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儿科护理的理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教学中护生人文关怀理念培养的效果。方法 抽样选择鄂州职业大学2012级护理专业2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班为单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儿科护理教学贯穿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结果 两组学生的校内儿科护理案例考核和临床儿科护理考核比较,显示实验组人文关怀素养优于对照组。结论 儿科护理教学中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切实提高了护生的人文关怀素质与能力。
[
关键词 ] 人文关怀;儿科护理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024-02
[项目基金]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2013B284)。
[作者简介] 曾丽娟(1980-),女,湖北鄂州人,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湖北鄂州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护理教育。
当代社会,计划生育的成功推行使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重心,当其生病时,父母格外焦虑,护理人员在言行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家属的反感。因此,小儿护理较成人护理复杂,儿科护士只有注意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才能更好地完成护理任务。
2014年2月以来,该研究在高职儿科护理教学中贯穿了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鄂州职业大学2012级高级护理专业学生2个班,每班50人,均为高中起点,普招生,平均20岁。随机将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组。两组教材和学时相同,两组学生年龄、基础课和专业课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的儿科护理教学贯穿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具体方法如下。
2.1 确定当代儿科护士的人文素养
走访临床专家,与其讨论确定当代儿科护士所需的人文素养。认为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1]。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或者说是人文关怀[2]。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个性,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权利[3]。儿科护士要理解、关爱患儿,了解患儿的心理,具备宽容、豁达、博爱的胸怀,才能为患儿提供有爱心、有内涵的护理[4]。儿科护理的人文关怀,其核心是以患儿为中心,患儿家属为关注点,把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5]。
2.2 了解学生情况及儿科护理现状
2.2.1 学生的情况 学好临床课程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良好的从业心态,为此,在学期之初笔者做了一次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将来不愿意当儿科护士。原因如下:①小孩认生、不合作;②一个孩子看病,几个家长照顾,家长事多,不好沟通;③没有照顾小孩的经历;第四,觉得自己还是孩子,没有完全长大。
2.2.2 儿科护理的现状 我们也对鄂州市中心医院的儿科护士做了调查,结果20名护士中有7人想换个科室工作。原因有:①小孩容易哭闹,对护理操作不合作;②照顾小孩的同时还要照顾家长,哪一方面关怀不到都会出现问题;③儿科护士的责任较其他科室大;④儿科护士的收入不如其他科高。
2.2.3 分析原因 对于护生及护理人员不愿意从事儿科护理的现状,分析原因可以归结为:①她们不懂得或不善于关心他人;②注重对利益的追逐,缺乏实现职业目标的价值感;③教师对她们的人文素养引导不够。这都说明她们的人文关怀精神有欠缺或有待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教师从学校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
2.3 实施培养计划
2.3.1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该院儿科护理教师每年暑期都会进入临床顶岗锻炼,通过亲身实践儿科护理过程、与患儿及家长沟通交流,配合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知识以及各种培训班的学习,提高处理临床病例的能力和自身人文素养,积累教学经验。
2.3.2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 学生虽已成年,但生活经验尚少,教师应当经常关心她们。天气转凉时,提醒她们多穿衣服,防止受凉;平时,还要告诉她们合理膳食,注意营养,不要盲目减肥、损害健康。点滴处见真情,同学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也会把关爱传递给他人。
2.3.3 在教学中言传身教渗透人文关怀理念 例如示范新生儿沐浴,要告诉学生所用的是小儿专用香皂,以防伤害他们娇嫩的皮肤;抱新生儿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头部,入盆时还要考虑到他们入水会惊吓,应给予安慰与呵护;在模拟操作时指导护生爱护模型,动作轻柔,既要保证小儿的安全舒适又要让家长放心。
2.3.4 课间定期安排下社区体验 让学生与婴幼儿亲密接触,了解不同年龄小儿的心理特点及行为,提高和婴幼儿的沟通能力,培养关爱意识。在与小儿父母的交流中理解他们对小儿健康的需求,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2.3.5 把人文关怀理念运用到临床实践 人文关怀的养成来源于实践,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6]。护生实习时,通过带教老师的示范教育,让她们意识到如何对患儿实施人文关怀,在亲身体验中提高人文素养。要懂得处理操作中的同步“事件”,如给腹泻的小儿输液,由于患儿液体丢失过多使血管塌陷,加上患儿年龄小、血管细,给穿刺造成一定的困难,为了避免护患矛盾,在穿刺前就应告诉家长孩子血管的情况,解释穿刺的困难,这样家长就不会因为一次穿刺不成功而过度焦虑,同时也减轻了我们的压力。在手背穿刺成功后,要想到用硬板盒固定并保持手在功能位,调好滴速,交代家长不要随意调动,输液速度过快会加重心脏负担。
2.4 教学效果评价
①实习前进行校内儿科护理案例考核。每班学生分10小组,每小组5人,以小组为单位记考核结果。考核前每小组随机从10个儿科护理案例中抽取1个,每个案例都由教师和专家扮演个性的患儿及家长,抽到案例的整个小组同学要与本例中的“患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护理操作则在小儿模型上完成。通过教师和专家直接与学生沟通,考核护生在护理工作中的人文素养和应变能力,根据之前设计的评价表作出评价,共8项条目,每一项有“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答案,根据小组学生的表现,由考核者在相应答案里打钩。②实习时,由带教老师根据学生在护理患儿时的表现,再次根据评价表作出评价。③对患儿及家属进行访谈,反馈学生的人文素养情况。
2.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校内案例考核
两班实习前校内儿科护理案例考核结果见表1。表1显示教师和专家对实验组护生的校内儿科护理案例考核的表现满意度较高,考核项目中有7条项目满意度为100%,1条项目为90%,证明实验组人文关怀教学效果良好。
3.2临床考核
实习时带教老师对学生的考核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带教老师对实验组护生表现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考核项目中有7条项目满意度为100%,1条项目为96%,证明实验组的人文关怀素养优于对照组。
3.3患儿及家属反馈调查
护生进入儿科实习后,该研究对部分医院的患儿及家长进行了访谈。实验组学生护理的患儿及家长一致反映护生的态度好,从言语到动作上都体现了对患儿的关爱和理解,对患儿耐心、细心,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患儿及家长出院时对护生表示感激。对照组学生护理的患儿及家长普遍反映护生在护理时较被动,态度一般、欠灵活,不善于与患儿及家长沟通,患儿面对护生时感到害怕、排斥。访谈结果显示患儿及家长对实验组护生的评价高于对照组。
4 小结
以上实践结果证明,高职儿科护理教学中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有助于激发护生内在的关爱情感,使她们发自内心地愿意为患儿及其家庭排忧解难、减轻痛苦;切实提高了护生的人文关怀素质与能力,得到了患儿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使护患关系从“技术型关系”变为“人文关怀型关系”。
[
参考文献]
[1] 李建军.转型期文学教育与青少年人文素养培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2(10):59-61.
[2] 史瑞芬,周柳亚.护士人文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
[3] 苏菊云.顺应社会需求给予人文关怀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0):3176-3177.
[4] 赵君丽.在儿科护理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理念[J].考试周刊,2012(78):174.
