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1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工业经济形势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工业经济增速小幅反弹
2014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比11月回升0.7个百分点,但依然比上年同期低1.8个百分点。从全年看,工业增加值增速波动轨迹与政府稳增长的努力存在较强的一致性。一是3月底“微刺激”政策密集出台后,5、6月份工业增速出现回升,二是11月份降息等措施实施后,12月份工业增速出现反弹。这表明在一定限度内的“稳增长”措施依然能对工业经济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但与前两年相比,政策效果出现减弱趋势。从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继续下滑,消费维持平稳增长,外需明显改善。12月份,工业品出货值名义同比增长7.3%,比11月和2013年同期分别回升3.4和1.5个百分点。这可能主要受两方面因素推动:一是低基数效应;二是2014 年11 月底以来的一波人民币汇率兑美元名义贬值。但两者在短期内均不具有持续性,因此尚不能确定外需是否出现实质性改善。
(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2014年1―12月,高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增长较快,高耗能产业减速运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分三大门类看,制造业仍是最具竞争力的产业。2014年制造业累计同比增长9.4%,而采矿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却仅仅维持了4.5%和3.2%的增速。从制造业内部来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2014年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12.7%、12.3%、12.2%和9.4%。二是绿色环保有所成效。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速逐年提升成为2014年增长最快的行业,反映我国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和污染物综合回收利用能力的增强。三是产能过剩正在缓解。2014年,前期产能问题突出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速均较2013年有所放缓。四是节能降耗持续推进。在两头控制的政策治理下,2014年六大高耗能工业增加值增速、投资增速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均低于制造业平均增速。
(三)东部地区工业增速明显回升,成为带动年底工业增速反弹的主要力量
2014年12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7.1%、8.1%与10.6%。其中,东部地区结束连续两个月的下行趋势,较11月显著回升1.5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年底工业增速反弹的主要力量。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则较11月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从全年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长均较2013年下调,但仍延续“东慢西快”的格局,工业经济增长的区域结构渐趋平衡。分省市来看,新疆、甘肃、青海等西部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安徽等中部地区在工业产业结构上依然存在一些不合理及不可持续的问题,这些地区的共同问题在于资源、能源特征突出,处于主导地位的产业、行业和产品在整个经济中的成长性差、需求弹性低、效益不高,亟待加快转型升级。
(四)受价格降幅扩大、销售收入增速放缓影响,工业企业盈利水平连续第四个月下滑
受价格降幅扩大、销售收入增速放缓等影响,2014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水平连续第四个月下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突出。其中,利润总额与主营活动利润额累计同比增速分别由 1―10月份的6.7%和6%降至5.3%和4.7%;11月单月利润同比增长-4.2%,降幅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造成11月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终端需求疲弱叠加产能过剩拖累,工业企业产、销活动整体疲软;二是价格下跌挤压盈利空间,尽管近期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降低了部分企业的成本,但仍难以抵消PPI跌幅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分行业来看,大部分行业利润仍为正增长,但增速仍普遍下滑;其中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速最快;而采矿及原材料业利润跌幅有明显扩大。积极的是,与盈利质量相关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及应收账款净额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等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
二、国外工业经济形势
近期全球工业经济复苏缓慢。美国工业生产活跃,但制造业PMI明显回落;欧元区工业生产温和回升,PMI升至50.6,但PPI跌势依旧。新兴经济体分化明显,印度工业生产指数与制造业PMI均明显回升,其他国家工业生产指数与PMI均出现回落。近期全球市场波澜迭起,瑞士央行突然宣布取消瑞士法郎兑欧元汇率上限,欧元推出超预期QE,显示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进一步分化,经济不确定性增强。
(一)美国制造业PMI明显回落
(1)工业生产活跃。12月份,美国制造业工业生产指数106.51,同比上升4.88%。12月份美国全部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9.74%,略低于上月。(2)PMI回落。12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55.5,较11月大幅度下降3.2。(3)失业率略有下降。12月份,美国失业率继续降至5.5%,为2008年7月以来新低。(4)PPI环比继续下降。12月份,美国PPI同比上升1%,环比下降0.6%,环比连续4个月负增长。(5)贸易逆差持续缩减。11月份,美国贸易逆差为390亿美元,较10月减少32.5亿美元;其中,美国出口总额为1963.6亿美元,进口总额为2353.4亿美元。
(二)欧元区制造业PMI回升
(1)工业生产回升。10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同比上升0.7%。四季度欧元区产能利用率为79.9%,比三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2)PMI回升。12月份,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6,较11月上升0.5,但仍连续十八个月高于荣枯线。(3)失业率与11月持平。11月份,欧元区失业率为11.5%,连续四个月持平。(4)PPI下降。11月份,欧元区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6%,环比下降0.3%。(5)贸易顺差扩大。11月份,欧元区出口额降至1625.6亿欧元,进口额降至1426.1亿欧元,实现贸易顺差199.5亿欧元,较11月减少36.9亿欧元。
(三)日本PMI与11月持平
(1)工业产出回落。11月份,日本工业生产指数由10月份98.1降至97.6;11月份,日本产能利用率指数与10月比下降0.8至99.8。(2)PMI与11月持平。12月份,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与11月持平为52。(3)失业率与11月持平。11月份,日本失业率为3.5%,PPI持续回落。12月份,日本PPI同比增长1.95%,连续6个月走低。(4)贸易逆差大幅扩大。11月份,日本商品贸易逆差扩大至8935.2亿日元。其中,出口额同比上升4.9%;商品进口同比下降1.6%。
(四)巴西PMI大幅回升,回至荣枯线上
(1)工业生产小幅回落。11月份,巴西工业生产指数为98.2,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2)PMI大幅回升。12月份,巴西PMI升至50.2,是连续三个月位于荣枯线下首次回升至荣枯线上。(3)失业率略有下降。11月份,巴西六大城市失业率为4.8%,较10月下降0.1个百分点。(4)PPI基本与11月基本持平。12月份,巴西PPI为2.13%。(5)贸易逆差大幅收窄。12月份,巴西出口127.2亿美元,进口132.8亿美元,贸易逆差5.6亿美元,较11月份减少17.9亿美元。
(五)南非PMI继续大幅下降但仍处荣枯线上
