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2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1

一、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价,培养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采用详细讲解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能积极思考,使他们不能有效掌握教材内容,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容易受到打击,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正确分析和评价自己,找到自己的优点,有效改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树立学习自信心。在学习中正确认识自己、肯定自己,能培养学生乐观的学习心态,使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能积极想办法解决。在学习中获得的乐观态度,能影响学生在生活中的思想和行为,让他们形成不怕苦、不怕难的坚韧品质,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

二、让学生学会宽容和关爱,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需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爱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这种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正确学习规范,用文明的言行举止进行交流。同时,在交流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学会帮助别人。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独享宠爱,导致他们不懂如何和他人进行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指导学生,使他们学会分享、学会帮助。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在关爱和帮助下,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是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让学生接受我们国家的发展史,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强大,从内心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并为了国家的更好发展,努力学习,立志为建设祖国付出自己的力量。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为国家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故事;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再现,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激励,让他们找到学习的榜样,并为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不断学习,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篇2

一、美术课程与德育教育

美术课程与德育教育看似两个独立的课程体系,但通过比较和分析发现,美术课程与德育教育在内容和特点上存在较多的交叉和融合,美术课程与德育教育紧密相关。

(一)我国德育教育的内容及其特点。

《德育大纲》规定中职阶段德育教育的内容是“除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良好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等以上各系列内容的教育外,还要随着经济、政治形势发展及党和国家重大决策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等教育;结合纪念重大节日以及班、年级教育主题的需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有关学科教学和各种课外活动进行审美教育。总之,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综合的、系统的、经常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通过解读《德育大纲》发现,德育教育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在亲身体验中促进对话、交流、与理解。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实施德育教育时,要逐步培养学生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道德观、人生观、发展观。

(二)美术课程的特点及其中的德育教育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科书是在全国师范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充分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学实际和培养目标的需要而修订的。它综合了绘画、设计、历史、政治、文学等内容,学科综合性强。同时,中职美术课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鼓励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性地理解知识,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表现出实践性的特点。另外,通过分析《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科书》1至3册内容发现其中包含有大量的德育教育内容。因为在确定美术教学内容时明确要求: “选择能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美术作品,把进行思想品德和情操的教育放在首位。”由此可见,德育教育贯穿在美术课程中,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这使得美术课程成为德育教育的良好课程载体,在渗透德育教育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二、在中职美术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充分利用德育教育资源,促进德育教育。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容。由于教材具有简明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道德教育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有的放矢地扩展和深入。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德育教育观念,将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德育教育的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德育问题的意识。

在中职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学习“ 线描造型” 的知识点时,关键词“整体” 出现的频率最高,教师可增加新的问题: 同学们除了美术造型讲整体外,你还知道做什么事情讲整体?通过这个简单的提问,进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今年发生在粤西封开本地的矿山事件问题:是由于村民只看重个人的局部利益,而不顾大项目的建设和开发对封开发展的整体贡献作用。这个教学过程耗时并不长,但学生由此明白了整体的概念延伸,进而明白了当个人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冲突时,每个人要有局部要服从整体的高度觉悟。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让学生了解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产生冲突时,局部要服从整体。但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考虑顾及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发挥局部利益的最大作用,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教材为基础,努力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来进行德育教育。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努力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和环境问题来进行德育教育,一方面能使学生陪感亲切真实,激发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另一方面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实例更具有说服力,有利于增强德育教育的力度。

在幼师第二册手工第四节的废弃物的利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因嫌学校饭堂伙食差而打外卖,造成大量的废弃塑料饭盒堆积如山造成环境污染,并举例本地一条大家都熟悉的大河在这十几年的水质由好变坏的事实,以及由于环境的污染,气候的变化导致本地2011年的大旱,令农作物歉收而至使许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切肤的感觉,真切体会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保护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优化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1.教学方法自主化。所谓自主化,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参与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德育教育内容取材广泛,教师可选取多种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如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演讲、辩论赛等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中职幼师第二册第八课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一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就前两年中国画坛出现的一些画家为了迎合西方某些带有政治目的人的审美爱好,而以丑化中国人形象为题材的所谓现代艺术问题开展专题研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和研究爱国主义问题。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组,每小组分别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如1组“对现代艺术的认识”,2组“西方某些政客丑化中国人的目的”,3组“中国人被丑化的危害”,4组“如何提升中国人的形象”。每个小组分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各种媒体查阅和收集图片,数据等资料,利用课堂时间,集中汇报讨论。这样学生不仅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分清美与丑,还增强了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加强了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

