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

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

篇1

在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传统媒体已经出现逐渐败落的趋势。比如,2013年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以2.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负盛名的报纸之一《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旗下的《波士顿环球报》被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贱卖,《新闻周刊》也正式告别了纸质时代。我们已经可以预见未来的报纸终将摆脱纸质时代,最终以电子媒介的形式呈现给受众。我国的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纸媒的衰落越来越明显且迅速,许多传统媒体除了运营自身的专业媒体平台以外,还开辟了网络媒体平台,寻求其他的生存道路。比如我国一些纸媒都开辟了自己的微博号、微信公众号,利用本身已有的受众新闻信息或广告信息,谋得生存之路。

但传统媒体发展到今天,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高质量的新闻仍然要依靠专业的媒体人员,就新闻的专业性来说,传统媒体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传统媒体应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运用互联网的优势,更新信息传播方式,抓住时代变革的契机,以求得更大的发展。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新方式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重视的是内容的丰富性和信息的时效性,重视以多种形式展现信息,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增加了社交要素,重视与网民的沟通,更受受众的欢迎。互联网时代突显并强化了情境的意义,将内容、形式、社交和情境要素结合在一起。在互联网传播方面,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的优势都被充分利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与情境时代为基础的服务,重视感知环境和适配信息。移动互联网基于空间和情境,以满足用户个体偏好为目的,重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与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相比,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媒体的盈利可以利用大数据,创造更加个性化、互动性和可选择性的营销策略,发展更多的盈利手段,顺应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在创新方面,新闻传播借助移动互联网可以使传播手段更加多样化,拓展互动空间,丰富资讯内容,与传统媒介相比,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闻传播不仅可以对内容进行创新诠释,还可以创新信息服务方式。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新闻的优势

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在组网上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念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移动互联网具有极大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使用的便捷性、传输的即时性、定位的精准性和数据的移动性和其他层面的独特性,这些优势都是传统互联网不可比拟的。并且,基于移动终端和移动智能产品的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优势更加明显了。

(1)传播的便利性。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有两大特点,方便和快捷。在信息传输上表现出了极大的便利性,特别是移动网络和智能产品的普及,使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

(2)信息的实时性。受众使用移动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资讯,这是获取信息的实时性,同样的,终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信息,实时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

(3)信息传播的融合性。移动互联网不仅可以综合各类信息,还可以组合各类信息传播渠道,利用移动终端和各类通讯产品,比如微博、微信等实时传递文字、语音、图片等综合信息。

(4)信息传播的私密性。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一般为一对一定向传播,具有很强的私密性,能更加精准、高效地传递信息,更好地保密个人信息。

四、移动互联网催生了自媒体

篇2

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盈利模式无非是线下订阅与广告。互联网时代来临后,有规模的传统媒体会成立相关的内容网站,例如国字号的人民网、新华网等,地方代表则是的南方系、上海系。这类别的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上有先天的优势,一方面是其有强大的采编团队,另一方面与政府合作能获得一手的新闻资料。与此同时互联网主要门户的内容授权也成了其一笔重要的收入。简单而言,传统媒体收入=发行收入+广告收入+版权收入。

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最直接的就是发行收入少了,随之而来的广告收入少了。不过规模较大的例如人民网、新华网等,由于其在第一手信息获取的优势,其网络版收入也不容小觑,人民网更是登陆了A股市场,且不说其背后巨大的政府补助。这时,传统媒体转型似乎还像模像样,但要命的是移动互联网与桌面互联网不一样。在桌面端凭借百度的流量及门户的内容付费,传统媒体暂时还可以高枕无忧,但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对众网站的流量支持被应用分发解构,而传统门户自身问题重重,新闻客户端更多只是其移动战略的一环,而桌面互联网时代门户网站就是门户的全部。

今日头条只是恰好作为移动互联网内容输出者中枪。新京报版权呼吁后面的问题实质是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比桌面互联网大太多。如果说在桌面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还能勉强支撑的话,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分分钟被完爆。举个简单的例子,家里长辈也许会在电脑上看人民网,但不要告诉我他手机上也有人民网的APP。

互联网门户:入口!入口!还是入口!

