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

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

篇1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凝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开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广泛凝聚共识,提高道德修养,在全市卫生系统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为扎实深化医改和做好各项卫生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讨论内容

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如何认识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科学内涵。重点围绕祖国医学“大医精诚”和西方医学“尊重生命”的优良传统,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新时期医学创新精神,深入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大力倡导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统一,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幸福观。

(二)如何认识弘扬医疗卫生职业对调动卫生人员积极性的重要作用。重点结合卫生队伍建设展开讨论,处理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发挥崇高的道德和精神力量,维护救死扶伤的社会价值和解危济困的职业尊严,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三)如何认识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作用。重点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精神开展讨论,明确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教育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弘扬职业精神,提高道德修养,自觉把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放到首位,用高超的技术、优良的服务,尽量做到少检查、少用药、少花钱、治好病,让“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医德医风成为取信于民、赢得认可的法宝。

(四)如何认识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对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作用。重点围绕实现医改任务目标,研讨先进文化和精神力量的推动作用,使广大卫生人员深刻理解做好本职工作与落实医改任务、完成中心工作的密切关系,激发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广大干部职工更加主动自觉地投身改革、推动发展,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人生价值。

三、活动步骤

此次大讨论活动将贯穿全年,分学习动员、讨论交流、深化成果三个阶段实施。

(一)学习动员阶段(6月上旬):主要开展组织动员、深入学习、撰写体会三项活动。

1、组织动员。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方案,组织召开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深入学习。要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卫生部部长陈竺和党组书记张茅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加深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利用集中学习、分散自学等形式,做好学习笔记。

3、撰写体会。每一名干部职工要结合学习,深刻反思,查找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差距,并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心得体会。

(二)讨论交流阶段(6月中旬至7月份):主要开展主题研讨、征文交流、演讲三项活动。

1、组织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主题研讨。围绕“提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主题,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科务会等多种形式,组织不同层次的人员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主题研讨活动,做到单位不漏科室,科室不漏个人,并提出我市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的建议,并于7月5日前上报市卫生局。要把研讨过程作为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提高思想道德的过程。

2、开展卫生职业精神征文活动。7月底前,各县、区卫生局、局属各单位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征文评选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挖掘深入。对评选出来的优秀征文在院刊院报、内部网络上进行刊载。各县、区卫生局、局属单位要选送不少于3篇的优秀征文上报。市卫生局将对优秀稿件在局网站上刊载。

3、举办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演讲比赛。各县、区卫生局、局属各单位要总结大讨论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和做法,在本地、本单位召开一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演讲比赛,充分展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忠诚团结、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三)形成成果阶段(7月至年底):主要开展总结提炼、成果转化。

1、进行总结提炼。7月前,市卫生局将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建议情况,进一步提炼全市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并组织专家学者、医务人员、管理干部和服务对象,进行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成果。

2、搞好成果转化。要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进医院、进科室、进病房活动,把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融入到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引导卫生人员加深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理解。要结合医疗服务、免费义诊、健康教育等途径,让广大群众亲身体会到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成效。

四、工作要求

开展医疗卫生精神大讨论活动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各地、各单位要精心组织,妥善安排,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上扎实推进大讨论活动,增强活动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落实责任。市卫生局成立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大讨论活动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党办室,负责大讨论活动的检查指导。各县(市)区卫生局、局属各医疗卫生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并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注意把握时间节点,有步骤地开展大讨论活动。

篇2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2.064

当H7N9流感疫情突如其来之时,疾控人和疾控职业精神再次被人们提及和期待。十年前的非典、五年前的汶川地震,体现了疾控人在危难时刻勇于担当、大爱无疆、甘于奉献的疾控精神,让“疾控”这个名词深入百姓之心,使“健康最美,疾控相随”的服务理念为百姓所认识,更使践行防控疾病、守护健康诺言的青年坚定了成为疾控人的决心。笔者在迎战H7N9流感疫情之时,对培育与弘扬疾控职业精神有一些初浅的思考,具体如下。

1 培育与弘扬疾控职业精神的重要意义

1.1 培育与弘扬疾控职业精神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是卫生行业特有的行为准则和职业操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疗行业的具体体现[1]。疾控职业精神是疾控事业发展的旗帜和灵魂,它体现一个单位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精神道德、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培育与弘扬疾控职业精神是营造良好的卫生职业生态,扎实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全体疾控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经。

1.2 培育与弘扬疾控职业精神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原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在去年4月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座谈会上指出,当前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尤其需要构建、培育和弘扬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使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激发社会责任感,更加主动地参与改革、投身改革、推动改革,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2]。深化医改既需要物质条件的改善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更需要精神引领、价值支撑和道德坚守。培育与弘扬疾控职业精神,可以为推动卫生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3 培育与弘扬疾控职业精神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现实需要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面对城乡居民、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异,广大人民群众要求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这就要求疾控人培育与弘扬疾控职业精神,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能力,使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1.4 培育与弘扬疾控职业精神是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内在需要 职业精神与职业生活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具有导向性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培育与弘扬疾控职业精神,教育引导全体疾控人员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更好地履行医疗行业的岗位职责,在日常医疗实践中强化自身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疾控机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疾控机构的软实力,推动疾控机构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3]。