2.开展探究式教学。《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新课程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力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因而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宜改变传统的将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努力开展具有启发性的探究式教学,组织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学习知识并获得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中职幼师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中,教师讲解基础造型时,对学生可做一个探究式的做法:教师不再像以往示范每一个造型步骤,只讲解画面的优点,而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作画。在这个做法中,大部分学生发现自己离开了教师的示范教法后根本无从着手作画。从这个简单的做法中学生们总结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学习不仅靠教师引导,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要主动学习,探究问题, 形成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德育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意识到日常生活方式与德育问题的联系,让学生意识到许多“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隐藏着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因此进行德育教育时,切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应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更容易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将它们内化为实际的行动,达到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

在中职幼师第二册第七课的图案教学中,教师可安排一节花卉写生课。写生过程中许多学生写生完了,顺手将花也摘了,严重破坏了校园的绿化。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额外布置一道课外思考题:在校园家庭社会里,哪些行为是不符合我们中职生的。以此为契机让学生重温《学生手册》,并将学生思考讨论的结果汇总,把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纳入班规让大家共同执行。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会逐步养成遵守公民道德,懂得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习惯。真正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德育大纲[J].人民教育,1995,(4).

篇3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生命科学基础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专业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专业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例如在讲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科学家在这方面的成绩以及我国科研水平与世界的差异,这样一发面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还需要我们几辈子人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高中生物绪论的教学时也可渗透德育教学。在讲生物学的发展史时,可以介绍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发展史上作出的贡献。

例如:李时珍,童第周等科学家的实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生物教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支粉笔、一个板擦、一本教材,已不适应现在的教学形势。园艺教师应突破封闭式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的时空格局,使之出现多样化、弹性化的趋势。

教师和学生都应树立“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自然即课本”的思想,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去参观、观察、去操作、实践,将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自由的时空中汲取知识,发展特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生物中,有很多规律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试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课外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生物活动课和生物主题活动。

篇4

我国教育的现状要求重视德育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领域提出了“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全面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开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中小学,广大任课教师总是自觉地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角色,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教师不可避免地偏重教学。轻视德育教育。在大学,由于有专职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广大任课教师在意识中似乎只有教学一项任务。事实上,仅仅靠几个教学管理人员从事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德育教育工作必须得到与学生接触最亲密的广大任课教师的合作。而英语的课程特征决定了从事教学的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学,英语是一门主干课;而在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公共课,是所有在校生的必修课。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接触的全是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和思想,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道德品质。

二、从教材出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依据,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仅要紧密联系教材,更要把它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和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结合教学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奋发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把真理、经验、知识、思想、价值、意义、情感、态度都显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理解去辨析和接受。而当今的大学教材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多篇课文涉及亲情,友情,爱情的人性之美。现在的英语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从起始阶段的文明礼貌、尊师爱生、团结友爱、助人为乐、遵守纪律等思想品德题材到富有时代气息的人口教育、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航天技术等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只要教师善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就能自然而然地融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三、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严格要求,是指在政治、思想、学业上严格要求学生。而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具体到英语教学而言,首先教师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人手,从每一次听课到每一次作业,小到一个字母的发音大到对整个英语语言的掌握都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严谨治学的作风和认真严肃的态度。其次还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全面要求。全面培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的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诸如用英语实现交际,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等:不仅让学生学会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不仅让学生掌握与英语语言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要了解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等。最后,教师还要敢于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良倾向进行批评教育。当然这种批评教育应当是实事求是的,应当是善意的和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是应当讲究分寸和场合的,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学生心服口服。

尊重爱护学生一方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要高高在上,只有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才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还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教学中的差错,及时地向学生道歉或对学生的哪怕是丁点的进步进行表扬,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受尊重的。而且自己的努力是得到了老师的承认的,这样不但不会使教师的面子受损,反而能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另外,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然而在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自尊心很强,非常害怕犯错误,认为这样是丢了面子,因而不愿尝试一些较难的问题和活动。那么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以适时的鼓励,及时对正确回答问题、出色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进行表扬。尊重爱护学生另一方面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课外接触中。这不仅是班主任老师应该履行的职责,也是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决不只能是“上课来,下课走”,而是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接触,更加充分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

