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R-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c)-005-02
Research in mix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to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ZHANG Fen, WEI Xinhua
(College of Education, Nanchang University,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33003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health services and medical science reforming and developing, the significant and great realistic meaning of mix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to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has shown clear.In order to quicken the pace of mix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to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and achieve the mdical eduction becoming the real “human”eduction,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and concepts about how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humanistic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e aspects of people′s concept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group, curriculum sett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so on.
[Key words] Education for humanistic quality; Adult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System of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教授提出:“医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科学。”医学具有科学属性,需要医者有缜密、理性的思维与逻辑、规范的行为。同时医学又具有人文属性,需要医者兼具人性的温度与伦理、法律等知识。换句话说,现代医学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更需要艺术的服务。而如何将医学诉诸医者的种种需求完美整合,则是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医学教育体系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1.1 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美国医学教育家威廉・奥斯勒很早就在《生活之路》书中指出:医学实践的弊端在于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这三道难题至今依然困惑着现代医学及医疗的改革与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必将把医学、医学教育引向更广泛、更深入和更复杂的研究层次和实践层面。生物医学在“科学技术”的引导下,把“人”与“病”这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人为分解了,并日益加大裂隙。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将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融通与共建,使医学真实地成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人的医学,真正实现医学的目的。
1.2 全球医学教育目标的明确导向
为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模式需要主动改革和创新。在全球发展态势下,无论是在人才竞争,世界经济发展特点还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特征都在向人类呼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于1999年制定的“医学教育全球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GMER)”明确指出新的医学教育标准应当包括对医学生人文主义的培养。根据GMER标准,将人文素质教育完整融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医学生,促进成人医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既符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也是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
1.3 医疗保健服务发展的迫切需要
医学在进入20世纪以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社会也在探索从“治疗医学”向“照顾医学”的转变,与之对应的医务服务水平却相形见绌。面对患者的抱怨和医疗纠纷,成人高等医学院校管理者迫切需要主动增设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力求从源头上解决医学生缺乏人文素质修养的问题,为社会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人才。
1.4 医务工作职业价值提升的人文诉求
医务行业有其特殊性,患者无尊卑,病情无大小,发病无时限,这种工作性质与环境预示着医学生将来的工作必定是艰巨而又庄严的。这对医务工作者的生理与心理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与考验,医务人员只有同时具备强健的体魄、高超的医术本领和深厚的人文精神才能沉着应对,化解危机,获得职业归宿感、价值感与成就感。有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成教医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最需要学习的知识当中,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排在首位[1]。因此,成人医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既是职业价值的要求又是学生内在的渴求。
1.5 人类生命意义的核心体现
高等医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执业技能。科学技术无疑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和舒适度。但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无法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更无法诠释人类生命的意义所在。当人们把关乎人的生命、身体、精神的医学简单地划归为“科学”时,所失去的远比“健康”要多。只有当医学和医学教育吸纳了人文科学,使医者与患者都成为“完整的人”时,医学与医学教育才能对人类有所助益,因为“完整的人”会触碰到生命价值的核心。
2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2.1 管理者的误区
重专业轻人文、教育功利思想严重。目前走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课的以专业为中心的三段式课程套路的成人高等医学院校仍不少见,而国外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一般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三大块组成,人文社会科学在其中所占据的比重在英国和日本显示为10%~15%,美国和德国为20%~25%,而我国研究结果显示仅为8%[2],这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此外不同于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的是,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在学生的培养上面临着更复杂的现实困境: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课程任务重,工作与学业的交织,以及指向明确的学习动机等。这些摆在管理者面前的种种难题,更强化了其放弃或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而仅将成人医学生毕业后掌握牢固的医学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其关键评估点。
2.2 教育者的局限
教师人文知识背景薄弱、人文意识淡漠以及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手法单一、刻板。一般而言,教师实为传统的以专业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下的成品,其知识结构主要由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专业技能两大部分组成,人文知识储备甚少。医学教育者对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对培养医学生作为“道德人”、“技术人”与“社会人”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人文意识淡漠。一些教师上人文素养课的教学手法也显得较为单一和刻板,例如缺乏对多媒体技能的掌握,课件制作十分单调刻板,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学习者的不足
唯有自然科学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这样片面的人文观普遍存在于成人医学生心中。他们极力崇尚自然科学,忽视对人文知识的追求与学习。目前,成人医学生对于职业角色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单纯掌握执业技能上,或者止步于口号上的职业精神的追求与转变中,未见实际行动,对待人文素质教育仍持敷衍与不以为然的态度,缺乏接受学习人文素质教育的强烈动机。
2.4 作用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复杂社会医学环境
环顾身边的医学环境(医疗、医院、医生),社会医疗资源短缺与配置浪费矛盾共存;医院无法实现优化运作的无序市场化与过度市场化交错;品牌医院超负荷运转与社区医院运营不济鲜明对比;医疗技术相对落后与追求技术至上、否定医学服务中人文价值疑信参半。消费主义、技术主义、人文主义杂糅相交,这些种种矛盾共同构成医学环境的复杂局面,引起了社会对医疗环境的不满也触发了医生不同程度的职业焦虑。而这一切并非简单的道德、伦理训诫所能改变的。
3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对于目前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暴露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希望通过深刻的反思,发现缺憾所在,破解困局,明确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目标,重建医学职业精神、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使医学教育真正成为“人”的医学教育之路。
3.1 树立正确的人文观,转变不合理的观念,关键在于管理者、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同时转变
3.1.1 人文素质教育是渗透性教育,对人的影响缓慢但却深刻。管理者要立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长远效益,让人文素质教育落地生根,最终必能造福成人高等医学教育,裨益于医学的发展和医务人员个体素质的提升。
3.1.2 教育者不应当将人文素质教育主观边缘化,应充分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医学生作为“道德人”建立自身的职业伦理生活,建立医患关系中充分的自信、互信、他信;培养医学生作为“技术人”,既有救死扶伤的执业技能,又保持满腔热情的人性关怀;培养医学生作为“社会人”恪守公民社会的法理、坚守职业的道德底线;培养医学生职业个体幸福和谐的内心世界与职业的神圣感等。
3.1.3 成人医学生应认识到从钟情于“执业技能”到关注“职业精神”,不只是话题与语境的转换,还标志着成人医学生内在品质的理性提升和医师主体意识的醒悟。如仅仅以 “操作手册、路径”为思路去寻求指标刻度的“职业精神”,而回避或绕开职业价值归依的哲思,则只是未学肤受。“职业精神”是灵魂的张力,行为的原动力,是一次次人文主义的价值求索与奉献。转变人文教育观,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质在唤起一种职业精神,去战胜职业倦怠,重新感悟职业价值与活力。
3.2 建设全面、可持续性的师资队伍
结合本院校目前可以挖掘的各专业师资力量,通过培训将其转型为双向知识型(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教师,既担负专业课程教学又担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工作;对于某些人文专业性质较强的课程,成人高等医学院校可以聘请一些院外的专业教师、教授等作为其兼职教师来实施教学工作。专兼结合,打造成人高等医学院校全面、坚固的人文师资队伍。唯有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逐步提升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学生来,因此,教师接受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践行终身学习行为,不断提升个人人文修养境界,将所学、所感、所悟可持续性地分享于学生。
3.3 构建全方位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出具备人文认知、人文情感、人文意志、人文行为等主体品质的人才[3]。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也应以此为目标,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医学生职业准备状态教育的全过程、专业教育以及学习等各个领域。本研究对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提出以下设想,见表1。
3.4构建立体式的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倡导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教师积极转换角色,结合多种教学技术方法成为人文素质教育良好开展的一大支柱。由传统的平面教学模式发展成三维(课堂+实践+网络)立体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制作内容精彩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和启发学生的课堂讨论与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讨论中领悟人文精神,掌握人文知识。结合相关课外实践活动,及时地将学生在课堂中、讲座中习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并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将其作为学期论文撰写的一项考察指标,用考核来督促和评估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最后,成人高等医学院校网站可上传一些人文基础知识的网络视频与课件,可通过网络渠道有针对性地解决成人医学生学习时间紧且分散问题,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便捷与自由的学习方式。为保障学生的网络学习质量,学校应配备相应的技术支持,记录学生在线学习课时,并及时对每个课时的网络学习质量进行考核与评估。
[参考文献]
