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关于新能源的专业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的发展在我国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而在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更是才刚刚起步,有着关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专业人才的市场供给量不断增大,但是目前社会对信息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与现实之间仍有差距。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专业学生具有超群的职业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
1、分析依据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能力分析的依据。具有坚实的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知识, 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运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方法,从事各级各类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从事各种领域的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高级人才。从该培养目标可以看出,信管专业培养两方面的人才:一是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人才,二是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人才。而作为民办应用型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更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见图1调查问卷题目之一。
图1 信管专业毕业生能力调查问卷
2001年国家出台了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该标准将企业信息管理师定义为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复合型人员。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涉及6大职业功能模块, 包括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网络构建、信息系统维护和信息系统运作。这6个功能模块同样可以概括为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和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两个方面的工作。
2、能力结构
不同层次的信息人才要求具备不同的能力, 基于上述讨论, 对信管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如下分析。
首先分析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所谓信息管理, 就是人类为了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而进行的社会活动。信息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信息资源的形成阶段, 以信息的产生、记录、传播、收集、加工、处理、存储等活动为特征; 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 以检索、传递、吸收、分析、选择、评价、利用等活动为特征。据此, 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 调研能力,能够对行业信息化发展状况, 企业内外信息化需求, 企业内信息化的建设条件进行调研, 并提出企业信息化规划报告;信息采集能力, 能够设计信息采集内容体系, 确定信息采集的内容, 设计信息采集方式, 并有效组织信息采集工作; 信息处理能力, 能够将信息采集的内容合理分类, 进行信息筛选、综合、排序, 设计信息传输、存储方式; 信息利用能力, 至少掌握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及工具, 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用表格、图形等易于交流的方式呈现。
然后分析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按照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包括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以及运行维护5个阶段。因此, 该方面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 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能力, 能够进行管理业务的调查和分析, 同时至少熟悉一个相关主流应用系统的构成模块, 了解应用系统发展的最新趋势, 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系统需求。能够设计满足业务需求的一个或多个解决方案, 编写系统分析设计报告。信息技术能力, 能够熟练使用至少一种主流开发环境及数据库系统进行小型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编制和测试工作。项目管理能力, 理解业务需求、制订项目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控制项目成本与风险、进行项目的正确评价等。
3、社会对信息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以及现实差距
(1)信息搜集分析能力
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就是各种各样的信息,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搜集、信心筛选、信息整理、信息分析和信息传达能力,因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应当具有很强的观察判断力,快速准确的确定和获得实际所需的第一手资料或者文献资料,并能正确的进行信息整理和信息分析。另外,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将自己搜集整理分析的成果传达出去,事项信息共享,实际上,几乎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2)信息平台应用能力
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能力是信息系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区别于一般管理人才的重要标志。这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能力要求,所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都必须掌握常用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工作原理,掌握安装、维护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技能,具备相关行业计算机网络运用与维护能力,并可以对信息系统平台进行基本的监管和维护。
(3)信息技术研发能力
信息技术的研发能力是一项技术和实践水平要求较高的能力。只有少部分的岗位需要具备这项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主要从事于信息系统的开发和集成,以及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统筹维护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这项能力的具备可以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很大的竞争优势,而且有机会直接进入较高领域参加工作。
(4)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
首先,一部分信管人才将来要从事于与经济管理、市场营销、信息咨询等密切相关的工作,因此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满足客户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从事于技术性工作的那部分人员来讲,只有各部分之间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信息系统的开发做,团队合作和相互之间的沟通也比较重要。
(5)组织管理和决策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是专业培养的重点,也是部分用人单位看重的一点。尤其是对于那些有远大发展目标的学生来讲,管理和决策能力非常重要。但是由于这项能力的实践性极强,平且要求有深厚的基础知识是实践经验做铺垫,因此单单靠学校教育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必须要在实践工作之中慢慢的锻炼形成。信管专业人才如果要从事于高层的企业管理或参与战略决策,必须在此项能力的锻炼上投入极大地精力才有可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进而影响到继续深造和实际工作。这些都急需在今后的发展之中寻求解决之道。
4、有关专业发展的思考
通过此次调查可以看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获得社会上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社会、学校、用人单位以及学生个人都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并多方合作,促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
第一,从社会的角度上讲,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了解其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就业去向。社会各界要努力的为专业在校生提供实习机会,弥补现阶段专业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的缺陷,扩大专业影响,促进专业进步。
第二,学校方面,应不断完善专业培养模式,加强各院校尤其是民办院校同专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条件,努力增加实战机会,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了解企业用人需求,走与企业联合培养的道路。
第三,从学生自己的角度看,有很多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首先,必须了解自身的专业特点,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以及良好的职业规划。本专业是计算机与管理相互结合的实用型专业,主要培养既懂经济管理,又懂通信技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该专业工管结合、文理渗透,因此专业学生最大的特点在于知识面广,适应力强,可以做多方面的工作。当然,我们也必须正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劣势,那就是先比之下专业知识与计算机专业或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相比不够扎实深入。
因此,这就要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认识自身专业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同时,应该竟可能的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基础,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引言:文章中以沈阳体育学院为例,沈阳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中设有有体育表演专业。体育表演专业的学生专项是体育舞蹈、健美操,还有围绕专项而设置的许多表演专业的专业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学生们学习的创新能力。所谓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在体育院校中,艺术类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本身就具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因此在艺术类专业生中强调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水到渠成并事半功倍的。
然而在我国,人们在主观和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无法将个人的创新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那么为何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如国外的学生,若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首先要总结出影响创新能力得以发展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创新思维的影响
