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渔业养殖建设

渔业养殖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渔业养殖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渔业养殖建设

篇1

“水产养殖学”是湖州师范学院于2012年新开设的专业,作为农业专业的一部分深受传统“轻农、歧农”思想观念的束缚,在该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首先,水产类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多数学生认为读此专业低人一等;其次,考生和家长对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就业状况过度担忧,由于对该专业的就业状况不清楚,导致片面地认为水产类专业不好就业,工作环境差和劳动报酬低等,因此大多数学生不愿意报考本专业。近两年来,我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生源第一志愿填报录取入校的较少,许多是调整志愿无奈进来读的,这些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很多家长对水产养殖专业也不认同,担心孩子读完大学仍旧无法“跳出农门”。这些可能会造成部分同学有转专业,甚至退学的念头。

然而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大农业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水产养殖业是节粮节地型产业,它既不与粮食争耕地,又不与畜牧争草原,可缓解粮食生产的压力。水产品是一种高蛋白质、高营养的优质食物,被誉为“健康食品”[1]。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规模世界第一,2012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5907.68万吨,其中养殖产量为4288.36万吨,均占到世界产量的70%以上[2],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之一。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认为中国对世界的两个重大贡献之一就是“水产养殖”。另外,湖州师范学院背靠南太湖,历来是水产养殖业发达的鱼米之乡,具有得天独厚的办学地理位置,水生生物学与水环境学科是我校重中之重的建设学科,拥有水生生物学浙江省重点学科、浙江省淡水养殖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水产养殖学专业是我校要重点打造的品牌专业,也是申报硕士点,建设湖州大学的重要支撑之一,拥有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和师资队伍,这些为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我校新办水产养殖学专业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发挥我校水生生物学的优质办学条件和学科优势,通过加强水产养殖学的专业宣传,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创立具有特色的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富有创新能力的水产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学生创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措施如下:

1 提高水产养殖学专业的生源质量

优秀生源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招生宣传,吸引优秀学生从事水产养殖学专业。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建设湖州师范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网站,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形式对本专业进行全面详细介绍。通过招生宣传,使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对本专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全面了解,包括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内涵、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等。同时依托本专业的养殖基地和养殖实验室,普及水生生物学知识,宣传渔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水产行业的兴趣;其二,挖掘专业发展的优秀人物及其成功事例,组织编撰宣传材料,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

2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例如在新生刚入学时就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水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熟悉本专业、进而热爱本专业。除了会议上、课堂上宣讲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创立“名家论坛”,请本专业相关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到校讲学,介绍他们创业的经验,同时组织学生到水产养殖及饲料和食品的龙头企业、相关科研事业单位等参观学习,使学生真正看到水产业的希望,增强学生立志投身水产养殖业的信心。

3 创立具有特色的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水产养殖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水产养殖企事业单位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一方面,要求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来之能用,能够立即担当起技术指导工作;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能够将所学的知识逐渐转化到生产中,做出其他非专业学生难以做到的创新性贡献。这就要求在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导师制,强化实践教学[3-5],充分利用校内外科研、实训平台指导培养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3.1 实行导师制。让学生一进大学就由本专业的骨干教师担任导师,全方位引导和关心学生的成长。从大一第二学期起,指导教师要为学生设立科研创新专项,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兴趣和科研技能;进入大二以后,要组织学生申报各类课题,参加各级学科竞赛,指导学生、申请专利、服务地方等;进入大三以后,指导学生确定就业和考研方向;进入大四以后,指导学生生产实践、毕业论文、考研或就业等。让导师成为学生四年本科生活的“守护神”,从而增强师生感情,巩固专业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3.2 充分利用水产养殖学专业依托的“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校内外的实践实训基地等有利条件,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兴趣。

3.3 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从课程体系设置到学时安排,都比较注重理论教学,而对实践教学环节往往不够重视。然而水产养殖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6]。

3.4 利用生物科学学科优势,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水产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强调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原则,夯实学科基础,发挥本专业依托生命科学学院所具备的生物科学学科优势,加强通识性课程的开设力度。

3.5 严格教风,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探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要求专业教师教书育人,坚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因材施教,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普及高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4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强化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实践中的基本功训练。建立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水产业精英人士或专家到学校兼职授课的机制,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以政策规定和鼓励相结合的方法,发动现有教师积极申报、参与各级别课题项目,发表教学及学术论文,编写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实验指导书,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为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下转第20页)

(上接第57页)5 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学生创业

良好的就业和发展前景是水产养殖学专业吸引优质生源和稳定学生专业思想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方设法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引导学生考研继续深造。近年来,本专业所在的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的考研人数和上线率均在我校首屈一指,这对本专业学生的考研有示范带动作用;另外借助生物学科的优势,拓宽学生考研视野,即本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以报考水产养殖相关专业,也可以报考生物学、医药学等相关专业。其二,充分利用师范院校注重师范技能培训的特点,鼓励学生加强基本技能培训。如参加普通话、化学分析工、教师证、会计证等的考证培训,为从事相关教育或其他工作奠定基础。其三,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创业。鼓励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以水产业界成功人士的经历,引导学生去基层,去渔区,去生物技术类企业创业,在创业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总之,在我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应充分利用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科优势,创立具有水产养殖学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水产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以确保新建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康森.中国水产养殖与水产饲料工业的成就与展望[J].科学养鱼,2010(11):1-2.

[2]农业部渔业局.201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3.

[3]石耀华,顾志峰,王永强,等.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8):77-79.

篇2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其中五年制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有了较快的发展。所谓五年制高职即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是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整体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统筹安排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五年制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正是这样的培养方向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而职业素养的培养除了课堂教育之外,学生社团成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与提升的重要阵地。

一、学生社团与职业素养的内涵

关于职业素养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认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由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证明,或者可以通过专业考试验证,而职业价值、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等是隐性职业素养。大量的研究表明,许多毕业生就业遇到困难,不是因为显性素养不够,而是隐性素养欠缺。可见隐性素养在更深层次上影响一个人的发展。

社会及学校对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的重视源于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令人担忧的职业素质现状,“有文化,没教养;有欲望,没理想;有目标,没信仰;有青春,没热情”[1]。如学生在实习或者试用期间不遵守工作时间,或者在工作期间不能遵守工作纪律,以及缺乏对工作的热情和敬业精神。而此类现象在近些年并不是偶然现象,所以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五年制高职学生本身具有一些特点,入学时学生年龄较小,心理、生理处于发育转型阶段,学生兴趣广泛,可塑性强。在校五年,学生年龄跨度较大,阶段性群体差异也较大,所以对于这一群体职业素养的培养就显得更重要。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性群众性学生组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学生社团类型的多样性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五年制高职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高职学生社团活动既有兴趣型又有专业型,社团活动范围既有校园活动又注重向社会扩展,成为培养学生的重要舞台,与学校的课堂教学具有同等的育人功效,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学生社团在我国起步较晚,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校园文化沉淀,以至于长期存在重视程度不足、学生社团定位和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指导力量等问题[2],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社团作用的发挥和进一步发展。

二、五年制高职学生社团建设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作用

近年来,社团建设成为五年制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校对学生社团建设非常重视。作者所在的江苏广播电视学校近几年始终把学生社团建设摆在育人工作的重要位置,学校非常重视社团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团,为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现在学校的社团类型多样,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并且学校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区分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类型对社团建设进行探索,取得一些成效。我校有一个社团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社团,三个社团被评为南京市优秀社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一)社团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由于受到落后教育观念的影响和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职业道德教育长期被教育者所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可以说从未被真正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从未被允许对各种道德取向进行自己的选择”[3]。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2

自我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难将对社会造成许多不利影响。例如,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冲击公众的教育投资心理与消费心理,可能引发新一轮道德失范和社会不公;可能影响到高等教育对社会作用的发挥等。可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何等的重要。另外,一些专业特别是一些长线专业的毕业生为及时实现就业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其择业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已不仅仅是学用一致了,其结果是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关联性日渐减弱[1]。所以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下面我会针对这两方面具体分析进行总结。

一、大学生就业与专业设置的关联研究

首先,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择业时不强求专业对口。高校毕业生面临人生就业的抉择,当代大学生关注更多的是能否能顺利实现就业,就业能否促使其个性的发展及自身价值的实现,而对于所从事的职业是否专业对口则越来越淡化了。