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在护理实践中则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1]。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既是规范人性化、优质化护理服务原则,是提高护士素养和品格的途径,也是适应时展,丰富整体护理内涵的实践与创新。近2年来,我院在儿科护理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取得了满意的社会效果,也证明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丰富和发展现代儿科护理学重要组成部分。
1 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必要性
(1)儿科存在着特殊性,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宝贝,当其生病住院时,父母格外紧张焦虑,往往会对医护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护士既要配合医生医治小儿机体上的疾病和考虑小儿心理需求,又要顾及多个家属的情感需求,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心理特点和患病小儿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护理。因此,儿科护理工作较成人护理更为复杂,医疗纠纷也相对较多,这就人对儿科护士的素质及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关注疾病的同时,更要关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不仅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恢复健康,也有助于减少或防止各种纠纷的发生,及时化解相关矛盾。
(2)提倡以人为本有利于提高护士素质和修养目前我国还没有专业的儿科护士培训基地,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人文学课程的学习,普遍缺乏社会学、心理学、人际沟通、伦理学等方面知识,提倡“人文护理”对护士职业的品质、性格、思想、情感、智慧、理想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是促进护理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2 儿科护理中如何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儿科护理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除了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外,更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中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采取注重个性和突出人文服务的具体措施,重点体现在环境营造、模式转变和服务改善三个方面。
2.1 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
从人文关怀的要求上说,儿科病房则根据生理与心理特点设置独特环境,如我院儿科病房走廊摆放了绿色植物和鲜花,使用防滑地板,墙上悬挂各种动物壁画,以自然景色和可爱的卡通人物为主,画面色彩温馨宁静,使人心情愉悦、欢快。被褥以温馨的天蓝色动物画面为主,医务人员的工作衣以淡粉色为主,消除了儿童恐怖心理,此外,儿保科还设置了儿童专用游乐室。即保证了患儿就医,又为患儿提供了娱乐的场所。
2.2 倡导人性化服务模式
对于患儿来讲护士扮演着多种角色,母亲、姐姐、老师、朋友等。护士与患儿接触最多,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患儿及家长深刻的心理影响。所以儿科护士不但要扮演好上述角色外,最重要的是要以高超技术和人格魅力,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赖。对患儿及家属的人性化服务不仅仅是简单的态度和蔼,更重要的是按照护理程序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就儿科护理特点而言,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尤其是静脉穿刺技术,以消除患儿“怕打针”的恐惧心理,减轻患儿痛苦;对患儿的不恭言语和行为、家属的报怨都要忍让在先;尽可能增加患儿的欢乐情绪。总之,要根据患儿年龄病情的不同,提供个性化护理与沟通,体现儿科专科护理特色,深化整体护理内涵。
2.4 强化人性化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科护理中的健康教育需要注重细节,讲求方式。一是要结合儿童特点,制定出适合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计划表,要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选择恰当方式,如将健康教育内容制成卡片,采用一对一方式进行、多示教、或编写讲述小故事等,寓教于乐;二是可进行集体沟通,对某一季节发病率高的疾病对患儿家长进行集体沟通、宣教和检查指导;三是办好儿童健康教育的宣传栏、橱窗,形式上要图文并茂,版面上生动活泼,最好以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卡通、漫画为主。
3 儿科护理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
儿科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对专业技术要求高,特别是静脉穿刺、危重患儿的抢救与护理,也由于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患方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再加上人员编制不足,三班倒的无规律生活,使儿科护士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护士长定期与护士进行思想沟通,开展护患座谈会,加强护患沟通。尽量争取提供晋升、深造、福利待遇上的优惠政策。对工作出色的护士进行表扬和各种奖励。
4 实践效果评价
近2年来,我院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护士激励很大,使护理人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服务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护士在实践中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儿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增强了对儿科护理针对性、特殊性的认识,而且我院开展“星级护士评选”、“创优质服务标兵”、“谁是患者心目中最优秀的护士”等多种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护理工作者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使护士从被动执行医嘱、完成护理操作转变为主动与患儿及家长沟通,提供个体化服务;通过对人文知识的学习,护理人员对儿科护理中的内容美、形式美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同时,在对患儿心理的正确把握与安慰上,从声音、色彩、形体方面改善护理环境中,陶冶了情操,领略了个性与风格、内容与形式、行为与科学性的和谐统一,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以高效和完美的护理手段、方式与法,满足了患者家属的合理需要,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患纠纷明显下降,床位使用率不断增高,医院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儿科的综合满意度达到了98.5%。从根本上改善了儿科护理质量,为医院创立服务品牌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
[2]高明凤.以人为本护理服务中的“小事”不容忽视[J].临床护理杂志,2003,2:328.
人文关怀理念注重对他人的尊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让护生在护理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患儿及家属的隐私权、知情权,也能让护生以更积极的态度来开展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的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文章将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校到医院实习的100名护理专业学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校到医院实习的100名护理专业的学生的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一般资料。这些护生全部为女生,护生的年龄在18岁至2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9.2±1.6)岁,让这些护生进行为期5周的临床实践,每名护生分别管理两张病床,对护生的护理工作进行观察。
2.方法
(1)护理教师要对护生进行言传身教,对学生的衣食住行进行关注,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与护生进行沟通,尽量减轻护生的心理负担,让护生在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中进行学习;(2)老师要努力激发护生内心的关爱精神,让护生观看一些有关儿童成长方面的视频,以便能够在心底激发护生关爱儿童和保护弱小的精神,并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主观感受;(3)儿科护理工作有其独特特点,这就要求老师在护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指导护生如何抱婴儿,并讲解正确的抱姿,针对婴儿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的特点,在怀抱婴儿时应该着重避免婴儿的脊柱弯曲现象发生,并注意保护婴儿的头部;(4)老师要对护生进行实践教学,在护生护理的每个环节都能体现出人文关怀意识;(5)老师要努力提高护生的沟通技巧和沟通能力,让护生在护理的过程中能够适时对患儿进行人文关怀,与患儿进行有效沟通,进而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使患儿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6)老师要多为护生提供临床实践机会,提高护生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知程度,同时,在护理工作中还要时刻关注患儿家长的心理变化情况。
3.临床评价指标
对出院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让他们对护生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价,问卷评分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90分以下为不满意。
4.统计学方法
实验研究的护理专业学生,其临床所得相关数据均用软件包spss15.0加以检验。其中,临床所得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并行卡方加以检验。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为P<0.05,则表明分组后的效果具有明显差异。
二、结果
将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前后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人文关怀后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100%(100/100),远远高于人文关怀应用前,前后差异明显,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比较人文关怀前后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n,%)
[项目\&总例数\&满意\&不满意\&人文关怀前\&100\&82(82%)\&18(18%)\&人文关怀后\&100\&100(100%)\&0(0%)\&卡方\&\&19.78\&\&P值\&\&0.0000\&\&]
三、讨论
人文关怀作为一门医学范围内的理念学科,其重点就是要求护理人员形成一种珍爱生命、维护生命的价值观。人文关怀能够让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将患者放在护理工作的中心位置,拉近护患距离。因此,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其中,能够有效增强护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文章对人文关怀理念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人文关怀护理应用后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100%,人文关怀前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82%,前后差异明显,且本次研究结果与郭瑜洁等人的《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在儿科护理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生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将人文关怀护理融入日常的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强护生的人文意识,转变护理服务理念,从而满足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要求。
总而言之,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能够让患儿最大限度地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怀,进而让患儿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同时,也能够缓解治疗工作给患儿家长带来的心理压力,让患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治疗工作中,降低治疗工作的难度,使更多儿童都能够得到有效治疗,也为更多的家庭带来幸福。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儿科 ;年轻护士; 优质护理; 原因; 对策
2010年我国卫生部颁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1],其真正目的提供病人亟需护理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但近几年来年轻护士尤其是80后?90后护士不断扩充护理队伍中,由于她们年龄轻,自我意识强,当有问题发生发生时,护士经验不足,处理不果断,不妥当[2],容易引起患儿及家长不满,护患矛盾突出导致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下降?
