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5: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篇1

关键词 城市品牌 城市发展 品牌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而城市品牌对于城市发展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推广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竞争力,已成为各个城市发展中的新课题。

一、城市品牌的含义及其功能

美国杜克大学Kevin Lane Keller教授在《战略品牌管理》中对城市品牌定义如下:“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 城市品牌包括城市的名称、环境,城市的企业、产品、服务,以及城市形象、个人等,它是城市吸引人们的系统标志。直观地说,城市品牌是市民对一个城市的感知,是城市整体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人们对城市、对其生活方式的自信心、自豪感及未来远景的表达。

良好的城市品牌可以提升市民的认同感、自豪感,推动城市文明的发展;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和人才的关注;有利于开展对外的交流和合作,也有利于本地区企业的发展。总体而言,城市品牌具有标志、象征和认知三大基本功能:(1)标志功能:城市品牌是城市的标志和名牌。是城市间区分的标记,在观者看来,城市品牌的主要功能是一种速记符号。(2)象征功能:城市品牌是复杂的城市象征。这种象征因市民和观者的印象及自身内涵界定最终目的是创造可供识别的差异性。(3)认知功能:城市品牌是观者对城市的知觉。城市品牌是城市、市民、观者关系的载体,当观者对城市品牌有了积极的态度,城市品牌就能在观者心中形成正面影响。

二、城市品牌――城市发展的助推剂

作为城市的无形资产、战略资源,城市品牌是城市发展的“导向牌”、凝聚人心“吸铁石”,城市形象的“金名片”。当下全球各个城市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整合资源,旨在打造城市品牌。法国将巴黎打造成为“时尚之都”,使之成为引领世界时尚的标志;“动感之都”香港推广了“飞龙在天”城市品牌,将香港发展成“亚洲国际都会”。

一个成功的城市品牌可以使一个城市具有鲜明的形象,使人们了解它,在脑海中对其形象化。与此同时,也可以使得这个城市在某一方面具有其他城市所不能够具有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对外产生较强的辐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积极吸引人才。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历史已经证明城市要想一直保持增长和发展的趋势,其关键在于城市吸引人才、技术和资本的能力、而最关键的是人才,因为人是创造和创新的最主要的原动力,技术和资本为人的能动力的发挥提供技术和资本支持,而这些的实现,主要是城市的独特性――即城市品牌的发展和保持。良好的城市品牌是吸引人才的关键。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优良、富有活力、开放兼容、适宜创业发展、让人们安居乐业的城市,必然会在人才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进而对各类人才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其次,广泛吸引外资。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为了有效地利用国内国际市场提供的资源,弥补城市建设中资金短缺这一问题,各个城市纷纷引进外资,促进其迅速发展。城市有了自己的知名度,有了品牌,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形成更大的竞争力。在全球化的时代,城市对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吸引和聚集能力是城市能否引进外资的一个关键。公司选择投资城市,除了考虑区位经济的辐射能力等因素外,还要考虑城市品牌对投资带来的风险。文化开放、兼容的城市将减轻跨国公司本地化的压力和跨文化管理的难度,降低管理成本。

再次,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依托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发展相关行业,推动城市发展。诸如,旅游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已纳入许多城市的发展战略,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良好的城市品牌,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基于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品牌建设

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是城市品牌的定位,城市品牌的选择是城市品牌定位的延续,城市品牌的开发着眼于凸显城市品牌的价值,城市品牌通过营销塑造出城市品牌独有的魅力。城市品牌追求的是长期的存续和发展,是持续的竞争力。

准确定位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牌价值。城市品牌定位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因而在定位之初,必须要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合理规划,结合拥有竞争优势的独特领域进行规划,进行定位与创建。城市品牌定位,其实质在与将城市放在目标受众心目中给定一个独一无二的特殊位置,由此而形成其鲜明的品牌个性,确保自己的最大竞争优势。通过准确的城市品牌定位,优化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得资源优势转化为最大的竞争优势,最终能够提高城市品牌的价值。

合理选择城市品牌,优化城市品牌组合。城市品牌的选择是城市品牌定位的延续,即将定位的结果进一步细化,在众多城市资源中选择最能形成城市独特竞争力的品牌组合。选择城市品牌应该遵循真实性、特色性、认同性、美誉度和导向性的原则,确定一个好的城市品牌,以此提升城市素质,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有效开发城市品牌,获取城市品牌效益。城市品牌的开发是以城市品牌为对象,通过资金和劳动的投入,形成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城市核心识别,借以指引公众的城市行为,并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环境效益。城市品牌的开发要求政府具备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授权其他组织管理活动、制定规则等方式使活动的净收益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从而保证品牌开发高效、流畅的运行。

注重营销城市品牌,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整合营销传播战略,要打造城市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营销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城市在进行营销时,应对城市品牌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持续性的有效营销,充分发挥媒体的力量,通过制定统一的框架来协调营销计划,将城市管理者可以控制的各种营销传播活动加以协调,从而形成一个连贯内聚的整体,使城市的每一个市场行为都围绕一个核心,从而使城市品牌形象传播达到“一种品牌,一个城市”的效果,通过整合各种营销活动,以获得更大的协同效应。

在走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的道路上,我们要善于探索和吸纳一切先进的价值观念和体制机制,从传统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传统工业化的发展理念的影响下解放出来,从传统工业化的发展理念的影响下解放出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共谋发展、共同进步。