(1)工业生产回落。11月份,南非工业生产指数107,同比下降1.29%。(2)PMI大幅下降但仍处于荣枯线上。12月份,南非PMI为51,较11月下降8.7,但连续四个月位居荣枯线上。(3)PPI持续下降但仍处高位。11月份,南非PPI同比增速为6.5 %,连续7个月下降。(4)失业率略有回升。三季度,南非失业率达到25.4%,比二季度上升了0.3个百分点。(5)贸易逆差收窄。11月份,南非出口839.5亿兰特,进口896.6亿兰特;实现贸易逆差57亿兰特,比10月减少159.2亿兰特。
(六)印度PMI继续回升
(1)工业生产大幅回升。11月份,印度工业生产指数169.8,同比增长3.79%,环比增长4.49%。(2)PMI上升。12月份,印度PMI为54.5,连续14个月位于荣枯线上。(3)PPI处于低位。12月份,印度PPI同比增长0.11%,环比下降0.94%。(4)贸易逆差收窄。11月份,印度出口额降至254亿美元,进口额降至348.3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94.3亿美元,较10月减少74.3亿美元。
(七)俄罗斯PMI回落
(1)工业生产回落。11月份,俄罗斯工业生产指数为105.6,环比下降1.2%。(2)PMI降至荣枯线下。12月份,俄罗斯制造业PMI48.9,这是继PMI连续5个月位于荣枯线上的首次回落。(3)PPI大幅上升。11月份,俄罗斯PPI同比增长6.1%,较10月提升了一个百分点。(4)失业率持续上升。11月份,俄罗斯失业率5.2%,连续4个月上升。(5)贸易顺差回升。10月份,俄罗斯出口额降至404.6亿美元,进口额增至268.6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136亿美元,较9月增加6.4亿美元。
三、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判断和趋势分析
课题组采用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和IIE景气指数判断工业经济的景气程度。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主要用于对工业经济运行进行监测预警;IIE景气指数主要用于预测分析工业经济月度同比增速变化和工业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12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小幅上调
从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来看,2014年12月份工业经济形势略有好转,工业增加值增速在4个月后再次从“偏冷”进入“正常”区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依旧疲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处正常区间,M1-M0、一般贸易进口额未见起色;代表生产活跃度的工业品出产价格指标均依旧处在偏冷区间;代表生产活跃度发电量勉强在正常区间;一般贸易出口额与采购经理人指数尚处在正常区间。
(二)2015年1月份工业经济仍存在调整压力
IIE景气指数先行指数出现上升迹象,说明市场出现好转,但考虑到当前工业企业库存处于较高水平,且企业资金面十分紧张等因素,认为2015年1月份工业经济仍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工业经济增速有可能出现下滑。
从2015年全年来看,中国工业经济仍面临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相比于2014年可能继续向下调整。“三驾马车”的趋势分析如下。
消费仍将保持平稳增长。2014年以来,中国消费需求呈现出一些新态势,支撑当前消费增速呈现出较大的刚性动力。一是农村消费增长加快,中西部地区消费增长持续快于东部地区;二是新型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文化消费等新的消费热点不断形成;三是网络零售增长旺盛。2014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9.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受区域性消费增长点启动、新型消费模式发展等推动,2015年消费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制约消费需求扩张的风险在于,价格持续下降加大失业率上升的概率,并可能进一步改变居民预期,致使其提高储蓄意愿,减少消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继续下行。一是受房地产销售回暖带动,房地产投资可能在下半年回升,但鉴于高库存压力及长期需求见顶影响,全年整体增速仍会低于2014年。二是受产能过剩拖累,制造业投资可能继续放缓。三是基础设施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高位增长。2014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设备制造业增速较上月显著提高,同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从底部回升,反映出此前密集批复的基建项目已经启动,并有望在2015年继续稳定经济增长。但受财政支出约束及地方政府融资限制,基建投资增速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较小。
出口有望小幅改善。据IMF及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将保持中速温和增长,国际经济环境有望进一步改善,从而利好中国出口。但全球经济依然面临诸多风险:一是主要经济体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调整期,去杠杆化过程尚未结束,投资积极性不高;二是全球央行货币政策不一致,当前美国和英国趋紧,欧元区、日本及新兴经济体持续宽松,导致货币和汇率市场波动,从而对全球经济及资本流动产生负面影响;三是油价下跌导致石油输出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总之,受贸易全球化速度放缓及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等影响,2015年出口改善的幅度可能不大。
(一)工业经济增长再度放缓
2014年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比10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0.5和2.8个百分点。从趋势上来看,2014年以来工业增速总体波动下行,近4个月平均增速较1―7月份又下了一个台阶,显示当前工业经济仍处在减速换挡过程中,但11月份工业增长再度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受APEC期间停产、限产的短期扰动。从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需求依然延续疲弱态势。一是投资继续拖累经济,受资金来源收紧等因素制约,房地产投资持续下行、基础设施投资小幅回落、制造业投资基本持平。二是外需不确定性增强,11月工业品出货值由上月的8.3%大幅回落至3.9%,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相比之下,受新型消费业态的强劲增长带动,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均较上月回升。
(二)采矿业增速显著下滑,多数高技术产业增速回升
2014年11月份,采矿业增速明显下滑、制造业继续放缓共同拉低整体工业增速。分行业来看,受惠政策支持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增长较快。相比之下,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中下游行业增长乏力,增速明显低于工业平均水平。从增幅来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约一半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一是前期增长较快的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出现回调;二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高耗能产业持续去产能;三是受需求不振影响,部分中下游行业增速逐步放缓。从主要工业品产量来看,除有色金属外,发电量、钢材、水泥等大多数工业品产量增速持续下降,显示传统工业行业仍面临需求下滑与产能过剩的压力。
(三)东部地区工业增速明显回落,中、西部地区小幅回升
2014年11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长趋势出现分化,东部地区明显放缓,中、西部地区小幅反弹。其中,东部地区较上月明显回落1.2个百分点至5.6%,中、西部地区分别较上月回升0.6和0.4个百分点至8.6%和10.8%。近期东部地区显著调整的原因可能来自以下方面:一是APEC期间停工限产主要发生在京津冀等东部地区,受此冲击,11月北京、河北工业增速大幅下滑;二是外需转差对拥有外向型企业较多的东部地区影响更大;三是大多数东部省份在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努力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但在新、旧动力转换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经济增长的较大波动。分省市来看,增长最快的是自治区、重庆、河南、江西和贵州,增长最慢的是黑龙江、上海、北京、山西和辽宁。
(四)受成本加快上升、价格持续走低“两头挤压”,工业企业盈利区间持续收窄