长久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给国人带来了民族心理的“沉淀”。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要崇尚“听话”,从小父母经常跟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听话”,听话成为衡量一个孩子是好是坏的重要准则。大胆的冲动,毫无后顾之忧的尝试对中国的孩子来讲是一种奢侈,对父母说的每一句话孩子都要毫无思考的接受和服从,缺失了基本的批判精神,孩子骨子里的创新精神从小就被家长不自觉和无意识的压制了。
二、教育体制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的遏制
我国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学生们要在人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中有九年去接受固定模式固定内容的固定教育,这种在考试中所有学生都要背相同答案的学习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国外,很多国家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出发,在大学中潜心学习自己所喜欢的专业,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和探索。然而我国好多学生报考大学志愿的时候并非去选择自己所向往和憧憬的专业,而是报考一些毕业后更容易就业更赚钱的专业。这种夸大目的性的学习模式使很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更有甚者把学习仅仅是当做谋生的一种手段,这样的学习还谈何创新。
三、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
在传统的体育院校中,为了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成绩,不懈的努力,反复的练习比赛中的规定动作,周而复始,年复一年。然而却只是不断的重复一些固定的动作,毫无创新而言,虽说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等项目中有一些新创的内容,那也只是教练的工作内容,仍然没有任何需要学生去创新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没有需要就没有动力,学生则更加缺失了创新的欲望。
那么作为体育院校的高校教师在平时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该如何培养体育院校中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则显的极为重要,并值得我们深思。通过多年在体育学院艺术类专业中执教的经验,将自身的心得和经验总结成文字与大家进行探讨。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精神
作为教师无论教学能力如何,首先要具备对学生的尊重,其中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显得尤为关键。任何事物都要有前提条件,才会得到自己所想要的结果。那么教师只有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力,才能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不可否认,在当今的全国各大体育院校中有一些艺术专业的学生对创新有一定的认识,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也希望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产生新想法和新素材,最初的体现是在一些新年联欢会和需要班级自创节目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的创新兴趣体现的淋漓尽致,头脑里无时无刻都在想象着自己所要编创的节目和创新的想法,在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上,这是具有推动作用的。其中有些学生,不断的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现,越挫越勇。但有些学生一旦他们刚刚燃起的创新欲望遭到质疑,便会打消刚刚点燃的创新思维的火花。一方面他们在认识上追求创新,体现出了比较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而另一方面,他们在行动上却胆胆怯怯,受不了别人对自己想法的质疑,迟迟不能将自己的想法落实,主动作用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这时便需要教师对学生予以一定的鼓励和支持,即使学生最初的想法显得幼稚和好笑,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肯定,让学生首先对自己充满信心,加大自己创新的步伐,不断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步步前行。切忌将学生苍白的想法直截了当的打压和,不要伤害到学生们的自尊心,要让学生在得到教师肯定的眼神后增强自己信心,以饱满的热情和对自己的信任来充实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平日的课堂中,笔者认为可以给学生们一些题目让他们进行小段舞蹈的编排或者将自己的想法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己编排,自己表演,甚至编排好的节目可以在学院有活动的时候上台表演。身体能力较差的同学,可以为自己的同学编排、指导成一些节目。如此一来,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激情一定会得到推动和促进。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不同于他人的现实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与创造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有相同意义的,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因此,培养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要遵循个性化原则,因材施教,拒绝一并而论,教师应该大胆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培养其自主创新的意识、独立的人格和敢于质疑的精神。确立对学生们个性化的培养原则,承认差异,发展差异,鼓励竞争,鼓励冒尖,不求全才。要在课堂上允许个别学生有自己的表演风格和动作体现。其次要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这似乎要教师更加深入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去,了解学生,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及生活习惯。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能力、性格等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鼓励学生大胆发现、多比较、勤练习,在学习环节中把批判能力、创新性思维和多样性教给学生,努力开始一段良好的创新思维培养之路。
2.遵循对学生协作性培养的原则
协作性,即学生们的团体意识,是指由若干人或若干单位共同配合完成某一任务。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不只是跟他们的智力有关,非智力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创造潜能的发挥,也就是说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的体能、舞蹈表现力、柔韧性和技术技巧,还要多强调对学生们情商的培养。只有与周围的同学和老师有良好的协作精神才能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取他人之精华,弃他人之糟粕,将精华为我所用,才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高品质人才。许多教育专家曾经反复强调,目前我国的独生子女普遍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不善于与人交往和合作。在网络上有这样一条信息,曾经有人分析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方式,发现从1901年到1972年有286位获奖者,其中近三分之一的人是与他人合作取得成果从而获奖。由此可以看出,创造性既是自身的良好品质,同时又是社会生活学习中所必须要的品质。培养学生们的协作精神可以体现在课堂上多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学会与人相处和沟通,多在一些动作上互相帮助,互相挑毛病,提意见,在此基础上才会提及到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学会在一个有竞争的集体中学习,学会在与人合作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3.从兴趣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使学生因兴趣而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舞蹈动作有非常高的兴趣,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自觉地去学习和钻研。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想方设法地去调动和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创新的兴趣。
同时,教师也要适当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当的转变培养模式。所谓教学,就是要一方教,另一方学,充分启发学生对舞蹈专业学习的主动追求性。教师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自己的专业,因兴趣而去积极实践,并且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懂得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4.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艺术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积极的影响
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上的气氛轻松中带有紧张,活泼中带有严肃。在当今的社会中,教学并不只是教授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师还要结合学生们不同的特点让他们在课堂上敢说、敢问、敢辩。学生要相信自己,当自己的动作感觉与教师所教授的动作背道而驰时,要敢于辩论和大胆的讲出自己的动作感觉,这样平等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更加自信,不畏缩,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自己的见解与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发生冲突的时候敢于畅所欲言,不害怕出丑不害怕同学和老师的“指责,这样才能将自己的见解全部的提出来,以便于与其他人交流。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会造就更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更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的胆量。
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时间之外与学生多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课下的朋友,课上的师生。课堂上的内容要有趣味性,不要枯燥单一的动作无数次的重复练习,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并做到言传身教,亲自上手示范是很有必要的,有时候讲的再明白,也不如教师亲自做示范那样具有直观性。另外就是课堂的竞技性,利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一次小小的成功体验会造就今后更大的成功,会想要追求更多的成功。
[2]Bandura A,Barbaranelli C,Vittorio GC,Pastorelli C.Self-efficacy beliefs as shapers of children’S aspirations and career trajectories.Child development.2001,72(1):1 87-206;
[3]肖志玲.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4]王云鹏.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职业兴趣之间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6;
[5]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心理科学.2006.29(1):47―51.上海:《心理科学》编辑部;
[6]胡桂英.中学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4;
[7]董斐蓉,何金彩,刘文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相关性研究.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全国第13届学术年会暨重庆市心身与行为医学专委会第2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141―143.重庆.2007;