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纵观全球,城市竞争已经逐渐聚焦在城市的品牌之争,城市品牌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的关注,因为城市品牌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各个城市必须注重城市品牌建设,加速城市品牌化的进程,提高城市品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许正中.社会多元复合转型―中国现代化战略选择的基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篇2

Abstract: city planning is the basis of c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it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 bibcock" action and influence, the current study of Chinese city development, discuss our country city planning design and practice, to our country city changes development of great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city several transition way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our city planning design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 and gives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city transformation; city planning; government function; value orientation; Urb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

前言

长期以来,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行为,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评,既有来自外部的市场经济性批评,也有来自城市民众化的批评。随着我国城市多元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越发复杂,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更好的完善城市规划,成为当前政府执行城市规划行为的重要任务。城市规划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发展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以及城市规模等。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期,城市规划呈现出新旧并存的局面,在这一时期,研究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更好的指导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笔者以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为论述基础,通过对转型期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希望有助于我国城市及城市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

1、生产与消费并行的发展方式

在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中,经济增长仍然是其主要的支撑,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例如,苏州避开古城,开辟新城等,都是为城市经济发展而构建的载体。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我国城市发展的转型,城市发展规模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开始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大力提倡三产的比重。

2、企业与服务并合的政府职能定位

长期以来,政府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型的政府特征就是要讲究成本效益,因此,政府职能往往被市场化,通常会把经济管理的原理应用到政府管理中,有效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城市住房商品化和城市竞争化的发展。同时,企业型政府在城市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缺失,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交易成本过高等,从而造成了“政府失灵”的现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型政府开始产生,它是一种以民为本,以社会为本的政府,是对“政府失灵”做出的一种可能性选择路径。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崇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城市建设和政府的协调发展。

3、民主与效率并推的价值取向

民主与效率是公共行政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原则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城市规划发展中,应该努力协调好民主与效率的关系,创建和谐的体系。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 ,各种政策因素应该顺势发展,效率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城市发展中,实现一定的集权化政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化发展的效率。然而,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如果把非理性的决策所带来的人力、物力,以及资源浪费等和民众及政府之间的信任损失进行计算,集权化的政府行为并不是理性化的。因此,近年来,我国开始在城市建设决策中不断的民主化,在追求城市化速度和效率的同时,民主也不断在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城市规划现状及问题

1、盲目城镇化

我国有些地区在城市规划中存在着盲目城镇化的问题,例如,有的城市在其规划编制中,为了片面追求规模化,过分提高了城镇化人口水平,使得城市规划中大量的征用土地,过分开发,资源浪费严重,投入大,产出小,入不敷出。

2、城市化目标盲目化

我国有些城市在其规划中存在着城市化目标过大的问题,过分的对城市性质和职能做出评价,无论大小城市,一律按照大城市的规模和指标来进行,有些小城市甚至无法效仿和实现,也没有实现大城市规模的可能性,最终导致结果脱离实际,劳民伤财。

3、城市规划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其规划设计中往往只对其整体规划进行了编制,而对城市在近期建设方面却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安排,使得我国部分城市在其规划中缺乏有力的建设措施和政策,城市规划没有依据可行,城市规划实施困难重重,最终导致整体城市规划局面混乱,无法形成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严重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基于城市发展转型形式下的城市规划设计与实践

处于城市发展转型形式下的城市规划和实践,更应该坚持与社会发展实践相适应,转型期的城市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了城市规划的思路和方法。具体来说,转型期的城市规划在其设计和实践中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突出重点规划

城市规划编制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城市规划必须与现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在规划中既要坚持全面,又要有重点的开展并实施,在整体把握城市规划重点的前提下,主动协调,坚持重点区域发展目标与整体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避免一揽子规划。同时,做好对控制性的详细规划、修建性的详细规划的技术支持。在具体的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中,一方面,在城市工业化集中区为了推进城市化,应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扩大城市就业,为城市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大规模的土地开发中努力扩大城市的固定收入,加快农村城市地区的快速城市化,进一步刺激就业和消费;与此同时,要加大对城市环境的整治和修复,使城市发展更加适应人类居住,为人们创造更加和谐的生活居住环境。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坚持重点规划与集中建设的思路,有效打破了以往城市规划中存在的“小而全”的问题,达到了综合开发,集约和简约的目的。

2、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重视细节规划

细节规划是城市整体规划和控制中的重要内容,在城市总体和具体规划层面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各种需求,这种不同需求在城市化水平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对城市规划中的细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对城市综合规划中有精细化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城市规划中的细节规划所涉及的范畴远远超过了目前既定的相关法规,可见,城市细节规划也是对目前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的补充和说明。

3、注重城市更新改造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城市的更新改造,首先,要追求城市的自然和谐,在后期的城市化发展中要保留城市发展的历史性和完整性,体现城市发展特色。其次,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应该采用多种合理化方式,因地制宜,切不可大拆大建。针对更新改造中的水、电、气等系统,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保障。除此之外,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应该注重挖掘城市内涵,从城市发展中寻找价值,通过更新改造,将城市价值体现出来,从而达到激发旧城的社会活力作用和效果。

总而言之,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让城市具备更新的城市形象,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更好的实现城市职能。新时期,城市规划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处于当前城市发展转型的城市规划设计,更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充分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转型模式,将我国城市规划更好的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结合起来,建设更加和谐的人类家园。

参考文献:

[1]涂军飞.浅谈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08,(08).

[2]曾浦成.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3]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4]代琳.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山西建筑,2005,(22).

