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学英语教育

医学英语教育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学英语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医学英语教育

篇1

二、医学英语教育改革策略

公共英语四六级不再作为医学生是否能顺利毕业的衡量标准,应开设相应的医学英语四六级来促使学生学习医学英语。有40%的同学认为口语是英语学习方面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同时也要设立一个权威性、关乎学生将来就业的口语测试考试,这可以迫使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英语上。另外,作为医学生的第一年,英语学习的重点还应放在公共英语上,在大一继续巩固公共英语基础,然后再在大二开始由浅入深地学习医学英语,阶段式的医学英语学习可以让医学生更能接受。38%的医学生认为阅读英语小说有助于他们学习英语,还有30%的医学生认为开设英语角能让他们对学习英语更有兴趣,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阅读和交流方面更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把这两方面的内容加到平时的课堂中。医学英语的改革其实更应放在大局的改革上。最重要的是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和医学英语教育观念上的改变。要做到中国医学事业上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医学英语人才不可缺少。因此,在各大院校开设医学英语教育专业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很多人对医学英语抱着费时费力又不赚钱的态度,所以不想从事这项工作。对这个问题,国家政策必须进行一定的干预与扶持。有40%的同学认为医学论文及著作的编写在医学英语的学习中不太重要,这对中国医学论文及著作在世界性重要刊物中的刊登极为不利,所以部分思想干预也极为重要。中国在医学英语改革与推广方面做出的努力还很不够。既没有宝贵的实践经验也没有有力的相关政策。在球一体化而使国际合作更为突出的当下,医学英语改革与推广已极为迫切。

篇2

以上囊括了人体解剖十大系统的相关知识阅读。最后两门课程是《医学英语翻译》及《医学英语写作》,该两门旨在培养医学院学生的翻译与写作能力,以实用和实践为主。翻译部分以各种医学文体为例,讲授英移互译技巧,写作部分引导学生用英语练习多种医学文体的写作。《大学医学英语翻译与写作教程》对医学院校研究生、本科生提升医学英语应用能力颇有帮助。然而,经过对学生的参访调查及课堂观察,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懂,并且趣味性不强。在以上传统授课上,西安医学院医学英语教研室做出以下教改:

(1)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更为规范、结构化,而网络和多媒体则更为生动、更为鲜明。将传统的板书教学和现代网络、多媒体有效地结合起来能够扬长避短、互取所长,老师能更有效的传递知识信息,学生亦能更有效地吸收课堂内容,学生能够以一种感性生动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现如今,网络能够提供海量的信息并且具有更新速度快、图文并茂、鲜活生动等特点,但是网络信息资源上的有效教学信息内容难以筛选,所以,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面对海量信息资源时,务必进行准确筛选。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模拟医院情景对话,能锻炼学生基本的应用交流能力。可以设计情景对话或短剧表演,诸如患者问诊情景、医生与病人的对话、病历讨论等情景。但是在所有这些活动之前,必须提供相关场景的语言支持,即相关医院场景的用词及表达习惯等。可建议同学多观摩此类视频资料,比如:医务剧《急诊室的故事》、《豪斯医生》、《实习医生格蕾》、BBCDiscovery医学健康系列等,选取其中和医务方面相关的内容和学生一起听对白,然后进行配音表演和比赛。还可以采用VOA慢速英语的HealthReport材料,让学生进行听写或跟读,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听说能力。

(2)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由于医学英语课程知识量大,并且较难吸收消化,与大学英语课程相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不尽人意,所以传统的医学英语课程主要是以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为主,多采用大班授课、由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的形式进行。我们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医学英语教学在一个积极活跃的环境下以学生广泛参与、积极互动的方式来实施。在医学英语的学习首先应从医学术语词汇学习开始,要让学生明白专业英语词汇和公共英语词汇的主要区别就在构词法上,可通过制作FlashCards交互式单词卡片,使学生了解医学英语术语特征和构词法,具备不用词典猜词义和自定读音的能力。

篇3

一、引言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1],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

与EGP相比,专门用途英语有四个典型特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3)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上;(4)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2]。由此可见,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性高。它可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使其达到在某一学科或行业内使用英语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各项工作。因此,国内外外语界对ESP教学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关注。

二、医学院校开展专业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教育界已经普遍达成了一个共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应由基础英语教育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向转变。我国英语专家章振邦教授明确提出:“需要对我国外语教育作战略性的调整,要点是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全部下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以便学生进入高校时便可专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3]程雨民教授也强调指出:“我国面临外语教学转型期,即基础外语教学的重点将由高校转到中学,中学培养基本外语能力,高校结合专业进行提高。[4]”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钱三强亦指出:“学习了基础英语之后,便要立即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专长,转到专业英语的学习和阅读上来[5]。”

(二)英语学习的现实要求。英语学习必须学以致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英语教学应具备更多的专业性。基础英语教学只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语言到使用语言的转换,培养外语和专业两者皆通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随着医学教育、医护行业日趋国际化,医学院校越来越注重提高医学生获取最新医学资讯和与外界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因而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提高迫在眉睫。

(三)院校和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求。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求已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作为培养医护人才的院校,在全球化进程中,医护人员对外交流、对专业领域先进知识的学习与借鉴,没有专业英语知识的支撑是无法实现的。比如,能够查阅英文文献,听懂英语学术报告,在临床上能书写英文病历,撰写英文医学论文等,这就需要医学院校的学生除了具有基础英语知识外,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英语知识。

三、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状况

虽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正式提出了“专业英语”的名称,并规定为必修课,但是专业英语教学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着问题。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从课程的设置、课时的分配及考试内容的比例等,我们不难发现基础英语教育贯穿始终,医学专业英语教育只是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即使学生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其英语教学仍按部就班地采用基础英语教学模式,加之医学专业课程任务重,进而导致医学生出现厌学情况,专业英语教学难以保质保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众多英语基础扎实但缺乏实际专业英语运用能力的学生。他们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能够查阅一般英文资料,但查阅英文医学专业文献和用英语撰写医学论文及文摘的能力较差,在临床上无法书写英文病历,无法用英语进行主业讨论交流。

四、医学专业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

医学专门英语的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扩展,其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培养通过英语获取并交流专业知识与信息的实际能力[6]。但专业英语和基础英语又存在显著区别。医学专业英语有自己的词汇特点、句法结构、篇章框架,有自己的表达方式、特有的概念和理论。以词汇而论,医学专业都有自己大量的专门用语和专门词汇,即使是所借的共核词汇也有自己严格的定义和确切的内涵意义。在医学院校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使之有效衔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在课时结构的处理上,必须把医学专业英语教育作为完整的大学专业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合理安排课时,杜绝随意现象。通常情况下医学英语仅以选修课形式在高年级开设,课时大多为36学时或54学时,绝大多数采取大班上课。开课时间较晚,课时不足,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因此有必要在基础英语阶段,即大学一、二年级,适量引入专门用途医学英语教学,让学生更早接触专业英语。

(二)在课程设置上要难易结合、突出专业。对于基础还不扎实的学生,主要还是学习基础英语;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应当尽快让他们进入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扩大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突出“学以致用”。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对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应该运用学英语、学专业知识、训练专门用途英语表达能力“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体现并加强其实用性。医学专业英语课程应当主要包括英文病历书写,英文医学论文摘要和英语医学应用文写作,药品说明书的翻译,医患、医护对话等。

(三)专业英语教材的选用要得当。选编适当的医学英语教材是学生掌握专业英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著名语言教育理论家克拉申(Krashen,1985)认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大于学生目前语言能力(i+1)的信息输入量,同时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心理障碍最小的状态下自然习得语言。适当的语言输入和适度的情感过滤可以激活学习者的二语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促进其语言习得,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7]。基于克拉申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在选编教材之前,一定要作需求分析,确定学生目前语言能力和对专业英语的需求。选材上,其内容专业性不宜太强,但语言上要有代表性,尤其要有医学专业方面的常用词汇和一般医学科技文章的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等。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应该密切合作。专业教师负责选取合适的原版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给英语教师一定的专业指导和帮助。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简化文章,使其符合或略高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医学英语学习可以分为:①医学词汇语学习(医学词汇的词根、词缀、构词法),②医学英语听说技能训练(包括问诊、医生与病人的对话、病历讨论、医学报告等),③医学英语阅读,④医学英语书写训练。例如,开展英语查房、英语汇报病史、英语病历讨论等模拟情景操作练习;引用原文版的病例分析、医学应用写作等文章作为临摹本,分析医学英语文章特定的术语和语法特点并组织学生进行临摹写作[8]。

课后练习的编写不仅仅有专业知识的问答题,更重要的是突出英汉翻译和摘要写作等语言练习题。

(四)要健全和规范专业英语的考核手段。作为英语教学中独立的一个分支,专业英语的考核应单独设置试卷,其考核的内容必须以考查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注重英语语言技能的应用性和情境性;注重运用英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注重运用英语解决与所学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和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

考核与评价形式应该多元化,采用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加强医学专业英语的学习。平时通过课堂表现,如实际操作、情景表演等和课后作业对学生学习作出动态的评价,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期末采用综合考试对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英语应用能力作出终结性的评价[9]。

五、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大学进校新生的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专业英语教学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在当前过渡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只有实现了英语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教学的完美衔接,才能使学生在高年级进一步加深和增强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飞跃,达到语言学习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and Water,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冯志杰.汉英科技翻译指要[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6-26.