[8]马勇.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硕士论文].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9;
[9]Smith M,Duda J,emporary measures of approach and avoidance goal orientations: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2,72:156.175;
[10]庞丽娟,洪秀敏.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教师教育研究,2005.17(4):43―46.北京:教师教育研究杂志社;
[11]魏源.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与干预研究.心理科学.2004.27(4):905--908.上海:《心理科学》编辑部;
[12]连榕,杨丽娴.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田.心理学报,2005,37(5);
一、背景介绍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2008年4月1号开始实施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对独立学院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就是要求从今年开始,独立学院再不能颁发母体高校的学位和毕业证。该政策的实施将会对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的生存能力进行一次大考验。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部在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规定该专业"培养具备现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校专门人才"。教育部的这一规定体现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的一般要求,为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截至到2008年我国已经有318所高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创新创业理念:立足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决策背景,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紧迫性
该专业虽然在我国发展历史不长但是发展极为迅速,这是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急需一套高效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与之相配套,以及各种政府危机事件的爆发也强烈要求政府改革目前的管理方式和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新一届政府大力推进我国政治体制、行政体制的改革,比如大部制改革的进一步落实,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模式的改革取向将会越来越被政府采纳,政府的职能由计划经济时期的监管模式逐渐转变到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协调各种社会矛盾上去。这将呼唤更多政治色彩淡化的公共事业组织,或者叫NGO(非政府组织)和NPO(非盈利组织)投入到社会服务中,培养服务这些公共部门的创新型人才就显得尤为迫切。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及方法
1.深化课程体系方面建设,切实培养创新能力。
结合我国"十二五"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趋势,估计未来将有10亿人居住在城市。因此,社会各界对于社区管理方向人才的需求也极为旺盛,我们把社区管理作为我们的一个专业方向,大三和大四年级开设了社区管理类的一系列课程,并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始终。设置一定比例的创新学分,比如说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社区管理类职业证书,参加开放实验室项目,发挥第二课堂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作用,以及举办公共事业管理特别是社区方面的学科竞赛,给予获奖的学生一定的学分和物质奖励,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大大提高他们学习主动性;同时,邀请一些从事社区管理方面的人员进行有关创新能力在社区实践工作中的重要性的讲座。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体系做一些新的探索。
行之有效的教师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评价体系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毕竟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
在教学方式上。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引导式或者启发式的方法开展教学,比如说:多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无领导小组讨论,决策对抗等方式。培养学生创新与自学能力,改变他们以往对于课堂教学的传统印象,提高对于专业以及个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评价体系的环节。除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要做相应的改变,还需要新的评价机制来实现这一目标。较少期末笔试在课程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把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团队形式在一学期内完成一到二个大的课后作业,并且以答辩或者项目作品形式给予考评,让学生明白只有在平时花时间认真学了,认真做了才能拿大教好的学习成绩,改变以往期末突击式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机制保障。
四、总结
我国目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主要形式为: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太阳能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的地区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3以上,太阳能在中国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和应用价值。中国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地热资源远景储量相当于2000亿吨标准煤,已勘探的40多个地热田可供中低温直接利用的热储量相当于31.6亿吨标准煤。可见,中国拥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
对于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六大类能源得到大力推广,蒋莉萍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这六大类新能源环境友好、储量丰富且可持续利用。当前,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
我国最新的《规划》显示,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被显著提高。截至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将达到4.78亿吨标准煤,其中可以变成商品交易的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将会达到4亿吨,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9.5%以上。到2015年,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要形成较大规模。即:建设30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建设100个新能源示范城币和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气化等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的入户率达到50%以上。
对于能源局大力推进新能源示范城市的建设,蒋莉萍认为这将有利于各城市充分利用当地的新能源资源条件,把新能源开发与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能源供应相结合,推动新能源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并以本地消纳应用为重点,这对于新能源在城市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新能源示范城市的建设不能只是满足于做了几个项目,它应该要探索一种经济、高效、投入产出比最好的新能源使用模式,或者通过自身的示范,告诉别人新能源的发展模式更适合哪种类型的城市,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哪些技术、管理或政策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如果这100座城市能够总结出来这些经验是非常有意义的。”蒋莉萍说。她还告诉记者,通过示范项目总结新能源发展模式是一个很必要、很有价值的事,可能不是某一个城市所能完全回答的,所以很需要国家主管部门在这一百个城市的实践的基础上,去探讨这些问题。
此外,蒋莉萍认为,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以及建成之后长达二十年运行期内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但是并不是每一个项目业主者都会懂得、而且也不必要必须懂得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培育专业的服务产业、或者说建立一个相应的社会服务体系去解决这些专业问题,也就是说,项目业主者只需关心项目的经营管理,碰到专业的这些技术问题,只需要去咨询或者委托专业的服务机构,这样一来,很自然地就会带动起一个新兴的产业,是非常有实践意义的,应该作为新能源示范城市的主要示范内容之一。
新能源开发利用应有更广阔的思维
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内新能源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蒋莉萍告诉记者,我国风力发电技术已经基本实现规模化发展;更加高端的太阳能热利用也具备了市场竞争力,从洗浴热水到供暖、工业热水供应,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当记者问到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这些新能源应该如何开发利用时,蒋莉萍表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一种更广阔的思维。
蒋莉萍告诉记者,自然界赐给的能源资源和我们对能源的最终利用是不一样的。无论传统的化石能源、还是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它们本身,而是它们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所提供的热(冷)量、照明、动力和控制功能等等。其实很多新能源都有其最原始也是最直接有效的利用方式。例如水能,最原始的做法是利用水能机来提水灌溉;风能,则是用传统的风车提供动力;对于太阳能,最直接的是热利用,例如热墙的设计、居民楼安装的热水器等等。但是无论是太阳能、水能还是风能,要想达到大规模开发利用都需要采用转换为电能的方式。海洋能也是有类似的地方,现在海洋能的开发利用一般都是转化为电能。而且,唯有电这种能源形式,能够满足现代生产和生活对能源利用的所有诉求。
“转换为电力,是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得以大规模开发和高效、便捷利用的最主要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形式,所以我们不能忽略新能源的其他利用方式,而是应该用一种更广阔的思路去综合开发利用新能源。例如将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方式多元化,鼓励就地消纳,直接转换热能等产品,直接与终端消费需求对接。”蒋莉萍表示,借助国家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新能源示范城市等活动,“十二五”期间不妨进一步拓展新能源发展思路,鼓励各地区结合各自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特点和终端用能需求,探索更加经济、高效的新能源开发综合利用模式。
蒋莉萍告诉记者,尽管中国发展新能源前景广阔,且时机逐步成熟,但近年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尽快纠正和避免,比如,“一窝蜂”地大干快上,不分析资源状况,不比较技术经济性,不考虑市场风险,盲目上项目、上规模但不重视技术研发,等等。发展新能源产业,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统筹考虑各种因素,处理好全面推动与因地制宜的关系,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全社会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0引言
