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区域经济服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目前高职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高职教育的基本情况表现为:一是学校数量快速增加,规模明显扩大,招生的数量一扩再扩;二是发挥了地方政府、部门、行业系统举办高职的积极性,特别是一批民办学校申办高职成功,初步形成了多元的办学形式的投资渠道;三是市场配置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作用得到了初步发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呈现出“买方市场”的特征,初步形成了一种新的办学机制;四是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教育教学等方面,注重与区域经济建设相结合,加强了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初步形成了自已的办学特色。
我们在看到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看到高职教育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着杂、散、平、虚等方面。
所谓杂,主要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快,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大家对这种教育类型的前提性问题认识不同,所以在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办学过程上一定程度的存在着“杂乱”现象。
所谓散,脱离区域社会的需要来开设专业,因人设方向,因人设专业,有的根据社会上的所谓热门一窝风的跟着开设所谓“热门专业”。学科和专业建设都很“散”。
所谓平,主要表现为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没有标志性的成果,对这类教育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攻关不够,对高职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没有形成有区域经济特色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
所谓虚,表现主要为:一是高职的一些研究成果缺乏应用型的转化,二是高职的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力的支撑体系,三是社会上存在着就业歧视,一些高职学生就业难。
二、高职教育如何为区域经济服务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主要取决于如下几个方面:
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优寡首先取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之间的吻合度,即吻合的现实性与超前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制约,但最主要的是受经济结构的制约。从现实性来讲,经济结构直接决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的确立、调整与改革的方向。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和改革对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确立、改革与发展影响很大,反过来说,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确立、调整、改革、发展的主要依据。因此,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确立、调整与提升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大局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问题。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问题上,同时我们还要考虑高职办学的超前性,这就要结合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即考虑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性。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结构是由我国的政治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方向等多种因素决定的。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由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构成。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现阶段仍以发展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形成以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体,以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两翼的层次结构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经济发达地区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其主导和支柱产业。因此,这些经济发达的中等城市应以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按照需求配置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资源,按照需求适度发展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与提升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形式与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形式涵盖了高职院校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两部分内容。高职院校教育是一种正规的、长学制的、以人力规划为基础的、以学校为主要基地的学历教育,而职业技术培训则是一种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区域产业特点,根据职业岗位和转岗的特定需要而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一般人们习惯称它为非学历教育。根据区域经济的需要高职学校既要发展学校形态的高职教育,又要发展职业技术培训,两者并举,协调发展。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在职教育、转岗转业教育相互沟通,协调有序的发展道路,在目标定位上既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又要为社会每一个成员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能满足他们转业、转岗要求的学习机会。重视职业技术培训的发展,,以满足不同支付能力的个人需求。从另一个角度说,高职教育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区域内每一个公民全方位开放。只有全方位开放,才能达到全面适应的目的。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只有对区域内的社会界、经济界、文化界全面开放,才能使高职教育与区域内的大系统相适应,区域内的各界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向高职教育提供资源和财源。
4、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布局与区域经济。高职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经济、人口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高职教育机构主要布局在中等城市,这是由高职教育突出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为生产一线和广大农村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所决定的。高职教育在区域内布局时,应遵循下列一些原则:(1)、根据区域内教育资源来配置高职教育的原则。在规划高职教育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利用,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2)、根据社会需求来配置高职教育的原则。高职教育的布局必须以区域内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确保高职教育布局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以此作为高职教育布局调整、发展的重要依据,作为省级政府部门审批新建高职教育院校的重要依据。(3)、根据教育资源共享、相互协调来配置高职教育的原则。高职教育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方向发展,这将成为21世纪高职教育发展的目标选择。在发展过程中,教育资源共享,数量、质量、结构、效益要相互协调,同步发展,从而构建区域内科学的、合理的高职教育布局体系,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独特地位,高职教育就是以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在人才需求上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正是面向地方需要,多层次、多样化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的教育机构高职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地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发展高职教育,必须与当地的区域经济,特别是现代区域经济相结合,探究高职教育与现代区域经济的联系点,增强高职教育服务于现代区域经济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为例,就校企深度合作与区域经济服务性专门人才的培养谈点浅见。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与深度合作
1.校企合作的内涵
“校企合作”主要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共同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企业急需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在国际职业教育中称为“合作教育”。世界合作教育协会认为,校企合作教育是高校与企业利用各自优势,利用不同的教育培训环境与场地,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不同功能,将学校校内学习与企业顶岗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有机地将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应用到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然后将实践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带回学校,进行再学习与再培养,从而促进“教、学、做”三者的高度统一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不同的专业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理解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结合的模式。
2.深度合作的基本形式
我国高职教育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实际上指的是在我国高职教育中为满足企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而进行的实践教学的一种模式,它是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办学的一种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劳动者的素质,进一步增强企业与高职学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可能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就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速发展。目前,这种合作模式在国内出现了许多新名词,诸如“订单式”、“捆绑式”、“零距离”、“2+1式”、“学工交替式”等等;但是,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我们没有把企业合作的内涵科学地表达出来。因为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大都还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的初级模式,具有短期性,还不能叫做“校企深度合作”。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大都归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从国际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来看,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才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培训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式培训和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都是极为典型的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层次合作模式的基本做法是:企业与学校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可设置“校中厂”、“厂中校”。对于学校而言,学校设定科研攻关课题和产品研项目发,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为企业服务,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程序和产品,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与管理,从而提高整体效益和产品竞争能力。对于企业而言,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建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内实验室,提供老师与学生科研和实训的场地,实现学校与企业利益共享关系,真正达到“教学―科研一开发―产品”四位一体的目标。
总之,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形式,进行校企深层次合作,学校在为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技能、营销、管理、咨询服务、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可获得企业发展状况和企业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和材料,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案例,使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有机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从其本质上讲,绝大多数还是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或正开始向紧密合作模式的转化阶段,合作模式离深层次模式还相差甚远。
二、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主动适用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自1986年开办以来,始终是针对旅游饭店、餐饮酒店、宾馆等企业的特点与需要指导教学、培养人才,始终贯穿着职业教育这条主线,不断探索职业教育的规律,使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取得了成效。
1、探索出了一套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在深入调查研究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职业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总结出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办学形式的多样性,探索出了一条“循岗导教・2AB”的人才培养模式。
2、形成了一支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2名。其中正教授1人、副教授3人;中级职称教师6人;“双师型”教师占中级以上教师总数的80%以上,专职从事实践环节教学的教师人数有4人;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兼职教师10人。我们有一批爱岗敬业、行业中有一定影响的出类拔萃的企业技师和教师群体,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3、依托行业和企业办学有特色,形成了与酒店企业深入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早期属于行业办学,毕业生主要为饭店、宾馆、餐饮行业服务,这些毕业生目前大多数已走上本行业有关企业的领导岗位或成为技术骨干。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行业和企业的支持下成立了酒店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提供酒店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和酒店人才规格变化的信息,为办学决策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制订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4、社会服务功能增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广泛开展社会培训,服务区域经济,自身的专业及理论优势,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提供咨询与培训服务,多年来已服务过数百家企业,如武汉的纽宾凯、小蓝鲸、楚灶王、明星花园等酒店;北京的九头鸟、大雅梨;温州王朝酒店等等。2010年我系教师承担了武汉市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汤池温泉、湖北省旅游局举办的1+8城市圈旅游管理培训班的教学任务。近五年为社会开展各类培训1600人次。
5、贴近市场育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公认。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目前是湖北省重点专业和湖北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在全省高职高专酒店管理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我们以专业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赢得了用人单位的赞誉。我们通过瞄准社会需求,专业设置找市场,培养了适需对路的酒店专业人才,近几年来,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供需比在1:3左右,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
6.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效显著,获得多项成果。本专业立足职业教育特点,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改革,取得丰硕的成果。《酒店管理专业》于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高职高专重点专业。《酒店督导管理》于2007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餐饮技能与服务实训基地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实训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餐饮技能与服务实训基地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酒店管理教研室被评为武汉市教学创新示范岗,专著《循岗导教:新高职、新理念、新模式》荣获2007年度武汉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参考文献:
[1]裘国伟.关于建立职教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几点思考[J].南平师专学院学报,
2009,(4).
