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产品经济社会

产品经济社会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产品经济社会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产品经济社会

篇1

二、农产品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为“新贸易理论”。它们采用的是着眼于外部性和固定成本的不完全竞争(主要是垄断竞争或多家垄断模式)。其要点是:(一)在规模经济体制下,由相互专业化而带来的利益,贸易前在毫无差别的国家之间也会发生贸易(产业内贸易);(二)具有规模经济性质的产业集中在某一国家而产生的效率,并在不同国家形成不同的要素价格水平;(三)因国界对规模经济的限制,即使自由贸易,世界也难以恢复到被各国分割以前的最佳状态;(四)从动态上看,在以规模经济为前提的理论里,政府为超过外国而进行政府救助。在收益递增(即报酬递增)的积累过程中,其作为初始条件具有决定意义。一度因历史的偶然或政策干预而产生的变化,会变成长期稳定的活力〔4〕。

新贸易理论是由狄克西特(a.dixit)和诺曼(v.norman)、 兰开斯特(k.lancastes),克鲁格曼(p.krugman)、哈尔帕(e. helpman)和艾瑟尔(w.ethier)在一系列论文中提出的([美]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政策最初是由加拿大布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布朗德和斯潘塞(james brander & barbara spencer)首倡的(1981),其后有伊顿(earon)和格罗斯曼(grossman)(1986),还有程(cheng)(1988年)。他们认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上,与之相反的自由贸易顺理成章成为最优政策。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却是大量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许多产业领域,贸易由少数垄断企业所控制。他们借助于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奕论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探讨了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补贴政策对出口生产和贸易的影响,建立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的基本框架。

众所周知,以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为基础的传统贸易理论对政府补贴之举不屑一顾。道理很简单:一国无论实行生产补贴还是出口补贴,该国的社会福利状况反而会恶化,唯一的受益者是可以买到更便宜进口品的外国消费者。但是,如果存在着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上述结论即告作废。即补贴会使该国社会经济福利水平提高。现引用下图及表进行论证(图表1)〔5〕。

图表1 在有和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 争夺出口市场垄断的斗争:日本和欧盟面临的北美高清晰度电视机市场

收益(百万美元/年) 出口企业 政府 美国消费 世界

情况

1.避开(没有对这个市 0 0 0 0

场出口的出口商)

2.私营企业垄断地位(没 7500* 0 3750 11250*

有补贴,只是在a点的垄断)

3.有补贴的垄断地位( 14700* -8400 7350 13650*

一种补贴,在b点的垄断)

4.私营企业开展竞争(没 0* 0 15000 15000*

有补贴,企业在c点的垄断)

5.有补贴的企业展开竞争(双方的 0* -16800 29400 12600*

政府都进行补贴,企业在d点竞争)

*表示有负的固定成本

图表1 说明了争夺北美高清晰度电视机的大量垄断租金的主要可能结果,与通常的双头垄断竞争一样,结果取决于谁先发制人,谁有外援,第二个竞争对手怎样做出反应。大体上讲这种垄断竞争有以下5 种情况:

1.避开,即两个竞争对手均未进入某一目标市场。

2.在a点的私营企业垄断地位, 即某一私营企业(如日本)首先占领了目标市场,形成垄断,则日本私营企业每年获利75亿美元,美国消费者每年获利37.5亿美元,世界总福利每年112.5亿美元。

3.在b点得到补贴的垄断地位(如欧洲私人企业得到每台400美元的政府补贴)后,假使该补贴使日本确信,在北美市场上他们竞争不过欧洲,欧洲企业大获全胜,不仅垄断了在北美的高清晰度电视机,而且还从政府那里得到了补贴。如表中的第三种情况,欧洲纳税人损失了付给这些企业的补贴,但整个欧洲在这种情况下显然获益(欧洲企业所代表的),整个世界也是如此。

4.私营企业在c点的竞争。 只是让自由市场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自行运营,就会带来利益。但是如果只有少数几个可能的供应商(在这个实例中只有两个),那也会产生问题。点c 说明了得到利益和产生问题的方式。利益流向消费者,双方企业损失了进入北美市场的固定成本,一方或双方最终都可能破产。所以如果一个国家的企业打算在其它地方获得赚钱的出口市场,它们就得先发制人,并向潜在的竞争对手显示,后来进入同一市场是不能取胜的。

5.在d点有补贴的竞争。 如果日本政府和欧盟同时补贴他们的高清晰度电视机部门,以使他们在北美市场上竞争,那么,他们都会付出很高的代价,但整个世界会获益。这样一场竞赛会带来激烈的削价竞争。日本和欧洲的企业会发现,他们的实际边际成本仅为1600美元/台,在公开竞争中,他们会把价格削减到该水平。从美国消费者的观点来看,这是最合算的交易,他们获得的消费者剩余直落到点d。 其结果是对世界有好处的,因为竞争解决了人为地限制供给的老问题。

上述这种双头垄断竞争还可以用其它图示方法表示,如夏申先生引用的规模收益递增条件下的补贴效应〔6〕,美国学者克鲁格曼的以美国“波音”与欧洲“空中客车”的竞争为背景,对航空工业中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分析〔7〕。到此我们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作如下总结:

1.市场状态是不完全竞争市场;

2.存在规模经济;

3.垄断竞争双方而且是实力相当的竞争双方谁进入目标市场早,谁就有更大的竞争力;

4.政府补贴的强度是战略性贸易政策运用的一个重要条件。

5.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恰当运用会为一国带来更大的社会经济福利效应。

这一理论我们可以概括为: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创造贸易优势的福利经济学理论。

三、当达国家农产品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社会经济条件

农产品国际贸易既是一种经济贸易,又是一种重要的关系国家安全、军事等问题的战略性贸易。因而,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均采取了一系列周密的而又具有“战略”特征的贸易政策,尤其是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将农产品贸易作为政治、经济手段之一。而农产品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政府行为创造更多的农产品贸易优势和贸易利益。这也正是这一政策广泛运用的动力。同时当今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现实为其实施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一)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是农产品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经济基础

从工农产业协调关系看,发达国家工农产业的利益流向属于以发达的高利润的工业反哺农业类型,具备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所需的政府补贴条件。

世界各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进出口农产品的名义保护率的关系是: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以上时,出口农产品的名义保护率大于1;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00美元左右,进口农产品的名义保护率大于1〔8〕。当今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普遍超过这个水平。如199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世界银行计算值)为:美国22240美元,加拿大20440美元,法国20380美元,英国17050美元〔9〕,因而,发达国家具备实行出口保护或战略性农产品贸易政策的经济基础。

(二)发达国家农业利益集团的处境及在议会中的作用是战略性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政治基础

发达国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小,就业比重也小。如1990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美国为2%,加拿大为4%,法国为3%,英国为2%。其就业比重美国为2.85%、加拿大为4.22%,法国为5.58%,英国为2.12%。农业人均收入相对低于非农业。如1991年农业雇员工资相当于非农业雇员工资的比重,英国为87.5%,澳大利亚为68.1%〔10〕。

在上述条件下,按西方国家各利益集团参与保护或自由贸易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可说明农业保护集团的政治力量。这种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如下:

保护主义者的平均净政治利益=πp=(bp/np)-cc

平常消费者捍卫自由贸易的净政治利益=πc=(bc/nc)-cc

其中:bp为生产者由于受到保护而获得的生产者剩余;

np为投票赞成保护的人数;

bp/np指每个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者的平均生产者剩余;

cp为争取保护的成本;

bc为消费者剩余;

nc为投票赞成自由贸易的人数;

bc/nc为每个典型自由贸易者的平均消费者剩余;

cc为争取自由贸易的成本。

使πp>πc由下列因素决定:首先是各利益集团的规模。利益集团的规模越小,成功之后每个成员所获得的平均收益就越大(其他情况都一样的话),即农业保护主义者获胜后每个人所获得利益大,因而为争取这种结果的动力就大。相反,消费者人数众多,获胜之后每个人所得利益较前者小,因而,为争取自由贸易的动力相对较小,从而导致前者获胜的机率大。其次,无票乘车问题给人数众多的消费者所带来的烦恼比农业保护主义者要大得多。某一集团无票乘车人数愈多,对该集团为争取成功的影响越大。显然,消费者集团的无票乘车者大于农业保护集团。另一方面无票乘车人数愈少,组织性愈强,对政府官员和政治侯选人的利益影响就大,从而又造成西方国家农业保护主义的优势。再次,农业利益集团往往会获胜,因为他们得到其他人的同情,即得到了如果政策有助于该利益集团,将不会因此而直接获益的那些人们的同情。当某个集团立即蒙受了巨大收入损失时,他们获得的政治上的同情往往是巨大的。而且多数人对少数人受到损失易于产生同情,也易于给予援助。发达国家的农业利益集团即是少数人的利益集团,而且也存在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偶然性收入损失,因而极易得到大多数人的保护。

