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网络安全入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3、《网络技术基础》,作者:周舸。
4、《计算机网络第5版》,作者:谢希仁。
5、《计算机网络基础》,作者:满昌勇。
6、《计算机网络技术》,作者:张乃平。
7、《网络管理员教程》,作者:严体华。
8、《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作者:库罗斯。
2明确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科学合理课程体系的前提。北大青鸟集团调研了1174家IT企业,并对企业168位负责招聘的技术经理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访谈,结合学院的专业调研,最终确定网络技术专业目标岗位和技能(附表)。
2.1阶梯式技能体系结构,平稳提升技能水平
根据内容深度,技能层次划分为三个阶段,学习过程循序渐进。第一阶段面向基础、入门,以知识性、趣味性为主,引导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网络技术行业,提升学习意愿,树立学习目标,能够管理和维护小型办公网络,制作和更新简单的网站页面;第二阶段面向技术提升,使学生对网络的认识由感性过度到理性,熟练掌握企业网络应用中的核心技能点,管理和维护大中型网络信息系统,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阶段面向安全及高级应用,以规模化部署及攻防实践为主,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技能在大型企业环境中的安全应用,保障企业网络、系统及数据的安全,能够分析企业网络结构、操作系统、应用服务的安全隐患,制定安全防护策略。
2.2打造高专精技术人才
第一阶段的内容仅仅是入门,第二阶段所学内容具备技术含量,但距离企业中高端岗位的要求仍然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欠缺目前企业普遍非常重视的网络安全技术。因此,第三阶段分为Windows网络安全和Linux网络安全两个技术方向,以满足企业中高端安全需求。学生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并不清楚自己在哪个技术方向上具备更大的潜力,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全面学习,可确定个人优势,再在第三阶段分技术方向深造。
3构建分方向的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以后,需要构建与其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既要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又要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自我提高、创新、沟通协作能力。因此,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平台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四大类。
3.1平台课培养基本素质,奠定学习基础
公共平台课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个人修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增强职业稳定性。公共平台课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时事与政策”、“体育”、“就业与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计算机应用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并开设可供学生选修的艺术鉴赏类课程。专业平台课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奠定宽厚的专业基础,为学好专业核心课做准备。专业平台课主要有“网络基础”、“Windows操作系统”、“计算机组装维护”、“数据库应用与性能优化”、“网页设计与制作”、“组建与维护企业网络”等课程。
3.2核心课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精练目标岗位技能
专业核心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课程,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分为必修的专业核心课和分方向选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必修的专业核心课主要有“构建大型企业网络”、“网络安全高级应用”、“Linux操作系统”、“网络设备安全部署”等课程。学生可根据学习兴趣和特长,在Windows网络安全和Linux网络安全两个技术方向中选修其中一个方向的专业核心课,Windows网络安全技术方向有“Windows安全检测及防护”、“Windows安全高级应用”两门课程,Linux网络安全技术方向有“Linux安全检测及防护”、“Linux安全高级应用”两门课程。分技术方向有利于学生深入掌握核心技能,实现培养高专精技术人才的目标。
3.3拓展课拓宽职业方向,培养职业迁移能力
专业拓展课培养学生与专业相关的其他能力,为学生拓宽就业方向,主要有“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设计”、“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了学生专业技能,也掌握一些前沿实用技术,培养学生职业迁移能力。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站在现代科学技术前沿,建立科技型检察院,运用高科技服务检察工作,更好地打击犯罪,维护司法统一和公正,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积极响应科技强检战略的号召,按照高检察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绝大数基层检察院都已经完成本单位检察内网的建设和实现三级检察专线网络的建设,实现了全国检察机关内部网络的互联,为检察机关内部网络资源共享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平台。