高职院校在社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承担着高等教育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培养专业性人才。与普通的高等教育相比较,高职院校教育中更加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为社会的发展直接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在当前吉林省高职院校履行社会服务的职能是十分必要的。对此高职院校一定要进一步解决服务区域经济问题,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实现能力。下面将对吉林省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基本思路与路径进行详细的讨论:
1吉林省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必要性
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院校,其发展中主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这也是高职院校的基础条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新兴行业,对于专业型的人才需要数量也越来越庞大。吉林省本身有着较强的工业基础,在加工制造业和汽车等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基础实力,因此就更加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来为此进行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一定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为社会提供高级技能型人才。另外,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有助于推动地方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我国教育厅体系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的优化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全民素质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属于地方性院校,办学资源也会受到地域性的影响,可以说地域性的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在于地方的经济发展,只有经济提升才能真正地带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对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为吉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高职院校本身的发展。此外,高职院校当中聚集着比较多的优秀技术型人才,在科研条件和外部环境上存在着一定的优势,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对此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高职院校还应将区域经济建设和技术服务作为经济建设中的关键点。
2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2.1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愿望不够明显
近年来随着吉林省经济的发展,政府逐渐重视起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并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在示范性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对其认识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同时也无法真正地了解到服务区域经济与院校发展之间的重要联系,因此,导致高职院校没有真正地发挥出其社会服务的作用。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吉林省高职院校2012届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只有不到60%的毕业生愿意留在本地进行工作,这种形势说明了高职院校对服务区域经济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最终导致学生的服务意识难以提升。
2.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
吉林省高职院校的基本形式主要以机械制造、文化教育、工业生产等为主体,当中包含了吉林省发展中的一些重要岗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当前的形势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仍然存在着难以适应的现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面向第一产业的数量明显要低于生产发展的总值比例,而服务业等方面专业培养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2.3高职院校人才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不符
当前的高职院校在教育发展中应以服务为主要宗旨,并以就业为主要导向,结合产学结合的方式来为社会培养出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无论是最初的适度,还是到现在的高素质人才,都一定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校将人才培养的目标进一步落实。但当前高职院校在教育中将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就业教育上,导致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比较落后,只能在日后成为技能型的工作人员,无法与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之间相适应。
2.4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力度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的区域服务经济仍然处于传统的产学合作上,无论是人才的培养方向还是培养措施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难以更加深入地进行合作。同时部分企业只是为高职院校提供相应的教学设备和场地,虽然能满足学生实习锻炼的愿望,但事实上却并不能真正地了解到技术性内容,同时也不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技术上的升级和改造。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只是为企业提供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员,无法更加深入地培养出可以直接投入工作的人才。这样的教育模式中存在着一定不足,仍然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
3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基本思路和路径
3.1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特点和优势
在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服务问题。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无论从功能上还是性质上都决定了其对区域经济服务具有帮助。一方面高职院校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能为生产和管理提供更多的技术帮助和支持。高职院校只有将这些优势发挥出来,才能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中对人才的需要和对技术等方面的需要,最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3.2展开区域相关专业
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明确发展的目标,同时要积极调整专业教育结构,以便于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建立起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开设特色性的教育内容,才能使专业人才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保证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吉林省有着较强的工业基础,对此,在高职专业教育中应更加侧重于工业和机械等方面的教育,开设专业教育项目,以此为吉林省的工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3.3向企业引荐专业人才
在当前信息发展迅猛的环境中,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地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为之输送其需要的专业人才。对此,学校应重视起向吉林省的企业推荐专业人才,并为此成立专业的指导办公室,负责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同时可以邀请相关的企业到校进行人才选拔,为学生和企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平台,这种方式既能帮助企业找到优秀并合适的专业人才,同时也为毕业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4展开专业培训
区域企业劳动者的素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形式出现转变,区域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逐渐上升,因此在当前对劳动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进行提升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受到地域等方面的限制,企业在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上需要依靠高职院校来进行,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针对这方面展开专业培训和教育,提升区域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将自身培训的优势发挥出来,与企业和劳动部门进行协调,尽量弥补企业人才培养中的缺失,从整体上为吉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3.5争取政府方面的资金支持吉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需要高职院校为其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而同样高职院校的发展也与当地的政府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地方政府要重视起高职教育,并将高职教育看作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此基础上来发展区域经济。对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努力改善教学环境,为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另外,需要展开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习和工作提供更好的环境,承担起学生实习的任务,使其能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此外,作为政府单位应对高职院校在社会中的地位进行大力的宣传,让整个社会都认识到高职院校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我国高职人才健康发展。
4结语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着高等教育的责任,同时还担负着教育专业人才的重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对高职院校的作用加以重视,只有充分地发挥出高职院校的优势和特点,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帮助。此外,应在高职教育中加强特色教育,使之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结构相适应,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要奠定稳定的基础。
作者:刘冰 矫利艳 单位: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温如春.探索高职院校服务教师学生的新途径[J].科技创业家,2013,(14).
[2]范金梅.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路径探究[J].文学教育(中),2013,(9).
[3]刘海玲,胡萍,张培培,王亚.旅游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案例研究——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6).
[4]赵海荣,刘红旗,李进林,吴磊.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创业)培训模式的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2,(5).
一、特色化是地方高校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现实选择
(一)特色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与之有着直接关系的高等教育,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就必须从根本上打破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格局,使各高校纷呈特色,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化局面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相适应。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由于各地区发展的基础不同,资源状况不同,与外界联系交往的方式及对象不同,在改革和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课题不同,因而对教育的需求方式、层次、规模、侧重点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异性。相应地,这些高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对象、方式、层次及途径也会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在认真研究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之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认清自己的任务与职责,以特色适应需要,从特色中找到自己发展、提高的新起点。
(二)特色化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校特色化的一个基本功效是大大增强了高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机能。如果说对处于高等教育系统塔顶的少数重点高校,其特色化更多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学术地位与水平、谋求更大的发展,那么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特色化就应该是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必须做出的选择。因为,无论办学条件、师资和教学科研水平、历史文化传统,还是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等,地方高校都难与为数很少的全国重点大学相提并论。而且如果试图在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和超越,既非明知之举,也非力所能及。对重点高校来说,特色化更多的是其发展之需要与必然;而对地方高校来说,特色化首先是其生存之必需。无疑后者就显得更为迫切,意义也更为重大。在我国,部分于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的地方高校之所以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主要在于它们选择了一条特色化―――实用型的发展道路。还有一些民办大学,也是通过走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的特色化办学道路,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而最终以其蓬勃的生命力立于高校之林的。
(三)特色化是高等教育办学多样化的必然结果
高等教育多样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它是社会经济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需求多样化、人的素质差异化的客观反映。不管把高校分为几种类型或几个层次,面对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任何一类学校都不可能独立承担起培养各类人才的重任。各个层次的高等学校都应该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强”的办学理念,都必须主动寻找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进行科学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样才能使特色更鲜明、优势更明显,努力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处于更有利地位。而相对在教学、科研、师资、办学条件、社会公信力和知名度等诸方面并不占优势的地方高校,要想在高校群体中不被淘汰,特色化便几乎成为唯一的立校之本和制胜法宝。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地方大学社会服务工作毕竟刚刚起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不利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社会经济服务工作的迅速扩展和纵深发展。这些问题和因素是复杂而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地方高校自身和区域社会两个方面。
