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5: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分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客观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即尊重个体差异。目前,在高中英语的学习中,由于多种原因,学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能力上的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差异较大的学生进入班级后接受的却是同一教学进度,使用着同样的学习资料,这势必造成优等生难吃饱、中等生难提高、学困生难跟上的局面。那么,现行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如何弥补英语教师难以面对的差异众多的学生,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呢?那就是实施分层教学。英语教师只有摒弃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等教学模式,适应学生日益扩大的个性差异,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
2.如何实施英语分层教学
2.1 给学生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使教学有的放矢。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掌握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的差异及形成原因,并根据分层教学的原则,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为优生;B为中等生;C为学困生。在平时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为:
①基本性目标:要求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知识。适用于学困生。
②提高性目标:把基本目标提高一个层次,将各知识点综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适用于中等生。
③高水平目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着重培养综合运用的能力、技能与技巧。适用于优等生。
例如教授高一下册Unit one Good friends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基本性目标:用简单的词汇和简单句、并列句谈论朋友。
提高性目标: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改写。先口头叙述,再落笔成文。
高水平目标:根据日常生活的实际,适当运用相对复杂的句子,谈论和书面描述你最好的朋友。
2.2 分层施教,分层练习。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大纲的要求、教学的内容,在同一时间、同一进度内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讲授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完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自然分层的实际,采取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课堂活动指向并集中于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设问、激疑释疑。分层培养学生思维与解题的能力,分层进行课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学,学有所得。
例如,在学习了每个单元的阅读文章后,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困生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直接的答案;对中等生则需要间接回答问题,但可以根据课文找到答案,只不过不是文章中直接的答案;对优等生来讲,则需要联系实际,进行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以高二Unit nine Saving The Earth的阅读Welcome to the earth summit为例,在学完了Reading之后,可以设计以下提问:
学困生:
(1)What did the representatives do at the Stockholm Summit?
(2)What did experts do in Johannesburg Summit?
(3)What it the “Big Three”?
(以上问题可以在文中找到答案)
中等生:
(1)Why do we hold the Earth Summit?(间接答案)
(2)Why do rich countries have to help poor countries?(间接答案)
(3)Why is education so important for our future?(间接答案)
优等生:
(1)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facing the earth? Why?
(2)What causes the problem?
(3)What can we do to solve the problem?
(以上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才能回答)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问、回答问题、输出信息的均等机会。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走上了扩招的发展之路,扩招推动了高等教育由早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是扩招后教学资源极度紧张;二是生源分布广,因地区城乡差异而造成英语水平高低不齐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致使教学难度加大。倘若教师用同一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对个体差异极大的学生进行同堂教学,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英语教学质量整体下滑。
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英语教育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英语教学改革已成为高等学校改革的核心,在此情况下,如何减轻扩招给高校带来的冲击和压力,正在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外语教师十分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高校原来自然分班“齐步走”的教学模式,目前遇到新难题,加上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英语基础十分薄弱,听说能力差,很难跟上正常教学进度。学生之间差异不断扩大,造成教学起点难确定教学过程难实施教学评价难把握的“三难”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学安排不能搞一刀切,教学进程不能齐步走,分级教学成为解决学生英语水平差异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解决大学英语教学费时间低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实际上,很多高校实行的大规模招生为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英语分级教学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分别进步。从教学实践来看,实行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习者不同的语言能力、认知风格、动机、态度和性格等个别差异施行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把基础高低悬殊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班级,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因材施教,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消”,出现“教师白费力,学生不受益”的尴尬教学局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就是本着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及其接受英语知识的潜能,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学生管理制度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度、教学活动,在讲授、检测和评估方面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因此,分级教学成为安排英语教学的理想选择。许多高校一直认同分级教学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并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分级教学,不断探索和总结分级教学实践。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无论智力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习积极性,这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基本要求。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能用同一目标要求学生,用同一方法开展教学工作。
