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会计信息管理专业

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5: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会计信息管理专业

篇1

1校企合作内容

1.1软硬资源

教育合作项目资源有软、硬件之分,前者包括师生团队、科研团队及教学资源等的建设,后者通常对应的是基础实验室、应用示范区、培训中心等资源体系的构建。

1.2项目职能

可以通过建设创新基地的形式,促进企业与学习进行教学、科研、孵化等多层次性递进合作项目,将企业、学校各自优势整合其中,力争打造结构及功能更为完整的产教研创新合作生态链条。

1.3合作运营

创新基地中学校与企业组建运营团队,学校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发挥辅助效能以促进运营过程,在企业平台的支撑下首先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定期进行学习、教学、实验、培训、就业、创新等活动[1]。

2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2.1功利性较强、形式化显著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与用”接轨的社会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要求学校积极和企业及经济市场相接轨,也把其作为评价学校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现阶段,我国很多高等院校为实现更长远的生存与发展目标,积极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企业方和学校主动合作的情况少之又少,此时校企合作模式多局限在学生毕业实习、参观考察、企业导师讲座等层面上,难以迎合信息时展需求,当然也不能为企业提供优秀的储备人才。

2.2财政和政策支持不足

现代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经济实体。经济市场对会计类人才的素质、业务水平等均提出较高标准。企业给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以培养未毕业的学生,这种可能性很小,中央和地方财政对会计类专业的投入和工科类专业的投入相差甚远,在政策支持上存在较大悬殊性。故而,以往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进行的校企合作模式难以迎合校方、企业方的预期设想与计划。

2.3校企合作对毕业生报有过大的期许

以往校企合作的初衷是两方各取所需、互利互惠,校方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条件,企业为校方提供委培岗位和人才需求计划等[2]。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为真正落实以上培养模式,在资金、实施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下,通常是将期许寄托在校企合作的企业实习层面上。但在实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与用”脱节的问题,造成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能较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整合,应变与创新能力偏低,很可能造成本专业学生在企业中丧失优势,逐渐使企业丧失校企合作的信心。

3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3.1网络化

以往,多数校企合作的形式是组织学生前往企业中实习,该种模式在现代企业中不是很受欢迎,因为实习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网络四通八达,校企合作可以应用网络化进行,在ERP系统等网络技术的协助下学生能实现对企业的认知实习,足不出户了解企业主要业务运行的基本状况及程序等。当然,学生也可以以企业的在线网络为支撑为其发展提供部分服务。网络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设与实施,能降低学生实习过程的开销,也能减少对企业发展形成的不必要麻烦。会计信息管理专业的实习具有一定特殊性,企业可把一些会计业务原始凭证经扫描上传至网络中,为维护企业商业信息的私密性,应随机扫描原始凭证,最好对应的是企业的基本业务。以上做法的落实,一方面能协助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操作完美对接,保证学生能接触到企业的原始凭证,会计信息管理过程和企业业务运行流程的统一性,而不是在教室中单一化模拟,提升学生参与实习活动的能动性[3]。还有益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学生实习内容和企业现实业务两者统一,这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其毕业后有更大的资本使用单位岗位需求,降低用人单位的职工培养成本,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网络化的校企合作模式还有益于同步压缩学校和企业的实习成本。

3.2外包

业务外包是最近几年中现代企业运行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管理方式,其内涵是把企业的部分业务委托给社会上他类机构、组织其在限定的期间内落实,采用降低生产成本的形式获得更高效益。外包形式同样也适用于校企合作进程中。实现外包的基础是现代企业应首先研发一个软件平台,在外包前期也要对相关信息进行碎片化处理,减少或规避泄露情况;其次,把会计业务或财务信息的处理任务外包给学校,学生在软件平台注册认证以后就可以处理有关业务,以上处理操作可以在校实验室或个人电脑上进行,时间不受限制,便于学生安排自己的时间。外包涵盖的内容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具体业务的会计信息管理、也可以是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等,例如测算出企业在某一时段中所需的各种财务指标比率,其为企业分析、预测、决策等过程使用[4]。在校企合作进程中,外包模式的建设与应用,一方面有益于减少企业业务运行过程的工作量,减少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弥补了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益于提升学生处理现实问题的热情,促进企业、高校、学生的“共赢”。

3.3应用互联网,校企建设信息交流平台

这是促进学校、企业之间信息互动的有效形式之一。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不仅体现在领导层面上的沟通,还需加强员工层面的沟通。校企间有效沟通,能促进信息的流通性,拓展对彼此了解的深度性。企业员工与教师进行交流有益于拓展员工的四维,提升理论知识水平与职业素养,进而优化现实问题处理的效果,也能加深教师对企业发展现状了解的全面性,获得更多的素材,在实践教学中更巧妙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同步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故而,学校和企业间可构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企业员工与学校教师可以将疑问上传至交流平台上,相互交流、探究及学习。该平台的建设与运行,能协助学校教师更为真切的了解企业当下业务发展对专业学生能力提出的要求,更有针对性的优化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更好的迎合市场及企业发展的主观需求。

3.4资源共享,共同研发创新

新时期下,企业间竞争激烈,创新始终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与根本动力,研发是创新的重要体现形式,研发过程中通常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这可能使企业承受不同程度的压力与风险,学校同样面对资金供应不足的情况[5]。校企研发一般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其可以共同投资建设科研中心,企业技术人员、学校有关教师等是科研中心的成员。以校企合作为支撑,一方面能迎合现代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降低研发过程中的风险;弥补学校科研经费不足的短板,为教师创造较优异的科研条件。校企共同分享资金、人力资源,共同研发,最大限度提升了资源的使用价值。

4结语

会计信息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一环。学校与企业应立足于经济市场环境变化情况,合理应用信息时代的优势,在实践中连续优化校企合作方式,为专业及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2

二、构建科学有效的校企“双元”育人机制

校企“双元”育人现代学徒制模式实施中的一大困境是尚未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校企双方应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共合作、共育人、共管理”全面合作机制。1.校企共合作。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建立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研判,与合作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专项项目。为有效促进深度产教融合,实现企业服务学校人才培养、产出成果促进企业发展,校企双方应整合资源、挖掘共赢点、搭建平台,形成长效合作机制[3]。一是整合资源建设“校中厂”“厂中校”,学校购入所需平台、设备等,建设现代化企业办公区域;企业师资和“师傅”入驻,进行工作制度和企业文化建设,实现员工在学校办公学习、学生在工作中实践学习。二是搭建平台建设产业学院,充分发挥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将企业需求融入高职财会类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人才培养延伸至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企业服务、学生创业、员工培训等方面。2.校企共育人。校企“双元”育人应体现教育性和职业性。构建“工学贯通”“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有效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为想要提升学历的学生进行教育保障。结合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岗位适应性和综合能力。聚焦新技术新要求,校企共建双师教师实践基地,培育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强化师资技能培训、社会培训、技术应用创新与成果转化,支撑新兴技术技能人才培养。3.校企共管理。在校企“双元”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实践中,通过签订专项协议、三方协议、师徒协议、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等,在工学结合的教学组织中,以学校为主导单位,企业全力配合各项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划分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彼此分工明确,提升管理效率。学校作为主导的管理方式,在以企业的生产实际引领教学的“双元”育人模式中,有利于保障人才培养的连贯性、统一性和有效性,激发校企双方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4]。

