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篇1

【论文摘要】在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大潮的推动下,城管执法工作的开拓性、创新性更显得尤为重要。城市的规模多大,城管执法的范围就有多大。城管工作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通过对市容市貌的执法管理,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经济提供一个和谐的发展空间,直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大潮的推动下,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城管工作,思路有新的突破,观念有新的改变,作风有新的表现,能力有新的提高。通过创建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直接或间接地服务和服从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1]

一、城市形象管理的重要性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决定了城管的重要性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城市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在区域中,城市的中心地位和主导性,对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维护城市形象的城管工作,对于做好城市管理意义重大。

(二)城市的发展壮大决定了城管的重要性

城市的特点是人口密集,企业集中。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包括大量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的生活、学习、休息和娱乐活动,以及衣食住行,所有这些如果任其无序发展,那么城市马路再宽也要拥挤,城市建筑再好,也要被垃圾污染。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维护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正常有序,就需要城管保证这一切有序进行,这就决定了城管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

二、城市管理工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的发展要用国际化的标准来衡量,国力的竞争就是国家中心城市经济的竞争。环境是资本、是品牌、是生产力,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和模式,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的作用,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良好的城市环境,就会吸引人、吸引资金。人流物流的增加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维护城市形象的城市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优美的城市环境,配套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吸引外来投资者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是新时期我国城市管理的“主力军”,通过行政执法改善城区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文明城市创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障碍物清理、维护本市形象、促进本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城管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栽下梧桐引来金凤凰,投资环境吸引企业来落户,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城管应该是构筑这个平台的得力人选。

(一)提高使命感,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管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一个大的范畴,我们都羡慕新加坡的城市文明,这个文明是靠严厉的执法得来的。******总理曾经指出:“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把城市管理同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味、推动经济建设、促进区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个城市的建设,会投入巨额资金,这是社会上纳税人的血汗钱,维护好城市的建设,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贡献,是城管工作的历史使命,充分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以管好城市为己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二)规范执法,保护经济发展

城市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规划建设水平密切相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也只是城市管理的一个方面。确定正确的执法理念,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城管工作是以“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当地、服务群众”为工作目标,改变人们心目中城管“抢称、掀摊、追贩子、没收罚款”的不良形象,通过沟通讲解。让百姓理解并支持城管工作。切实为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市容秩序,打造一流投资环境。做到依法执法、规范执法、科学执法,数字化城管,以服务与人民和社会的心态做好城管工作,是保护区域经济发展的必须。转贴于

(三)人性化执法,推动经济发展

2008年1月7日湖北天门市城管执法人员耍威风打死路人,触犯刑律被逮捕;2008年4月23日,南京市城管执法人员群殴市民事件;2009年3月11日,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城管执法局,滥用暴力,致使当事人受伤,引起市民众怒;这样的报道频频,与城管没有实现人性化执法有很大关系。执法必然涉及到处罚,处罚势必会带来抵触。怎样实行人性化执法,从而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呢?城管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强化公民法律意识,提高执法质量和效果。我们龙港镇作为全国第一座农民城正处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市容环卫设施相对滞后,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与人口素质和文明卫生习惯养成相对滞后的矛盾,给城管执法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人性化执法的深化和完善,是执法技巧、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发生变化的外在体现。城管工作难点的违章建筑、占道经营、城市三乱、街巷卫生、渣土抛洒等。通过规范的人性化的城管执法,推动本市经济的发展。

结语

维护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杜绝被各种“禁止、不准”束缚,该干的事没干好,该取缔的项目没有取缔的不作为;处理棘手问题和驾驭现场局势的能力弱,不按程序执法、导致矛盾激化的现象时有发生的乱作为,是目前我们城管执法的工作重点。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为了适应市场化经济形势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要注重城市规划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目的就是为了做好城市建设工作,实现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

1.城市规划对区域经济产业的影响

1.1城市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市场

要想带动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就要注重该地区内城市规划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化经济时期,要对经济的发展进行针对性的规划,采取区域合作,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式。与此同时,还要与城市规划结合在一起,充分的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战略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规划范围的扩大,会为社会发展带来充足的物质保障,提供相应的基础服务设施,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对该区域内经济产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一般城市规划都要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对城市发展起到了指引、引导及经济基础的作用。首先,区域经济影响城市规划的总体方。其次,它影响城市规划的实施。

1.2城市规划增加了客户群体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很多地区,城市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镇经济的发展,同时乡镇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城市的发展,使城市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对该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强购买力,促进消费,为该区域内的一些服务性产业提供更大的客户群体,使区域经济水平得到普遍性的提高。城市规划工程的建设,会促进该区域内各企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各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区域内客户消费群体数量和消费额度的增长,也为农业创新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信息和渠道支持。

1.3城市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商机

城市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的表现就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相应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备,一些交通、通讯越发便捷,会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各方面功能的加强,会吸引大量的投资者,来开发本地市场,这样就会带动相关的产业也随之发展,所以说城市规划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商机。除此之外,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信息量也会逐渐增加,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量的快速更新和积累就意味着市场动态的有效掌控,有利于决策的制定。

2.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居民居住环境改变,城乡户籍变更困难较大

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居民的户籍和乡镇居民的户籍所受到国家给予的待遇是有差异的,面对就业、升学、养老、医疗等方面存在的不同之处,为政府相关部门带来了一定的工作难度。根据地域(地理位置)和家庭成员关系(血缘继承关系),我国将户籍属性划分为农业户口(农村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镇户口)。随着城市规划工作的进行,农业户口都要更改为城镇户口,这就需要政府在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福利和服务等方面来加大投入,才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在乡镇与城市相融合的过程中,户籍变更过程中所引发的问题较为常见,这一过程,工作量较大,且情况复杂,容易出现问题,除此以外,户籍变更后的居民在某些方面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为当地政府带来一定的压力。比如说养老问题、医疗卫生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等等,很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需要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来逐渐完善。

2.2城市规划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与耕地减少问题

篇3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1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1.1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挥中心

现代技术发展使得一件商品有可能被分解为很多不同的部件,而这些不同部件又可以在世界上数以千计的地方被生产制造、然后在并不生产任何部件的地方组装成型。一件商品被分散制造的结果是制造技术在全世界的广为传播,把世界合并为一个以城市为主导的统一的制造体系。而这种极度分散的生产体系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来协调,分配其生产、销售服务的每个环节,使分散在各地的经济活动变得有序化。这种管理机构所承担的职能决定了他们越来越趋向于中心城市发展。

1.2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中枢

经济调节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既包括在经济规律支配下,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关系所发生的自我调节,还包括人们为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平衡而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手段来调整各种经济要素在社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的分配比例,调节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区域经济的运行作为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中观层次,其复杂而庞大的体系要求采用各种手段,打破行政区划的条块分割,使区域经济的运行保持平衡,协调发展。

中心城市作为等级位次高、能量很强的经济中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地,具有生产集中、分工细密、行业和部门比较齐全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分工体系。其经济结构既是区域经济结构的反映,它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方向、目标、重点、速度又无可置疑的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结构,是区域产业升级的先锋。不仅如此,中心城市由于市场集中,信息灵通,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政府组织能力比较有力,区域联系成本较低,因而具有有效的调节功能。它通过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能够对城市群体和经济技术协作区内部发展横向经济实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通过在对外联系中建立和发展的区域性生产协作网络,调节中心城市与所辐射的区域社会再生产系统,通过协调性规划、资金的区域性调剂来控制、协调、监督其区域经济运行。而它所具有的包括产品供销、交通运输、金融信息、仓储在内的综合性很强的功能则保证了它能较好的调节区域经济的结构,协调经济杠杆的关系。

1.3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中心

城市是人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集点,它试图在极度分散的供需之间发现某种联系,提生联系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支持,这就是城市作为服务中心的意义:全球管理和后勤系统。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今天全球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形成新的国际交易地理区,历史上,当国际交易流由原材料、农产品、矿产品组成时 ,交易地理区则由自然资源的区位所决定。80年代早期,金融业和服务业成为国际交易的主要组成部分时,跨国公司、金融网络和贸易集团成为全球经济系统架构的核心。正是由于城市中生产业的快速增长促进了跨国(区)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为经济活动空间扩散、专门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主要形式。现代公司的发展和对世界市场的广泛参与使得规划、公司间行政组织、产品开发和研究变得更加重要和复杂。生产的多样化,经济活动的跨国(区)化都尤为需要协调计划、相互间的行政组织、市场和其它的中心总部活动。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齐全,由于许多企业聚集在一起,企业和市场聚集在一起,各种商品展览、会议众多,经济信息灵通,企业之间,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低廉。城市越大交易成本越低廉,这就为区际要素流动和交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流动和交换的可能性。

2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城市与所吸引的地区是点与面的关系。中心城市联系和影响的范围,就经济方面来说,是和这个城市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愈高,其经济联系和影响的范围也愈大。同样,中心城市的发展也总是以周围地区(包括其他邻近城市)的经济联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以自身的生产发展和与周围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为必要条件。当中心城市急剧膨胀出现经济势能向外辐射和内向经济要素极化时,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扩大,各种要素流动频繁;而中心城市衰落,其经济势能减少,影响范围收缩,各种要素流动也随之减弱;随着中心城市的继续衰落,其经济要素被新的中心吸引而外流,到一定阶段会出现经济中心的替代现象,即中心城市的空间转移。总之,城市发展合理,城市中心作用发展得好,就能强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相反,城市发展失误,城市中心作用发挥不好,不仅影响城市本身,更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

区域经济的实质是区际要素的流动,而区际要素流动的方向和流量、流动的内容都受到各类城市的影响,尤其是其中的中心城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影响体现在三个层次:一是在城乡间促进横向交流;二是在区域内各个城市(大、中、小城市)或城镇之间促进横向经济交流;三是代表整个区域同区域外界加强横向交流。

城市根据区位条件和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往往可以分为三类:参加区内劳动分工、参加区际劳动分工、参与国际劳动分工。如果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只能参与区内的劳动分工,那么整个区域想参与区际分工乃至国际分工体系中去是难以想象的。因此,代表整个区域同区域外界加强横向交流,和作为区域内各部分与区域外界交流的桥梁的中心城市的发展,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

应该注意的是,区域经济核心是依靠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周到的服务优势,凭借便捷的交通网络来发挥作用的,这不是每个城市都能胜任的,只有一些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经济技术基础最好的极少数特大城市才能承担这一重任。当单个城市无法完成这一任务时,往往利用集合城市或数个职能各异、互补的中心城市来担此重任。例如,广州市一直是作为华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商贸、科技、文化、政治中心而存在的,但90 年代以来,广州市的人均GDP一直居于全省各大中城市的中游偏上位置,广州市向外辐射的经济技术能量十分有限 。市区的交通环境条件不断恶化,产业结构老化阻碍了广州经济急需的资源要素更多、更快地流入,从而使广州无法与珠江三角洲各经济中心处于同等竞争的地位,无法带动华南经济区的发展。1979年以后,随着香港工业投资边际收益进一步递减,核心区的资源要素开始向外扩散,而大陆及时地调整内外政策,大量港资和加工企业流入珠江三角洲和广东各地,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香港的金融、贸易、旅游、信息、航空等方面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广州和新发展起来的深圳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开始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由近向远推进,从珠江三角洲推向华南地区。