分级教学的具体做法:
(1)根据入学英语测试成绩进行分班。入学的第一周对所有新生组织一次摸底测试,试题接近于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根据测试结果,按成绩分为A,B,C三个教学班实行分级教学。A班适宜英语基础好的学生;B班适宜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C班适宜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但必须要做到除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不同外,让每个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2)根据不同目标及学生需求调整英语教学课时和教学安排。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的前提下,课程教学中,基础好的班级可以缩短教学时数、充实教学内容;基础薄弱的班级可以延长教学时数、降低教学难度、适当补习中学课程。形成强势少补、弱势多补的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3)根据不同班级制定英语教学目标和要求。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如A班可以加大听说训练;B班应熟练巩固已学的内容;C班基础相对薄弱,大力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加强重点辅导。
(4)根据分级情况合理配备教师。实行英语分级教学后,要安排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讲授大学英语教程,听说课适当由外教来承担。英语分级教学可以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并为基础好的同学学习和接触更高层次的知识创造了条件。
(5)根据英语期末统考成绩进行级别调整。在英语分级教学中,每学期根据期末考试成绩重新分班。英语成绩进步的学生可以升班,成绩退步的学生必须降班,不存在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优等生”和“差等生”。这种淘汰和上升的制度可以让学生有危机感和保班意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能力,并且给所有学生创造平等竞争、平等求学的机会。为保证英语考试分级的公平、公正、可比性,英语期末考试所有的课程应采取同一命题、同一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25-001
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方互动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才能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改变以往“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应注意: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中设疑,引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氛围和质量。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抓住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因为英语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接受信息、思考、理解、应用和反馈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在课堂内完成,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就怎样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现代的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尊重,有个性,有追求,自尊心强,思想活跃。后进生的普遍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在情感、情绪、意志方面有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诱导、启迪、疏通、调节和协调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教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教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
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兴趣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所以,师生之间在课堂教学上可以平等交往,同时教师从主讲、主问变为主导,学生可以较充分地发挥其主体性和自主性。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积极问答、共同讨论、相互启发激励,充分发掘学生潜力,激发学习兴趣。在活动内容上,注意阶段性和综合性的结合。注意新旧结合,既有利于新语言技能的形成,又有利于对已学知识、技能的巩固提高;在活动要求上,注意主体和客体的结合。在活动中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基础,又要考虑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教学条件等因素,使活动的实施与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相结合,体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活动形式上,注意继承和创新的结合。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和教学研究的深入,推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形式。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丰富学习内容和拓宽语言运用的渠道。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它的生动、直观、形象的优势展现有声有色、身临其境的真实画面,多方位刺激学生思维,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分层教学与辅导
实施分层教学与辅导,可以保证有效的知识掌握。每个学生的天赋、品格、智能和体能状况都不尽相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发展的多元化等因素决定了学生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1.精心设计教案。在教材的处理上应根据运用性、有效性和简便性的原则,进行合理取舍;在内容上,尽可能把一堂课安排得适量又紧凑;方式上,力求新颖灵活,有讲解,有问答,有对话,有朗诵,有听音仿读,有即兴表演等;方法上,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情景法,听说法,暗示法,翻译法,对比法,归纳法等相应的有效方法。备课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可采用“多元一体”教案,这种教案形式上只有一个,但一个教案之中含有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多种教案。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创设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既要注重整体,又要注重个体。设计小台阶、多层次的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觉得自己有话可说、有事可做,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2.