自2012年国务院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日益明确,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据工信部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从2015年至2017年均实现了大幅度整长,产量分别是34.05万辆、51.7万辆和79.4万辆,销量分别是33.11万辆、50.7万和77.7万辆。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辆分别为41.3万辆和41.2万辆,同比增长94.9%和111.5%。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在实际使用新能源汽车产品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保险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只有把新能源汽车与保险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保险的作用才有助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在此背景下研究新能源汽车保险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新能源汽车保险现状
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加,相应的新能源汽车保险需求也相应快速提升。据中国保信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以来保险公司承保的新能源汽车数量急速增加,2013至2017年连续五年年均承保车辆增速达78.6%,年均保费增速72.0%。另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线路图》中预测,203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8000万辆。据此数据推算,2030年新能源汽车保费规模将高达4700亿元。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在动力系统、成本、性能、维修技术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相应的风险结构与风险成本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然而目前保险行业并没有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专门保险。承保新能源汽车保险的公司在实际承保中都还是按照传统车险条款来操作,先有保险并不能准确覆盖真实风险,一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无法准确评估车辆的风险状况,容易造成责任认定不清,发起理赔困难。当前传统燃油汽车的保险业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但是保险产品的推出需遵循大数据法则,以大量的保险标的为基础总结所需数量规律,由于缺乏历史数据和成熟经验整个保险行业还没有推出为新能源汽车量身定制的保险产品。
2我国新能源汽车保险存在的问题
2.1投保时“车便宜,车险贵”
汽车险种主要有交强险和商业险,交强险保费是实行全国统一收费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但是不同的汽车型号的交强险价格会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汽车座位数”,所以交强险基本没多大区别。商业险大部分险种都是按照厂商指导价来核算,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价格差异较大,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价格远高于传统燃油汽车。目前购买新能源汽车是享有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双重高额补贴的,比如一辆北汽EU5R550顶配车型指导价格25.265万元左右,但是补贴之后只有不到16.19万的价格。但是在计算保费的时候却是按照补贴前的价格25.265万元来计算。并且各地补贴政策不同,因此保险公司都是采取直接一刀切新能源车保险投保标准与传统燃油车一致,都是按厂商指导价投保。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在来年的保险续费上,其中的商业车险会根据该车辆的总价值10%折损后,并且在上一年无出现事故或者不良记录等,来年的保险费用也会在总价的基础上打折优惠。新能源汽车即便是在上一年中并无出现事故、不良记录等,来年的保险费用也仍然会按照新能源汽车市场指导价进行计算,更何况新能源汽车的折旧率又高。这就导致了消费者感觉新能源汽车保费偏高。据中国保信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单均保费比非新能源汽车高达21%。
2.2投保时险种与新能源汽车特征不匹配
由于新能源汽车结构和使用性能的有别于传统燃油汽车,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需求也有别于传统车险。保险产品的需求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当前的保险险种中,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并没有专门的“电池险”。相对而言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还没形成规模效应成本较高,电池成本几乎占到整车成本的50%,且动力电池技术还不够完善一旦出现技术故障很难处理,很多保险公司无法对动力电池做出风险评估,因而不愿也无法承保。其次,没有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充电桩、充电线等部件的对应险种。在使用中充电桩被偷或被损,下雨被淹,漏电造成事故,自燃发生事故等都是新能源车主使用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第三,传统燃油汽车的全车盗抢险、自燃险和发动机涉水险等对新能源汽车意义不大。目前新能源汽车大多车型都装配有定位系统及远程锁定等智能化配置,大多数生产企业对新能源汽车也实施了运行监控可实现实时数据传输;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安全试验室专家表示,当前出厂的新能源车搭配的电机,均需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动力电池的安装、布局、绝缘防护、碰撞、高压等进行内外力的测试,来确保整车的安全性,虽然还不够完善,但自燃的发生概率极小;新能源汽车没有了发动机,不涉及发动机涉水险;但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有涉水损失保险需求,却缺少对应的单独保险产品。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对全车盗抢险、自燃险和发动机涉水险的需求不高。
2.3理赔时“车险高,赔付少”
据了解,中国人保、平安、太平洋等多家保险公司对新能源汽车都实行“按补贴前价格投保,按补贴后价格赔付”,这已成为行业惯例。也就是说投保人使用新能源汽车出险理赔时,保险公司不会按照投保时的价格理赔,只能根据投保人购买汽车的实际价格及补贴后的价格进行上限赔付,而且赔付金额也不会超过投保车辆的实际购买价格;即便是新能源汽车因大事故严重受损或全损,也照样是根据购车发票上的金额对车主进行赔付,也就是按补贴后的价格赔付,而且还要算上折旧率。
2.4新能源汽车车险定损理赔水平偏低
相比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结构技术的特殊性对保险公司的查勘、定损、理赔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各大保险公司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占公司全部营业份额较小,基本上还没有新能源汽车车险查勘、定损、理赔专员,由于新能源汽车结构技术的特殊性,车载设备电子化集成度高较高,新能源汽车保险领域维修标准化的问题也还没有解决,查勘定损人员对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了解不深,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确定哪些部件可以维修后继续使用,哪些部件必须更换,尤其是涉及“三电”领域的部件,一般维修难度较大,单次的事故零配件及工时费价格都较高。
3我国新能源汽车保险发展对策
3.1借鉴国外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保险经验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
据了解,在新能源汽车普及程度较高的欧美国家,会为新能源车主提供特殊的优惠费率,且保费的一部分还会用于公益事业,以呼吁更多车主使用。目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主要集中于购置环节,新能源汽车保费偏高的根本原因是新能源汽车成本造价较高引起的,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过渡阶段,国家对保险公司承保新能源汽车保险相关业务提供优惠,保险公司提供汽车保费折扣优惠,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将是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有力措施。
3.2政府主导下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险费率系统
从国外发达保险市场来看,国外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率都是建立在一整套成熟的车型风险等级评价体系和人员风险等级评价体系上。这样一方面充分保障了保险人和投保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引导了驾驶员安全驾驶。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国家重点扶持产业之一,相关数据资源比较封闭,保险公司没有获取途径,无法对其风险状况进行全面认识与风险管理。新能源汽车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保险公司无法依据相关准则统一损失类型、损失配件价格等内容。另外新能源汽车保险不仅仅涉及保险领域,还涉及科技、金融、法律、外贸、宏观政策等方面的知识。新能源汽车保险也算是一种公共产品。鉴于以上影响因素在新能源汽车保险产品的研发初期单靠保险公司很难在短时间取得成效。开发初期,必须由政府主导,提供政策支持,搭建保险体系,构建专门研发团队,建立新能源汽车保险相关数据的收集测算系统,为科学选择新能源汽车保险参考指标和科学厘定保险费率提供依据。
3.3“量身定制”新能源汽车保险产品
二、课程教学现状
1.理论教学
由于本课程集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基础知识为一体,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再加上电机学本身的理解难度,使得目前课堂教学更注重讲授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一方面,重点讲授电动机的基本原理、运行特性和控制方法,发电机的基础知识和技术难点课堂教学课时分配较少,针对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知识讲授更是一带而过;另一方面,当涉及到实际工程应用时,均以系统框图为背景,例如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三相同步发电机的运行与并网,课堂讲解与工程实际的应用偏差较大,学生普遍感觉比较抽象。总体而言,新能源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在教学中的更新较慢。
2.实验教学
我院的实验教学基本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并且由于现有的实验设备高度集成,学生在做实验时往往看不到其内部结构,只要对外部端子进行简单接线,然后手工记录数据即可,整个实验过程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的元器件联系起来。考虑实验设备的限制,在系统仿真环节,课程多利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大多是以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基础进行计算机数字仿真,与工程实际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1.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电机学”与“运动控制系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传统经典课程,我院在保留课程主干内容的基础上,适度缩减与工程实际差距较大的理论知识讲授课时,着重加大关于发电机运行原理与控制技术的分析和论述,借此进一步夯实学生关于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理论基础,并逐步增加“新能源发电技术”、“风力发电与控制技术”、“车用电机原理及控制”、“光伏发电与微网技术”等专业选修课程,通过调整使新的课程体系能满足新能源人才培养需要。