篇3

城市的发展形态与城市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交通状况以及 经济 发展等诸多因素有关,特别是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对大型城市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自从1863年伦敦建成第一条地铁以来,许多大型城市都修建了发达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它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同时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这些城市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大型城市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 问题 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对城市引力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建立了引力场模型并对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 分析 ,通过 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引力场分布的影响,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

1 引力场模型的建立

1.1 城市发展 理论 1.2 引力模型在城市发展研究中的 应用

天体物 理学 家J.Q.Stewart受到Newton万有引力公式的启发提出了引力模型[8],W.J.REIlly将其应用于城市间零售市场的研究、P.D.Converse针对城市区域范围的界定提出了断点公式[9]、G.K.Zip又对其进行推广使引力模型成为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有力工具。

引力模型通常表示为

Iij=GQiQjr-bij (1)

式中,Iij为i、j两城市的引力,rij为两城市的距离,Qi、Qj为某种社会经济测度(如人口、GDP等),G为引力系数,b为引力衰减指数。

实际上,许多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学者早就根据经验认识到一般形式引力模型的存在,但对出现这种形式的原因不清楚,陈彦光等从城市地理系统的广义分形假设出发,推导出了引力模型的幂函数形式,使其从一个经验模型上升为理论模型[10]。

1.3 引力模型的改进

在引力模型公式(1)中,通常取引力衰减的基数为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但随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建成,居民出行时间大大缩短,客观上拓展了城市的边界,两点之间空间距离已经不是影响两点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在改进后的公式中,我们将用两点之间的出行时间作为影响两点作用力的基数。

同时我们注意到,原有的引力模型主要用来考察不同城市之间或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其表现形式为两点之间作用力的大小,我们认为该作用力的本质在于每个城市的中心都存在一个类似万有引力势能场的引力势能场,两个城市或地区之间通过该场相互作用。借鉴万有引力场我们将该场定义为

E=GQ/tα (2)

E为整个城市对市内某点所具有的引力势能,G为引力系数,Q为系统的某种社会经济测度(如人口、GDP等),t为系统中心到该点的出行时间,α为引力衰减指数。

我们可以借助该引力场模型来考察城市发展的趋势,如果某地区位于相对于城市中心的高引力势能区,则该地区与城市的相互影响程度就较大,该区域就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某一区域的快速发展也会带来城市中心位置的转移,改变城市引力场 计算 时的中心基准位置,影响引力场的形状和分布,进一步促成或抑制某些区域的发展。

2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条件下的出行时间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包括市郊铁路、地铁、轻轨铁路(含橡胶轮系统)以及中低速磁悬浮等在内的新型轨道交通系统。同其它交通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多个特点:①具有独立路权,不仅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同时更加准时、省时。一般而言,乘坐轨道交通比其它交通工具节省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时间。②运能大,运输效率高,能有效地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③有效减低空气污染,减低城市噪音,改善城市环境。④节省城市用地。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独立的路权,采用专用的道路交通隔离设备同其它形式的交通隔离开来,因此速度快,受干扰程度小,运营准时。在此,城市中心到城市内某点的出行时间可表示为如下的多元线性形式:

3 以出行时间为基础的引力场模型参数的确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引力场模型中,Q为城市的某种社会经济测度(如人口、GDP等),它与城市吸引力场强度E成正比,Q越大则E的影响范围和力度越大。在模型中对城市引力场分布有重要影响的另外一个参数是城市中心位置,出行时间参数t指的就是城市中心到该点所花费的时间。城市中心位置的确定可采用重心法获得:将空间中的一个城市分为n个区,假定各区内的人口、经济分布是均匀的,那么各区的人口、经济中心也就是其几何中心,设定各区的人口中心位置为(xi,yi),那么这个城市人口、经济的中心为

α为引力衰减指数,体现不同城市社会经济测度的结构性特点和布局特征对引力场的影响,紧密型城市的衰减指数较松散型城市的衰减指数要小。

采用式(3)估计城市中心到城市内某点的出行时间以三个假设条件为前提:

①假设出行时间为两种类型交通路程的多元线性形式;

②假设在同等条件下,出行者优先选择快速交通;

③交通状况影响系数反映交通状况(如道路基础设施条件、道路拥挤程度)对出行时间的影响。

A0在公式中为常数,它的物理意义可解释为出行者在各种交通工具间换乘所需要的时间。一体化综合交通的设计理念要求,在选择轨道交通的车站位置,特别是设计大型换乘枢纽站时,要尽量考虑到方便乘客换乘,其最终目标是实现“零换乘”,因此换乘时间在整个出行时间中所占的比例不会很高,在公式中将其简化为常数。它的影响因素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固有特征以及各种交通工具间的衔接程度,衔接程度越好,该常数数值越小。 v1为快速轨道交通路段的最大行驶速度,v2为常规交通路段的最大行驶速度。对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而言,乘客的出行速度最终表现为出行时间。每位乘客花费在轨道交通上的时间T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T=t等+t乘降+t行 (5)

t等为乘客在站台的等候时间,t乘降为乘客上下车的时间,

t行为列车的行驶时间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动控制程度较高,固定路程的行驶时间基本不变,影响乘客平均出行时间的主要因素是列车开行频率(t等)和列车停靠站的时间(t乘降)。随着客流量的增加,轨道交通调度部门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状况,会增加开行列车的对数,减少乘客的等候时间,在该种状况下,系数k1会随交通量的增大而增大;当交通量达到最大交通能力后,随着客流量的进一步增加,乘客上下车拥挤程度增加,乘客上下车时间t乘降增加,甚至还会延长等候时间(t等),这些都会导致k1随交通量的增加而下降。乘客平均出行速度与客流量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4 城市轨道交通对上海城市引力场分布的影响