其次,大学生兼职、实习的机会日益增多和透明,但岗位与其专业关联度很低,毕业生兼职、实习通道中,选择学用一致的机会和空间不大。

最后,毕业生就业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学非所用的比例相对较大。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毕业生人生价值得以实现和生活得以保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高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在总体上我国不是大学毕业生人数多而是适合人才市场的适销对路的毕业生少。供求总量失衡的基本格局让毕业生很难实现大多数专业对口就业;历届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总量逐年增加,给应届毕业生以沉重的心理压力,专业对口就业成为理想;大量毕业生扎堆就业,给毕业生选择专业对口的岗位也增加了难度;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出现错位;部分高校毕业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2]。综合这些因素导致了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

二、大学生就业与人才培养间的关联研究

当今社会需要大批复合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但目前我们的专业设置太窄,实践教学效果不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动手能力较低,同时也缺乏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灵活机制。只有继续完善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将来就业状况才会有所好转。

三、以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分析大学生就业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经济与管理学院一改原先的办学模式,力求创新,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培养优秀的学生,为他们将来就业奠定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在教学上,狠抓日常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办学特色,在全校首创“客户定制”式的合作办学模式;

2.高度重视实习基地建设,与一些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3.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手段现代化等诸方面工作中取得了新的突破;

4.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多次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获得较优异的成绩;

5.创建一流的管理实验中心,下设金融工程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用友ERP实训室、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训室、证券投资实训室、商业银行模拟实训室和商务谈判实训室等8个实验(实训)室。

6.在专业建设方面,要做到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注重特色、分类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已成为省特色专业

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6.98%,而签约率仅有15.79%。与其他院系相比,应用性强的专业普遍就业率及签约率都很高,纯学术型专业的就业率就偏低一些。而经济与管理学院所有的5个专业的就业率也是有高有低。与其专业性质有很深的直接关系,热门专业、特色专业及应用性强的专业就业率都很理想,也不乏就业率稍差的专业存在。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十分容易就业,但是变动比较大,所以一般签约的比较少;而像会计学专业,签约率就比市场营销的高。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专业结构虽很独特,但是为了使莘莘学子都能毕业找到一份好工作一直不停地在创新、在改革。

四、针对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两方面解决就业难状况的具体措施

1.将专业建设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相结合。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各个学科专业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反映了专业的科研水平,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在进行专业建设大学生培养方案设计中,应当在充分考虑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大专业以及相关领域应用技能教育内容介绍,教学计划中各门专业课程均应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应用实践项目,将专业见习实践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设为必修课程,使之成为专业就业教育的基础。在教学进度安排上,入学开始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在低年级学习的时候就开始帮助他们设计职业发展的目标,指导他们正确认识将来发展方向,按照学年进度安排适当的课程,逐步强化他们的职业意识和能力锻炼[3]。

2.校企紧密合作,订单式定向培养,实现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校企紧密合作,订单式定向培养”就是高校与企业以协议形式,确定相对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用人单位与在校学生至少提前一年进行角色定位,高校按企业对人才规格和素质的要求对学生强化企业的实用课程,以实现高校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的目标。因此,各高校要在保持原有就业渠道的基础上,为解决用人单位对人才需要的多样性和学校培养人才模式的单一性的矛盾,应加快实施“就业基地化,实行订单式定向人才培养”战略,进一步推动学校就业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努力保证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作为新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应顺应时代的潮流,适应市场的需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文化素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人才培养上,大学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加强德育和诚信教育,广泛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各种社团组织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使其成为德才兼并的高素质合格人才[4]。

4.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适销对路的有用人才。实际操作能力是一个人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的运作能力。传统的大学教育只注重对理论的传授,对理论的运用关注较少,所以培养的人才动手能力较低,创新能力不够,以致许多企业发出人才难求的感叹,而大量大学生却是工作难求。这种局面暴露了在中国用人机制转型的情况下,教育与社会接轨存在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是国家按需分配,单位和学生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因而也不会出现人才的供求矛盾。但是,在今天双向选择的人才市场上,单位和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主体,他们有权选择合适的人才或单位,对企业而言,它用人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希望以最低的成本找到给它带来最大利益的人才,那么对毕业生的实操能力就非常看重。

五、总结

解决就业问题,高校一方面不仅要对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理念进行创新与改进,同时,大学毕业生也有必要改变“一步到位”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期望。青年人胸怀远大的就业理想,然而理想必须与现实契合,没有符合期望的工作宁可漂泊待业的行为,如今已显得不合时宜了。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倡导的是充分开发人的自身资源,为坚持高期望而流于无业恰是对自身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国高校一些指导就业的专家提出“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思路,不失为明智之策[5]。大学生就业应先求稳定再问收入,在择业时不要拘泥于眼前的第一份工作,而是将眼光放得很长远。

参考文献:

[1]杨春平.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与专业关联性的分析.职教探索与研究,2011,01.

[2]王永宁.关于大学生就业与专业关联性的研究.教育与职业,35.

篇4

中图分类号:D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19-01

一、强化中央企业支部体制建设

首先,改善支部工作的内容。支部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工作内容也必须与时展相结合。在确保传统的理论作为支部工作的基石之外,也应密切联系国内外政治信息,并及时补充入支部工作任务之中。另外,工作内容的改善也应加强工作途径的改善,充分发挥出社团、网络等辅助工作途径,确保组织员工充分接受支部工作。另外,加强支部工作队伍的构建。工作队伍也即支部工作的落实者,落实者应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并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发展局势有着科学的认识,从而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课堂。另外,落实者的工作方法也应进行改善,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落实者的工作水平也必须具有相当高度,能够在生活、工作中为其他人员树立正确的学习榜样。

其次,改善支部工作模式。这要求务必要做好支部工作、管理、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将中央企业支部工作深入到企业总体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能够从多个角度接受这种工作,而这种一体化的结合机制也能够保障支部工作的永续开展。另外,应该对支部工作的方式进行必要的改善,从而使得支部工作活动以一种所广泛接受的方式来开展。具体来看,如下几个方面尤其值得强化。第一是对于支部工作要做到尽可能多的非封闭性,从而使更多的人员参与到这种工作活动当中;第二是努力在支部工作活动中增加一定的乐趣,从而一改以往支部工作严厉化的表象,吸引更多的人员参与到工作活动当中;第三是有必要努力推出符合不同组织特点的支部工作体系,从而更为高效的开展支部工作。

最后,有必要对于中央企业支部人员的思想心理因素进行必要的调节,从而保障支部人员从心理上对于支部工作及和谐企业有着极为丰富的认知,提升支部工作的水平。为了保障支部人员工作心理因素的完备性,可以聘请心理专家来为支部人员的心理进行调节与疏导,从而保障从科学性的角度完善支部人员的心理认知。另外,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对中央企业支部人员的心理变化进行监控,从而及时发现支部人员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及时的解决,保障支部工作活动能够在构建和谐企业当中得到很好的执行。当然,中央企业支部人员自身事实上也有必要对于自身的心理状况进行调节,而遇到比较难以疏通的心理问题,也可以向组织进行及时的反映,从而获得科学的辅导。

二、强化中央企业支部内涵建设

第一,有必要提升和谐企业理念在中央企业支部工作当中的地位。中央企业支部工作在和谐企业构建当中进行合理的开展,离不开坚实的理念基础提供的支撑。在这种要求下,具体可以从如下方面开展活动:强化对于网络技术的运用,从而将中央企业支部工作活动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甚至与外在组织之间进行有效的对接,从而各种和谐社会知识能够在不同组织与机构之间得到有效传播;对支部人员平时的工作、生活中的和谐企业思想创新行为进行鼓励与强化;也可以在中央企业内部鼓励员工建立自己的支部工作思想创新组织,从而保障支部人员可以进行有效的联系,在互动中获得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知识进步。

第二,要切实转变观念,提升对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一切行为都要以正确的思想为依据。中央企业支部要顺利地形式日常管理职能,必须端正每位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文化对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文化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进而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要想加强中央企业支部的思想文化建设,必须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摒弃以往一提到思想文化建设就头疼、不重视思想文化建设、认为文化建设可有可无的错误观点,从心理上和行动上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在此要注意两点,一是领导在中央企业支部思想文化建设上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领导的行为是其下属工作人员的榜样,领导对于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视必将激励下属进行这一建设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充分发挥榜样的先进带头作用。在思想文化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涌现出表现优秀的先进分子。可将其树为榜样,做好宣传工作,增强榜样的号召力,增强中央企业支部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共同为中央企业的健康发展做贡献。