2014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与主营活动利润额累计同比增速均较1―9月继续回落,分别由 7.9%、7.5%降至6.7%和6%。其中,利润总额累计增速已连续3个月下滑,10月单月利润同比增长更由正转负,同比下降2.1%。基于近期工业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工业企业成本的快速上升可能主要来自劳动力成本增加、财务费用上升以及由于环境约束增强而引致的环保支出增多等。在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的情况下,10月末产成品存货累计同比增速进一步回落,显示当前工业企业主动去库存的行为仍在继续。分行业来看,各行业利润同比增速普遍放缓。受石油、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上游采矿业利润同比加速负增长;中游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利润增速显著回落;下游的纺织业、家具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利润增速也有所放缓。
二、国外工业经济形势
近期全球制造业普遍转弱。11月份,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PMI集体滑坡。但不同国家之间增长前景的分化依然明显:美国PMI虽小幅回落,但仍在58.7的高位;欧元区、日本则分别回落至50.1与52。主要新兴经济体中,巴西与南非制造业PMI下降,印度与俄罗斯回升。此外,近期地缘政治紧张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俄罗斯等相关国家形成负面冲击,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有所增强。
(一)美国制造业PMI高位小幅回落
(1)工业生产活跃。10月份,美国制造业工业生产指数104.86,同比上升4%。9月份美国产能利用率为78.94%,略低于上月。(2)PMI略有回落。11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58.7,较前月略有下降0.3。(3)失业率与上月持平。11月份,美国失业率继续降至5.8%,与上月持平,为2008年7月以来的低点。(4)PPI环比继续下降。11月份,美国PPI同比上升1%,环比下降0.6%,环比连续4个月负增长。(5)贸易逆差略有缩减。10月份,美国贸易逆差为434亿美元,较上月减少2亿美元;其中,美国出口总额为1975.4亿美元,进口总额为2409.7亿美元。
(二)欧元区PMI小幅回落
(1)工业生产回升。10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同比上升0.7%。四季度欧元区产能利用率为79.9%,比三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2)PMI继续下降。11月份,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1,较上月下降0.5,但仍连续17个月高于荣枯线。(3)失业率与上月持平。10月份,欧元区失业率为11.5%,连续3个月持平。(4)PPI环比创一年来最大单月跌幅。10月份,欧元区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4%。(5)贸易顺差扩大。9月份,欧元区对外商品贸易顺差增加至184.9亿欧元,较上月增加98.6亿欧元。
(三)日本PMI略有下降
(1)工业产出回升。10月份,日本工业生产指数由9月份97.6升至98.1;产能利用率指数与上月比回升0.7至100.6。(2)PMI略有下降。11月份,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略有下降至52。(3)失业率略有下降。10月份,日本失业率为3.5%,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4)PPI持续回落。11月份,日本PPI同比增长2.73%,连续5个月走低。(5)贸易逆差大幅收窄。10月份,日本商品贸易逆差收窄至7368.9亿日元。其中,出口额66886.6亿日元,同比上升9.6%;商品进口74255.5亿日元,同比上升3.1%。
(四)巴西PMI继续下降,连续3月处荣枯线下
(1)工业生产与上月持平。10月份,巴西工业生产指数为98.8,与上月持平。(2)PMI下降。11月份,巴西PMI降至48.7,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下。(3)失业率略有下降。10月份,巴西六大城市失业率为4.9%,较前月下降0.2个百分点。(4)PPI回升。11月份,巴西PPI从上月的1.03%上升至2.12%。(5)贸易逆差扩大。11月份,巴西出口156.5亿美元,进口180亿美元,贸易逆差23.5亿美元,较10月份增加11.7亿美元。
(五)南非PMI下降但仍处荣枯线上
(1)工业生产回升。10月份,南非工业生产指数109.8,同比上升2.14%。(2)PMI下降但仍处于荣枯线上。11月份,南非PMI为50.5,连续3个月位居荣枯线上。(3)PPI持续下降但仍处高位。10月份,南非PPI同比增速为6.7 %,连续6个月下降。(4)失业率略有回升。三季度,南非失业率达到25.4%,比二季度上升了0.3个百分点。(5)贸易逆差扩大。10月份,南非出口890亿兰特,进口1103亿兰特;实现贸易逆差213亿兰特,比上月增加183亿兰特。
(六)印度PMI继续回升
(1)工业生产大幅回落。10月份,印度工业生产指数171.7,同比下降4.25%,环比下降5.69%。(2)PMI上升。11月份,印度PMI为53.3,连续13个月于荣枯线上。(3)PPI连续下降。11月份,印度PPI同比增长已从2014年5月6.18%的高位回落至0,环比下降1.31%。(4)贸易逆差收窄。10月份,印度出口额降至260.9亿美元,进口额降至394.5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133.6亿美元,较上月减少8.9亿美元。
(七)俄罗斯PMI大幅上升
(1)工业生产回升。10月份,俄罗斯工业生产指数为107,环比上升0.3%。(2)PMI大幅上升。11月份,俄罗斯制造业PMI51.7,比上月上升1.4,这是PMI持续5个月位于荣枯线上。(3)PPI大幅上升。10月份,俄罗斯PPI同比增长5.1%,环比上升0.3%。(4)失业率持续上升。10月份,俄罗斯失业率5.1%,连续3个月上升。(5)贸易顺差持续回落。9月份,俄罗斯出口额降至387.8亿美元,进口额增至258.3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129.5亿美元,较上月减少29亿美元。
三、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判断和趋势分析
课题组采用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和IIE景气指数判断工业经济的景气程度。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主要用于对工业经济运行进行监测预警;IIE景气指数主要用于预测分析工业经济月度同比增速变化和工业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11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明显回落
从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来看,2014年11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明显下行。社会消费品零售基本平稳,但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疲软,M1-M0、一般贸易进口额大幅下滑;代表生产活跃度的工业品出产价格指标均持续处在偏冷区间;代表生产活跃度的发电量虽在正常区间,但已接近下限;一般贸易出口额与采购经理人指数勉强维持在正常区间。
(二)12月份工业经济或将延续低迷态势
IIE景气指数先行指数继续小幅下行,预计2014年12月份工业经济明显回升的可能性偏低,但大幅下调的概率也不大。11月份,焦炭、铝材、乙烯、生铁和粗钢等产量数据增长态势疲软,乙烯产量2014年首度出现负增长;房地产销售有所恢复,但投资继续下滑,房地产市场延续调整态势;受降息等利好因素支撑,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大幅上升;货币供应量持续吃紧;市场略有转弱,美国制造业PMI高位小幅回调,欧元区制造业PMI震荡下行。
房地产投资持续下行仍是当前工业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风险点。虽然随着政府放松限购限贷政策以及金融条件的改善,商品房销售情况已经出现恢复迹象,但由于房地产销售与投资之间存在3―6个月的时滞,短期内房地产投资仍难改变下行趋势。从长期来看,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国内住宅市场的需求已经到达长周期下行拐点,在这一环境下,即使近期房地产销售改善能如期拉动相关投资企稳恢复,但其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尽管如此,鉴于中国城市化持续推进等长期前景,房地产行业未来崩盘的概率很小,通过市场整合、不断吸收积压库存等实现理性回归可能成为其新常态。
财政支出下降是制约工业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继2014年3―6月份财政支出大幅增加之后,受财政赤字率约束7月份财政支出增速明显下降,10、11月份进一步放缓,增速分别为-5.7%与0.8%。相应地,近期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与集体企业工业生产增速也明显下降。不过,这一因素有望在2015年初得到实质性改善。一方面,财政赤字率可能会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即使在赤字率不提升的情况下,根据经验财政支出也将回到与财政收入增速相当的水平。