分层教学上课。分层法的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每节课都要使班上最差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也使冒尖学生能发掘学习潜力。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提出问题时,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3.力求精讲多练。避免“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由被动变主动,化消极为积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要讲究三个“度”,即授课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要尽量减少冗长的解释,把大部分时间用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操练活动,以训练其语言表达及应用的能力;4.讲究教学技巧。教师讲课时要注意变换语气、语调、音色、音量,教态力求自然大方,使学生愿听、乐学。另外要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个眼神,尽量让学生感到老师格外亲切,容易接受,学生上课时也就不拘束紧张了;5.开展学习竞赛。课堂教学也可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掀起你追我赶的学习热潮。如问答时,让学生如同六十妙智力竞赛那样去抢答;教新单词时,让学生根据所示的音标争先拼读,然后由教师正音和领读。总之,要使学生始终处于情绪激昂、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之中,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对话式,就是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以学习兴趣为核心,在教师指导下的师生和生生间的民主化的、互为主体化的学习活动。新课程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指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按照这个要求,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现代英语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努力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每位学生在“乐学”中逐步做到“变学为思”、 “变学为悟” “变学为创造”,展现自己的创造才能,进入优良的成绩行列。例如,教七年级英语课本第一册Lessonl4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巩固 lesson 13,lessonl4两课的内容,我准备了两件羊毛衫,一件黄色的,大且新,另一件绿色的,旧且小。我先让学生小组合作,用13课和14.课的知识编练对话,然后抽调几组同学表演了对话。其中有一组同学的对话是:
1.Wang Li:Whose is this yellow sweater?Is this your sweater,Ren Gang?Ren Gang:No,Wang Li.It’s too big for me.Wang Li:Whose is this yeliow sweater?Is this your sweater,WuYong?WuYong:Yes,it is.WangLi:I like your sweater.WuYong:Thanks. Wang Li:Is it new?Wu Yong:Yes! It’s from my dad.对话一结束,我即表扬他们:Very,very good .他们马上感谢:Thank you ,Sir.同学们都会心的笑了。一时间,学生练习对话的热情更加高涨。
二、适时转变观念,进行教育创新
总理在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在讲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时指出,“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认真贯彻温总理的讲话精神,在教学中要有创新,要对学生充满爱。这种创新和爱又在于教师的角色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将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的学习方法,转变为培养学生兴趣,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创新。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想,首先要实现由知识本位向人本转变,由传授知识向全面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努力使师生互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得到实现,使英语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初中英语课本第二册第17单元,要求学生掌握must,mustn‘t的用法。教学中,我先问同学们到过哪些公共场所,他们立即说出许多地方:railway station,1ibrary等等,然后启发他们互相问答: A: Why do you go to the library? B:工want to do some reading.A:What must you do in the 1ibrary?B: I must be quiet.A: What mustn’t you do then?B: I mustn’t make anoise.这样许多同学积极参与对话,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Whatmustwe doforexam? Whymust we learn English? 等等,这堂课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造成“我想学”、“我要学”的氛围的同时,还引导学生探究了“我会学”的优良教学模式。
三、通过优化教学环境,体现主体性
为了在课堂上使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教师要改变活动形式,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活动一般有以下四种形式:1) 老师;2) 老师+学生;3) 双人活动:学生+学生;4) 小组活动: 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对这四种形式,我是这样设计和运用的:
第一步,让学生复述课文。采用第二种形式,让学生参与,老师只需发出指令;第二步,帮助学生将关键词语运用于重点句型中,做替换练习。首先由学生自己找出难点、重点。然后老师引导,创设与学生生活实践相关的语境。接着采用第三种形式,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回答,从而提高学生的活动效率。通过自己创设丰富多彩的语境来进行语言运用,学生不仅学会了句子的肯定形式,也掌握了它的否定式和疑问式。第三步,在一定的交际场合进行综合运用。我首先给学生设计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对话,让学生在这些交际语境中进行较为容易的练习(把词填入合适的空白),然后根据这些交际场合,进行创造性运用。首先使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其次遇到难点时,学生间可以互相帮助启发,从而达到创造性运用的目的,为避免小组活动出现死角,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小组发言,一个学生只能表达整个对话的一个部分,大家协同活动,使小组成员的发言成为连贯的表达。同时引入竞争机制,使大家都想参与竞争,并想在竞争中获胜,这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通过优化教学环境,突出创造性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学生”,这充分说明师生关系对于教育的重要。
作为教师,我认为人生的最佳状态就是让学生喜欢,喜欢听你讲课,喜欢你的课程,当然也包括喜欢你本人。这是亲和力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的体现,这种现象能够使孩子亲其师、信其言、行其道,从而提高教育质量,这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
1.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
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点滴进步,在学生敢说、敢做的氛围中,适时地给予适当的表扬,帮助孩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当学生回答问题时,答对了,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Great!Well done! Good job!Wonderful!等语言。
