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共享经济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216-02
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计划建设5 00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2和2013年分两批开展原有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评审遴选工作。现2 659门国家精品课即使全部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2014和2015年还有近2 500门课程可以跻身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行列,是高等院校精品课建设面临的重大机遇。
目前,黑龙江高校精品课建设在全国仍处于平均线以下水平,现有国家精品课程2 659门中,黑龙江省仅有76门,占全国的3%。特别是在农林经济管理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尚未取得0的突破,农林经济管理类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也处于空白,与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培养优秀农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东北农业大学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农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其课程体系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其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而且关系到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学习热情,对实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同时,这门课程对其他涉农专业学生的作用也很突出,有利于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但是由于教学计划和学时数的限制,学校只将农业经济学课程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为必修课,在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设为选修课,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开展自主学习模式下“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经济学课程的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使农业经济学课程完成以教师为服务对象,到以高校学生与教师为服务对象并兼顾社会学习者的转变。不仅可以鼓励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还可以借助各方优势,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传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建设丰富多样的网络课程资源,涉农专业学生可以通过点击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农业经济学课程,通过习题训练等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作为社会学习者的农户、农业企业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资源了解一些相关应用知识,如农产品期货买卖、农业合作社等,使课程特色鲜明、实用性更强,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
二、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考
(一)完善课程全程教学录像资源
全程教学录像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要指标,教学录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载体,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录像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关键。根据国家教育部文件要求,教学录像要按教学单元录制,声音和画面要同步,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采用mp4格式。目前农业经济学18个教学单元,在课程教学录像内容方面,应注重农业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系统化,同时,面向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把农业经济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加入讲课内容中,增强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增加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的内容,尽可能使用实际数据和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如结合黑龙江省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涉农部分,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专业期刊、专业网站,鼓励学生阅读学术专著,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并注意向学生介绍各种不同学术观点以及尚无定论有待探索的问题,特别是具有理论前沿性的观点,以打破学生过去长期形成的唯一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批判,善于发现新问题,使其创造性潜能尽量地发挥出来。
(二)修改教材、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辅助材料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对教材的要求是选用国内或国际一流同类院校的经典教材或规划教材,目前,与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教材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作为农业院校经济管理学院最为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农业经济学教材建设明显相对滞后。现在使用最多的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3部教材,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内容更新慢,侧重于某些农业经济问题现象的描述和经验总结,缺乏从经济学视角解释农业经济问题的分析等问题,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对教材要进行修改完善,在已有规划教材基础上加入两部分内容,使农业经济学授课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为基本理论知识,即用经济学基础知识解释农业经济问题,一部分为介绍国外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最后一部分以专题的形式讨论农业经济基本理论。
教学辅助材料内容涵盖课程的教案、教学日历等教学文件、课程指导、电子教材、作业习题、试题库、典型案例,重点难点、前沿专题等内容,以学生阅读为对象,这些内容具有基础性、系统性、适应性和易用性等特征,结合课程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
(三)创建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网上互动
通过创建农业经济学网络教学资源,实现网络互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将不再局限于某一时间,某一地点,而是以其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良好的交互、快捷的通信方式,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提供可能。农业经济学网络资源系统应包括以下活动:自主学习、资源共享、师生交流、信息公告,在线批阅、后台管理等功能。主讲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上传、下载教学资源,以达到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多方位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建立教学网络互动动系统,提供了一个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在线向教师提问,把课堂延伸到互动网络平台,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答疑。由于交流信息的公开,可以避免问题的重复,节约了教学资源。此外,由于网络的特性,师生不受空间的限制,在时间分配上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在农业经济学网站中设置信息公告部分,用于及时向学生传递课程信息,如交作业的时间、考试的时间和地点、课程安排的调整等信息。通过教学网络互动系统,学生可及时地将作业上传,而教师也可以及时进行批阅,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节约师生信息传递的时间。
(四)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和考评
为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引导学生适应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将对教学考核方式进行创新。由现在单一闭卷笔试模式转变为多元化考试模式,分散成绩的构成,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努力探索口试、案例分析、实践报告、论文、闭卷、开卷、半开卷、问题情境等多种考试形式,既考核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综合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使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有更大的发挥余地。
三、 结束语
通过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以达到以下目标:一是更新和优化教学资源。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对能反映现有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进行更新和优化,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和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二是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更新完善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容,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三是丰富和完善的教学内容。经过建设,形成能够涵盖农业经济学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特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四是融入最新的实践教学成果。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不断更新,融入最新的教学成果,前沿、热点问题等内容,充分反映课程改革成果,展现课程团队教学风采。
参考文献:
乡成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目标任务
大小春粮食面积4.54万亩,粮食产量1.348万吨,出栏优质生猪6万头,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占45%,耕牛出栏900头,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1.1万人,劳务收入1.25亿元,培训农民工28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6%,达6945元,农村城镇化率提高1.7%,造竹0.5万亩,发展农业产业化专业合作社3个,硬化乡村道路20公里,提灌机具改造20台/140千瓦,新购置农业耕种机具20台,农业机具补贴3万元。完成灵官梯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扫尾验收申报工作,实施好后安、宝合土地整理工程和五桂元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建章立制,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完成扶贫解困人口620人,做好农业综合统计工作。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农村房屋产权确权颁证,深化完善林权确权颁证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1、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宣传工作。
2、建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3、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摸底、公示、确权、颁证等工作。
(二)抓紧做好春耕生产工作
1、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生产是农业工作的关键,村社干部要深入到群众中间,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问题,关心贫困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体的农资问题。一是动员友邻互助;二是协调信用贷款。帮助解决好农用物资,千方百计避免老百姓因买不起农资而延误春耕的现象发生,为农民春耕生产打牢基础。。
2、加强抗旱,注意塘库蓄水,确保农业生产
根据气象预测,今年旱象将持续发展,各村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宣传,增强人们抗旱意识,人人参与抗旱,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能,一是要对现有塘库进一步落实责任,有专人管理,注意蓄水。二是对提灌机械进行检查,该维护改造的要及时维护改造,确保春耕提灌。三是充分利用小型单项水泵的作用,千方百计保春耕。
3、政府加强监管力度,配合工商、物价、供销部门加强对农用物资市场的监管,杜绝伪劣农资流入市场,坑农害农。
4、做好农业技术培训,农技站、畜牧兽医站要加强农业种植技术、畜牧饲养技术的培训,确保粮食增收,畜牧增效。
(三)做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农技站、水管站、扶贫开发办要组织规划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贫连片开发项目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完善工作,争取项目资金发展农业。
2、农机站做好规划,争取项目资金,对乡内提灌机具进行维修改造,确保农业生产用水。组织农机手培训,协助财政部门做好农机具补贴及时发放,做好农机管理工作。
