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学生就业的特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

篇1

【中图分类号】B844.2

大学生的就业与考研,一直是所有大学生都面临的一个选择,也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对于这样关键的抉择,应该如何科学地引导是作为高校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任何一种决策,都是在一定环境下,按照一定流程,由单个人或多个人集体做出的。决策不仅仅只是一个客观过程,还涉及大量的个人情感以及价值判断等主观因素。因此,首先我们必须梳理一下影响大学生决策的所有因素,这便于我们更好地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虽然他们吸收了大量社会信息,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但是他们大多缺乏实际社会经验和深刻的自身经历,因此很难做出恰当的决定。心理学家曾尝试用多个模型来解释人们做选择的动机。赫尔主张行为的能量是由驱力提供的,并进一步主张行为是由驱力和习惯的乘法效应形成的。斯金纳放弃了赫尔关于驱力的思想,但是保留并强化了行为的能量学说。根据他的理论,行为处于外部奖赏的控制:积极的奖赏增加行为的可能性,而消极的奖赏降低行为的可能性。因此,本文也会从驱动力的角度来阐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在择业与考研这个十字路口,根据大学生是否准备参与考研,我们把他们划分为两大类群体:准备参与考研和不参与考研的大学生群体,并就此进行分类探讨。

第一类:准备参与考研的大学生群体

对于准备参与考研的大学生群体,他们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表象特征:一种是考研前参与过就业过程的群体,一种是考研前没有参与就业过程的群体。我们先来看后一种,即没有参与过就业过程的考研群体。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他们有一种期望:高学历能更大概率地带给未来人生更好的价值。正是这样的一种期望成为了他们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根本驱动力。这种期望的形成多数来自于他们自身对社会的观察,来自于对学历和社会地位及自我实现关系的概括性总结。当然我们也看到,在当今中国的特殊环境下,还有一些因素不能忽视。比如考上更有影响力的学校,或者自己更感兴趣亦或更具备社会竞争力的专业,又或者希望按照体制规则进入教育和科研领域。这样的群体是孤注一掷在考研这条路上的,因此短期也没有做好备选准备。如果没有考上,通常是接着再考,或再考虑就业问题。正是因为这样优先级上的安排,使这部分考研群体心理上有了一定的压力,甚至有了那种回到高考时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感。中国现在的就业体制,对于没有考研成功又仅凭自身能力进行就业的学生群体有一定劣势。因为机会的先入优势被那些直接选择就业的学生群体占据了。然而,对于依靠外部帮助就业的群体,他们在考研失败后的机会成本就很低,这会使得他们的心态更好。因此,高校教师要善于甄别这些考研人群的差异,了解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

另外一种情况是关于考研前参与过就业过程的学生群体。这类学生通常是希望谋求更多的选择可能性来获取心理上的安全感。他们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双线上进行精力调整,毕竟就业与考研所做的准备工作相差甚远。在大学校园里流传“难就业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当今就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但别无选择。“大四不考研,天天像过年”,即便学习已不再是乐趣,但还是有人选择了继续学习。与单纯考研的群体相比较,这类学生在考研的驱动力上有本质的区别。满意的工作机会是他们做出这样多重准备的根本驱动力。当工作机会不满足其心理预期时,如果考研成功,他们选择读研的可能性更大。而由于中国研究生招生体制的现状,事实上存在相当大比例的考研失败群体。面对考研失败,这些学生拿到的工作机会将是他们未来发展道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我们将在第二类人群中探讨与此相关的就业心理。

对于以上这大类考研群体,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帮助他们舒缓心理压力,尽可能地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以引导他们做出考研学校或专业方面的决策。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教师不需要过多地灌输形而上的价值观,而更多需要的是对他们恰当的关心。

第二类:不参与考研的大学生群体

我们再把焦点集中到只参与择业的这类学生群体中。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即人的自尊。而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此外,人类在生存需求层次有对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工作职位保障这些更底层次的需求。而以上这些需求层次正是大W生做就业抉择的根本出发点。与之相应的,从表向上我们会看到发展空间,物质回报,兴趣爱好等这些纬度。

资源、财产获取的效率和稳定性,是人类绝大多数都永恒渴求的。大学生在当前的社会价值洪流中更是容易受到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人类受到自身生物性的影响,并不会在物质生活不富足的情况下,产生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而面对当今社会的物质水平差距,这更强化了人的基础层次需求。因此,稳定、报酬丰厚、工作环境舒适、工作强度低等,成为了大学生找工作最理想的纬度。大学生会在他们的需求得到最大化满足的情况下,衡量自己的付出成本和现有的优势资源。其中付出成本包括获取职位的知识积累难度和人际关系维护成本,而优势资源包括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核心圈的人脉积累等。现代大学生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多元化,他们已经会衡量自身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受父母等传统因素的影响也逐渐减小。这类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相对复杂,其心理特征与社会上的择业群体特征很相似,都是面临生存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双重挤压。因此自身性格和心理素质的差异是分析此类大学生群体的关键突破口。

对于这第二大类大学生群体,他们职业生涯的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的成功率。因此,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然而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就业指导与实际就业脱节的现状,集中表现在绝大多数就业指导教师从来没有参与过就业,没有行业的认知度,甚至知识沉旧。而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期间不仅缺少社会的指导服务,更缺乏对就业和择业的自身研讨。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如果自身缺乏丰富的社会行业经历,可以通过组织社会企业分享活动来启迪学生的智慧,也可以组织学生间的研讨活动,让同学们之间不断交流思想和沟通信息。大学生就业应该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就有思想基础,在大二形成相应的学业规划,大三阶段应具备职业规划能力,并在大四毕业时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衡量自己的付出成本和优势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择业判断和职业发展规划。

结语

大学生就业与考研不仅是大学生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关键选择,也是高校教师教育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像知心朋友一样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高校教师也要正视自身的不足并发挥自身专长,通过高校的教育资源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取长补短,更好地为学生和教育工作以及社会服务。

篇2

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是摆在每一所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这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办学的声誉和影响到民众对其的评价。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从大学生就业的行为特征视角下研究大学生的自我营销策略,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运用市场营销的观念来指导自己实现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1.当前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当前,就国外的形势来看,金融危机仍未结束,这势必将造成国际经济活动的震荡,影响国际贸易的开展和进行,这种不利的形势仍将继续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下行的压力增大,将长期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直接导致就业难、就业不足等问题的出现。而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大量增加,造成大学生供给量超过市场需求量,出现了部分大学生难以就业、就业不满意等情况;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要求脱节,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客观上造成了大量毕业生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使得就业面临了严峻的形势。

2.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特征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既有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和国际金融危机、教育政策的影响,也有自身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就业意识淡薄、就业技巧欠缺、择业观念不当等行为特征。

2.1就业意识淡薄

在高职院校,很多学生都是在高考中的分数不高,学习观念较为淡薄,有些甚至产生了不想学的念头,这些想法都会阻碍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形成。因而,很多学生大学生学习松散,专业知识不扎实、不系统,更有甚者沉迷游戏,漫无目标,没有提前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造成了对就业、自我及职业认识不足,就业意识淡薄。

