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

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

篇1

建立乡镇公共服务型机构是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基层的乡镇政府往往是直接与农民相接触的,他们能够更方便的了解到农民的需求,知道发展中的问题所在。如果没有政府的指引农民自己可能还有走不少的弯路。所以,新农村的建设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要深化的改造好政府的服务能力,为经济发展起到护航的作用。

一、强化乡镇公共服务型机构的必要性

(一)乡镇公共服务性机构的重要作用

新农村的建设不是单靠农民和一些农业企业就可以改革成功的,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而作为国家的基层领导,乡镇政府是直接与建设新农村的农民相接触的,他们是农村发展的引领者。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他们也是国家政策的实施者和组织者。

同时在许多的基础管理上,经常会出现缺位与越权的情况发生,比如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公共医疗卫生的普及上、义务教育的执行上很多地方的乡镇政府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些地方为了片面的追求业绩不顾损害农民的利益,动用公共资源向农民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比如有的乡镇连基础的文化娱乐设施都不去建设,反而要求建设超出标准的体育馆,健身馆等,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劳民伤财。因此,强化乡镇公共服务型机构职能势在必行,这样才能避免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从原先的管理一切转变到专心的为建设服务听取农民的意见,帮助农民创业一心为发展农村的经济而服务。

(二)乡镇机构可以有效的解决现今的问题

在我国,农村的问题,农民的问题始终是影响发展的大问题。目前我们的农业基础还没有达到一个稳定的程度,农民人口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特别是城乡的收入差距和生活差距都很大,因此必须要进行农村的改革,进行新农村的建设。

只有使得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富裕了,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经济的腾飞,因此必须要实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的建设。为此要做到统筹新农村的建设,基层机构的服务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提高乡镇的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才能更好的进行农村建设,因此促进,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势在必行。

二、乡镇公共服务型机构建设的强化

建设公共服务机构的意义就是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这就要求政府把自己的职能进行一个转化。其中涉及多个方面:

(一)提升公共服务意识

为了更好的做到为民服务,就要确定一个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它必须是为民服务的,必须把农村的建设放在第一位,当机构与建设的利益相冲突时,要把建设新农村放在第一位。因为服务的本质就是在于其公共性,广大农民群众,新农村建设才是公共。

在政府行使公共权力时要求其不能想计划体制是一样,什么都进行干预。对于一些农民的企业或者引资都要本着服务的态度去进行,不能强加干预,尤其是市场经济和公民的领域,比如一些地方经常性的直接干预经济事物,用行政命令来引导农民,比如强制的提倡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些乡镇管理人员并没有从事农业的经验,并不了解农作物的生习惯,只是一味跟风,从而导致了经济的损失更引发的广大农民的不满。同时要在机构的运行过程中,应极力的避免权力滥用,损公肥私的现象发生。

(二)强化乡镇基层的实际权力

现在乡镇与上级的权利划分并不是很明确,在一些时候上级机关并不能准确的了解农村中发生问题的原因,盲目的进行指导从而导致问题的扩大化。现今对于这样的情况要坚决避免。把过去乡镇基层责任大,权力小的问题解决掉,合理划分上下级权利问题,对于上级的一些考核、将各个乡镇进行评比的情况坚决杜绝掉。使基层有相当的权利来执行新农村建设,避免上层机关的过度干预。

(三)解决机构臃肿的问题

过去的政府机构总是存在是部门多,职能少的问题,一个部门往往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就是设立在哪,一个部门明明有几个人就够了,但却往往却有着许多人。这样经常回导致大家相互推脱的现象发生,对于工作相互推脱,出了问题也相互推脱,导致行政能力低下,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所以现在就要求,乡镇机构进行精简,因地制宜的进行改革,应该撤除的部门马上撤除,应该补进的部门马上加强。实现专业机构专业化,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

(四)加强人员的管理

相比之下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素质普遍低于城市中的政府机关,这也导致了乡镇政府管理人员的能力不够。不少的管理人员和干部并不具有市场经济的管理知识,只是对于原有的计划体制有着相当的了解。为此必须加强乡镇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对于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于一些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相关人员进行精简,和从新任命。想要使得新农村的建设快速有效,就必须,调整人员结构用先进的工作方式代替原先的落后的老办法,做到从单向的领导到双向的互动。

三、结束语

乡镇公共服务型机构的建设强化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先进理念,它与新农村的建设紧密相连,直接相关。新农村的基层管理如何变革,特别是服务性机构的转变对新农村的建设起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2

1、债务的规模等级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国家审计署对乡镇政府债务情况的报告中指出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0亿元,其中有偿债务67100亿元,占据了62%以上的比重;有担保债务数额23369亿元,占据了21%以上;承担救助责任的债务16695亿元,占据15%以上。按照国家级次划分,全国范围内的省级政府债务余额32111亿元、市级政府债务余额46630亿元、县级政府债务余额28430亿元,分别占据了30%、42%、28%的比例。根据国家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省和直辖市的政府债务余额53200亿元以上、中部地区的省和直辖市政府债务余额24710亿元以上、西部地区的省和直辖市政府债务月29250亿元,分别占据了49%、23%、28%的比例。

2、乡镇政府债务类型

生产性债务。乡镇政府在日常运作过程中处于乡镇发展建设的需要,需要向地方或更高级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以保证发展过程中乡镇政府能够流畅运作。申请的贷款也大多用于兴办乡镇企业,提升乡镇的经济水平。基础性债务基础性债务也主要是乡镇政府用于乡镇建设而向金融机构申请的贷款债务,而这类贷款的主要对象是乡镇内的基础保障性设施,受益群体是乡镇的广大居民而不是独立的乡镇企业。公共产品债务。与基础保障性设施相对应,乡镇政府在运作过程中需要维持一系列基础的政策保障措施,包括乡镇内医疗保障政策、义务教育政策等等,在运作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的相应的债务。行政性债务。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薪资福利、乡镇政府办公所需要的贷款数额、政府工作中所需要的交通费等公款共同组成了政府行政性债务。

3、乡镇政府债务特点

(1)债务构成复杂

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债务是乡镇债务的初期阶段,随着乡镇不断发展的需求,单一的银行贷款已经无法满足政府的支出需求。而处于对政府运行状况的考虑,在银行贷款的基础上会以集体或个人的名义进行高息贷款,或以政府财政收入作为担保贷款。债务主体由单一的银行发展到了目前多方金融机构、企业或个人、农村信用社等多个层面与对象。同时政府债务中还涉及到了乡镇内基层干部工资、工程建设尾款等多方面,复杂的债务结构也导致了乡镇政府债务管理的高难度。

(2)历史性债务

乡镇政府庞大的债务数额经历了多年的积累而成,从盲目的初期建设阶段到乡镇内义务教育与医疗保障普及阶段都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性债务,另外还包括工程款项、拖部及民工工资等债务。乡镇政府债务一直是在旧债未还新债又添的情况下不断积累,因此债务不仅自身的数额庞大难以偿还,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利息,更加加大了乡镇政府的偿债难度。

(3)隐性赤字

隐性赤字包括了乡镇政府拖欠工资、工程款、挪用公款等违法操作所产生的债务数额。政府信息的不透明以及不披露机制导致了政府存在大量隐性赤字,乡镇政府在面对这类赤字问题是大多是模棱两可的态度,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使得乡镇债务的真实性一直很大得到保证与统一。

(二)债务的主要产生原因

1、发展乡镇经济

乡镇政府贷款的部分资金用于增加乡镇就业岗位,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民日常生活水平,另一部分则用于购置农业基础设备设施、普及农业知识以提高乡镇的农业生产水平。乡镇政府债务在一定程度确实弥补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缓慢的经济发展情况,促进了农村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但由于建设与发展的初期阶段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相关经验可以借鉴与效仿,导致了盲目的企业兴办、不科学的发展管理以及不完善的市场调查,乡镇企业在经过蓬勃的发展阶段后没有后续的技术与管理支持纷纷破产或倒闭。而遗留下来的债务便成为了乡镇政府早期的债务主体,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不平衡是导致乡镇政府债务不断积累与恶化的主要原因。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全国各地的乡镇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交通相对闭塞,为了响应国家吸引外资的号召,兴修公路便成为了当时乡镇政府的首要目标。而由于资金的匮乏,政府在向银行借债的同时需要乡镇内居民分摊建设资金,同时为了保证上级组织的周期性验收,乡镇政府在接待方面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一步提升了政府债务情况。在乡镇发展的中期兴修的水利工程、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同样属于上述情况,逐渐积累成为了目前巨额的债务数目。