3、加强道路设施建设,做好村道公路硬化规划以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争取国家投入资金和财政奖补资金,硬化村道10公里。
4、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投入资金,建设林区公路。
5、配合国土迅速启动宝合、后安土地整理、协调工作,争取提前完成土地整理工程。
6、做好五桂元村整村推进规划的基础设施规划项目。
(四)注重产业发展,强化示范农业
各村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坝区村做好生姜集中成片规范化种植,岩区村要注意脱毒马铃薯的集中成片规范化种植。
1、继续抓好专合社大棚生姜基地发展,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生姜3000亩。
2、做好以专合组织统一加强对甜橙基地的指导管理,带动整个基地全面发展,确保基地产生效益。
3、帮助葡萄种植专业户成立专合组织,争取各级支持,做大做强该项目。
4、做好马铃薯基地发展,多种“脱毒”优良品种,形成规模产业。完成造竹任务5000亩,零星植树造林9万株。
5、抓好竹产业发展,做好红岩片区绿色长廊和高速路、321国道沿线的竹产业发展。
6、做好畜牧产业发展,一是做好生猪养殖规模户、场发展;,二是做好四坪、谊合、后安村的林下养鸡产业。
(五)加强惠民工程建设,实施农业保险
1、加强宣传力度。实施农业保险,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努力完成水稻保险21500亩,玉米保险4600亩,油菜保险200亩,马铃薯保险5800亩,高粱保险1200亩,蔬菜保险1400亩,蓄水池保险134口。
2、能繁母猪保险6990头,育肥保险15500头,商品林和公益林保险73145亩,农房保险1640户,沼气池保险1000口。
3、小额人身保险参保率30%,力争40%以上。
4、及时发放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
(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扶贫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一是有扶贫互助周转金的村要认真做好资金的发放、管理和账务的上报工作,切实发挥扶贫周转资金的作用。二是做好扶贫解困工作,各村要做好2013年扶贫解困规划,落实好帮扶对象和项目,责任到人,确保2013年扶贫解困人口620人。三是做好2013年五桂元村扶贫整村推进工作,制定好实施方案。结合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农村电网改造和其它项目,整合资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的发展,确保整村推进工作全面完成。四是做好扶贫贴息贷款工作。
(七)做好农业科技培训工作
农业科技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其致富能力有效的必要手段。畜牧兽医站和农业技术推广站要协调配合,做好农业技术培训和畜禽养殖技术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8000人次,畜禽养殖技术培训1500人次,农民工送县统一培训280人,农业机具人员培训150人。
(八)做好农业安全防范,确保农业稳定发展
1、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确保我乡森林资源安全,发放森林防火资料10000份,发放到各农户进行森林防火宣传、张贴,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2、做好人畜饮水安全工作,对已建立的人畜饮水站或池要严格按照消毒处理制度操作,落实专人负责,确保人民饮上安全水和放心水。
3、畜牧兽医站要加强对畜禽的防疫力度。做好畜禽四季防疫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对畜禽产品进行严格检疫,严防病死畜禽产品流入市场,危害人民健康,确保人民生活安全。
4、做好疫情、灾情和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出现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民生产财产的安全。
5、做好农村沼气安全使用知识宣传,印发沼气安全使用常识,禁止随意下池清理,建立管理报告制度。
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原来多数也是农业大县,它们成为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从产业层面看主要也是工业作的贡献。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产业结构是一产、二产、三产比例是11.8∶55.3∶32.9。一产占的比例只有11.8,三产占比例为32.9,二产占的比例最高达55.3,最高的县(市)达77.7。湖南县市之间经济发展的主要差别在工业。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产值较高的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望城县、邵东县、醴陵市、耒阳市,就是因为大力发展工业,第二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高;相反,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产值较低的桂东县、古丈县,就是因为工业产值占的比重很低。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与高度和该县工业发展的水平和高度呈正相关关系,县域工业发展的水平和高度决定该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与高度。由此可见,农业大县完全有必要大力发展工业。
问题首先在于农业大县能不能大力发展工业,回答是十分肯定的。
首先,农业大县有大力发展工业的原材料资源,各种农、林、牧、副、渔产品非常丰富。大米、油料、棉花、大豆、蔬菜、木材、水产品、猪、牛、羊、马、鸡、鸭、鹅、蛋等,都是大力发展工业的宝贵的原材料。农业大县大力发展工业所需的电力、煤炭、淡水等资源现在多数县市也都有一定基础。
其次,农业大县有大力发展工业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一个农业大县一般有二三十万、几十万农村劳动力,其中可以转为工业的劳动力达50左右。且这些劳动力价格低廉,一般一个从事工业的农业劳动力月工资才500-800元,每小时工资3.3元左右。
再次,农业大县有大力发展工业的必要的土地资源。我国土地总的说不算宽裕,但农村与城市比,农村发展工业用地还是有的,农业大县可以充分利用山地、丘陵、荒山荒坡,大力发展工业。
第四,农业大县有一定大力发展工业的技术资源。这些县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比较发达。一个县有几万甚至十几万在沿海的务工人员,他们中有一部份有一技之长,回乡后可以充当企业骨干力量。同时,加强各类管理与技术人员培训、引进,大力发展工业所需管理与技术人材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第五,农业大县中有小部分人员己通过各种途径完成了原始积累,各个县市均有一定的民间资本,每个县市大约有上亿元的工业存量资产,有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亿的城乡居民银行存款。同时,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资本。国家也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放宽对农村贷款额度,这些都有利于解决农业大县大力发展工业所需资金问题。
但农业大县大力发展工业关健在选准发展工业的路子。农业大县的优势必竞在农业,大力发展工业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完全离开这一实际情况去发展工业,农业大县经济发展也会走向歧途。一方面是农业大县的实际,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发展工业,这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创新经济发展思路:找到二者客观存在的结合部,这一结合部就是大力发展与农相关产业的工业,如农产品、林产品、畜牧产品、水产品的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大力发展这些产品的浅加工、二次加工、三次加工、多次加工,如玉米深加工、大米深加工、大豆深加工、肉类深加工等等;大力发展为农村服务的生资、农药、农机、交通、运输、信息、金融、旅游服务业;大力发展与农相关的生物制药、中草药业、保健品业、家电业、房产业、建材业、煮饪业等。
农业大县在把发展工业放在第一位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第 三产业。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必须走专业化协作之路,在各个县市按产品进行分工协作,同一产品有许多县市同时生产又规模都不大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品种在县市进行分工,实行专业化生产。
农业大县大力发展与农相关工业有几个着力点:
一是增强“工业立县”、“工业强县”、“工业富县”意识,以工业的理念和方式发展工业型农业,实施“工业强县”或“加工强县”的发展战略。消除一切不利于工业发展的观念、体制和政策障碍。打破地方保护,在市场准入、金融服务、税收优惠、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支持、保护与农相关工业的创业活动。
二是从各县市的优势与特色出发,确定几个有区域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建立“一县一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体系。不同的县市有不同的优势与特色,专业化的基本点就在发挥各个县市的优势,放大各个县市的特色,这样的专业化就是有根基、有活力、有市场、有前途的专业化。切不可不管有没有优势,有没有特色,盲目搞专业化,这样的专业化是脱离客观实际的专业化,是万万不可搞的。
三是举全县之力培育特大型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以这样的企业大量收购和消化农民的农产品,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销售给国内外市场,实现农产品的高价值。有条件的县市也可以以农业、农村为基础,组建农、工、商,产、供、销联合公司。
四是为与农相关工业发展开创空间。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开放就是要把县域土地、劳动力、资源及水电价低廉及环境条件好等优势,转化为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承接大中城市或其它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建设农产品加工和辅助产品生产基础,延长产业链,培育规模经济。
对农业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水利工程建设,健全的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有利于更好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各种各样的粮食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中有足够的水资源进行灌溉,国家统一修建水利工程,有利于降低广大农民群众农业生产的成本,防止农民在开渠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帮助他们避免了自己开渠灌溉的麻烦,降低他们进行农业生产的经济成本;保证农业生态环境中生物的多样,而且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国家中的水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中的河势,改变农业灌溉的水质和水温,使其变得更加有利于自然灌溉。健全的水利工程更有利于为各种鸟类和水禽类提供更好的栖息地,提供更好的避难所,而各种鸟类又是许许多多农业害虫的天敌,进而更好地保证农业生物链的正常运行,而这则有利于减少农药的使用,进而实现农业的绿色生产,更有利于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于此同时水利工程的部分环保技术措施有利于各种动物的快速成长,有利于各种植物的快速生长,从而有利于维持农业生态平衡,大大改善我国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2防止农业生产遭受洪涝灾害
作为产生农业生产研究人士或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我们都知道农业生产最怕各种自然灾害,尤其是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力巨大,而国家不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水利工程措施,不断建立比较完善的防洪体系,而与水利工程有关的各种措施都这些有利于防止农业生产遭受大型的洪涝灾害,在枯水期或干旱季节的时候,水库可以放水为农业提供充足的灌溉水,防止大片农作物枯死;而在洪水期或将于充沛的季节,水库可以贮蓄多余的雨水并对洪水进行拦截,以更好地防止降水过多或洪水泛滥而淹没大片田地,造成农业破坏,同时贮蓄在水库的水更有利于在旱季的时候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灌溉用水,更有利于保证广大农村地区的安全。
3有利于提高粮食的产量,实现粮食生产的多样化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从而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要求更高,在粮食方面也要求五谷杂粮都要吃,在蔬菜方面也要求进行绿色生产和多样化生产,以保证身体的健康,而这无形中要求农业生产的多样化,要求农业生产的高产量,而作为促进农业生产高产量的重要因素—水利建设便显得更为重要,不断加强水利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产生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害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水利基础的保障,为各种粮食生产和蔬菜生产提供安全保障,改变广大农民群众靠天吃饭的消极现象,提高他们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粮食的产量,实现我国粮食生产的多样化。
4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经济来源
我们都知道一个行业的发展会带动许多行业的快速发展,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水利工程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短暂的时间性的就业,增加他们的额外经济来源,而这不仅有利于自己他们的经济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更有利于使他们有更多的资金来投资于自己的农村生产中,为农业生产提供所需要的种子,化肥,农药以及各种农业生产工具,而这些都有利于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而粮食产量的提高又再一次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经济来源,用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其余的则用于农业生产,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农业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水利工程建设,健全的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有利于更好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各种各样的粮食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中有足够的水资源进行灌溉,国家统一修建水利工程,有利于降低广大农民群众农业生产的成本,防止农民在开渠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帮助他们避免了自己开渠灌溉的麻烦,降低他们进行农业生产的经济成本;保证农业生态环境中生物的多样,而且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国家中的水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中的河势,改变农业灌溉的水质和水温,使其变得更加有利于自然灌溉。健全的水利工程更有利于为各种鸟类和水禽类提供更好的栖息地,提供更好的避难所,而各种鸟类又是许许多多农业害虫的天敌,进而更好地保证农业生物链的正常运行,而这则有利于减少农药的使用,进而实现农业的绿色生产,更有利于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于此同时水利工程的部分环保技术措施有利于各种动物的快速成长,有利于各种植物的快速生长,从而有利于维持农业生态平衡,大大改善我国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2防止农业生产遭受洪涝灾害