[1]孔江联,郭华.构建“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教育”系列课程体系的实践报告[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71-73.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模式已发展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阶段,这对传统的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临床医学人才只有具备较强的临床、科研及社会实践等综合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卫生人才的需求。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组制订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明确指出“医学毕业生的质量是衡量医学院校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2]但目前国内不少高等医学院校(包括我校在内)基本上仍在“基础--临床--实习”三阶段教学模式下运行,此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解决临床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发展对未来的医生需求和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从临床医学实践自身特点出发,试从医学生接触临床、科研、社会实践的角度,对国内外高等医学实践教学开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和可能采取的措施。
一、接触临床教育模式的对比分析
欧美、日本等国和地区的高等医学教育模式,具有基础与临床教育相互渗透、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特点。比如美国采取基础阶段渗透临床阶段教学内容,临床阶段联系基础阶段理论知识,甚至基础与临床教师共讲一门课程[3]。英国和澳大利亚则多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医学问题为主线,根据病例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主导作用 [4-5]。日本提出“楔形教育”的模式(即前两学年提前插入专业基础课,后期采取复修基础课)和整合医学教育模式(即实行基础与临床综合教学,如某一课题(如肝脏)从细胞、组织、器官生理、病理等横向水平进行讲授),通过实施基础与临床综合的教学计划,使学生对与临床相关联的基础知识更易理解[6]。
然而,国内不少高等院校医学教育的基本框架仍是“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这虽然有利于学生比较集中地对基础医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学习和培训,但和国外医学教育模式相比,这种三段式教育模式下的以课堂灌输为主的教学形式,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不紧密,易造成忽略医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致使医学毕业生的人文素质较差,专业面过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缺少创造性思维,综合素质不高[5]。这种教育模式所产生的弊端也是目前国内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早期接触临床”教育模式遵循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转变为以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重心,可革除医学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弊端,能够真正实现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直接联系。这种教育模式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临床整体思维概念,增强职业认同感及责任感,而且还可以训练其与医患间的沟通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获取临床知识的终身学习能力。故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外高等医学院校的好的经验,遵循临床实践五年不断线和实践教学为整个临床医学人才培养重心的临床人才培养规律,创新早接触临床的教学模式,构建早期进入临床的教育教学平台,为学生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培养提供重要保障。
二、接触科研教育模式的对比分析
科研能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科学方法去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品质和能力[6]。医学本科生早期科研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创造,是培养复合型临床医学人才的关键所在,提高医学生的科研素质是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7]。国外对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视,课堂教学重视传授取得结论的思维过程和科研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而不像国内“填鸭式”灌输结论。将教学、科研有机结合,给本科生提供早期融入科研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熏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锻炼优秀品质,是许多国外研究型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策略。早在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创设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其经验为世界诸多高校普遍效仿[8]。如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学生进行科研,用于医学生的科研训练上的时间和精力多达3个学期。许多国外大学及其附属的医院或研究机构,开设专门的机构负责组织招募医学及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本科生,鼓励其参与科研实践[9]。
然而,国内目前很多医学院校的科研能力培养,主要集中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而本科阶段科研能力的培养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张勇等[10]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现状,结果表明参加过循证医学科研项目的培训以及经常参加医学科研论文讲座的学生的比例分别为18.92%和10.81 %,参与发表科研论文的学生也仅有13.51 %,对自己的科研素质满意的学生只有6.22%,35.14%和45.95%的学生了解过PBL教学和TBL教学,显示出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整体较低。目前普遍存在对本科医学生科研价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本科毕业生的科研水平不高、科研意识不强等问题,以至于绝大多数医学本科生毕业后创新意识欠缺,科研能力不强,综合分析能力较差。
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表明,研究型教育模式将是大学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高层次人才的基本途径。我国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明确提出:通过五年的在校学习,应获得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以适应今后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需要[11]。这就要求我们摒弃以往只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的观点,引导医学本科生尽早参与科研,培养医学生未来参与医学科研的兴趣,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利于培养出能够挑战医学难题、解决医疗实际问题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三、接触社会教育模式的对比分析
社会实践是医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欧美国家的高等医学教育十分重视医学生社会实践的早期接触,能够利用社会(社区)资源从事实践教学。如美国[11-14]医学院采取社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通过社区医疗门诊训练,激发医学生对后期临床专业学习热情,注重培养学生理解精神和躯体疾病过程,培养其人道主义精神,使学生体会作为医生必须具备的品德。
国内高等医学院校接触社会实践的教学活动的开展,相对国外来说相对滞后。虽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卫生志愿服务、开展健康宣教及各类课题的调研等活动,使医学生拓展了视野,能够关注社会基层医疗卫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从整体来说,还存在形式单一、缺乏专业指导和客观评价指标等诸多不足。
从医学人才成长的历程和国内外接触社会实践的情况来看,早接触社会实践是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必须加强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针对目前我国医学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更应借鉴国外社会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制定一套完整的社会实践实施大纲,将社会实践纳入正常教学计划,建立稳定的运行机制,逐步完善的社会实践考核制度。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为依托,建立稳定、对口的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活动外部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效果评价体系,使学生早接触社会的实践教学活动评价指标客观化。通过早接触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培养具有献身精神、协作精神、人道主义精神,富有爱心、耐心,高度的责任感的医学人才。早接触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减轻就业结构性矛盾,提升毕业生的自身综合素养,适应社会需求。
总之,通过国内外高等医学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比较,可以看出,加强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接触科研、早接触社会实践的“三早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和必须的。“三早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明确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使其在实践中学会正确处理医护关系、医患关系及各种工作原则,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获得和扩充知识的同时,掌握未来的工作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能够将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融合、统一起来,对于推动当前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转变,促进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旗涛,曹德品,王玲,等.访问美国医学院校侧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59-60
[2]付有龙,王丽.中英高等医学教育比较及启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 28(10):68-70
[3]王庭槐.英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医学教育,2005,(1):84-89
[4]刘玉妹,山下昭.日本医学教育改革现状[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0,21(2):22-25
[5]曲艺,赵晓东,丁会峰,等.德、英、美医学精英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2(28):943-945
[6]虞立红,王静爱.地理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探讨--以北京师范大学资环系地理学本科生培养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04,(3):24-28
[7]张作鹏,梁子敬.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的调研及对策[J].临床医学工程,2010,4(17):139-140
[8]杨慧,俞安平,恢光平,等.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65-68
[9]张蔚,张秀军,孙业桓,等.某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6):531-534
[10]张勇,周慧银,苟亚妮,等.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0):96-97
[11]李小波,顾鸣敏.临床医学冬业培养目标的分析与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1):20-21
收稿日期:2006―10―15
项目来源:本论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200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研究》的课题成果。项目编号:10554123。
作者简介:李力威(1969-),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哈尔滨医科大学外语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医学俄语教学及医学教育研究工作。
张立莉(1963-),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哈尔滨医科大学外语部教授,主要从事医学俄语教学及医学教育研究工作。
高等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状态不仅影响高等教育的整体状态,更与人的生活、生命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办好高等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至关重要。
要办好高等医学教育,确立什么样的培养目标、采用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机制等等,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培养模式问题,医学教育领域中一直存在着争议,目前,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存于医学教育中,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问题、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怎样改革,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一问题对于高等医学教育来说,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笔者选择了这样一个课题。
一、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沿革及现状
(一)“简约农耕型”“以师代徒”式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古代医学教育,以古代朴素的哲学观驾驭医学理论,主要取自实践经验的总结,归纳为临床知识,大多以师徒制,且封建制度强烈地左右着培养目标及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这种模式如同自然经济条件下农夫栽培作物,简约地靠经验地运作,目标十分有限。我国古代医学教育历来也是师徒传授。
这种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已被历史所淘汰,但从中可看出它在教育内容的整体观,体现个性教育的雏形及注重实践性的特点。