参考文献

篇4

新时期,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管理中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创新工作思路,转变陈旧观念,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推动城市的全面建设。城市管理工作对于创建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不断创新城市管理的科学体制。

1.加强城市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加强城市管理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是农村及小城镇发展的必然方向。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聚集地,也是社会进步的展现舞台,而维护城市形象的城市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好城市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有着重要的意思。

其次,加强城市管理是推动城市发展壮大的需要。居住环境密集,人口众多,企业集中是城市的主要特点。城市生活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又是紧张有序的。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涉及到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等等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所有这些活动如果没有良好秩序的规范和引导,那么城市生活就会变得杂乱不堪。我们经常说城市“三分建,七分管”,这说明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好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维护好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2.城市管理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衡量城市发展的标准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的特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往往代表着这个国家最具竞争力的一个方面。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城市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资本,是城市品牌和生产力的象征,因此说,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的功能,对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良好的城市环境意味着会将更多的人、更多的资金吸引过来,而这些恰恰是促进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因素。城市管理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维护城市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生产力,会直接促成区域经济的发展。城管部门是城市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通过通过行政执法来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和提升城市形象,可以说城管部门作为城市管理的主力军,在文明城市创建、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清理障碍物、维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城市管理对于存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栽下梧桐引来金凤凰,如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一直城市管理工作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3.1不断提高城市管理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城市管理的概念非常宽泛,其范畴也涉及到许多方面。众所周知,新加坡是文明城市的一个典型,城市居民的文明是靠严格法律法规来促进的。总理认为城市的建设水平和城市的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最集中的体现。作为城市管理者应将城市管理工作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建设、带动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城市建设靠大量的资金投入做保障,这些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城市城市税收,税收直接来自于城市居民,因此城市管理者应从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角度,将维护好城市的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历史使命,以管理好城市为己任,充分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3.2严格按照法律法律规范城市管理的执法行为

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规划建设水平。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在城市管理中树立起正确的执法理念,才能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现在许多城市居民对城市管理不了解、对城市管理人员不尊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市管理在行政执法上的失误造成的,因为我们必须要牢牢确立“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当地、服务群众”的城市管理工作目标,要执法过程中要做好沟通和讲解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消除人们对城市管理“抢称、掀摊、追贩子、没收罚款”的既定形象。让城市居民了解和支持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只有严格执法行为,才能为城市管理赢得良好的群众基础。也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市容秩序,打造出一流投资环境。

3.3坚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城市

首先,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城市管理是一项比较综合和系统的工作,有着较强的政策性、行政性。在城市管理行政部门、各分部门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利益不同,作为行政领导必须要学会科学决策,否则不断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而且也会使正常的城市管理工作无从开展。形势的发展要求城市的决策者善于掌握城市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对城市管理问题增强科学的理性思考, 进行科学决策。在决策之前要走好群众路线,征询各方面的意见, 集思广益,要等到有关部门充分的调查论证后, 再作决策。

其次,要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同样也是因为城市管理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所以在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部门职权交叉, 各自为政, 相互扯皮的现象。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具有也具有很强的地方性,我们不可能寻到到一各放之四海而皆准管理模式。虽然建设系统, 体制非常复杂, 可以说各地五花八门,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有理由让其凌乱,我们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理顺管理体制。一是要机构调整中加强城市管理的地位。二是要因地制宜, 不同等级的城市进行不同等级的管理。三是要“管大放小”,要将重点放在宏观调控上,不纠缠于处理过多的具体事务, 要着眼于加强基层管理, 把区、街道、居委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3.4注重城市管理的人性化

近年来,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频频出现暴力伤人事件,这不但影响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城市管理人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与城市管理本身的难度有关,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城市管理执法者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缺少人性化的执法手段。我们只能说,作为一名城市管理工作者,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除了要严格严肃法律法规制度外,还要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出发,注重对被管理的理解、关心和尊重,要通过软性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城市管理的执法效果和管理质量。城市化是一个趋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现在我国的中小型城市还是比较多,这些城市大多数还处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起始阶段,这些城市的容环卫设施相对滞后,城市人口增长快、人口素质比较低,这些都给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在这些城市中,我们更需要城市管理工作不断深化和完善人性化执法,通过规范的人性化的城市管理执法,推动城市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

【参考文献】

篇5

一、 市场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

市场化在我国更多的是指体制改革进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中不只是简单的制度编制,而要从整个社会从经济、法律以及整个政治体制的变动,是一项巨大的任重道远的工作。区域经济发展依赖于当地人力、资本、技术等等各个方面的提高与协调发展,讲求合理配置,共同发展。要认真研究适合于当地的市场化发展模式与内容,满足当地的基本资源配置情况,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以及全国范围的市场需求合理制定市场化发展轨道,保障地区经济平稳发展。

二、市场化进程以及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一个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完备与高速发展能够使区域经济发展成效更大,能够使地方的制度创新有效转化成生产力,并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例如我国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浙江地区由于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并大力宣传市场化的优势,在广大民众间形成积极地观念,因此才能够在资源匮乏、基础薄弱的不利条件下,充分展示当地在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上的有利条件,做到产权明晰、机制灵活以及最高的适应性的情况下,最优化配置资源利用率,使其地区经济得到高效快速的发展。

(二)市场化进程的高速发展还能够使我国区域经济能够赶超国内以及国际竞争。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贸易不断深化的条件和竞争平台下,中国应充分发挥其劳动力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的商品出口优势,不断提高我国的竞争力。我国必须要不断统一协调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充分利用给予整合资源,最大化拓展市场,使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的市场化进程。

(三)市场化进程过程中应注意协调节奏与发展进度。由于制度修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处理好的,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及限制,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很高,因此,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整体承受力,确保当地经济系统功能有序健康发展,避免因求一步到位而导致的大量的后续麻烦,从而引发类似“休克”症状和后遗症,应该在追求体制创新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地区市场化进程。

三、市场化进程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启示

1、有效推进和加强区域经济体制改革是促进我国整体市场化水平的必要条件之一。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格局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这是制约市场化进程的关键,因此,一定要充分抓住我国经济转轨以及经济体制转换的有力机会,大力推进观念更新、机制改革等,从而切实加强地区资源的最优化利用,最大化开发地方市场,同时,政府以及相关经济政策制定部门应紧紧抓住改革有力时机,积极保障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协助公司合理化改善公司结构,为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做好各方准备,从而从根本上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脚步。

2、区域经济的长远快速发展依赖于市场化的推进与完善。市场化可以改善地区市场格局,提高地区资源整合进程,从而使其形成有效的市场化局面。另外从另一方面讲,对于一些资源很丰富的地区来讲,市场化能够刺激地区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使地方市场以崭新的面貌更快速的发展。

3、加快市场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基本经济条件、政策环境与主观努力程度不同,中国城市间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这种差距不仅影响欠发达城市居民的生产与生活,而且制约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因而有必要加快欠发达城市的市场化改革。基于欠发达城市市场化改革的内在动力偏弱,政府应该为这些城市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优惠政策,创造相应的条件。

四、区域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

1、强化市场引导。专业市场与产业发展有着内在的共生关系,专业市场的兴旺能够带动产业的发展。各地要创造条件,围绕特色产业办市场,强化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的配套,通过市场建设加速产业集中,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

2、强化政策环境引导。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专业化园区,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专业化产业区的做法,积极研究制定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法规、金融、财政、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公共政策。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鼓励园区重点企业加强新产品研发,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抓住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要引导园区企业积极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大企业发展产品互补,中小企业发展配套加工,构筑园区企业与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联系。

结语

总之,市场化进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效应不但在浙江显示了它的典型性,而且在全国也具有普遍意义。诚然,各地的社会环境、经济特点与市场化进程会有所不同,但是,市场化以及市场化进程领先对区域经济发展能起促进作用的事实则是一致的。不妨说,学术界对全国市场化程度以及区域间排序的研究,其目的之一也在于了解市场化的实际情况,进而证明市场化进程对中国经济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与促进作用,并在认识与实践两个层面上全方位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尽快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中国经济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允生. 市场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08) .

[2]蔡昉,都阳.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 2000,(10) .

[3]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经济研究, 2003,(03) .

篇6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3-0040-04

2009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粤东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汕头要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按照发展定位,汕头加快产业集群规划建设和转型升级,主动融入珠三角,主动融入粤港澳,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不断增强产业集群持续发展能力和集聚效应,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据统计,2009年以各产业集群为依托的传统支柱产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约为1 100亿元,增长15%以上;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 035亿元,增长10.5%,初步显示出汕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后劲。

一、支撑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是产业集群的基本经济功能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市场网络关系和社会网络关系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产业集群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发挥集聚效应,形成规模经济和外部效应

由于产业集群相互关联的企业形成结构完整的有机体系,形成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大企业能够把价值链中最核心的环节保留下来,把其他环节外包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发挥比较优势,专注于最具优势的生产环节,将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到最优,将生产成本降到最低,集群内的产业链更加紧密,专业分工形成规模经济。由于企业间地理邻近及分工合作,容易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共同使用外部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共同利用某些辅助企业,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降低企业进出壁垒和创业风险,促进新企业快速衍生与成长,形成外部效应。

(二)发挥技术溢出效应,提高集群整体竞争力

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关系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了单个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大企业相比缺乏竞争力的小企业一旦在集群内部进行合作,其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就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是一种比所有单个企业竞争力简单叠加起来更加具有优势的整个产业链竞争力,使许多本来不具有市场生存能力的中小企业,由于参与到了集群里面的合作,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增强了集群整体竞争力。

(三)发挥市场效应,创造有效供给和需求

产业集群模式具有市场优势。一是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企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相互依存是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一个成熟的企业集群并不是纯粹的生产性企业,而是由生产性企业与流通性企业共同构成的。企业集群的发展会为区域内形成专业市场提供条件,而专业市场的形成又将推动产业的发展。二是有利于建立区域性品牌。区域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它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区域品牌会发挥群体广告效应,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提高消费者对集群内企业信任度,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拓展市场容量,为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是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企业集群利用产业规模可帮助单个中小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发挥制度规范效应,完善经济发展环境

政府部门通过出台构建可供集群企业共同享用的销售网络,建设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培育诚信与合作文化氛围,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和鉴定等公用设施,组织相关企业为了共同发展目标进行有意识的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联合行动,能够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生产扩张能力与市场拓展能力,完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高。

二、产业集群支撑带动汕头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分析

城市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成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产业集群越发展,集群的经济效应越高,城市经济增长就越快。近年来,汕头市产业集群的规模和实力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几千家企业在内的31个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以各产业集群为依托的支柱产业已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通过其区位优势、产业链优势、品牌优势和创新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有力地拉动汕头经济发展。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汕头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产业结构也越趋于合理,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一)区位优势

