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安全发展城市创建

安全发展城市创建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安全发展城市创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安全发展城市创建

篇1

全面贯彻落实等中央、省、市、县领导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按照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农业行业创建工作为载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强化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把农业安全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点环节,提升农业企业安全本质,规范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安全生产能力,加快安全技术创新,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同时,把安全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健全安全发展监管体制,调整安全发展产业结构,提升人的安全生产素质,切实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和遏制事故发生。努力实现安全与质量、效益、速度相统一,实现“安全促进发展、发展提升安全”,确保我县人民群众平安幸福地享有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

二、工作要点

2014年,我县农业安全生产工作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文件规定和要求,以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农业行业创建工作为载体,以创建安全发展城市农业行业、持续开展畜禽养殖场安全标准化建设为重点,不断强化责任、强化落实、强化执行力,全力以赴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促进我县现代农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一)强化红线意识,着力落实各方安全生产工作责任。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法》、《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按照任务分工要求,各司其职,协同协作,扎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1、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全面部署,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将安全生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及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实施安全生产奖惩。

责任单位:局班子成员,局属各科室、股、站、所。

2、开展创建安全发展城市农业行业建设。按照把我县打造成为一个安全发展的城市、群众放心的城市,促进农业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的城市要求,开展创建安全发展城市农业行业建设,全县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生产经营单位2015年都要通过“市安全发展农业”考评验收,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好转。

责任单位:养殖中心,相关科室、股、站、所。

3、深入推进茶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按照市、县安委会和市农业局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茶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责任单位:种植业管理站,相关科室、股、站、所。

4、深入推进畜禽养殖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按照市、县安委会和市农业局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畜禽养殖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责任单位:养殖中心,相关科室、股、站、所。

5、切实做好动植物疫病防控。落实动植物疫病防控措施,确保全县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

责任单位:养殖中心,种植业管理站,相关科室、股、站、所。

6、切实做好防御自然灾害工作。做好灾前的预警、防灾抗灾技术指导、灾后技术指导和组织生产自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责任单位:养殖中心、种植业管理站,产发股、种子站,相关科室、股、站、所。

7、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做好农业“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全县不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事件。

责任单位:农安站,相关科室、股、站、所。

8、切实做好农村沼气使用安全工作。做好农村沼气池、沼气输送管道、沼气使用安全生产工作,定期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使用安全。

责任单位:区划办、沼气办,相关科室、股、站、所。

9、切实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监管工作。做好农业机械的证照管理、年检、道路交通安全、使用技术培训等各项监管工作,杜绝农机安全事故发生。

责任单位:农机站、监理站。

10、认真做好局本部安全工作。做好局各办公场所、实验室防火、防盗、用电等安全工作,定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责任单位:局办公室,相关科室、股、站、所。

(二)、强化宣传培训,着力提高各方安全生产意识。

大力宣传贯彻中央、省、市、县相关安全生产政策规定;严格按照县安委会文件要求,深入持续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发展城市宣传教育工作;扎实开展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结合农业科技下乡、放心农资下乡等活动,全面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农民技术员培训、农业干部继续教育等开展安全培训工作。

责任单位:科教股,相关科室、股、站、所。

(三)、强化科学监管,着力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农业行业。

严格按照创建工作方案和规划,狠抓责任落实,全面开展创建活动;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相关规定,对企业安全投入、隐患治理和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指导督促企业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农业行业工作,按时完成年度申报和考核工作,同时,强化日常监管,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升。

责任单位:局安办,相关科室、股、站、所。

篇2

创建文明城市,不在于发几个文件,不在于开几个会,也不在于喊几个口号,而在于社会全方位文明程度的提高。只有全社会动员起来,每个城市的市民群众都自觉地投身到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上至领导干部,下至每一个普通赏党员、群众,都经营着自己那文明的窗口,文明城市才会名副其实。具体到一个部门来说,执法部门要文明执法,热情服务;服务部门要周到细心,热情大方;商家要诚信经营,劳动致富;管理部门要严格管理,服务到位,不设障碍;教育部门要教育学生文明礼貌,诚实做人;每个市民对待外来人员要热情大方有问必答等等,这些看似都是小事,但却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大事来抓,不能光喊口号,要做扎扎实实地工作。首先是机关党员干部要起带头作用,倡导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爱护公物,做文明城市创建的模范。其次是教育部门要切实抓好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让中学生从小接受文明的熏陶;第三是出租车行业要规范,倡导文明服务,守法出租。因为出租车行业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监测线,有关部门应抓好这方面的教育。第四商家要诚信经营,文明经营,守法经营,不欺骗,不欺诈。第五是工厂、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第六是做父母的要率先垂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的作用至关重要,当父母在花园折一朵花,孩子就有可能以后折一百朵甚至上千朵,因此作为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让文明之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扎根。

篇3

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根据我局研究制定的活动方案,4月6日到4月30日,我局紧紧围绕“加强法治建设,争创全省法治城市”这一主题,结合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1、开展集中宣传活动。4月27日,我局组织政策法规科、监察支队、职业健康科等科室人员于在城南电信广场开展了一次集中宣传活动,宣传内容为《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六五”普法相关知识和创建全省首批法治城市的相关知识,接受群众咨询、举报和投诉。据统计,此次宣传共散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0人次。通过集中宣传,对于提高我市市民素质、提高群众法制意识、普及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知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市安全监管局局长黄永鸿、副局长王志军参加了集中宣传咨询活动。