作为产生农业生产研究人士或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我们都知道农业生产最怕各种自然灾害,尤其是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力巨大,而国家不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水利工程措施,不断建立比较完善的防洪体系,而与水利工程有关的各种措施都这些有利于防止农业生产遭受大型的洪涝灾害,在枯水期或干旱季节的时候,水库可以放水为农业提供充足的灌溉水,防止大片农作物枯死;而在洪水期或将于充沛的季节,水库可以贮蓄多余的雨水并对洪水进行拦截,以更好地防止降水过多或洪水泛滥而淹没大片田地,造成农业破坏,同时贮蓄在水库的水更有利于在旱季的时候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灌溉用水,更有利于保证广大农村地区的安全。
3有利于提高粮食的产量,实现粮食生产的多样化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从而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要求更高,在粮食方面也要求五谷杂粮都要吃,在蔬菜方面也要求进行绿色生产和多样化生产,以保证身体的健康,而这无形中要求农业生产的多样化,要求农业生产的高产量,而作为促进农业生产高产量的重要因素—水利建设便显得更为重要,不断加强水利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产生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害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水利基础的保障,为各种粮食生产和蔬菜生产提供安全保障,改变广大农民群众靠天吃饭的消极现象,提高他们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粮食的产量,实现我国粮食生产的多样化。
4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经济来源
我们都知道一个行业的发展会带动许多行业的快速发展,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水利工程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短暂的时间性的就业,增加他们的额外经济来源,而这不仅有利于自己他们的经济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更有利于使他们有更多的资金来投资于自己的农村生产中,为农业生产提供所需要的种子,化肥,农药以及各种农业生产工具,而这些都有利于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而粮食产量的提高又再一次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经济来源,用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其余的则用于农业生产,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自2008年开始,因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农民工返乡潮,由此党和政府开始重视农民工返乡再就业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货币、财政政策及惠农政策以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
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一直不够重视,在工作上缺乏创新。在经济工作中,仍然是只重视招商引资,没有把服务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
李亚新认为:“返乡回来的农民工不是包袱,而是财富,并且还能创造财富。”地方政府应重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树立平等的服务意识。
(2)政策信息的宣传不够、传递不畅通。各级政府针对返乡农民工相继出台的一系列就业帮扶政策大多没有有效地传递到返乡农民工群体中,与政府的重视程度不成比例,在政策的宣传上力度也不大。同时缺乏创新,如经常是在市一级的政府网站上宣传,没有充分利用农民工手中的手机平台开展工作,因此其影响力小,宣传效果不好。大多数返乡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居住条件、生活条件的限制,无法便利地获取这些信息,所以,政府针对返乡农民工所出台的很多帮扶政策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应。
(3)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当前关于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内容的种类少,培训组织或机构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培训效果达不到农民工的要求。
2.社会方面
(1)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大量企业倒闭。登封市曾是典型的矿产资源型城市,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了以煤电铝、水泥、耐火材料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以煤矿企业为主的包括以煤炭为能源的电厂、水泥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吸引了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就业。然而随着国家能源政策方针的调整,煤炭产业走向整合,效益滑坡,出现大量兼并、倒闭现象,而其他产业的发展尚不能弥补这一就业缺口,农民工返乡就业面临机会不足的问题。
(2)缺乏技术培训机构和组织。面对产业升级,农民工自身素质过低,因此不能满足产业升级要求,主要是由于大量的农民工都没有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因而,面对部分企业的需求,显得无能为力。这种供求关系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在登封市,与升学教育、招教考试、公务员考试有关的各类培训机构有很多,而与就业技术培训有关的培训机构基本没有,不能满足返乡农民工的实际需要。登封市还有文化旅游这一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具有强大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但目前开发的程度还不够,应在这方面加大针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促进其就业。
二、构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支持系统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方面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众多返乡农民工不可能完全依靠个人力量实现就业。农民工失业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返乡农民工自身的共同努力。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多方共同合作,构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支持系统。
任义科等人认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不足是影响农民工自主就业的重要因素。在影响显著的因素中,作用最大的是人力资本,其次是社会资本,再次是金融资本,最后是物质资本。 因此,笔者依据这四大资本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构建如下支持系统: 以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技能培训)为核心,培育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本;以非政府组织(NGO)为依托,弥补返乡农民工社会资本;以财政政策为动力,充实返乡农民工金融资本;以惠农政策为基点,增进返乡农民工物质资本。
三、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建议
笔者从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支持系统出发,结合登封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1.了解返乡农民工的特征是引导其就业的基础
对返乡农民工情况进行调查,包括人数、年龄、打工经历、性别状况、特长、就业(创业)想法和要求、培训需求等;对当地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劳动力需求情况、市场需求、r业生产特点等情况进行调查。
只有搞清楚这些情况,对返乡农民工的帮扶工作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出台的政策措施才能有的放矢。只有了解了这些特征,由政府举办的职业培训才会更有针对性,对他们就业的帮助才能发挥出作用,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鼓励、引导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行为,使他们实现成功就业。
2.引导返乡农民工实现多渠道就业
登封市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业成为登封市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因此,引导农民工向文化旅游服务业的转移就业成为一种趋势。同时需要各类培训机构对农民工进行有关登封文化旅游知识的培训,为其就业奠定基础。2015年年底,登封市10个乡镇的32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正式开业,这一举措为农产品的销售建立了有效渠道,同时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培训机构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方面知识的培训。
在风险社会,农民工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不断削弱,因此,应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失业保险制度。为此,政府应加大针对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的监督检查力度,使失业保险制度覆盖更多农民工,在促进就业的同时建立起“安全网”。
3.以政府为主导,引导社会多方力量参与,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由上述支持系统可以看出,四大资本的构建都离不开政府的组织与协调。教育资源的分配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专业技术培训机构的建立等,都需要政府的协调与监督;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培育需要政府的各种政策支持;而财政政策、惠农政策更是由政府制定并具体实施;涉及服务农民工就业的诸多职能部门的工作更是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协调,避免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因此,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参与,同时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有序进行。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考虑,农民工再就业教育培训领域处于“政府无为、市场无力、农民工无钱”的状况,使得提供教育培训服务成为政府公共管理领域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政府服务的性质来说,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应该构建一种合作的关系,而不能是领导关系。
4.提高返乡农民工自身素质建设, 增强创业意识
农民工实现就业需要政府搭台,同时也需要提高个人整体素质,提高专业技能,使自身实现由体力型向体力技能结合型的转变。另外,农民工也要树立与时代接轨的创业意识,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中迎难而上,充分利用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创业。同时,要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风险意识教育,使他理性创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要让他们对创业失败有必要的经济和心理准备。
四、结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农民工返乡为解决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的农村留守儿童、老人问题和新农村建设动力不足问题等带来了转机,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的重要性,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努力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制定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参考文献:
[1]贺雪峰.农民工返乡的逻辑[J].中国老区建设,2009(3).
[2]黄 洁,蔡根女,买忆媛.谁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机会识别更具影响力:强连带还是弱连带[J].农业技术经济,2010(4).
[3]张晶双.渭南农民工返乡再就业调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15).
[4]任义科,杜海峰,白 萌.生计资本对农民工返乡自雇就业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5]程新友,王 芳.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基于湖南省武冈市的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6]韩 俊,崔传业.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11):3-8.
[7]赵西华.新型农民创业培植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
[8]阳立高,廖进中,张文婧,等.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基于对湖南省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8(4):89-92.