2.课堂教学方式改革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更多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仿真模型、新能源技术视频展示和项目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工程实际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性学习。同时注意增加学生新技术实验与实践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鼓励学生更注重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适度降低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以避免学生疲于应付考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我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采用CDIO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在授课班级中开展项目小组讨论的形式,围绕新能源相关课题进行项目构想、设计、实施、改进以及答辩讨论。每个项目小组中的学生都需要至少一次作为项目负责人,提升学生的个人技能和团队写作能力。针对众多新能源相关课题,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题,在课题开始阶段,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文献数据库及网络资源,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和提炼,形成项目的整体推进思路;在课题推进过程中,课题负责人对课题进行子课题分解,对课题中的具体工程实现进行设计、实施和改进;在课题答辩讨论阶段,项目负责人将课题进展结果在课堂上以PPT的形式加以阐述,班级同学均可就其结论和观点展开讨论,最后以指定的论文格式要求上交纸质论文或样机实物,教师对课题成果进行综合评定,并计入课程总成绩中。
3.实践教学分层次能力提升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按照项目设计—系统实现—实施改进三个层次的渐进过程。在项目设计阶段,学院组织教师结合企业新能源方面的需求和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命题,学生分小组选题,并根据课题进行协作设计。设计完成后,学院组织专门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设计的评讲活动,学院对于设计成果有创新的进行奖励。在系统实现阶段,充分利用我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专项经费,解决学生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利用MATLAB的电力系统工具箱(SimPowerSystem)和Pspice软件,开展了系统仿真,工具箱在元件库中提供的电气元器件能够反映相应实际元器件的电气特性,激发了学生独立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在实施改进阶段,学院组织评审委员对系统的实现进行再评讲活动,提出实施改进意见,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实现成果进行完善性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成果的层次和质量水平。2009年我院购置“电机学”与“运动控制系统”两门课程的成套实验教学设备,2010级电气国际课程实验班的实验内容就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减少数字仿真的内容,增加工程实践训练内容。新的实验指导书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根据实验内容、原理图和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控制系统的具体接线图,列出实验步骤;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能够综合实验数据,解释实验现象,编写实验报告,实施了从构思、设计、实施到运行的一个全CDIO过程,达到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个人、职业、团队、交流及社会意识与能力。
认识新能源
新能源是相对常规能源而言的,因此可以称新能源为非常规能源。常规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等,在技术应用上已经比较成熟了,并且现在已经被大规模的使用了;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水能、生物质能等等,都是在新技术基础之上系统开发利用的能量。不过也有将核能列入常规能源的,因为用核能发电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并且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例如法国,核能的发电量甚至能占到当年发电总量的76%,不过从习惯意义上而言,一般还是把它归入到新能源中。
相比新能源能源,常规能源的大量消耗,容易造成严重的污染,而新能源的污染相对就较轻,甚至没有污染,如太阳能、风能等等。其次,相对于某些常规能源将在未来的某一天枯竭的问题而言,新能源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几乎不会枯竭,例如太阳能,几乎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除非太阳没了(估计要是人类还能在没有太阳的时代生存,那么可能又会有另一种新能源取代太阳能)。
不过,新能源的优势虽然多,面临的唯一问题可能就是技术问题。而推动技术不断革新的背后力量除了国家政策外,另一股可能就是资本的力量了。
新能源前景
有人说,“第四次”能源革命已经到来。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都开始把新能源看作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点之一,而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任后提出的“哪个国家在清洁能源技术中领先,哪个国家就将引领21世纪的全球经济”也被广泛的认同。奥巴马政府也一直在致力于推行新能源政策,并且加大了对新能源技术的投入。在美国硅谷,大约有80%的风险投资基金开始转向新能源领域,而新能源也已成为了美国风投的第三大行业,仅次于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行业。
在法国,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就开始转向新能源领域,尽量减少对常规能源的依赖,经历三十余年的发展后,核能就已成为法国的主导电源,占全国总发电量的七成多,其次则为水利发电。
而我们的近邻日本,也是自石油危机之后开始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其太阳能发电量一直都位列世界前茅。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定的最新一项计划是,到2030年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和地热发电将占日本总用电量的20%。也有报道曾称,通过对新能源的利用,日本每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只有美国的37%。
但是我国对新能源的利用目前却还没有这么发达,核电的占比才2%左右,这意味着未来新能源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介绍,中国将力争在205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总比重从目前的9%提高到40%左右,占据主导能源地位。而近年来,我国政府用于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每年增幅都在20%以上,2008年
对新能源企业的资金扶持规模达到38亿元。
投资渠道
新能源上马的项目都非常大,动辄上亿。对我们普通投资者而言,要拿出这么一大笔钱做投资,肯定是不可能的。并且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分析你如何能准确的判断这个项目在未来是否会盈利?因此,直接投资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却并不意味着就不能投资。若想参与到这场“盛宴”中来不妨试试间接投资。
间接投资的首选还是股票,A股中概念板块就有70只股票与新能源相关,产业涉及核能、风能、水电等等,几乎所有的新能源产业都涉及到了,有的公司还是新能源设备的提供商,在产业链上占据着优势地位。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新能源概念股都值得投资,在这70只股票中也不乏ST股票,这就需要你有择股的能力,不要跟风盲目的追涨。
对择股能力没有什么信心的话,也可以通过基金投资新能源。在年初各基金公司出的2009年策略报告中,就有许多基金公司看好新能源,甚至不少基金公司都以新能源为投资主题,可以适当的关注这方面基金。
其次还可以通过信托产品投资新能源。现在市场上推出了不少专门针对新能源领域的信托产品推出,例如,北京信托发行的“振兴2号能源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等。除此之外,不少的PE信托产品也将重点放在了新能源上。不过信托的资金门槛较高,一定要慎重选择。
尽管电池技术、基础设施、居高不下的价格等难题仍然困扰着世界。但无论从各国的利好政策亦或是不断增加的量产车型上看,都使我们坚信,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并不需要另一个百年来实现完整的进化。当然,多少事,从来急。对于新能源汽车,我们不能奢望一蹴而就。“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应该成为这段迷人的汽车发展史中最好的注脚。
在本届车展上,共展出88辆新能源汽车。记者在车展现场看到,几乎所有国内外企业的展区均可找到新能源技术的身影。无论是国外品牌还是自主品牌,无论是豪华车亦或是微型车,各大商家都在积极展示自身对新能源概念的诠释及努力成果。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从本届车展上部分厂商对于新能源技术的展现出发,并同时回顾他们近些年来的成果。最后,文章将重新回到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上来。我们会发现怎样的路线?好吧,就让我们一同伴随着本期特别策划一同去寻找答案吧。
丰田汽车“全力加速云动未来”自主战略
尽管是否对于中国合作伙伴开放新能源技术始终摇摆不定,但当其发展势头远逊于大众和通用等巨头时,今年3月,丰田(中国)终于启动了首个自主战略“丰田中国云动计划”,明确了今后重点推进的“环保技术、福祉车、商品、服务、事业、社会贡献活动”6大重点推进内容,并将“以混合动力技术为代表的节能新能源技术战略”作为重中之重。
除了众多内燃机车型外,丰田(中国)在本届车展上还推出了“云动双擎”等新能源车型。其中,将于2015年左右量产的“云动双擎”车型,搭载了丰田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研发的国产混合动力总成。另外,丰田会在今年提前开始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车在中国市场的试销,而电动车(EV)的实证行驶实验也在积极开展。
主攻方向
2012年是丰田再度宣布全攻混合动力技术的一年,同时为其未来的高端动力总成战略定下基调。
技术成果
丰田普锐斯于1997年10月底问世,是世界上最早实现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同时也是目前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新能源车型。今年2月份,第三代普锐斯正式引入中国。它也与第七代凯美瑞尊瑞、雷克萨斯CT200h等新能源车型一道,成为丰田主推的新能源产品。
大众汽车的bluemotion项目
大众汽车以“bluemotion”(蓝驱)命名的项目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油耗和排放,该项目已在TSI、TDI车型上广泛得到应用。该项目不仅包括电力驱动、混合动力等新型驱动技术,同时还结合了包括自动启停、制动能源回收等减低减低能耗的技术。
主攻方向
尽管大众的bluemotion技术算不上先进,但通过对传动系统一系列的改良从而降低能耗,是现行容易被外界所接受的方案。
技术成果
目前国内能买到的bluemotion车型以第六代高尔夫蓝驱版为代表。该车型搭载的发动机自动启停、能量回收系统以及低阻轮胎,使得百公里油耗仅为4.9L。
另外,Cross CoupeTDI概念车也首次在国内亮相。根据已公布的数据,这辆柴油混合动力车型如果单纯依靠电力,可以行使45km。如果电动机和发动机同时工作,理论上续航里程可达到1287km。
宝马的高效动力策略
从2002年起,宝马便明确了Efficient Dynamics(高效动力)战略。这个战略不仅仅只是着重于能源消耗节省以及环境保护,同时宝马所一贯坚持的动态操控与驾驶乐趣,仍毫不妥协地保留下来。性能与环保,乍看之下相互矛盾的两项诉求,通过宝马工程团队的努力逐步完美结合。例如高精度喷射系统、超轻铝制缸体、可变式双涡轮增压技术、换挡提示功能已经运用到宝马的新一代产品上。
主攻方向
宝马中期的新能源方案是优化发动机,选择取代性的材料提升燃油性价比。同时,宝马也在努力向着氢能源替代方案推进。目前,宝马7系和X6都拥有氢动力版本。
技术成果
相比其它企业主推的新能源技术,宝马对于内燃机的热衷一度使人有着“宝马不会发展新能源车型”的错觉。事实上,宝马早已将自家的新能源技术华丽的呈献给世人。一年前,MINI E的中国路测项目赚足了眼球,而今年的一部《碟中谍》,让世人见识了宝马全新推出的“i”系列子品牌。据了解,宝马i8的前轴拥有一部电动机,后轴上则是一部拥有161kW的涡轮增压3缸发动机。
沃尔沃与ELVIIS
ELVIIS是由沃尔沃汽车公司、爱立信、公用事业公司和维多利亚学院组成的联合体,该项目概念的工作模式包括:车主可以通过任何普通家用电源插座给蓄电池组充电,插座的位置可通过GPS识别;车主在触摸屏上或通过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远程预先设定充电时间和充电量;通过移动网络、汽车与公共电网进行通信,并设定充电方案,以获得最优惠的电价。系统会将每次充电的费用直接记录在车主个人的电费账单上。
主攻方向
轻量化、电动车和小型车是沃尔沃产品的开发趋势。在沃尔沃目前执行的 “DRIVe绿色驾控战略”中,将二氧化碳零排放视终极目标之一。
技术成果