2 80、90后疾控人的人文精神缺失

2.1 家庭道德教育淡化 80、90后的疾控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里没有年龄相近的伙伴,缺乏兄弟姐妹共同生活及交往经历,加之有些家长又过分溺爱,使这一批人只知道接受爱,不懂得给予爱,存在较自我、任性、责任和义务意识不强等问题,道德认知局限[4]。

2.2 中小学情商教育缺失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教育大多是以学业教育为主,忽视了相关的情商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多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考量,较少涉及情商方面[4]。故教育出来的医学生往往智商较高,情商偏低,而疾控人的工作对象是情感非常丰富的人,这就会影响到事业的发展。

2.3 医学人文教育力度不够 我国的医学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偏少,课程设置也不合理,少有的人文教育也是通过课堂教育完成,不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是考核机制更注重医学生的成绩考量,造成部分医学生只关心专业知识,不重视职业精神教育,导致发生价值观错位、社会责任感缺失、诚信意识淡薄的现象。

2.4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当80、90后的医学生踏入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一些负面因素导致部分医务人员的人生价值观发生错位,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对80、90后的疾控人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他们在职业精神的认知上产生了迷惑甚至动摇。

3 充分理解疾控职业精神的深刻内涵

3.1 中国传统的医学职业精神 儒家哲学是传统医德形成的本体论、方法论和伦理学基础,儒家文化中的精髓是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现在医学领域就要求医生体恤生命、善待患者,从伦理角度去考虑病患的情感需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5]。古代医家把“仁”作为行医的前提和出发点,他们在医德实践中体现出的“仁爱救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对患者“事如慈母而有常”、“轻财如粪土”的精神风貌,精通医理、诚于医道、“慎疾慎医”的职业规范,从而体会到了道德的力量[6]。

3.2 西方的医学职业精神 在整个西方医学伦理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无不贯穿着“尊重生命”的价值理念。《希波克拉底誓言》最早提出医师最首要和最基本的就是不伤害患者。由美国医生联盟、欧洲内科医学联合会等于2002年的新千年《医师宣言》精辟地分析了医学专业精神的内涵,表达了医学行业的严格自律精神。《医师宣言》包括三项基本原则(要素),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患者自主和社会公平[7]。为落实《医师宣言》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医师宣言》还提出十条职业责任:提高业务能力、对患者诚实、为患者保密、和患者保持适当关系、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享有医疗、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公平分配、对科学知识负有责任、通过解决利益冲突而维护信任、对职责负有责任[7]。

3.3 与时俱进的医学职业精神 伴随我国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形成的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2],在卫生行业中有着长期深远影响的白求恩精神,具有时代特征的尊重科学,精益求精的医学创新精神,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特别能战斗”的拼搏精神,公平正直、患者至上的爱岗敬业精神等。

3.4 独特的疾控职业精神 疾控职业精神具有独特的文化理念,既传承老一辈防疫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又呈现蕴涵专业特色、体现当代疾控人精神风貌的精神表述。在卫生部倡导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中,各地疾控部门积极投入,认真讨论,总结凝练。如山西省的“和谐务实求精创新”,山东省的“协作奉献创新发展”,湖北省的“科学奉献凝聚超越”,河南省的“团结创新求实奋进”等,特别是上海的“曲突徙薪、博学明道、方寸纳海、健康为上”十六字精神[8]。曲突徙薪:体现疾控行业的特点、“预防为主,健康第一” 的疾控理念。博学明道:体现疾控人应有的素质和追求的目标,就是要明淡泊宁静之道、明团结协作之道、明纪律严明之道、明敢于担当之道、明守家护国之道、明甘于奉献之道。方寸纳海:体现疾控人应有的胸怀和工作态度,疾控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隐姓埋名搞防控、抛头露面救大灾。健康为上:体现疾控行业工作的目的,疾控工作涵盖了疾病发生前后各个环节,目标就是使人民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8]。

4 大力培育与弘扬疾控职业精神

4.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疾控职业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的兴国之魂,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之魂,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培育之魂。只有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培育疾控职业精神全过程,融合到人文教育、疾控文化建设之中,以无形的感召力引领疾控人确立社会主义人生观、世界观,正确分析和对待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现象,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支持,树立和坚定正确的价值观。

