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夯实基础护理

夯实基础护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夯实基础护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夯实基础护理

篇1

(德保县中医院 广西 德保 533700)

【摘 要】目的:为满足患者住院期间的各种需求,促进患者健康,改进我们现有的工作方法,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结合医院实际,在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注重夯实基础护理。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98%,实现了护理零投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夯实基础护理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

【关键词】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服务

基础护理是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其内容涵盖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书写护理文书等护理[1]。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质量不仅反映了一个医院的护理水平,也反映着一个医院的护理管理质量。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提高基础护理水平,具体措施及体会如下:

1 转化思想,强化护理人员重视基础护理的意识

实行临床护士岗位责任制,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伤病员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依旧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规范护士的服务语言及行为,引导护士进行新的服务变革,以适应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护理人员不再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拓展了基础护理内容,永远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树立“我为患者做什么”的服务意识,关爱人的健康,提供温馨的服务,施行亲人般的护理,从洗脸、梳头,到洗脚等患者不能自己完成的生活护理,都由我们亲手去做,护士所做的最基础的护理,并不是如许多人认为的那么低下,而是满足了患者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护士不再只是重视打针、发药,对患者的心理、家庭、社会文化背景等进行全面了解,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2 完善护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修订陪视管理制度,增加护理员工作流程,

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分解到各班次工作流程,将人性化护理服务、专业化健康宣教、康复指导、和谐的护患沟通渗透到每天的护理服务中,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护理服务[2]。

3 完善基础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保证基础护理质量

以护理部为主,成立全院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多个专项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包括静脉输液、吸氧、吸痰、超声雾化、皮肤护理、导尿、灌肠、洗胃、护理文件书写、“三基”理论等,各科室成立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全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由护理部领导和骨干护士组成,负责全院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和考核方法的制订修改,督查总结反馈全院基础护理质量;科室质控小组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小组长组成,各专项小组负责本项目的质量指导,培训考核,各质控组织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形式活动,并记载活动情况和考核成绩。

4 重视护理业务学习与培训,努力提高护士的基础护理水平

4.1实践“三基”,夯实护理理论基础 以理论指导临床,理论测试全院组织每年测试一次,参与率 100%,各个科室每周组织至少一次业务学习,每周晨会 10 min,口头提问护理理论,专科知识,全院每月组织 1 次护理业务学习学习基础护理新技术,新知识、学科发展等,入院三年之内的新职工护理部每季度组织理论测试,不定期对高年资护理进行理论测试。

4.2加强基础护理操作培训,提高护士临床实践技能 基础护理操作由各专项管理小组和科室质控小组负责监督、考核,全院护士包括护士长每年都参加护理部规定的操作考核并达标,护理部每月从各科室抽查人员进行操作考核并达标,科室考核由各质控小组负责监督。

4.3 重视新护士的岗前培训,减小水平差距 随着我院的发展,3年来我院所招聘的新职工基本上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所以对新护士安排1个月的岗前培训,重点以有关护理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观察病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职业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沟通技巧和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培训为主,培训完毕统一组织测试并达标。

5 主要体会

5.1 政府支持,制度改革,增加收费项目,提升护理人员的价值 基础护理的落实需要政府对医疗制度改革,推行医院无陪护制度,实行护理三级等级管理,注重医院床位与护士配备,注重护士分层次使用,加大护士准入制度的力度,培养高素质、优秀的护理人才,提高患者的报销比例,卫生主管部门在确立医疗服务物价、收费项目上应尽可能使开展的医疗服务都有收费项目体现,并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改变逐步调整医疗收费标准,要考虑到护理服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服务,应根据技术难度,劳动强度和所消耗的时间制订服务价格,同时应根据社会总体物价变化情况进行调控,使护理劳务费获取合理的经济效益。

5.2 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病情观察水平 基础护理工作是护士观察病情的最好途径,是护士与患者交流的最好桥梁,护士做好基础护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汇报给医生,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护士实施基础护理可以给患者一种安全感,信任感和亲切感,可以避免因误解而引发的护理纠纷,故应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职业的道德水平,做好基础护理。

5.3 深化基础护理内涵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难度可能低于手术的配合,专科护理等技术,但对于患者的康复,提高危重救治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都是至关重要的。走向临床护理工作第一线的每个护士,无论学历,职称如何,基础护理的技能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基本功,基础护理是其他护理的基础,与其他治疗一样重要,并可以成为其他治疗的基础,对于病人身心健康的恢复至关重要。

