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技术研发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经济;改进措施;宣传引导
在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发展农业经济必须依靠于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推广科学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农业经济起步较晚,农业技术应用还不充分,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相关部门以及农民对于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进而造成其尚没有完全发挥出最强的积极作用和价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到了多个方面因素的限制,需要在今后的具体农业技术推广中进行不断探索,有目的地进行优化,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效率。
1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分析
(1)重视程度不高。虽然说农业是国家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但是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持条件,农业技术的推广却并没有受到较高的关注,相应的重视程度明显不高。这种重视程度方面的缺陷不仅仅表现在国家行政机构层面,农民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和忽视,没有较好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价值,工作执行以及受关注力度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难以将农业技术较好的推广到农民手中。
(2)经济条件不充分。对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具体执行来说,其经济条件不充分也是比较明显的一个限制因素,这种经济条件不充分必然也就会造成相应的工作执行受阻,比如对于向基层推广和宣传活动的开展来说,没有足够资金的支持,很容易限制其推广宣传规模,难以按照预期进行有效的推进,也难以保障足够多的农民接触到这种新型的农业技术手段,最终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受阻。基于这种农业技术推广中经济支持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其不仅仅是因为国家财政方面的拨付不足,相关挪用现象存在,更大程度上还因为资金的来源较为单一,仅仅依靠国家财政的拨付很难满足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需求,也给国家带来了较大压力。而这种经济条件方面的缺陷则又会直接导致相应的农业技术推广设施不完备,没有足够的设备支持相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执行,影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尤其是对于一些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设施来说,其难以及时采购和更新,最终也就必然会阻碍工作的高效执行。
(3)基层组织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执行还需要具备专业化的人力资源进行落实,尤其是在一些基层工作站,这种组织的完善是提升其工作效能的重要条件,但是结合当前我国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基层服务站的基本构建来说,其组织结构方面存在的缺陷还是比较明显的,相当多的部门没有充足的执行人员,即使是国家规定的相关编制也存在着明显的占用现象,也就必然会造成相应的基层组织无法完成相应的技术推广任务,各项工作开展也是有心无力。
(4)农民方面存在的限制因素。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之所以表现出了较多的问题和缺陷,其落实效果不够理想,不仅仅和农业技术推广自身各个方面的缺陷存在密切联系,同样也和受众存在直接关联性。农民群体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受众,因为其自身的知识水平较低,相应的科学手段了解程度不高,影响其对于新型农业技术的了解和任务,容易对农业技术推广产生明显的质疑,如此也就必然会限制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性。这一点在一些消息较为闭塞的落后地区表现的更是极为明显,也是需要重点克服的核心问题所在。
2农业技术推广改进措施
(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宣传引导。为了达到农业技术推广改进优化效果,相应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宣传和引导是比较核心的一个方面,这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宣传引导主要就是采用多种途径来宣传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作用和优势,重点将农业技术推广能够达到的目标和任务进行阐述,也就能够较好提升人们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具体的农业技术执行人员如果能够较好提升自身的重视程度,也就能够保障其对于自身工作能够高效执行,避免以往忽视现象的出现;此外,这种农业技术推广的宣传引导还需要重点针对农民群体进行,促使农民群体能够了解和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能够为其带来的积极作用效果,尤其是相关现金技术手段在农业中应用所发挥的价值,更是需要农民能够较好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认可新技术手段,这样才能够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中积极配合,降低抵触和质疑的存在。
(2)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机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落实还需要从具体的组织机构方面进行完善和规范,结合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于具体人员的要求进行分析,了解其任务量大小,据此也就能够核准相关组织内部应该配置的人员数量,进而采用编制的形式予以明确,当然,确保这些编制不被占用,能够切实应用到农业技术推广方面也是需要加大审查力度的一个核心要点所在,需要由专门单位进行审查了解,如此才能较好保障人员基础。此外,对于这种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结构的完善,不仅仅要从数量层面进行把关,还需要从人员的具体素质和技能层面进行控制,结合农业技术推广需要相关人员具备的一定素养进行分析,进而在编制考察中予以落实,确保相关人员都能够较好符合自身岗位的需求,尤其是对于一些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更是需要保障其能够与时俱进地提升自身能力,满足于农业技术推广提出的各方面要求,避免相关工作执行不当。
(3)加大经济投入力度。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落实还需要重点从经济投入方面予以完善和优化,这种经济投入力度的提升一方面是要求国家财政能够结合该项工作的基本需求进行恰当的资金支持,保障相关工作能够正常展开,另外一方面,还需要拓宽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来源渠道,从社会中吸取能够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多方面资金,也就能够较好提升其资金充足性。当然,具备充足的资金支持还需要保障相关资金得到较为高效合理的应用,这也是后续农业技术推广中需要加强关注和审查的一个要点内容所在。
(4)引入社会推广渠道。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仅仅要求基层工作站参与其中,还可以引入一些社会力量,鼓励社会企业或者是团体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中来,当然,这些社会团体的参与也需要由专业部门进行约束和规范,避免其出现欺诈行为,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
3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推广是提升农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重要条件,也是促使相关农业技术手段能够发挥出较强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今后相关工作中,不仅仅要加强对于该项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还需要拓宽推广渠道,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作者:张海燕 单位:四川省渠县农林局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9.063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消费国,每年烟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3以上,烤烟更是占世界总产量的1/2之多。随着烟草产业的发展,烟草已经在国民经济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烟叶分级则是对合理利用烟叶资源、提高烟草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分级是对烟叶内在质量进行优劣等级的划分,能够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有利于贯彻以质论价政策,促进烟叶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做好对烟叶副产品的开发利用[1]。而烟农作为烟叶生产“第一车间的工人”,是烟叶生产的直接对象和具体操作者。烟农的烟叶初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烟叶等级质量的好坏,对烟叶收购的等级纯度和收购进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烟叶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烟农的烟叶分级技术水平是摆在当前烟叶生产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 烟农在烟叶分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烟农对烟叶质量认知能力不强
烟叶质量是烟叶产业发展的基础,而很大一部分烟农对烟叶质量概念比较模糊,质量意识相对薄弱。片面的认为只要将烟叶烤好烤黄即可,而烟叶等级主要依据感官评定,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因而很多烟农会将精力放在如何售烟上,而忽略了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分级来提高经济效益,“三分是烤七分是卖”的误区有效的验证了当前烟农的心理[2]。
1.2 烟农对等级标准认识不足
自1992年8月15日现行烤烟标准(GB2635-92)[3]以来,烤烟标准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更加注重实际操作指导性。但是现实中,很大一部分烟农由于受到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方面因素限制,对现行的烤烟等级标准认识程度比较模糊,等级标准认识能力不足。因此,对烟农的烟叶分级水平产生了一定影响。
1.3 烟农分级水平能力不高