[3]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2003,(4):1-6.

[4]程雨民.入世形势下的外语教改[J].外国语,2002,(6):10-12.

[5]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6]白浞,熊荣敏,李玉连.医学英语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3):48-49.

[7]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 Implications[M].New York:Longman,1985:440-446.

篇4

二、模块化教学的实施与探讨

通过对医学高等院校本科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医学高等院校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已经从学以应试型转变为学以致用型。大多数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是提高英语的日常交流和综合应用能力。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从事医学科研及学科国际交流的能力。然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欠缺已经成为制约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障碍。结合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本课题组提出了模块化教学理论,以帮助学生从听说,读写,翻译和综合能力等方面来实现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本研究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医学院校的本科生进行了英语学习的需求分析调查,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继而开设合理的英语课程,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并利用这门语言深化专业课程的学习,实现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1]。首先,该研究将模块式教学理论应用到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设定了在各个年级分别侧重“听说,读写,翻译和综合能力”等培养目标的四个教学模块,在保证各模块自身相对完整性的同时又实现了模块间的有效衔接和合理过渡。听说是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基础,听说训练跟上了可以有效地带动读写译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加强听说技能训练是使本科生阶段英语学习继续深化的必要措施之一[2]。根据对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反馈的情况显示,强化听说技能训练不但加强了学生运用英语和应试的基本能力,同时还起到了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形成积极主动同时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的作用。针对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重知识,轻实践的不正确指导思想和学习方法,我们在教学中着重强调英语学习作为工具学科的实践性和实用性。通过对医学院校学生的需求分析,本研究构建了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体系的设想。这一研究初步设立了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公共医学英语教学阶段,即教学重点为读写能力培养兼并医学人文英语教育,专门用途英语阶段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提高阶段,即分别重视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和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其目的是探索并建立医学院校科学,立体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而推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展开和发展。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学英语基础课程,主要侧重学生听说等语言基础知识的训练,并把这一阶段的教学分为语音强化教学,听说强化教学,读写强化教学三个小模块。在这一板块中,同时建设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构建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完善网络自主学习教务管理系统,优化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体系。采用教师课堂面授和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大学二年级作为一个过渡阶段,开设大学公共医学英语,即医学人文英语教育。本阶段教学目标定位为读写强化,兼顾听说,同时将医学人文教育纳入到教学中,旨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基础英语到医学专业英语学习的过渡,为学生进入医学专业英语的学习做好铺垫。选取的教材主要侧重医学人文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结合医学小论文等写作方面的输出,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一方面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强化训练,另一方面也通过医学人文知识的渗透,让学生切实的将医学专业与英语学习相结合,在兴趣和需求的引领下,完成由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的平稳过渡,同时学生可以坦然面对专业英语,教师也可以放心增加教学难度,为最终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努力。大学三年级主要侧重医学专业英语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涉及英语语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和医学文化知识三方面,对于这一阶段的英语教学可分为三个小模块:医学词汇强化教学,医学英语翻译强化教学以及医学英语写作强化教学。这三个部分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辅助,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大学三年级之后为大学英语教学提高阶段,通过多元化选修课的开设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的提升,使得学生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领域的英语交流能力上一个新的台阶。本阶段选修课的开设分为公共英语和专业医学英语两个方向,其中公共英语选修课开设方向为英语专项技能训练,如英语报刊阅读,实用翻译技巧以及考研英语,托福等培训课程,专业医学英语选修课开设方向主要包括医学英语听说,写作,阅读,翻译等课程,旨在为其就业后利用英语进行相关领域医学研究铺平道路[3]。

作者:吴微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二、大学英语教育与医学人文融通教育

首先,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以听、说、读和写作为基本技能的。语言的表达有赖于语言的习得,而学生语言的习得最终途径是阅读。阅读能力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对于一个人的理解、领悟和换位思考的能力有着重大意义。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阅读并不是单指阅读本身,而是借鉴英语专业阅读课的教学方式,包括辅助阅读的各种不同的英语训练活动。另一个方面,现代医学鼻祖希波格拉底说:“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联系,除开冰冷的数据和医生对疾病表征的主观判断,主要来自于相互之间的沟通。诊断过程中,病人要会描述,医生要擅长分析。但事实上,不是每个病人都能很好地表达自己。这种情况对医护工作者的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要准确地诊断疾病,解决病人的问题,就要更有效地调动语言能力和病患进行更好的交流,并学会用这些理解能力调节自己,提高自身人文精神,为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作出努力。据以上分析得出,一方面,从医患沟通的角度可以看出语言能力对医学生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从大学英语教学的角度,阅读文学作品正好是语言能力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这就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有关医学的外国文学作品,把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医学生大学英语教育找到了一个可能的入口。

(一)有关医学的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有助英语学习

1.发挥医学生医学专业背景优势,降低英语阅读难度,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

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学者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阐述了阅读者具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即使语言偏难,理解也能得到保证。对于医学生来说,外国医学小说选段的阅读是有一些难度的,但是这些材料有关于医学专业,他们完全可以发挥专业背景知识,对它们进行很好的吸收。同时,这些小说片段丰富了大学英语课堂内容,又因为涉及医学生熟悉的领域,对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也能起到重要作用,这就调动了医学生本身的专业知识服务于英语学习。

2.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突显英语语言交际功能

英语学习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有关医学的外国文学作品在英语教育中的阅读和应用(即大量单词、短语、语法的输入)可以对学生基本的英语技能的提升提供丰富的内容,为他们英语口语交际提供有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材料。同时,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输出练习。笔者借鉴国内学者有关英语输入和输出的研究将其分为两个方面,即口头输出和书面输出。口头上,定期组织有关所学内容的口语心得交流、病人日记朗读和配音大赛。书面上,对所学作品片段进行个人改写,或写读后感和学习汇报。这些基于阅读作品的不同形式的输出,可以为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书面表达提供一个平台,使得英语的语言交际功能真正突显出来。

3.营造医护工作情景,拓展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学生共情能力

首先,医生作家的作品和描述医生的作品涉及一定的医生工作情景,表达了医生的职业观念和人生态度。医学生容易在阅读中得到从医生视角看待医学事业的直接体验,这对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志向起着间接导向作用。不仅如此,其中某些作品的选读,还可以增加医学生的专业知识。例如医生作家柯南.道尔的作品《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选段的阅读和赏析,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化学知识和古老病症的描述对扩展医学生专业知识面有所帮助,而且推理情节本身带有逻辑性,对学生思考角度的转换也具有启发意义。如果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成为一种能力,将对医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和职业生涯中对病症的分析诊断能力产生很大的裨益,并且对增进医患沟通和提高医学人文精神也具有现实意义。其次,选择那些讨论疾病、衰老、精神、健康、死亡和等待死亡的命题的作品,就是为了要医学生间接地经历苦难和死亡。

如阿瑟.克莱曼在《疾痛的故事》开篇将疾病、疾痛分开,并提到医生的世界是观察、记录,病人的世界是体验、描述。阅读有关病患经历的小说能为医学生从患者角度体验疾痛本身提供了情景。例如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夜色温柔》是作家在自己身患重病,又守在患病妻子的病床前写下的,在某种意义上是他身体、心理病痛的再现。阅读这类的作品可以让医学生间接体验病痛,感悟病人患病时的理解需求和情感变化,帮助他们从医护工作者的世界迈入病人的世界,对疾痛抱有更深的同情,对减轻病人痛苦提供更大的帮助。最后,描写医院工作人际关系的作品,例如阿瑟.黑利的《最后诊断》则为身在学校象牙塔内的学生提供了医护工作者自身生活状态和理想追求的现实模板。因此,这些有关医学的文学作品恰好弥补了医学生对真正医护工作的复杂性了解不多的缺陷,让他们在其中阅读到医学人物的百态人生,帮他们在毕业前积累更多处理医患关系的经验,使他们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从而对医学事业抱有更大的热情。总的来说,这些有关医学的外国文学作品在大学英语中的学习借助英语语言承载医学人文素材的方式,实现了英语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医学生既可以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习得语言,又可以徜徉于文学作品中,得到医者人文情怀的自我洗礼。

(二)面临的问题

显然,这种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对丰富英语课堂内容,提高医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有一定帮助,在医生人文素养层面上对改善医患关系也有一定实际意义,但这一教学模式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大学英语教学的应试考察来讲,大学英语四六级还是一个硬性指标,课程内容和大学英语学习阶段所要达到的基本技能水平相适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对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实际的应用。医学生们是否喜欢把医学人文思想融入英语教学、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普遍的英语水平能否和这种教学方式很和谐的配合,都需要实践检验。