汕头素有“华南要冲,岭东门户”之称,是交通部确定的全国20个沿海重要港口和2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珠三角”及“长三角”两大经济圈之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具备良好的城市依托以及腹地经济的区位发展潜力,规划建设的三大经济带破解了汕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和产业布局发展难题,突破土地制约瓶颈,提高汕头城市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良好的区位优势促进了汕头产业集群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食品加工、机械装备、印刷包装和音像材料等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80%。成功组建了汕头经济特区光机电、金平轻工机械装备、智能玩具创意设计与制造和龙湖输配电设备4家国家火炬计划产业集群基地;金平包装印刷、澄海玩具设计与制造、输配电设备制造和医疗信息化4家广东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继2008年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10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之后,2009年生产总值增长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再增长10%左右;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居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前列,分别增长11.6%和13.2%,经济持续升温,显示了产业集群支撑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汕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

(二)品牌优势

品牌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目前,全市已有依托产业集聚发展起来的18个国家级的区域性品牌,全国玩具行业仅有的两个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奥迪、骅威全部落在汕头市澄海区;澄海玩具礼品产业集群共有圣诞工艺品、遥控飞机、汽车等比较新颖的花色品种5万多个,平均每月有一百多个新产品面世,具有声、光、电功能的中高档玩具产品占全部产品的二成以上,70%的产品出口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玩具总产值10%。2008年年产值达到163亿元,位居全国区县同业之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汕头市龙湖区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业集群目前年产值已超过60亿元,形成了高低压开关柜产品系列、变电箱电源变压器等配电设备产品系列、电线电缆系列、电器机箱及金属构件等相关配电产品等四大类产品体系,涌现出广东自动化集团、正超电气、中南开关等一批年产值数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以及“正超”、“汕自”、“NAN南牌”等一批国内名牌。2009年1至11月,汕头市规模以上支柱产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 013.85亿元,增长15.2%。其中,工艺玩具、印刷包装、纺织服装等行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累计增长分别达到24.0%、22.0%、和19.4%,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产业链优势

产业链优势使产业群企业的产品在质量和价格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每个产业群之间的企业,看上去是直接竞争关系,其实也是互生关系。同类企业在一起,原材料产业链都是一样的,便于同时开发廉价获取。形成板块优势后,又对商,甚至国外的采购商形成吸引力,从而走向共同发展的道路。汕头是当前中国内衣产量最大的区域,拥有中国内衣名镇陈店镇、中国家居服装名镇峡山镇、中国针织名镇两英镇、中国针织内衣名镇谷饶镇多个产业集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产业集群企业近3 000家,年产各种内衣7亿多件,2008年工业产值超310亿元。产业链优势特点十分鲜明:一是从辅料一直到内衣成品制造,都可以找到生产的企业,夸张地说,只要有一朵棉花,在汕头就可以生产出内衣来。产业集群的制造链还延伸到城市服务业,内衣产品出厂后期的摄影、模特、包装、印刷、广告、传媒等服务项目汕头都全线齐备;二是品类齐全优势,而且多种品类占据着国内生产和开发的优势,只要是称之为内衣能够说出名字的,汕头均有出品;三是品牌定位广泛,从一线的曼妮芬,二线的霞黛芳、奥丝、蓝黛,三线的姣莹鸿、姿情、莲娜姬、紫罗兰,走到全国哪个档次的消费场所都是随处可见;四是强大的内衣生产能力,汕头的女性文胸产量占全国的70%,美体塑身内衣产量占全国的60%,家居服占全国产量的90%,常规内衣占全国产量的50%,无缝内衣占全国产量的20%,这些参考的数据也足够表明汕头占据着中国内衣最大的生产量。

(四)创新优势

产业集群使一大批关联企业集聚在一个区域内,企业基本处于完全竞争的环境中,迫使企业不断创新。近年来,澄海玩具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的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积极创新,推动传统玩具产业升级转型,发展动漫玩具产业,形成以汕头为中心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澄海玩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有充分的市场基础,如今加上动漫元素,找到了新的出路。澄海动漫玩具产业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市场发展的规律性,向着原创、文化产业方向发展,增大产业的辐射率。比如奥飞动漫就领悟到: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澄海动漫玩具产业的发展也体现出发展动漫的道路多样性,该区已有12家玩具企业与央视合作,成为央视动画形象玩具产品的指定生产基地,有11家企业与央视动漫建立合作关系,有奥飞、骅威等10多家玩具企业介入动漫文化产业(包括动漫衍生品),已拍或在拍动漫作品10多部,拥有一批动漫形象版权。2008年,仅奥飞动漫就实现产值6.7亿元,动画片和相关玩具产品出口1 046万美元,同比增长58.9%。澄海玩具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2009年动漫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比2008年翻一番。

三、汕头要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但是,与国内其他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汕头要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汕头竞争力排名114位,从经济辐射功能看,虽然汕头在粤东四市中块头较大,但增长不快,对区域的辐射带动和服务的能力还比较弱,产业集群支撑能力和带动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要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如果发挥不了区域性的经济带动功能,那就失去了作为中心城市的资格。

(一)产业集群多以低成本为基础的聚集,创新能力与参与国内外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

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汕头未能成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即高端道路集群的首选地,产业发展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隐忧。表2显示了汕头产业集群在全省科技创新各指标所占比重严重偏低。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实力的地区差异,归根结底,是由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对较强,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处于弱势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深圳和珠三角科技人员占全省七成,科技经费占八成,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七成半,在全省科技创新活动中占有相当优势。

(二)产业集群企业的根植性与可持续发展、与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不相适应

随着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的逐步减弱,出现了部分企业向外迁移的现象。在以外资主导型产业集群内,由于地方工业基础薄弱,配套条件差,或者本地企业和创业、创新的学习能力差,导致外资企业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两张皮”,难以融合,一旦成本上升等原因,使外资企业大幅度外逃,导致产业集群发展受挫。根植性被用于描述经济行为受当地社会文化、关系网络的影响。如果产业文化与集群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得以融合,集群就在该地域具有持续的发展动力。珠三角地区一些外源型的集群就缺乏这样的根植性。外商投资之时是看中了当地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只是利用了当地的劳动力、土地等初级生产要素,外资企业与当地经济没有形成密切关系。例如,台商在清溪的企业主要从事价值链下游的制造、组装等劳动力密集型工序,清溪只能吸引台商企业从事低成本工序;当台商能够找到更具有成本优势的地方,搬迁就成为必然选择。

(三)产业集群内产业链的发展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不仅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而且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如何促进市场发育,以大流通促进大生产,以大生产促进专业分工和合作,也是产业集群面临的紧迫问题。集群发展过程中目光短视,缺乏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或者本身就缺乏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而仅仅依靠短期的土地价格、政策优惠等措施发展集群。由于集群内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同时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集群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更新换代差。集群在经历短暂的辉煌后,发展后劲不足,甚至消亡,如温州和中山各有一个灯饰产业集群,但前者由于技术创新不足,产品质量不过关,而在后者的竞争下消亡。

四、基于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新思路

(一)做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汕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发展应以工业为重点,以服务业支撑,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临港工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现代物流、休闲旅游业等主导(或潜力)产业,使其成为汕头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化提升纺织服装、工艺玩具、食品加工、商贸流通、房地产业、现代效益农业等优势产业,促进其做大做强;积极发展生物医药、海洋产业、新兴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使其成为汕头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推动全市产业跨越式发展,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二)注重产业集群发展根植性

产业群不能单纯依靠外力来得到发展,也不能通过凯恩斯式的政府干预来发展。应该使产业群内各行为主体在集群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融合,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加强合作,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机构之间建立建立长期的稳定关系,结成一种合作网络,共同造成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环境;2009年初,为了抗击国际金融,金平区机电行业8家企业率先走到一起,组建起机械产业联盟,抱团出击,实现了订单量的逆势上扬。他们以印刷包装设备行业为主,由原材料生产到印刷涂布、复合的印前加工到印后的检品、制袋、烫印等印后加工到最后产品完成,形成完整的产业联盟。企业间彼此约定互不制造重复性的产品,这样,原来潜在的对手变成了朋友,在有效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积极推动出口商品由一般粗加工向深加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率产品的转变。

(三)加大产业集群的升级换代

纵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之所以经济比较发达,商品活动活跃,其中最关键一条是,他们有一批活跃于社会各界的英才俊杰,形成了较好的良性循环。汕头本地的高校、科研机构比较少,本地企业受规模、实力限制,自身的研发能力也比较低。根据汕头的实际情况,应从各支柱产业的现实需要、战略需求、前沿趋势着眼,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进行关键共性及实用性技术开发,采用“产、学、研”结合的运作模式,通过政府搭桥,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借助“外脑”提高支柱产业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澄海玩具产业这些年不断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与汕头大学、教育部智能制造实验室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联系,共同组建新的技术创新中心和工程中心,加大产业集群的升级换代,向ODM(自主设计加工)、OBM(自主品牌生产)转变。2007年全区玩具礼品注册产品商标累计达501件,其中“奥迪双钻”、“骅威”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群兴”、“实丰”等被评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骅威”、“奥迪”电动玩具被评定为“中国名牌产品”。

(四)推进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制度环境建设

在区域发展中,良好的制度环境比任何企业或技术都更为重要,在直接的生产和商业活动中,政府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它不具有企业所具有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因此,政府要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市场失灵的领域,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制度环境。如支持一个极有能力和愿望的人创业;确立能够保证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明晰企业产权,保护业主利益,鼓励技术创新,维持业主之间的“信任和承诺”,摒弃中国某些不利于才发挥的评价标准和落后习俗,努力营造宽松、自主、促进个性发展和创造的文化氛围等。

基金项目:本文是汕头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科研课题《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带,促进汕头经济发展前景研究》(SZK09B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石忆邵. 关于产业集群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113-118.

[2] 惠宁,谢攀.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1):34-39.

[3] gddpc.省略/oldver/common_file/show_file.asp?id=32890.