烟农作为烟叶分级的主体,由于受到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应用能力等因素影响。一方面导致烟农对等级标准、分级因素等方面的掌握不足,影响了实际分级操作水平;另一方面由于不能将学习到的分级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效融会贯通,致使知识与理论脱节,从而影响了分级水平。这两方面原因都对烟农烟叶分级水平能力造成了明显的影响。
1.4 利益驱使弄虚作假行为
为了不断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国家烟叶政策的不断调整[4],烟叶价格的逐年上涨,烟农经济效益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利益的驱动下,促使部分烟农在售烟时存在侥幸心理,通过以次充好、蒙混过关等不正当行为以获取最大利益,而这种负面意识导致分级中时常混青、混杂、混部位、混色组等问题出现。这种有意为之的分级方式一方面降低了烟农的分级水平;另一方面给收购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对烟叶收购等级纯度及收购进度造成了一定影响。
1.5 烟农素质水平不高
随着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很多青壮年劳动力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不愿意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而选择进城务工。选择在农村常年居住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部分为老人、妇女。他们在知识文化水平、技能、接受能力等方面都十分有限,大都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
1.6 烟农片面追求效率而降低了质量
烟叶分级相对来讲是烟叶生产中一项较为费时耗工的环节,由于受到劳动力不足、人员老龄化等多方面影响。烟农为争取时间售烟,片面注重分级进度,而忽略了分级质量,导致混色、混部位、混杂、混青等情况出现,进而影响了分级等级质量。
2 提高烟农分级技术水平的建议与对策
2.1 加大宣传,提高烟农理论水平
通过网络、电视媒体、宣传单等宣传方式,将国标制定成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材料,让烟农熟知了解标准。针对烟农在分级方面的薄弱环节,突出重点,逐项引导烟农,让分级标准要求深入到烟农内心。
2.2 系统培训,提高烟农认知能力
针对烟农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级培训计划,按照烟叶部位、颜色及分级因素规定[5],定期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工作,促使烟农将理论与实践融汇,逐步提高烟农分级认知水平。
2.3 开展竞赛,提高烟农技能水平
在烟农闲暇时间,组织烟农开展技能培训、竞赛,对在培训、竞赛中表现突出者给予一定的经济鼓励,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烟农对于分级技能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提高了烟农的分级技术水平。
2.4 制定标样,深入烟农家中指导
在烟叶分级工作开始后,技术人员要针对分级进度,按照分级部位深入烟农家中,依照国家烟叶样品收购标准制作收购标样[6],定期更新标样,让烟农有样可循,依样分级。同时技术人员要将烟农按照分级水平,划分成不同类别进行指导,将分级水平较高的烟农划分为A类,将水平中等的划分为B类,将水平较低的划分为C类。将主要精力放在B类C类烟农身上。针对水平较高的A类烟农,突出关键点即可。同时引导A类烟农指导带动B类、C类烟农,这样可将烟农整体分级水平提高,有利于烟区整体发展。
2.5 稳定队伍,着力培育职业烟农
随着近几年烟叶产业的发展,对于烟农的整体素质水平要求逐年提高。要想保持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支素质高、技能强、人员稳定的职业烟农队伍,尤其在分级这样的关键环节,需要经验丰富,技能水平较高且长期从事烟叶分级的人。因此,柳河县公司就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培训,提高烟农素质,稳定的分级人员,避免了经常性的人员更换给产业发展带来负面作用,打造了一支素质高、技术硬的职业烟农队伍,为产业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6 明确收购标准,引导烟农规范分级
烟农实施烟叶分级的最终目的是销售烟叶,而烟叶收购标准对于烟农的分级标准具有明确的引导作用。因此,在烟叶收购过程中,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张贴国标细则。国标是烟叶收购的基准标样,张贴国标细则可提高烟农标准意识,明确各等级标准,指导烟农分级[7];二是制作悬挂收购标样。制作并悬挂收购标样既可以打消烟农浑水摸鱼的想法,对烟农的分级标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又能够有效化解烟叶收购过程中质检人员与烟农之间的矛盾。
3结语
烟农作为烟叶生产的主体,是烟叶分级的具体实施人。公司通过多措并举,有效的提高了烟农的分级水平。烟农的烟叶分级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对烟叶收购等级质量、等级纯度提高产生明显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烟农分级水平提高,从侧面反映了当地烟叶生产水平的提高。一支技能水平高、素质过硬的烟农为烟叶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可以带来强大的推动力,反之则会对产业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
参考文献
[1] 闫克玉,赵献章.烟叶分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周小兵.对提高烟农烟叶分级水平的探讨[J].农技服务,2010,27(09):1192-1193.
[3] GB2635-1992,烤烟[S].
[4] 朱尊权.调整烟叶等级差价政策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机制创新[J].烟草科技,2009(08):5-6.
[5] 刘好宝,刘新民,冯文超.烟叶调制与分级图册[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44-52.
这次现场观摩活动,集中了一天半的时间,采取现场查看、听取汇报、部门点评的方式,行程400余公里、遍布全县10个乡镇、现场观摩了20个农业生产示范点,所看所闻,印象很深,感受颇多。从现场观摩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各乡镇、各部门能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把农业生产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强化农业农村工作的基础地位;主要领导超前谋划,靠前指挥,包抓领导指导有力,帮助解决春季生产群众最需要、最关心的问题,形成了各级组织汇聚一点,倾力服务“三农”工作的新机制。二是准备充分。各乡镇、相关部门春耕备耕准备充足,为搞好现场观摩活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重点突出,工作主动,措施得力,保证了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推进有力。各级各部门围绕全年工作重点,制定了详细工作方案,夯实了工作责任,营造了良好的春季农业生产氛围。四是特色显明。本次活动我们共看了20个点,涉及统筹城乡发展、主导产业开发、特色传统产业等方方面面,突出了各自特色,彰显了工作水平,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有的乡镇在核桃栽植上,发挥优势,再强措施,管理到位,成为全县核桃春栽春管的典范;有的乡镇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为群众致富增收寻找新的途径;有的乡镇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在新村建设上规划超前,模式新颖,小而精致,功能齐全,为以新型社区为中心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有的乡镇春季绿化乔灌搭配,花草映衬,既有乡土风格,又有园林韵味,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总之,这些点都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很值得学习借鉴。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在此次活动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一是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认识还不到位、思路不够清晰,存在等、靠、望的思想,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二是工作进展不平衡,通过现场观摩大家能明显的感到,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差异很大,横向比参差不齐,纵向比进展缓慢。总的来看,点上好于面上,局部好于整体。三是工作质量不够高,我们所看的点都是每个乡镇的亮点所在,代表着本区域、本行业的工作质量和水平。“窥一斑而见全豹”,点上的工作是整体工作的浓缩,反映出了实际工作情况。通过这次观察,个别乡镇和示范点对我的触动并不大,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四是作风不硬、责任不实在一些领域和个别部门还有突出表现,导致某些方面屡出问题。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大家务必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对于下一阶段的农业农村工作,刚才来喜副县长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在此,我强调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用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去年7月份,省上出台了支持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28条意见,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就是解决农业农村问题,只有农业发展了,农民增收了,农村经济繁荣了,才能真正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这就要求在谋划、安排工作的时候,要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工作,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来发展农村,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今年统筹城乡工作要重点抓好重点镇、中心村和农村社区的建设。今后,各乡镇、各部门都要以统筹城乡的思想引领发展,以统筹城乡的理念谋划发展,以统筹城乡的举措推动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努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二、抓好三项工作,推进统筹城乡向纵深发展。一是产业发展。对于我县来讲,产业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城镇产业,重点是发展以物流、商贸为主的,具有一定技术含量、能够广泛吸纳进城农民就业的现代服务业;核桃产业,要继续做大做强做优做精核桃产业,使其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主要来源,真正把打造成为核桃大县和核桃名县;旅游产业,生态旅游产业作为的“朝阳产业”,也是最具潜力的特色产业。我们要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科学谋划旅游产业,打造一批亮点景区,努力把建成集生态观光、避暑纳凉、踏青吸氧、休闲养老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二是城乡体系建设。