3.中外语言的理解偏差。众所周知,两门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一定理解的偏差。医学生是否能够得到原汁原味的外文阅读理解感受,并让这些作品从语言外壳上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基本技能,从语言内容和文学内涵上内化为他们的精神财富和医患沟通能力,这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投入度和学习悟性提出了一定程度的要求。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223-02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教学主张源自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普通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EGP)与ESP有着本质的区别。EGP以教授语言技能为目的,侧重听说读写译各方面实用语言技能的训练,而ESP是以英语为手段,借助该语言学习和运用专业领域知识内容。正是这一本质区别,决定了ESP在教学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用、师资的选择等方面均与普通大学英语教学迥然不同。我校是一所医学院校,一直重视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与教学。然而多年以来,大学英语的教学仍以基础英语阶段教学为主,教学主要涉及词汇、语法等常规内容。医学英语(English for Medicial Purpose,EMP)是ESP的一个重要分支。近些年来,我校针对自身的特点,重点开设医学英语课程,作为大学英语课程中继公共英语后的重要课程,这对于医学生获取最新的本专业的研究动态,了解国际医学发展动向,进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均至关重要。我校成人教育学院招收的学员多为各医院在职医护人员。对此,成教学院从2009年开始,在三年级函授本科生中开设医学英语课程。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收获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一些深层问题。笔者现将本校成教学院医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对医学英语教学的进一步调整和改革提出一己之见,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我校在成人教育医学英语教学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医学英语教学存在两个常规瓶颈问题,一是课程的设置,往往在几年的基础英语学习之后作为选修课,不受重视;二是缺乏高质量的医学英语教材。除此之外,没有兼顾英语和医学的复合型师资人才也是全国各高校医学英语授课中普遍面临的问题。为此,我校针对性上述问题做出几点尝试。

1.课程设置及考核。本校成人教育学院在三年级函授本科生中开设医学英语课程,为必修课,每学期36学时。连续开设两学期。考核形式采取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估主要通过学生的平时成绩体现,占最终总成绩的30%,主要检测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包括平时的课堂发言、小测试、医学英语写作和小组讨论等。教师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对学生的各项考核进行记录和评分。总成绩中的剩余70%为终结性评估所得,以期末考试的形式实现,考试为闭卷。

2.教材建设。近年来,随着医学英语教学的开展,涌现了大批医学英语教材,但就教学实践和成效来看,高水平的优秀教材仍然凤毛麟角。自2009年开始,我校先后集合了二十多名英语教师和基础医学教师,联合编写医学英语教材。该系列教材的编写除了首先突出医学英语语言特点外,还必须体现学习内容的新颖性、知识性、实用性,并对语言素材的可接受性和可理解性合理取舍,同时还必须结合语言使用的目标情境,有针对性地选择体裁。同时还要注意篇幅的设置和难易程度的循序渐进等。此外,学生的医学背景知识也是考虑的一个关键。第一部教材《医学英语阅读》于2010年出版,作为我校医学英语课程的辅助阅读教材。2013年出版了一套教材,《基础医学英语》和《临床医学英语》两本,作为该课程的授课教材。

3.师资队伍建设。医学英语教学在师资配备方面长期以来存在一个尴尬。医学英语授课教师一般分两类,一是语言专业出身,在工作中自学了些医学;二是医学专业出身,在工作中自学了语言。前者面临的问题是精通并熟练运用语言授课和交流,但是对医学了解不够深入;后者面临的问题是精通医学知识,并能运用英语查阅资料等,但却不能熟练运用英语授课及交流。我国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开设医学英语专业并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医学英语方面人才培养,困难重重。我校为此,大胆进行尝试,依据本校优势,选派英语言专业教师,随同在校本科生一起,学习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在两年的基础医学学习之后,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适当选择专业,如中医学、影像学、妇产科学等,进行深入研究。在之后的医学英语授课中,分别选择不同的老师教授不同医学专业英语课程,打破了从前英语教师“全能型”却“全不精”的弊端。同时创造机会,加强语言教师和临床医学教师的交流和合作,使双方在医学知识和英语能力上都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二、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的反馈,目前,本校的医学英语教学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但是在有些方面还亟待改善和提高。

1.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变“学习英语”为“用英语学习”,学生对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认知还存在一定问题。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基础阶段为主,学生往往把关注重点放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上,应试的思想长久占据着学生的头脑,使得由之而来的学习方法僵化、机械。如何将学生的学习理念由“学习英语”转变为“用英语学习”是医学英语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2.课程设置。我校一二年级开设基础英语课,医学英语在三年级阶段完成,进行两个学期。基础阶段公共英语课程每学期64学时,其中36学时为读写,36学时为视听说。医学英语阶段课程每学期的总学时只有36学时,是基础阶段公共英语的一半,很难满足需求。而且一个学年的时间要完成医学英语的系统教学显得过于仓促。课时少,授课内容繁多,授课教师压力巨大,授课速度加快,学生接受起来困难增加,而最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为了完成繁重的授课任务而不得不压缩师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时间以及学生对所学内容给予反馈的时间。课时的不足,限制了医学英语的发展空间,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适度削弱基础阶段英语教学,适当增加医学英语比重,让学生有机会更早接触医学英语。

3.大班教学的局限。本校医学英语授课目前采取的是大班授课制,班级人数平均在60人以上。一方面,授课教师普遍反映人数众多,师生交流少,严重限制了很多课堂活动的开展,难以创造师生互动的课堂环境。另一方面,班级人数众多,教师对课堂的驾驭和掌控难度加大,课后辅导及作业批阅量惊人,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此外,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大班中更是悬殊较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难以做到面面俱到。

4.教学模式。医学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网络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这是医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必然趋势。但由于我国医学英语教育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网络环境下的医学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教学资料十分有限,因此本校学生目前仍主要通过课堂教授学习医学英语。今后,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

在几年的医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校成人教育学院不断探索和改革,学生对医学英语课程的重视度逐年提高,教学效果突出,这一曾一度被认为是“冷门”、“偏门”的课程得以正名。不过医学英语课程的普及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深层问题,同行院校间还需要加强交流,共同探讨,摸索出成型的EMP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淑霞.加强与改进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3-16.

[2]陈哓明.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考[J].医学教育,2002,(1):17-18.

篇7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因素很多,如教学体系、教学目标定位、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素质、评价体系等。内容繁杂,必须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而最具能动性的是英语教师。他们是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实践者,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必须提高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素质,满足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现状,中国外语研究中心于2002年初对全国48所院校的900多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普遍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较高的认同感,希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但应在哪些方面提高表现出明显的盲目性。教师在谈到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时,认为:教师严重缺编(31.5%)、教师水平亟待提高(30.5%)、统考压力过大(26.2%)、教材不理想(17.1%)、教师投入不足(16.1%)。在回答上好一堂英语课的主要条件是什么时,教师所提出的条件按重要程度依次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66.1%)、学生有很大的动力(40.6%)、教师备课认真(24%)、教师英语水平高(12.6%)以及课文有意思(9%)。从教师角度看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答案依次为:为应试而学(60.2%)、语言基础差(38.2%)、没有学习方法(24.9%)、没有兴趣(20%)和课时少(16%)。由此可见,很多教师认识到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与其说是传授语言知识,不如说是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为他们提供使用语言的机会。然而,当被问及在课堂活动中最经常布置给学生的活动是什么时,60%以上的教师是“讲解课文”和“做课文练习”,在课堂上最少进行的活动是“小组活动”。留的课外作业是“课本练习”和“预习课文”,只有3%的教师要求学生课后进行口语练习。在课堂上,84.5%的教师认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浪费时间,66%以上的教师注意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口语错误。上述情况表明,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教学采用的仍然是传统教学模式,以经验为教学基础。缺乏现代教育理念、语言学习特点和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都制约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问题分析

1.科研。科研能力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师诸项素质中的弱项。为了具体说明大英教师目前在科研上的差距,笔者可以援引东北师大杨忠教授所作的对吉林省部分高校的统计结果与分析统计表略。该统计从科研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入手,对英语专业课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从1997年至2000年的科研情况作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大外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总体科研成果上差距较大,尤其在高水平学术研究。体现在学科级、核心级刊物上文章发表的数量和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的内容层次上和领域中差距明显。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大外教师的专著数量极少,仅为专业课教师的十分之一,这也能说明同样性质的问题(杨忠,张绍杰,谢江巍2001:80)。上述统计结果及分析得出的结论与笔者平时阅读一些国内外语类的核心刊物所得到的印象是一致的。发表在这些期刊上的文章,尤其是那些介绍各学科研究最新进展,理论性强,注重实证性、原创性的论文绝大多数出自专业课教师之手。