四、为人师表,做好思想品德教育

要对学生实施英语德育教育,教师应具有很高的素质和修养,正像《礼记》中所说的那样:“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在授课时'展现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教师的整体形象。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形象会对学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教书育人,离不开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教书育人的最基本要求。言传身教相结合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综合效果。所谓言传就是教师通过有声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在课外进行辅导,都是不同形式的言传。那么所谓身教,则是教师以自己的形象和行为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和感染作用。曾经有人这样形容言传和身教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而教师的行动则是无声的语言。”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结合,言传晓之以理,身教导之以行。我们学校的学生多是青少年学生,他们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他们对真假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面引导教育。为此,教师一方面要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成为学生的表率。

五、适时给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篇5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能直接触动人的情感中枢,震撼人的心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校音乐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转化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得到净化和升华。

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把握歌曲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歌曲是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有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歌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歌唱中提高演唱水平,还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在教唱《接过雷锋的枪》时,先把雷锋的身世和主要事迹讲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亲自给雷锋题词、为什么要学习他做颗螺丝钉的道理,使学生认识到为人民服务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种思想品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尤为可贵。在教唱革命历史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在松花江上》时,可通过讲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来激起学生的无比义愤,使学生感受到战争年代亿万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紧迫感,也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在教唱《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歌曲时,可结合现实讲解歌词,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教育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而教唱叙事歌曲《军民大生产》、《读书郎》、《歌唱二小放牛郎》等能激发学生爱劳动、爱学习的热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净化学生的心灵。

二、深入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

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学校音乐教学应注意抓住音乐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让他们欣赏、感受、体现、创造音乐的美,用音乐之美陶冶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例如歌曲《游击队歌》,它以鲜明的节奏、轻快流畅的曲调,刻画出处在艰苦环境中的敌后游击战士乐观的情绪、昂扬的斗志和革命的自豪感,通过让学生欣赏,可激发起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之情,从而领悟到要珍惜时光,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又如《长江之歌》,它气势磅礴,形象地描绘了长江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壮景,同时也倾诉着祖国的变迁。欣赏时,在介绍了作品的背景及词曲作者之后,然后视听并举,利用电视系列片的录像带,让学生欣赏《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画面,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祖国秀美壮阔的山河之中,更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

再如贺绿汀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那悠扬的琴声,会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到牧童的乐趣。作品那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感人的乡土气息,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可使学生联想到平静的江水、皎洁的明月等鲜明如画的音乐形象;欣赏名曲《二泉映月》,可使学生产生愉快、兴奋、痛苦、哀伤等不同的情绪变化,体会到作者阿炳在黑暗的旧社会里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欣赏《摇篮曲》、《鳟鱼》等名曲,可使学生产生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愉悦心情。

篇6

体育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体育教学应通过生动的体育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体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根据体育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课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体育课虽然也进行体育基础教学,但绝大多数的时间则用于实践教育,也就是说,它更是让学生身体力行的学科,其它大多数学科都没有这样的实践性。正是因为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它也是一个“暴露性”很强的课程,这也是体育课独具的。例如,在上体育课时,学生多数时间的自己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实践,几乎没有哪门课,能像体育课这样长时间地在户外进行教学,也没有哪门课能像体育课这样要求学生去适应阴晴冷暖,去面对风吹日晒,去适应自然界的寒暑变化。体育课中这种培养和提高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的要求,除了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这是十分明显的。往往在寒冷的冬季进行体育活动,有的学生懒得伸手不是由于身体适应性差,更多的是由于意志力不强。而教师要求学生必须伸出手来,无疑对学生的意志力是一种锻炼。另外学生在各项体育运动中要暴露自己的态度、兴趣、能力、甚至气质、性格等,具体地说,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关键时刻慌张或沉着勇敢,或胆怯认真,或马虎品德的底线,集体主义还是过分自私等,都会集中地在教师眼前出现。除了从体育课的整体特色上来看,它对德育的独特意义之外,许多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也对学生的某些品质、品德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长跑是对耐心的考验,这个项目很能培养学生的毅力,一些集体性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接力跑等,在同学之间的默契配合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而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其他许多体育项目也都在技能、技术的同时蕴涵着德育因素。

二、结合教材内容及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作为体育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结合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方针。可以通过教材理论知识,如中国体育运动发展史、奥运会等,使学生了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奋斗;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就应突出遵纪守法,严肃认真。通过各种球类比赛,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田径项目应着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刻苦、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精神。

三、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进行德育教育

学生课堂上若表现出良好的德行与精神,教师要及时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积极地给予鼓励与支持,以便树立正风,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有助于其积极性、创造性的进一步激发,从而形成良好班集体;对不良作风和违反校规校纪的德行应进行适当的批评与指正。指引和教育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是在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三、在体育游戏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篇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43-01