按照“做优县城、做大集镇、做好中心村和农村社区”的总体要求,做好重点镇和农村社区规划编制工作,提高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承载辐射能力。结合我县实际,县上将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做好7个乡镇、10个农村社区、3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工作,保留部分过渡村,不断增强城镇的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根据市上要求,各县在5月底之前,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必须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此,我县城镇建设工作要将“十件实事、八项工作”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加快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进度。对于农村社区的建设,瓦子街和界头庙两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率先发展一步,为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摸索积累经验。三是公共服务均等化。过去,我们公共服务是跟着人走的,就是说哪里有人,就向哪里投资,资金洒了“胡椒面”,造成了资金的严重浪费,效果也不明显。现在就要改变这种现象,变为人要跟着公共服务走,所有的财力、人力、物力都要向重点镇、中心村、农村社区建设集中,用建设城市的理念建设农村,这就要求我们撤小村并大村、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配套建好水电路气网、休娱绿住商、文教卫体养、美亮污垃场等基础设施,最大限度的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吸引农民向重点镇、中心村和农村社区聚集,共享公共资源和优质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三、坚持做大做强做优核桃产业思想不动摇。当前,从农时季节来看,我县核桃基本避过冻害袭击。丰收在望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当前核桃生产管理工作。一是抓管理,增效益。集中精力,加大投入,强化技术,指导群众搞好果树修剪、改土施肥、严防采青等工作,为核桃丰产丰收打好基础。会后,县核桃局要就今年核桃如何抓,尽快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引导农民群众搞好核桃日常管理工作,提高核桃的坐果率和高品率。二是抓防冻,保增收。虽说核桃遭受冻害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们决不能抱有侥幸麻痹思想,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的各项准备。同时,要积极与科研院所联系,加大科研攻关力度,认真研究防冻技术,培育、筛选耐寒抗逆品种,力争从根本上解决核桃冻害问题。各乡镇、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防灾、防虫措施,密切关注产业发展,全力确保万无一失。三是抓龙头,建协会。全面加强核桃产业体系建设,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全县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干果公司要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各乡镇一定要组织强有力的协会,指导农户抓管理、搞培训、闯市场,通过联农户带基地,形成核桃产业优势、集聚优势,提高核桃产业发展的组织化水平。四是抓节会,创品牌。启动核桃培训大楼建设,积极筹办首届核桃节及第二届农副产品展销会。加大宣传力度,精心包装产品,提升核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效应,提高核桃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一是积极实施万亩玉米高产创建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加强新品种试验示范及良种推广工作,努力提高粮食单产,确保总产稳中有升。二是抓好生猪繁育、中蜂养殖等传统产业,努力发展中药材、生态鸡、森林猪等特色产业,广辟群众增收新渠道。三是今年由于市场拉动,苗木基地建设初具雏形,发展形势很好,但我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还不够。因此,我们要抓住有利机遇,引导支持群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苗木培育,积极组建苗木生产协会,力争早日将打造成为苗木繁育基地。
一、当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农业技术资金的投入
根据笔者对相关数据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我国很多省份虽然在近年来的农业经费建设中都在逐渐增加,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上的经费却不断减少。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对于这些省份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基层农业科技单位在1996年到2002年几年间的经费总收入和政府的财政拨款上年均增长率十分缓慢,和同期国家相比有着十分显著的差距。在这种经费有限的发展背景下,还有一大半的经费用来发放薪酬和用在其他工作中,最后只能有大约百分之十左右被应用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中基层农技站也无法更有效地开展技术推广,对于农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更是产生了明显的限制性作用。
2.沒有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
在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对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关注也是当前主要的问题之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常受到决策者意图或是推广工作人员的喜好对工作进行开展,这些情况的出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出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局限性和单向性,也就是局限地对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进行完成,这种问题的出现由于和农民自身的实际需求存在不符的情况,因此最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也无法发挥更积极的推广效果。
3.农技推广体系机制存在固化的问题
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化发展背景下,农民作为主体环节,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在农业建设和发展中还没能建立起完善的以农民为核心的推广观念,因此在当前的农业推广体系中仍然采用政府主导的工作方式。可以说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农民对于科技的需求十分迫切,但是当前由于很多获取技术的渠道受到了影响,所以很多先进的技术在推广环节中已经不再是最先进的和最科学的手段,甚至还有一些技术还没得到推广就需要被冷藏。通过对一问题的实际研究可以发现,这是因为当前在农业技术的推广环节中,有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存在,最终在推广成果上积极作用就无法得到更完善的发挥。
二、对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解决对策
1.强化对农业资金的投入,有效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
我国各级政府要适当加强对农业资金的投入,从而确保在工作中可以有效建设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基地。通过在示范园中对工作样板的建设,农业技术的相关技术推广工作人员也要对技术有着更有效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广大农民能对技术推广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和掌握,了解大概的示范效果,并且在这项工作中还应该适当引导农民进行学习,只有在此种背景下各项高新技术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对于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更多的热情也将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2.对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关注
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存在明显老龄化问题,并且年轻人为了获取更大的发展都纷纷选择离开农村,这就造成农村缺乏相应的劳动力,特别是先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更是十分欠缺,所以当前的农业推广工作主要面对的对象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这部分人群中不仅本身文化知识就相对比较低,同时在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的过程中,还应该按照农民的基本特征对推广模式进行选择和设计。此外,大多数农民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认识上还比较局限,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对于农业的长远发展并没有进行关注。所以在实际推广工作中也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农民的这一问题进行关注,确保农民对于这项工作的开展更大的配合。
3.对农业技术推广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
在近年来我国的发展和建设环节中,国家农业部门和相关机构也对农业推广工作有了更深刻的关注与重视,并在工作中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与改革,但是最终的改革效果却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在今后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就要更有效的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进行完善,确保对其创新理念进行提升,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技术发展中,注重农业工作的实践和总结。在此项工作的开展中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农业推广机制,进一步对每项分工进行明确,只有这样各个技术人员才能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更清楚的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用更为认真和负责的态度进行发展,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农业建设与经济发展中,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将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所以也将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和科技化的重要基础。但是,经过实际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在推广工作在近年来的发展并不乐观,所以这也要求我们在长时间的探索和摸索下进行创新和总结,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对农业推广体系进行完善,才能确保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大的帮助。希望在本文的研究下,广大农业工作人员对于这一问题也能有着更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范亦新.三明市清流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学学报,2017,45(5):90-95.