4.1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

上海是较早具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国内城市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有四条线路投入运营,市区范围内三条线路如图2所示,表1给出了各线路的基本情况。

4.2 引力场分布绘制 方法

为方便计算,先将实际的线路简化为相互垂直的十字形模型,经过同一地区的两条线路合并为一条,交通量以一条线路的1.5倍计算。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取轨道交通最大运行速度v1为60km/h;市区内常规交通方式的最大运行速度为30km/h.广义社会经济指标Q简化为1,引力衰减指数α取0.1,引力系数为1。在MATLAB环境下,以0.1为步长在60×60的范围内按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时序绘制不同时期上海城市引力场分布图。

4.3 不同时期上海城市引力场分布图

图3所示为修建快速轨道 交通 线之前的城市引力场分布图,此时的城市引力场以人民广场为圆心向外依次减小,引导城市由内向外 发展 ,这一现象基本符合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图4为建成地铁1号线后,城市引力场的形状,可以看出地铁的修建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引力场的分布,在修建了地铁的一侧,即由火车站至莘庄一线,城市引力场明显大于其它地区,在该引力场 影响 下火车站—人民广场—徐家汇—莘庄沿线的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使莘庄成为上海西南角的商务、居住中心。

图5是建成地铁2号线后城市引力场的形状,该路线的通车大大提高了浦东的交通可达性,使沿线土地迅速升值,有力的促进了浦东 经济 开发区的发展。图6、图7显示了轨道交通3号线和地铁1号线北延伸段建成后的城市引力场分布形态,同图5相比可以看出这两段轨道交通线路通车后上海东北方向的城市引力势能大大增强,为该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从引力场分布的动态变化来看,整个城市呈现条形发展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扇形 理论 所提出的某些观点。

从图7还可以看出,上海西北区域的城市引力势能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城市的协调发展,形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区域公共交通欠发达,因此有必要加快该地区的轨道交通建设。

4.4 轨道交通建设促进上海城市整体协调发展

为了满足经济迅速发展和建设世界级大城市的要求,创造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上海城市整体规划提出把中心城区建设成“多心、敞开式”的布局结构,即除人民广场这个市中心外,还有徐家汇、花木、五角场和真如四个副中心。与此相适应,上海远景交通规划计划到2010年建成由17条线路(共计870km)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图8所示为相关线路建成后,中心城区的引力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人民广场外,其它四个地区也都具有相对集中的轨道交通线路,使该区域的城市引力场显著增强,积极支持城市中心及四个副中心的发展(如图9),同时经过这些中心的轨道交通线路基本覆盖了中心城内主要的活动区域,增强了城市主、副中心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为城市总体布局向“多中心”方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 结论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影响因素很多,本文仅仅在交通工程领域,以乘客的出行时间为基础,通过引力场模型 分析 了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发展潜力的影响,用势能场的观点 研究 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文中以上海为实例,按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时间顺序绘制了不同时期城市引力场分布图,揭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指出通过建设合适的轨道交通线路,可以引导上海向“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

篇4

1 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特征及广州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背景、动因及现状

学习型城市的形成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所谓学习型城市就是以知识经济发展 为导向 ,以终身教育的体制实施和学习型社会的实现为基本特征,以不断更新和开发劳动力的潜能 和 素质为基本任务,以保持和不断增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城市人们生活质量为 根本目的城市发展类型。[1]

迄今为止,全国已经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武汉等200多个城市提出了建 立学习型城市的方针。 近年来,广州市将创建学习型城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2006年11月,广州启 动了为期10年的大型综合性读书文化活动——“书香羊城”全民阅读系 列活动,旨在培养广州市民终身学习的习惯,开启了学习型城市的创建。开办阅读网站,开 通读书服务 热线,开展“全民阅读月”、读书征文活动和读书演讲大赛等各种活动,每年评选出羊城“ 书香家庭”“书香社区”“书香连队”,还把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初具品牌特色的“羊城 书展”“羊城学堂”等纳入其中,统筹全市各类阅读资源。而由广州市宣传部主办的《广州 讲坛》和《羊城学堂》,已成为广州地区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名片。[ 2]

2 学习型城市的构建与图书馆的使命

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对图书馆而言,既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图书馆 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与知识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其基本功能涵盖了促进知识更新、提高 人 类 文化素质等社会教育范畴。如果学习成为人们的终身需要,拥有丰富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图书 馆将成为人们的 终身“伴侣”,成为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在创建学习型城市中,市民终身学习 和终身教育的社会大学——图书馆,必将成为引导市民树立学习理念的倡 导者和浓厚学习氛围的营造者。

3 广州各类型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城市中的发展对策

3.1 各类型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城市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城市各类型图书馆在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是各有分工、相互联系的。城市居民学习方 式 的多样性和随意性,要求各类型图书馆在各自的服务区域和职责范围内开展便捷的服务。

公共图书馆在传播先进文化、彰显文明正义、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知识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维护信息公平与自由、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阵地。公共 图书馆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读者座谈会、新书推荐会、地方传统文献专题讲座等活动凝聚城 市文化,利用自身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提供文化娱乐,构 建学习型社会。近年来,广州市各级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异常迅猛,特别是馆藏文献的增长 率大大超过了广州市GDP的增长速度。根据广州市图书馆学会统计,广州市公共图书 馆 馆藏总量2005年比2000年增长了161.6%;年购新书量增长达693% ;人均拥有图书数量增 长了167%,年均增长33.4%,是GDP的年增长速度(13% )的2.57倍。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加大了对 公共图书馆的投入,特别是对文献购置经费的投入。到2005年底,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人均 藏书量 达到1.6册以上,达到“全国文明城市”的A级测评标准(每百人公共图书藏书量>160册)。[3]