4.2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疾控职业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医学职业精神的理论指导和引领作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探究其目的而言,最主要地表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这一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10]。正如感动中国华益尉的颁奖词里所说:一辈子做一件事,就是对得起患者。选择某一职业,就要自觉地接受这个职业的种种界定和约束,就要不折不扣担当这个职业的必须承接的种种责任和义务。选择成为疾控人,就是选择了从事一种默默无闻、未雨绸缪的事业,就要承受平时不易被社会和公共关注、不易成名成家,就要担当“守护健康的使命”。

4.3 以爱岗敬业展示疾控职业精神 在影响工作的“知识、技能、态度”三个重要因素中,“态度”扮演着带动的作用[9]。要敬业,首先要爱岗。态度体现职业责任心,是促进尽职尽责的精神动力。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责任感,使疾控人面对各类突发、危险的新老传染病无所畏惧,不怕牺牲,冲在防病一线,站在患者身边,随时随地勇敢承担防病保民责。这种有作为、有担当、有奉献的敬业精神,需要自我教育和长期培养,成为了惯行动,将疾控职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塑于行。

4.4 以人文素养提升疾控职业精神 医学作为与人类社会生活关联最密切的科学,医学工作者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其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10]。人文素养是疾控职业精神培育的基础,把思想教育的训导和文化情感的激发有效的结合起来,不断加强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除了掌握本学科技术和新进展外,还必须涉猎诸如文学、艺术、伦理、法律、心理、社会、哲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10],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养关怀的习惯,使每个疾控人都能在科学价值观、职业化服务态度、与人沟通能力、工作心理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等方面有较快和较全面的提高。

4.5 以精细化管理强化疾控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的培育除了灌输教育外,还需要本人的自律和制度管理适当的约束和有力激励,要将职业精神的培育融入单位内涵建设和精细化管理中。作为《医师宣言》的支持者和签署者之一,中国广大的医务人员更应积极的将这一职业理念和自我规范体现到的日常工作中[11]。要建立反映疾控职业精神的核心理念的绩效考评机制,完善医德电子档案,对接受职业道德规范和医学伦理知识培训、文明规范服务、表彰奖励及服务对象投诉情况进行记录考核,并正确运用考核结果。

作为一名新疾控人,要把自己的职业作为最值得追求的信仰,要始终怀揣热情、激情和爱投入到这项职业或信仰的追求中,将培育与弘扬疾控职业精神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全过程,传承老一辈防疫人的精神,吸收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精神,在工作中践行与弘扬疾控职业精神,用行动履行“守护健康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董浩.对医院文化与卫生职业精神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791-792.

[2]张茅.深化医改需要精神引领[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2,27(9):4.

[3]马晓丹,王子薇,闻德亮.加强医师职业精神建设的有效模式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1):29-31.

[4]孟令涛,赵峰,梁慧敏,等.新时期医学生职业精神自觉性培养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6):699-701.

[5]赵杰荣.《大医精诚》中职业精神的研究与探讨[J].教育研究,2013,31(5):22-23.

[6]邹苏,张宗明.中医文化伦理观念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3,26(5):56-58.

[7]王维民.实施医学生的全人教育,塑造医师职业精神[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0):732-734.

[8]傅申,戴谷,冷光鸣,等.在开展“上海疾控精神”大讨论活动中的主要做法和体会[J].中国卫生资源,2012,15(6):500-501.

[9]和新颖,李恩昌,刘庆,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医学职业精神的培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165-166.

篇3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8)33(c)-0095-01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社会的基础。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这种文化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伦理构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注重“贵和尚中”团结协调的人际关系、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其实践目标就是和谐,实质上“和谐”既是一种调和文化。

就“和谐”自身而言,既是和睦,和衷共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文明发展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了,就能够“齐心合力,同心同德”继而能够凝聚力,形成强大的民族精神。这既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已被经历的实践证明,它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信心和力量的源泉。

医疗卫生行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担负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崇高职责,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是医疗行业的基本任务,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危。在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在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起来的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共同积极与治疗疾病的诚信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对于推进卫生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卫生具有不同替代的作用,也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医疗卫生行业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医疗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和行业素质建设年:活动”和“民风民俗教育活动”作为重要载体,强化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等方面的教育,注重构建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真正把构建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作为发展卫生事业、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卫生的重要基础夯牢夯实,为增进和保障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实践证明,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既是医疗卫生人员诊治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患者疾病得以及时诊断、恰当治疗和康复的保证,医患关系不仅与医患双方的经济利益相关,而且与人们的文化取向密切相连,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卫生的作用更明显、更广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命与健康,医患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医患关系的主流是和谐的,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灵武医疗行业在开展“医疗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建设年活动”和“民风民族教育活动”中,群众反映一些医务人员医德素质不高,服务态度差,存在“生、冷、硬、顶、收”“红包”“回扣”等现象,医务人员反映一部分患者缺乏良好的公民道德和依法就医意识,遇有医患纠分不能依法来处理,殴打医务人员,在医院闹事,干扰正常的医疗秩序,从而加剧了医患矛盾。医患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医患关系中不稳定和谐因素影响着和谐社会,和谐卫生的构建,如不引起足够重视,有时矛盾可能会扩大,甚至引起群众性事件,因此,妥善解决医患矛盾、处理医疗纠纷,消除医患关系中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卫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完善法律法律,理顺体制,健全机制。我国卫生法律法规已比较多,但仍不健全。例如,发生医疗事故时,患方和法院多不理睬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而用《合同法》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处理医疗纠纷对医院来说有失公允。公安部、卫生部曾联合下发有关维护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的通知,却很少能有效地制止“医闹”事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发生医疗纠纷应由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调解,人民法院诉讼解决。但在实践中,因为其医疗机构主管部门的身份,使调解角色存在诸多的缺陷。因此,迫切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理顺调解体制,健全调解机制。