传统媒体与门户网站再与移动互联网上的今日头条,三方之间的种种恩怨情仇,版权问题是小,入口问题是大。以网易、腾讯、搜狐、新浪四大门户为代表的桌面互联网媒体,凭借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内容团队以及与官方媒体良好的合作关系,其基本上成为了网名上网浏览新闻信息的首选,其不同程度上具备了互联网入口的效应,这也是门户媒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即基于用户流量的广告变现或者其他变现。但百度却从中杀了出来,搜索在功能上更具备入口的特质,虽然门户在标准化信息上更胜一筹,但相对于抓取全网信息的搜索,其还是甘拜下风,于是入口的控制权渐渐向百度倾斜。

移动互联网时代,虽然传统门户的入口逐渐分散(搜狐有视频、腾讯有微信),但新闻客户端还是其不可放弃的一个入口资源,幸运的是这里没有搜索的百度,但悲剧的是这里还有分发的百度,以及360等分发平台。腾讯凭借应用宝、微信QQ的推广才实现了巨大装机量,搜狐更是在营销推广上下了血本。所以,即使分发被其他公司控制着,好歹移动互联网新闻客户端还是门户的地盘,目前四大门户除新浪外的新闻客户端量级都1亿左右,具备了入口作用,可以平台化操作了。

但今日头条的出现对这些信息推荐客户端们造成了威胁,其将互联网世界的信息搜索整理后再分发,就像桌面时代的百度,当然今日头条提供的信息还不像百度搜索结果那样全面,但基本上也已经涵盖了新闻、生活资讯、短文段子、图片等等百度提供的是信息的完整度,今日头条提供信息的便捷性和精准性。于是对于一众新闻客户端而言,今日头条与应用分发一样,再一次对其入口地位构成了威胁,而分发花钱就可以带量,但今日头条显然不同,其本身是展示合作方新闻资讯的,但对用户浏览习惯的改变才是其他新闻客户端所担忧的。当用户与众新闻客户端中间隔了一个今日头条的时候,就不再是版权问题了,更不是转码问题了。今日头条中枪只是因为是巨大的用户规模,百度新闻、浏览器上的新闻导引等等,再加上用户规模较小的一点资讯、ZAKER,都具备一切中枪的特质。

中小媒体/网站:天上掉下的免费流量

这次今日头条事件发生后,站出来给予今天头条支持的不少是新兴的垂直网站与网络媒体,比如融360、牛车网。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桌面互联网时代,大量垂直类的中小网站是很难被发现的,即使其具备优质的内容,不从百度买流量是很难被发现的,而百度流量并不是任何中小网站可以承当的,更不用提动辄数百万元的百度推广。于是这些中小网站很多不得已转战社交网络,通过社会化传播来带流量。

今日头条则不同,由于是盈利模式不同于百度,其分发信息的标准是根据用户的兴趣,基于大数据的判断筛选,而拥有优质信息的大量中小网站就获得了曝光的机会,不仅增强了品牌的曝光率,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流量。据说,牛车网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流量来自于今日头条,这的确说明今日头条的流量惊人,但也侧面证明了中小网站的流量是何等匮乏。中小网站对今日头条的支持是有利益诉求的,简单说在桌面端需要花钱的流量,在今日头条上是免费,这尤其对没有APP开发能力的中小网站更具吸引力。

所以同样面对今日头条,大的门户网站或者垂直门户(汽车之家等)和中小网站的考量是不同的,前者具备平台梦想,渴望把控入口,后者资源有限,流量有限,版权没有发挥的空间,只要安心做好内容今日头条免费导流,何乐而不为。所以版权真不是问题,顶多是个托词。

自媒体:渠道多多益善

篇3

②喻国明,《一个主流媒体的范本——〈纽约时报100年〉读后》,http://

/bbs/dispbbs.asp.

