它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起着先导性、全面性和基础性作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应重视新型农民教育。

(一)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新型农民教育应注重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因为农民法制教育是实现农村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农村,由于宅基地纠纷、新建房屋的通风采光问题而引发的村民之间的冲突不断,这些邻里纠纷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就会使邻里矛盾激化,影响村民之间的团结,就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不和谐因素,从而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新型的邻里关系、和睦的家庭关系、良好的家风和村风,而讲文明、树新风、求团结都离不开法制教育和法制建设。法律知识的多少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法律行为,法律意识是守法的思想基础,农民法制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平安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目前,农民素质较低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发展。如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在生产”,盲目扩大垦荒,增加复种指数,加大对土地掠夺,导致农业自然资源超前消耗,农业生产资源破坏加剧,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消耗过大,森林植被锐减,草原草地退化加剧,沙漠化状况日趋严重。另一方面,在土地利益需求的驱动下,不少人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资,导致土壤有机含量下降,土地硬化或沙漠化,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保护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增长由原来依靠自然资源的开发转化到科技开发和提高人的素质。显然,没有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没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是不可能实现的。新型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农民开阔视野,养成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对事物的认识会更全面深刻、更具有独立见解;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改变农民落后的认知方式和观念,有助于农民形成对新事物的宽容态度,减少农民怀疑或盲目排斥新事物的倾向。此外,对新型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人们的精神文明层次,使人们认识到以生存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从而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社会发展。

(三)新型农民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

篇6

1、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两个趋向”理论

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形成了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这种剪刀差的存在,是国家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不得不由农业承担起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的历史重任所致。农业部门每年创造的价值,一部分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基金和农民生活的消费基金;一部分作为社会扣除由国家集中使用。也可以这样说,我们以往改革的成本大多是由广大农民来承担的。这样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农民的负担也就逐渐加重,农民感受强烈和敏感,“三农”问题也就自然成了改革开放后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是具有深刻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长远的战略意义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上要坚持贯彻总书记的“两个趋向”理论。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2、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一贯方针

“多予”简单地给钱给物是不够的,着眼点是持续增加农民的收入。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从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出发,建立最严格的耕地、资源、环境保护制度,让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使农民获得最大的受益。另外还要注意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建立农业生产保险制度、大宗农产品的直补制度以及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使农民的收益有一个较大提高。“少取”仅仅是减税免费是不够的,必须从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农民减负的长效机制人手,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严防农民负担反弹。“放活”就是要切实落实党在农村的政策,深化改革,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对于顺昌县而言,“放活”就要做实林改,做活林业这篇文章。立足于让农民得到山地生产资料,在不拍卖青山,不允许林地向少数人集中,不允许非农主体与农民争夺山地的前提下,把山地和林子的产权分到户、到人。真正还山、还林、还利于民,实现“均山到户、预期到组”的目标。这样农村的生产力就能得到解放,经济就能持续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要有真实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干出来的,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村广大基层干部要带领群众从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要扎实推进五大工程建设。

1、农民增收工程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三农”工作的关键。顺昌县是海峡西岸农业特色显著的绿色腹地。要促进农民增收,就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中国竹子之乡”的品牌优势,大力推进低产竹林改造,实施科学养竹育竹,培育速生丰产高效毛竹林,做大毛竹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中国杉木产区核心区的技术优势,打响“中国杉木之乡”品牌。大力发展非林地造林,培育乡土珍贵阔叶树种源基地,做大林业产业。要加快推进果业结构调整。突出柑桔特色品种,发展以芦柑为主,优质甜橙、早熟温州蜜柑为辅的柑桔标准化生产基地,做大果业产业。要立足发展竹荪、姬松茸、珍稀菇等特色优势品种,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要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烟叶五万担目标,抓好“万担乡(镇)、千担村和十亩户种植”建设,做强做优烟叶产业。二是促进劳动力就业转移。当前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农民增收的关键。要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途径,消除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体制政策障碍。要健全服务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择业能力。要加快发展农业企业,培育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确保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形成。

2、农村环境建设工程

农村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保证。重点要把农村的“三通一治”做好。“三通”:一是农村道路硬化村村通工程。要充分利用各级各部门出台的农村公路硬化政策,推进农村公路改造,实施路面硬化工程。同时要切实加强技术指导,保证工程质量;二是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要让各行政村和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切实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三是安全饮用水村村通工程。要因地制宜,发动群众,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切实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难问题,让每个行政村和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都能喝上干净的饮用水。“一治”就是城乡卫生整治工程。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氛围。我们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整治城乡面源污染。重点突出村(镇)“一河一街、一池一场、一厕一舍”的整治。即乡(镇)、村严禁向河里倾倒垃圾,彻底改变“垃圾河”的状况;镇(村)主街道保持干净整洁;每个行政村必须建立一个垃圾池和公厕;乡镇所在地的村及规模较大的村,还要设立简易的垃圾处理场;要集中整治农村猪栏、牛栏、羊舍违章搭建,该拆除搬迁的应尽快拆除搬迁;要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池建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农村户用沼气,以沼气建设带动农村“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3、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切实落实三项制度。一是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巩固和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二是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合理推进农村撤点并校和中小学危旧房改造,改善农村办学、就学条件。三是建立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培养。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推行“广参与、可持续、良运行、严监管、低水平、有保障”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即建立“大病统筹与家庭账户相结合、财政补助与家庭缴费相匹配、定点就医与医院优惠相挂钩、基金专户与管用分离相配套”的模式。这里的核心是“大病统筹与家庭账户相结合”和“财政补助与家庭缴费相匹配”。“大病统筹与家庭账户相结合”:这是当前农民最迫切的三大医疗需求决定的。一是头疼脑热的小额基本门诊医疗;二是家庭难以承受的大病医疗;三是疾病预防和妇幼保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案的设计就是要根据农民的这一需求来定位。“财政补助与家庭缴费相匹配”:政府财政每人每年补助40元(中央财政20元,省、县市两级财政各10元),这是一笔非常大块的资金,不能单纯地把这笔资金