第三,要将思想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在目前的中央企业体系中,设有专门从事思想工作的政治处等类似机构,但是对于工作人员的思想方面的学习训练还不是很多,虽然有定期的思想政治学习,但是由于大家的不重视,这种学习多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要改变以往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思想文化建设,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使思想文化建设的过程看得见,成果摸得着,真正发挥思想文化建设对于改进中央企业支部工作作风,提升中央企业工作效率的重要作用。另外,要着力丰富中央企业支部思想文化建设内容。中央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涵义是非常丰富的,涵盖着中央企业支部工作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不同的中央企业支部来说,思想文化建设的侧重点又各有不同。因此,必须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和形式,不断丰富思想文化建设内容。

第四,要着力提升中央企业支部形象。中央企业支部的良好形象对中央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着中央企业支部在职工心中的威望和公信力。中央企业支部的良好形象也是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所在。中央企业支部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争先进位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在中央企业支部内部加强学习培训,提升中央企业支部工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内部作风建设,进行廉政教育。

篇5

首先,以“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是高职校园文化创新建设的客观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指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诸如认真负责、爱岗敬业、踏实勤奋和满腔热情等。这是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合社会需求的重要考量指标。比如医疗卫生单位在聘用高职医学生时,都会首先考虑医学生的医德素养,他们可以容忍医学生在医疗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某些欠缺,但绝不会容忍在医德方面的缺陷。但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是仅靠具体课程就能达到的,而是要依赖于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的长期教育和熏陶,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职业素养。其次,满足“零距离”就业的需要。用人单位在招聘职工时更多地是从现实需求出发,要求新聘的人员能随时上岗,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然而许多高职生在就业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并不能及时转变角色,往往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这无疑会增加用人单位的成本。因此,要使高职生在就业时实现“零距离”,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创新建设中突出职业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二)职业素养培育应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

高职校园文化创新建设必须按照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尽可能突出“职”的特点,融入职业素养培育的要素。首先,职业素养培育要借助一定的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创新建设。高职院校在建设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时,应处处突出“职业素养培育”的特点。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社会基层所需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必须要建设一些能学以致用的实验楼和实训楼等,“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始终应该摆在首要和突出的位置”。[3]高职院校应尽可能建立一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和实验室,融教学与实训为一体,打造培育良好职业素养的外部环境。其次,职业素养培育须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方式体现出来。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4]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特色,通过开展以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校园活动来促进校企融合,这对促进校企双方的合作、信息交流、就业创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促进学校形成自身特色,并使学校的自身定位和特色不断明确,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进而形成社会品牌。总之,职业素养培育与高职校园文化创新建设实际上是统一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的。高职教育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但并意味着职业素养就不重要。一个没有职业素养的人,即使技术很全面,也会因为个人修养的缺失而成为社会的祸害。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途径,其功能恰恰就在于它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陶冶情操的作用。因此,突出以“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高职校园文化创新建设,会让培养出的学生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备与所学的技能相对应的职业素养的“全面”的人。

二、以“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推进高职校园文化创新建设

高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以培养社会所需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立足点,而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不仅是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健全的性格。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和形成又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引导和熏陶。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创新理念,坚持走以“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一)理念:树立以“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长期以来偏重于“专才教育”,在以往的职业教育中存在着偏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特别是当前由于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高校,特别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高职院校的教育越来越偏重于技能上的培养,从而导致了青年学生的人文素质及道德水准严重缺失。在目前这样的一个重技术的时代,知识技能当然有其重要性,但人文素质同样也不容忽视,实际上,人文素质是构成职业素养的基础。1999年3月,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曾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国外教育学界在这方面的理念实际上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们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在理工类院校中极其重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学大纲还着重提出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对于攻读理学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在自然科学和数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大部分,都有同等的硬性要求,学生必须在毕业前上8门人文课程。对于处于转型期的我国来说,在高职教育中,理应吸收国外这些先进理念,强化校园文化在熏陶和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在教育理念上突出以"职业素养培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

(二)原则:确立以“职业性原则”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高职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大量应用型人才,从此定位来看,高职校园文化创新建设应该强调职业性特征。“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必须更多关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内化”[5]。所谓职业性原则,指的是高职校园文化要体现高职教育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突出体现在校园文化与职业素养培育的关系上。高职校园文化作为培养学生多方面才能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等素质的重要途径,应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服务。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与职业素养培育交融与互动,并以此来推进学生整体素养尤其是职业素养的提高,使培养的学生成为兼具技能与道德素质的新型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最终达到让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篇6

论文摘要:以职业素质养成为最终目标,提出“十佳”班委的指导性、激励性、目标性建设与管理机制,并对其设置意义和运作方法进行讨论。

在成功组织的管理要素中,一支优秀的团队必定有一个优秀的管理核心,或者说,组织的核心影响力,对组织的成功起到关键性作用。在班级建设与管理中,作为班主任助手的班干部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体验过某种学生干部角色的孩子,一般要比普通学生进步快,在后期实习和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职业适应性也更强,取得成功的机会更多。可以说,目标性班级管理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重要平台。因此,把“十佳”班委建设与考评机制引入班级建设与管理中,对加强班级管理、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质养成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1“十佳”班委设置目的

中职学校的和谐德育,从学生角度讲,应定位于适合这个群体特征的教育方法;从社会角度讲,应定位于使这个群体养成适合未来职业准入要求的培育手段。“十佳”班委就是基于此而设置的。

(1)近年来,我校在开展和谐德育、不断改进教育与管理机制的进程中,在班级层面,建立了和谐班级N’项创建机制,在学生个人层面,拓展并完善了“人人做品优生、三好生,人人当十佳生”的成长激励制度,但在学生干部管理层面,仍然停留在“优秀学生干部”评比上。用和谐德育的全面性、全体性、全程性原则来考量原有的班干部管理机制,仅仅是对某个独立角色的评比制度,是对学生个体的归结性激励,没有上升到班干部队伍管理与建设的层面上,也不能完全体现有目标的过程性成长教育理念,更没有深入思考如何在其中渗透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十佳”班委建设与考评机制在保留对班干部个体评价与激励制度的基础上,以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为目标,以班干部队伍建设为基本承载,增强了班干部团队管理意识,拓展了班干部管理内涵,其和谐德育的功效而显得饱满和有力。

(2)“十佳”班委的概念更加强调了班干部作为一个群体的组织性、团队性,强化了成员的集体主义观念与团队使命感,提升了优秀学生干部评比的意义,让评比变得少些功利与唯我、少些形式与浮躁,让每个成员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合作中的快乐、感悟踏实中的平和、理解付出中的获取、领会挫折中的福祉,以此强化未来职业人的素质。

(3)“十佳”班委建设与管理机制不但融入了班干部团队潜在的价值诉求,还承载着班集体成长的共同愿景。对每一个学生干部来讲,因有了明确的方向,使得自我管理意识更加强烈,自我教育的行为更加自觉;对班委、班级来讲,班干部工作成效,既与班委每一个成员的素质有关,也与班委的组织力、号召力和影响力有关,又与全班同学的配合、支持密不可分。班委只有把负载着全班同学最基本利益的神圣责任,真诚、负责地承担起来,民主、公正地履行起来,才能获得班级多数成员的信任、理解、支持与配合。所以,做好班委、当好“家”的第一要任,就是在能力所及的前提下,通过班级建设为获取“人心”做好铺垫。实际上,我校和谐班级“N,,项创建机制、以班徽班训为中心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等,催化了“十佳”班委建设与考评机制的产生,而“十佳”班委作为和谐德育体系的重要元素,对促进和谐班级建设、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也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2“十佳”班委建设的具体运作与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十佳”班委建设与考评机制包含“十佳”班委评选条件、活动具体要求、评选办法和原则等具体内容,是集指导性、激励性、目标性为一体的班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教育手段。

(1)根据“十佳”班委的设置条件,从班干部基本职能到动态管理,从队伍管理制度到和谐班级建设,从班干部以身作则到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从班级建设活动到资料整理收集,从班级特色性管理到学生个性化成长,在内涵延伸上,应力求做到教育引导的“两个树立、三个学会、四个结合、五个懂得”,即,使班委成员树立大局和全程意识,树立反思与创新意识;学会在规范行为中实现效益管理,学会在主动学习中养成好习惯,学会在正视挫折中解决问题;注重基础建设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班委活动与学生会、学校管理运作相结合,统一规范与个性包容相结合,学生主体与班主任指导相结合;懂得助手与榜样的关系,懂得自身发展与团队成长的关系,懂得激励与鞭策的关系,懂得挫折与成长的关系,懂得现实与长远的关系。

