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1: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体育活动成果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所谓的体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以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其自身在培养人、教育人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决定的。对人的培养与教育,最终目的是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这方面体育活动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它在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活动与社会适应
人具有两重性,即人既是有着细胞器官等组织系统的生物人,又是有着丰富情感和独特个性的心理人,而从本质上看,人是一个社会的人,扮演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因此,人是离不开社会的,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适应社会环境。体育活动就如同人进入社会环境前的“模拟场”,是检验人的能力的最好的标尺。体育运动技术和运动方式的高量换率,对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由于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今天的尖端科技很有可能一夜之间就被淘汰,知识更是如此,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拓宽人的知识面,不断地培养人的应变能力,使人在社会环境中乐于和有能力接受新知识。体育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这一动态系统的最大表现是运动技术和方式不断追求最佳效用的有序进程。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一般根据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来选择和使用运动技术和运动方式,同时,为了使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能尽快实现,他们必然要不断地创造和改造现已使用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方式,找到最佳的功能和效用。体育活动的内容全面、多样,更显层次性,人都有一个向上的心态,在达不到较高目标时,必须在实践中寻找不足,积累经验,采取针对性的活动措施,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体现出自我价值。这极有助于人逐渐形成乐于接受未经历过的生活经验和新的思维方式与科学知识的心态。
二、体育活动能培养竞争与合作能力
竞争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巨大动力。竞争越多,竞争体制越完善,发展速度越惊人。体育活动能培养人的竞争意识,体育竞赛的瞬息万变和环境气氛的变幻莫测,是培养人适应社会竞争环境的一种模拟训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体育活动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激烈的竞争性是现代体育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体育运动之所以被人们狂热崇拜,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它以最直接、最不加掩饰的竞争方式,呼唤人的原始动能,激发人体的潜在能力。体育活动可以激发人对竞争的热忱,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驱除懒散,焕发热情,追逐成就,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遵守游戏规则,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对培养人的竞争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在激烈的竞争中,为寻求胜利,集结成团队,是人类自然的做法。通过活动,人能够培养群体意识与协作精神,在群体性的体育活动中明确自己充当的角色、责任与作用,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体验合作效益与同伴的友谊,从而健全人格。体育运动过程是一个自然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在公平原则下实现竞争、合作、协调,不能在这种特定环境中生存就自然地被淘汰。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公平竞争,是体育竞赛活动中生存的基本准则。
三、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社会情感和耐挫力
体育的社会情感功能与人的社会心理稳定性有直接联系。所谓“心理稳定性”是指人的心理与社会相一致的心理状态,或者叫人的心理平衡。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心理与社会是一致地保持着平衡,但是生活和社会都是复杂的,引起人的心理状态变化的因素很多。如当人逢喜事时,久盼之望终于实现时,可能使人心喜若狂而失常态;家庭、亲人的不幸,可能使人悲痛欲绝;因受到打击而淡漠人生,等等,这些异常是人的心理失调乃至心理变态的表现,而参加体育运动能使种种心理失调得到调整。如通过一场篮球赛或足球赛可以发泄心中的郁闷情绪,使人的心情豁然开朗,从而更好地学习、工作与生活。
在体育竞赛中,具有的对抗性、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显示结果的及时性等特点,能使观看比赛的人心理上产生悬念和期望。当期望实现时人会感到欣慰、欢快、激动。体育比赛瞬息万变,牵动人们的情绪,当出现“千钧一发,反败为胜”等震憾人心的情境时,人的期望会得到满足。例如,在第28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女排在0∶2落后的情况下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绝地反击战。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时,也会获得同样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往往能够移情于学习、工作、生活,使人精神振奋,奋发向上,充满信心,勇往直前,产生积极情感的变化。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强调学生活动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特征,倡导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精心组织学生活动,通过精讲点拨与具体指导,使学生在主题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探究,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学会做人。
作为教师,应通过哪些有效措施来组织、指导和提高学生活动的实效呢?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活动兴趣
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年龄小,阅历浅,知识经验少。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既有利于弥补他们生活经验的不足,更能诱发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饱满热情,促使学生入情入境,全身心参与活动,体验角色,感知感悟。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动机。例如,教学《我的事情我来做》、《看电视》、《互相提个醒》等内容时,结合具体内容,利用知识本身的内在美,创设丰富生动的学习情境,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遇到困难的时候》、《真正的朋友》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渴望探究新知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3.创设操作情境,激发活动兴趣。譬如,教学《种养一棵花》、《学会自救》等内容时,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活动的趣味。
二、注重活动生成,适时精讲点拨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要重视学生活动的体验感悟,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或体验中得到提高与发展。要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老师更要加入到每组的活动中,倾听、了解、协调,捕捉信息,及时调整。
1.活动形式要不拘一格。教学活动在形式上要不拘一格,可以是讨论、欣赏或游戏,也可以是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还可以是资料查询或操作实践……呈现的形式要服从内容,由主题的性质、内容来确定。如《爸爸带我去做客》、《正确的姿势》、《合理饮食》等内容,要以体验方式为主,引导儿童在活动中发展提升;在教学《遇到困难的时候》等内容时,要以问题解决为主,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和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2.注重活动的生成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课堂活动在展开时,由于师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与感悟不同,常会生成一些新的东西,譬如道德与规范的矛盾、多种价值观的冲突、来自学生的独特见解和疑难问题等。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的资源,用教师的知识与才智,促进活动的深入,使课堂活动成为一种快乐积极的活动,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3.适时进行精讲点拨。学生参与活动并进行互动时,会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从而获得对自我、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养成行为规范,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在行动中进一步加深理解,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但是,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经验少,往往在活动中偏离主题或形成认识上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适时进行精讲点拨,对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从知识、方法、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提炼提升、由此及彼,引导、启发学生理清思路、总结规律、掌握思想方法、澄清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
三、关注活动体验,合理进行评价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受教育者则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是不会获得好效果的。而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能愉快、主动地去探求它。教师应把这一心理特征应用到教学活动上,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智慧,使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职校学生音乐基础、音乐修养参差不齐,音乐课教学为保证其完整性、系统性,首先要把学生统一到共同的兴趣上来。一要创设情境、激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二要利用教具、培养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具的选择不必拘泥于音响、图片、影像等传统模式,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其专业特点,创造教具,例如烹饪专业的锅碗瓢盆、餐旅专业的刀叉杯碟,皆可信手拈来。学生熟悉的工具,经过合理组合,成为非凡的乐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能更直观地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二、丰富表现形式,陶冶学生性情
做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单纯的口授,往往会使整个课堂单调、沉闷。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语音最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完教学内容,意犹未尽,身心欲动,此时,教师应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心态,采取丰富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表现形式。创新,才能使教育手段富有新意、不落俗套;创新,才能使受教育者更深刻地体会音乐的魅力。
1、结合年龄特点,丰富表现形式
中职学生多是十八岁左右的青年,个性鲜明,自主性强,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较快,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展示内容。笔者教一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语,不合群。经了解该生对笙爱不释手,在老师的鼓励、同学们的支持下,一曲《阿细欢歌》令全班同学赞不绝口。在老师的指导下,班级为此曲编排了舞蹈,笙歌与舞蹈的完美组合,丰富了展示内容,该节目多次参加比赛,均获大奖。
该生经过充分的展示,有了极强的荣誉感,性情也变得活泼开朗,成为学校文艺工作的骨干。
2、结合专业特点,培养敬业乐业精神
职业学校专业分布多而广,不同专业的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欣赏角度不尽相同,这就要求音乐教师有较高的应变能力和一定的涉外专业知识,,找出共同点,展示音乐的魅力。烹饪是比较苦累的专业,学生学习也比较枯燥,为此,我们把课堂搬到实训车间,精心挑选音高准、音律齐的锅碗瓢盆,让学生分组进行敲打训练,基本动作训练结束后,加以音律演奏。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也同步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乐趣。与其类似的餐旅专业的餐具、机械专业的零部件,皆可登大雅之堂,成为我们职校生演出的乐器。通过一系列的结合专业的音乐活动,学生爱专业、学专业的信念倍增。音乐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美,美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参与社会活动,巩固教学成果
音乐教学是中职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音乐活动展示是中职学校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多年来,我们坚持组织学生巡回演出,展示了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也为学生将来更好地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校企联合,增加双方友谊
职业学校学生将来多在企业从事技能型工作,学校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方式让学生多了解企业、更熟悉专业。音乐活动搞文艺演出,或校企联欢或专场演出,让学生通过轻松愉快的演出,初步接触企业、了解企业;同时让企业通过欣赏文艺演出了解学校、了解学生。在一次演出活动中,某星级宾馆董事长对我校由餐旅专业组成的管乐队赞赏不已,当场录用全队30名学生。此乐队在宾馆的外事接待及喜宴庆典活动中独树一帜,大放光彩,深受社会各界好评。目前我校餐旅专业学生供不应求,不少企业自掏腰包,代交学生学费,委托我校培养学生。
英语课堂教学是老师向学生进行教授语言知识和训练学生英语技能的主要形式,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因此,英语老师应努力做到了解并掌握英语课堂教学的规律,钻研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应注意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面向全体与兼顾两头、课堂节奏与学生心理、课堂组织与师生协调、计划性与灵活性等几个方面把握得恰到好处,课堂教学活动定会效率倍增。