造成大学英语教师这种科研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学科和跨学科知识结构的欠缺。我们现在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是由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因而在学科和跨学科知识结构方面难免先天不足。他们在校期间的主要精力花在诸如听、说、读、写、译等英语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上。语言学理论、英美文学与文化等课程课时少、教材内容陈旧,加上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学习这些课程所需要的英语基础不够扎实,使得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缺乏科研条件。这方面的问题包括,从主观上讲,不少大英教师缺乏科研意识、科研精神与兴趣;从客观上来讲,缺乏科研时间及学术带头人。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原因,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平时缺乏科研意识。搞科研只是为了评职称,涨工资。由于平时缺乏积累,“临时抱佛脚”写出来的一些东西质量自然不高,难以得到承认和发表。另外,大学英语教师人数众多,外语期刊杂志相对较少,因而发表文章难度确实不小。大学英语教师长期担负繁重的教学任务,缺乏从事科研工作的时间。尤其是近年高校扩招后,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同时,近年来各高校陆续改用新教材,也使大英教师花在备课上面的时间大大增加。

3)缺乏危机感。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师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几乎都在超负荷工作,很少有学校不缺编的。这种暂时的供求不平衡现象使部分教师产生了错觉,因而缺乏应有的专业和生存危机感。

2.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成绩不小,问题不少。成绩大家有目共睹,这里只谈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不强,基础英语水平整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前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大学生实际英语运用能力问题”的大讨论中,许多有识之士纷纷献计献策,大声疾呼,痛陈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但一转眼几年过去了,情况仍未有很大的改变。虽然实施了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制度,但有资格参加口试的学生就不多,能达到合格以上成绩者在所有考生中所占的比例就更低。作为衡量大学生基础英语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呈下降趋势。实事求是地讲,造成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师一方来说,教师的语言基本功: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以及较强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宽广的知识:包括英美文化及各方面的背景知识、相关的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学、英语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和一定的表演能力;以及较高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及文化素质,都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学生一方来说,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动力以及学习方法等都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现在外语教学界十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各种教参也配有内容详尽的教案供课堂教学使用,但由于得不到学生很好的配合,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另外,校方的教学质量评估体制、奖惩制度、课程安排等都有改进的余地。在一些工科院校,学生在一、二年级的课程安排太紧,因而没有足够的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面。

3.英语基本功。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高校未能吸引一流的英语人才加盟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大学英语师资学历偏低。部分教师在读书期间未受到严格与系统的训练,英语基本功不扎实,走上工作岗位后又未能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认真补课。当然也有部分教师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缺少学习提高的动力。如果说早些年由于《教学大纲》要求较低,教材内容较简单可以靠吃老本勉强应付教学的话,现在恐怕很难再靠吃老本蒙混过关了。目前大学英语课使用较普遍的几套教材,如《大学英语》全新版、《二十一世纪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课文均选自近年英美报刊等出版物,其中不少文章未做任何删节,篇幅长、生词多、难度大,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来讲都是一种挑战。这些教材教学理念先进,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极具思辨性。对课文的处理涉及现代语言学中的篇章理论、文体学、词汇学、修辞、写作、文学、翻译以及百科全书式的背景知识,而不仅仅是把课文中的一些语言点讲清楚就万事大吉。另外,为了组织好课堂教学,包括学生的课堂讨论,教师自身必须有较强的口语能力。对一名英语教师而言,英语基本功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三、两点建议

1.大学英语教师要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新的大学英语课程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前提下,增加了一些为了进一步学习打基础,有着广泛应用的,而且又是大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了解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教材。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知识。同时,大学英语教师要能够组织并引导大学生参与大学英语实践活动。大学英语教师要为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提高学习效率。

2.大学英语教师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应变通则。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修养、渊博的知识,善于研究,不断提炼,终身学习,将大学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不断地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师应及早认清未来大学英语教育中,社会对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期望,作好角色转变的准备,从而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彪.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变为初探.教书育人,2006年11月.

[2]周燕.英语教师培训亟待加强.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6月.

[3]杨忠,张邵杰,谢江巍.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现状与问题分析.外语教学,2001年6月.

[4]王银泉.从国际学术刊物看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国外外语教学,2000年3月.

篇8

1国家教育部与教学部的要求

(1)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基本要求》中明确强调:“重视语言学习的规律,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确保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不管是在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学业安排时,还是教育实践时,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相关专业都要把英语教学放在前列,认真考虑到英语教学的听、说与读、写、译之间的关系、比例与时间安排和教学方法等,要做到真正加强英语的听说能力培养,真正做到大幅度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医科生的英语阅读与实践能力。

(2)在我国教育部所印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文件中曾明确指出:“该《基本要求》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因此,各高职高专院校医学类专业都应该突出英语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不能造成医科生高分低能。要让医科生在学校里有着良好的英语考试成绩,查阅相关医学文献和工作交流中也能有很好的英语发挥。

2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育模式的重要性

2.1基础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的模式应该包括基础英语阶段与专业英语阶段。正常的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授课时间应为两个学年。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医科生在实际工作和查阅相关文献中运用医学英语的能力,因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医科生大多在入学时英语水平不高、英语基础掌握的不牢、日常运用语言的能力更是偏低,所以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中,首先让医科生掌握英语基础阶段,才是高职高专院校医学英语教育的重中之重。

2.2听、说、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育的根本情况来看,医学英语教育的听说课应为每周两学时或者在间周中穿行培训。高职高专的英语听力教材可以选用与精读课本相同或同步的听力培训教材,降低使用难度,提高医科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能在口语课上对着教材琅琅上口。在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基础阶段的阅读教学,应以听、说、精读为主。高职高专医学英语的教学应该分三步走。首先是课前演讲的准备,要为医科生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气氛,才能激励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更愉快的阅读医学英语、学习医学英语。其次是在课堂阅读中,让学生能熟练运用相关阅读方法,准确无误的获取课文中有用的信息。最后是在精读医学英语之后,马上能消化并且吸收学到的医学英语知识,并能让学生正确检查学到的课文知识内容能否理解并牢记,完整的发挥每一位高职高专医科生的主观能力与医学英语学习作用。

2.3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因为传统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模式与方法有些特定限制,高职高专院校医学英语学时有限,并不能为医科生开设英语写作课程,所以要充分利用好医学英语阅读课或自习课的时间,为医科生完整的传授英语的写作方式和常用的写作技巧,让医科生可以在课下独自练习英语的写作,逐步培养与全面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医科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首先要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进行单字单句的写作与能力培养,要让连词成句与单句联系为医科生写作培养的主要练习手段之一。然后便是培养医科生短文写作的能力,教师选择题材时一定要选择典型文题,并且时刻注意与医科生英语水平的实际能力所符合,再通过培养与教学,使医科生能够完整书写信件,并且能良好的表达出其中的内容,没有常规性的语言错误,为医科生书写医学处方奠定牢固的基础。

3新时代医生素质要求

篇9

Abstract:MedicineEnglishspeakingofthemedicoextremelyessential,therefore,themedicineEnglishteachingimportanceextremelyisprominent.But,becauseopensthisclassesthecollegesanduniversitiesnottobemanyinthenationwidescale,thereforeonhasalsonotobtainedthenationaluniversityforeignlanguagevalue.ThenationaluniversityEnglishfourlevelsofnationwideexaminations,correctandsoonthereasonsrespectivelyenablethemedicineEnglishtheteachingtohavelikedthisorsuchproblem.Theauthorinthearticleonsuchasfactorandsoonteacher,studandsoonteacher,student,teachingmaterial,classhourpresentsituationshascarriedontheanalysisintheobjectiveinvestigationfoundation,andpropose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

Keywords:MedicineEnglishImportantattributeAnalysis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医学界与世界的交流日益广泛,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能够听懂英语学益广泛,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能够听懂英语学等,这就需要医学生除了具有基础英语知识外,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英语知识。但是,目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从1987年实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以来,各高校都十分重视这一“统考”科目。四、六级的通过率似乎成了评价学校地位、教师水平及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本应以培养学生基本语言能力,为专业英语打基础的基础英语教学却变成了以过级为最终目的的应试型教学,导致师生盲目追求过级率,热衷于各种应试技巧,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实用语言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和专业英语水平相差悬殊。

1.英语教师

医学英语是一门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科目,设置它的目的是指导学生以英语为工具阅读医学英语原文书刊,以获取专业信息,为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1]。专业英语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学英语的教学效果,无论在语言方面还是在专业知识方面,专业英语教师都需要达到较高要求:既要有英语知识,又要有医学知识。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师或是英语专业毕业,或是医学专业毕业,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会存在“隔行如隔山”、“教学不自信的”的尴尬教学局面。对于医学专业教师而言,他们中的大部分除少数留学回国人员外都难以胜任用英语教授专业课,尤其是口语表达方面更觉压力较大。而我们的英语教师,又大多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结果二者都感觉力不从心,无法使授课内容与表达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现在急需建设培养一支既懂医学知识,又擅长英语教学的教师队伍,以适应全国各医学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的需求。

2.教材

大学基础英语10年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这一阶段的教材成龙配套地涌现,边试用、边修订、边提高,给基础阶段教学的开展和质量的迅速提高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可是,医学院校专业英语的教材就显得大为逊色。事实上,“专业阅读阶段的统编教材至今尚未起步,‘凑米下锅’的现象甚为普遍。尽管有了一些教材,但都不具备统一试用的质量”[2]。而且,“医学生在未学习解剖、生理、生化、外科、内科等专业知识前,在所学外语教材中却出现了这些专业的内容,使学生难以理解”[3]外,此外词汇与大纲不符,覆盖率不够。