二、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化解乡镇债务的对策

(一)积极核实债务

控制新债以及偿还旧债的前提是对现有债务进行核实,按照统一的分类方法对债务进行明细,明确各级政府在化解债务中的责任范围。具体的核实流程中需要对举债实践、用途、责任人等信息进行严格审查,将债务的具体款项落实到相应的负责人身上,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对债务偿还情况加以监督控制。以逐步化解、妥善分类作为主要方针进行债务偿还以及债务控制。

(二)明确债务解决途径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对危害了农民群体切身利益的乡镇债务是需要进行优先解决的对象,包括了拖欠工资、个体群众债务等等都是债务化解的主要对象。而在乡镇进行债务化解的过程中,应明确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作为工作主导,妥善的利用国家所制定的相关政策,包括挂账停息政策、国家承担义务教育债务的政策等等。而对地方政府而言,应根据乡镇的负债情况给予没有偿债能力的乡镇政府相应的财政补贴和借款,并从债务减免、财政转移支付等多个方面帮助乡镇政府进行债务偿还。

(三)控制新债产生

篇3

二、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虽然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性歧视和制度性安排造成“非对接”性阻碍虽然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相当多的人对高职教育的看法始终没有改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仍然不高。一方面,高职院校招生录取中的制度性安排导致生源质量较差且来源不足,因此,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学习,对高职院校持有一种歧视的态度;另一方面,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只能从事体力劳动,而与脑力劳动者相比,体力劳动者的劳动是低等的、不受重视的。这种对高职教育存在思想性歧视的传统观念以及录取生源的制度性安排,是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非对接”性阻碍。(二)财政投入不足产生“非对接”性制约虽然近年来政府开始重视高职教育,并从资金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得到的支持少很多,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实训基地、购买贵重实训设备等,教育成本比较高,这就与部分地方政府较低的财政投入形成了一定的矛盾,使得高职教育在培养人才质量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归根结底是存在财政投入不足的“非对接”性制约。(三)传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求之间不相匹配长期以来,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传统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上都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是在办学定位上的失衡。新农村建设要求人才具有实用性技能,并且愿意为新农村服务。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几乎是“一刀切”地为城镇经济服务,没有考虑到农村发展的需要,具有农业特色的高职院校数量过少。二是传统专业设置基本上忽略了农村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一味地追求热门专业,没有形成自身院校的专业特色,即便是一些设置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数量也偏少。三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存在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理论学习时间过长,实践课程较少,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低,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四)师资队伍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要之间存在落差优良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重视构建“三农”专家型师资队伍。现阶段来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首先,在师资队伍构成上,“三农”专家型教师过少,造成师资队伍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上存在短板;其次,部分专职教师没有足够的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导致纯理论研究过多而实战性研究严重不足;最后,有的高职院校本身没有足够的资金对新农村建设师资队伍进行培养,无法进行相应的培训,也缺乏足够的激励措施用来鼓励教师自我发展。

三、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着力解决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是高职教育配合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一)舆论导向上树立观念转变的“对接”实现以对接新农村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须加强舆论宣传,形成有利的舆论导向,从而改变传统高职教育观念和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为高职院校输送有志于新农村建设的优质生源,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政府层面,要充分利用宣传舆论阵地引导全社会改变观念,深刻认识到高职教育在地区发展中的贡献,从各方面提高高职教育的地位。首先,充分利用网络、社交软件、电视等现代化宣传渠道,加强国家有关高职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国家新农村建设的鼓励政策及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紧缺现状的宣传力度,从而引导高职院校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要的人才。其次,采取树先进典型的“以点带面”的宣传策略,对先进高职院校、优秀高职毕业生进行表彰奖励,提高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认知地位,从而引导人们逐渐改变对高职教育的看法。在学校层面,要明确高职院校自身在本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的角色,树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责任和使命意识,培养更多对接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方面,从思想观念上,高职院校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号召,重视对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随时为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输送、技能培训、资源整合等各方面的支持。(二)外部保障上进行资金政策的“对接”为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必须构建完善的全方位保障体系。1.在制度方面加强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构建。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加要求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保障新农村建设与高职教育对接的政策法规。在政策法规的制定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立法层面要保证相关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要能够切实有效地指导新农村建设与高职教育发展,并根据新农村的不断发展及时调整法律法规的细则。二是政府相关部门在招生录取制度上要进行改革,吸引优秀生源进入高职院校。在学费减免、奖学金和生活费补贴政策等方面不断优化现有的一些制度,并在毕业就业制度上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新农村工作岗位提供保障。三是加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与指导。完善相关监督机制,指导高职院校修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保证高职院校培养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在财政方面完善资金投入体系。新农村建设需要在各方面进行资源投入,而教育资源的投入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之一。政府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通过各种渠道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资金需要,进而保障高职教育成为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基地。一方面,着力打造以农业为特色的重点高职院校,并在财政政策上给予倾斜。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规划不同特色的高职院校,尤其是农林大省要打造以农业为特色的重点高职院校;政府要制定相应的财政倾斜政策,加大对相关高职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的实验室,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另一方面,双管齐下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对企业,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投入资金参与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实现“校企合作”育人和“订单式”人才培养;对社会,要通过制定一系列奖励性政策或税收优惠减免政策等,吸引各界人士、民营企业、社会公益组织等积极为高职教育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捐献资金、捐资助学、设立定向奖学金。3.在激励机制方面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政府与高职院校要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提高人才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一方面,在基础性激励措施上,建立具有吸引力的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人才的福利待遇政策。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人才的基本工资水平,同时根据各个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额外给予生活补贴;对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另一方面,在特殊性激励措施上,设立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对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高职院校、重点专业、优秀人才进行专项资金安排,除用于科研应用外,也对物资采购、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资助;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政府以其为模范进行大力宣传,进而激励更多的人才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三)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上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科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高职教育人才质量的关键,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与新农村建设衔接的重要保障。1.科学设置相应专业,培养新农村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为实现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实际设置符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发展方向的专业。在设置专业前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1)调研工作。相关教育部门及高职院校要委派专门人员深入调研,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需求,并整理出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现状及人才需求的报告,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借鉴;(2)评估工作。要组织相关人员对专业设置进行合理评估,参考领导、专家等的意见,保证相关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满足社会需要。(3)论证工作。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明确专业定位。组织相关专家对专业进行二级学科的细分,根据院校实际和区域特色,科学论证专业方向。2.在实践中科学调整专业设置,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新农村是不断发展的,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党的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农村建设要有新发展,需要有创新型人才做支撑。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调整专业教育管理设置,保证专业的前瞻性和前沿性,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新农村未来发展的要求。3.改革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改革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匹配度。对于理论课程体系,应以新农村建设目标、课程设计理论为依据,构建互动共促的课程生成机制和分层模块的课程设计形式(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应用课程模块三种形式),设置体现区域新农村发展需要的理论课程;对于实践课程体系,应合理设置实践课程和相关选修实践课程,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改善实践课程的硬软件条件,保证实践设备的完备。另一方面,在“外延”建设上下功夫,构建政府、高职院校、农业科研机构、新农村四方合作平台,多方参与优化课程体系。政府、农业科研机构、新农村所掌握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动态资源是高职院校难以企及的,因此,构建四方合作平台,有利于高职院校针对理论或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在课程体系上做进一步优化,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师资队伍上打造专职教师与兼职专家的“对接”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及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高职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党的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就为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指明了人才培养方向,更为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专兼职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要吸引知名企业、农业科研机构懂农业的专家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建设一支专兼职师资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同时,制定相关奖励政策,激励懂农业的专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2.提升师资队伍技能,健全培训学习机制。“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支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师资队伍,自身必须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同时,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师也必须加强研究。因此,要健全培训学习机制,通过继续教育、专家讲座、在线交流、实践调研等形式对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促进师资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3.强化师资队伍的使命感、事业心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崇高的使命感、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有激情、有动力投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工作中,并以自身的言行感染学生,为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形成示范效应。党的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新农村建设带来新的契机。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不但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政策保障、培养质量和规模、人才发展空间选择等方面也是可行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促使高职教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1]许世建,张丹,温玲玲.社会主义新农村下我国农村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06(24).

[2]柏叶.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5).

[3]刘凤娟,郭胜大,王建.面向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6(11).