由于近期工业品价格下行压力不断加大,PPI同比连续33个月负增长,市场及部分学者对通缩的担忧再度升温,普遍主张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来对抗通缩。从引起PPI下行的原因来看,国内产能过剩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共同造成“内忧外患”的局面。事实上,作为原材料净进口国,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和居民实际收入的改善,并进而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积极影响。如果产能过剩是PPI持续下行的主要原因,那么放松货币政策也许并不能有效解决去通胀问题,标本兼治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或是更具针对性的选择。
2014年12月9―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新常态作了全面系统阐述,强调稳中求进与结构优化。新常态的本质或可理解为: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驱动新兴产业发展。对于工业经济而言,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会议强调优化空间布局,并确定明年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这将给相关地区的工业生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二是会议提出“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基于此,通过转变传统盈利模式来实现动力机制转变应是工业经济恢复增长的关键所在;三是会议强调“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意味着未来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更重,方式也将更多元化;四是会议强调“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或接近上限”,未来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增长形成挑战。
总体来看,短期工业经济增长可能延续低迷态势。但考虑到未来财政支出增加、受近期流动性改善支持企业信贷条件有望好转、环境向好的可能性较大、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等积极因素,工业经济增速可能在明年上半年有所回升并逐步稳定下来。
(执笔人:黄群慧、张其仔、原磊、陈凤仙、王秀丽、张航燕)
开局良好运转顺畅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务服务大厅正式运行
【本刊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务服务大厅2014年12月1日开门试运行以来,各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的积极响应,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运行。
一、2015年7月份国内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经济增速回调,下行压力较大
2015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较6月份下降0.8个百分点,一改前三个月微弱上升趋势,显示当前工业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趋紧。从三驾马车看,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于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7月固定资产完成额累计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增幅趋缓,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解释。短期内,产销率长期低于98%,去库存压力不断累积,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较差。长期内,一方面,受产能过剩的影响,传统领域的资本回报率较低,固定资产投资积极性受抑制,另一方面,新兴领域高利润环节更多依赖于研发投入而非固定资产投资,靠高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失去支撑。除此之外,消费和出口也不容乐观。一方面,受到资产市场收入效应的影响,自3月份以来,消费连续四个月上涨,而随着股票市场回调,资产价值大幅缩水,消费受抑制;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再工业化程度加深,外围市场的改善并没有带动国内出口的增长,工业品出货值连续四月负增长。
(二)产业链上游行业呈恢复性增长,出口依赖型行业增幅回落明显
2015年7月份,受出口下滑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减少等因素影响,出口比重较多的行业和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增速降幅显著。分三大门类看,7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较上个月提高2.9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6.6%,将上个月下降1.1个百分点;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2%,较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产业链上游行业呈恢复性增长态势,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各种资源能源开采业增长较快;二是出口依赖型行业增幅回落较显著,纺织、服装业增速仅为3.6%,较上个月减少0.8个百分点;三是与基建领域相关的行业增幅较快。
(三)东中西地区增速普遍下降,东部地区下降趋势最为显著
2015年7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普遍回调,其中东部地区回调趋势最为显著。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0%、7.4%和7.9%。三方面因素造成东部地区下滑幅度较大。首先,东部地区开放程度最高,更容易受对外贸易景气度的影响。2015年7月,一般贸易出口额同比下滑5.8%,较6月下降12.9个百分点,其中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同比下滑9.5%,进料加工贸易同比下滑13.1%,分别较上月下降5.4个百分点、6.9个百分点,国际参与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最大。其次,受工业发展阶段的影响,政策可作用空间较少。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处在工业化后期,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可开发空间较小,政府逆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作用空间有限。第三,服务业的相对较高的利润吸引了民间投资,挤压工业行业投资资金。
(四)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回升,并向中高端市场迈进
2015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状况持续回升,但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仍为负值。除了企业在股票等资本市场投资收益的增加外,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缓慢回升也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2015年以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下滑,尽管众多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中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逐渐从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向提质增效的增长模式转变。长期以来由于利润空间较大,中低端产品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利用资金优势,扩大规模既能拓展盈利空间,高回报、高风险的研发投入受抑制;随着国内产能过剩的出现,旧有的生产技术以及产品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甚至消失,为拓展利润空间,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始转向高技术领域,经济效益逐步显现。2015年6月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1.4%,环比提高23个百分点,成为本轮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缓慢增长的支撑点之一。