其次,加大政府投入,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深化的医改,势必要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必须加强医院的全方位管理,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同时,政府要加大投入,解决医院因经费不足而通过药品、检查收费弥补的问题;要统一组织、设计、协作、建立符合实际的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城乡医疗保障覆盖面,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篇4

从近年来发表的关于医药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可知[4-6],各高校普遍将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3个层次,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身体素质、语言和信息技术能力,课程主要集中为思想政治、英语、计算机类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很少。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是公共选修课,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从课程内容方面都显得很薄弱,从而导致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人文教育效果不理想。医药高职院校应改革课程体系,在学生低年级阶段开设普适性的人文社科核心课程,如文、史、哲、艺术等基础性课程,为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及关心民众疾苦的医学人文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人文课程应该列入必修课,成为公共基础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生高年级阶段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如哲学、历史、宗教、伦理、文学和艺术等与医学交叉的课程,以强化学生对医学所具有的人文品性的了解和认识。可将医学人文基础课列入限选课,这样既避免了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同时又保证了学生都能参加这类课程的学习。

结合专业课教学,渗透职业精神教育

职业精神作为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与各学科、各专业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但是,目前医药高职院校的职业精神教育主要来自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就业指导课两门课的教学,且仅有一小部分关于职业精神方面的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普遍缺乏职业精神内容的渗透,从而造成职业精神教育与专业教学相分离、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要把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教育落到实处,医药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职业教育与专业相结合的理念,将职业精神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将职业精神内容自然地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专业课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应贯穿讲授古今中外医学大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及高尚的道德境界、学生身边优秀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当前医疗模式改革与医学道德进步的内在要求、越来越恶化的医患关系的症结所在等,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介绍,使学生欣然接受医疗卫生行业的职业精神教育,从而提升职业精神教育教学效果。

借助实践教学平台,内化职业精神素养

实践教学是医药高职院校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既是医药高职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提高的重要环节,又是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模拟环境中的校内实训,还是真实环境的校外实习,学生在职业环境中都能了解到职业岗位的规章制度和技能标准,认识到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所担负的责任,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接触,能使学生感受到患者的疾苦,培养其爱护生命和服务社会的人文关怀精神;通过让学生学习身边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工作作风,有助于培养其热爱工作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工作中的团结协作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培养其协作的意识。实践教学使学生在职业环境中受到熏陶,促进了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使其在职业活动中践行职业精神,并使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注重教师职业精神培养,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高职专业人才职业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是靠教师实现的,高职教师既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有坚定的职业精神。具有崇高职业精神和人格魅力的高职教师能够感召学生,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起着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医药高职教师在工作中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善于对工作进行反思和改进;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与相关行业建立密切联系;要有自主探索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成为终生学习的积极实践者,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这些精神去感染学生,这样,教师的职业精神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

建设校园文化,弘扬职业精神

篇5

果断纠正医疗卫生行业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严厉查处医药购销和办医行医中的不正之风,对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行业作风建设,严厉行业纪律,促进依法执业、廉洁行医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卫生计生委就加强卫生计生行风建设、提出了“九不准”,出台了相干规定,体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对治理行风突出题目的高度重视和坚强决心,“九不准”和规定精神,既是工作部署,又是严格要求;既是从业守则,又是“防雷”红线。

篇6

1、继续狠抓医德医风教育工作,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

2、深入患者中间调查研究,切实解决患者急需解决的问题。调查研究是我党一贯的优良传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医德医风和医疗服务的好坏只有病人最有发言权。为此我院专门成立调研小组,对各个科室患者定期随访,随时上报调研结果。经过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使我院的三个满意度均达95%以上,拉近了医患关系,得到了患者的好评。

3、狠抓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红包”问题。我们一方面引导和鼓励绝大多数医护人员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另一方面对个别违背职业道德的医务人员采取严厉的高压政策。由于加强了职工的思想教育和完整配套的奖罚制度,使退“红包”在我院蔚然成风。