5.4 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思想意识,护理结果标准化 有的护士认为基础护理可做,可不做,做好了,只是外观上好看,做不好,对患者的影响不大,因此检查时做得好,不检查时能敷衍则敷衍,基础护理流于形式,临床上应征询患者的意见以判断基础护理的好坏,在日常工作中总结每一项基础护理的标准,加强质量管理,从而提高基础护理水平。

5.5 提高护理人员自身道德情操 基础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能够深入患者的内心,体验其喜怒哀乐,护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精细的艺术中之最精细者,加强护理人员情感的培养,让其学会换位思考,提升护士的爱心、耐心、细心,热情周到为患者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篇2

为全面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卫生部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1-2]。我院积极响应号召率先在我科开展此项活动。

1 实施方案

1.1 筹备动员 医院向全体护士发出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倡议书后,我们科就主动请缨,作为示范病房,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护理优质服务”活动正式启动后,全科护理人员在护士长的带领下迅速行动起来,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让每个护士明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主题—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及需达到的目的—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

1.2改革排班模式 我们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实行了APN连续排班,即A班(07:30-16:00)、P班(16:00-24:00)N班(00:00-08:00),使每个班的工作量更加合理、平衡,同时通过新老护士搭配,使高龄护士对低龄护士真正起到传、帮、代的作用,确保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1.3实行责任制护理,对护士实行分层管理 整个病区分为两个责任组,每组配有责护组长、责任护士及生活护士,责护组长根据本组病人的病情安排好当天的工作,并负责本组危重疑难病人的护理。责任护士主要负责本组病人的治疗与护理,生活护士可以加强基础护理等。各组负责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一切治疗及护理。全面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和需求,提供适宜的护理服务,患者能做的,鼓励自己做,护士加强督促检查,不能做的,护士做,危重病人必须由护士护理做。工作中大家分工协作,明确岗位职责,全面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为病人提供创新、人性化服务,得到了病人的称赞。

1.4完善基础护理质量检查管理体制 责任护士组长每天早晨提前15分钟上班,检查病房的基础护理执行情况,不完善的地方协助改善。下班时自查一天的工作,做好交接班。

护士长不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随时指出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并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作为评判护理工作质量的标准。

1.5注重人文关怀,创建温馨病房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我们就拥有了服务口号:“温馨护理,亲情服务”,并添置了洗头枕、吹风、餐前洗手毛巾、病员服、微波炉,以方便病人生活需要。每月召开1次座谈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要;发放入、出院联系卡,方便患者咨询及复诊。 转贴于

2 体会

2.1转变了观念,改善了服务态度 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在护理工作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四心:接待病人热心、解答问题耐心、接受意见虚心、执行医嘱细心;六声:病人来有迎声、问有回声、走有送声、合作有谢声、工作失误有道歉声、接电话有问候声。经常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服药情况,生活上是否需要帮助等,不但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2.2加强了责任心,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由一组护士提供责任制包干护理服务,护士能够更加细致全面地掌握患者病情,包括心理变化,落实基础护理,做好专科护理,使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无误的完成。科室每月集中组织护士学习,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增强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每周安排规范化培训。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质量较前明显提高。

2.3生活护理到位,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实施基础护理,进行生活照顾,通过掌握专业知识对病人病情开展有效护理工作,牢记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同等重要,对患者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实施中不断规范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完善基础护理服务设施,扩展基础护理服务范围,让患者切实感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2.4营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明显改善 护士通过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整体护理服务,增进了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患者可以随时感受到护士的关心,患者和家属更加信任和依赖护士了。

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后,病房变得整齐卫生,患者陪护和自聘护工比例大大降低,很多病房都不乏患者称赞我们护士、感谢护士的声音。护理人员主动工作意识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但还有许多不足,仍需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好,让患者真正得到实惠,从而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病人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

篇3

1 资料

1.1 基础护理质控小组质控人员:目前我院采取三级护理质控体系,一级质控:各病区质控员一人(共30个病区);二级质控:基础护理小组组长(组长一人,副组长三人,由病区护士长担任);三级质控:护理部质量控制委员会。

1.2 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宗旨: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护理服务

1.3 基础护理质控小组目标:随机或定期检查全院各科室基础护理合格率100%(合格标准90分以上)。

1.4 基础护理质控小组职责

1.4.1 明确基础护理小组目标,职责;

1.4.2 组织本科室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标准、操作规范学习,带领科员严格执行基础护理操作规范;

1.4.3 负责本科室基础护理自查工作;

1.4.4 监督本科室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

2 方法

2.1 学习并掌握基础护理质量标准、操作规范、考核标准及评估方法并组织实施;