篇4

目前,中国已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而从实际出发,国家需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农村中财政支出情况的重视程度。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农业农村建设力度,在党的领导以及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在农村建设中的部分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仍需提升对农业部门财政支出情况的重视程度,这要求相关政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重视农业发展领域,换言之,针对农村财政支出情况,应制定出相关方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一、财政农业支出及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财政农业支出简述

财政农业支出笼统的概念是:财政资金在农业农村生活中各领域的开支情况,其资金广泛用于农业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主要体现在农业部门日常事务开支,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部门中一些公共政务生活开支以及一些事务行政部门在进行公共服务过程中的必要支出,该领域的基本原则是要求财政收支情况与国家现行的财务管理政策一致,即农业农村相关财政部门(特指)乡镇级及以上政府在开展政务工作中的行政管理费用以及日常政务生活中的各项指标资金都由国家财政部门进行详细预算,并进行资金的合理运作。第二,主要体现在将资金投入农业生活中公共设施建设方面。随着中国科技水平不断增强,国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农业部门作为国家发展重点,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更应得到重视,因此国家在完善农村电路网以及道路建设等公共设施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而该领域也是资金支出数额最大的区域。此外,还包括对公共设施检测以及维修保护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其是财政农业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促进了财政农业收支的多元化。第三,主要体现在教育机构建设等农村素质教育方面,随着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实施,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小学建设,因此会逐渐增加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

(二)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就目前形势而言,农业农村各项设施基础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农业支出,因此财政农业支出在农村日常生活中具有较高的地位。通过财政农业支出概述不难看出,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受经济环境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国家农村经济结构不尽相同,但财政农业支出可以在经济发展层面进行有效调控,致力于农业经济增长环境建设,从而保证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领域进行深入稳定发展阶段,进一步完善农业方面基础设施,确保农业生产产业化的不断提升,致力于新时代高科技水平以及高生产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二、中国财政农业支出领域发展现状

(一)财政农业支出水平的总体发达程度较低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国家逐步重视财政农业支出发展问题,但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国家农业财政支出量不足、财务农业使用水平发达程度较低、资金管理问题较为分散、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以及无法有效提升资金凝聚力等,导致资金运用方向在不同部门之间略有差异,无法充分彰显其财政农业支出水平。自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国家不断加大财政农业支出方面投资力度,自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各地政府在农业农村方面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开始将社会主义建设重点逐步由城市转移到农业农村发展。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农村财政支出方面投资力度,但就当前现状而言,中国财政农业支出水平仍然无法达到国际统一标准,农业农村相关规定实施力度不够,财政农业支出增长量未达到预期目标,无法促进农业农村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财政农业支出问题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虽然政府在不断加大农业农村领域投资力度,但从当前现状不难看出,国家对农业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且资金支出结构不合理。分析历年发展数据发现,第一,国家在财政农业支出领域中对行政方面的资金支出量较大,对其他农业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量不足,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度。各地政府需要意识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投入;第二,在财政农业支出问题中,相关政府对农业生产领域的支持力不够,换言之,财政农业支出在农业生产技术建设方面的资金支出力度不够,缺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中国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实际应用中所占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普遍需求,无法充分解放国家农村生产力;第三,财政资金支出途径较为单一,相关政府创新力度不够,资金投入往往过于随意,未按照相关标准制定具体的发展目标。

(三)财政农业支出领域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

目前,国家在开展财政农业支出工作过程中主观性较强,无法有效规范资金支出,导致国家部分农村在资金管控方面缺乏相应力度。相关政府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方针时,由于对资金管控缺乏集体性要求,从而使整个资金管理区块较为分散。具体来说,在开展财政农业支出工作时,涉及部门较多,农业生产及管控的相关部门数量较多且标准不一,使各级政府之间开展工作较为独立,导致在实际资金投入中各部门之间开展工作的角度不同、力度不一,对工作效率造成负面影响,无法充分发挥财政农业支出工作职能,同时也会使财政工作出现较大漏洞,增加资金流动风险,而且由于资金流动数据庞大,给一些品行不端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增加腐败风险。

三、针对农业农村财政支出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一)加大对农业财政支出工作监管力度

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国家财政农业支出工作中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要在保证工作正常开国家农业财政支出工作受政策的约束性较强,但在当下农业农村发展中,该领域缺乏完善健全的管理机制。规范财政农业支出监督工作,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在财政农业支出使用过程中进行监管,确保财政农业资金的投入能对农民生产生活产生实际效用;第二,加大财务支出力度,确保资金充足性,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从而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第三,在具有充分物质保障的前提下,注重相关方面的政策制定,明确发展目标。

(二)不断优化该领域产业结构

为确保财政农业支出能最大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要进行农业财政运用结构优化工作。目前,国家农业财政支出大多侧重于对行政事业的投入,忽略了农业农村实业经济发展,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相关政府在开展农业农村发展工作过程中,要将农业设施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交通设施亟待完善,否则将严重阻碍农产品进入市场,从而制约农业农村新发展,此外,由于交通不够便捷,使农村与外界的联系较为困难,对此,当地政府应将发展重心转移到完善交通设施上来。总体来说,农业财政支出问题是一项覆盖范围极广的工作,因此相关政府要明确自身发展职责,立足于时展大局,从长期来看中国农业农村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相关工作人员要注重树立创新意识以及思想素质意识,拓宽发展渠道,开放创新型发展新格局。

(三)完善相关管理机制

为确保财政农业支出工作能有效地促进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第一,应不断健全相应管理机制,以制度手段开创中国农业农村新型发展格局,具体来说,在财务农业支出管理部门中,要杜绝政出多门的现象,统一管理部门的同时,要结合各地发展实际,不断完善农业农村管理机制,坚持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的有机统一,避免财务资金区域化以及板块化,坚决避免资金重复投入以及发展要求不一等现象发生,提升资金流动性,保证财政农业支出工作的工作效率,提升财务农业支出工作的优越性。第二,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督,建立明确的监管制度,相关管理人员明确自身工作职能,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建设进程。

(四)建设国家层面的辅助政策

在当前时代下,虽然国家已提出明确的乡村振兴战略,但就中国农业农村长久持续发展而言,在政策方面仍需进一步的支持。具体来说,对部分发展条件适宜的地区可以进行现代化农业园建设,多方面带动新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提高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农业农村多元化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

四、结语

目前,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也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为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国家推动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为推动中国农业农村新发展,在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要注重提高财政农业支出水平,促进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随着国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业农村建设也面临着转型挑战,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财政农业支出工作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保障城乡发展协调性,促进中国社会全面、协调以及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序,陈盛伟.农业保险、农业信贷与农户人均纯收入: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38-44.

[2]王静.农业科研投资增收效应的空间溢出与阈值特征:以山西省市域面板数据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61-68.

[3]卢现祥,王素素.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测度、区域差异分解与动态演进: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21(1):37-63.

篇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水土流失及水源污染已经成为城镇一体化、农村环境改善、乡村经济振兴的关键阻滞因素。据人民网2020年8月16日消息,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71.0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8.73%。虽然相对于上一年度而言我国重点生态保护及修复区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但我国水土流失分布呈现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特征,水土流失治理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峻,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此,需要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土保持为核心目标,遵循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提升农村水环境承载力,从而为新农村建设、乡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生态环境基础。

1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概念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提升水环境承载力、恢复自然水环境为核心,同时兼顾人工修复及自然恢复的现代化、综合性水问题治理理念与技术方法。我国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截至202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944m3/人,略高于中度缺水线(2000m3/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82位,是联合国认定的缺水国家[1]。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会导致农业生产力不足,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愈发严峻的水污染问题也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威胁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为构建“生态防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念应运而生,对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恢复水环境作出了巨大贡献。

2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要点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水环境为核心目标,按照农村地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新农村建设需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农业现展基本内容等对小流域农、林、水、草、田等水土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进行统筹规划,紧抓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地构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其实施要点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修复防线

生态修复防线建立在农村地区坡度超过25°,或土层厚度低于25cm的区域。通过在林草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区域周边设置禁止出入警示牌、防护栏等,对该区域目的树种进行补种等方式避免该区域受到人为干扰,以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为核心保持水土、减少污染。

2.2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治理防线

生态治理防线建立在农业种植区等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人类活动对周边生态及水环境造成干扰,导致此类区域生活垃圾堆放多,加之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水环境十分脆弱。此类区域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建立水土保持林及经果林,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及土质特征种植栽培适应性强、附加价值高的果树,既可以作为生态屏障防线,又能扩大经济效益;修建水利工程,以综合治理理念为导向,保证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水资源调配及利用、农业生产与生活等相协调,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水源调度、农田灌溉等综合功能,解决用水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建设,采用农业高效生产技术,以科学灌溉、田间管理强化农作物长势及病虫害防御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修复被破坏的水环境与土壤环境[2]。