应试教育目前仍是我国的主流教育模式,所以成绩还是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重视,而且大多数的教师都觉得所谓的德育渗透其实不过是一种概念,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样的理念流于形式。其实细细想想教书育人为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为了学生的未来,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储备力量,如果一个学生的知识再丰富、能力再强,但是没有一个很好的品德,那么知识就会被用在邪门歪道上,看看现在的高科技犯罪,都是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发明的,所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成长,也是为社会的稳定添一份动力。化学的发展是历史的创新,所以在化学的发展道路上有着许多的化学家,他们的品德都是受到人们的尊敬的,坚毅、不放弃都是宝贵的品格,这也成为了教育学生的良好素材。现阶段我国的化学教育都是注重知识的传播,鲜有老师会去关注学生的品德,如果有意识的将德育教育与知识教育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让化学课不再乏味,而且还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提升的作用。

1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实现双赢的前提

教师是学生的典范和楷模,学生会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中就潜移默化的将教师的一些品德给复制过来了,因为学生还没走进社会仍处于一种模仿的状态,教师的品德对于学生具有直接影响。教师的板书、语言表达以及仪表等等都能向学生传播一种美感的话,学生自然就会被教师的品德所熏陶。而且拥有良好品德的教师往往都会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崇敬,他们会产生一种钦佩感,这样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之间都会让学生的品格得到提升。相反,教师的品德有缺失,学生自然就不会对教师的教育言听计从,而且会有反感情绪,不利于师生的沟通,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也起不到楷模作用。

2 充分挖掘教材,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材中,思想教育以化学史的内容出现,往往不会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我特别注意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严谨治学教育。化学发展史是对化学科学的形成、产生和发展等历史过程的描述,揭示了化学科学的演变规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素材。我们的祖先在化学工艺和实用化学方面曾有过重要的发明、发现和创造,为化学的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在化学史上留下过光辉的一页。

化学课的内容其实非常广泛,可以和生活中的大小事务相联系起来,像是在介绍我国的资源时,在讲到水资源的时候,能够对我国的水资源分布进行解说,然后说明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水资源仍然属于缺水的国家,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地方干旱缺水,让学生明白水资源的宝贵,灌输节约用水的意识。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方面,化学有得天独厚的学科条件。化学教师应努力创造化学实验的机会,或演示或分组或布置家庭小实验,或演示下放分组或补充趣味实验。无论哪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教师都应严格实验规范操作,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品质。对于失败的或效果不明显的都应重做,以教师自身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3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合作的意识

合作意识对于学生来说是在现代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必备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要通过后天的锻炼的。在化学实验课时,我们能够有意识的对学生的这种能力进行锻炼,像是让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协同合作一起完成实验,对于实验的分析和总结让他们自己讨论然后做出报告,这样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合作能力,是让他们未来能够形成合作的意识,而且学生之间的交流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在讨论和交流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可以说这样的锻炼方式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实验结束之后由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验情况以及合作情况综合进行打分,对于配合好,实验完成好的小组给予表扬,这样有了奖惩,学生的兴趣就更加高涨,通过每次实验的锻炼,学生能够逐渐养成合作的能力,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当中能够与人交流沟通,与其他同事协同合作来完成任务。

篇8

(一)西方文化教育英语从实质上而言是西方国家的语言,而将其融入我国小学教育中,其目的则是让学生了解西方语言文化、民俗风情等。小学英语阶段,教材内容主要以生活为主,例如:礼貌用语、节日祝福等,充分与学生生活相融合:除此之外,教材中也包含一些简单的口语交流,学生通过西方文化了解,与我国文化融合,进而形成正确的德育思想。

(二)行为习惯教育首先,英语德育内容中行为习惯的融入,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与教材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连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外出郊游模块教学时,教师需要构建相应的情境,然后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团结意识、主动融入集体、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在作息安排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引导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时间。

(三)良好美德教育英语德育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懂得关心、爱护、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例如:在环境保护引导时,首先,教师让学生认识到环境破坏的危害,对生活的影响,进而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需要被保护,养成不乱扔垃圾、节约用电灯的良好美德。

二、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小学英语教材中,包含诸多德语教育内容,但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这部分内容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如今,新课程改革后,要求教师重视德育教育,强调知识与素质共同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师自身德育魅力展现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的引导者,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所以,只有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德育素质,才能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正确的德育教育。首先,教师在英语教学善于渗透德育教育;其次,教师在教学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通过自身行为引导学生德育思想。例如,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自身着装,语言表达,以温和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教学,多鼓励学生,多表扬学生。

此外,英语这门学科包含语言、交际、表演等内容,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教学中,想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建,提升学生听着,交流能力。据调查显示:往往是那些举止文雅、态度和谐、高德育水平的教师教学效率更明显,学生在教师身上能够学到更多知识。例如:每次教学前,教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hello,everybody,Im miss Zhang,首先让学生感受到热情,而后学生也会回应教师:hello teacher.