二、国外工业经济形势
2015年上半年,发达经济体工业好于新兴经济体。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工业生产缓慢增长,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保持在52以上略有回落,失业率持续下降。欧元区工业生产缓慢回升,失业率持续下降,为2012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日本工业弱势复苏,制造业PMI为5个月以来的新高。相比之下,新兴市场国家工业增长乏力。俄罗斯、巴西和南非工业生产萎缩,通货膨胀加剧。印度工业表现突出,通货膨胀持续下降,PMI不断提高。
(一)美国工业生产缓慢增长
(1)工业生产缓慢增长。6月份,美国工业总体产出指数(季调)同比增长1.5%,同比增速连续7个月下降。环比增长0.33%,是4月、5月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以来的首次回升。6月份美国全部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为78.4%,较5月上升0.15个百分点。(2)PMI回落。7月份,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7,较6月下降0.8。(3)失业率与上月持平。7月份,美国失业率(季调)为5.3%,与6月持平,为自2008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4)PPI持续下降。6月份,美国PPI(季调)同比下降2.5%,环比上升1.7个百分点,连续第7个月同比下降。(5)贸易逆差增大。6月份,美国贸易逆差(季调)扩大至438.4亿美元,较前月增大29亿美元;其中,美国出口总额(季调)为1885.8亿美元,进口总额(季调)为2324.1亿美元。
(二)欧元区工业生产持续回升
(1)工业生产持续回升。6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增长1.3%,为连续第7个月正增长。二季度欧元区产能利用率为81.3%,比一季度上升了1.1个百分点。(2)PMI略有下降。7月份,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4,比上月下降了0.1。(3)失业率持续下降。6月份,欧元区失业率为11.1%,已连续3个月保持这一水平,为2012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4)PPI降幅收窄。6月份,欧元区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2%,降幅较前月收窄0.2个百分点,欧元区PPI自2013年8月以来连续23个月同比下降。(5)贸易顺差缩小。5月份,欧元区贸易顺差(季调)为212.1亿欧元,较4月减少27.2亿欧元。
(三)日本工业生产微弱增长,PMI处于5个月以来的新高
(1)工业产出微弱增长。6月份,日本制造业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增长0.82%,自2月以来连续第5个月低于2005年的水平。6月份,日本产能利用率指数(季调)同比下降2.3%,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为连续第7个月同比下降。(2)PMI回升。7月份,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2,比6月上升1.1,为5个月以来的新高。(3)失业率略有上升。6月份,日本失业率(季调)为3.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4)PPI持续下降。7月份,日本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5)贸易逆差大幅减少。6月份,日本贸易逆差为704.9亿日元,较5月减少1500.6亿日元。
(四)巴西工业持续萎缩
(1)工业生产持续萎缩。6月份,巴西工业生产指数为同比下降3.2%,环比下降0.86%,自2014年3月以来连续16个月同比负增长。(2)PMI小幅回升。7月份,巴西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47.2,较6月上升0.7,连续第2个月回升,为连续第6个月位于荣枯线下。(3)失业率持续上升。6月份,巴西六大城市失业率为6.9%,较前月上升0.2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上升,达到2010年8月以来近59个月的新高。(4)PPI上涨。7月份,巴西PPI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提高1.9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且增速逐月加快。(5)贸易顺差减少。7月份,巴西贸易顺差为23.8亿美元,比上月减少21.5亿美元,连续第5个月保持顺差。
(五)南非工业生产持续回落
(1)工业生产持续回落。6月份,南非制造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下降1.03%,连续3个月同比负增长。(2)PMI与上月持平。7月份,南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季调)为51.4,与上月持平,连续3个月维持在50以上。(3)PPI小幅上升。6月份,南非PPI同比增长3.7%,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达到近6个月的新高。(4)失业率下降。二季度,南非失业率为25%,比一季度降低1.4个百分点。(5)贸易顺差增大。6月份实现贸易顺差58亿兰特,较前月提高8.6亿兰特。
(六)印度工业增长,PMI达到近6个月的新高
(1)工业生产增长。6月份,印度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8%,连续8个月同比正增长。(2)PMI回升。7月份,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7,较上月提高1.4,达到近6个月的新高。(3)PPI持续下降。6月份,印度批发价格指数WPI同比下降2.4%,连续8个月同比负增长,印度WPI同比增速近一年来逐月下降。(4)对外贸易同比下降。6月份,印度出口额为222.9亿美元,同比下降15.8%,进口额为331.2亿美元,同比下降13.4%,实现贸易逆差108.3亿美元,出口额和进口额都已连续7个月同比负增长。
(七)俄罗斯工业大幅萎缩,物价增速居高不下
(1)工业生产大幅萎缩。6月份,俄罗斯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下降3.96%,连续5个月同比负增长,环比下降0.1%,连续3个月环比负增长。(2)PMI下降。7月份,俄罗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8.3,较上月下降0.4,已连续8个月低于50。(3)通货膨胀居高不下。6月份,俄罗斯PPI同比大幅增长13.1%,增速较上月下降了0.3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保持7%以上的增速。(4)失业率持续下降。6月份,俄罗斯失业率为5.4%,已连续4个月下降。(5)对外贸易减少。6月份,俄罗斯贸易顺差为137.8亿美元,同比下降1%,其中出口额同比下降25.6%,进口额同比下降38%。
三、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判断和趋势分析
课题组采用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和IIE景气指数判断工业经济的景气程度。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主要用于对工业经济运行进行监测预警;IIE景气指数主要用于预测分析工业经济月度同比增速变化和工业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2015年7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偏冷
从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来看,2015年7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落在偏冷区间。多项指标出现偏冷趋势:工业增加值增速降幅较大;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降至荣枯线,其中新订单指数已降至荣枯线之下;发电量落入偏冷区间;固定资产完成额持续下滑,创2001年以来新低,一般贸易出口额出现负增长;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降至94.6,降幅创六年来新低,工业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受第三产业拉动,M1—M0从偏冷区间返回正常区间,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尽管环比下滑,仍处在正常区间。
(二)2015年8月份工业经济增速将保持小幅回升态势
IIE景气指数先行指数预示,8月份工业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外围市场运行平稳,美国、欧盟制造业PMI分别为52.7、52.4,较之上月略有回调,但依旧在荣枯线之上。然而,国内形势不容乐观:房地产销售增速回升,但商品房施工面积持续下滑,去库存压力显著;工业产品产量普遍下滑,焦炭、乙烯、生铁、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受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影响,股票市场进入调整期。整体而言,8月份,工业下行压力较大。