2.3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保护防线

在水库周边、河道两岸、主要沟道等区域进行护岸护坡、河道清理并建设绿色景观,形成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保护防线,可以解决湿地萎缩问题、减少水体污染。

3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1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农村宜居空间

打造宜居空间是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保目标之一。我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价值导向,从生态环保角度审视农村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致力于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水资源匮乏、饮水质量偏低、生活垃圾难处理等问题,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2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农村经济基础

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发展是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作用之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采取多元化及有效性措施恢复遭到破坏的水环境与土壤环境,在推行相关政策方针时注重调动农业生产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认识到农业与水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通过完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水资源调蓄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林等保护农业现代化发展所依存的水土资源、水土环境,避免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振兴乡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大有裨益[3]。

3.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对农村水土资源保护性开发与合理利用的统筹规划与细致安排,其治理范围包括农村的林、田、湖、草及相关产业,坚持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主,因地制宜采取造地适树、植树种草、因害设防等治理措施,实行“山顶戴帽,果树缠山腰,山下养殖,护坡种草”等政策方针,在保护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遵循治用并举的基本原则,对水资源及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其利用结构,将宝贵的水土资源应用于高附加值、低成本高回报的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之中,通过科学配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及工程措施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显著提升农民收入,践行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增收”基本要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4.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若想发挥积极作用需率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整理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新农村规划建设宏观战略、小流域综合治理需求、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在此基础上协调好生态保护与水土治理之间的关系、小流域治理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治理效益与村民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多层次利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资源,实现统一治理、综合规划、全面发展的目标。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小流域水土保持实况科学确定新农村生产发展方向,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出发点合理安排牧用、林用、农用土地的比例与位置,积极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农田优产高产目标,加大陡坡退耕力度,为林草种植提供有力条件。为了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能助推新农村经济建设需将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商品生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关联在一起,同治沟措施、治坡措施、农耕等措施相结合。在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开展前需考虑人畜饮水、粮食高产等实际问题,以提高新农村建设实效性为导向合理规设治理方案,保障小流域综合治理能事半功倍。

4.2从实际出发推行技术措施,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主要有3个:一是农业耕作措施;二是林草措施;三是工程措施。其中,工程措施指的是通过修建梯田、涝池、水窖、山坡截沟、拦沙坝、泥石流排导等工程达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实践证明,山丘区水土保持需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为了使技术措施可以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作用,需专职部门立足农村当地深入调查分析,了解小流域组成要素及经济系统,将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要素视为时空分布探究的着力点,同时调查分析农村当地的生产资料、人口、技术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明确小流域的人口承载力。以土地资源科学利用为主合理规划治理方案,从宏观上讲,科学规划农村生产用地,使小流域生态能在农村经济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从微观上讲,根据农村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灵活实施技术措施,规设详尽的实施计划,使小流域治理能高效展开。不同地区所采取的规划治理手段存在差异,以黄土高原为例,在治理初期采用了多目标规划法、线性规划法、经验规划法、非线性规划等方法,使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得以贯彻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为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基本单元为小流域,从实际出发合理使用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建成具有综合性的防治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上述技术措施的同时需明确治理目标,以农业措施为例,需加强土壤抗蚀力、追加植被覆盖率,达到改良土壤、保肥、保土、保水的目的,继而充分发挥多种技术措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优势。

4.3注重监督反馈,持续提升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

相关部门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治理问题,注重监督反馈,定期归纳总结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立足实际,不断调整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新时代数字技术成为提升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的条件之一,利用数字技术亦可提高治理效果监督反馈质量。例如,在推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时可引用BIM技术,立足坡面蓄水、泥石流排导等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规设5D模型,增强相关工程监督反馈的可视性,同时各部门要基于BIM系统进行高效协调联动,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形成合力,有效落实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再如,利用大数据及时更新基础数据,大数据具有持续膨胀的特点,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数据搜集等作用,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5结束语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加大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能够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推进农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邢梦雅,刘娅莉,杨小妹,等.基于生态红线划定的小流域生态保护开发研究[J].人民黄河,2021,43(7):120-123+140.

篇6

经过几年的发展,通化市新农村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和民心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市新农村建设累计投资57.9亿元,启动各类项目8087项;粮食总产量年递增9%;农村经济总收入年递增10.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30元,增长11.7%,7个县(市、区)的GDP和财政收入都在20%以上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全部超过3亿元。

1 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地方财政有限,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建设新农村需要资金投入,没有资金投入作为保障,新农村建设很难发展。近年来,由于财力有限,多数县f市、区)财政收入仅能维持机关干部开资和一般公益性社会事业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能力和对乡镇财政的支持能力却十分有限。在资金不足的巨大压力下,乡村两级经济举步维艰,财政运转十分艰难,政府基本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功能下降,乡村债务链清理化解难的现实问题也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并且已经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

1.2 农业产业化带动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通化市的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各家各户小规模生产经营普遍存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只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结构松散,管理体制不健全,农业流通服务组织与农民联系不够紧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较少,庭院经济仍然是主流;农产品市场行情不稳,价格波动较大,部分粮食作物产品销路不畅,农产品买卖难问题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全市农民各项合作组织621个,农业产业化带动的农户仅占农户总数的50%。

1.3 农民增收渠道窄 通化市的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养殖、劳务等。目前,全市的农业生产尚未达到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一家一户经营模式仍然是主流,粗放经营管理仍然是主要手段。一方面是农业技术没有新的突破,粮食及经济作物的品种没有更新,虽然农产品在量上有所增加,但由于品质结构没有改善,优质农产品少,市场价格低,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等原因,造成了增产不增收现象;一方面是全市农民综合素质偏低,难以接受先进技术和方法,凡是文化程度高,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多数从事二、三产业致富,而从事纯农业的农民文化程度低,增收渠道窄,外出打工的机会少,家庭收入低;另外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及时的了解市场供求信息,这也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2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通化市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必须坚定不移地紧紧围绕“二十字”方针总要求,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真正的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2.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生产,通过市场调节,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加快发展订单农业、标准化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农业产业化道路是提高农产品销售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在县域范围内要有目的的建立、培育一批起点高、带动强、功能全、辐射面广、潜力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这些龙头企业吸纳广大农户的初级农产品,从而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进入市场,形成一个融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体系。龙头企业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把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融为一体,从实现城乡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的集体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而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通化市发展中小药材产业、绿优米产业、鸭绿江鲤鱼养殖等项目,依托订单,依托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带动,户均增收6000余元,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物质保障,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初级农产品,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篇7

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顺应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的需求,采用科学的方式确保农村与农业发展有条不紊地进行,选择有效、科学的管控方法,预测新形势下农业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管理方式,更新管理观念,遵循时展方向,引导农村合理应用自身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村完成发展任务奠定基础。

一、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管理创新工作的必要性

(一)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

我国城乡收入处于不平衡发展的状态,由于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距,会使生活环境、交通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在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乡村差异明显,很多农民为了提高经济收入,流向经济发达的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耕地也因此荒废。更多青年劳动力由农村涌入城市,大部分留守农村均为老弱病残,导致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留下的人难以为农村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降低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对乡村振兴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细化新农村建设要求,同时应该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以及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改善乡村经济环境,缩小城乡间的差距。

(二)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应该在新发展理念下进行,需要灵活地运用当地资源,利用农村持有的优势,解决以往在经济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围绕科学发展观并在其指导下创新农村经济管理方式,合理地运用资源,获得综合效益。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必须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确定自身持有的优势,调整工作模式开展经济建设工作,优化当地资源、打造特色经济,提出差异化农产品品牌,为地方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打造乡村专属品牌,可以提高乡村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利用直播、其他平台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为乡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应用技术,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村应该改变传统落后的工作方式,加强科学技术在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而且,需要采购大量的机械设备开展机械化作业,从育种到农产品加工,均需采用现代化生产技术,还可以通过机械化工作模式,降低人力劳动量,规范作业方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新型经济管理方式应该围绕管理目标开展,可以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三)强化党在农村的领导力

农村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速度,政府先后颁布诸多文件,由此积极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应该在推动农村建设发展同时,保障村民自身健康,引领农村推进复产复工的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期间,应该掌握地方经济建设情况,需要深入基层听取村民的建议,接受大众监督,确保工作可以按照政府提出的要求进行。

二、我国农村经济管理阶段出现的问题

(一)对农村经济管理认知程度不高

在新农村建设期间应该树立远大的发展目标,积极跟进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政府研究新形势下的环境提出发展建议,采用宏观控制的方法引导农村朝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推进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出台很多文件。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农民的综合素养相对不高,虽然阅读此类文件,但是不能深度把握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也无法及时响应政府提出的政策,导致很多政策难以在农村发展中有效地落实下去。