[2]王敏.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探讨[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26(5):220-220.
[3]高国庆.浅谈基层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7,39(21):168-169.
在技术领域内,研发技术涉及到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期间,并且也属于现代技术中的活跃因素。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农业发展步伐不能脱离开技术的有力支撑。在现代研发技术的扶持下,让农业机械生产的效率以及生产质量均具有显著程度提升,使得农业现代化建设加速进程。文章从大型农业机械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现状着手,探究现代研发技术应用于大型农业机械中的情况。
1大型农业机械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现状
(1)大型农业机械基本特征。①机械研发和制造技术密切的结合起农业技术。农业生产领域中,不管哪一类型机械,均为农业技术基础上并且依托于机械工程,通过不断改造以及升级、生产出能够满足特定农业技术的农业机械。所以,农业机械的重要特征之一即为同农业技术紧密地结合,同时可以继续发展。例如,当前在现代农业生产期间会常常应用到免耕播种机以及覆膜播种机和节水灌溉器等等,通过借助现代研发技术以及农业机械技术,在改革创新期间让农业机械发展更加先进和便捷。②存在明显时代特征。在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相继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让农业生产力水平获得显著的增强,也不断增加各种形式的现代化生产技术,并且大量推广了机械生产。农业机械经历了简易机械到现代化机械的发展过程,将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在良好改善生产条件基础上,施展出新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③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我国幅员辽阔,因地理差异性和历史的因素,使得农作物种植种类各不相同,所以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含量以及面对的应用对象不尽相同。辅助农业生产期间,机械功能各有千秋,基本上均是依照当地实际情况展开制造。(2)农业机械发展现状。较从前而言,我国的大型农业机械发展获得到显著程度进步,已经明显的增加了机械功能种类以及提升机械技术水平,并且可以适应国内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但是,同农业机械化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整体农业机械生产水平以及技术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核心技术方面相对缺少,而且设计期间缺少创新,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在信息产业相继发展的情况下,多数的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经运用计算机软件展开机械设计,并且利用图表和三维交互图综合的管理机械设备。一般应用到的软件为国产软件,在应用期间还存在不足问题。相关的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很多的农业机械制造企业设计农业机械过程中未充分发挥出计算机辅助设计功能,仅仅停留于图纸上面,所以导致农业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不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
2现代研发技术于大型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情况
为将柴油机排放量显著减少,采取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拥有了良好的成效。同时,在非道路机械应用领域中具有自身的工作特性,所以实施电控单体泵的技术方案。ECU电控单元即运算模块属于电控系统内部的核心内容,采集的参数诸多,主要具有油门控制以及柴油机转速、进气温度和压力、冷却水的温度以及油泵凸轮轴转速等等,通过进行科学的计算,提供给单体泵相关的指令,进而对于单体泵电磁阀的开闭速率进行良好的控制,达到在最佳时间范围内采取最佳的喷油量产生最优的燃烧效果,最终实现柴油机排放水平降低。
2.1在新型柴油机上应用到的新技术
第一,为减震平衡技术。四缸机可现配的前平衡轴,能够对于柴油机产生的振动现象进行最大程度抑制,同时也能够有效减少噪声问题;第二,内循环EGR控制技术。经实施机体内循环的控制,能够良好地混合一些进气以及废气,将燃烧室的氧气含量进行控制并减少,进而让燃烧可以具有柔和特点。而且通过实施定量的废气控制技术,能够显著减少NOx效果;第三,水冷EGR控制技术。处在高级别排放控制,是将水冷却装置设置于柴油机的外部废气再循环管路内,将再循环废气的温度进行控制以及谨防废气在进气道进入量过多,同时可以显著减少形成NOx率,并做到增加燃油的经济效益;第四,缩口燃烧室和运动匹配技术。在缩口燃烧室,可以形成极强进气紊流,获得到良好的空气跟燃油比例,进而实现彻底的燃烧。活塞环和缸套使用最新工艺展开良好的匹配,能够在降低摩擦的同时增强密封性,同时减少排放废气的量;第五,无压力室喷油器技术。为了将HC排放量进行显著的减少,同时保障EGR控制系统连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时刻保持在正常的运转中以提升工作的效率,应该对于传统喷油器压力室结构构建起的后燃进行良好改善。在进行实施获得优化后的无压力室喷油器后,可以做到喷油更加有效,同时断油也更加彻底,有效防止形成后燃问题,所以能够获得到更佳的燃油经济性;第六,四气门技术。此项技术的应用实践,将进气以及排气的流通面积进行加大,所以可以保障增强进气以及排气的效率。以经推杆驱动气门桥的举措,进行开闭气门,同时能够获得良好的喷油器中置效果,实现更均匀的喷油雾化以及更加彻底的燃烧,进而提升经济效益;第七,进气道优化技术。通过对进气道展开优化,可以形成更好的进气旋涡,让进气、燃料之间形成最好的混合状态,进而达到更理想的排放效果;第八,电控燃油喷射技术。应用实践的电控单体泵期间对于水温、转速以及油门和气温、进气的压力等等参数进行收集,严格依照柴油机实际工况所需,经ECU控制好喷油量、喷油定时、喷油压力,提升喷射油量准确率,使得柴油机能够于全部工作环节具有最优的排放效果以及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2.2电控柴油机在大型农业机械上的应用
在各大领域内已经甚为广泛的应用到电子系统,通过在大型农业机械内应用电控柴油机,可以获得人机分离的效果,并且实现卫星定位以及导航,所以于农业生产期间发挥的作用巨大。(1)为油门控制。其在驾驶室内进行安装,经线束连接于ECU,可以在ECU进行提供操作者的相关动力要求。例如驾驶室内的油门踏板跟拉线存在不当的调整,在调整幅度较大的情况下,会导致启动发动机以后产生较高的转速问题,电脑反馈减速至怠速运转引发不能加速。应该及时对变位器以及拉线位置进行检查,使其在能够调整的范围内部进行调整,进而降低故障的形成率。(2)为转速传感器。其安装于曲轴皮带轮端或者飞轮端部位,通过ECU对于当前的实际转速展开测量。转速传感器能够对于主电源实施控制,一旦传感器的固定螺母产生松散现象,就不会让传感器获得精确信号,继而产生不能够正常的启动情况。如果在螺母松动以后,产生了传感器移动到内部的现象,会磨坏传感器触头,让传感器处在短路和失灵状态下,产生发动机飞车问题。需要对于螺母的松紧状态实施严密的检查,要保障传感器接线头接触位置具备可靠的牢固性,降低故障问题的出现率。(3)为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和油泵凸轮轴转速传感器。前者于进气管部位进行安装,通过ECU实现合理测定现下进气温度以及压力。如果产生传感器松动螺母的问题,就会让所获数据丢失精准性,而且发动机也不能平稳正常运行。所以需要对螺母紧固状态展开检查,保障传感器接线头部位具备坚固的接触;后者于电控喷油泵泵置进行安装,通过ECU测量现下油泵转速。此时的转速为实际的二分之一,以及测得到的转速显示出发动机转速变化,因而对于发动机转速以及功率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即为测量结果的精准度。所以要经常性的对于螺母紧固状态进行检查,确保传感器接线部位紧固的接触。(4)泵端燃油温度传感器。其在电控喷油泵的泵端部位进行安置,通过ECU展开监测泵端的燃油温度。此油温可以对发动机的进油量多少产生影响,进而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产生一定的影响。鉴于此,也要密切关注螺母紧固状态并勤检查,保障传感器接线头处具备紧固的接触,谨防故障问题出现。此外,还有ECU电控单元。其安置于柴油机上或主机的驾驶室里面,经线束连接于柴油机各部位传感器、单级泵电磁阀,此部位连接端口是40芯标准的端口。(5)ECU同驾驶室仪表系统之间的连接。通过ECU的81芯标准端口经线束连接于驾驶室操控系统,包括油门控制、整车电源以及检测仪表等等。另外,RS232通讯串口能够连接于计算机、故障诊断仪RS232端口、CAN端口,展开检测工作以及诊断故障工作。特别是因严格标定了电控系统,所以在产生柴油机的故障情况下,ECU会把故障代码发送予监控系统。此外,在进气管部位进行安装进气压力以及温度传感器,通过ECU实施测定现下的进气压力以及温度。在传感器产生了松动情况下,就会导致测量获得数据丢失精确性,引发发动机不可以平稳的运行工作,所以,严密检查螺母是否处在紧固状态中以及传感器接线头有无牢固接触至关重要,可显著减少发生故障几率。
3结语
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若想获得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就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而且在现代研发技术的扶持下,也使得农业机械生产的效率、生产质量均具有显著程度提升,进而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鉴于此,未来发展中,要大力钻研并广泛地把现代研发技术应用在大型农业机械中,为农业发展获取更好的前景。
作者:杨小周 单位: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凌杰.液压技术在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J].南方农机,2017,(6):53-54.
[2]唐志飞.液压技术在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J].河北农机,2016,(7):46.
[3]宁云飞.现代制造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1):269.
[4]徐勇,李平安.现代制造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7):14-16.
[5]李晓明,齐忠军.现代制造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11):65-66.
[6]李士杰.现代研发技术在大型农业机械上的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4,(2):4-5.
[7]孙文兴.现代设计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3,(9):32.