篇7

所谓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一定地域空间内具有聚集力、辐射力、带动力的城市。它通常以一定的行政区划为范围,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明显的区位比较优势,各种生产要素密集、服务设施完善,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主导和核心作用,是该区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从上述区域中,市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其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遂宁、绵阳、德阳、南充、乐山、达州、攀枝花、江津、万州等城市都将成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支撑点,这些支撑点与成渝两大核心城市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二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成渝经济区中,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是推动发展的引擎,各区域性中心城市与两大核心城市形成多元互补关系,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构建成渝经济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从区域陛中,市的功能看,主要体现在:一是聚集功能。聚集是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聚集不仅可使城市本身成为资源要素的聚集地,成为一个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实现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聚集,从而形成城市聚集经济及其效应。城市作为聚集地中心,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市场容量、文化活动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边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使得各种资源、生产要素的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聚集效应是—种全~-f2,的外部经济效应,是城市化推进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又是见代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战略背景下,积极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区域性中、每茈市聚集功能,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二是扩散功能。扩散是城市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主观上,城市作为一个确定的利益主体,它总不断地以自己所具有的实力拓展自己的腹地空间,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寻求足够大的市场;客观上,城市以其技术、资金、管理、观念、生产体系等优势提高和带动腹地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确立对腹地的主导『生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系统受利润和价值规律的支配,本喷上有—种与其经济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组织上以及再生产过程中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包含了工业内部各行业的渗透,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城乡之间的相互渗透,±怵与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它们的共同名目合形成城市的扩散效应。这种扩散趋势的存在保证了聚集在一个合适的度内进行,从而保证了聚集效应。同时,扩散是为了进—步增强聚集的功能。通过扩散,城市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聚集力进—步增加。区域l生中心訇制能具有明显的外部联系性,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实践中,应高度重视加强区域性中,建设,发挥其扩散功能,增强廊俞经济区所涵盖的各城市间的联系性和整体实力。

二、积栖探索建设区蝎生中心城市的有嗵弪

如果从理论和实践、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层面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要柿隹作一个描述,那么它应该包括:快捷的交通、迅达的通讯、良好环境、便捷的服务、合理的布局、有效的带动、鲜明的特色、发展的潜力、应有的规模、多维的开放等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从更好地体现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属性和功能上,去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喊市的有径。

1.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明确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它具有普遍性、预见性和指导性,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给予了我们明确的指向。因此,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实践中,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同建设区域性中心败卉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避免和克服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倾向,避免和克服简单、片面倾向,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作为战略思想,它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对如何设计和建设区域性中,从战略上给予了我们明确的导向。因此,建设区域陛中,喊市必须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见点,牢固确立战略思维,把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区域性中心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

2.加快经济发展,夯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物质基础。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科学定位看,最基本的是要看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一座城市能否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最终形成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首先要考虑它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因此,在建设区性中心城市的实践中,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摆在首位。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强该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聚集力和带动能力,才能为城市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3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建设区域陛中心城市的内在动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不仅需要以坚实的经济力为基础,而且也需要以文化软实力作为强大的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中间包含着对文化发展滞后性的清醒认识,对激烈国际文化竞争的强烈感知,对人民文化需求与文化权利的深切关怀。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健全和成熟。在推进区域,建设实践中,一方面要着力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另一方面要着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文化强市。一是要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并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匹配,以地方法规硬性约束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经济硬实力建设相互仂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从面上确保“文化强市”的整体推进。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四是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培育新的文化态。要适应国情、市隋、市场和时展的要求,牢固确立文化战略思维,激发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切实把城市文化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4.突出战略重点,提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既是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城市提升综合实力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包涵若干战略支撑点,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着力的重点。一是培育和发展优势工业产业集群,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主导产业的聚集力和带动力,必然成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支撑点。二是建设区域性现代交通体系,切实中心城市与周边市县的联系。便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既是建设区域性中,已城市的基础性条件,也是构建城市群,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把建设现代交通体系作为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来抓。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区域性中,市的综合承载功能。作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在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加快的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既要注重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又要积极推进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四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城市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是促进广大市民的全面发展,因此,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建设区域性中,市提供基础性保障。

5.改善发辰环境,塑造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优质形象。建设区域性中,与改善发展环境具有紧密的联系有柳的统因此,一方面要者力造与区域性中匹配的硬环境,切实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功能。使之更加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莉要求。另一方面,要着力改善与区]或陛中,市相匹配的钦环境。目前较为重要的是加大解放思想的力度,积极推进体制制度和政策创新。—是要进一步完善发展优势产业的制度;政策,真正发挥带哑鞴掳业中自勺促进和保障作用。二是要进—步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结构升级、产品品种更新,是一个域市坚定不移的走新型工业化酋路的关键环节,在科技政策方面要强化激发全社会喧IJ新活力的具体政策措施。科技政策要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科技发展战略重点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三是要深入研究和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不仅要唏赔导产业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要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促进非公有带!脸业参与文化产发展等发挥重要的政策导向和政策扶持作用。四是要进~步完善和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及相关政策。区殴陛中,的标志.生除了聚集力和带动力外,还应该体现在这座跋市经济社会充满发展活力,广大市民感到和谐章。因此,建立建全区域性中会保障韦叫系,刘哥增强姗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8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8)04-0010-04

一、东京城市经济圈及其发展经验

(一)东京城市经济圈的基本情况

作为日本三大都市圈之首的东京都市圈,以金融中心东京为其核心城市,是日本最大的城市聚集体。

首都圈的核心城市东京由中心区域的23个特别区和周围的26个市、5个町、8个村组成,面积2187平方公里,占日本面积0.58%,人口1216万人(2005年),占全国人口的9.5%,人口密度5564人/km2,2006年GDP1.1万亿美元,占全国GDP的18%,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0.05:14.92:85.03,资本在10亿日元以上的企业2759家(2004年),占全国此类企业的47.3%。东京是日本最大的金融、工业、政治、文化、经济、科研中心,集中了日本三分之一以上的大学,并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国际级文化机构。

1、区内城市规划。

首都圈在成立之初是“东京都一级依存”的发展模式,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和金融机构总部迁移至东京,作为行政中心的东京迅速膨胀,加强了区域职能“向东京一级集中”发展,这使人口、产业过于集中一个地区,由于日本为多震国家,国家主要功能集中于东京一个城市,一旦发生地震,城市功能瘫痪,会造成巨大风险,为了分散自然灾害的风险,政府考虑把核心城市的部分职能分散到周边城市。根据实际发展需要,1970年首次提出的“多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建立多个业务中心城市即“多级中心城市结构”,形成“多核多圈域地域”,并形成东京都市圈内大中小城市联动、协调发展。

2、区内产业布局。

都市经济圈城市间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区域内产业间的协调发展。目前,东京大都市圈内形成了明显的区域职能分工体系与合作体系,即各核心城市根据自身资源、自然条件等特色,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承担不同的职能,在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共同发挥了整体集聚优势,各核心城市发展形成了基于自身优势的产业集群。

(二)建设东京都市圈的措施

1、日本相继出台法律、法规支持首都经济圈发展。

日本政府颁布的多部法律和五次经济圈规划对首都圈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适时地调整法律、法规和首都圈的规划,以适应经济的发展。

日本政府1956年颁布了《首都圈整备法》,之后,根据《首都圈整备法》先后五次编制实施了首都圈基本规划。第一次规划在1958年,将新宿、涉谷和池袋作为缓解CBD地区成长压力的城市副中心,并在东京周围建成一圈宽广的绿带,绿带外是卫星城镇发展工业和大学校区。但东京的城市扩张并没有按照该计划,最近一次规划即第五次规划是在1999年编制的,规划期从2000年到2015年,再次强调了建立区域多中心城市“分散网络构造”的设想,规划将首都圈作为一个区域整体考虑,还从区域合作的角度考虑到首都圈周边区域的发展。

2、利用财政税收职能引导区域经济内产业发展。

都市圈的发展除了依靠规划引导和法律保障外,还充分利用财税政策。一是通过国家项目对地方基础设施进行直接投资,如重点交通设施、港口等,对一些边远、落后地区的城市发展提供贷款支持,促进了边远地区中心城市和小城市的开发与建设。二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补贴都市地域发展项目。为了引导企业向大都市转移,一方面,政府进行转移支付,将所缴税款一部分返还接受企业的地方政府,另一方面,对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三是政府还通过政策性银行进行专项贷款和导向贷款,以引导市场主体投资方向和表明政府产业政策。四是日本政府采取财政补贴等优惠措施,促进新兴产业城市的开发。例如,日本政府允许某些地区发行地方债券,并由国家财政补贴其利息。另外,近郊整治地带、城市开发区域内的工业园开发,还可享受《首都圈近郊整备地带以及城市开发区域整备法》所规定的税制特别措施。

3、建设东京都市圈的行政安排。

东京都市圈的土地规划、交通圈建设和防震措施等由国土交通省大都市整备局直接管辖,并负责编制大都市圈发展规划。首都圈内各地方,地方政府会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进行具体规划。具体到区域内地方产业发展是由经济产业省负责的。

产业集群政策是经济产业省在21世纪初提出的。产业集群规划的目的是在产业、学术界和政府之间建立联系,目前已开展了产业与学术界合作、产业间的合作和不同产业的19个合作项目,借此促进业务创新、技术进步。其中政府部门的主要作用是建立产业与学术界合作机制,加大对区内核心商业的支持、提供人才培养项目,发挥产业群内各部分间的协同效应。政府还召开产业群金融支持会议支持城市内产业群发展,加强企业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当地风险投资基金,为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三)东京城市经济圈建设成效

城市经济圈内各城市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成功吸引相关行业的企业的进入,现有企业和新进入企业形成互补关系,产业集群加强了地区品牌效应,以此集聚更多的企业、人力资源和投资。

集中在同一区域内企业的分工、协作提高了区域资源利用率,产生外部经济效应并促进创新活动的发展。

1、产生外部经济效应。

同一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公司、工厂、事务所集中在一个地区,由于交通和通讯费用的降低和规模经济可以带来企业成本的减少,并且新进入的相关行业能扩大该地区的产业规模,进而提高了劳动分工效率。

2、促进创新活动。

产业集群不单是大量生产者的集中,还集中了大学、科研机构、行业支持机构,这些机构的合作关系及跨行业链中的协同效应都促进了创新活动包括研发、设计、创业、管理创新,这些创新可以通过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与竞争机制快速地在产业集群内传播,加快了新技术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企业、人才和投资聚集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相关企业的加入,从而使产业群得到进一步发展。

3、东京金融中心作用。

东京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对东京都市圈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金融中心聚集着大量优秀人才、充足资金、先进技术,为周边产业提供着更优质的金融服务,而周边城市群的发展为东京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东京都市圈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多种政策、措施,发挥了东京金融中心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达到了较好的成效。东京都市圈内的都、县是平行的一级行政区,为了防止地方政府只考虑当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日本都市圈的土地、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是直接由日本国土交通省负责,由经济产业省负责制定都市圈内产业集群政策,由中央政府主导的都市圈政策、规划立足于整个区域,而不是各个行政区政府更关注自己辖区在整个区域发展中的得失,并减少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成本。日本的产业集群政策建立了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关系,促进了科技创新活动,并发挥了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巨大的促进力量,加强了日本企业全球竞争力。日本在东京都市圈的建设过程中,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并制定了五次规划,明确提出了首都圈的发展方针,确立了区域发展多中心城市“分散网络构造”的结构,使首都圈的建设能依法有序地进行,强化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二、东京城市经济圈对建设长三角城市经济圈的借鉴

长江三角洲包括了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和泰州,以及杭州、宁波、嘉兴、绍兴、湖州、舟山、台州共16个城市,总面积10.02万平方公里,是东京都市圈面积三倍,2002年末总人口75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98%,大约是东京都市圈人口的1.8倍,区内生产总值为19124亿元,占全国GDP总量18.25%。