目前,沃尔沃C30电动车已成为该项目的测试用车。这辆车配备了集成式彩色触摸屏,用指尖触摸就能顺畅地完成充电过程。将有5辆C30电动车用于为期一年的该技术的测试和评估。由于该智能技术是基于通用通信平台上开发的,因此理论上可以在许多车型上适用。
比亚迪的新能源蓝图
作为自主品牌中技术派代表,本届车展上,比亚迪展示了三项最新技术,涵盖了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其中除了“TI+DCI”动力组合、遥控驾驶技术外,全新一代DM双模电动车“秦”的亮相同样备受关注。
作为一款全新开发的A+级车型,比亚迪“秦”可切换纯电EV或混动HEV两种模式。同时,“秦”搭载高转速电机,配合高电压使功率得到提升,不仅可以使蓄电池重量减轻近一半,同时交流充电技术可以实现交流大功率充电,使电动车摆脱对专业直流充电站的依赖,这对于电动车的推广普及尤为重要。
主攻方向
尽管近阶段大力发展“T+D”技术,但比亚迪对于新能源的态度依然坚定。作为国内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对纯电动车电池组的改良是比亚迪的主要发展方向。
为自主品牌呐喊
谈到正在举行的秋季车展,李克伟言谈中难掩自信与骄傲的光芒。众所周知,秋季车展和春季车展同属于青岛国际车展,是中国五大车展之一,相比于春季车展是更注重于品牌展示的汽车盛会,秋季车展则是本着更加贴近市场的原则,以更加突出的区域消费市场的政策与车价优惠来打造一个汽车厂商、销售商与消费者无缝沟通的平台。同时,秋季车展也有别于春季车展的另一亮点就是新能源汽车,李克伟表示今年组委会对新能源汽车给予了最大化支持,首次将7号馆开辟为新能源展馆,同时通过各种宣传途径与现场导视系统进行新能源品牌与理念的传播。虽然目前看起来规模还没有传统汽车展馆规模那么盛大,但她们一直在努力,想要向客户及山东省内外消费者传递关于新能源汽车更丰富的讯息和体验。
对于新能源汽车,李克伟非常看好自主品牌的未来发展。在青岛,对于续航能力在200公里以上的车型国家和青岛市补贴各是5.5万元,对200公里以内的则各都是4.5万元,这样算下来有些高续航能力的车型最高可以补贴11万元。这样的补贴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比较高的,是对于信任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最好的回馈。而这样的政策也让青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从另外一个角度,李克伟也谈起了自己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看法,自主品牌新能源电池技术及其他造车技术都做得非常不错,很多国际品牌的电池技术和我国自主品牌均有合作,由此可见,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成就在短短数年里的发展比传统汽车要更快、更好。
传媒公司的创新精神
而在如今网络直播、虚拟现实等新媒体形式大行其道的时代,李克伟也丝毫没有放过这一由传统文化传媒公司向新媒介转型的机遇,不仅在开幕式上邀请了数十位网红现场直播,更在新能源汽车馆中开设了VR体验专区供现场观众亲身体验。
7号正是媒体日,参观人数与公众日相比没那么多,这一天观众会有更多更轻松的机会体验更多VR游戏,感受新技术与汽车文化的完美结合。作为展会组织方,无论是网红直播还是虚拟现实,都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只有拥有了这种技术,才能更好更多地服务于消费者,以及大众。
细节决定成败
嘉时代的董事长林涛刚刚从国外学习考察归来,嘉时代是一个特别注重职业提升和国际交流的公司。早在2007年,公司曾经组织汽车客户考察东京车展与日本的机动车行业,并与日本机动车协会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参观完东京车展后,李克伟表示其规模与她们想象中大型车展有很大不同,不仅因为它是全球五大车展之一,也是由于它更多注重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同时在展会组织细节方面也更加贴心。其中,李克伟谈到了一件令她到现在都记忆犹新的细节,当时入场的形式是用手环入场,比如你上午来参加展会,中午出去吃饭,只要手环不摘掉,下午回来可以继续入场参观,免去了二次购票的麻烦,形式非常便捷。而国内展会则是在几年后才开始启用这种模式。
而在参观丰田博物馆之后,李克伟一行也全面了解了丰田发展史,包括从它一开始创立,到她们参观时间为止的各项技术,当时也令大家为之惊叹,回国以后嘉时代便决心对自主的、民族的汽车品牌不断加大推广力度。在2010年前后,自主品牌在实力上有了比较大的进步,而后每年的车展上,嘉时代也特别注重在一些重要的位置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安排展示。李克伟表示,日本之行让她们学习了日本机动车协会和东京车展对细节的追求,也加深了她们所奉行的展会服务中客户至上的理念。
在公司创立之初,嘉时代董事长林涛便从德国汉诺威以及法兰克福等车展中借鉴学习了很多宝贵经验,历届车展也一直遵循着品牌化正规军的发展方向,倡导做专业的、品牌的车展,不仅做大,更要做强。“我们理念是贵精不贵多,做一个就做到极致、最好的品牌展览,引领会展价值典范。”采访的最后,李克伟如是说。
Q:您认为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如何?
A:从整车造车技术以及电池动力技术来看,我国自主品牌车企都不输于世界发展水平,未来也一定会引领汽车市场的发展方向。
Q:国外车展的发展历程对嘉时代有什么样的影响吗?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正在逐步推进的一个长久战略,而农村地区的新能源建设更是“三农”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来,北京市紧抓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的有利时机,投资数十亿元到“三起来”(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民“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工程中,引进、开发、推广了太阳能、沼气、风能等多种适合北京地区的新能源技术。据统计,2008年,北京市新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是全国新能源建设的工作典范。但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新能源建设的后续管理与维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学习,认识到完善新能源项目的后续管理,对改善农村能源利用状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确保政府投入实施的各项新能源项目充分发挥长久效益的关键所在。
1新能源项目的后期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随着北京市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广新能源建设,目前,北京市的新能源利用情况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普及率逐年上升。据统计,到2007年年底,远郊区县约有823个村安装了太阳能灯,占村庄总数的20.7%,累计约8万盏。每年可节电1317万MJ,节约电费近200万元;同时还有大中型沼气工程53处,总池容达到l.5万m3,供气1.4万户;即将建成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约60处,可满足l.8万户村民炊事用气。
然而,随着各类新能源项目在北京市农村地区的推广,其后续管理工作也逐渐显现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据了解,大部分项目仍然是“重开发,轻管理”,工程方只关注项目的开况,而在设施修建完成之后,忽略了其后续维护工作。很多项目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因缺乏维护、无人看管而效率降低甚至荒废,进一步可能造成整体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实际上违背了使用新能源的根本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北京市农村地区的新能源项目后期维护工作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后期管理维护的服务网络不健全
目前,北京市农村地区新能源建设的后期管理维护尚未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部分地区的新能源工程设备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出现技术问题时出现了权责不明的情况。是由政府负责,村委会负责,还是设备的建造厂商负责,或者由农户自己解决,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少区县也组织了一些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负责维护的工作,但全市范围内仍没有形成完整的、分层分级的维护体系和合理的服务网络,各项后期管理所需要的配套设备准备不够充足。在新能源设备设施发生了问题之后,没有合理的机制确保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将问题上报并解决。
例如,在“亮起来”工程中,北京市近郊大部分地区都引进了太阳能路灯项目。这个项目耗资很大,每个路灯的价值在1.1万元左右(包括了灯杆、太阳能板、蓄电池)。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建造的工程,仅因为缺乏合理的后期管理,当开关或者其他零部件损坏就放弃使用,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1.2缺乏有关新能源后期管理维护资金的支持政策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在新能源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大多是用在技术引进、项目开发上,对项目的后期管理维护很少重视。笔者从村委会基层工作人员的描述中了解到,绝大部分的乡镇,政府都没有投入专门的、定向的后期维护资金。正因为如此,当很多地方的新能源设施出现故障问题后,村委会没有资金去组织维修,而农户也不愿意自筹资金修缮,部分项目就出现了“一年好、二年差、三年垮”的局面。
对于后期管理的资金问题,一方面是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管理不充分。政府没有对后期维护资金的配置、使用方式、负责部门做出规定,从而使得基层工作人员无奈于没有合适的方式和可依据的政策对新能源进行后期管理。
1.3缺少专职的技术人员
一是缺乏日常的看管、维护员工。很多大型的新能源项目,例如沼气池,需要固定的人员负责看管和定期清扫,才能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设施出现不必要的故障。而目前北京地区很多沼气设备都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二是缺少相关的专业维修人员。新能源设施设备的很多问题比一般设备复杂,需要专业的维修技术。而北京市农村地区配备的相关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很多区县存在几个村才有一个沼气技术员。同时,农民普遍欠缺相关知识,不能及时解决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使得大量沼气池及其他新能源设备“因病报废”,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4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新能源设施设备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最终的服务对象、受益者和最重要的工作支持者都是农户本身。对于北京地区的农户而言,新能源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物,农户对新能源的绿色环保性、科技性等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农户对使用新能源、维护新能源设备设施的主动性却不高,大多数仍处于如果政府提供就接受,而不会自主去购买的状态。农户对“花钱买环保”的态度并不积极。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环保意识的培养,解除其可能存在的误区,以加深其对新能源的认识[1]。
2新能源建设后续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1建立完备的后期管理与维护体系
政府应该牵头,针对现有的各种新能源项目,根据各区县各自的实际情况和长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尽快建立完善的后期管理与维护服务体系,实现包含新能源项目设计、生产、施工、使用、管理、维修在内的整体服务网络,以推进农村能源的管理标准化、服务专业化,改变项目覆盖面小、组织化程度低的局面。
就此,国家在2007年推出了《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其中提到了建立乡村服务网点的建设内容、标准和补助标准等等。关于这一点,房山区政府率先做出了创新,到2010年,共建设1个区级服务中心、2个镇级区域服务站、120个村级服务队,形成一个3级实时监控服务网络,实现“管理维护一条线”,同时运用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进行标准化管理。目前,已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典型示范模式,而这样的服务网络尚未普及到全市的范围内。
2.2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