(二)“解析工厂型”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而明显分科化,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等逐步确立了科学意义上的许多分支学科。学校教育规模及其结构明显发展,近代教学理论的诞生促使班级教学方式日益完善,使培养医学人才突破了简约农耕型,走上在学校学计划组织下分科、分阶段的实施,按一定规格成批量培养的轨道。它将培养目标分解到各课程,教学者分工实施,教育途径分离为各种方式,如同工厂程序化,规范化的生产一样,适应了规模性培养医学人才的要求。我国高等西医教育是后,伴随西医的传入而出现的。1866年“医药传道会”在广州设立了第一所医学校,即博济医学校。1881年清廷在天津自办医学馆,后改称北洋医学堂,此后,接受帝国主义津贴的教会医学校相继成立。如协和医学校、共和医学堂、南满医学堂、湘雅医学院等共二十余所,此外,全国各地还设立起一些公立或私立医学院校,至解放时,高等医学院校总计38所。
后,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并参照前苏联的经验,有步骤地对旧的高等医学教育进行改革,对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进一步改革:原综合大学附设的医学院(系)全部改为独立制的医学院校。并新建一批医学院校(包括创建中医学院,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医药卫生建设需要,仿照前苏联适用式专家培养模式,专业类别增多,划分较细,新增卫生、儿科、口腔、五官、放射医学、中医中药等专业,基本上一直沿袭至今,这种传统的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系统、稳定、扎实的理论教学,用少量的“投入”“产出”大量医科毕业生的特点,而且引发了许多种教育思想,至少有两个相互联系的观念被牢牢地植根于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头脑。它们是:(1)临床能力是建立在连续两年的基础医学知识学习的基础上;(2)假设――演绎推理过程将作为培养基本认知习惯的基础,使学生成为独立的、持续终身的和自导的临床问题解决者。这一模式有其历史存在的必然性。对现阶段解决我国卫生人员供需紧张,卫生服务亟待普及等问题功不可没。但是由于它具有实用特点,医学教育要求的整体性、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受到很大限制。而且至少还存在着三个主要的问题:第一,将临床前期课程同临床训练截然分开,学生在头两年的学习中根本不接触真实的病人;第二,尽管临床前期和临床培训期的界限是清楚的,但是,对所讲授的各门基础医学课程的先后次序却很少予以注意,因此,学生不仅要记忆日益增多的,无一定次序的信息,而且他们要在完全缺少临床体验的情况下,将临床上有用的基础知识综合在一起;第三,由每一系来控制各自的教学内容,看起来好像各系都在培养本学科的小科学家,最终成为“科学的”医务工作者。鉴于上述情况,最终导致了各学科交错对接的,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的发展和综合发展型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三)“综合发展型”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20世纪的后半叶,“解析工厂型”或传统的培养模式,遇到难以克服的尖锐矛盾: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医学科学迅速向综合分化发展,使以传统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及其内容日益膨胀起来,解析式的教学不堪重负,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难以自主地发展;社会迅猛发展变化,对包括医学生在内的受教育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从事专业工作的本领,而且更需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开拓发展的能力,从而仍按“工厂式”限在一定框子,程序式的培养已无力适应,一律“叠加性”的教育达不到有机整体性及个性充分发展的要求。为克服这些矛盾,医学教育工作者展开了艰苦的探索与实践。综观其取向:一是将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化或打破传统学科的界线,精练教学内容,加强有机的组合;二是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学会和会学而能持续发展能力;三是综合各方面教育力量,发挥教育的效益,由此达到培养的医学人才具有优良素质,力求由再现型转变为创造型。对此初步概括为“综合发展型”。
由于培养的文化、人文、社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也经历了由简约――解析――综合,师徒个体培养――统一规模培养――既规模培养又注重个体发展培养的历史演变过程,其培养目标亦由随机有限的目标――统一规格式目标――适应社会变化的发展性目标的演化。
我国目前的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引进前苏联的,也有引进西方的和我们自己的,但其重要的特征就是基本上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仍基本沿袭传统的模式,其固有的矛盾在新形势下日前突出。21世纪的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必须改革、创新、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国际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就是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医学人才。为此,在借鉴国内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努力改革现有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专业教育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学生就业多元取向不一致的矛盾。
二、国外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趋势
(一)美国医学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趋势
1994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召开的美国医学院协会第105届年会上,前主席CooperJ教授曾作了题为“21世纪培养医生”的报告,尔后,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副校长GreenlickMR教授根据Cooper教授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培养21世纪医生的思路和做法,他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
在一系列改革当中,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新途径”教育(newpathway)就是典型。它所制定的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是“态度、技能和知识并重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终身治学和从医的能力。正如哈佛医学院院长Tosteson教授认为:医学教育一方面要传授最新的分子医学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要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特征、社会环境,解决每天都有人罹患或导致死亡的,但都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甚至自己招惹的疾病。这一改革思想,从医学不断分化和不断综合的科学规律、从微观治疗和宏观预防的知识整体,把握了医学及其教育的发展方向。
1.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体制,围绕问题或病例组织教学。以自学、小组讨论和实验为主,讲课为辅。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2.打破基础和临床界线,早期接触临床和患者。以HSP课程(health,societyandphysician)贯串4年学医过程,强化医患关系,解决基础与临床脱节的问题。
3.打破医疗与预防的藩篱,进入社区,进行预防保健实践。学习院外医疗(ambulatorycare)和妇幼卫生(women’sandchildren’shealth),解决治疗和预防脱节的问题。
这项方案是1977年丹尼尔•托斯特森出任院长之后,由他的领导在经过校内和校际四年七次研讨会的基础上制定的。又经过充分准备,于1985年秋季入学时付诸改革实验,这项改革在哈佛已经实施了多年,取得了许多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充分借鉴。
(二)英国医学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趋势
英国总医学委员会(GMC)颁布有详尽的教学“参考大纲”,阐述医学人才培养的目的,课程设置、要求等。GMC1993年关于《明天的医师》的报告,是对英国医学院校的具体要求,而医学院校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正是由这些要求决定的。《明天的医师》的报告其主要内容可归纳如下:
(1)医学院校的在校教育应实质性地减轻医学生的学习负担,即减少向医学生硬灌的医学知识;(2)医学院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第一阶段,从好奇性、探求性开始进行学习的,培养医学生即具有批判性评价的能力,又具有推动学习的自我启发能力;(3)培养医学生具有做医生的态度和行为,应向医学生传授将来应该具备的,对病人、同事和社会的责任感;(4)在毕业后教育开始时,要求毕业生必须掌握的医学技能应该在所谓的指导下进行,其熟练程序应予以严格的评价;(5)应该规定包括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适当的态度的核心课程;(6)在核心课程中学到的东西应该再按“特殊学习模块”,使学生能深入学习本人感兴趣的领域,以培养面对科学方法、提出问题的素养;(7)核心课程必须是有系统的,课程的要素,应该由基础医学教师和临床教师共同制定,这样,基础和临床之间的界限,过去那种以学科为单位的排他性课程也没有了;(8)交际技能为主的临床基本技能应该通过医学教育的课程来加强;(9)应该将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疾病的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列为医学课程的重要内容;(10)临床教育应同改变中的医疗实践相适应,医学生不光是体验医院的医疗服务,还必须体验初级保健或社区的医疗服务;(11)学习体制应该能对最新的教育理论,各种各样的教育手段应用自如;(12)对医学生的评价必须同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应该从罗列医学知识的考试转向良好学习能力的评价;(13)为了制订这种课程,并使其固定下来,有必要使年青教师和学生有发表本人意见的机会,在使用互教互学的同时,确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
从GMC对医学院校的具体要求来看:英国医学人才的培养总目标为:培养高尚造福于人类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人,关心病人更关心人类健康的社会活动家,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又勇于探索医学实践的学者。英国医学教育对创造精神和应用技能的重视,对培养医学人才的思想品质、医学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三大核心任务的并举,颇有启发意义。面对21世纪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正是我们着重研究的课题。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他们既精通医学科学,又了解社会和国情,并具有接受未来科学技术挑战的能力。这一点英国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三)法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趋势
1.早期接触临床,培养医生责任感。医学专业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医学生在基础学科学习中不断获得和扩大知识的同时,逐渐掌握未来工作的方法,为今后做好医生和开展研究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医学生通过与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初次接触,能为今后见习奠定较好的基础,如自我激励提高学医兴趣,促进勤奋努力工作,并训练综合思考病人的整体情况,进而作出正确的医学推论(分析、综合及评述)。
2.强化人文教育,全面培育新医生。法国有关当局继1992年3月18日和1993年10月19日颁布的医学院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的决定之后,又于1995年5月2日发文宣布医学院在1995~1996学年对上述课程进行修改的新措施,其教学目的旨在拓宽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使他们了解这些学科与卫生保健的关系,并能逐步掌握个体知识(如个人在情感、性、智力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实用心理学、卫生制度(如国际、欧共体及法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相关比较,医学人口学等)、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宣传与交流、信息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能力,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处理相关的伦理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增长才干。
3.提高教学质量,增设课程新内容。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疾病谱的变化,医学课程逐渐增多,这就要求在有限的医学教学期间处理好学习时间短与知识量多的矛盾。法国医学院的做法是:一方面,通过精选的、组织结构良好的、且可评估的教学知识典型概念,弥补所授知识总量的减少。同时,力求设法教育医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学习,综合所学知识,并举一反三,做到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4.严格组织管理,宽进严出把好关
在法国,凡持有国家考试中学毕业文凭者(业士学位),就可以根据自己意愿进入医学院。但是,由于学医人数众多和医生人数过剩等原因,医学院实行了越来越严格的组织管理,其制度明确,措施严谨,力求宽进严出把好关。
综上所述,法国医学院对医学专业第一和第二阶段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有助于发展和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早期接触临床、强化人文教育、调整课程内容及更严格地实施择优汰劣等方面的做法,对改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比较行之有效的。
三、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开展教育改革的先导,而跨世纪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更新教育观念的重点之一是增强人才培养质量观念,二是树立全面素质培养观念。
(二)拓宽专业口径
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有宽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基础。新的科技成果往往是多种专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结果。所以,在大学教育阶段,应该用宽口径培养学生,医学教育也完全相同,现代医学教育是由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组成的连续统一体。医学生在医学院校的本科教育阶段接受的是使其最终成为合格医生的专业基础教育,毕业当时不会是合格的医生,其从事卫生实践所需的职业能力,必须经过毕业后的大量工作实践和严格规范化的专业培训才能逐渐掌握。因此,无论是从医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还是从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来看,应该在医学本科教育阶段实行宽口径的通科医学教育。
(三)优化课程结构,提倡人文教育