1 一般资料
我科室现有护士16人,其中年轻护士(按照江苏省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要求工作小于10年)11人?平均日住院人数45-50人.
2 儿科年轻护士在实施优质护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护士因素
2.1.1 责任心不够:一部分年轻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差,缺乏换位思考,不能积极主动为患儿服务?
2.1.2 操作技术不够熟练:平时操作训练少;操作时心理素质差,怕失败或有恐惧心理;不愿意或不积极有经验的护士交流操作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2.1.3 沟通方式:有的年轻护士不好意思或不愿意到病房交流-沟通;有的年轻护士应付差事到病房与患儿及家长交流沟通流于形式;还有的由于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能联系实际,当家长问及相关专科知识,不能解答?
2.1.4 观念未改变: 护理理念存在差距 ?护士只负责打针? 发药, 陪护是病人 ?家属的事 ,已成为护士群体的思维定式 ?1990年以后步入护理行业的护士,(除重症监护室护士外 )普遍没有做过诸如洗头? 洗脚 ?擦浴? 梳头等生活护理工作, 在潜意识当中就没有意识到做好生活护理是护士基本职责之一 ?护理人员少,忙不过来是客观原因 ,服务理念落后,不愿意去做则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因[3]?
2.2 患儿及家长因素
2.2.1 患儿生理心理特殊性 :患儿年龄小?静脉血管细?对静脉输液产生极大反抗与恐惧心理,依从性差?
2.2.2 患儿及家长遵医行为差: 我院为基层医院,面对人群为农村人口居多,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健康知识相对缺乏,对护理的不重视,认为护理再好不能治病,有的甚至利用迷信方法对待疾病?
2.2.3 患儿家长对年轻护士不信任?
2.2.4 治疗效果及相关收费 :由于现在患儿家长对患儿疼爱或溺爱,恨不得立马药到病除,如达不到患儿家长预期治疗效果,即使无乱收费等现象患儿家长也会将治疗费,护理费高等不满情绪迁怒于护士?
2.3 护士长管理因素
2.3.1 人力资源不足: 护理人力不足情况下,排班随机性大,无法做到真正责任制管理,排班未做到扁平化?
2.3.2 未重视年轻护理人员相关专业培训:按常规只有资深护士才可以外出进修学习?
2.4 后勤保障:
2.4.1 环境:病区墙面为白色,整体环境相对机械单一, 患儿无感兴趣色彩,对纯白色墙壁易产生恐惧心理,无感兴趣的色彩和图画?
2.4.2 基础实施:病床无防护栏,患儿小无安全意识易发生外伤,如坠床;冷暖空调坏了未能及时维修,容易造成患儿及家长不满.
3 儿科年轻护士在实施优质护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培养慎独精神,加强责任心,责任重于能力,充分认识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定期进行不良事件分析,找出防范措施,不断加以改进,尽量避免发生护理事故[2]?
3.2 改变观念;从护理学内涵出发,要知道护理是一门专业,不仅仅是打针,发药那么简单,要做出护理的含金量,真真做到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要反复向年轻护士宣传,如果有机会可以到外地开展好的优质护理病区进行学习,以取得宝贵经验?
3.3 加强年轻护士专业操作训练:根据工作年限经验采取相对应训练方法,例如已有一年工作经验的年轻护士刚到儿科,准备为小儿头皮静脉输前,首先会根据相关年轻护士素质相关培训内容从解剖学中头皮静脉分布情况?动静脉区分?进针方法及固定,保证每个步骤在假体操作上熟练过关,其次观摩有经验护士成功穿刺过程的方法,在资深护士协作下进行头皮静脉输液,不断总结经验,这样的做法成功率相对较高,患儿及家长对你的信任度提高,有利于延续护理服务?
3.4 沟通方面:要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应加强相关专业的理论实践学习?首先要知道此次护患沟通目的,患儿及家长理解的程度,怎样让他们更好接受相关知识以及对年轻护士信任?其次想让患儿及家长记住你是他的责任护士,介绍时不妨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记住你,记住你有哪些好处,你能为他们解决哪些问题例如:一患儿发热38.5摄氏度,你可以合适的称呼,温和的话语,动作轻柔熟练为患儿进行温水擦浴,方法有效将体温降至正常,之后也许只需简单介绍自己他们就记住你了?对病情复杂,治疗效果欠佳的患儿应与主治医生共同查房,了解医生对护理有哪些要求,同时在医患护患沟通方面说法一致,避免应解释不同导致患儿及家长对年轻护士不信任?另外在空闲时可根据患儿年龄大小,采取不同游戏方法,多给与患儿鼓励,这样有利于拉近护士与患儿及家长距离?
3.5 收费:随着各种医疗保险越来越普及报销手续规范,我科和住院部联系,出院病人当天护士查看病人收费明细无误后,让患儿家长查看总费用清单再次确认无误方可结账,如有疑问耐心解释,大大减少因收费问题让患儿家长往返于病房和住院部,避免不必要护患纠纷?
3.6 排班模式:采取APN排班模式加上早晚帮班,必要时备班,根据人员资质安排适当数量病人,新老搭配,相互学习,相互把关?
3.7 年轻护士继续教育:鼓励自考或函授考试提高学历,参加院内个案查房,危重病人讨论,业务学习,与本院开展优质护理成功的病区进行交流,取得宝贵经验等来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3.8 基础实施,环境,卫生:根据患儿心理特点,采用在墙壁粘贴色彩明亮图画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播放一些童谣,减轻儿童对医恐惧心理,保持病房整洁,卫生,配置防滑到标志?对调皮好动患儿及家长宣教安全防范意识,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洗漱间24小时供应开水并有专门晾晒衣物的地方,提供相对应便民措施如笔,纸,剪刀,针线等,力争为患儿及家长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方便的就诊环境?
3.9 其他:特殊节日如六一儿童节,举办简单文艺汇演或茶话会等等,增进护士与患儿及家长之间感情?
