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互联网的新技术

互联网的新技术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1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互联网的新技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互联网的新技术

篇1

A:6月22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根据企业的财务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品牌强度分析,获得最终数据结果并的中国500最具品牌价值排行榜中,罗西尼以过百亿的品牌价值再度登榜,成为第一家拥有百亿品牌价值的华表企业,成就了华表行业唯一一个连续13年(2004-2016)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的“传奇”。罗西尼专注制表30余年,始终恪守“工匠精神”。在罗西尼人的信念中,“工匠精神”不再局限于精细的手工活,还在于与时俱进地引进现代化的国际先进精密加工设备,进一步提升工艺水平,以及进行核心技术攻关,迎时代潮流而转型。

Q:就此“工匠精神”,那今年新品的亮点在哪?

A:勋章腕表是罗西尼的代表之一,该系列腕表自2014年诞生以来,就以表盘侧面的logo牌打下品牌DNA深深的烙印,此次展会上,品牌经历了两次产品升级后,推出第3代勋章腕表――6713/5713/5714。此外,丝绸超薄系列腕表也是值得一提的,全新丝绸超薄腕表5715/5716/6715,表款在线条流畅、纤薄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搭载超薄机械机心,精益求精,突破技术新高度。同时,在此基础上推出特超薄腕表7387/6387/6388,另辟蹊径,赋予“家庭套装”的快乐分享概念,切入市场。

Q:罗西尼未来几年的规划是什么?

A: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刻。未来的中国将逐步进入消费社会,在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罗西尼立足建成自主研发和创新体系,推动电子商务战略和智能手表战略的长足发展,罗西尼钟表产业园二期将打造成为处于中国钟表行业领先地位的全球电子商务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智能手表研发生产中心以及高级钟生产研发等基地,真正实现“互联网+高新技术+物联网”的产业优势。未来,罗西尼还将以母公司冠城钟表珠宝集团为依托,充分调动与整合上市公司的金融资源、技术资源和品牌优势,垂直整合全球产业链,与冠城旗下包括瑞士绮年华、昆仑和英国劳特莱等国际高端钟表与奢侈品品牌展开合作。同时,企业将致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机芯自主研发战略,逐步实现机芯国产化。

雷诺表 轻商务 轻运动

雷诺表以“活力商务”作为本届展览主题,演绎敢于创新与突破的品牌个性。尤其是今年推出的“轻商务・轻运动”的产品理念,充分迎合都市年轻人群对手表的时尚需求。

雷诺表展出的经典系列有:骑士・商务系列、博鳌・鼎智系列、卓越系列以及专为都市女性设计的夜色系列,尤其是刚刚在6月18日由形象代言人孙红雷,亲自启动的骑士?商务系列第一款运动手表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并在展馆内开放新品体验通道,收获大批钟表爱好者的菲林。该腕表多层叠加的表盘设计搭配繁复制作工艺,造型张弛有力,字面将古罗马战车车轮、铆钉、盾牌等独特元素巧妙运用,表款整体设计错落有致,透过表盘的折叠式秒针以及中间镂空的战车车轮造型,可见机械机心的律动之美!该款新品的推出也是为了迎接奥运会的到来,将更高、更快、更远的体育精神再次展现,是一款外型出色又不失内涵的运动新品腕表。

此外,由天猫主办、雷诺表承办的《中国钟表行业品质自律公约》启动签约仪式于展会期间在雷诺表展馆内举行,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钟表企业一同签约,为促进中国钟表行业质量做出努力和承诺。

篇2

互联网新技术的出现,意味着教与学无限地升级,教学应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兴趣课堂更加突出,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爱好。教师和学生的界限在模糊,评价体系更加多元化,每个人都可以是独立的个体学习者。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带来变革和挑战:学校可以通过微信交流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教学相关信息;可以利用网络建立并维护学生社团,推动社团活动;可以依托新技术进行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学生学业与生涯发展也可以借助于网络;学生在网络上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网上课堂成为新常态。 

1.网络微课程建设 

学校教育是依据教育目标及课程,通过教师、课堂、教材等要素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是在特定场所开展的特定活动。从以往的教育来看,是固定的人、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学习固定的内容。互联网时代为教育提供了信息技术,提供了资源的整合和新鲜的资源,提供了教育革新的平台,知识的传授、知识的传播已经不完全依赖于学校,它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变成现实。 

为此,学校可依托互联网构建学校课程及体系,为教育过程当中产生更好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增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互动的机会,提供分众和个性化的学习及工作的条件,让学生有可能按自己喜欢的去学习,按自己的方式学,按自己的进度学。把教育最重要的特征由“教师控制”“以教定学”向“自我控制”“以学定教”转变,让学生成为选择的自主者。 

网络课程的构建表现在,一是依托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二是利用地方资源课程化,三是利用网络资源拓学化。涵盖网络文本课程资源,网络实践课程资源,网络教师课程资源,网络学生学习平台,网络师生互动平台。 

2.网络微课堂构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整个学校的活动状态、班级活动状态、课堂活动状态正在变化,学校将成为一个以课堂为点的全球交流网络。因为,互联网把传授知识的主要功能逐渐替代,教育本来的任务是要按人的精神世界让人的人格、社会性得到发展,特别是让人的与众不同的、体现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部分得到发展,互联网环境是教育回归的好机会。 

当下,微课程进入了教育视野,进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课堂。“翻转课堂”也让学习有了新的求知、学知和问知的渠道和可能,这样的方式改变着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重新定义着课堂。它可以将以前在学校课堂上要完成的使命换一个地方,把以前不能在学校进行的活动特别是人和人的交往变成了主要功能,使得“自己的教师”可以教“别人的学生”,“自己的学生”可以上“别人的教师”的课变成现实。网络微课堂,从真正意义上把教师转化为引路人的角色,让学生转化为先知者的角色,师生伙伴,共同进步。 

网络微课堂构建主要表现在,集中学校教师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设计能自主学习的专门网上通道。一是依托国家网络教学资源库进行校本化微课堂构建,二是利用地方名师教学资源库进行教学化课堂构建,三是利用学校教师自制教学资源进行课堂化构建。涵盖网络教学微视频,网络学、练、评互动平台。 

二、构建“三学”新教学 

教学是教育的一个载体,创新教育需要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是诸多要素组成的,教学材料、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师素质、学生状态、教学评价等。教师要研究与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和程度,厘清“学中生”与“生中学”“学”与“不学”“教”与“不教”“快教”与“慢教”“何时教”与“何时不教”“怎样教”与“怎样不教”等关系。 

1.重构教学理念 

优效的教学是有真实学习过程的,是有科学学习方式的,是需要教师高超教学艺术的。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需要学生的主动进入,需要教师的适时介入。 

学习的方式与途径是多样的,学习的获得可以独学、互学和师学而来,可以从课本、书籍、网络、生活、社会等而得,可以通过读、问、说、听、思、练、议等而收。如何基于“课堂”,聚焦课堂,追寻课堂,打开课堂,科学把握教师(知识、视野、理念、教技、主张……)、教材(内容、情景、问题、练习、系统……)、学生(情趣、知识、思维、学法、胆识……)、教学(方式、方法、途径、过程、策略……)、评价(方式、手段、渠道、过程、结果……)、时空(课前、课中、课后,教室、学室、网络……),让教材内容活化,让学生学研先行,让教师智慧介入,让探究走进价值,让活动全员参与,让思辨不断彰显,是我们要理性思考和实践研究的。 

网络信息时代,课堂已经被“打开”,已经从教室走向了校园、社会,走向了网络新媒体。教学方向需要从教学走向教育,教学目标需要从会学走向想学,教学依据需要从课本走向课标,教学关系需要从教学走向助学,教学方式需要从“课中学”走向“随机学”,现代技术需要从服务于“教”走向服务于“学”。因此,它需要我们重构“课堂评价”,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实效与课堂教学的观赏,学生思维的活跃与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生成的有效与教师预设的精彩,学生整体的精彩与个别学生的精彩,学生的生命质量与学生一时的精彩,课堂教学的效益与课堂教学的效率等关系,向学生的“向学”和教学的“向优”漫溯。 

