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儿科护理工作

儿科护理工作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儿科护理工作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儿科护理工作

篇1

为进一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理论技术水平,规范护理管理,结合等级医院工作要求,现将2016年儿科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儿科护理队伍培训建设,提升护理队伍素质

1.按护士年度培训计划做好护士的理论及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2.基本技能培训考核:根据护理部制定的年度技能操作培训计划每2月进行一次培训,培训后科室护士长负责落实全体人员的考核,合格率达90%以上。

3.基本理论培训考核:根据科室需要,每2月组织培训一次科室专科理论知识培训,考核合格率达90%以上。

4.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现状,护士长及专科护士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向护理部申请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专科知识水平。

5、创新护士培训模式。以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求为目的,在低年资护士培训方面尝试新的培训方法。以理论教学、技能培训、病房实地培训、模拟演练等方式相结合,注重实用性、专业的护理技能培训模式。

   二、全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按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和《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最终达到患者和家属满意,社会和政府满意,医生和护士满意的目标。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积极组织开展“天使互助”活动,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护士主动服务的能力,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给予患者悉心照护、关爱、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鼓励患者主动参与个人护理计划的制定,充分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因素,依据患者个性化需求提供主动服务。在做好规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提供全程、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1.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一级质控管理,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基础环节监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2.护士长深入各小组检查、督促、考评护理质量。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3.护理指标完成90%以上,各项指标及合格率如下:

指标

(合格率)

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

病房管理及消毒隔离

护理文书书写

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

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

健康教育覆盖率

合格率(%)

90

90

90

100

100

90

指标

(合格率)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考核

护理服务满意率

护理安全管理考核

分级护理质量考核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

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合格率(%)

90

90

90

90

90

50

指标

(合格率)

手术室护理质量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

优质护理和整体护理质量考核

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内涵知晓率

警示标识正确使用率

不良事件制度知晓率

合格率(%)

90

90

90

100

95

95

指标

(合格率)

跌倒、坠床意外事件处置知晓率

特殊药品管理

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质量考核

合格率(%)

90

95

90

4.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定期分析和研究护理安全工作状况,提出改进意见。对己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认真做好调查、及时上报,组织讨论,并提出处理意见及 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积极听取护士心声,改进工作流程,方便护理工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具体措施为:一是做好啄木鸟在行动计划,多从全方位角度找出隐患,吸取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二是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强调制度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三是强化护士长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四、完善护士分层管理,推行护士分层使用

根据各层次护士的分层标准,能力要求让其承担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并在此过程中给予相应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根据科室床位使用率、护理级别比例适时进行人力资源的调配,最大限度进行人力资源优化整合。根据护士意愿及收住患者情况进行弹性排班。

五、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1.定期召开实习生会议,听取带教教师及实习生的意见。

篇2

1.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定期组织护士授课,实行轮流主讲,进行规章制度及专业的培训。如遇特殊疑难情况,可通过请医生授课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互相学习促进,并作记录。

2.重点加强对护士的考核,强化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以强化“三基”护理知识,50项护理操作及专科技能训练为主,由高年资的护士轮流出题,增加考核力度,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作为个人考评的客观依据。

3.做好低年资护士的传,帮,带工作,使年轻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多学科知识和能力。

4.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护理队伍。不断的更新护理知识。

二、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安全工作长抓不懈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2.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

5.护理部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相关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三、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1、培养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把病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提高护患沟通技能,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2、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经常听取医生的意见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作到真正的主动服务。把“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安全管理的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坚持每周进行两次护理大查对。在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

4、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四、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避免人浮于事的局面

我科的护士比例搭配未达到要求,护士的人员少。工作繁重,护士长应根据科室病人情况和护理工作量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弹性排班,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数,全科护理人员做到工作需要时,随叫随到,以达到保质保量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五、树立法律意识,规范护理文件书写

篇3

二、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全面提高职业素质

1、组织学习《儿科学》,熟悉了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丰富健康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深入到病房,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了用护理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整体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月组织了一次护理查房,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儿科护理年度工作总结由课堂作文网提供!