首先是地方高校自身问题。包括:(一)社会服务观念的偏差。表现为:1.与己无关。认为地方大学教师数量少,承担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进行社会服务。2.缺乏条件。认为地方大学办学条件差,缺少社会服务所必需的实验手段和物质基础,没有条件开展社会服务。3.缺乏能力。一些教师对社会需求和市场缺乏了解和研究,缺乏与社会和企业交往的能力。有的教师拥有科研专利或应用技术成果,却无法将成果推向社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专业设置陈旧狭窄。地方高校存在着专业设置陈旧、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等问题。专业低水平重复设置比较普遍,资源浪费严重,不能按照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由此制约了地方大学社会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三)科学研究实力较差。以教学为主的地方高校科研水平总体上偏低。地方高校运用社会科学理论解决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承担为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高水平的信息咨询服务的重任;技术研发能力低,解决工农业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不足,不能为所在地区工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技术服务。
其次是社会方面的原因。表现在:(一)办学自受到制约,地方高校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实际,灵活地开展社会服务,就需要在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单位设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的组织,教学科研人员的聘用等方面,具有更多的自。在专业设置方面,而地方高校恰恰在这方面缺少必要的自,这是妨碍地方高校按照区域社会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区域社会的经济需要灵活办学和进行社会服务的重要因素。(二)区域政府与地方高校的脱节,由于体制上的制约,地方高校与区域政府之间存在着相对隔裂的现象,这是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高校直接参与企业技术革新的障碍。作为地方高校,其专业设置、招生指标、经费来源以及人员编制等都是由学校主管单位决定,没有自,不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作为区域政府,注重的是其为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而对地方高校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问题关注不够,加之区域政府往往财力有限,不能给地方高校以充分的经费和物质支持,制约了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的开展。另外,有些区域政府大力建设大学城,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但对如何依靠和利用区域大学的人才、智力、信息、技术和思想来提升与发展本区域的社会经济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则考虑不多;有些区域大讲科教兴市,大讲依靠地方高校的智力优势,但政府的一些重大社会经济决策则很少听取区域大学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三)地方高校与本区域企业相脱节,许多企业对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状态缺乏了解,对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持怀疑态度。尽管有些地方高校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提供一些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但有些企业还是舍近求远,寻求域外重点高校、专业院校提供服务。而大型企业一般都建有自己的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力量较强,它们对地方高校科研成果需求相对较少。即使需要社会服务,一般也不会考虑地方高校。
三、地方大学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的途径
地方院校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和与地方政府有着特殊亲缘关系,与地方经济、地方产业界有着天然地缘关系的办学优势。因此,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服务,都应该比其他高校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地方,通过寻找富有地方色彩的办学定位,全面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区域性办学特色,主动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成为直接拉动地方发展的动力,成为地方领导和人民心目中经常关注的对象,成为地方的亮点和骄傲。这样,才能为学校的发展争取最大的支持,促进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即“以地方特色求得生存与发展”。正如李岚清同志所说,地方院校“首先对地方要有贡献,要培养地方需要的人才,对地方的科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①这就对地方院校的三大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丰富区域性内涵,继而形成本校独有的办学特色,更好的为区域经济服务。
(一)面向地方,培养区域特色人才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首要职能,也是办学特色表现最直接的领域。对于地方院校来说,这种特色体现得更为直接和充分。无论学校采取什么方式、什么途径培养人才,只要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即富有特色。因此,地方院校培养的人才应面向地方,力争成为本地区不可或缺的富有区域特色的人才。以“地方性”为主线,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来确立。其次,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人才。伯顿?克拉克说过:“实施高等教育的最差的办法就是把所有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装-----高等教育最忌讳单一的模式。”②各类地方院校,应注重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或造就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此外,还要根据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来调整定位,找准地方院校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空间和相应发展定位。如果定位盲目攀高,不但限制了自身的发展空间,还降低了自己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与竞争力,也就失去了发展的优势与特色。只有找准自身的层次定位,才能走出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以区域经济结构为基点,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决定着所培养的人才结构。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依托,也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地方院校要在学科专业上形成特色,应该充分利用“地利”营造特色,即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地利”,地方院校可以根据本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学科。同时,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需求,地方院校要适应这种需求,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将“办学有地利,地方有需求”的学科专业,作为特色学科专业,大力发展。
第一,保持与发展传统优势,强化特色学科。一般来说,每个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都会因种种原因形成一些传统优势学科,这些传统学科大多是在过去特定的社会需要、科技和经济基础、特定的社会和学校条件下形成的,是因历史、地域、传统所形成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是地方院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继承和强化这些办学传统特色、优势,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同时,还应结合区域社会现实需要和条件,对传统特色学科进行调整重组、改造提升,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强化优势,增强学科的社会适应性和办学活力。
第二,寻求学科与区域社会经济的结合点,发展特色学科。社会需要是学科发展的推动力,学科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本学科的需要程度。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所创新,才能创出特色。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产业结构、技术发展、经济基础各不相同,经济建设各有特色,对地方院校的学科重点、研究方向也提出了不同的需求。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重要产业往往也是特色产业,需要特殊的研究和技术,因而相关学科专业的地域性特征更为显著。因此,从根木上说,地方院校的特色学科建设就是为了使学校教育适应区域社会发展的某种需要。
第三,依据区域社会发展趋势,打造特色新学科新专业。地方院校要积极主动地搜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进行人才需求预测,积极发展新兴学科专业,实施错位经营,尽量补充重点高校没有的学科和专业,院校可以通过研究本地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情况,大胆增设一些国家“专业目录”未列入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又急需的新专业,或是在相关专业中先柔性增设新的专业方向,慢慢补充师资与资源,待条件成熟,则独立设立为新专业;还可以通过成立“专业咨询委员会”进行研究和预测,委员会成员应包括区域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专家,让其为学校的专业布局、学科发展等重大问题献计献策,由于“专业咨询委员会”成员来源广泛,能够较及时准确地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抢占先机。
(三)立足地方,研究区域特色课题
地方院校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获得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机会偏少甚至没有。因此,地方院校应立足地方,找寻自身适宜的发展定位,积极参与涉及当地社会进步和企业科技开发的重大课题研究,实推动学校科研特色建设的开展。
1、利用“亲缘”关系,找寻区域经济发展现实课题。地方院校要充分利用自己与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天然的“亲情”关系,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出发点,找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课题,将高校的人才与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学校赢得区域经济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进而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区域性特色建设。第一,做地方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促进软科学研究区域性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能够通过人员培训、政策研究及技术支援等直接方式支持地方政府,在支持中形成特色。第二,面向区域社会实际提供科技服务,促进区域性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应发挥自身在科研活动上的综合优势,在解决区域社会发展的实际课题中营造特色,院校可以通过编撰地方文献典籍、参与社会科研攻关、进行技术推广服务和开展科技咨询等形式为区域经济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
2、利用“地缘”关系,推进产学研合作课题研究。地方院校的产学研将明显地受到所在城市区域产业结构特征的影响。院校应审时度势,形成政策导向,鼓励教师走出校门,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进行直接为经济生产服务的应用型课题研究,将学校的科研拓展到当地的企业一线,争取区域经济社会对学校发展的最大支持,形成自己的区域性科研特色。第一,应与当地企业联合开展科研,促进区域性科研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急需从传统封闭的科研模式中走出来,科学整合高校人才设备资源,主动与当地企业联合,直接对口承接科技攻关难题或解决一些技术瓶颈问题,与企业一道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产品,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第二,依托当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地方院校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智力密集的优势,以大学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础,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科技研发基地,缩短高科技创造加工到传播应用的周期,增加地方经济的科技含量,提高地方企业整体竞争力。同时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地方院校科研模式的转变和科研特色的建设。
参考文献:
(一)外部环境
1、完善市以下财政体制,进一步均衡市以下财力分配。这一外部环境所表现出中国区域共性问题,为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亟待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完善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改变“上级点菜、下级买单”的做法,使地方有足够财力落实其支出责任。
2、明确办公室赋予区级政府事权、管理权。区级政府相对于县(市)政府,在行政经济管理上有诸多限制,如无独立项目审批权、行政执法、执罚权或权限范围较窄,与城区所承担行政管理职责、服务项目建设不匹配。
(二)内部因素
1、主城区。虽然经济显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但更多停留在基础建设、房地产开发上,而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跟进速度较慢;园区建设中,产业承接优势不明显,产业项目积聚效应有待发挥;财政运行方面,前期实行“土地财政”力度过大,导致后期财政乏力,收支矛盾日益突出。
2、乡镇街。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目标制定过高或过低,缺乏科学性、可行性;自身优势挖掘不强,特色发挥不明显;产业趋同现象突出,资源配置不合理;乡镇财政实力较弱,大多数乡镇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农业,财源单一、收入来源不稳定、征收难度大、征收成本高;乡镇产业化进程迟缓。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不合拍。乡镇经济整体运行与区域经济中心目标不协调,无法通过互补而实现共同发展。这种滞后极大地影响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
二、区域经济发展有待增强内生动力
(一)政府服务给力,聚集发展加速度
政府推动——要加强领导,全力为经济服务。要促进经济发展,政府的职能必须转换到遵守市场经济规则上来,为各个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引导经济真正与市场对接。强化服务职能,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有效解决“该管的无人管,不该管的多头管”的问题,规范政府行为,服务经济快速发展。
政策引动—要加大鼓励引导力度,不断完善发展经济的各项政策法规,彻底拆除限制围城,使其发展有一个更大的空间和更广阔的领域,放心大胆地参与市场竞争。
科技带动——要把发展高科技企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水平的高低,依托科技提升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利用科技带动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建立名优品牌,利用品牌的龙头功能,促进特色经济发展。
园区载动——要把加快园区或私营经济开发区建设作为发展私营经济的重要载体,集中优势,连片开发,并以宽松的政策、良好的服务,吸引各方企业到园区落户。
资金助动——支持个体私营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筹集资金;协调金融部门,每年应安排一定规模的专项货款用于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二)城乡统筹谋划,打造发展强磁场
1、着力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努力创造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引导城市资本、技术优势与农村资源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要以农村产业发展和资源利用为基础,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城乡产业融合。