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是改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建立与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课程结构体系,已得到许多国家重视,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国在各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1.设计和开设多学科有机组合的综合课程。
2.早期接触医疗卫生实际。
3.精简必修课,减少讲课学时和课程间的重复,确立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基础,在各课程群中确定核心主干课程,突出主干课程的理论和技能培养。
4.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培养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人文教育将在今天的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对医学的发展、医疗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革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1.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直接反映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1)将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及时地引入教学,增加医学、急救医学、社区医学、卫生管理学等综合化、社会化学科的内容。(2)确立以基本知识、理论、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同时积极吸收医学科技的新成果。(3)对实验课程减少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增加探索性和综合性实验。特别在经费及设备困难的情况下,如何优化实验内容,提高实验质量,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不要一味追求理论和实验的比例。
2.革新教育方法和手段。我国目前部分医学院已进行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方面较之传统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其自学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技能,改变学生陈旧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积极开展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不仅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而且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习的兴趣,创造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五)完善终身教育和与之配套的制度化建设
“学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连续统一体概念,已经为世界各国所公认。医学院校及医学科学研究单位应密切配合,使继续医学教育能尽快赶上21世纪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
(六)加强医学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对现有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根本。《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强调:“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老师,要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从未来社会对高等医学人才要求着眼,显然,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师队伍现状,是很难适应培养21世纪高素质医学人才需求的,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全体教师整体素质迫在眉睫。
四、结论
建立21世纪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国家教委列入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然而,回观教育学,有关培养模式的研究对比教学模式的内涵、类型等研究,是何等缺乏,我们不能仅靠对它的一种“会意”的理解来进行模式的改革。如何根据我国的实际,建立起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又是有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相当一段时期里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总体卫生资源有限加上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因而社会卫生保健供求矛盾突出,需求亦不一样。因此,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的医学人才必须能坚持为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方向,不忘祖,不忘本,不为形形“实惠”价值观所左右,特别是到了尚处于落后贫穷的地区能够留得下,用得上。(2)在专业目标上,应有针对性。除了在应用型,应用一研究性与研究型(即指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分型外,还应在地区性不同对象上有所区分。要讲究实际。(3)充分发展各方面教育的力量,特别是在社会实践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上下大功夫。(4)在优化教学内容及方法上,不要只把眼睛盯着一门门课程上,还更应从课程体系(生物医学课程)改革上使之有机化,提高综合度,让学生摆脱目前重负荷被动状态而能主动,自主地学会与会学,从引导及考评上形成对其巨大的推动力。
总之,我们力求建立的是符合我国实际的,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根本的“综合发展型”培养模式。综合我国国情考虑医学人才培养的适宜模式,我们认为传统的,培养模式由于其特点在短期内还无法替代,而非传统的综合发展型培养模式的一些优点又是传统模式所缺乏的。因此,完全照抄国外的模式显然不行,按它们每年“产出”几十名毕业生所“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即使在美国也是十分可观的,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每千人口医生数,美国2.25,前苏联4.04,日本1.58,中国1.01,医学院校师生比,美国1:1.1,前苏联1:2.3,日本1:2.3,中国1:4.4,但他们是完成了第一次卫生革命之后改革医学模式和教育模式,而我国则尚未完成第一次卫生革命又同时面临第二次卫生革命冲击,他们是在卫生人力资源相对过剩、医学教育师资充裕,而我国无论卫生人力还是医学教师资源都绝对紧张。这就要我们积极而客观地寻找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道路。
参考文献:
一、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科研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伴随着教育科研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及教师参与到科研课题的研究队伍中来,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科研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高等医学教育科研管理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主要体现在:一是科研管理意识得到提高;二是科研管理组织逐渐增多;三是科研管理达到了一定水平;四是科研管理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都促进了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改革,但伴随着科研课题的不断推广,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科研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
(一)科研管理制度层面
1.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在这一层面经常出现的问题有:(1)管理制度缺失:由于缺乏规范的教育科研制度管理,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指导、督促不够,教师教育科研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整体协作。(2)管理制度定位不准:学校教育科研制度的建立是学校科研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部分学校并未意识到教育科研制度的建立对学校科研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所产生的重要意义。(3)管理制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不深,主要表现为以偏概全和条款不明。(4)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其一是由于制度本身让教师无法执行、无从执行;其二是制度没有问题,但由于没有做好落实工作,使教师对于制度中的相关内容模糊不清。
2.常规管理需要加强。教育科研常规管理包括科研计划管理、课题管理、科研机构管理、组织队伍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科研制度管理、科研信息情报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等。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常常导致科研常规管理薄弱,科研管理的随意性很大。
(二)科研人员素质与结构层面
1.教育科研管理、研究人员素质需要提高。目前,在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科研管理实践过程中,教育科研管理、研究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分工需进一步明确,其中表现为:(1)教育科研管理人员业务不熟练,部分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的相关理论知识,缺乏教育科研内在规律和方法的掌握,不能规范、科学的开展教育科研工作。(2)教育科研部门专职工作人员少,不能满足教育科研管理与日益增长的研究的需要。(3)有些青年教师此前大都没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经历,要进行课题研究,难免有些力不从心。
2.科研队伍结构不合理。高等医学院校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最突出的就是科研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反映在:(1)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学科知识为主,缺少教育理论、心理理论等知识;(2)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居多,中老年参加科研的较少,比例不协调。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科研队伍的薄弱,直接影响着教育科研工作的质量。
(三)科研管理效益层面
科研发展步子缓慢,教育科研管理效益不高。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科研管理效益是不理想的,主要表现为:(1)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仍有部分教师滞留在科研的门外;(2)教育科研成果不多,许多成果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有分量能直接产生效益的就更少,“科研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3)由于医学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尤其是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严谨性,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科研管理过程中,常常表现为投入大,费精力,周期长,而且见效缓慢,难以立竿见影。(4)科研成果的推广未引起重视。
二、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科研管理发展对策研究
高等医学院校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深入挖掘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讨解决办法,是切实提高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最具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完善管理制度
1.建章立制,健全和完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制度。高等医学院校在科研管理实践中应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包括课题申报、立项、中期检查、结题、经费资助等各个环节都要有一套规范化的文件制度,使课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加强常规管理。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是一个由教师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成果管理和情报档案管理等环节构成的、各环节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有机整体和闭合回路。要搞好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管理各环节的有效途径,科学地驾驭这一管理体制,使教育科研管理真正实现规范化。
(二)提高人员素质
为提高课题管理效益和学校的科研水平,高等医学院校应采取符合高等医学院校特色的、能够反映医学院校教育特点的,切实、准确、有效的方式,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对教育科研管理者的业务培训或进修学习,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培养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努力使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经常化、制度化,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增强学校教育科研的后劲。同时,课题管理者和教师自身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理论素养和教育理论素养,通过内外兼修来提高自身的水平,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科研整体水平。
(三)加强科研成果的效益管理
教育科研成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对成果的评价应该在避免科研成果的低水平重复的前提下,既肯定成就,又指出不足。对成果的奖励应物质与精神并举,两者有机结合。管理心理学认为:“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将它运用于教育科研管理,就是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评出信心、评出干劲,树立典型,带动全体。在成果的推广上,必须从学校和成果的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性和群众性,努力体现和创建学校、学科自身的教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科研成果在校内生根开花,同时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光辉,黎杰. 教育科研管理现状及其
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9(3):18.