三、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加强业务学习,技术训练,提高应急急救能力

1、抵年资护士加强了十五项护理技术训练,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技术水平。

2、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训练,工作中老护士给低年资护士做好表率,言传身教,让儿科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得到了发扬光大。

3、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了法律观念,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

四、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使小儿科护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每次操作前洗手,每晚治疗室紫外线消毒,病房空气消毒,严防了医源性感染。

2、严格执行了早班制度,切实帮好了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到位,保持患儿床单清洁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3、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对病人病情做到九知道,在交接班时向下班护士做好了详细报告。

4、配合护理部做好月护理质量检查、夜查房,确保各项护理指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

5、开展了婴儿抚触,拓展护理技能。

五、护理人员较出色的完成护理工作

篇4

面对的是小儿的时候,无论从穿刺、注射到各种用药,都跟大人有很大的区别!在护患关系上也有变化,小孩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所以在每一个治疗上,我们都会跟家长们沟通好!让他们放心,他们才能安心!

篇5

面对的是小儿的时候,无论从穿刺、注射到各种用药,都跟大人有很大的区别!在护患关系上也有变化,小孩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所以在每一个治疗上,我们都会跟家长们沟通好!让他们放心,他们才能安心!

篇6

1.2社会不认可会致使儿科护理工作产生压力: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对于护士的认可程度并不是多高,很多人对于护士这个职业还存有一定的歧视,这无疑会增加护士的精神压力。在儿科中,护士所面对的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婴幼儿,要想达到护理效果,护理人员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心血与劳动,但是这种付出并不能够得到患儿家属以及社会的认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护理人员心理落差的产生,使得护理人员的心理不平衡感上升,这种心理落差的最终的表现形式就是护理工作压力的增加。

1.3复杂的人际关系会致使护理工作压力的产生:儿科护士所面对的不只是患者或者医师,在其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其必须实现和医师、患者、家属以及上级的良好沟通。在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任何一个沟通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儿科护士的护理工作受到影响。尤其是护理人员在和患者家属的沟通中其所承受的压力将会更大,因为儿科护士在整个患儿的治疗过程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家属和医师之间的桥梁,就算家属在沟通过程中以蛮横的姿态为主导,护理人员也得以冷静、和善的态度与其进行沟通,长期的情绪压抑必然会让儿科护士的身心健康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1.4减轻现代儿科护理工作压力的主要措施

1.4.1完善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社会支出会让儿科护理工作的压力得到有效的降低,所谓的社会支持体系就是从社会的角度上对护士职业进行肯定和认可,从整体上提升护士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让护士能够从心理上减轻自我工作压力,为儿科护士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1.4.2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想从根本上使得儿科护理工作的压力得以降低,最根本的做法还是提升儿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只要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强,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家属对护理的要求,那么在护理工作进行过程中将会减少很多障碍。除此之外,儿科护理人员也应该充分的对沟通技巧加以掌握,把护理过程中出现沟通问题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为其压力的减少创造条件。

2结果

通过减压措施的实施,我院40名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都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从而很大程度的促进了儿科护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3讨论

儿科护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对于促进患儿治疗过程的实现有着重大影响,但是由于儿科的特殊性,儿科护理人员往往承受更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和生理都有一定的影响。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发现,减压措施的实施对于减少儿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有着比较明显的效果,工作压力的减少能够极大程度的促进护理工作的效率的提升。

篇7

1.1 独立性 大多数医院夜间值班护士为单独值班,值班者集病区治疗、护理、管理工作于一身,工作量大于白班的人均工作量。

1.2 应急性 夜间入院患者大多为急诊患者,儿科患者夜间最易发生急诊高热惊厥,情况紧急,这些患儿入院即应严格观察、抢救、等紧急处理。

1.3 隐蔽性 夜间护理观察与白天不同之处在于患者多处于睡眠中,不易发现病情变化而导致病情的延误[2]。

2 措施

2.1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应急能力

夜班护士要负责全病区患儿的治疗、护理和抢救工作,还要随时准备接收夜间急诊入院的患儿,并需要为下一班次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这些不仅要求护士必须具备综合业务能力,还应熟练各项操作技术及抢救技能,因此必须加强护士业务培训以提高应急能力。

2.2 恪守职业道德,培养慎独精神

患儿夜间急症多,病情变化快,许多症状不典型,语言表达能力差,病情容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断治疗,这就要求夜班护士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尤其要培养良好的慎独精神。不管有人或无人监督,要做到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按护理级别巡视患儿及观察病情等等。

2.3 注意夜间护理重点,做好夜班病房管理

夜班护士要认真交接班,加强夜间查房,了解全病区患儿情况,重点患儿心中有数。夜班护士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3],注意听取患儿家长主诉,特别留意高热患儿,估计患儿夜间潜在的护理问题,便于及早预防和采取措施。另外,护士应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4],加强病房的安全管理。

2.4 改革排班模式,合理安排班次

根据工作量的多少和轻重,结合值班医生的工作能力等情况,灵活安排夜班人员结构。建立夜班听班制,设置二线班,随时调动协助夜班,减少夜班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2.5 注重护士自我保健,保持精力充沛

由于夜班体力消耗大,上班前要吃饱、吃好、睡好,以保证旺盛体力、精力。

通过临床工作实践,要做好儿科夜间护理工作,不仅要求心理素质好,理论水平高,操作技能好,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思想上达到“慎独”境界。只有深入认真做好夜间护理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周月琴 .护理安全管理应重点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4(01) .