2、着力促进城乡建设同步进行。把城乡建设规划和国土整治规划结合起来,从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再到中心村屯都要有统筹合理的整体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区别、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水、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效应。
(三)乡镇互动借力,推动发展新跨越
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乡镇财政收入有了快速发展,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源枯竭,债务负担重等原因,乡镇财政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了乡镇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
1、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的对策
一是加强财政建设,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从研究财源结构和经济结构人手,突出特色,打造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经营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化解乡镇债务力度。积极推行“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头处理、逐步化解”的要求,摸清债务度数。盘活存量资产,增收节支等措施,积极稳妥地开展化债工作。
2、摆脱乡镇财政困难的出路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教育,侧重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及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其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等都是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展开的。本文通过对江苏各省辖市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实证分析,探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据此提出服务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关键词 :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030-04
作者简介:黄宝章(1964—),男,江苏徐州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201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SMART’研究”(项目编号:D/2011/03/033)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江苏省依靠较为领先的教育和科技优势,成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和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2013年,江苏的GDP达到5.4万亿元,仅次于广东省的5.7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
对江苏这样一个经济、科技文化大省,我们关心的是在经济发展的背后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关系,如何使教育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经济优势,进而使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关心各个地区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职业教育在各个地区之间的优化配置。笔者运用相关统计数据,对江苏13个市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江苏的职业教育发展、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以及如何使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方向实现良性互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江苏省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分析
为了了解江苏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江苏经济发展的关系,分别选取了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镇江市、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的2008年至2012年的教育与经济数据来对比,说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由于取得有关职业教育的数据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又由于目前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着交叉与重叠,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也包含在高等教育中,而且现在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明显出现职业化的特征,因此,数据的选取概括为中等以上教育(包括高等教育)。
(一)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关系
下页表1为2012年江苏省各省辖市GDP与相关教育指标情况。
在上述指标中,反映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应该是GDP指标(从总量上看),而反映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情况的应是相关规模指标,这些指标具体表现为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总数(所)、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毕业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招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在校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以及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相关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内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情况。其中,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数量、学生数量、专任教师数量等指标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较为密切,具有极强的配比性。从表1可以看出,如果按2012年各省辖市的GDP发展情况看,前几位的排列顺序为:苏州、无锡、南京、南通、徐州、常州、盐城、扬州、泰州、镇江等;与之对应的,从各省辖市的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总数量上来看,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镇江、扬州、南通等。如果剔除南京作为省会城市的因素以及每个省辖市人口、面积等因素,可以说二者的排序基本一致。特别是从苏州、无锡、常州、徐州来看,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功能是非常强的。如苏州2012年GDP为12 011.65亿元,排在第一位,其教育状况无论是学校数、毕业生人数、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教师人数以及成人教育方面,都与其经济发展相对应,呈现一种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是非常明显的。
(二)江苏省各省辖市从业人员产业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从江苏省各省辖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结构分布中的占比来看,苏州最高,分别为61.52%和34.84%,两者合计为96.36%,在江苏省排在第一位;无锡二、三产业合计为95.32%,排在第二位;以下分别为常州和南京(详见表2)。作为二、三产业来说,其从业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特别是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来源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从各地区从业人员的产业结构分布可以看出,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三)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与城镇化的关系
从另一方面来说,教育发展也促进了区域加速迈向城镇化。仍以江苏2012年的城镇化水平来看,除了省会南京以外,在江苏的省辖市中,无锡、苏州的城镇化率最高(见下页表3),分别达到72.9%和72.3%,这些地区的城镇化率水平与GDP发展情况是一致的;而同期排在GDP后几位的连云港及宿迁市的GDP分别为1 603.4亿元和1 522.0亿元,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教师总数为0.34万人和0.36万人,城镇化率也基本排在最后,分别为54.4%和51%。
(四)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与居民收入的关系
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还是以2012年江苏省各省辖市的人均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例来加以说明。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通过对江苏各省辖市教育发展对比分析可知,以苏南特别是苏、锡、常等地教育程度最为发达,特别是苏州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数量(除省会南京外)、教师人数还是在校学生等都居于前列。教育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直接体现在人均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面,具体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苏南的教育发达,生产效率也最高,苏州、无锡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86 208元和161 361元,折合成美元也达到近3万美元,就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 079元和35 663元,折合成美元为5 000美元左右,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教育程度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不论是人均生产总值还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苏南地区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即使是苏北较为发达的徐州与苏南不是最为发达的镇江相比,从人均生产总值上来看,也仅仅能达到其一半左右。
综上分析可知,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苏南的职业教育能够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建立了符合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服务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从对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分析中不难看出,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重大。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就必须面向就业市场,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建立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第一,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升职业教育统筹水平。一些职教界人士认为,应鼓励各地以产业园区、职业园区为依托,将技术创新与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统筹,以高技能人才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升级,以职业教育支撑经济社会转型。
第二,加强制度设计,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体系建设。尽快完成《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国家层面法规条例的修订和制定工作。着手部署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或制定工作,推动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鼓励地方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地方性的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的创新与探索,总结有益经验,为在国家层面上制定法规提供支撑。尤其是要通过政策制度的构建,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动员和鼓励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
第三,提升行业企业参与能力,以行业标准引领职业教育发展。采取措施切实加强行业组织自身能力的建设,明确行业组织责任,优化行业企业参与的机制与渠道,提升行业组织在行业标准制定、人才需求预测、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话语权和主导能力。
第四,树立面向市场的职业院校办学理念,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尊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生相伴的发展规律,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创新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和机制,积极探索与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校企合作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建立校企合作基金,提升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由于相关体制机制的原因,目前职业教育相应的资金筹集和分配机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这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阻碍。因此,应通过财政投入、社会捐赠等多途径筹集资金,在国家和地方分别设立校企合作基金。基金主要用于支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基本建设,弥补校企合作经费不足。基金还应具有激励功能,通过树先进、立典型,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推动学习型企业的建立,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六,课程要素来源于职业分析。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内容的衔接,实质是课程的组织问题,这方面可借鉴英国的经验。英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包括三个阶段:一是从职业分析到职业标准,二是从职业标准到学习单元,三是从学习单元到资格课程。由于其课程要素来源于职业分析,从而保证了课程的职业导向性,也就保证了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性。在此基础上,以资格制度中的不同能力级别要求为依据,对课程要素进行组织,从而实现课程衔接。
我国中高职课程不衔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衔接的科学依据。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的课程要素依然来自具体学科,以学科逻辑来组织课程。另外,由于管理体制问题,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也缺乏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沟通。构建衔接的中高职课程体系,需要有明确的课程要素,需要有科学的衔接依据。
参考文献:
[1]戴勇,承剑芬.高等职业教育与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职教通讯,2003(9).
[2]张士军,刘春林,韩玉芳.民办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及模式安排——以青岛民办高职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3]何小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链接及互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2).
[4]冯伟国,潘家俊.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方向——商业高职办学方向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1999(6).