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活动,它要求达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统一。作为教师,在课前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和重新组织,以便将教材内容转变成学生最易吸收的知识结构;课堂上,教师要进行系统的讲授,力求做到“精讲”,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明,力求体现“导”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针对问题,主动地讨论探究,力求做到“多练”,多练这个过程实质是学生参与、内化、运用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们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刻意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和标准性。这样,“精讲多练”就可以促使师生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共振体”。
二、面向全体与兼顾两头
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一般的教学原则。教师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的进程,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班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集体教学上,使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在面向多数的集体教学中兼顾两头,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我们要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情况,及时注入不同的信息,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后进生能回答的问题,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以达到大面积丰收。对于学习成绩差、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歧视他们。教师对他们要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课堂快慢节奏
快与慢是针对教学进程的速度而言。英语课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阵地,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老师应尽力为学生创造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如若教师节奏太慢,学生思维松散,则会阻碍学生的认知发展。因此,教师应当适当加快英语教学的节奏。例如,讲解学生易懂和易掌握的内容时应该简明扼要;教学中操练形式的转换和各教学环节的交替应力求明快,紧凑;这样学生的凝聚力会很强,与教师心心相通,教师的语速也力求正常,但如果英语课堂教学的节奏过快,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进程,结果欲速则不达。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重点内容教师应重点讲,突出讲,针对难点内容教师分散讲,缓慢讲,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突出重点,合理取舍,主次分明,详细得当,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慢中有快,快慢结合。
例如,在'课前复习'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可采用“短、平、快”的教学节奏,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快速复习新知识;在'呈现新内容'这一环节中,教师则应放慢教学节奏,突出重点,分化难点,逐步渗透;在‘巩固、操练’教学环节中,教师应由慢渐快,多方位、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听和说的训练,使学生在快节奏的操练中养成快看、快说、快写、快思考的习惯,熟能生巧地运用所学语文进行交际。快与慢的活动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掌握能力适时进行调整和操作。教师应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使快慢节奏单独地出现,从而使教学步骤顺畅、自然,达到理想效果。
四、师生协调
教师作为促进者、辅助者为学生积极创设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学生则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在平等互动的轻松氛围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认知力得以极大的促动,学习内驱力得以提高,由原先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在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用满腔热情的爱,去换取学生的亲近和信任。善于研究感彩和表达方式,用积极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维,形成师生配合默契,气氛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局面。
一、观念突围,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真实有效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把综合实践活动当做一种理想状态精心预设,以学生能滴水不漏地执行预设方案,顺利完成活动任务为终极目标。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扼杀了活动主体――学生的真实需求。因此,动态生成,实现对传统实践活动观念的深层突围,是当下综合实践活动改革的核心支点。在信息资源空前丰富、信息流动空前频繁的时代,学生的视野开阔,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俯下身子和学生交流,敢于暴露学生的真实体验,再现学生“原汁原味”的活动情景,并善于捕捉课堂中出现的“意外”,及时调整预设,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使综合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开发潜力、表现个性、愉悦心灵、提高素养、充满诗意的心灵历程。
例如,在一节制作灯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正当同学们专心致志地投入到灯具的制作当中时,只听“哐啷”一声,班级植物角的一瓶万年青掉地板上了,瓶子被摔碎了。同学们都在责怪一旁的小萱,小萱满脸泪痕地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会把它粘好的。”“都碎了,怎么粘?”“就算是粘好了,有什么用?”“是啊,粘好了用来做什么呢?”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闪现,这不正是挖掘学生潜能的时机吗?我把问题抛给学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议论开来。“老师,可以把它制作成台灯。”小俊拿着它的简易台灯带上台来,并说明了构想。我很欣赏他的创意,为他和小萱准备好手套,拌好AB胶,并指导和协助他们制作灯具。台下学生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很快,一个“不完美”的创意作品诞生了,学生个个拍手叫好。这一“意外”给了学生很大启发,在后来的作品展示中,我发现作品一改起初清一色的纸灯笼,而变成材质不同、形态各异的灯具。有用弹珠做成的“水晶灯”,用饮料瓶做成的荷花灯,用笔筒做成的吊灯,还有用羽毛球做成的“水母灯”……可谓五花八门,各显其才。学生的潜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灵性和智慧令人惊叹。可见,新鲜的创意赋予策划生命力,而敢于和善于“动态生成”则促成课堂的灵动飞扬。
二、“导”亦有道,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它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教师为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要艺术地“导”,也要有适当地“道”。
1.选定主题的指导:以敏锐的临场智慧引导学生寻找和发现探究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自于学生鲜活整体的生活世界和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在主题选择上,坚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作为指导老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确定探究主题。例如,我发现学生很热衷于跳绳,一下课,一个个就像脱了缰的野马,拿着跳绳飞也似的冲出教室,玩起跳绳。只是,跳绳的花样很单一。我灵机一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了“花样跳绳”这个主题。这个主题一确定,学生就紧锣密鼓地展开研究,探究热情空前高涨。像这样的主题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自然兴味盎然。
2.实践过程的指导:用协助与建议的姿态点拨学生探究与实践。
在过程指导中,教师要变“悉数传授”为“适度点拨”,在学生需要时,给学生当“参谋”。比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会出现大量调查、访问、参观、实验、信息收集与整理、统计、分析等学习活动,这就涉及一些实践方法和技能应用问题。如怎样实地勘查,怎样小组合作,怎样制定一份合理的调查问卷、怎样进行有效访谈,如何对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怎样撰写活动报告,如何规范地作注释,等等。因此,在活动开展阶段,教师要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方法和技术的指导。例如在开展“我身边的能人”的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要对身边的能人进行采访,而怎样采访,学生毫无头绪。我把往届学生外出采访的视频播放给大家看。同学们在形象直观的真实故事和师哥师姐们的采访心得中,一下子找到采访应该注意的问题。首先,确定好采访对象,并事先约好时间、地点,说明访谈的目的,讲清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整理要采访的问题。其次做好访问时的合作分工及访谈记录方式的选择、材料准备等,还要提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遇到问题要及时和老师联系。学生有了明确的指导,实践活动效率大大提高。
3.展示成果的指导:用倾听与对话给学生激励和鞭策。
2 区域活动中的困惑和问题
在区域活动的开展中,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现象,而教师也因幼儿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困惑。
2.1 小班
1)来自幼儿的。
①“观众”现象。当教师将游戏材料投放到活动区时,有的幼儿会很快投入到游戏情境中,而有的幼儿却面对材料不知所措,只是看着其他幼儿操作,好像与他无关。
②“粘人”现象。当教师介入幼儿集体时,有的幼儿因突然从熟悉的家庭环境到陌生的幼儿园群体环境,从“以我为中心”的自我情境中突然到一切听从集体规则的纪律约束,一时不能很快适应,他就会寻找一名可亲近的教师迁移感情依赖,随时跟随。
③“争抢”现象。当教师将材料投放到活动区时,因小班幼儿的从众意识较强,幼儿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同一个玩具,出现“争抢”行为。
④“无序”现象。当教师将游戏材料投入活动区,讲解游戏规则时,幼儿的注意力早已被活动材料所吸引,对教师的要求充耳不闻,他们只是依据自己的意愿开展游戏,组织纪律性无法体现。
2)来自教师的。
①“焦点”问题。活动中教师往往被几个孩子围住,他们不断地向教师提出各种问题或要求。教师成了活动的焦点,脱不开身,而出现活动区的杂乱无章。
②“盲区”问题。活动中还经常出现一个区域需要较多的指导和帮助,由于教师只能顾及个别区域而忽视了其他的区域指导。
③“无从下手”问题。教师面对活动区幼儿的“一片混乱”不知该如何有效介入组织和指导。
2.2 中班
1)来自幼儿的。
①“腻”现象。由于教师设置区域活动时,对活动区的内容、形式、材料没有根据幼儿的发展及时做出调整,以致幼儿对活动失去兴趣,不能积极投入游戏。
②“懒”现象。中班幼儿因其年龄特点,有时会对一些陌生的游戏活动内容产生质疑,对一些熟悉的游戏了然于胸,但缺乏继续探究的倾向,从而出现机械的操作行为。
③“无兴趣”现象。个别幼儿对区域活动不能踊跃参与,当班级开展区域活动时,喜欢自娱自乐,与集体不合拍。
2)来自教师的。
①“头脑枯竭”。由于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与幼教专家的引领,在实践中,教师往往会出现不知该设置什么区域及怎样开展区域活动等问题的困扰。
②“无法突破”。教学中,教师只是囿于本园“闭门造车”,设计活动内容时没有可借鉴的优秀案例,出现“江郎才尽”的局面。
③“指挥失灵”。中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活动中当教师的要求与其希望相悖时,他会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④“无从下手”。面对众多材料,有时教师会因所设区域的类别不同而出现如何更科学投放的困扰。
2.3 大班
1)来自幼儿的。
①“想”现象。大班幼儿随年龄的增长及知识的积累,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现象知道了探究,并知道通过自己的能力想办法解决。但大班的五大领域的教学任务较中小班的要重,区域活动较中小班的要少,因此大班幼儿更渴望能多参加区域活动。
②“爱”现象。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及现象,表现出特别浓厚的兴趣是大班幼儿情志发展的一种反映。在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已初步具有了根据自己的意愿形成某种偏好倾向。因此,他们更希望在相对自主的区域活动中展现个人的风采。
③“贪”现象。在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贪心”——哪个区玩不到都不甘心。时间已经到了,他们还久久不愿离去;被迫离去后,叹息声此起彼伏。
2)来自教师的。
①“时间紧迫”。大班幼儿想象力丰富,合作意识强,区域活动时,他们能够出乎教师的预期,自行拓展游戏,从而延长活动环节,导致整个活动时间延长。活动时间的延长又会直接影响下一个活动的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的时间对于大班的教师和幼儿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②“投放效果显性模糊,浪费资源与精力”。由于大班区域活动时间的断续间隔较长,教师有效指导时间有限,幼儿活动热情浓厚,造成教师判断失误,往往会对大班幼儿在某些领域的区域活动中的要求过高,没有全面掌握幼儿的发展水平,投放材料没能科学设计,导致活动不能有效开展,造成资源与精力的双浪费。
3 科学投放区域活动材料的对策
3.1 小班
1)小班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有趣的材料能吸引、维持幼儿操作活动的兴趣。
①提供色泽鲜艳的材料。颜色对于大脑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幼儿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系列,此颜色能与之已有经验相互作用。幼儿会根据客体对象的属性选择适合对象的颜色。教师可根据幼儿的颜色偏好,为幼儿创设能适应其颜色偏好特点的环境和提供有效促进其发展的材料。
②提供形象生动的材料。幼儿思维的直觉性决定他对形象、逼真的事物情有独钟,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越接近实际,越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③提供动态变化的材料。将红、黄、蓝、绿的水彩(色素不会沉淀)融入水中制成4种颜色的水,分别与色拉油混装入矿泉水瓶中(具有轻巧、透明、安全的特点)。幼儿用力摇晃瓶子,油、水迅速混合在一起;停止摇晃,油、水又自然地慢慢分离。这一变化的现象可以深深吸引幼儿,他们不断地重复活动,由此积累油、水分离的感性认识。
2)提供具有生活性、情景性、可操作性的材料。如给娃娃喂饭、折叠毛巾、扣钮扣、帮娃娃戴帽子和穿衣裤、倒水、拆装螺丝及螺帽等,幼儿在不厌其烦的反复操作中获得快乐、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同时也应注意,投放的材料应该安全、卫生、易于收放。生活中的许多物品可以用废旧物品或自制的替代物来代替,如可以用薄泡沫板剪成形状各异的模型食物解决黄豆、米粒满地撒的问题。