篇4

已获命名的模范城市大部分聚集在中国东部省份,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环保意识强,创建活动卓有成效,江苏、山东、广东、浙江四个省份模范城市数量占全国的71%;中部地区自然禀赋不佳,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创建成功的模范城市数量较少,且一般都是产业基础较好的大城市,如成都、嘉峪关、克拉玛依等。模范城市的地域分布一是与经济实力相关,经济发达的城市有能力在环境建设、污染防治方面投入资金推动环保发展;二是与产业结构有关,重工业城市比低耗能低污染产业结构的城市创建难度更大;三是与自然条件有关,气候湿润、地势平坦、大气扩散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在创建过程中更有优势。

1.2目前正在创建城市的分布特征

全国目前还有近百个城市正在创建过程中,尚未获得命名,这些城市覆盖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部地区创模热情依旧踊跃,江苏、山东、浙江等省份创建城市数量在全国仍旧靠前;湖北、湖南、河南、山西等省份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支持下,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涌现出一大批积极创建的城市,如湖北的鄂州、咸宁、荆门、十堰,湖南的株洲、岳阳、怀化,河南的漯河、南阳、洛阳,山西的侯马、孝义、临汾、忻州,安徽的宣城、池州等城市;西部地区创模热情日益高涨,在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西宁、咸阳、拉萨、张掖、吴忠、遂宁、崇州、巴中、攀枝花以及贵阳、遵义等一大批城市迎难而上,正在全力开展创建活动,并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贵州、福建等省份以创建生态省为目标,出现全省多市同创局面。

1.3创模活动的分布格局

从各区域创模城市数量统计来看,创模活动的重心已经有所转移。华东和华南地区模范城市数量遥遥领先,但正在创建的城市数量领先优势已不明显。华北、西南等中西部地区创建热度提高。正在创建的城市与已获命名的模范城市相比,一是正在由东部向东西部转移,二是集聚性减弱,城市空间分布逐渐分散。这说明环保理念已经深入全国城市,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实力增强,有能力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创建活动。创模城市空间分布与中国城镇化格局密切相关。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构建以路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的“三横两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形成21个大城市群。从图7可看出,创模活动已全部覆盖中国21个大城市群。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政府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加强,能够意识到良好的环境质量给城市发展带来的活力,积极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作为平台推动城市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2创模主要经验

2.1环保优先,强化生态建设

模范城市发展秉持“环境优化增长”理念,积极发挥环境因素对经济发展促进的一面,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城市环境竞争力,腾出环境容量,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的城市“重规划”,如肇庆市通过制定地级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利用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格落实生态分区控制,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有的城市“重保护”,如桂林市为保护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漓江,严格控制漓江上游新污染源产生,对漓江支流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漓江水质处于良好状况;有的城市“重建设”,从无到有,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如惠州市,发挥自然优势大力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建成国家、省、市三级自然保护区3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12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9.6%。

2.2转型升级,促进协调发展

模范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天津滨海新区以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积极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天航空、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高附加值、消耗低、污染小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质高新化转变;富阳市根据城市产业基础,发展循环经济,造纸企业均以废纸为主要材料,每年节约木材2000余万立方米,形成了一整套循环发展的新模式;嘉峪关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展光电、光热等高效益、低污染清洁能源项目。

2.3攻坚克难,解决重点难题

模范城市自身情况不同,在创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也不同,模范城市针对自身特点和突出环境问题,集中力量开展治理。如长春市作为北方工业大市,大气污染严重状况由来已久,通过开展重点行业整治、燃煤锅炉治理、工业VOCs治理、机动车治理、扬尘综合整治、清洁能源推广和改造等措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庆市渝北区和北碚区以“截污控源、清除污物、生态恢复、水清达标”的综合治理思路,实施处理污水垃圾、取缔养殖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清除河道淤泥、清运堆积垃圾和修复生态环境等5700个子项目,全面改善次级河流水质。

2.4管理创新,提高环保能力

通过创模,城市不断加大环保能力建设,探索环保管理新方法,完善环保监管网络,环境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网格化、效能化”发展。如常熟市通过建设工业污染源远程监控系统、重点企业IC卡总量控制系统、环境质量预警监控系统等,逐步实现由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精细化管理转变;东营市采取人机结合、以机为主、生物辅助的环境监控模式,建设集数字化、视频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环境信息监管平台,实现信息采集、存储管理、污染源控制和环境决策的统一管理。

3建议

(1)党的十提出美丽中国的愿景,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城市应以创模为平台,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起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在创模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将环境优先理念贯穿于政府决策全过程,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创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促使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有机融合。

(2)环境安全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生命线,一旦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或者有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将被取消。无论是创模城市还是持续改进的模范城市,都应将环境安全置于首位。调整城市布局,消除布局性风险。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切实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加强危险废物、重金属和危险化学品的全过程监管,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城市安全。

(3)创模的核心任务是营造良好的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创模指标体系的核心,也正是很多城市环保工作的难点。城市应找准环境短板,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的原因往往较为多元,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多管齐下,努力解决直接影响群众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并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重点解决好噪声、生活垃圾、施工扬尘、河道污染、机动车尾气、餐饮业油烟等群众密切关心的环境问题,通过创模提升城市整体品质。