因此在编写医学英语教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选材内容上,要全面地系统地精选体现医学英语特色地材料;在专业内容上,可分医学科普、医学专业基础、医学临床等三个层次;在选材来源上,以英、美近期有代表性的出版物为主。从词汇上讲,编写统编教材也应以《大纲》和《医用英语基础词汇表》为依据,由简单到专业。其次,语言背景知识应与专业知识紧密相连,而且语言知识应稍后于专业知识。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目的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再次,文章选材要讲究可读性和趣味性。

3.学生的接受能力

大陆的医学生虽然大部分可以在3年级以前通过四级考试,但对医学专业术语的快速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听懂80%以上的内容,直接影响了对知识的学习热情和效果,这与香港等地的医学院校的学生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从小接受的英语教育、英语氛围一般来讲都比大陆学生好,进入大学的专业教程全多是英文原版,医院的病历、医嘱以及查房时医生间的交流也都是使用英语,事实上,也有很多母语为英语的外籍医生在医学院工作。

因此,他们可以非常自如的接受全英的专业授课[4],而我们却不得不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为学生讲解某些关键术语,为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不得不对一些用英语难以表述的内容避而不谈,从而实际上减少了为学生讲授的知识内容。大纲的设计应该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既要考虑培养学生对专业英语语言结构和功能意念的学习又要注意两者与语言学习策略的结合。大纲确定医学英语的选材范围。选材要求语言规范,题材和体裁多样性,并能体现内容的新颖性、知识性、实用性和时空性以及语言素材的可接受性和可理解性。

4.课时设置

课时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课时少。大学本科学生在一、二年级的公共外语教学中的周课时数为平均4课时。有的学校还可达6课时/周。而三、四年级的医学英语教学课时数一般为2学时/周。有的甚至取消了英语的教学课程。而且每节课也由原来的50分钟改为目前的0分钟。这样一来,医学英语的课时数实际上只有公共外语的1/4或1/6。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大量的的阅读资料是非常紧张的。可是,医学英语毕竟不同于公共外语,也不同于其它科技英语,它有着自身独有的词汇构成与文献框架。而且目前社会对医科生的要求也提高了。阅读量太小无法使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医学各分支学科的词汇及内容。

首先,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将教学重点放在介绍医学英语词汇构成及文献结构的介绍方面。其次,充分利用学生的潜在课时,利用课余时间布置学生完成一定的作业及自修内容。另外可以安排一些活动或辅导班来培养学生的其它技能。

5.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一般分为课堂语言环境和课外语言环境。课堂语言环境的创设主要有赖于教师的课程设计、教学计划、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其中,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作用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实践的成败。原则上,教师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一方面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求解方式置学生于丰富多样的口、笔语实践环境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恰当把握可理解的课堂输入量,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内容和形式的完整把握上,并因人、因材地实施控制和引导。同时,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辅助作用,要求他们在专业课教学中适当传授相关医学专业英语知识,例如介绍主要专业术语、英文参考文献、原版教科书章节等。课外语言环境的创设可以采用多种途径,例如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立医学专业英语网站。网页内容包括阅读文选、医学专业英语构词、医学动态、相关网址、医学专业英语教师个人网页、人才信息等。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主办医学专业英语墙报,以及联合校情报室创办英汉对照医学专业信息报等。总之,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和应用环境,让学生“浸泡”其中,无疑将有助于医学专业英语素质的综合培养与提高。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医学英语的课程体系建设在着一定的不科学性及不规范性。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问题制约着医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和革新。要求发展、求革新,就要认真地解决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这需要有关各方面高度重视,相互协调,需要工作在医学英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抱定信心,探索求新。随着医学领域对外交流需求的逐步扩大,人们对医学英语作用的日益重视,随着基础英语教学任务的重心逐步向中学阶段转移,大学英语的教学重心也必将由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转移,我们有理由相信医学英语教育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总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参考文献

[1]付志刚.医学院校专业英语教育存在问题浅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1997(3),304~305

篇10

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最高目标就是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交流,并能够读懂医学文献,获取医药学知识的信息。因此,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应以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为目标,使学生掌握的英语语言技能能够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满足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培养实用型外语人才,即达到运用英语和医患之间进行交流的目的。

但是,目前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只注重英语素质培养的通用性,而未涉及到医学生所需求的医学英语知识和对专业语境的具体运用。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培养实用型人才应坚持“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的大方向。因此,总结多年英语教学改革的经验,医学院校要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入医学英语知识,其目的是为学生从事医疗保健服务和学习研究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在教学中讲授医护用语的常用词汇、询问病史、记录病情、用英语进行查房、书写病历以及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和药品使用等方面的医学英语知识,方便学生查阅资料和日后进行交流,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并注重两种知识的衔接,使英语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教材的选用

在教学过程中,精心选取一些适合本校学生水平的教材和材料,介绍常见医学英语专业词汇;常用的医学英语情景对话;医务人员和病人常用医学英语句子。医学英语教材以医院科室及常见疾病为模块,涵盖医院常见科室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护理部及住院处。教材要以医学口语和临床会话形式展开,介绍常用医学口语、临床会话以及临床实践中英语的运用。对话选材要新颖,趣味性强,针对性强,要注重内容的广度、科学性和教学适用性。例如,要有目前备受关注的儿童手足口病等热门话题及其他热门疾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及学生毕业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能力。并要附有词汇表,为学生牢固快速学习医学英语提供指导。针对每篇对话要有词汇练习、翻译练习和口语练习,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医学英语知识。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

医学英语知识由于晦涩难懂而在课堂教学上存在很多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既在课堂上引入录像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视听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使知识形象化,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能够提高学生观察判断、想象及创造等方面的能力。通过观看录像,学生能够准确运用医学词汇进行语言操练,正确的英文表达进行医患沟通,综合运用医学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医学英语应用能力。例如,利用挂图、人体模型等为学生营造一个视觉语言环境;通过放映幻灯、教学录像、投影仪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为学生营造一个听觉语言环境;在医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逼真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交流的平台与机会,提供更好的展现自我和发展的空间。

三、课外活动的深入开展

医学英语知识的学习和巩固还通过课外活动这种辅助形式继续和深入。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需求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英语课外活动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英语角,英语墙报,医学英语词汇、诵读、诊病、临床模拟演练大赛,职业情景训练等。这些形式的课外活动,向学生提供了英语语言输入的信息和多种应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和条件,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与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开设一个专门为同学们提供医学知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加大学习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为学生深入学习实践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展现医学生的多才多艺和大学生多彩的校园生活。

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使英语教学从单一的小课堂教学转移到以校园为主的英语学习的大课堂,形成一个学习氛围更浓厚、范围更广大、参加人数更多的大的英语学习环境,多形式,多渠道,多手段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通过课堂之内和课堂之外的医学英语实际学习和实践活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为所用,使毕业生在工作中也增加了涉外业务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医学英语的职业特色。

医学英语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日常工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医学专业词汇和医学基本句型表达,达到即学即用的交流目的,为从事医学事业的学生登上更高的职业高峰助一臂之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为所用。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增加医学英语知识学习与实践,既重视英语教育与就业标准相兼容,培养行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又增加了毕业生在工作中涉外业务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彭光飙.谈改革中的大学英语教学[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01).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2(a)-0122-03

Analysis of features and strategies of medical English teaching

TANG Yi CHU Changbiao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Xuanwu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3, China

[Abstract] Medical English is a division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It is continuous with general college English, but it also has its own features in the aspects of style, syntax, grammar, vocabulary characteristics. Along with the medical science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creases year by year, mastering medical English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medical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English teaching, this article firstly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medical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n proposes a series of strategies which have applied in medical English teaching activities.