目前北京市的新能源项目多在各区县农村地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农户的收入水平较低,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而北京市政府每年在新能源整体上的政策扶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例如,自2010年1月《北京市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实施后,政府每年用于支持太阳能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将不低于2亿元[2]。然而,到目前为止,北京市政府对于新能源后期管理与维护的资金投入的重视仍不足,支持力度较小。因此,各级财政应该制定长期规划,合理利用资金,加大对新能源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管理维护的重视,做到“重开发、重维护”,这样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3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在新能源设备设施的后期维护工作中,技术是关键[3]。只有在专业的技术支持下,才能够切实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设备的完好及正常运行。故政府应该定期组织开展农村能源技术的普及,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实际操作水平和科学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改善新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
例如,2010年大兴区青云店镇会同区能源办公室组织孝义营、大谷店等村的8名太阳能公共浴室管理人员参加了太阳能利用工专业等级知识培训,学习了有关太阳能公共浴室配备设施的维护、操作,太阳能路灯的安装、日常维修等知识。这样类似的活动都非常实际,能有效提高新能源项目后期管理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2.4引入物业化管理服务的模式
对于部分类别的新能源项目,在其后期的管理维护工作中,可以引入物业化的管理模式,例如沼气池的管理。由于沼气池本身具有物业的属性,其后期管理也符合物业管理的一些特征,目前国内很多省市都开始引入物业管理与服务的模式[4]。沼气物业服务模式是指由政府引导,个人、企业或政府承办,建立沼气服务站或专门的物业服务公司,聘用具有专业资格的员工,以现代化的经营手段对沼气及其系统提供全方面的管理、维护服务,并通过对农户定期收缴一定的费用来支持其自身的运营[5]。
这实际上是公益化和市场化的结合。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沼气池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水平,提升沼气池使用率、保有率,而且可以增加农村的工作岗位,故这一模式是非常可行而有意义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对用户物业服务费如何规定,政府对此类物业服务公司提供的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如何制定以及优惠幅度等等。
2.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和科技意识
政府应该及时加强新能源的宣传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农户对使用新能源、维护新能源设备、设施的热情。让绝大部分农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能源建设中,而不是单纯得依靠政府的力量推动。首先,对于新制定的新能源政策,基层政府机构应该积极向农户宣传,让其了解到政策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步骤;其次,可以用农民通俗易懂的形式,例如张贴宣传画报、组织培训、向农户发放科普资料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环保意识和基础科学知识。
3参考文献
[1]大兴区青云店镇对太阳能公共浴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EB/OL].[2010-04-14]./cxyth/jcssjs/201004/t20100443-246943.html.
[2]北京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介绍[EB/OL].[2007-07-13]./zhuanti/zwgk/jujp/zdjngc/t796432.htm.
高技能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42-02
广西“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提出,广西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新能源产业是作为广西优先重点发展的四大新兴产业之一。广西拥有优越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条件,而高技能专门人才则是新能源产业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广西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形势,高起点地培养和提供企业急需的新能源应用高技能人才,为广西新能源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服务,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新能源类发电企业状况及人才需求分析
(一)生物质能发电厂
生物质能发电是把生物质能转化为清洁便利的电能的发电技术,是一种低硫、低硝、低碳的发电技术。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生物质能源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原料供应充足。根据《广西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广西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生物质发电项目,计划到2020年,平均每3~4个县建设1个生物质发电厂,投产生物质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典型的生物质发电厂生产过程是利用农业、林业和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为燃料,通过生物质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装置实现电能生产的。生物质能发电厂的主要生产岗位设置与传统火力发电厂基本相同,其中锅炉运行值班、汽轮机运行值班、热机检修及维护、电气运行值班是主要岗位。由于生物质能发电厂单机容量远小于常规火电厂,在同样装机容量下需要的运行维护人员比常规火电厂要多,生物质能发电厂每万千瓦装机容量需要运行维护人员30人左右,可以预见广西未来10年内相关企业的技能人才需求达3000人。
(二)分布式能源站
分布式能源系统是指在用户附近,以分散的、小规模的方式布置,可独立输出电、冷或热的系统。分布式能源站使用的燃料有天然气、油田气、煤层气、沼气等,其中天然气应用最多。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建设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并建设10个左右各类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在广西,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等地都将建设大型分布式能源项目。典型的分布式能源站采用冷热电联产方式运行,首先通过天然气燃烧推动燃气轮机发电,燃气生成的高温烟气再加热水产生蒸汽给汽轮机、热用户或驱动制冷机制冷,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使得能量综合利用率可高达85%。分布式能源站的主要生产设备有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溴化锂冷热水机组等。分布式能源站的主要生产岗位有燃气轮机运行、集控运行、电气运行、热机检修及维护等。根据调查分析,广西未来10年内分布式能源站运行维护人才需求达600人。
(三)核电站
核电是经济性好、可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新能源。由于广西发展火电有本地煤燃料缺乏的先天不足,而水能资源经过多年开发将尽,发展核电是解决广西能源短缺的关键。根据《广西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未来10年内要大力发展核电。规划到2015年,核电开发总规模1200万千瓦,投产规模400万千瓦。2010年,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防城港红沙核电站正式动工,规划装机为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预计2015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营。将要开工建设的还有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的平南白沙核电项目和华电集团来宾核电项目。核能发电的生产过程是利用反应堆中核燃料裂变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交换产生蒸汽来驱动汽轮机,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来发电。核能发电除了用核反应堆来代替常规锅炉外,其生产过程与常规火电站相似。核电站发电类岗位主要有现场运行操作员和电站设备维修员等岗位,按每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需要400人计算,未来几年广西核电人才需求超过4000人,其中发电类岗位人才需求约1200人。
(四)风力发电场
广西风电发展潜力巨大,根据《广西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广西属于国家划分的第四类风电资源区,可开发风电装机容量达1300万千瓦以上。规划到2015年底,广西风电装机要达到100万千瓦。目前广西已经建成或在建的有金紫山风电项目、天湖风电项目、大容山风力发电项目、桂林昌盛坪风电项目、恭城燕子山风电项目、恭城圆石山风电项目、北海西场风电项目等。典型的风力发电系统由风车叶轮、机械传动系统、发电机、电力电子装置、升压变压器等组成。风力发电就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轮旋转,再作为原动机带动发电机运行生产电能。风力发电不需要燃料,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风力发电企业的主要生产岗位有风电场运行与维护、变电站运行与维护及自动化设备运行与维护等。风电场每万千瓦人员需配备16人左右,未来几年广西对此类人才需求达1600人。
二、新能源类发电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要求
(一)持证上岗,岗证对应
由于新能源类发电企业技术含量高、操作行为复杂,操作事故带来的后果特别严重,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安全生产有关键影响,因此有严格的从业资格标准和任职资格要求。从业人员要求持证上岗,岗证对应。例如,锅炉运行岗位须具备“司炉工”证。
(二)专业面广,专业性强
新能源属于新兴产业,采用最先进的工业技术,同时又是多学科的交叉,涉及热动(锅炉、汽轮机、燃气轮机)、电气、自动控制、电厂化学等诸多专业。因此要求从业人员除了有较高超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有较广泛的专业理论基础。新能源类发电企业岗位从业人员均要求经过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学习,并需接受一定时间的岗位技术培训,方能达到岗位要求。
(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
新能源类发电企业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要求从业人员能够适应特殊工作环境,比如:生物质能发电涉及垃圾处理焚烧;核电站的辐射因素;风电场建在偏僻的地方,自然条件较恶劣,生活条件差;发电运行岗位的倒班工作制度;发电工作中大多要和高温高压强电环境接触等。同时,根据工作特点企业还要求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其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爱岗敬业,做到做一行爱一行。
三、职业院校培养新能源类发电企业高技能人才探讨
纵观全国,设置有新能源发电类专业的院校为数不多,在广西更是寥寥无几,相关人才供应面临严重不足。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是广西区域内培养热能动力类人才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专业,多年来为广西及周边地区火力发电厂和大、中型各类企业自备热电厂、热动力车间提供了大批技术人才。近年来,以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为龙头的热能动力专业群紧密服务地方经济和企业,结合广西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的高技能人才需求,设计并实施了灵活开放的教学计划,通过“产教结合”、“订单式”等模式实践校企合作育人。针对当前新能源发电领域人才缺口大、人才需求旺盛的状况,热动专业以服务于常规火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核电站及风电场等企业为专业建设目标,通过深化专业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等措施,为新能源发电企业培养急需的设备运行、调试、维护、管理等生产一线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一)构建“课岗证融通”课程体系,突出生产岗位专业性