(2)在遵循设置条件的基础上,“十佳”班委建设应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突出体现教育的指导性、建设的激励性、过程的动态性、发展的灵活性、体验的真实性、成功的共享性和实践的实效性。具体来讲,与和谐班级创建相同,学生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这一活动初始的指导与培训,班主任应承担起全程的引导与教育工作。即在每年10月完成对上一学年学生工作总结表彰的基础上启动本项活动,对高年级以鞭策激励促进再建,对新生班级以示范展示带动班级初建;每年10月至次年6月为实践阶段,期间对新生班级进行包括“十佳”班委、班徽班训创建等内容的班级建设与管理培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开放展示等活动,并通过班级管理月总结、学期中段总结等动态性过程,给予达标指导;每年7月至9月为总结评比阶段,评比结果在全校公示;每年10月为表彰阶段。

篇7

素养即素质、修养。素养表现在职业活动中称为职业素养,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称为个人素质、个人修养。基本职业素养也称职业基本素养,是指在众多职业素养中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素养,主要包括职业意识(公德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等)、职业态度(敬业、务实、坚持、合作等)和职业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抗挫能力、自控能力等)。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知识和技术,其他85%靠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这深刻说明了基本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基本职业素养对高职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曾调研了十余家知名企业,在被问及“员工基本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哪个更重要”时,数十位企业管理人员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前者。很多高职生在就业中惨遭淘汰,不是由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欠缺,恰是因为基本职业素养欠佳。正如智联副总裁赵鹏所言,现在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成绩、知识和经验的欠缺,而是职业规范和职业意识等职业素质的缺乏。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职业素质教育,在培育高职生的基本职业素养上,学校隐性课程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和特点

隐性课程概念是1968年由美国教育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率先提出的,他认为,学生在学校里除了接受读写算等科学文化知识外,还经由非学术途径间接地、潜移默化地获得态度、情感、价值观及其他心理成长。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被杰克逊称为“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1]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隐性课程,一般认为,它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的概念,二者共同构成学校课程体系的两大类型。显性课程又称“正规课程”、“正式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及各类文化知识的专题讲座等。隐性课程又称“隐形课程”、“隐蔽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等,是指没有列入课程计划,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2]

综合相关隐性课程的研究,本文认为,隐性课程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泛在性。我国教育家刘佛年认为:隐性课程既不是课内学科,又不是课外活动,而是“第三类课程”,即校园文化建设,它是“通过整个学校环境、气氛、学校风气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3]这一观念得到较广泛认同。由此可见,隐性课程是学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人不包的教育现象,它渗透于学校生活的时时、处处、人人,不仅涉及学校所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而且涉及一切教育者和受教育对象,涉及学校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

2.潜隐性。隐性课程常被称为“看不见的教育”,潜隐性是其区别于显性课程的鲜明特征。就教育过程而言,显性课程是直接公开地教育影响学生,隐性课程则是学校和教职工不露声色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传递给学生,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的习得在无意识中进行,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非预测性。就教育结果而言,显性课程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考核方式,学校能够采用定量或定性方式检验学习效果。隐性课程是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习得的,其习得倾向非认知心理(非认知心理即不直接参与认知活动,但对认知过程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态度、性格等心理成分),[4]学习效果无法量化,也难以预期,尤其是个体效果、短期效果难以预测,只能进行定性分析,但学生一旦习得,其效果长久且稳定,有的影响甚至终其一生。[5]

二、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

隐性课程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而文化即人化,它依照人的价值和理想改变客观世界和人自身,使之美化并趋于完善。校园文化是教育的有效载体,故隐性课程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或者说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活的教科书,其育人功能强大,在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中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1.导向功能。这是指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人格心理建构等方面所起的引导作用。首先,校园文化蕴含着深层的价值体系,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校园文化为学生个人行为提供了参照系,将他们的个人行为引导到集体目标上来。另外,人格本是个体在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无疑依赖良好的学校教育和校园文化。

2.规范功能。这是指校园文化对学生行为具有重要的规范约束作用,校园文化通过一系列文化因素特别是制度文化发挥规范作用,学校以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来约束学生,鲜明地告诉学生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努力将其言行规范到学校和社会期望的轨道上来。

3.激励功能。这是指校园文化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兴趣和培养能力等的作用,属于精神刺激范畴。优良的校园文化具有催人奋进的力量,大学生只要理解并认同这种文化,它就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激发其精神力量,挖掘并发挥其潜能,使其获得成就感、自豪感。以榜样的激励为例,校园榜样生动体现校园精神,堪称校园文化的形象教材,能在大学生中产生“共生效应”,极大地增强隐性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4.凝聚功能。这是指良好的文化氛围能激发学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这种凝聚作用不仅体现于促使现有团队成员的团结与合作,而且体现于对团队新成员的转化与融合。当大学精神、价值观念等为学生所认同后,就会形成一种较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激发学生为学校建设和个人发展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三、高职隐性课程的开发策略

1.着力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的总和,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整体布局、建筑装饰、设施设备、环境卫生等,是办学的基础条件,其建设与管理直接反映育人理念和办学水平。《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深刻说明了环境对事物的影响。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不可小觑,高职院校不仅要建设绿化、美化、净化且静化的校园环境,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从而美化学生心灵,升华学生精神世界,而且要注重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在校园环境中渗透行业、企业的特色文化,使学生感受企业氛围,培养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倾心构建校园制度文化。《孟子·离娄上》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校园制度文化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规章制度等,作为规范约束师生员工行为的手段,具有鲜明的强制性,也具有极强的教育功能,它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行为约束,促使他们养成文明举止和良好行为习惯。例如,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一种意识,也是企业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优良的制度文化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再如,良好的班集体制度和寝室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高职院校要精心设计制度,培育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在制度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关怀、引导和激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3.精心培育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又称“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不仅包括校园历史传统,而且包括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生活观念、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具体体现于校风、教风、学风及学校人际关系上。例如,如果学校干部职工能够勤政廉政、高效工作、周到服务、团结协作,教师能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精心育人、开拓创新,就会引导学生遵章守纪、文明礼貌、乐观进取、务实创新。高职院校建校历史一般较短,文化积淀相对薄弱,不少院校个性特色不够鲜明,大学精神较为贫乏。因此,要强化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大学精神的培育,狠抓“三风”建设,增厚文化底蕴,营造生机勃勃、积极向上、高雅和谐的文化氛围,滋润学生心田,陶冶其情操,净化其心灵,以巨大的感召力引领学生奋发向上,提高职业素养。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6]高职院校开发隐性课程时,要统筹兼顾,三层并进,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制度文化建设为关键,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构建职业特色与个性特色鲜明,且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文化作为隐性课程的育人作用,担负起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培育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张丽娜.隐性课程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J].中国校园导刊,2011(1).

[2]周国烛,马红麟,王文博.高职教学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3]刘佛年.潜在课程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J],1987(4).

[4]尚晖.历史教育中非认知心理因素及其培养[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7).

篇8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a)-0066-02

社会体育专业作为笔者学院的新办专业,有氧健身操课程作为一门新开设的课程,经过近6年的教学实践与摸索,在积累了一定教学经验的同时也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其中针对学生能够直接就业上岗的职业技能培训匮乏成为该课程面临的首要问题。随着健身市场的日益成熟与快速发展,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面临着社会严峻的挑战,而其职业技能水平直接决定着其是否能得到就业单位的亲睐。文章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就业为切入点,探讨社会体育专业有氧健身操主项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这不仅是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更突显了湖北科技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的宗旨。

1湖北科技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有氧健身操主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1.1有氧健身操主项学生对职业技能培养需求度调查

通过对2011级、2012级、2013级、2014级4个年级有氧健身操主项课学生的调查,有愿意学习有氧健身操职业技能培训内容的学生为100%,可见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是以就业为前提,就业需求的驱使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1.2有氧健身操主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现状分析

在被调查的4个年级有氧健身操主项课学生中,已获取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中心健美操教练资格证书、健身教练资格证书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只占到总人数的17%,在社会健身俱乐部做健身教练兼职的学生仅占到总人数的22%。从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学生在获取职业技能的资格认证方面意识还比较单薄,主动进行职前锻炼的学生比例还较少,这与学生自身的意识、能力水平以及本地的健身市场需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1.3有氧健身操主项课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分析