2.转换教学方式 

篇3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与广泛应用,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互联网将全世界的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广度,使人们在第一时间了解世界各地所发生的大事,使科技创新的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被大家所熟知和掌握,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尤其是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令全世界惊叹,而在成人教育领域,互联网的新技术也给传统的成人教育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机遇和挑战。未来成人教育的模式和发展方向,必然将和互联网技术更加紧密地结合,给广大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务和教学方式。

一、互联网新技术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今天的互联网技术已经将计算机互联网和手机互联网很好地整合到一起,硬件制造技术的提高使计算机的性能越来越好,体积越来越小,更加便于携带;而互联网终端制造成本的逐步降低,使得广大用户无论收入多少都能够买到称心如意的电脑产品。同时。无线宽带等通信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使得计算机产品上网越来越便捷,使得软件使用越来越人性化。这些硬件条件为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成随时随地都能够上网学习创造了便利。近几年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已经印证并且肯定了互联网技术在成人教育领域的作用。这种成本低廉、突破地域局限的教学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欢迎和认可。也逐渐成为人们普遍运用的一种新的形式。

据2012年1月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突破5亿,全年较上年度新增网民5580万;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由此可见,电脑和手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远程网络教育的开展铺垫了极为坚实的受众基础。《报告》还显示了网民年龄结构也在继续向成熟化发展,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与此同时,网民学历结构呈低端化变动趋势。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增速超过整体网民。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从年龄结构还是从学历结构上讲,网民的整体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并正向成熟人群和低学历人群渗透。而这类人群正是成人高校的教学实施主体,这也为我们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对象性条件。

二、互联网新技术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随着网民群体的不断壮大,各行业专业士制作的各类网络lP课程被上传到网络上,各高校出于扩大宣传或方便学生学习的目的也相继优化自己学校网站学习功能,制作许多网络课程上传到网站。网易、腾讯等将国外著名高校和公益组织的大型系列课程介绍给中国广大网民和学术爱好者,以《网易公开课》为最为典型,多样的教学资源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提供了全面多样的学习机会,使远程教育得以实现。

不可否认,在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中开展远程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一,社会大众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对远程教学模式没有清楚认识。新型的远程教育模式在年龄偏低的人群中较容易开展,他们熟悉互联网,自学能力强。而对于中年人群,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远程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一些人由于不能掌握计算机基本的操作而对远程教学模式心存抵触,因而更加倾向于利用传统学习方式完成学业。其二,互联网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也为远程网络教育的普及带来一定的困难。根据《报告》显示,与全国38.3%互联网普及率进行比较。目前仅有北京、上海等12个省市的互联网普及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市整体网民数量位列全国第一。而中西部省市的互联网普及率则大都低于这一水平。在西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远程教学系统远还没有得到普及,有的地方虽然有相应的设备却因为没有人懂得如何使用,导致教学资源不能及时得到有效传播。另外,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由于各种原因利用非实时网上交流方式的较多。而这种非实时的交流方式不能在第一时间满足学生想要即时得到回复的需求,供需之时出现了不对等的现象,学生学习的热情会被大大降低。

三、互联网新技术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前景

要想进一步利用互联网推进成人高等教育,广大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是有效开展远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报告》显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网民增长速度较快。中年网民在逐渐增加,低学历人群也成为网民中不断壮大的群体,而这两类人群正是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的部分,这两类人群也是成人教育面向的主要群体。对这部份人群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不但有助于提升其整体素质,同时也能够为更有效地开展远程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教师的服务质量和网上教学资源建设水平对推动远程成人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的特色所在。因此,首先,应在教师服务水平的管理上下功夫,进行教育体制和机制创新,促使教师首先转换自身角色,使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导学服务。其次,应通过各方努力建设好网络教学资源,弥补现有网络资源的不足。定期对各专业教师进行网络课程制作软件的培训,鼓励教师将自己的面授课录制成视频课程,也可以引进其它高校的教学资源,丰富自身教学资源库存,保证远程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一系列改进措施的实行,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定会随着我国进入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进入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篇4

[DOI]10.13939/ki.zgsc.2016.16.045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通信技术,将众多计算机联系到一起,形成了互联网。互联网的出现和应用,使得世界各个角落都能够通过网络连接到一起,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互联网不单单在通信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当中,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意义。

1 互联网经济技术的创新模式

1.1 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模式

在互联网经济发展当中,技术创新模式主要包括搜索引擎、网络游戏、即时通信、电子商务等。其中,提供信息是互联网最为基础的功能,搜索引擎通过在因特网当中对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然后提供给用户进行查询。其中,百度、Google等都是常用的搜索引擎。网络游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休闲娱乐方式,能够有效的聚合人气,实现网络游戏公司的盈利。即时通信主要包括QQ、微信等,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电子商务主要包括淘宝、天猫等,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整个商务过程。[1]

1.2 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互联网经济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对于创新模式的选择和优化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必须进行不断的调整,以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探寻最为合理的发展方向,决定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这些外部影响因素的改变是被动的,而对于技术创新活动来说,企业内部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大的主动性。通过对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选择更为合理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从而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2 互联网经济技术创新模式的发展障碍

2.1 网络游戏

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当中,网络游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的发展带动了与之相关的网吧业、广告业、游戏衍生品、游戏卡等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条很长的产业链。在网络游戏的发展中,面临着负面效应、同质化、人才瓶颈等障碍。很多青少年对于网络游戏过度沉迷,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网络游戏市场的不和谐。[2]当前网络游戏主要分为休闲类、体育竞技类、角色扮演类,其套路和内容较为固定,难以实现网络游戏市场的良好持续发展。此外,在网络游戏研发、运营、美工、策划等方面,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人才缺乏问题,制约了网络游戏的发展。

2.2 电子商务

在互联网经济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电子商务。近年来,通过交易手续简化、生产周期缩短、库存减少等方式,电子商务有效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电子商务的全球性、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特点,极大的促进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但是,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障碍,例如在线支付、安全认证、规范治理等方面的监管问题,都存在着较大的不足,极大的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2.3 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网民的上网习惯,为人们使用互联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未来的发展中,搜索引擎具备十分宽广的发展空间。[3]但是在实际发展中,搜索引擎市场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也没能体现出其巨大的商业价值。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搜索引擎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多的障碍,例如对搜索引擎营销认识的误区,以及对市场细分的困境等。

2.4 即时通信

即时通信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所产生的一种重要的互联网功能。在当前社会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于其的要求都越来越高,QQ、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也层出不穷。这种情况虽然能够形成一定的市场竞争,带给用户更多的选择。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对用户之间的沟通效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不同的即时通信软件之间,依然不能够实现良好的互联互通。即时通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网络协议、行业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3 互联网经济技术创新模式的发展措施

3.1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对于我国宏观调控体系来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使其方法、理论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互联网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当中的重要微观主体,因此,其发展和进步也有赖于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指引。[4]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努力加快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同时适当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互联网行业的隐形垄断能够得以消除。同时要加大力度进行国际间的合作,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此外,应当大力建设社会诚信体系,保障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

3.2 转换调整经营思路

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企业是最为重要的主体。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企业发展的形势已经发生变化,过去企业具备的环境、政策等优势,其作用将会越来越小。企业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必须对自身的经营思路进行转换和调整,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应当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重视合作竞争理念和客户满意度。同时不断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对企业的战略发展进行准确定位,使自身实力得到不断增强,主动寻求发展变革,内外合力推动互联网经济技术的创新。

3.3 借鉴先进的国外经验

早在20世纪中前期,计算机就被发明出来,随着数十年来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更是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当中,很早就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经济时代,各个国家纷纷认识到互联网经济的重要意义,并且在这一领域当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积累了很多珍贵的经验。[5]由于我国互联网经济起步较晚,发展时间有限,因此,在互联网经济技术的创新中,应当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推动我国互联网经济技术的创新发展。

3.4 完善各方面监督机制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在互联网经济当中,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当中,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金融危机、市场垄断、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知识产权受侵、恶意软件、黑客攻击等。对此,应当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信息立法化,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新技术,提高网络安全的技术保障。此外,还应当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际积极接轨,从而建立和完善长效的监督机制,确保互联网经济技术的创新发展。

4 结 论

在当前社会中,互联网经济技术的创新模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结合互联网经济技发展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发展障碍,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推动互联网经济技术的良好创新,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娜娜,付清芬,王砚羽,等.互联网企业创新子系统协同机制及关键成功因素[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77-85.