三、以行业企业发展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

(一)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的对应性

数字经济下,会计职能由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技术由传统财务向智能财务转型[5],导致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不利于现代学徒制的有效运行。学校应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分析学生就业方向,专业建设对接行业企业需求、课程体系对接职业岗位、教学过程对接业务流程、教学内容对接工作任务,形成“行业企业—岗位—业务—教育”四链闭环衔接,通过教学组织、课程建设与开发、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思政育人、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等内容,打造会计信息管理专业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当下,财会行业企业全面升级转型,企业财务呈现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财务自动化体现为利用设备和机器,预先编制好流程及程序,在人工干预较少的情况下,自动地完成部分或全部财务操作。财务实时化主要体现在企业共享所有信息资源的基础上,财务数据及时、动态、对称同步。财务数字化是财务信息化的进阶,业务转化为数字,利用智能化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管理。财务智能化是人工智能在财务领域的延伸应用,包括可视化、机器学习、语言处理等技术。会计信息管理源于会计,专业人才具有很多的岗位选择,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呈现“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专业人才就业首岗面向传统会计核算和大数据业务财务技术人员,向会计信息系统运用、维护、销售岗位迁移。未来向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发展,其中目标岗位包含会计信息主管、会计主管和ERP工程师,发展岗位包含首席财务官、信息技术总监和财务经理。数字经济下,企业财务业务大致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四个环节。第一,基于企业内外部会计业务和经济业务信息,以及其他数据源通道,通过业务分析、会计核算等进行信息采集。第二,通过数据清洗确保数据的有效性,通过数据挖掘等方式发现存在的问题,根据业务发展与数据情况建立业务数据算法和模型。第三,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化工具进行问题分析,并呈现可视化数据分析结果。第四,撰写如企业投资分析报告、财务报告等相关数据分析报告,为企业的风险管控、预算编制、纳税规划等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二)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新形势下,会计信息管理专业需要培养懂业务、擅分析、能设计、助管理的人才。首先,要熟悉经济业务和会计业务的流程与发展过程,并能厘清业务与数据的关系,搭建数据分析框架。其次,要掌握数据分析技术,根据实际问题运用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展开分析,针对分析结论提出指导性意见。然后,要具有信息系统设计和数据可视化设计的思维,使信息的传达明确、有效。最终,要服务管理决策,能够依据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三)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的设置需要如下三个层面的支持[6]。1.会计学课程。会计信息管理不能脱离财务会计,要熟悉企业经济业务和会计业务的流程及处理,能够完成账务处理、财务报表生成和企业纳税申报等业务工作。此类课程的基础课程主要有财务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经济法基础等,核心课程主要有企业财务会计、智慧化税费申报与管理等,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有智能出纳业务操作、云财务会计岗位技能训练等。2.数据管理技术课程。对数据的管理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能够使用工具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二是掌握信息系统的操作、维护与信息安全管理。此类课程的基础课程主要有统计基础、数据库基础、财务大数据基础等,核心课程主要有财务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业财一体化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大数据技术在财务中的应用等,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有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开发、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信息安全与管理等。3.决策管理能力课程。面对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升级转型,会计信息管理人员更多的要向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服务,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要求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此类课程的基础课程主要有管理会计基础等,核心课程主要有管理会计实务、企业内部控制等,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有智能化成本核算与管理、ERP管理会计岗位技能训练、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训等。

(四)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校企“双元”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下,校企双方深化产教融合,共建共享专业教学资源。校企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及教材,企业挖掘工作岗位任务与技能,有机融入课程体系,教师编写课程讲义、开发相关配套教学资源,满足教学需求。同时,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建立数智化实践教学基地,打造“校中厂”“厂中校”和产业学院,增强实践教育应用。

(五)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打造

校企共同进行师资团队建设,利用各自优势,增强师资建设的产教契合度,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协商校企共同制定双师师资管理办法,完善双导师制,明确职责和培养任务,规范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办法。有计划引聘校外行业名师、企业兼职教师,优化“双师型”教学团队结构。依托双师教师实践基地等平台,校企教师双向交流培养,综合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四、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校企“双元”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特点为学校、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双重教育和管理,校企共同组建学工团队,建设“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分阶段实施教学[7],实现教学现场化和“教、学、做”一体化。第一阶段为第一学年,企业与学校联合招生,签订学生、企业、学校的三方人才培养和招工招生协议,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学校学生”的“双重身份”。学生主要学习基础理论和技能课程,包括财务会计基础、管理会计基础等职业基本能力课程,高职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综合素养能力和技能课程,思想道德与法制等思想政治素养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创新创业能力课程。企业师傅入驻学校,进行学生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企业参观、个人发展规划等途径,帮助学生体验核算处理、财务分析等岗位工作要求,推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帮助学生适应下一阶段的学习。第二阶段为第三学期到第五学期,依托“校中厂”“厂中校”和产业学院,进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基于典型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把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实际工作活动作为课程核心,将工作任务与知识学习相结合,校企共同开发、教授工作技能指导课程。以企业师傅入校或学生入企业的形式,积极探索校企轮换弹性学习模式,由学校教师主要承担企业财务会计、财务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由企业师傅主要承担智能出纳业务实操、云财务会计岗位技能训练等技能实训课程教学,学生半工半读,学练结合,为过渡到工作岗位做准备。第三阶段为第六学期,学生进入学徒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轮岗培养掌握岗位所需的技能,由企业考核,双向选择就业。校企共同落实好实训工资、津贴、学费、社保、安保等工作,打通用工、就业渠道,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良性机制。学徒期结束时,学生应修满毕业规定的最低总学分,并取得如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初级)、大数据财务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结语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受到高度关注与认同,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对会计信息管理等财会类专业有着重要意义,学校应探索建立校企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具备“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校企双方还应共同制定双元考核与评价方案;制定适用于现代学徒制的学分制管理机制,职业资格证书互通认证,科学合理设置学校修读、校企交替与企业轮岗等课程的学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提高学徒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水平,全面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永胜.破解现代学徒制开展困境的新思考[J].成人教育,2019(04):60–66.

[2]于晓平.高职会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17):109–110.

[3]王玉龙,郭福春.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现实样态与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2021(02):40–45.

[4]张函.校企合作不合伙——“单主导”模式破解现代学徒制“两冷”难题[J].科技视界,2020(23):76–78.

[5]区永亮.人工智能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纳税,2021(35):74–76.