[2]王玉德.基层教育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
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的加快,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当务之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实验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越来越受重视。《医学化学实验》作为医学院校临床、口腔、麻醉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面临何去何从等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合理使用实验教材,优化、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巩固、吸收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改革考核方式,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1.医学化学实验在医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都来源于实验研究结果。化学与医学密切相关,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化学实验技术和方法,对于理解和领会化学与医学课程相关的内容,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生命科学时代,医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等医学院校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其中实验教学作为目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创新型高素质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医学化学实验》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是理论教学不能替代的,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医学化学实验》作为临床、口腔、麻醉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其实验知识和技能主要是基础化学和有机化学方面的实验内容,将要为医学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基础。因此,采用适合该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该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对于培养能力型、创新型医药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针对医学化学实验教学多年面临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2013级学生中抽样100份)
2.1学生对《医学化学实验》课开设情况的反馈
3.分析调查结果
3.1学生服从实验内容
从表1、2“学生对《医学化学实验》课开设及内容情况的反馈”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课开设情况持“一般”以上占95%以上,学生对实验内容开展情况持“同意”虽有80%~90%,但是学生并不一定感兴趣。因为多年来,基础实验室开设的都是一些经过不断筛选的经典实验,实验条件、实验内容都是成熟和完善的,学生按照实验老师的指导,完成实验任务就可以了,所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发挥,造成学生对实验内容不关心。结果是学生对实验过程马虎、敷衍,跟着老师思路走,学生思维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学生缺乏自主思维能力、完全被动地学习,无法激发学习兴趣。
3.2基础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
实验操作大多数有固有模式,是规定不变的,缺少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学生独立思考空间很小[1]。虽然验证性实验能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但对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3实验知识忽视综合运用
实验内容过于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验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某些内容只在低水平上重复,缺乏必要的整合和实验内容的交叉性,较少体现和结合医学特点的实验,学生听完教师讲解后基本照方抓药地完成实验过程。
3.4实验仪器少有更新
虽然实验教材新增对实验内容和新仪器的介绍,但是真正开设实验时又是选择旧实验内容,所以实验教学主要是为理论教学服务,还是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知识经济发展服务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想培养有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就要摆脱依附理论教学的传统实验内容的束缚,打造更具先进性、实用性的医用化学实验课堂。
3.5实验成绩考核单一
从表3“教师对《医学化学实验》评价方式的建议”分析结果来看,持“同意”的90%以上,这充分说明学生希望《医学化学实验》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希望真正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4.对《医学化学实验》教学与考核改革的思考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进行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研究十分必要和重要,因此我们特设立此课题,其研究结果有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把握好《医学化学实验》与医学专业的联系。结合《医学化学实验》和临床、口腔、麻醉等专业的特点,一方面注重《医学化学实验》与其他化学实验的联系,另一方面做到医学化学与时代结合、与其他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结合,还要通过改编适用于现代医药学专业的《医学化学实验》教材更好地与现代医药学接轨,服务于临床。
第二,加强相互渗透,增设提高型和研究创新型大实验。要加强不同学校之间、不同学科之间、学校与制药企业等单位之间的联系,做到实验仪器等资源共享,拓宽学生视野。在加强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增设提高型和研究创新型大实验,学生可自由结合、自由选题。先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开题报告,再进行实验、总结、形成实验报告、答辩等。根据实验需要,各实验室可以不同程度地开放,在提高型和研究创新型大实验期间,实验室应全天开放。这样使学生掌握更多现代分析技术,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改变实验教学方法和模式。突破原有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只是没兴趣地“照单抓药”做实验),在传统教学方法(老师先讲授、学生随后做实验)的基础上,以让学生上台演示实验、观看实验视频、建立课外实验小组等形式开展医学化学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促进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其在实验技能、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上可达到的效果进行评价,删减重复性、孤立性和简单验证性实验[2]。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为探索、创新及培养兴趣奠定基础。
第四,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索性实验内容,通过一些具有典型性、启发性、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3],学生能对所学基本技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综合性实验往往以一个实际科研过程为基础,包含从合成、分离、纯化到定量、定性分析等过程。结合实验预习工作和实验报告的书写,使学生体验完整的科研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实验的积极性。在实验教学中通过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引导和激励学生通过认真努力和不断实践,发挥创造性能力,激发实验创新欲望。
第五,改革实验考核评价方式。要改变传统的只凭实验报告打分,导致实验敷衍应付,实验报告抄袭他人的评价方式,实验成绩不能单以学生实验报告为标准,要以切实有效的方式进行医学化学实验考核,使医学生真正重视医学化学实验,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真正促进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炜,曹海燕,苗靖.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2005,3:51-52.
二、激发高校转向创业型大学
高校是协同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研究型大学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为适应协同创新要求,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需要变革转型,积极加强与企业、社会的联系,特别是科研方向要尽量指向现实社会需求。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发展学校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为师生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所以,协同创新既对我国高校创新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国高校改革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即建立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University)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美国亨利•依茨科维茨(HenryEtzkowitz)教授是创业型大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大学的职能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应当拓展和更紧密地服务社会,“大学不仅仅生产知识,还要将研究成果商品化、市场化,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⑥协同创新要求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转向创业型大学,因为建立创业型大学,有助于高校在观念及能力上实现与科研机构、企业的深度合作。为此,高校在改革中要注重以下几点。第一,认清高校内外形势发展,更新教育与办学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大批“知能合一”的“实用创新型”人才。大学不再是远离社会中心的“象牙塔”,大学已经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成为创新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成为知识转化和技术转化的主导力量。第二,整合、优化学科资源,适应产学研合作需求。创业型大学要适应产学研合作,自身就必须具备适合这种合作的人力、技术等资源。所以,高校需要在充分分析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本校学科特点、优势与劣势,合理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特色,以实现与企业、研究机构的“成功对接”。第三,创新高校内部组织机构,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要适应发展创业型大学的要求,高校内部需设立各种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管理和协调的机构,如以应用研究为导向的研究所、协同创新咨询机构、校友联系中心、师生信息交流中心。第四,建立专门服务机构,搭建创业联系平台。大学的创业活动,本质上就是将知识产品市场化,将大量的利益相关者和相关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因此,大学要通过建立大学科技园、产业孵化器、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协同创新联盟、技术转移办公室等机构,想方设法为研究“走向社会”搭建服务平台。当然,并不是所有高校都应该转向创业型大学。但是,作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指向标,协同创新的提出将对我国众多高校特别是一些理工类研究型大学转向创业型大学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一、引言
在我国,“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基本可以互换使用,没有什么大的差别。简言之,成人教育指的就是那些已经脱离正规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已参加工作、走上社会的群体接受的教育,包括学历和非学历教育、职业导向和非职业导向的教育。而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参加完全国统一成人高考后在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接受系统学习的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知识文化交流日益紧密,这就使得全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英语教学方面,虽然成人高等教育距离全日制的本科高等教育在学苗质量、教学效果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作为普通本科教育的一个补充,提高成人教育英语教学水平同样非常重要。并且很多省教育管理部门规定,顺利通过英语学位考试是成教学生申请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本科院校普遍进行公共英语改革的大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改革也是非常紧迫的。近年来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持续扩招和受教育群体的职业特殊性,医学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不断凸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于课程方面的改革,因此针对医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如何进行医学成教英语课程改革才能真正的满足学生的需求,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呢?需进行深入探讨。
二、医学院校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的现状
1997年,教育部成教司颁布了《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专科)英语教学基本要求》。该文件提出成人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重点突出“成人、实用、业余”的特点,重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中的英语教学通过不断摸索、改进,确实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教学效果还是不太让人满意。就医学院校的继续教育状况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教学课程设置上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与普通本科医学生不同,成教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这个群体中既有刚从卫校毕业的学生,也有在医院上班多年的医务工作者,年龄跨度较大。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有的可能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甚至是六级考试,而对于那些离校多年的在职医务工作者来说,英语对他们来说非常的遥远。因此学生在英语知识储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目前,我国不少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在英语教学方面的课程过于依赖普通高校的公共英语设置,在学时、教材、授课方式等方面没有针对自身实际体现出继续教育的特色,没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医学成教英语教学的教材缺乏针对性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国医学院校成人英语教育还没有统一的教材,大多应用普通本科院校的英语教材。而本科英语教材起点高,词汇量大,语篇难。对于大部分高考成绩不理想、基础普遍较差的成教学生来说,教材难度与他们个体的英语综合水平相距甚远。因此,教材的不合适在无形之中就大大增加了他们英语学习的压力,打压了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因此,在成教的英语学习中,不是同学不想学好,而是课上听不懂,完全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三)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差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而目前医学院校成人教育英语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传统授课模式,老师在台上“填鸭式”地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教师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很难主动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中去,普遍缺乏学习的内在动机。再加上医学成教生本身个体差异就比较大,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底子差的学生更难跟上教学进度,导致最终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差。说不出,听不懂英语的情况非常普遍。