小结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目前护士群体中拥有专科,本科学历的年轻护士越来越多 ,护士学历的提高 ,并不意味着其对护理行业认识的提高[3]?通过对她们近两年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方面观察,查找问题的原因,在原有条件未改变情况下,应用以上对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每天在晨会交班前会主动了解自己所负责床位患儿的夜班相关情况,有针对性进行一天护理计划,体现我的个案我负责的责任制理念,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一、引言
临床护理领域所涉及的韧性主要指的是能够有效抵抗破坏性生活事件并从中自主恢复的能力。伴随着医疗行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如何将韧性概念有效引入到儿童临床护理中成为诸多医疗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韧性概念的有效引入,能够大幅度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帮助儿童健康的成长。
二、韧性研究中的核心概念
第一,韧性概念的阐述。虽然韧性在临床领域的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但对于韧性概念的定义,诸多研究者之间却并未达到一致的认可。笔者只能凭借临床相关资料的内容,对韧性概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即能够有效抵抗破坏性生活事件并从中自主恢复的能力,涵盖了生理、心理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在临床医疗领域,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具备韧性,这种能力往往与创伤和其他逆境生活有直接联系。所以,加深对韧性概念的理解及其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至关重要,需要医疗工作者对其给予高度重视。第二,韧性相关因素分析。就目前韧性概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现状来看,与之相关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保护因素、危险因素和资源性因素。这些因素在临床中主要有以下表现:(1)个体性格,根据患者性格不同,所能承受的韧性也不尽相同;(2)家庭状况,家庭资源和父母的性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儿童的韧性;(3)社会环境,该部分的表现主要集中在儿童所处的各类生活环境,比如说,学校、社团、同伴和邻居等。目前,对于韧性概念及其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的研究,其核心主要是对保护因素进行研究。
三、韧性概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实践证明,韧性概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效果,而且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就目前相关学者对此方面的研究来看,却并不深入,而且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这必然会使韧性概念的作用和价值大打折扣。所以,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对韧性概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日后此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第一,针对慢性病儿童的干预。在过去的时间里,由于医疗技术水平落后,设备不先进,从而导致很多患有慢性病的儿童都得不到治愈,给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但自从在儿科护理中加入韧性概念之后,治疗效果却得到了显著提升。在韧性概念的指引下,儿童慢性病的临床护理重点逐步由减少危机转向对韧性形成的保护性因素的研究。为了能够使治疗达到最佳的效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疗人员必须充分发掘儿童患者的优势和潜能,培养他们的韧性,帮助儿童克服疾病,健康成长。能够培养儿童韧性的措施有很多,比如说,家庭凝聚力、同伴的支持、良好的校园环境等,对患儿韧性程度的提高均有重要作用。所以,为了能够切实提高患儿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医护工作人员需要正确认识疾病与韧性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患儿韧性,帮助患儿战胜疾病。第二,针对家长的干预。之所以将韧性概念引入到儿科护理工作中,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使患儿在高危环境下更好的适应生活,战胜疾病。上文提到,在儿童韧性的培养过程中,能够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个体性格、家庭状况以及社会环境等,而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家庭状况。所以,为了切实提高对儿童韧性的培养效果,学者们在对培养方案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对家庭的干预方案,尤其是针对母亲的干预方案。干预方案中针对儿童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选取了最佳的保护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将个体的干预方案和社会环境的干预方案作为辅助方案。实践证明,这种方案可以使儿童韧性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制定干预计划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干预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着儿童韧性的培养效果,所以,在对干预计划进行制定的时候,医护人员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对影响儿童韧性培养效果的所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系统的、多水平的角度来切实降低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例如在对早产儿进行临床护理的时候,应该根据早产儿的表现和需求对护理工作进行科学实施,同时要帮助父母及时进入角色,建立亲子依恋关系,进而为新生儿韧性的培养奠定基础。其次,要不断发掘儿童的潜能,尤其是对于身患重病的儿童,更应该提高对其韧性培养的重视程度,医护人员需要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个体性格等多个方面着手,关注并挖掘他们的潜力,给予正向支持,提升儿童的韧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韧性概念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有效引入对诊疗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医疗单位需要提高对韧性概念的重视程度,并结合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引入机制,将韧性概念的作用在儿科护理中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提高医疗效果。
作者:桂兰 单位: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在人们对健康和保健服务水平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的改进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重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以一体化,建立完善、科学且符合医院发展规律的护理模式和护理管理流程,才能够满足病人恢复需要、顺从病人心理需求,从而促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生存。
一、流程再造理论概述
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建立服务性社会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追求的目标,更是政府和公益性单位工作开展的宗旨。在工作中,医院如何依据流程再造理论进行工作已成为业内人士研究的重点,并且已成为目前医疗工作人员研究的焦点课题。
1.流程再造概念
流程再造主要指的是从某一种工作本质入手,彻底的结合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为手段进行的企业单位工作模式,使得企业和单位在工作中从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指标上取得显著效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整个工作中,流程再造理论的核心在于面向顾客满意的业务流程。对于医院工作来说,其主要的核心在于确保各项服务工作的开展能够满足与患者需求,是打破传统医院工作方式的一种最新服务标准、服务体系。在流程再造理论的引进中,是以工作效率为中心、以原来管理模式为基础实现的一种个性、新颖、完善的管理流程,是一项在工作中各方面都追求最优、最佳的工作方式。
2、流程再造理论在护理行业的应用现状
在目前的时展背景下,护理管理和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需要通过流程的运作作为主要依托,从而创造出应有的价值。所谓的护理流程再造主要指的是以满足病人需求为主要工作目的、以病人恢复的满意度为工作标准、以工作流程作为主要的改造对象,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形成的一套综合、系统、完善的管理模式,从而改变、简化、优化原有的护理流程。