3)活动材料采用独立盛放的方式。由于小班幼儿交往能力较弱,还不具备合作分享的能力,经常发生争抢现象,另外注意力较易受干扰,活动较难深入开展。在每个活动区里为幼儿准备不同层次、不同玩法的多份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首先每人一份独立的材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争抢和纠纷,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其次,孩子有了选择材料和活动的自,有了独立操作和探究的条件,许多孩子在自己的一份材料中投入地玩上许久,同时有利于教师的指导;第三,独立的托盘可以便于幼儿收拾和摆放,他们逐渐养成了东西放回原处的好习惯;最后,在活动中有了更为科学的规则,幼儿渐渐懂得要玩别人的一份材料需要交流和等待,有的幼儿在等待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别人的操作获得新的经验,或是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与他们交流,幼儿的社会性和语言运用能力得到积极的发展。
4)材料放置的位置固定、环境稳定,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小班幼儿注意力易受外界影响,材料放置的位置和环境的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小班区域活动空间应相对固定,中间放置独立的小桌子和小椅子,每一种不同的操作材料独立分盘放置。避免同一组有过多类型的材料出现,因为过多过杂的材料尽管可以吸引幼儿,同样也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转移,幼儿一会儿拿拿这个,一会儿玩玩那个,不能专注地投入活动,与投放材料的初衷相悖。
5)同一种材料投放的数量应该大于该活动区最多可容纳的人数。小班幼儿好模仿,喜欢独立的平行游戏,他们常常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想要玩什么,因此每种材料做到人手一份外再多备几份相当重要。
6)同一区域应该提供多种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同是小班幼儿,但他们在理解、操作、表达等方面均有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材料的投放也不能一刀切,应该考虑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以满足其需要。
①种类由少到多。如穿孔的区域,教师先提供串珠,再逐一增加动物、粗彩管等,目的在于首先发展幼儿用线穿孔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幼儿自主选择串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积累排序等感性经验。
②难度由易到难。活动要求应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例如捡豆,可先要求幼儿只分拣一种豆,再要求分拣两种,并按要求装入相应的盒中。
③内容由简到繁。区域活动时,活动内容的设置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按由简到繁的原则循序渐进。
7)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不断更新和深入活动内容。例如,按数排序,当幼儿能够按数排序时,可在此基础上提出按色、按形间隔排序。
3.2 中班
1)相信幼儿的能力,不必面面俱到,给他们想象的空间。例如,拼摆区只给幼儿提供一些主要材料,其他可替代品不给提供。幼儿没有现成材料时会自己动手动脑解决,这样不但不会影响活动的继续深入进行,有时幼儿还会创造性地升华游戏。
2)区域活动材料常换常新。一成不变的活动材料时间久了,会使幼儿失去新鲜感,引不起幼儿游戏的兴趣。区域活动的材料要经常更换,让幼儿在新材料的吸引下不断创新游戏内容,拓展游戏空间。
3)来自于生活中的真实物品贴近幼儿的生活,更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和游戏行为。真实的物品会让幼儿产生强烈的需求满足感。在“农贸街”活动中,给幼儿提供真实的蔬菜及购物工具会更加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促使幼儿更投入地进入游戏情境。
4)注重个体差异,体现层次性。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区域活动就是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
5)材料的更新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刚开始进行区域活动时,曾碰到这样的事情:教师辛辛苦苦制作了逼真的包子、漂亮的厨具,却几乎没有玩,即使有,也只是呆坐着机械地摆弄。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成型的材料过于精美,引发不起幼儿的创造愿望,面对精美的成型材料,幼儿已经不需要协商、讨论、创造,只要分个角色,就可以完成游戏。而如此简单的游戏显然不能满足中班幼儿的需要。由此可见,再精美的材料,如果不能给幼儿提供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思维空间,就会失去其利用的价值。
6)投放的材料要有目的性,具有可选择性。幼儿之间存在智力水平、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等差异,而区域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因此在区域活动时应根据主题内容,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操作材料的提供,让不同能力的幼儿有目的地选择,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7)投放的材料要有层次,具有可变性。在组织幼儿区域活动时,提供的材料既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能力幼儿和不同角色幼儿的需求,更要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活动原则,因此要注重材料的可变性。
3.3 大班
1)根据幼儿年龄、身心发展特点,提供挑战性材料。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喜欢对接触到的一些新鲜事物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笔者认为: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在激起幼儿问题意识的同时,又可使幼儿获得新的知识。因此,区域活动中的材料对于幼儿来说,应具有一定的难度,能提供给幼儿适当的探索空间。其次,笔者还觉得:注重材料挑战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材料的层次性。即及时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位幼儿,为他们不同的发展水平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例如:这种材料可以有几种玩法?如何适合班内不同层次发展的幼儿操作?
如在主题为“我是中国人”的活动中,把儿歌制作成书的形式,有的是图文并茂,有的是可粘贴文字的,对两者进行配对,同时还提供了原始材料以便参照,进而发展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供使幼儿思维活跃的探究性材料。探究是一个既动脑又动手的过程;是一个使幼儿思维活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激发幼儿灵感,发展幼儿思维的过程。那些能留给幼儿更多操作空间和创造空间的“半成品”材料,就能够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和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比如在“手工坊”区域中,投入大量的半成品材料,学生在其中乐此不疲。
3)提供能促进幼儿合作的合作性材料。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并已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通过合作、协商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游戏向纵深发展,进行合作游戏。教师应当创设更多的机会和材料,让他们合作进行活动。比如在大舞台区域中,将幼儿感兴趣的故事制作成头饰或胸饰,鼓励他们合作进行表演;又如在主题“动物大世界”里,设计一个“套圈”的材料,有比赛,有积分。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也使区域活动更富有情境性。
4)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投放区域材料。
5)投放的区域材料具有层次性。大班幼儿其发展水平仍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难易不同的材料,并提出相应要求。
6)真正发挥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功能性。
①开发促进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功能。在科学区、操作区尤其要注意锻炼幼儿左右协调及手指的精细化能力。
二、现场展示课贴近新课标精神
本届大会共展示了中学4节、小学7节现场课。其中本次大会特邀的台湾高雄佛公国小的田径课和北京市新英才学校的武术课受到与会老师的极大关注,这也是本届大会的亮点之一。纵观本届大会的体育课堂教学,基本体现了2011修订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实效,充分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一定运动负荷的运动量是锻炼身体的基本保证,台湾高雄佛公国小张其洲老师上的“田径”课,利用呼拉圈进行各种跑的练习,整节课的练习密度达到60%左右,学生的练习强度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厦门英才学校的郑琳卿老师上的“耐久跑”课,结合人体的血液循环图,整节课的运动负荷也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2.关注技能,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运动技能的掌握是学生对运动产生兴趣的根本动力。厦门十中姜超教师上的“行进间运球”篮球课,在各种练习中始终抓住运球的动作要领,反复强调,使学生在各种练习中潜移默化的掌握了技术。成都四川师大附中李丹老师上的“肩肘倒立”课,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率也比较高。沈阳大东区辽沈街第一小学孙礌老师上的“跪跳起”作为一堂示范课已入选人教版的课例。
3.培养意志,突显运动对意志品质的作用
情感意志一直以来就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另一重要任务,本次展示课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北京新英才学校的牛奔老师和哈乐滨旭东中学的陈明娟老师的“武术”课,强调的武德教育、田径耐久跑项目的毅力培养、篮球项目的团队配合意识、技巧项目的同伴互助等均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
4.巧用教具,体现教师的创新精神
简单的教具上出不简单的课是体现教师水平的一个检测点。台湾的田径课巧用呼拉圈,肩肘倒立课的小标志物,趣投课的海棉垫,藤球课的彩带等无不体现一物多用的创新精神。
5.拓展教材,展示地方校本特色
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是体现体育生命力的涌泉。昆明的藤球课选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合肥的空竹项目原来与“蹴鞠”、“荡秋千”同源,最早始于宫廷,是中国古代三大体育娱乐项目之一。这两个项目在原有的基础上经过教师的改造之后符合中小学生体育课堂教学的要求,体现了教师的继承与创新。
三、对今后体育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
自2001年实验稿课标出台至今,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一年,集美区各中小学、英才学校的全体体育老师与全国中小学教师一道在这十一年当中和课程改革共同成长,经历了欣喜——困惑——反思的过程,在这期间,各种理念、观点碰撞交织。借此大会的召开,我们能够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的理念,坚定课程改革的信心,也对体育课堂教学有了几点粗浅的认识。
1.体育课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太在意知识的传授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因此选择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重复进行,使学生虽然喜欢体育,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主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很好地去研究学生的生心理特征,没有去研究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不同,使学生不能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那么,要如何改变呢?作为教师就应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安排上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十分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
2.体育课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形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思维程序化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充分的空间充分地从事教学活动的实践,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眼、脑、手、口充分参与活动的程序氛围中,才能提高兴趣、集中精力、解除困惑、顺利、容易学习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
我这里有几个问题,不知大家明白不明白。
问题一,数学解题教学,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所占的比例有多大?(答:经过计算占92%以上。)
问题二,解题所需主要有哪些,在哪里获得?(答:主要有:1、有关所学基础知识要熟;2、知道在数学问题面前怎样想、想什么;3、思维品质要良好,如灵活、敏捷、广阔、深刻等;4、要会联想;5、要有问题意识;6、要有正确的解题习惯;7、要会程序思维。这些只有也只能在解题过程中获得,过去历史上遗传下来的解题方式方法无法获得。)
问题三,解题的目的意义是什么?(答:经过大量的解题探索,研究发现解题目的不仅仅是结论的出现、结果的求得,更主要的是:1、对基础知识有较完整系统的促熟作用;2、对思维品质有培养和训练作用;3、知道在数学问题面前怎样想、想什么;4、培养问题意识,训练联想方式;5、培养正确合理的解题习惯;6、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学会学习是最大的意义。)
以上充分的理由以及多年的探索研究发现,事物、科学、创新等都在不断地发展,越发展越复杂。含有的方方面面越多,涉及的知识点越多,思想、思考、思维它的难度越来越大,再用历史上遗传下来的用于简单问题的摸、碰、猜的方式方法进行思维工作是绝对不合适的。一个较复杂含有多个方面、若干个知识点的问题或知识随便去想、随意想什么肯定会丢三落四不全面。若丢掉的正好是解题结论所需,本题马上就会变成“难”题了。人的思维过程就与人上公共汽车类似,一个人上车随便上,两个人上车有先后,多个人上车需要排队按顺序有秩序才行(不然一拥而上都挤在门口谁也上不去)。不知读者(同学们、老师们)研究发现没有,在一个综合复杂数学问题当中含有很多知识点条件,有的(多者)高达近百个之多。没有程序地随便、随意去想,能想全面、速度还得快,根本不可能。你还发现没有?虽然在一个综合数学问题当中含有这么多知识点条件,但是解题结论所需只有几个,这几个与那么多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必须搞清楚才有利于思维工作。
笔者在数百万的综合解答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关系很密切,难以分割,这一个发现不了,那一个也很难得到。而且理论所需的这几个当中多数在暗处,不易观察发现。也就是说虽然结论所需只有少数的几个,但这几个当中多数是内含的、隐藏的、潜在知识点条件、少数是已知的明摆着的条件,如果想从众多的知识点条件当中快速找到结论所需的那几个知识点条件根本办不到,是一个可想不可行之事(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师生已为了多年,吃尽了所谓“难”字的苦头)。我的研究表明,过去历史遗传下来的方法用摸、碰、猜的方式去寻找那几个结论所需,还不如用我研究发明的(万能思维程序)方式方法把近百个全部搜寻挖掘出来节省时间,还感觉容易顺利(容易顺利是我们每一个人做事的引力和兴趣的产生源,感觉难做、不会做、长时间做不对是最大的感情障碍),在意义方面只找几个与我找全面相比差别就更大了。因此在一个综合数学问题当中,用科学的思维程序搜寻、挖掘全部的众多的知识点条件是解题必经之路,是解题从条件到结论的桥梁。再从另一个角度看,它还能起到运输解题所需的作用,又能达到解题的目的和意义,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如果只按例题格式进行解题,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它失去的太多,得到的太少。虽然用摸碰试探的方式得到了结果,但再做类似的题还得去摸去碰。做多少题,做什么样的题都得靠摸碰,摸碰成了唯一的方式方法,它不含规律性质,又对解题没有条件供给作用,它还没有什么意义。解题没有明确之路,目的只有一个,摸碰出结果为原则。请问我们现在几亿名学生哪个不是这样?