4、严禁乱收费、乱计费、开“搭车药”和药品做临床。医德医风工作的重点仍然是治理乱收费,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从医改以来,我院更是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5、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爱心奉献”精神。在全院广大职工中倡导在看病中不论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尤其要关爱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由于我们精湛的医术、合理的收费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使我院在周边地区获行了较高声誉。

二、强医能,要求医务人员潜心钻研医疗技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升卫生安全、保障群众健康的综合能力,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完善服务体系、加强规范化管理、强化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为重点,着力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努力实现专业技能和综合服务能力全面增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正是因为如此我院专门定制了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全科医学知识与技能培训教材、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等基础知识书籍,供各科室医务人员学习,补充专业知识,充实自己。我院还制定了定期考核,将医务人员专业知识考核纳入季度考核之中,这样不仅督促大家充实自己的知识,更为服务广大群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铸医魂,有一种职业最为美丽,那就是医者;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医德;有一道风景最为绚丽,那就是医魂。医魂,崇高而厚重的词,一种高于职业良心的坚守和力量。纵观历史,从古至今,从华陀,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到希波克拉底,白求恩,南丁格尔,到在座的各位,社会不断发展,历史几进变迁,回看今天,彰显医者魅力,共铸医魂,这是时代的召唤,这是医者生涯的光荣与梦想。

篇7

今天我们到××中心卫生院举行送医下乡服务交接仪式。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首先我代表××人民医院全体员工向××中心卫生院对我们送医下乡医生的精心安排和周到关照表示衷心的感谢!

之所以要送医生下乡、下基层服务,是因为与城市相比,广大农村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更加突出。大多数农村医院缺医生、缺必要的医疗设备,这种窘况在造成农民“看病难”的同时,又把看病的农民往城里的大医院赶,增加了农民的看病成本,加剧了农村的“看病贵”。因此,将医生下乡服务无疑对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农村医疗卫生队伍,优化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结构,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是有益的。同时,我们的医生到艰苦的农村去生活和工作一段时间,既可以让他们充分了解到中国国情、也可以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职业意义,还可以从技术上获得许多知识和基层工作经验。比如,一个医生如果参加过农村巡回医疗,他(她)一定可以积累许多疑难病知识,也可以了解到许多书本之内学习不到的医疗养生知识。同时,医生在农村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对医生树立自己的正确医疗职业道德,是有很大作用的!

为了将下派农村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充分发挥城市卫生下派农村服务工作的作用,在此,对我们的首批下派医生要重申一下关于下派农村服务工作的纪律要求:

一、遵守××中心卫生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中心卫生院的工作安排,严格按照××中心卫生院的作息时间上下班。

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认真学习××医院良好的医德医风,带动我院工作作风的改善。

三、把保障基层群众健康放在首位,弘扬白求恩精神,发挥业务专长,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价廉、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四、虚心接收医院以及县卫生局的检查考核,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篇8

人无德不立,医生尤然。医院的宗旨是救死扶伤,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古有“医乃仁术”之说,作为医生必须具有高超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所谓医德,是指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它是调整医务人员和病人、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接轨,产生了许多新的医德问题,出现了医德滑坡现象,既损害了病人的利益,又损害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形象。在推进卫生体制转换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着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尽快扭转医德滑坡局面。

一、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首先要深刻认识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

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加强医疗卫生队伍的医德医风建设,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积极推动医德医风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广大医务卫生工作者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维护医疗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医德医风建设已经不只是医疗卫生行业的工作,而是上升到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足见医德医风的重要性。

一个医院地发展,除了有高素质的领导层,还得有一支技术优良、职业道德高尚的职工队伍。正是上下一心坚持不懈的“以病人为中心”,这种良好的医德形成医院强大的精神力量,形成良好的医院风貌。只要医院职工继续从崇高的道德信念出发,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以病人为中心,医院就能在优胜劣汰竞争中取得生存发展。

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保证工作中大量事实证明具有良好医德的医务人员,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虚心求教,对病人采用的每项治疗措施深思熟虑,治疗效果好,漏诊、误诊少,医疗纠纷少,甚至没有。反之,医德不良的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敷衍塞责,即使技术水平较高,也常常出现责任性差错和事故,给病人增加痛苦,甚至造成伤残、死亡。

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要重视思想教育

良好的医德医风要牢牢的扎根在每个医务人员心中,就必须重视思想教育。要通过职工大会,院周会、科室、班组会议学习,宣传灌输卫生改革的精神,树立无论改革如何深化,形势怎样变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的道德观念不能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不能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诚信第一的位置不能变。同时要开展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医院文化建设。要利用橱窗、标语、院内刊物、院周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感召人,教育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开展经常性的寓教于乐的文艺、体育、专业知识、技术操作等竞赛,既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又弘扬了正气,增强了职工之间的沟通和凝集力,增强抵制不正之风的能力。

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要从小事细节抓起

从古至今,医生都把“大医精诚”奉为圭臬,然则,现阶段我们的业务水平虽不能达到“精”,但是应该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要有爱心、关心、耐心,从容易忽略的小事做起,把服务做的更细致更实在,坚持服务无小事。改善服务态度,改善服务用语,尽量避免因言语不当引起的误会,让病人在医院有回到家的感觉,让病人进医院时的愁容满面,到回家时的眉开笑意。一句不经意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就可以温暖患者的心房,给他们以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病人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做病人之所需”,敬业爱岗,取信于患者,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无私奉献,用温馨的微笑恪守那个神圣的誓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缔造人间爱的真谛,而我们的工作,也在平凡中得到了升华!