[Key words] Medical English teaching; Features; Strategies

随着我国医学高等院校英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医学专业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中的一种,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医学专业领域里获取前沿信息以及从事学术交流的能力。对于医科学生来说,医学英语的学习对于获取本专业最新进展,了解国际医学科学动态,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近年来,国内各医学高等院校对医学英语教学都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1]。为了更好地开展医学英语教学工作,下面就医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策略进行总结和分析:

1 医学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对大学本科一、二年级的基础医学英语教育较为重视,但是在大学本科三、四年级开设的医学英语较为轻视,普遍将重点转移至医学临床课程,专业英语教学出现不连续性,基础英语教学与医学英语教学互不衔接,医学英语教材相对较为匮乏[2]。目前我国医学英语教学师资水平急需提高,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我国高校的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无法满足医学生的学习需求[3]。

2 医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分析

2.1 医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学习缺乏动力

医学生在进行医学英语学习之前,通常都已经完成了大学公共英语的学习,很多同学通过了英语四级、六级考试,英语基础较好,并未认识到医学专业英语的学习与公共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的不同,也未认识到医学专业英语在以后的医学基础研究工作和医学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由于现代医学起源于欧洲,繁荣于美洲,绝大多数医学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和进展都是用英语发表,多数国际会议和国际交流所使用的语言也是英语,这就要求医学生对专业英语有较高的掌握程度,才能适应今后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同时,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医学生通常都有繁重的医学专业课的学习任务,学习压力较大,而医学英语在医学生的成绩评价系统中所占比例不高。此外,医学英语本身学习难度较大,医学词汇复杂、记忆困难,医学文章中复合句多,难以理解,使得部分同学产生了畏难情绪。综合上述原因就造成了医学生对医学专业英语的学习缺乏动力。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也确实观察到这种现象,在医学英语课堂,学生出勤率常低于专业课的出勤率,课堂上常有同学进行其他医学专业课程的自学。

2.2 医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学习方法掌握不足

医学生通常在初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优秀,在长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套自身的英语学习技巧和方法。然而,医学英语和普通英语或大学公共英语存在很大的不同,有着自身的特点和难点[4]。首先,医学英语词汇复杂[5]。由于现代医学起源于欧洲,很大部分医学英语词汇都来源于古希腊语或拉丁语,词汇较长且构词方法与现代英语不同,这就造成了医学英语词汇复杂、难以记忆。其次,医学英语中复杂句较多。由于医学英语常用来表达一个客观的现象或研究结果,逻辑叙述非常重要,这就造成复合句在医学英语表达中使用频率高,这给专业文章的翻译和写作都造成了很大困难。最后,医学英语专业论文写作有其特有的格式。医学专业论文的写作通常有其固定的模板和格式,与普通的英语文章书写方式有很大不同,如常包括abstract、background、materials and methods、results和discussion等段落,各个段落内也有其特有的书写方式[6]。而医学生在既往英语学习中并未接触到这种专业英语论文的书写,缺乏相关的知识。同时,医学生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中往往存在重视英语词汇、语法,对口语和听力重视不足的问题[7],而在实际工作和国际交流中,专业英语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3 缺乏系统有效的医学英语教学策略

医学英语教学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国内高等医学院校还缺乏专业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队伍,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常由公共英语课老师或临床医生担任。公共英语老师常为英语专业毕业,英语基础扎实,对于与医学专业息息相关的生物、生化等相关知识内容了解不够具体与充分,对医学专业知识和医学专业英语的特点缺乏了解,导致英语教师在教授部分专业术语及专业定义的过程中存在理解方面的局限性。而担任医学英语教学的临床医生对医学英语的特点和写作通常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但英语基础知识常常欠扎实。近年来,国内高等医学院校有一批在国外长期工作学习的临床医生参与到医学英语的教学工作中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亟需总结和建立一套有效的医学英语教学策略,在各个医学院校推广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3 医学英语教学的策略探讨

针对上述医学英语教学特点的分析,笔者在实践工作中建立了一套医学英语教学的策略,总结讨论如下:

3.1 将医学英语词汇构词特点与新词学习相结合

由于现代医学起源于古希腊,因此,大部分医学词汇均来自古希腊语或者拉丁语,词汇较长,构词方法与现代英语不同,难以记忆。一项统计研究显示,医学英语名词中,大约70%来源于希腊语,25%左右来源于拉丁语,来源于英语者不到5%,其他源于法语、阿拉伯语、德语等[5]。因此,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结合之前的研究[5,8],总结出医学英语名词的如下构词特点:①医学英语名词常借用部分普通英语词汇,同一个单词,不同语境,含义不同。②部分医学英语词汇中英文读音或形式上存在对等或近似。③医学英语词汇常使用大量的前缀、词根和后缀。词根通常承载着医学词语的核心意义,前缀可以添加到词根之前使词根的意义发生变化,后缀可以添加到词根之后改变词根的意义或词性,往往具有实在的含义。通过词根、前缀和后缀的学习可以加快新词的学习。④在医学英语中缩略语大量使用。⑤部分医学英语名词,特别是希腊语来源的名词,具有历史文化背景。在新词学习之前,向学生讲解医学英语词汇的构词特定,与随后的新词学习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学生新词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3.2 将课堂朗读和即时翻译相结合进行课文学习

医学生在长期的中学英语学习和大学公共英语学习中,往往重视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而忽视了听力、口语和理解能力的练习。而听力、口语和理解能力正是将内在的英语水平应用到实际工作的途径。针对这种情况,在课文学习中,将课堂朗读和及时翻译相结合,来加强学生的口语、听力和理解能力。具体操作如下:在开始每一段课文的学习时,会随机请一名同学朗读该段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发音问题随时予以纠正,随后随机请另一名同学翻译该段课文,如果翻译中出现明显的偏差随时给予纠正,或请另一名同于予以补充。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口语、听力和理解能力,还增加了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

3.3 医学文章写作和演讲能力锻炼相结合

医学英语的句法和文章写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医学英语的句法中:①常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如动词衍变而来的名词,这既可以减少句子或分句的出现,又能包容大量信息。②非人称主语的使用,这可以使表达注重理论、事实、实验过程、数据、结果等内容,而较少涉及不必提及的动词施动者。同时,被动语态也是医学英语的特点之一,在医学论文中为避免主观武断,作者会有意地使用被动语态。③长复合句多,从句较多,由于医学英语所描述对象的复杂性和其对结构表达的严谨性,导致不可避免地使用大量长句和定语从句,以完整地表达和强调信息。④医学英语文献中多用一般现在时、过去时和完成时态,这是因为科技文献要表明的是一个客观的实验过程、真理性的研究结论或结果,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医学英语的文体常存在以下特点:①文章结构的格式化,各类论文、实验、报告、测试报告、学术会议文件几乎都要采用固定的书写格式,常包括如下结构:Abstract,Introduction,Materials and methods,Results,Discussions,Acknowledgement,References。②医学英语文献的段落常包括一个概括该段内容的主题句,主题句大多数情况下置于段落首句,能暗示段落的扩展方式脉络,使读者阅读时很快得知段意。在结尾处可有总结句,常用Therefore、So、Thus等词,加深读者的印象,引出总结句语[9]。在向学生讲解医学文体的特点后,课后作业布置为根据一个主题,写作一个不超过3 min的医学文章,在下一堂课请每名同学到讲台进行脱稿演讲。这样就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医学英语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

3.4 观看医学相关美剧锻炼学生的听说理解能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听说理解能力,结合当前年轻人对美剧的热爱,挑选了一些医学相关的美剧,如《急诊室的故事》、《豪斯医生》等,在课堂上播放。播放结束后,随机请同学概括一下该集的主要剧情,并就部分关键性内容提问,进一步检验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通过上述教学策略的结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医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学习热情,掌握了有效的医学英语学习技巧,提高了医学英语的词汇学习能力以及听说读写能力,并提高了医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和成绩。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

要实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提高医学英语教学质量,就要培养一支具有深厚专业知识理论和创新意识的医学英语教师队伍[10-14]。医学英语是一门专业性质较强的学科,要求医学英语教师既要懂得英语知识,又要懂得医学知识。目前师资力量的缺乏是影响医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加强现有医学英语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对公共英语专业的教师,鼓励其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医学知识的学习,以增加其医学知识的储备;对于医学专业的教师,要加强其对英语知识的学习,掌握英语语言的规律和特点[15]。医学英语教材的编订要充分反映医学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尊重医学生的学习规律,要充分反映现代医学发展的特点,要注重医学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结合[16]。

4 小结

加强医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对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培养突出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17-18]。本文对针对医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和策略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希望能为今后医学英语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伟荣,王俊林,杨丹.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探索[J].医学综述,2008,14(16):2552-2554.

[2] 杨小刚,金双军.论加强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术语教学的重要性[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0):1391-1394.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98.

[4] 黄蕾,程黎明,杨文卓,等.医学英语的特点剖析[J].医学教育探索,2010,9(6):840-842.

[5] 蔡耿超.医学英语词汇- 词源与特点[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7):1132-1133.

[6] 陈羽,杜玉文,王慧.医学论文英文摘要时态和语态的运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110-111.

[7] 丁坤敏,张淑玲,高磊.医学生英语口语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175-178.

[8] 余富林.医学英语缩略语的特点[J].中国科技翻译,2001, (2):48-52.

[9] 皇甫锡才.医学英语的特点与学习方法策略[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23(1):76-78.

[10] 吕桂.信息技术与学术英语翻译课程整合研究—以医学英语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50-54.

[11] 金锋.从医学英语词汇的词源及构词特点谈医学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330-332.

[12] 刘宁,张庆荣.中医藏象学术语“血海”、“血室”、“血府”英语翻译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7):99-100.

[13] 郭连瑞.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7):680-682.

[14] 刘宁,张庆荣.中医药英语翻译学者观点之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0):127-129.

[15] 袁菁,马军,隋滨滨,等.重视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医学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32(2):207-209.

[16] 万学红.医学生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与路径[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3):249-250.