2.2 各科室基础护理质量控制成员每月自查一次,平时工作中随时监控,把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护士长,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及早实施;

2.3 质控小组核心人员每季度按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及考核办法,对每个科室进行检查,作好记录;

2.4 每季度召开小组会议,每位小组成员准备好资料,商讨基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交流基础护理质量管理经验,推广先进方法,及时反馈给护理部。

3 评价标准与结果

实施一年半(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后,按照我院基础护理质量质控体系考核指标[1](晚间护理、晨间护理、生活护理、压疮护理、口腔护理、失禁护理、留置尿管的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上述参数合格率与上一个一年半(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每月全院各科室基础护理合格率80%)的总体水平。自我院成立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后随机或定期检查全院各科室基础护理合格率100%,考核指标均在90分以上。

4 效果

4.1 护理并发症及投诉降低:实行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拓展护理服务新内涵,在保障患者安全治疗的同时,根据病情及生活护理自理能力积极落实基础护理措施,为卧床患者床上洗头、擦浴、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给予亲人般的关怀。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爱心、真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患者感到舒服,整洁,整齐,还要感受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心、体贴、尊重、以促进疾病康复,大大的降低了全院的护理并发症及护理投诉。

4.2 提高了基础护理工作质量:我院基础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护理专业知识,通过系统的岗前培训和上岗教育,并对基础护理质控小组成员进一步专业化的培训学习。基础护理质控标准使得日常生活护理程序化、制度化、患者得到了科学的照顾,基础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减少了家属的陪护时间、精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基础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质量的基础,不但反映医院护理水平的高低和医院管理质量的优劣,并且在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医院风险和纠纷,预防院内感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基础护理也是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2]。

4.3 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成立基础护理质控小组以来,基础护理满意度比(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的88%提高到98%,取的了明显效果,夯实基础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4.4 营造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明显改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注重患者的情绪,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护理活动;要求护士用爱心、耐心、细心,热情周到地为患者服务,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视患者如亲人,用心去护理每一位患者。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健康宣教知晓率普遍提高,无自请护工,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得到患者和家属的普遍认可。

篇4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nursing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Wang Lingjian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Yunnan Gejiu 661000 China

[Abstract]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established a bedside nurses working system, everyone involved in the canal bed, nursing records transferred to the ward bed.Increase of patients and families for med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understanding and sympathy, reduce nurse-patient disputes.Treatment plan according to patient needs assessment, evaluation and timely care given to patients with human help.Improve o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he treatm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 Quality nursing care;Basic nursing;Nursing Care

1 临床资料

我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活动过程中,自2012年9月1日至11月30日共收治住院患者321例,留观静脉输液患者613例。年龄从出生6天的婴儿到93岁的老人均有。我科室共有病床52张,护士人数12人。针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要求,将床位划分为4个责任区,为A、B两个责任组,一个夜班小组,两个小组由三名护士组成,每个护士根据年资分管4~8名患者不等,对分管的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保持持续性护理。

2 护理措施

2.1 入院时优质护理

2.1.1 主动热情做好入院宣传。介绍病区环境,并让患者知晓责任护士是谁,并协助患者熟悉周边环境。

2.1.2 做好护理评估,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心理素质、家庭经济状况较熟悉和了解。巡视病房,主动关心患者,消除患者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对疾病的防治有初步的治疗护理措施。

2.1.3 掌握患者治疗的进度状况,责任护士做到对每一位分管的病人治疗及康复治疗的程序熟悉和掌握。

2.1.4 熟悉患者的用药方案,对患者治疗的药物剂量、药物的副作用、有可能出现的症状提前进行干预,做好相应的治疗护理工作。

2.1.5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给予饮食治疗的相应指导。

2.1.6 输液治疗前应进行静脉评估,根据患者年龄及每天需要静脉滴注的次数对静脉穿刺作出预案,选择留置套管针或者是普通静脉输液针。

2.1.7 根据患者和患儿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穿刺方式,即是头皮静脉穿刺或者是上、下肢静脉穿刺。

3 治疗期间的优质护理

3.1 保持病室的整洁,做好晨间的基础护理工作,并在操作过程中,给家长和家属作适时的健康宣传。

3.2 掌握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副作用,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如盐酸多巴胺,立其丁在治疗小儿疾病中的运用,应严格保持在每分钟滴速不超过20滴。过快可使患儿呕吐,腹泻,鼻塞症状出现。左氧氟沙星在留观病人的输液过程中,应告知患者会有强烈的胃肠道反应的可能,并做好即时的观察。阿奇霉素会有腹疼及胃肠道反应症状。让患者认识到自行调节输液速度会造成对机体的伤害,积极配合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4 住院期间的优质护理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是减少和防止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护患纠纷的根本保证。