篇9

第二,要通过开展卫生文化建设,促进全市卫生服务水平实现新提高。开展卫生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医疗卫生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当前,广大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反映十分强烈,这一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现实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的差距和矛盾。这里面既有医疗事业投入不足、医疗保险覆盖面小、药品和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的因素,也有对医疗机构监管不严、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医院公益性质淡化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民心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解决这一问题,一要靠发展,二要靠改革,三要靠投入,四要靠监督。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服务成本,降低服务价格;要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利用好民间资源,提高社区卫生建设的社会参与度,建立社区卫生发展的新机制;要积极稳妥地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完善制度,严格管理,规范运作,把好事办好;要在创新服务流程、更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内涵、优化服务形象等方面多下功夫,积极打造便捷化、人性化、规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品牌,真正让群众享受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篇10

大家早上好!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广大医务工作者立足岗位、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形象,按照固原市卫生局党委《关于印发市卫生局开展“三个一”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今天将在我县举办固原市“最美医生”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出席今天报告会的领导有固原市卫生局 ,市人民医院骨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陈志军主任,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闫固林主任,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部主任、副主任医师牛红玲主任,县中医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马立贵,县人民医院神经脊柱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宋让,参加今天报告会的还有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和部分乡镇卫生院、社区等100多名职工参加本次报告会。

下面,首先请陈志军主任做报告,请大家欢迎;

请闫固林主任做报告,请大家欢迎;

请牛红玲主任做报告,请大家欢迎;

请马立贵副院长做报告,请大家欢迎;

请宋让主任做报告,请大家欢迎。

篇11

2007年,卫生部陈竺部长谈及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发展时提出:“实施‘以德兴卫’战略,加强卫生系统的职业道德和文化建设”,“继承、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学伦理道德,重塑卫生系统良好形象,坚持卫生系统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

“品牌的背后是管理,管理的背后是文化”。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医疗卫生文化发展。为了实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卫生文化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科学持续发展。

一、卫生文化建设是卫生行业的根本性建设

卫生文化建设是卫生行业的根本性建设,为促进我国的卫生改革和卫生发展,更好的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卫生文化是一门“软文化”。 是中华民族文化体系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时代性,同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行业色彩。卫生文化对特定的群体意识存在潜在的影响,会产生无形的心理约束和激励作用。它不同于经济和政治,传统的民族文化能横贯历史,积淀在民族心理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从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等方面提高卫生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调节好自身与他人的关系。

作为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一种无形精神,它包括卫生人员的共同理想,信念追求,思想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取向,技术水平,管理风格,生活方式等方面,为卫生人员普遍认可和遵守的具有卫生特色的价值观念,反映卫生行业群体意识和精神面貌,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是卫生事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二、卫生文化建设重在卫生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价值观念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追求,讲究效益,追求利润成为很多人追逐的主流。但是医疗市场是特殊的市场,医疗卫生事业是公益利性事业,医疗行业形象对整个行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卫生行业价值体系是新时期卫生文化建设的核心和重点。卫生行业价值体系是通过医务人员的知觉、信念、动机、期望等的文化心理,沟通人们的思想,产生对卫生事业目标的认同感,建立起一种强有力的精神和行为准则,并使其自觉不自觉地成为自己的行为方向,引导广大卫生事业人员到确定的目标上来,极大的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为实现卫生行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我国当前卫生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多变性以及各种错误思潮必然对卫生人员产生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使得少数人员医德滑坡,医风不正,严重影响到医疗行业的社会形象和公众信任。任何国家和个人,都需要有精神支柱,理想、信念就是重要的精神支柱。忽略了精神文化建设,就失去了一个人的灵魂。

2.医疗卫生单位长期以来只重视硬件投入和医疗技术的提高,而对文化建设却不同程度地有所忽视,大多停留在嘴上或纸上。还有些单位只注重卫生文化的表现形式,或只看到卫生文化的载体,对卫生文化的深刻内涵作了片面的理解。有的认为卫生文化就是文体活动,多举办几场球赛、放几场电影、搞几次文艺演出等一律称为文化建设,导致许多员工说起卫生文化就是文体活动;或认为卫生文化就是标语口号,许多医疗卫生单位到处悬挂如“视病人如亲人”等之类标语口号,员工们都认为这就是卫生文化;还有的认为卫生文化就是医疗卫生单位的标志。很多医院管理者认为,医院文化建设就是要设计一个漂亮的院徽,悬挂一面鲜艳的院旗,唱响一支雄壮的院歌仅此而已。这样的文化观念和管理理念对卫生文化建设十分不利。