[9]杨 龙.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农民工“回流”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这次鹤峰现场办公会,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鹤峰县在我州率先进入由农业经济主导型向工业经济主导型转型,尤其是工业支柱产业和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困难和问题,这不仅对鹤峰而且对全州来讲,都是一个必须应对和解决的新的课题,对鹤峰乃至全州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考验。昨天,我们参观了鹤峰的企业和工业园,今天听了鹤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汇报,州直各部门根据鹤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问题都作了明确的表态,最大限度地支持鹤峰县经济社会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鹤峰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土家族文化的高峰,改革开放以来,鹤峰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辉煌
鹤峰县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是一块文化的厚土。在历史上这里曾出现过“田氏”作家群,这里曾诞生了民族英雄陈连升,这里是领导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这里诞生了以李传锋、王月圣等为代表的鹤峰作家群,是恩施州少数民族作家群的主力军,他们这些文学艺术成就,代表了恩施州文学艺术的高峰。
鹤峰不仅创造了土家文化的辉煌,而且在改革开放尤其是建州以来的20年,又创造了经济发展的新的辉煌,有一组数据可以足以说明:全县生产总值由1983年的6333万元发展到2004年的116232万元,增长18.35倍,财政收入由1983年的488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8016万元,增长16.4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3年234元增长到2004年的1618元,增长6.9倍,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83年的64.0:12.5:23.5调整为2004年的37.7:39.7:22.6,尤其是二产业上升了27.2个百分点,率先在全州实现了由农业经济主导型向工业经济主导型的转变。基本构建了以水电工业、药化工业、绿色食品加工工业为先导产业,以矿产、建材为接续产业的特色工业体系,逐步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尤其是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鹤峰人敢为人先,冲破了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思想解放走在全州前列;打破姓“计”姓“市”的思想桎梏,以市场经济为基本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走在全州的前列;冲破姓“公”姓“私”思想障碍,推进民营化走在全省全列;推进“公司+基地+农产”的模式,农业产业化走在全州前列;以水电、茶叶、磷矿等优势资源为依托,走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涌现了八峰、长友、华龙、世为等一批在恩施州乃至在全省有一定影响、成长性强的企业,工业化走在全州前列。可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历届鹤峰县委、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发展,敢为人先,真抓实干的结果,州委、州政府对鹤峰的发展是充分肯定的。
二、鹤峰县率先进入经济转型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务必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建设山区经济强县
第一,鹤峰县要认真研究经济转型时期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为全州县域经济发展探索一条新路
当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进入经济转型时期,尤其是由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转型时期,往往是经济体制矛盾、经济结构矛盾、城乡结构矛盾、社会矛盾管理体制矛盾等各方面的矛盾交织和凸显的时期。鹤峰县要认真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要认真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尤其要重点研究国家的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要认真研究产业发展问题和支柱工业发展问题,研究wto政策和产业外向化问题,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推动城镇化的问题,研究三次产业互联互动协调发展的问题,研究政策支撑的问题,研究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等等,总之,在经济转型时期,要从战略和方向上把握,从战术和措施上应对,为全州县域经济发展探索一条新路子。
第二,在经济转型时期,鹤峰县要以坚持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快鹤峰经济社会发展
有什么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本区域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鹤峰县作为我州率先进入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县,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六大一强”战略,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防止和克服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片面地理解为放慢发展,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简单地理解为平均的、没有重点的发展,把“重农亲民”错误地理解为重农轻工、重农抑商,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肤浅地理解为“好人主义”等四种错误倾向,始终坚持在加快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鹤峰县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要求,把握好“五个统筹”,一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二是要统筹区域发展。鹤峰既要统筹以县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发展,又要立足于湘鄂边区统筹协调边区区域经济发展。三是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既要统筹经济,又要统筹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共同进步。四是要统筹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遵循自然规律,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五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尤其要创新体制,吸引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加快鹤峰经济发展,为建设小康鹤峰打牢体制、产业、基础设施、人文四个基础。版权所有
第三,鹤峰县要大担探索,开拓创新,在体制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要打破一切束缚经济发展的桎梏和枷锁,使各种经济“细胞”活跃起来。一方面,要加快企业的制度创新,在企业推进股份制改造,建立“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建立起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产权单一或一股独大、作坊式生产和家庭式管理的问题,使鹤峰处于成长关键期的一批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建立“政企分开、高效透明、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同时,加快建立公平竞争、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市场体系,使每一个企业在发展中找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现”的感觉。
第四,鹤峰县要争创一流环境,在对外开放上要走在前列
鹤峰在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州前列,外贸出口占全州的一半以上,具备快马加鞭的条件。要紧紧抓住国内外生产要素重组、产业转移以重大机遇,努力加快鹤峰对外开放的步伐。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又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软环境建设方面要争创一流,要按照“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工作标准的国际化、社会服务功能化、行政服务规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和产业发展集群化”的要求,创一流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不仅要“引进来”,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注重其内涵发展,还要“走出去”,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向境外拓展,扩大外贸出口。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把鹤峰建成全省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
第五,鹤峰县要把结构调整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裂变的根本性举措,在民营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等方面走在全州乃至全省的前列
鹤峰要把优化经济结构作为全局性重要举措,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几个主要环节: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以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为原则,加快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三是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努力调整产品结构,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四是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逐步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用政策、法律、市场机制等多种手段,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一是要坚持走山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经济发展要走在全州乃至全省的前列。鹤峰工业发展有较好的基础,已经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特色资源开发为依托,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产业转移,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尤其是在水电工业、药化工业、外向型产业等发展上走到全省前列,当务之急是制定支持工业化发展的政策,把水电工业、药化工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做大做强,尤其要下力气培植以磷化工业为主的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加快建成100万吨以磷肥、磷饲料为主的磷化工业基地,成为全州乃至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版权所有
二是要下大力气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使民营化走在全州乃至全省的前列。当前,鹤峰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上档升级的问题。当务之急是推进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破家庭式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企业,增加一批上市企业。
三是用谋划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使农业产业化走在全州前列。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以大龙头带大基地,建大产业,创大效益。尤其是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一批元公害农产品基地。
第六,鹤峰县要弘扬创业文化,以创业文化推动全民创业
全民创业局面的形成,需要创业文化去推动。鹤峰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钱多当大老板、钱少当小老板、人人想当老板的创业文化,这种创业文化必须大力弘扬,要想让更多的优秀创业者脱颖而出,关键是要形成一种创业文化氛围。要通过创业文化的建设,在群众中播下创业致富的思想种子,培育群众的市场意识,积极引导他们摒弃依赖政府、守土恋家等各种不思创业、不敢创大业的落后观念,倡导勇于吃苦、敢为人先、从零做起的创业精神,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在鹤峰的土地上充分涌流。
三、州委、州政府将加大对鹤峰的支持力度,坚定不移地支持鹤峰的经济社会发展
这次鹤峰现场办公会,鹤峰提出系列请求解决的问题,州委、州政府和州直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对每个问题都进行了答复,总的原则是体制机制问题,鹤峰要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州委、州政府全力支持,尽可能的解决。如何支持鹤峰发展,我不再重复答复意见,我只强调三条原则性意见。
第一,州委、州政府将高度重视、关注和支持鹤峰县的经济转型,每年尽可能地为鹤峰解决几个影响鹤峰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166-02