农业转基因技术就是打破不同物种间天然杂交的屏障,将高产、抗胁迫、高营养品质等已知功能的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转移到目的农作物体内,使其在原有遗传基础上获得新的功能特性,来提高农作物的抗胁迫能力或某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从而获得新的农作物品种,进一步能满足人类的需要。自从首例转基因作物于1983年问世以来,近年来农作物转基因已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截止2014年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种植面积已达1.81亿hm2。目前转基因技术已渗透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如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抗病虫害等能力,对于农业转基因技术而言可以说已经进入以抢占技术制高点与经济增长点为目标的战略机遇期,已渗透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1转基因技术促进作物抗病虫害作用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抗病虫害基因再利用转基因技术导入到农作物的体内,使目的作物表现出相应的抗病虫害的特性。早在1901年就从染病的家蚕体液中分离出一种对部分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幼虫具有毒杀作用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即现在所说的Bt。Bt在芽胞形成过程中,可产生具有杀虫作用的晶体蛋白(即δ-内毒素,δ-endotoxins),将编码这种蛋白的基因转入农作物将对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多种昆虫的幼虫以及无脊椎动物有特异的毒杀作用,这是关于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的最早起源。目前采用转基因技术来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已延伸到了烟草、棉花及水稻当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如英国已将豇豆种子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即产物为胰蛋白酶抑制剂)转入烟草,通过引起多种昆虫消化不良,达到抗虫作用。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源于1986年美国将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转入烟草,从而使转基因烟草及其后代表现出对TMV的抗性。目前主要采用反义RNA技术或转基因技术使农作物获得抗病性,现已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克隆获得了多种与抗病的相关基因:如水稻矮缩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1]、抗黄萎病的枯萎几丁质酶基因[2],研究证实这些基因可直接或间接提高转基因系作物对病害胁迫的耐受性。
2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抗非生物胁迫作用
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盐碱、旱高温、低温等非生物胁迫。这些非生物胁迫会引起作物体内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如常表现为植物生长代谢的可逆性抑制,但严重时则会导致整株植物死亡。近年来我国在耐盐基因工程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已克隆到了山菠菜碱脱氢酶、脯氨酸合成酶等与耐盐相关的酶的基因,将这些基因转入作物体内,可提高植物细胞的渗透压,从而可增强作物的抗盐能力,目前通过遗传转化获得的耐盐转基因烟草、草莓和苜蓿等植物已进入田间试验阶段[3]。另外,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作物抗除草剂能力可直接节省通过化学方法来控制杂草的开支,据估计美国每年用在除草剂上的开支约为50亿美元。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推广一直以来都是转基因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全球已成功开发并商业化的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大豆、烟草、甜菜、棉花等,部分作物已开始大面积种植,如玉米、大豆、棉花等。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在1998~1999年间对全球转基因作物增长的贡献最大,占所有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69%。
3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遗传品质
优质农作物一直以来都是全人类追求的目标,转基因技术可以帮助人类将这一目标变为现实。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的遗传品质多数是将能合成特定产物的基因转入植物体内,使其种子或其他贮藏器官如块茎、块根等中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多糖化合物组成等得到改进。目前已发展了异源蛋白基因的转移和表达、同源蛋白基因的过量表达以及增加游离的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等改良作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如将高赖氨酸蛋白基因引入小麦能使其种子中蛋白质及其赖氨酸的比例都提高10%以上[4];将什曼原虫的蝶呤还原酶(PRT1)转入拟南芥和烟草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叶酸的含量[5];华中农大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已分别获得了延迟成熟的转基因番茄,储藏时间长达1~2个月,甚至80d以上[6],能降低番茄在运输、储藏时的经济损失;另外目前已获得富含叶酸、维生素C和高花青素的西红柿等。
4结语
综上所述,转基因技术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解决全球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由ISAAA的统计报告可知,至2012年通过种植转基因作物增加的农作物产量价值达982亿美元,节省土地1.087亿hm2,杀虫剂使用减少4.73亿kg,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7],所以众多学者发出“反转误国”之声。本文通过分析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运用发现,转基因技术在作物改良上已表现出比常规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势,的确能够为人类创造更多收益。不过目前关于转基因农作物是否对人体存在危害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此不能以偏概全对待转基因农作物。为了确保安全,可开发和应用安全标记基因以减少公众对抗性标记基因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的担扰;同时要进一步开发新技术尽可能减少转基因技术所存在的不如意的地方,如可采用叶绿体基因工程,该技术在安全、高效转基因方面有突出表现[8-9],能将外源基因准确、高效地插入。目前叶绿体转基因已在拟南芥[10]、烟草[11]、马铃薯[12]等作物中获得了成功。当然在做好安全工作的同时,要分类别对待转基因技术。对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优良遗传品质和农艺性状的、人类不需要直接食用的且已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可扩大;而对于需要直接食用的转基因作物则应当审慎监管,毕竟转基因作物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公众带来巨大收益和回报的同时,也有可能对生命安全存在着潜在危险。为了让全球农业种植者获得更大收益,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和推广就要在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支持下做到更透明可控,为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带来更大的福祉。
参考文献
[1]李胜,刘慧君,陈章良,等.水稻矮缩病毒外壳蛋白基因S8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J].微生物学报,2001,41(2):162-166.
[2]夏启玉,王宇光,孙建波,等.一株拮抗香蕉枯萎病的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几丁质酶基因信号肽的分泌活性分析[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30(9):24-30.
[3]魏玉清,许兴.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J].宁夏农林科技,2003(4):41-44.
[4]孙晓波,房瑞,余桂红,等.转高赖氨酸含量基因(Cflr)小麦植株的获得及种子中蛋白质和赖氨酸的含量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2010(16):1162-1169.
[5]鹿晔,刘晓宁,姜凌,等.过表达蝶呤还原酶PTR1基因促进植物叶酸合成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14):49-56.
[6]Herrera-EstrellaL,VandenBroeckG,MaenhantR,etal.Light-inducibleandchloroplast-associatedexpressionofachimaericgeneintroducedintoNicotianatobacumusingaTi-plasmidvector[J].Nature,1984,310:115-120.
[7]JamesC.Globalstatusofcommercializedbiotech/GMcrops:2012[J].InternationalServicefortheAcquisitionofAgri-biotechApplications,2013,ISAAABriefNo.44.
[8]StaubJM,CarciaB,GravesJG,etal.High-yieldproductionofahumantherapeuticproteinintobaccochloroplasts[J].NatBiotech,2000,18:333-338.
[9]黎昊雁,王玮.新一代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志,2003,23(6):22-26.
[10]SikdarSR,SerinoG,ChaudhuriS,MaligaP.Plastidtransformationinarabidopsisthaliana[J].PlantCellRep,1998,18:20-24.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出现的新事物,是一种新型的在农民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农村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它的出现、发展和壮大 给我国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我们现有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会员构成绝大多数是志趣相同并从事同行的农民,会长或副会长多由同行业生产能手或有文化的乡、村党员干部担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从事的生产项目涉及农、林、牧、副、渔、加工业等多个行业。现有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分为技术交流型、技术服务型、技术经济合作实体型三种类型。经费来源主要为会员自筹、入股、专业大户出资、企业出资赞助、开展有偿服务收取的技术指导费、技术咨询费和组织农产品外销的手续费、乡村基层组织给的少许补助等。
我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虽然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亟待加强和完善,但是实践证明,我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代表我县农村深化改革的趋势和方向,是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实现我县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有效形式,是我县在开展农村科普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它初步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技术、市场、信息共享服务,民受益为特征的技术经济合作组织格局。它对我县实施科教兴县、科教兴农、引导全县广大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将产生重大的作用。
一、通过典型示范引路,带动了支柱产业的发展。
我县的农村技专业术协会是以发展一种产品或一个行业为目标,是由骨干会员带头示范的,影响周围群众,不仅普及了科学技术,而且将同类行业户联合起来,共同开发某一产业,形成规模经营,进而成为支柱产业。如兴隆镇塘洞村的张有纪自主开发的北侗黑葡萄基地,波洲长塘坪村的大棚蔬菜基地获得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并辐射带动了周围的村民,对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产业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使众多村民户走上了致富路。
二、加速了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推广,使科技成果较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我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科技致富大户牵头,汇集了当地的技术经济能人,是农村新生产力的代表,他们与学会、科技院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使许多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得以较快地推广应用。有的农技协通过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向农民传授普及应用技术,比如,波洲长塘坪村的大棚蔬菜协会,成立初期有部分会员因不懂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特别是育苗的护理技术掌握不了,蔬菜的成功率很低,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该协会每年有针对性对会员举办多次培训班,或到田间地头,到菜农会员户中进行手把手培训,通过培训,普及科学种植技术,印发资料和教材使该协会会员蔬菜种植成功率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为联结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中介服务组织。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根据农户的需要和生产经营能力,首先从生产中的技术服务入手,逐渐向流通领域延伸,成为农户真正走向市场的组织代表。目前,我县的一些农技协已由单纯的技术服务型向产、供、销、加一条龙服务的技术经济合作实体型发展。比如波洲长塘坪村的大棚蔬菜协会,从栽种规范、种子的选购、肥料供应、技术指导到产品的销售一系列服务,使得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使会员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发展生产的热情高涨。
四、农技协促进了农户产业结构调整。