[2]傅瑜,隋广军,赵子乐.单寡头竞争性垄断:新型市场结构理论构建――基于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考察[J].中国工业经济,2014(1):140-152.

篇5

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让人们快速得到自己想要的最新消息,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媒体也在发展着变化,未来的互联网新媒体行业发展会更加先进,给人们带来的帮助也会更加多。

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使无线设备成为新媒体重要的载体

目前,我国已经创建了较为全面的移动网络,而且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也实现了有效的结合,这样不仅提升了新媒体的自我整合能力,也拓宽了新媒体的使用范围,久而久之,这些“移动”的新兴媒体必将会成为新媒体发展的主要力量,群众可以直接使用自己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能够获取信息和信息。使用移动设备上的软件客户端,用户们可以切身体验到和电脑功能类似的功能,信息交流、信息传播等将更为方便,这都是未来互联网新媒体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很多企业都开始着手研发各种各样移动设备软件客户端,满足人们对手机的需求,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都能够获取信息、信息,也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生活的需求,人们的生活方式正随着这样新媒体的出现而改变。

二、现代新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信息的内容结构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也开始朝着图像化、声音化和直播化的形式发展,这就使得信息内容结构发展了改变。从视频技术的发展来讲,在线直播是目前最影响网民的传播方式。与传统的在线直播方式相比较,这种兴起的直播方式需要借助其他的工作进行运作,但是其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视频清晰度方面,在这方面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图像的要求。另外,在信息内容结构方面也更加的多样化,不仅有来自用户的社会现象,也有一些传统在线直播的新闻和事件,例如游戏直播平台上的熊猫TV、斗鱼TV等,很多有关户外运动和游戏的内容也都包含在直播当中。而且随着引擎搜索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完善也更进一步提高了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真实性,当前使用的搜索引擎都是选用了数据挖掘技术,这种以数据挖掘技术为中心的搜索媒介势必会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专业性和便捷性,提高用户的使用率。

三、新型信息传播形式改变了受众的信息传播方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对于受众来讲,其的发展途径和进步是很影响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纵观互联网发展历史,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互联网刚开始发展的时候,主要是以网站为主,人们经由网站来了解信息,然后在网站范围内进行交流和沟通,这种传播方向属于单向传播,很受限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QQ开始发展起来,逐渐成为了年轻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形式,然后以QQ为基础发展了很多信息传播方法,例如QQ游戏、QQ空间和微信等。从2003年开始,论坛开始兴起,很多年轻人开始关注论坛,他们在论坛平台上信息、观点,了解网民的需要,接受网民的信息,实现了以平台为基础的信息交流。最近几年,微博开始兴起,微博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同时其也是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形式,它的出现改变了QQ、微信等通讯工具垄断交流平台的局面,而且其非常方便,深受年轻网友的喜爱,现在微博不仅仅是信息传播方式和交流方式,还成为了百姓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微博出现之后,很多人开始关注微博,习惯从微博上获取信息,当前我国的微博用户已经高达2亿多,微博不仅仅是个人的交流平台,同时也是政府部门颁布政策措施信息的主要途径。

四、互联网新媒体已经成为媒体产业的核心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已经成为了互联网新媒体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网购这个词已经不是一个新的名词,但是不管是网购还是网络广告都离不开媒体的参与。以前的商务形式受到了电子商务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比如电子加密措施,其可以保障客户的个人信息),同时也可以为电子商务进行提供更多的方便(例如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在线支付方法,其的存在增强了用户支付的便捷性)。这些情况都证明一点,就是电子商务在计算机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商务手段。五、结束语总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到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就互联网新媒体来讲,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不仅可以突破当前信息传播的现实,也能够拓宽信息传播的途径,为人们使用互联网新媒体创造新的技术支持和空间支持,极大程度地丰富了信息传播服务的载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互联网新媒体的进步,非常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即使在未来的发展中也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U28 文献标识码:A

1主要互联网通信应用分析

随着互联网通信的广泛应用以,以即时通讯(IM)、社会性网络服务(SNS)、微博以及手机通信社交软件(KIK)等应用为代表,这些应用是新一代通信应用的基础。下面结合以上几种应用对新型互联网通信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社会性网络服务的应用包括用户属性(Profile)、关系链(Relation)、内容(Content)与应用(Application)三个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每个商业网站掌握用户的基本信息来保证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如用户姓名、年龄、爱好以及用户在社区获得的名称,活动痕迹的编写等。同时各网站可以利用用户的关系链起到扩展作用,不需要过多做宣传。这些网络资源不需要太大投资并且稳定,效果也特别的好。另外,在网站中有相应的应用内容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资讯、音乐、图片、视频)或由用户自己创造的内容(博客、相片、日志)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应用(Application)在业务方面有一定的独立性,主要负责用户属性信息和关系链信息的调用。社会性网络服务应用未来的发展将逐步的扩大规模。并且一些网站已经在利用社会性网络服务的应用逐渐的扩大用户数量以及运用各种方法扩展影响力与知名度。如,人人网专门针对学生群体进行设计维护;开心网由于最早从抢车位应用切入,赢得了大批白领用户等等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其次,互联网通信中最受大家喜爱的就属微博通信,它的主要变现就是强,高,快。互动性更强。实时性更高,传播速度更快。另外用户还可以放心的自己的各类信息,关注好友进行点评不用有其它的顾虑,用户与用户之间存在一种信任关系,其表现了微博比起其它通信方法有一定的安全性。在应用微博信息传播中可以面向不同人数的用户,这需要定位与媒体或是沟通工具。同时专访与评论功能能扩大信息的传播面,因此微博自身的优点吸引了大量用户的使用,也成为了未来的新媒体。最后社交软件的的应用主要针对的是手机用户,这类软件的应用可以与本地通讯录联系人直接连接,并且实现免费短信聊天、个人状态同步等功能。比起邮箱要方便的多,同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2新型互联网通信应用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这几类典型的通信应用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应用在通信的沟通方面具有即时性、高效性等特点,并且能够实现通信双方情感方面的交流,这是比传统通信更加突出的优势。同时,这些特点也成为新型互联网通信应用在今后发展的主流趋势。新型互联网通信应用的发展趋势还表现在以下方面:(1)随着SNS应用平台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将会逐步成为各种应用新的操作系统,同时,成为承载应用和内容的基础。例如:Facebook平台正在成为第三方应用的主要运行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可以将各种应用更好的融为一体。(2)随着微博用户的不断细化,这种通信应用会从大众走向小众,逐步由媒体进化为沟通工具。但是这种沟通工具有别于常见的QQ、MSN等即时通信工具,也不属于社交工具。它将与Web和KIK产品不断融合,成为基于手机通讯录与好友沟通的通信方式。(3)微博与SNS在未来都需要关注手机平台的发展潜力,以及电子商务的应用服务。手机平台具和电子商务有很强的潜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未来需要对这两方面加强关注。

3互联网与通信网络建设安全性分析

在互联网与通信网建设和管理上,很多设计的计划不科学合理。没有严格的标准,质量达不到要求,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使得网络效益十分不客观。所以必须要提高网络安全管理的意识。针对计算机网络开放性特点,为防止网络维护人员违反安全保密规定进行操作造成严重后果的发生,加强网络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提高维护安全技术水平,坚决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及时排除软硬件设施存在的安全漏洞和隐患。在软件设计时不可避免的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或是未发现的漏洞,为了规范网络管理,部分软硬件系统在设计时留有远程终端的登录控制通道。传输信道要设有相应的电磁屏蔽措施,使得某些不法分子利用专门设备接收窃取机密信息那么在信息时,传输过程中将会向外产生电磁辐射。同时做好防护措施,如(1)防火墙技术是计算机通信安全技术中发展最早得技术,它主要的功能是阻挡外来不安全因素,并且阻挡用户为经授权的访问。(2)数据加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网路安全技术,它是在信息交流之间进行了加密,通过密钥之间的解析来进行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加密技术最重要的技术特点和技术成分就是密钥,正是通过密钥的作用来保护了内部网络结构的安全。(3)网络隔离技术是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技术中起步较早,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种。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了使网络安全达到更高的层次以及网络安全的特殊要求,网络隔离技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而被重新重点的应用。