(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较为滞后

我国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迅猛的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提高,但是以往的发展方法过于单一,无法全面推进各区域发展,为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需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与此同时,应该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利用农村经济管理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实现共同富裕。当下,我国提出新农村建设任务,在新农村建设期间,没有根据要求编制经济管理体制。由于经济管理体制滞后,很多工作难以有效落实,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不利的影响。

(三)农村经济管理模式较为陈旧

在农村经济管理阶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很多乡村进行数据存储与记录等工作选择纸质记录的方法。在电子数据记录与存储方面进展缓慢,会降低工作效率,当下没有在农村经济数据管控方面建立统一的资源管控平台,无法实现信息共享,这会对各部门开展工作形成一定的影响。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直接关乎工作的进行情况,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保证活动顺利的进行,需要提高对工作的关注度。然而,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养不高,没有办法围绕工作中心开展活动。

三、农村经济管理的新举措

(一)更新管理思想

农业经济对我国经济建设工作有较大的影响,经济管理人员应该正确看待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自身权责,严格履行职责任务。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与工作人员执行能力关联密切,应该强化经济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由此可以更好地参与工作。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扶持力度,进行宏观控制,确保农村经济管理可以朝正确方向发展,部门管理人员应拥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可以结合市场变动状况快速开展。研究行业的发展情况,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加大新型管理方式和先进生产模式的推广力度,使其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完善管理体制

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关注度,应该研究当前困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原因,需要围绕“三农”问题处理情况,判断农村经济管理方式是否可行、有效。需要建立健全农村管理体制,将农村各方面建设工作与农村经济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当下应该围绕新农村建设要求,打造适合农村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制度内容,保证各项工作有法可循,在法律保障下顺利开展。从法律层面规划新农村建设管理工作,将国家与党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政策作为工作开展的依据,建立系统的经济管理体系;从行为态度等方面规范经济管理行为,细致地划分经济管理工作内容与工作权责,保证各项工作可以落实到具体人员。

(三)创新管理模式

地方政府应该高度关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需要督促经济管理人员认真工作,履行岗位职责,保障农村经济高效发展。考虑到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对工作运行起到的重要作用,应该及时根据环境发生的改变,确定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创新管理方式,确保经济建设工作可以稳定、高效地开展,完成可持续发展任务。新农村经济管理方面必须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在创新经济管理模式下解决广大农民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可以抵消生活环境对农民工作形成的冲击。为了从整体上解决农村大众消费水平低、生活环境恶劣等问题,需要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贯彻国家的发展思想,围绕发展目标,引导农村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此期间,应该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落实国家在农村建设方面提出的各类政策,让各类政策可以更好地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篇8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87-2

0 前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加快农村发展,就必须更新观念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再到社会各界,共同的目标就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历来对农村问题高度关注,对新农村建设问题投入充分的精力。为及时全面地认识和了解黑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特别是进一步了解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期盼,我们黑龙江大学课题组对省内14488个村屯新农村相关情况组织细致的统计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深刻分析。

1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现状

黑龙江省多年一直坚持确保农业生产不滑坡,农民增收不放缓,新农村建设不松懈,坚持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坚持把保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加大“三农”资金投放,工作重心向“三农”集中,其他要素向“三农”整合。

近几年黑龙江省全面推进农业发展,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持续加快发展优质粮食产业,粮食产量屡创新高,对农业重视程度逐年加大,去年全年省级投入“三农”专项资金93.4亿元。农机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成果不断扩大农民持续增收,生活水平日渐提高,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新农村建设试点也深入推进,重点示范村建设进展顺利。集中解决了4000个村屯,20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乡村居民最低生活保证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100元,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4.4%,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全覆盖,均超过原定目标。,县乡两级文化体系也基本形成。在国家“汽车下乡”、“家电下乡”政策的引领下,农民乘惠民政策的顺风车,积极购置家庭必须品和农业生产工具,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基层财政保障逐步完善,逐年提高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费标准,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使得农村人口受教育情况明显好转,大幅度提高。在经济上,全省积极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

通过我省近几年的综合发展,可以看出,我省新农村建设初步取得并高于预期效果,随着发展与改革的深入,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优势项目和突出问题也逐渐显现,为了进一步科学有效的考察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我将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我省新农村的基本情况作适当的分析。

2 黑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统计分析

这里根据黑龙江省省情和全国新农村评价经验,将二十字方针引申为包括农业人均产值,人均耕地面积等各23个具体指标,从而有助于具体问题的量化与分析:

2.1 多元回归分析

对于收集的23个具体指标,我们通过做相关分析发现,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接近于1,说明个指标间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做回归分析会产生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使结果的实际意义大打折扣,为消除多重共线性,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23个具体指标综合成了四个主成分,这四个主成分已经能够代表总的的98.97%。将这四个主成分记为P1,P2,P3,P4。现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Y,以综合指标P1,P2,P3,P4作为解释变量(见表1),做多元回归,建立模型Y=a+b1P1+b2P2+b3P3+b4P4。

得出回归模型,人均纯收入

(var2)= 94.0957+1.4776p1+0.0045p2+1.0995p3+2.1428p4;

由于模型中p2不显著,去除变量重新拟合得到(图1):

(var2)=99.4539+1.4778p1+1.0989p3+2.1419p4。

图1

将08-09年数据回带到原模型中,可以得到如下结果(表2):

由于我省从04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将08,09年的数据带入回归方程的预测分析,发现两年的实际值均大于预测值,这说明,我省的新农村建设情况好于预期,效果显著。

2.2 聚类分析

下面选取新农村指标中较有代表性的数据20项指标(包括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生活消费支出、住房价值、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覆盖20字方针的指标)与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做聚类分析,根据结果上PSF、PST2和RSQ值及CCC值的综合分析看,我国新农村建设情况大体可以分成四组:

(一)北京,浙江,上海,天津,江苏。

(二)辽宁,山东,福建,广东,河北,内蒙古,湖南,吉林,黑龙江。

(三)江西,湖北,山西,安徽,四川,河南,海南,重庆。

(四)广西,宁夏,新疆,贵州,甘肃,云南,陕西,青海,。

这也基本符合我国国情。

从分组上看,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与临近省吉林辽宁有很大的相似性。

3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特征分析

3.1 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特征

农业是黑龙江省的优势产业,虽然具有重化工业和资源型产业方面的优势,但重化工业及资源型产业将越来越受到资源枯竭的约束,而农业资源的优势会日益显示出来,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农村发展水平有较多相似性。加之近年来国家对黑龙江省的支农政策和工作力度逐步加大,黑龙江作为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得到国家较多的政策支持。此外,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改造重点企业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这些是黑龙江省独有的优势条件。

3.2 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不足

3.2.1 资金缺口大,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 缺少充足的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期投入机制,资金支持难以持续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瓶颈。农村金融问题也亟待解决。虽然目前黑龙江有多家面向农村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调节,商业银行大多转向大中城镇,导致了农村金融体系严重萎缩,农村金融渠道日益干涸,严重阻碍了龙江农村经济的发展。

3.2.2文化水平有待提高,技术人才急需加强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但从收集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黑吉辽三省的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人才相当匮乏。一些面向农村推广的实用农业技术不被农民接受,这说明农民文化认知不够,没有技术,使本来受制约的农村建设进行的更加缓慢。

3.2.3产业结构单一,文教卫生有待提高 黑龙江省农业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又以粮食比重偏大。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都不够发达,显示出弄错产业结构的单一。这种单一的结构使农业经济发展缓慢,进而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农村的一些地区,精神面貌还比较落后,缺乏文明、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这种落后的面貌是我们建设新农村必须改造的。

3.3 黑龙江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3.1 完善金融体系,发展多种金融形势 积极履行政府财政职能,建立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同时完善相关农业类银行的职能,加大政策支持,鼓励发展农村金融业务。以多种金融业务形式为后盾,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逐渐形成各种金融机构体制健全、功能完善、责任清晰、竞争有序的现代化新农村金融体系。

3.3.2 加强农村教育,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加强落实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全面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大力降低辍学率。同时也要遵循培养与引进高素质人才和专门人才双管齐下的战略方针,只有素质提高了,思想观念才会跟着发生改变,以优异的待遇,吸引外来技术型人才,为我省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也必将会受到明显的成效。

3.3.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生态和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产业。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高质优效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积极推进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发展规模经营,实现机械农业。使黑龙江省的农业尽早实现现代化,从而全面提高黑龙江省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3.4 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事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要重视文化体育生活,利用农闲时间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民生活,培养本土的文化活动带头人,为农村做福利。普及乡村卫生知识,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争取全省的全面覆盖,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大力普及科学常识和法律常识,除封建迷信,使农村拥有健康文明的生活氛围,倡导农民以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

4 结论

农村比较效益下降,经济就缺乏强大的竞争力,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就快不了;产业结构单一,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不起来,就扛不住风浪的袭击,发展方式传统、粗放,就必然被淘汰出局;体制机制固化,非公有制经济薄弱,整个经济就缺乏活力;民生问题得不到改善,社会就难以稳定。这几年黑龙江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加大投入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在积极解决着不断涌现出的问题,可以说,在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上,黑龙江省充分发挥优势,克服先天不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在今后的探索中,黑龙江省的新农村建设定会更上一层台阶!