用于“大病统筹”,而忽略了它最关键的吸引功能。在让农民真正得到这些补助的前提下,发挥“吸引”功能,把政府的财政补助一部分用于“大病统筹”,一部分打入农民的合作医疗家庭账户。让农民知道只有参与合作医疗才能得到补助,而且他得到的钱要比自己缴纳的费用多,还将记在他的家庭账户上。这样政府补助的“吸引”功能就发挥了,也促进了农民缴费的积极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对庞大的农民群体,政府单一的补助只能是杯水车薪,只有广大农民的参与才能可持续。

4、农民教育培训工程

农村之困在于大量的农民滞留农村,围着不多而且逐年减少的土地,英雄无用武之地。教育农民、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才是解开此结的关键。农民之苦在于城乡的二元结构不能和城里人享有同等的教育。根子在于教育农民、培训农民、提高素质,帮助农民掌握一定的技能,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外出打工。当前“用工荒”这个词在报刊媒体出现的频率很高。“用工荒”不是劳动力总量不足,也不是农村劳动力吃不了苦,而是农民工没有享有正当的国民待遇,没能享有和城里人一样的教育。“用工荒”不是工钱少,也不是企业待工人薄,而是许多农民工没有技术,文化较低,适应不了技术工种岗位。新农村建设要有新教育,有了新教育才会有新农民,有了新农民才会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就是立足于建设县乡村三级文化教育网络。具体就是“两馆、两校、一网”。即农村文化馆、图书馆,农村夜校、农村技校,远程教育网络。达到教育培训一人,输出一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篇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是建设现代农业与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工程。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必将有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买现。

一、土地整理的含义

土地整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通过采用社会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措施,对原有土地利用现状重新进行合理组织利用的过程。它包括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三项内容。土地开发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活动;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林、路、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土地复垦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设工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

二、土地整理遵循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

由于区域的地形地貌、水利条件、土壤土质、耕作制度的不同,整理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也不同。

(二)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土地整理应立足长远,做到经济上有效、生态上平衡、社会上可接受,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和最大化。

(三)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原则

土地整理要通过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建设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外部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作物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四)与相关部门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土地整理涉及到土地、农业、交通、水利、林业等多个部门,因此在进行土地整理时,应认真与相关部门搞好协调,统规划。

三、土地整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土地整理是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土地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而耕地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视粮食生产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土地整理已成为节地挖潜,有效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途径。农村土地通过土地整理提高耕地数量和利用效率的潜力很大。实行土地整理,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是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主要措施之。

2.土地整理是改善农村基础实施建设的重要措施。土地整理资金来源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和土地出让收入中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通过土地整理的方式直接用于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整理不仅可以改变中低产田的面貌,还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建设田成方、路成行、林成网、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操作机械化和农艺规范化的现代化农业园区的目标。土地整理是解决农村基础实施投入不足的突破口和有效措施。

3.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农业综合发展的重要方式。土地整理项目结合发展特色农业进行科学设计,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出发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引导农民建设高效、特色、生态农业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土地产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村传统生产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4.土地整理是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土地整理增加了耕地的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产条件,实现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为规模经营奠定基础。更好地引导各地区特色农产品向产区集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高效经济产物,构建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5.土地整理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把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土地整理的最重要的目标。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村庄外延式扩张,形成“空心村”,进行村庄整理,使村庄向中心村集中,可以节约土地,调整出耕地。可以改善居住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全面发展。

6.土地整理是改变乡村旧貌、建设整洁新农村的主要载体。土地整理对原有村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从而形成“田成方、林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村集中”的农村新景象。

四、土地整理应注意的问题

1.土地整理涉及面广,作用重大,组织实施十分复杂,必须采取动员各方面力量,协调配合的方针。在组织实施中必须与相关管理部门和利益团体充分协商,密切配合,统筹策划,才能顺利实施,事半功倍。

篇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的重要战略部署,它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其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影响了其顺利进行,本文就其问题与相应的对策做一简单探讨,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

1、存在的问题

1.1思想意识上的误区

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些基层领导干部存在着低热情、为难不配合的情况,而且在工作上也表现的不积极主动也没有创造性。同时也没有认清新农村建设过程所存在的长期性、复杂性以及艰巨性的情况只是盲从的将硬件建设、规划建设放在重点,忽视了软件建设和执行管理的重要性。新农村建设面对的是农民的农业生产及增收问题而非所谓的重点抓村容村貌的整洁。