课本上的例题格式绝对不能作为解题形式,更不能作为解题活动方式。可是多少年来到现在一直把它视为解题方式,因为没有其它更好的方式、方法供师生使用和参考。本人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研究,已成功发明了新的数学解题方式、方法、程序(它具备三个特点,是方法、是方式,还是万能思维程序,适合所有的数学问题的解答工作),举一简单例子如下:
如图1,已知ΔABC中,AB=AC,AF是ΔABC的外角∠CAE的平分线,求证:AFBC。
程序一,读到(眼看到)第一个层次:“已知ΔABC”,停下来(不要向下边读了),为了方便思想和观察发现等,画出表示这一个层次的图形来:如图2所示,观其图形、思其题意、联想这一个层次(题意和图形)中涉及到的、学过的、有关系的所有的知识点,搜寻新的发现(知识点条件),把能用数学表达式表达出来的东西都一一地表达出来,并用①②③……给以标记,以备以及方便后面使用,联想三角形定义(这里略)①,联想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知(可用数学表达式表达为)∠A+∠B+∠C=180°②,联想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知(可表达为)AB+BC>CA③,BC+AC>AB④,AC+AB>BC⑤,AB-BC
程序二,读到第二个层次:“ΔABC中,AB=AC”,为了方便思想和观察发现,我们画出表示前两个层次的图形来,如图3,同上进行观、思、联、搜和写出数学表达式,联想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知:ΔABC为等腰Δ,由性质知∠B=∠C⑨,把每个新的发现①②③……n,都有意识地同上边的每一个,或与图形等结合结合,看看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把有关系的让它们相结合,看看结合后又能产生什么更新的发现,千万不要漏掉有关系的两个或几个之间的相结合,由⑨结合②又发现∠A+2∠B=180°⑩,∠A+2∠C=180°?。
程序三,读到第三个层次“ΔABC的外角∠CAE”,为了方便思想和观察发现,我们画出表示前三个层次的图形来,如图4。
同上观、思、联、搜和写出数学表达式,联想外角定义知:∠BAC+∠CAE=180°?,观图联想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知,∠CAE=∠B+∠C?由?结合⑩又知∠CAE=2∠B?,由?结合?又知∠CAE=2∠C?。
程序四,读到第四个层次:“ ∠CAE的平分线”,为了方便思考和有利于发现观察,我们画出表示前四个层次的图形,如图1即可,同上进行:观、思、联、搜、书写表达式,首先联想角平分线定义知:∠1=∠2?,由?结合?又知:∠1=∠2=∠B?,由?结合?又知,∠1=∠2=∠C?,由?、?相结合又发现∠1=∠2=∠B=∠C?,观图联想三线八角中的定义知:∠1与∠B为同位角?,∠2与∠C为内错角21,∠B与∠3+∠2,即:∠B与∠BAF为同旁内角22,是?结合?再结合图形联想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知AFBC23,由21结合?再结合图形联想平行线的判定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也知AFBC24,由?结合②知∠B+∠3+∠2=180°25,由25结合22联想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也能得到AFBC26,看来要证第五个层次AFBC有三种方法(学过的判定方法基本上都能用上),请读者回过头来三思,一思本方式方法、程序是否适用于一切数学问题的解答,丢三落四的现象少了吧?容易想到也有利于想全面吧?不再是摸碰了吗?本题中我们搜寻挖掘了二十六条知识点条件,如果让你一口气读完整个题意,一次性快速全部说出(找出)这26个知识点条件你能办到吗?这是个容易题,要是个中等以上的综合题、高难度的大型复杂数学问题,题意中内含近百个知识点条件之多,一次性全部读完题意,谁能快速全部都找出来?教师能?学生能?专家能?教授能?一口气、一次性谁也难以办到。二思本方法是否运输、准备、培养、满足了……现在和今后解题所需?三思,这样解题目的达到了吗?意义多吗?深远吗?……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一、引 言
问题解决在线学习活动通常是围绕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结构不良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的学习活动。其强调将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个人或小组协作的方式解决问题。[1]根据上述界定,结合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研究,可以进一步将问题解决在线学习活动定义为将学习目标设置到特定的问题情境中,根据问题解决的教学序列来设计学习任务,通过引导学习者扮演不同的问题解决角色,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学习活动,活动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构建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并提高在线学习效果。
问题解决学习活动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学习者建立特定知识领域的认知结构。[2]这个过程与知识建构密不可分。通过分析问题解决中知识建构的过程与规律,可以帮助设计者制定活动设计方案,提高活动设计的效果。本研究利用了三种CSCL研究中知识建构的分析框架,剖析了问题解决学习活动过程中知识建构的过程和规律,试图为此类学习活动设计提供参照。
二、问题解决学习活动中
知识建构的分析框架
本研究选取了CSCL活动过程会话原型、问题解决知识建构的互动过程模型、话语分析框架等三种分析工具,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层面对问题解决学习活动中的知识建构过程进行分析。见表1。
(一)CSCL活动过程会话原型[3][4]
问题解决学习活动主要的知识建构过程是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会话,探索对于问题空间和问题解决方案的理解。本研究利用CSCL活动过程会话原型来分析小组成员知识建构的会话特征。
(二)问题解决知识建构的互动过程模型
甘永成提出了一套用于学习论坛知识建构分类的编码系统,为分析知识建构提供了很好的工具。该模型实际上是一套研究论坛知识建构话语结构及意义的工具。[5]王陆教授结合上述框架提出了一个虚拟学习社区中小组问题解决知识建构的意义单元分类框架,包含“提问—响应、阐释—澄清、冲突—辩论、综合—共识、评估—反思、情感(人际交流)”六种议题单元。[6]
由于该框架是针对虚拟学习社区而设计的,笔者针对问题解决学习活动的需求,对此议题单元进行微调,形成了分析问题解决学习活动中知识建构的互动过程模型。该模型包含6个意义互动的单元:提问—解释、引用—解释、冲突—辩护、阐释—分析、综合—共识、评估—反思。提问—解释指一位学习者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另一位学习者利用资料或观点回答问题。引用—解释指学习者引用一段材料或观点,并在后续分析解释该材料。冲突—辩护是指一位学习者提出对观点的不同意见,另一位学习者表示赞同或否定意见。阐释—分析指学习者对提出的观点进行进一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认识。综合—共识表示学习者综合观点,另一部分学习者表示赞同,从而达成对某项观点的共识。评估—反思指学习者对观点进行评估,反思其适宜程度。
(三)话语分析框架
上述工具主要针对知识建构的会话特征及互动过程进行分析,其不足在于可能会割裂某一议题的意义,不能够完整反应小组成员知识发展的过程。话语分析工具可以针对上述缺点,进行有效补充,有助于从微观的层面,分析小组成员针对某一议题形成和发展知识的过程。柴少明依据CSCL 中协作意义建构的特点,确定话语分析的框架主要包括情境、结构、功能、意义和中介工具等要素。[7]本研究选取情境、结构和功能等三个要素进行分析。情境主要指支撑学习者进行协作学习活动的社会文化环境。结构主要指话语的语法或语篇结构,如陈述自己的意见、反驳对方观点的句子结构以及句子之间或者语义之间的衔接、连贯等。这里主要是指6个意义的互动过程。功能,即话语所实现的具体功能,话语实现的具体作用。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案例涉及的数据主要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具体方法。按照RobertK.Yin的观点,案例研究适于对一些既有现象进行解释,分析现象的形成和运行状况,也适合对现象作出纵深描述。[8]本研究试图使用案例来进行描述性研究,描述问题解决活动中知识建构的过程及特征。
内容分析的方法是以测量变量为目的,采用系统、客观、量化的方式研究和分析传播行为的方法。[9]在本研究的内容分析引用中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文本分析单位。文本分析单位一般有五种,包括帖子、句子、段落、意义单位、语内表现行为。[10]本研究需要处理在线实时和非实时两类交互文本。在线实时交互的文本主要以句子或段落的形式呈现,而非实时文本主要以帖子形式呈现。上述两类文本的结构相差比较大。根据上述情况,本研究统一选取意义单位作为文本分析的基本单位。这里的意义单位是指讨论某个观点的主题。例如:“一提到远程教育,首先要说的就是师生分离。我认为,面对远程教育师生分离的状况,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必然发生改变。”这一段话就可以理解一个意义单位,这个意义单位论述了远程师生分离带来的角色变化。
(一)研究问题
1.问题解决学习活动中围绕问题进行知识建构的会话特征是什么;2. 在问题空间构建和策略形成阶段,知识建构的具体过程是什么;3.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小组学习者进行知识建构的互动结构是什么。
(二)研究案例
本研究所采用的网络学习环境为安博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具有使用简便、维护方便、易于管理等特点,可以为教师提供活动内容及资料呈现,具有学习路径追踪、交互数据导出等功能,便于教师分析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数据。
(三)问题解决在线活动设计
本研究所采用的问题解决学习活动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构成要素分为问题情境、问题解决角色、任务、资源与工具等四个部分。学习活动主要引导学习者对问题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批判,分为构建问题空间和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两个阶段。
1. 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可以理解为问题发生的环境或背景,是承载问题结构和内容的载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呈现真实问题发生的背景,如时间、空间、环境特征,主要负责创设真实的问题解决环境;二是提供问题解决应当考虑的限制性条件或线索,如问题解决的资源、条件限制、问题相关信息的来源等;三是提供学习者提取领域知识的相关线索。
2. 问题解决角色
问题解决学习活动的角色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角色可以维系小组协作的社会性关系,促进小组成员进行集体的协作和知识建构;另一方面,小组角色规定了学习者围绕问题解决任务进行的认知操作。
3. 任务
任务是学习者参与活动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学习者应完成的具体事务。问题解决中的任务主要包含两个步骤:构建问题空间、生成解决方案。
4. 资源与工具
四、数据分析
(一)问题解决学习活动过程会话分析
1. 活动过程会话层级分析
从各层级会话所占的比重进行分析,信息交换层次的会话最多,约占总体的63%。在这一会话层级中,学习者主要根据资料或综合信息形成对问题的基本认识。其次是理解信息层级。在此层级中,学习者针对信息交换层级收集的资料,进行解释和引申,体现了学习者对资料的加工与整合。值得注意的是理解信息层次的会话一般在信息交换之后,两者比例约为1∶3,此数据说明有接近60% 的信息处在简单分享的层级,并未进行达成深入加工。应用分析层级的会话约占7%,这个层次的会话是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问题情境对知识进行整合和重组。综合信息约占6%。在该会话层次中,学习者一般利用活动提供的绘图工具,用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的形式,辅之以文字说明来提炼总结信息。评价层级约占3%。这一层级主要是学习者在新的情境下应用知识,形成方案或报告方案实施的成效。从问题解决学习活动各层级会话所占比例来看,会话的数量随着知识加工层次的升高而降低,其中约60%以上的会话停留在信息分享的层次,理解信息以上层级的会话在总量中所占比例偏低。见表2、图3。
2. 问题解决在线学习活动知识建构核心阶段的会话分析
综上所述,结合两阶段会话内容可知,问题空间构建阶段的主要知识建构过程在于对信息的分析和加工,而问题解决策略选择阶段着重于对信息进行新情境下的分析、综合,并不断评估解决方案。
(二)问题解决学习活动小组互动结构分析
1. 知识建构的互动过程
根据问题解决知识建构的互动过程模型,本研究选择三个小组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的论坛信息、实时讨论信息作为分析对象,提炼了小组成员围绕问题讨论的互动结构。
第一组的学习活动讨论主要是在实时讨论区中进行的。该小组问题空间构建的认知加工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者对问题情境信息的分析与讨论,小组成员结合资料信息,不断从情境信息中提取线索,构建问题空间。这个过程主要包含提问—解释、引用—解释、解释—澄清等三种对话结构。小组成员不断整理可用信息,构建基本的问题空间。第二阶段,学习者对形成的问题空间进行评估和反思,组内随即产生了不同的观点,组员之间进行冲突和辩论。这个阶段主要包含评估—反思和冲突—辩护两个认知过程,学习者对不同的问题空间进行甄别筛选,并就不一致的观点达成共识。第三阶段,小组成员形成对问题空间基本一致的认识,主要包含综合—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小组均会对问题空间达成共识,是否达成共识会直接影响后续的策略形成。问题解决策略形成的过程主要包含两个子阶段:第一阶段是引用观点并加以分析,形成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引用—解释、解释—澄清两种对话结构;第二阶段是对策略进行反思和评估,综合观点,选择适宜的策略,主要包含评估—反思、综合—共识两种结构。从知识建构的特点来看,第一小组70%以上的互动内容集中在社会性和信息交换的层次,其主要的知识建构活动是基于对信息分析和筛选,这个结果可能与小组大部分活动在实时讨论区中完成有关,更多进行的是信息层面的互动,难于对信息进行充分的归纳和整理。