有氧健身操主项课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过硬的专业技能,鉴于健身市场发展的速度较快,还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及创新意识。目前,湖北科技学院有氧健身操主项课教师都为年轻教师,学生对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及专项基础能力的认可度较高,但在涉及到健身市场流行项目教学时,部分教师就显得力不从心,究其主要原因即为学校教师培训制度以及教师再学习的积极性。

1.4有氧健身操主项课职业技能培养现状分析

从湖北科技学院社会体育专业2010版有氧健身操主项课程大纲的编订情况看,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面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存在针对性差,不能突显专项职业技能的培养;再者,教师在大纲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教师专项技术能力难以较好地完成教学大纲规定内容的问题,造成了学生在职业技能内容掌握方面相对欠缺的的现状。

2社会体育专业有氧健身操主项课职业技能培养的实施方案

职业技能包括在职业环境中用以合理、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职业价值观与态度的各种能力等。[2]笔者结合市场需求和已毕业学生就业情况的分析,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对于有氧健身操相近的健美操、健身健美等主项的学生来说,其主要就业的途径为教师、团操教练、私教、健身俱乐部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岗位。

2.1社会体育专业有氧健身操主项课课程目标的定位

有氧健身操主项课的课程目标依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定位为让学生系统掌握有氧健身操的技术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能胜任有氧健身操教师、团操教练、私人教练等实际工作。从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上,突显职业培养特点,突出其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确定好方向。

2.2社会体育专业有氧健身操主项课课程内容的设置

根据有氧健身操课程目标的定位,笔者将有氧健身操教师、团操教练、私人教练工作应具备的职业技能以能力培养为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有氧健身操课教师应具备的职业技能:成套动作完成与示范能力、专业术语运用能力、写记能力、成套动作创编能力、成套动作的创编能力、音乐的选择与剪辑能力;团操课教练应具备的职业技能:领带能力、专业术语运用能力、写记能力、流行健身课程的设计能力、新课程的开发能力,音乐的选择与剪辑能力;私人教练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基础理论知识(营养学、训练学、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等),功能性训练指导能力,健康评价,体适能和临床运动测试能力,运动处方和程序设计能力,营养与体重管理能力,安全、伤害预防与紧急情况处理的能力。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按照有氧健身操教师专业能力模块、团操教练专业能力模块、私人教练专业能力模块的顺序进行,根据每个职业不同的需求和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模式,创建合适的实践平台,从运用实践出发,全面培养有氧健身操主项课学生的职业技能。

3社会体育专业有氧健身操主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途径研究

3.1以赛事为导向,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以赛促学,旨在利用专业技能竞赛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应积极组织和调动学生参加各种级别、各种形式的比赛,通过比赛的集训、临场比赛,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3.2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性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宗旨出发,搭建实践教育平台。依托学校和社会的健身俱乐部进行团操教练和私人教练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各种职业应该具备的能力。

3.3重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以考促学

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敲门砖,也是其是否具备该职业的从业能力的证明。根据有氧健身操主项课程不同阶段、不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制订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并纳入到课程考核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动作,从而全面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3.4完善师资的培训制度,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构建完善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打造一支业务精湛,能力突出,求实创新的教师队伍。有氧健身操运动具有内容包涵广、项目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师资培训制度,让教师能够走出去,并根据自己的特长创造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让自身所长能够适应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4结语

社会体育专业有氧健身操主项课程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订职业技能培养相关策略与方案,从而使职业技能培养能够更好地融入有氧健身操主项学生教学中,以便为各高校体育院系有氧健身操主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供参考价值,以更好地完善高校体育院系有氧健身操主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时倩,陈洗玲.陕西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体现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6):668-671.

篇9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竞争的加剧,各行各业对其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调了要将素质教育特别是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高职生的素质教育主要以职业素养养成为实现途径,培养高职学生崇高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能力。因此,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也必须要把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与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等的培养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做好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教育。

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环境建设,是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和保障,也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内涵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一部分高职院校不仅设计建设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方案,还完善并建设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基地和机制,可称之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环境建设。本文重点通过剖析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机制、措施、成效等,探讨职业素质养成的环境建设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一、氛围感化——企业文化环境建设

职业素质是指从事某个职业的人自身所具备的适应此职业的内在自身条件,是否适应主要是取决于职业素质能否达到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不同的职业对其从业人员又有不同的要求。职业素质的培养既离不开内因个体倾向的优势作用,又要靠外因教育灌输和氛围熏陶的影响,按照学生将来职业方向的培养要求,在职业教育的环境建设中注重渗透行业和企业的特色文化,不仅有利于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而且更有利于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

首先,要紧紧抓住新生始业教育这一环节,通过聘请行业专家、专业教师、优秀校友举办讲座和现身说法,让学生尽快了解所学专业,喜欢所学专业,热爱所学专业,把专业思想和职业愿景联系起来。其次,要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注重融入行业特色和企业文化,通过校园楼宇冠名、企业理念与文化上墙、校友风采展览等,直观展示优秀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理念外化式的教育。再次,要把企业优秀文化模式和技术优势引进学生的第二课堂,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和形式,深化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把学生专业理论学习、专业技能训练和学生的兴趣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最后,要把知识讲授、问题研讨、参观调查、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通过举办行业、企业的优秀人士对话访谈,学生亲自采访杰出校友、成功人士,邀请已毕业的本专业优秀的校友或者业内知名成功人士讲座等,实现未来自我形象的理想塑造,培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自豪感。

二、品德优化——职业道德环境建设

职业道德是指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不同的职业对职业道德的内涵和要求也不尽相同,职业道德是职业人确立职业信念,调整职业行为,追求职业理想的根本保证。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首要方面,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是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核心,高职院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注重职业道德培养为重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把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

职业道德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引导、培养和养成训练,无论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还是职业道德的养成,也都需要与其相匹配的职业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因此,高职院校应十分重视校园德育环境建设,加强学生第二课堂的基地和环境建设,为有效开展职业素质养成搭建平台,充分发挥隐形教育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就有高职院校设计了以诚信文化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环境建设项目,以技术能力为核心的职业素质拓展环境建设项目,以仪表形象为核心的职业礼仪培训环境建设项目,建设了供学生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与实践活动的职业素质养成基地。

职业素质养成基地的建设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提供了硬件保障,同时也促进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提升的机制建设,通过软、硬件建设营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素质养成氛围。以诚信文化为核心的金融职业道德环境建设,把诚信教育和行为观测、考核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提升学生诚信意识和诚信品德。在诚信观察中,建立了观测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诚信品德指标、诚信生活指标、诚信经济指标、诚信学习指标和诚信就业指标等项目,一级指标下设二十多项二级指标,如诚信概念认知度调查、个人日常诚信行为态度调查、对待他人诚信行为态度调查、言行一致情况调查、体育器材借用偿还情况、诚信伞丢失情况、助学贷款还贷情况、诚信考试情况等,通过实测和问卷调查获得二级指数,并定期对比诚信指数。构建以诚信文化为核心的金融职业道德环境,不仅推进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更有效提升了金融“职业人”的从业能力,从而有助于其职业能力的更好发挥。

三、业务深化——职业能力环境建设

素质靠养成,能力靠训练。无论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还是职业素质的养成,都需要营造业务能力深化的氛围和职业能力提升的环境。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既要遵循教育规律,还要遵循市场规律,既要符合社会需求,还要考虑学生个人需要,按照职业发展对职业人的内涵要求来培养高职学生,不仅使其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而且还可以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人的新要求。  能力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实践教学提高职业能力的必然环节。高职院校应特别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环境建设,通过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改善实训基地条件,把模拟仿真教学和真实的实习、实训结合起来。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要注重普通性培训和通用性训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群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通过专业实训、岗位实习和顶岗实践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对校内实训基地的重要补充,它更强调现场性和专业性,它能保证学生实践训练的真实性,在从业人员的专业指导下,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学校要注重与相应的行业密切合作,借用企业和行业的师资力量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高业务能力。高职院校还应重视把职业教育向企业延伸,鼓励一些技术上先进、经营上良好、又热心与高职院校共同创新的行业和企业单位,吸引它们参与到高职教育的实训基地建设中来。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生产和服务的第一线为行业和企业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展示高职学生的职业才华和能力,也为今后的求职和从事职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技能强化——职业操守环境建设

有了正确的职业意识,并不等于有了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习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职业操守的培养是确保高职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保障。在职业操守养成环境建设中,不单是学生实习、实训的硬环境建设,更重要的是学校与企业、行业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实习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的软环境建设。