2.2就业技巧欠缺

高职大学生就业技巧的欠缺,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难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求职投递简历时,只是将简历机械复制,没按照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来设置简历;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缺乏科学性和主动性,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学生获得职业信息的渠道和能力不强,就业过程中随意改变目标,盲目从众。

2.3择业观念不当

在择业观念上,高职大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片面追求优厚待遇,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等条件作为选择标准,未能很好考虑个人发展前景和兴趣;二是一味追求大城市和城市的职业岗位,不愿到偏远地区和基层工作;三是片面要求专业对口,对于自己所学专业和所找工作是否适合自己,不予以考虑。

3.高职大学生就业中的自我营销策略

大学生的择业求职就如同一场“商战”,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做好充分准备,要从入学开始,学会自我营销,把自己从读大学走向社会这一阶段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营销过程,更好把自己推向就业市场,实现自身价值。

3.1树立自我营销意识

营销就是寻找市场,大学生就业也是寻找市场;营销需要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就业也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大学生要充分就业、成功就业,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树立自我营销的意识。这种意识应该是贯穿于大学的整个过程,而不应只局限于大三的时间。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就应该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兴趣爱好,注重对就业环境进行分析和自己的优势及不足的认知,对自身未来有所设计和较为明确的定位。

3.2明确营销目标

大学生在树立自我营销意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自我营销的目标,也就是要实现怎样的就业。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要根据市场的要求,在自我营销中要先端“泥瓦盆”,再捧“金饭碗”;先进“加油站”,再上“高速路”。也就是说,大学生的自我营销目标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从低做起,从基层做起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3.3掌握营销策略

大学生的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采用何种策略能打造自己的品牌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尽早实现就业目标,除了树立自我营销意识和明确营销目标之外,还要掌握好营销策略。一是在自我营销中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克服依赖、等待、自卑、害怕竞争等消极心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大胆“推销”自己,力求把求职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二是在自我营销中要有善抓机遇的勇气。当机遇来临时,只要看准了就要当断则断,决不能犹豫彷徨。三是在自我营销中要有收集信息的渠道。注意从网络、报纸、老师、亲朋好友等各种渠道,收集了解就业信息,并进行分析、筛选,为择业求职做好信息方面的准备。

3.4善用营销技巧

求职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大学生的自我营销要注重从就业市场出发,在树立营销意识、明确目标和掌握好策略之后,就要根据市场的选择和定位,制定并运用市场营销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这些技巧的组合,实现就业目标。

首先,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产品”,大学生在自我营销中要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现自身的综合素质,如团队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健康的人格、强烈的进取心、创新意识以及独立的生活与学习能力。

其次,既为“产品”,就要有“价格”,是指大学生就业的劳动力价格。价格的高低涉及自身的切身利益,大学生在自我营销时要正确运用价格策略这一技巧,根据不同行业、岗位、专业等需求,提出不同或有弹性的收入要求,找到合适的社会位置。

再次,作为“产品”的大学生,要选择最佳就业渠道,实现低成本就业。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生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渠道,各层次、各行业、各地区、各部门的都有。大学生应该在对就业渠道认真分析调研的基础上,寻找途径最短、费用最省、时间最佳、效果最好的就业渠道。

最后,作为“产品”的大学生,要懂得产品的促销手段和方法。这是大学生在自我营销中为了达到其营销目的而采用的一系列信息传递和反馈手段,要求大学生要熟练掌握营销技巧,多关注就业市场的信息,如有意识参加每年定期举行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现场面试,锻炼心理素质和熟悉面试技巧,恰如其分展示自身实力和“产品”质量,这些都有助于自我营销目标的实现。此外,还可以通过关系营销,运用与相关的关系进行公关,从而提高就业的命中率。 [科]

【参考文献】

[1]张宁,张海明.大学生职业选择的SWOT战略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4).

篇3

一、胜任力特征

张炜、范巍等学者对我国创业者的研究发现,我国创业者应该具备8个方面的创业胜任特征,它们分别是:关系要素、组织要素、机会要素、战略要需、概念要素、情绪要素、承诺要素和行为要素。在不同行业、不同职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胜任特征是不同的。

二、基于胜任特征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方案设计

1.艺术设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培养模式,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以增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业实力。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管理能力。让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创业技能的“双能型”人才。

2.艺术设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内容

(1)培养创业意识

意识支配着行动,只有先有了意识,个人行动才有被支配的可能。

(2)培养创业技能

创业技能除了艺术设计专业的某项专业技能、某个理论知识或操作设计软件,还包括必需的专业技能或理论在内的以智力为核心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经营能力、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等等。

(3)培养创业精神

支撑完成创业行为的精神支柱即创业精神,特指在从事创业行为过程中面对挫折、困境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稳定性的个性特征,其中包括坚韧、果断、独立、面对挑战和把握机会的能力等,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业是否成功。

3.艺术设计专业创业型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

高校应该从大学生步入校园开始直至毕业创业之前就应该建立完整的创业能力培养方案,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一是要注重专业能力的训练,二是加强职业能力的训练,三是形成创业能力的训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从管理体制改革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并在教学质量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高等学校必然创新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能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高校扩招加之经济增速放缓致使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实际情况和理论研究成果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外部的社会因素外,大学生自身人格方面的缺陷也是重要的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人格类型、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均被认为在个体的职业决策和职业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和就业指导而言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职业价值观便于了解大学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看重什么,并将他们的需要同他们的自身情况和社会的需求进行比较,以便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合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强调的是择业过程中人的主体因素的作用,对择业效能感的研究能够了解个体在职业选择行为中对各种任务的信心,以便在他们信心不足的项目上提供必要的帮助。

鉴于此种情况,本研究试图以高校大学生为对象,以人格特征为视角,探讨其与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的关系,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提供基础。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假设

1. 不同人口学统计变量的高校大学生在人格特征、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2. 高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

3.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对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效果。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大学四所高校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39份,回收率96.9%,剔除无效问卷21份,剩余有效问卷318份,有效率为93.8%。

(三)研究工具

1. 《大五人格量表》

本研究采用了以 Costa 等人的大五人格模型为基础形成的“大五人格问卷”简化版,其信度效度得到普遍认同。

2. 《职业价值观量表》

本研究使用凌文辁等编制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价值观问卷,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α系数为0.839,被我国的学者们广泛使用。

3. 《择业效能感量表》

采用上海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毕业生龙燕梅修订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整个量表的同质性信度系数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8953和0.851,且有较好的构想效度。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本量表共22个题目,分为三个维度:声望地位、保健因素、自我发展因素。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得分情况见表3-1,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声望地位维度得分中等水平,在保健因素和自我发展因素维度上平均分较高,说明大学生对择业的保健因素和自我发展因素看的较为重要。得分的标准差较大,尤其是声望地位因素的标准差为 7.57,说明在声望地位因素上,大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二)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基本特征

本量表共分 5 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的总分为 25 分,在量表的平均数上来看(见表3-2)被试的平均得分较高,表明被试的择业效能感较好,得分的标准差较大,说明择业效能感的个体之间有较大差异。在这5个分量表中,自我评价的平均分最高为17.87,制定计划的平均分最低为16.68。

(三)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1.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

为研究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的相关性,本研究将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分别与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的总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3,结果表明:大五人格五个维度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大五人格中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三个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性相关,适应性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负性相关。