(二)深入研究教材德育内容英语教材中包含一些日常用语,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在教学前,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规划、综合评价。例如:文明用语有:Thank you、Hello等:相互椭用语:Can I help you?Let us go together等,引导学生懂得帮助他人、关爱同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置生活情境,渗透德育奇偶阿姨。

例如:在问路模块教学中,教师扮演警察、学生扮演行人,使用礼貌用语交流,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where the railway station is?掌握有关单词语句使用。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实现了有效融合;此外,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当我们犯错时要学会说“sorry”,学会问候、道别:Hello、Bye等,提升学生德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再如,在讲授有关于动植物的时候我会在PPT上制作美丽的风景图或者可爱的动物图像,小学生都对这些漂亮和可爱的东西都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就非常高,同时我也会对学生说:我们的生活环境是多么的美丽,我们身边的小动物是多么的可爱,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多么的幸福,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在讲“Where are you from?”时我会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I’m from China.I love China.I anl Chinese”。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心。

篇9

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准则,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的教学,.而且要注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自然地 、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 努力把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的整合,使两者成为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完善的教育形式。 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找到德育的切入点,进行德育渗透,是我们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教育

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教学的前提,高中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因此我们要将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促进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1)在史料激励中渗透德育。所谓史料激励法,就是运用数学史实、数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促其积极向上,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教育方法。例如,在给学生讲授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时,我告诉学生,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就已经记载了著名的“贾宪”三角(后世人也称杨辉三角),这是世界上最早给出 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排列,它比欧洲最早发现这个表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要早四百多年。因此,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

(2)在数据材料分析中渗透德育。教材中,有许多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说服力的数据,有许多应用题是描述我国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其主要方式是前后、左右对比,通过数据对比,反映变化的大小和快慢,这些素材本身就是好的教育内容。例如,在给学生讲指数、对数函数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联系实际,搜集有关国民生产总值的题目,让学生惊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从而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激励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青春。

(3)在数学规律揭示中渗透德育。数学自身充满矛盾、运动和变化。如已知与未知,直观与抽象,特殊与一般,……。一些重要的数学方法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例如,待定系数反映了已知与未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数形结合揭示了直观与抽象的联系;数学归纳法反映了事物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可以使学生体验事物间的种种辩证关系,学会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研究和解决问题。

二、充分利用课堂互动中生成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只要我们肯做有心人,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灵活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同样可以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

(1)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助于德育的渗透。例如,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之前,我们可以先给学生讲述“2008年9月25号,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一标志我国航天科技取得又一次跨越式胜利的伟大创举,再引入所要讲的课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激励了他们立志为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民族热情。

(2)在学习活动中渗透德育。我们可以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环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协作,共同思考。这样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努力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使学生领悟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

(3)在课堂即时评价中渗透德育。在课堂中,会出现某些思想教育契机,如果我们能及时抓住这些德育生成点,巧妙而又不失时机地给予教育,就能产生极好的德育效果。教师在不经意中对学生的教育,其效益胜出师生的一次长谈,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例如,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严谨的态度,踏实的作风给予表扬;可以对学生的灵活思维给予表扬,……。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即使一个平凡的孩子,在鼓励的雨露下也会变得更加鲜活起来。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118

新课标指出,教学应该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科教学中,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特殊的作用。琳琅满目的信息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使英语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仔细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提示的哲理,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所提问题去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变静态的书本知识为解决多变的实际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在教师的“润物细无声”中得到发展。

一、英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进行德育渗透

高中英语新教材中许多课文充满人文情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较强的感染作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扩大他们的国际视野,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高一Unit 13 Healthy eating这个单元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饮食和卫生习惯的好题材。在课上,笔者先用讨论引入话题,What are the disadvantages of eating junk food? 学生畅所欲言。在上完课文后,笔者又提出一个话题:If you want to persuade other people to give up eating junk food, what would you say to him or her? 很多学生都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在课堂上用英语讲述出来,这样,既进行了口语的训练,课本知识的学习,又让学生注意到吃垃圾食品的危害,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作为一名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树立信心。如高三Unit 3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谈论学习外语,涉及到学习习惯与学习的技能技巧、学习的态度与动机、改进学习方法等。高二Unit 4 A Garden of Poems,这一单元的两篇阅读文章讲述了诗歌的写作方法、鉴赏等内容。为了使学生对英语诗歌有感性的体会, 笔者补充了许多优美的短诗,课上为学生朗读,让他们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