高校图书馆相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具有文献资源专业化突出、技术设备较先进及人员素 质相对 较高的优势。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开放,国内像海南大学、深圳大学、 青岛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图书馆在向市民开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并在社会上 产 生了积极的反响。大学图书馆对市民开放在发达国家屡见不鲜,德国、美国的许多大学图书 馆都是对市民开放的。这表明在公共图书馆无法满足城市居民学习需求的情况下, 大学图书 馆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社区图书馆是根据现代城市人口聚居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图书馆形式,是建立在社区里 的基层图书馆。它是最贴近社区居民的文化场所,充分体现了“阅读便利”和“资源共 享”的原则,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和拓展,在构建学习型社区中起着核心的作用。[4]

3.2 更新观念,服务为本

图书馆要办得贴近市民,首先应该更新观念,根除衙门作风,消除影响服务质量的一切障碍 。在 更新观念的前提下,需要从如下四个具体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提供免费服务。收费还是免费曾经是图书馆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近年来,无偿服务的 原则不仅在公共图书馆,也在其他系统图书馆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推广。

第二,在地理位置上接近公众。如果图书馆在地理上远离读者,会使读者感觉不方便,从而 减少他们使用图书馆的次数。要在地理位置上接近读者,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展社区图书 馆 ,完善图书馆网络,使基层公民享受到信息时代的文明成果,充分满足公众的借阅需求。 在发展社区图书馆方面,广州可以借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经验,采用“总分馆”制度 ,积极在北部、西部和南部的偏远地区配置分馆,使广州在市、镇、 街一级都配置有公共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要发挥中心图书馆的作用,从全市的角度规划 图书馆网络,不仅各城区配置公共图书馆,还要打破区(街)行政区划限制,在人口密 集、交通便利之处设立较大的公共图书馆。条件具备的乡镇(街道),也可建立乡镇图书馆。

第三,在时间上方便读者。延长开放时间是图书馆方便读者、留住读者的一个重要举措。通 过组织社区和家庭阅读,推广科学的早期阅读理念和方法,帮助青少年从依赖阅读走向独立 阅读,为培养终生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氛围。读者来到图书馆,一方面是为了汲取所需的知识,另 一 方面是为了享受终身学习的快乐。面对不同年龄的读者群体,图书馆要从人性化的服务角度 出发,为每位到馆的读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同时,还要兼顾弱势群体到图书馆学习文化 知 识的权利,考虑到他们对图书馆设施的特殊要求,使他们合理的阅读和学习需求得到满 足。

3.3 整合资源,加强共享

广州各类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的功能,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首先是人 力资源的整合。1)整合图书馆内部的人力资源, 要将热爱图书馆事业、有一定专业特长的高素质人才放在接待读者的岗位而 不是内务部门,要使一线工作人员真正由图书馆守门员向信息导航员转变;2)整合图 书馆的专业人才,做好网上咨询、读者培训以及专题服务等工作,发挥图书馆的学科特长, 为有不同需求 的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其次是信息资源的整合。为学习型社会服务,仅靠公共图书馆的藏 书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图书馆间的联合,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地区资源的共享。 在操作方式上可以依 托计算机网络,签订馆藏资源有偿共享协议,逐步建立全市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网络,进而 建立公共图书馆与其他类型图书馆资源的共享网络,实现资源互通有无,最终为全市图书馆 资源的真正共享奠定基础。[5]

3.4 自我更新,提高素质

如果没有一支热爱图书馆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并能积极主动 拓展各项业务的工作队伍,图书馆不可能在整个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发挥它最大的潜能。因此 ,图书馆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率先创建学习型图书馆。 不断加强团队建设,培养系统思考和自我超越的图书馆精神,把图书馆员的个人理想 融合、升华、统一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创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图书馆文化,使图书馆成 为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殷开明.学习型城市的内涵及特征剖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1): 28—30.

[2] 陈 钢.试论广州学习型城市的创建[J].科技资讯,2009(14):222—223.

篇5

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书馆不仅保存和记载着当地居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留下的印记,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对外展示其文化内涵和文化发展水平的窗口。这种储存知识宝库和文化传播的作用是任何机构都不能代替的,公共图书馆以集中、全面、分类的方式对城市文化加以梳理并展现,集中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当今世界的文化发达城市都拥有大量的图书馆、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这些都市的文化产业发达程度可见一斑。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发挥着提高市民文化素质的重要作用,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发展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公共图书馆是城市的文化性标志,一定程度上更代表着城市的形象。

1.2公共图书馆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平台

现代社会已成为一个以终身教育为主题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学院式专业化教育形式已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在知识信息快速更新的今天,人们迫切需要社会提供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继续教育。任何文化的提升都是在知识的积淀、创新的基础上完成的,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是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而公共图书馆为市民学习、提高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公共图书馆具有的开放性、公共性、全员性、全面性等特征,使市民能够自由、平等地获取各种文化信息,为市民提供大量文献资源,促进城市市民继续学习,实现继续教育的功能。除此之外,任何市民无论是何种地位、职业、能力,都能在公共图书馆中享有平等的权利,享受平等的服务,所有弱势群体都能在公共图书馆中自由、平等的获取资源信息,不被排斥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之外。这种平等性使得弱势群体的文化素质得以提升,弥合了城市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差异,实现了社会的共同进步,在城市各类群体在更高的文化层次上达到精神融合。因此,公共图书馆是市民提高自身素质,接受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1]。