目前长三角地区仍是以行政区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城市间的战略联盟还没有达成,很多基础设施还处于分割状态,尚未形成协调的行业布局、集聚的经济能量、合理的产业结构。长三角都市圈内的行政区界限已成为该区域发展的刚性约束,各级地方政府为追求辖区内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加剧了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从而导致了地区间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阻碍了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区内不少城市仍以加工制造产业为主,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重复,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造成了区内资源的浪费。

进行长三角地区城市群规划时,要促使区域内大、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地协调发展,形成合理、有序的城市发展体系,防止由于优质资源向主要城市聚集,导致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周边小城市发展滞后,扩大原有经济差距,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发展目标要使区域内各地区达到共同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采取多极、多中心城市发展模式,要有利于核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统一安排、协调发展。

(一)打破区域内行政区界限,加强区域内地区协调,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同时建立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长三角区域规划应突破行政区界限,建立区内政府间合作机制或采取中央政府主导方式,使发展战略立足于整个城市群,统筹建设区内机场、港口、道路等基础设施,防止地区间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最终形成区域内城市合理产业分工、产业合作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建立包括劳动力、技术、信息、资本在内的统一生产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避免人为市场分割给资源配置带来的扭曲,进而带来区域内整个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在劳动力市场方面,由于固有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员流动受限于各行政区内,长三角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差别比全国范围各地区经济、社会差距小,考虑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人才竞争有利于人力资源自我价值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区内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生产效率。

建立技术、信息共享机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技术转让平台,发挥产业集群对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集群内企业间有效竞争促使企业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资。

我国的金融监管、外汇管理还是以行政区域划分,金融监管当局在辖区内各自为政,缺乏信息共享机制,监管缺位与重叠共存。商业银行也按行政区机构设置分支机构,平级分行之间更多的是竞争关系,缺乏协调合作,相互间信息不畅通,不利于资金跨区有效配置。高效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可以促进资金跨区域融通,优化金融资源跨区配置,使资金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区域内加强金融机构的跨区经营,同时建立高效、统一的金融市场。长三角地区经济体对金融服务、资金融通的需求,有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同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凭借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也能为周边省市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区内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

从日本发展情况看,东京都市圈内各城市有相对明确的产业分工,东京金融中心周边发展制造业、科技研发、物流、文化中心,实体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东京金融中心的建设,东京金融中心凭借着在信息、技术、人才、资金方面的优势能为周边的产业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了整体国家的竞争力。

长三角产业的发展要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发挥城市间比较优势,强化区域产业结构特色,重视科技创新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建立区域内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区域内上海应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信息业,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充分发挥金融中心功能为周边省市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江苏、浙江省内主要城市发展产业集群,重视发展自有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业务,提高研发能力,提升区内产业结构和产品的经济附加值。

(三)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区域内的研发中心

日本筑波科学城(Tsukuba Science City)作为世界三大信息重镇之一,对区内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的作用。长三角地区科研资源丰富、创新能力突出,拥有251名两院院士、8个国家大学科技园、7个国家高新区、21所国家211工程大学,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汇集大学、科研机构力量在区内建立一个研发中心以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在生产过程的应用。

(四)在财政税收、金融方面予以支持

我国税收制度是分税制,即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实行财权、事权相统一原则。区域经济规划中涉及到地方税收入分配,区域内共同基础设施建设时涉及到资金筹措等问题,引起地方政府利益冲突,因此在区域建设中,统筹规划区域税收征收、地区间税收转移、税收运用。采取转移支付等手段给予后进地区以财政支持,以推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平衡区域之间在初次分配的差距。发展初期,地方可以对优先发展产业企业采取优惠税率,以引导产业中企业流入该地区。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国家区域规划中支持的产业、地区予以融资便利,以引导民间资金的进入和表明相应的政策意图。

篇9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难,是目前各国面临的重要难题,随着经济危机的扩大,城市就业更加困难并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最近,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80万人,比去年增长50万人;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然而,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再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叠加,必然使我国这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面临举世罕见的就业问题。笔者针对这些状况,选取廊坊市多所高校和用人单位作为调查对象,围绕就如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就业服务体系提出科学的建议。

一、城市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在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就业的需要,问题主要表现在:(1)公共就业服务总体投入明显不足且城乡差异明显,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在基础建设、覆盖范围、服务内容和水平等方面还相对落后。(2)就业政策不够完善;保障制度仍未建立;服务水平不高、效率低;服务的普遍及社会化程度仍不够等。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系统、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

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最新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低技能的劳动者已占据全国总就业人员的半壁江山,初、中级技术人员占20.7%,高级技师只占5.3%,而处于决策管理层的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仅仅占16.2%。这说明我国劳动者结构矛盾严重突出。同时,该矛盾还突出表现在行业与地域之间就业状况不均衡,如传统企业创造就业岗位较多,而新型服务业如电讯服务、体育、科技、金融等行业创造就业岗位相对较少,能源行业如地热、燃气、稀有金属创造的就业岗位就少之甚少;东部发达地区与大中城市失业再就业难度相对较小,而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资源枯竭地区的失业再就业的难度较大。最后,随着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增快,导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与总量性矛盾共存。

二、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

1.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的就业容量受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及劳动力供给等因素的制约。经济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为社会提供的80万-10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最直接的因素。近年来,受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形势普遍下滑,这对毕业生的就业必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加人世贸组织,意味着中国经济更为直接的受国际经济冲击和影响。因此,全球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高校就业。

2.我国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自199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改革结构性矛盾突出,加上全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推动,我国加强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巩固发展第一产业、稳步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但从各方面来看,离实际目标大相径庭。第一产业层次仍较低,农民的人均收入远远低于现代工薪阶层,再加上医疗卫生、教育等环境与城镇相差甚远,这些问题导致农村人口逐渐的向城市涌动,农业发展举步维艰。第二产业由于结构性的供过于求、环境和资源依赖型企业所占比例过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较少、部分地区过度依赖外向型经济等问题的存在,致使就业岗位不增反减。第三产业虽是吸纳劳动力的主阵地,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吸纳高端人才的能力有限,不足以解决我国现有就业问题。解决就业压力的根本在于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这一点是解决整个社会就业难的核心问题。

3.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缺失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在失业率上升阶段,政府主要任务是两个,即发展经济和促进就业。我国政府虽然制定了一些鼓励自主就业与创业的政策,但是执行政策的机制不够健全。如今解决就业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政府缺乏调控,而且良性的市场选择机制尚未建立。目前,负责就业工作的主要有人才市场、学校推荐,至于哪个城市、哪些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需求多少、及薪资待遇如何等问题则很难确定;人才市场负责提供“双选”平台,然而招聘会很难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产生相应的约束力。因此,解决就业问题政府责无旁贷。

4.用人单位存在误区

用人单位选择求职者应选择最适合的而不是最好的,但现实中很多用人单位选人时存在误区。第一,用人单位只使用求职者而不对其投资。相比较而言,很多西方企业则承担了求职者上岗前的培训工作。第二,过分注重文凭。在许多用人单位看来,学历越高越优秀。很多求职者与应聘职位专业不对口,造成受聘者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第三,过于强调工作经验。对于刚刚踏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工作经验不足十分普遍,但很多企业把其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标准,不想通过必要的岗前培训,急于通过招聘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导致一般大学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第五,严重的性别歧视。很多用人单位过于在意女性求职者婚姻、生育保险费和女性劳动保护费用等,不愿承担该有的社会责任。

5.高校教育体制弊端突出

我国目前总量及结构问题双凸出。结构问题主要反映在高校教育体制弊端上。目前我国高校存在扩招、教育投资过少等问题,高校的教育模式滞后,不能够依照社会需要去调整课程的种类和规划。大学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诟病;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企业岗位需求还没有完全对接;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不够到位;高校封闭式的运营模式,缺乏自我完善和改进机能;高等教育的专业及学科设置,很难填补市场的需要,特别是一些民办类院校,经费缺乏、师资力量不足等现象严重,不顾自身硬件设施是否允许,开设了很多“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导致专业失衡。还有很多高校只重视外延发展,想方设法扩建校园,扩大招生规模,严重的忽视了教学质量。

6.求职者自身存在问题

在中国,很多求职者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首先,不诚信就业。很多求职者认为如果在应聘时有一定的文凭、证书在握,就能够为求职带来好处,这种不正确的就业观致使他们通过造假等渠道来骗取招聘单位的信任,其实这种行为严重损害求职者形象。其次,求职者自我定位也存在问题。他们忽视自身素质,都找求待遇好、收入高的城市与单位就业。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现象普遍存在。第三,求职者没有找到良好的途径。很多求职者盲目的参加各种各样招聘会,或者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这么做法很大程度上不能够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第四,就业群体整体素质下降。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分数不断降低,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三、完善城市就业体系

1.构建“大就业”教育体系

(1)加强专业素质教育

专业素质是大学生的修身之本。所以高校要紧抓学生专业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的高端人才,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求职群体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是课堂教育的补充。作为求职群体,要想成为优秀人才,就要认清自己的社会位置,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进而发现自身业务上的不足,激发学习斗志,为扮演新的社会角色做好准备。

(3)加强就业教育培养

在社会就业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必须更新就业理念。从整体上来看,高校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就业、回报社会。所以做到高校“大就业”,必须加强就业观念培养,提高在校生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等。同时,做好“大就业”工作,还必须迎合市场需求,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模式,形成一个招生、培养、就业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的良好局面。

2.构建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体系平台

构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平台体系应做到:1.高校应积极引导,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如开创业教育工作,激发大学生创业斗志;积极组织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等各类比赛,使大学生树立竞争及团队意识,积极树立与社会相适应的观念。2.政府应继续大力扶持,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创业资源。近几年,我国政府部门已经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如贷款优惠、税收优惠、运营优惠等政策。与此同时,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档案保存方面和社会保障办理方面也得到相应的优惠。

3.加强区域人才市场的建设

(1)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人才市场体系形成的助推器

人才市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任何区域人才市场的运行状况和繁荣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人才结构的不断优化,是人才市场的诞生的培土,而人才市场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

(2)进一步加快环首都经济圈人才市场体系建设

就经济建设来讲,高科技人才、专业人才等各方面人才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快慢,从一定层面上说取决于人才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开发与有效配置。经济建设需要人才,社会发展也需要人才,那么人才从哪里来呢?因此,归根究底在于健全的人才市场体系。加快环首都经济圈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应做到:①不断创新和完善圈内各城市人才市场运行机制。通过改革与创新,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合理开发、配置和使用的市场供求机制,促进用人单位和人才两个主体进入市场。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才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北京人才市场的带动作用,促进圈内的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吸引、聚集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圈内城市工作。②加强人才市场法制化和信息网络化建设步伐。要做到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首先应当建立行业标准,规范服务项目和收费制度;还要建立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等人才安全体系,切实保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快人才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加快网上人才市场建设,由圈内各市筹集资金,并积极争取省政府支持,搭建圈内人才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组建“城市圈人才公共信息网”,下大力气逐步开展网上大型人才交流会,通过规模效应加快网上人才市场建设。我们还要竭尽所能、最大限度地占有人才及招聘信息,在此基础上,研究不断扩大网上人才市场的覆盖面、网上人才信息的有效性,真正做到信息共享、利益共享。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