2. 培养和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新教材高二Unit 9 Saving the Earth中讲到人类环境所受到的污染,如水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乱捕乱杀野生动物,导致一些动物濒临灭绝。根据课文,笔者制作了一个课件,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触目惊心的图片及录像材料来引入话题,这时笔者再提出筛鑫侍馊醚生讨论:(1)What do you think causes damage to the earth? (2)What should we do to stop pollution? 这样很快就激起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最后笔者作了总结,呈现出地球的图片,并打出这样的标语:We have only one earth! Let’s save the earth together! 另外,教材里有好几个单元都与文化艺术有关,例如:The Silver Screen, Good manners, Culture relics, Art and Literature。 通过对这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不同的文化与艺术,培养了他们的世界文化意识,同时加深了对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理解,了解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保护文化遗产。还有,高一Unit10 The World Around Us谈到环境,野生动物的保护以及污染的防治。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3. 培养学生自强不息、永不言弃的精神

教材中介绍了许多不屈不挠、乐观向上,最终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例子,如高二Unit2 Making a Difference 讲述残疾人Stephen Hawking(霍金)不为病魔和瘫痪吓倒,以惊人的毅力和信心成为探索宇宙的先驱。笔者为他们布置了上网查找与Hawking 有关资料的作业。学生都非常积极地搜索到了很多材料及图片,感受到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高三Unit11 Key to Success 涉及团队精神的话题,该单元的 Reading 部分为 Making the Team Work,文章开头提出:我们经常被要求在小组里工作,但为什么呢?第一段结尾指出:然而,事实上,在离开学校后,你会发现在很多领域的所有工作几乎是通过小组来完成的,学校生活为我们未来的工作做了准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整篇文章,让他们明白培养自己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教师此时可向学生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的教育目标:Learn to be, learn to know, learn to do, learn to live together,并用英语简要解释其内涵。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竞赛,笔者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景,要求他们先对图画进行描述,再发表评论。

5. 进行理想教育

每次任教一个新的班级时,笔者都会为学生提供近100条关于理想、奋斗等主题的英语名言、格言,让他们从中选取自己喜爱的座右铭。如有的同学选了 He will shoot higher who shoots at the moon than who aims at a tree(目标远大,效果必佳);有的选了Great hopes make a great man(伟大的抱负造就伟大的人);有的选了Without ambition one starts nothing。Without work one finishes nothing(没有目标,你将不知何去何从。不去努力,你将一事无成);There is nothing difficult in the world,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笔者还组织学生参加以“I Have a Dream”为题的英语演讲比赛,该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在英语教学中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大力开展德育渗透教育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仅仅是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课程改革方案的出台和实施,为我们中学英语课渗透德育教育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1. 精心设计课外兴趣活动的教学,让学生“乐”学而“学”。如:组织学生收听英语广播节目,有意识地开展时事形势教育。基于笔者所在学校安排英语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只有一节课的时间,因此笔者有准备地把电台中的英语新闻录下来,然后通过剪辑、整理,把学生比较容易听得懂的摘录下来,在兴趣活动课上播放,让学生听,一起讨论并译成中文。虽然此项任务对学生(上接第118页)来说是很难的,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能讲出一些所以然,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一些大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更能掌握和熟悉这些时事形势,从而更能达到我们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2. 对作业的布置也应灵活多样,让学生“想”学而学。主要有口语、书面与听力三种,以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相结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复习与预习、语言实践、良好并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在合作完成过程中,可以贯穿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合作主要以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支持配合。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的语言,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学习要求“听、说、读、写”四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英语作为我国的外语,学习语言的外部环境相对差一些,必须靠同学学习致用提高创造情景,加强语言运用,这样才能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交际功能,所以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可在学习与运用语言中培养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为对方提供创设交际环境,才能使英语学习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3. 因人而异、恰到好处,不失时机地进行,让学生“爱”学而学