截至目前,在国外多个国家都已经成功的将流程再造理论引入到医院医疗工作之中,并形成了多种先进的卫生保健、护理工作体系。尤其是以美国、瑞典、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更是在医疗工作中对原有的医院构成、护理体系、保健工作进行了重组,从而实现了护理工作在照顾病人和患者恢复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为病人的家属以及病人本身做出应有的服务。而在我国,这一工作的开展是与上个世纪末期形成的,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对流程再造理论进行引入,并且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开始尝试的。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总结,流程再造理论在护理工作中已经得到了应有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根据有关实践经验总结得出,目前采用流程再造理论对原有的护理方式进行改造使得护理工作更加合理,更加贴近患者需求,大幅度的提升了护理工作效率和医院的竞争力。
二、流程再造理论在某院儿科护理中的方案创新
在某医院护理工作中,是与08年将流程再造理论运用在住院患儿、儿科患者的护理中,并对流程再造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和实施步骤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在工作中,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模式。
1、方案创新的指导思想
就该医院工作中,从患者的医院和需求出发进行管理,通过在工作中对护理工作中的人、设备和工作程序等多个因素重新进行组合,力争在工作中让护理产生更大的工作价值,让患者享受更多的心灵安慰、让护理工作开展节省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在工作中,通过以流程再造理论进行护理改革,使得医院和患者双方都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利益,增添了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友谊。在目前的方案创新工作中,其主要的目标在于:首先是简化原有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其次,在工作中挖掘工作人员潜能、降低服务成本耗费;再次;满足患者和病人的需要,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最后是保证医院在业内的竞争优势,保障医院工作的最大经济利益。
2、工作步骤
2.1 成立流程再造管理小组
在科主任指导下,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护理骨干组成流程管理小组。主任负责指导培训,护士长直接负责流程再造具体工作,护理骨干负责现场调查,收集资料,综合分析,做好流程评估。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有:评估原有护理流程利弊;分析病人需求,建立质量目标;进行流程研究,分析闻题关键点和突破口;重新设计和实施作业流程;反馈和改进新流程一。
2.2评估原有流程、建立
再造流程本阶段分为二个过程:前期需要对原有的护理服务流程进行全面评估,后期对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和梳理,研究分析后进行流程再造。主要工作内容有:保留或规范优秀和传统的流程,改进废弃或落后的流程或方式,并对存在问题迸行综合分析,找出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并设计出新的流程及各个步骤之间的衡量标准。
2.3再造流程的实施
(1)流程再造前,护士忽略了对患者家长的心理巯导和育儿知识教育,人院宣教过于简单,操作与宣教由不同护士进行造成不同步,病儿家长对宣教内容不理解,责任护士不能及时评估每一名患儿的整体情况,导致家长紧张、焦虑,对服务不满意;(2)流程再造后,固定护士管理患者,责任护士对病儿的诊断治疗、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内容了如指掌,使护士能够重视病儿的病情变化和家长的心理反应,从而针对性地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和育儿指导,使其顺利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4流程再造后的护理效果反馈2008年以来,我院儿科将BPR观念和业务管理有机结合,对现有的流程进行再造,通过“流程再造方案创新”的实施,保证了与病人沟通交流,能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病情观察,使整体护理落实在实处,病人真正得到实惠。2008年~2012年,通过对病人在护理流程重建前后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病人对疾病知情率由原来的57%上升到99%;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的56%上升到91%,病人对护士的投诉率降低了30%,2008年~2012年患儿再入院率下降了9.8%。
三、结论
流程管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信任度,患者真正得到实惠;流程管理规范了护理行为,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延伸服务使整体护理落实到实处;流程管理密切了医护关系,为医生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流程管理强调了团队精神及医院文化,充分发挥了护士潜能,全员参与解决问题,提高了护士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患者容易获得安全、高质、温馨的护理服务冲。
参考文献
二、对幼儿园开展户外教学活动的新认识
1.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引导幼儿关注家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教育活动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在开展活动前,我们鼓励幼儿收集有关家乡各风景区及古、今的建筑物图片、画册并展示出来,让幼儿观看、互相交流,激发幼儿了解家乡现代风景区的欲望。再分发调查表,由幼儿和家长共同填写,使教师能够了解幼儿最想去的风景区是哪里?知道家乡哪些较有特色的建筑?从调查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孩子对家乡的了解有多少?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做到让每位孩子都有充分选择的机会。
2.重视家长的参与,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
新课程提倡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是教育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关键人物之一。户外教学活动需要家长做个积极的参与者。家长应积极与教师交流,互相沟通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同时教师也要让家长了解户外教学的目的、内容、计划,请家长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为户外教学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收集各种资料,给予孩子有关知识方面的准备。因此,家长的任务不只限于询问孩子今天到户外看到什么、学会了什么,还应和孩子到大自然中探索、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另外,教师应关注幼儿生活,考虑教育内容与幼儿已有经验是否吻合,幼儿能否理解。因此,教师也应不断地丰富、扩展幼儿的经验,并灵活地激发幼儿的原有经验。
三、如何开展户外教学活动
选择好地点之后则是活动的设计了,活动形式的设计灵活多样的,而具有探索性、操作性是至关重要的。
1.趣味性
在开展户外教学时,如何才能体现内容的趣味性呢?那就应该时刻关注幼儿,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运动锻炼需要有序全面地进行,幼儿才能得到运动技能的全面化和有针对性的锻炼发展,于是我们根据这一要求,又结合我们研究的运动理念,对户外活动的分散区域游戏进行划块分段的安排,让幼儿自由组合进行游戏。
小尾巴、草垫子、竹梯、轮胎、牛奶箱、塑料油桶、大纸箱、泡泡球、长短不一的纸棍、大大小小的皮球,就如超市的商品一样有序地摆放在游戏场地上。
“我们今天玩什么?”“我想这样玩。”“我也来试试!”“这样玩更有劲!”这是现在孩子们在户外运动活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对话。
你瞧!运动活动开始了,孩子们自由地选取各种材料,和自己的伙伴一起构建游戏场地,器材的组合一变,使用的方法一变,活动的伙伴一变,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也随之而变,时而是“建筑工人”,时而是“小小邮递员”,时而是“学做”,时而又成了“果实丰收了”。在不同的情境里孩子们主意越来越多,玩法各式各样,玩得也越来越安闲尽兴了。连小小班的孩子也会跟着哥哥、姐姐后面模拟他们,有的甚至和哥哥姐姐成了朋友、成了玩伴。
2.多样性
在开展户外活动时,应尽可能地挖掘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并根据场地特性及幼儿需要来引导幼儿创造玩法,充分体现“自主”与“尽兴”的特征。游戏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活动。游戏的过程能使孩子们愉快,潜能得到开发。因此,在平时的户外集体体育活动中,我们融入了互动的理念,经常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游戏情景,使单调无聊的练习变得有趣而生动。
四、体会与思考
【关键词】儿科;护士;穿刺;压力;
从患儿家长对低年资护士穿刺期望值调查结果可见,家长对穿刺要求是百分之百成功,但由于穿刺成功与否不仅与护士的技术有关,还包括护士静脉穿刺的各种内、外界的因素。
1 因素
1.1 环境因素 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干扰信息,如喧闹、围观者过多、放物品声、开关门窗声等噪声,还有穿刺室内的灯光、空气等不协调因素都会对护士的感官和情绪造成不利的影响。
1.2 患者因素
1.2.1 患儿是护士熟悉的人,护士会感到心里压力.再就是有的家长对护士操作技术的要求过于苛刻,尤其是当一针穿刺未成功时,家属的质疑,埋怨和责备甚至是谩骂羞辱这些都能给护士形成一种暗示、压抑的效应。适应性较差的护士就会因此而出现思想顾虑,如惭愧、紧张、等情绪,甚至慌乱而使注意力无法集中在穿刺上,严重还可造成焦虑、恐惧心理。这些都可降低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出现失误和差错的几率就会增高,使充分考虑静脉穿刺方法和认真观察静脉穿刺角度的能力出现暂缺,从而盲目进针,降低了穿刺的成功率。
1.2.2 个体差异 由于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胖瘦和所患疾病不同,因此静脉的粗细、深浅、软硬、弯直也各有特点,护士穿刺时失误将在所难免。
1.2.3 物品因素 物品的优劣也会给护士穿刺造成一些影响,如针头带钩、针尖钝平;留置针质量差;止血带缺乏弹性;注射器活塞不严实;输液管道漏气、调节器不紧等常用的物品质量差等问题都会给穿刺的成败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1.3 护士自身因素