篇3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探讨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对于高素质综合人才需求量随之增加。于用人单位而言,对于人才的要求更重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特别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计部门的作用不容小觑。基于信息时代,高等院校也对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实践教学的方法不断创新与完善。对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在教学水平提高方面十分重要,同样关乎国家经济的发展,为此需要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一、现阶段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状况研究

(一)实践教学理念问题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高等院校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知识教学方面,但是并未关注实践教学,甚至有院校尚未设置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即便已经开设实践课程,但始终没有构建实践教学机制,而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校实践教学理念的缺失。由此可见,受这一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二)实践教学环节问题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高校应与政府、企业进行全面合作,积极创建实践教学基地,以保证高校学生能够更好融入到会计信息化管理岗位当中,对工作内容与流程予以深入地了解,建立并健全知识结构,使自身实践能力能够不断增强。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高等院校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究其原因,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尚未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导致该专业学生难以找到与专业相对应的单位实习。另外,大型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学生的认知不正确,认为其实践经验不丰富,所以,在接受高等院校实习生方面并没有较大的意愿。与此同时,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只是从事会计基础岗位,难以接触专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同样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教师自身素质问题

高等院校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实践能力与教学技能也是不可或缺的素质。然而,在高等院校中,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教师虽然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在实践教学技能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教师自身素质必须要有所提升才能够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四)专业教学方式问题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所采用的方式就是对企业会计岗位工作进行模拟,而并未深入认知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特别是在新时期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因而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对信息技术予以合理地运用。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单一性特点,并未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因而局限性明显。

二、创新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树立实践教学正确理念

社会已经逐渐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所以,企业会计工作同样与时俱进,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会计工作得以创新,并且成为会计岗位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践型人才需求有所增加,为此,高等院校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需时刻关注市场经济的发展,重视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积极转变原有的人才培养观念,以实践理念推进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实践教学中,确保实践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增加资金投入的力度,对所需实践教学设备进行购买。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引进专业人才,给予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相应的指导。

(二)全面创新教学模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而会计信息化管理也逐渐成为企业会计部门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高校必须要对企业会计部门发展给予时刻关注,进而对学生自身信息技能予以全面培养。其中,高等院校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教学需对学生计算机技能进行培育,以保证学生可以对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促进会计工作的开展。另外,高等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针对该专业学生展开实践锻炼,进而为其提供更有价值的实习机会。

(三)进一步提高授课教师素质

1.对会计信息化管理教师实践教学意识予以全面培养。其中,可以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到实践教学讲座当中,确保能够对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予以正确地认知与深入了解,同样提高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2.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其中,高等院校应当积极组织专业授课教师参与到实践教学的培训活动中,使其自身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对教师实践技能予以全面培养,以保证其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增强。

3.高等院校需关注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确保其可以正确认知个人在实践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四)创建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平台高等院校在开展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校内实训的过程中,应积极构建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的实验室,通过仿真的模式,使学生可以更全面且直观地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另外,还应当与企业实现有效合作,创建校外实习基地,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进而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触到真正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升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会计部门的进步,同样关乎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实际效果。为此,在新时期背景下,高等院校同样需要高度重视社会人才的需求,对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予以合理地改进,贯彻并落实实践教学。正是因为国内高校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时间不长,所以,教学经验并不丰富,教学理念与环节十分薄弱,教师素质偏低且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为此,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创新策略,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基础上促进会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元青,刘梅玲."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第十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主要观点综述[J].会计研究,2015(11).

[2]熊磊.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策略[J].会计之友,2015(08).

[3]刘亚鹏,林婕,张蓉等.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的探索[J].中国商论,2015(19).

[4]李斐然.管理会计信息化:新理论、新实践、新未来--中国会计学会第十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观点综述[J].财务与会计,2015(18).

篇4

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国家提出“一路一带”国家宏大的战略,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实施行列。企业经济业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化、电子发票、电子银行已成未来会计信息的主体,会计信息确认、核算、管理、安全在企业已然成为重要的命题,对传统会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冲击,会计信息化时代已然具备条件。

1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调研

首先,国家明确提出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①在网络环境下工作;②完全脱离手工账;③与企业系统相整合;④向管理电算化、决策电算化发展;⑤向财税一体、电子发票、电子银行发展。当前电算化在核算层次上达到了目标,随着企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各环节使用计算机管理,各种数据在管理系统中流动,作为核算的核心模块(账务模块)的作用更加突出在财务管理和决策高层次的应用方面受着人才能力的制约。尤其是具体会计准则的陆续出台,新《会计法》的颁布实施及新的全国统一会计制度的,更是成为会计实务界和学术界的焦点。在现代化ERP系统运用的现在,单一的会计核算人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了。

其次,人才需求预测情况。①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到来,电子商务、网络等高新科技把全世界联成一个“地球村”,企业经营活动依托于网络,会计信息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导致企业必须加快ERP建设进程,对会计人才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必须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必须提高工作效率,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未来的竞争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竞争;而管理的竞争,归根结底乃是信息人才的竞争。②信息化建设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强大动力,而会计信息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和核心,是一个关键环节。目前,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失控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创造了必要条件。大力推进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资金风险,并且还可以推动其他各项管理。所以,企业需要具备完整知识结构、掌握数据分析工具的会计信息管理人才。③在国家信息发展纲要中提出的电子银行、电子发票、电子商务,无论在企业经营方式信息流、会计原始凭证的信息化均要求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信息的收集、数据安全管理,具备对会计信息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

最后,通过调研形成如下结论:①“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企业经济业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化、电子发票、电子银行已成未来会计信息的主体,会计信息确认、核算、管理、安全在企业已然成为重要的命题,对传统会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冲激,会计信息化时代已然具备条件。②时代、产业的发展,同时为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赋予新的内涵,派生了新兴的岗位群,如会计信息管理岗、会计信息维护岗、会计信息实施岗,企业需要大量的新兴的会计信息化人才。③管理软件的发展,以会计核算为中心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导致会计信息化知识结构要求复合,“会计+计算机+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人才”,要求人才培养规格必须适应时代要求。④人才规格的变化,对于教师能力、实训条件、教学资料同步提出更高的要求。⑤会计、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不再是同一概念,既有相互重叠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外延,应该有区分度。

2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探索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以原来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为基础为行业企业培养了大批会计信息管理人才,良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推动了会计信息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充分把握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发展方向,走在了众多院校的前面。从2006年与四川用友分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建设了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管理实验室,并聘请用友公司专家作为该院外聘教师任课。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及四川合作伙伴的需要、合作的客户(财务软件的使用者)的需求,与该院进行了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在2019-2015年期间,学生就业单位从用友又扩展到管家婆、成都金税、航天金穗、世纪中税等财会及税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业务从财务业务一体化到财税一体化,为四川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为了培养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已有多家电算化行业、企业与该院达成了订单式的培养合作协议。

3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规格

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面向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行政事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操作应用岗位,以及会计信息制造软件企业及其渠道管理、合作伙伴所需的会计信息系统销售、实施及维护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现代公民意识,具有诚信、合作、敬业的职业素质,掌握会计信息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熟练应用财务软件进行财务业务一体化、财税一体化操作技能和会计信息系统实施维护技能,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熟练地办理会计信息应用、管理业务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诚信好,实操强”技术技能人才。应具有如下职业能力:①掌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及税法实务的基础知识、业务要求与操作流程,熟悉会计信息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能准确分析和解读会计信息,能够根据会计信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②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掌握会计凭证的审核与填制;掌握会计账户的设置和会计账簿的建立;掌握会计账簿的登记和账簿的核对与结账;掌握小型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熟悉财产清查的方法和工作过程。③熟练运用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技能。熟悉会计信息化内控制度;熟悉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方法;熟悉手工账务处理和会计信息化处理的区别和联系;掌握会计信息化的业务处理流程;掌握系统初始化的过程及人员分工、权限设置功能;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记账、查账的方法;掌握日常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掌握往来、供应链模块业务流程,并掌握业务模块与账务处理模块接口关系;掌握会计信息化期末业务处理;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掌握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法。④掌握ERP运维服务的工作职责及规范;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知识,能够解决各种网络技术相关问题及故障排除;了解财务核算的规范流程及相关财务管理知识,熟练应用运维服务方法及技巧解决财务业务处理中的常见及典型问题;熟练进行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备份及常用故障的收集和处理;熟悉公司内部管理控制体系,掌握各分支机构的日常运作流程,掌握各业务处理模块。⑤熟练掌握ERP系统的营销、实施的基本技能;熟悉ERP系统营销的操作流程,熟悉客户服务礼仪并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能快速识别客户和成功拜访客户,能够有效地与客户沟通和进行内部沟通,能够独立开拓和维护客户,有效化解客户的异议和拒绝。能独立开展小微企业ERP系统产品实施工作,能开展操作及业务培训工作、协助企业完成系统初始化工作。⑥熟悉会计信息管理信息生成的原理;熟悉会计信息管理人员的职业规范;熟悉会计、会计信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⑦熟悉信息安全相关法规,具备数据收集、管理、备份及数据恢复能力。课程体系的确定以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参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职业能力课程是在对本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设计的体现本专业职业要求的课程。包括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专门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和职业能力综合训练课程。