3.在实际工作中,重经济,轻政治、轻文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卫生经济学界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倾向,就是割裂卫生经济与卫生政治、卫生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孤立地研究卫生经济,就卫生经济谈卫生经济,也导致了卫生文化长期被忽视,等到出现了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和声音时,很多有关文化建设的问题已成行业内部的顽疾,卫生行业形象也备受诟病。

四、卫生文化建设重在人的建设

人是卫生行业各种生产要素和特定关系中第一位、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有全体卫生人员取得价值观上的一致,建立正确积极的卫生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引领整个卫生行业树立正气新风。充分每个人发挥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切实完成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

卫生文化建设重在人的建设,“以人为中心”,人性化服务。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满足患者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体现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同时,也要把卫生人员的全面发展居于核心地位,没有卫生人员的全面发展就不会有卫生事业的现代化。要关心、关爱、关怀广大医务人员,充分满足每个人的权利、尊严等需求,进而充分释放每个人的专业技术价值。

通过建设卫生文化,在卫生行业广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全面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保证卫生事业发展惠及广大群众,切实保障人民健康、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篇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医疗卫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新形势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突出的问题是,个别地区、个别单位医德医风出现了一些“滑坡”现象,违反医德的事件屡见不鲜,这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虽然不成气候,但已经成为经济社会中一个敏感的热点。因此,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医学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存在的问题与导致的原因

毋庸讳言,局部地区个别单位少数医务人员对病人态度冷漠,甚至“顶撞、推诿、拖拉”,个别医务人员趋炎附势,以貌取人,工作失职,得过且过。更有甚者,收受“红包”的现象有禁无止。据抽样调查表明,全国卫生系统收受“红包”的严重程度高居“排行榜”前十位。这就足以说明,个别单位医务人员医德失范,已经到了不纠不足以平民愤的地步。究其原因,主要如下:

1.1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医务人员经不起腐蚀,他们在市场经济面前成了“弱智”,错误地理解商品的等价交换的原则。众所周知,医疗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无法用金钱来衡量。面对病人,医院有治疗病人的道义,同时有维持医院发展的责任。在国家补充不足的情况下,二者难免发生碰撞。少数医务人员趋利思想与日俱增,医德医风发生偏移,导致见利忘义,医德失衡。

1.2 医疗卫生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为不良医风的产生以可趁之机。据《南通日报》2005年7月4日载:“安徽泗县的甲肝疫苗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卫生防疫不是摇钱树》)说的就是大庄镇卫生防疫保健所违规低价购得疫苗从中牟取暴利并酿成了事端的骇人事件。这不但说明了一些人的头脑里装的是“多赚点钱”,而且说明了医疗服务供需失衡的严酷事实。

1.3 医德医风教育不力是又一原因。部分医疗单位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抓经济效益,而弱化了社会效益,忽略了医德医风的教育。

1.4 部分医院经济运行困难,不可能有充足的经费来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分配不公,造成了医务人员的心理失衡。

2 加强医德医风的现实意义

2.1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在医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医德的基本原则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人道主义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培养具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人才是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的根本任务。为此,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优化育人环境是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医疗卫生工作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医务人员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认真对待和处理每一个人,不但可以使病人及其家属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切身感受到精神文明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2.2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医疗卫生事业的经济基础。因此,医疗单位在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上,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决不能单纯实行医疗市场化,技术服务商业化,医患关系商品化。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医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减少或避免医疗中的差错或事故,密切医患关系,扩大病源,这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可靠保证。

2.3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也是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努力培养一支技术精湛、医德端正、医风高尚的医疗卫生队伍,筑起廉政廉医的防线,是医疗卫生事业得以发展的保证。抓好医德医风建设,使广大医务人员通过医德教育、医德培养,提高思想觉悟,划清是非界限,逐步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受到群众的尊重。

3 切实加强医德医风的对策

3.1 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是抓好医德医风的关键。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将医德医风建设列入单位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之中,实现经济指标与医德医风建设双承包责任制,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医德医风建设才能落到实处。这中间,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廉洁行医,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方能成为干部职工的表率。

3.2 完善制度建设是加强医德医风的保证。目前,许多医疗单位把制定的规章制度公布于众,让群众监督执行。也发现一些单位逐渐由“制度管人”到“人文育人”。医务人员的工作规范意识愈来愈强,充分发挥了工作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既讲业务,又讲医德,从而形成了人人维护医德医风的良好氛围。