1.3.1 个性特征 包括兴趣与爱好、能力与素质、气质与性格等。个性的积极水平和倾向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体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如有的护士遇到随机情况特别是在紧张抢救,当众操作时,会情绪紧张,导致平时容易的静脉穿刺屡次失败。有的护士的穿刺水平则会因为患者对自己的信任、赞赏等起到强化作用,反之就会起到弱化作用。
1.3.2 心理素质:认知 认知与评价客观存在的角度、方式、经验有关。对于患者的静脉粗细、深浅和弹性情况,护士需要有一个认真观察和认知的过程。认知过程错误也将会影响穿刺效果。
情绪 引起情绪紧张的原因有很多,如个性太腼腆,太在意穿刺的成功,操作技术不够扎实,怕病人的质疑,过度自负,不能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意见。首针效应,不良情绪后移效应,抢救等过度紧张的气氛,患儿不合作,家长不信任的态度,都会影响护士的情绪。
1.3.3 身体素质 护士24 小时三班制必然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不和谐,护士的生理周期对穿刺技术也有影响,如:月经期、哺乳期等,由于生理的原因,身体较虚弱,抵抗力下降,易怒、忧郁、焦虑、应激能力下降,还有睡眠不足、生物钟紊乱等。这些都将影响静脉穿刺操作的成功率。
1.3.4 职业素质 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的改变,病人依从性降低,维权意识加强,护士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经常的学习,考试,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技术的要求又很高,医护,护护,医患,护患关系日趋社会化,也给护士带来了许多负效应。
2 应对措施
2.1 客观条件
2.1.1 创造安静,光亮,舒适的穿刺环境,因安静舒适的环境、明亮和谐的光线,可以安定和保持护士的心理平衡,使护士顺利地完成静脉穿刺。如设独立的小儿静脉穿刺室,室内光线充足,墙壁粘贴儿童喜爱的图画,可以吸引小儿的注意力,一个孩子尽量只允许一位家属陪伴,防止不良情绪给护士带来干扰。
2.1.2 穿刺前仔细检查用物,确保无质量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2.2 主观条件
2.2.1 观察每个护士穿刺不成功的原因: 如A:是否穿刺的角度不对;B:是否心理因素引起的失误C:是否固定的原因;D:是否正确选择血管。针对这些原因,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2.2.2 及时学结: 全科护士定期组织学习,为保证穿刺成功率高制定相应的措施;对于有意见的家属要先沟通,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宣教工作,建议信任感后再穿刺;对于难穿刺的儿童,第二针换有经验的护士注;然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鼓励护士记差错本,把自己穿刺不成功的原因写出来,自己先找答案,再把没把握成功,却能一针见血的经历也写出来,有针对性的收集一些资料,大家定期讨论相互学习,把好的方法进行推广,把别人的经验借鉴过来,这样不断的总结,慢慢提高。
2.2.3 心理辅导:关心、鼓励低年资护士,解决其后顾之忧,合理分工协作,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工作氛围。领导和同事的支持能很好地缓解年轻护士的压力,对于技术差的护士,要多表扬多鼓励,发现优点,对其技术进行总结,指出不足,帮助其找原因,提供建议和意见,使她有学习的愿望,把经验告诉他们,帮助其更快的提高。
2.2.4 鼓励学习:可以模拟学,自己练手法,练找血管,也可以多找资料如网上一些文章,借鉴别人的的经验,也可以业余时间到其它医院儿科观摩,并且尽量多实践以培养自己的针感。
2.2.5 提高沟通能力:仪表端庄,面带微笑,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对患儿要亲切,对家属要诚恳,若一次穿刺未成功一定诚恳面对,马上说对不起,同时换另一护士操作,给家属以安慰。
2.2.6 自身调整好后,在实践的初期,要接受指导,同有经验的护士一起处理高难小儿穿刺,帮助找血管,告知所用的技巧,然后在其指导下去做,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指导下,养成勤思考、会动手、多学习的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工作难度大,经常在工作生活中会碰到一些不如意,低年资护士更要学会自我疏导,否则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负面作用,严重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因此低年资护士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努力提高心理素质,加强自我修养,保持积极健康心态,勇于接受挑战,正确评价自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对病人要友善、宽容、谦和,恬淡,学会忘掉不愉快的事,原谅自己、也宽恕别人,正确对待家属的不和谐言语,学会适当发泄,倾诉,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不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操作前尽量使自己处于镇静、自信,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以果断、审慎的心态操作,动作轻、快、稳、准。多参加培训和学习,应用自己良好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学习和积累专业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穿刺水平及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树森 护理心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246
[2] 叶天惠,陈锦秀,易永红.儿科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方法的探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68
[3] 彭单云 影响输液疗法的因素与防范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6,8:764-765
[4] 高维波,屈瑞霞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459-460
(1)原发性低血压病
医学研究表明,血压偏低的老年人可因血流缓慢、无力,造成供血不足,致使脑部缺血、缺氧而诱发缺血性中风。所以,对低血压病绝不能大意。老年人平时要加强体能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食物营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还要戒除烟酒,但可酌饮咖啡(有升高血压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不能坐着和趴着睡觉,起床时动作要从容、缓慢,以免发生意外伤害,还应避免长时间的低头或下蹲。慎用镇静安眠药及扩张血管药。中医治疗此病有较好疗效,可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如人参归脾丸、八珍丸、黄芪生脉饮、刺五加浸膏等。还可进行针灸、推拿治疗。
(2)老年性低体温综合征
据研究,降低人的体温有延年益寿的作用,但体温过低也会造成危害,其中老年性低体温综合征就是老年人常见而又易被忽视的一种疾病。
患者表现有畏寒、皮肤苍白、四肢冰凉、不愿起床或有寒战反应及起水疱等。当体温降至35℃时,会出现动作及思维障碍,呼吸频率及咳嗽反射降低,精神萎靡或意识模糊,昏昏欲睡,反应迟钝或不思饮食,不解大便,面部肿胀,心跳缓慢等,甚至突发心房纤颤、不省人事及心跳骤停等危象。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定期测量体温。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或针灸命门穴、关元穴或气海穴等,此方法对人体有温阳补气的功效。同时要戒除烟酒,慎用冬眠灵、安定等药物,还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3)老年性低味觉症
有些老年人进餐时,总抱怨饭菜不香、不合口味,甚至有食不知其味的感觉,家人还以为是老人太挑食。其实,这是老年人体内缺锌的表现。长期下去,极易引起食欲不振,影响营养摄入,造成老年人健康状况下降。人体内锌的总含量虽只有2-3克,但锌在人体内无处不在,作用非常大。缺锌则会降低味觉敏感度,甚至丧失味觉。因此,平时除饮食要适合老人的口味外,还应给老人多吃些含锌量高的食物,如牡蛎、麦麸、麦芽及蘑菇等。
治眩晕先治耳朵里的“小石头”
文/叶依
经常感到“天旋地转”的患者很多,这种眩晕很典型,叫做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这种病的典型症状就是在躺下、起来、翻身等发生改变的时候,出现眩晕。
内耳疾病是引起这种眩晕的原因之一,内耳供血变差,累及到脑部前庭的血流,导致支配人体动感的器官――耳石脱落。在人的内耳有一器官,叫耳石器,其功能是让人感觉到自己的空间位置,比如倾斜、跑动等等。耳石器内有两块胶状膜,上面附有许多微小的耳石,就像一块布上镶缀很多钻石一样。当一些因素导致耳石脱落下来,它就会像沙尘一样漂浮在内耳中,一旦改变就会眩晕。耳石脱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年龄,年纪大了以后耳石就容易老化脱落。二是外伤,头部意外受伤、撞击,都会导致耳石脱落。耳石脱落后,可以通过耳石复位让患者摆脱痛苦,而且这种复位只需几分钟的时间。
人文关怀理念注重对他人的尊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让护生在护理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患儿及家属的隐私权、知情权,也能让护生以更积极的态度来开展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的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文章将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校到医院实习的100名护理专业学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校到医院实习的100名护理专业的学生的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一般资料。这些护生全部为女生,护生的年龄在18岁至2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9.2±1.6)岁,让这些护生进行为期5周的临床实践,每名护生分别管理两张病床,对护生的护理工作进行观察。