(4)创模是一项没有止境的工作,已获命名的城市需要持续改善,尚未命名的城市需要根据差距长期投入长期推进。城市要将创模各环节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持续解决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尤其是环境质量等指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善,需要城市长期扎实工作才能稳步推进,对于工业污染防治等薄弱环节,需要创新环境管理方法,加强环境监管。同时创建过程要有前瞻性,不仅要考虑到当前迫切解决的环境问题,更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发展速度,预测到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提前预防提前解决。

篇5

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当下社会经济迅速进步的过程当中,数字城市蜂拥而至的一个关键性时期,确切同时明确的定位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创建任务,深入了解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创建策略革新是城市创建的一个关键性的方面。

1 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创建任务 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创建的主要任务, 是运用当下先进的计算机科学科学技术、网络科学技术及GIS 科学技术, 创建整个城市区域内的准确、动态、高效的共享型空间数据库。进而为城市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基于空间方位的运用服务,致使其变为整个城市每一个行业信息系统的空间定位基础。不单单能够满足整个城市国土资源管理的需求,而且还要为整个城市的规划、管理和社会各行业提供当前趋势下的地理空间数据。良好的满足城市规划、创建、管理、服务及将来整体发展的需求。

1.1 改变测绘产品的保存方式, 保持数据的现势性 随着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 原有的测绘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工作 的需要, 许多单位迫切需要数字地形图资料, 并且测绘生产方式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产和提供数字资料是大势所趋。同时还要对测绘资料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 提高数据生产、维护和服务的效率, 保证数据的质量和现势性。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对数据更新的速度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数据库的创建, 改进数据更新的方法, 提高数据更新速度, 从而缩短更新周期, 通过完成数据库的构建,形成良好的数据管理、更新、维护机制, 并实现基于数据库制作地图产品, 逐步建立起空间数据的共享机制和分发服务体系。进而实现城市信息资源按照地理空间位置的整合和共享。

1.2 建立标准、共享和安全的地理空间数据库 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创建需要巨大的投入, 牵涉到城市的各行各业,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各相关部门的应用是建立在城市公共的空间地理定位的基础上, 它们对现势性的地理空间数据的要求非常迫切, 因此, 我们力争建立一个标准统一、高度共享和安全 的地理空间数据库, 为全市规划、管理和社会各行各业提供完善、优质和高效的地理空间数据。

1.3 推动全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通过数据库的创建, 不仅能为全市各部门提供高质量、准确和现势性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 充分发挥其在城市规划、创建、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而且系统的成功必将起到巨大的示范作用, 推动其他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创建, 为数字城市的创建尽微薄之力。

2 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关键问题

2.1 数据标准和规范 数据标准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标准化作保证,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将无法建立。同时数据的标准化问题还是制约数字城市创建进程的瓶颈。如何统一规范和创建数据库以保持其信息共享, 加速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非常突出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在深入调查各城市GIS的创建情况下, 在充分采纳、吸收、参考已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规范与规程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外标准规范的基础上, 根据城市数据生产、管理和应用的特点, 制定比较完善的产品标准、工程标准和服务标准, 以促进城市空间数据的生产、更新、管理、分发与应用服务, 加速城市地理信息产业化和数字城市创建的进程。

2.2 空间数据转换 由于全市创建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 须采用的现有地形图和管线图, 其数据格式是AutoCAD 文件格式, 为建立满足GIS 要求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必须解决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空间数据转换既是GIS 数据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GIS 科学技术的难题之一。由于空间数据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空间定位信息( 实体的结构) 、空间拓扑关系和特征属性数据, 以及不同GIS系统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不完全相同, 甚至完全不同, 因此, 在空间数据转换的过程中, 保证上述三个方面的数据不丢失, 或者基本不丢失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情况下, 空间信息能够完整的进行转换, 而拓扑关系和属性信息, 当系统的数据结构不同时则容易丢失。例如MapInfo 软件等没有拓扑关系, 在空间数据的变换过程中拓扑信息容易会丢失。对于属性数据, 大部分GIS系统都能完整地进行转换, 但许多早期版本的AutoCAD 软件的外部数据交换文件DXF 则不含有属性数据, 此时应利用其他手段来解决属性数据的交换。

2.3 空间数据管理 由于空间数据不同于一般的事务数据, 不能简单地用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进行存储和管理。同时,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必须满足各方面的数据需求, 其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的用图方式和测绘生产的组织和科学技术模式。所以宜采用适合管理测绘资料海量数据、具有强大的数据表达和编辑能力的GIS 平台, 在建立合理的数据模型的基础上, 要求实现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公开化、稳定和可交换, 满足工程科学技术要求, 符合软件科学技术的发展。

2.4 元数据 元数据( metadata) 是关于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信息 。元数据是一种数据共享机制, 通过它可以实现数据的透明访问[ 6]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 社会各行各业对详实、准确的各种数据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以及数据库的普及应用, 用户对不同数据的需求, 要求数据库的内容、格式、说明等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以利于数据的交换、更新、检索、数据集成以及数据的二次开发利用等, 这一切都离不开元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有效生产和利用, 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它特性等元数据信息变得尤为重要, 成为信息资源有效管理、利用和共享的重要手段。