1.2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建设资金缺乏

进行新农村建设就是为了要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当前农民却面临着农资价格上涨,农产品和畜禽产品价格下跌的情况,让农业增收的空间变窄。因此资金的投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前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今的形式是:1、有限的政策支持,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提供的资金有限占总建设资金的30%,还有很大的资金有待补充。2、地方财政困难,对新农村建设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3、有限的自筹和社会筹资,在中国若要说自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就会有75%的农民说没钱,但是也不可能从社会上筹到40%的建设资金。4、信用贷款门槛高,很少有商业银行将款项放到农村,除非是政策性银行或者农村商业银行可能会提供部分的贷款但也只是杯水车薪。

1.3农民担忧农业生产是否能稳定发展

当前农村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不仅体现在从业人员素质低这一项,还展现在规模化和区域化难形成的问题。首先,小规模、雷同农产品的生产。当前的产业结构是由农民自主决定而非政府行政干预,结果就形成了无规模的雷同产品遍地开花,最终导致农产品囤积难卖。其次,低程度的产业化生产出劣质农产品。再次,农业科技含量低,从业劳动力的素质底下。最后,不健全的服务体系和落后的农业技术在科技农产品的生产上无法发挥作用。

1.4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

现在农民的文化教育程度较低,其思想概括出来就是等、靠、要,没有所谓的市场经济意识,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没有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只是一味的沉浸在迷信、赌博、早育超生方面严重与现在的文明脱离,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新农村的建设,制约了农民的收入。还有就是,农民对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态度的冷淡和当前不佳的农村医疗卫生以及低下的医务人员水平也阻碍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2、解决对策

2.1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大力度的宣传

新农村建设全员的工作,而非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因为此项建设涉及的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通过舆论氛围将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采取的方针政策和总体目标深入人心的同时也要彻底的消除广大农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宣传时要让农民知道他们的财产、自治都会得到尊重,而他们在建设过程中还拥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2.2 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把好事办好

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工作人员要深入基层倾听广大人民的心声,切实的结合乡村情况制定出完善的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彻底改变之前“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努力为新农建设制定出一个长期有效的机制。目前急需要做的是根据所处乡镇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制定出一个利于掌控、操作和实施的方案来管理道路维修、水电改造和沼气池建设的资金筹措和农民集资、人工投入及基础设施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2.3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的加强和物质条件的完善

可蓄可疏是当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此工程的建设需要社会力量和大量资金的支持。在农村推行新能源建设通过改圈、改厕、改橱以及草堆的清除来建立沼气、太阳能、秸秆气化炉,这样不仅改善了农村的整体环境和农民的生活环境还将农村的垃圾统一纳入城镇化管理。

2.4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因为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队伍有着强大的推动力,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好,以乡镇为基地,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分批次的对村干部进行培训再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其次,不定期举办三农问题村干部交流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开创新思路;再次,提高待遇,先让村干部成为明理、会技术、会管理、消息灵通的领军人,让其凝聚基层工作的向心力改变对村干部不想当、不好当和不敢当的思想。

2.5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的协调发展

通过深入的走访调查,建议相关部门对乡镇小学制定出合理的实施方法对贫困学生进行两免一补让他们实现上学的梦想,彻底让九年义务制教育政策得以全面落实。认真、规范的做好新农村医疗合作改变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招聘专业人员、组织专业的医疗志愿队对现有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来解决当前乡村医院人员紧缺、设备闲置的现象。

2.6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培训学习让他们都能成为有文化、有技术、懂管理的新型农民,同要吸引广的人才到农村搞农业发展。首先,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优秀的师资队伍和教育规划让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得到提高。其次,职业教育技术的加强,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培养创业型农民。再次,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宣传,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刘超.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艺生活.2013(03):141-142

篇9

一、构建法治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意义

第一,构建法治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上层建筑是由于经济基础的水平决定的,推动我国农村发展与进步的根本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经济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对我国的公平规则以及社会秩序有直接影响。构建法治化新农村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与支撑,通过法律手段来对农村经济进行规范、引导与保障。并且农村市场的孕育及发展、农村市场个经济关系之间的规范、农民的各种经济行为、农民自主生产经营权的维护以及国家针对农村的各种政策的落实等都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持与保障,因此,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要构建现代化的法治网络体系。

第二,构建农村法治化体系对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有很大帮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也是构建农村法治化网络体系的一项基本要求。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关系改革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农民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的需求、愿望以及利益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传统的利益分配方式已不再能够满足现代农民的要求,因此,国家必须要通过构建法治化网络体系来加强我国农村的法治建设,通过法律途径来应对各种各样的利益分配矛盾,从而有效保障我国农村的稳定与和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第三,构建农村法治化体制是全面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农村是我国的主体,要全面实现依法治国必须要加强构建农村的额法治化网络体系。我国广大农民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较低,法治意识淡薄,加强农村的法治化建设可以不断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从而实现我国依法治国的目标。