2.方法
(1)护理教师要对护生进行言传身教,对学生的衣食住行进行关注,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与护生进行沟通,尽量减轻护生的心理负担,让护生在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中进行学习;(2)老师要努力激发护生内心的关爱精神,让护生观看一些有关儿童成长方面的视频,以便能够在心底激发护生关爱儿童和保护弱小的精神,并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主观感受;(3)儿科护理工作有其独特特点,这就要求老师在护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指导护生如何抱婴儿,并讲解正确的抱姿,针对婴儿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的特点,在怀抱婴儿时应该着重避免婴儿的脊柱弯曲现象发生,并注意保护婴儿的头部;(4)老师要对护生进行实践教学,在护生护理的每个环节都能体现出人文关怀意识;(5)老师要努力提高护生的沟通技巧和沟通能力,让护生在护理的过程中能够适时对患儿进行人文关怀,与患儿进行有效沟通,进而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使患儿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6)老师要多为护生提供临床实践机会,提高护生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知程度,同时,在护理工作中还要时刻关注患儿家长的心理变化情况。
3.临床评价指标
对出院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让他们对护生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价,问卷评分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90分以下为不满意。4.统计学方法实验研究的护理专业学生,其临床所得相关数据均用软件包SPSS15.0加以检验。其中,临床所得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并行卡方加以检验。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为P<0.05,则表明分组后的效果具有明显差异。
二、结果
将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前后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人文关怀后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100%(100/100),远远高于人文关怀应用前,前后差异明显,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人文关怀作为一门医学范围内的理念学科,其重点就是要求护理人员形成一种珍爱生命、维护生命的价值观。人文关怀能够让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将患者放在护理工作的中心位置,拉近护患距离。因此,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其中,能够有效增强护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文章对人文关怀理念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人文关怀护理应用后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100%,人文关怀前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82%,前后差异明显,且本次研究结果与郭瑜洁等人的《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在儿科护理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生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将人文关怀护理融入日常的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强护生的人文意识,转变护理服务理念,从而满足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要求。
总而言之,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能够让患儿最大限度地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怀,进而让患儿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同时,也能够缓解治疗工作给患儿家长带来的心理压力,让患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治疗工作中,降低治疗工作的难度,使更多儿童都能够得到有效治疗,也为更多的家庭带来幸福。
作者:许茜 单位:安徽省淮南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选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于我校抽选2014级护生300名,然后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即研究组(150名)与对照组(150名)。其中研究组护生有150名,包含文科生 46人(30.67%),理科生104 人(69.33%),年龄范围为18-24岁,平均年龄(22.1??.2)岁;研究组护生有150名,包含文科生 49人(32.67%),理科生101 人(72.14%),年龄范围为19-23岁,平均年龄(21.9??.1)岁。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病人无论在年龄、文理科比例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其中对照组护生均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了解《儿科护理学》课程知识点,掌握护理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强化知识的实践运用。而研究组则采用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对《儿科护理学》课程完成教学流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按照教学方向,制定临床经验教学规划,同时结合生活实践将课程内容进行细化并且配合人文理念开展教学;2、强化人文理念知识普及讲座,即如加入人文关怀理念普及讲座,主要以华生作为例子,阐述其人文思想以及个人事迹,同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人文思想感染与感化;3、增加人文教学活动,即如加入人文知识竞赛、护理话剧编排、人文理念辩论比赛等等多种活动,同时可以组织护生进入医院实践实习,从而通过现实的工作深入了解人文思想与理念。
1.3 评估标准
根据本次调查研究,主要将调查评估结果分为以下几个档次,即1、优等学生学习效果显著,能够完全掌握儿科护理学的要点与知识点,能够将知识点与人文理念融入实践过程中;2、学生学习能够达到一定效果,基本了解儿科护理学的要点与知识点,能够将知识点与人文理念融入实践过程中;3、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不了解儿科护理学的要点与知识点,无法将人文理念与知识理念融入到实践过程中。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3.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真实原始数据及平均数据表示,即(x??s)表示,并通过t检测;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则通过?%p2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调查研究分析可见,各组学习效率对比可知,研究组150名护生学习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150名护生学习效率为76.92%;以上各组总体有效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伴随医学的不断完善发展,医疗模式也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医学服务对象开始从单纯生物意义上的人转变成整体化治疗,也就是“生物--社会--心理--环境”为一体,实现自然与人、病与人的统一[1]。故护理模式也相应的出现改变,由原来的“以患者为中心”转换成“人性化服务”,全面诠释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日渐从根本上全面完善医学服务,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诚信服务社会,服务于每一位患者。儿科作为医院的特殊科室,护理工作有着其复杂性与特殊性,不过护理服务的理念是一样的,要想给予患者最佳的护理服务,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关键。
1 儿科护理的特殊性
由于儿科的护理对象所处年龄段各不相同,性格特点存在差异,有着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为了能够提供给每位患儿最佳的护理,护理人员需注重观察每位患儿的特点,选取相对应的护理办法。患儿住院治疗时,陌生的环境人群使他们大多存在恐惧感,一般不会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加上自身的病痛等各种因素的不良刺激,患儿常常表现出任性、焦虑,抗拒治疗,一就医便哭闹,甚至打骂医护人员或就诊时逃跑,导致就医难,对疾病的疗效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不但家长焦急烦躁,而且使得护理工作难度增加,压力颇大[2]。这时候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就十分关键,故儿科护理人员需不断强化培养心理素质,保持较佳的心态,做到因材施教。作为儿科护理人员应恪守护理服务规范,真诚对待家属与患儿,积极热心与之沟通,使其感受到护理服务的人性化,赢得患儿的信任,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2 增强培养心理素质