没有文化信息的发展就不会有经济的发展。积极服务区域、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河南科技大学的优良传统。河南科技大学地处古都洛阳,是河洛文化发源地、国家重工业基地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区域优势明显。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对接,建设了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如“中国锥齿轮第一人”梁桂铭教授;创建了一批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齿轮、轴承等装备基础件研究居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一批国家重大科研奖励;拥有多个国家、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农业机械研究具有传统优势,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动力机械研究成效显著,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旱作栽培与育种、预防兽医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明显特色。
立足中原,服务基层。作为洛阳“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实施主体之一,学校长期与地方和企业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多年来,河南科技大学以不断满足中原地区对人才、科技和智力服务等方面需求,与企业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切实帮助地方企业摆脱困境,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效带动和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2 科研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主要举措
2.1 发挥区域优势,增强特色馆藏的建设。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供丰富翔实的档案信息。而丰富馆藏是档案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前提。有地方特色的特色馆藏要围绕地方需求,特别是经济建设和文化引领所表现出来的需求,拓展社会化服务内容。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特色馆藏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地方经济服务”。
河南科技大学创建于1952年,坐落在千年、牡丹花城洛阳市,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工业基础,占有明显区域优势。洛阳是国家重工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河洛文化发源地。工业经济和文化经济研究是河南科技大学广大师生科学研究的重点。因此,河南科技大学档案馆从加强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特色专业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入手,努力丰富科研档案信息资源,通过各种渠道和不同的方式收集第一手科研档案资料,最大限度地扩大科研档案的存贮量。这是高校服务于社会的先决条件,也是开发利用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必备基础。如,居国际先进水平的齿轮、轴承等装备基础研究资料;取得重要成果的大型装备数字化设计及控制技术研究资料;具有传统优势的农业机械研究资料;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研究资料;成效显著的动力机械研究资料;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资料;旱作栽培与育种研究资料;牡丹产业发展研究资料、龙门石窟文化研究资料;河洛文化研究资料,等等。通过丰富馆藏、完善馆藏档案结构及特色馆藏的建设,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最原始、最有力、最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做到准确、快捷地为利用者提供相关的档案信息,特别是对本校师生员工的教学和科研提供真实有效的历史凭证。
作为科技档案工作人员,要了解和熟悉科技档案的数量、内容、成分、价值等基本情况,以便能够准确及时地解答利用者的问题,推动档案服务利用工作的高效开展。调查分析利用者对科技档案需求的倾向和意愿,及时把握科技档案利用需求的趋势。以采取积极有效的对应措施,满足利用者不同的利用需求,提高科技档案利用效率,实现科技档案的社会价值。
2.2 开展用户需求的深层次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科技档案是国家重要的信息资源,做好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意义重大。科技档案编研是开发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是科技档案内容承载的潜在科技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需要。科技档案潜在的价值不能自发地实现,只有通过编研才能为利用者提供更加系统、完善、精练的档案信息,而编研成果质量必然影响科技档案信息价值的体现。
目前,河南科技大学档案馆的编研状况是编多研少,编研力度不够,编研成果基本是汇编、选编之类的初级产品,大多是原始档案的集合和翻版,一次性编研成果多,深层次编研成果少。因此,要加大编研力度,要做好编研工作。
一是要科学选题。选题既是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的起点,也是关键。选题是否得当,不仅决定编研成果的质量及其利用价值,也关系到编研工作能否顺利有效地进行。科学选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服务为本,立足馆藏。利用是科技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因此,选题的着眼点应是“利用”二字。从利用者的需求和当前科研、生产及其管理工作的客观实际出发,编制一些实用性强的编研成果。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本馆馆藏,立足自己的信息优势选题,不仅可以扬长避短,也会使编研材料有源头,科技成果有特色,编研工作有活力,有助于保证编研成果的质量,并能充分体现自有档案的资源价值。
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编研应根据档案馆的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确定选题,遵循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长短结合的原则。编研选题要结合客观实际的需要,这是档案编研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这当中既包括当前的客观实际需要,也要考虑长远的客观实际需要。因此,可以先编制一些实用价值较大、开发时间短、针对性强、出成品快的编研成果。同时,也要选有前瞻性、预测性的项目,服务并指导未来。值得注意的是,选题时如果缺乏对社会需求准确的、科学的预测,其成果就有可能滞后于社会的需求。前瞻性选题要从市场发展变化的动向中来预测,以满足利用者对科技档案编研成果的时效性和超前服务性的迫切需求。
二是认真做好“编”与“研”。科技档案编研是以信息研究和编辑为要点,突出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性质。“编”与“研”完成后便解散。动态的联盟作为高校间的网络化系统,可提高高校资源使用效率,还可节约高校在可获得资源方面的投入,从而提高高校的战略灵活性。
针对区域经济,根据用户不同需要,探讨科研档案内容与形式。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本馆馆藏,立足于信息优势选题,编出有特色,高质量,能充分体现自有档案信息的资源价值。
2.3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高校档案馆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是时展需要,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要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主要有两方面工作需要完成:第一,有关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和完善。统一的标准是档案工作依据,有利于档案标准化工作开展和信息化工作推进;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制定能为科技档案的工作展开提供法律依据,也能够在档案利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提供解决依据,有利于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二,对科技档案本身推进数字化建设,对基础设施推进网络化建设。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单位档案资源的收藏情况及有关用户的需求情况建立相关的数据库系统,为科技档案资源的网上储备、传输、利用打下基础;推进网络化建设,为科技资源的网上利用提供条件。有利于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把握科技档案变化情况,有利于科技档案的充分利用。
建立科技档案数据库,要反映学校学科特征,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收集、整理、编制资料,展示学科的发展历程、最新成果、学术造诣、知名学者等并提供检索服务,保持与学校科研工作发展同步。通过建立专题档案资源共享平台等形式,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129—02
一、必要性分析
(一)区域经济学科特点与内容
区域经济学涉及社会、经济、自然等不同领域,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为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宏观、中观层次上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经济、城乡联系、农村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与开发、区域差异分析等;其次,在微观领域的研究包括企业组织、企业的兼并与退出机制以及组建企业集团、区域产业发展模式与途径、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诸多的经济活动;还有对区域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决定了其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区域经济学学科特点与内容,依托地方支持、坚持地方特色、满足地方需求、融入地方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区域经济学为地方政府与企业服务的优势,建立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对区域发展的决策与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
(二)区域经济学科与地方经济建设需求脱轨问题
区域经济学科一般设置在普通高等学校,区别于面向地方经济和行业需要的担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任务的高职院校,关门埋头教学的“理论式”现象非常普遍,与政府、企业的联系不密切,在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设置上缺乏考虑地方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大量杰出的应用型的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已刻不容缓。针对目前在区域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是培养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关键所在。
二、培养目标
(一)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智囊团”
积极主动参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科学规划和政策咨询以及各种软科学研究,努力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一是学生通过参与政府规划,打出服务政府的名牌效应,推动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二是开展各类软科学研究项目,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承担区域开发与规划、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等社会经济服务项目,如城镇体系规划、生态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城市战略规划、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潜力研究等,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地方相关决策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三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省、市、县等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咨询和研讨活动,深化官产学研合作与交流活动,扩大区域经济学科的社会影响和声誉。
(二)成为地方政府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作为首要任务,把科技创新作为服务社会的突破口。一是通过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加强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培养优秀人才。二是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开展校企共建实验室、研究所、规划研究室等,专业人才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进行科研实践,参与各类经贸、技术洽谈会等途径,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三是通过开展课题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三)成为地方政府继续教育的“动力源”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区域经济问题也日益凸显,为适应区域经济的新变化和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发挥区域经济学在指导区域经济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官员、公务员、规划者等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以及实现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所需的方法、手段的确定迫切需要再学习的机会和基地,高等学校就成为各地方政府官员、公务员等区域经济学习的继续教育基地。
三、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区际分工弱化、区域结构趋同严重等问题,是区域经济学面临的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必须培养“研究型”区域经济学科人才,深入解决区域发展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
“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求,有目的地在师资方面与学校达成共识,依托教师项目或学生科研创新基金等,指导学生(包括本科生)参与或立项研究区域发展问题,指导并资助学生撰写发表相关论文,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学术水平。
(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相当长时期内“导师制”仅用于研究生教育,进入新世纪,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引领下,一大批高校试行本科生导师制,其研究与实践形成新的浪潮。在区域经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实施导师制是指以促进专业人才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全面发展而专门为其配备导师,并给予个别指导的一种育人模式与机制。