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加快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行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项新兴产业的出现成为一个协会新的生长点,协会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忧,争创效益”的方针。实践表明,在各农技协的带领下,广大农户观念大转变,彻底改变了“家家种粮油,户户小而全”的状况,全县一大批专业村、专业户、专业市场不断涌现。比如晏家乡的坝上村成为 “西瓜村”,地方收入得到了增强,农民收入得到了逐步增长。全县的“小康村”建设得到了加强。
五、农技协成为农户利益的代表。
农民单家独户经营除了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力量微弱外,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农户参加协会,共同的行业生产经营,共同的利益使农户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并通过协会这一组织得到体现。农户的合理要求和愿望通过协会向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反映和争取,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农户的正当权益。协会也成为同行业的农民之家。
六、推动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进行技术经济联合体的活动中,建立了互教互学、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共同富裕的新型农民关系。通过科学技术培训、科学示范和生产实践,不仅提高了会员的科技知识水平,增强了科技意识,而且更新了观念,有利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会员中许多人成为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的带头人。这些带头人把自己熟悉的各种农科技术无偿传授给当地群众,并在资金、项目、技术、种子市场销售等方面予以扶持。帮助当地群众靠种养致富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党和国家、为人民分忧,帮助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出力,充分体现了当代农村人的高尚品德。
存在问题
一、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缺乏应有的重视。
有的乡镇还未把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列入党政领导的议事日程,也没有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工作和发挥其作用纳入当地科教兴县、科教兴农的重要内容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农技协与党委、政府沟通不够,农技协的一些意见、建议和要求很难反映到政府的决策机关中。
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组织还不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服务功能还比较低。
目前我县大部分的村民委还没有农技协组织。已建立起来的农技协,层次也较低,具备产、供、销、加一体化服务功能的农技协数量很少,甚至已名存实亡。乡镇科协是负责对农技协指导协调服务工作的。但我县部分乡镇尚未建立科协组织,因而影响到农技协组织的健康发展。
三、各级科协组织对农技协的帮助指导不够。
目前,引导和扶持农技协的相关政策没有出台,许多部门对农技协在信贷以及农资、种苗等生产资料的供应及生产扶持方面缺乏有力支持,有的甚至人为设置障碍,采取歧视态度。各级科协能为农技协提供的包括市场信息、服务
工作的相当有限,各级科协因经费拮据,也无法开展积极有效的工作,致使一些必要的活动都无法正常开展。比如,组织农技协开展互相学习交流或组织对口参观考察等活动都无法开展,从而影响了农技协的发展与提高。
几点建议
一、要提高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认识,重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
农技协在实施科教兴县、科教兴农、建立农业强省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社会化服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予以大力支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以便更好地发挥这一组织的作用。
二、建立和健全农技协的管理法规,明确其合法地位,保障其合法权益。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制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管理法规,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客观条件也基本成熟。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管理法规,以明确各农技协的合法地位,保护其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规则积极引导农技协向技术经济联合实体型方向发展。
根据农技协的办会宗旨:民办、民管、民所有、民受益的原则和《科普法》中第六条规定:“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可以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应该大力支持和引导,尤其是要从税收、生产资料的采购供应,金融信贷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和引导,为巩固和发展农技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农技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并从中获得合理的收入以达到自我“造血”,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中经得起洗礼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充分发挥县科协对全县农技协组织的宏观管理作用。
对农业生产发展来说,农业技术是重要的内在动力因素。农业技术在提高产量、降低劳动力、提高生产率方面的显著作用毋庸置疑。如何使农业技术得到良好的应用,这就需要做好推广工作。在农业技术推广中,面对日新月异的推广格局,如何才能利用不同的形式与方法来提高推广的效率是值得引起足够关注与重视的问题。
一、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
农业技术的推广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提升了一个层次,而且在长期的农业技术推广中也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目前在农业领域已经运用的推广形式有国家农业体系的农业技术推广,商业性的农业技术推广等等,而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的普遍发展,使得信息与信息之间的传播速度更迅速,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推广方式。
1、国家农业体系技术推广
在农业技术推广上,以政府为主体的推广网络,其组织更加的齐全、覆盖更加的全面,更主要的是政府的行政组织能力是最强的,很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以政府为首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主要有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技站等隶属政府管辖的农业事业单位,但是由于政府所管理的工作过多,农业技术的推广主动性不足,工作细化程度低,再加上工作人员的工资与活动经费的匮乏,有的时候农业技术推广的目标与广大农户的利益会出现冲突,从而导致二者之间出现对立的现象。
2、项目专项的农业技术推广
由于受到地理区域的限制,很多的单位就会与当地的农业发展项目进行专项的合作,这样的一种推广模式是地方政府推动农业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当地政府指导农民生产的全新方法。由于农业项目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广,国家对于农田水利的投入也是非常大的,项目推广的特点就是其综合性极强,效果非常好,但是所参与的单位过多,形成了冗杂的现象,协调起来相对比较复杂。
3、商业性农业技术推广
以产品的销售和收购为目的的农业推广模式我们叫做商业性的农业技术推广,这一推广体系主要是发展单项的商品,对技术的传播与开发、市场的销售等都是由及其周密的安排的,而且商业性农业技术推广的对象主要限于商品产区之内的农户,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为生产某一商品而设立的,很多相对较为具体的技术问题都会随着说明书等形式传递到农户的手中,这种技术推广也不是完美的。比如它的区域性,再加上商业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时会过分的夸大产品的功能,如果想要做好这一推广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技术推广的管理和监督。
4、科研型农业技术推广
科研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主要是与和研究单位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紧密联系的,在科研部门有很多的研究人员会主动的寻找技术进行推广。这一推广模式是技术推广的重要来源,科研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特点是其技术层面非常成熟,不会担心出现技术失误的情况。因此科研型农业技术也受到了广大农户的信赖,但是这一技术模式也是有其缺点的,就是它的技术风险还是存在的,因此需要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
二、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法
1、深入村户
入村到户是人们常用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对于农业技术中那些以操作为主的技术,入村到户是最好的宣传方法,这种推广方法不仅可以让用户详细的了解农业技术,而且还能够真正的知晓技术的使用原理,其实在农业技术中有很多都是需要手把手的传授才可以进行使用的。
2、广告宣传
广告宣传包括电视、网络上的广告以及报纸、期刊上的农业技术广告,这些广告在农业新品种以及农药等物化技术上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广告,农作物的产量不可能迅速增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广告现场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就是说在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的时候还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广告宣传活动。
3、开展技术讲座
技术讲座也是比较常用的技术推广形式,技术型讲座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像电视广播平台,田间地头都可以作为讲座的基地,既可以组织人员进行集中式的培训,又可以小组之间进行培训,所有的培训都是以传播技术信息为主,这也是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的第一步,也就是说如果农户想要了解更多的农业技术,还需要先了解技术的相关信息。
4、试验、示范
试验、示范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因为农业技术的使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要想农民欣然接受,就应该做好风险的控制工作,但是受自然生产特点的影响,这种风险不可能完全控制。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做好试验、示范工作才是对农业技术使用安全的有效阐释,同时,它们也是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础。
5、印刷单宣传
我叫XXX,来自中国农业银行佛山分行,现任市场营销部团支部书记。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五四”这个属于我们青年的节日里代表模范团干发言。此刻,我的心情十分激动,百分欣喜,千分紧张,万分自豪。作为一家城乡并举、联通国际、功能齐备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一贯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坚持审慎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立足县域和城市两大市场,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着力打造“伴你成长”服务品牌,依托覆盖全国的分支机构、庞大的电子化网络和多元化的金融产品,致力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与广大客户共创价值、共同成长。作为一家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入国际、综合经营的大型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秉承“大行德广伴您成长”的服务理念,坚持审慎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立足城市和县域两大市场,充分发挥城乡联动优势,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依托庞大的分支机构、电子化网络和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不断朝着为最广大客户群体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现代化全能型银行的目标迈进。
弹指一挥间,我进入农行已有一年的时间。在担任团干的这段日子里,欢庆着集体取得的一个个奖项,为自己在其中的努力得到认可而感到骄傲。当然一路走来的过程并非总是这样一帆风顺,但正是在这样的实践中,让我学到了从未接触到的知识,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团干部必须用最大的热情对待工作,只有有了这种热情,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支部的各项工作中去,才能深切了解广大团员及团员干部心中之所想,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免不了碰上这样那样的挫折,关键是如何对待它。挫折和苦难并不是天然的财富和垫脚石。要从中得到财富和智慧,需要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坚如磐石的信念和经年累月的坚持。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才能实现自己的希望。在此,我代表市场营销部的团员和青年感谢公司的各位领导、同事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指导,代表模范团干感谢全体团员青年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是你们给予我们发挥潜能的舞台。
过去的一年,农业银行进一步强化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和责任,深入研究服务“三农”的有效方式与现实途径,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为依托、以农户为重点、以惠农卡为载体、以农户小额贷款为突破口、以县域事业部为组织保障,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具有农行特色的服务“三农”新路子。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农业银行积极应对,把支持国家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作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任务。在积极帮扶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农业银行牢固树立“绿色信贷”理念,扎实推进“绿色信贷”建设,以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要求作为信贷决策的重要标准,将环保理念与社会责任融入全行信贷政策和信贷文化。农业银行坚持以人为本,不把人员包袱推向社会,积极盘活人员存量、提升队伍素质。出色的社会责任表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