篇5

0引言

2012年以来,铺天盖地的大数据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各种流行书籍,各大网站、媒体都在谈论大数据,一时间成为这个时代最热门的话题。同时,这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我们说,大数据,不单纯是数据规模上的大,还在多样性、速度、精确性上都有突破性增长。更重要的是,这种数据的潜在价值也是旧有数据难以企及的。我们这里暂且不论如何驾驭大数据以及有什么样的技术要求,它给我们的一点重要启示就是要注重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信息管理专业积极探索满足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使人才更好地满足当前企业的实际需要。

1大数据时代背景引发对人才需求的变革

可以说,在未来的竞争领域,“占领市场必须先占有数据”,也就是要做到基于信息的决策———“用数据说话,做理性决策”,即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和挖掘出对企业有价值的规律和趋势,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这些支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行为预见镜———帮助企业识别机会、规避风险;②问题良药———帮助企业诊断问题、亡羊补牢;③跟踪检测———帮助企业评估效果,提升效益;④引力动力器———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加强管理。不可否认,个别公司的决策人具有超人的战略眼光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单靠直觉也能给公司带来巨大价值。那么究竟靠数据分析的决策能否优于直觉决策,我们这里也要靠数据说话。有学者比较了组织中用直觉决策以及用数据分析决策的可能性,研究发现,业绩优秀的组织更多地倾向于采用分析决策,尤其是在财务管理、运营、战略等方面。因此,可以推断,用数据分析决策比直觉决策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与此同时,根据智联招聘网站显示,短短两年时间,珠三角地区数据分析人才需求已接近了需求量旺盛的传统会计专业。可见,越来越多的公司需要能够对公司财务等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加工、分析以为公司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人才。可以说,传统会计专业注重会计核算,即财务报表编制的整个流程及环节的掌握,而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更注重对财务报表数据以及其他有用信息数据的再加工、处理、分析及呈报,以满足管理层经营决策的需要。可以说,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要求有不同的专业设置及专业培养目标与之适应。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管理背后的推动力是时代的变革引发的对人才的需求。然而,从当前会计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情况来看,多数院校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没有明确的专业定位、与会计电算化等专业没有明显区分以及缺乏明确的专业核心课程等突出问题,尤其是对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名称中“信息”二字究竟如何体现没有清晰的把握和界定。因此,会计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亟需变革。

2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工作岗位及能力分析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成功申报会计信息管理新专业,并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首届招生。与此同时,会计信息管理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也成为摆在专业任课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近几年来,全体专任教师围绕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建设展开了一系列的咨询、调研、走访,并定期进行讨论、交流,扎扎实实了解实际中的人才需求,实现专业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无缝对接。到目前,初步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的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思路与方法。首先,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账务处理、管理会计、财务数据分析、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及内部控制等方面。具体工作任务体现在:会计核算,纳税申报,管理会计,财务数据处理、加工、分析及呈报,以及预算、成本、资金管理等。其次,在新形势下会计信息管理人才的工作岗位领域,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如下三方面能力:①会计核算能力,指的是熟悉并掌握会计信息生成系统,运用财务信息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评价;②数据分析能力,指的是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方法,运用Excel、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及呈现;③辅助决策能力,指的是能够依据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为公司日常财务等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及大数据时代,对财务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局限于传统账务处理,更倾向于对决策相关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占领市场必须先占领数据”,公司财务和经营决策的制定更多的是基于信息的决策,即“用数据说话,做理性决策”,而数据分析即是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和挖掘出对企业有价值的规律和趋势,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因此,在新形势下,会计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数据分析引领财务决策信息化。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需要三个层面的支撑体系,即基于财务会计、强化数据分析、服务管理决策。

4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在以数据分析引领财务决策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我们初步形成了如下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

(1)会计学基础课程:会计信息管理源于会计,不能脱离财务会计,仍然要以财务会计为基础。专业学生要了解财务报表的生成过程及会计账务处理流程、能够对一般企业常见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进行企业纳税申报等。这方面课程主要有: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纳税实务。

(2)数据分析技术课程:对信息的把握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与企业信息化相适应的一般管理软件、财务软件的使用及熟练操作以及简单维护,能够作为关键人物辅助中小企业实现财务信息化;另一层面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报告,满足管理层基于信息的决策以及决策的科学化。数据的来源可以来自公司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根据需要也可以来自企业外部的国家经济产业政策、行业市场信息等。其中,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又从两方面进行培养,一方面是分析思维方式的培养,这是起主导作用的层面;另一方面是分析工具运用的培养,信息化时代,数据量的加大要求借助于一定的分析工具才能实现数据分析。企业信息化实施及数据分析方面的主要课程有:财务报表分析、财经数据分析、应用统计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处理软件应用、商务智能等。

(3)决策能力提升课程:新形势下财务人员面对和服务的更多是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层,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要清楚公司管理层和决策层需要哪方面的决策信息支持,并通过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提供,同时给出合理化建议。这方面课程主要有: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其中,财经数据分析课程能够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展现及报告撰写各环节的基本理论及操作技能,同时熟练地运用数据分析的思想和方法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数据分析软件应用课程能够让学生熟练运用Excel等常见数据分析工具、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操作Excel等数据分析软件的基本技能。商务智能(含数据挖掘)课程依托商务智能平台,从商务智能概念、商务智能结构、多维数据集内容、数据挖掘、交付等主要内容,使学生在了解如何运用商务智能的工具、架构以及规则的基础上,分析企业数据,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

5结语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要求有不同的专业设置及专业培养目标与之适应。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管理背后的推动力是时代的变革引发的对人才的需求。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为数据分析引领财务决策信息化。相应课程体系为财务会计基础课程、数据分析技术课程、决策能力提升课程。我们共同期待,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将通过数据分析对企业财务等管理决策带来价值增值。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宪宇.大数据时代企业相关职位设置与人才培养[J].经营与管理,2014(9):43-47.