第二组参与的构建问题空间可以分为两个子阶段。由于学习者对此次活动主题比较陌生,因此大家第一阶段主要对活动所提供材料进行分析,分析的目标是为构建问题空间提供依据。小组互动过程经历了提问—解释、引用—解释、解释—澄清、引用—解释等一系列对资料分析的循环,但上述循环并没有评估信息,也没有总结达成共识,学习者只是充分理解信息。第二阶段开始有学习者进行综合信息,试图提出结论,来结束问题空间构建的过程,这个阶段主要互动过程是综合—共识。问题策略形成的过程相对比较简单,由于学习者对此主题不熟悉,因此只能引用成熟的解决方案构建策略,组内其他成员也未提出反对意见,小组成员默认了唯一的问题解决方案。策略形成阶段主要的互动是引用—解释、综合—共识。第二小组知识建构的特点在于,由于活动涉及的内容学习者不是非常熟悉,因此,大量的互动围绕对问题空间的理解,对问题解决策略进行综合归纳的互动较少。
第三小组参与构建问题空间的互动过程主要特点在于小组成员对资料进行大量引用、分析,提炼问题空间的架构,因此主要互动过程为提问—解释、冲突—辩护、引用—解释、引用—解释、引用—解释。选择问题策略的过程则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者引用资料,并进行解释,之后的学习者进行总结。第二阶段,学习者提出了新的信息,对原有的策略进行补充,随后进行总结。第三阶段,学习者评估了问题解决的方案,并进行反思调整,最终确定策略。这个过程包含了三个循环,主要包括:引用—解释、综合—共识、引用—解释、综合—共识、评估—反思、综合—共识等六个环节。第三小组知识建构的特点在于有接近23%的互动是围绕知识的综合分析形成问题解决策略,并评估该策略的可行性。
对话产生的情境是学习者在分别阅读完学习活动后,所进行的第一次讨论。讨论的目标是确定如何理解问题信息,并确定问题解决的目标。对话的结构包括解释—澄清、提问—解释、评估—反思等三个结构。首先,组长P1对问题解决学习活动提供的信息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对学习任务进行了进一步的分解,这属于对信息的解释环节。P2对组长的解释进行了回应,澄清了其中的关键环节和操作,以上是解释—澄清的结构。P3表示对问题不甚理解,需要再看看,P2提示她直接看教学大纲中的活动信息,以上结构属于简短的提问—解释。最后,组长提出了对问题情境信息的理解,学习者P3对此理解中的两个项目进行了评估,提出并完善了理由。学习者P2对整体对话进行反思,提出了上述分析导致的结果。从话语的功能进行分析,整段话语其实是构建问题空间,形成对问题解决目标及路径理解。学习者在参与此学习活动前,并不了解专升本相关的信息,因此缺乏解决此问题的经验。通过阅读材料及对话,学习者逐渐明确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问题解决的一般路径,对整个问题有了概括性的认识。具体的过程包括组长首先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小组成员建构的问题信息的理解,最后集体评估反思理解观点。
五、研究结论
近日,笔者有幸观摩了江苏省初中历史基本功大赛,并同与会的各位专家、教授们就大赛赛况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就大赛所反映出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在定位、设计、生成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之后,笔者又组织了一次省内沿江6县(市)的同题异构活动,6位教师围绕新授课《三国鼎立》各展所长,可圈可点处颇多,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本文旨在依托《三国鼎立》的教学实例,从一名听课教师的角度,尝试着对上述3方面的问题进行剖析、解答,并求教于大家。
一、定位要准
教学设计的科学与否,教学活动的高效与否,首先要回答3个问题:一是给谁上课,二是上哪门课,三是上何种课。所对应的,就是要在授课对象、学科特点、课型选择上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保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生成中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点,看似容易把握,其实并不尽然。
(一)对象:初中生
教师的讲课、说课,着眼点是要让学生听懂、学会。强调教学对象,就是要教师对学生认知、心理特征的把握和遵循真正落到实处。初中历史课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在教学的目标定位、组织形式、活动过程上缺乏一个适切程度和效度的考量,有的教师甚至把初中课上成了高中课。尤其在公开课、比赛课上,有些教师似乎忘了听课的真正对象应该是学生,而不是坐在学生后面的评课专家和听课教师(在没有学生在场的虚拟课堂上更是如此),以至于自己的学识、技能似乎在课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程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却乏善可陈。有的教师解释说自己正是为了实现初高中课程的接轨。其实,教学若是与初中生认知、心理特征相脱节,盲目地热衷于“向上看”,无异于拔苗助长。所以,教师应该切实转变观念,从专注于自身教得“精彩”的知识本位中脱身出来,转而重视学生学得“精彩”,落实以生为本。
(二)学科:历史
初中生如果爱上历史课,往往因为历史课上“讲故事”,觉得有意思。但历史课到底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都要符合历史学科的理论规范和历史教学的技术要求。讲什么?自然是教材中涉及的基本历史知识。怎么讲?一方面,历史学科强调真实性,真实性依靠充分的证据,这就要求史论结合地讲;另一方面,强调用历史的语言,其实就是把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来龙去脉等讲清楚。学生所期待的“有意思的故事”,就是要求教师把这两个方面的追求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讲到什么程度呢?初中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有了足够的兴趣,就为进入高中进行较深层次的历史学习提供了最好的准备。所以,教师能够深入浅出是最好,但面对一些复杂的历史线索,若做不到深入浅出,就应当适可而止,没有必要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毕竟,课程标准只要求初中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
(三)课型:新授课
新课程的推进,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历史教学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式学习等等,其科学性、合理性毋庸赘言。但正所谓“教无定法”,有效教学必然要求教学方法
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比。教学情况中最大的不同,当是课型的不同。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首先就要适合不同的课型。历史新授课,区别于综合课、巩固课、复习课、活动课、拓展课等,优先的教学目标是有效地完成新知识的习得和理解。从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出发,讲授法凭借其相应的优势,自然要占据较大的比重。对讨论法要巧用,对探究法等则要慎用。因为既然是新授课,学生的活动、探究如果只是涉及
知识的小步推进,是有成功的可能;但若在没有背景知识的情况下,“热热闹闹”地去获取一些复杂知识,自然会因为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持而归于失败。新课改初起时,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新课改进入第2轮后,呼唤一些理性的回归也是必要的,许多专家、教师也在这么做了。总之,初中历史新授课的教学,应该立足于对应的最优化策略,防止人为地贬低和躲避讲授法。
二、设计要精
教学设计之必要早已人所共知,但现实中更多的只是有设计而无打磨。这里提出要“精”,其衡量的标准和依据有两点:一是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心理特征;二是符合历史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教学环节的细心编排
1.导入。
初中阶段,课堂导入环节的意义,主要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教学的向心力,所以导入贵在激趣。应该说教师都能高度重视导入,导入环节也总能成为讲课的一大亮点。就《三国鼎立》而言,6位教师的导入环节都是比较热闹的,有唱三国折子戏的,有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的片头曲的,有放《火烧赤壁》电影片段的……热闹是热闹,学生的兴趣也高,但如果说是都起到了为课堂教学本身激趣的作用则未必。因为,所谓“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身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需要造成“缺乏感”为主观体验。学习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组成、价值体系中有一块“空白”迫切填补,从而产生学习需要。一般而言,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中国古代历史,对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还没有初步印象,所以导入环节设置一些情境、图文并茂地展示一些当时的历史情节,是有激趣作用的。但是,“三国”这段历史则有特殊性,即学生通过影视、小说、漫画,早就对这段历史耳熟能详了,上述导入其实都没有有效地营造“空白”,带来“缺乏感”。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位教师的导入设计,是让学生说出与三国历史有关的成语,学生个个踊跃参与,好好比拼了一番,教师随后给学生“泼了冷水”,告知举出的成语大多出自虚构的三国故事,而非真实的三国历史,这样的导入设计,就达到了使学生自明“空白”的效果,强化了学习需要,激发了对真实历史的学习兴趣。
2.过渡。
要使一堂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混然一体,离不开过渡环节的巧妙设计。同时,为了防止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最初被激发后的递减趋势,也要尽量在教学的过渡环节适当强化。所以,教学过渡环节也要采取一定的激趣设计,以保证下一环节的教学任务能高效完成。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时已经进入了教材内容的学习,过渡环节既要减少耗时,又要紧扣教学内容,以保持紧凑感和防止教学内容的泛化。《三国鼎立》一课中,较多教师是以传统的四图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图、官渡之战形势图、赤壁之战形势图、三国鼎立形势图)进行教学过渡的,往往启下有余、承上不足。有一位教师则另辟蹊径,自编了一首仿古诗:“汉末群雄争霸酣,百姓流离苦何堪!官渡一战摧袁绍,阿瞒壮心展江南。赤壁矶头东风转,天下江山自此三。胜负兵家寻常事,骄兵必败记心间!”将这首仿古诗配合地图使用,每个过渡环节呈现一段,并让学生图文对照,解释诗文含义。如此,好处多多:一则很好地弥补了原有的不足;二则调动学生参与过渡;三则使学生感觉内容情节正渐入佳境,“伟大事物”先后相继、接踵而来,学习兴趣也能得到保持和强化。总之,大有画龙点睛之妙。
3.小结。
古人论文,推崇“凤头、猪肚、豹尾”,强调结语必须有力、精彩。教学设计如同诗文创作一样,要有精妙的本课小结。对此,教师们都普遍重视,总结的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也基本都能达到如落实目标、注意全面、扣住重点、前后呼应等要求,有的甚至能够调动学生共同总结。但是,笔者听课时常感到的缺憾有两个:一个是有知识巩固,无心灵震撼。帕默尔在《教学勇气》中强调,教师的教学勇气,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产生的根源是意识到师生正共同围绕着“伟大事物”展开学习。
历史是“大故事”,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涉及的就是重大的、伟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时段。如果能在课堂小结环节把其“伟大”聚焦一下,就赋予了这段历史以灵魂;学生总结而得的,就不单是知识的巩固,更是对历史的尊重。另一个是有总结,无启示。学习历史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初中生虽然不能把认识上升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高度,但他们完全可以从历史中得到一点体会,凝聚一点历史智慧。有一位教师在课堂小结环节,以“功过是非论曹操”来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即以曹操的重大经历概括了全文要点,又以论从史出、一分为二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还认识到英雄人物事业兴衰的人格因素,自觉要取长补短。这是难能可贵的。
(二)内容结构的合理整合
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教材内容多、牵涉广,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面面俱到,必然导致结构散、时间紧,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因此,教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大多会基于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三国鼎立》一课更是如此。但整合本身还有个是否合理、是否高效的问题。做得好,能保证知识的精练性与具体性两相结合;做得不好,难免丧失学科所要求的结构性和严谨性。
1.把握一条主线。
历史学科的叙事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要以线索性为其内在要求,因此,内容结构整合的关键点,就是要提炼出一条最有效、最准确、最经济的线索。有的教师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有的教师虽然也有线索意识,但显得提炼能力欠佳,如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为线索,显得过于空泛,也难以体现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性。有的教师则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充满矛盾、历史上有争议的曹操这个人物上。以曹操为主线,以与他相关的两大战役的一成一败、一得一失来充分认识和了解曹操,为正确评价曹操做铺垫。这种线索设计,突出的正是历史学科教学中的“故事性的思维”。同时,这种线索设计所蕴含的讲述底色,也为各种教学活动的嵌入提供了良好的底层铺垫,为课堂教学中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两相结合,提供了操作的平台。