(三)发达国家之间“农业保护的竞赛”,使农产品战略性贸易政策不断升级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后,农业成为少数人组成的利益集团,收入相对较低,因而各国均给予不同的保护。美国具有农业生产的天然优势,加之给予一定程度的保护,使之垄断了世界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市场。相对来说就挤占了欧盟等农业资源较少的发达国家的国外粮食市场,甚至部分国内市场,使得欧盟等国农业保护相对不足。

因而,从表面上看,美国与欧盟二者的农业均受到政府补贴,属于上述理论中的第五种情况,但实际上两国的保护程度不等,从而使这种情况转化为第三种情况,在b点得到补贴的垄断地位,即某一国(如美国)农业占领了世界农产品市场。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对方国如欧盟农业的萎缩或农民收入的恶化。对此,失败者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当年欧共体成立后,首先是对其农业加大保护力度,以与美国等国家相抗衡。此政策措施对欧共体农业的发展已起到了很大作用,不仅使欧共体农业得到发展,减少了进口,而且转变为净出口国。如欧共体自1975年以来小麦由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糖和奶自1977年转变为净出口,奶酪自1973年转变为净出口,牛肉和小牛肉自1980年转变为净出口〔11〕。

欧共体这种农业保护政策深度的增大,使其与美国农业保护相当,甚至更多,从而达到有补贴的竞争状态。这种竞争状态因政府补贴的变动不断发生变化。如美国在1974年取消了农产品出口补贴,到了1983年因欧共体以价格补贴出口粮食,又恢复了农产品出口补贴措施。因而双方竞争的结果是双方企业损失了固定成本,政府也损失了补贴,而受益者是两国农产品进口国。

美国和欧盟这种农业支持已到了使政府财政难以承受的地步,因而,双方借“关贸总协定”谈判之机相互达成削减农产品补贴和关税计划,使二者结成了垄断同盟。但是由于这两个垄断同盟面很大,是难以长期协作和步调一致,因而农业保护的竞赛还将不断继续。

(四)食品作为“中心国”控制“外围国”的一种武器,导致食品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强化

当今能够大量出口粮食的国家,除了美国和加拿大还有欧盟(主要是法国)、澳大利亚和阿根廷。1988~1989年度,从这些国家出口的粮食,仅小麦就达8900万吨,如果加上粗粮(主要是玉米),这些国家出口的粮食就达1.65亿吨,占整个国际粮食贸易额(约2亿吨)的80%。就多数年份来看,美国粮食出口约占世界粮食贸易的40~50%。它控制着全球五大粮食跨国公司:卡吉尔公司、康迪南特公司、路易特雷呼斯公司、邦奇公司、安特烈公司。它们的子公司分布于全球的各个角落。

与此相反,在二战后40年间,世界人口增长了20亿,其中85%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数,因而严重缺粮。60个这样的发展中国家1970年进口粮食3000万吨,1980年进口9400万吨,10年粮食进口增长了2 倍多,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首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战略政策偏激,导致本国农业发展相对落后,为发达国家战略性农产品贸易政策提供了国际环境。其次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有能力趁机占领世界农产品贸易市场,从而控制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在战后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这就是急于搞工业化,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工业,农业不同程度地被忽视了。战后的“外围资本主义”拉丁美洲、非洲因工业化而忽视农业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实行的以牺牲农业的战略利益来发展城市大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政策必然削弱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从而导致其粮食贸易流向的大转换。曾是欧洲粮仓的前苏联在本世纪30年代可向西欧输出500吨粮食,而偏激的工业化战略使其80年代成了美国、加拿大、欧共体的粮食和畜产品的头号买主。1984~1988年,苏联共进口粮食1.84亿吨,高于1984年全国粮食的总产量。再如非洲国家,1991~1992年度谷物进口量为2005.1万吨,占世界总进口量的31.8%〔12〕。

最后,从经济理论上讲,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一批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学家分析了拉丁美洲与发达国家的生产和贸易的关系,从而提出了阿明的“依附论”、普雷维什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论”,弗兰克的“不发达发展理论”等,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中心国”对“外围国”的经济剥削。这一系列论述对农产品生产贸易的大体结论为:农业生产为工业化服务,应走进口替代战略;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应不断减少其出口,实行出口替代战略。这一系列理论主张,导致拉丁美洲和非洲在国内均实行以工业为中心的进口替代战略,对外实行以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替代战略,从而从生产和贸易两方面削弱了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甚至大量进口粮食。这一结果为发达国家争夺发展中国家市场,实行战略性农产品贸易政策提供了市场。

前已述及,若发达国家因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而进行激烈的竞争,对如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等粮食消费者是有利的,因为此种条件下的粮食贸易价格较低,但近年来发达国家借“关贸总协定”谈判之机,达成某种协议或默契,不断削弱农产品出口补贴,使世界农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战略上,应不断调整政策,确保从新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体系中获得相对大的利益。中国政府也应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以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又面向世界的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

注释:

〔1〕牛宝俊:《综论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三阶段及其特征》, 《世界经济研究》1995年第6期。

〔2〕[美]彼得·h·林德特著,范国鹰等译:《国际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6页。

〔3〕〔6〕夏申:《评析战略性贸易政策》,《世界经济》1995年第10期,第13~20页。

〔4〕[日]富浦英一, 谷静波编译:《战略通商政策的经济学》,《国外社会科学快报》1993年第11期,第27~28页。

〔5〕同〔2〕,第277~278页。

〔7〕[美]克鲁格曼:《自由贸易过时了吗?》, 《经济展望季刊》1987年秋季号。

〔8〕同〔2〕,第362页。

〔9〕《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提要》(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第58页。

篇2

对此次自主创新产品,经开区对每个产品给予一定奖励,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采购,同时对区内企业采购经开区自主创新产品,给予采购方采购金额5%补贴,每年每家企业补贴金额最高100万元等方式进行奖励。与此同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将不作为“终身制”,经开区实行定期认定,不断淘汰落后产品,吸纳新产品,始终保持产品目录的新颖性和实效性。

篇3

1、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这就决定了自然经济是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都很低,社会分工极不发达,因此自然经济是这些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形式。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高鸿宾副部长讲话中指出,农产品技术研发在规划、选题和产学研结合三方面建设的内容,以及在金融危机形势下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建立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专业分中心,加快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促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于促进农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工就业和拉动内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强协调、健全机制;配套政策、加大投入。

高鸿宾强调,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需要全国产学研密切结合,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要加强研究重大的、基础的、共性的技术问题,企业要更多关注技术推广和转化。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专业分中心和依托单位要同心同德,突破各自具体利益的瓶颈和障碍,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协同作战,共同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篇5

中图分类号:F224;O1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7-0013-05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产品所呈现出的网络效应特征越来越明显。网络效应是指一个消费者从一种产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会随着消费该产品的其他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1]。因此消费者从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中所获得的效用会随着产品采纳人数的增加而增加。而网络效应的强度能够影响消费者购买创新产品所获得的价值的大小,因此也成为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该产品的一个重要决策依据。网络效应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引起了业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很多学者从微观、宏观等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营销领域,市场研究人员很早就开始关注网络效应对产品扩散和对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的影响。如Mahler和Rogers认为网络效应在特定类型产品的采纳中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可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创新产品,如通信服务、产品等[2]。Park对1981年至1988年间的VCR市场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网络效应上的优势是VHS最终战胜Betamax的最主要原因[3]。Tucker基于个人的决策行为研究了社会网络中网络外部性下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4]。由此可见,网络效应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能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能够影响创新产品的扩散速度和市场的最终占有率。

但是,迄今为止大部分文献中对网络效应的研究都是基于全局的网络效应,认为一个用户从产品消费中得到的效用随着消费该产品(或兼容产品)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这里对“消费该产品(或兼容产品)的用户”没有做任何界限,通常不考虑这个新用户和“已有的用户”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因此,在全局网络效应中,一个新用户采纳某种新产品将会增加系统中所有已采纳该产品的用户的效用,并推断出最终市场的竞争结果很可能是“赢者通吃”。但是,现实中很多情况却与这个结论不完全相符。在某些具有网络外部性的市场中,即使某种产品己经占领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是仍存在一些虽然市场份额较小却仍拥有稳定用户群的竞争对手,“赢者”难以真正“通吃”市场。如办公软件或即时通讯软件市场往往呈现一家独大、多家并存的竞争格局。究其原因,是因为某些产品在市场中,尤其是在非完全信息市场中,所呈现出的网络效应并非是全局的,而是局部的。

新产品最终是在社会系统中进行扩散的,而人类社会网络是个演化、集聚和复杂的网络。近年来随着复杂网络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5,6],利用复杂网络来模拟消费者个体交互作用并对具有局部网络效应的竞争产品的扩散进行计算实验成为可能。在局部网络效应中,用户基础会影响产品扩散的程度但不是驱动产品成功扩散的最关键因素[7],那么它与用户网络结构相比较又是孰轻孰重呢?社会网络中初始采纳者的网络结构对具有局部网络效应的产品在竞争扩散中起到什么作用?为了探究用户基础、网络节点的网络结构、初始采纳者的选择等因素对新产品竞争扩散的影响作用,本文运用微观扩散模型研究在复杂社会网络系统中采纳个体之间交互作用对具有局部网络效应产品的竞争扩散过程。