三、医学院校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举措
由于大部分医学成教学生以后将要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这就要求他们必须经常查阅医学文献,撰写科研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同行进行无障碍的学术交流。因此医学成教英语课程的改革要以此为学生培养目标,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一)课程设置
各学院应该改变以前英语教学中重阅读、轻听说的教学现象,应该着重加强翻译和听说方面的教学和练习,以教学的实用性为前提进行课程设置。医学成教学生大多希望学以致用,即把所学的英语应用到医学上,与他们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共同促进他们本职工作的进步和提升。因此,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各高校应该从实用性这个角度出发。英语精读课,作为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课程要继续保留;英语听说课,对于提高学生听力、口语应用能力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时应该大幅增加;由于医学生自身的职业和科研需求,学校可以开设医学英语词汇课程,把医学专业和英语这门手段完美结合;在英语翻译和写作课中,适当增加医学英语论文的翻译和写作方面的练习,使医学成教生对于医学英语论文写作的几大部分和英文摘要有个大体的了解和掌握。
(二)教材
目前全国并没有医学成教英语的统编教材。因此,要想真正的“实用”,相关部门必须要组织相关专家编写能体现医学成人教育特色的英语教程。新教程既要符合医学成教生的专业特点,内容新颖,跟上时代的步伐,又要做到难度适中,适合医学成教生英语的整体水平。同时最好配有一些辅助教学资料,包括光盘和练习册,满足不同层次医学生的需求。对于翻译和写作部分,除了基本的翻译与写作教科书,教师还可以选取几本医学英语翻译与写作方面的书籍进行补充讲授医学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式
新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应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和翻转课堂这个全新载体进行英语教学。2008年慕课在美国兴起以来,对全球的教育界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而以“慕课”的教学理念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获得了我国教育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和认可。目前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是“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课前,首先由教师创建关于教学内容的视频或者介绍网上相关的英语教学视频,学生通过看视频中的讲解,自行学习知识点。课上,教师通过学生的小组陈述来检查学生对课前视频中内容的掌握和完成情况,帮助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采用启发和协作的方法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而学生在课堂的宝贵时间内,能够针对之前遇到的疑问更专注地学习,从而对知识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这种以慕课和翻转课堂为载体的英语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学能力,对帮助学生创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有着重大意义。
四、结语
医学院校成人教育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耗时、效率低的状态。要改变目前的现状,满足医学成教学生的自身需求和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需要,进行全面有效的英语课程改革至关重要。因此,各成人院校应该对英语课程进行全新的设置,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变革,不仅要注重英语和医学知识的紧密结合,还要着眼于学生们语言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只有全方位改革医学院校成人教育英语课程,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继续教育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一、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构建“校-院-信息”??接机制在医学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的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
选定定向培养合作医院(中国总医院北京301医院肝胆外科),提供专业知识支持,并选定护理专业2013级北京301定向班的学生50人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
建立微信公众号或者二维码:申请微信公众平台网络用户名和账号,微信头像图标及形成专用的二维码。
研究形式: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完成“自动回复、用户提问解答、管理人员定期推出”。
后台资料准备:包括医院规章制度、健康宣教知识、交流沟通技巧、激发人们积极向上,以良好心态应对疾病的文章等。
校院合作,人才共育: 护理专业学生和定向医院护理人员经行互动学习,提前了解医院的文化,掌握临床信息,建立教育与高校合作,跨区域的交流平台,建立“院-校-信息”对接的新型教育模式。学生与临床一线专业人员沟通,答疑解答数据库,定期补充推出新内容等。
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构建“校-院-信息”对接机制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实施的方法
微信管理员可通过后台将制作后的信息进行分类后推出。在微信公众平台后台设置自动回复选项,可以自动回复一些常见的查询和问题。同时定向班的学生与定向医院临床一线专业人员可以通过一对一沟通答疑,实时进行互式教学(交流内容前台看不到)。同时专业人员不断补充最新临床内容,由管理员定期推出。
根据评价规则和背景统计学生每天上网互动和互动学习结果的频率对学生使用情况的评估,以及评分,判断学生的学习,平均每天少于一次便认为是不合格。
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构建“校-院-信息”对接机制在医学高等教育实施后的成效
1.提升在校老师的临床知识,便于心的临床知识运用于课堂,使课堂生动有趣
近年来我校经常外派老师去全国各大医院进修学习,但临床知识更新太快,往往会造成学校落后于临床,这对于医学教育非常不利,微信公众平台构建“校-院-信息”对接机制建立了一个院校合作的机会,临床老师可把医院的最新知识于微信平台,利于一线老师接受新的临床知识来丰富自己的课堂。
2.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029-03
近几十年来,顾客满意度的理论已渐人人心,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谁能争取到顾客的满意谁就能赢得竞争。如今,该理念正逐步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之中,使学生满意已成为教育机构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特别是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市场竞争,办学机构如何根据自身特点,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从完善服务体系,切实满足学生的需求,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来获得学生的认可,无疑已成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
一、学生满意度与成人高等教育的内涵
(一)学生满意度
学生满意度是学生在学校里对学校教育服务质量的感知,与他们心中原来对学校教育服务质量的期望进行比较的结果。满意度测评是他们评价所购买产品和享受服务的一种方式,是高等学校总结和改进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购买者、消费者,他们是服务质量的重要监督者;作为使用者和受益人,他们理应提出建议和意见供相关部门参考;作为见证者,他们是保障教育服务质量、实现预期教学效果和提高行政效率最有发言权的评价者。
(二)成人高等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部分,它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教育形式,以普通高校以外的社会人员为教育对象,开办各种形式和规格的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目的。它是对符合入学标准的在业或非在业成年人利用业余时间实施的高等教育,旨在满足成年人提高自身素质或适应职业要求的需要,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点
1.生源类型多样化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多数为在职人员,年龄20-35岁,其性别、受教育程度、知识库和结构、人生阅历及受社会因素影响程度不同而导致各自学习的目的和动机也不同,同时每个人还扮演着不同的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相对于高等学校的统招生来说,年龄较大,工作家庭事务较繁忙。因此,个别差异较大,使得成教学生整体结构具有复杂性。
2.文化基础参差不齐
由于各地区的教育基础及教学水平差异较大,学生的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不平衡,求学目的不同,导致教学过程中众口难调,传统的教育方法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有些学生由于文化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链接不够系统和完整,学习压力也相对较大。
3.工学矛盾突出
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有业余学习和函授学习等形式,学生基本都是在职人员,由于就业竞争和繁重的工作压力,使得学生的工学矛盾尤为突出,这已成为困扰学生和各类成人教育机构的一大难题。因成教学生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复杂多样,在校集中学习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应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技术很好地完成各科教学任务。
4.社会经验丰富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多数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部分学生已成家立业,年龄较大,因此,成教学生具有相对独特的学习特点和教育规律。虽然大部分的成教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但是并不意味着大脑迟钝。相反,他们的头脑更加灵活,思维方式也不死板。所以,在社会交际能力方面会更突出。成教学生的学习是建筑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他们能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联想、比较、分析、综合、推理和概括,去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并能联系实际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成教学生懂得怎样选择学习目标,加强学习的计划性,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能及时纠正错误的学习方法,改变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自我保护意识强
时代在进步,随着公民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也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成教的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后,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不再那么简单和单纯,往往有着他们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马上会想到如何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成人高校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更应注意方式方法,不可盲目行动,随便应付,以免引起学生不满而投诉。
(二)成人高等教育现状调查
为了解成人高等教育现状,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教学管理、学习形式、课程安排、教学效果、学生管理等方面。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杭州、绍兴、台州、舟山、湖州等地就读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95份,有效问卷187份,有效率为93.5%。本次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见表1。
通过调查发现,在就读成人高等教育的人之中,有58%的人仅仅为了获得文凭,以帮助就业、升职或提高待遇。现在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招聘要求基本都是大专起步,因而文凭真正起到敲门砖作用,没有文凭就会失去很多就业机会,它成了一个人的重要资本。
此外,在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学习形式等问题的调查中发现,有66%的人对成人高等教育比较满意,也有很多人认为学习效果一般。这说明成人高等教育在课程安排、教学师资等方面还不够贴心,对学生的需求没有进行认真调查,导致教与学有脱节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认可度也不高,很多单位不重视成人高等教育的文凭。很多学生表示,自己承担学费是小事,要挤出时间来学习倒是一件头痛的事,因为就读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一般都是边工作边读书,不管是双休日上课还是平时晚上上课,都得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肯定会比较劳累。如果碰上加班或出差,还不能保证按时上课。一旦学习与工作出现矛盾时,只能是放弃学习而保工作。作为办学单位而言,毫无疑问,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让社会满意则是当前要做的头等大事。
(三)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源竞争,恶性循环
有些办学机构为了吸引和扩大生源,常常以成教学生的“特点”为借口,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到课率不断下降。这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越来越不端正,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纯粹为了获得文凭而读书,有点用钱混文凭的味道。这些学生平时不用功,最后到期末考试时就只能动歪脑筋,想办法如何用作弊来“顺利”通过考试。少数办学机构为了经济利益,在管理的过程中把关不严,客观上出现给学生“放水”的现象,反过来又助长了学生的歪风恶习,形成恶性循环,给成人高等教育造成了极为不好的社会影响。