篇8

严格执行各项消毒措施。对用过的锐器(针穿刺针等)应放入防渗耐刺的容器内一次性使用注射输液器和输血器使用后先剪下针头部分用含有效氯1mg/的8消毒液浸泡6分钟以上放入专用的收集带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用后毁形拔下针筒折断可放入专用收集带内由专人负责直接焚烧处理。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输液网套每日消毒浸泡在含有效氯5mg/的8消毒液中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干燥保存用毕终末消毒湿化液应用灭菌水。体温表测量后浸泡在1mg/的8消毒液中血压计袖带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最方便、最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卫生洗手。因为医务人员的手是交叉感染的媒介故要注意手的浸泡消毒病室内应有洗、泡手的消毒液(1mg/的8消毒液)设施特别是工作人员在接触新生儿时先洗手穿工作服戴帽子及口罩用含有效氯1mg/的8消毒液泡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同时在做注射、输液、采血标本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应先洗手操作完后及时泡手并用流动清水冲净要养成良好习惯。

篇9

【关键词】

肢体语言;儿科护理

肢体语言沟通是借助行为、动作、眼神、表情等表达自我的思想、情感、兴趣的一种方式。肢体语言沟通常用于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中,如咽喉疾病无法发音者[1]。近年来,随着人文医学发展的深入,有学者提出将肢体语言护理运用于小儿的护理当中。本科将肢体语言交流运用于儿科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于本院儿科进行治疗的1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男89例,女61例;年龄1~11岁,中位年龄5.7岁。病因:肺炎65例,腹泻47例,肾病综合征20例,哮喘18例。按照患儿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构成、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入院后对照组患儿根据自身病情,接受相应的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肢体语言的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行为动作护理人员注意自身的姿态、表情等,与患儿交流中表情亲切,面带微笑,不应当过分严肃,以免与患儿产生距离感。可适当的抚摸、拥抱等,用肢体行为鼓励患儿,增强其内心的成就感,以更好的配合治疗。与家属交流期间,也应注意行为动作,尊重家属,积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2眼神交流日常工作中,与患儿或其家属交流时,注意眼神诚恳,不应冷淡处理。要多以善意的眼光鼓励患儿,增强小朋友的信心。

1.2.3抚触护理在注射、抽血、换药等医疗操作中,可轻轻抚触患儿额头、手臂等,安抚患儿的情绪和心理,给患儿一些安全感,拉近患儿与医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患儿配合的积极性。

1.3疗效评定标准医嘱接受行为评分标准:①完全抵触:0分,拒绝医治,就医时大声哭闹,不合作,拒绝医治行为。②部分抵触:2分,愿意接受医治,但不配合,表现为部分抵触情绪,但没有大声哭闹,不逃避。③部分接受:6分,接受医治,但表现为部分谨慎,愿意听从医生的建议,但有时会保守,能够正确接受医生的建议。④绝对接受:10分,能够与医护关系和谐,对治疗过程、环境不恐惧,能够良好配合。自制调查问卷进行护理质量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成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层次,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与患儿接受行为评分比较干预组患儿接受行为评分(7.5±1.2)分、护理质量评分(84.2±9.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2.0)、(70.4±1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干预组患儿完全抵触4例,占5.3%;部分抵触13例,占17.3%;部分接受15例,占20.0%;完全接受43例,占57.3%;对照组完全抵触9例,占12.0%;部分抵触16例,占21.3%;部分接受17例,占22.7%;完全接受33例,占44.0%。干预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情况比较干预组非常满意53例,一般满意19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为96.0%;对照组非常满意38例,一般满意18例,不满意19例,满意度为74.7%,干预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儿科患者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有限,且理解能力也无法到达成人的层次。因此,在小儿护理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肢体行为来帮助患儿理解要表达的意思[2,3]。小儿往往缺乏安全感,进入医院这个陌生环境后,一般会有很强的心理障碍,抵触非常明显。因此,护士在面对患儿时,要保持微笑,树立亲切自然的形象,这对于小儿恐惧感的消除意义重大[4]。在和小儿或家长交流期间,可从眼神中鼓励、默许、赞扬患儿,帮助小儿建立配合治疗的信心[5]。对于入院后哭闹厉害,抵触情绪非常强烈的患儿,也可让其观摩年龄较大、表现良好的患儿治疗过程,一方面用最直接的感官消除小孩的害怕,另一方面这也是对患儿的一种鼓励。就诊期间,适当抚摸小儿的额头,手臂等部位,拉近患儿与医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儿接受行为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患儿对医疗行为的接受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0%,对照组为7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良好的肢体语言交流完全可以消除患儿的恐惧,提高患儿的配合度,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雁.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187-3189.