2 局部网络效应的相关研究

国内即时通讯市场中,腾讯QQ最先进入中国市场,并占有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微软MSN、移动飞信等其他品牌的软件通过竞争扩散也占有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类似地,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中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相互之间的市场竞争,最终支付宝坐拥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的半壁江山;此外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中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也呈现一家独大、多家并存的竞争格局。此类产品竞争扩散导致的市场格局并非全局网络效应所能解释,一些学者在研究中也明确指出此类产品的网络外部性表现在当消费者做出采纳决策时通常是受到其熟人或朋友而不是市场整体消费者的采纳行为的影响。例如,Lee等人指出消费者将即时通讯软件主要用于与朋友进行交流联系且即时通讯软件之间是互不兼容的,因此,消费者对即时通讯软件的选择主要受其朋友的影响,而与陌生人的选择几乎没有关系[8];Tucker在其研究中实证分析了一家金融公司员工采纳一种视频信息技术的过程,发现员工的采纳决策仅受到与其有相互联系的员工的采纳行为的影响[9];Birke和Swann也指出在移动通信市场中消费者对运营商的选择更多是受到其家庭成员采纳行为的影响[10]。

局部网络效应指消费者的效用仅受全体潜在消费者的某个子集中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11]。局部网络效应强调的是局部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用户在选择采纳新产品时更多的是受到他所处的子网络中其他用户选择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局部网络效应中,潜在消费者是否决策采纳某新产品是受到整体消费者中某一子集消费者采纳比例的影响,而不是全体消费者的采纳比例。基于这个假设,局部网络外部性市场的竞争结果和以往采用全局网络外部性分析市场的竞争结果将会有所不同。局部网络效应对产品扩散和消费者采纳行为的影响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一些有意义且重要的研究成果。Jullien建立了一个存在局部网络外部性的双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模型,说明对不同群体的消费者进行价格歧视是可行的并且因此加剧了竞争,使得厂商的均衡利润处于低水平[12]。Corrocher和Zirulia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证实,正是局部网络效应影响了消费者对移动通信运营商的采纳决策行为[13]。Banerji 和Dutta构造了两厂商的波特兰德(Bertrand)竞争双寡头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由于局部网络效应的存在,由不同用户群体构成的社会网络结构会导致市场细分,但每个厂商仍会获得正的收益[14]。段文奇等人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开发了一个局部网络效应模型,研究发现新产品能否成功扩散取决于产品质量,其次才是初始阶段的安装基础[7]。赵良杰等人在考虑创新采纳个体之间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局部网络效应基础上,研究了复杂社会网络结构、局部网络效应强度以及创新采纳个体自身偏好异质性对创新扩散的影响[15]。

3 模型假设

在有关网络效应的文献中,通常假定消费者从某种网络性产品中获得的价值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是产品自身的内在价值,即当只有一个消费者时,产品自身所能够产生的价值;另一部分是产品的网络效应价值,该价值随着产品用户规模的扩大而增加。本文在此基础上假设消费者的产品效用是消费者对这种产品的内在价值评价与该产品的网络效用之和,令采纳个体i在t时刻采用新产品所获得的效用:

Ui,j(t)=si,j+rjDi,j(t-1) (1)

式(1)中,si,j代表采纳个体i对网络性产品j的内在价值的评价且与网络的规模大小无关,si,j越大,产品j的非网络性价值就越大。rj>0为采纳个体之间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网络效应强度,rj越大,产品j的网络效应就越大;在全局网络效应中,Di,j(t-1)=Mj(t-1)/N代表在t-1时刻社会系统中采纳产品j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Mj(t-1)是t-1时刻系统中采纳产品j的人数之和,N是社会网络中总的人数,包括已采纳和未采纳的消费者。因此,在全局网络效应中,产品j为每个个体i带来的网络效用是等同的。而在局部网络效应中,Di,j(t-1)=Mi,j(t-1)/ki代表在t-1时刻采纳个体i的邻居中已采纳产品j的人数占其邻居总人数的比例,Mi,j(t-1)表示在t-1时刻与采纳个体i所处社会网络的邻居中已经采用产品j的人数,ki代表网络中节点i的度,即邻居总数。显然,当邻居采用创新的比例Di,j(t-1)越高或网络效应强度ri,j越强,该新产品对采纳个体的吸引力就越高。

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如下:(1)假设系统中有多种产品竞争市场,此处假设有两种新产品,设为产品A和产品B;(2)产品具有网络外部性,即使用的人越多,用户获得的效用越大,用户的选择基于产品内在价值和在扩散周期t时刻由产品的网络规模大小所带来的网络效用的总和与该用户采纳阈值Ei进行比较,其中Ei~N(μ,σ2),是服从均值为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分布;(3)在初始状态,社会网络中有一定比例的个体已采纳产品A,另外一部分个体已采纳产品B,其他个体还没有采纳任何产品。在局部网络效应中,在新产品扩散的每个t时刻(t≥1),未采纳消费者若购买A产品的总效用为si,A+rA×ni,A(t-1)/ki,购买B产品的总效用为si,B+rB×ni,B(t-1)/ki,其中si,A表示个体i对产品A的内在价值的评价,si,B表示个体i对产品B的内在价值的评价。因为存在网络效应,所以rj均大于0。每个潜在消费者各自比较两种产品的效用大小后作出采纳决策,消费者的采纳决策行为分别为:

(1)当Ui,A

(2)当Ui,A≥Ei且Ui,A>Ui,B时,选择采纳产品A;

(3)当Ui,B≥Ei且Ui,B>Ui,A时,选择采纳产品B;

(4)当Ui,A=Ui,B≥Ei时,随机选择采纳产品A或产品B。

4 计算实验分析

由于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社会网络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等结构特征[16],相关实证研究也表明,网络外部性市场中消费者相互之间形成的复杂社会网络节点的度也具有明显的高集聚、幂律分布的特征,如字处理软件市场存在小世界网络的高聚集(Cluster)特征[17],Goldenberg等对韩国某一社交网站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该网站中存在“社会中心”(Social Hubs)类型的成员且网络节点具有无标度特征[18]。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小世界网络(SW)[5]和无标度网络(SF)[6]这两种不同复杂社会网络拓扑结构分析具有网络效应的创新产品扩散的影响。所采用的复杂网络的规模均是N=5000个节点,所有消费者的采纳阈值Ei服从均值μ=05,标准差σ=02的正态分布,为了消除计算实验程序中随机数的波动影响,所有计算结果均是运行了1000次实验的平均值。

41 用户基础对网络效应产品竞争扩散的影响

在产品动态扩散过程中,早期的用户形成了网络的“安装基础”,“安装基础”的存在往往会影响后来的用户采纳决策从而决定了网络市场均衡[19,20]。图1和图2分别是在个体i对产品B的内在价值评价si,B=001,局部网络效应强度rA=rB=2时,用户基础对全局网络效应和局部网络效应中产品竞争扩散的影响,并假设所选择的网络是小世界网络(重连概率是006,节点平均度为6),全局网络效应中产品A和产品B的初始采纳比例一样,图1考查初始采纳用户数对产品竞争扩散的影响;而在局部网络效应中产品A和产品B的初始采纳比例不相等,图2考查在竞争市场中产品优先拥有较大用户基础量对产品竞争扩散的影响。由于全局网络效应下的产品扩散与用户的安装基础密切相关且不受用户相互之间所构成的网络结构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到,为了促使产品在整体社会系统中充分扩散,用户基础需达到一定比例,当两产品的初始采纳人数占总体人数的比例较低时,如低于4%,创新最终将难以扩散开来,但随着用户基础的增大,扩散率将得到明显的改善,如初始采纳比例均为54%时,产品A和产品B的最终采纳率均超过48%。

在全局网络效应中,产品要成功扩散,系统初始状态须拥有一定比例的用户基础,而在局部网络效应扩散模型中,如图2所示,产品A和产品B哪怕均只有1个初始采纳用户,产品最终均可以扩散起来且市场份额由两产品平分。当产品B的初始采纳用户保持1个人不变时,随着产品A的初始采纳用户比例的增加,市场份额将逐渐被产品A夺取,当产品A的初始采纳比例达到2%时,产品A的扩散率高达95%,市场最终将主要被产品A占有,从而呈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因此,全局网络效应中,在产品内在价值既定的情况下,用户基础是决定产品能否成功扩散的关键因素。而在局部网络效应中,新产品能否在竞争市场中成功扩散的关键因素不是用户基础而是产生局部网络效应的社会网络拓扑结构起了主导作用。局部社会网络中消费者相互影响加快了信息传播、产品扩散的速度。此外,在局部网络效应中,优先进入市场并拥有一定比例用户基础的竞争产品将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有利于它最终占有高份额的市场,并促使竞争市场呈现一家独大、多家共存的格局。