1.3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原动力在于知识和认知的不断积累,在此基础上的实践造就当今社会巨大的变化。因此,只有人类自身在先人积累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认知和实践上的进步。而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项公共文化服务中,是最普遍、最便捷、最经常的一种服务方式。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市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在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公共图书馆对城市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公共图书馆对人们认识和认知能力的积累和提升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1.4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延续和继承

公共图书馆的首要职能是文献收藏,而任何城市的公共图书馆都收藏着大量的文献、典籍等历史文化资源,记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和变迁,映射着城市文明的进步历程,这些资料都是城市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的宝贵财富。作为城市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公共图书馆让市民能够随时读书、用书、借书,举办各种文化讲座、文化聚会以及文化娱乐活动等。除此之外,有些城市的公共图书馆还定期举办主题座谈会、培训会、读书会、书展等文化交流活动,形成了城市独具特色的图书馆文化[2]。城市公共图书馆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市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服务场所,满足了现代城市居民的文化交流需求。因此,公共图书馆不仅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延续和继承,更是城市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2城市文化发展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

事物的发展都是相互作用的,公共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发展也是如此。公共图书馆对城市文化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反过来,城市文化发展水平也对公共图书馆有着深刻的影响。通常,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越迅速,发展水平越高,这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就越浓厚,城市整体的文化水平就越高,市民的整体素质普遍也偏高;这样,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和质量就会越高,手段越先进,服务内容越广泛。反之,如果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不高,速度缓慢,则公共图书馆的普及率就偏低,数量较少,服务水平、开放的程度也不高,在此影响下的市民整体文化水平和素质较文化发达城市也有差距。这一客观规律在国内外都能得到印证,如从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来看,经济不发达时期,文化发展相对缓慢,相对应的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水平有限,普及率低、服务水平低。同样,在当今社会,不同文化发展水平的城市也体现着这一规律,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其公共图书馆事业就较为发达,而西部落后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局限性是可想而知的[3]。因此,在经济实力逐步增强的当今时代,人们在物质需求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开始对精神需求有了较高层次的要求,城市竞争除了经济实力的竞争之外,城市文化的竞争变得日益核心化。因此,鉴于城市文化的发展对公共图书馆的深刻影响,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与城市文化的发展齐头并进的。

3公共图书馆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对策

3.1与文化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城市文化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长期积累,全民积极参与,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才能实现。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城市文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公共图书馆资源十分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城市文化发展需求。因此,与文化机构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如学校图书馆、省市博物馆等,通过与各个文化机构进行合作,以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文化机构合作及合作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通过文化机构间的相互沟通和合作,实现了文化资源共享,满足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需求。第二,能够扩展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如通过专题讨论会、展览活动、知识讲座以及学术报告等形式,对人们进行知识教育。第三,开展地域特色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地域特色文化活动,能够为地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交流平台,同时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城市居民读书量大大增加。

3.2积极促进并实现城市全民阅读

城市全民阅读作为城市文化建立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城市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公共图书馆是实现城市全民阅读的重要手段,有效地提高了城市居民阅读能力,促进城市全民阅读的目标。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公共图书馆要对城市居民阅读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以建立完善的图书体系,满足城市居民对文化信息资源的需求。其次,公共图书馆为了能够吸引更多读者,满足读者需求,必须在丰富的图书资源基础上,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如书法比赛、知识讲座、演讲大赛及知识讨论会等,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并营造浓厚的阅读气氛。通过促进城市全民阅读,一方面能够提高城市居民阅读能力,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另一方面能够为城市文化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3.3积极建立地域特色文化

地域特色文化是城市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得城市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征。公共图书馆要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就必须先做好地域特色文化的建设工作。地方文献是城市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主要对城市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及社会生活等进行详细的记录,能够为城市文化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但由于地方文献涉及面较广,内容较为丰富,如经济、文化、教育、人物、民俗等,大大增加了地方文献的管理难度,人们查询和阅读也十分困难。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对城市中的地方文献进行有效收集、分类整理、合理整合,使其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

3.4有效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

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必须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首先,提高公共图书馆人员素质。在我国城市文化建立和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知识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高素质、高文化、高能力的图书馆员,为人们提供更多针对性的知识服务,满足人们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其次,积极开发具有增值性的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在满足读者需求下,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查询到所需文化信息资源,同时对原有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理,并形成具有增值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为人们提供更高品质的信息服务。第三,建立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资源的集散中心,也是知识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各个图书馆间应该进行积极的合作,并建立相应的图书服务系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并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特色项目,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篇6

1 何为“城市”

“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韩非子?爱臣》。这是“城市”一词的最早出处。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城市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其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包括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从城市规划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具有相当的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成片地理区域。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城市被定义为具有人口密集性、市场性等特征,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就是地处交通方便、覆盖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城市的起源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因集市而来,即先有市场,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城市随之形成;二是因地理位置而来,主要是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的地方,如交通要塞、边疆、河流港口等。不论哪一种形式的城市的发展都与建筑密不可分,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建筑就没有城市。

2 何为“建筑”