当前多地受夏季高温、暴雨、台风等天气以及近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滑的影响,工业生产增速在企稳进程中出现小幅波动,制造业PMI等指标也略有回落,但总体变化不大。这说明当前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企稳趋势还并不稳定。但同时一些积极和有利因素也在不断释放,使工业经济在短期内缓慢企稳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工业结构调整将会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虽然工业增速整体回落,但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和投资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7月份,高技术产业增长9.6%,比6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细分行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行业增加值增长34.6%,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增长19.7%,通讯设备制造增长15.5%等。在汽车产量总体下降的情况下,部分新兴产品如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增长32.9%,新能源汽车增长3倍以上;同时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回落。1—7月份,全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1%。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增长6.3%,增速比1—6月回落1.2个百分点,且每个高耗能行业均出现了投资增速回落的现象。这种工业发展态势逐步重构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工业经济企稳蓄积力量。
二是虽然基建投资增速小幅回落,但剃除季节因素,未来增长潜力巨大。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较为乐观。其中建筑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虽然受高温天气影响,建筑企业生产活动有所减少,但其商务活动指数仍居于60%的高位,且市场需求扩张的态势依然很强劲;基建投资中民营资本增长加快;2014年下半年,发改委密集批复了机场、铁路等多项基础建设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实施,加之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其对基建投资增长的带动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三是住宅投资增速开始回升,商品房销售继续回暖。7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幅度较6月份进一步缩小,房地产开发投资现企稳迹象;住宅投资增速在经历了一年半的下行之后,开始回升,这将对下一步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1—7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同比增长6.1%,增速比1—6月份提高2.2个百分点,住宅销售增长较快,7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3.03,比6月份提高了0.4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回升。房地产开发和投资的企稳,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于投资和增长的稳定。
四是政府稳增长力度继续加大,政策利好持续显现。近几年,国家围绕“稳增长”和“调结构”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政策的作用逐渐显现,并呈现出累积效应。“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提出和不断落实,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企业过剩产能转出等提供了机遇和政策支撑,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对工业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
(一)工业经济增速回升
2016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3%,增速较7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3%,比上月加快0.01个百分点。从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消费和出口稳重有升。2016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633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1%,增速与1―7月份持平。2016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4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6%,增速比7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出货值同比增长2.9%,增速较7月份加快1.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的出口回升势头得以延续,1―8月份的出货值累计增速由负转正。
(二)采矿业降幅收窄,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继续向好
分三大门类看,8月份,采矿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降幅较7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5%,7月份为下降4.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3.8%,降幅收窄1个百分点。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8%和7.0%,增速分别比7月份减少0.2个和0.4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8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增长4.8%,增速较7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分别增长8.9%和5.8%,比7月份分别加快1.9个和0.8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下降4.5%,降幅比7月份收窄6.2个百分点。
8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和10.8%,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4.3%,医药制造业增长11.5%,汽车制造业增长21.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3%。
(三)西部地区工业增长最快,东北地区工业降幅加剧
分地区看,8月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2%、7.8%和7.9%,分别比7月份加快0.5个、0.2个和1.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0%,降幅较7月份扩大1.3个百分点。
(四)工业企业利润加快增长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583.6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1―7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和汽车等行业利润增幅显著,1―8月份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4倍、2.1倍、31.1%和11%。
二、国外工业经济形势
(一)全球工业经济形势总体判断
当前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其工业经济复苏进程仍然缓慢曲折,且不确定性增加。美国和日本工业生产持续下滑,且PMI均位于荣枯线下,欧元区工业生产增速放缓,PPI连续第36个月负增长。新兴经济体工业持续减缓;巴西和印度工业均为负增长,并且巴西PMI持续位于荣枯线下,南非工业生产放缓,失业率仍处高位。
(二)主要经济体分析
1、美国工业生产下滑,PMI跌入荣枯线以下
(1)工业生产下滑。8月份,美国工业总体生产指数(季调)为104.4,同比下降1.1%,仍然维持负增长的状态,且降幅扩大;全部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为75.5%,较7月份下降0.4个百分点。(2)PMI跌入荣枯线以下。8月PMI为49.4,较上月下降3.2。(3)失业率持续低位。8月份,美国失业率(季调)为4.9%,与上月水平持平。(4)通胀水平维持不变。8月份PPI环比与7月份持平。(5)贸易逆差有所减少。7月份,美国贸易逆差(季调)为394.74亿美元,较上月下降50.36亿美元。