2.形成一张网络。
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巩固都离不开知识的网络化、结构化。一般的知识网络,或是沿用传统的背景、过程、影响,并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细化背景和影响;或者采用较为流行的历史概念构建模式,按照概念的层级组织知识网络。有些教师也这么做,但效果并不好。原因在于:首先,《三国鼎立》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不是一个社会整体发展的历史时期,就难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追溯其背景、探讨其影响,所以,用传统的内容结构组织方式是低效的。其次,初中课程还是要强调学生的认识、心理特征,用历史概念构建模式,必然在教学中倾向于概念教学法,明显的、过多的、过深的理性思维是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所无法承受的。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教师把内容结构整合为“一个局面(三国鼎立)”、“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五个时间(略)”。由于知识结构化的本质追求是增强知识的理解性、巩固性、可提取性、可迁移性等,从这一点出发,这位教师的内容整合明显是高效的。
3.拓展一些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重点的突出还是难点的突破,都不是教师
照本宣科就能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还要在教材内容之外对教学内容适当进行增补。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处理必须以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为依托,无论是重点方面的情节补充还是难点方面的思维深化,无论是归纳还是分析,目的都在于将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更加适合学生认知、技能水平的“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对本课重点之一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教学过程中,有教师就在PPT上呈现出三国各自的疆域、三国各自的经济发展图片以及三足鼎的图片。这里,前两者有助于学生从疆域大小、经济实力角度判断得出三国实力较为均衡,只能暂时维持现状,后者则有利于学生理解为何这一形势被称为三足鼎立。这无疑能够增进学生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的准确选择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对教学实施过程所做的一个整体性教学措施,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对教学活动方式的确定等等。要充分发挥教学策略的作用,实现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必须以教学目标、学生以及教师3个方面的因素为基本依据。
1.追求实际效果,突破模式限定。
很多教师在说课时,往往讲自己的课属于哪一教学模式。如《三国鼎立》一课,有的用材料导读模式,有的用知识运用模式,有的用探究学习模式,等等。笔者以为,课堂上可以以某一模式为铺垫,可以有倾向性,但是由于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它最适应的教学情境,本身也都是利弊共存的。在课堂教学中,某一模式一竿子捅到底,必然会犯“为模式而模式”的形式主义错误。对讲授法的人为躲避和贬低,很大程度上就是受这种形式主义所惑。一般而言,教学模式具有稳定性,并且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基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基于对教学效果最优化的追求,有效的教学策略也会而且应该打破教学模式的束缚,根据具体教学情境进行调整。例如,一位教师采用材料导读模式,通过史料阅读,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中的重难点虽然讲清讲透了,但往往不能够做到以点带面,而将一些疑点和一般的知识点,即材料没有蕴含的知识点基本略去,甚至只字不提。如果能适当使用讲授法对它们进行补充处理,效果无疑会更好。
2.顺应认知要求,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手段的选择。当下的历史课堂,PPT课件因其在创设历史情境、提供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等方面效果明显,几乎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有的教师甚至将其作为唯一手段。这种单一化手段难免存在问题。首先,历史学科本身强调因果性、线索性。其次,教学目标所强调的对所学知识的识记、提取、运用,也要以知识的结构化为前提。再次,较之古代史其他时期的学习,主要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横向展开,三国历史的学习则主要是几个历史事件的纵向串联,时间线索性格外明显和重要。PPT课件画面多变,屏幕尺度较小,即便呈现出知识结构,也具有短暂性、部分性的缺点,也就难以做到对本课内容进行删繁就简、抓主剔次,把教学重点、难点和知识点串珠成线、结线成网,提供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使学生一目了然,在运用中游刃有余。因此,有的教师在使用PPT的同时,依然书写板书提纲,用这种传统而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笔者以为,这至少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是值得提倡的。
3.体现主体间性,谋划教学活动。
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分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3个板块。设计意图总是围绕落实“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其实,教是教师在教,教师当然是教的主体;同样,学是学生在学,学生当然是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其实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共同进行的,一种主体间性的活动。师与生两个异质的主体的存在,决定了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注重师生互动,使教师引领、学生承接两不偏废,并确保能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主体间通过有效互动达到两者高度统一、相互促成。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设计是由教师主体完成的,难免会自觉不自觉地张扬自身主体、遮蔽学生主体,让学生活动为教师活动服务,成为附属品。所以教师在进行设计时,要有意识地体现学生的学的主体地位。或者说,教师恰恰要从学生那里学会和掌握教学方式,确认教学的目的与途径。例如,有位教师在讲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天下大乱时,设计的教学活动是提问学生:“你若生活在这个时代,会有怎样的想法”。这里没有涉及基础知识点的教学,但恰恰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引导入历史情境中。这就是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作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角度来精心设计教师活动,彰显的正是师生主体间性。
三、生成要活
众所周知,历史知识属于现成的知识,其承载的内容已经发生,学生不能亲自经历和直接观察,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述、教材的叙述、媒体的信息传播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这一点决定了历史教学必然以接受性为底色。另一方面,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接受历史知识,还要求逐步形成对历史的认识,而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不能单靠记忆和复述他人的现成结论,需要自己独立地进行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进行分析理解等探索活动。可以说,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对历史教师专业技能的一大检验。遗憾的是,课堂中常见这样的现象: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热热闹闹,但汇报成果时乏善可陈,最终还要教师打着补充、总结的幌子进行一遍接受学习。我们要承认初中历史教学接受性学习的底色,以此为前提,通过运用各种方式、手段,灵活地促成学生的生成性发展,让“接受学习也可以是积极的和有意义的”。
(一)基于材料的生成
从历史学科特点来看,阅读史料是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最佳载体。可以说,在所学历史知识既定的前提下,给学生怎样的材料,就能帮助学生获取怎样的历史知识。
1.在材料中生成史实。
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在使用史料进行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史料阅读、概括来获得相关的史实。按照教学论专家江山野的观点,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已经进入了“相对独立阶段”,且具有相当的自学能力了,但往往还需要教师在自学方法上给予指导,在自学过程中给予知识支持。比如,教学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时,很多教师都呈现了史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情况。有的教师给出的诗文史料多得令人咋舌,但结果却是:学生看不懂、想不到、说不出。要让初中生在材料阅读中生成史实,教师的选材自然要有针对性、要精准,但更要让学生基本能够看懂。合理的处理方法,如有的教师所做,或对难懂的字词给出解释,或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标注,或给出文字的大意。有教师认为这会降低阅读难度,但笔者以为,初中阶段的史料教学,关键不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而是通过生成史实来让学生觉得“真”。
2.在史实中生成史论。
让初中生能够实现论从史出,从教师角度看,关键是给出的史实与要得到的史论在因果关系上应该是直接、明确的。
比如,一位教师在给出官渡之战曹、袁兵力对比以及赤壁之战曹、孙、刘的兵力对比后,提问“由曹操的一胜一败能得到什么启示”(其目标答案是“骄兵必败”),虽然最后也有学生答出,但实在是拜该学生课外阅读所赐,而非史实推导之功。成功的论从史出,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赤壁之战”时,给出“借”和“计”二字,让学生从诸葛亮的角度补充出借自然、物资、地盘,使用苦肉计、离间计、火攻计,成功完成了战争过程(基本史实)的教学;然后又让学生转换角色,从曹操的角度,根据上述基本史实,顺理成章地总结出战争失败的原因(麻痹轻敌、水土不服、战术失误)。
3.在史论中生成态度。
三维教学目标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其中,初中生阶段也正是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结合历史学习促成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态度(加涅的学习分类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归为人的行为态度),以史为鉴,也是历史学科价值的重要体现。应该说,6位开课教师在总结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后都设计了这个环节,但是态度生成的强弱却大有差别。有的教师是从曹操赤壁之战麻痹大意得出骄兵必败,就结束了这个环节。由于态度的强弱程度上,情感起关键因素,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往往是与自身相关的事物,单指出骄兵必败,还只是指向历史,没有投射入学生当下的生活,不可能真正发挥态度教育的作用。有教师则进了一步,讲到学生考试也有成败,应当如何面对,这就无疑为态度的生成给足了铺垫。
(二)基于细节的生成
学生发展的生成、三维目标的实现,往往需要教师在教学细节上进行打磨。教学原理和教学规律,看似浅显易懂,但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往往要靠细节。深入细节中去,就是深入到课堂教学种种具体的、现实的条件限制中去,追求有限条件下的最优化。
1.在原因分析中生成思维能力。
在听课中发现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好几个教师在教学官渡之战曹操胜利的原因时,先给出政治、经济、人才、个人4个因素,再分别给出对应的4则材料,然后要求学生一一对应着完成原因分析。此举的出发点,多数是想由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这种要求初中生进行成人化(或至少是高中生水准)逻辑思维的教学,按照杜威认为,是“自称为逻辑的做法”,往往会使“孩子本来的充满活力的微妙的逻辑思维变得迟钝”,进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倾向于死记硬背”。也就是说,原因分析涉及的逻辑思维,首要的就是能把一事物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因素),然后才是能说出各部分的要点。上述做法,是没能认识到因素罗列是“思维训练所要最后达到的目标,而不是出发点”。目的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但教学的过程却恰恰扼杀了“将自然的思维能力转化为经受过检验的专业性的思维能力”的可能性,这正是杜威强调的“思维教育的真正问题”。也有教师先呈现史料,让学生把可能涉及原因的信息找出来,再鼓励学生考虑每项信息可以归纳到哪类原因(因素)中去,如此,则摆正了出发点和目标。