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信息化在带给我们高效率的同时,也给我们网络安全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基层检察院在使用内网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一、缺乏网络管理专业人员
检察机关网络安全存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严重缺乏网络维护管理专业人才。由于检察机关的准入门槛较高,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信息技术人才若要获得检察官资格还必须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致使技术人才不能也不愿进入检察系统工作,有的检察院虽配备了专职技术人员,但不专业,只懂得电脑维护而不懂得网络维护,面对信息技术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常常束手无策。同时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培训机会较少,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只能在实践中摸索。
二、局域网计算机与互联网计算机混淆使用
检察机关局域网,即检察专线网,是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绝的专用网络,局域网计算机专机专用。由于经费有限,部分检察院没有采取措施做到局域网与互联网的物理隔离;部分检察干警安全意识不强,存在用上局域网的计算机私自联互联网的现象,给病毒的侵入种下伏笔,为整个局域网埋下安全隐患。
三、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不规范
造成局域网电脑受病毒感染甚至泛滥传播的最初源头都是从移动存储中带过来的。部分基层检察院存在移动存储介质内外网混用的现象,少数检察干警安全意识不高、保密意识不强,将U盘插在互联网上使用,感染了各种病毒,当这些感染了病毒的U盘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插到局域网的电脑上使用,导致局域网的电脑感染病毒,程序和数据都遭到严重破坏,甚至病毒能攻击局域网中的其它计算机,使整个单位的电脑都感染病毒造成单位网络堵塞和瘫痪。
四、局域网网络设备陈旧,网络安全软件更新速度缓慢
一方面部分基层检察院由于经费紧张,网络设备陈旧简陋,网络技术存在缺陷,导致网络安全问题和故障屡屡发生;另一方面操作系统更新不及时,很多局域网用户当操作系统的新漏洞产生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而技术人员也很难保证每台终端及时全面进行安装。同时网上恶意程序,比如木马和病毒的更新速度远远快于网络安全软件的更新速度,给内网引入了潜在的安全漏洞,严重降低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系数。
网络安全工作是一个单位数据安全工作的核心内容,如何从源头上保障网络安全,一直是网络安全管理人员不断探索的问题,针对基层检察院内网管理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
1.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适应科技强检发展的需要
检察网络安全至关重要,检察机关必须把保证信息技术人才的开发摆上重要位置。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策,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并努力营造一个适合技术人员发展的空间,发挥专业人员的技术专长,做到人尽其才,术业有专攻。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才的培训,技术工作专业性强,更新快,加强对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尤为重要,同时要避免懂技术的人员不懂法律,构成信息技术在法律应用上的障碍,对其进行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培训,更好的将技术与工作的实际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2.建章立制,规范安全使用计算机流程
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出台检察内网计算机使用管理办法,真正从制度上规范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方法。制定一个计算机使用管理办法能在源头上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入侵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管理办法中必须严格规范保密计算机、移动存储器的使用;计算机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断绝和外网的联系;确实需要从外网拷贝数据进来的移动存储器,一定不能携带有检察工作秘密文件出去,应该在使用前格式化清除所有数据,并在接入本院计算机前进行杀毒,养成在资源管理器打开移动存储器的习惯。
3.提高网络应用与管理技术水平,弥补自身缺陷
在当前检察信息网络的安全威胁中,病毒及恶意攻击是网络安全存在危险的最主要的原因。技术部门应该根据本院实际,选购一套合适的企业版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使杀毒软件的杀毒能力时刻保持在最新最强状态。在网络管理中,对操作系统的漏洞应及时的安装安全补丁,并留意微软定期的安全公告,关闭操作系统中并不常用的默认端口,防止为恶意攻击或病毒感染留下漏洞。同时,尽量避免使用来历不明的盗版软件,将软件的选择导向正版化、网络化的轨道。
4.加大对基层院内网设备的投入,及时维护更新设备
基层检察院应本着开源节流,不铺张、不浪费的原则,加大对内网设备的经济投入,积极争取国家技术装备专项拨款,使之得到合理的利用。各基层检察院信息化技术员要及时检修内网设备,及时上报出现的问题,及时修复及时换新。确保检察内网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确保机房的温度、湿度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减慢内网设备的老化损坏速度,同时要确保机房和各部门的内网设备在雷雨天气切断电源,避免被雷电集中,引起火灾或者导致损坏。