2、欧元区工业生产增速放缓,PPI连续36个月负增长
(1)工业生产增速放缓。8月份,欧元区19国工业生产指数(季调)为103.3,同比下降0.5%,环比(季调)下降1.1%。第二季度欧元区产能利用率为81.5%,比第一季度下降了0.4个百分点。(2)PMI有所下降。8月份,欧元区制造业PMI为51.7,仍处于低位运行状态,且比上月下降了0.3。(3)失业率维持较低水平。7月份,欧元区失业率(季调)为10.1%,与6月份持平,为2012年2月以来的最低值。(4)PPI降幅收窄。7月份,欧元区19国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8%,比6月份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欧元区PPI已连续第36个月同比负增长。(5)贸易顺差继续缩小。7月份,欧元区19国贸易顺差(季调)为200.41亿欧元,较6月份减少37.67亿欧元。
3、日本工业增速持续为负,PMI仍位于荣枯线以下
(1)工业增速持续为负。7月份,日本制造业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增长继续呈现负值状态,为-1.1%,降幅较 6月份收窄0.3个百分点。日本产能利用率指数为96.2,较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但同比下降0.7%。(2)PMI仍位于荣枯线以下。8月份,日本制造业PMI为49.5,比7月份提高0.2,自今年3月份以来持续在荣枯线下。(3)失业率小幅下降。7月份,日本失业率(季调)为3.0%,比6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4)PPI仍持续下降。8月份,日本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61%,连续第17个月同比下降。(5)贸易状况不容乐观。8月份,日本贸易逆差1.87百亿日元,其进口额同比下降17.26%,出口额则同比下降9.69%。
4、巴西工业生产持续负增长,PMI仍在荣枯线以下
(1)工业生产持续负增长。7月份,巴西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6.6%,较上月扩大大0.8个百分点,自2014年3月以来已经连续29个月同比负增长。(2)PMI仍在荣枯线以下。8月份PMI为45.7,比7月份提高0.3。(3)通胀压力依然不减。5月份,巴西PPI同比增长12.5%,较4月份增速提高了0.8个百分点。(4)贸易顺差下降。8月份,巴西贸易顺差为41.40亿美元,比上月下降4.38亿美元,其中进口比上月增加10.97亿美元,出口增加6.58亿美元。
5、南非工业生产放缓,失业率仍处高位
(1)工业生产放缓。7月份,南非制造业生产指数(季调)为108.4,同比增长2.5%,同比增速较上月下降了2个百分点。(2)PMI再次跌入荣枯线下。8月份PMI为46.3,比上月下降了6.2跌入荣枯线以下。(3)PPI增速持续上升。7月份,南非PPI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4)失业率仍处高位。第二季度南非失业率为26.6%,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5)贸易顺差大幅减少。7月份,南非贸易顺差为52.23亿兰特,较上月下降73.08亿兰特,其中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84%,较6月份下降14.07个百分点,进口金额同比下降3.92%,改变了连续5个月同比正增长的态势。
6、印度工业增速由正转负,PMI继续回升
(1)工业增速由正转负。7月份,印度工业生产指数为176.1,较上月下降6.7,同比下降2.4%,改变了连续两个月正增长态势。(2)PMI继续回升。8月份,印度PMI为52.6,比上月提高了0.8。(3)PPI小幅提升。8月份印度批发价格指数WPI同比增长3.74%,较7月份提高了0.19个百分点。(4)贸易逆差减少。8月份,印度实现贸易逆差76.74亿美元,较上月减少0.8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15.19亿美元,比上月减少了1.71亿美元,进口额为291.93亿美元,比上月下降2.58亿美元。
7、俄罗斯工业生产复苏缓慢,贸易顺差大幅下降
(1)工业生产复苏缓慢。8月份,俄罗斯工业生产指数(季调)为101.6,环比增长0.5%。(2)PMI位于荣枯线上。8月份,俄罗斯PMI为50.8,较上月上升1.3。(3)PPI增速继续减缓。8月份,俄罗斯PPI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上月收窄1.4个百分点。(4)失业率有所下降。8月份,俄罗斯失业率为5.2%,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为2016年以来的最低值。(5)贸易顺差大幅下降。7月份,俄罗斯贸易顺差为64.9亿美元,较上月下降16.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较上月下降15.8亿美元,进口额较上月提高0.39亿美元。
三、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判断及趋势分析
(一)2016年8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显著改善
一、国内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经济增速加快
2016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比1—2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从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消费品市场出现小幅回升,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5%,比1—2月份增加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回升,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584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增速比1—2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32971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1—2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767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2%,增速比1—2月份提高3.2个百分点。外部需求仍然低迷。3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9535亿元,同比名义下降1.3%。1—2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15675亿元,同比名义下降4.8%,降幅比1—2月份收窄3.5个百分点。总体来看,短期内“三驾马车”的表现不容乐观。
(二)高技术和高加工度产业增长态势较好
产业链上游行业好于下游行业。分三大门类看,3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比1—2月份增加了1.6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7.2%,比1—2月份增加了1.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8%,比1—2月份增加了3.3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3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8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其他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居前,分别为16.7%、12.7%、12.5%、11.4%、11.2%、11%、9.8%、9.4%、9.1%和9.1%。而开采辅助活动、其他采矿业、烟草制品业工业仍处于负增长,分别为-20.2%、-19.6%和-7.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1%、3.3%、3.3%、3.4%、3.7%、4.1%和4.1%。
(三)西部地区成为工业增长最快区域,东部地区工业降幅收窄
分地区看,3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同比分别增长7.3%、7.8%、8.0%,与1—2份相比,分别增加1.7、1.2和1.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2%,降幅较1—2月份收窄3.3个百分点。
(四)工业企业利润连续两个月回升
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421.5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比1—2月份提高2.6个百分点。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12.4亿元,同比增长11.1%。上游行业利润下滑较快:1—3月份,采矿业亏损54.1亿元,同比下降108.5%,降幅较1—2月份扩大35.6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分别下降92.6%和202.0%。下游行业利润增长显著:1—3月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5.9%、20.8%、18.0%。