2.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对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的预测作用,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以大五人格五个维度为自变量,分别以职业价值观总分和择业效能感总分为因变量,运用逐步回归分析其之间的关系。

由于大五人格五维度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不显著,所以在逐步回归过程中没有提取到任何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

由表3-4可以看出,在择业效能感因变量上,有三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这四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19.3%的变异量,其中道德感可以解释13%,利他性可以解释3.5%,适应性可以解释2.8%。标准化回归方程为:择业效能感=0.246×道德感+0.183×利他性-0.176×适应性。

四、讨论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得分在中等偏上,在声望地位维度得分中等水平,在保健因素和自我发展因素维度上平均分较高,说明大学生对择业的保健因素和自我发展因素看的较为重要。得分的标准差较大,尤其是声望地位因素的标准差为 7.57,说明在声望地位因素上,大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得分中,自我发展因素为最高,其次为保健因素,声望地位因素。这说明我国大学生目前对职业的态度还是更加关注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生最不注重职业的声望地位,一方面说明大学生比较务实,另一方面现在社会大学生严重饱和,竞争比较激烈,他们选择一些小的单位或者企业先去锻炼自己的能力,然后再次就业去实现自我的提升和实现。

(二)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基本特征

本研究中,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水平整体较高,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各个维度之间比较,自我评价维度的得分最高,制定计划维度的得分最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在如何制定择业计划上最需要得到帮助,他们当中很多人对自己的择业方向不明确,对未来什么样的职业适合自己感到茫然。自我评价得分较高,说明大学生对自身能力、职业兴趣爱好、职业价值需求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能较为正确和客观地评价自己。

(三)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的关系分析

由相关分析表明:大五人格五个维度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大五人格中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三个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性相关,适应性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负性相关。说明大五人格和职业价值观之间的相关性不高;大五人格中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越高择业效能感越强;适应性越高择业效能感越低。

为了进一步弄清大五人格和择业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大五人格五维度预测择业效能感时,道德感、利他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能联合预测择业效能感19.3%,从个别变量的解释量看,以道德感维度的预测力最佳。回归分析表明,大五人格中道德感、利他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对择业效能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五、结论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可以得出一下结论:

(一)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相关性较低,大五人格五个维度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二)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择业效能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五人格中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三个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性相关,适应性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负性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大五人格中道德感、利他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对择业效能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俐洛,凌文辁,高晶,刘大维.跟踪操作业绩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心理学报,1992(02).

[2] 王登峰.人格特质研究的大五因素分类[J].心理学动态, 1994,2(1):34-41.

[3] 王登峰,方林,左衍涛.中国人人格的词汇研究[J].心理学报,1995,4:400-405.

[4] 黄希庭,张进辅,李红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5] 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3:392-347.

[6] 廖泉文.人力资源发展系统[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0,4:123-130.

篇5

外语学习焦虑是个非常复杂的现象,涉及到诸多因素,如学习者的性格特征、学习活动形式和教学方法、文化因素等等。语言学习中的焦虑主要指学习者需要用外语或第二语言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它属于学习者情感因素范畴,是个体对于某件事或问题感到忧惧或烦恼的情绪状态。焦虑常与不自在、沮丧、自我怀疑、忧惧相联系(Brown,1994:41)。语言焦虑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是在语言过程中产生的独特而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以及行为(Horwitz,1991)。如果外语学习反复给学习者带来焦虑,则焦虑可能变成一种品质焦虑导致紧张不安和害怕,从而影响学习精力和注意力,使用于思考和记忆的能量相对减少,语言储存和输出效果降低。

对于英语专业大学生来说,通过TEM4甚至TEM8意义尤其重大。目前对于真正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对于影响英语专业大学生TEM4成绩的实证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研究试图从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之一语言学习焦虑出发,来探索英语专业大学生TEM4成绩与语言焦虑的关系,以利于教师在输入英语知识的同时帮助学习者尽量降低情感过滤,力求阻止外语焦虑向成为一种品质或心理素质的方面进一步发展。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试图通过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焦虑感等级分布如何,是否具有普遍性。

(2)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焦虑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3)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焦虑与TEM4成绩的关系。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是163名来自一所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他们刚参加完TEM4。其中女生116人,男生47人。

2 实验材料。本次研究采用编译的英语学习焦虑量表(ELAS)作为测量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程度的研究工具。ELAS由紧张不安(A)、担忧(A2)、提问恐俱(A3)和一般焦虑(A4)4个分量表共23个题项组成,量表采用5级评分标准,由被试主观做答。ELAS及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a系数分别为0.89、0.79、0.73、0.77、0.70;s-B分半信度分别为0.88、0.75、0.74、0.78、0.71,说明ELAS的信度与效度良好。如果受试得分越高,表明他们的英语学习焦虑感越强。问卷在同一时间发放、填写,最后当场收回有效问卷155份。

3 数据处理。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讨论

1 外语学习焦虑程度

根据被试的英语学习焦虑量表标准分,将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言学习焦虑感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从表1可知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情况:英语学习焦虑感具普遍性,中、高焦虑程度的英语专业大学生占69.8%,语言学习轻度焦虑感的学习者只占30.2%,这一现状应引起广大教师和语言研究者的重视。

2 语言学习焦虑感的性别差异检验

表2显示,英语专业男女大学生在语言学习焦虑和TEM4成绩上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p

3 外语学习焦虑与TEM4成绩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外语学习焦虑感和英语专业大学生的TEM4成绩进行方差分析,来考察不同焦虑感学生的TEM4成绩差异,结果见下表3:F=34.34,P<001,可见英语学习焦虑感和学习者的TEM4成绩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一,536。不同语言学习焦虑感的英语专业大学生的TEM4成绩有显著差异,外语学习焦虑感越强,TEM4成绩越低。

4 讨论

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中、高度语言学习焦虑感的学生占总数的69.8%,这与外语学习本身有关。由于汉语与英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不像在其它国家,英语学习对于中国学习者而言,是一门外语而不是二语,学习者可接触的语言输入量有限。同时,英语的单词、词组、句法、语篇乃至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对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充满未知和众多不确定因素的歧义群,导致学习者焦虑的因素较多。

本研究考察了英语专业学习者语言学习焦虑的性别差异,而以往关于英语学习焦虑的性别差异研究,主要是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本次研究关于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学习焦虑的性别差异方向,与以往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结论不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英语专业女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显著低于男大学生(t男-女(sig.)=4.567(0.000)),与Barley P&Onwuegbuzie AJ(1998),Saito,Horwitz EK&Garza TJ(1999)及郝玫、郝若平(200 1)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但与国内王才康(2003)和答会明(2005)的研究结论一致,这可能与研究被试的选取,研究工具的不同,尤其研究被试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有关系。

不同语言学习焦虑程度的英语专业学习者的TEM4成绩存在显著差异,焦虑程度高的学生与焦虑程度低的学生TEM4成绩差异显著。英语专业大学生的TEM4成绩与语言学习焦虑呈负相关,相关系数高达一,536。根据Krashen的语言输入和情感过滤说,对语言习得而言,有两个必要条件:首先学习者必须接触到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其次学习者的情感过滤必须适度。焦虑是牵制语言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如果学习者长期处于高焦虑状态,那他们的元认知和认知能力都将受到极大影响,甚至向成为一种品质或心理素质的趋势发展。