一是有一个好的班子。一个务实肯干的村级班子将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增添强劲动力。市村现任党支部书记,担任该村村支部书记35年来,为改变村子的落后面貌,不顾重病在身,几上东北学棚蔬菜技术,并带领17名党员干部自担风险先搞实验、做示范,成功地掌握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成为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创始人,改变了山东农业,引发了一场遍及全国的“绿色革命”,结束了我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在王乐义的身上体现了村支书实干的精神,对新技术的渴求和敢干、敢闯的魄力。
二是有一个好的氛围。老百姓始终是现代农业的参与者和主角。从89年到现在,市已发展了35万亩冬暖式蔬菜大棚,参与的老百姓占全市农业人口的80%左右。成功开创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百姓参与的发展模式。
三是有一个好的机制。潍坊完善的农业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潍坊既注重科技耕作、设施农业发展,更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形成了集种植、加工、供销于一体的运行机制。在潍坊,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数量多、分布广,让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流通有机结合,形成了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
四是有一个好的政策。发展现代农业不是朝夕之事,潍坊历届党委政府将现代农业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一张蓝图画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打造了以为中心的60万亩蔬菜种植区、以青州为中心的4万亩花卉种植区等。连续举办了十一届中国()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不仅为潍坊农产品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口碑,更为老百姓增收畅通了渠道、奠定了基础。
二、四点做法
学习归来,镇党委、政府主动找差距、理思路、添措施,充分发挥已有优势,运用潍坊好的经验做法,着力从四个方面全力推进万亩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是思路引。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找准现代农业发展路子。第一,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全力建好“万亩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吸引更多的外地优秀业主到投资发展。第二,用可持续的眼光发展农业。正确处理好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无害化农业。第三,用市场的手段推进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切实破解农产品的营销难题,减少中间成本,提高农户效益。
二是政府帮。镇党委、政府创新举措,切实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难题。第一,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利用“一事一议”的奖补政策,积极整合涉农项目,重点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水、电、路等问题。第二,结合“挂包帮”活动,有针对性的支持帮助部分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第三,全镇干部职工努力当好业主的“警察”、“保姆”,用服务与真情吸引业主。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自以来,党在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将农民的利益与上地密切结合起来,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体制解放了生产力,农业依靠科技进步,产量、质量效益大幅度提高,科技发展了农业生产力。
二十多年的农村经济发展证明,在农村政策稳定的大环境下,科技成为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农民依靠科技增收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轨迹来看,真正起到核心推动作用的是科技。我国属于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地资源十分稀缺、人均耕地少,因此只有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新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才能提高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不断增收。
(一)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是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客观的看,目前农民的素质是非常低的,以都善县为例,全县现有农业人口14万人,农村劳动力5.8万人,劳动力中初、高中毕业人数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72%,中专以上约2000人,占3.4%,其中绝大部分为县农广校毕业的学员。这个数字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也有很大差距,这种劳动力素质状况严重制约了都善县农业经济的发展。
都善县是一个传统的经济作物区,以种植葡萄、棉花、哈密瓜为主。近年来,随着石油开发,蔬菜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发展得很快,但是农业的科技含量很低,产量和品质都不尽人意。比如大部分瓜农哈密瓜种植前土壤不消毒,温室蔬菜只能种植油白菜、菠菜等耐寒品种,畜牧业大都是传统的养殖方式,棉花的模式栽培技术还不能大面积推广,葡萄的新技术运用得很少。以上等等说明,农民对科技的掌握和应用在认识和实践上距离农业的发展要求尚有很大差距。
农业的发展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必不可少的途径,而农民作为生产者其掌握科技的水平和能力又是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它应该是农业发展的原动力,而农民目前的整体素质又不能掌握过多、过深的科技知识特别是理论知识,因此根据农业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是一条切实有效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途径,农业实用技术有着实际、实用、实效的特点,易被农民接受,深受农民欢迎,容易取得成效,是现阶段农民技术培训和推广的最好方式。因此,农业的发展关键要提高劳动者素质,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推广。
(二)农村实用技术是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
农业农村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民致富手段有多种途径,但大农业是最有效的,也是农民增收最可靠的保证。都善作为农业大县,大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的很大比例要依靠农业。因此,农业的发展是农民致富的关键所在。目前,农民对农业实用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较差,农民的科技水平比较低,大多是凭着经验进行生产,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辩证的分析,这既是差距,也是潜力,都善县三大经济作物平均单产棉花85公斤,哈密瓜1.25吨,葡萄2.1吨,这种单产水平上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如果农民能掌握相关的实用技术并加以应用,能在原有的收入水平上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近几年,农民开辟了许多致富的渠道,如蔬菜、庭院经济、园艺、特种养殖,作为新的产业,农民缺乏的是技术,而又有许多农民因为没有技术而望而生畏,许多好的致富项目没有人去生产经营,如果大部分农民能掌握1一2门实用技术。他们增收的渠道会越来越多,那么农民致富奔小康就能得到强有力的保证。因此,大力发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是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民致富的迫切需求。
二、都善县目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现状、经验及成效
都善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由科委牵头,科协、农科所、农广校联合实施,乡镇配备科技副乡镇长负责此项工作,科委、科协主要是以“科技之冬”的形式利用冬天农闲时间进行培训,而农科所培训任务较少,主要是抽调人员进行讲课。农广校担负着较高层次的农民教育工作,是院校教育方式与农村实际的有效结合点,负责培养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新型农民。从近几年的农民培训工作来看,基本上是采取各种层次相结合围绕主要产业,
进行培训的方式,效果比较明显,全县60%以上的农民参加过技术培训,涌现了一批靠科技致富的农民,比如东巴扎乡的杨占才,93年搞了一个蔬菜温室,但由于技术缺乏,一直没见效益,94年,县科委请八一农学院的技术专家在都善县开设了数期蔬菜技术培训班,并多次现场进行指导,使杨占才掌握了温室的构造、保温及多种蔬菜的种植技术,当年就盈利15000元,95年他又贷款5万元,修建了5个温室,当年盈利达6万元左右,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大户和技术能手,多次获得地县、乡各级奖励。自治区领导也到他的温室参观过,杨占才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深感到科技的巨大效益。又出资送两个儿子到县农广校学习,象杨占才这样通过掌握实用技术而致富的在都善县还有不少,他们遍布蔬菜、棉花、哈密瓜、畜牧业的各个领域,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从近几年培训效果看,大部分真正掌握实用技术的农民都能通过所学的实用技术致富,农民将所掌握的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连他们自己都吃惊的经济效益,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与农民致富是成正比关系,工作开展得越好,范围越广,农民受教育面就越大,掌握的技术越多,依靠科技致富的农民也越多。
由于实用技术培训J二作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培训的内容不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棉花、葡萄、哈密瓜培训得多,其他项目少,满足不了农民开辟新的致富渠道的要求;二是培幼l}不能很好的与实际相结合,存在着脱离实际,不能针对性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培训时间安排上冬闲时间培训多,农忙时田间地头培训少,其实在田间地头的现场培训效果更好:四是培训后的跟踪指导少,不能很好的将培训效果加以巩固;五是各级党政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重视不够,这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工作,不易出成绩。因此,得不到重视。#p#分页标题#e#
三、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在农业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此项工作,结合都善县实际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这项工作。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求将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力量,改变由一名科技乡镇长抓培训_I二作的局面,从组织上保证工作的落实。同时要保证经费,县委、政府保证科普经费(年人均0.2元)的落实,并能切实将培训经费应用到位,乡镇要保证统筹费中科技培训费用的落实,做到领导和经费的两个到位。
(二)要大力开展科技致富典型的树立和宣传,让广大农民切实看到实用技术的实用性、实际性和实效性,提高农民学习实用技术的热情。
(三)要围绕都善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制定切合实际的年度培训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工作。
(四)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要有针对性,多征求农民的意见,根据农民的要求选题。
(五)要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这样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会取得好的效果。
一、国外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点与难点。系统总结各国和地区在此方面的主要经验,会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推动此项工作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
(一)通过立法和政策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鉴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对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及其所涉及面的广泛性、复杂性,制定一套全面、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保障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各国成功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通行做法。
1917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的《史密斯――休斯法案》规定,在公立学校中必须开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德国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规定,受训者必须经过正规的职业教育取得农业师傅证书才能获得农场经营权。之后其又颁布了《农业职业教育法》,依据联邦政府规定,各州政府也都相应制定了农业职业教育法规,并由州(县)政府农林食品部(局)负责组织协调实施。丹麦规定要买到30公顷以上的农用地,必须是通过基础教育、技术教育、管理教育三个阶段的学习后并取得绿皮证书者,有此绿证者还可以享受政府给予地价的10%的利息补助,并能获得欧洲共同市场有关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助。