1 导言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吸收了发达国家的大量投资,并且拥有世界最多的外汇储备,和最庞大的消费群体。虽然中国还没有完全开放自己的金融市场,但不可否认,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的经济走势影响着世界经济,而世界经济的动荡也直接波及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截至目前,在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虽然中国的经济遭遇和表现没有欧美那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糟糕”,但也随着世界经济的集体衰退而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当国内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中遭遇“彻骨寒”的时候,一波巨大的农民工“失业潮”已然来临。
2 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必然性
“返乡农民工创业”是指农民外出打工或经商半年以上,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信息,了解到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而返乡创办工、商等企业。在目前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可以说蕴含了多重的必然性。
2.1 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劳动力过剩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著名的“生死状”事件,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集体化时代的结束,“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从此走上了历史舞台。“”的实施,使得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农村的机械化程度更是今非昔比。近些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原有生产资料已经不足以解决广大农民的“饭碗”问题,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原来转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因为失业返乡,使得本来已经饱和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几近崩溃。返乡农民工通过创业来拓宽就业渠道,消化剩余劳动力已经迫在眉睫。
2.2 返乡农民工具有较强的消费偏好
消费偏好(consumer inertia)是指消费者对特定的商品、商店、或商标产生特殊的信任,重复、习惯的前往一定的商店或反复、习惯的购买同一商标或品牌的商品,此类消费者常在自己的潜意识支配下采取行动。消费者的偏好会受到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环境和地域环境的影响。农民工长期在外务工,多生活于沿海发达地区,经常出入城市的大型商场或购物超市,生活质量相对农村而言有较大提高,难免会形成一定的消费偏好和惯性。而当他们因为全球经济危机失业返乡之后,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实力的锐减显然无法满足这种消费惯性的延续。俗话说,穷则思变。为了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返乡农民工有着强烈的创业愿望和热情。在有一定人力资本积累的基础上,返乡农民工必然展开创业活动。
2.3 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初步完成
农民工长期在外务工,特别是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打工,使得农民工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和资本,学习到了从商和经营的知识,并且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渠道。此外,农民工对于家乡的资源、市场和商机都比较熟悉,更善于捕捉创业机会,而且能够吃苦耐劳,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从业优势明显,可以说已经完成了支持其创业的初步人力资源积累。由此可见,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并不是偶然的以“备用”形式出现的。他们通过接近、了解市场,而后再发展到利用市场。实际上,他们走向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开发社会资源、提高人力资本的过程。
2.4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约有1.3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根据国家统计署的统计数据,近年来有大约500万农民工利用在外学到的管理技术、积累的经验和资金,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创办工商企业。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20%。根据有关测算,一个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将有效解决5至6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因此,如果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将加快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的良性互动格局,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坚信,广大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将会逐渐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3 返乡农民工创业的SWOT分析
3.1 优势(Strength)
返乡农民工创业,就其自身而言优势十分明显。首先是长期在外打工,特别是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打工,使得农民工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知识和一定的资本,并且学会了一技之长。其次,农民工大都能够吃苦耐劳,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建筑、装饰、建材、家政服务、运输等行业具有明显的从业优势。第三,农民工熟悉家乡的环境,有亲人随时随地的支持和鼓励。第四,农民工创业的机会成本较低。如果返乡农民工选择创业,其所放弃的无非是再度外出务工或继续在家务农的机会,月收入上限约2000元,因此机会成本并不高。
3.2 劣势(Weakness)
返乡农民工创业,其自身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资金不足。农民工的初始创业资金来源一般是其长年打工积累的资金,至多在5至10万元,仅仅能够做一些门槛较低的小生意。其次,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根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提供的调查数据,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人员占总数的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第三,农民工社会关系欠缺。而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关系对于创业的成败和好坏确实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3.3 机遇(Opportunity)
党和政府的重视以及市场经济环境的完善,给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首先是党和政府逐渐重视返乡农民工创业问题,在刚闭幕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已经将其纳入议事日程,并特别提出要“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其次,一些有利于农民工创业的方针政策将逐步出台,创业投资的硬、软环境将得到改善和优化。第三,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深化的今天,市场充满了商机,只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和艰苦创业的精神,都可以享受改革放开的成果,通过创业获得幸福的生活。第四,如今的市场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很多行业都出现了细分市场,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提供了大量机会。
3.4 威胁(Threat)
外部环境在给农民工创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威胁。尽管创业的硬、软环境正在逐步改善,但这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还远未达到对农民工优惠、有利的程度,农民工创业还会遇到很多政策上的障碍。其次,融资渠道不够畅通。返乡农民工创业,自筹资金十分有限,融资渠道又不畅通,可谓难上加难。农村金融体系的残缺使得返乡农民工创业无法像城市创业者那样便捷地完成创业融资。城市创业者可以运用的融资手段有:风险投资、基金担保贷款、保单质押贷款、信用卡透支等等,而这些手段在农村市场都难以运用。对于返乡农民工创业者而言,他们所能运用的融资手段仅有向亲朋好友筹借或者依赖于农村地下金融市场(私人钱庄)两种。与正规金融市场相比,其融资成本十分高昂。第三,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创业风险巨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涌现出大量的投资机会,与此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投资风险,这也正是许多返乡农民工面对自主创业而犹豫不决的原因所在。
4 政策建议
从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不难看出,广大的农民工虽然经过了长期的人力资本积累,具备了创业的初步条件,但是要想创业成功确实离不开地方政府和第三方企业的大力支持和扶植。而就地方政府而言,要让从沿海发达地区归来的农民工安心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加强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科学引导,加大政策扶植力度,切实体现出国际经济危机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比较优势。
4.1 强化政府效能建设,切实做好服务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地方政府在实现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要开始着手准备自身的角色转变问题。要从之前的“牟利型领导者”逐步转向“服务型参与者”。不断强化政府效能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审批手续,提升服务水平,切实为广大农民工做好服务工作。对待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要像对待外商一样积极、热情,解决部门关卡多、办事难等问题。要建立和完善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在用地、用工、供电、供水、税收、工商和土地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广大返乡农民工创业。
4.2 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基金”,多元化的解决融资问题
我认为,由于农村市场金融体系的残缺,要在短时间内实现金融机构业务的向下拓展,完成农村融资市场的建设并不现实。在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政府担保,第三方企业支持的模式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基金”,并实现社会化经营和管理。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对不同行业中的农民工创业者和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民工创办企业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与此同时,仍然要加强农村市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合理的农村市场融资平台,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经济,克服农业的规模不经济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资金瓶颈问题。
4.3 开展针对性培训和引导,实现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
广大农民工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返乡创业所选择的企业类型多数是技术含量低、能源消耗高、污染较为严重的。又因为他们本身的管理经验有限,家长式作风突出,十分容易导致企业的管理混乱。其结果是,农民工的创业型企业平均寿命都非常短暂,容纳就业的功能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对返乡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创业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培训和引导,不仅可以提升农民工自身素质,培养创业意识,还可以让他们学习到经营理念、经营风险、企业管理、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并及时提供金融、技术、信息等服务,帮助创业农民工掌握技术,了解市场,寻求商机,规避风险,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
4.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文环境水平
地方政府要突出抓好水、电、路、通信、交通、能源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创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等基地,并使之承载创业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减轻创业者的辅助投资压力。还可以针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和创业项目特点,定期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著名企业家,特别是返乡创业的成功典型开办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宣传国家支持与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帮助他们了解市场发展动态和消费需求,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解决他们生产经营过程中碰到的实质性问题,为他们提供政策和法律咨询服务,真正为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的发展与做大做强出计献策。
参考文献
[1]周阳敏,张甲霖.应对危机战略[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56-57.
[2]阳立高,廖进中.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基于对湖南省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8,(4):58-60.