篇9

2007年开始,振兴村实施了整体搬迁,整体新建,新建起别墅式住宅367套。同时进行生态绿化改造,共绿化荒山2000余亩,村内绿地面积覆盖率达到了38%。坚持集约利用和变废为宝相结合,全面树立低碳生活新理念。建立了秸秆气化站,积极倡导群众利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新建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站,全村实现了道路硬化、院内绿化、村中亮化;统一供热、统一供气、统一供水、统一供电;通网络宽带、通数字电视、通程控电话,新建了高标准的寄宿制学校、幼儿园、商场、超市、宾馆、卫生院;为了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振兴村还设立了文化广播站、电视转播台、监控录像台等,并办起了军乐队、锣鼓队、秧歌队,开展了“我们的节日——重阳花卉艺术节”、“百姓根祖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了更大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新建了工人文化宫、农民艺术馆、槐荫寺、文体活动中心、振兴休闲山庄等一座座富有古典韵味的特色建筑景观予以配套,而且有倚根苑广场、红色文化广场、孝廉文化公园、红色收藏馆、村志收藏馆等人文景观。

二、土地流转、高效开发——争创现代化新农业

转变旧有生产模式。为了让农民手中的土地成为合理流动的生产要素,改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传统生产模式,振兴村于2010年12月,专门注册了振兴鑫源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既为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了生产要素,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就业率。

拓展农业发展新路。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实际,按照山区土地分布局势,针对山地沟渠,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制定了科学的种植模式,投资8170万元,大力发展干果、药材、小杂粮、花卉、蔬菜等优势产业,有效拓展了现代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

提升农业产业品质。通过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引导农民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目前,振兴村已实施了千亩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千亩干果经济林、千亩滴灌工程建设、21公里农田机耕道路工程、五百亩现代农业园、年产50000吨油葵深加工等快销食品项目,有力提升了农业的产业品质。

篇10

1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良好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随着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多数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步伐远不如农村地区物质文明的发展步伐。为了加快我国新农村的建设脚步,各地区要重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更坚实的精神文化基础。(2)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充分挥发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出大量的农村人才。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农民是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点,因此地方政府在引导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时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文化建筑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思想认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去参加和学习相关文化活动,进而为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贡献;同时,在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部分村民会受到文化建设的感染与教育,主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努力学习的方式进入到各个高校,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另外,在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时,可以促使部分村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卓越贡献。(3)大力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有助于先进的理念和思想进入到农村地区,使村民能够利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进行耕种与生产,促使相关农产品可以快速投入到市场,这对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在农村地区推进群众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还要尽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样他们才能慢慢形成较强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这对推动小康社会的建成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2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群众文化意识淡薄。在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多数农村居民都存在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其在思想方面较为落后,对于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不闻不问,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茶余饭后习惯通过打麻将、拉家常等方式来消磨时间,这样就造成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无法顺利地推进。长此以往,村民的思想会越来越腐化,越来越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给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基层人才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后。目前我国多数农村地区还为建立专业的文化建设工作站,所以在专业的人员方面也存在的严重的不足,这就造成了相关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内容无法全面开展。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在农村当中建立了专业的文化建设工作站,但是基层人才严重不足,许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都习惯在大城市工作,很少有人才愿意进入到农村工作,导致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很难开展。另外,个别农村地区已经开展了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但是在活动中缺乏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和带头,能够参与到活动的村民非常少。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较差,部分村民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只能在平时的学习时间从事一些其他的赚钱活动,无法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文化建设中。(3)经费投入有限,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缺乏。要想在农村地区顺利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就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一旦在建设中出现经费缺乏的情况,势必会导致文化活动很难推进与开展。但是从目前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难以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农村地区没有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所以在开展相关群众文化活动时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但是一些地方由于政府经济紧张,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农村原有的建设规划和标准与实际的规划和建设相差甚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其次,由于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发展非常缓慢,导致许多投资商和企业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用来建设农村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最后,由于农村资金有限导致许多专业的文化人员愿意投身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最终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去发展。(4)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文化发展阵地流失。由于农村地区发展缓慢,所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对基础设施和群众基础有着极高的要求,部分农村只能为文化建设提供简单的场所如文化广场、文化大院以及图书室等,这会严重限制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也不是所有的基础设施在建设完成后就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如部分农村地区的农家书屋基本处在闲置状态,这些书屋平常并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导致许多书籍出现丢失和损坏的情况,甚至在个别农村地区还会出现连书都没有的情况,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5)形式缺乏创新,文化活动开展内容单一。在我国乡村振兴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多数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文化活动上存在形式单一内容老套的情况,影响到了农民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另外,部分农村地区相关基础设施过于落后,农民在参加活动时没有良好的场地,影响到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和感受,不利于后续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3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对策

3.1重视乡村文化振兴,转变传统观念

思想对于一个人的改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通过科学有效的活动来提高农村人员的思想认识,促使更多的文化活动可以在农村中开展。作为地方政府和村委会,要改变以往只重视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在要求相关村民在活动中多学习一些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同时相关部门要制定出相对完善的文化管理制度,确保相关文化活动可以顺利进行与开展。作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要在平时的建设过程中做好日常宣传和引导工作,在宣传时可以在村委会、田间地头以及村民家门口张贴相关宣传资料,同时也可以利用村集体微信群,一些有关文化活动的内容,在必要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下拨一部分资金用来鼓励村民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于表现优秀的村民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样不仅可以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与落实,还可以确保全体村民应用良好的文化修养,这对日后乡村振兴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2借助乡村人才振兴,培养文化人才

人才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只有构建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顺利开展,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使村民真正爱上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在满足其精神需求的同时提高农村人员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这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在乡村人才振兴的背景下,农村和地方政府要重视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在这过程中,可以采取鼓励人才下乡、人才返乡以及培养当地人才的方式。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要确保每个基础岗位都有专业的人员来管理,同时地方政府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定期对这些乡村人员开展培训和教育工作,在年底给予这些基础文化人员一定的物质奖励,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愿意下到基层中开展工作和学习,这既可以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还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利的帮助。

3.3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开拓投资渠道

在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目前我国多数农村都存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不足和质量较差的情况,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会限制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落实,所以地方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些高质量的文化基础设施,使农民群众在参加文化活动时可以有良好的活动场地,这对激发农村群众的参与热情有着积极作用。具体按照地方财政部门出台的政策标准进行操作:(1)每年对每个乡村补助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024万元(具体金额按照地区经济条件而定)。(2)专项资金用于信息共享、农家书屋、文艺演出、公益电影放映和体育活动等,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共同负担。另外,作为地方政府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农村群众文化设施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鼓励社会中的相关企业参与到农村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通过多渠道融资,不仅可以降低政府的投资压力,还可以确保相关文化基础设施顺利完成。

3.4合理规划设施用地,科学作出决策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地开展与进行,与其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相关部门在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时要对用地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在用地规划的过程中根据当地村民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切忌在建设过程中不能占用村民的耕地和宅基地,并且在建设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在建设文化设施时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建设,并严格按照相关建设标准,比如对于农村文化广场的建设,要遵循如下标准:①文化广场面积应在500m2左右;②文化广场包括广场(舞台)区、观众区等功能分区;③有健身娱乐器材、垃圾收集箱等设施;④有灯光照明,有电源插座;⑤有不少于一种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年利用率不少于60天(次)。避免在建设中出现形式主义,这样才能使村民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主动配合地方政府和人员开展文化活动,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3.5注重继承结合发展,创新文化形式

现阶段的文化要想实现健康发展,是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支持与帮助的。所以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首先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积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然后对一些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要敢于抛弃,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深入挖掘当地优秀的文化,之后再对这些文化进行大力宣传,以确保这些优秀的文化可以得到传承和弘扬。其次,要对当前的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现状进行全面了解,然后结合新时代农村发展情况融入一些全新的元素和理念,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同时也可以对传统的文化内容进行创新。具体要按照如下标准操作:①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②村文化馆要具备综合,图书馆要加强数字化建设。乡镇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这样才能实现农村群众文化由单一内容向多元化发展,以此在农村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3.6弘扬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农村文化氛围

在农村地区开展群众文化建设时,首先地方政府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并对相关文化活动开展针对性的设计,用实际行动支持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素养渗透在整个文化建设中,确保全体村民能够拥有先进的思想,使其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可以有效抵御不良的文化侵蚀,这对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其次对于特色的农村传统文化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建设一些具有地方特点的文化内容,这不仅可以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还可以使一些传统的优秀文化得到发扬,这对提高农村群众的综合素养有着积极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地区推进群众文化建设,有助于乡村振兴目标的快速完成,因此作为地方政府和部门要重视起来,并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可以加大资金投入、给予政策扶持、引入人才和创新文化内容等,以确保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顺利地开展与落实,确保农民群众可以拥有优良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群众文化研究选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忠文.浅谈农村群众文化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农家参谋,2021(24):15-16.