(二)政府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的投入,在不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各种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国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直接拨款。如美国,政府出台的每一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案,几乎都有一部分内容规定配套专项经费的数额;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投入约占职业教育总经费的50%;新西兰大约70%的职教经费来自政府。二是通过政府促使企业投入。如法国法律规定企业完成各项缴税义务后必须承担至少两项支出:即按上一年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提取继续教育经费,用于本企业职工的在职职业培训;按上一年职工工资0.5%的比例缴纳“学习税”,用于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创建灵活、高效的农村职教体系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得益于其灵活多样的办学机制和办学的高效。灵活多样的办学体制体现在四个方面:多渠道办学;多层次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专业类型多样;学制灵活。高效的办学是农村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他们的做法主要归结为:第一,重市场需要。在英国,随着社会上游览船艇拥有者的不断增加,贝克赛尔农学院就利用农机化专业优势增设了游艇修理专业,将原来的牛舍改成了游艇修理实验室。斯帕索特农学院则根据市场调研开办了家政常识、庭院花卉、火鸡养育等培训班。在美国,佐治亚州布鲁克斯县的一所中学经过调查发现,由于当地缺少幼托机构,许多年轻的母亲不能出去工作,儿童又得不到应有的教养。于是开办了幼教师资培训班。第二,突出实践教学。在具体做法上,他们或是注意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如美国农业职业教育课程除教室活动外,还包括辅导学生家庭农场作业计划、农场机具活动、参观学习和参与美国未来农民会等实际操作训练或实践活动;或是强调教学方式的实践性,如英国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入学后多半实行“一年学院全日制,一年农场实践,一年学院全日制”的“夹心面包”式分段教学,保证足够的实践时间;或是坚持教学手段的实践性,如荷兰一些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就建有“实际操作及授课大厅”,厅内均围绕某一个专题安排先进新颖的仪器设备供学生操作。
(四)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学生报考农村职业技术
针对农业产业相对效益低,农村工作条件苦,一些学生不愿填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实际。不少国家纷纷制定相应政策,以调动学生选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积极性。如前苏联对报考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实行按中学毕业成绩择优录取的办法。凡在农村普通中学高年级时学过农业基础知识课程的学生,报考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机务人员专业时,可缩短其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期限。到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学生在校期间还可享受各种免费和优待(享受免费的伙食、成套制服和工作服、每月30~40卢布的助学金)。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生产单位参加生产实习时所得报酬可全部归己。而其他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只可得定额工资的50%。
二、国外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鉴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对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及其所涉及面的广泛性、复杂性,制定一套全面、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保障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各国成功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通行做法。借鉴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我国应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执法力度,配套出台详尽具体的实施办法,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依法发展之路。同时应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监督检查评估机制,定期对各级政府贯彻《职业教育法》的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有效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供资金支持
毫无疑问,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经费问题无论怎样强调也不为过。就我国目前而言,投入主体应由政府和受训人员组成。国外成功地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培训经费的充分保障。首先应不断增加各级财政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并明确投入用途。同时,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就目前而言,完全依靠政府投入在中国当今经济情况下是不可取和不可能的,应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个人合理分担的多元投入机制。
(三)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新体系
首先应扩大农村地方办学的自,充分利用农村各类学校及培训机构现有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资源。其次应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逐步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市场化、产业化,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再者应构建现代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形成升学与就业立交桥,沟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职前职后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内在联系,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办学,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会管理并能从事专业化生产的新农民。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337-02
当前,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3次浪潮。随着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智能感知芯片、移动嵌入式系统等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逐步拓宽,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和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为动、植物生活、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等环境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实现科学监测、科学种养,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1 姜堰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1.1 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具有良好的基础
一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目前,全市16个乡镇(区)所辖26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光纤有线电视网、互联网“村村通”,宽带覆盖率达到100%,计算机、电话、手机等信息工具逐步普及,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和有线广播已成为主要的信息网络。二是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已形成“市有信息中心、镇有信息服务站、村有信息服务点”的3级信息服务体系和“电脑有网站、电视有影像、电台有声音、电话有应答”的“四电合一”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1]。
1.2 农业物联网技术试点应用取得初步成效
物联网在高效设施栽培、畜禽养殖、大田作物精细栽培、农产品质量控制和可追溯体系的建立等方面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姜堰市在积极推进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新方式,积极研制引进信息新技术,推广信息化新成果,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工作。一是农业物联网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得到应用。2011年,市水乡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60多万元,建立了泰州市首个设施蔬菜农业物联网系统,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该系统通过传感设备实时采集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等数据,由技术专家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实现远程自动控制湿帘风机、侧窗、遮阳设备等。二是专家系统在大田作物生产管理上得到应用。2004—2010年,姜堰市农业信息中心与北京中科院合作研制开发了“绿色稻米生产管理智能化专家系统”。该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WEB技术、数据库技术,实现了规则库的规则全面与重点相结合、水稻生产中技术难点与普通管理技术相结合。该系统的研制与推广实现了全市信息技术在大田作物生产上的新突破,取得了新成效,目前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到6 666.67 hm2,实现增效10%左右。三是自动化节水灌溉技术在设施农业中得到应用。大伦绿色家园葡萄种植基地,采用现代化设施栽培方式种植优质葡萄,新建避雨保温联体双层钢架大棚14万m2,安装相应的滴灌配套设施500套,实现水、肥、药全自动化控制。四是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在养殖业上得到应用。江苏万维养猪场6幢1.3万m2标准猪舍,视频监控到每个猪舍、每头猪,实现猪场生产管理智能化。兴泰镇之春鸽业合作社建立了养殖、加工全过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生产管理信息化、远程化和自动化。溱湖龙虾养殖基地、恒隆生猪养殖场等规模基地都已建立养殖环境视频监控系统。养殖环境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全市规模养殖基地的管理水平,也为进一步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框架已经建立。2011年,姜堰市率先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该监测网实现了全市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农贸批发市场、“三品”生产企业(基地)等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联网和数据自动化统计汇总工作。监测网建成后,有效提升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能力,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全市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应用架设了框架[2]。
2 姜堰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物联网技术正在逐步被全社会认知、认可,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实现农业集约、高产、优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姜堰市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应用刚刚起步,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广大基层农户、企业负责人以及基层农技人员对物联网技术认识程度不够,有的还停留在模糊概念上,对物联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二是物联网产业基础薄弱,物联网技术研究力量不足,财政性产业研发和技术应用资金投入不足。全市虽有极个别IT企业能够实施物联网技术项目,但是不具备自我研发能力。三是缺少起点高、辐射面广、带动作用大的物联网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高效的综合管理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不够,物联网成熟技术的先行先试推广应用比较困难。四是基层专职从事信息化技术服务人员匮乏,尤其物联网技术等新型信息技术适用人才更加缺乏。五是物联网技术平台后期技术、硬件维护成本较高,设备更新速度较快,后续资金投入较大[3]。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
建设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也是推进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信息产业、科技、农口等涉及部门,要建立工作责任体系,明确相应的责任科室和业务机构,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分步分级实施,确保应用示范工程扎实推进。
3.2 落实资金保障
积极鼓励、支持互联网运行商参与实施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实行“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农业企业、种养基地引进物联网应用技术;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依靠外力、外智、外资共同建设全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4]。
3.3 开展典型示范
分行业选择基础条件优越、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规模种养基地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
3.4 普及物联网知识
加大农业物联网技术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形式、多手段宣传和普及农业物联网知识,积极营造物联网技术的浓厚氛围。
3.5 强化队伍建设
围绕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培养一批基层农业信息员和物联网技术队伍,指导和协调全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工作。
4 参考文献
[1] 李文清,郭宗良.物联网的成长与发展综述[J].网络与信息,20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