激发高职学生职业兴趣是培养他们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前提,职业兴趣有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提高反过来会激起更高的学习兴趣。鼓励各种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兴趣的学生社团的建立,把高职院校的学生第二课堂社团活动与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紧密结合,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学生职业素质提升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组织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职业素质培养活动和竞赛,寓职业教育于文化娱乐活动之中,引导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树立职业意识,培养职业道德,塑造职业形象,提高职业能力。通过开展技能尖子培养工程和举办技能竞赛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带动学生学习技能、练习技能的兴趣。加强学生技能协会的指导和训练,带动广大同学参与技能训练,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五、仪表美化——职业礼仪环境建设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3-0045-03

随着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管理、技能和服务等各类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实际上,一边是社会体育岗位的巨大缺口,另一边却是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的不断下滑,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率低、岗位流动性大等问题比较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社会体育岗位需求分析和改革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两方面入手。

一、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对人才职业素质需求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始终处于一个长期的社会转型之中[1],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鉴于缓解工作压力、放松身心、休闲旅游等方面的原因,特别是老龄社会的到来,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主动进行身体锻炼的意愿空前高涨,各种形式的社会体育健身活动层出不穷,这是我国社会体育大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以社会体育为载体的各种复合型体育产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形式,形成了庞大的新型社会体育行业群体。新型的社会体育行业由于其他经济产业的加入,与原有的社会体育企业在经营目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管理模式、经济增长点等多个方面有了根本性的区别,对于从业人员也从单纯的注重体育技能要求,转变为对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另外,由于体育产业经营方式的分化,社会体育岗位的职业要求也日趋细化,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纵观社会体育人才职业能力的构成,除体育健身知识,运动训练技能外,还需要具备服务、营销、沟通、团队等多方面能力。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当前社会体育对人才的需求除一般性的职业能力外,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成为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的前四位职业素质[2],其中服务意识、沟通能力、营销手段和团队意识等职业能力的强弱是衡量社会体育人才职业能力的重要标准,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来完成。

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发展现状

(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

截至2014年,全国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涉及专门院校、师范类、理工类等各种类型高校。各校的培养目标侧重点虽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服务于各种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方面的[3]。在培养方向上,社会体育专业从原有的体育健身指导扩展为康复保健、体育营销、体育管理、体育媒体、户外运动等多个专业方向,与社会体育行业的发展契合愈加紧密。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重视不足,导致学生对于社会体育行业的职业需求和认同度不高。另外,由于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体育项目的发展及变化周期明显缩短,学生掌握的社会体育知识和技能过时较快,学生就业后经常出现知识陈旧、落后等现象。

(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学术教育理念导致高校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社会体育专业在开设之初,所有的课程设置方案及教学环节安排都是借鉴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体系制定的,课程体系和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上是一致的。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于实践教学投入依然不足。对于实践教学不重视,导致现有实践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及考核制度不完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数不到总学时数的20%[4];没有完善的独立实践教学体系,缺乏与技能学习相匹配的阶段性实习环节;对于学生就业观念培养不重视,导致学生对于社会体育岗位的职业需求较低,对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差,抵触情绪大,常常应付了事;实习环节的考核过程及标准不明确,随意性大,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践情况。

三、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职业素质的构成

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劳动者内在的、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的形成主要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和自我提高等途径形成和发展[5],一般可分为专业职业素质和非专业职业素质。专业素质主要指与从事工作岗位有关的知识和技能,非专业素质是指除专业能力之外的职业文化知识、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心理及人格等,非专业素质往往更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特征[6]。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出口,如何将大学生的各种知识和能力转化为高水平的职业素质,是衡量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社会体育岗位加工和服务的对象不是某种产品,而是具有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自我意识的人,单纯的具有体育专业素质并不能胜任这一行业的职业需求。从社会体育行业的发展及岗位的职业特点来看,对于从业者的服务意识、沟通能力、营销手段和团队意识等职业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综合职业素质的高低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的职业实践来完成,因此,必须对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建立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建立分阶段、分层次的实习模式

体育专业职业素质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原有的专业素质实都放在第四学年来进行,由于学习的体育知识和项目比较多,时间过长会出现遗忘和技能退化现象,影响到专业实习的质量,另外,体育技能传授的方法、手段和技巧的形成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以上原因,将专业素质实习由原先的集中实习改变为分阶段实习,和专业教学体系各个阶段相结合,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相结合,利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实习,在巩固提高体育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职业素质。

服务意识、沟通能力、营销手段和团队意识等职业能力的形成需要以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经历作为基础,因此,要把大学生放到完全的社会实践环境中进行锻炼和培养,在不断的尝试、挫折、总结和反思中去获得实践经验,形成自我职业兴趣、职业心理和生涯规划能力。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按照先校内后校外、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分阶段、分岗位进行有目的的职位实习,教师要跟踪了解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情况和特点,协助学生确定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早为就业做准备。

2.建立学生实习评价体系和档案制度

建立大学生实习评价体系,对每一次专业技能实习和管理、营销等岗位实习进行评价分析,并形成文字材料,提交给学院教务部门。评价体系分为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校内指导教师评价、校外指导教练评价和校外实习基地领导评价,从各个角度对于大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对于学生的实习体系进行总结和修正,使社会体育专业的实习教学与专业发展相适应,形成一个闭合的实习教学系统。建立学生实习档案制度,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实习情况和评价结果全部归档保存,并定期和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各项素质情况及特点,预期能达到的效果是什么,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同时指导学生改进不足,提高各项职业素质。

3.重点建设校内外社会体育实践基地

校内社会体育实践基地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职业培训的第一站,学生专业技能的实习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基本上要在这里完成,同时对于各种管理和营销等岗位进行初步了解和实践,因此,校内实践基地是社会体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好校内社会体育实践基地的建设规划,确定建设原则。第二,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建立不同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实践基地的运行效率和教学效果。第三,引进俱乐部管理模式,构建俱乐部经营团队,以在校学生和教师为营销和服务对象进行实际运营,重点培养大四学生的各种职业素质和积累实践经验,为最后的就业做好准备。最后,依托校内社会体育实践基地建立短期培训及年轻教师轮换培等制度,促进专业教师队伍知识、技能的更新和替换,保证专业教学质量。

校外社会体育实践基地建设要在与健身俱乐部合作的基础上,扩大实践基地合作范围。要根据所在地域特点和经济发展现状,选择就业需求大、就业质量高、职业生涯长久的社会体育行业企业作为合作对象。例如,随着滑雪项目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冬季旅游的新特点,东北地区应把各个大型滑雪场作为实践基地建设的主要合作对象。同时,对于社会体育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判断,掌握社会体育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不断调整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另外,要加强公益性的社会体育实践基地建设,如与体育管理部门合作建立若干小型实践基地,为社区体育服务,为中老年健身群体服务,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参 考 文 献

[1]雷艳云,李艳翎.社会转型期中国体育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28):8-11.

[2]陈雪娟,牛小洪.我国健身市场人才需求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研究[J].体育与科学(35):80-84.

[3]汪爱平,范洪彬,李焰,张勇斌.我国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规范性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85-87.

[4]田英,郑玉霞,李凤娟.论高校社会体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139-141.

[5][6]许启贤.职业素质及其构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4-17.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Quality

Qu Honggang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4-0039-03

一、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范性不断地弱化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高学历层次小学教师的主渠道,其专业定位、培养方向、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的确定和设置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专业建设中,要求毕业生一方面在学科专业水平上要具备本科生的基本素质,达到本科的规格,另一方面又要培养学生的本专业的综合素质、教育素养,能执教一门主要课程和相关的其他课程的能力。这就使得很多高校自然而然地沿用了培养中学教师比较成熟的模式:“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教育教学实习”的方式来培养小学教师。这种参照中学教师培养方法,认为知识的叠加再加实习,就可以培养好小学教师,出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出现了侧重某一专业方向的学习,有“中学教师化”的偏向。如小学语文方向,语言、文学等专业知识虽然强了,学历提高了,知识面却窄了,教师教育的能力、水平也下降了。二是由于高校教师不了解小学,在专业思想教育方面缺乏针对性,缺乏示范性,培养的毕业生职业情感差,站不稳三尺讲台,不如过去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和热爱小学教育。三是由于专业技能训练不到位,教学技能不扎实,综合知识应用不自如,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出现以上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第一,专业历史较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学教师教育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是从1998年开始的。此后,原先的由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的体系被打破,高校需要重新建立培养体系,需要立足历史,着眼未来,需要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甚至是时间的积淀。第二,忽视专业特点,导致效果不明显。一是高校的师资准备不足。高校缺乏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对小学有研究的专业教师,培养来不及,引进有困难。二是教材准备不足。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要在短时间内组织编写或改造一套行之有效的教材,具有针对性又符合学历要求,有一定的难度。三是培养模式简单化。培养方案基本上是安排第一、二学年侧重于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的学习,第三、四学年才侧重于专业教育的学习与教师技能训练。承担通识教育、专业基础的教师往往不管小学教师技能训练,这样,把四年的学习时间人为地分成了两个小循环,忽视了四年都应成为一个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征(包括专业思想教育)、按照小学教育教学的职业需要以及教师专业化教育的需要来组织安排教育活动、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的一个整体的大循环。