[2]黄敬宝.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2008.1

[3]蒋爱丽.伴随你成长—大学生就业咨询实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

[4]肖建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6

[5]杨文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及策略探析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9/02

[6]年大琦.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研究邢台学院学报,2009.23

篇10

中D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089-02

一、引言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相邻、文化相通、经济相融的行政区域经过长期发展,自然形成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经济区域。如我国的京津冀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等。在全球经济发展日趋一体化的当代,区域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巴蜀两地同处一隅、文化相溶、资源互补。基于此,国家审时度势,由发改委提出并经国务院批准,于2011年适时提出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成渝经济区要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要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进一步实现基本公务服务的均等化,从而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比较明显的提升。该规划实施五年之后,2016年国务院又批复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希望通过成渝城市群的发展,起到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经济发展,引领西部经济再上新台阶,实现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实现中国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实现成渝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目标,运用供给侧改革理论,实现成渝经济区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二、供给侧改革理论及深刻内涵

供给侧是与以“投资、消费、出口”为主要刺激手段的“需求侧”相对应的经济发展理论,其以“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对资源进行配置,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长期高速发展,目前国内商品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过剩的中低端产品与消费需求日益倾向高端产品之间的脱节,最终的结果是导致巨大的需求流向国外市场。产生上述矛盾的原因在于经济高速增长时,商家未致力于基础性、创新性方面的投入,而停留于低层次的模仿,高端商品供给欠缺有效的要素投入,全社会未形成基于创新驱动的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国家提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全面提高劳动、资本、土地等有形生产要素和技术、制度、管理等无形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和效益,解决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正如所指出的: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要着力解决“化解过剩产能、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与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

郁鹏等(2016)认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制度易成本是突破口,根本目的是要解决供需精准对接途径,根本原则是供需两侧管理有机结合,内在规制条件是五大发展理念。事实上,供需矛盾,过去30多年也一直存在,这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将降低制度易成本作为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简政放权,有智慧地进行行政引导,通过降低各种税费、融资成本、交易费用等制度易成本,有效促进企业积极参与经济,维护市场公平公正,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解决供需矛盾,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绿色发展。

将供给侧改革理论运用于指导当前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精准把握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概念:(1)供给侧改革理论是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伟大理论创新,是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一脉相承的,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激活经济活力,摒弃权力经济顽疾,进一步发挥创新机制,塑造可持续发展动力提供了理论基础。(2)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宝贵实践经验的重要理论发现。供给侧改革主要理论源于供给学派的萨伊理论,该理论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曾作出重大贡献。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将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和世界各国经济治理的共识与自身国情结合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实,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理论支撑的正确判断。(3)供给侧改革是我国走出当前经济发展困境的重大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三期叠加”的困境,在这一关键时期,实现经济从数量膨胀迈向质量效率,进一步转型升级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难题。当前,我国商品市场上的矛盾已由全面商品短缺向结构性产能过剩转变,主要问题还是表现在供给侧。因此,只有全面实施供给侧改革,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生产率低下的局面,才能实现可持续循环发展。

三、供给侧改革对于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将经济增长与制度配给的长远目标有效地匹配,进一步拓展区域制度供给的创新,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其重要意义在于:一是能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区域发展的产业层面供给,增加区域组织创新能力的供给,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资本、劳动和土地等有形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过剩产能的有效化解和产业优化重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在国家整体上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未来只有通过有效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更加重视和尊重市场自身的力量,才能扎实推进区域合作与对口支援,不断深化国内区域合作,拓展国际区域合作空间。三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供给侧改革以要素有效配置为主导,供给与需求两手抓,区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若能破除城市本位观念,提供开放的创新制度供给,将有利于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因地制宜地确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四、全力实施供给侧改革,助推成渝经济再上新台阶

1.成渝经济区运行发展遇到的问题。成渝经济区域涉及两个省份,区域范围包括重庆31个区县和四川15个市级行政区,地域环境复杂,交通和基础设施差别大,资源分布不均,区内发展差异化较大,条块分割矛盾突出,成渝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诸多困难,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

(1)川渝两地长期的竞争关系、行政分割造成两地区域一体化进程缓慢,政府合作机制不完善,两地之间经济合作、商品流通、生产要素流动等交易费用较高。同时,川渝两地产业结构同化问题严重,由于地理位置相近、资源禀赋相同等原因,两地产业选择取向一致、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如,四川省南充c重庆涪陵都曾经将天然气化工、机械制造、轻纺食品等作为该区域的主导产业。

(2)成渝经济区内存在低端供给过剩与高端供给紧缺并存的局面,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区域内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工业产品中资源耗费型产业比重大,初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高技术产业规模小;服务业以传统的商贸、运输为主,现代物流、金融等知识密集型的高端服务业薄弱。

(3)成渝经济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缓慢,层次较低。由于成渝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和产业链招商方面滞后,加上长期的技术发展滞后,企业加工生产的上游资源性产品无法满足多类产业转移的需求,区域内承接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加工组装阶段,高质量的产业转移承接少。同时,区域内具有高新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较少。

(4)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两极化严重,交通条件差距造成城市间互补能力较弱。成渝经济区内,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经济基础较好,但除成、渝两市之外,其他城市发展较差,区域内城市间经济互补能力不足。胡小渝(2016)认为虽然重庆、成都的城市规模、综合经济实力居西部前列,对周边城镇具有一定辐射能力,但由于相距较远,两市的影响范围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在空间连续分布或在相互重叠上,还有相当的差距。

2.通过供给侧改革促进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思路。通过供给侧改革促进成渝经济区发展,就是要以降低制度易费用为突破口,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为着力点,以“三去一补”、产业战略转型升级为线路图,以成都、重庆两个超大城市带动新型城镇化为助推器,实现成渝经济区的再次腾飞。

(1)破除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协同发展,降低制度易费用,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全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统筹与协调区域发展。成渝经济区分属川渝两地,长期的竞争关系导致两地存在一定的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两地在推进供给侧改革进程中,要消除行政壁垒,简政放权;在区域内建立能够促进商品合理流动的统一的商品市场,以及以重庆产权交易所、成都西南联合产权交易中心为平台的统一的要素市场在更大的发展空间科学配置资源;同时,要积极推动区域内通信、交通、电力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为活跃产品市场提供基础性条件。

(2)提升内外资引进质量,以国内国际市场为着力点,在大格局中提升成渝经济档次。成渝经济区地处内陆,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地域优势并不明显,这需要我们根据自身特点和比较优势,进一步构建创新型内陆开放型经济政策体系,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科学的能够与国际国内市场有效衔接的制度环境。对内,成渝经济区要深化与长三角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等合作衔接,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要重质量,构建新的区域增长带和增长极。对外,要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鼓励外资在区域内投资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要以区域内电子技术产业、自主品牌汽车、摩托车、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为重点,引导一批企业走出去。通过高质量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带动成渝经济区产业的转型升级。

(3)以“三去一补”为产业发展线路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去一补”是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成渝经济区属于我国“三线建设”时期的老工业区,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曾经主导该区域产业。成渝经济区供给侧改革的难点在于一方面要推动钢铁、建材、纺织等传统制造部门优化升级,另一方面要培育新兴的创新型产业。在目前传统产业在区域内还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市场还不完善的前提下,需求端的刺激仍难完全退出,因此,成渝经济区的供给侧与需求管理的平衡中进一步推进供给侧改革,以便实现产业与经济的转型升级。我们在发展思路上要以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为重点,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在保障措施上要对成渝经济区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在引进人才、财税、土地、金融、信贷等方面;同时,要加大市场方面的重点项目建设力度,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大力发展以金融创新为主的金融业、突破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

(4)要以落实《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为契机,以成都、重庆两个超大城市为枢纽,完善新型城镇化的制度环境,优化城市发展方式,带动成渝经济区实现新型城镇化。提高区域城镇化发展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是实现成渝经济区经济转型升级,释放改革红利,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成渝经济区要以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为契机,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完善城市规划,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大制度供给的力度,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释放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和潜力。

参考文献:

[1] 郁鹏、安树伟.以供给侧改革引领区域发展新常态.城市[J],2016(2)12:14

[2] 胡小渝.成渝城市群协调发展及对策建议.江苏商论[J],2016(26)26:27

[3] 刘宁,刘建峰,胡卫勋.准确把握“供给侧改革”的科学内涵.法制与社会,2016(1)

篇11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及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城市商业银行业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时期,其跨区域发展程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就使得其不但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始于2006年。当时,为解决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区域限制产生的问题,银监会颁布《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采取“分而治之”的监管思路,明确鼓励有实力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收购、重组或直接设立分支机构等模式,在所在城市以外的郊区(县)、周边地区及邻近其他经济区布局,实现跨区域经营。2006年4月,上海银行在宁波设立分行,成为我国第一家实现跨区域发展的城市商业银行。2007年,原银监会负责人提出“阳光普照”概念,在监管上要求对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审慎的同质同类监管,并同时允许城市商业银行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从而获得与其他金融机构同等的权利。2009年,银监会又颁布了《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进一步放松对中小商业银行在中国西部和东北等地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取消了对城市商业银行运营资金的限制,使之能够更好地发展地方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这一系列政策建立起的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准入政策体系,刺激了城市商业银行扩张,许多中型城市商业银行也开始向县级及省外市场辐射。而随着各项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其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很大的发挥,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原因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原有城市信用合作社进行改造的产物,其成立旨在降低并化解各地方原有城市信用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金融风险,因此,城市商业银行从设立开始的定位就是“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事实上,这种定位和功能类似于美国的单一银行制商业银行模式,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城市商业银行的定位又限制了其做大做强,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吸储能力较弱,无法满足当地企业融资需求,迫使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必须探索跨区域经营之路。跨区域扩张能够降低经营成本、贷款损失和破产概率,维持金融稳定,这些积极效应推动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扩张,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良性因素。

从外部原因来看,2006年开始的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扩张源于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为实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006年11月15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正式对外开放中国金融业市场。因此,无论是前期五大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和谋求上市,还是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扩张,都是为了应对金融业开放带来的巨大竞争冲击。此外,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也成为推动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扩张的外部动因在经济下行周期,金融管制和市场准入相对前几年有所放松,国内金融业改革和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三、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在进一步的发展当中面临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一)加剧金融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

城市商业银行在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利益的趋势,往往会集中的进入到发达地区来进行发展,而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就使得金融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这就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分支设立当中,东部发达地区要远远多于中西部地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而在这些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当中,由于其对发达地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使得这一区域的商业银行分布呈现出重叠的情况,这不仅会造成金融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加剧,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金融资源的闲置浪费,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当中,由于受到利益等多方面因素的驱使,许多的金融资源集中分布于东部发达地区,这就使得其在中西部的资源配置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进而造成区域金融资源分布差距拉大的情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加剧金融资源纵向分布不平衡