第四,构建法治化新农村可以推动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而法治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要推进我国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要严格遵守我国的法律及宪法,通过构建法治化网络体系来推动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各种民主政治性活动,同时还要将其逐渐纳入法治化、规范化与程序化的轨道,真正实现选举、决策、管理以及监督制度的民主化管理,使民主政治建设与法治建设同步进行,共同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构建法治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方法

第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农民的法治观念。要实现农村的法治建设首先应保证农民懂法、知法与守法,这就要求相关负责人要把各种法治建设的基本工作内容告知于众,加强农民对各种法治工作的认识。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在农村取得比较理想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与法律的宣传比较到位,农民群众对其中的利害关系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因此,要加强农村的法治建设必须要不断加大对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与法制意识。首先,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宣传资金在农村开展法律、法规普及教育,帮助农民群众掌握各种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治观念。其次,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要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准则,要积极走出法院,通过在各地开展就地办案来审理各种典型性的案件,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公审公判来教育农民群众积极遵守我国的各种法律制度。最后,国家教育部门要积极倡导我国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从孩子抓起,使其通过接受法治教育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进而促进整个农村快速实现人人懂法、人人知法与人人守法的法治建设目标。

第二,使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进行。农村经济建设与法治建设是相互影响的,农村的法治建设可以促进其经济建设,而经济建设也可以使农村的法治化体系更趋于完善。在我国一些贫困的山区或者经济建设比较落后的地区,农民的温饱问题都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法治建设更是无法开展。在农村发展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应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进行改革,把农村的各种自主经营产业作为农村市场的主体,积极鼓励农民群众根据市场需求来发展各种商品经济。其次应倡导农村生产的产业化技术,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生产的经济效益。我国农产品的流通体制一般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价格机制,通过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来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发展各种市场中介体系与合作经济体系,这样才能加强市场与农产品生产者之间的联系,通过有效合作形成我国农村的经济市场。农村只有建立起自己的经济市场才能实现国家对其的宏观调控,这样才能使农村经济市场更加开放化、统一化以及有序化,也才能更好地构建农村的法治化网络体系。

第三,要建立有效的农村执法队伍。法律只有在积极的执行与贯彻中才能真正地发挥其约束及管理作用,因此,要构建法治化新农村必须要提高农村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首先,要提高农村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政治素质,积极纠正农村领导干部的治民不治官的执法观念,通过监督及管理使执法者树立起一个依法执政的公众形象,进而使法律的正义与公平理念深入人心。其次,在选用执法人员时,要对其专业水平进行考核,待录用之后要通过考核机制与奖惩机制对其进行约束与激励,使其形成严格执法的意识。最后,通过引进各种专业性的高学历执法人员来优化农村执法队伍的结构,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水平。

篇10

我国是农业大国,新农村建设始终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大连市农村面积占全市面积的80%,农村人口290万,约占大连市人口的1/2。因此,没有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就谈不上大连的现代化。目前,大连市新农村建设成果斐然,全市已确定了16个乡镇和104个村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乡村。但是,大连市农村各地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农村现状差别较大,基于此,我们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就加快大连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是彻底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农村城市化决不是将农村建成城市,它应当保留着传统农村的自然面貌。农村城市化就是要让农村的经济城市化、农民的生活水准城市化。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农村推动力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农村推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农业科技化,农村工业化、农民知识化和农贸信息化。

1.农业科技化

几十年来,每家每户的农民总是在自己的田地里重复着上辈人的种植品种。近年来,大连市虽然基本完成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但还有许多地方停滞不前。科技化程度低下成为当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只有优良品种的更新才能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大连市政府决定推广普及符合农业生产实际的10项农业增产实用技术,为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注入科技动力源。市政府推广普及的10项技术为测土配方施肥、脱毒薯类覆膜两茬生产、新型大豆种衣剂、黄瓜定型定量保护盒和海参健康养殖技术等。为鼓励农民使用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大连市财政除了每年安排 2000 万元补助金外,各区市县也将根据当地推广10项技术的实际安排配套资金,此举切实让广大农民受益。必须积极引导农民使用现代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发展精品和高附加值农业,发展出口创汇型农业。

2.农村工业化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粮食就是解决吃饭问题,生产环节单一。要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就得跳出农业,用工业化的思维来解决农业问题、谋划农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围绕市场转[1]。吉林省将玉米作为工业生产链条的一部分,形成了“玉米头、化工身、轻工尾”的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的工业化思维值得借鉴。实践证明工业化不仅没有伤及农业,还实现了兴工强农,以工促农的双赢。因此,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创办一大批带动型龙头企业和农民资源联合的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是增强乡镇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

3.农民知识化

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是农民知识化的有效途径,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大传播覆盖面,分别从农业产业化、信息化、能源技术开发利用等方面快捷有效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使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从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农贸信息化

准确快捷的信息是农产品销售畅通的保证,信息化也是农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网络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在大连市农村整体信息网络还未建成的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全信息服务体系,推进信息网络延伸,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创新信息服务模式。特别是建立专家咨询、分析预测等信息应用系统,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指导。积极引导农民应用电脑网络,以信息化带动农村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加速农村生态化建设