四、结语

情感因素、学习环境、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等是语言焦虑产生的因素,教师在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教学中应注重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因素,如保持自信、积极的动机和积极的态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有良好的学习策略,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或向教师及时寻求帮助,或者借鉴他人学习成功的方法,为自己所用,有利于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中降低自己的学习焦虑程度或者把焦虑转化成成功的积极体验。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言学习焦虑展开,其中关于学习焦虑的性别差异与以往个别相关研究的结论存在不一致,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如在TEM4的所有题型中,哪一些题型最容易引起学生的焦虑,应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应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言学习焦虑等。

参考文献:

[1]答会明,初中生英语学业成绩影响因素的因果模型[J],心理科学,2005,28(4):984-988。

[2]答会明,英语学习焦虑量表的编译及信度与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24-27。

[3]郝玫,郝若平,英语成绩、成就动机、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J],外语教学研究,2001,(2):111-115。

[4]田宝,郭德傻,考试自我效能感是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中介变量[J],心理科学,2004,27(2):540-545。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39-02

一、引言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瞩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也体现在大学生就业上。用人企业和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认知存在差异,这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用人企业招聘目标的错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如李怀晖等进行了自动化专业就业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为今后高校人才培育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1]。如李霞等对企业实践中营销专业大学生胜任力进行了研究,为营销专业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企业工作提供了基础性指导[2]。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00名在校大学生、200名毕业生以及20家用人企业的调查分析,初步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胜任力模型。为本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就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一)胜任力、胜任力模型

关于胜任力的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个人特征、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社会角色、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即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3]。

胜任力模型就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目标所具备的一系列不同胜任特征要素的组合,这些要素必须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且对完成某项工作或达成某一目标产生关键影响。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定义为:大学生在高校教育行为等外在因素和自身学习规划等内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获得的能够得到并完成工作的能力[4]。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初步确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的基准性就业胜任力和鉴别性就业胜任力。构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胜任力特征,如表1所示。

本文借用冰山模型,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分为知识技能、胜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5个方面并据此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如表2所示。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胜任力模型的评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采取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实习实训真正引入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内容,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最后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工程实践训练,接受企业人员的指导并完成真实性的项目及工作。本文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中各特征的权重计算,成立专家小组,由9名和学院保持校企联合培养关系的企业管理人员组成。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胜任力特征的权重值。

(1)一级指标的配置。本文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维度作为一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根据表3赋值,构建矩阵。

计算得出矩阵的一致性指标R.I(Random Index)和一致性比率C.R(Consistency Ratio)。

以某位专家的一级指标为例:

按照上文所述计算得出:C.R=0.0954。因为C.R

(2)二级指标的配置。本文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每个维度下的特征作为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的计算仍然采用两两比较法。在此,不再逐项说明计算过程。

三、结论

为了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更加符合用人企业的要求,本文将胜任力模型引入本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提取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15个胜任力特征,并根据用人企业的评测计算出每个胜任力特征的权重,建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结果表明,用人企业既关心学生的执行能力、理解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更关注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的建立,可以让学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最终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胜任力。此模式还可以为企业人才的选拔、鉴别提供依据和参考。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不同专业之间差别很大,其评价指标也会随着社会、就业市场等的l展而变化,因此要建立一整套合理有效的大学生就业评价体系,并随时调整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用人企业需求的真正对接。

参考文献:

[1]李怀晖,杨桂华,陈静.自动化专业就业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2):27-28.

[2]李霞,王启万,夏虹.企业实践中营销专业大学生胜任力研究[J].中国市场,2014,(17):152-154.

[3]徐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胜任力模型视角[J].企业经济,2012,(01):68-71.

篇7

二、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和特征

(一)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在以往,人们很容易将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混淆。所谓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中有一种战胜对手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让学生找到实现和发挥自我价值的工作岗位。它是基础、环境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总和。而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是大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所培养出来的,它将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整合和内化进而让学生在毕业后进行求职时具有其他学生所不具有的独特的、有价值的竞争能力,继而在寻求合适的职业时更具有优势性,并且在就职后让自己的职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二)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由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区别于其他的能力的,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1、它具有内化性。所谓的内化性就是核心竞争力不是将大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简单的加法进行组合,而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学生的一般能力进行提升和提炼,进而将学生的优势展现出来。所以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个体对于技能、道德品质以及知识进行吸收内化的结晶。可以料想,在大学生就业时,核心竞争力的内化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就业竞争力的强弱。只有具有高度内化性的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更快的寻找到适合的职业。

2、它具有价值性。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体现在它能够将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最大限度的实现统一,而且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它能够让学生掌握就业竞争的主动权,这样就能够将大学生面临被淘汰的几率降到最低。

3、它具有独特性,不可替代性。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独特的竞争能力,这种能力是大学生具有自我特色,不同于其他人的一种竞争能力,这种竞争能力是其他的学生不具备的、不能够复制的核心特质。在竞争中,大学生一旦有了这种能力,那么在竞争中就像有了一件法宝,就有了自我的优势。核心竞争力越强越明显,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也就越突出,其在自我职位中发挥的作用就越大,为企事业单位所创造的效益就越大。

4、它具有动态性。核心竞争力并不是静态性的,一成不变的,学习一次就永远的占有竞争的优势、就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的,而是需要不断地进行提高和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的各种素质、技能等完善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松懈的进行自我的核心竞争力的积累,才能够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变化的动态平衡。大学生一旦放弃这种积累,那么核心竞争力的能力也就消失了,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优势也就消失了。

三、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以及特征的介绍,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学生在毕业后求职时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所以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让大学生在毕业求职中能够具有独特优势就显得很有必要性。

篇8

高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实现社会需求与所教人才的高度对接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追求。抓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探讨及分析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尤为重要。

一、高校课堂对大学生就业意向以及就业能力的影响调查

本文以上海电力学院未毕业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针对大学生的结构和分布特点,进行了相关初步调查,包括学生个人结构知识与职业需求的认识、对第二课堂设置类型的愿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关系的认识等几大类因素进行了问卷统计,通过这一初步工作,笔者总结并分析了调查结果:(1)高校大学生具有明确且相对合理的就业计划;(2)大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外实习、兼职及其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3)学生倾向于第二课堂的学习,但是学校在第二课堂渠道的推广及其宣传力度上有所欠缺;(4)高校大学生对于第二课堂的认识不够具体全面,处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缺乏合理性。

二、采用德尔菲法分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贡献建模

笔者采用德尔菲法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建模,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模型。根据前期初步的问卷调查,我们主要选定了10位从事学生工作的专家,经过其评分,将13个相关因素进行了如下层次的分类:最高层即目标层(A),影响因素;中间层即准则层(B),第一课堂影响因素(B1)、第二课堂影响因素(B2);方案层(C1―C13)。整理所有专家打分情况,综合分析出方案层中每项因素的重要程度。其中第一课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高校课程设置C1,教学环节设计C2,教学设施支持C3,教师业务能力C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C5,专业技能的熟练度C6等。第二课堂影响因素包括:高校的重视程度C7,社会实践C8,学生工作C9,科技竞赛C10,职业生涯规划C11,专项技能培训C12,内容的时效性C13等。