篇6

目前多数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普遍使用会计核算软件,然而,会计核算软件不等同于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在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认识和使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执行环境受限

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执行环境受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目前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较低的现象,这制约了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大型的国有企业具有较为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尚算成熟,然而在中小企业中,应用会计信息系统的成本较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也较低,多数企业对会计信息系统敬而远之;二是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即使部分企业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不惜花重金配备比较齐全的网络设备,适宜于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安装和使用,但是却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一般聘用外部人员进行维护,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所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不能与自身企业的组织结构、公司治理系统相协调,更不能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根据自身行业和企业的特点进行设计。三是传统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内部之间缺乏责任机制,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应以责任制为中心,责任中心网络的建立必须由纵向上的各级子公司、分公司及分支机构和横向上的各职能部门组成,在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责任中心内部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但是,在现行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践中,各级职能部门难以全面实现经营管理责任化,从而导致系统内部数据的实时性较差,横向、纵向间的协调性差,会计信息不能及时共享,系统的反馈职能基本空置;此外,还有部分企业管理混乱、管理效率较低,他们期望通过应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人员及制度等执行环境上的缺陷导致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局限性。

(二)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不合理

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往往不能切合企业的实际业务流程,只是简单的将各环节的工作手工的流程应用电脑程序进行模仿和照搬,并未改变会计处理流程的实质;或者只是进行了财务部门的电算化改造,信息分散在不同的部门,部门之间也没有建立起联系通道,由于各部门的统计口径不一致,容易导致信息数据的不规范;或者完善了会计管理系统,但在系统中各个模块间是相对独立,工作人员通过操作各个独立模块进行管理和完成相应的工作,各项工作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即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上没有建立会计数据传输和共享通道,这种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存在以下弊端:经营活动相关数据和管理信息被分别保存在财会人员和非财会人员手中,这导致信息隔阂及同一数据被多次重复存储和调用,除非查阅原始凭证,否则无法了解经营活动的本来面目;在多数企业应用会计信息系统中,数据通常是在业务发生后采集,而不是实时采集,财务报告经过后台若干加工程序后才能生成并提交到使用者手中,这使得管理者不能及时从会计信息系统中得到所需信息。

此外,会计信息处理分散。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本质上是信息系统,为企业计划、控制、决策和业绩评价传递信息数据。目前企业信息收集处理分散,信息数据的表现形式十分繁杂,特别是大型的、涉猎多个行业的企业集团,许多需要录入的基础信息分布在不同的信息生产部门和不同的人员手中,信息收集和查找都比较困难,并且他们数据库操作系统多变,存储数据的格式不同,在传递到不同服务器间交换时产生困难,使得信息处理失灵,甚至产生低质量的数据信息,这将导致会计信息系统出具不真实的报表,误导人们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并可能引起错误的决策。

二、基于公司治理视角设计和完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构建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制度规范水平、信息化程度、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建立比较完善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应该是一个经过设计、执行检验、反馈、再设计的长期的过程。基于公司治理视角设计和完善会计管理系统应本着可行、安全、相关、信息共享、整体性原则及权衡优化的原则。

(一)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执行环境

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执行环境,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要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改

变部分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的局面,具体包括规章制度不健全、信息化程度低、执行力的低下、业务流程的不规范等。这些外部条件影响了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第二要提高相应管理人员的专业职能,企业上线会计信息系统需要有相关管理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懂得数据库管理、网络技术等;还要具有企业管理知识,能够对系统进行合理选型、维护和二次开发;第三要建立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内部的责任机制,按照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责任中心网络,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保障系统内部数据良好的实时性,使得会计信息能够及时共享。

(二)构建完善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基本框架

会计信息管理体统设计的关键是要构建系统的基本框架,应该包括各项数据库,如企业会计事项数据库。把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所有的信息(包括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以原始数据的形式存储在该数据库中,该数据库是多维数据仓库建立的基础;记账凭证库。该数据库对会计事项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处理生成的记账凭证信息;数据抽取、转换、装载处理数据库。即根据企业的决策目标,对会计事项数据库和其他业务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及外部数据信息加以整理、过滤,然后加载到数据仓库中;数据仓库。该库是集成的、稳定的数据库集合,基于公司治理视角支持决策和权力监管;元数据库。用于管理所有与数据仓库相关的模型、视图和操作策略;此外还要应用数据挖掘处理和联机分析处理的新技术,对数据仓库进行多维分析。

(三)根据业务流程进行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生产型、商贸型企业都应根据自己的核心业务流程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一个业务产品、一项业务流程分散在各部门中,在各部门间应该系统地形成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对会计信息的录入使用统一口径。在具体的业务模块中,如在财务管理模块,应按照会计核算原则,以记账为起点,涵盖算账、结账、编造报表等主要财务流程,使得会计信息能够被充分挖掘,便于管理层的投资决策;在销售模块,应按照不同产品和客户设计多样化业务流程,单独进行核算和售后,并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在绩效考核模块,应把企业的业务活动划分为利润中心或成本中心等责任中心,对其编制责任预算,进行分析、考核和实施奖惩,实现质量跟踪和安全控制,同时也可以生成分析预测报告,为全行经营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在数据处理方面,要运用先进的数据加工和处理技术,能按照管理需要建立多种对应关系,使数据同出一源,但可以实现在系统内部的及时共享,提高数据相关性。

(四)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应控制风险

篇7

就现阶段财务会计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来看,会计信息出现错误或是出入,大多数都是由于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在财务会计信息的收集阶段,所有工作几乎都依靠人为输入,然后再对输入数据进行统计,然后进行相关财务报表等的制定。就我国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信息化实现来说,虽然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信息化的发展依然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将信息化管理的理念融入到工作细节工作中去,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及专业素质就成了影响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2.信息整理制度。

为了提高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许多企业已经制定了完整的信息整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准确性。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在会计信息收集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没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和判定依据,这样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对于企业制度政策的落实和建设来说,也会起到负面作用和影响。

3.审核手段。

监督及审核是所有工作开展的防腐剂。在任何一项工作中,一旦脱离了监督和审核,如果仅仅依靠员工自身的自觉性来开展具体的工作,必然难以达到想要的目的和效果。财务会计信息收集整理工作的开展也是如此。在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的过程中,除了提高会计信息收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态度之外,还应设立一定的监督岗位,对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效率进行有效监督。

二、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措施及对策

通过上文相关论述,我们已经了解到影响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那么在以后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必要依据,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呢?

1.制定完善的管理及整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过程中,为了有效解决遇到的难题,建议应落实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的制度依据,规范会计信息收集人员的工作步骤,尽量避免由人为疏忽造成的信息错误和疏漏,从而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2.提升会计人员素质。

除了落实相应制度之外,在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工作中,还应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及能力进行有效提高。对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及业务能力进行有效培训,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对新社会形势下的新技能进行培训,如计算机技能等,如此一来,才能有效提高会计人员对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进行逐步的完善,从而降低因专业素质漏洞引起的信息质量问题。

3.推动信息化建设。

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是潮流所趋,同时也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提升质量的必然措施及途径。针对现阶段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工作质量面临的主要因素来说,信息化建设程度的提升不仅能有效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有效性,同时还能提高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对信息的使用效率。财务会计信息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首先应对人员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提高,从而保证信息化条件下基础工作开展的质量;除此之外,还应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的硬件及软件进行建设,为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基本硬件保障。

4.有效开展监督工作。

除了上文提到的措施之外,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还离不开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的监督和审核。首先,作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专门设置一定岗位,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准确性进行及时有效的审核,并且将会计信息质量与信息管理人员的薪资挂钩,从而激发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人员的工作认真程度;其次,作为会计部门内部,也应采用系列技术工具及常用信息核对方法,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初步确定信息质量及准确性。

篇8

现在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已经逐步遍及到了各行各业,对于企业而言会计在财务方面工作的准确性以及时效性,更是直接的关系到企业以及员工个人的经济发展。互联网的介入大幅度地提升了会计对企业内部信息管理效率,其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互联网对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也给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也同时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因此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条件下,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内部管控进行客观、系统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互联网的助推使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内部管控发生了转变