[3]罗俊梅,周明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振兴研究——基于“乡风、乡情、乡土、乡贤”视角的思考[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22(02):48-53.

篇11

农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新西兰、爱尔兰、法国等国家把乡村旅游作为稳定农村、避免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加拿大、澳大利亚、东欧和太平洋地区的许多国家,都把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国家旅游局从2006年开始大力推介“中国乡村游”或“中国和谐城乡游”,旨在推动城市和农村实现旅游资源共享、客源互动、共同繁荣,这对促进城乡交流和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已建成的三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据测算,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5.2亿元人民币。本文就这一形势下如何进一步重视发挥好农村旅游的功能,解决好农村旅游目前所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农村融入到现代旅游大潮之中,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讨。

1 农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众所周知,农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农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大受惠者应该是农村,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1.1 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农村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发展旅游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农村地区发展农村生产的重要内容。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农村生产的内容,还能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有些乡村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农民自愿退耕还林还草,治荒治污,出现田园风光与山水风光浑然一体的景象。有些乡村对农产品等资源进行深加工,生产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商品、纪念品和工艺品,还为城市宾馆直供绿色农产品。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同时照样发展种植业,但都产生了附加值,有力促进了生产发展,拓宽了传统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农民由种粮为主转向种养植业全面发展,由务农为主转向农商并举。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第一产业、推动了第二产业、拉动了第三产业,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1.2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旅游开发可为旅游目的地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每1美元的旅游收入可带动国民生产总值增加2美元-3美元,旅游业1个直接就业岗位能带来5个间接就业机会。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所占比重较大,不少地区土地贫瘠,耕地较少。发展旅游业是其脱贫致富的一种必然选择。同时农村旅游具有劳动密集、人员需求多层次性等特点,且投资较少,收效较快。这就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容易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如云南大理、丽江一些村镇的农民,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的比例已经达到50%以上,当地农村的就业人员比发展旅游业之前以前增加了8-10倍,实现了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就地市民化,旅游经营户的收入平均达40万元以上。

1.3 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

旅游业属于现代服务业,乡村旅游同样需要对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6大要素配套发展,在产品运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进行产品设计、营销及规范化服务,搞好内部管理和经济核算,处理好各种分配关系。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和现代管理概念的引入使农民自主决策、民主决策意识增强,一些农村纷纷成立各种协会,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村的基层民主管理,加强了政治文明建设。

1.4 有利于农村形成先进文化与文明风尚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旅游业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村文明的重要手段。旅游不仅带来人流、资金流,还带来信息流、观念流,发展旅游业能促进农民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树立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促进农民参加各种培训、外出学习参观,参加技能比赛,从而使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促进农民主动学习旅游服务、礼仪礼节、科学种养、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使农民在与外来游客交往中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文明素养和旅游审美情趣;同时旅游者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文化知识,从而促进了乡村地区与城市的交流,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人们观念的转变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农村良好的文明风尚。

1.5 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村旅游使人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促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增强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乡村旅游消耗资源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有利于改变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形成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当地珍贵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乡镇,通过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使广大农民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当地环境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增强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的策略

2.1统筹规划,政府引导。

发展旅游确实可以促进新农村的全面发展,但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够发展旅游。为此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旅游,不能一哄而起,无序开发。同时政府应该认识到旅游业的重要作用,对城镇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引导:第一,通过宣传引导改变城镇居民落后的旅游消费意识,树立新的消费观念。第二,通过有关媒体的宣传,使人们全面了解旅游业,了解旅游产品的丰富性。第三,不断完善健全有关的旅游法规,规范旅游经营行为,以法治旅,为居民出游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第四,做好法定假期的落实工作,如条件允许,还可适当延长带薪假期。第五,联合组织编制辖区内的农业旅游开发规划,指导本地农业旅游健康发展,防止农业旅游开发的冒进现象发生。

2.2 整合资源,发挥优势。

有研究表明,旅游动机是一种寻求与感悟文化差异的行为和过程,对异质文化的追求是旅游者的普遍心理。目前我国农村旅游多数景区景点基本都在开发程度较低、进入条件较差的老少边穷地区,同时农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就是周边城市的居民,因此农村旅游的开发首先要对客源市场进行研究。如果客源主体是当地城市居民,产品的开发要注意主题的创造与创新;如果客源主体是外地游客,产品的开发就要注意本地特色和民俗文化的体现。其次要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挖掘乡村最具有特色的产品,突出农村清新、古朴、绿色、生态的环境氛围,体现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增加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要树立品牌,以尽快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最大限度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

2.3 加大宣传,整合营销。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在信息、资金及技术等方面不及城市地区,而且现有的旅游地宣传也存在很大的自发性和分散性,所以加大农村旅游的宣传促销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建议:首先要做好西部乡村旅游产品形象设计工作,各级旅游部门要齐心协力,指导和帮助做好农村旅游产品形象设计和包装工作,使农村旅游产品更具独特性和新颖性,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从而不断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其次要运用多种手段,形成强大宣传促销攻势,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渠道加大对农村旅游的公益性宣传,如开办乡村旅游网站、举办讨论、征文等活动来宣传农村旅游产品,进一步扩大农村旅游产品的影响力,以提高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4 强化素质,改善环境。

旅游市场学的有关研究也表明,在旅游者的意向中,农村旅游是文化品位极高的一类旅游产品。而经营者的文化素质提高了,他们就会自觉从农村资源的大处与日常生活的细微处发掘特色,在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中升华品牌。而且由于经营者环境意识的提高会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农村旅游环境,自然,同时也影响其他居民和游客。但现阶段,我国农村旅游经营者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服务意识差、不谙市场运作、只注重眼前利益、环境意识弱等方面。因此政府和旅游部门要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请专家定期对经营者进行培训,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和守法规的一代新型农民,拓宽乡村旅游就业渠道,将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中来;同时,政府交通部门要将农村旅游景区景点道路建设纳入计划;此外,政府在金融等方面也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带动农民增加旅游开发投入,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

2.5 协调关系,持续发展。

我们在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应牢固树立“环境兴游”、“生态兴游”的观念,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坚持发展旅游与生态保护间的内在统一规律,先规划、后开发,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保护和开发并重,实现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要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简单粗暴使用,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

总之,农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尽快通过努力,不但使农村旅游成为广大农村的一个经济增长亮点,而且使之能够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推动。

参考文献:

[1]苏北春.乡村旅游业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J].乡镇经济,2007,(4):24-26.

[2]赵承华.发展乡村旅游与振兴农业经济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07,(3):28-29.