2.构造矩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影响因素模型的评价指标两两判断矩阵,矩阵的组成元素,就是每一个影响因素,求所构造的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将最大特征根r和特征向量n代入固定公式:CI=(r-n)/(n-1),我们已知有一个检验标准的图标,明确规定了标准RI的数值,通过计算CR=CI/RI的数值,进一步检验所构造矩阵的一致性,如果CR是小于十分之一的,则认为该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

3.进行检验。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已知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影响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各个因素,我们得到了所要求矩阵,通过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进一步带入(2)中的公式,可得到一致性。

三、模型最终的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模型,不难发现影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直接因素在于高校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形式、教师师资力量等,笔者在此总结了以下几点:(1)高校课程偏重于第一课堂而忽略第二课堂的有效宣传和拓展,但是总体而言,两类课堂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2)师资力量缺乏专业性第二课堂人才;(3)在教学形式表现中,第一课堂形式单一,远远不如第二课堂丰富多彩。

四、针对高校课堂教育和改革的直接建议和相关对策

1.在抓好第一课堂工作的同时,加大力度投入第二课堂的教学工作。高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时间,引导学生迈入第二课堂的大门,开展就业学习。

2.充分利用校友资源,调动学生创业就业的积极性。通过校友与在校学生的互动,帮助未就业学生拓展人脉,奠定学生就业的坚实基础。

3.开展就业课程学习,加强就业指导。加大指导工作,提供专门帮助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咨询以及指导的课程和团体。

4.加强社团建设,开展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确保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齐头并举。校方努力为学生提供实习、兼职等社会实践性活动,为学生就业搭建良好的平台。

除此之外,大学生也要努力奋斗,正确树立择业观和就业观,在社会、学校以及教师的帮助下,找准自身的位置,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资源,为自己的职业蓝图画出美好的开端。

五、总结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点,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大学生提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便利条件,为广大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求职道路扫清障碍,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和人才的合理分配。

参考文献:

[1]陈锐.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就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科技,2012(10):160.

篇9

就业为民生之本。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就业鸿沟”问题是因为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的缺陷以及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当前,我国就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市场选择为根本取向,以自主就业为主导模式,以素质能力为竞争之本,形成与计划经济迥然不同的就业机制。因此,需要让用人单位、学校共同建立新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培养错位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就业竞争力包涵着在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多项综合能力,关于其定义有多种解释。国际劳工组织(ILO)则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DFEE)把就业能力解释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国外学者Howard认为就业竞争力是指雇员具有劳动力市场和雇主所需要和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的能力;Fuguate认为:就业竞争力是指个体在其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国内学者赵志川认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初次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以及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自己的智力和服务,从而保证自身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楼锡锦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可归结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

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较为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的开发培养,在就业竞争和职业发展中所具有的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职业化能力。

二、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一)传统大学生培养模式的错位现象

1.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与精英就业观的错位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2000年至2008年,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1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559万,2009达到了619万。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社会上的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的数量相比显然供不应求。高校毕业生从精英走向白领,从白领走向高级蓝领,继而步入普通劳动者的行列,但大多数毕业生仍然抱着精英情结,抱着昨天的就业观来面对今天的就业,于是产生了“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的现象。

2.大学生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错位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国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逐步过渡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就业。高等教育要瞄准经济结构调整与变化的规律,为经济结构调整与整个社会的进步服务。然而,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仍然是为工业化服务的,高学历毕业生是按照工业化的模式培养出来的,高等教育严重脱离社会需求,关起门来办大学。第一,大学生就业单位的主体的改变,以前是国营企业,国营企业招来学生后给学生一个慢慢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企业中慢慢提高就业能力,而现在的就业渠道主要是民营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希望招来的学生拿来就能用,这就需要大学生有一定的就业能力;第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雷同,无论是研究型院校还是教学型院校,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差异,造成培养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同质化,造成恶性竞争;第三,高校办学的市场前瞻性不够,专业设置对市场研究不够,对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把握不准。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应用性不强,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3.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错位

时下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几乎都要求应聘者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据相关部门调查,从平均数来看,成功就业的毕业生在“实习锻炼”、“校友经验传授”、“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个人服务”等实践性较强的项目上,所得到的帮助更大,这也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相符,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更加重视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实践可以让毕业生能够更快地把所学专业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快速地融入社会,更快地适应工作。而传统培养体系的设计大多缺少“职业见习”,或者仅有的一些实习环节也流于形式,导致毕业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实践经验。

4.学校就业指导与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错位

近年来虽然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逐步重视,但作为新事物,高校对如何开展就业指导,组建何种就业工作体系,如何使就业指导个性化、专业化等一系列问题把握不准,甚至简化为“找工作”。在就业指导中仍存在误区:(1)时间上缺乏连惯性,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主要集中在毕业年级,内容注重就业政策、信息的公布,注重应聘技能、技巧的培训,忽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2)就业指导各自为政,高校、市场、中介机构、用人单位缺少深层次的合作,就业指导缺少市场化运作机制。(3)就业指导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影响力不大,就业指导部门搜集到的市场对专业的要求信息难以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中得到体现。(4)就业指导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根据学生情况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职业设计和就业指导。(5)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用人单位找不到适合岗位的人才,而大学毕业生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的尴尬处境。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两个层面:第一,获得工作的能力,是基于满足用人单位用人的聘用条件,单位招聘人才时,不能仅局限于对技能和知识的考察,而应从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个人品质、价值观、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第二,在职场能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基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而需不断提升的职业能力。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整套培养体系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有利于系统、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自我认识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一整套系统的、全面的培养体系,是从学生踏入校门就开始的。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专业及发展方向,帮助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自己的不足方面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就业能力。

2.有利于高校建立培养起一支具有职业指导能力的队伍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的建立需要高校有一批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根据学生情况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职业设计和就业指导。为高校师资培养出具有专业性、系统性、能力强的队伍,从而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3.有利于用人单位方便、快捷地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单位——高校——学生”三维一体的培养体系,这种培养体系的建立有助于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用人单位能够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及就业能力,可以方便、快捷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学生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岗位是否适合自己。

4.搭建实习就业平台,有利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学校和企业应联动共同培养大学生,为大学生搭建实习就业平台。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在大学生毕业之前,邀请企业介入其培养,从能力素质要求的提出到培养过程,最后到综合评价的整个过程企业都参与。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提升能力素质能顺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避免了盲目性。

三、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的理论依据

(一)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理论依据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基于胜任力理论建立的,胜任力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麦克里兰(McClelland)在1973年的《测试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用智力测验等来预测工作绩效或职业生涯的成功,其预测的准确度比较差,因此他提出以胜任力作为评价的依据。1970年代初期,麦克里兰博士在美国波士顿创立MCBER公司,为企业、政府机构和其他的专业组织提供胜任素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服务。在国际上,特别是先进企业中得到普遍接受和广泛运用。