互联网的引入使得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内部管控范围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在管控范围、管控方式以及管控内容这三方面的变化上。首先,互联网打破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利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企业的各个部门的财务状况进行管理,扩大内部管控的范围。在控制方式上可以借助互联网的高速传输功能,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就能够实现实时的控制[1]。另外,在互联网环境之下,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内部管控更加注重于对企业整体价值链的协同控制上,能够为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相关的财政依据。

二、当前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在内部的控制管理上所存在的困难

(一)企业缺少对内部管控的基本理念

企业如果缺乏对于财务信息的内部管控意识,将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隐患。财务管控理念的不足,将直接的体现在具体的执行上,尤其与互联网挂钩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来说,没有一定的内部管控理念,仅仅将企业财务信息的管理停留在表面,很难凸显出信息管理系统所带来的优势。还有部分企业员工对内部管控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只是企业对人员控制的一种方式,导致实际执行能力上的不足,影响财务信息内部控制的实施。

(二)不善于挖掘科学的内部管控方法

即便是很多企业在网络办公趋势的带动之下,已经开始了企业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但是由于内部管控方法的不当,很难让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发挥出实际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一方面是有的企业在使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初期并没有对企业整体的经济发展方向进行调查研究,盲目的使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很难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帮助的作用。另一方面,相关的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足,再加上企业缺少对专业人才的培训。单一的把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当作财务核算的软件进行使用,失去了其对企业财务管理上的真正意义。

三、基于面临的困难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施行内部管控的优化对策

(一)利用规章制度来严格的强化相关内部的管理及控制

财务人员通常是企业财务信息的直接管理者,企业在推进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相应的制度对财务信息系统的使用人员进行规范,从而强化内部的管控。另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更要加强对财务信息的内部管控意识,时刻把维护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对平时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以及维护制定相应的章程,来为财务信息的维护提供一定的保障。相应规章制度的建立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系统一旦出现突发的故障,使用人员能够按照企业的章程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以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

(二)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强化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

由于受到企业规模以及经营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都不尽相同,要想让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上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就要对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内部管控。此外,对于使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而言,进行定期的审查与核对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很好的确保企业相关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可以建立相应的财务核查小组,结合原始的书面材料对系统中所录入的数据进行核对,一旦发现错误应该对具体的情况进行上报和记录,并及时在系统中予以纠正。企业还应该对接触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升使用者的业务技能。通过这种对财务人员的内部管控,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论

传统的企业会计信息管理模式工作效率较为低下,另外在信息的提取以及准确性等方面存在的弊端也逐渐凸显了出来。在互联网科技的带动之下,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在给财务工作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很好地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及准确度。但是互联网对于信息的安全性很难保证,因此结合当前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相应的内部管控优化措施,对于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春萍.网络金融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6,01:151.

篇9

【关键词】

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优化

一、会计信息管理的相关概念描述

(一)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指企业日常会计管理工作中收集、加工、整理出的各类会计相关数据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进行理解。广义的会计信息是指企业财务部门收集、加工、整理出的诸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所有相关经济信息,而狭义的会计信息则是指财务报告中的相关经济信息,通常情况下在对会计信息概念进行理解时都是从广义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解。会计信息不仅具有一般信息的特点,而且还具有真实性、全面性、目的性、可比性、时效性、连续性、社会性以及计量性几个特点。

(二)会计信息管理

会计信息管理是指对企业收集、加工、整理出的会计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管理。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脱离了传统会计信息管理方式,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切实提高会计信息管理工作效率和信息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企业未来发展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二、现阶段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管理所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对企业会计信息管理认识有待加强

一些企业领导层缺乏对会计信息管理的正确认识,导致会计信息管理混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从性质上可分为工作失误、以及业绩造假等。工作失误是指相关负责人不重视会计信息管理,会计核算中错误地理解和运用会计相关准则及制度,致使会计信息出现重大错误。是指一些不法分子在管理会计信息过程中擅自篡改会计信息,掩盖自己贪污、盗窃、侵占企业资产或偷逃国家税收等不法行为。业绩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虚构会计事项或粉饰会计报表,从而虚构企业经营业绩,这种造假行为与具有一定相似之处,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

(二)没有建立健全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体系

一些企业没有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管理体系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如有的财务人员配置上缺乏合理性,没有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一些财务人员不仅担任会计职务,同时还具有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权限。有的企业多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一旦出现篡改信息的行为难以落实到个人,会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此外,由于企业财务人员的职务、工资及福利等待遇均是由企业内部决定的,财务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时难以避免会出现受制于领导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

(三)会计信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虽然制定了《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难免有一些法律法规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与企业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相适应。这样一来,会计人员在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留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导致会计信息处理过于随意,不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而且还会间接埋下财务隐患。

(四)会计信息监督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现阶段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监督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监督体系、社会监督体系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监督体系三方面。在企业内部监督方面,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如没有设置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或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会计信息监督过程中缺乏独立性,人力配备不足,缺乏应有的监督能力,工作中过于依赖财务部门所反馈的信息,与其他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难以及时发现会计信息管理问题;在社会监督方面,我国当前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还存在十分严重的缺陷,一些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专业胜任能力不够,风险意识不强,审计手段有限,尚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审计质量的要求和期待;在国家有关部门监督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长期存在监管企业众多与监督力量不足的矛盾,日常监督检查面过小,监督检查工作开展缓慢,难以切实起到督促企业做好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作用。

三、关于优化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的一些建议

(一)加强企业对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认识

首先,企业领导层应当树立合法经营的正确意识,应该认识到加强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对防范内部舞弊、控制经营风险、实施考核评价、正确进行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企业应当加大对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将会计信息管理精神贯彻到各个部门中去,使各个部门工作人员都能够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完成信息收集、加工、整理、核算等各项管理工作,为会计信息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企业还应当定期对会计信息管理情况进行研讨分析,总结出企业所存在的不足,及时纠正各类问题,不断改善各项工作。

(二)建立并完善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体系

企业应该按照会计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建立并完善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体系,在财务人员配置上应当全面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合理设置各级会计信息管理人员权限,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同时,在会计凭证、票据、报表等资料管理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必要的人工处理环节进行改良,尽可能地弥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漏洞,提高会计信息管理质量。

(三)逐步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应当时刻关注市场发展环境及企业发展趋势,积极借鉴国际上的一些成功经验,通过专门课题、研究报告、征求意见、调研测试以及协调校正等方式对诸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完善,及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使内容能够完全适应会计日常工作,保证会计人员在实际会计信息管理操作过程中有章可循。

(四)加大对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机构等加强会计信息的内部监督,提升会计信息管理质量,控制和防范企业内部人员利用手中权力舞弊造假;其次,我国相关部门应当重视社会审计力量建设,完善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升注册会计师群体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建立起一支素质高、信誉好的会计师队伍;最后,政府应当加大财政经费和人员的投入力度,安排足够的人员采取定期调查、抽查、对比等多样化监督方式来督促企业做好会计信息管理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作者:桑涛 单位:瑞华会计师事务所