结语

改革开放特别最近十几年来,我国互联网与通信技术发展水平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称赞。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互联网通信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新一代互联网通信技术,其界面将更为友好,其应用将更为丰富,其格局也将大为不同。然而,互联网要深入发展、做大做强,创新是最重要的因素。由于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动,一代又一代互联网创业者的不断崛起,这使得中国信息产业显得异常活跃,呈现出广阔地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5-3913-03

Owing to Younger Generation Internet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 Lattice of the Technology Analyses

ZHANG Zi-Peng, HONGXi-Jiong

(CHINA TELECOM Corporation Limited Zhuhai Branch,Zhuhai 519002,China)

Abstract: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definition having made an explanation the information net lattice first, the technology secretly scheming against with net lattice has carried out comparison and then , has proceed to have discussed that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net lattice trend , key technology , model apply , proceed to have discusse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using the information net lattice again, final the significance having discussed the technology applying the information net lattice's , the net lattice studying information to extensive computerhave important theory and carry out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formation net lattice;The net lattice calculates a technology;The connected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expresses; yuan of information

1 什么是信息网格

信息网格是要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协议规范、Web和数据库技术,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智能信息平台,其目标是创建一种架构在OS和Web之上的基于Internet的新一代信息平台和软件基础设施。在这个平台上,信息的处理是分布式、协作和智能化的,用户可以通过单一入口访问所有信息。信息网格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做到服务点播和一步到位的服务。信息网格与目前的Web服务的主要不同是一体化。它将分布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计算机、数据、信息、知识(软件)等组织成一个逻辑整体,各行各业可以在此基础上运行各自的应用网格。笼统地讲,Internet的作用是将各种计算机连结起来,而信息网格是将各种信息资源(内容)连结起来。电力网的模式是信息网格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几乎不会有人在打开电灯的时候考虑电是从哪个电站来的。Internet的情形如何呢?人们获取信息并不直接从Internet本身获取,必须告诉电脑去访问某一个网站,这就好比我们在打开电灯的开关时必须告诉它我们需要某一电站来的电一样笨拙。信息网格的目标就是让人们使用网络资源像用电一样简单。

在Internet/Web上,信息资源零散地分布在各个网络站点。而在信息网格中,资源被统一管理和使用。用户可以通过网格门户透明地使用整个网络资源。他们看到的是一个逻辑门户上的若干与自己相关的频道,而不用在成千上万个网站中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打一个不太精确的比方,信息网格相当于中央电视台,而目前的Internet/Web相当于成千上万个独立的制作组,各制作组有自己的频道、互不共享资源,只提供原始数据。

2 信息网格技术与网格计算技术

网格,是构筑在互联网上的一组新兴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让资源共享和协同问题求解能够在一个动态的、多机构的虚拟结构中进行,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功能和交互性。互联网主要为人们提供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通信功能,而网格功能则更多更强,能让人们透明地使用计算、存储等其他资源。

传统互联网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连通,Web实现了网页的连通,而网格试图实现互联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它要把整个互联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的全面共享。网络发展的新趋势,就是要将万维网(World Wide Web)升华为网格(Great Global Grid)。网格就是一个集成的计算与资源环境,或者说是一个计算资源池。网格能够充分吸纳各种计算资源,并将它们转化成一种随处可得的、可靠的、标准的同时还是经济的计算能力。除了各种类型的计算机,这里的计算资源还包括网络通信能力、数据资料、仪器设备甚至是人等各种相关的资源.基于网格的问题求解就是网格计算。

网格的目标是抽象并量化计算资源,随时随地能够通过网络“定额”完成“定量”的计算相关的工作。信息网格是网格计算模型的核心组件。它使最终用户和应用程序可以获得对任何信息源的安全访问,不管它在什么地方。这种访问可以通过内部网、Internet、甚至在一个外部网(extranet)环境中的本地和分布式网络进行。信息网格提供了对异质文件、数据库和存储系统的访问,并且它支持共享数据以用于处理和大规模的协作。作为网格计算技术的一个分支,信息网格同样是基于具有基本的网格计算技术,其基础结构是一致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网格不同之处只是在于面向的应用和表现的形式不同。

3 信息网格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网格技术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方向。许多大公司对网格进行相关的研究开发,如微软就宣称,它的.NET技术是一种超越浏览器、超越网站的新技术,可通过Internet上所有的计算机、相关设备和服务商协同工作,提供更广泛和丰富的解决方案,按照人们指定的方式或时间来传递信息,其它世界著名的公司如IBM、Sun等,也都相继推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预计在今后5年内,我国的信息网格将初步建成Cs7中科的解决方案。利用网格技术实现信息的共享、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系统称为信息网格。与信息网格相关的研究包括数据网格和企业信息平台等,我国的“863”和“973”计划已经启动国家的网格技术研究,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为牵头单位,联合国内其它大学正在开发网格操作系统,着手建立我国的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和国家信息网格系统,分布在全国5个城市的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已经初步实现统一的资源目录管理。院计算所的网格研究项目称为“织女星网格”(Vega Grid),目前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服务器方面,主要工作是研制下一代曙光高性能计算机“曙光4000”和“曙光5000”,它们将是面向网格的超级服务器,它的监控与管理将与网格管理系统无缝集成,支持多种异构系统和多种主流操作系统。

在系统软件方面,目前正在研究开发一个名为GCP的网格计算协议栈以及有效支持GCP的织女星网格操作系统。在应用方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称为“一体化智能信息处理平台”的信息网格平台软件。信息网格的研究重点为信息网格的体系结构、信息表示和元信息、信息连通和一致性、信息网格的智能化特性以及安全技术川。智能主体、信息表示、知识表示、自动推理等技术将在信息网格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4 信息网格关键技术

目前信息网络研究的重点是体系结构、信息表示和元信息、信息连通的一致性、安全技术等。

4.1 体系结构

现在的信息网格体系结构基本上采用分层结构(如图1),包括:

1) 底层的信息存储、表示、对外;

2) 呈现给用户的各层应用程序逻辑实现和集成;

3) 中间层的数据存储、接口界面、通信机制等方面。

4.2 信息表示和元信息

信息的表示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将信息存储于数据库或其他存储介质中的表示;其二是将其呈现给用户时的界面表示。

元信息抽象化了数据对象的描述,使得各种信息可以通过元素属性与值之间的关系来表达。我们将这种元信息叫做数据表示的中间层。一般来说,数据的表示可以建立多个中间层,在各个应用程序逻辑层中都有相应的数据中间层。

XML技术作为Internet信息交换的标准技术是信息表示和元信息的主要实现工具。

4.3 信息连通和一致性

信息的连通性是相对于信息“孤岛”而言的。信息“孤岛”是指将信息简单地堆积在一起,要寻找它们往往只能通过搜索程序或固定的渠道;而信息的连通性是把有一定关系的数据从逻辑上连接在一起,在不考虑安全限制的前提下,从一个信息源可以到达连通的其他任何信息源。虽然这些信息可能存储在不同的位置,但对访问者来说,它们就像是存储在同一位置,访问者不必关心它们的实际存储位置。

信息的一致性表示了信息连通后数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信息网格在信息集成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4.4 安全技术

信息网格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信息共享的安全控制。信息网格可以跨越多企业、多系统或个人,它们对安全控制的需求和采用的安全策略可能完全不同,因此信息网格的安全控制机制应该通用的,全局的安全策略需要与本地的安全策略协调和交互,既要满足全局控制的需要,又可以满足用户自主控制的需求。信息网格的这些特点及其指导思想决定了信息网络的安全控制比一般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复杂的多。信息网络的安全控制主要包括了身份认证机制、信息访问控制机制和审计机制。

5 信息网格技术应用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5.1 资源建设特色化

基于信息网格的信息服务在网格环境下,由于信息的高度综合和集成,任何重复建设都是毫无意义的,只能造成巨大的浪费。故资源建设要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相互的协调。按照统筹规划、特色建设的思路,建设特色鲜明的专题数据库、重点学科数据库和通用数据库。

5.2 网络通信宽带化

信息网格所关心的问题不再是文件交换,而是直接访问计算机、软件、数据和其他资源,通过网络连接分布式资源,通过远程存取实现信息资源的真正共享。因而,要想充分利用其虚拟高速的计算能力,确保数据快速传输的高速网络是必不可少的。

5.3 服务协议标准化

网格要整合很多异构的资源和不同的信息系统,就需要依赖公共标准。标准是网格应用的成功关键,构建网格需要对标准协议和服务进行定义。OGSI和OGSA是目前关于网格的标准。我们所要研究的则是如何把信息网格应用的标准和网格标准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信息网格技术应用在网格环境下发挥更好的作用。

5.4 系统保障安全化

网格环境下数据安全保障尤为重要。网格应用的最大难题是系统的安全性。由于网格的节点位于不同地域,节点之间如何安全地共享数据资源,如何保证共享数据的完整性是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网格安全主要包括网格系统安全、数据传输安全、信息存储安全等。在构建完善的安全机制的同时,还要避免安全验证耗费过多的系统资源。

6 结论

信息网格作为Internet的第三次浪潮,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注视。信息网格的实现,必将为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综合集成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晓林.信息网格――下一代信息服务平台[EB/OL]./baidu?word=信息网格.