[2]彭书芹,吕振环,王敏,等.影响儿科护患沟通因素及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7):113-114.

[3]颜君素,施玲玲.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7):368-369.

篇10

具体目标:继续开展整体护理,规范护理程序,提高整体护理病历质量,丰富健康宣教内容,更好的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实施措施:

1、组织学习《儿科学》,熟悉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丰富健康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深入到病房,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用护理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整体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月组织一次教学查房,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电子病历及时评价,护士长坚持每周检查2-3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通知到责任护士,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二、认真学习《医疗质量暂行规定》,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具体目标:组织学习医院下发的《医疗质量暂行规定》,认真履行职责,激发护理人员的服务热情,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实施措施:

1、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质量暂行规定》,按规定规范护理工作。

2、在护理工作中做到视病人为亲人,以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为了一切病人为工作指导,认真履行护士职责,提高护理人员对服务意识的认识程度,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3、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士修养与礼仪规范,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上班前举行服装整理仪式,使护士在工作中保持整洁文雅、端庄大方,为给病人提供舒心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具体目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使小儿科护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实施措施: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每次操作前洗手;每晚治疗室紫外线消毒,病房空气消毒,严防医源性感染。

2、严格执行早班制度。切实做好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到位。保持患儿床单位清洁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3、严格执行床头交接制度。对病人病情做到九知道,在交接班时向下班护士做详细报告。

4、严格落实各级工作人员职责。护士长每周二次检查卫生员工作质量,保持病区清洁整齐;每周二次对病人满意度进行调查,确保服务质量。

5、配合护理部做好月护理质量检查、夜查房、双休日查房等制度,确保各项护理指标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

四、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加强业务学习、技术训练,提高应急、急救能力

具体目标:以《儿科护理学》为基础,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加强十五项护理技术及急救能力训练,提高护理质量,培养一支业务技术精,素质高的护理队伍。

实施措施:

1、制定20xx年训练计划,每月组织一次专题讲座。鼓励护士自学并做好读书笔记。

2、低年资护士加强十五项护理技术训练,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技术水平。

3、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训练。工作中给低年资护士做好表率,言传身教,让儿科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

4、大力表扬星级护士及5.12优秀护士,激发护士爱岗敬业热情,更好的为病人提供爱心服务。

5、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强化法律观念,组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

五、强化科研意识,提高护理科研能力

具体目标:依据本科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制定本年科研计划,争取有较高水

平的文章在杂志上发表实施措施:

1、积极给高年资护士创造条件,安排到图书阅览室学习,查阅文献资料,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力争有高水平的。

2、采用激励机制,对有学术论文在杂志上发表或在会议上交流的护士在评选优秀护士及年终奖励时,优先考虑。

六、开展婴儿抚触,拓展护理技能。

具体目标: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全科护理人员掌握婴儿抚触技术。

实施措施:

篇11

1.1护理工作人员与护理患者关系的多重性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的主体是儿童,但是由于儿童的年龄等各方面的问题,导致护患关系并不是直接建立在儿童与护理工作人员之间的,他们之间还有患儿家长。患儿在患病期间,护理工作人员会对患儿进行相应的护理,但是儿童一般都是被父母宠大的,并不会配合治疗,父母在患童的哭闹之下也会对他们没有办法,最后的结果就是暂时放弃护理工作,这样将直接导致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为错过了最佳护理阶段就会对后续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护理工作人员与被护理儿童之间还有的复杂关系就是护理医院的其他工作人员。在护理工作比较繁忙的阶段,除了主要护理工作人员外,其他的工作人员也会伸出援助,但是患儿会对不熟悉的人产生抵抗,这是就会影响工的进程。总之,患儿与护理工作人员之间的多重关系致使儿科护理工作存在风险。