胜任力(competency),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征”。胜任力特征包括显性和隐性两个部分。显性胜任力包括知识和技能。它是个人在工作过程中及工作结果中所表现出来的别人看得见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等。可以根据观察个人的工作行为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是胜任工作和产生绩效的根本保证。隐形胜任力,也叫做鉴别性胜任力。它是区别普通员工和优秀员工的关键所在。它是个人的态度、自我形象、品质、价值观、个性等。这些个人的潜在素质深藏于心,不易被人发现与比较,但同时又是左右个人行为和影响个人工作绩效的内在原因,也是决定人们的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

因此根据胜任力理论得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包括隐性的就业能力和显性的就业能力两个部分。隐性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自身所具有的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成就欲、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等,这些会决定和影响大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的职业态度、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这是毕业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的职业化素质;显性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专业知识和技能、表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身体条件等,会影响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是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能够被用人单位容易发现和认可的职业化能力。

(二)基于系统工程的理论依据

系统工程理论是为了达到系统目标而对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构等进行分析与设计的技术。按照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即整体、综合、科学、动态和最优化的原理。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不仅仅涉及学校,还应包括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如果把大学生培养看作一个商品的生产过程,那么大学生就是生产线上的原材料,学校则是生产车间,用人单位应是此商品的使用者。因此,“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根据学生和学校的特点,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提供一整套从能力素质模型、测评、培养,最后综合评价的体系。

四、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构架

基于胜任特征和系统工程理论,以及相关课题的实证的研究,本文拟通过构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应包含:第一,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职业化素质能力标准和不同类别职业胜任力模型;第二,建立适合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大学生能力素质测评体系;第三,根据不同的职业化素质能力标准和胜任力模型建立适应社会需要和大学生实际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第四,建立基于职业化素质能力和岗位胜任特征的科学有效、公正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搭建大学生就业和社会招聘人才的桥梁和平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具体思路见图1。

(一)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模型

按照麦克兰德的观点,素质包括5个组成部分:(1)动机。推动一个人为达到一定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内驱力。(2)个性特征。个性、身体特征以及对外部环境与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一贯反应。(3)自我认知。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自我认同的内在本我。(4)知识。一个人拥有的关于某一具体领域的各种信息或情报。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所拥有的信息。(5)技能。完成一项具体的体力或脑力工作的能力。

我们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中将职业能力素质概括为:一个人能胜任某一职业的特性与能力。包括:身心素质、职业意识、一般能力、专业技能、特殊能力与经历等。我们构建模型的目标就是建立理、工、文法、经管、艺术体育五类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模型组合”,在评价不同对象时可以通过一定方法改变一定数量的评价指标或调整指标权重,使得测评更具有科学性。

(二)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测评系统

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测评运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验、情境模拟等手段对人的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因素进行测量,并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大学生特性对其素质状况、发展潜力、个性特点等心理特征做出科学评价。一类是心理测验,主要通过笔试测验来了解人的基本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第二类是评价中心技术,包括小组讨论、结构化面试、文件筐测验、情景模拟。

(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以培养大学生职业化素质为核心,以促进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执行为手段,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为目标的全方位的培养体系。按照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模型的要求,通过综合测评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目标和途径,通过教育培训使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科学地进行职业设计,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掌握求职技巧和方法,顺利就业。具体而言,针对大学不同年级的特点确立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

一年级:“转变角色、适应校园、了解专业、激发动力”;

二年级:“认知自我、设计人生,找出差距、明确方向”;

三年级:“提高素质,锻炼能力、夯实基础、定位发展”;

四年级:“掌握政策、提高技巧、调整心态、顺利就业”。

根据各年级不同的培养目标,建立各年级的培养课程内容,形成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培养体系的设置遵循内容实用、方式多样、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注重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为学生营造“干中学”的环境。培养方式引入企业新员工培训的方法,通过专业的职业能力训练技术、互动式的案例教学、企业实习的实战训练、职场环境模拟的角色扮演等训练环节,调整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择业心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对于参加就业竞争力培养的大学生进行评价,以用人单位的意见为主,综合学校、大学生、政府和社会专业机构的评价意见形成特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通过对比培养前后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变化来检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研究”的有效性,反馈到职业能力素质模型、测评方法、培养方式等过程中,不断改进存在的问题,形成一套科学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

篇10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深受各国政府关注,尤其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尤为如此。大学生就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寒冬”,各种就业心理问题不断出现,自杀、跳楼等就业心理危机的极端事件报道不断见诸报端。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水平,从而破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大转折点,是大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所面l临的应激事件比较多,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次次失败的求职挫折经历,使大学生担负着沉重的就业心理压力,造成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明显超载,而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压能力大都严重不足,产生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恐慌,而心理防线一旦被突破,必然会导致精神堤坝的崩溃,加剧对前程对未来的茫然感和无所适从感,容易出现诸如焦虑、抑郁、恐惧、精神崩溃甚至自杀等就业心理问题。大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是与大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就业逆商较低等有关。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研究

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身特点,本研究设计通过科学设置大学生个性优化、逆商培养等课程来调整和改变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使大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心理综合素质、抗挫能力得以改善,从而改变就业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和就业窘境。

研究各干预环节均采取干预前后测设计,以便于进行对比干预效果。并在干预停止一段时间(3个月)后进行延迟钡4验,一方面避免干预的练习效应,另一方面检验干预的作用是否真正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提高。选取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05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抽取了四个班160人作为实验班,另抽取四个班160人作为对照班,共320人。采用逆商测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等相关量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干预前、后及延迟测量。

(一)开展大学生个性优化干预

针对当代大学生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普遍存在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心理素质偏低,应变能力不强,因此产生价值认同模糊与失衡的现象。提出不但要注重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还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注重大学生的良好人格的塑造,从关注他们性格、品行等优良个性的培养人手,挖掘、培育和张扬有利于大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个性,修正、弱化、消除不利于其人生发展的个性特征,最终实现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优化。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使大学生了解何谓心理健康?其标准是什么?怎样维护?个性的内涵、如何优化自己的个性及意义?为实验班同学开设了青年心理学、人际关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让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平衡促进人格的优化。

同时,注重个性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个性理论分析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等实验工具对实验班同学进行测试分类,个性相近的分为一组。针对大学生个性培养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分别设置活动内容,鼓励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注意尊重个性差异,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需要去关注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并做出自己的选择。在充分信任、关心、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不同时期分别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了抗挫折训练、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努力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就业心理与行为的反应方式,并最终达到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表1、表2统计检验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班同学的焦虑抑郁程度均明显下降(P

(二)以逆商教育为着力点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

大量资料显示,大学生就业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其是否有娴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一个人事业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100%成功=20%IQ(智商)+80%[EQ(情商)+AQ(逆商)]。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逆商的高低也已成为其能否有效克服就业心理问题的困扰,成功实现就业或创业的关键。

从表6统计检验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到,通过逆商教育和有针对性的“情境教育”“逆境、行为反应日记”“拓展训练”等措施,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干预效果是积极和显著的(P

究其原因,这与大学生在其人生过程中,较少经历逆境,抗挫能力低下关系密切。因此,在大学生就业逆商的培养过程中,注重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时代特征,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和就业逆商水平为目的,使就业逆商的培育达到知识性、针对性、实用性、欣赏性和成效性的有机统一。随着人类对自身能力认识的深入,人们意识到在激烈的现代竞争中,逆商的高低已成为人生成败的关键。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逆商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优化个性和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抗挫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对就业心理问题的免疫力,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11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和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现在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大学生就业困境到底是什么状况。众说纷纭。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方面缺乏经验,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故以下作者试图从政策层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看法。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性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政策导向。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进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统分阶段、供需见面向双向选择演进阶段和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