42 产品内在价值和局部网络效应强度对产品竞争扩散的影响

图3是在个体i对产品B的内在价值评价si,B=001,产品B的局部网络效应强度rB=2保持不变,网络平均度为6的小世界网络中A、B两产品竞争扩散的情况。从图3可以看到,当个体i对产品A的内在价值评价si,A=001保持不变时,随着产品A的局部网络效应强度的增强(rA=1rA=5),大部分市场份额将被产品B占有逐渐变为被产品A占有,在rA=rB=2时,市场份额将被A、B两产品均分。当个体i对产品A的内在价值评价增加到si,A=005时,此时产品A的局部网络效应强度rA=15就可与产品B的局部网络效应强度rB=2相抗衡。此外,从图4中还可以看到,在si,A=001和si,A=005两种情况中,当产品A的局部网络效应强度15≤rA≤3时,rA值的大小对A产品最终市场占有率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因此,产品内在价值的大小和局部网络效应强度都会影响到产品竞争的格局,产品内在价值越大,越有利于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局部网络效应强度越大越能增强消费者相互之间的作用,从而越有利于产品的扩散。对于局部网络效应强度较弱的产品,要弥补竞争弱势并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则需加大产品的内在价值,而适当的局部网络效应强度可以在产品竞争中获得明显的优势。

43 初始种子用户对局部网络效应产品竞争扩散的影响

为了考察初始种子用户对产品竞争扩散的影响,选择无标度网络进行计算实验。图5表明当A、B两产品的用户基础均为1%时,A产品在无标度网络中的扩散情况。当B产品随机选择1%的用户作为种子用户,而A产品选择同等比例的种子用户,并考查随机选择和种子用户中至少有1人是无标度网络中的Hub节点两种情况下的扩散情况。从图5扩散曲线可见,当A产品随机选择种子用户时其扩散率将达到近50%的市场份额,而当A产品的种子用户中至少有1人是Hub节点时,该节点在产品扩散中加快了信息传播、局部网络效应作用的速度,使得A产品的最终扩散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达到85%,从而非常有利于A产品大幅度领先占有市场份额。

而当A产品的初始采纳用户仅有1人且此人是无标度网络中的Hub节点时,B产品的初始用户数量对产品竞争扩散的影响如图6所示。从图6可以看到,当A产品的初始采纳人数仅有1人,随着B产品初始采纳人数的增加,A产品的最终扩散率将减少,当B产品的初始采纳人数低于40人时,A产品将始终拥有绝大优势的市场份额(超过50%),但即使B产品的初始采纳人数达到50人时,A产品的最终市场份额仍约可以占到整体市场的27%。

由此可见,初始采纳用户的选择对局部网络效应下产品竞争扩散的速度和程度有决定性的作用。Hub节点的种子用户在产品扩散中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局部网络效应作用的强度,使得产品的最终扩散率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有目标地选择少量的初始采纳用户比随机地选择大量的初始采纳用户更有利于产品的扩散并占有更有优势的竞争格局。

5 结论

本文采用基于个体的微观扩散模型,对复杂社会网络局部网络效应下的产品竞争扩散进行了研究。与全局网络效应不同,局部网络效应的产生是受子网络中消费者个体之间交互作用形成的。因此,局部网络效应更多地体现了消费者的交互作用和他们相互之间所形成的社会网络拓扑结构等微观个体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新产品竞争扩散模型,通过计算实验方法分析了用户基础、产品内在价值、初始种子用户的选择等因素对产品竞争扩散的影响问题,研究表明:

(1)与全局网络效应不同的是,在局部网络效应中,影响竞争产品能否成功扩散的关键因素不是用户基础,而是产生局部网络效应的社会网络拓扑结构起主导作用。社会网络中消费者的相互影响加快了信息传播、产品扩散的速度。此外,局部网络效应中先发优势的产品将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2)局部网络效应强度越大越能增强消费者相互之间的作用,越有利于产品的扩散。产品内在价值的加大可以弥补局部网络效应强度较弱产品的竞争弱势并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而适当的局部网络效应强度可以在产品竞争中获得明显的优势。

(3)初始种子用户的选择对产品竞争扩散的速度和程度有决定性的作用。有目的地选择Hub节点的种子用户将有利于产品的扩散并最终占有更有优势的竞争格局。

上述结论不仅能够解释同类型竞争产品在市场上呈现一家独大、多家共存的扩散现象,也为相应的营销策略提供了有意义且可操作的理论指导。例如,腾讯QQ、新浪微博等由于具有先发优势使其在具有网络外部性较强的中国即时通讯软件市场和社交网络中呈现一家独大、多家共存的产品竞争格局。因此,在具有局部网络效应的新产品竞争扩散中,营销机构应该注重消费者相互之间形成的社会网络结构对新产品扩散的影响。而对于那些局部网络效应强度较弱的产品,若想分得市场中的“蛋糕”,则须增强产品自身价值的竞争力方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此外,在产品扩散初始阶段,集中精力有目标地选择少数影响力大的消费者采纳产品比无目的地随机选择大范围的消费者是促进新产品快速占领市场更有效的方法。

当然,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所构建的扩散模型忽视了竞争产品价格的影响,产品局部网络效应强度与消费者的社会网络结构之间不存在关联等还可以放宽加入到模型中,从而使模型更符合现实情况,这些也是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工作。

参考文献:[HT6SS]

[1][ZK(#]Katz M L, Shapiro C. 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 75(3): 424-440.

[2]Mahler A, Rogers E M. The Diffusion of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Innovations and the Critical Mass: The Adop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by German Banks [J].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1999, 23(10-11): 719-740.

[3]Park 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etwork Externalities in Competing Technologies: The VCR Case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4(4): 937-945.

[4]Tucker C. Identifying Formal and Informal Influence in Technology Adoption with Network Externalities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8, 54(12): 2024-2038.

[5]Watts D J, Strogatz S H. 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all-world Networks [J]. Nature, 1998, 393(10): 440-442.

[6]Barabási A L, Albert R. Emergence of Scaling in Random Networks [J]. Science, 1999, 286(15): 509-512.

[7]段文奇, . 网络效应新产品成功的关键:产品质量还是安装基础?[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 7: 144-148.

[8]Lee J, Song J. Network Topology and Standards War: When Does a New Technology Survive in the Network Economy?[R]. Presentation at the Wharton Technology Mini-conference, 2003.

[9]Tucker C. Network Effects and the Role of Influence in Technology Adoption [D]. Stanford University, 2004.

[10]Birke D, Swann G M P. Network Effects and the Choice of Mobile Phone Operator [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06, 16(1-2), 65-84.

[11]Sundararajan A. Local Network Effects and Complex Network Structure [J]. The B 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Economics, 2007, 7(1), Article 46.

[12]Jullien B. Competing in Network Industries: Divide and Conquer [D]. University of Toulouse, 2003.

[13]Corrocher N, Zirulia L. Me and You and Everyone We Know: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Local Network Effect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09, 33(1-2): 68-79.

[14]Banerji A, Dutta B. Local 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Market Segment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9, 27(5): 605-614.

[15]赵良杰, 姜晨, 鲁皓. 复杂社会网络结构、局部网络效应与创新扩散研究[J]. 软科学, 2011, 25(8): 6-9.

[16]Newman M E J.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plex Networks [J]. SIAM Review, 2003, 45(2): 167-256.

[17]Rosen E. The Anatomy of Buzz: How to Create Word of Mouth Marketing [M]. NewYork: Doubleday, 2000.

篇6

一、经济社会转型的涵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社会的转型不仅体现在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律体制改革上,还表现在构建和谐社会、锻造与强化公民认同、国家认同、世界公民意识等方面。当前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逐渐拉大,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事业滞后,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还有资源能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集中出现和解决,必然触及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至此,经济社会转型也需不断向前推进。

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展望

对货币国际化的定义,学术界至今各执一词。如果参照 Hartmann(1998)对此的解释,人民币国际化就意味着人民币被除中国之外的国家或地区的个人或机构接受并用作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手段。

从目前的情势来看,在亚洲货币中,人民币所具有的优越条件还是足以使人对其国际化的前景充满信心。其中,我国政治稳定,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扩大。除此之外,我国经济持续增长,2010年经济规模已成为全球第二,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和完善。

三、人民币国际化对经济社会转型的影响

(一)人民币国际化将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发达的资本市场。人民币国际化之后,各种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商品充斥市场,非居民将拥有更多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利率也将市场化。而资本市场在不断交易中和政府的放开中继续发展。拥有了发达的资本市场,刺激了直接融资的发展,国内各种资金通过虚拟市场纷纷投向效应高的实体企业,促进了市场的优胜劣汰。同时,中小企业筹措资金的路径扩大,不再存在筹资难的问题,有助于整个民族企业的战略发展,有效改进国内的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推动国家的经济社会转型。