1.2护理期望与现实的差距

儿童的第一责任人是儿童的家长,在护理工作进行时需要家长的全程监护,护理工作也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问,但是由于家长缺乏相应的知识,在护理过程中,患儿会出现疼痛的正常现象,家长会在主观意识里排斥这样的正常反应,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免受这种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正常的痛苦,他们会无意识的组织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患儿家长的潜意识里认为护理工作不能出现这些现象,为就是现实与他们的预期不一致时的正常反应,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做法对患儿的伤害,这样不仅耽误正常的治疗,还会对患儿产生不良的依赖心里,会是他们今后的护理工作更加困难。

1.3护理工作人员与患儿监护人之间缺少沟通

儿科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无论是护理工作人员与护理患者关系的多重性,还是护理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这些的发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护理工作人员与患儿监护人之间缺乏沟通。这些专业问题上,只要护理工作人员对患儿监护人进行认真的沟通工作,这些问题还是可以避免的,这样,儿科护理风险也可以降到最低。

2.儿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的对策

2.1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还有一部分是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欠缺。为了降低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医院进行招募工作室,要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禁止没有真实能力的人滥竽充数,在招募工作结束之后,要对合格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因为知识的快速发展,医院也要对老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2.2患者监护人全力配合医院的工作

在治理工作中出现护理工作人员与患儿监护人之间的矛盾时,应该由院方出面调解,不能让这样矛盾升级,当然更多的是应该让患者监护人全力配合医院的护理工作。俗话说“医者父母心”,要坚信医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患者,并且要相信医生自己以及护理工作人员的实力,相信他们一定会让自己的孩子尽快好起来。如果本着这样的信念,相信他们之间的矛盾会减少,那么儿童护理工作期间的风险也会降到最低。所以极力呼吁广大家长在医院就医时全力配合医药工作人员的工作,只有这样才是能为孩子做的最大的努力。

2.3加强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监护人之间的沟通

篇12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儿科;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30-02所谓优质护理服务,是指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并实行护理责任负责制,从而拓展护理专业的内涵,提升整体护理质量[1]。目前,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全面推进,全国各层医院均在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努力夯实基础护理工作,为患者和社会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我科自2010年4月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和医院的号召,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进行了大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目前我科共设床位70张,护理人员28名,护床比例为2:5;护理人员的年龄在20至45岁之间,其中3名为主管护师,10名为护师,15名为护士,所有护理人员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有5名,大专学历为23名,以上护理人员新老资历搭配合理,有10人从事护士职业5年以上,7人工作3至5年,8人工作1至3年,3人工作1年以下。2.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1为患儿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为了给患儿营造出一种与其身心和认知发展相符的住院环境,我院专门聘请专业设计人员,为我科设计了具有儿童天地特点的住院环境。如病区设有儿童活动室,病房墙壁上装饰有可爱的动物画或其他图画,病室电视播放动画片等,使病区环境感到温馨、洋溢着天真浪漫的童趣,消除患儿的紧张与不安,窗帘和被褥使用温馨的卡通花色作为面料,护理人员工作服打破传统的白色,从而消除患儿对白大褂的恐惧,在患儿病床头处装置传呼机,方便患儿获得护理服务,走廊大厅还设立了“信息栏”,墙上张贴了爱心语、温馨提示、祝福等,拉近与患儿家属的距离,极大地方便了患儿及家属。

2.2加强团队内涵建设,规范护理服务。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礼仪文化,提升护士的整体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爱、自尊、自强、自重,恪守职业道德。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坚决杜绝态度“冷、硬、顶、推、拖”等现象,要主动关心患儿,多抚触、拥抱、夸奖,和家属多沟通,让家属多配合,创建和谐护患关系[2]。

2.3优化服务流程,改变工作模式。对于新患者入院接诊流程、输液流程、检查前后流程等,均进行合理的优化,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积极践行优质服务链,实行无缝隙服务:热心接-耐心讲-细心观-诚心帮-温馨送-爱心访。改变功能制护理模式,实施责任制,落实整体护理,为患儿提供全程、全面的整体护理。我科内70张病床,分成三组,每组有4名护理人员负责,小组成员职责和人员数量为:责任组长1名,责任护士2名,基础护士1名,责任组长在统领本组成员和承担主要责任的基础上,和责任护士一起分担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并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认真观察和准确记录,为患者疾病的恢复提供指导,基础护士仅承担分管床位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从而保证病人的各项护理、治疗落实到位。