“古时禽兽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而避之,昼拈稼粟,暮栖树上,故名已曰有巢氏之民。”这就最早的建筑。建筑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如住宅,桥梁,体育馆,窑洞,水塔,寺庙等等。欧洲人曾经这样赞誉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部石头史书。

早在约公元前5000~前3300年的原始社会,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就出现了大型木构榫卯干阑式房屋,而城市的出现最早是在奴隶社会时期,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建筑的历史要早于城市。建筑的最初目的是创造一种人为的环境,提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在建筑中进行生活起居、交谈休息、用餐,后来发展到购物、上课、科研、开会、就诊、看书阅览、观看演出、体育活动以及车间劳动等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也渐渐得到改善,建筑也因此得到了发展。

3 城市与建筑的关系

1、建筑构建了城市

人类在早期原始社会时期是居无定所的,随遇而栖,慢慢发展到以群体形式进行捕猎,继而为了便于贮藏而定居下来,后来为了抵御野兽的侵扰,便在定居地周围扎上篱笆。这便是早期具有目的,带有功能的人工建筑物。在篱笆围合的基础上,形成了早期的村落。在村落内出现了用猎物进行交换的地方,这便是“市井”的来历。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壮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村落,村落之间常常为了猎物发生械斗。于是,各村落为了防备其他村落的侵袭,便在篱笆的基础上筑起城墙。“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城,以墙为界。可以看出早期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其实是依赖于建筑的产生与发展的。

到了现代社会,城市地域按照不同的功能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区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浏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而建筑是每一个功能区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通过建筑营造的空间,来区分不同的城市功能,满足了这些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需要。城市功能的实现也是离不开建筑空间的。

因此,我们说,建筑构建了城市,城市是不能脱离建筑而界定和发展的。

2、城市影响着建筑的发展

不同的时代的城市、不同国家的城市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当地城市建筑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

就建筑材料来说,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

就建筑所体现的民族风格来说,可以分为中国式、日本式、意大利式、英吉利式、俄罗斯现代建筑式、伊斯兰式、印第安式建筑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代表建筑,如中国的庭院楼阁,日本的榻榻米和氏房间,英国的城堡等等。

就建筑的时代风格来说,可分为古希腊式、古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式、国际式建筑等。

就建筑的使用目的来说,分为住宅建筑、生产建筑、公共建筑、文化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陵寝建筑、宗教建筑等。

因此,我们说,城市影响着建筑的发展,城市是建筑的指向标,是建筑的设计师。

3、现代城市与建筑关系的新特点

在现代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中,人们对建筑作品外观和室内设计越来越重视,但是却忽略了建筑与城市景观的协调关系,不少的历史建筑遭到破坏,城市特色景观消失殆尽。以英国为例,在二战之前,英国保护古建筑的工作做的并不尽如人意。利物浦大兴土木对那里的古建筑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古建筑被毁现象特别严重。英国其他地方的许多古建筑惨遭厄运。在20世纪,有1/6的乡间别墅遭到破坏。分别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和2002年《乡村别墅的破坏》和《英格兰消失的豪宅》两本书记载了英格兰被拆毁古建筑的图片和历史资料。这两本书在谴责拆除古建筑行为的同时,也强烈呼吁英国全社会关注古建筑的保护,停止并制止拆毁乡间古楼、宅第和宫殿式建筑。对此深表痛惜之时,我们在沉痛的教训中得出:现代城市与建筑的关系应该是协调统一、共同发展的。

早在1971年的《马丘比》中就明确提出:“城市中的每一座建筑及空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统中的一个单元。”1976年的《内罗毕宣言》中也指出:“应特别注意对新建筑物制定规章并加以控制,以确保该建筑物能与历史建筑群的空间结构和环境协调一致。”这些公约都认为在新建或改建现有建筑时,应尊重现有的城市景观,在现代建筑元素引入时与周围环境互相协调。比如我国高明市明城镇是一个具有鲜明明代建筑风格的小镇,镇上有著名的明代建筑文昌塔和东洲书院等古代民族文化建筑群,因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拟定在小镇上建设一座大型的综合性的商贸城,在如此有明代特色的古镇上建现代商贸城,这一消息一经公布,关于商贸城的风格特色就成为人们及设计者争议的焦点,有人主张体现现代的建筑风格,有人则认为,建筑应考虑明城的历史、人文景观等因素,保持整个小镇的建筑风格的一致性。经过最后多方的商议,商贸城的设计在不论是在空间布局上,还是建筑风格上都以明朝建筑风格为主,浅灰色的外墙主调,浅蓝色的琉璃瓦,古典精致的细部装饰,将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使明城的历史环境和文化景观得以延续和发展。

每个城市的建筑都深深的烙着时代的烙印,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受到当地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形成各自不同的独有特色。比如西安的古都魅力,杭州的江南水乡韵味,香港的现代化气息,大连的滨海城市风貌等等。我们提倡尊重历史,尊重环境,将城市发展与之协调,那么首先城市的建筑就必须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突出城市个性的同时,不断地给城市增添新的风景点。

4 结语

城市和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息息相关,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与建筑的发展应该要和谐统一,更要与资源和环境协调一致,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更美,人类生活才会更舒适。

参考文献

篇7

江苏现代化战略的科学制定首先需要理解现代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关系。

1.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核心是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

现代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城市化得以体现。城市是文化的摇篮、社会财富的集中地,是地域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外开放的窗口、商品国际交换的平台、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聚焦点。人类现代化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与区域的现代化过程,集中体现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可以说,江苏现代化的核心载体是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