③周胜林,《论主流媒体》,《新闻知识》,2001(12)

④莫梅峰,《主流媒体》,圣才学习网,2010-11-3

⑤赵永华、赖华榕,《党报话语里的“公信力”建构——基于人民日报社言论数据库(2002-2000)的内容分析》,《现代传播》,2010(7)

⑥温艳华,《媒体公信力缺失成因探析》,《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⑦徐晓明,《谈如何提高媒体公信力》,《经济论坛》,2006(7)

⑧卢梦君,《沪上高校新闻媒体公信力实证调查》,《新闻爱好者》,2011(10)

⑨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437-438

⑩李铁锤,《对软性假新闻是损害媒体公信力主因的质疑》,《编辑之友》,2011(12)

篇4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营销;移动互联;自媒体;数字营销

1 移动互联时代的社会化媒体营销

1.1 社会化媒体营销基本含义

社会化媒体营销(Social Media),是一种新型的媒体方式,主要通过互联网技术不断的交互和提炼实现信息的分享和广泛而深远的传播。社会化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商业平台,利用时下最流行的互动沟通工具,使生意建立在关系的基础之上,企业直接跟客户互动交流,将本来的弱关系转为强关系。营销工具一般包括论坛、微博、微信、SNS社区、twitter、博客、facebook和youtube等,通过自媒体平台或者组织媒体平台进行和传播。

1.2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特征

1.2.1社会化媒体营销发展现状

社会化媒体营销方兴未艾,发展势头强劲。《社会化媒体营销发展报告(2012—2013)》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753.1亿,调研机构eMarketer的数据显示,美国有80%的企业参与社会化营销,facebook正准备把5亿用户转变为在线购物者。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应该把关系当作一笔重要的生意来做,越来越重视通过社会化媒体与潜在消费者互动,搭建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行社会化营销。

1.2.2社会化媒体营销主要特征

(1)移动性与及时性

目前移动互联网已逐渐成为网民购物、社交、娱乐、媒体的综合性平台,企业社交、社会化电子商务等新兴社会化媒体平台不断崛起,而附身于手机媒体上的移动社交工具便有了移动性的特点。社交媒体的及时提醒服务,在离线状态下也可以及时接收,具有及时性特点。

(2)服务性与个性化

社会化媒体带给用户是全方位的服务体验,用户可以转发、评论、随意@,并且以社交关系为基础,消息开放,社会化营销是一种对话式的营销,它与传统营销最大的不同就是:互动。所以要结合具体用户的行为特点,有个性化针对性开展。

(3)自媒体化与整合性

自媒体是通过数字技术链接全球知识,从而提供一种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和分享自身经历和新闻的途径,即个人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向他人传播。社会化媒体可以广泛分享用户体验,做到以个人为起点的传播。社会化媒体整合了各种社交工具的应用,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 移动互联数字营销

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是数字营销趋势,在智能终端和移动网民规模的推动下,移动互联网经济快速增长,移动互联也相应推动商业价值变现以及许多新生事物的发展等。

2.1 推动数字化“超媒体”出现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有三个层次,最底层以产品为中心,其次以平台为中心,而最高层则是以社区为中心。每隔一百年,媒体就会发生一次变革,上一百年被定义为大众媒体的百年,而在下一百年里,信息将不仅是被推销给人们,而且是在人们所处的无数个链接中被分享,所以基于关系的“信任推荐”将是未来网络营销的圣杯。社会化媒体、社区网络建立的是关系搜索引擎,而移动互联则推动数字化“超媒体”的出现。它不仅解构了传统媒体,还重构了当代的媒体环境。

2.2 催生O2O商业模式

O2O就是生活消费领域通过线上虚拟世界和线下现实世界互动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即Offline to Online的离线商务模式(线上交易到线下消费体验、线下营销到线上交易)。AlexRampell在2010年首次提出O2O概念时指出:移动互联网模式下的O2O商务规模至少是目前互联网模式下电子商务规模的10倍以上。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规模达到5.4万亿元,增长38.5%。未来的十年,无论是线下的零售企业,还是线上的互联网企业,在这个“虚实互动的O2O新商业模式”引领下,将出现新商业时代的营销、支付和消费体验革命。