篇12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深化发展,尤其是在全球化领域内的积极部署,医学教育的整体发展高度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为医学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发展渠道,使之能够在医学事业上获得更多的突破,医学英语开始成为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医学生除了要完成基础性英语知识的学习应用之外,更为关键的是要能够在专业英语上下功夫,实现专业英语水平的大幅提高,进而参与到医学专业的国际化发展中去,汲取更多的发展养分,实现发展高度的有效突破,成长为有益于我国医学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英才。

一、医学英语主题化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医学英语教学工作中,主题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已经相对普及。在医学英语课程中,教师会尝试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主题、形成场景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的学习和探索,让学生在相对多元的学习主题场景中高效率完成英语词汇、语法、口语的学习、应用和强化。这种基于教材、通过主题进行综合学习的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也切实引起了相关各方的重视,主题式教学模式进入了发展的初级阶段。然而,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医学英语主题化教学的改革深度相对有限,在主题选择、场景创设、教学互动、评价激励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客观的问题,致使主题化教学的应用效果远未达到理想水准[1]。在与医学英语教师群体的沟通中也了解到,当前主题化教学模式更多是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辅助,教师会尝试运用更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更多元的教学内容来形成相对丰富的主题序列,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在专业知识不断提升的同时掌握相应的医学英语。通过这一发展脉络的分析,可以看出医学英语的主题化教学仍处于依附状态,更多的是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初级化的主题创建和主题学习,学生的自主性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调动,但却未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深层主题化学习和主题化发展。因此,当前医学英语教师群体普遍认为主题化教学模式还不够成熟,必须要针对专业发展的独特性进行更深层次的调整和优化,才能适应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主题化教学模式的作用[2]。

二、医学英语主题化教学模式问题

1.教学内容局限性太强。在当前的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主的教学内容体系,仍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根基所在。医学英语教材的权威性,仍是制约医学英语内容体系多元化和开放化发展的核心原因。虽然医学英语教材为教学工作提供了完整的内容支持和框架指导,但由于教材的权威性太强,师生双方仅能够围绕教材进行简单的主题创设和主题探索,这与开放的医学专业发展趋势显然存在一定的背离,学生无法在更开放的英语内容中自主地进行知识学习和知识补充。尤其是在当前教育技术极大丰富的前提下,学生有能力通过更多的渠道进行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但受限于医学英语教材的硬性要求,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并不能够成为学生专业英语学习突破的重要助力,反而会影响其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拉低其医学英语测评的成绩[3]。在与医学专业学生的深度沟通中了解到,当前医学生群体所关注的医学英语内容相对多元,除教材所设定的基础性医学专业英语外,学生对于当下医学行业发展动态、学术研究、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更高,也有能力获得相应的英语资源,但这些资源与教材之间却存在一定的冲突,学生的英语学习依然无法脱离教材而获得更为丰富的英语内容支持[4]。2.教学形式多样性不足。在当前的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更注重传统教学方式的应用,强调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和定向指导,来帮助学生化解英语学习的问题,推动学生医学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之所以教师更青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因为医学英语的学习难度相对较高,单纯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难达到学习效率提升的目的,也很容易引发学生的畏难心理,导致其医学英语学习兴趣的大幅下降。然而,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解和教师辅导为主的教学形式体系却显然不具备多样性,难以深层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持续保持其医学英语的学习热情[5]。3.教学进程的协调性较差。医学英语是针对学生医学专业知识学习,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的基础性学科。在医学英语教学推进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与专业课程的协调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然而,在传统的医学英语教学进度设置上,更强调医学英语学习任务的有效达成和学习目标的有效实现,对课程学习进度的控制性相对较高,很难与专业学习进行有效的关联和协调。不仅如此,医学英语虽然是服务医学知识学习、医学技能训练的基础学科,但在学生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医学英语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过度强调医学英语和专业课程的有效协调也不符合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6]。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医学英语教育者,还是专业课程教育者,都没有重视有效的协调发展,反倒因专业教学时间上的限制产生了一定的对立,这一状态进一步限制了课程协调的达成。4.教学评价的激励性欠缺。在当前的医学英语教学工作中,针对学生群体的评价工作,仍沿用传统的结果导向式评价,主要是由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测试成绩来进行结果性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对于学生医学英语成效的整体刻画能力相对突出,但却忽视了学生在医学英语学习上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特征,没有能够意识到学生所具有的自适应性,致使最终评价结果往往与学生的学习付出存在一定的背离,进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难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7]。加之,近年来医学英语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学生的医学英语数据更为丰富,教师有能力进行更为精准的过程评价。学生也希望通过更及时的学习反馈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习进度,从而获得更客观的学习评价结果。简而言之,当前医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模式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要能够建立以学生为中心、肯定学生过程表现的新型评价机制[8]。

三、医学英语主题化教学模式构建建议

1.丰富主题,拓展品质资源。在医学英语主题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初期阶段,丰富主题内容,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极大开拓了学生的学习眼界,提高了医学英语学习的效率。有鉴于此,在构建成熟主题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群体必须要打破教材内容和框架的局限,形成更开放的英语学习内容和资源体系,让学生在丰富学习内容的有效支持下,高效能完成医学英语的学习、应用和发展[8]。首先,根据医学英语的特点,对照医学生专业成长的实际情况,确立专业理论主题、学术研究主题、临床应用主题、医学时事主题等与学生专业学习、专业研究和专业发展具有更强关联性的主题,构建以学生成长为导向的主题系列。上述主题应作为医学英语主题化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确保学生在常规医学知识有效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按照自身的专业发展需求综合进行多元主题的学习和探索[9]。其次,教师群体要根据主题序列不断更新主题内容,引入品质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一方面,教师群体要根据医学英语的主题系列,不断进行优质资源的引入,借助便捷的互联网渠道,完成国内外医学英语优质学习资源、学习素材、学习资料、学习课程的全面导入,并根据医学生的学情特征进行相应内容和资料的二次加工,使之能够更符合当前学生的学习现状,让学生在极大丰富的医学学习内容支撑下完成医学英语的综合学习和拓展学习,为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化学习活动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另一方面,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成医学英语主题内容的进一步丰富,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主题内容开发、建设和引入,学生或学生团体可以将自主发现的优质学习素材或学习资料分享给教师和同学,并在教师的进一步指导下持续完成相应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完善。在学生的协同配合下,将自主分享的优质教学资源纳入到现有的主题教学内容体系中来[10]。最后,为了使主题化教学模式的内容和资源基础更为巩固,具有更强的应用价值,医学英语教师群体主动构建基于云教育技术的医学英语资源库,将教师开发、学生开发以及相关机构推荐的优质教学资源置于线上的学习资源库中,方便师生双方根据教学或学习需求自主调用相关资源,为师生双方共同构建品质资源序列提供更开放的平台和渠道。目前,医学英语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已经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苗头,越来越多的专业院校和专业机构开始尝试打造更高品质的资源体系。相信,随着医学英语受重视程度和医学英语教学品质的不断提高,基于丰富品质资源的拓展性医学英语教学理念将会更为普及,医学英语的主题化教学模式将迎来资源层面的重大突破。2.体验主题,创设学习场景。医学英语的主题化教学模式,本质上是将英语知识建构的过程还原为一个动态的体验、感知、交流、互动和发展过程,是让学生置身于更具带动性的学习场景之中,围绕特定的主题或话题进行主动式的英语学习和英语应用。医学英语主题化教学的这一特征,要求教师群体对现有的教学形式进行改革,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架构,并根据主题化教学的需求创设相应的学习场景,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场景之中,主动完成医学英语的学习、研究、应用和强化。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尝试以医学英语主题序列为基础,借助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综合应用,运用多种媒介形式和资源类型来构建一个更贴近专业实践场景的学习空间,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学习场景中进行英语学习[11]。比如,在医学专业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医学临床应用场景是医学英语发挥作用的核心场景之一。在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特定的临床场景中进行相应英语知识的学习与应用,配合多媒体场景的构建,能够快速将医学生带入到临床场景之中,使之在适度的场景压力下高效能完成所学英语知识的学习和练习;在医学生专业发展过程中,学术研究也是非常核心的场景,课堂上医学英语教师就可以围绕医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动态进行学术研究会议、学术沙龙、学术辩论等场景的建设,让学生在特定主题的引导下进行真实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探讨,主动运用医学英语知识表达自己的主张或观点,并在规范的学术行为指导下学会运用医学知识来辅助自身的医学研究。这种用相对真实学术场景来激发学生研究热情,让其高效学习医学英语和应用医学英语的方式,既满足了医学生在专业发展上的需求,也调动了学生在专业提升上的热情,能够大大提高医学英语的学习效率。此外,近年来,我国医学事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国际医学时事、流行问题、热点事件正在成为医学及相关领域人群关注的焦点。在医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相应时事资源的引入,让医学生作为专业人士参与到热点问题的讨论、辩论、交流和探索中来,并鼓励医学生运用已学的英语知识来进行主动的观点表达,借助多元的传播途径主动向外部发声,使英语教学活动从课堂走向课外,让学生在社会化的医学表达语境中完成英语知识的高强度应用和大幅度提高。3.关联主题,形成课程联动。在医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医学英语和专业课程的有效关联、协同进展,有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在主题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医学英语教师就要尝试通过主动的关联和深入的协调,以特定主题为引导,构建更具发展性的学习项目,让学生通过医学英语及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来完成主题的深度解析,达成预定的学习目标[12]。首先,医学英语教师应对学生当前的专业发展进度进行深入剖析,确立当前专业学习的核心和重心,进而提出医学英语相应主题的创建。其次,在完成主题创建并进行相应资源的拓展之后,医学英语教师就可以与相关专业课程教师进行深度合作,设计医学专业发展的主题项目,并根据学生医学英语及相关课程学习目标的结构,设置主题项目的任务链,明确学生在特定周期内应当完成的综合学习任务。最后,医学英语教师和相关专业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形式进行主题项目的攻关,按照预定的任务链和时间表逐项完成项目任务,进而达成预期的项目目标。这样一来,医学英语就和专业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双方能够在特定周期内保持极高的关联度。当主题项目完成之后,医学英语和相关课程又能回归到已有的发展进程中来,并不会对自身的教学进度产生不利影响。以主题为核心的多学科协调联动项目将能够使医学英语进入到真实的医学项目发展过程之中,在推动学生专业发展高度突破的同时,让医学英语知识内化于学生的成长之中取得更为理想的无意识应用效果。4.细化主题,过程评价激励。在医学英语评价改革过程中,要根据主题化教学模式的特征,确立以过程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在针对学生医学英语学习评价时要以主题为中心,对学生在主题内容学习、主题活动实践和主题项目攻关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数据化的统计和分析,确立学生在医学英语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并配合主题项目推进的时间节点,给出实时性的过程评价结果,使学生在主题化项目探索时能够时刻了解自身的医学英语学习状态、学习成效和学习不足,进而在后续的任务推进中能够取长补短,快速补全自身的英语学习短板,适应主题项目的发展要求[13]。这种以主题推进过程为主要评价范围,针对学生个体表现进行细化评价的方式,能够显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改进的热情,使之在主题推进周期内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不断改进自身的学习不足,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医学英语学习成效的稳定提高。在医学英语主题化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当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进程和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主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主题化教学结构,在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和拓展性,不断丰富医学英语的资源体系,建立医学英语资源库,为教学和学习提供更多元的资源支持。同时,教师要主动创设优质学习场景,将专业发展场景与医学英语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并通过与专业课程的有效协调,打造主题项目,引导学生不断地运用医学英语推动专业发展,借助对项目推进过程的实时评价和精准反馈,让学生明确自身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医学英语学习表现,进而进行合理的学习调整,完成短板的补齐和优势的发扬,最终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实现英语学习效果的稳定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燕,吴新炜,张顺兴.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08):35-36.