2.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有的办学机构为了节约成本,偷工减料,随意缩减课时量,随意调整教学计划,随意合班上课,使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有的办学机构教学条件差、聘用不合格师资、环境恶劣,学生反应强烈;有的区域缺乏专业师资,部分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无法在当地找到合适的任课教师,难以做到教学内容充实,讲解清晰准确,重点突出,于是学生就不能有效地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满意度降低;还有的学生因工学矛盾突出,实际出勤率不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同时,在教材选择上,教材的编写年限过于陈旧、教材出版质量不高,到了学期末,很多学生的书根本没怎么翻过,这都影响了教学质量。
3.管理与服务不到位
有些办学机构由于缺乏专职管理人员,或因管理不善,管理人员更换过于频繁,与高校联系、沟通不够等原因,在各个教学环节衔接上容易出现问题。还有的学校在管理上对学生不敢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如考勤问题,本身都有严格的考勤制度规定,但行使起来却大打折扣,原因是担心已有学生流失,潜在学生不敢进来。成教的学生既有工作的压力,又有学习的压力,有时的确会顾不过来,因而急需学校提供精心周到的服务,以助他们一臂之力。
4.招生收费环节不够规范
有些民办教育机构不是独立法人单位;有些办学机构招生宣传不真实,有意模糊、混淆招生性质(普通和成人),进行夸大其词的宣传,甚至虚假承诺,误导学生,违规收取学生高额费用、学生要求退费得不到解决;有些校外站点直接收取学费,不出具正式收据,收费不按照省教育厅、省物价局核定的学费标准收费;等等。
三、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教学实践环节,学以致用
成教的学生虽然理论基础较薄弱,但动手能力比较强。首先,学校应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成人高等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开展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其次,应注重因材施教,在课程安排上,要立足于实际需要,多设置一些实践课程;在课时安排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至少为1:1,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不仅使学生注重理论基础的扎实,培养学生可持续的潜在发展能力,又使实践教学不但没有削减理论的分量,反而在实践中得到强化、验证、深化,有效提高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从而达到整合课程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成教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满意度。
(二)开发网络学习课程,灵活学习形式
成教学生因工学矛盾,到校面授时间上常常难以保证,成人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水平,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加大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比例,可以从公共基础课开始尝试,充分运用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开发网络课件,改变传统教学的局限,克服成人分布广、分散学习的不足,进行远程教学、网上答疑和作业指导等,减少学生来回奔波之苦,给学生以实实在在的便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满意度。
(三)坚持以人为本,变管理为服务
1.关注需求,真正树立服务意识
学生无小事,学校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校教职员工应当给予其更多的人文关怀。只有及时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想,才能真正从广大学生的需求出发,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提供一些他们真正需要的服务,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广大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那就必须树立起服务意识。
2.务实高效,切实提供优质服务
现在的大学生中,民族文化的根底太浅太贫乏,而且整个社会普遍趋于浮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国学教育在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教育中仍相当薄弱。倡兴国学,资人励己以传民族大义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医学院校国学经典教育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虽已是成年人,但仍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心理发育不成熟,思想缺乏稳定性、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性格品质不稳定。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即进入社会,大学阶段的德育属于终极教育。国学蕴涵着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长城、思想根基。医乃仁术,相对其它专业学生,德育对于医学生更为重要。国学教育不是一个单纯而静态的概念,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文化传承。以国学教育凝就大学精神气质,因地制宜地开展国学教育,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可辅助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医学生德育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国学经典教育的开展
1.开展诵读国学经典的教育活动。将“关于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新生入校军训的同时,以国学教育作为文训,以集体诵读《学庸论语》(由《大学》《中庸》和《论语》合编而成)、举办国学教育宣传的系列讲座为主要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校期间集体诵读《学庸论语》至少100遍。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终身受益。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古典人文精神的熏染,使其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格、气质修养,提高医学生的情商和医德。
2.开设国学经典和校园志愿服务课。将国学经典教育纳入大学生德育体系,作为医德教育的有利手段,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选取读经教材《学庸论语》,编制《校园志愿服务教程》,有针对性地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的僵硬模式,在充实“两课”内容的同时,将国学的精华和志愿的精神融入其中,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构建相应的管理体系。目前已建立有关国学经典教育和志愿服务的管理体系125个,其中包括部门组织结构图2个、工作策划1个、岗位说明书47个、考核表47个、规章制度9个、记录表格19个。同时,充分利用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传媒,广泛宣传国学和志愿精神,将国学经典教育和校园志愿服务与校园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倡导奉献精神,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志愿者。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监控,做到制度化、程序化、系统化,真正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学生德育教育新模式。
4.深入开展校园志愿服务工作。学校共设置志愿服务岗位47个,几乎涉及全校范围内的各项保洁、保卫、助理等工作,如校卫队岗、班导生岗、精神文明督察岗、志愿服务管理岗、质量监督管理岗、环保岗、图书馆岗、实验室岗、体育馆岗、学生助理岗、医疗扶贫岗、社团岗、班干部岗、学生会干部岗等等。学校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三、国学经典教育在医学高等院校的实践效果
1.营造了国学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国学经典教育方式,如专题讲座、演讲、辩论会、诵读比赛、主题班会、艺术表演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互动的学习空间,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提升,让他们在掌握学术知识之余提高精神修养,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将国学教育的理论付诸志愿服务工作的实践。更多的学生志愿者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陶冶情操、学会沟通、培养职业化精神,为毕业后就业做好积极的准备。这些志愿服务岗位不但锤炼了学生,也促进了节约型校园的建立。
3.家长、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提高。就国学经典教育与校园志愿服务,对学生本人、家长、教师及社会有关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身素质、能力得到提升,家长及社会支持度和满意度也均达90%以上。
可见,在医学院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医德教育的有利手段,可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国家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各医院和用人单位都对医学类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的改革却相对落后于专业教育的改革。由于公共英语一直被定位为公共基础课程,且受A级考试和学时的影响,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出现了学生的职业语言能力培养被忽视,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脱节的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衔接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对策。
一、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英语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由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被定位为公共基础课,受应试教育影响,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公共英语教育仍以传授知识为主,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语言实践和学生职业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公共英语课程不是根据岗位需求设计的,没能与专业教育有效衔接。从教师方面来看,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从事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都是英语语言专业出身,对开设的临床、护理、中医中药及针灸推拿等专业知之甚少,缺乏专业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经验,目前无法胜任与专业教育衔接的英语教育。从教材上看,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从2014年开始使用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的《新编大学英语》book1和book2。book1共有8个单元,book2共有10个单元,每个单元由Listening& Speaking,Reading,Grammar,Translation,Writing和Enjoy Yourself留个部分构成,分别涉及问候、学习、爱好、运动、气候、旅游、就餐、就医、娱乐、购物、储蓄、约会、求助、求职等各方面内容。几乎没有与学生专业息息相关的医学英语内容。因为上述的课程设置、教师和教材方面的原因,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公共英语课程出现了与专业教育相脱节,落后于专业教育,不适应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
二、构建与专业教育衔接的大学英语课程系统
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从相应的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入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课程的组织者和落实者,因此,只有建设好教师队伍,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才能把公共英语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公共英语教师都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缺乏医学类相应的专业知识,因此,有必要到各系部学习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或到有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的学校进修。另外一种方法是把大学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优势结合起来。近年来,由于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对教师的要求有所提高,因此,在专业课教师团队中不乏专业素质过硬、英语水平高的优秀教师。把公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由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组长,公共英语英语教师学习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教师学习英语教学法,并共同设计教学方案、课堂组织和教材的建设等,可以扬长避短保证教学效果。教材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要把公共英语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开发针对专业教育设计的教材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本科医学院校大多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程,但是高职高专开设该课程的院校还寥寥无几,医学专业英语教材更是少之又少。为了开发与学校情况相结合的特色英语教材,可以把公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组织起来共同编写教材。专业教师了解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术语,英语教师了解学生具体学情,共同编写课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开发出符合学生实际并能满足专业教育需求的英语教材。公共英语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衔接少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英语教育的需要,更不能满足专业教育的需求。因此,需把传统的讲授法逐渐改为任务型教学、交际型学习和职场情境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情境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职场英语水平。
三、小结
把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公共英语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效的衔接在一起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更需要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建设高水平的专业英语教学团队,编写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特色英语教材,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克服专业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等困难,把公共英语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刘小兵.论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1(2).
[2]李红.论公职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衔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4).