篇8

一、分类

(1)DDN。DDN的工作方式:DDN作为高质量、高宽带的数字数据通信网,数字信道为信息传输的主要信道,因此不具有交换的功能。用户的数据信息应该根据之前约定好的协议,采用同步转移的模式对数字进行分复用的技术,所以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内对通信宽带和速率传输进行事先设定。 DDN提供的业务:DDN网作为全透明的网络,因此可以为分组交换网和互联网提供中继电路;不仅可以对一点对提供多量的业务;同时还可提供图像、G3传真以及语音和智能等多种业务来满足用户的要求。

(2)FR。FR的工作方式:FR的主要任务是将在原来的交换基础上进行分组交换做出相对简化数据传输新技术。它在OSI第二层主要采用简化的方式进行数据的传送和交换。因为FR仅完成OSI的物理层与核心层的功能,将控制流量以及纠错等任务留给终端来完成,因此不仅使节点机之间的协议简化,同时还提高了传送的效率。FR的特点:①传输效率高。②产生的费用低。③兼容性好以及组网的功能性强。④网络资源的使用率高。FR提供的业务:FR主要使用的面向连接交换技术,虽然能够提供需要交换的PVC和SVC,但目前只能采用交换虚电路的方式。

(3)IP。IP的工作方式:IP交换是一种高效的IPoverATM技术,同时也被称为三层交换技术。简单来讲,三层交换技术即“二层交换技术加上路由转发技术。”IP只对数据流中的第一个数据包进行路由地址的处理,由路由转发,继而按照已经计算好的路由在ATM网建立虚电路VC。这样的处理方式使数据包在今后不用经过路由器,可以直接沿着VC的方式进行传输,提高传输的效率。IP的交换的特点:①因为彼此之间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因此IP在进行交换的时候不需要事先建立通信线路,可以随时将信息发送出去。②通信的双方可以不使用固定的通信线路,因此,提高了对通信线路的使用率。IP提供的业务:适合多种业务的环境,目前主要使用于宽带以及IP骨干的传输。

(4)X.25 .X.25的工作方式:X.25的交换方式主要体现在传统储存转发方式的基础上,进而发展的一种新型交换方式。X.25的主要工作是将用户发送的数据进行分割,每个分割后的分组都有一个分组头,而分组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指明将要发往的地址,最后按照地址的排列顺序挨个进行交换网的发送。X.25的特点:①交织传输。②统计时分可复用:采用动态的方式对线路资源进行分配。③逻辑信道:在分组的交换方式中,每条逻辑信道在一次呼叫过程中都有相应的逻辑信道号。④虚电路:虚电路是根据报文的需要,以及占用多个时隙相应的缓冲空间而来的,因此进行呼叫时不需要建立固定的物理通道。⑤分组多路的通信:因为每个分组都有控制信息,所以分组型的终端可以做到与多个用户终端同时通信。X.25提供的业务:分组交换可以提供永久虚电路,同时还能开发以及提供增值的数据业务。

(5)ATM。ATM的工作方式:ATM的转移模式是立于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基础上,主要目的是将数据分解成固定长度53B的信息,目前将这样的分组叫做信元。而ATM主要以信元为单位进行复接、交换等工作。复用的时候只要具备信元就可以进行信息的发送工作。ATM的特点:①不仅可以建立虚电路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同时支持无连接的业务。②因为采用的数据包属于固定长度的模式,因此有利于宽带的交换。③采用异步术同时能够采用服用技术。④ATM技术使其协议以及网络功能得到简化。ATM提供的业务:ATM常用于局域网互联、互联网以及虚拟局域网,还可用于电视领域。其主要优点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速度。

二、协议

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之间所使用的交流语言,同时协议包括面向字符、字节计算、比特的协议。而TCP/IP协议是最为常用的网络协议,适用于不需要使用路由进行选择的网络(小型),以及由多个LAN组成的网络(大型)。此协议所具有的特点:体系结构具有开放性,且易于管理。同时TCP/IP协议是一种较为标准的协议,其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与因特网协议(IP),其中TCP协议是数据在应用程序中传送时应用,而IP协议是数据在程序与主机间进行传输时应用。并且由于TCP/IP协议具有较强的跨平台性,所以已成为了一种标准协议。

篇9

中图分类号:TP393.08

1 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应用的可能性

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应用的可能性,就是指通信及互联网技术与数据管理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才能够让通信与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得以应用。

首先,实践证实了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应用具备可能性。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就是指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基于硬件设备基础之上的网络技术,计算机的存在让互联网成为了可能,而正是互联网的存在才让计算机的存在更有价值,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之间就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性,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通信及互联网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其功能巨大。在国际特别是在国外欧美等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的国家,都已经开始进入了数据管理的工作当中,并为数据管理的专业性、科技化和高效化都提供了可能,这些成功的实践充分证实了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具备可能性。

其次,数据管理对通信及互联网技术的依赖为这项应用提供了可能性。数据管理,就是通过计算机等硬件和软件技术,实现对数据的有效收集、整理和处理、应用的过程。通过有效的数据管理,能够实现对市场的有效预测和监管,也能够实现对经营管理的有效调控。数据管理经历过三个管理发展阶段,即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数据库系统的管理,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管理进入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对通信及互联网技术的依赖性将逐步提高。

2 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应用的难点

首先,数据管理中心的人才主要是数据方面的实际操作人才。在数据管理中,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巧,但是,在通信及互联网技术方面,他们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计算机设备出现了故障他们无法及时排除,而计算机本身的故障一旦出现,一方面则可能导致数据源的丢失,浪费了过去的工作成果;而另一方面,计算机故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排除,则会导致数据处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进展,从而导致数据管理工作出现延迟。再比如,现代互联网上有许多病毒和黑客的存在,而这些因素一旦通过互联网入侵到数据管理系统中,还会导致数据泄露,从而危害企业自身的安全。

其次,针对数据管理的管理方式的认识,需要进一步转变。在这里,需要进一步转变认识的人员主要是指管理人员,当然,这并不是说在数据管理中,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对于数据管理的可能性,以及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是指必须从简单应用的认识转变为更深次应用的认识,也就是说,在企业当中,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以及互联网技术都已经开始在数据管理中心开展了。但是针对这两项技术在数据管理中更深次的应用,管理者还必须要进一步去探讨,形成自己的认识,比如说,通过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如何进一步减少人工成本,通过实现数据管理的智能化,进一步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等等。

3 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应用的措施

首先,针对人才技能的问题,则有必要确定培训机制,增加对数据管理中心人员在通信及互联网技术方面的培训。尽管公司认识到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针对这些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解决,但是,这些技术人员服务的不仅仅是数据中心的人员,还有其它部门的人员,忙碌时,必然无暇顾及,而数据中心的设备等问题都关系着企业的安全问题,必须要及时得以解决,这就有必要对数据管理中心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数据管理中心运行的效率。那么,培训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呢?可以采用内部培训,就是让自己的通信及互联网技术人员,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也可以采用外包服务形式,把对员工的技能培训交给专业的第三方来做,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性或者也可以采用对外合作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员工交给合作企业来进行培训,而这个合作企业必然是要比自身的技能高一层,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进一步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