针对新能源类发电企业生产岗位要求,构建“课岗证融通”课程体系,重点建设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汽轮机及热力系统运行、热力设备检修、燃气轮机运行等岗证核心课程,以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定位跟随主导企业,课程目标跟随岗位能力,教学实施跟随生产过程,教学内容跟随任务项目”的课程开发理念,成立由教师、企业技术骨干、课程专家组成的课程团队,通过到企业充分调研,反复分析论证,归纳岗证技能和素质要求,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目标。根据企业生产工作流程、岗位培训项目、职业资格证考证项目等加以提炼加工,按认知规律排序,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把职业资格证书对应课程设置,把职业标准纳入课程标准,把证书技能训练项目融入课程内容。在教学中深化“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改革。利用校内仿真实训室等“校中厂”和企业“厂中校”两个课堂交替,做到教学与实训一体化,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化,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态度。通过引入司炉工、集控值班员、汽轮机值班员、检修工等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与岗位要求相一致的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考核,确保学生岗位职业素质的养成。
(二)增设核电站动力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方向
为满足相关企业人才需求,我们在原热动专业已经开设生物质能发电方向的基础上,拟新增设核电站动力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方向。该专业方向主要面向核电站运行与维护和核电站建设企业,培养学生从事核电站机组运行监督、控制操作能力,电站设备和系统的就地操作能力,以及核电站设备检修、安装和维护工作能力,对应的岗位有核电站现场运行值班员和热机安装检修工。通过对核电站生产和建设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分析岗位设置和技能要求,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专业方向核心课程有核能发电技术、核电站设备及系统、核辐射和安全、核电机组仿真运行实训等。
(三)增设风电场运行与维护专业方向
拟新增设的风电场运行与维护专业方向主要面向风电场的运行与维护岗位群,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通过相关企业调研,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制定的风力发电运行检修相关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技能要求与知识要求,开发课程体系。该专业方向开设风力发电设备检测与控制、风力发电设备检修与维护、变电站运行与维护等核心课程,培养风电机组的运行操作与故障处理能力,风电场变电设备运行操作与事故处理能力,风电设备的安装、检修与维护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峤,赵阳.新时期核电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J].国防科技工业,2008(7)
[2]邵联合,于国强.高职风力发电技术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
[3]王承煦,张源.风力发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新能源汽车是相对传统汽车来说的,传统式汽车是以汽油、柴油为燃料运行。而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进行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比较先进,且具有一定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1]。目前,可实现的新能源汽车种类包括以下:新型燃油汽车、燃气汽车、太阳能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煤制醇醚燃料汽车、电池电动汽车、其它新能源汽车等。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背景
1.全球石油价格上涨
前几年,石油价格一直上涨,查找其主要原因在于:世界石油资源的储量稀缺,且世界大国能源紧缺严重,导致传统式以石油为主要燃料汽车的发展受到了影响[2]。为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甚至世界汽车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汽车燃料的使用成本在逐渐升高,加之石油价格一直攀升,这显得部分新能源汽车具有相对使用成本优势,部分消费者去选择石油燃料消耗相对较低的新能源汽车。此时此刻,一些汽车制造厂商也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巨大发展空间,开始加大研发力度,至此新能源汽车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最近,虽然石油价格出现了一定的降低,加之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发展,但仍可以使一部分新能源汽车保持一定的成本优势。
2.世界各个国家石油自给率不足
美国是世界汽车第一大消费国,但是石油的储备及自给率很低。再者,例如日本和法国石油的自给率在10%以下。由此可见,世界上主要汽车消费国的石油自给率水平偏低,当前石油的储备越来越不能满足各国的需求。当前,保证石油供给己成为各国政府考虑的重要问题。从当前形势考虑,各国政府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石油依赖,认识到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和方向。
3.各国对汽车尾气排放要求严格
现在全球变暖,主要是过多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而汽车消耗石油,排出的气体是组成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面对严重的汽车污染问题,世界各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使得各大汽车厂商在研究开发新技术的汽车发动机,主要为了提高排放气体的质量,但技术难度很大[3]。此时此刻,各大厂商想到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会从源头上根本解决汽车尾气的排放问题,这使得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大厂商发展汽车的新选择。
三、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
1.缺乏核心技术、技术瓶颈有待进一步突破
当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缺乏核心技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电动车,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与国外差距甚大[4]。由于技术创新能力弱,关键技术瓶颈无法克服,使得电池造价太高,可靠性也落后于国外企业。此外,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部件的成本也比较高,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中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的一半,导致了售价过高。
2.市场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开发
目前,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较高,加之市场开发不足,技术方面也有待实现突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要高于普通式的汽车,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3产业化程度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程度不高,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故它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部门和产业之间的合作。由于经济利益驱使,尽管国家对地方的新能源汽车有着一定的补贴政策,但是本地政府保护本地企业的利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5]。鉴于这种情形,国家必须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行统一的指导和管理,形成一种平衡发展机制。
四、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
当前,虽然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正仍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初期,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的数量、技术等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
1.需要政府扶持,加强引导
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求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因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一项长期性、可持续性的产业,需要政府各部门加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内外部环境[6]。再者,对于新引进的新能源汽车龙头产业化企业,从贷款贴息、科技投入等方面使企业加快发展壮大。
2.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识
新能源汽车走入千家万户能否实现,关键要看市场及消费者愿不愿意购买。因此,除了物质刺激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外,还应加强对消费者进行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的普及,充分使环保意识和科学发展等观念深入人心,这样才能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3.提升技术标准,强化技术支撑
目前,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标准体系已见雏形,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方面尚未制订和完善具体的技术标准。这就要求尽快建立各类型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技术标准,为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有效的技术与产品支撑[7]。同时,要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性、节能性、环保性等方面做好等级认证工作,这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4.搞好基础建设体系
首先,要提供便利的新能源汽车全方位服务。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政府与企业加大电网、维修站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氛围[8]。同时,企业应向市场投放消费者满意与值得拥有的产品,促进示范联动效应的形成,保障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健康发展。
五、小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也在逐渐提升。再者,由于大家对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我国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然趋势。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要借鉴国外汽车企业的先进技术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让社会形成绿色的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
[1] 阮颜妹.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0: 164-165.
[2] 完么才让. 关于我国新能源注车的发展分析[J]. 科技信息, 2012, 28: 354.
[3] 槐元辉, 王德武.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 15: 3~4.
[4] 钟玉灵, 李小朋.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研究[J]. 科技信息, 2013, 11: 266~267.
[5] 孙亮. 浅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业的发展情况[J]. 企业导报, 2013, 4: 108.
[6] 王海良.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及探讨[J]. 汽车工程师, 2010, 10: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