2.在图片精选中生成准确认知。
6位开课教师在课件制作上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有的堪称艺术创作,但作为课堂教学资源,有的课件还有待完善。既然课件和教材一样,都属于教学资源,那么课件制作也可以参照教材编撰的有关原则,来确保其质量。就图片的选用而言,就有了选择的典型性,以及与文字部分相匹配、与学生认识水平相适应这3点基本要求,几位开课教师存在的问题主要对应后两个要求。
比如,有的教师在幻灯片上给出的文字是“真实的曹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旁边的插图是京剧中的白脸奸臣的曹操,显然违背了第二个要求。
又如,在呈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势图时,一位教师呈现的地图,只是用虚线勾勒出了各个势力范围,统治者姓名或地区名称的字体也太小,就初中学生的观察力来说,这显然违背了第三个要求。相比较而言,有的教师对不同的势力范围配以不同的色块,便显得更加清晰、直观。
3.在主体选择中生成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常常是通过增加其教学参与度来实现的。但是,除此之外,不能忽略的是,选择权也是主体性的题中应有之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和权力,就是给予学生自由,促使学生对自身主体地位能有最真切的体验。同时,选择的自由也意味着选择之后的责任,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自主选择也使其在执行任务时更有责任感、更有积极性。比如,有位教师把《三国鼎立》的课后练习设计成了“作业超市”,在分成易、中、难3个层次选项的表格中,每项都填入多个作业。学生在每项中自由选择一个作业,拼成不同的三项式组合,完成一组作业。单是打钩选定、连线组合的过程,就让学生兴趣盎然。可以想见,当学生选择了自认为最拿手的作业后,接下来想的就是怎样好好完成,以体现自己的学科水平。
(三)基于活动的生成
从学生主体的角度看,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应该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对一切课堂教学积极因素的发挥起到孵化作用。但要实现这一点,学生的活动就不能局限于单项的收受学科知识,不能局限在听讲、记录和练习上,而是必须要含有其主动的发挥和个性的融入。也只有这样的活动,才能为学生的各项发展、生成,带来无限广阔的可能性。
1.在动手制作中生成主动的领悟。
历史教学中的动手制作,不但动手,而且动脑,往往还融入了学生自己的个性。学生不但能由此进一步了解历史事物的特征,还能体现主体创作的乐趣。比如,在教学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后,大部分开课教师都要求学生独立制作一幅三国鼎立的示意图。有的教师在指导上更为明确,先展示自己制作的示意图,要求学生观察其特征(国名、时间、建立者、都城名称、方位),再让学生制作,并提出要有创意、便于记忆等具体的要求。学生在设计制作时兴趣高涨,成果展示时个性十足,介绍作品时既展示了对这一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也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而相关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2.在集思广益中生成丰富的知识。
以学生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为前提,再加上教师引导得法,群体式的讨论能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并致力于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彼此之间也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赤壁之战的经过时,原计划是放一段3分钟的电影视频,但因故没有播放出来,无奈之余,教师想到请学生来讲述。结果学生兴致盎然,借助成语、歇后语,在3分钟之内把赤壁之战的经过表述得相当到位,让我们这些听课教师赞叹连连。事后看教师准备好的视频,也就刀枪满目、火球纷飞,并没有多大教学意义。大家都说:
“出了个意外,换来个精彩”。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也是因为借班上课的缘故,教师对学情并不足够了解,不知道学生对这段历史有那么多的知识储备。
3.在师生对话中生成辩证的认识。
师生对话,其程序不是简单的“提问、回答、结束”,而是一种交流与共建。在形式上,应该是一种苏格拉底“助产术”式的探究。在目的上,应该是通过对话、论证、比较和改进,帮助学生获得比原先意见更为合理、深刻的观点。因此,学生在发扬主体性的同时,仍要接受教师的步骤引领、思维点拨、学识支持。比如,有位教师在与学生探讨“三国鼎立,作为分裂时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这一问题时,有学生回答“是倒退”,由此,师生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话:
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分裂不好。
师对,分裂不好,所以你认为是从分裂到统一好呢?还是从统一到分裂好?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标
作业是学生在学校期间最重要、最经常的学习活动,它对于巩固课堂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它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手段,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的依据。它主要由布置作业、做作业、批作业、改作业几个环节组成,是构建学生知识结构、形成基本技能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通过作业的做――批――改,达到学习的目的,完成学习的目标。
但现行的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把这一完整过程分裂了:学生完成作业后由教师全批全改学生不参与批改过程,只是被动接受批改结果,经过调查分析,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和能力的提高,作业不能及时讲评修改,不利于信息的正确及时反馈,同时,现行的作业批改方式加大了教师工作量,不利于教师进行研究和改革。
我校的课题研究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把学生的作业大胆地放给学生去批改,我们可以把批改作业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注重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直抒己见、互争互辩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批改作业教学,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批改作业的几点要求
1.批改要蕴含感情
作业是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晶,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切不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否则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使他们心里反感,甚至打消做作业的积极性。教师如能认真对待学生的作业,精批细改,在作业本上写上一两句或表扬或鼓励的话,相信学生做作业的效果会更好。
2.批改要认真仔细
不管作业量大小,教师在批改时都应认真、仔细,正确使用批改符号,而且要把修改符号写标准。批改语文或作文时,评语不可太简,书写更要工整。
3.批改要及时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中信息反馈越是及时恰当,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好。作业训练尤其如此。教师应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反馈作业情况,这样也可以避免因错误在学生脑子里停留时间过长而打下“烙印”,以致造成纠错的反复性与艰巨性。
4.批改要因人而异
批改作业时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要墨守成规。对于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坚持不与别人横向比较而与本人纵向比较的方法,只要发现学生有进步,就要适当提高分数。对于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平常的得分已不能让他们“怦然心动”。为了激励这些学生,教师就可以打破常规。
(二)批改作业的几种方法
1.教师重点面批
即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一部分学生,尤其对班级中尖子生和较差生的作业,采取当面批改、现场解说的做法,而不以一般性的态度对待他们,也不以界定答案的正误为终极目标。大量的考评实践显示,作业面批更好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差异,批改作业当堂当面进行,方法应因人而异,这样做对于促进学生的最优发展是相当有效的。当然很多人认为这是对较差生所用的一贯手法,而重点面批这一艺术性批改策略对于促进尖子生的学习同样非常必要。因为在前后左右的一片赞扬声中,许多学习一贯拔尖、成绩向来优异的尖子生,容易滋生自满心理,看不清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而当面批改、响锣重敲的做法恰能有效地消除这种隐患。而且这样的批改方式对作业的反馈校正更快,更有效的起到了作业应有的效果。
2.互改与自改
这里的互改,主要是指让同桌同学或前后同学相互交换各自的作业,并进行认真批改。而所谓自改,则是让每个学生都来扮演教师的角色,以批判者的眼光来严格地审查和评估自己作业的正误与优劣。实践显示,这两种艺术性的作业批改策略,也有其独特的优化教学的功能。心理学表明:小学生对于别人对其寄托希望时会体现出相当强的责任心。因而同学互改作业往往能在一定意义上进行比教师更为细致的批改。他们常常会就作业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乃至符号提出质疑、反复琢磨。这种求全认真的态度也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督促自己不再“重复”那些亲自发现的问题。自改法的经常运用,往往有益于学生此类习惯的形成。当然,互改和自改这一策略的实施也不是无条件的。它要求教师在实施时须注意学生的优差搭配问题,尤其要防止两个差生搭挡互改作业的情况;同时还要重视批改方法的指导和传授,使学生真正有效地投入到作业的互改与自改过程中。
3.生评师
要改变以往都由教师评学生的传统,使学生也能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教师在课前,把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自己先做一遍,就像数学教师“下水作业”一样,我们估且称其为“下水作业”。通过“下水作业”,教师为学生做出一个示范,同时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隐藏于习题中,给学生提供一个错例。对于多解的问题,列出几种解法,以便给学生以启示。课上,利用复习提问的时间组织学生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由于学生从长期受教师评价过渡成为评价教师,积极性很高,批改的自然很认真。在逐题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时,学生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反思性的思考与评价,弄清了正确答案,理清了思路,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更可贵的是:自己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相碰撞而擦出的“火花”,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真正的理解,搞清楚弄明白。
4.让学生尝试与体验成功
(1).二次记分法或者第二次批改
传统作业批改是一次性工作,往往是教师经过一番审阅,然后给予一个成绩,或者再配以结论性的评语,工作便算完结。在别人看来,教师批改作业一丝不苟,撰写评语认认真真。而在实践中,学生对作业成绩尤其是书面评语只是一看了之,甚至看也不看,根本不按评语去思考和改正,以至于陷入作业屡做,错误屡犯,学习进步缓慢的不良循环。二次计分摒弃以往那种一次性评分的做法,由教师对学生的试卷、练习及作业先打一个基本成绩,并配以切中要害、恰如其分的评语;然后将作业发还学生,要求他们对照评语,深刻反思自己的作业过程,认真修改相关作业;直至达到要求,再追加成绩。事实表明,二次计分这种艺术性策略的实施,一方面能有效地纠正学生对评语只看不行动的不良态度,调动他们及时修改自己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逐渐养成仔细检测作业过程、自觉优化作业思路等良好习惯。总之,作为教师应该舍得送分给学生。
如果说一道题不是单纯的粗心所致,而是没有弄清算理。或许在他的头脑里这已经成了思维定势,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作业暂时不评等级,指导他去复习课本上的同类例题,并先加以眉批:“请参考××例题后重做。”等学生弄懂了算理,把错题纠正以后,再进行批改。
(2)一题多改多评价
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得到自己满意的等级。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一题多改多评价的方式,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当作业发还学生之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为了增强实效,教师还可以在前一次批改时,加些启发性、鼓励性的眉批。换句话讲,应尽可能的克服机械化的批改习惯,更好地引导和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作业的最大功效。
5.批改方式要创出新意
(1).巡改作业
所谓巡改作业,就是指教师在布置完作业后,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手执红笔,边巡视学生边批改作业。这样做可以随时鼓励学生,及时纠正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而且节省了教师批改作业、学生订正作业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2).回批作业