其次,针对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则必须要确定风险评估、预防和应对机制。如之前所说,数据是企业的重要机密,对于企业来说,数据的流失则可能让对手或者不法分子对自己形成威胁,而通信及互联网技术的加入,则为这种风险发生的几率增加了上升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针对风险确定风险评估、预防和应对机制。要确定这样的机制,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对数据管理进行加密处理,每一台数据管理方面的计算机设备,都必须进行自我个性化加密,密码的组合形式尽量多样化,与此同时,要设立防火墙,防火墙是针对互联网技术方面的,能够应对各类小病毒的入侵。除此之外,还要将数据管理中心的网络与企业其他网络分开,避免病毒通过局域网络进行传播;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要设定风险警报系统,针对防火墙无法阻止的病毒,一旦发现就进行报警,而这个时候,必须要有对应的技术小组及时进行处理;第三方面,要针对这些已经发生过的风险要进行总结和汇总,并将这些风险的解决办法及时进行讲解和宣传,提高企业整体应对风险的认识和能力。

最后,作为管理者,要用战略性的眼光,积极探索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扩散式和深层次应用。在对应用本身做好的基础性工作之后,作为企业的一个部门,数据管理本身是与其他部门有着很深的联系的,那么,在通信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数据管理的管理人员则要思考,如何能够让这项技术促使数据管理更上一个台阶,并带动企业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管理人员则要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特别是通信及互联网技能,明晰改技能与数据管理之间的运作程序。当然,作为管理人员也要有对应的管理技能,要有全局性的眼光和思维能力,平时有时间就要多与各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逐步理清部门直接在通信及互联网方面以及数据管理方面的运作模式,并且也要随时和企业领导者进行沟通的交流,知晓企业未来的发展动态和目标,围绕这些目标来逐步开展工作。

4 总结

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具备客观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但是,在通信及互联网技术背景之下,数据管理所面临的风险也将逐步增多。针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数据管理人员不仅仅要做好风险应对的一系列工作,还必须要不断思索如何能够与企业的整体运营目标保持一致,甚至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数据管理带动企业的高效运转。也只有达到了这样的目标,未来数据管理的各类想法和措施以及需求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持,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天绮.基于网格技术的教务管理数据共享技术研究[J].软件导刊,2010(12).

[2]石柯.网格环境下的数据库访问和集成[J].计算机工程,2008(08).

[3]徐忻.基于网格环境的文档数据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6.

[4]姚瑞瑞.浅谈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发展总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6).

[5]丁晋,包祥文,柏林.移动互联网微软点对点压缩算法应用[J].江苏通信,2011(04).

[6]蔡晓舟.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传播,2012(17).

篇10

国内地方新闻网站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艰难前行,在PC时代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商业网站巨鳄和狼群的围攻下并没有形成优势,移动互联网对于地方新闻网站来说既是机遇,也存在许多挑战。

1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1.1 高便携性

移动互联网的载体是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眼镜、手表等各类穿戴设备,人们可以随身携带,随时使用,拥有远超PC的便携性。这个特点决定了移动互联网具有比PC上网无可比拟的便利性。

1.2 感触性和定向性

移动终端具备重力感应、磁场感应、移动感应,温度、湿度感应等无所不及的感触功能,将来传感技术还将往触感更逼真、适用领域更广泛等方面发展,使得移动设备能够在屏幕触感、摄影摄像、运动、LBS位置定位等方面实现多维度的感触服务。比如,拍摄一张照片,可以保留当前的海拔高度、温度、湿度、地理位置等各方面信息,可以取得比原来传统拍照更精准的各类定向信息,使得智能移动终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指导用户下一步的行动,或者提供给用户更多更精准的增值服务。

1.3 人机交互便捷高效

PC时代的人机交互主要靠键盘、鼠标,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语音识别、用户体感识别、个性化的生物识别、全方位感知、用户为中心的感知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移动设备具备前所未有的高效便捷人机交互能力。

1.4 即时性和精确性

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便捷特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碎片时间,及时掌握各类最新资讯,利用移动智能设备解决日常工作、生活上的问题。移动终端拥有极高的个性化程度,每一台设备都精确的指向了一个明确的个体。移动互联网能够针对不同的个体,提供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2 移动互联网热门技术及发展趋势

2.1 移动支付技术

移动支付是指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随着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渠道的快速发展,技术越趋成熟,支付安全不断提高,老百姓日常消费掏出来的将更多是手机,而不是钱包。

2.2 移动视频技术

视频网站之父――Youtube的移动流量占到接近50%。种种迹象表明,移动宽带化、离线回放和更好的视频压缩技术都将是移动发展的趋势。

2.3 高精确度移动定位技术

移动互联网能获取一个人的精确位置,并提供相关位置信息和服务。利用室内准确定位的应用现在使用Wi-Fi、图像、超声波信号和地磁等技术。准确室内定位技术与移动应用的结合将产生新一代非常个性化的服务和信息。

2.4 新的Wi-Fi及LTE技术

新的Wi-Fi及LTE技术,将提高无线传输的性能,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高速宽带无线网络,覆盖更多的网络盲点,使得用户可以真正的随时随地接入高速宽带。

2.5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热门互联网新技术发展迅猛,对移动互联网有很强大带动作用,随着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地接入网络,国内移动互联网正在逐渐步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时代。

2.6 高级移动用户体验设计

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高级用户体验技术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各类实用性设备已经进入实验阶段或者应用阶段,随着更逼真的技术不断得到突破,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体验将有质的飞跃。

3 地方新闻网站的应对策略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地方新闻网站只有一个选择,就是主动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在技术、内容、经营等方面根据移动互联网的特性进行全面的调整,及早布局,把重心转移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否则,将错失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机遇,随着传统互联网的日渐萎缩,最终被互联网淘汰。

总体上,国内大多数地方新闻网站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有所行动,比如着力打造新闻APP客户端,耕耘微信公众号及法人微博,但总体上同质化严重,还需要谋求更大的突破。根据移动互联网的技术趋势,预计将产生更多的市场机会,关键在于我们地方新闻网站将如何把握,找准切入点。

3.1 移动社交

移动社交将成为客户数字化生存的平台,地方新闻网站普遍开设有地方论坛社区,该类社区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用户老化、业务模式跟不上移动互联网发展潮流等问题。广西新闻网早于2010年就开发出红豆WAP版手机网站,2015年4月升级成“手机广西网”,于2012年开发出论坛互动类客户端――掌上红豆。这些移动社交平台很好的满足了网站用户对移动互联网及网络社交的需求,红豆社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目前广西新闻网移动平台的流量已经占到全网的约40%。

3.2 移动广告

借助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网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广告推送,而且移动广告无论是在外观、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可与APP、手机网站形成较为自然的融合。目前国内的今日头条、无界、澎湃等新闻客户端都在积极发展APP广告,取得不错的市场反应。将来,各种跨屏广告,针对位置定位的LBS广告都将在细分市场中大展身手。

3.3 手机游戏将成为娱乐化先锋

2015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到514亿,同比增长到87.2%,愿意付费的手游用户成倍增长。2015年,HTML5游戏的流量入口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截止2015年底,HTML5游戏用户规模达到1.75亿人,同比增长率达到112%。成熟的运营方式使得移动游戏市场在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拓展更易铺开。浙报集团在收购边锋游戏后,大力发展无线游戏、网页游戏,目前游戏业务已经成为浙报集团的重要业务支柱。

3.4 移动电子阅读

移动电子阅读正成为填补人们碎片时间的流行应用。各大报业集团及新闻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推出了各自的新闻客户端,如澎湃、上游、并读、无界、九派等,广西日报也在大力发展区内权威新闻客户端产品“广西日报”,广西新闻网于2012年开发出广西第一个新闻客户端――掌上广西。这些新闻客户端未来将在个性化阅读、自媒体联动、提升用户体验、新闻客户端+身边服务等领域百花齐放,打造对用户更有价值的移动APP产品。

3.5 移动视频

篇11

作者简介

徐昊,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腾讯学院资深技术培训专家。从业21年,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和“职场中信息传递效率”的研究,对移动终端、移动网络、移动应用技术和移动人才等有系统认识。