1、统分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从1949年建国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政府编制计划与高校实施计划相结合。虽然这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在计划经济时代也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日益深化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2、供需见面向双向选择演进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就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自都得到提升,开始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

3、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2002年以前是以毕业生自主就业为主要特征的自主择业时期。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按照这一文件规定,从2000年起,我国取消了向毕业生发放“派遣证”的做法,改为发放“就业报到证”。

三、国外部分发达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分析

世界各国尤其是美、日等发达国家均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金融危机之下,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的就业也遭受严重冲击,其政府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也都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通过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发达国家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经验,利于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十分突出的大学生就业困境。

1、美国

美国政府注意从拉动大学生就业需求、提高大学生供给质量和供求匹配媒介平台建设等方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首先,在拉动大学生就业需求方面。美国政府十分重视鼓励创业。美国的公司注册到开业所需要的审批步骤简洁,等待时间短,所需支付费用低。相对中国,在美国创立企业容易。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惯例。哈佛商学院“创业精神管理学”必修课,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更是有多门创业相关课程,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大学也都十分重视创业教育。金融危机下,政府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美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的投资计划为大学生创设就业岗位。其次,在提高大学生供给质量方面。除了增加就业岗位外,对大学生开展更多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与水平,应对工作的需要,也是美国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一环。美国的就业激励措施最为完善,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采取了许多激励措施,其中最为常见的做法是免除学生的贷款义务。再次,在供求匹配媒介平台建设方面。大学生就业匹配措施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以利他们根据有效信息和职业指导,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美国联邦政府劳工部设有劳工统计局,主要职能是汇总就业信息,作为政府决策和大学生个人择业的参考依据。

2、日本

日本政府也采取了许多专门措施针对毕业生。如公共就业保障办公室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等,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日本的负责机构是厚生劳动省和文部科学省,协同工作的主要是经济产业省。在制度建设方面,日本政府除设立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紧急雇佣对策本部外,还联合学生综合支援中心、经济联合团体等NGO,制定了《紧急雇佣对策》、《职业安定法》、《雇佣对策法》、《学校教育法》、《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等一系列法规。

和中国比较日本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有许多可供我们借鉴之处。从政策性质看,我国出台的政策多以《通知》和《意见》的形式下发,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缺乏强制力;保障水平低且碎片化,多机构出台的若干政策没有构成完整的体系。从政策体系看,我国的政策制定体系上缺乏相应的评估体制,缺乏有效的反馈验证机制,对存在的问题很难发现和纠正。日本自2001年起,以各省府为对象,从国民视角出发,全面实施并同时公布评估方法、时间和人员,发表的评估结果包括政策目标、实施目标、达成目标、改善对策、实绩评估、事业评估、规制评估、综合评估等方面,我国应大力借鉴。

四、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大学生就业模式有很大不同,但是这些国家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许多做法很有借鉴意义,通过以上对比研究,可以启示我们: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首先需要高度重视主管机构的协作,多措并举,化解结构性失业难题。其次,需要以利益补偿机制、利益平衡机制引导、确保大学生的就业利益

综上所述,中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国情、就业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照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就业举措并不可取。我们只有具体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与机遇,辩证地汲取美国等发达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经验,才能较好地应对当前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大学生就业危机。

参考文献:

[1]黄春梅.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就业政策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求实,2005,(4):72-75.

篇12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包括政府、高校在内的国家各级部门和组织都在积极关注和研究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本文基于心理学ABC理论,结合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辅导工作实践,总结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情绪特点和心理特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努力调整其认知方式,帮助其顺利实现就业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困难群体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129-03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指由于自身能力不足、不具备合理就业观、心理素质较差等内部因素,社会、学校、用人单位、家庭等外部因素,导致在求职阶段屡遭“碰壁”或者个人违约拒签事件频发的学生群体。该大学生群体在求职过程中存在各种不良情绪和心理特征,对其采取干预措施、开展帮扶工作,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思想帮扶工作的着力点

思想教育工作的重心不仅要放在分析就业困难的外部成因上,更要放在解决学生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和情绪问题上,充分认识到解决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帮扶就业困难群体的首要任务是释放或者缓解其不合理情绪,缓解其思想压力,进而减少就业压力过大而导致的校园不稳定因素,即建立就业困难群体心理干预机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辅导。

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不断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帮助其理智认清个人素质能力与社会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只有认真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才能真正起到稳定作用和实际效果。

二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存在的典型思想特点

在毕业生求职之际,为了解毕业生思想动态和求职困难,帮助其解决思想上和现实中的问题,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女大学生、多次违约拒签学生三个群体为重点对象,通过座谈会、“一对一”职业规划指导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多数人具备的情绪特点和心理特征。

1.自我评价低

一部分学生消极看待就业,将就业形势估计得较为悲观,将不利因素盲目放大,勇气不足、瞻前顾后,缺少主动争取的意识。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本身带有自卑胆怯的性格,面试过程中不敢正视考官,惧怕公开场合说话,不擅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通常,以上特点在农村大学生、女大学生中出现的比例较高。

2.过度焦虑

焦虑主要表现为学生长期担心、心烦气躁、心神不宁、思想压力大、睡眠不好等,严重的甚至对就业表现出恐惧心理。这种情绪的出现主要源于大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就业形势,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找工作等。焦虑的出现是正常的情绪反应,适当的焦虑可以让大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就业,促使大学生做好就业准备,但是过度焦虑就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以及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渐由积极关注转为消极逃避。

3.盲从

由于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在就业的选择上,多数大学生都存在从众心理,如选择大家都看好的热门职业,就业地区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部沿海城市,扎堆考研、考公务员等,没有考虑自身定位和发展要求,把别人的就业选择当作了自己的参考标准,不顾实际情况随大流。在学习成绩优异、素质能力相对突出的毕业生身

上,这类特点出现比例较高,其后果通常是毕业生的多次违约拒签,浪费了一次次的面试签约机会,影响了学校和学生本人的信誉。

4.过分自信

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评价较高,脱离现实,心态上自高、自傲,盛气凌人。该特点多数出现在城市大学生身上,他们对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要求较高,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高不成低不就。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当这类学生遇到个人理想与现实的极大落差和剧烈矛盾后,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就业心态引导,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自卑。

三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帮扶对策

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开展旨在帮助就业困难学生转变认知方式的帮扶工作,要重点做好“五个引导”。

1.引导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合理自我评价,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

很大一部分就业困难学生的问题往往不在于“能否找到工作”,而在于过分期待找到“好的工作”,希望有良好的工作地点和环境、不算低的薪酬待遇、职位要有发展潜力等。当经历过多次的失败和淘汰后,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自信心、自尊心受到无情的打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有一部分重要的内容是“人职匹配”,解决的就是上述问题,合理的自我评估、职业评估,才能使自我评估与职业评估相匹配,才能真正确定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职业发展目标。帮助学生积极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悦纳自我、理性评价自我,同时帮助其正确、理性、充分地认识国家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行业、准就业单位的发展结合起来,树立与个人能力及各方面条件相匹配的职业目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潜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个人理想,切实解决就业困难。