具体做法是注重“教”、“学”、“科研”关系的辩证统一,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性学习”的基本教学模式。从统一授课变为根据学生特点和能力的个别授课,由原来的“灌输型”转为“启发型”。导师对所带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学生向导师寻求专业指导与正确的价值观,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其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情况,与有关院校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要求进行培养,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学用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做法是:首先,学校抓住人才需求点,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可满足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课程体系和技能训练框架。其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要求,设计专业课程,建立高等学校区域经济学专业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之间“无缝对接”的创新模式。再次,教学管理过程实行“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双循环互动教学模式,大力推行“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每学期都至少有三周时间到公司、规划院或政府部门实习的安排,实习过后,学生再带着问题回到学校,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实践的重要和理论的不可或缺,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四)“嫁接式”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政府对复合型的区域经济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需要其具备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嫁接式”的区域经济学科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专业间的相容,培养交叉式复合型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
“嫁接式”培养方式是培养复合型区域经济学科专业人才的关键。以区域经济学与外语专业的嫁接式培养为例,学生前两年主要按照外语专业的核心课的要求进行培养,后两年主要按照区域经济学的核心课及实践课的要求进行培养。学生通过嫁接式的交叉培养,能够较为系统掌握区域经济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英语交流方面具备相当的水平,对培养国际化人才,增强就业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F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8-0078-02
1 湖南区域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1.1 湖南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旺盛
2013年9月当月,湖南全省进出口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36.9%,环比增长6.5%。其中出口13.18亿美元,同比增长38.5%,环比增长8.4%。进口9.3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环比增长4%。据对相关外贸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见图1),目前湖南外贸企业对外贸人才需求及岗位分布依次是:外贸跟单员(69%)、外贸单证员(66%)、报关与报检员(57%)、国际货运员(15.9%)、采购员和文员(29.8%)、外贸业务员(27.5%),而对口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比率仅仅为43%,因而,急需加强国际贸易专业建设。
1.2 湖南区域经济特征对外贸人才的要求
2013年1~9月湖南外贸出现了新的特征:一是完成进出口171.74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外贸进出口增速居中部第1位,中部六省的河南、安徽两省进出口额超过300亿美元,规模差距较大;二是对中国香港、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出口保持平稳,对东盟、非洲及中东等新兴市场增幅较大;三是服务贸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比如,商业服务、通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增长幅度分别达218%、193.7%、118.1%;四是中小企业活跃,民营资本成为对外投资主力军,湖南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大幅上升,同比增长259.5%。这些新的变化是非常喜人的,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湖南省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令人担忧,专业建设亟待加强。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专业在湖南整体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将对促进湖南外贸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效应。湖南高职高专学校2009—2012年国际贸易专业招生人数如图2所示。
2 国际贸易专业建设现状与服务区域经济对接的制约因素分析
2.1 教材及教学内容不能跟上区域贸易经济的发展
国际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使得与贸易相关的各种惯例和规则也不断发生变化。国际贸易专业建设课程现有的教材及教学内容由于跟不上这种变化而变得陈旧。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仅限于教材内容,忽视教学内容的更新。一方面是由于教材的编写需要一定的周期,新的规定不能立即体现在教材中。如UCP600从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但目前国内教材在讲到信用证时内容更新的教材很少。有已经更新的也只是一两个概念而已。另一方面,教材的容量毕竟有限,只能做提纲挈领式的介绍,无法深入论述,这就导致了教学内容跟不上变化。UCP600与UCP500相比有何不同,教材里根本没有提到,人才培养的缺陷也成了制约与区域经济对接的重要因素。
2.2 课程教材未能处理好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现行各高校使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教材的一些内容会在相关课程中有详细的讲解。比如,湖南外贸职业学院作为湖南省财经类专业唯一重点建设的示范性特色专业,培养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操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校,其服务区域经济的外贸企业是外经贸企业、事业单位、海关、驻外机构、外资企业等,从事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等岗位工作。核心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法、外贸单证、外贸函电、报关实务等,另外还要讲解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等。这会造成内容重复,只会浪费学生时间,而且由于学时有限,会造成对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不分。
2.3 专业教师缺乏外贸业务的实践经验,难以对该课程进行形象的透彻的讲解
从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老师大部分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教育系统的。这些教师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可是没有直接的外贸工作经验,比如,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实践环节的讲授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这门操作性要求比较强的课程对于从未涉足具体业务操作的学生而言,理论教学尤显空泛,特别是在主要的贸易单据和结算方式的讲解中,教学效果往往不佳,学生难以完全理解。学生缺乏基本的外贸业务操作技能。例如对信用证的分析、制作装箱单、汇票等基本结汇单据以及如何准备报关单据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从而对学生在外贸行业的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特点,有的内容从文字上理解比较困难,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讲授时,学生理解的效果就会不太理想,而有过相关实践经验的教师往往可以通过简单的解释让学生们理解掌握。
2.4 国际贸易专业建设与企业的需求脱节
有关资料表明,未来我国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将以每年36万人的速度增加,但目前国内真正专业的国际贸易人才却不多,远远不能满足这样的需要。外贸企业有着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征,其最主要的就是商标、客户、人才等无形的资产,外贸企业行业本身对人的依附性很高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重要问题。
据笔者掌握的湖南某外贸企业用工需求来看,企业急需的是业务部门的业务员,如负责联系客户、报价、接单、处理报关文件、物流、制作单证等人员。公司员工中,大专学历所占比例最高,为73%,一线业务人员所占比例为78%,其次为本科学历,而研究生学历仅为1人。2012年湖南省进出口总额为219.4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15.5%,湖南省进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而2012年湖南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招生数量反而下降,而且几年来一直呈下降的趋势,从以上分析看出,2009—2012年分别为1802人、1658人、1290人和1207人,形势非常严峻(见图3)。企业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极大地制约湖南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步伐。
3 对策与建议
3.1 及时更新教材、教学内容
及时更新教材、教学内容,注意国内外最新修订、公布的有关法规和国际惯例。教师必须做到知识的及时更新,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和期刊等多种途径获取最新信息和资料,跟踪国际贸易的最新动态,才能将国际贸易方面的最新知识反映到教学中来。
3.2 妥善处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应协调好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避免重复与遗漏。比如,处理好《国际贸易实务》与《国际结算》的关系。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有国际货款收付条款,合同条款订立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国际货款的收付情况,因而在《国际贸易实务》中要让学生了解关于国际结算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
3.3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该鼓励其到外贸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去任职,增强实际处理外贸事务的能力和经验。其次,将课堂授课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考证的通过率和将来的就业率,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再次,教师充分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如采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模拟的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等。另外,教师应不断增加英语授课比例,使学生接触到最原始的英文国际贸易合同、信用证与各种单证、英文原文国际惯例,如《UCP600》、《INCOTERMS2000》等增加学生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多看英文合同、信用证等,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创设双语氛围,为学生今后外贸交流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韩越,杨俊生,涂进.区域性、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9).
在2013年年底,我专业通过宣传,报名选拔了10名同学来做我们首批的“速卖通”学员,这些学员在阿里巴巴速卖通平台上注册开店,上传产品,写关键词,进行产品描述等,我们通过企业和货代公司为学生提供途径发货,在近4个月的经营中,这10位同学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每个同学都出了单,出单最少的学员也有3个单。出单多的同学可达27单。这10位同学总共出单金额达到$2843.38美金,主要出口到俄罗斯,巴西,美国,以色列,瑞典等国家。主要产品是中国特色的礼品(比如文房四宝、中国结、兵马俑、扇子等)、日用生活小商品(比如袜子、厨房用品等)、衣服、性感内衣等。受邮政小包的限制,在速卖通平台上所售产品必须是起重不超过2KG的,所以在选择产品时非常重要。通过这几个月的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实践,我们认为在高职院校在为区域经济服务方面一定要紧跟市场行情,与企业同步,以企业所需来为出发点来寻找途径。
二、浙江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现状分析
目前,浙江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有很多种形式,每个学院也都以自己的方式和途径来操作。从目前我们了解情况来下,高职社会服务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1.单一的社会服务对象
通过近几年了解我院以及浙江省主要高职院校情况,我们可以知道目前高职院校主要社会服务对象是企业单位,例如教师的横向课题、技术服务、培训指导等,而对服务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民间团体的则主要通过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进行,服务次数也相对较少。对于社会下岗职工或者闲散人员再培训的工作也做的不是很好,所以整体来看,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单一,以企业为主。
2.校企合作面大层次较浅
高职院校现在校企合作都做的如火如荼,非常火热,几乎每个院校每个专业都与企业再合作,合作面非常广,但是大都停留在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请企业人士到学校开讲座的层面上,而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以我院国际贸易专业为例,我专业从2009年到2014年共与14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其中真正有深入贸易部合作的有4家,并且非别在合作1年或者2年以后就停止合作了,接受我系学生实习或者实践的企业这5年有6家,但也不是连续性的,有的合作一年也就中止了。由此可见,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当然不乏有深入的合作,但是大部分的校企合作都流于表面,并没有真正达到学院社会服务的职能,也没有满足企业的需求。
3.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较小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社会对其认可度却并不高,觉得高职教育档次比较低,学生素质差,教师质量也不高,所以高职院校在寻找企业来进行合作时也遇到很多的困难。好的公司认为和高职院校合作会降低他们的企业形象,也认为高职院校的同学不如本科生质量,他们也并不招聘高职的学生来工作。所以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大多是一些符合其就业岗位的中小型企业,而中小型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当然也并没有大企业那么大,社会宣传力度也不大,合作意识额不高,所以也导致了高职社会服务的社会影响力也较低。
4.机构不完善
据我们了解,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专门从事服务社会工作的职能部门,有关这方面的工作一般是由专任老师兼职来做。而这随即带来了很多问题,很多老师认为这方面的工作并不纳人最终的工作量考核,做这一方面工作相当于“额外免费工作”,因此会有很多老师不并是非常重视社会服务工作,甚至敷衍了事,找个单位盖章就好。即使是纳入教师的考核工作,但是对如何考核以及考核的合理性也并没有具体方案,所以导致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流于表面。
三、对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和探讨
从上面我们分析的情况来看,有很多原因导致。
1.政府在高职社会服务的管理体制方面职能缺失
虽然一方面政府强调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但是政府并高校的责任义务并没有上升到立法层次,这也导致了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的工作并没有完善的相关法律和制度上的支持。比如社区教育这类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社会服务工作,到底是否应该收费以及收费多少都是高职院校考虑的,如果做的不好反而引起不好的影响,于是很多高职院校就放弃了这项工作。