2.个别学生要个别对待,真正做到因人施教
因为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形成的思维习惯也就不同,对待有问题的孩子不要歧视,要帮助他们设法完成任务,使他们也获得成功的喜悦。即使孩子回答错了,也不能只是说No,而是要使用委婉的表达方法。在英语课上,当学生答不出问题站在座位上时,我会说:I’m sorry.Please sit down!Listen to the others.特别是那些内向的孩子,他们的性格、行为习惯有时要特别一些,对待他们更要有耐心,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及形成的原因并加以教育。如我班有个学生叫徐晓倩,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一遇到老师叫她朗读或回答问题就非常紧张,一紧张就说不出口,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搭桥的方法来使她开口,每次请她回答问题时,我就请优秀生先回答,然后请她重复答案。进行单词、句型操练时,也采用同样的方法,而且每次她讲完英语,我都会用“嗯,有进步”“好”“声音再大些就更好了”来鼓励她。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练习后,我再请她独立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每次当她回答后,我就请全班同学拍手来鼓励她。渐渐地,她的自信心提高了,并敢于开口说话了。经过反复培养,她克服了胆怯心理,提高了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每学期英语考试的成绩都能达到优秀等级。
3.教师应该是“心理治疗者”,要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重点帮助学习困难生,找出困难的原因,分析消极因素的影响。对学习上比较有困难的学生要充分予以关注,分析和了解其原因,不能漠视。对待他们我利用一帮一、小组合作或开小灶等形式进行帮助,团结协作,共同促进。特别是利用托管时间帮助这些同学朗读单词、句子、课文。我觉得朗读对那些英语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帮助是较大的,他们能熟练的朗读句子和课文,对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语感的培养很有效果。
二、培养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性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原因,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抓住了“兴趣”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学生就会乐学、会学、学有所获。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深切体会到:创设丰富活泼、童趣盎然的英语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go shopping,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Can I help you?等句型,课前我让学生观察商店及营业员、顾客的买卖情况,并布置学生每人带一样物品,可以是文具、玩具、服装等,并且要贴上标签,写上物价。在教室里把几张课桌排成货柜,分类放上物品,使课堂变成一个“微型商场”。在基本掌握新句型后,就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轮流争当营业员和顾客,在已有的英语基础上,围绕新知识点,用英语交流进行模拟购物。又如:当学生在学习了I like...Me,too.等句型后,我让学生自愿组合成几个小组,通过做Survey,What do you like?I like...等句子进行问答,相互了解同组学生喜欢或不喜欢哪一种水果或交通工具等。
2.寓教于乐,组织趣味性的学习活动
愉悦的课堂、欢快的教学气氛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无意注意,而且在无意注意中掌握的知识技能效果更佳,达到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如在教学单词expensive,cheap时,因为比较抽象,单词卡片上只有“昂贵的”“便宜的”,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好说明单词的用法,我用自己的衣服作为教学材料,My coat is cheap. It costs 15 yuan.My trousers are expensive.They cost 179 yuan.这样学生就非常感性地体会到什么叫expensive,什么叫cheap,既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知识coat, trousers,数字15,179,又为下一课的学习解决了一个难点cost。学生们非常喜欢这样交流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他们感觉非常真实。而且他们自己就说出很多他们认为很贵或很便宜的东西,如A car is expensive.A house is expensive.A pencil is cheap.A magazine is cheap.等等。
三、梳理所教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每上完一个单元,我总把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如语音、单词、词组,使学生形成一个明白的知识体系,便于复习。如新标准英语第七册基本上都是过去式的学习。我把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这四种句式进行了归纳整理,使学生知道各种句式之间的转换关系,形成了一个对过去式这种语法现象的知识体系,同时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动词过去式的几种变化方式,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要求学生在课外与老师、同学打招呼、交流时尽量用英语来表达,不断培养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甚至可以采用中英文夹用的方法进行交流。例如,有一次,我在检查卫生时,进了学生男厕,我班于晨同学正好看见了,就问我:“Miss Cheng,are you a boy?”我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就回答:“No,I’m not.”他又说,“You went to boy’s WC.Why?”我回答说“Because I want to know it is clean or dirty.”虽然可能说的不是很地道的英语,但是学生们敢于用自己学过的英语来交流,对于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常发生的身边事能自觉用英语来表达,弥补了我们学习英语缺少环境的不足,也培养了学生自觉地、积极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参与活动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后作业的布置分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两个部分。布置课后书面作业时,我先对题目中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给予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以免学生花费时间却做错了。口头作业的布置和完成,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最为直接。学生如能认真完成,对平时回答问题和参与其他课堂言语活动都有帮助。我特别强调口头作业的重要性,在家长会上跟家长也说了,请他们在家里配合督促学生听录音跟读课文,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在课堂上,每节课我也拿出几分钟来检查几位同学朗读,做到坚持不懈,尽量使每一位同学都能读一遍。总之,保持各类作业按质按量完成等良好习惯,这是提高英语学习质量的保证。
五、勤反复,温故而知新
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遗忘率高,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复习。因此,每当上新课前,我总是先复习上一堂课所学的单词、词组,接着,新旧知识紧密联系,转入新课的教学。在以往的新授中,学生对语言知识已有了丰富的感情经验,快节奏、勤反复的环节就在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概念化,并组合成新的知识结构。如句型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I did...由特殊疑问句到陈述句,然而“Did you...yesterday?一般疑问句又可以成为新授内容,回答Yes,I did. / No, I didn’t.与特殊疑问句形成对比,在对比中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