(二)就业压力带来的困惑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在社会层面,提供的小学教师岗位较少,有的地方只有符合报名条件的1/6或更少。随着农村人口往城市转移,农村就学的孩子在减少,大部分地区实行了撤点并校,一个乡镇基本上只有一所中心小学,及很少的完小,再也没有一个村一所小学了。农村小学班级数少,班人数少,编制相对紧张等因素,造成社会吸纳小学教师的总量较少。而另一方面,小学教师的准入又向社会开放,只要是有教师资格证的社会人员,非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包括原先学历不达标的在职教师,通过获得高学历,考试考核合格,都可以进入教育系统,竞争教师职位。

在学校层面,除部分本科高校招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外,还有部分高职高专学校也在招收专科层次的面向小学的学生。一方面是就业压力大,一方面又是在扩大招生规模,这就势必给现有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在校生带来冲击。我们发现,到了三年级,越到高年级或越临近毕业越兴奋不起来,原先的一、二年级较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技能训练等,积极性很高,主动性很强的情况开始变化了,原先为小学教育服务而努力的决心开始变了,开始怀疑自己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是否有用了;有的准备考研、有的开始考取驾驶证,准备争取其他的技术资格证,如:会计证、心理咨询证,甚至是营养师证、育婴师证等。这样,学生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非专业方面的学习,这些学生万一没考上研究生等,本科的专业也丢了,冲淡了职业精神的培育和积淀。

在学生本身的层面,并不是百分之百都是为了当教师而报考小学教育专业的。据笔者所在的学校调查,真正是自己填报志愿而进入小学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只占1/3,另外2/3是没办法,为了上大学等原因来到学校的,这样,势必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专业而学习的心理准备不足,缺乏职业认同感。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只有少数师范生是出于自身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向往而就读师范专业的,更多的师范生是出于就业谋生的考虑而选择师范专业。他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仅有粗浅的情感认识,谈不上教师职业情感。[1]

以上种种原因,不断冲击着职业精神的培育,不断冲击着我们认为比较理想的培养方案,使专业建设的成效受到置疑,人才培养的目标打了折扣。

(三)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困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资,在教学和科研专长方向上必须和小学教师专业的培养相匹配。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这支队伍将要突出小学教育研究,参与小学教学改革实践,在整体上既要有学科学术背景的,又要有小学教育实践背景的;对教师个体来说,既要承担高校本科课程教学任务,又要能了解小学、熟悉小学、研究小学;需要教师扩充知识面,注重学科专业的横向拓宽和了解前沿态势,更新知识结构,又要有审视、关注小学教育的眼光,及时掌握小学教育实践第一线的前沿信息和研究成果。在教学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承担小学教师的示范作用,站在讲台上,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眼中的“教师模特”。因此,同样有教书育人的任务,同样要求教师是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还是教育的专家;不仅要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规范,还要有新的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使得该专业每一位教师的着力点,能作用于师范生,保证其指向是一致的,即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

高校要求的学术、业务环境,决定了高校必须讲究学术性,强调科研成果。在这样的氛围中,小学教育研究所得的成果,很难与学术成果等同。即使在本校的教学成果评选中,也会被认为较简单且基础而不被重视。这样,迫使教师更多地转向理论研究,追求高学术品位,而脱离小学教育实际,甚至不再热心做面向小学的应用性研究。即使是高师这样的学校,由于举办小学教育专业的历史不长,较多的是培养中学教师的经验积累,强调的也是学科知识与相关的学术背景。原先由师范学校合并到高校来的教师,虽然对小学教育教学较熟悉,也因有被“边缘化”的危机感,惟恐自己的学术水平低满足不了高校的要求,把精力放在了理论研究上,降低了对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特别是对小学教材和课堂教学研究的热情。过去中等师范学校注重研究师范性,提倡面向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注重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教师敬业精神培养,有着浓厚的师范教育文化氛围;教师能够深入小学,把小学看成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的基地,从而了解小学,与小学教师一起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小学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师言传身教,做好为人师表的示范性。这种情况,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恐难再现。

二、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于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始终

(一)坚持专业思想教育,培养职业精神

小学教师的职业精神是指对小学教育事业的一种追求,对教师职业向往的一种态度情感。这种精神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今后做好教育教学的力量源泉和内在动力。小学教育的专业建设,应当有利于这种精神的培育。我们知道,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能适应我国小学教育发展需要,具备良好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情感,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小学教师,我们制定的培养目标应与社会要求的和希望的结果是一致的。

小学教师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等素质基础,要靠职前的教育训练而获得,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主要是通过小学教育专业的学习来完成。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的教师职业素质特别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形成,促进小学教师基本能力的发展。当然,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并不完全能由学校的教育而获得。专业知识范围广,是动态的,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不断积累获得的;专业道德,是教师在对工作的主动追求的基础上发展完善的。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是应当在教师的职业精神的驱动下不断发展的。

(二)重视教师技能训练,发展职业能力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主要表现在普通话(口语)、写字、教学工作技能和班主任工作这几个方面,职业技能训练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毕业生的重要环节,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许多知识的描述、展现,需要教师丰富的技能辅助;课堂上学生是否理解、掌握,需要教师灵活应对、观言察色;丰富的教育活动,也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小学教师在工作的性质方面,并不全是学科方面专业知识的教学。小学教育很重要的特点是基础性、全面性,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为国家、社会培养多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的启蒙教育。这种启蒙是全方位的,除了教学外,小学教师还要承担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社会期望值高,责任重大。在课堂教学方面,平常的一节课,如:语文、数学等,往往融进了文学(史、地)、语言、书法、绘画等多种知识和技巧,甚至是现代高科技知识,缺少某一方面,都不能很形象地启发学生的智能。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往往有从师心理,教师个人人格魅力对他们的影响大,就要求小学教师更要符合职业规范,思想素质高,讲究教育教学的技巧,给学生更好的人格榜样。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要有利于职前学生思想素质的养成,有重视教师技能训练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做到四年不断线,训练有指导、有考核,有师生、学生的互教互学,传帮带等。

(三)着眼教师未来发展,关注小学教育

现在的教师不仅仅是教学工作者,还是一名研究者,这一观念已被普遍接受。将培养反思型的教师前移,让其根植于小学教育专业的职前教育中也早有呼声。从教师专业化角度来看,专业化教师成长的路径应当是职前教育培养、入职适应培训、职后提高培训这样的终身学习,才有可能从职前教育阶段培养的合格的师范毕业生—入职的新教师—适应工作的经验型教师—具有一定理论的专家型教师成为可能。[2]我们希望的小学教育专业多考虑,多关注,多研究小学教育,就是要使步入教师这一行业的人,早日成为适应小学教育教学的优秀教师、小学“教育家”这样的卓越人才。对于职前教育的师范生来说,只有心里爱师尊师,才有从事教师职业的情感,才有今后爱岗和从师从教的动力,才能爱学生。在教师的岗位上充满朝气,有拼劲,能自我发展。

着眼于教师的未来发展,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关注小学、研究小学,并服务小学。关注小学教师的新研究,新成果,并结合教学带给学生更好的视野,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区别于专科生的合格毕业生,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056-02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常规性教学工作,是毕业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总结与提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毕业生就业前一次岗位能力锻炼与体验的机会。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学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与综合职业素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计划中,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130学时,5学分,占实践教学总量的1/5。由此可见,毕业设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顺利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学生多,教师少 扩招使高职院校各专业招生规模大增,学生人数增多,师资力量不足,出现一个教师指导二三十个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现象。规模扩大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一般为每周20多学时,而教师精力有限,这是许多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仪器设备和经费投入不足,选题脱离实际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有多个校区,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实训仪器设备往往只集中在一个校区,各校区之间实训设备分配不合理。为了方便学生就业,毕业生迁往离城区较近的校区上课,很难实现资源共享,造成完成毕业设计所需的仪器设备严重不足,所以选题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加之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所选题目脱离岗位工作过程,致使有些毕业设计流于形式。