加速农村生态化建设,是农民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村落后于城市,不仅反映在城乡居民收入上,还集中体现在人居环境上。虽然改革开放后农村落后面貌正在改变,但多种因素长期积累导致农村人居环境普遍较差。比如,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强度的加剧,生产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大量增加,超出农村生态环境自我平衡能力;村庄规划和管理缺位,长期以来缺乏规划引导,村内道路、供水设施、排水设施、垃圾集中清运设施、住房与畜禽圈舍混杂;大连市地处丘陵地带,干旱少雨,“饮水难”一直困扰着农民。2005 年大连市农村地区饮用水卫生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全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大大低于城市,约 60%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极易发生水污染事故,对农民的健康造成危害。根据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需要,进行农村生态环境的整治,切实解决环境“脏、乱、差”的现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内容。因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要求。

经过对大连市农村环境及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立足于已有基础,应优先整治供水、道路、排水、垃圾、废弃宅基地、公共活动场所、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等项目。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农村改厕工程、垃圾收集与处理工程,这是改变农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确保农民饮水安全,已被列为大连市“十一五”水务工作的首要任务。从今年开始,大连将工作重心从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向解决饮水安全转变,市政府计划投资 1.3 亿元,开工建设 100 项供水工程,解决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如今在大连农村,老式旱厕也逐渐被清洁环保的无害化卫生厕所取代。大连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现已达79.76%,累计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 2.4 万余座,今年还将筹建 7200 个无害化卫生厕所,通过修建无害化卫生厕所,既避免了过去旱厕对生活水源的污染、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生活环境,又切断了相关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意义深远。为此建议加大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力度,扎实有效地推广到每家每户。目前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入不足,农民自建房屋、村路、水坝、小桥等设施一般来源于募集捐助,村集体没有能力投入,社会资金、政府公共财政很少投入,使村庄设施欠账严重。当前重点是制定和实施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应参照政府的指导性目录,充分考虑后续的村庄规划与管理需要,突出乡村特色和可持续发展。合理确定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确定整治项目的空间布局与技术要求,明确整治项目的主要指标。以确保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生态化建设。

三、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影响新农村建设最直接的问题。现今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是建立和谐农村的一大障碍。农民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并不考虑环境代价,致使一些有机物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比如,我国每年农业秸秆资源大约有6亿吨,居世界首位。除少部分秸秆被用作肥料、饲料、生活燃料和造纸原料外,大部份秸秆资源被集中在大田焚烧掉。其实,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上,秸秆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利用的途径主要集中在能源、饲料和肥料三个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虽然开展了秸秆的开发利用,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还比较低,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水平落后,秸秆利用研究与推广脱节,大量宝贵的秸秆资源沉睡、废弃和流失。农业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生物链之间的作用来循环利用各种资源,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这一生产模式将损坏环境的废弃物加以利用,使其转化为经济产品。沼气的利用,可以使茅厕入屋,室内洗手间的下水直通沼气池,可以使农户在冬季采用暖气取暖,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把火炉搬进房间。农户可以直接把粪便回收入沼气池,既洁净了生活环境,又促进了沼气的生产,这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现代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利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可以有效解决。

循环经济目前最值得推广的是“四位一体”生产模式,这是辽宁省首创的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综合工程[2]。该工程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有机组合,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取得能流、物流和社会诸方面的综合效益。近几年来,“四位一体”以其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农产品无污染、无公害,能够节水、节能等特点,在大连农村发展庭院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们的基本规律是将自然界光合作用生产的植被(包括秸秆、谷物、草原、林果等),先在生物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消耗、转换,形成符合人类多种需要的农、牧、渔、副产品。再将在转换过程中或转换后剩余的废弃物,送进沼气池进行生物发酵,转化为沼气、沼液和沼渣。用作能源、肥料和饲料,形成良性的自然生态经济循环。普兰店市花儿山村农民张彦成从2001年起,利用“四位一体”即蔬菜大棚、猪舍、厕所及沼气池农村能源综合利用工程,开始种植反季节蔬菜和发展家庭养猪项目。沼气池上建大棚,大棚里种蔬菜、建猪舍、厕所。沼气用来做饭,沼渣用来给大棚蔬菜当肥料,能源综合利用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链条。

据统计,“十五”期间,大连市已发展“四位一体”等农村能源综合利用农户18508户。按照《大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纲要》要求,到2010年,大连市农村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农户可达到10%以上。可见,循环经济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加快发展,促进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建设,开辟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张晓庆 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徐鹏春 大连工业大学信息学院