在我国以往的银行体系当中,组成部分十分广泛,通过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国有银行等组成了多层次的银行体系。而在这一体系当中,不同的金融机构所服务的对象有着一定的区别,这就使得其能够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保证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从而实现更为快速的发展。但是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的不断扩张与发展,我国以往多层次的银行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甚至出现了一些断层的情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金融机构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加剧了金融资源纵向分布的不平衡,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发展速度与规模的追求过于极端,发展过程中过于重视复制大银行发展的策略,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这不仅会对自身的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还会对整个的金融业发展产生阻碍。

(三)加大银行风险管理

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当中,由于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过于追求发展的规模与速度,这使得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银行的管理风险,对其长远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根据银监会的相关规定,在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评级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资本管理、资金流动性、市场风险以及资金的盈利能力进行考虑,从而通过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价,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但是在我国目前的一些城市银行跨区域发展当中,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符合相应的评级标准,而是受到利益的驱使,在一些地区当中进行盲目违规的扩张,这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还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地区的发展当中,地方政府为了更好的吸纳资金,往往不会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考量评级,盲目的引进城市商业银行,这不仅会对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还会为自身地区的发展埋下隐患,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

(四)加大行业竞争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经营业务同质化的情况,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行业的竞争,而这种竞争的加剧也就使得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更大的风险,对其以后的风险管控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目前的城市商业银行在进行分支的选择当中,往往会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在这些重点发展地区进行规模的扩张之后,商业银行就会积极的谋取上市,从而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的发展质量。而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当中,其以往的客户定位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中小企业以及个体户的发展,而是与国有银行之间进行大客户的争抢,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行业的竞争。但是在具体的业务开展当中,城市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往往有着很大的趋同性,并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这也就使得其竞争力相对较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往往会出现一些恶性竞争的情况。而在这种不健康的竞争环境之下,城市商业银行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也就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一些恶性竞争甚至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产生危害,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发挥城市商业银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措施

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城市商业银行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必须要对其跨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进而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一)准确进行发展评估定位

随着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总体的资产规模已经突破十万亿元,但是其在整个银行体系当中所占比例十分有限,仅仅占到约百分之十左右,其发展规模与质量和国有银行以及大型银行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甚至在一些城市商业银行之间,这些差距也十分明显。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其在制定自身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准确的定位,通过对自身规模以及发展潜力的正确评估,制定出最为恰当的跨区域发展战略,从而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近几年间的发展当中,整体的金融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地区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进入持一种较为开放的态势,希望借助其雄厚的资金来实现自身的更好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商业银行能够盲目的进行跨区域的扩张,必须要在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基础之上,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从而更好的进行差异化发展,树立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从而更好的进行多层次银行体系的建设。这就要求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当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基础较好的商业银行在开展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实现自身实力的提升,从而最大程度上的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而对于一些基础较为差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可以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中小企业方面,通过较少资本获得较大利益的方式,更好的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

(二)完善银行治理结构

在现代经济的发展当中,作为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稳定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言,金融行业的稳定需要依赖于银行业的稳定,只有保证各大银行能够在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当中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对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来看,政府的监管与控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实行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分支的设立往往会受到地方政府因素的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经营行政化的现象,对于其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适应市场竞争方面,很容易造成核心竞争力下降的情况。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必须要对自身的治理结构进行不断的完善,逐步的实行商业银行民营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淡化政府在商业银行发展当中的作用,从而充分的发挥出市场经济的作用,促进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只有真正的发挥出市场在商业银行发展当中的主导地位,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盲目扩张情况的产生,通过开展深入的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自身的治理环境,从而在促进资本活力提升的同时,更好的开展相应的金融创新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加强管理人才培养

篇12

探究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增长极的涓滴效应,发挥其对周边中小城镇的聚集、辐射功能,对于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四化、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和协调发展,显得必要且迫切。西安作为西北地区和陇海―兰新线最大的中心城市,是继北京、上海之后,从国家层面提出的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之一。因此,研究西安作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演进、路径及可持续发展,对于以城市经济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演进―以西安为例

本文研究西安城市化的时间维度起始自建国以后,作为计划经济时期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后西安以其雄厚的经济社会基础成为西部地区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地区之一。由于地处内陆,西安的城市化不同于外资推动的外向型城市化(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也不同于小城镇推动的农村城市化(如苏南地区),更不同于弱中心城市的温州模式,而是带有鲜明西部特色的城市化类型。其城市化的演进历程如下:

工业化建设时期(1949年~1978年)。在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思想指导下,西安的城市化是以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为动力推进的。早在“一五”时期,随着一批大型航空机械、电力仪表、纺织项目的落户,以及与此相关的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迁入,形成了西安基本的城市产业格局,奠定了城市的工业和科教基础,形成了各具功能的五大城市片区,即东、西、南、北、中部的军工纺织区、电力仪表工业区、科教文化区、文物保护区和行政中心区,完成了一个特大城市的基本形态布局。但总体而言,由于受到宏观经济战略的影响,从1952年到1979年西安城市化水平仅从22.8%增长到33%左右,呈现出驻足不前的发展格局。

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1979~2009年)。八十年代以后,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全面激发了城市化的发展潜能,西安进入到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时期。“五区一港两基地”形成了以开发区为先导驱动区域整体城市化的西安模式。这一时期,开发区作为西安城市化发展的先导区域,逐渐成为产业优化聚集、城市功能完善以及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有力推动了城市版图的拓展、人口的聚集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从1980年到2009年,西安的城市化水平从33.8%增长到68.9%,推动西安的城市化水平居于中西部领先地位。

新型城镇化时期(2010年以来)。2010年以来,西安的城市化思路发生了从量的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化,进入到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阶段。经过前期的快速城市化发展,西安的主城区作为增长极核(产业聚集及城市功能的完善)达到了较高的规模和水平,由此带来的涓滴效应日益显著,因此逐步转向传统城区的区域寻求新的发展空间。通过部分城市功能的转移,逐步构建由核心城市、组团城市、卫星城等不同层级构成以及梯度分布合理的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进而拉大城市骨架、优化资源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西安市城市化的实施路径

从国内外的主要经验来看,实现城市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工业化的推动、城市交通体系的引导、行政区划的调整、城市经济与政治中心的分离、区域的整体开发等。严格来说,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城市现象,如亦城亦乡的“灰色区域”的出现、大城市的扩展辐射与农村自身城镇化的双向运动,等等。地处西部内陆的西安具有西部城市典型的“大城市和大农村”特征,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西安市城乡统筹的实施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或者说都市里的村庄,其改造将成为西部城市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对我国城市化建设健康、有序和良性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城中村改造拓展了西安的城市经济发展空间,同时对城市建设管理以及城市形象的提升也产生了积极作用。由于城中村改造用地性质基本上以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改造后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城中村改造还为政府在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无建设用地,推动全市的城市道路设施、排水设施和供暖、供气、供水、绿地、公厕等多项城市功能的建立健全。

开发区建设。开发区依靠其强大的体制机制优势和技术创新力,成为各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载体,而“开发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路径成为许多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道路。从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开发区是西安的产业核心区。“五区一港两基地”的拓展,构建了西安新的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了新的以开发区带动城市发展的“西安模式”和独特的开发区文化。从城市化的角度来讲,开发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先导区,是撬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支点。从地域空间来看,开发区则是对城市的扩大和再开发。在这一过程中,原为工业飞地和孤岛的开发区逐步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向综合性新城演变的趋势十分明显。

新型城镇化与组团开发。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加快建设的历史机遇下,西安市也在以“大西安”建设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西安市1996年开始进行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城镇化道路。在城镇体系建设方面,在西安市中心选择不同层级、具有一定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的城镇作为中心城区的延伸,承担人口疏散及产业承接等部分中心城市的功能。

对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以中心城市为增长极,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化。如何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这是重大的战略问题。西部地区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区域内部各省区在自然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性,这就在客观上要求西部各省份依据自身比较优势,选择辐射带动效应强的城市,促使其成长为所在区域的发展极核,充分利用资源的溢出效应或外部效应带动相邻地区的联动发展,从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的互动,实现区域协同发展。西部区域整体发展滞后,关键在于缺乏具有显著带动效应的经济增长极。应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建设和完善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大城市和区域城市体系,并以此带动西部地区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

从“孤岛”走向“市区合一”,实现开发区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在不同阶段,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内容、方式和强度是不同的。在开发区发展初期,由于开发区与城市在空间上分离,在体制上割裂,开发区是城市的“孤岛”和“飞地”;而在现阶段,开发区面临二次转型和城市服务业快速发展时期,开发区与城市必然步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推动开发区从“孤岛”到“区市合一”的动态发展,以及与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培育、聚集产业集群发展的孵化器,以及转变发展方式、带动城市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围绕新时期开发区与城市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应从经济发展、社会事务、城市建设与管理等三个层面,促进所在城市的产业转型、城市空间分布优化、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城市更新与新区建设。

以中心城市带动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体系建设。形成以某一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是现阶段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向。这也正是西安提出建设以中心城市―“大西安”带动小城镇战略规划的现实选择。从中心城市的城镇体系,形成梯次合理、层次分明的城镇空间结构来说,应将城市中心区的发展与组团、卫星城建设以及周边城镇和整个区域联系起来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共同承接主城区未来外溢的人口和产业。西部地区城镇化应以整体战略规划为基础,包括产业规划和城镇功能规划、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等的协调一致。城市化模式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城市化的实现是市场主导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原则,综合配置各类资源,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选择符合发展阶段与比较优势的“多元城市化道路”战略,形成中心市区、中心城镇和镇的城镇体系。

篇13

“城市化”一词,最早出现在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 A. Serda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中。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化”概念开始被引入我国。城市化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它的主要内容有:城镇人口增加,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形态和分布发生变化;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大。其中,“人口的转移和人口的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或重要前提;而“经济活动的集聚”则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才是城市化的实质与核心。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虽然已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一些后发展地区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己成为抑制这些地区经济增长、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梗阻。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发展路径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化的正面作用,促进后发展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领域中的焦点问题。

城市化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某个区域内不同城市制度变迁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各具特色,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迁,区域范围内的城市都出现了发展模式基本融合,都市连绵带凸现的趋势。形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地区城市化,城市化又反过来影响地区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城市化必然是后发展地区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一)城市化有助于后发展地区跟上区域经济步伐

城市化以其发挥核心城镇聚集效益、规模效益和扩散效应的功能,推进地区产业集群化。而地区产业集群化,即空间集中和产业链集群,能有效降低企业生产和交易成本,同时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推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获得基础设施利用经济。这些为后发展地区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空间平台,直接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内涵式增长。最终成为推动后发展地区跟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强劲动力。

(二)城市化有助于后发展地区参与区域分工合作

从国际城市发展的历程看,城市发展一般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从一个孤立中心,到区域乃至全国中心,再到国家大都市区和融入大都市连绵区,形成区域城市集团。也就是说,城市化是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发展出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大城市群或大都市圈,通过其强大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有效带动区域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实现以城市群带动城市化的跨越。地区加入区域城市集团带动的城市化,能够推动地区城市完善地理上的合理布局和职能分工、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最优化以及成本与收益的均衡,对地区城市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尽快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城市化有助于后发展地区与区域经济文化的融合