(二)人民币国际化倒逼经济结构转型

因为经济不转型、出口的问题不解决,仍然是处于低产业化。而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和讯财经原创)汇率将面临更大的弹性。当前中国人民币汇率低估,如果人民币国际化,汇率随市场而变化。一些出口企业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无利润可图的情况下,被迫选择加大产品开发力量,投入相应的科研,注重知识产权的构建。此外,中国需要通过汇率的改变,向世界发出信号,中国的出口产品不再依靠劳动力的低价和资源的粗放型开发,而是产品里所包含的技术成分。如此的话,经济发展方式有可能从粗放型转为简约型。

(三)人民币国际化后有利于国内的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

当前,我国的一些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尴尬局面,但从某一程度来说,这种企业的核心技术在世界占据了遥遥领先的地位。如果这样停滞不前的话,是一种资源和效率的浪费。而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企业对外投资,收购和兼并国外的一些公司企业,在世界各地开发新市场,提高资金和技术的使用效率,形成开放性经济体。

四、经济社会转型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

(一)经济社会转型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发达的金融市场

货币的国际化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该货币发行国是否存在资本控制,是否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经济社会转型中不仅有经济结构的发展,随之产生的还有金融体制的转型。随着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中国将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历史经验表明,发达的金融市场是一种货币成为国际载体货币的关键因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并没有终结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原因之一是,相比欧洲和日本,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和最广泛的金融市场。

(二)经济社会转型能促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

经济社会转型的目标是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高速增长,构建多样性、合理性的经济结构、财政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微观层面上来说,经济社会转型希望国内经济有一个良好的产业基础,拥有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和研发能力的独立自主、产权明晰、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与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企业。而拥有了这些,资本市场的开放,才不会对国内企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和风险。也只有拥有这些,才不会有大规模的资本流入流出,保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平稳运行。

(三)经济社会转型通过适当的渠道对外提供人民币

经济社会转型的最终目的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只有经济不断持向前增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才能使人民币的流通范围不断扩大,更多人选择人民币为贸易计价货币。较大的经济体往往为其货币提供了较大的经济基础,因此很容易使其货币的使用产生规模利益;较大的经济体也容易避免外界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和冲击,且更有可能为贸易投资者提供安全的庇护所。从历史上看,也往往经济规模庞大的国家,其货币才更有可能成为国际货币。一国经济规模过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限,使得各国贸易商没有广阔、便捷的途径获取其货币。另外,其货币规模也不足以支撑起整个世界贸易的货币用量。所以经济社会的转型有助于人民币扩大流通范围,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经济社会转型必然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向服务业、制造业并重的结构调整,以出口低端产品的结构向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就此摆脱投资和贸易驱动。在确立了以消费驱动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条件下,平衡国际收支就不会流于空谈。而在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开放的条件下,以进口作为对外提供资金的主渠道更有价值。因为鼓励进口原材料和低端产品,削减贸易顺差,实现国际收支大体平衡,有利于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口优势和市场优势,更好地保护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科学发展观。

篇7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促进城镇化的重要措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不仅制约着农村的发展,而且也限制了城镇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比如,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民收入水平偏低,造成需求不足,导致工业产品过剩;同样,城镇人口少、农村人口多,又造成农产品过剩。可见,“三农”问题也是促进城镇化不可回避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建立互补互促、协调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

篇8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046-02

一、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发展模式和路径的弊端已暴露无疑,地方性不平衡成为推进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表现最突出的就是贫困山区发展严重滞后,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掘,和发达地区之间形成强大的经济落差。随着科学发展观念的深入,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追求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当代中国发展也开始了根本上的转型,从快速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逐渐转移到注重平衡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党和国家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直指落后地区发展,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等等战略的提出,正是这种发展理念的具体落实。

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其发展必然要求组成系统的各部分彼此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如果各个部分差距太大,形成掣肘之势,那么发展的合力就会大大减弱,速度就会大大降低。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滞后性已经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短板,一个难题。由于贫困山区地域广、涉及的省份多、人口数量大,使得其发展有着很大艰巨性和复杂性。如何促进贫困山区的发展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研究发展的重要课题。国内外许多较为成功实践经验表明,贫困山区的建设,必须纳入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一个社会要取得健康快速、卓有成效的发展,必须要克服困难,在资金、政策和制度上偏向于贫困山区,使贫困山区的发展和发达地区的展形成和谐互补的态势,才能进而保证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世界各国在思考自我发展时的一种基本准则。这不仅体现在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共同发展的世界格局上,也体现在国内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共同发展上。我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这道“难题”,也充分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在十七大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针。国家通过对贫困山区实行财政补贴、对口支援和政策优惠等措施,努力改变贫困山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和自发展能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更是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使之和国家经济社会整体水平保持一致的紧迫性的认识。

二、制约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分析

贫困山区占据着我国贫困县中绝大多数地方。据统计,我国已划定的14大贫困地区所属的225个县中,山区县就有209个,占92.9%。整个贫困县土地面积64.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7%,而人口8600万,占总人口的8.5%。大多数分布在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①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家平均水平。总收入低,而农业产值就占全部收入的7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不足30%,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状态。②人均收入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影响和制约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既有地理环境、交通运输等客观因素,也有生产落后分散、制度政策、文化卫生等社会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承受着来自自然环境各种各样因素的制约,时至今日,这个天然的天人关系仍然存在,在地理条件复杂、地势险要的山区这种制约性表现得更加突出。山区山多路陡,可耕种土地不多,且分散、坡度较大。有些地方气候多变,很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各种工程建设困难,投入大,收益相对低。具体表现为交通不畅、信息不通,教育落后,医疗卫生设备差、技术落后。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生活严重不对称:道路不成体系、路面狭窄、运输能力低下;通讯发展不平衡,分散的格局使得通讯安装成本高、管理难、使用率低;医疗卫生设备简单落后,人民身体健康得不到好的保障等等。落后的基础设施已成为贫困山区发展缓慢、经济贫困的最重要原因。

(二)落后的社会生产,保守的思想文化观念。由于地形的原因,贫困山区多以传统式的农业生产为主,土地少且分散,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推行,使农业生产大都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不成规模,不成体系。同时,生产工具落后,先进的机械化生产工具运用基本为零。所产物品多为自己消费,产品的商品转化率极低,收入和投入相差不大,可支配收入少,积累慢。同时,落后的生产伴随着落后的文化。大部分人均受教育程度才5-7年,加之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封建传统意识浓,农耕文化底子厚。农民生活范围极为狭窄,与外界进行交流的信息少。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发展不大,常常习惯于周而复始的传统生产方式,满足于现有经验,对新事物接受能力不强,创造性极差,市场观念淡薄,生产理念不能跟进时展的步伐。即使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的人也容易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这些落后的思想文化观念成为严重制约山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观因素。

(三)山区相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相关政策不完善。农村建设由于资金、规划、人力支持等因素,在组织建设、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上不够完善,发展相对落后,与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需求相差甚远。虽然政府在不同时期出台了一些对农村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但很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在很多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此外,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受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文化落后、卫生健康、生产意识等因素的制约。现阶段贫困山区正处于转型变化的重要时期。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为山区发展转型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小规模、分散性、低效率的传统发展模式必然会被高效益、高科技和新理念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所代替。因此,以农业为主的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把农业转型放到首要地位,以科学技术、商品市场为发展推动力,促进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在这个基本方针指导下,准确的把握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主要矛盾、关节点,搞好山区建设,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

三、对加快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统一发展过程。我们必须遵循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共同发展的规律,确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社会组织结构和精神文化变革。利用科学合理、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发展理论,坚定发展的信心,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间的协调健康发展。

(一)打破山区隔离、闭塞的自然经济,加大交通、能源、通讯、教育和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山区和城镇各个方面的联系。交通不畅、信息不通、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程度上制约着山区的发展。因此,想方设法打破贫困山区的闭合状态,促进山区和城镇在物品、信息和文化的交流、共享,是改变山区经济社会落后状况的重要举措。只有在不断的流通中,才能让山区群众不断了解新的信息、新的发展态势,跟紧社会发展的步伐,而不是满足于原始、简单的自然生活,不思进取、甘于贫困。为此,要大力筹措资金,把国家资助、当地财政和农村集资有机的结合起来,修路铺桥,大力增加城乡各种物品的对流,强化农村和城镇的联系。同时,在信息化的今天,更要利用当前各种通讯系统的迅猛发展,创造各种条件,把电话、宽带、无线网络等通讯手段带进山区,加强山区和城镇的信息交流,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二)冷静思考,准确分析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劣态势,抓住机遇,搞好农村经济发展转型。传统落后的经济形态是山区贫困的根源。要实现山区的脱贫致富,首先必须把当地的经济发展起来,牢固树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山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物品种繁多,蕴藏着不少的商机,有些农产品本身就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要找准市场,推动农业生产优质化、规模化,把零散的、落后的农业生产进行统一规划、进行有组织的生产,完成传统农业向高效益、信息化的新型农业的转型,同时,努力筹措资金,开办相关农产品初级加工和深度加工企业,逐步促进农业向工业化方向转向。把农业生产纳入社会市场经济体系中,逐渐形成农村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