2.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服务的需求不明确
浙江省本身就是以中小型公司为主的省份,大部分高职院校同学毕业了也是进入这样的单位,很多公司为了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纷纷与高校成立了订单班,这也成为高职院校体现学校品质的一个保障。比如我院在2012年成立的高铁和城轨订单班就是抓住浙江经济的发展机遇,及时申报了新专业,这让我院在该专业的招生上分数也高,学生质量也非常高。但同时这种订单班模式也存在很多问题。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毕业即可立即上岗使用的,而对学生来说,他的发展不仅仅是只会做眼前的工作,而是需要有一个长远全面发展要求;学校在学生培养周期方面与企业人才需求时间也不是一致的,在企业需求和学生课堂设置方面也有很多问题,企业要学生拿来就用,但是知识也很快就过时,而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有一个滞后期,甚至很多企业并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如何与学校对接。
3.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中的定位不准确以及服务能力不足
虽然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搞的很火热,但是很多教师并不清楚社会服务都有哪些,对社会服务职能还存在认识误区。很多教师对高职社会服务的认识仍停留在传统社会服务层次上,我们认为高的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的程度都代表了社会服务能力好,但是事实上,社会服务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培养上,还体现在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上,很多教师觉得高职院校水平比较低,办学条件又差,师资力量更没有办法和本科学校相比,平常主要的教学任务很繁重,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开展社会服务,或者缺少和企业的交流机会,不去调研企业的需求,也就没有途径为企业服务。
四、优化浙江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若干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职能,统筹协调高职社会服务
在高职开展社会服务中,因为政府起到关键性的统领作用,所以我们认为,政府应该筹备建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以及用法律的框架来保障,这样一方面可以明确高职院校的责任与义务,加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权,出现相应问题也可以诉求法律方面的帮助和协调;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强制要求企业必须参与高职的社会服务活动中来,体现其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塑造企业主体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平等对待,构成良性竞争。当然也可以出台有利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参与积极行的一些措施,例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鼓励高职院校通过社会服务创收,鼓励企业联系对口的高职院校进行技术开发、员工培训、业务指导等社会服务,行程好的良性循环政策导向。
2.提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主体能力
除了有好的政策指导以外,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主体必须有能力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所以我们的教师最先要做的就是从自身出发,转变观念,不要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局限在校内,不要只关注教学或者学术研究,要适应社会的市场变化,优化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适应浙江省经济发展要求,根据市场行情优化专业设置和办学宗旨、办学目标,统筹配置资源,发挥办学特点,确定各个学校不同的专业特色,不同的社会服务主攻方向。通过调查研究行业企业,确定各学院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建设方向,优化师资力量,提高双师素质,教师可以及时征求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一线职员或者社区人员等的有效反馈,对这些反馈进行分析,发现现行的专业设置有什么缺陷,随即可以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内容改革、教材开发等方面进行改革,确保校内课程满足社会需求。
[作者简介]谢双双(1976- ),女,浙江温州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国际贸易。(浙江 温州 32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温州科技局软科学项目“以服务温州区域经济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R20130032)和2013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一般课题“高职英语教育与文化传媒产业人才需求对接研究”(项目编号:WZY201302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145-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温州经济的主体是民营经济,拥有14万多家的民营企业。产业集群具有显著优势,全市形成了汽摩配、电气、泵阀、家具、眼镜、服装等16个特色优势产业,35个“国字号”产业基地,200多个中国名牌。因此,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方面,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强调实践能力培养,为当地经济服务等方面具有比较好的经济大环境。
实际上,很多院校更注重其专业建设,英语作为基础课其教学状况和学科建设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提出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旨在把公共英语教学改造成为符合职业教育理念的应用型职业英语教育,把英语教学、专业教学和职业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并且结合区域经济,全力为学生所学的专业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
一、配合各专业,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公共英语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虽然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授课范围涉及全院各专业,学生面广,但仍无法形成主导优势。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鉴于此,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亟须重新定位,应不再是单一的语言类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而是要适应当地经济以及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突出个性化特色,要有前瞻性,要与他们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挂钩,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特定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应针对各个专业,培养具有英语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在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时要体现学生本专业特色。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1.构建原则。(1)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强调实践教学。根据教育部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指导思想,建议把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与行业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或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姜大源教授在总结世界职业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后认为,工作过程是职业教育课程实践与理论整合的路径、手段和结构,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从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出发。马树超教授和教育部高职高专处范唯处长在联名发表的文章中也指出,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必须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要素。(2)依据EPS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成果,发挥本院的专业优势。发挥本院的工科学科优势,这些优势学科直接面对本地企业,和当地经济紧密结合,因此可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的公共英语课程。另外,依据EPS是因为EPS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未来职业目标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针对性强,符合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专业英语的词汇、句法、翻译教学,未能考虑到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需求;高职公共英语应用性不强,培养的学生不能有效地在职场中应用英语。因此,建立“必修+选修”完整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必修课包括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这两种课程在形式和内容上互相独立,但在层次上相互衔接。选修课包括专业英语、语言应用类课程、语言文化类课程,由各系各专业自行负责统筹安排。具体安排如下:
必修课的第一阶段为基础课阶段,建议要求各专业学生必修公共英语,内容主要为各职业共有的职场活动英语,重点训练各行业通用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在职场以及生活交际中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第二阶段为行业英语,内容主要为各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英语,重点训练典型工作场景下的交际技能,为学生对应的专业打基础,为其今后专业做好词汇以及表达能力的准备。
与此同时,根据各系各专业要求,以及学生专业需求和兴趣开设专业英语选修课。如专业英语课程,为有进一步深造或者科研需求的学生设置;技能类英语课程,像英语视听说和英语语法等;文化类英语课程,像英语跨文化交际和英美文化等。
3.教学方法的改变。原来的教学主要是“单词+课文”,以考级为目标,现在改革应该朝应用方向发展,力求做到“以人为本”,努力实施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交际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正确处理好语言基础知识和学以致用的关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充分条件。
4.建立新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学生每学期的总评成绩,参考其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口语练习情况、听力测验、期末口语测试等进行多向综合评价。
三、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公共英语课程一直以语言类基础课存在,对比专业课程在实训环节上存在不足之处。建议以仿真模拟的形式构建实训课程体系,减少理论课时,以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微格教室等场所设置仿真模拟职业场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一个单元的教授即一个工作流程,一个完整的课程就是一个工作流程。例如“鞋革英语”,“公司介绍―接待客商―介绍产品和设计―推销―售后服务”等就是一个仿真的外贸交易流程。建议编写适合本院学生水平,和当地经济需求相结合的配套实训实习教材。同时,制订实践教学计划或编写实训指导书,对实训教学的目的、教学课时及考核办法作恰当的安排,明确实训教学各环节的知识点、能力点、素质点相对应的内容、实训目标,做到任务明确、针对性强,以对实训教学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通过实训,使学生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四、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注意点
1.要形成相对稳定的分专业实用英语教师团队。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师资来源局限性大,知识结构单一。如我院的英语教师大都毕业于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以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毕业生占整体英语教师的80%以上。他们大都缺乏其他学科领域的专业实践知识和专业学科相关联的专业知识。因此,教研室应按照各系各专业分为各个备课组,人员基本确立,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行业英语教授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教师教学发展方向服务,确保师资充足而强大。
2.和学生所学专业紧密接轨,要有科学的课程标准。要完成各个专业的行业英语课程标准。该标准应从学生实际英语基础和水平出发,结合学生本专业的课程标准,真正为学生所学专业服务。
3.强调学生的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应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今后就业以及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应突出行业特色,以典型工作流程组织教学,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形成完善的、具有高职特色的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且能够使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紧密结合,促进高职教育建设的持续发展,服务好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中国经济近年来持续高速的发展。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顺利推动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国家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但在这片幅员辽阔的疆土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持续存在。由于地理位置及资源能源的先天分配不均衡,必然造成某些交通便利、与邻国交流多、资源能源较多的地区较其他地区先发展起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一矛盾并未得到解决,某些区域虽然出台便利政策、学习先进经验,但因其发展相对落后,依然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弱势。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为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目前区域经济的发展依然依靠密集劳动力的加工型产业、低端制造业,在此基础上有部分高新技术制造业,但自主创新能力差、自由品牌竞争力薄弱,其竞争优势基本依赖国家政策、低成本土地及劳动力的价格优势。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互相沟通困难,呈现诸侯割据局面,整合步履艰难。长三角、东北、西北都曾经召开过城市经济协调会。区域协调貌似近在眼前。但已经浮现的区域规划草案中仅集中关注了生产力总体布局与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语焉不详。区域之间的互动性差,技术成果难以互相利用,资源无法共享,地方政府多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诸侯经济”思想,良性竞争、共赢局面难以出现,令人痛心。