有一学生,人很聪明,特别喜欢打篮球,上课时注意力总是不集中,觉得学习英语没有意思。有一次考试他交了空白卷,笔者把他叫到讲台前,他也做好了挨批的准备,把头一低。笔者想不能当着全班同学面批评他,怎么办?灵感突然迸发,“如果你不学好英语,将来到国外打球,怎么和别人沟通?要是遇到了奥尼尔,听不懂你崇拜的球星的话可不好?”全班同学都抿着嘴笑,他也笑了。自那以后,他对英语兴趣大增,成绩提高很快。因此,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因人而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的提高,是每位教师的基本职责。

三、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工作的注意事项

1. 进行德育工作要有总体规划

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必须根据英语学科的具体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发掘蕴涵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不能脱离教材,空洞地说教。在具体的语言训练中,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把理想、信念、自我修养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2. 进行德育要注意实用性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要联系学生实际,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能引导学生不断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做法。

3. 进行德育要注意心理暗示

篇11

新编中学英语教材是一套系列教材,课文所涉及的题材,与生活密切,有很强的时代感、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教材的内容涵盖了名人传记、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能源与交通、规范、人际关系、音乐体育、妇女权利等诸多领域,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可深入地挖掘教材中德育素材,增强其感染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多角度的去思考和感悟,使其思想升华。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自然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材中丰富的思想内容 ,能否充分获得利用 ,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 ,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之中。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 ,又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

从小学英语到大学英语每课都有德育内容, 而且随着教材内容改革 ,德育内容也紧跟时代 ,具有时代气息。教师应该牢牢把握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注重语言教学的情感教育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身心整体发展的过程。有表明:中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有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渗透在英语教学之中,从而把语言教学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起来。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亲和力,能够走近学生并与相处,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自身要热爱英语教育事业,要以投入和热情感染学生的学习情趣。教师更要创设趣味化、活动化的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喜爱课堂并能投身于英语学习和自主发展中。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学学习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头脑里装到另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心灵接触。”也说,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习的心理需要。比如游戏、唱歌、比赛、表演等,可以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巧妙地起来,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极好机会。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益,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其综合品格的发展。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听、说、读、写、用等各方面。在听的方面,教师可培养学生多听的习惯,并给学生传授听的方法和技巧,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在读的方面,教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和语调习惯。在说的方面,课堂内外的交流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力求声音响亮,语音清晰流畅,语调自然,还可激发有些学生的当众说话的胆量和勇敢的精神。在记单词方面,笔者要求学生不但要记正确的拼写,还要注意其词性,掌握其用法还要创造一个例句,不但可以大幅提高学习效果,而且还向学生渗透了做事要有整体性的观念,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寓德育于英语教学的过程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但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其侧也因不同。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在语境中、在活动、在模拟交际中学习英语,感受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

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指正,要对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的学习负责。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靠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这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不但活跃了课堂,又让学生充满了上课的激情。

四、教师要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以爱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

素质教育要求“因材施教”,提高全体师生的素质。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实践者。他们对教育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的熟悉和理解,将直接影响这场变革的成败。在新的条件下,教师的职责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激发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教师的世界观、情感、品行,及教态,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首先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树立教师的角色规范,树立威信。其次,教师要从学习和生活上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乐于与他们交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师爱去包围他们,当教师的这种情感一旦触及到学生内心的情感需要时,学生会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并对此有强烈的表示,亲其师而信其道,爱屋及乌,爱教师,爱学科。教学中,教师要非凡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

篇12

在体育教学中,怎样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使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很好的时机

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任何一项运动技能的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极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在练习中产生很多的生理性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因而引起一系列心理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疼、怕伤等思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去克服一系列的心理障碍。这时教师要有意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不怕痛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是锻炼身体的过程,也是培养意志品质的过程。

二、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就是一部很好的教材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有强壮的体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还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体育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达于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学的过程。为此,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六规范”:

规范语言――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

规范示范――动作正确,熟练优美;

规范板书――字迹工整,格式正确;

规范仪表――衣着合乎运动特点,精神饱满;

规范行为――举止大方,遇事得体;

规范环境――教具摆放有序,场地设计合理优美。

体育教师言于律己,率先示范,带动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至关重要的。

三、德育教育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体育交流中

体育教学不是孤立的,交往性表现较为突出,教学形式常采用的许多集体练习、分组练习等,有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我们要求在教学中大家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尊重对方,讲文明礼貌,虚心向对方学习,树立健康、上进、好学、友爱的观念。特别是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很频繁的。如在广播操教学中,教师先是集体传授,然后是会的同学帮助不会的同学,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方法。在练习中培养了学生互助互学、团结友爱、认真负责的精神,又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四、德育教育在组织游戏和小组竞赛过程中的作用