[3]冯维波.对我国旅游开发规划中若干问题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篇12

我国是农业大国,推进农业发展有助于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农业经济管理作为我国农业改革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改革成效。需要提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关注度,选择合适的着手点,合理规划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农业经济有序发展。

1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管理是农业经济持续运转的前提。必须科学发展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发展农业经济的积极性,促使农业经济高水平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收益和农民收入。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在农业经济过程发展中,应当深入探究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及时剖析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与新状况,最大程度体现农业经济发展效果。农业经济管理应当与国家惠农措施相结合,构建出具备可行性的制度体系。

2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影响

人多地少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自然耕地非常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新农村建设能够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助力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1]。

2.1提升自然资源利用率

对于有限的自然资源而言,提升利用率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通过对农业生产污染源头的控制,合理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资源的使用率,为后续农业发展提供力量,有助于提升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

2.2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农业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方案。就市场需求而言,要明确农业产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农业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方案,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可以通过市场采集样本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确定适合本区域的农业发展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区域发展,提升自然资源利用率,扩大农业生产效益[3]。

2.3建构多方投融资体系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的重点工作之一,是符合时展需要的举措,为吸收外来投资提供了便利条件。政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开辟相应的绿色通道,充分支持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民收入,加大农民的资金投入力度。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发展不仅受到国内相关人员的关注,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外来投资者的青睐。这样一来,我国农业发展拓宽了市场,进一步巩固了局面,也从侧面反映出新农村建设的前景。政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财政扶持、降低税率以及设立绿色基金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4]。

2.4加速农业的整体发展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水平和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应用科学技术时,需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区域形成特色。根据内部环境的具体情况,结合农业发展方向,及时对生产方案进行调整,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应该充分分析外部环境,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政策,积极吸收外部资金和资源,提升发展规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现代农业整体发展[5]。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3.1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就日常的农业生产而言,需要加强农民对农业生产知识的学习。加强技术指导,针对性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需要充分挖掘各地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发展农业,既要保证生态效益,也要保护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当前,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可以根据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积极开发农村生态旅游项目,通过开展绿色旅游满足人们的需求。从生态生产线扩展到生态旅游线,可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扩大经济效益。开发农业旅游,既能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发展农业经济,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2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应用新兴技术还是建立现代管理模式,都需要人才的支持。利用政策效应吸纳人才,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可以通过人才研讨会,结合民生、社会、农村、环境、文化及经济等方面研讨,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提出好的方案,更好地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建立并完善基层信息收集渠道。新农村建设工作势必会遇到各种问题。只有保证信息收集渠道畅通,才能及时接收农业工作人员提出的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反馈,保证农业工作人员保持良好心态应对日常工作。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分工,确保行政工作及时、有效、公开、公正,提高工作透明度,有效避免贪污、腐败等行为滋生。在出现利益纠纷或者责任问题时,明确职责划分有助于找到相关负责人,了解事件经过,避免浪费时间导致问题扩大化。针对新农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问题,政府部门应建立相应的机制,维护农业工作人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利益维护机制平稳、有效运行,在维护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的基础上,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提升其生活水平。

3.3联合当地企业,加强绿色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与企业的合作。由政府部门牵头,全面关注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停止高污染的工程项目,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积极推广宣传当地特色的绿色农产品,吸纳社会资本,打造绿色品牌,助力企业绿色发展。严格把握生产流程,确保品质,杜绝破坏品牌形象的情况出现。企业与政府合作维护区域品牌形象,充分发挥区域品牌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信用贷款模式能解决传统信贷存在的问题,降低信贷过程中的风险。通过信用贷款,实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升贷款人的诚信意识和守信能力,培养并引导信贷参与者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3.4提高农村内生驱动力

首先,要唤醒农民的主人翁意识。采取一系列惠农措施以及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激发农民对农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及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吸引农村年轻生力军主动回乡建设。其次,对于回乡建设以及留乡创业的有志青年,政府部门应给予政策支持,搭建渠道,创建机会。只有让农民真正看到乡村发展的前景,农民才能鼓足干劲,继续奋斗。相关部门一定要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以推进农村发展、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着手点,实现增产增收。再次,新农村建设中一定不能缺少农民参与。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全面提升村民对农村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政府部门需要组织一批专业人士定期下乡,为农民提供知识普及、文化传播以及宣传表演等。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帮助村民提升文化生活水平,使农民成为有理想、有素养、有目标的新型职业农民。

3.5做好普惠金融宣传

篇13

为全力做好国家城乡融合试点工作,结合实际,我局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构建“1+7”乡村振兴三年行动体系,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脱贫攻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域推广农村宅改试点等专项行动,落实全域一体理念,强化机制引导、产业支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机制,努力打造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二、开展情况

(一)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1.工作现状: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和“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完成“三年扫一遍”目标。围绕“七改三网”项目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提升。2017年投资800万元建设的角山古陶文化旅游已初具规模,接待游客3万人次;按照梅里公路沿线打造的思路,依托孔子文化、红色文化,重点打造下戴、叶塘、里屋孔家村新农村示范点,为我区发展休闲游、文化观光和红色传承游提供一个良好的基地。2019年我区重点打造的安山徐家村紧靠龙虎山大道上,依托龙虎山大旅游,以农家乐休闲旅游为主体,投资1000万元,打造出一个崭新的周末旅游休闲示范点。建立了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五定包干”机制,采取第三方承包运营及村清扫分类、镇收集、区转运、市处理模式,并在下戴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2座农村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里屋孔家创造性建设七格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探索出经济、可行、简易的处理模式。通过将新农村建设与宅改工作挂钩,创造性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力提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水平。深入实施集镇建管三年行动,加快补齐示范镇发展短板,打造卫生整洁、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镇区环境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升镇域发展水平。

2.面临问题:因部分干部和老百姓思想还未转变,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建设进度慢。村镇建设和小集镇建设内生动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改善资金严重不足。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推进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不理想。

3.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在“三年扫一遍”的基础上,强化资金投入,推动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村点建设力度,描绘美好新画卷。二是坚持专业的事专业人来做。针对唯一乡镇--镇进行全域规划设计,切实提升村镇和小集镇整体建设水平。

(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情况

1.开展情况:一是调整农业结构,创建农业品牌。依托城郊比较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蔬菜、水果、绿色水产品,畜禽养殖和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发展,新增蔬菜种植面积300亩,加快发展葡萄、草莓、红心猕猴桃、莲藕、油菜、雷竹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800亩,发展黑豚鼠、孔雀10000只、肉牛500头等养殖产业,大力发展新320国道花卉苗木产业带1000亩。新增三品一标企业6家、产品8个。二是壮大龙头企业,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全区有省、市级龙头企业19家,年增加值8亿元,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主力军。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组织120家,今年新增太空莲种植、雷竹种植、肉鸽养殖等产业6家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成立3家稻虾专业合作社,发展稻虾种养面积500余亩、稻蛙种养面积80余亩。三是创建乡村创新创业协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通过创建乡村创新创业协会,目前已发展会员52人。2019年争取省财政资金29.7万元,培训农民113人。

2.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地域存在局限。由于我区农业范围小,形成规模的产业化、现代化农业项目缺乏。今年来,我区持续规划用地,加大城市化建设,可用耕地进一步减少,农业产业发展用地受到极大的制约,成规模的土地流转难以进行。二是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较低、产业化发展层次低。我区农业基本上是传统农业+初步机械化的手段,机械化基础薄弱,成规模、经营良好,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企业较少,特色农业和“一村一品”大多数达不到标准化和规模化的要求,技术含量不高,有特色没规模,缺乏精加工、深加工农产品,发展受到限制。

3.对应策略和措施:一是在镇建立产业示范园,依托示范园的带动效应,将区域其他闲置园区比如官山园艺场,通过开发、流转和转租等方式利用起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二是做好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如东川综合种养殖项目、桥东果蔬乐园基地、上桂三红蜜柚种植项目、咀上羽森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肉鸽养殖扩建项目、岱宝山万头种猪养殖场、里屋孔家1500亩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和畜禽定点屠宰厂建设项目。三是加大招商投资力度。下一步将外出到广州、贵州等地积极招商引资。

(三)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情况

1.产业扶贫发展现状: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主要抓手、以发展贫困户自主产业为基础,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今年共拨付扶贫资金141万元发展6个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39户,实现就业近20户。同时帮助93户贫困户发展家庭种养殖产业,扩大家禽养殖规模10000只,稻虾养殖70余亩,牛养殖规模140余头,菌菇种植10000个菌菇棒。大力推动贫困户自主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同时扩大我区农业规模帮助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200元以上。

2.面临的问题:一是地域限制,用于产业项目扶贫资金有限;二是合作社发展规模小,带动能力有限。由于缺乏管理人才和技术支撑,组织化程度较低,竞争力和示范作用不强,难以发展壮大。

3.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和建议:一是加大招商投资力度。以成规模、有产业链的成熟企业来帮助我区产业的有效发展,以成熟的模式、现成有效的经营模式拓宽产业发展的渠道。将特色农产品如彩色大米、红心猕猴桃、红心火龙果等高端特色产业作为发展的支柱,以质量来取代数量。二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结合第二、第三产业为支柱,发展农业、休闲“一条龙”产业链。如以上桂蔬菜基地为基础,同时并举采摘、游玩、饮食等方面,依托我区近郊地理特色,周末人流多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观光产业,带动乡村就业,增加收入。

(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情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