(三)深刻理解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科技兴农、科学致富。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然而在偏远农村,科学技术的运用基本上处于荒芜状态。传统的生产方式占据着主要地位,和时代的迅速发展相差甚远。科学技术的推广,不但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更能够在不断地运用中积极对传统农民的改造,使农民立足现代社会,以市场为导向,做到懂科技、懂技术、懂市场。把生产和效率相联系,把生产和市场相联系,不但在生产中得到经济上的好处,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经济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改变传统落后、保守的观念,紧跟时展的步伐。

(四)加强教育投资力度,改变山区的落后文化,提高山区人民素质。要改变贫困落后的山区面貌,必须首先要改造作为山区建设的主体――农民,不但要改变他们在从事生产中的技术,更要着力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和传统思想。由于知识结构低下,许多农民对好的科学技术不能有效的掌握,对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不会使用,使得相关科技推广十分困难。在生产中能将行之有效的技术运用于生产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加强对贫困山区教育投入,是促进山区经济社会短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基本方略。从短期看,将落后的、传统的劳动者改造成为有知识、懂技术、懂市场的新时代的生产者;从长远看,提高山区人民素质,改变山区精神面貌,促进城乡和谐共进。因此,发展山区教育,既要抓好基础教育,又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为山区发展转变奠定好人力资源的基础。

(五)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积极团结、肯干实事的当地政府部门。山区农村人口分散,农民自组织能力不强,相关机构作用不大,政府部门必须承担起山村建设发展相关的任务。县市级行政机构和乡村干部必须转变陈旧观念,改变不良作风,对山区实际情况多多实地考察、多做调研,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的一些发展经验和成果,制定出合乎本地实际发展的科学方针、政策,真正关心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既做一个英明的决策者,又做一个热心的服务者。让人民群众能够切身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生活得滋润、幸福。

诚然,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尤其是在当前传统发展形式向现代化发展形式转型阶段,其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是可以预见的。只要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紧紧依托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积极探索,寻求发展的可行之道,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自力更生和外力支持相结合,把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促进山区人民转变观念,努力奋斗,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促进社会整体进步为目标,改变山区贫困落后的面貌,指日可待。

注释:

① 《中国经济年鉴――2008年卷》.

②《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中国农村观察,2006.08.

参考文献:

篇9

2010年是质监事业“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总结过去5年来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找准“十一五”规划执行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科学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对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推进质监事业大发展、快发展至关重要。

在编制和实施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当中,各级质监部门应当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母本,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促进职能转变与融合,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强化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地位和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寻求自我发展。这些理念的可行性,已经为部分发达省市质监部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所验证。

一、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促进职能转变与融合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质监事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各级质监部门尤其是市县级质监部门,自我发展能力薄弱,不但不能为当地产业发展排忧解难,有的甚至给政府和企业“添乱”,成为“不受欢迎部门”,难以得到地方党委、政府以及企业的支持。因此,在编制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时,必须转变理念,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工作的立足点,做经济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将企业、产业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将该系统管理职责和服务职能融入到地方党委、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的大背景当中,将该系统的能力建设,融入到地方质量能力提升的大背景当中,将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否则,质监事业的发展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质监事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质监部门的特点,是以技术作为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手段,工作内容是以质量为中心,计量、标准为基础,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为重点,服务管理对象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

经济社会发展秩序需要质监。从古到今,社会发展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就是计量与标准,这是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的前提,从先人的“结绳记事”到现代的网络信息手段,从原始的“自给自足”经济到现代“全球化”经济,计量与标准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经济社会秩序的基础,特别是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没有计量与标准的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将无法立足。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质监。和谐社会建设,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安全又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而质监工作的重点,就是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民以食为天,生以安为先”,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安全因素之一。“三聚氰胺”事件、水污染事件、生产安全事件等一系列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不断向人们昭示质监工作的重要性。

产业发展需要质监。产业的依托是企业,而企业又是质监工作的重要对象。无论任何企业,大到基础建设、生产运行,小到标准采用、质量检验、工艺控制,无不渗透着质监工作的内容,质监在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近年来质监工作的管理内容和成效来看,“生产许可证”管理帮助企业改善了生产条件和检验条件,完善了生产工艺,为保证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认证认可”工作帮助企业规范了管理行为,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提高了自我发展的能力;“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帮助企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质量分析”工作帮助企业提高了质量控制能力,使企业学会了运用质量分析的方法,及时解决生产当中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和漏洞,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提供保障。可以说,质监事业是产业发展的领航者、护航者、推进者,所以编制质监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既要强化“大质量”、“两个安全”,又要重视计量和标准的基础作用,细化规划内容,将各项工作做实,促进质监事业平稳均衡发展。

二、以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为突破点,促进机体活力提高

当前,由于全国各地管理体制上的不同,加之思想解放程度的差异,使得各地区质监系统管理体制、机制也存在着很大差异。由于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致使其在运行上存在诸多弊端,一定程度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一是分配机制单一,激励机制缺失,造成分配不合理,大锅饭现象严重。二是人才引进机制落后,具有真正技术能力的人员不多,奇缺专业领军人才。三是人员任用机制不合理,非专业人员管理技术岗位的现象比较普遍。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规划的编制和执行当中,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一是改革创新,摆脱现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鼓励事业单位公司化,实现系统内部、内部与外部的有机联合,形成技术集团,为新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提供必须的条件保障。二是建立灵活的分配机制和鼓励机制,调整分配形式和方法,以能定岗,真正激发“能人”的积极性,促进用人机制的活化。三是建立人员竞聘机制,营造良好的用人风气和导向,突出专业引领作用,达到“能者上、庸者下”的目的。四是建立系统内人才培养体系,开办专业培训机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系统内的行政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等进行规范化培训,使人才培养常规化,形成该系统完整合理的人才构架。

三、以能力提升为切入点,促进服务水平的提高

质监系统的优势在于依托技术手段支撑实现管理与服务职能,其能力主要体现在综合技术能力方面。综合技术能力,包括检验检测能力、产品质量分析能力、技术咨询服务能力、产品研发和工艺指导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等。上述能力必须以坚实的实验室基础设施、优秀的技术人员队伍、先进的检验检测手段和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为支撑。

一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检验检测项目,将各级质监技术机构建设成为政府、企业以及广大民众可以信赖的技术平台,为政府监督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为企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为民众生活提供优良的技术服务。二是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幅度提高质监部门综合技术能力。要按照国家局、省局的规划和布局,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全面争取国家级、省级检验检测中心等大项目落户到市、县,采取自我建设与强强联合相结合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三是强化移动实验室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移动实验室是固定实验室的有效补充与延伸,它具有机动灵活、反应迅速、应急能力强、试验速度快、结果判定迅速等突出特点,可根据试验结果,快速给出应急解决方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因此,要按不同级别合理调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形成质监系统国家、省、市(县)3级移动实验室体系,并加快移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范和管理方法的研究,探索移动实验室应用的新领域,使移动实验室建设与应用步入正轨,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探索质监系统技术机构4级框架结构

由于历史的原因,从国家级质监技术机构到县区级质监技术机构,业务分工不尽合理和明确,检验检测业务大同小异,不但造成上级机构忙于一般的检验检测工作,疏于集中高级专业人员研究深层次问题,而且造成系统内上下级技术机构之间配合不当,下级机构业务空间狭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应当由国家局统一界定不同级别技术机构的业务范围,合理分配业务内容,充分体现出不同级别技术机构的特定地位和作用[6-7]。一是将质监系统技术机构分为国家、省、市、县4级,明确职责分工和业务范围,各司其职,避免和减少业务重叠和冲突。二是结合实际,分级设计业务内容,国家级技术机构主要负责统筹全国质监系统技术机构的布局、制订技术规范、组织高精尖人才培养、组织高精尖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的开发与研制、组织国家级中心建设、组织全国性的产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等重点工作;省级技术机构主要负责制订地方性技术规范、组织一般性检验检测人员的培养、组织对市、县级技术机构建设的指导、开展重点产品的监督检查、组织区域性突发事件的应对等区域性工作;市、县级技术机构主要负责常规性的检验检测工作,配合上级机构开展人员受训、监督检查、突发事件应对等一般性工作。三是加强上下级之间、横向之间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体现整体合力。

五、参考文献

[1]叶炎.高举三大服务大旗推动质监事业发展[J].徽州社会科学,2008(8):9-11.

[2]龚治国.浅析“三大服务”与质监事业发展的关系[J].中国发展技术监督,2009(2):62-63.

[3]刘华贵,冯魁.用心督查督办服务福州质监事业发展[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9(4):40-41.

[4]陈玄韬,邱春玲.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推进质监事业发展[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9(2):33-35.