农业上市公司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纽带,它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良好平稳地发展。目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大都期望通过多元化经营不断扩大公司规模,从而提高公司绩效。那么,现有的农业上市公司规模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如何?如何通过规模发展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这些问题的研究对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司规模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简要文献回顾
关于公司规模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过一些研究。Banz(1981)将1926-1975年在纽约上市的股票按公司的规模大小分成5组,结果发现在美国无论是各资产组合的收益率及其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都呈现出随公司规模的上升而下降的趋势。Fama和French(1992)以1963-1990年纽约证交所、美国证交所上市的股票的收益率与公司规模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美国股票市场中股票收益率随公司规模上升而下降,但Dimson和Marsh(1997)研究发现英国股票市场股票收益率与公司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而非负相关关系。刘志勇(2004)对2000-2002年度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规模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现阶段上市公司适度负债水平应在20%-40%为最好,当资产负债率高于60%时,公司管理者就应该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当公司资产负债率高于80%时,公司就可能处在破产的边缘。赖国毅(2005)选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上证180指数的成分股作为样本股票,研究发现公司规模的扩张与公司经济绩效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但这种相关性是等级相关关系,非线形相关,且二者之间有着显著的不平稳状态,公司出现规模越大,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越低这一不正常现象。魏良益等(2005)以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上市期间作为解释变量分析公司绩效对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与每股收益显著正相关,与总资产收益率显著负相关。每股收益对规模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影响力最大,而资产收益率会抑制规模大增长。高辉、张伟(2005)对2001年的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投资资本规模与绩效呈现负相关。
综上所述,有关公司规模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问题研究出现截然不同的结论。结合行业讨论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关系的文献不多,研究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规模对经营绩效影响的文献就更加少见。
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综合评价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的“农业上市公司”包括农、林、牧、渔各业的上市公司,不包括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为了避免偶然性、本文选取了2001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的28家只发行A股的农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样本数据均来自于巨潮资讯网和证券之星网。
(二)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由于非财务指标通常很难收集相关数据并难以量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在财务指标中,故分析公司经营绩效通常只用财务指标来体现。结合我国现有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和农业公司特点,本文选取了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润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共12个指标建立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得分值
1、评价指标值的选取
笔者以农业上市公司2004年至2006年3年公布的年报数据为基础,计算出各指标数值3年的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数值。
2、综合绩效的计算
(1)标准化处理原始数据。在进行因子分析前,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标准化后变量的方差为1,均值为0。
(2)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
(3)计算互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并计算出各特征值对应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以及累计方差贡献率,具体数值见表1。
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经营绩效评价选择4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到78.85%,说明所选的4个公共因子已经能够较好地替代这些指标对经营绩效进行评价。
(4)运用回归方法求得综合因子得分值。其数学表达式为:
Fj=a1j×X1+a2j×X2+……+apj×Xp(j=1,2,3,4;p=1,2,…,12)
F1、F2、F3、F4分别表示4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值,综合因子F以各因子得分值加权汇总得到:F=0.29267×F1+0.20037×F2+0.19273×F3+0.10252×F4。
计算结果显示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综合评价综合因子得分值差别很大。天音控股公司经营绩效得分最高,约为25.14,其次是好当家公司和顺鑫农业公司,综合因子分别约为10.77和9.49;经营绩效最差的是华龙公司,综合因子得分却为-282.09。
三、农业上市公司规模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公司规模度量指标
从投入的角度看,资产总额是衡量企业规模最主要的指标;从产出的角度看,销售收入是衡量企业规模最主要的指标。Hopkins,H.Donald(1988)认为衡量公司规模的指标最通用的2个指标为企业资产和员工数。Cohen(1996)根据最新的研究文献资料认为衡量企业规模的指标有员工数和销售收入,还包括总资产、净资产、存款以及市场销售数量等。因此,基于大多数学者研究文献,本文选择报告期末员工总数、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和总资产3个指标作为农业上市公司规模的衡量指标。
(二)研究假设
从理论上讲,企业规模越大,生产设备越优良,研发能力越强,营销管理越科学,企业的经营绩效就越高。根据农业公司的特征和规模衡量指标,本出如下假设:
假设1:农业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其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即主营业务收入越大,其经营绩效越高。
假设2:农业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与其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即总资产越多,其经营绩效越高。
假设3:农业公司的员工人数与其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即员工人数越多,其经营绩效越高。
(三)农业上市公司规模统计性描述
衡量农业上市公司的规模的指标值差异比较大。天音控股主营业务收入最高,平均值达到100亿元;香梨股份最低,平均只有4295万元;总资产方面,北大荒最高,平均值达到93亿元;华龙最低,平均只有4.2亿元。员工人数方面,北大荒人数最多,平均达到37659人;禾嘉最低,平均只有44人,具体情况见表2。
(四)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经营绩效综合因子得分值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度量上市公司规模的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账面价值和期末员工总数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1、农业上市公司规模对其绩效影响的模型构建
根据类似生产函数模型,构建以下基本线性回归模型:
Y=b0+b1×ln(X1)+b2×ln(X2)+b3×ln(X3)+ε
Y表示经营绩效综合因子得分;X1为主营业务收入;X2为总资产账面价值;X3为期末员工人数;ε为随机误差项;b0为回归常数;b1、b2、b3为回归系数。
2、利用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由表3检验结果可以看出:F检验值达到5.665,所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0.004,小于0.01,说明总经营绩效与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账面价值、期末员工人数之间具有可信度很高的线性关系。主营业务收入对总经营绩效有正面影响,且在0.01水平上是显著的;总资产账面价值、员工人数对总经营绩效有负面影响,但在0.1水平上不显著。调整的R2为0.341,表明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账面价值、员工人数可以解释34.1%的经营绩效的变化,经营绩效还与其他因素相关。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公司规模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线性关系,但不同的规模衡量指标对其经营绩效的显著性不同。农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对公司绩效呈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总资产账面价值和员工人数与公司绩效负相关,且不显著。
第二,农业上市公司没有注意规模的扩大与经济绩效间的同步协调。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的资产规模扩张有利于经营绩效的提高,但规模的投入扩张超出一定范围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农业上市公司目前资产和员工人数规模已饱和,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在实际经营当中增加主营业务收入,提高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
针对目前农业上市公司的规模状况,建议农业上市公司调整生产结构。资产规模只是取得营业收入的手段,要合理地控制企业的资产和员工规模。建议加强农业上市公司资产管理,全面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提高自身资源专业化深度,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设法提高主导产品业务收入,降低公司经营成本。
参考文献:
1、Banz,R.W.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urn and Market Value of Common Stock[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1(9).
2、Fama,E.F,French K.R..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Returns[J].Journal of Finance,1992(47).
3、刘志勇.中国上市公司负债规模与经营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10).
4、赖国毅.我国上市公司成长中规模与绩效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5(18).
5、魏良益,赵君,肖洪安.企业绩效、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规模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我国部分制造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软科学,2005(3).