2.5 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 地理信息共享(数据共享) , 深受信息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 包括遥感科学技术、GPS 科学技术、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网络科学技术) 、相关的标准化研究及其各种法规保障制度的制约。测绘部门多年来生产了大量的地理信息资料, 它们在社会经济创建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公益性、基础性的作用, 但要在更深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应用, 就必须实现数据的共享,还需要政府及各行业的通力合作。实现数据共享, 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地理空间信息政府协调机制的建立, 充分发挥测绘部门的作用, 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 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交换数据, 另一方面要制度共享的法规政策, 明确规定知识产权的保护、用户的权利义务、如何有偿使用等问题。数据共享还涉及到数据的安全问题,数据在使用过程中, 为保证数据的安全, 必须采用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从科学技术上解决数据安全问题, 主要考虑在数据使用和更新时要保持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保护数据库免受非授权的泄露、更改和破坏, 另外还要注意网络安全, 防止计算机病毒。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性, 一般通过设置密码、利用用户登记表等方式来保证。

2.6 数据更新 建库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运用是所准求的标准,数据的革新频率关乎到整个体系的生命力状况,假设系统的数据不具有当前趋势的特点,那么将很难成为数据运用部门提供服务。所以,一定要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有力的将数据的革新周期变短,确保数据是当前形势的展现,能够更好的为社会的各个行业提供有利的服务。

3 结论 伴随着社会经济多方面的不断进步,城市的发展在时刻的发生着改变,与此同时,伴随着数字城市的创新的提出,数字城市的创建逐步变为城市经济科学技术进步的追求和必然趋势。

篇6

初春的晋城,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极目远眺,蓝天白云与绿树繁花相映成趣,漫步街头,干净整洁的街衢与笑容可掬的人流和谐共融,宛如置身于一幅美妙的画卷中。这座闪耀着历史荣光、具有开放胸襟和现代化气息的城市,这座如梦似幻般的城市,正迈着铿锵有力的脚步朝着国家卫生城市目标进发!

位于太行山脉南麓的晋城,是一座建市不足25年的年轻城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222万晋城人民在共和国千分之一的土地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8年生产总值达到520亿元,财政总收入113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80元,各项指标均高于省内其它同等规模的城市。

晋城还先后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世界投资中国中小魅力城市、中国吸引华商投资最佳城市等称号,经济实力雄厚,社会事业进步,人民生活幸福,已经成为太行山上一座颇具特色的魅力城市。

近年来,晋城市委、市政府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着力打造宜居城市,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经济发展减速的当前,不仅没有停止或减缓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工作步伐,而是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加快创卫工作步伐。

就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晋城市市长王茂设。

记者:当前经济形势严峻,晋城市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王茂设:我们晋城有着光荣的爱国卫生传统,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东四义村就成为全国爱国卫生工作的典范,荣获亲笔题词的奖旗和亲手颁发的奖状,1982年、2007年,全国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现场会又先后在晋城召开,我们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也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顺应群众需求、提高健康水平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生活环境、食品安全、饮水卫生、病媒生物防制等领域出现问题,就会诱发疾病,影响群众身体健康。我们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就是要以更完善的卫生设施,更优良的公共服务,更规范的城市管理,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也是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的需要。通过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能够带动我市环境保护、城市绿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能够促进公共场所、单位社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卫生面貌进一步改善,从根本上治理城市脏乱差,有效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还是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经济形势严峻,社会投资增幅回落,我们现在大张旗鼓地创卫,就是要创建一个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管理规范的良好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投资者来晋城开发项目、投资兴业,拉动晋城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记者:国家卫生城市标准非常高,要求非常严,晋城市是如何组织开展创卫工作的?

王茂设: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结合晋城实际,我们主要从环境清洁工程、蓝天碧水工程、绿化美化工程和食品安全“四大工程”抓起,全方位地提高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水平。

首先,我们强力推进“环境清洁工程”,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卫体制改革和卫生整治力度,完善城市整体服务功能。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统一配置了街头果皮箱、小区垃圾筒、社区垃圾收集池和中转站,兴建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填埋场,城市环卫设施成龙配套,功能齐全;在道路建设方面,我们在巩固主要街道硬化率和完好率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旧城10条街道修补工程,文昌街、红星街等八条街道人行道整修工程,完成了白水街、前进路开通延伸工程和连南路、平安街等多条城乡道路改造工程,市区道路的硬化率、完好率不断提高;在河道治理方面,以百丽园、西秀园靓丽精品工程为样板,彻底改造城市河道,再造城市景观。

为有效提高并长效保持市区环卫作业质量,我们出台了《深化环卫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再次推进环卫体制改革,通过公开拍卖环卫作业服务经营权,拓宽了投资渠道,建立起符合环卫事业发展规律的运营机制,形成了运营有序、管理规范、充满活力的环卫作业市场;还建立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环卫监督网络,健全了依法行政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与社会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严格奖惩,长效保持了市区环卫作业质量,得到市区居民的充分肯定。

同时,我们还集中力量开展市区旱厕集中整治行动,分类、分批对市区公用、户用旱厕和机关单位旱厕进行改造;兴建废旧物品集散地,引导市区废品收购站向城外流转;组织开展机关单位卫生整治,倡导卫生单位、绿色企业和生态小区创建;持续加大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积存垃圾清除、卫生死角清理、小广告治理等卫生整治工作力度,使市容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其次,我们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工程,不断加大环保工作力度,改善城市环境。

政府先后投资6亿多元实施煤层气综合利用工程,在全市五大区域、3万户居民中进行了煤层气入户改造工程,降低燃煤使用率;投资6000多万元对市区的128台锅炉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对市区15家重点污染企业实施关停搬迁改造,逐步关停周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对500多辆尾气排放不合格汽车进行了集中整治。