3区域经济的差距扩大,且难以缩小。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格局正逐步细化,已由传统的沿海、内地两大板块,演化为改革开放后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再到目前的沿海、西部、东北、中部四大政策区域。但沿海和内地、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在全国并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西部依然难以融资,西部城镇化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源保障形势日益严峻,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将长期存在。
在这样的差异存在下,要平衡经济发展、推动弱势市场,我们需要合理利用金融业为工具。随着经营环境的开放和发展,金融业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工具,逐渐变化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由于高科技的应用、金融竞争的加剧,金融服务已经逐渐实现业务上的全能化,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全面的服务。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减少信息与交易成本,影响投资决策和技术创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迅捷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金融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都将重点发展金融业,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金融中心之一。在这些地区。金融业已成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吸引外资、增加税收、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金融业自身发展也处于较先进水平。在其他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主要业务依然停留在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金融支持。主要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同时积极引进知名的跨国金融机构。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金融业的服务内容更少、层次更低,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入本地区、帮助改善本地区投资软环境。过度开放金融竞争,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反而不利。金融业本身也存在坏账率较高、长期盈利能力不足、职能定位模糊的威胁。
二、在区域经济调整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作用
金融业应充分分享区域金融发展的机遇,帮助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从“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进行调整、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升级,帮助建立集约型、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型经济。同时节约利用资源能源、加强环境保护、扶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及新兴企业:帮助学习周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增加对外贸易、帮助解决贸易纠纷。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促进外汇资金在区域内合理流动,促进区域涉外经济的良性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资本有序流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建立国际金融中心。
在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近期目标应是帮助国有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对外开放,建立健全的贷款支持体制,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强区域金融生态建设,推动金融合作,组织、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地方金融生态建设,加快社会信用建设,全面改善区域信用环境。积极维护好金融机构债权,建立良好互动的银企关系;建立有利于金融发展的规章制度。促进区域内外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建立多层次的资金市场,进行资金聚集和资源优化配置。
在欠发达地区,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调整区域经济布局,架构金融组织体系,处理历史包袱,引导金融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支农功能,成立地域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解决企业承贷难、甚至需要政府担保的问她。避免农村资金倒流城市而使农村资金进一步短缺。将目前“小而专”的服务模式转变为“大而全”,实施业务多元化和经营综合化战略,变单一的资金支持为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服务,因地制宜建立商业银行吸收农村资金不外流的机制,加强扶持服务,淡化商业盈利目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金融机构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各类金融机构自身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和能力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契机,坚决制止恶意逃废债和赖债行为。
三、金融服务发展前景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区域经济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为加快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帮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金融业要解决的问题是:
1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包括经济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加强金融区的系统性配套设施。
2帮助促进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企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协助处置本地企业不良资产,提高甚至激活企业融资能力,帮助推进企业团队建设,提高企业团队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3将目前银行的“需求引导型”业务扩展增强为主动进行业务创新、催化内生金融。在欠发达地区合理复制发达地区的盈利模式,吸引人才,帮助普及财会知识、树立经营观念,搞好经济核算,加强经营管理,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盈利水平;增强规避投资风险的能力,增长理财知识,合理进行消费,以获得最佳的投资理财收益。
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要想让欠发达地区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其根本。因此,必须重视培育人力资源、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措施。同时,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作为既定的外生变量,而在新增长理论中,则把技术进步因素作为内生变量纳入生产函数之中,因此,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利用科技手段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2 地方高校应满足区域经济之急需、为区域经济培养和输送必需的应用型人才
从区域经济的结构性来看,不同地区的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开发方向等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区所需要的岗位结构是不一致的;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来看,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区所需要的能力结构应不一样。地方高校只有培养出能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科技和工艺等方面要求的合格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
2.1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根据一项调查显示,某地区三十个行业协会对抑制本行业发展因素的判断中,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分别是“专业人才缺乏”(86%)和“技术瓶颈难以突破”(60%)。调查同时表明: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在地方高校中难以找到对应的优势学科专业,企业认为该地区地方高校现有的多数专业未能跟上行业发展水平。事实上,这些现象在我国地方高校中普遍存在。要解决以上问题,地方高校应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学科专业建设导向,以区域为中心,以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为主题,有针对性地教学、服务。专业及课程的设置应建立在充分的社会调查基础上,以本区域近期、长期需要及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和就业趋势为依据;专业、学科的建设必须改变以往跟踪重点大学的作法,转向自主创新,创办真正符合地区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与学科;专业和学科应以应用型为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重点专业与学科应建设成为区域支柱产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创新源泉;同时,必须建立起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长效、平稳地将市场新动态、新发展输入高校的教学过程中。
2.2 着力打造一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地方高校引进师资的主要渠道是“从高校到高校”,追求高学历,师资队伍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因此而缺乏应具备的实际能力。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
2.2.1 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兼职教师的聘用比例,以保证教学的实效性。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地方高校的兼职教师比例较高。如1995年,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为61%,至2001年,公立社区学院兼职教师比例已增加到66.7%。正因为有着大量的兼职教师,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效性,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很快适应生产实践的需要。因此,应拓宽引进师资的途径,打破“从高校到高校”的唯一渠道,从社会、行业、企业引进一定的技术人才,缓解我国地方高校技能型教师短缺的问题。
2.2.2 不断创造条件使高校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企业实践活动,鼓励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开通教师实践渠道,让教师深入工厂、企业从事生产管理及工程技术工作,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利用教师带队下厂实习、带领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以及实验室建设机会等,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定期安排专业课教师顶岗工作,使其掌握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方法;鼓励教师参加行业职业资格考试,对既有教师资格又有职业资格的教师优薪优酬。
2.2.3 改革教学模式,实施“能力本位”型教育模式,培养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多数还处于“知识本位”型模式,需要向“能力本位”型转化。“能力本位型”以满足企业需要为主,以实际能力培养为主,其核心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某一职业的实际能力,能适应行业性的广泛要求。目前国内比较科学、系统、具有创新性的“五阶段周期循环教学模式”就是“能力本位型”教学模式在我国应用的一个例子。它将教学模式分为“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等五个阶段,设计开发出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应我国特点的能力本位型教学模式。
3 急地方所急、关注和解决地方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进入21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科技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技术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尤其在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近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的三十个行业中,各行业对抑制本行业发展因素的判断,“技术瓶颈难以突破”仅次于“专业人才缺乏”排于第二位,各行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各不相同,但这些难题在地方高校每年的科研项目中难觅踪影。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倾向于与国内名校、科研院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或通过中外合资,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而地方高校在地方企业界的知名度不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甚至有些地方高校并不了解或认为不能帮助地方企业的技术难题。这种情况在地方高校中相当普遍。
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地方高校首先要深入了解、及时掌握企业的科研需求动态,了解诸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科研成果”等有用信息,从而指导学校的科研活动。其次,地方高校与企业联合成立研究中心,或共同开发某个项目,双方共同组织研究人员,企业提供研究经费,学校提供科研人员,研究成果共享或企业优先利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成立大学科研园区,以大学为依托,开办高科技公司,开展科技研究和产品开发,从而将大学的新发现和新思想推广到社会,使之商业化并成为社会的财富。成功的例子如美国斯坦福大学于1951年建立的斯坦福工业园区,此举使加州南部聚集了一批技术型公司,形成举世闻名的“硅谷”,斯坦福大学也因此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总而言之,地方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人才及提供科技服务。地方高校是否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其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因此,有必要组织起地方高校及其他各方面的力量,促进地方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使之与地方经济之间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对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倪小敏,任柏强,嵇小怡.区域经济发展视野中的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基于对温州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调查.浙江社会科学.2006,11..198-212.
[2] 谭安萍.高职教学模式控讨.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20-21.
[3] 舒琴,徐兴田.高等学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