篇10

一、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性质

是指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之间通过建立有组织、多形式、制度化的合作,实现货币政策传导的有形化和具体化,有效解决政府、银行、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密切相互关系,推进政银企互动,促进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联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政、银、企“多赢”的目的。

二、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主要内容

第一,建立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的组织体系,成立政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工作结构。

第二,建立日常联系机制。机制成员单位建立日常联系机制,畅通联络渠道,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议题包括行业主管部门通报政府阶段性工作重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重大产业项目情况等;经济主管部门向银行机构介绍首都企业融资需求及面临的困难;银行机构对政府工作的需求和建议,推介创新产品和服务,金融市场信息等;企业融资需求信息,提出融资的具体要求,帮助银行及时掌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帮助企业及时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情况,促进银行业与实体产业协同发展。不定期联席会议根据成员单位需求分专题随时召开。

第三,建立协调联动机制。(1)加强政府部门与人民银行、银监局等相关金融管理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支持金融管理部门加强行业管理,听取金融管理部门对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发展的建议。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析区域金融业发展情况,研究重点问题,制订工作方案并联合推动实施。帮助银行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解决应由北京市解决的重大问题。(2)加强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听取银行发展的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协调落实相关政策,逐步完善市与区(县)一条龙、一体化、一站式立体金融服务体系。(3)加强与银行业协会的定期联系,借助行业协会的平台和窗口,为银行提供信息、培训等服务。(4)加强银行和企业的沟通交流,为银企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1)建立政银企信息交流和融资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政银企信息共享。(2)不断丰富和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及时交流银行的创新产品、业务发展动态、政策信息、行业动态及企业诉求等。(3)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及手段,逐步构建成员单位专用网络信息链接平台,方便成员单位及时交流信息。

第五,建立奖励创新和风险共担机。探索建立银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奖励机制和政银企风险共担与补偿机制,鼓励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

第六,建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评价机制。会同人民银行、银监局定期编制金融发展报告,综合分析银行业的经营发展情况等,并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探索建立银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分析,评价银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鼓励银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建立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信息沟通交流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银行和企业的服务,搭建政银企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促进银行服务与企业需求的高效对接,搭建银行业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快速通道。

(二)有利于引导银行业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引导和鼓励银行信贷资金服务本市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行业发展,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和促进银行业为首都文化创意、节能减排、新能源、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以及中小企业、“三农”及社会民生等领域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

(三)有利于鼓励和支持银行根据客户需求开发金融产品,稳步推进金融创新

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银行根据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并在京先行先试。加强研究,探索政府资金使用新模式和规避金融风险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杠杆效应,积极探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深度和有效结合的方式,激发银行服务企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银行同业合作,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联合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监局、市金融局和北京银行业协会等机构超前谋划北京市金融产业发展战略问题、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研究解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在京银行开展业务交流,分享先进服务和管理经验,提升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营造良好的金融氛围,促进首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有利于引导银行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进一步促进银行与北京市各类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创造性地开展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活动,深化银行业对北京实体经济的认识,促进金融与北京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鼓励和引导银行关注首都经济、社会和民生,强化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四、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运行

成立政银企沟通交流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机制的日常工作,按季度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不定期依小组成员需要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整理并印发会议纪要;负责小组各成员间信息的收集和;负责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的开发、运行与维护更新;负责与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协调工作。

各工作小组成员定期向工作小组办公室提供相关信息和材料,研讨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提议召开不定期联席会议等。

篇11

栾 婕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助理研究员、规划研究室副处长。研究方向为信息化规划、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信息资源产业研究、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等。

对信息的开发利用伴随着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相传的“结绳记事”以及“烽火台”的运用就是人类早期探索信息符号化和信息长距离快速传递的成功尝试。但是,只有在最近几十年,人们才逐步认识到信息的重要作用,将信息看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信息的资源性

“资源”是重要的经济范畴。就经济学意义而言,所谓“资源”是指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自然存在物,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等。有用性、稀缺性、可开发性以及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价值等属性都是资源性的具体表现。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已具备了“资源”的各种属性,因此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社会资源。

(一)有用性

信息的有用性体现在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从认知层面上讲,信息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事物的状况和发展趋势;从实践层面上讲,信息可以影响主体的行为从而改变客观事物。

信息的有用性主要表现有: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信息能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使各种要素更为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取得更大的直接效益。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物化于产品之中,提高产品本身的功能和效用,信息含量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信息还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之一,适时地各种经济动态信息、预测信息、决策信息可以引导宏观、微观经济的运行。信息在人们学习、娱乐等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稀缺性

信息也具有稀缺性,即对具体的使用者来说,有用信息总是稀缺的:一方面,有用信息必须从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取,由于信息开发的费用限制和及时使用的时间限制,人们掌握的信息总是不完全的。另一方面,从实践的角度讲,一条有用信息被应用之后,该信息的效应或价值就可能发生变化,对其他使用者而言这条信息的效用就可能减少。

(三)可开发性

如同其他资源一样,信息在利用前也需有一系列的开发过程,比如: 要进行观测、调查、采集以获得原始信息,要进行汇总、整理、筛选、分类、分析等加工,有的还需要进行智力创意活动,以得到与需求相适应的信息产品; 另外还要通过一定的传输手段送至需求者的手中。只有经过加工开发才能提高信息的有用程度或利用效率。

(四)成本投入

在信息的开发过程中,作为开发者要支付各项开发费用(需求者自己进行开发也是如此)。这说明信息开发需要各种其他要素的投入,需要成本。因此,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信息的开发是一个生产过程。由于信息的时效性,以及需要维护、补充和更新等原因,已开发的信息资源还要不断地投入,因此,信息开发是一个持续的生产过程。

(五)价值和使用价值

同物质产品一样,已经开发的信息也凝结着抽象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因而信息除具有使用价值(包括其效用或其带来的效益)外,还具有价值或劳动价值。信息的价值决定了需求者必须有偿使用开发者所提供的信息产品。

现代资源观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显著成绩,但是与一些先进国家相比,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观念、管理、机制、投入等方面的现实原因。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观念方面的原因,即对“信息”作为“资源”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

我们在2002年参加“信息资源利用与信息安全”课题研究时提出了“现代资源观”问题,以期概括对信息资源的一些基本观点,概括信息资源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一)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资源观

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观念问题。这里提出的“资源观”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资源”的总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不同资源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对资源体系构成的看法、开发资源的态度和方式,以及利用资源的途径和方法等。人们的行为可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一定的“资源观”支配。

在不同的生产力阶段,由于资源体系不同,人们的“资源观”也会有所不同。在农业社会人们认为土地和牲畜非常重要,如果那时有“资源”概念,人们肯定认为只有土地和牲畜等才是资源。在工业社会人们对资源的理解和认识才得到拓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农业社会有农业社会的“资源观”,工业社会有工业社会的“资源观”。因此,人类对资源的认识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的。在不同的生产力阶段人们有着不同的“资源观”。

(二)“现代资源观”的内涵

所谓“现代资源观”,主要是想体现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赖以支撑的资源体系的主要特征,体现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信息资源的地位,体现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应采取的态度。

“现代资源观”的内涵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信息资源是现代社会资源体系中的重要资源,它与其他物质能量资源一起构成支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体系,在现代资源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2. 作为劳动对象或劳动条件,信息资源是生产要素,是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信息资源对其他资源起到节约、替代、拓展、创新等巨大作用。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决定了人们对其他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

4.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5. 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利用的前提,也是其他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条件。

6. 以信息资源为劳动对象的信息加工、生产和服务的广义信息资源产业将成为现代社会最庞大的产业。

7. 如同对待其他资源那样,要充分重视和加强对信息资源的综合管理及统筹规划,要像对待其他资源那样加大全社会对信息资源开发的投入。

篇12

(一)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技术创新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理论上社会主义制度应该由更大的优势促进技术创新,但是建国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政府依赖生产大量产品改变国家落后状态,技术创新意识薄弱。改革开放后,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加大技术创新研发资金投入,2013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11846.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2.08%,技术创新研发经费投入比2006年的3000亿元增长295%,使我国技术创新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研发资金投入比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政府加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重用。技术创新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研发人员,我国技术创新研发人员总量从2002年的103万人发展到2011年的288万人,年均增长12%,2014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近38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储备大量各种科技人才,为技术创新奠定人才基础。我国技术创新取得可喜成绩。在科技人员努力下,我国重大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涌现了载人航天工程、大型燃气轮机、超级杂交水稻、超级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一批自主创新重大成果,石油、钢铁、船舶、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制造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技术的差距。

(二)存在问题我国技术创新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政府依靠铺摊子、招商引资、片面追求GDP增长模式发展经济;企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低下,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以上,多数工业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市场换技术发展经济的设计没有成功,社会经济沿着“技术引进—产品—GDP增长”的模式发展,面临的“天花板”越来越多,始终没有摆脱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三)问题的主要原因1.政府推动技术创新缺乏有效措施,技术创新的效果不理想。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结合不够紧密。3.技术创新以论文为导向,论文成为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技术创新与产品和市场相脱节。