篇11

根据“十一五”规划,中国新农村建设有二十个字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内容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体现在五个“新”上,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个“新”,它实际上是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从形式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个方面相互融通、相辅相成,“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必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这一经济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区域,迅速成长起一批中小企业集群,尤其是浙江和广东,“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蔚然成风,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证明,发展产业集群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产业集群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实践证明:多个企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集聚,形成集群所产生的竞争优势效应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产业集群产生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1)外部经济效应。多个企业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达到一定规模时,整个集聚区域内的任何企业都能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从而实现外部规模经济。(2)节约成本。由于产业的集聚效应,使某一区域的企业数量相对集中,许多中间投入品可以就近取得,节省运输、库存成本;由于人才和社会关系的大量聚集,使信息流动很快,可以节约区域内企业的信息成本、人才雇佣方面的成本。(3)品牌与广告效应。产业集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以后,在消费者中间明显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产生广告宣传效果。(4)吸引投资。相关的产业大量聚集在同一地区,显示出该产业的潜力,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者到这一区域投资兴业,从而使这一区域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区域经济由此获得持续快速增长。从我国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看,产业集群不但使许多地区和城镇实现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而且对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以浙江为例,在全省88个县市区中,已形成年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专业化产业区)519个,总产值5993亿元,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就块状经济在县域工业经济中的比重看,有1/3以上的县(市、区)达到50%以上。产业集群的迅猛发展,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口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集群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

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减少农业产业的就业人数,发展县域产业集群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县域产业集群的主要经济主体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通过建立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可以使农民就地转化成产业工人,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另一方面县域中小企业集群的主要成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县域中小企业集群过程中,通过大力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可以动员和组织农民自主创业、自我发展,这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此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退出,可以使农村土地从小规模向大规模集中,改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产业集群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也带动了周边农村地区的农、牧、副、渔等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村的财政积累,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事实表明,在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最好的省(如浙江省),也是“三农”问题和城乡差距问题解决最好的省,在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一些经济发展好、农村相对比较富裕的地区,几乎无一例外都拥有一两个发展良好的产业集群,如河南的漯河、湖北的仙桃、河北的清河等等。

三、产业集群是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农村发展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就目前中国的发展阶段来说,工业化仍然是城镇化的基础,推动城镇化要以工业化为支撑,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就是农村工业化,实现农村工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发动农民就地创办中小企业,促使农民就地转化为企业员工,提高农民收入。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为城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城镇化水平,城镇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的发展,没有各类产业的发展作为基础,城镇化是空中楼阁。产业集群主要是通过两方面来提高城镇化水平:一方面集群能够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带动新创企业的不断产生。集群企业具有快速“分蘖”和“繁衍”的特点,当集群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时,支持性和服务性企业的产生就具有了经济性,上游的中间品生产企业、下游的分销商、投入品企业、辅助产品生产等支持性企业会在集群中出现,运输业、餐饮业、宾馆业、物流服务业也会以较快速度发展,研究机构、培训学校、咨询机构、金融部门、中介机构的产生或入驻,都将会使集群所根植的区域形成一个经济增长空间。发展壮大的企业群体将不断产生新的更高的城市化需要,政府为满足这一需要也将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尤其是产业集群中公共服务部门提供的职业培训、技术支持,有利于弥补农村企业的先天不足,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与公共物品的集聚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为小城镇的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有了充裕的建设资金,当地政府必然会加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扩大城镇用地规模,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城镇硬件水平提高,城镇硬件水平的提高和产业集群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将吸引大量的农村人口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四、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也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温床。农民素质的提高,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集群的整合功能使得大量农村精英投身创业,使民间的智力资源、财力资源得到了高度集中和有效开发,先行者率先成功后,成功的示范效应迅速引起大面积的创新仿效,吸引更多的农民投入到区域内的生产活动中,使某类技术、某类行为成为区域性的群体偏好与首要选择,从而使农民的素质得到迅速提高;二是集群的网络结构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开放的创新扩散体系,各种信息、知识和创意通过网络得到传播和交流,使每一种创新都能迅速普及,从而不断提高集群内及周边地区农民的生产、经营和创新水平;三是集群内部的竞争以及企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使得在集群内务工的农民学习的愿望更加强烈,也使学习的成本降低了,更容易产生学习效应。因为在集群经济的聚集体中,生产的网络就是学习的通道,企业成员可以通过正式交流或非正式交往,获取新知识,掌握新工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篇12

【 Abstract 】 in the socialism new rural construction, farmland protec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 and the content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 key words 】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前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目标和要求。

2新农村建设中耕地保护的含义和内容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来看,我国新时期的耕地保护就是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新时期的耕地保护发生了诸多显著的变化,已经被赋予新的含义和内容。

2.1耕地保护的内涵,从单一的数量保护向数量和质量兼顾的粮食生产能力保护转变。

2.2耕地保护的思路,从单一禁止违法违规的防守型保护,向主要以建设促进保护的主动型保护转变。

2.3耕地保护的手段,从部门规章的行政命令为主向运用经济手段来提高农民保护耕地和生产投入的积极性转变。

3当前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3.1滥用和排法占用耕地

做好新时期的耕地保护工作,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新机制的工作成效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大规模的集中占用土地和违法滥用土地,不仅远远超出了经济建设的正常需求和实际开发能力,而且足以粗放、低效经营和牺牲大量土地资源为代价的。另外,―些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念也是导致耕地损失的间接原因。

3.2耕地保护重数量轻质量

对于建设占用盯耕地广我国往往是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方式来补充耕地。但是目前不论是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还是土地整理措施,其补充的耕地在质量以及生态方面,与其所占用的耕地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3.3耕地非农化严重