*本文系2015年云南省保山市科技项目“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英语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衔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艺术设计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世界前列,从1810洪堡教育改革到瓦根舍因创始范例教学法,从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到1953年的乌尔姆设计学院,其影响弥足深远。探其究竟,德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是“双轨制”教育体系和“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结合,如果说“双轨制”为其体,那么“研讨式”就为其魂。
一、“双轨制”的定义
双轨制教育,就是学生的学习生涯由艺术形式理论教育和手工技术材料操作课程并轨进行的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它不仅有一位艺术形式教育导师来教授设计的基础课程:如绘画、色彩、图案以及形式研究和艺术史论等内容;还有一位技术教育导师来担任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等内容指导。①“双轨”旨在突出课堂学习与工作室实践、教师讲授与手工艺人指导相结合,从而切实实现学生在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双重提高。
这种双线并进的教育形式早在17世纪就萌芽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布杂教育体系” ,②但在1919年工业化大生产的冲击之下,“布杂教育体系”这种以艺术至上的设计观念被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格罗庇乌斯提出的“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所取代,并对双线并进的教育形式进行了改良,强调学院教育必须把设计理论教育和车间的手工操作结合起来。
1919年成立于德国魏玛的包豪斯(Bauhaus)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自成立至解散历时只有短短14年,但它在这期间进行的探索与实验却影响甚远,如对于传统艺术与设计教育的挑战:到底艺术与设计如何进行教育?现代设计教育的体系应该是怎么样的?包豪斯的奠基人格罗庇乌斯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他认为艺术与手工艺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活动的两个不同方面而已,于是他在包豪斯创造性地启用了“双轨制”教学设计教育体系,由技术教育导师和艺术形式教育导师两部分共同进行教学;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③
当今德国的艺术设计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仍然延续着包豪斯的传统,保留一定的教师席位和课程给社会上拥有深厚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设计师,他们能够非常直接有效地指出许多设计上的实际操作问题,与学校里只教授理论知识的教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既有理论知识指导,也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教学体系。
“双轨制” 教学方式的目的是为了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同时接受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素质教育,避免了设计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脱节,对现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研讨式”的定义
德国“研讨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以尊重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和独创精神的核心上的,以“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为教育思想,以师生互动探讨、小组协作探讨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在德国,而且在欧美国家都多为流传运用,特点是思想活跃、研究气氛浓郁。
1837年,德国著名学者格斯纳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创办了“研讨式”教学,并起名为习明纳(Seminar),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培养了许多古典学者,德国教育家洪堡就是其中之一。他提出大学作为高等学术机构,具有科学探索和修养双重任务。他首次将学术研究引入大学,主张将科研与教学相统一,通过多渠道培养人才。1810洪堡筹建柏林大学, 以“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为教育思想,在大学内部,允许师生自由地探索真理,学生也拥有选科、选择教师,并拥有转学的自由。④
包豪斯期间的艺术设计教育提倡客观地看待事物,主张“授之以渔”。教授力求避免把自己的主观思想和手法强加于学生,仅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同时还注重设计的协作性。在德国现在的艺术设计教育高等教育中,除了一小部分教授讲授课以外,其他都坚持小班教学,在这样的课堂里,课堂教学气氛是和谐活泼宽松又具有紧张感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直接面对教授,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及时针对问题进行调整。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得到了培养,创造的空间也被加大了。在课堂中“研讨式”教学是运用的比较多的,其核心是由教授提出案例和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并以小组形式探讨过后再将其结论提交给教授,并与教授多次探讨后得出结果。
可见,德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环境是民主的,“研讨式”教学模式更是建立在尊重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和独创精神的基础上的。学习德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特色,对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将工艺设计实践的内容与高等艺术教育联系,培养有主观能动性、有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注释:
①Walter Gropius.包豪斯宣言[Z].http:///note/241763331/?type=like
②Urich Pfammatter.Der Erfingdung des modernen Architekten[J].ARCH+12,2002(12):54-56.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娱乐休闲消费需求日益增加,游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同质化瓶颈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使得游戏产业对游戏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在质量上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产品创新是游戏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核心竞争力,行业企业和研发机构将越来越看重具备复合性、发展性、创新性、竞合性四大特征的高级游戏设计人才。
作为新兴学科专业,现阶段的游戏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着课程体系设置僵化、不合理、不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不足,教学模式模糊摇摆,不能充分适应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等缺点。这也直接导致游戏开发企业、开发机构急需的合格设计人才严重短缺。从社会消费、产业经济的急迫需求以及专业学科健康良性发展的角度而言,游戏艺术创意设计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已刻不容缓。
如何培养具有高创造性、高适应性、高发展潜力,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竞合性,既拥有较强的产品创新与设计创意能力,又具有较强美术创作实践能力的游戏创意设计人才?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完善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索创新“产学研用”结合模式,促进学生实践、就业渠道和方式的拓展,这是近年来四川美术学院游戏设计专业一直在努力探究的课题。
通过整个学科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实践方式与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探索,游戏人才培养教学和管理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提高。专业教学实行“以用促创、以创促研、以研带学”的核心模式,不断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依托实验室平台及游戏研创基地,建立游戏作品“创意—制作—发行”平台,以用户、市场为导向,探索游戏艺术设计 “产学研用”结合模式。与相关的企业、机构进行了广泛合作,创新的的教学模式正在积极地推行并取得一定成效,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一、建立着重培养创新创意能力与创作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体系,优化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在专业课程体系规划中,前期以基础技能培养为主,后期以培养创新思维、专业艺术和技术结合的创作能力为主。细化基础课的内容设置,突出重点。根据专业特点梳理、优化了色彩素描等艺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安排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运动规律、三维游戏美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重点,并强调了与后续设计课程的衔接关系,增强对学生基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整合专业课(比如对游戏概念设计、游戏服装设计、游戏道具设计课程的整合),强化创作课,结合市场基本需求、用户体验需求和产品热点状况分析精心设计了七段创作课程,每段创作课程均有明确的针对性和训练侧重点,比如横版过关游戏创作课程对场景设计、角色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的要求和引导,塔防游戏创作课程对模式平衡的设计要求,与界面设计、特效设计课程的衔接等。充分利用创作课程来达到不同的训练目的,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和创造能力。
二、实施基于“以用促创、以创促研、以研带学”的游戏艺术设计专业核心教学模式
遵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根据游戏艺术设计学科发展实际,结合现代游戏产业现实需求以及适应未来互娱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基于“以用促创、以创促研、以研带学”的游戏艺术创意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及其在本科教学中的实施可能性,探索创作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实作训练课程的相互关系,分阶段、分层次、阶梯式同步引入产品创新研究性项目创作与商业项目级实作训练。以创促研、以研带学,以创新性游戏项目创作统摄和带动三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设计课、实作训练课)教学,用项目创作促进创新研究,提升学生创新、创意能力。在创作课设置上,根据教学实践结果反馈,有效评估以创促研、以研带学模式对专业课程教学的总体影响,按照游戏类型、难易程度、维度差异等指标逐步调整、分段,合理控制课程节奏,平衡创意性与商业性的要求,让项目创作课程与实作训练课、专业设计课进行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可以充分利用项目创作的研创特性来引导和强化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学习动力,改善常规实训课程模式下过多强调商业规范与策划限制所导致的主观控制性(创意)和设计系统性的不足,有效稀释实训内容的负面因素,改善和克服专业课程目的认知、专业知识结构认知方面的常见难题,带动学生提高专业课程的学习效率和深化、强化和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学生既具有较强的游戏产品创新与设计创意能力,又具有较强的游戏美术创作实践能力。
同时,利用本专业建设的游戏研创平台及合作实训基地,实行“创作带动科研”的教学方针,以用户、市场为导向,将游戏创意制作的全部过程融入课堂教学,结合教师科研创作项目进行教学,加强了学生的实战训练,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2011年,四川美术学院基于以创促研、以研带学游戏艺术创意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游戏艺术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成功获评重庆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三、结合游戏研创平台、游戏作品“创意—制作—发行”平台建设,实现创新“产学研用”结合模式
近年来,本专业规划中的游戏研创平台、游戏作品“创意—制作—发行”平台一直在持续建设、完善,建立了游戏体验实验室、交互实验室等。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合理利用新兴行业平台,在此基础上打造自身作品平台,实现“创意—制作—发行”一条龙的完整创意产业链条。通过“创作—制作—发行”平台的完善来实现“全球范围内发行师生创作作品”的目标,为师生创作作品提供发表、采用、获奖等多种成果呈现的平台。在分析国内外游戏行业前瞻需求的情况下,将前沿领域的设计需求和规范引入课堂创作,大量的学生在熟悉行业规范标准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在学习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的同时,独立地针对国内外创意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游戏产品市场进行游戏的创作与。这在国内院校的相关专业中尚属首次。
在这些平台的推动下,师生的创作作品在多个重要赛事、展会上获奖、展演,如学生的独立游戏作品《Magic beans campus》获游戏界顶级独立游戏开发大赛——2012第四届独立游戏节IGF(Independent Games Festival)学生组优秀奖(亚太区前三名中唯一中国大陆学生作品),还有多个游戏艺术设计作品获2012中国学院奖第二届游戏大赛二等奖、2012中国学院奖第二届数字绘画作品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这些成果反过来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使相当部分学生获得了业内很多知名用人单位的关注,得到了许多实习、就业、创业的机会,对学生实践、就业创业渠道和方式的拓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游戏研创平台、游戏作品“创意—制作—发行”平台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的结合,形成通过“创作即实作”来实现“作品即产品”目标的创新“产学研用”结合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社会需求保持持续有效对接。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