城市化过程是社会文明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城市化带来的地区内城市岗位分工细;信息密度高,传播快,为社会成员就业提供的机会多,选择的空间大,实现个人价值的概率高,是吸引区内外劳动力资源和高级人才流入的基础。城市化带来的地区内城市的教育资源配置好,城市文化娱乐、卫生体育、环保、社保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对完善,是吸引区内外劳动力资源和高级人才流入的动力。城市化带来的地区内城市的人口素质较高,社会组织化程度较高,法制和管理体制相对完善,是吸引区内外劳动力资源和高级人才流入的根基。城市化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文化与区域经济文化的融合,有助于后发展地区真正融入区域经济实现一体化发展。

后发展地区城市化现状模式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随着新兴工业化的发展步伐显著加快。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些地区已经实现了经济的原始积累,市场空间特别是土地空间基本开发完备,它们不得不向着土地集约型的经济活动转型升级。这就促使当地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扩散,包括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后发展地区的产业转移与扩散,如珠江三角洲向靠近北边的清远、东边的惠州及西边的阳江等地进行的产业转移和扩散。但依靠产业转移和扩散带动起来的这些后发展地区仍存在着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现状,属于滞后城市化发展模式。这严重阻碍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健康发展。其中,后发展地区形成滞后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原因有:

(一)经济方面:工业化水平低

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是:随着区域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相应提高,非农产业就业人口向城市迁移并引起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工业化进程诱导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的扩大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工业企业进一步集中,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进程。但是后发展地区工业化并没有完全实现与城市化的互动。一是工业结构中资源性产业占主导。资源性产业对劳动力特别是高级人才资源的吸纳能力非常有限。二是工业化程度低。一些地区工业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生产能力在低水平上扩张,成本高、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竞争力弱,且布局分散,发展滞缓,市场开拓力不强,造成当地工业低水平发展。工业低水平发展对第三产业带动能力有限,制约了市镇人口比重的提高速度。三是工业园区建设落后。工业园区定位低,准入门槛低,园区缺乏规划性,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或不到位,管理服务机制较差等,制约了地区规划建设水平。这种三重制约最终导致后发展地区城市化进程滞后。

(二)发展方面:动力不足

城市是一个人口、产业、技术和服务高度聚集的空间区域,各种构成要素通过有效配置产生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乘数效应。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对促进地区城市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一些地区忽视了中心城市发展带动力和城市网络的营造,造成地区城市化水平整体滞后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发展缺乏特色。一些地区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却轻视城市软环境建设,如:文化建设。城市高楼林立、道路宽阔、通讯发达,现代化设施齐全,但城市整体风貌基本雷同,同质化比较严重,缺乏发展魅力。二是总体规划不适当。有些城市在做总体规划时不根据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要么缺乏长远目标、规划陈旧落后,要么贪大求洋、规划盲目超前。结果造成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绝对数量减少。三是城市功能缺乏互补性。地区城市无论大小,五脏俱全。无法形成功能互补、各显神通的城市网络。这严重制约地区城市化发展。

(三)观念方面:定位缺失

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着城市化进程。由于受行政因素的影响,城市基本上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比较薄弱。改革开放后,基于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相互间的经济联系密切了,但竞争通常超过了合作,各个城市仍然是孤立发展的,经济腹地基本上局限于其行政辖区范围内,诸侯经济特征明显。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东部地区很多城市经济活动已经超出了其行政辖区。于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城市之间出现了协调发展的趋势。尤其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等都市密集区,一体化进程加快。例如,京津之间城际高速列车的开通,长江三角洲城市联盟的建立,珠江三角洲城际公交网的发展等,都是在朝着一体化方向迈进。但一些地区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良好的城市化发展必须定位于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高度,反而限制了城市集群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清远市:后发展地区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城市化战略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属于环珠三角区域内最临近珠三角的一个城市,是广东省经济后发展地区。1988年建市,2004年以来其城市综合实力也从全省的后几名发展成为广东省工业十强市和全国地级市综合增长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城市。但清远市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到2010年,清远市城市化率为47.5%,与全省的66.18%和全国的49.68%差距甚大。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西方国家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城市化已达到70%。而2010年清远市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成为清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根据木桶理论,木桶容量的多少取决于短板的长度。因此,未来清远市要保持这种经济增长势头,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就必须把短板补长。

(一) 城市化是清远市发展的战略选择

1.清远市面临着城市化的难得机遇。清远市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和抓手有两个:一个是最大限度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和人才转移,再工业化;另一个是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再城市化。因此,清远要牢牢抓住这一良好时机,以城市化为主要手段,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促进,推动地区城市化,实现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发展。

2.城市化将为清远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城市化是一个系统的文明发展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将为清远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和难得的机会。当下,清远的发展仍以外源性经济为主,内源性经济规模较小发展较慢。加快城市化可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内源性经济,为清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据估算,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可以带动50万元的投入。到2015年,清远城市化率达52%。按照静态计算,每年将增加14万城镇人口,相当于增加705亿元的城市功能配套投入。以房地产为例,每个城镇人口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每年需增加420万平方米。若按照每平方米2500元造价计算,每年仅新增人口就可拉动房地产产值达105亿元。

3.城市化是“四化”发展战略的载体和原动力。“推进四化进程,建设幸福清远”是清远市政府对“十二五”清远经济和社会发展定位的主题和核心,而城市化是“四化”的载体、原动力和发展方向。首先,城市化为工业园区化提供土地和人才支撑。城市化可以减少农村人口,缓解土地供给和发展工业需要用地的矛盾,为发展园区化工业提供土地支撑。城市化也为发展工业引进人才提供条件,有利于吸引人才到清远定居创业。其次,城市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空间和消费市场。只有减少农民,农村才能打破小农经济的格局,发展规模农业和效益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同时启动和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再次,城市化是管理人性化的重要支撑和发展方向。城市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人类文明的高地。管理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幸福清远的人本理念。只有最大限度地推进城市化才能最大限度地为清远人民提供富裕文明的生活质量和环境,从根本上体现了人性化。

(二)清远市推进城市化的基本路径

1.教育的推动。教育是城市化的原动力。城市化最大的瓶颈和障碍是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化教育的功能是可以把农民培养成为具有高级专业知识或专业技术的人才,也就是可以把农民变成市民。清远市已于2010年提前一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在校生已达到18.33万人(其中高中一年级7.35万人),毛入学率达93.08%。同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7.5%。可以说,单就教育这一项,每年就约有3.2万(按每年级6.11万人的52.5%计算)以上的农村人口变成城镇居民。这些人结婚之后,按照1:1的比例把父母接到城里,每年就可以有6.4万人在城镇居住。为此,必须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加快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努力争取到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36%(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同时,改革以往的户籍管理制度,放松农民工进城户数限制。逐步实现进城农民工及子女享有与市民在职业稳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同等待遇。使进城农民真正成为市民。

2.工业化的推动。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为城市化提供资金来源和物质基础。首先,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支撑。当前,工业是清远市财政税收的最重要来源。其次,就清远市现阶段来说,工业是人才集聚的最重要载体,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最重要的产业。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清远市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必须再工业化。清远市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能够最便捷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和人才转移。可以借助“双转移”珠三角腾笼换鸟的历史机遇,向珠三角借力、借脑、借势,加快与珠三角的产业、人才、基础设施的对接,加快与珠三角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3.城镇特色化的推动。城镇特色化是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城镇特色化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区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必须遵循城市化发展客观规律,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以中心城区为依托,以县城和专业镇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的城镇体系。特别要建设好中心市区,把市区建成华南休闲宜居名城、富有南国特色的湖城和生态之城。二是城镇的产业特色化。每个城镇必须有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优势,错位发展,扬长避短,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三是城镇的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善于挖掘、保护人类物质和文化遗产。如: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

4.现代服务业的推动。现代服务业发达是城市发达的重要标志。发达城市,如北上广深,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很大,达到65%左右。清远市在调整转变产业结构上任务艰巨,同时第三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大有可为。一是这种发展生产业,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除了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之外,还包括知识经济、会展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教育事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等。现代服务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同时也为国家创造大量税收。二是大力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上存在着二元结构,必须在政策和制度顶层设计上予以高度重视和解决。当前,必须致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和进程。这样,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建立覆盖城乡的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交通、通讯等的公共服务体系等。

5.城市规划的推动。目前,广东省广州、深圳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佛山、珠海、中山、东莞等城市也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但是城市化水平与当地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城市转型严重滞后于产业转型,造成当地综合承载能力不强,产生发展瓶颈。对此,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强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的衔接,完善城市产业布局,推动城市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清远市城市规划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倾向,从三个方面实现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相衔接,促进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首先,城市规划要加强城市功能定位。按照广东省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清远属于重点发展地区。清远要主动融入珠三角,就必须启动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新体制和机制。要通过本地区城市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各县市区发展的定位和功能分工,如清远市下属的8个县市区分别要重点发展哪些产业,限制发展哪些产业,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有序的流动和配置。同时,要定位于做好珠三角后花园的城市发展理念,建设好生态屏障,保护好青山绿水。

其次,城市规划要注重工业园区规划。珠三角企业到清远投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经济、技术合作和经济增长点。清远已成功地引进珠三角企业进驻清远,并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如深高速、碧桂园、建滔集团、约克空调、万科地产、樵顺地产等。清远2010年GDP达到1112亿元,但人均GDP和财政收入不到全省平均水平。今后,清远仍需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高科技产业,优化清远的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清远必须提高本地区工业园区规划水平,将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企业生产的舒适场所、员工生活的温馨家园。因此,将工业园区作为另一个现代城市生活新兴区来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也是当地吸引外来企业到当地投资设厂,做大经济堆头的重要措施。

最后,城市规划要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基础设施是清远融入珠三角的纽带、桥梁和必要条件。目前,已经产生广佛同城化效应,清远要主动融入珠三角,就必须先实现广清佛同城化。广清佛同城化,将进一步推动三地经济、技术、文化的合作和交流。基础设施融入珠三角后,清远将成为珠三角点轴线中的北极。走西线,自清远可以直通广州、佛山、中山、珠海、澳门。走东线,可以直通广州、东莞、深圳、香港。清远市要充分利用广佛同城化的机遇和效应,加快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建设大都市、大城市群的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主动对接。

结论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珠三角抓住了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外资推动型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取得空前成功。随着“中东、拉美、非洲等提供原材料东亚制造美欧消费”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危机形式被瓦解,珠三角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将不得不进行调整。根据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要求,在新形势下,珠三角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这是该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当前保持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需要。而作为环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范围内的城市,要在新时期下更好的参与到区域、国内甚至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必须利用好毗邻珠三角区位优势,通过与珠三角地区经济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带动自身经济发展。清远作为其中一员,又是广东省经济后发展地区,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除积极转变角色参加区域分工,更要通过加快地区城市化进程,全身心投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去。这才是后发展地区赶上时展的步伐,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李嘉岩.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5)

2.何燕.论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城市化的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0(22)

3.黄顺江.当前中国城市化的趋势与特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