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提高环保准入门槛,限制新上涉水项目,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还加快了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标准化建设,鼓励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积极推广商业、民用节能技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2008年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347天,市区综合污染指数下降2.01,空气质量在全省首家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行列。

第三,全面实施“绿化美化工程”,不断加大城市绿化力度,提高城市宜居指数。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道路绿化建设,按照“因路建绿,因景配绿,一街一景,各具特色”的原则,采用高低错落有致,乔灌花草结合的立体绿化手法,初步建成了“九纵十横”的街道绿化体系,共完成街道绿化28条,栽植大树3.7万株,营造绿地62.4万平方米,街道绿化率达到98%,市区主干道绿化带占道路总用地面积比例达到了26.3%。

同时,先后完成了城市东、南出入口景观绿化工程,泽州公园、赵树理公园一期改造工程,完善和提升了七星广场、迎宾游园等六个广场游园和凤台街、泽州路等六条道路的景观绿化效果,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150亩,使我市城市绿地率达到43.2%,绿化覆盖率达到45.3 %,人均公共绿化面积增加到15.5平方米。

第四,我们着力实施“食品安全”工程,不断加大食品安全整治力度,保障群众饮食安全。

晋城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把食品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我们按照“游商进市场、市场入小区”的方式,兴建小区市场,扩容集贸市场,堵疏结合,逐步取缔马路市场;采取定标准、定任务、定时间、定责任、定处罚等“五定”措施,全面加强集贸市场经营的监督管理;集中力量,高频次巡查市区“五小门店”和小餐饮店,严厉惩处违法经营、占道经营问题,加强健康培训,完善卫生设施,规范卫生管理,使市民食品安全保障程度不断提高。

记者:目前晋城市的创卫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准备怎么做?

篇7

消灭"四害" 为人民健康服务

共建最佳人居,共享绿色生态

管住脏 乱 差,留下真 善 美

全民动员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

整洁家园 人人有责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卫生

创建卫生城市 造福**人民

人人参与创建  共建美好家园

用餐要安全 餐具消毒是关键

关注食品安全 维护健康权益

讲究食品卫生 保障身体健康

**人民齐参与 共创省级卫生城

综合整治环境卫生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

优化发展环境 争创省级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

创造优美环境 营造优良秩序

树立健康意识 宣传健康知识

倡导健康行为 建设健康环境

根除陋习 树立新风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双创事关你我他 环境卫生靠大家

从我做起 争当双创先锋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 构建整洁 有序 和-谐的人居环境

争创省级卫生城市 倡导健康 科学 文明的生活方式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 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 人人参与 人人受益

人人关心双创 人人支持双创 人人参与双创

人人有享受良好环境卫生的权利

人人有维护和改善环境卫生的义务

人人动手参与创建 个个争当双创先锋

双创从我做起 从家庭做起 从现在做起

建卫生城市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创美好生活需你我共同的奉献

聚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

凝心聚力,加快发展,争创国家卫生城市!

你我多一份自觉,城市多一份清洁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

坚定信心 加大力度 创建省卫 志在必得

全民参与 创建省卫 互相赶超 狠抓落实

双创要一件一件抓 一天一天干

用我们的双手扮靓城市 靠大家的呵护永保魅力

创卫 重在行动 贵在坚持

人人讲卫生 时时讲卫生 处处讲卫生

把道路让出来 把垃圾装起来 把门面包起来

增强卫生意识 养成卫生习惯 提高建康水平

争创卫生城市建设美好家园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营造健康美好家园

篇8

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意义

1、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创建工作,能够逐步完善城市的绿地系统,让人民群众拥有树荫环抱、绿茵遍地的绿色空间,能够创造更优的人居环境,满足人们游憩、锻炼、娱乐、社交活动的需求。

2、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有利于加强城市环境保护。通过创建工作,有利于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落到实处,建立起城市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有利于保护蓝天碧水绿地,为城市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

3、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可以增加城市的人文景观。通过创建工作,在营造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着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城市的人文意识与审美价值,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

4、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有利于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通过创建工作,能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树立良好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缺少科学的规划和完善的制度

许多城市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存在盲目性,在没有进行科学规划的情况下仓促开展创建工作,缺乏科学系统地建设思路,规划编制人员技术水平参次不齐、规划编制质量不高、规划的指导缺少科学性。在创建工作中,相关制度不完善,缺少相应的管理办法,没有明确城市绿线、蓝线、紫线,使园林绿化工作无章可守、无律可循。

(二)创建工作方向存在偏差

一是模式样板化,照搬其他城市模式,缺乏地区自身历史、文化底蕴,形成千城一面;二是物种单一化,忽视园林植物的功能性,追求大树古树,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不能做到功能性、景观性、文化性、生态性的有机统一;三是片面追求大景观、大绿地,忽视城市街巷、住宅、边角的高效利用。

(三)城市绿化基础薄弱

许多城市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常面对城市绿化基础差,主要体现在科研、技术推广和林木优良种苗不适应园林绿化发展的需要;城市绿化面积较少,绿地量严重不足,绿地分布不均衡;园林绿化基础设施不适应园林绿化发展的要求。

(四)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滞后

重建设、轻管理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园林绿化生态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体现需要较长的时间,对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技术水平不高,没有先进的养护技术,养护方法比较单一,缺少专业的养护人员,园林植物以修剪为主,缺乏有效的护理,甚至出现错误的养护方式;缺少足够的养护管理经费,由于园林植物成本较高、效果明显,园林创建工作资金多向建设方面倾斜,养护资金则较为缩减。