2.3 变现社交关系链商业价值

在终端、应用、平台、管道等要素的轮番驱动下,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根据Gartner的报告,到2015年,企业的网络销售有一半是通过社会化网络和移动产生,预计到2015年,人们通过社会化电子商务的花费将达300亿美金。企业应该明白,移动互联和社会化媒体提供了一个社交关系链商业价值变现的渠道,可以让他们直接接触到潜在或现有客户,直接跟他们进行互动交流,聆听他们的声音,把本来的弱关系转为强关系。在社会化媒体主流化的时代,需要把传播力转化为营销力,将虚拟的ID过滤为真实的个体,以实现社交关系链商业价值变现。

3 未来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过去的十年是互联网爆发式增长的十年,而未来则将属于移动互联网,据EnfoDesk易观智库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1500个亿。网民从个人电脑到移动端的迁移带动互联网进入移动时代。

社会化媒体正在改变人与媒体、信息的创造传播模式,社会化的变革正在改变着营销环境。自媒体时代正在降临,社会化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平台,通过人际传播的社会化营销逐渐瓦解旧有的营销格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足以改变每一个人和世界各行各业的行为方式。数字营销已经成为整个营销传播领域的主要趋势,未来营销和传播显现出数字化趋势。在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时代,让数字营销拥抱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社交网络搭载社会化媒体的新兴营销模式,打造全新数字营销平台,无疑将在数字营销的市场中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社会化媒体营销发展报告(2012-2013).2013.02.05

[2]社会化媒体营销,网络营销,企博网.2012.10.26.

[3]李高广.吕廷杰: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企业实施社会化媒体营销.中国广播网2013.10.20.

篇5

对于电影业来说,互联网的冲击既有如歇斯底里的诅咒,也好似敞开怀抱的欢呼,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已是这个时代与生俱来的胎记。正因如此,当下的中国电影就有了是否要上互联网电商这条高速路的话题。

目前不仅是院线和影城的放映业务,电影在发行的第一时间愿不愿上互联网预购平台也已经成为能否赢在起跑线的关键。可以预想,下一步互联网公司在电影市场上的竞争应首先是在新片的预购环节。从此入手,互联网公司将介入整部电影的宣发营销。他们总是谦虚地说自己不懂电影,但懂电影其实不难,倒是传统的发行公司要懂互联网却不太容易――别说弄懂,跟不跟得上都成问题。在传统电影产业的上、中、下游里,发行公司本来应是最为敏感的,其比制片公司更贴近市场,又比终端环节更了解全局。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是院线和影城跟互联网的接触更多,因为业务联系更直接。社会的进步常常是以简单取代复杂、便利取代繁琐,由此就应当知道:未来互联网取代传统发行势在必行。

说到底,互联网只是一条高速公路,试问一辆车能够拒绝高速公路吗?未来传统的电影业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自身也成为高速路,要么就得开上互联网这条高速公路。能够成为高速路的电影公司是所谓的“互联网电影公司”或者“互联网社交影城”。这需要自身“基因”的转变,毕竟传统电影企业和互联网公司做买卖的想法和套路都不一样。比如前者将每一笔买卖的赚与赔都看得很重,而后者却更看重未来。

现在很多电影公司其实还不懂真正的互联网精神:互联而非独吃。互联网时代是专业化公司结盟的时代。要知道专注与兼顾是不一样的:专注会让一家很小的公司在短时间内变得强大。相比之下,讲得多倒未必做得了,兼顾却往往无法昼夜兼程、衔枚疾进。互联网时代需要的是结盟。对于电影企业来说,上电商高速路最便捷的方法也就是舍弃自己传统的小霸业,成就与互联网合作的大宏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