篇10

会计信息化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代替传统的会计管理工作,从而使会计业务的处理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长期以来医院的会计人员工作强度较大,在财务管理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乱现象。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不仅大大减轻了医院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还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但是由于医院会计信息化普及的时间较短,在管理方面还不是特别成熟,实际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医院会计信息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在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医院领导及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改革不够重视的问题。一些医院领导将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一线临床部门和医技科室当中,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其中,将账务部门看成是医院的辅助机构,没能加以重视。医院的管理层往往过于重视对医院医疗硬件的投资,而忽略了对软件的投入。一些医院为了节约开资,通常只为账务部门设置一些简单的工作总账、报表等模块,造成会计信息化管理的效率难以得到全面发挥,只能负担一些较为简单的记账和算账任务,而一些财务管理、分析和决策等重要的会计信息管理功能很难实现。

(二)专业人才缺乏

会计信息化管理要想得到良好的动作,就必须保证其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它不仅需要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还需要的是具有专业能力的会计信息化管理人才。然而目前大多数的医院会计工作人员,是从原来的工作岗位上过渡而来的,虽然有些人员经过了短暂的培训,但是仍然存在电脑知识贫乏,操作水平低下的问题。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医院的账务部门都缺少既懂得会计核算业务,又能够熟练操作电脑、运用软件的复合型人才。

(三)会计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会计信息化管理在医院推广和普及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医院财务工作信息化管理制度无章可循的问题,此类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的正常运行。由于会计信息化管理的不健全,导致医院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信息安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一些医院财务部门的会计信息管理混乱,出现了信息丢失和信息失真等问题,还有医院的会计系统容易受到黑客攻击等问题。另外,由于会计信息化管理体制的薄弱,导致手工会计操作与计算机会计操作并行的时间过长,这也相应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

二、加强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一)加快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进程

加快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全面实施进程,首先需要医院领导从长远的发展眼光考虑,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和账务工作的重要性。会计信息化管理不仅是账务工作的改革,也是医院与时俱进,提高医院现代化综合水平的重要内容。医院领导和管理人员,应该对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和运行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从而保障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功能全效发挥。

(二)加快医院信息系统一体化进程

首先应该实现各项数据信息的对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医院现有的各类软件进行数据信息的对接。以实现医院各科室、各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为账务核算提供依据。运用一套先进的软件,将医院的财务、物资和医疗保险等项目,纳入到统一的账务管理软件当中,使财务管理的系统性增强;另外,还应该实现个性化的财务信息管理,聘请实力雄厚的软件公司,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来编制出符合医院账务要求的个性化账务管理软件。

(三)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医院的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是提高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关键。医院必须加大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力度,重视人才的引进。首先需要对现有的财会人员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如果条件允许可对医院在岗的财会人员进行脱产培训或者定期培训,同时进行必要的考核,以保证医院的财会人员能够完全掌握信息化操作技术。另外,还应该加大对高水平会计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引入,结合医院的需求和具体情况,从各大高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引入一些复合型人才。弥补医院会计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分析人才的不足,从而保障医院会计信息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

(四)加强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内部控制

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内部控制,主要就是针对会计信息系统所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和管理人员,通过内部的有效控制,使每个岗位的在职人员都能够各司其职,保证各部门及人员之间的关系能够协调,减少和预防出现账务舞弊或者犯罪的现象发生。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内部控制,首先应该保证各项内部管理组织机构的健全,各项管理体制的完善,使医院的内部账务体系能够在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情况下良性运行;还要完善信息系统的操作控制管理,建立起全面的计算机操作及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以保障计算机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另外,还应该加强会计信息的安全管理,及时做好病毒的防治工作,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也保障各项会计信息不被泄漏出去。

(五)加强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

会计信息化的档案应该严格依照财政部门的相关规定来管理,由专人负责进行妥善保管。一些会计信息相关的存储设备,如U盘、磁盘等设备,应该进行防磁、防火、防潮保管,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以防止由于设备损坏造成会计信息丢失。对一些重要的会计档案要进行进行双重备份,并存放在不同的地方。

三、结论

医院会计信息化的实施,不仅仅是一次记账技术的改革,也是会计工作的全面改革。会计信息化能够将财会工作人员从报账、记账、算账等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最终使会计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代接轨,实现会计职能的突破。

参考文献:

篇11

作为一种从企业的内部向企业外部传送信号的关键媒介,会计信息是实现财务转移和利益分配的关键基础。而会计信息是否可靠则是值得关注的一项主要的质量特征,其对于经济体制的公正公平性以及企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效率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为此,在当前的企业经济活动中,如何做好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信息的质量属性分析

第一,真实属性。会计信息的前提就是真实性,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则可能无法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活动,从而就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会计信息必须要能够将所要反映的事物体现出来,即体现出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营活动。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相对而言的,其主要是由于在会计信息在经济会计反映的领域中,会计信息反映和会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有直接的关系,并且受到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影响。第二,及时属性。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指的是必须进行有效而及时的编制,并且要进行会计报表报送。由于体现企业会计业务开展情况的会计信息是变化的,所以企业需要定期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业务始终开展是高效而全面的。第三,相关属性。相关属性主要指的是企业会计信息应当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及要求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能够始终满足企业外部与内部各方面的实际需求。第四,可比性属性。可比性属性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横向可比性,即为了充分保证企业决策时可以进行科学分析与比较,在同一使其内开展的经济业务应当尽量选择同一会计信息管理方法;其二是纵向可比性。即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选择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并且注重对会计信息的对比。

二、会计信息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分析

企业开展经营与生产活动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创造出经济效益和实际的价值,而创造价值则需要有具体的策略和战略性目标作为支持,最终的成绩则应当通过经营的效果和效率才能体现,而效果和效率或价值在创造的过程中应当通过财务信息来体现,因而可以说企业价值的创造需要依靠完善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才能确保其顺利实现。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必然伴随价值的记录,从而就形成了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主要依附于会计核算系统之中,会计核算系统则往往依附于于内部控制体系之中。如何对内部控制进行科学的设计、实行及完善,对于生成会计信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当前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基础较为薄弱

当前,很多企业的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工作有很多亟待改善的缺陷:第一,缺乏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基础。在当前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会计信息管理工作增加了数据管理、系统维护以及操作管理等全新的岗位,这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企业必须尽快构建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从我国当前的企业会计信息内控建设现状而言,其并没有能够针对信息化条件下企业会计信息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也没能制定出科学的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制度。[1]第二,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缺乏合理性与规范性。从当前企业信息系统管理现状而言,我国企业在开展会计信息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误区,在构建会计信息系统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企业的认识,从而使得系统的建立通常都是从市场上购置一套财务软件,然后在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简单培训之后投入应用,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培训直接进行应用,正是由于缺乏对系统运行的科学认识,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产生错误。不仅如此,由于当前部分企业信息系统构建时未能结合企业实际业务的发展需求,从而造成企业最终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实际应用价值不高,为此部分企业不得不将现行的系统和原来的旧系统合并使用,进一步加大了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

(二)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复合型人才比较稀缺

当前很多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难以对会计业务的流程及活动情况进行准确把握,造成其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关键点缺乏足够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的监督与制约效应。[2]部分企业中的会计人员虽然对于内部控制的关键内容有所了解,但如何在实际的会计信息管理内控过程中对这些关键内容进行制约与监督,对于其来说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会计信息管理开放性特征加大内部控制的风险