1993年开始专注计算机网络的研究,2000年加入摩托罗拉工程学院,专注于移动网络和移动应用技术方向,对移动网络技术有深入理解。同时,对职业化、分工体系和科层制管理有深入体会。2011年加入腾讯至今,研究领域包括互联网行业、业务、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互联网公司文化、管理、人的特点……完成了从科层管理文化向互联网文化的转变。

超过10000小时的授课经验(图中是授课教材的一部分),开发超过100天的授课内容,培养讲师近100人。

马斌,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副总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曾服务于松下、西门子通信等知名外企,2004年加入腾讯。此外,还兼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央青联委员、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央金融青年委员、北京大学MBA校友会常务副会长。

从业16年来,一直在实践中思考和参悟人、事、商业、公益、管理的本质。不论在任何公司从事任何职业、职位、职务,不外乎都是势、道、术在时间、空间里通过组织中的应用,以商业、公益、管理的方式来解决人和人、人和事的关系。虽然做了一些尝试,但是还远远未触达真正的路径,而且移动互联网带给这个社会更大的冲击,让所有信息连接后,所有人、事的展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拨开现象看本质,变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一起拥抱,一起践行,一起努力找到变化的规律,站在时代浪潮之巅。

内容简介

《时代的变换互联网构建新世界》是一部有深度和前瞻性的著作,将会在互联网历史上留下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它从科技、媒介、人文三个既相互关联又渐进影响的层面厘清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本质与规律,能帮助我们总结过去,回顾互联网世界已经发生的;驾驭现在,看清移动互联网世界正在发生的;决胜未来,预知信息世界尚未发生的,治愈这个时代的“互联网焦虑症”,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个极速变换的时代,迎风飞扬。

科技延伸媒介,媒介更新人文,人文重塑商业规则。这是信息时代进化的必然,更是信息时展的主旋律!沿着这一脉络,全书分为五个部分:

开篇: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大机遇

未来已来,移动互联网究竟会将把我们带向何方?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共同课题。开篇从技术角度梳理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移动网络设备制造商、移动网络运营商、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移动终端制造商的兴衰和沉浮,解读了由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移动应用构成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是如何蕴育产品对产品的颠覆、行业对行业的颠覆,最终演进为时代对时代的颠覆的。

上篇:科技在换代

科技是时代进步的原动力,每一次时代变革,都是由科技的革新引发的。上篇从网络、硬件、软件和应用4个视角(每一个视角的发展都可划分为三次重要变革)总结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脉络,分析了互联网技术是如何更新换代的,以及每一次更新换代所产生的影响力。

中篇:科技延伸媒介

媒介是人类感官的延伸,技术是人类肉体和神经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科技的换代催生了新的媒介,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有效的方式,改变了媒介的传播形态。中篇从信息承载的方式(从文字到形象)、信息传递的效率(从1到N传递到N2传递)、信息传递的数量(从经验到大数据)、信息传递的结果(从不透明到透明)4个维度总结了科技的革新对媒介的深刻影响。

下篇:媒介更新人文

科技的换代,媒介的延伸,最终都会引起人和社会的变化,它们总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下篇总结了媒介更新对人文产生的4大影响:思维方式更新,从理性时代到感性时代;时间感更新,从慢时代到快时代;空间感更新,从科层时代到扁平时代;目标感更新,从奋斗时代到娱乐时代。这些影响将导致商业模式和商业规则发生重大的变化。

结束篇: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平衡

时代的变换让现实和虚拟两个世界不断碰撞和融合,互相交织,变得空前多元。为了适应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空间和时间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互联网构筑的数字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最终在现实与虚拟的融合中实现“我”和“我们”的平衡。

目录

上篇 科技在换代

第一章网络的三波冲击

第一节网络的第一波冲击:移动通信网络取代固定电话网

第二节网络的第二波冲击:数据业务取代话音业务

话音占比趋势性下降

短信业务断崖式下降

数据业务占统治地位

第三节网络的第三波冲击:无所不在的物联网

第二章硬件的三波冲击

第一节硬件的第一波冲击: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手机

第二节硬件的第二波冲击:移动终端取代个人计算机

第三节硬件的第三波冲击:多屏争艳

智能可穿戴设备

智能电器

车联网

未来的硬件材料:石墨烯

智能时代

第三章软件的三波冲击

第一节软件的第一波冲击:AndroidiOS取代Symbian

第二节软件的第二波冲击:移动操作系统取代桌面操作系统

第三节软件的第三波冲击:移动APP取代PC应用

第四章应用的三波冲击

第一节应用的第一波冲击:通信的移动化

第二节应用的第二波冲击:媒体的社会化

社交媒体兴起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

第三节应用的第三波冲击:世界的网络化

信息入口之争:通往数字世界的门票

服务场景之争:从粗犷到精细

线上线下融合

小结构建数字世界

中篇 科技延伸媒介

第五章科技改变信息承载方式:从文字时代到形象时代

第一节前印刷时代:语言承载信息

第二节印刷时代:文字承载信息

第三节后印刷时代:形象承载信息

第六章科技改变信息传递效率:从1到N传递到N2传递

第一节新技术实现N对N的传播模式

第二节去中心化、无边界的媒介传播形态形成

第七章科技改变信息含量:从经验时代到大数据时代

第一节经验时代:每个人都是摸象的盲人

第二节大数据时代:信息量从样本变为全息信息

全息信息数据采集技术

思维方式的改变-从因果关系到相关关系

第三节大数据时代的经营

奥巴马团队的大数据战术

大数据与影视剧的联姻

孩子王-有温度的数据

第四节数据资产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八章科技改变信息传递结果:从不透明到透明

第一节技术推动信息透明

信息的公开化

信息获取途径便捷化

被监控的世界

第二节信息透明化的结果

从"前喻文化"转向"后喻文化"

"毁三观"的年轻人

顾客真能成为上帝吗?

隐忧:无法遗忘的时代到来了

小结媒介延伸,我们也延伸

"舍近求远"的现象越来越成为生活的新常态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宅"一族

软硬结合带来改变

下篇 媒介更新人文

第九章媒介更新思维方式:从理性时代到感性时代

第一节感性时代形成的三大推手

感性的种子-形象展示技术

感性的土壤-丰富的物质基础

感性的催化剂-煽情的媒介

第二节感性时代的表象

选择的原则:服务体验

决策的依据:感性元素

直接表达情绪

强烈的社交需求

第十章媒介更新时间感:从慢时代到快时代

第一节快时代形成的两大原因

科技点燃"快"的火种:视频画面的快速切换

媒介吹燃"快"的火焰:信息加速增长

第二节快时代的表象

速度加快

频率增高

一心多用

第十一章媒介更新空间感:从科层时代到扁平时代

第一节科层制优势在新时代的滑落

第二节扁平时代的两个铺垫

技术发展的扁平化

媒介传播的扁平化

第三节扁平时代的表象

人际关系扁平化

组织结构扁平化

思考和学习扁平化

第十二章媒介更新目标感:从奋斗时代到娱乐时代

第一节娱乐时代的两大驱动力

技术驱动力

媒介驱动力

第二节娱乐时代的表象

工作娱乐化

教育、学习娱乐化

生活娱乐化

小结科技与媒介更新,催生"自我"时代

以"自我"为中心是社会发展的方向

以"自我"为中心催生新的世界

结束篇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平衡

定位:我在哪里

趋势:我到哪里去

融合:我与我们的平衡

鸣谢

篇12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浪潮的推动,技术革命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发展的历史,逐渐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正被新技术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种影响与变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变革,使社会经济呈现出新的经济形态,面向数字化与网络化发展;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信息传输与获取方式,还改变了社会的资源配置模式,推动了社会经济与组织的变革与发展。文章通过详细分析了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于影响,对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1 人类生产方式的内涵与作用

1.1 生产方式的内涵

生产方式指的是人们用以生产生活资料的方式,是一种生产力因素的结合形式,需要交换形式与资源配置的结合才能实现其作用,生产方式具有社会属性与物质属性,分别表现在社会生产与物质生产两个层面。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产性质的决定因素,而物质生产方式是通过社会生产来表现的。社会生产形式是社会范畴的方式,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与技术属性。技术属性指的是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社会属性指的是分工协作的程度,通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才能发挥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与效果。