目前各地热衷于城市升格,县改市、小城市向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向大城市以及大城市向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现象比较突出,城市用地规模急剧扩张,建设外延扩展占用大量耕地。盲目兴办各类开发区占用大量耕地,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重复建设、互相攀比的现象,超占了许多耕地。一些地方交通和基础工业建设脱离实际,搞大.马路、大广场。农村居民点建设布局分散,用地超标。农业结构调整过多挤占耕地。

3.4国土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新《土地管理法》已经颁布实施,但与其配套的各种单行法律还有待于加强完善,如由于缺乏土地征用方面的专项法规,致使征地权力的滥用并以低廉的价格征用农用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导致耕地大量损失。

4耕地保护应做的一些工作

新农村建设中耕地保护要做的工作很多,主要应从理念制度上及具体实施上采取措施,详见下表。

耕地保护应做的一些工作

观念制度上

具体实施上

(1)树立耕地保护的科学理念。

面对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生态退耕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全面展开,耕地数量将会出现进一步减少的情况。

必须辩证地对待,变单纯保护耕地而保护耕地,变重耕地保护的数量为重耕地保护的数量、质量与生态并重的保护观。

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要转变那种片面以耗费资源为代价、不惜牺牲耕地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的错误观念。

(1)积极推进土地管理

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增强耕地排灌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系统总结各地经验,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依照土地整理规划,进一步部署土地整理工作。

以土地整理促进基本农田建设,促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有条件地方的迁村并点和旧村改造。

(2)改革征地制度

改革征地制度要规范政府行为,明确征地范围,提高补偿标准,完善补偿机制、改善安置方式,建立配套措施。要按照缩小征地范围、完善补偿办法、拓展安置途径、规范征地程序的要求,稳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对补偿标准不合法、安置措施不落实,不能有效保证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不得报批用地。

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维护被征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申述权。全面推行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

(2)绝不能非法占用农民土地和损害农民利益。

耕地的占用要严格审批,不得随意占用农民耕地和基本农田。

对被占用耕地的农民给予合理的补偿,严格按照国家关于被征、占用耕地补偿政策,把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地落实到村、落实到农户。

要安排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对被占用耕地的农民就业,要按照当地有关政府的安排,扩大就业门路,发展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对生活困难的农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保护

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杜绝新农村建设中先用后批、边用边批、批少用多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坚决制止“以租待征”、以预审代替审批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要严格落实耕地“占一补一”制度,鼓励被占用耕地表土剥离利用,新开垦的耕地要充分利用剥离的耕作层土壤。

(3)发挥规化的龙头作用保护耕地。

篇13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7-0052-03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同时也给农村金融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新的农村金融并做好下一步的金融支农工作,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较多问题,其整体功能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应当在对现存问题清醒认识、认真检讨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整合农村金融资源,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一、农村金融的现实状况及其问题

按照目前的金融机构布局,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这一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除中国农业银行外,其他几家国有商业银行或者撤销机构,或者很少发放贷款,将吸收的资金转到城市。农业银行在农村的资金投放也逐渐减少。邮政储蓄机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只吸收存款,资金转给人民银行,自己不发放贷款。银行和邮政储蓄都导致了农村资金城市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根据职能定位,只发放粮棉油收购和储备贷款;随着粮食企业的改制,政策性贷款全部收回。由于农村农业龙头企业少,粮食加工企业规模达不到规定标准,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难以投放,政策性金融服务缺乏连续性。这样,金融支农的重任全部落到了农村信用社身上。农村信用社服务于辖区的特点,决定了它吸收农村资金,对农村发放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金的农村内部循环。但是农村信用社每年通过缴存存款准备金、转存中央银行、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等方式,也有大量转移农村资金的现象。同时,农村信用社由于资产质量差、自营资金有限,可用资金紧张。

农业是风险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相对于这个最需要金融支持的领域,县以下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意识明显欠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大都为质押贷款,而且都是本行存单质押。信贷支农创新不足,缺乏整体合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由于其资金流失、服务缺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效益,也影响了农民增收的速度。目前的状况是,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却减少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村资金却流失了;农业产业化和中小企业兴起了,融资却更难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对称,供求矛盾突出。

二、农村地区丰富的金融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多方面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既有传统的金融需求,也有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新需求。

(一)农产的金融需求。我国农户既是独立的生产主体,又是基本的消费单位;既是农村资金的主要供应者,又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对象。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是农村中传统的金融需求,也是目前农村金融需求的基本构成部分。随着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农业对资本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广大农户进行生产、流通所需的大量资金,需要大量外部资金的注入和支持,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二)乡村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乡村中小企业,是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企业组织。它的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资金融出、结算和资金融入,以资金融入的需求为主。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基本能满足中小企业的存款服务和结算服务,但由于资金规模、贷款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对企业的贷款需求满足程度较低。由于乡村中小企业是在1970年代后期,适应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金短缺的特点,以劳动密集型的社队企业起步,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这就决定了这类企业自有资金占比极小,特别需要金融信贷的支持。当正规金融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时,企业就转向非正规金融寻求资金,从而刺激了民间金融的发展。