[2]刘治波,张健,谢崇国.多媒体技术与医学英语教学[J].中国医学装备,2007,(03):32-34.

[3]曹秀平.CBI主题模式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4,(12):44-45.

[4]李雪梅.医患关系视角下医学英语教学的调整与应对研究[J].海外英语(上),2017,(012):36-37.

[5]韩宁宁,郑小雯.本科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C].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2013.

[6]曲景秀.ESP理论视角下的医学英语教学[J].医学综述,2009,(12):164-166.

[7]张国华.基于多元化教育视角的医学英语教学探究——评《医学英语情景实用指南》[J].上海纺织科技,2018,(10):23-24.

[8]齐晖,冯欣.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医学英语教学生态要素优化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9,39(8):574-580.

[9]杨亦青,蒋丽娜,张效云.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8,35(3):74-76.

[10]徐慧颖,王微,王冰梅,等.翻转课堂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5):2486-2488.

[11]吴英华.多媒体在高职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25):213.

篇13

人文素质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和基本态度,是人合理处理其与自然、社会、他人关系,以及人自身富有的高尚的思想意识、理想情操、心理性格、价值观念和文化修养,它既是道德理想与知识智慧的统一,也是理智和情感的统一,更是理念和行为的统一。人文素质虽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如果不注意吸取新的人文知识强化自我修养,就可能退化,甚至变质。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一种教育。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通过人文的濡染与涵化,不仅使人获得人文知识,而且使人认识人的本质,逐步培养和完善正确的价值体系,塑造美好的精神家园。

医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世纪以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健全人格的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拥有现代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适应经济社会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养。杨叔子先生曾经指出:“没有科技,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就不打自垮。”只有首先并主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将人文素质的内涵凝结为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对理科生加强文史哲艺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通过对文科生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和科学素养。

医科学校过分强调专业特殊性,过多强化医学英语的市场性,更长时间安排学生在校接受专业知识学习和在医疗单位见习实习,严重弱化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特点,淡化了对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虽然筑牢专业基础是医学生日后执业必备的,但是,过硬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只能解决医疗“是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一位仅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人,……,却无法保证他的每一项成功都能对社会真正有益;而一位同时拥有精神和人文自觉意识的人,所作出的一切才是对社会和人类发展具有真正的贡献。”[2]也只有解决了医疗“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才能在维护人生命和健康的神圣职业中,始终把握和坚持正确的理念,始终富有责任心、同情心和使命感,实现医技、医德和医风的完美统一。当前,少数医疗部门和个人医德医风滑坡,医疗事故频发,医患矛盾突出,这就更需从头抓起,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育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在联系

语言表面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总和,却承载着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风俗和思想,总是和一定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文学、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外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的学习,大学英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要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教育部教育司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包括“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3]这本身就要求将人文素质教育有效融入到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人文知识、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深刻领悟和内化人文精神,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增强医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和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树立人文主义教育观

当前,为“考级”而教,将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割裂开来的情况依然存在,“只学习语言,而不了解其赖以自下而上的文化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永远掌握运用不好语言”[4]。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与宽容性,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英语教学责无旁贷的使命(郑越,2006)。树立人文主义教育观,就是要求教学中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将传授知识、人文与个性化的创造统一起来,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主体精神的个体,激发师生双方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掘潜力。医科院校英语教学,应改变其仅仅作为职业技能式的教育模式,逐步从纯工具型向突出人文型的教育价值观转变,在英语教学的目的、内容和过程上都突出人文素质的培养。

2.创设英语情景教学,培育人文知识底蕴

英语是一门人文学科,《大学英语》选材均是情文并茂的经文范作,它流露或再现了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各种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和痕迹,反映了人类对真善美的渴求,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5]这些作品呈现在教学情境中,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化作用。因此,教师在讲授课文内容时,要深挖人文主题,设计情景模式,以学生感兴趣的人文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语言综合技能训练,将所要传授的知识,尤其是所要培养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念等化整为零,潜移默化地融合、渗透于主体课程学习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内容,更深刻地明白生活的意义,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实行情景教学,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查询、观摩、跟踪思考直至升华,通过动态设计情景点,持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

3.加强精品教材建设,融合人文道德精神

现在高校基础英语课本编写理念先进,选材科学,实用性强,人文知识涵盖面广,无论从道德、道义还是法律、尊严,都给学生以实例思考和分析借鉴。但编写特征突出、先进实用的专业教材和精品教材,还是医科院校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当今,医疗科研、生产、销售、服务诸环节使用英语的机会日益增多,如英文版医学科研资料、国际通用医学技术标准、有关计算机操作指令、提示信息、软件使用说明、互联网调用命令等等,这些尚未涉及的内容都可编入教材,纳入教学范畴,构建以培养医学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英语课程。

在教材选取方面,首先应注意语言的交际功能。教材应考虑专业特色,突出岗位特点,在教材设计上,可大量增加与医药、医疗有关的产品简介、服务说明、操作提示、维修指南等素材,并辅以相应的课堂活动安排。其次专业英语教材在选材及体例上,应有利于在课堂上开展交互活动,避免内容上与基础英语的重复。第三,教材必须新颖,思想性强,贴近生活,体现极强的人文性,为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实现自我夯实基础。

4.丰富教学形式,提高人文知识渗透力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学,坚持能动创新,合理发掘人文因素。授课前,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充分挖掘人文点,以点带面,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拓宽学生道德信念培养渠道。首先要求学生多浏览那些对英语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典著作、报刊读物等,了解文化信息,准确把握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神韵。其次要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再次要广泛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插入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知识介绍,从不同角度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最后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开辟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竞赛、辩论、模拟对话等,让学生在语言阵地里发挥、锻炼、汲取,还可以在医学生实习期间组织他们到涉外医药企业、医疗器械交易会等进行实践锻炼,增强人文素质。

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素质教育的实施作为突出的重点,社会也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大学英语教学教授英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还应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操守、人生观和世界观,真正培养出既懂专业、能熟练运用外语、知识面广,又具有人文知识底蕴、富有创造性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现代人才,这正是我们的目标和责任。

参考文献:

[1]袁贵仁.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J].中国教育学刊,2110(5):12.

[2]唐冬梅.大学英语教学与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8(11):79.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