三、科学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几点措施

(一)加强规划建设,完善制度建设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规划是前提,科学的规划手段,指导城市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的合理布局,确保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制度是保障,完善的制度建设,有利于明确工作方向,形成全体合力,保证创建工作的延续性。

(二)结合城市特点,创建有区域特色的园林城市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要准确地把握功能定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根据区域功能需求合理选配植物种类,满足城市不同区域的卫生、安全、防灾、环保需求,实现园林节约化。在绿化建设过程中,要把建筑小品、城市雕塑作为重要内容,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融合,赋予绿地建设人性化的内容,丰富城市绿化的韵味和品味,凸显园林文化性。以乔、灌、花、果、草、药和苗圃基地相结合的绿化理念,加强物种多样性,形成错落有致绿色系统,充分利用街心公园、厂区庭院、站台、停车场等,打造立体化园林。

(三)加强城市基础建设,提高科研水平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城市公园数量、合理布置绿地分布,结合旧城改造、沿湖河路沟治理、棚户区改造、污水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置、湿地保护等,通过拆违建绿、拆墙透绿,以公园为骨干、街道为脉络、社区为支撑、周边为屏障,营造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通过等,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加强科研投入,形成绿化研究、植物栽培、引种驯化、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园林科研基地,提高移栽成活率,推广使用绿化节水技术,降低城市绿化养护成本,为园林绿化提供先进的技术保障。

(四)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宣传力度

全面提升绿地养护管理,实现园林精细化管理,打造园林养护精品绿地、精品绿化带。多渠道筹措资金,更新草坪、花灌木和乔木,保持良好的园容园貌。花药结合,引进培育药用花卉优良品种,提升花卉苗木的药用经济效益。开展绿地认养、认管活动和对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绿化的督导,提升城区绿化环境质量。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氛围,灵活采取竞赛、展览、植树等活动,树立市民绿化美化人人有责的理念,提高市民护绿意识。

四、结语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人类对生存环境认识上的突破,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综合的、长期的的过程,是大势所趋。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不能局限于绿化建设,而是以长远的眼光,把历史景观保护、水环境治理及城市功能完善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着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建成“地净、路畅、水秀、天蓝、林拥城”的宜居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 杨允菲,祝廷成.《植物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篇9

2012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气象局领导下,在区文明办指导下,积极参加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思想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我局对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成员有办公室主任,侧重于局机关氛围营造和环境改善;业务服务股长徐进亚,侧重于气球施放社会管理;防雷中心主任,侧重于“窗口”行政审批服务;气象台长,侧重于气象服务。

2、认真制定规划,明确创建要求

我局认真研究制定了创建工作规划,具体分三个阶段,一是思想发动,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充分认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意义、目的、内容和要求;二是查找差距阶段,组织干部职工联系本部门、本单位和本人实际,查找文明创建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三是整改提高阶段,针对文明创建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认真制定措施,切实抓好整改,努力巩固省文明行业创建成果。

3、开展各类活动,深化创建效果

我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各类活动,不断深化文明创建效果。一是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了“市十大不文明行为问卷调查”;二是参加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知识竞赛;三是参加了“文明网络、幸福”网络文字竞赛;四是参加了撰写党员箴言和红色短信活动;五是参加了文明交通劝导活动,组织职工上街执勤;六是开展了“科学发展争一流”和争创“101%服务窗口”活动。通过开展上述活动,使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了文明意识,加深了对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重要意义的领会和理解。

4、搞好综合治理,改善机关环境

我局对局机关大院进行了综合治理,一是更新了老化的高压杆线,确保用电安全;二是更新了大门,安装了电动伸缩门,确保单位内部安全;三是搞好卫生保洁,确保整洁有序,环境卫生。

二、2013年创建计划

2013年,我局将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精神为指导,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组织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进一步巩固省级文明行业创建成果。

1、认真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精神,进一步增强文明创建意识。

篇10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全市工作的大局,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过去一年里,我市创的卫生工作认真落实阶段任务,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总体上看,市民文明卫生素质明显提高,市容市貌明显改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卫生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各项工作都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市的创卫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历史延续下来的,有的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对此,我们要认真分析,正确对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随着国家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随着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我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我们要从全市工作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对创卫工作的认识,努力推动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1、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工矿基地型城市所特有的基础设施建欠帐多、环境污染压力大等问题比较突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把白银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行动。

2、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实现白银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特别是“十五”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市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市民教育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明显的进步。但在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市民素质偏低、环境质量不高、生态结构脆弱等问题。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加快推进多元支柱产业发展,都对城市管理、环境建设及市民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面貌,使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环境改善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相符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必将对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面貌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对我市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国家卫生城市品牌,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实力,是一个地方最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标志之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辐射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靠抓手。我们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环境质量、改善城市面貌的过程,更是一个向世人展示白银、宣传白银、提升白银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过程。通过创建活动,白银必将树立起开放融洽、文明和谐的形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市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4、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凝练白银特色文化的基础工程。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品格的象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不仅包括了创建整洁的生活环境,也包括了创建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提高市民素质、发展城市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白银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通过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能够强化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地提高广大市民素质;能够在群众中形成崇尚文明、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形成团结拼搏、勇于争先的奋斗精神;形成荣辱分明、和谐愉悦的社会氛围,从而为凝练白银特色文化、塑造白银人文精神奠定良好基础。全市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进一步认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对于白银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信心,真抓实干,不断开创我市创卫工作的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推进创卫工作向纵深发展