会计信息管理内部风险方面,其不仅表现在财务软件与计算机等风险,并且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或计算机系统产生问题时,企业的整个会计信息都可能会面临丢失的风险。除此之外,由于凭证审核及制单等环节在整个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中应用逐渐减少,甚至逐渐出现了无痕化的会计处理。[3]由于企业内部稽核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上没有操作流程及操作人员的记录,从而要想将责任追究到人存在很大的难度。在会计信息管理外部风险方面,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在设置方面有所缺陷,在传递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导致信息泄露、篡改及截获的几率增加,最终对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产生巨大的威胁。除此之外,潜在的计算机病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四、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分析

(一)加强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控制

第一,充分保证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可持续性。所谓的应用可持续性指的是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充分满足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开展的需求,在开发与设计会计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当从分结合企业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要想保证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可持续性,就应当切实做好对前期的分析与研究,对系统的功能使用、权限设置、模块划分以及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要求与规划,从而对购置财务软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第二,切实做好系统维护与控制。[4]对系统进行科学维护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经营环境的变化,对系统中的相关设置作出合理的变动与调整,保证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得以更加准确有效地开展,从而将企业的业务活动发展状态清晰展现出来。

(二)加强会计信息管理内部组织控制

在岗位设置与组织结构设计方面,应当依据全新的会计信息处理流程进行设置,依据业务流程开展的不同阶段对数据分析与录入以及数据维护等进行科学的设计,依据岗位职责的不同设置出系统维护员、会计信息审核员、记账员及会计主管等岗位,不但要充分保证会计审核与记账、数据审核与录入、数据录入与信息管理等岗位的分离,还应当贯彻落实授权体系,使不同岗位的责任与授权能够相互匹配,从而促生会计信息管理内部组织控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会计信息管理内控人员培训方面,企业应当使会计人员对于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使其能对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流程进行掌握,准确掌握各项业务的操作流程及技巧。[5]企业可以针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新情况、新业务开展专项的学习与培训,从而确保会计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通过自身的网络信息技术和会计专业知识加强会计信息内部控制,逐步提升该项工作的效率。

(三)加强对企业内部会计风险的预测与评估

风险指的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企业在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内部控制风险主要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在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中,对于内控风险的评估应当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重要程度以及应对策略。在对内部会计控制风险评估的期间,通过风险较大的项目可以对可能出现及经营失败的项目进行全面而科学的分析,从而发现其中的关键控制点,同时构建出适当的风险预警机制。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注重内部控制风险的事前控制,尽可能降低因各类因素变化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五、结语

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在当前会计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应当构建出科学的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制度,在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探索与分析,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

作者:高诗文 王艺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季侃,陈艳.基于内部控制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来自我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现代管理科学,2011,02:25-28.

[2]代莉莎.浅议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J].贵州社会科学,2011,09:84-86.

篇12

一、会计信息的相关概念

会计信息的主要形式包括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及相关附注等,其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会计信息的搜集、处理及输出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是各种会计信息便于被利用,能够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便于企业及时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调整经营策略。

二、会计信息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明确要求,认真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收集客观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经营者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处理。企业管理者依据有效的会计信息能够判断出企业的资金流动是否正常,明确收支方面是否合理,从而为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提供方向。

(二)提升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债务危机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很多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企业所面对的财务风险不断加强。为了应对财务风险,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树立危机意识,积极推出各项改良措施。

(三)促进企业构建科学管理体系。企业的成功离不开科学化的管理,而科学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企业目标。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是围绕着企业的目标而进行的,企业的目标要想顺利实现还要依赖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管理能够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依据有效的会计信息,企业经营者能够把握市场的未来走向,从而做出科学的战略发展规划。

三、会计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要求企业应以真实的交易或事项作为依据,展开各项会计核算工作,客观地反映相关会计要素的信息,所有的会计信息与资料应该符合客观事实,具有可靠性。有效的会计信息能够体现出企业在某一时期内的相关业务往来情况,能够反映出企业在这一时期的财务状况。当前,我国企业在运作中所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会计信息失真而造成的,比如说企业融资难、市场需求把握不准、证券市场环境不佳等。

(二)监督机制不健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内提出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应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一致,能够反映出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然而,现实条件下,很多企业管理者为了短期利益,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会创造出企业经营非常良好的假象,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三)会计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当前,很多企业在会计信息输入时,原始资料不足,导致最终的结果与客观情况出现出入。一般来说,会计信息的保存主要包括纸质与电子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会计信息存在被泄露的可能性。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不到位,也是导致体系出现漏洞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工作人员的水平也是影响会计信息管理成效的重要因素。当前很多问题都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管理知识有限而产生的。

四、提升会计信息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构建会计信息管理体系。构建会计管理体系应从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输出与反馈等环节入手。在会计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应加强原始凭证的保存工作,使得收集到的信息与客观情况相符。在会计信息被加工处理的环节中,应去伪存真,做好大量细致的分析工作,提炼出最有价值的内容。在会计信息输出的环节中,应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而进行,并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在反馈环节中,应把回馈的信息以一种新的形式输入到会计信息系统中,从而完善整个管理流程。

(二)加强监督工作。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构建会计监督管理体系,内部会计监督将变成企业管理者的具体行动。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工作应以制度加以落实。除了企业内部加强监督工作外,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积极履行职能,对企业会计工作加强监督。监督工作要想取得成效需依赖有效的监督体系,而监督体系的构建需要企业内外共同努力,因此只有全面提升企业内部监督力度和加强政府部门的检查工作才能够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管理水平。

(三)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能够规范和完善企业内部各种会计管理活动,有助于建立企业对会计信息质量全面负责的机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全面提升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能够有效地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助于企业会计信息管理水平的提升。

篇1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化 会计网络化 发展

1引言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网络会计取代会计电算化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2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1卯8年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提出来的。正式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从长春一汽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开始,会计电算化在中国已发展20多年,从手工做账到电算化,引发了一场“会计革命”。

    会计电算化产生至今,它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会计软件的运用减轻了会计人员手工记帐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运用财务软件的转账、核算等自动生成功能,不仅降低了误差,提高了准确度,并且节省了人手,缩短了账务处理时间。第三、培养了一批既懂财务,又拥有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造就了一批会计软件公司,他们的存在和良性竞争,促进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规范化、商品化、通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会计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1999年4月,深习”市财政局与深圳金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讨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了“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管理提供了充足、实时的信息。

4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区别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目标不同:会计电算化是实现r会计核算业务的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化是实现会计业务全面信息化,从而与企业管理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及社会大系统的其他信息系统相互衔接,有机构成一个开放系统,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核心作用。

2理论基础不同:刽十电算化仅以传统会目理沦和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会计信息化以信息技术、系统论和信息化会计思想为指导。

3.技术手段不同:会计电算化以单机处理为主,会计信息化把网络、通信与数据库等先进技术用于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传播、存储、应用。

4功能范围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以实现业务核算为主,会计信息化包括财务事务处理层、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和决策层,不仅要进行会计业务核算,还要进行会计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并将根据信息原理和信息技术要求重新构建现代会计模型。

5.信息输人输出不同:会计电算化强调财务信息只能由财务部门输人,输出也由财务部门打印后再报送。会计信息化要求大量数据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既可经授权权利级次,直接从系统当中获取相关数据,也可从Inett上直接获取。财务人员不再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或唯一的输人、加工处理人员,财务人员将更多地控制、分析,参与企业管理和提供专业决策。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在企业及社会各信息系统中被充分利用。丘会计程序不同:会计电算化基本模仿手工会计程序。会计信息化则根据刽十目标,按信息管理原理与信息技术重整扭刽长旎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