检察机关在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工作中,要坚持技术层面的防范和管理并重的原则,全面提高检察机关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确保信息网络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琳.计算机网络技术、集成与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民,潘勇,徐荣.宽带城域网.[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 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9-0212-02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的重要性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则越来越突出,然而伴随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却又困扰着网络的应用发展以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不断出现的企业信息泄密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也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正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窃听、篡改与重发、假冒、抵赖及病毒、特洛伊木马等的威胁[1],入侵检测系统是(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当前众多安全技术手段中,能够有效组织非法访问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随着有关病毒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流量的快速增大,检测系统的检测能力也受到了挑战。当前,入侵网络服务器、威胁网络服务器安全主要就是通过各种病毒进行入侵,其中使用比较多的就是木马病毒。本文将主要探讨网络对计算机网路服务器造成的危害,并对相关的防御技术进行阐述,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部分参考价值。
1网络木马对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安全危害
木马主要是指包含在一个合法程序中的非法程序,具体自我设置的能力,当前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网游木马和网银木马。当木马运行时,黑客便可以随时从他人的硬盘上查看、删除相关的文件。对计算机存在着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它对别人的电脑具有较强的控制功能和破坏能力,通过监控别人的电脑,可以获取相关的密码,盗取别人的信息文件,威胁别人的财产安全,网游木马可以盗取游戏玩家的网游账号,转移其虚拟财产,网银木马则可以采用键盘记录的方式盗取网银账号和密码,使黑客能够轻易的进入我们的网上银行账号,这将直接使我们的经济受损。
2相关的防御措施探讨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网络木马病毒入侵计算机系统带来的最大的损害就是使得个人的财产信息泄密,威胁个人的财产安全[2],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的策略进行防御,笔者认为可以采取的策略主要有。
2.1 建立一个相对安全的服务器防护体系
服务器的安全,是保证整个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也是网络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但是不存在绝对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因为计算机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网络威胁的因素也在随时的变化。笔者认为,要建立一个安全的防护体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网络安全体系;即要将所有的服务器与周围的其它设备相结合进行头筹规划,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安全体系除了需要技术的支撑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制度方面的支撑。安全管理方面最基本的措施就是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岳苏各种网络行为;安全技术方面就是要利用各种杀毒软件和硬件来对整个网络进行安全管理;第二,建立稳固的防护基础,计算机被入侵的一个重要原就是因为计算机的系统本身存在安全漏洞,因此必须要有一定的防护基础;第三,对电脑中的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并做好密码保护,因为一旦数据被损害或者是被窃取,将造成无可避免的损失;第四,做好远程访问的管理,计算机网络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实现远程访问,但是却为黑客的入侵打开了大门,因为只要知道远程访问的电话号码,就可以很快实现入侵。
2.2 配置合适的安全服务器
服务器是网站的基础、灵魂、尖兵。网站有了基础,才会有接下来的网站排名,流量,品牌形象等等。所以在一开始建设网站的时候,一定要在域名注册查询选择好适合自己网站的服务器,不管是虚拟主机还是VPS或者自己架立的服务器,差的服务器最后只有影响自己网站后期的发展。一般而言,服务器主要分为两类:非x86服务器和x86服务器,按应用的层次划分,则主要可以分为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组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和企业级服务器四种,服务器的配置一定要根据自身使用和安全防护的需要进行配置。
2.3 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保证之一,也是计算机管理人员实行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撑。[3]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应该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要针对主要的管理人员设置基本的规则,2)本人用户名、口令要自己保密,不得外泄与他人,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不得私自进入别人的账户系统;3)不得恶意攻击系统,获取系统的管理权限;4)完善与计算机服务器安全管理有关的制度,比如计算机上机控制管理制度、计算机机房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上网信息登记审核制度等相关的制度,以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4 尽量减少文件共享