稳步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紧紧围绕影响城市卫生的突出问题开展工作,努力在一些重点环节上取得新突破。

一要全力推进市民文明卫生素质教育。市民的城市意识、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行为习惯,是影响城市卫生和城市形象的主要因素。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需要广大群众积极而广泛的参与。因此,在创卫工作的全过程,必须始终抓好对市民的教育。要把市民文明、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强化,作为宣传思想工作和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去年,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市民素质教育月”活动,通过加强宣传、展开评论、组织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今后,还要继续抓好这方面的工作。抓市民文明卫生素质教育,重点要抓好对“单位人”的教育。所有的“单位人”既是社会的主要群体,也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人群,在他们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对于全社会文明卫生素质的提高、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各单位的相关工作抓好了,创卫工作的整体进程就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市创卫办在今年的工作安排中,提出了这个思路,我认为很好。要利用单位这个平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通过深入反复地抓单位卫生建设和卫生教育,用“单位文化”影响和规范人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在我们的一些单位里,至今仍然存在着环境卫生不好、办公室脏乱不堪、厕所又脏又臭、楼内到处乱扔烟头垃圾等不良现象。这样的单位环境里走出去的人,让他讲究公共卫生,怎么可能呢?因此,结合开展文明单位、卫生单位创建活动,结合落实卫生清洁月、周、日制度,有关部门要加强检查督促,认真抓好教育、干预工作,把工作的重点放到以单位为细胞提高卫生质量上,通过提高“单位人”的整体素质,带动全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和卫生质量的提高。

二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市容管理。市容是一个城市的脸面,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也代表城市的管理水平。一个市容市貌脏、乱、差的城市,首先让人想到的,是政府的管理能力差,政府的工作作风差。应该说,现在我们城市的沿街建筑、道路、公用设施等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也有专人负责清扫、保洁,具备了搞好卫生的基本条件。但之所以还经常出现卫生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清扫保洁不及时、不认真和监督不力。一方面,因为市容监督执法不到位,使乱扔垃圾、乱泼污水、乱丢烟头、随地吐痰、乱挂杂物的现象得不到及时制止和处罚;另一方面,各经营单位的审批机构,没有负起对这些经营单位在卫生制度建立和执行、卫生设施配备和使用方面的监管责任,致使不少经营单位内部卫生状况差、室外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还很普遍。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沿街厕所、垃圾箱等设施的配置还不能有效覆盖所有城区街道,一些卫生设施的日常清洁和破损后的维护,也做得不到位,成为卫生死角。市区内还存在着废品收购站、洗车场等经营单位占道经营的问题,也还随处可见违章广告,这些都对市容卫生造成了不良影响。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区政府、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履行好各自的管理职能,把职责划分得更细一点,把措施制定得更实一点,要从市容管理的细节处多找问题,多想办法,各方协调,齐抓共管,努力使城市卫生面貌有一个大的改观。

三要加大力度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核心内容是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服务功能。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着眼又好又快发展,认真实施“四大民心工程”,在饮用清洁水、使用清洁能源、实行集中供热、城市道路网建设、开发建设广场、建设城市水体、城市立体绿化、生态园建设、食品安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重点污染源治理、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方面,都制定了规划,提出了要求。落实这些规划和要求,是我们推进城市经济转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和保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抓住进入国家资源枯竭转型城市的良机,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争取和引进项目,多方筹措资金,把这些方面的项目落实好、建设好。建设、城管、公安、卫生、工商、市场管理等部门,要结合日常卫生管理工作,加快相关设施的配套建设。抓基础设施建设,大的要抓,小的也要抓。市创卫办要按照城市卫生检查的有关标准,在城市卫生管理微观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检查督促,力争此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四要抓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改造和整治。“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卫生管理的难点。现在看来,不下大力气实施“城中村”改造,这一块的卫生问题就得不到根治,对创卫工作的负面影响就不可能消除。因此,我们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分解任务,加快工作进度,以白银区为重点,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白银区要认真研究和对接国家政策,尤其是对资源转型城市的优惠政策,看能否把我们的“城中村”改造列入棚户区改造的范围,争取得到国家的财力支持。要以整治“脏乱差”为重点,扎实做好广大农村特别是城市周边村庄的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工作。对农村垃圾要实行分层处理,做到村收、乡运、县(区)集中处理,逐步实现道路净化、村庄绿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要结合实施亚行贷款项目,完成白银市区北出口、东出口、东大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从今年开始,市上对“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都要通过项目给予支持,各级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都要动员起来,切实负起责任,跑省进京,争取项目,努力把“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结合部卫生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五要扎实做好卫生防病工作。做好卫生防病工作,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上问题,这就是卫生防病不是卫生部门一家的事,而是涉及众多部门、涉及每一个人的社会性工作。当前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中,传染病的影响在下降,而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社会压力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意外伤害等,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健康、造成生命质量下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做好卫生防病工作,必须注重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要通过环境治理、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及化学物质的使用,逐步解决物理、化学因素对人体的危害;要通过构建和谐社会和开展深入细致的宣传思想工作,防范和减少因社会压力大、心理不健康导致的各种疾病;要通过加大宣传和行为干预,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教育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防范和减少各种生活方式疾病;要通过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防范和减少“病从口入”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加强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和各类安全教育,最大可能地防范和减少对生命与健康的意外伤害。这些工作,不是卫生部门一家能够做到的,必须在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卫生部门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提高工作质量,认真做好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重大传染病监测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紧急医疗救援、疾病医疗救治、妇女儿童保健、病媒生物防制、公共服务场所及食品与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等各项工作。同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四害”防治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切实降低鼠蝇危害。近年来,我市有发现蟑螂侵入的报告,要加强监测,采取积极应对措施,防范其大面积扩散。