二、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思路及对策

(一)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思路自熊彼特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揭示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变化的密切联系,世界强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过程也表明,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技术创新的成败并非在于本身的研发能力,它与政府制度、组织方式、经济社会等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经济社会发展依靠市场需求的拉力和技术创新的推力,但是在“市场失灵”和技术创新推力疲软时,需要政府制度的干预确保市场需求拉力和技术创新推力的有效性和获利性,所以在市场需求拉力和技术创新推力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在空间上要依靠政府制度的拽力。拽力是一个向上的力,是政府通过制度创新确定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产业重点、运行机制等,以提高技术创新推力的效率,使市场需求拉力、技术创新推力和政府制度拽力三力融合一体,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政府制度拽力对技术创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明确技术创新重点领域、资源配置、组织模式和发展目标,加强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引领、监管、服务和激励,为技术创新提供一个良好制度环境和稳定运行机制,确保技术创新活动高效、有序的开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沿着“技术创新—产品—富强”的模式可持续发展。

(二)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对策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制度的拽力就是对技术创新的引领、监管、服务和激励。

1.引领:技术创新的根本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引领。党的十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依靠政府制度的引领。20多年前政府提出“要想富,先修路”的政策,国家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解决交通能源制约国民经济发展问题,使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猛,促进商品流通和对外开放。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从富裕国家转变为富强国家,要富强,靠创新。现阶段,我国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同志指出:“技术和粮食一样,靠别人靠不住,要端起自己的饭碗,自立才能自强。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信息化、工业化融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由富裕走向富强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只有政府加强技术创新的引领,国家才能实现繁荣富强。二是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引领。依靠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有组织体系做保障,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在推动国家技术进步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根据区域经济布局和发展,确定企业技术创新的主攻方向、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建立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协同创新机制,产学研相结合尽快打破技术瓶颈,提高工业产品核心部件国有化的数量和质量,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使技术创新成果在市场上推广和应用,提高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率。

2.监管:技术创新的关键一是技术创新研发资金监管。技术创新需要大量资金,2013年政府对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资金1.2万亿,研发经费占GDP的2.08%,其中财政科研经费5000亿元,具世界前列。但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技术创新产出只占投入的10%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政府必须加强技术创新研发经费监管,解决研发资金不足、资金浪费、资金流失,资金使用不规范,资源设备闲置,权力寻租等综合性问题,把技术创新研发资金用在刀刃上,对关键及核心技术创新的资金要给予保障,突破技术瓶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市场监管。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以来,技术创新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需要政府给予政策、税收和资金的扶持,但是技术创新不仅需要政府的引领,更需要政府的监管。我国有6000多个高新技术园区(开发区),享有国家各种优惠政策,高新园区有些企业是国外技术推广应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扩大出口,与突破性技术创新有区别。所以政府要区分各种类型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应该享有不同的优惠政策,政府应根据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贡献时间等给予不同的政策扶持和优惠奖励。三是对技术创新成果的监管。技术创新成果考核不能单纯以作为验收标准,技术创新成果考核重点是产品。虽然论文能够学术研究、活跃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但技术创新以研发制造为基础,以产品为导向,依靠知识创造开展技术创新,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成商品,能够在市场上“赚到钱”,政府要以产品为导向加强技术创新成果的监管,重点抓技术创新产品的研发制造,增强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

篇13

记者:郭主任,您好!请您先谈谈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中,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郭副主任:我们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医药、食品、纺织服装等七大主导产业为主、其他产业相互配套的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工业体系,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条件。预计2006年全省入统工业可完成增加值38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约20%,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以上。其中,钢铁产量已多年全国第一,我省还是国内重要的纺织服装基地,年工业增加值超过200亿元;第二,现有产业布局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奠定了基础。环渤海的秦、唐、沧地区是我省工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秦皇岛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建材、化工产业,唐山的钢铁、建材,沧州的石油化工和管道输送设备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这三个市的年销售收入占全省工业的40%,沿海经济隆起带的产业雏形已基本形成;沿京广铁路的保、石、邢、邯四市是我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地区,其汽车、能源设备、纺织、制药、钢铁、建材、石油化工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发展较快,销售收入占全省工业的44.3%;廊坊的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华为、中兴、京东方、新奥博为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相继落户廊坊,为这一地区下一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家口、承德地区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新能源产业为特色的工业体系已基本形成,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三,与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合作的不断加强,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提供了不竭动力。为了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条主线,加大了与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的合作力度,不论是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还是沧州渤海新区建设,不论是重点项目建设还是老企业的改制重组,都与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进行了紧密合作,借助其经济与技术力量,壮大我们的力量;第四,一批国内知名大集团的迅速壮大,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托。唐钢、邯钢、华北油田、华北石化、石炼化、唐山三友、乐凯胶片、华北制药、石药集团、石家庄三鹿乳业、邢台华龙、保定宏润、石家庄常山纺织、邯郸海盛威、保定天威集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都是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他们的迅速壮大,为沿海经济社会强省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另外我们还有内环京津、外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外资内移、南资北移的大环境优势。特别是国家在开发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对环渤海地区的开发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这些都是我们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的优势。

记者:那么,我省近期有哪些重大工业项目?

郭副主任:为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我省有很多重大的工业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主要有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邯钢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工程,山海关百万吨造船工程,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扩能项目,唐山机车300公里高速动车组,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华为廊坊产业基地、富士康、保定能源设备及新能源基地,石炼化800万吨炼油扩能及16万吨己内酰胺等等。

记者:在工业结构调整中我省有什么新的举措呢?

郭副主任:在工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上,我们已开始组织实施工业七大主导产业专项规划,强化规划的引导和约束作用,集中精力,大力发展壮大钢铁、装备制造、石化三大战略支撑产业,同时改造提升食品、建材、医药、纺织服装四大传统产业。

记者:能不能具体地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七大主导产业专项规划?

郭副主任:首先谈一下三大战略支撑产业:一是钢铁工业。要深入贯彻《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全面推进《河北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总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在加快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邯钢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等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企业整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一步提高生产集中度,着力改善产品结构,加大涂镀板、冷轧薄板、H型钢、钒钛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扩大高档优质板带类钢材比例。二是装备制造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实施意见》, 继续加强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加快唐山机车车辆厂高速电动车组、长城新型乘用车、哈动力秦皇岛出海口基地二期、河北福田改扩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山海关船厂百万吨造船、天威集团500kv及以上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制造等工程;推进南方汽车公司重组重型车、长安汽车定州基地、船用钢材集配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三是石化工业。继续推进石家庄、任丘、唐山南堡和沧州临港化工园等基地、园区建设,加快曹妃甸大型石化基地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抓好旭阳煤化工、沧州化工40万吨PVC和12万吨己内酰胺工程、沧州大化5万吨TDI、石炼化800万吨炼油扩能和16万吨己内酰胺等重点项目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炼油企业向生产化工产品转型,提高高浓度化肥产能,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工产品,加快石化产业结构调整。

接着是继续改造提升四大传统产业: 一是食品工业。继续推进石家庄三鹿乳制品深加工、唐山乳制品加工、秦皇岛粮油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发展乳制品、粮油加工、营养方便食品、饮料酒,改造提升肉类、调味品、软饮料、果蔬加工技术水平,提高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比重。二是建材工业。继续落实“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方针,着力推进曹妃甸新型建材工业园、耀华整体搬迁、冀东水泥扩建、唐山高档卫生瓷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贯彻实施新的水泥生产环保排放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贯彻落实《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材工业向绿色产业的转变。三是医药产业。继续推进华药新工业园、石药工业园、神威中药现代化工业园、石家庄中国药都健康城、河北医大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搬迁改造、河北奥星集团公司生产和大厂中医药科技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做好华药与DSM公司改制重组和战略转型项目国家核准的协调工作。全面贯彻国家《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引导企业由传统的规模扩张型,变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带动型,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四是纺织服装业。继续抓好河北宏润新型面料、石家庄纺织工业园、邯郸纺织服装工业园、清河羊绒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开发新型化纤原料、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纺织面料、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培育、壮大名优服装品牌。

记者:实现这个“发展的新跨越”我们还面临哪些主要困难呢?

郭副主任: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说。首先从区域发展看,各市发展不平衡,唐山、石家庄、邯郸、沧州(包括华北油田)四市是我省工业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年销售收入在千亿元以上,其中唐山市超过3000亿元;张家口、承德、衡水、秦皇岛四市由于历史和区位等原因工业规模较小。其次从产业结构看,我省工业结构仍然偏重,资源依赖和能源依赖特点明显,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压力很大。在全部工业中,煤炭、电力、石油、冶金、装备制造、建材、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年销售收入占全省工业的77.1%,利税总额占77.48%,利润总额占81.71%,轻工、食品、纺织服装、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所占比重仍然偏低。

记者:推进沿海地区开发开放,培育沿海经济隆起带,工业主管部门有什么新的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