文件使用共享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所以有很多的人都喜欢将自己的计算机设计为文件共享状态,安全隐患也随之产生,很多的黑客就是通过共享文件,进入文件中进行破坏行动,所以应该要尽量减少文件的共享,以保证自己计算机的安全。
3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改变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信息安全隐患。木马是入侵网络服务器众多病毒中的一种,其所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直接威胁着广大网民的个人财产信息,建立安全的防御系统十分的必要,如何维护计算机服务器的安全将成为未来计算机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从进入生活起,我们就渐渐离不开它带来的便利。随着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大量信息存储在网络中,因此,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不容忽视。一旦网络安全出现问题,若不妥善解决,则不仅会影响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还会对我国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
1.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概述
在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前,首先要对网络信息安全有一定的了解。信息安全主要指对数据处理系统和相关技术、管理的防护,防止计算机网络系统遭到偶然或恶意的入侵,以免储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被显露、破坏、更改。如果要建立良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则不仅要保护计算机的信息安全,还要保护相关设备,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2.计算机网络净化安全防护体系组成
2.1防火墙建设
防火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不是真的墙,而是被保护的网络的入门关卡。因特网存在一定的风险区域,防火墙能起到隔离作用,以此增强内部的网络安全。防火墙有网络级别和应用级别两种。网络级别的防火墙主要是对数据包中的信息(端口、目标地址、源地址等)与规则表进行对比。在防火墙系统中设置了许多规则用以判断是否允许包的通过。还有一种应用级别的防火墙,也就是服务器。服务器主要根据IP地址禁止外部访问,如果内部人员对外部进行访问,则无法阻止。应用级防火墙主要阻隔内外的数据交换,如果要交换,则必须通过服务器,由其完成。
防火墙有硬件、软件两种。上述为硬件防火墙,它通过硬件、软件两种方式隔离。虽然它的隔离效果好,但是价格比较昂贵,一般个人和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承担。软件防火墙则通过应用程序达到隔离目的,虽然价格比较便宜,但是只有限制访问这一项功能。现在软件防火墙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使用配置加以选择。
2.2入侵检测系统(IDS)的架设
入侵检测用来监督监测网络系统中有无违背计算机制定的安全策略或危及系统安全的攻击。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被动的检测,但是有存在的必要。设置时,入侵检测系统被放置在防火墙后,用于监测通过防火墙之后所有的包,捕捉这些包内的信息是否存在危险或恶意动作。入侵检测系统因为检测、记录的信息比较庞大,所以制定的规则需要符合入侵检测系统的配置。规则制定好后,入侵检测系统筛选网卡到网线上的流量,及时发出警告。入侵检测系统的安全管理通过识别攻击进行响应,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完整性。
2.3防病毒系统
对病毒的防护主要使用病毒防护软件。病毒的防护有针对单机系统的和针对网络系统的。单击系统的病毒防护注重保护本地计算机系统的数据信息,而网络系统的病毒防护注重保护网络系统的数据信息。病毒防护软件建立一个保护机制,通过实时监测蠕虫、病毒和后门程序,及时更新病毒库,以检测、清除计算机网络中的恶意代码,达到检测、预防、清除病毒的目的。
3.计算机网络净化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
建立安全防护体系首先要有一个安全策略,要考虑初期建设网络时的问题。设置用户权限是第一步,这种方式能够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内部、外部用户对系统的访问在安全策略的要求内,对用户的访问进行控制和限制。加密技术是对系统内资源的保护,保护系统资源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加密技术通过一定的运算规则进行密文和明文转换,目前使用VPN(虚拟专用网)这个通道保护数据传递过程中的安全。但是,也要考虑安全策略被破坏的状况。如计算机系统并没有安装保护系统的软件(防火墙、防病毒软件),而是使用了点对点的数据传输方式(Napster、BT等)与即时消息软件等,这些是系统中的安全隐患。因此,安装病毒防护软件和开启系统防火墙是强制性的,必要时卸载点对点的软件和其他漏洞软件。
主机系统的配置是建立一个安全的操作平台。在使用操作系统的过程中,注意是否存在漏洞。为防止漏洞出现,要时常进行系统补丁或使用其他方式修补漏洞。特别在无线网络系统中,必须开启加密功能,并设置最高级别,注意时常更改密码。
4.结语
由于全球化脚步的不断加快,许多资源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中,因此加强网络安全、设置保护屏障是必不可少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软件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基础,加上良好的安全策略则是相对安全的方式。信息技术不断更新,防护系统也需跟进,以防黑客等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