二、国外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一)美国工业生产持续下滑,PMI重回至荣枯线以上
(1)工业生产持续下滑。2016年2月份和3月份美国工业总体生产指数同比增速继续维持负值状态,环比增速也有所下降。2016年3月份,美国全部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为74.83%,较2月份下降0.46个百分点。(2)PMI重回至荣枯线之上。2016年3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经过了连续四年在荣枯线以下的状况之后首次上升至50以上,为51.80,较2月份提高了2.3个百分点。(3)失业率有所反弹。2016年3月份,美国失业率为5.0%,在前两个月失业率创2008年5月份以来新低之后有所回弹。(4)PPI降低幅度进一步减缓。2016年2月份美国PPI与上月持平,3月份同比下降0.1%,说明这两个月下降幅度进一步减缓。(5)贸易逆差较上月有所提高。2016年2月份,美国贸易逆差为470.60亿美元,逆差同比提高22%,较2016年1月份增加11.78亿美元。其中,美国出口总额为1780.7亿美元,较上月下降17.8亿美元,进口总额为2251.3亿美元,较上月下降29.6亿美元。
(二)欧元区工业生产有所放缓,PMI有所回升
(1)工业生产有所放缓。2016年2月份,欧元区17国工业生产指数同比1%,较上月同比增速下降2.1个百分点。2016年第一季度欧元区产能利用率为81.3%,比2015年第四季度下降了0.1个百分点。(2)PMI有所提高。2016年2月份,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60,虽然仍处于低位运行状态,但比上月上升了0.4。(3)失业率继续下降。2016年2月份,欧元区失业率为10.3%,比1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为2012年2月份以来的最低值。(4)PPI持续回落。2016年2月份,欧元区17国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4.2%,比2016年1月份降幅扩大1.3个百分点,欧元区PPI自2013年8月以来已连续31个月同比下降。(5)贸易顺差继续缩小。2016年2月份,欧元区18国贸易顺差为201.88亿欧元,较1月份减少25.28亿欧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680.22亿欧元,较上月提高11.05亿欧元。进口总额为1478.34亿欧元,较上月提高36.33亿欧元。
(三)日本工业生产继续放缓,PMI下降至荣枯线以下
(1)工业产出同比增速继续回落。2016年2月份,日本制造业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继续呈现负值状态,为-3.9%,较2016年1月份同比下降速度拉大3.7个百分点。日本产能利用率指数为94.5,同比下降6.4%,环比下降5.4%。(2)PMI下降至荣枯线以下。2016年3月份,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1,比2016年2月份下降1。(3)失业率有所回升。2016年2月份,日本失业率为3.3%,比1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4)PPI持续下降。2016年2月份,日本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77%,连续第11个月同比下降,且2月份降幅有所加大。(5)贸易顺差加大。2016年3月份,日本贸易顺差为75.50百亿日元,较2016年2月份增长51.28百亿日元,进出口额分别比上月增加24.01百亿日元、75.29百亿日元,顺差扩大主要由出口额增加导致。
(四)巴西工业生产持续负增长,失业率又创新高
(1)工业生产持续负增长。2016年2月份,巴西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9.7%,环比下降0.5%,自2014年3月份以来已经连续24个月同比负增长。(2)PMI有所回升,但仍在荣枯线以下。2016年3月份巴西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6,比上月提高1.5。(3)失业率继续上升。2016年2月份,巴西六大城市失业率为8.2%,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成为2009年9月以来的最高值。(4)PPI继续大幅上涨。2016年2月份和3月份,巴西PPI同比分别增长13.56%和13.03%。(5)贸易顺差提高。2016年3月份,巴西贸易顺差为44.35亿美元,比上月提高13.92亿美元,其中进口比上月增加12.54亿美元,出口增加26.47亿美元,贸易顺差的扩大的原因主要是出口增加幅度大于进口增加幅度。
(五)南非工业生产持续下降,PMI回升至于荣枯线以上
(1)制造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持续为负。2016年2月份南非制造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0.19%,连续两个月处于负增长态势。(2)PMI上升至荣枯线以上。2016年3月份,南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5,比上月增长2.6,继连续7个月低于50之后首次回升至荣枯线以上。(3)PPI增速持续上升。2016年2月份,南非PPI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月继续上升0.5个百分点,PPI同比增速仍然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4)2015年第四季度失业率有所下降。南非2015年第四季度失业率为24.5%,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5)贸易逆差大幅度缩小。2016年2月份南非贸易逆差为1.68亿兰特,比上月缩小177.03亿兰特,其中出口比上月增加192.87亿兰特,进口比上月增加23.90亿兰特,贸易逆差的大幅度缩小主要由于出口额的大幅度增加。
(六)印度工业生产由负转正,PMI继续回升
(1)工业生产同比增速转为正值。2016年2月份印度工业生产同比增速为1.99%,工业生产开始呈现同比增长态势。(2)PMI继续回升。3月份,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4,比上月又提高了1.3。(3)PPI持续下降。2016年3月份,印度批发价格指数WPI同比下降0.85%,连续17个月同比负增长。(4)对外贸易逆差减少。2016年3月份,印度实现贸易逆差50.71亿美元,较上月减少14.7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27.19亿美元,比上月增加19.8亿美元,进口额为277.90亿美元,比上月增加5.1亿美元,逆差减少主要由于出口额的大幅增加。
(七)俄罗斯工业生产持续萎靡,PMI仍位于荣枯线以下,失业率创新高
(1)工业生产持续萎靡。2016年2月份,俄罗斯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63%,连续13个月同比负增长。(2)PMI仍在荣枯线以下。2016年3月份,俄罗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8.3,较上月下降1,连续4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3)PPI增速继续减缓。2016年3月份,俄罗斯PPI同比增长0.8%,增速比上月又收窄了2.7个百分点。(4)失业率有所回升。2016年2月份俄罗斯失业率为6.0%,在连续3个月维持5.8%之后有所回升,并创2014年以来的新高。(5)对外贸易顺差提高幅度有限。2016年2月份,俄罗斯贸易顺差为73.53亿美元,较上月提高0.56亿美元,同比下降46.03%,其中出口额较上月提高31.09亿美元,进口额较上月提高30.53亿美元。
三、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判断及趋势分析
(一)2016年3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显著提高
从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来看,2016年3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提高显著。多项指标回到正常区间,部分指标落入偏暖区间。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5.8%,较上月提高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偏冷区间回调至正常区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降幅缩小,市场回暖迹象显著。而且,一般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速落入偏暖区间,尽管一般贸易进口额依旧在偏冷区间徘徊,不过降幅缩小。货币政策积极稳健, M1—M0落入偏暖区间,为工业经济增长提供了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
(二)2016年4月份工业经济将继续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