2.4加强三基三严的培训。

2.4.1定期组织科内人员业务学习,提高专科理论知识。通过多种形式如自学、脱产、进修、讲座等方法,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不断吸纳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科内护士实行分层管理,针对护士的不同文化层次及学习能力的强弱,指导相应的知识学习。

2.4.2规范各项操作技术。各项常规及专科技术操作每月定时培训,培训完毕进行考核,对不合格者限期予以达标,预期不达标者不予上岗,每季度进行一次护理技术比武,对优胜者进行表彰,每年评选一次“优秀操作能手”,获得荣誉称号者每次予以奖励200元,从而提高科内护理人员的专科技术水平。

2.5树立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实现三个大转变。

2.5.1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将“以人为本,病人至上”的理念渗透到服务的每个环节中,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周到、系统、全程的服务,用最佳的服务理念,最优质的服务增进护患关系,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每月评选一次“优质服务标兵”并将照片挂于科内护理园地,感召其它护理人员向其学习

2.5.2转变服务角色。用爱心、真性、智慧和熟练的技术贴进患者,赢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5.3转变服务方式。为病人提供多层次、个性化、多元化的连续服务,举办病友联谊会、心里咨询等。

2.6加强健康教育指导。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均得到了全民的普遍认识和关注,儿科护理的健康教育需要注重细节,讲究方式。患儿一旦入院接受治疗,我们均给患儿提供全程的健康指导服务,并根据患儿及其家属的文化层次,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2.7完善后勤保障系统,确保优质护理落实到具体环节。通过后勤工作社会化,陪检、领物、送标本等非护理工作都由相关职能部门来完成,让护士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静下心和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里辅导。科内配备必要的基础护理设施,增加沐浴盆、桶、小方凳、电吹风、婴儿推车、雨伞、微波炉等生活设施,方便住院患儿生活的各个环节。3.结果

通过为患儿实施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质量,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个人价值,提升了医院的服务品牌。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的覆盖率达100%,对患儿的出院回访率达100%,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9.5%,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得到提高。4.结束语

篇13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37-01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护理质量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儿科这样一个特殊科室,更需要护理人员的悉心照料。作为儿科医室的护理人员也将面临着非常大的外界压力,如何能够为儿童患者提供最贴心的照顾和服务,提高儿科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水平的整体提高,也是当前众多儿童医院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2、儿科护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重庆当前几所医院尤其是儿童医院儿科护理工作的情况,提出当前儿科护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2.1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差:一方面,由于医院对护士行为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护士大多时候仅仅是按照医嘱,很少主动的去贴近儿童患者,关心他们的生活以及心理、病情变化,只是被动的完成工作,没有主动服务意识,这是造成护理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年龄较小,大多没有独自行为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并且有时不能清楚表达疼痛变化,家长有时也不能24小时陪同,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护理人员的主动照顾和关心。而现实情况是护士们通常没有去履行这一职责。

2.2缺乏竞争机制,护士之间竞争意识不强:目前大多数儿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是:护理工作管理模式落后,不同学历、不同能力、不同职称的护士所做的工作基本相同,没有因人而异,缺乏竞争机制,导致护理工作人员的求知欲和进取心缺乏,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护士之间竞争意识不强。

2.3信息化管理方式落后:信息化管理方式是当前护理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护理人员对一些护理信息进行收集、处理,运用统计学的知识,将这些信息量化,能够反映护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护理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信息量化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总结经验,并供广大护理人员学习和借鉴,避免以后的护理工作出现相同的问题。而现实是护士及管理者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够,没有注重对护理信息的收集和总结,使得信息化管理方式流于形式,得不到落实。

3. 对策

针对以上儿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文献研究,提出以下对策,为儿科护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3.1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21世纪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儿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在于护理人员的培养和发展。医院可以定期为护理人员开展一定的培训,引进国内外一些新的理念和技术,跟上医学技术发展的潮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同时,培养他们主动服务的意识和良好的职业情操,加强监督管理,使得护理人员能够积极主动的为儿童患者服务。

3.2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以信息化管理模式带动护理工作的质量,是提高护理水平的有效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儿科护理信息化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医院需要加强护理人员重视护理信息的意识,学习统计学的知识、计算机处理的技术,掌握将护理信息量化处理的能力。同时,建立信息库,根据护理信息反馈得到的问题,不断的总结和更新经验,方便护理管理人员做出决策,提高管理的效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