即学生对老师的批改进行回批。有时教师还要进行二、三次批改。一般情况下,老师先布置作业,然后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最后做错的学生订正作业了事。这种处理作业的方式不只是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还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起到督促的作用。尤其对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来说,遇到小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而回批作业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轮流面批
平常学生做作业和老师批改作业是分开的,其实这是不合理的。轮流面批的反馈方式可以使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不足。“面批”绝不是当面批评,如能采用面批与鼓励相结合的方法,效果会更好。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习题、不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批改,如学生互批、多次加分、家校联批等,以激励学生的作业热情,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6.批改学生的“典型作业”
研究内容
现任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调查,教学能力分为课堂教学能力、课余体育活动组织能力、体育科研能力、卫生保健知识科普能力。其中课堂教学能力还包括:1、教材搭配2、教法运用3、组织调动,情绪调动。4、课堂调控。通过对228所小学的调查问卷的研究,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五年制体育大专班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2001年,向黑龙江省的228所小学校发出660张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47份。
2.2实地访问法
利用九九体育专业教育见习的机会,用问卷和谈话的方式调查了34所小学。
2.3研究讨论法
与参加调查的同学讨论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研究未来学校需要体育教师具有哪些能力,要求每个同学都发言。
3、结果与分析
3.1 课堂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在完成每堂课时,所表现出的多种能力,包括编写教学文件、组织教学、运用教法、知识更新、教学效果等部分。调查反映,各院校毕业的体育教师大多数基本素质较好,有一技之长,但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完整;能上课但不会写教案;能够示范但说不出其要领;能够认真工作但不善于总结,致使小学体育课枯燥乏味不适合学生的特点,不能很好的完成《体育与健康课大纲》的要求,宝贵的经验得不到及时总结。出现有热情没水平、理论知识薄弱、实践水平一般的格局。
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表中不难看出,体育教师在编写教学文件和知识更新两方面较差(33%的教师没有教案,30%的教师自工作以来没有参加过各种业务学习)。致使很多学校得体育课内容陈旧,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有甚者“一堂课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这说明体育教师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还需要加强。
3.2 课余体育活动组织能力
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在调查的262所学校中有64所农村小学没有在课程表中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有140多所学校课程表中虽有体活课,但不能经常性的组织活动,60多所学校能够较认真的组织课余体育活动,其中只有11所学校有完整的课余活动组织机构和活动计划。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第一是学校领导对升学率抓的很紧,对体育的作用价值认识不足;第二是部分体育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工作热情低,没有奉献精神,拜金思想严重;第三是学校场地小,器材少,经费短缺,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上述情况中,城市的中小学课余活动好于农村,同时体育器材和经费情况城市也好于农村。
3.3 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小学体育教师工作能力中最薄弱环节。科研基础水平差,科研成果少,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成果。现有的科研成果质量也很低,70%多的成果只是一般性工作经验总结,在省级各种学术会上获奖论文只占24%,只有6%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3.3.1 最近几年体育院校才开设体育科研课,起步较晚。
3.3.2 有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资料、杂志、书籍较少,收集信息、更新知识较难。
3.3.3 体育教师本身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缺少科研意识,不能虚心学习他人之长。
3.3.4 小学科研设备少、条件差。
3.3.5 缺少学术交流,各种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得不到推广。
综上得出,体育教师在思想品德方面是良好的,为体育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教师知识结构不完整,理论水平低,教学组织方法单一,科研能力差,教学中体育课与健康课比例失调,重技轻能,基础知识被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所代替,脱离不了传统体育观念,适应不了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结论
4.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4.2 尤其是主管学校体育工作的职能部门,4.3 务必从教学战略发展的高度去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4.4 真正把“健康第一”作为工作的指4.5 导思想,4.6 把体育教师的岗位培训、教学文件的编写、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工作重点,4.7 力争使中小学体育教学到本世纪末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目标4.8 。
4.2 加强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理论教学,开设科研课和课余训练辅导课,把编写各种体育教学文件作为毕业考试内容,严格把关,注意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4.3 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体育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的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考试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专门考试体育的领导机构实施,并及时检查督促。这样可以促进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认真对待体育课和课余活动,让体育教师有压力,让社会重视,促使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知识产权作为文化创作或技术创新的成果的所有权,它决定了所有者的文化或技术的使用权利,不但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社会更多地体现为以此为背景的经营中的使用权利。体育知识产权是国家或体育组织者、体育工作者一级体育赞助企业和个人应当拥有的对体育活动的名称、标志或企业智力活动的成果、荣誉和声誉依法享有的权利,体育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中其价值也更多地体现为经营权利。其保护范围可以是体育学方面创新成果,也可以是体育项目、体育技术创新、体育科技发明专利、体育商标产品,还包括活动名称、活动口号、运动会口号、吉祥物、会徽、徽标、会歌、会旗以及依据现有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等规定,在体育活动期间使用的体育器材、器械、体育实验机构等各类内容。知识产权的范围具有由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界定以及所有者申请、国家认定的特点。
基于国家自身,以及单位、个体劳动者应当享有的体育知识所有权的权利,国家非常重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制度建设,已经初步构建了一系列由《商标法》、《专利法》、《民法通则》、《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专利条例》、地方各级人大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构成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并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承认并履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项下的义务。相继加入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条约》、《专利合作条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等10多个国际公约、条约、协定或议定书,实现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接轨;实现了在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组领导之下的,由国家商标局、专利局、版权局等国家行政管理与执法部门、知识产权行业协会、人民法院相协调的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国家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实行了专利人、商标人资格制度和资格考试制度;国家注重知识产权大众意识教育,尤其对于领导干部、经济工作者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开展每年一次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通过举办“省部级领导干部保护知识产权专题研讨班”,全面提升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国家注重从国家层面以及经济领域的沟通协调、机制的构建,通过与世界各国举行知识产权圆桌会议、签订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了与外商投资企业定期沟通协调机制等途径,努力在国际间就知识产权问题方面达成广泛共识。
对于在国内举办的世界性或国内重大体育活动,国家知识产权局每次都对于涉及活动的标志的外观设计作出专门规定,明确凡是涉及体育标志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将不能被授权,海关总署、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门也就管辖的知识产权领域做出相应的特别规定。除中央政府有关法律及规定外,有关地方政府或国家部门还以地方公告、部门公告的形式进一步完善体育活动期间的知识产权保护。
二、在体育知识产权中存在不同层面的被侵权现象
由于国际、国内一些不法企业或个人,在经济利益驱动之下,或法制意识淡薄,或恶意侵权,对体育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内的知识产权资产不断进行侵袭。目前从侵权主体看,大致有三类,一是包括企业,主要是涉及房地产业以及食品、饮料、电子等行业;二是新闻媒体和社会中介机构,主要涉及以体育活动名义或名称进行诸如会议、论坛、展览、演出的组织,并存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征集广告、赞助行为,有的还聘请中介机构组织商业活动;三是机关、团体,在宣传中随意使用或变更使用标志、口号等。
体育知识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对体育知识产权中的诸如名称、名誉等无形资产的侵占,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经营利益,其中生产侵权产品比较常见,很多如生产侵权的服装、鞋帽、生活用品、运动器材、食品等。有的表现为商业炒作,比如“某某品牌为体育活动指定品牌”、“某某产品为体育活动唯一赞助商”、“某某企业为体育活动合作伙伴”等。另外还包括以擅自以体育活动名义非法组织的研讨会、商贸洽谈会、交流会、非公益广告,擅自将体育活动标识、徽章用于纪念卡、旅游纪念品、公共设施、服装、手表、包装袋、企业名称中等。在世界范围内,还存在对于体育活动国际域名恶意注册、使用,并借此进行的商业活动。
三、积极实施体育知识产权的保护策略
体育知识产权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技术资产,是个人层面的物权和财产权,无论是从政府角度还是从企业和个人利益出发,应当重视体育知识产权的保护。国家应加大立法力度,细化对潜在商业使用标准情形的列举及界定,明确侵权范围;加大对体育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宣传,增强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维权水平;强化对侵权行为的惩戒力度,规范侵权案件的立案和审理,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精心进行体育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构建、程序管理、技术保护,堵塞知识产权流失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