三、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长效机制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拓宽思路,创新方法,完善机制,努力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篇11

二、精心部署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任务

1、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并下发了《深圳市建设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分阶段落实工作任务:200*年2月至6月,为集中整治阶段,全面开展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整治;200*年7月至8月,为巩固阶段,进一步巩固整治工作成果,确保建筑工地达到创建的各项要求;200*年9月以后,为迎检阶段,加强文明施工管理,配合做好“生态园林城市”申报考核工作。

2、按照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年”、“基层基础年”的统一部署,结合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查确认、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市容专项整治、清洁深圳月等活动,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宿舍、场容场貌进行重点整治,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促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深入落实。

三、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落实创建工作任务。

根据《深圳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的要求,我局在创建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扬尘控制。建筑工地施工生产做到工完场清,建筑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建筑工程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减少粉尘影响;在土石方工程施工阶段以及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采取洒水湿润或其他有效防尘措施,控制扬尘污染。

2、防治噪声污染。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并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对因生产工艺要求或其他特殊需要,确需在夜间进行超过噪声标准施工的,施工前建设单位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再进行夜间施工。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放。

3、加强建筑垃圾管理。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危险废弃物混入建筑垃圾,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并按照城管部门的规定处置,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堆放建筑垃圾。

四、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创建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1、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融入到对建筑工地的日常监督管理中。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告知性检查与飞行检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日常每一次的监督工作中贯彻落实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工作任务。全面加强施工现场密闭管理、工地出入口硬地化、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等措施。今年前三个季度,市、区建设主管部门共检查工地8916项次,发出整改通知书697份,及时发现和纠正了建筑工地存在的违规行为,确保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2、在安全生产大检查中,落实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在我局组织开展的200*年上半年全市地毯式安全生产大检查、政府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工作中,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作为重要的检查内容,共检查工程项目1535个,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27份,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整治。

篇12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文明社区是指社区范围内居住的人群经过广发参与、共同努力、使社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社区。加强社区建设,创建文明社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建文明社区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随着我国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有城市的管理和服务不相配套,社区建设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大部分要由城市社区来承接,需要城市社区发挥作用。社区建设的实践证明,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是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城市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所以,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已成为广大城市居民的迫切要求。

创建文明社区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创建文明社区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载体,体现了把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落实到基层的原则。实践证明,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有利于形成崇尚先进、团结互助、扶正祛邪、积极向上的社区道德风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调动社区居民“讲文明树新风、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二、努力提高文明社区创建水平

1、加强教育,强化管理,努力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提高居民素质,根本在于教育。创建文明社区,要抓好社区教育,引导社区居民爱祖国、爱城市、爱社区,不断增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同时,要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开展普及科学知识教育,引导人们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抵制陈规陋习,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搞好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社区教育要与创建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文明小区、文明市民等活动,在社区内形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社区教育要与加强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各项规章制度。大力宣传实施“市民文明行为‘十不准”’,促进居民群众良好行为的养成。

2、优化环境,完善服务,为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生活质量创造条件,优化环境。一要抓好社区规划和建设。对新建小区,要充分考虑环境、文化、教育、卫生、健身、服务、治安等方面的需要,从规划、立项、审批、验收等环节上严格把关。要通盘考虑各个小区的情况,对文化、生活服务和安全等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使社区居民有充足的学习、娱乐的场所,提供周到方便的服务。二要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对现有各居民小区,在抓好环境卫生设施和日常保洁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社区内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的卫生环境进行整治。三要抓好居民的美化绿化。因地制宜,适当提高标准,合理植树种草,修建园林小品。新建的小区要提高绿化美化档次,楼体设计要有美感,完善服务,即从社区群众关心、满足群众的需要。民政、商业、邮电、金融、卫生、市政公用事业等工作要积极主动向社区延伸,为居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社区物业管理部门也要积极采取措施,拓展服务项目,为居民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

篇13

一、从我做起,积极参与。南宁正处在大发展、大建设时期,建筑工地的文明形象直接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城市品位的提升,城市经济的发展,必将极大地带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企业应从大局出发,着眼于长远利益,自觉创建文明工地,努力提升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水平,树立建筑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为营造优美、整洁、和谐的市容环境增光添彩。

二、以人为本,加强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切实做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让广大建筑职工认识到,创建文明工地活动的主要出发点,是改善施工现场生产作业与生活环境的卫生、文明状况,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的作业条件。要关心和重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激发广大职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调动他们参与创建文明工地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强化制度,落实措施。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推行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奖惩等制度和手段,保障创建文明工地的顺利开展。要实行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全面落实《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南宁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实施细则》的各项要求。在创建活动中,要总结经验,发现典型,以点带面,使文明工地创建工作干有依据、学有榜样、创有标准。

四、狠抓落实,注重实效。要强化对施工现场大门周边50米范围之内的卫生、治安、绿化美化的管理,扎实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及门口值班制度,切实做好包卫生、包治安、包绿化等工作,树立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新形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