4.1 每个住院患者不分老幼,都让其在手腕上佩戴身份鉴别标识,标识所包含内容有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疾病诊断、药物过敏状况。根据腕带的粉蓝和粉红两种颜色,区分性别,进行相对应的操作。

4.2 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鼓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护士进行医疗安全事故的防范,护患可在一问一答中完成再次的核对,以保证其医疗安全,这些都增强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

4.3 输液治疗过程中增强巡视,勤观察。为患者提供全程的优质整体护理服务。

4.4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有蓝色的隔离标识,降低传染源,争取每一位住院或留观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和预期出院。

4.5 尊重患者隐私,在日常生活中,给患者提供住院区域周边食宿的信息。提醒患者注意保管财物,防盗窃,以减少不必要的财物损失。对患者提出的一切要求。在工作职责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援助。

5 护理效果评估

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工作中出现护理误解时,及时对患者家属进行答疑,患者对就医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和家属普遍对责任护士给予好评。通过改进工作模式,改善服务品质,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与求知欲。

6 讨论

优质护理有效促进了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过程的护理服务,增强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责任感,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内涵。

对确保患者安全,体现护士技术价值起到了积极作用。流动护士工作站的前移、治疗、基础护理、记录都在病房的床旁完成。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护士对病情观察的客观资料及采取护理治疗措施的过程[ 1 ]。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主题,为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满意服务奠定了基础[2]。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对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和重返家庭和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管理,对患者治疗中的安全保障有着积极的意义。避免了护患之间产生芥蒂,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能提高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促进了优质服务“病人和家属满意,医生和护士满意,社会和政府满意”目标的持续发展。

篇5

对加强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理念不到位,基础护理是各临床专科护理的基础,是护士观察病情的、与患者沟通的最好途径。生活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是护士最基本的实践操作,也是患者最基本的心理、生理需要。调查有50位护士认为生活护理降低了护士形象和自身价值。

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维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危,特别是在诊疗措施更加复杂,护理工作量加大,人性化的服务要求日益高涨,对护士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轻护士多,聘用护士50人,护理队伍稳定性差,人力配置不能满足患者护理需要。

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不高:护士长是护理学科、护理队伍的带头人,但有些护士长忙于事务性工作,同时对此项工作认识比较模糊,存在不主动,等待观望思想。

开展基础护理服务实践措施

成立组织,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考评机制,为活动的启动、实施、扎实推进提供有力保障。为确保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作为护理管理者,要立足本院实际,围绕“示范工程”活动主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组织,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考评机制,逐步加以实施,为活动的启动、实施、推进提供保障。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护理部于2010年3月26日召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动员大会,医院党政领导参加并作动员讲话,从上到下形成合力,共同进行“示范病房”氛围建设,示范病房护士长在大会上做倡议发言。在病区醒目的位置悬挂明显的示范牌,公示服务项目及服务监督方式等,编写“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手册”内容:护理服务程序标准、活动方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通知、分级护理制度、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表。下发到每个护理人员,要求各科护士长组织学习,积极营造优质护理服务氛围,迈好活动的及时启动、稳步推进、有效开展关键的第一步。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正确评估不同时段基础护理的内容和强度。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小组责任包干制,责任护士对其负责患者所有护理工作全面负责,在改变分工方式的基础上弹性排班。

在病区建立了住院服务指南,详细讲解基础护理服务宗旨和内容,同时将分级护理标准公示上墙,通过公示护理服务内容,完善护患沟通、监督的渠道,以此取得患者满意。建立健全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强化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实施过程中,护士长定期组织全科人员总结、分析、完善护理工作中不完善的方面,不断对护理工作细节和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我们根据各科特点制定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落实记录表、健康宣教表、危重患者巡视卡,压疮、跌倒、过敏、输血等标识,要求责任护士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护士长每天按照各项工作要求进行督促、指导护士落实到位,并依据各种表格记录对各级护士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护理部根据“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标准,制订了各护理级别基础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表,住院患者对基础护理实施效果评价表。依据考评机制,认真考评,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好总结改进提高工作,为下一步优质服务工作在全院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要依据考评细则,对示范病房工作进行阶段性考评,及时发现影响示范工程工作的不利因素及需改进的不足,同时综合患者、社会各方面的工作意见及建议,召开阶段性工作总结分析会,该改进的工作及时改进,不断促进优质服务工作稳步推进,为“示范工程”活动在全院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体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