2.1开展针对性护理对策 儿科护理的对象均为孩子,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各方面条件比较优越,性格也各有差异,要求护理人员注意观察不同患儿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况,了解其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情况,给予其相应的鼓励、安慰,乃至表扬,面带微笑,真诚的与他们沟通,使其消除对外界的戒备。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重视的问题不相同,应给采取适当的护理方式。对几个月的婴儿,大多缺乏安全感,所以家长的配合尤为重要。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请患儿最亲密的人尽量放松陪同,逗他们玩。对于12个月至2岁的小儿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兴趣,护理操作时,可以利用周围的环境或新鲜实物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对于2~4岁的小儿能够理解大人的意思,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护理操作时,可以采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或者分散其注意力。另外,还需依据患儿心理的具体变化适时调整护理方式。
2.2“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热情亲切的对待患儿及家长,消除其对护理工作的疑虑,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让家长放心。对于突况,要冷静沉着,合理解决,并要耐心的解释给家长,告知其具体情况,缓解家长的焦躁情绪,避免医护冲突。
2.3积极应对普通及突发事件 护理人员遇到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如儿科平常工作量较大的静脉穿刺,绝大部分家属都希望护士能“一针见血”,而由于技术操作难度及患儿的个体差异,护士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在未能做到“一针见血”时家属往往会不高兴,焦躁,甚至打骂护士。遇到这种情形,要求护士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尽量化解家属的不良情绪,不要因为家属情绪影响护理操作。又如患儿病情类似但存在差别,若不细心便发现不了,或者患儿较多,抢救紧急,可能出现慌乱情况,此时便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否则极易导致护理质量降低,甚至出现医患纠纷。故儿科护理人员必须拥有灵活的头脑,冷静应对紧急状况,以平和的心态配合医生做好急救治疗工作。
2.4完善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常扮演各种角色,与患儿接触,与家长谈话,与医生沟通等。既要帮助医生实施治疗方案,又需家长的协助,更离不开患儿的配合,故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儿科护理人员,应学会站在患者与家属的立场考虑,应把每位患儿看成自己的亲人对待,不论身份,不看地位,一视同仁。此外,做好日常护理工作的同时,儿科护理人员要积极学习业务知识,学习新的护理理念,不断完善沟通的技巧。
3 心理素质在儿科护理中的意义
儿科护理具有特殊性,主要因为护理对象是孩子,一般父母家人都对孩子十分疼爱,不忍其受苦,当患儿接受治疗护理时,其紧张程度不亚于孩子,此时儿科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特别重要,既要护理好患者,又要顾虑家长的心情,还要选取与之相应的护理措施。
儿科护理具有复杂性,医疗纠纷也相对要多,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学习更多的人文知识,在护理患儿的同时,注意患儿和家长的心理需求,及家庭社会对患儿与家长的影响。护理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身处地的为患儿着想,促使其早日康复。这都需要具备较佳的心理素质。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的影响着患儿及家属。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理员需要从我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积极热情的态度,真诚的对待每位患儿,使他们放松身心,配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4 结论
总之,伴随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较强的业务水平将是直面挑战的必然条件。更应加强服务意识,继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3-4];并且立足岗位,视患儿的利益为根本,最终为患儿的康复作出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润娥.儿科护理中以人为本的思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8):57-58.
结果: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有了显著提升,由85%提升到了97%,并减少了儿科疾病的复发,患儿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提高。
结论: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改善儿科护理质量,可推广人性化的护理。
关键词:人文关怀儿科护理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89-01
人文关怀肯定了人性化生活条件与人的尊严,注重人生存的状况,并追求人类的自由与解放[1]。当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不仅疾病受到了重视,人的个性与共性及心理同样受到了重视;换而言之,不仅要重视个体的生物属性,也要对个体实行人文关怀。将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两者结合在一起,是现代整体护理方法当中的一个重要内涵。本文以人文关怀作为切入点,阐述了儿科护理质量的提升方法。
1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分析
1.1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具有重要作用。因儿科患者为未成年人,其自诉与表达方面的能力有限,配合力、耐受性较差,病情容易发生变化,且愈后难测,因此需要护理人员给予特别的呵护。此外,患儿生病住院,家属会格外紧张与焦虑,因此会更关注医护过程[2]。因此,在护理患儿时,护士应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及基本人文素养,以便能根据患儿的心理状态作出及时的反应,并为其提供适当护理,同时人文关怀顾及到了家属情感方面的需求,能获得患儿及患儿家属的配合与信任,最终达到提高患儿及患儿家属健康意识的目的。
1.2人文关怀可降低发生纠纷投诉及其他医患矛盾的概率。人文关怀的开展,整体护理的实施,规范了护理行为,患儿家属也认可了医护人员,对护患之间的理解及融合起了促进作用,将患者投诉及护理纠纷等问题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2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实施方法
2.1为患儿营造出舒适温馨的病房。以患儿的心理及生理特征作为依据,将病房的整体基调定为天蓝色或粉色,使光线呈现出较大的明暗反差,并为患儿营造出安静的环境,以便使患者得到更好的休息。根据患儿的喜好,可以病房墙上悬挂卡通人物壁画,也可为患儿提供简易的游戏设施或玩具,从而使患儿病房的环境充满童趣及人情味。
2.2耐心解答新入院患儿及患儿家属的疑问。护理人员应做好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并对患儿病情进行耐心讲解,及时提供心理护理,以达到减轻患儿家属焦虑心理的目的。应及时告知护理及诊疗患儿的各项措施,并对护理及治疗的目的进行详细地讲解,以获得患儿家属的同意,使治疗工作能够更顺利地进行。
2.3要灵活掌控各种护理方式。儿科患者多好动、好奇心强,且安静时间较短。因此,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为患儿提供更方便的治疗设施,如在病区走廊上设置长椅,准备可移动的输液架及活动型的塑料小凳,以方便患儿随时起坐及移动;也可采用留置针的输液方法,避免输液针头发生脱出或渗漏现象。采用以上措施,可减少患儿输液过程中的拘束感,为其提供有限的活动空间[3]。护理人员也可以为患儿讲一些童话故事,或给患儿观看有趣的动画片,借此分散患儿对于病痛及治疗措施所引起的不适与痛苦等方面的注意力,进而达到减轻患儿产生焦虑与痛苦的目的。根据治疗的具体情况,适时留一名家属陪护患儿,以减轻患儿所产生的躁动与不安情绪,并使家长的知情权得到满足,从而加强了护患沟通,减少了纠纷[4]。
2.4对各种宣传栏及告示进行美化。儿科患者具有特殊情况,为此,可将科室主要负责人的照片、住院规则及便民措施等通过彩图形式张贴于病房门口,以供患儿与患儿家属随时查阅。此外,可将一些常用的医学知识与常见的疾病的预防措施张贴在过道、走廊上,使患儿及患儿家属都能得到提醒。当患儿病愈准备出院之前,医护人员应做好健康宣传及指导,并为患儿家属提供护士、医生或科室的电话,以方便其电话咨询。
3结果
自我院儿科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后,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有了显著提升,由85%提升到了97%,减少了儿科疾病的复发,且患儿的生活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
4结语
儿童的心理及生理还没有发育成熟,在生活方面也不能完全自理;因此儿科护理的根本要求是满足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要求,为患儿提供愉快及健康的治疗环境;人文关怀为护理人员优化自身知识后,自觉为患者付出情感,人文关怀让患儿在社会精神、心理及生理方面都能够处于一种舒适而满足的状态[5],有利于儿科疾病的治疗及康复,经实践发现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提升其护理质量,因此,为了使儿科护理质量得以提高,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应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融入儿科护理。
参考文献
[1]梁瑞萍,武杰.儿科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性[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4(19):901-903
[2]王春囡.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9,42(30):96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