所谓夜经济,是以市民和游客为消费主体,以购物、休闲、文化、健身为主要形式,时间上一般是指从晚上六点之后到次日六点之前的各种消费。夜经济是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一种经济。夜经济发展程度是衡量城市开放度和城市活力度的重要标志。夜经济越发达,其城市的经济发展越具活力。
1 发展城乡结合部夜经济与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关系
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主要舞台,是发展和建设最为活跃的部分,是乡村城市化最为迅速的“前沿”,同时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和问题比较集中的区位。城乡结合部互相“插花”地块日益增多,郊中有城,城中有郊;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外来农民工与本地农民混聚在一起,城市、乡村风貌并存交叉是城乡结合部的一大特征。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必然带来耕地被大面积征用、外来农民工不断涌进城市等问题。农民工的市民化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不可否认,农民工也是城市中的穷人。
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Muhammd Yunus曾指出:“穷人不需要我们的同情,他们只需要一只援助的手。以就业的方式给予援助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发展夜经济,并给予农民工创业就业更多的优惠,不仅是帮助农民工最好的手与援助方式,而且是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举措。发展夜经济,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进城农民工就业矛盾,增加农民工就业机会、扩展农民工创业路径,缓解就业再就业压力,改善其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生活质量。而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创业问题,不仅可以繁荣夜经济,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而且有助于减少犯罪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认识到,农民工也将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中的有力推动者,推动城乡经济稳定发展的有生力量。
对于河北省城乡结合部而言,发展夜经济是一块尚未充分开发而又潜力巨大的沃土。发展“夜经济”正当其时,是大势所趋。
2 河北省城乡结合部夜经济发展的主要阻碍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城市要“活”起来、“旺”起来,必须冲破各种惯性思维束缚。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夜经济是将白天的经济挪到了夜间,对经济发展没有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传统观念并不正确,夜经济主要是服务经济,而服务经济最大的特点是弹性大,即如果没有实力或没有有效供给或没有相应的消费环境,人们的这一服务消费也就没有了。比如夜晚休闲健身,如果有条件就可以实现消费,为GDP提供一个增量,而如果条件不成熟,没有有效供给,消费就没有变成现实。由此可见,夜经济不是对白天经济的替代更不是白天经济的分割,而是将潜在的需求变成了现实的消费,是总体规模的增加。
2.2 夜间消费观念有待转变
我省夜经济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与北方人的传统习惯和自然气候有关很大的关系。北方人传统观念认为:下班后主要活动就是在家看电视、看孩子、收拾家等,工作一天后,选择呆在户内;还有人会将夜生活与花天酒地、不务正业联系起来,甚至于未成年人的家长会严格限制。这种种观念使市民的夜生活主要是休闲、锻炼,并不发生经济消费。
2.3 夜间需求与供给不相适应
从供给方面说,从经营者的营业时间看,以廊坊为例,除新开的几个大型超市外,绝大多数商业场所晚九时准时关门,经营者认为晚间经营涉及水电费、从业人员加班费等,增加成本却换不来相应利润,因此放弃晚间经营。
从夜间的需求来说,社会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消费场所太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夜生活的需求,但是夜经济市场显然还满足不了需求者。这就造成一种需求与供给并不适应的现状。
2.4 相关配套措施不到位
相关配套措施不到位,如:开通了夜间观光车,但很多人不知道,乘坐夜间公交的人并不多,运营收入远远低于运营成本;又如:有些超市开通免费接送顾客的班车,但被迫停运;还有,有的地方开辟的夜市一条街,夜市还没旺起来,乱收费已经让经营者不堪重负;以上等等,市民和社会舆论普遍感到缺少适合大众活动和独具区域特色的夜生活场所。
3 促进我省城乡结合部发展夜经济的措施
3.1 强化发展夜经济的意识
要把发展城市夜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作为活跃商贸流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强力推动全省城市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具体措施为:
一、特色农业助力当地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
(1) 建设特色产业新业态。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中建庄园、山下建景区”的发展理念,该把坳上、艮山口4万亩杨梅核心区建成一个自然的生态博物馆。山上按照“种植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公司化”的要求,新建和改造高标准杨梅果园,建设杨梅品种园。果园里新建了游步道、停车场、观光车道等各种休闲观光旅游设施,把整个基地建成一个开放式的大公园。山中建杨梅酒庄,近三年来新建了一品东方、圣仕百诺、青龙界等六大杨梅酒庄,集杨梅果酒加工、产品研发、参观品酒、杨梅历史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
(2)打造产业加工新园区。杨梅生态产业园区,实施“113651”计划,建设1个杨梅生态博物馆,1个杨梅科研中心,发展10万亩杨梅鲜果、万亩杨梅绿化苗木、千亩杨梅良种果苗3大基地,建设6大杨梅酒庄,发展50个农家旅馆,打造10个苗侗风情团寨。三是甘太综合园区,重点发展竹木精深加工。2014年,新入园企业4家,园区企业总数达30家,实现税收8556万元,增长27%。
(3)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重点实施茯苓GAP基地认证、茯苓GMP生产、茯苓系列产品研发、杨梅保鲜技术、山核桃早实丰产技术、杂交水稻高产攻关等10项科研项目。
二、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的有机结合
建立了专业“互联网+农业”创业模式的专业引导机构。靖州县建立了独立的专业性的创业机构――喜乐购互联网电子商务协会。该协会成立于2016年3月16日。是在国家“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下通过对传统市场的广泛调查、研究,对电子商务模式的深度研发而形成的新型电子商务企业。
在公司运营方面,改变了传统依托线下销售的方式,改为线上线下联合供销的新途径,以互联网为沟通客户联系客源进行销售为主线,下线主营互联网培训、农产品收购、仓储,线上线下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打造农产品销售的新路径。靖州是中国杨梅之乡,杨梅是靖州的特色农产品。帮助梅农销售杨梅,为当务之急,喜乐购公司通过2016年的努力,把靖州杨梅销往长沙、株洲、湘潭、北京、桂林等大中城市,实现了互联网带动农产品的销售,摆脱依赖传统单一的销售模式。
在公司宣传方面,不仅依托互联网强大的宣传功能,还将资源与各广告媒体渠道资源进行了有效的对接,在2016年杨梅成熟之时,与湖南电视台《天天向上》、《火星情报局》等电视媒体助农销售节目合作,公司与“快乐购”“淘宝馆”及各大电商平系销售靖州农产品。同时该公司投资拍摄了,靖州首部微电影《杨梅之恋》该部电影以爱情为主线,将“靖州杨梅”与该县主要的风景名胜及风土人情完美结合,从而将靖州的自然景物和人文生活综合展现给广大网络观众,《杨梅之恋》――获得了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让广大群众,了解靖州,喜爱靖州,也了解靖州有这么一帮创业青年
三、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与积极推动
(一)进城务工人员的有效管理
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全面做好务工人员的管理工作,靖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人社局)结合本县实际,明确了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方案。并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拓展务工人员就业渠道、提升惠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务工人员面临的问题,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县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其主要做法是建立健全劳务市场信息网络,加强与各类技能培训机构、用工企业和中介组织的联系与合作,为务工人员提供准确、及时、便捷、可靠地就业信息、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咨询等服务,设立服务联系电话,并向社会公布。
(二) 重视对农民工的创业培训。近年来,靖州人社局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创业就业 ,针对这一群体接受新事物快、学习能力强、创新潜力大等特点,人社局组织了多次培训,仅2015年,开展创业培训4期,培训346人,并进行1期后续服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笔,利用为贫困地区搭建科技平台项目,邀请省内知名高校科技专家来靖给乡村种植大户举办特色产业技术培训班4期。在2016年上半年,人社局新增各类创业主体674个,完成任务数的74.9%,带动城乡就业人数1221人,完成任务数的96.9%(其中带动城镇就业691人,完成任务数的109.7%。
四、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条件日趋成熟
(一)创业主体的自身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
年龄结构上的年轻化、文化程度的普遍提升,他们更早接触互联网,接受能力强,同时也为其理解相关创业政策奠定了基础。
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获取成本的降低使得各种信息网络技术在社会上得到充分利用,这种趋势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也蔓延开来。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除了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外,平时主要都是通过微信、QQ、电视广告、就业创业网站等网络渠道来获取务工或者创业信息。
愿意在当地创业的受访者中,大部分都表示如果返乡创业,自己更倾向于选择农业及农村服务业,利用电商平台发展特色农产品。问及原因,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技术资源是返乡创业所需的重要资源和条件,而当前该行业在当地政策扶持力度大,邻近地区已有成功典型可供借鉴学习,且经济投入相对较少、补贴多,还可结合自家农业和人力资源,见效较快,市场发展潜力大。
(二)创业意愿强烈。调研结果显示,在靖州县或怀化市内务工的均只有15%;在怀化市外湖南省内务工的有20%;而在省外务工的人员达到50%,且集中在广东省,其中广州、中山两市的务工人员共计达35%,此外,武汉市、成都市也有分布。
大部分愿意或者已经在创业过程中的受访者,反映其外出务工期间并没有获得足以支撑其创业的资金,资金积累少,且认为工作的辛苦程度与报酬不成正比。而文化程度较高的、资金积累较薄弱的受访者更愿意在外务工,通过总结和分析,这种情况大致归结于两点原因:一是文化程度较高者一般工资相对较高,务工风险更低、更为舒适、更有保障;二是由于务工所收获的薪酬较低,工作繁琐沉闷,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劳动者务工期间的成就较少,因此创业所承担的机会成本更少。
[参考文献]
[1]王宏伟,李平,朱承亮.中国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发展[J].河北学刊,2014(6),95-100.
[2]张.新型城镇化下农民工市民化遭遇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1),8-9.
[3]欧阳筱菁,石磊.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及其破解[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4(6),16-23.
[4]刘望辉,刘习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困境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29).
[5]肖庆华.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的演变、困境和趋势[J].学术论坛,2013(12),202-205.
[6]李春根,O霞.聚焦“第二代农民工”――第二代农民工问题研究综述[J].社会保障研究,2010(5),41-47.