(三)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动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金融需求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一是由生产性需求向生产需求与消费需求并举的方向转变;二是由种养业需求向多元化需求转变。传统种养业信贷市场份额下降,规模化种养业、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个体私营经济等新的贷款需求逐步增长;三是由分散小额借款向集中大额借款转变。农村经济正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各类经营实体需要征用土地、购建厂房、开发产品、扩大营销,资金投入额度不断加大。

总起来看,农村经济发展使得农村金融需求在数量上日益增长,在内容上日益丰富,农村金融服务对“三农”的支持方向不断拓宽。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种植、养殖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生活条件,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城镇化和农民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环保和特色资源开发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需求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存放汇业务,银行卡、保险等中间业务将快速增长。

然而,农村金融的现状导致农村金融需求没有得到有效地满足。农村信用社的反映是,农户联保贷款和小额农户贷款基本能够得到满足,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需求满足程度低一些。对于后者,农村信用社的解释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抗风险能力低,信用意识淡薄。而笔者接触到的许多农户和农村企业则反映,他们与农村信用社打交道很难,很多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一些典型调查也证明了农村经济主体金融需求满足率低的事实。同时,农村信贷供给与农村信贷需求的结构矛盾突出。一是贷款期限短。农业生产周期长、收效慢,特别是一些生态农业,周期更长,一般需要三至五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般需要三年左右,而农村信用社受信贷管理体制制约,贷款最长期限为一年,信贷支农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相适应。二是贷款额度小。农村信用社为规避风险,大量发放小额贷款,对大额贷款控制较严,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不相适应。三是投入领域窄。在贷款投放的产业结构上,注重了种植业和生产资金需求,忽视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在贷款的用途结构上,注重了农业生产环节,忽视了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民生活。农村金融服务供求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困难之一。

三、农村金融需求不能有效满足的原因分析

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是由于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造成的。上文提及的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残缺与网点撤退、金融机构权限上收、农业的风险低效性、农村资金流失都是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地区信用缺失和金融机构审慎经营相互作用,形成农村金融供给的瓶颈。一是部分农户受传统观念影响,信用观念淡薄,短贷长用,甚至出现有钱不还的现象,造成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差,贷款质量低。金融机构由于遭受损失而产生不愿贷款的倾向。加之近年来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断加强,受贷款责任终身制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农村资金供给方面更加慎之又慎,逐渐形成了资金供给的瓶颈。二是农村金融需求缺乏必要的信用工具,如担保、抵押等,使其需求难以实现。

(二)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总体水平偏高,造成农户贷款利息负担过重。农村信用社在制定贷款利率上,没有考虑借款人信誉、贷款风险程度等借款人的特征信息,没有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实行差别利率,而是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简单地套用政策规定,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给农户造成沉重的利息负担。过高的利率水平,抑制了农村经济主体的贷款需求,使得农业这一国民经济最弱质的产业和农民这一社会阶层中最弱势的群体,无法享受金融发展带来的便利。

(三)为三农提供的保险服务不足,既不利于稳定农业生产,也不利于金融服务的整体推进。目前在农村开办农业保险的机构较少,开办机构所办农业保险的险种也少,农业保险业务逐年萎缩,对农业的保障作用减弱,不能覆盖农业生产风险。农业生产一旦遇险,农民收入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其结果一是增加农民偿债的困难,降低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二是通过降低农民收入水平来抑制农村金融需求的发展。农业保险与其他种类的金融服务之间存在一种联动和补充的关系。

保险机构承保农业风险积极性不高,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不确定因素较多,风险集中而承保成本大。目前农业保险险种大多亏损,这与保险公司商业化经营的目标是背离的。应当说,各类金融服务在农村的困境有着基本相同的原因,应当针对这些原因,站在政策性支农的角度,一揽子解决现存问题。

四、构建新农村金融的政策建议

(一)涉农金融机构要切实强化对服务新农村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调整信贷政策,改善经营思路,整合金融资源,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力度。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转折点,在营造新农村金融的局面中有所作为。

(二)调整政策性金融职能,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经济发展不能完全靠市场,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和推动。为此,应当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通过补偿性支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缓解农村资金短缺问题。应当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适当扩大其业务范围,允许开办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贷款等,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等纳入支持范围,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

(三)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引导商业性金融支农。通过设立农业担保基金、对金融机构支农贷款进行贴息来撬动商业性金融对农业的投入,通过税收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把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县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拿出一定比例的新增贷款支持农村,其上级行要给予基层行信贷权,使基层行能够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提供更加灵活的金融服务。

(四)重新确立农业银行的支农主体地位,把其经营策略定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框架之内。应立足县域实际,着眼三农,从“小”做起,特别是对农村粮食深加工、农业产业化经营及涉农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对那些扶持一下就能上去的个体、小型企业,要给予积极支持。因地制宜,因情而定,灵活运用资金,重新找回服务农业、以农生存的阵地。

(五)农村信用社要真正发挥服务三农主力军的作用,加大信贷投放。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在努力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基础上,适应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和农民的实际需要,不断创新支农服务方式。

(六)继续理顺邮政储蓄转存款机制并引导部分邮储资金回流农村,可用当年新增邮政储蓄存款的一定比例通过农信社投向农村。进一步完善小额贷款组织,规范、引导民间借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