2.引导就业困难学生理性面对困境,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心理素质

在日常的就业指导中,要帮助每一位学生挖掘自身优势,调整就业心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胜不骄败不馁。首先,利用就业指导课、班会、座谈会、“一对一”个案咨询等机会,通过就业困境预演的方式,让学生提前感受到就业困难和心理压力,在克服困难、经受考验、转变心态、战胜自我的过程中锻炼心理素质,提高耐挫力。其次,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认识到挫折的不可避免性,学会辩证地看待挫折,以乐观、积极地态度接受生活的磨砺。最后,注重培养学生勇敢自信、遇事镇定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的就业情绪,让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敢于自我推荐,能以轻松的心态面对求职,使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

3.引导就业困难学生科学规划求职行动,认真总结求职经验,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有一部分学生求职行动缺少目标性、规划性,比如只准备一份简历,不管什么单位都投,双选会上随大流,哪人多去哪等。首先,要指导这类学生结合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知识,在求职行动实施之前,按照已有的规划和实际情况,制订出不同层次的求职目标和近期、远期求职规划,然后有针对性地投放简历和参加招聘会,避免盲目。其次,通过简历设计大赛、模拟求职面试、成功案例交流会等途径,教会学生科学制作简历,书写求职自荐材料,掌握面试礼仪技巧,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自信。最后,指导学生在面试后,不论成功与否都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及时修改简历资料,扬长避短,提高简历命中率,理性反思面试中问答的技巧,进一步思考如何让自己适时地脱颖而出。

4.引导就业困难学生主动寻找就业机会,避免“坐等靠”

在就业困难学生中还存在着“坐等靠”的依赖心理,只知道查询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的信息,只参加到校招聘单位的宣讲和面试,实在找不到工作等着学校、家庭、社会提供解决办法。首先,要帮助这类学生养成主动积极、自信勇敢的精神品质,如主动在各大招聘网站投递简历,参加同地区高校、社会相关部门组织的招聘会,主动与就业单位取得联系,主动投递感谢信等。同时,努力争取对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就业资助,免除其后顾之忧,鼓励他们走出去,不让他们因为经济困难上不起学,更不能因为经济困难找不到工作。最后,建立学生详细信息数据库,建立便捷高效的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利用网络平台帮助他们抓住有利机遇,增长自身的求职经验。特别是那些离校后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向他们提供最新的招聘信息,鼓励他们多尝试。

5.引导就业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国家、省级相关单位的促进就业政策,如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将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b)-0114-02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而近年来全球大环境下的经济形势变化,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人才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因此,为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高校需要认真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不仅存于理论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在对大学生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个体差异、性格特征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进行的规划,指对一个人的性格、兴趣、技能和价值观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社会各种职业需求,确定自身的职业分动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而制定的各种安排、规划。职业规划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家庭和大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1.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社会上也应运而生了一些专门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机构,但是由于创立时间不长,理论与实际结合不足,缺乏经验等各种原因,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现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我国从事这类服务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比较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服务,主要是依托高校内部的机构和部门展开的。

同时,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我国高校大多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但其主要功能都是为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临时指导,较难做到“量体裁衣、系统规划”,有些学校缺乏专门的指导老师,通过学校行政人员进行简单粗放式管理。从内容上来看,一些就业指导中心实际上的主要工作就是解答毕业就业合同的相关问题和就业政策咨询,很少会开设针对性较强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的就业起到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为主,较少指导作用。尽管近年来许多高校逐渐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但很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各高校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并成为大学生教育的必备内容,而不是仅仅针对毕业班学生进行管理与服务而已。

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阶段,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未来从事某种职业打下基础,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在大学期间就制定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大学生对自身情况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高校就业指导出现了一些定位偏颇,没有发挥好自身引导作用的情况,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准备,使得许多大学生没有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面临毕业时,迫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而随大流、听家长或被迫选择了不喜欢或不擅长的工作,这是近年来出现的部分大学生在毕业较短时间内就进行了二次择业现象的原因之一。进一步来看,大学生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这样不仅造成大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也影响了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也是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2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认知定位

大学生择业是社会普通关注的问题,就业指导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需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外部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2.1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的

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当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高校在指导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在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规划基础上,增强今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能,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的是根据各种主客观因素,结合个体差异、爱好、能力等因素,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帮助和服务学生逐步实现。

2.2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本质

大学生刚从中学期间进入大学校园,对社会充满好奇,自我意识还不成熟,对今后职业方向还不明确,但大学时期是进入社会的预备阶段,从全国范围来看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都会直接进入社会工作,然而,由于大学生职业意识观念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其就业指导的本质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荣誉感,帮助大学生做好职前准备工作,使其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前,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必须结合社会职业需求实际和学生自身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判定自己的职业就业方向。

2.3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主要有系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大学生就业规划指导是一个系统性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不仅是要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也是一个整体性规划,不是针对应届毕业生毕业时的临时指导,而是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列入大学教育体系规划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比如,针对大一新生,可结合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或大学生涯规划等课程,先了解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进行试探性的职业规划;针对二年级学生,可以重视拓宽专业学习领域,试探性确认职业目标;针对三年级学生,可以结合学生自身专业和性格、能力等因素,通过就业能力、求职技巧提升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就业优势及就业的社会适应性;针对四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就业政策讲解、就业技巧训练、实习调查等方式加强学生择业指导等。

3 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水平的策略

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3.1 开展终身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职业规划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其本质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时,需要结合社会主客观因素,职业需求,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性格、能力等各方面基础上,帮助学生指导其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大学生职业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高校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工作,利用大学课堂、专题讲座、调查实习等方式开展个性化指导。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变化,就业压力愈发增大,因而高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帮助学生摒弃不良的职业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3.2 加强职业测评,提高职业规划的科学化水平

大学生是职业规划的主体也是职业发展的实践者,然而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兴趣、能力等有所不同,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每个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这就要求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充分掌握各种职业评估方式和测评工具,借助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各种特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增强高校职业指导的科学化水平。

3.3 开展就业信息库建设,提高职业规划的社会化程度

近几十年的教育发展,我国高校已初步形成以政策指导、就业咨询服务为主要形式,校园招聘、个别就业指导为主要方式的职业就业指导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已不再适应高校教育的发展。部分大学生已对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有所下滑。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机构和指导人才方面的专业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进一步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纳入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来,而非零星地对部分学生进行指导,形成更加系统科学的指导模式,针对性就业指导不够。因此,高校应结合社会职业供需实际,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在了解学生特征、职业意愿和能力等基础上,辅以科学的测评技术和测评方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地指导和规划,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特点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高校需开展就业信息库建设,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就业信息库,努力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同时,在信息库内容结构上,还需包含对就业市场进行正确的预判,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与就业市场和各类企业建立相互衔接的就业服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大学生职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为大学生择业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参考文献

[1] 胡雪飞.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设计[J].社科纵横,2012(4):120.

[2] 罗双平.积极行动: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J].中国青年研究,2013(8):4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