1.2 生产方式的地位与作用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纽带,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必须依据生产力选择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会影响生产资料的消费与分配方式,决定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传导机制。生产方式会对社会变革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实现对上层建筑的改变。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信息网络对传统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现代化的生产方式逐渐向网络化与社会化过渡,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2 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生产方式的影响

2.1 劳动方式的变化

劳动方式是物质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信息技术革命通过改变生产技术条件与生产形式两方面对劳动方式产生影响。信息技术的重要特征是互联网,而互联网是在保证个体独立的情况下实现信息共享的方式,互联网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利用,促进了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生产技术与工艺提供了现实动力。

技术条件出现变化的情况下,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生产组织的格局。传统生产组织方式效率较低,逐渐暴露出反应滞后等缺点,为了适应信息化的生产发展,出现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实现了企业内部信息的纵向传递与外部信息的横向连通。信息技术革命打破了信息资源传播的固有格局,提高了社会劳动形式的专业化,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2.2 生产形式的变化

信息技术主要通过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对对生产形式产生影响,资源信息流动是资源优化的基础条件,提高信息获取的准确度与流动性能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互联网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在信息传递上能保持信息的及时性与全面性,网络应用的普及突破了用户间的信息流通障碍,推动了信息自由化、合理化的发展。受资本主义的金融经济市场危机的影响,我国开始重视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相关部门通过信息网络掌握全面的信息,从而实现科学的干预,为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2.3 生产的社会形式的变化

生产的社会形式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典型判定标志,在信息网络发展的今天,信息和知识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者从消耗劳动力过渡到脑力,信息转化为资本的现象比较普遍。生产资料与劳动者间的交换不再通过资本的环节,使生产资料与信息的流动面向社会化、自主化,因此传统不平等的生产资料占有现象逐渐弱化,对立的经济矛盾也逐渐减少。信息网络时代的生产方式变化较为明显,但这种变革并没有克服资本经济的本质缺陷与内在矛盾,但不同程度地缓和了社会矛盾。

3 信息技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信息网络的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了我国生产力水平,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信息技术为科技知识的普及与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转化生产力的过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人们可以借助网络掌握最新的经济与科技动态,开辟了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平台。信息技术形成的信息网络有助于企业与院校之间的联系,搭建了科研机构与社会的联系桥梁,有助于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变为渠道生产,加速了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为实现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全球化贡献了力量。

信息技术革命提高了我国生产社会化程度,为资料公有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率,有效增强了就业与协作的联系,促进了社会化生产的实现,顺应了社会生产的客观要求。信息网络增强了经济市场活力,促进了社会市场化的进程,能有效促进企业组织管理的创新与改革。信息信息技术革命还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能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4 结束语

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从劳动方式与生产形式两个方面对人类经济生产产生了影响。互联网信息技术促进了科学技术转化生产力,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将实现时代性的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世琦.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D].沈阳师范大学,2015.

[2]田彬.互联网技术革命视域下的人类生存方式变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3]宋伟.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

篇13

2服务器内部逻辑关系

服务器除了负责设备间的地址映射外,还需要建立数据库,确立通信双方的逻辑关系,以满足多用户、多任务、多设备的并发操作。其中,包括中控系统内部的设备ID、类型、数量、状态、控制命令、模式管理等;包括安卓客户端的账户管理、权限管理、设备状态管理等。数据库结构如图2所示。具体过程是:中控系统首次访问服务器时,服务器端获取中控的IP地址和端口;根据中控系统内的各种模块ID号和类型,服务器端分类建库,为客户端功能模块的页面推送,以及反向链接控制做好准备。客户端联网后,根据服务器提供的中控账号,输入登陆密码,开始接受由服务器推送的客户端功能界面。

3安卓客户端

3.1安卓平台的介绍安卓由Google于2007年推出,是一个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开放平台。该平台允许任何移动终端厂商加入到Android联盟中来,资源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开发者,随着用户和应用程序的日益丰富,Android平台日趋成熟,已跃居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终端平台。Android平台的架构分为五个部分:Linux内核、库、Android运行环境、应用程序框架、应用程序,具体如下:(1)Linux内核:核心服务(包括硬件驱动程序、进程和内存管理、安全、网络和电源管理)由Linux内核处理,内核在硬件和软件栈的其他部分之间提供了一层抽象。(2)库:库运行在内核之上,包含了各种C/C++核心库,提供管理显示的外观管理器;包含SGL和OpenGL的图形库;本地数据库支持的SQLite;集成了Web浏览器和Internet安全的SSL和WebKit。(3)运行环境:Android运行时包含了核心库和Dalvik虚拟机,是面向应用程序提供动力的引擎,它和库一起形成应用程序框架的基础。核心库提供了Java中间件,以及Android特定库可用的大部分功能。Dalvik是一个基于寄存器的虚拟机,可以保证一个设备高效地同步运行多个实例。(4)应用程序框架:该框架提供了用来创建Android应用程序的类,它还对硬件访问和对用户界面及应用程序资源的管理提供了一般抽象。(5)应用程序:所有应用程序,包括本地的和第三方的,都使用相同的库来构建在应用层之上。

3.2客户端功能本方案中,安卓客户端采用C/S结构,支持中控的无线入网。具体流程是:同在一个网内的中控工作模式为AP热点,安卓客户端采用组播Socket搜索中控AP。安卓客户端登陆中控web界面,设置中控工作模式为STA站点,并输入中控挂载的无线路游器账号和密码。中控获取内网动态IP后,开始向服务器发送socket请求。同时,安卓客户端在协助中控的站点模式切换过程中,获取中控ID号;向服务器发起首次http连接,服务器接收的套接字中包含中控ID,参照服务器数据库的中控ID,为客户端匹配对应的中控,向两端发送对方的IP及端口;服务器进一步根据中控系统的设备库,向客户端推送对应的功能界面,功能示意图如图3。客户端主要的组成模块:(1)通讯模块:负责与服务器建立通讯。采用多线程技术,通过创建三个线程来进行处理。一个线程负责消息的发送,一个线程负责消息的接收,一个线程负责心跳信息。(2)解析模块:主要用来解析XML数据流,根据解析元素的不同类型封装成不同的数据对象。(3)加解密模块:负责对发送的消息进行加密,对收到的消息进行解密,以确保通讯数据安全。(4)数据模块:该模块中定义了整个客户端中大部分的数据类型和对象。(5)应用模块:该模块是客户端和用户交流的接口,包括数据显示、状态控制、端口配置等。

4硬件系统

4.1核心模块功能中控硬件电路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主要包括STM32核心处理模块、WIFI模块、Zigbee模块、电源模块等。其中,STM32是一款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高集成度,并具有工业级温度范围和性能的微处理器;基于Ucos微处理器,运算处理高达速度72MHZ,外设资源丰富;中控系统负责内、外网之间的数据收发。STM32功能示意图如4所示。其中,外网通信采用型号为USR-WIFI232-L的Wifi模块。该模块集成了MAC,基频芯片,射频收发单元,以及功率放大器。内部固件支持TCP/IP协议栈,通过该芯片,低速设备均可以方便的接入无线网络,实现联网络控制与管理;其次,该模块针对低流量、低频率的网络数据传输有很大优势。该模块尺寸小,采用表贴封装,可内嵌在PCB单板电路上。其次,内网数据的收发采用Zigbee方式通信。本系统采用的模块型号是DRF1605H,主要采用CC2530芯片,低成本、低功耗、宽电压、工作频率2.4GHz、基于IEEE802.15.4协议开发,支持Zigbee2007Pro协议栈,广泛应用在工业控制的无线传输领域。

4.2软件层次中控软件层次结构分为:驱动层、通信层、应用层。其中,驱动层包括FWLib和BSP。FWLib是ST公司推出的驱动支持软件,提供系统初始化函数,对中断和操作系统提供支持,从而方便软件的开发。系统层包括了操作系统和中间件软件LwIP,操作系统负责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各部分软件以操作系统为中心。LwIP是针对嵌入式系统的TCP/IP协议栈,包含TCP、IP、UDP、ICMP等协议。最后,应用层根据模块化和功能独立原则,将应用程序主要分成4个子任务:系统初始化任务、LCD显示任务、TCP发送任务和超时重传任务、zigbee协调器的收发任务,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