完成时间短 毕业设计一般在最后一学期进行,而即将毕业的学生急于找工作,心情浮躁,没有心思做毕业设计。时间短,学生很难完成任务。

创新能力不强,论文写作水平低 在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培养操作能力的课程占了半数以上,忽略了文献检索、写作等语言应用方面的课程,致使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如何获取文献资料,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很多学生表示,在校期间没看过期刊论文,没查过文献,也不知道对本专业有何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让学生自己想出有创意的毕业设计课题和方案,往往依赖指导教师布置的题目,照着指导教师的设计思路去完成毕业设计。最终结果是,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创新能力不强,没有真正实现毕业设计这一重要教学环节的预期功能。毕业设计试验完成后,如何组织语言把结果用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又成了一大难题。有时,往往有创新的设计思路,有很好的试验结果,却不能很好地通过论文表达出来,学生论文写作水平欠缺。

缺乏监管和激励机制 对于毕业设计这一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很难制定出一套具体的管理办法。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单靠指导教师监督检查是不够的,学生自觉性方面也需提高,学校、教师、学生三方之间缺乏一套激励机制,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几点经验

延长毕业设计完成时间 把论文设计教学工作提前到二年级下学期至毕业之前完成。这样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毕业设计,也可充分利用主校区实训室仪器设备资源,解决校区之间实训设备配备不平衡的矛盾。指导教师方面,在不增加师资的情况下,可把外聘教师利用起来,适当给予报酬,采取自愿的原则,指导一些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开设的某一课程,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题目来做。如开设《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理化分析技术》、《仪器分析》等课程的教师把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在系统讲授课程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当然,也可根据指导教师的擅长进行选题。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各高职院校把顶岗实习作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计划来实施。与很多高职院校的做法一样,以往在我们的专业教学计划设置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单独设置、单独进行的,顶岗实习在企业现场完成,毕业设计在学校完成。在几年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摸索出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是将毕业设计(论文)和顶岗实习结合起来进行的模式。在该模式下,学生的毕业论文和顶岗实习环节同步进行。三年来,学校组织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前往广州酒家、东方宾馆、流花宾馆、广州尚加食品有限公司、珠江饼业、东莞东升酱油厂、广东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等多家企业和单位顶岗实习,学习糕点生产、酱油生产等质量管控和检测,完成了近200人次的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实践。此外,也有学生到自己联系的各地食品营养咨询机构和食品检测机构进行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的实践。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学校规定35周岁以下的年轻教师要轮流带队实习,实习带队教师住在企业里,或每周至少有2天下企业实践,提升年轻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指导水平。同时也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共同管理和指导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由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带队实习教师共同评价,分别占60%和40%。

完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 我们更加注重毕业设计过程的监控,学院、系、教研室负责人共同参与其中,定期抽查和督促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在激励机制方面,把学生各种评优与毕业设计成绩结合起来;适当增加指导教师的课酬,如由原来的2学时/组计算课酬,增加到3学时/组计算课酬,并把指导毕业设计工作纳入教师教学任务的一部分,和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挂钩;对于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给予学生和指导教师相应的奖励。这样,提高了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补修文献检索和写作类选修课程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过程中出现论文设计不够新颖、写作水平低的问题。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偏重于化学和检测类等专业技能核心课程的开设,而忽略了文献检索和写作类课程。鉴于此,我们指导学生在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的同时,补修了文献检索和应用文写作等类似选修课,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实践过程中,既有与高职其他专业毕业设计共同面临的问题,又有其特有的问题,以往的传统毕业设计模式越来越体现出弊端。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能否以更合理的途径来进行,以便更加体现其特色,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崇炯.高职工科类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2):24-26.

[2]穆学玲,吴凌云.对高职化工类专业毕业设计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28-29.

[3]徐立志,贾敏.对高职毕业设计进行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5(2):36-37.

[4]吴红,冷士良,徐冬梅.高职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的构想[J].煤炭高等教育,2009,27(6):110-111.

篇13

近年来,伴随着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和明显,无论从专业社团数量,还是从参加专业社团的人数来看,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社团建设的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社团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校内由一群有志于某一专业或某一方向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兴趣爱好自愿组织而成的一种学生团体。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社团建设是以专业群或相关专业为依托建立相匹配的专业社团。专业社团建设可以充分利用专业群或相关专业的资源(如技术资料、实训设备、教学模具、多媒体设备、实训室等),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技能训练、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搭建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专业社团建设能够引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本专业学生可以产生很强烈的吸引力。专业社团建设使学生课余能量应用到专业动手能力培养上,达到两全其美的目的,既能把一些学生从违纪违规的边缘拉回来,又能使学生学到技能,有一种成就和归属感。甚至一大批专业社团的建立和建设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实践锻炼的舞台,因为一个专业社团就是一个“模拟的企业”。

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社团建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1.是新时期教师教书育人的新载体。专业社团作为一种新的学生社团组织形式,它与相关专业教师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学生专业社团的活动已经成为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许多专业教师在组织与指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目标融合到活动中,成为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新载体。

2.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新途径。专业社团活动主要是围绕专业开展的,它的专业性与针对性较强。因此,专业社团的正常活动中始终也包含着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比如,表达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等职业能力的培养。

3.是学生专业实践的新舞台。专业社团建设将学生实践教学的课堂进行了有效延续,提供了新的舞台。由于许多专业社团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着学生所学的专业而进行的,并且目的性也相当明确,因此学生的专业实践在这里得到了有效延续和充实。

4.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新动力。由于专业社团建设与专业结合紧密,因此,它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意义非常重大。专业社团成员在参加专业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与锻炼,专业社团成为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新动力。

5.是社团建设创新的新形式。由于专业社团是依托专业群或相关专业而立,它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领域内有一个具体的依托与基础,因此,专业社团不论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它都是对学生社团建设的创新,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学生社团建设中经费、指导教师不足和社团活动场地等问题。

三、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社团建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社团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舞台。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不随工作岗位的变化而变化,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它涉及到表达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社团建设正是为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在专业社团中,学生进行自治管理,有序地开展各项活动,再加上有专业教师的有力引导,使加入专业社团的学生能够得以借助这一舞台,充分培养和锻练自身的交往能力,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华。专业社团对发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行为的养成,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社团是培养学生通用管理能力的舞台。通用管理能力涉及到自我发展管理能力、团队建设管理能力、资源使用管理能力、运营绩效管理能力。

专业社团的建立正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通用管理能力的舞台。专业社团的特性,决定了它的管理机制是由社团管理部门宏观指导与专业教研组等具体管理及学生积极参与相结合的协作管理机制。在专业社团建设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专业社团各种活动开展,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一定的通用管理能力。如活动的组织开展、社团成员的管理、社团活动场地的管理等。

3.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社团是培养学生通用生产能力的舞台。通用生产能力涉及到熟练操作、安全生产、减少损耗、产品符合规格与创新等。

通过专业社团,让学生了解到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不仅需要学生努力学会各种理论知识,掌握各种技能,还需在实践中锻炼。同时,要求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去实践和总结,能灵活多变、举一反三地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专业社团活动中,能把学生的技能培训、试验实际操作、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4.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社团是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社团的建设,通过优秀企业文化进社团的方式,根据行业、企业文化要求制定“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社团活动策划。不同的专业社团在引入和吸收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企业文化进行整合。让参加社团的学生能够在专业社团的活动中直接接触到企业文化,并培养相应的企业文化素养,达到与企业零对接的目的。如,在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大力倡导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协作能力、加强遵纪守法教育、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使专业社团成为不断拓展企业文化进校园的阵地。

5.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社团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专业社团活动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专业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民主、团结、协作的能力。专业社团负责人一般由社团成员民主推荐产生,在活动时只是起到牵头组织作用,活动内容由专业社团成员集体讨论决定。在专业社团活动中,成员之间可以平等地交换意见,没有所谓的权威,有较为浓厚的民主气氛。专业社团组织者从思维方式、开展活动的方式,都由依赖变为自立,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组织、社交、语言表达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

总之,随着当前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社团的建设将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具有新时代的意义。对于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继兵.站在先进文化的高度引导学生社团建设[J].社会学研究,2002,(9).

[2] 李栓久.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辟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途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3] 吴冬梅,孙勇.发挥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 张家祥,等.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