3.3 经常性的思想工作是加强医德医风的长效措施。良好的医德医风,源于坚实的思想基础。提高思想认识,正确处理好医生和病人的关系,用医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树立一切为了伤病员的健康和廉洁行医的高尚医德,反对以医谋私,倡导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任的优良作风。对不同层次的医务人员要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对医学院校的学生,也就是未来的医务人员,要把社会主义医德教育作为必修课;对新参加工作的医务人员,要把医德作为岗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参加工作多年的,要把医德列入“继续教育”的内容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从思想上保证广大医务人员“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篇13

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巩固年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系统内部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大力改进医疗质量,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患者和社会满意度。

二、活动范围

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他卫生机构参照本方案,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

㈠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1、优化诊疗环境。各单位门诊、急诊、住院部及主要科室的指示标识要准确、醒目、清晰。简化就医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出院即时结算等。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建立畅通、高效的急诊“绿色通道”,严格落实“先救治、后付费”规定,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不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2、开展便民门诊服务。制定有效、形式多样的便民措施,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延长门诊时间;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增设轮椅、推车等设施,推进注册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县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执业活动。

3、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县人民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合理配置护士人力、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5%,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革临床护理模式,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制度、全面落实护士职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对患者进行回访并提供延续护理服务。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护士待遇,营造良好执业氛围。落实临床护理专业人员配备、岗位管理和内部收入分配等政策。

4、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按照《关于开展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卫[]11号文的要求,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推进下级医疗机构认可上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和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促进合理检查,努力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5、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改善服务环境。规范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数量和质量。积极转变服务模式,推广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开展主动服务,探索签约服务模式。

6、积极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完善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着力解决医院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人防、技防措施,确保医务人员的人身权利;认真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努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引导医疗纠纷正确、及时有效地解决处理。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等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严厉打击“医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㈡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1、认真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严格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规范病历书写和手术安全核对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健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评价体系,开展医院质量评价工作。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和基础医疗质量管理,强化临床科室能力建设。加强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3、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认真落实《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组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落实处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积极推行常见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县人民医院开展不少于5个病种临床路径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向科学化、专业化管理。

4、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病历书写规范、抗菌药物使用等专项管理活动。重点对血液透析、重症监护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实验室、医用氧气、高压氧舱等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加强消防、治安等管理,定期组织检查,及时查摆和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

5、做好临床用血管理工作。各单位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版)》要求,建立并实施临床合理用血指导、考核、监督与评价制度,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稳步推行自体血回输等血液保护技术。

㈢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1、加大医德医风宣传教育力度。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大力宣传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和敬业爱岗、优质服务的先进事迹;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弘扬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医疗卫生职业道德。

2、完善医德考核制度。全县卫生系统医务人员要以《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开展执业活动,各单位要完善医德考评制度,建立具体的工作指标和考核标准,及时研究解决在落实医德考评制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通过检查等形式,促进医德考评更加科学、准确和有效。建立医务人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医疗服务改进和行业作风的持续好转。

3、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按照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相关规定,以制约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岗位廉洁风险防控为基础,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统筹兼顾、依法依规,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逐步建立覆盖所有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4、结合“三打两建”坚决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案件,严肃行业纪律。严肃查处乱收费、收受或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典型案件,充分发挥办案的警示作用。注意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推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净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社会环境建设。

㈣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1、着力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长效工作机制。认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把患者满意度作为加强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2、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继续开展医疗机构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员的作用,高度关注政风行风热线,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努力让社会满意。

3、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落实院务公开各项要求,重点公开医疗服务的重要内容、改进服务的举措、患者投诉管理机制等,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高群众满意度。增加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监督,形成社会、患者、职工全方位参与的监督体系,推动行风的持续改进,全面提升卫生行业的形象。

4、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在坚持以“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为核心的传统医院价值理念基础上,强化人文关怀,激发医务人员人文道德关爱,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医院价值观,弘扬良好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

四、活动步骤和安排

按照活动整体要求,2013年活动分为组织领导、宣传教育、查找问题、整改提高和督导检查5个环节,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统筹兼顾,有序推进,科学总结工作经验,巩固活动成果。

㈠组织领导。

1、县卫生局成立“三好一满意”活动2013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局医政股,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2、各单位要建立责任制,明确主要领导负责制和各级、各岗位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并将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年终医疗卫生机构和岗位考核内容。大力树立先进典型,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加大通报和处理力度,引导医疗卫生机构深入推进活动开展。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在巩固年活动成果基础上,按照工作部署,科学制订本单位活动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各单位的工作方案于2013年6月15日前报卫生局医政股备案。

㈡宣传教育阶段(6月)。

各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推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树立医疗卫生系统的良好形象,营造开展活动的良好氛围。

㈢查找问题阶段(7月)。

进一步梳理医疗卫生服务和行业作风建设的各个环节,对照活动工作要求,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和网上信箱等多种方式,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请各单位每半个月将活动进展情况和工作安排,以电子邮件形式,于每月10日和25日前报卫生局医政股。

㈣整改提高阶段(8-10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