利用游戏、竞赛的特殊条件和要求,教师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如游戏、接力跑、拔河、球类项目的竞赛中,教师要在讲授技术战术配合时,特别向学生强调全局观念,强调集体力量、互助协作,对不良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给予纠正。还要强调在游戏和竞赛过程中,如何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和判罚,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五、德育教育在特殊教材的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技能是通过身体练习形成的。体质的增强是在刻苦锻炼的基础上获得的,思想品德要经过运动过程的磨炼,才能产生质的变化。如:耐久跑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极好的教材,因为耐久跑中的“极点”现象,对学生意志品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还有单杠挂膝摆动上,双杠的前摆直角下,山羊的分腿腾跃。这些项目难度都较大,要想成功完成动作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教师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学生知道成功得来不易,从而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勇于拼搏的精神。在学生完成练习获得成功时要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功。在遇到失败和困难时不气馁,树立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

六、德育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和天气突变过程中的作用

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导致时常会遇到突发和天气突变事件。教师要妥善处理,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冬天经常会下大雪,有一次一场大雪停了以后,各班都把本班的环境区的积雪打扫得干干净净。正好我在给一个班上体育课,在游戏过程中有的同学就把乱扔在别的班的环境区内,然后带他们到规定的场地打雪仗、堆雪人。同学玩得不亦乐乎!下课小结时,向全班讲了这件事,让大家讨论。讨论的结果: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自觉维护学校的环境卫生。还有一次在做准备活动时,有位同学摔了一跤,门牙松动还流了很多血,同学们有的扶、有的拿水、有的拿手绢、有的和老师一起把这位同学送到医院。同学之间的友爱、团结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处理完之后,对同学们好的思想行为作了及时的表扬,对不良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如遇刮风、下雨的时候,教师此时要沉着、冷静,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七、体育教学的环境熏陶美的情操

体育教学主要在室外进行,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冬天的寒冷、夏天的炎热、风吹日晒恰恰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考验,能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良好的教学环境,能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激发学生情感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使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2008年10月刊.

[2]《体育心理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篇13

由于体育课是在室外上课,课堂环境容易造成松散、不遵守纪律甚至打骂、随便说话等现象。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德育教育。

1.课堂认识,以身作则。在每天的课堂中,教师都要面对全体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必须要有庄重严肃的作风、和蔼可亲的态度、以理服人的品格;要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对待那些能力较低,组织纪律性较差的学生要耐心帮助,绝不用讽刺的语言来刺激他们,更不能以任何理由侮辱漫骂他们,同时还得教育其他学生要关心帮助他们;对待体育骨干、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袒护他们的缺点。通过教师的模范行为和人格魅力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课堂纪律,循循善诱。如课前我要求学生必须尽快排好队,一开始很多学生都做不到,总是有学生姗姗来迟,或者队伍有些乱糟糟。看到这种情况,一方面我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强调服从纪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根据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通过严格的队形队列和快快集合的游戏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和练习,慢慢地学生都能安静地等待老师来上课。不仅如此,学校的各种集会或出操,学生排队也能做到静、齐、快。3.常规训练,潜移默化。每节体育课我都要求学生进行热身跑,男女学生各排成一路纵队,按照指定的队形和路线跑,不插队,不推人,整齐地进行跑步训练。刚开始热身跑的队形会比较乱,经过不断地训练和教育,慢慢就变得整齐了。通过这些跑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跑的能力,也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游戏中渗透德育

1.寓德育于娱乐中。小学生喜欢体育,更喜欢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有着很好的德育内容,如在学习《大鱼网》的游戏时,我对学生强调齐心协力才可以达到目标,从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2.寓德育于竞争中。小学生喜欢游戏,更多的喜欢竞争类的游戏,在比赛中我们要教育学生团结一致,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品质。如在做《接力比赛》的游戏时,有些学生跑得快,有些学生跑得慢,结果输掉了,跑得慢或没接好棒的学生因受到埋怨委屈地哭了,这时教师要对那些提出批评的学生给予指正,指出每个同学都想跑快,但人的天赋各有不同,只要努力了就行;同时对没接好棒而失误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信心,告诉他们自己这次失误了,找到原因,下次就不会再失误了。这样,孩子们就在游戏中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

体育教学中,学生活动空间大,在进行身体练习和竞赛、游戏等活动时,学生之间的联系、协作对抗也较多,不可避免的有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做教育的有心人,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一切行动和表现,及时抓住课中的偶发事件,因势利导,态度鲜明而又迅速地进行处理和教育。如在篮球比赛中,对有个别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但是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教师则要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这样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