源自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由于中国经济外向度高、资源型工业比重大、中小企业数量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大。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效益下滑、亏损加剧等一系列情况和问题,不少企业出现了半停产、停产现象。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农民工群体作为中小型企业的主要劳动力,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多人失去原有工作,陷入暂时性失业状态。
徐州地区外出务工的人数在78万左右,其中大部分在长三角地区,所以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本次调研共调查了徐州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517人,分别从年龄、工资收入、学历、2008年9月以来是否失去原有工作、失业持续时间5个方面收集他们的基本信息。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徐州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基本情况、金融危机对徐州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就业策略。
一、外出务工人员基本情况
1.年龄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徐州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年龄分布情况如下:20岁以下占4.0%;20-30岁之间占46.6%;30-40岁之间占21.3%,40-50岁之间占26.6%,50岁以上占1.5%。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徐州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主要集中在20岁到40岁之间,尤其以20-29岁年龄段为主力军,占到外出务工人员的四成以上。
2.学历
根据调查数据,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如下:初中以下占11.1%;初中文化程度占62.2%;中专文化程度占4.9%;高中文化程度占15.9%;大专学历占5.9%。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占总人数的62.2%。
3.工资收入
调查发现,徐州地区外出农民工的月收入情况如下:0-590元为7.4%;590-800元为3.4%;800-1000元为9.5%;1000-1500元为25.8%;1500-2000元为27.1%;2000-3000元为20.6%;3000-5000元为4.4%;5000-10000元为1.3%;10000元以上为0.5%。以上数据显示,徐州地区外出农民工的月收入主要集中在1000-3000元之间,占总人数的80.3%。
4.2008年9月以来是否失去原有工作
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中有36.6%的个体失去原有工作。
5. 失去工作的持续时间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曾经失去原有工作,但都在短期内重新找到了工作,至今未找到工作的人数仅仅占总人数的1.7%。
二、就业指导策略
1.加强就业信息指导
在本次调研中,大部分访谈对象的工作都是通过同乡介绍获得,政府的就业指导功能未见充分体现。这就造成了目前农民工外出寻找工作的盲目性,为了充分发挥政府的就业指导功能,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外出务工人员信息档案。作为劳动力流出地,对有意外出务工人员的信息建档是个重要环节,只有建立明确详尽的个人档案,才能有效地在就业需求与就业供给之间建立良性匹配。建档过程主要收集的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技术专长、就业时长、就业工种意向、薪酬意向、就业地意向等,为今后劳务输出的开展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2)建立就业信息查询系统。就业服务不到位,导致农民工就业信息不足,是引起人力资源浪费和暂时性失业的主要原因。在建立就业信息查询系统的同时,还要主动收集劳动力接收地的就业信息。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本地区农民工主要积聚在长三角地区,可见这些地区是本地劳动力的主要需求源,所以政府应该主动和此地区的就业部门取得联系,以尽快争取到第一手的劳动力需求信息。同时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指导农民工学会使用政府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查询系统,根据本次访谈的信息,大多数农民工根本就没有使用政府部门就业查询系统的意识,即使有少部分知道有此服务提供,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使用,导致政府资源的浪费。
(3)有效利用现代化沟通手段。无论是信息查询系统还是信息档案系统,互联网、手机等现代化沟通手段的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劳动力需求信息,信息更新速度快,普及面广。因此,这些手段的有效利用,可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使政府就业指导职能发挥应有作用。
2.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失业群体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教育程度的个体占失业总人数的72.78%,高中教育程度的个体占失业总人数的13.61%,而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个体仅占失业人数的13.61%。可见拥有基本的专业技能在就业中是很重要的。所以,进行基本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本地劳动力的竞争力,是解决暂时性失业,避免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基本条件。具体措施如下:
(1)激发专业技能培训需求。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民工对培训的需求淡漠,本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虽然也意识到专业技能对失业的影响很大,但是并没有想到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所以,政府部门应该主动承担起专业培训的宣传工作,使农民了解参加培训的好处,激发农民工的培训意识。同时,还应该了解农民工的培训需求,使培训工作有的放矢,切实满足农民工的需求。
(2)建立多层次培训系统。针对农民工培训的特点,建立以政府为主,企业、农民工本人多方参与的多层次的农民培训投资体系。由于农民工对培训的主要担心是费用问题,所以在农民工培训中更多的需要政府的投入。政府可以利用现有资源,承担农民培训的师资和场地的投入,企业可以承担实习基地的投入,农民工承担培训过程中时间的投入。
(3)提升专业技能培训学历效果。政府部门在重视专业技能培训实际效果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专业技能培训的学历效果,在培训过程中注重整合高校教育资源,以及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重视培训过程中的学历认证机制,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开发单项职业能力标准,开展单项职业能力鉴定,免费发放相应的单向能力证书,并与资格证书衔接贯通,推动农民工培训上水平、上档次。实行农民工培训学位制度,提升农民工的学历水平,打造徐州地区农民工人力资源品牌。
3.扩大本地就业需求
金融危机虽然使农民工的就业受到了影响,但危机的背后也有机遇,正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我国政府审时度势,率先做出应对措施,出台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这个计划在促进国内消费的同时,就业情况也会有所改善,这对返乡农民工的自主创业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增加就业渠道。据本次统计结果,徐州地区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制造、建筑、餐饮、服务、批发零售业占91.5%,而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很大部分都投在建筑业和服务业,使得许多论证成功而只欠资本投入未果的项目可以顺利进行。巨大的资本投入必定需要巨大的人力投入,如水利工程、交通陆运工程、初级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的项目,都需要众多的劳动力投入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所以化危机为良机,返乡农民工应积极投身于创业的洪流中。
1 人工影响天气介绍
人工影响天气是在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下,以大气条件为前提,利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工具,对局部大气环境进行改变,以达到预期目的。在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频次最高的催化剂是碘化银,很多地区利用飞机、高炮、火箭等运载工具把碘化银播撒到云中后,使云中过冷却水滴很快转化为成群的冰晶,不断增大并从云底下落,以达到增加降水或消雹目的。人工影响天气是“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轻气象灾害损失和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从我国日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
2 人工影响天气在阜新农业防灾减灾的作用
阜新市气象部门非常重视气象工作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的显著作用,全市气象科技工作者积极投入到科学技术研究中来,《阜新市人工增雨作业区识别技术研究》通过验收,其技术成果完成了转化,在人工增雨中发挥出巨大作用,使人工增雨效率更加明显,增强了人工增雨的防灾减灾科学性和时效性。新一代三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平台应用到指挥业务中,利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对流天气预警,指挥人员对天气系统变化趋势的判断更加准确,保障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科学性。新一代三维人影作业指挥系统的开发应用,不仅能够满足人影指挥的工作需求,而且实现了人影作业规范化科学管理,为阜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1 人工影响天气在农田增雨抗旱中的作用
阜新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是辽宁省粮食主地区的主要基地之一,全地区大田农作物以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烟叶为主。受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共同影响,阜新地区具有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性气候特点,自然河流汇入水资源有限,属严重缺水地区,素有“十年九旱”之说。
人工增雨是一条投入少、效益高、开发云水资源、减轻气象灾害损失、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阜新地区租用一架运-12人工增雨飞机,还有12套人工火箭增雨发射装置18个火箭增雨作业点。阜新地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科研活动,经过两年的科学研究、开发,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科研任务,《阜新市人工增雨作业区识别技术研究》通过项目验收并完成了成果转化应用。阜新地区采用该项目技术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雨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明显提高。两年来,采用新技术开展火箭人工增雨作业40多次,发射增雨火箭弹1000余枚,累计增加降水量7亿多立方米,与采用新技术前相比,多增加降水量1亿多立方米;创造经济效益近4亿元,与采用新技术前相比,增加经济效益近9000万元。
宝贵水资源的增加,对全市抗旱救灾、农业丰产丰收和农经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等提供有力支持,创造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对阜新农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进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作物防雹减灾中的作用
人工防雹就是采用人工干预的办法,对局部地区上空可能产生冰雹的云层施加影响,使云中的冰雹胚胎不能发展成冰雹,或者使小冰粒在没有变成大冰雹之前就降落到大气下垫面。
阜新地区采用爆炸法和往云中播撒成冰催化剂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措施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利用三七高炮向冰雹云的中部和下部大量集中轰击人工防雹炮弹。炮弹爆炸能在一定条件下影响云中的垂直气流,进而改变冰雹云的自然发展过程;另外爆炸也能引起过冷水滴的冻结,,人工防雹炮弹爆炸后播撒催化剂,在冰雹云中产生大量的人工冰核,它们和自然冰雹胚胎争夺水分,限制冰雹长大,使云中水量分散到大量的人工冰核上,结果每一个冰雹胚胎都不能长成对农作物有损害的大冰雹。
阜新地区现有人工防雹高炮42门,规范化作业站点50多个。人工防雹作业借助先进设备,采用科学的作业方案,提高了防雹作业效果。综合分析表明,阜新地区人工防雹工作的开展,,减轻了冰雹给农业带来的不利的影响,使冰雹灾害损失每年都有所降低。
3 近年来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对开展作业人员定期培训教育,特别是对新增的作业人员,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更要对实践技巧和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学习,在模拟操作中安全无差错后,才能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作业流程,加大生产安全检查力度、制订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强调操作安全的同时要做到人员、装备、弹药、作业场地的全面升级,确保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及时、有效的开展。
3.2 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科研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建立飞机增雨保障中心、人工影响天气实验室等。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推动新装备、新技术不断创新。建立并健全科研激励制度,着力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并加强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今后人工影响天气科技化作业奠定基础。
3.3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地方人影编制
各地方人民政府应该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为防灾减灾重点工作来抓。并定期、定向的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而做好人工影响天气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尽快落实地方人影编制,以保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相关经费包含在财政预算中,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可以正常运行。将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引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能够使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
3.4 加强科普宣传
人们对人工影响天气知识了解甚微,在宣传中,要先了解人工影响天气的内容,以及对他们社会生产活动的影响和人工影响天气的安全与效益等诸多问题。使更多的人了解人工影响天气的基本知识,这将有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有效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生活损失,努力营造促进其健康发展的礼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