2.城市定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江苏现代化实现的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的“准确定位”历来是城市战略与规划研究的重中之重。正确定位城市,从客观上把握城市的宏观走向,确定城市建设规模和完善城市功能,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城市经济结构、主导产业、文化和发展方向目标的重要参考。例如,江苏常州有“中华龙城”的品牌定位,既与常州“六龙象教”、“六龙竞渡”的历史传说和龙城书院的历史典故相吻合,又与无中生有的“中华恐龙园”城市地标项目形成呼应,从抽象的“龙”到具体的龙,做大做实龙文化,在远离沪宁等大城市依托的洼地中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道路。

3.城市定位理论亟需“嵌入性”和“本土化”创新

本土化是城市个性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城市物质文化不断繁衍的源泉。城市定位必须从本土化中提炼差异性的定位要素,寻找城市地方性的实质和价值。例如“精致扬州”的定位,源于扬州精致的水、精致的美食、精致的建筑、精致的街巷尺度,是对扬州城市形态、历史文脉、城市传统等本土化要素的高度概括。“精致扬州”不仅是对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更指出了扬州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目前,扬州已经提出“坚持低碳发展,建设精致扬州”的发展口号,强调以“精致”优化产业选择,实现经济增长低能耗、集约化;以“精致”引领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发展低消耗、节约化;以“精致”提升生活品质,实现生活方式低物耗、简约化。

在城市定位中,还应该充分考虑“自然—城市—人”三者之间的嵌入型关系,使得城市能够嵌入自然和原生态文化。例如南京曾经定位为“沿江城市”、“长江中下游重点城市”,这样的定位固然正确,但还停留在基本描述的层面,或者说一种人人皆晓的常识,其定位意义和价值相对欠缺。而无锡定位为“特大型生态滨湖山水城市”,连云港定位为“国际性海滨城市”、“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这样的城市定位则更进了一步,将城市最显著的自然要素较为生动地体现了出来,但仍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二、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城市定位的困惑

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重新审视城市的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1.城市战略的嬗变与城市定位的制度性缺失

由于行政体制的特殊性,江苏城市的发展缺乏明确的主线,受城市管理者的主观支配和影响较大。如南京的发展定位从“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到“十二五”,几乎每五年都有一个新提法。城市发展目标的游离和嬗变是造成城市定位困惑的重要原因。江苏城市定位的创新需要建立一种基于完整城市定位理论的分析模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城市战略定位的实施制度。

2.地方性特色文化要素的完整性缺失

成功的城市定位源于城市自身的独特性,即一个城市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城市的自身独立的定位体系,这种独特性主要源于城市自身的地方性特色文化的积淀与创新。法国巴黎定位为“时尚之都”,威尼斯定位为“浪漫水都”,维也纳定位为“世界音乐之都”,无不以典型的城市个性和特色而闻名。江苏城市处于多元文化共生的环境中,南北文化的冲突十分典型,江南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海洋文化等在这里碰撞。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入,东西方文化的不对称交流和激烈碰撞,使得江苏地域文化处于动荡与整合之中。

3.区域空间中城市产业定位的高度雷同

城市产业定位应该是一个根据强势产业、可持续性产业、有发展前景产业进行比较和选择的科学过程。然而遗憾的是,江苏不少城市的产业定位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很多产业政策的出台并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城市产业定位的高度雷同。以江苏省13个城市“十二五”产业规划为例,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和现代商贸这十大细分产业出现频率最高。如新能源产业中的光伏行业,在2012年的光伏行业危机中,江苏作为光伏制造第一大省,仅江苏各地布局的光伏企业就有近千家,出口不景气、银行信贷紧缩使大量企业面临资金困境,至少有1/3的企业将被淘汰。此外,在产业微观细分中,地方特色产业被逐步边缘化,地方性的特色产业遇冷。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基于地区资源特点的特色产业,应该在产业定位中承担更重要地位,成为城市定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会议展览城市德国汉诺威、港口城荷兰鹿特丹、服装名城意大利米兰、钟表之城瑞士洛桑等,无一不是以独到的城市竞争优势而屹立于世。在城市产业定位中充分挖掘城市自身特点,有意识地进行差异性的产业定位思考,是江苏现代化背景下城市产业定位应该着力考虑的问题。

4.城市群结构的空洞化与国际化空间建构乏力

区域现代化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建设。然而,江苏的城市发展并不平衡,如连云港一直将城市定位为“东方桥头堡”,然而在区域发展中却一直没有能够真正发挥桥头堡的作用。在沿海开发的背景下,如何重新定位连云港的城市级别和功能是值得仔细论证和思考的问题。国际化定位对于区域性中心城市来说至关重要。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中,江苏的城市需要站在全世界的角度来看待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差异性的思考。如南京的城市定位强调“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这样的定位描述本身没有问题,但相比维也纳的“音乐之都”、日内瓦的“国际会议城市”的定位,“人文绿都”的描述则显得有些笼统,有待进一步明确。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城市国际化定位所带来的城市结构性问题,充分考虑城市的自身特点,避免盲目定位带来的城市过度建设以及现代城市问题的发生。

三、实现江苏城市的准确定位与创新发展

科学的城市定位应该从城市自身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思考城市的未来。

1.自然生态再定位:城市应该成为自然中的一棵树

重建自然生态,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终极价值和目标。而城市定位,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重构人类生存的一种理想,让城市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水域风光类资源的高品位是江苏城市突出的地理特征。作为东部沿海省份,江苏13个地级市的自然地理要素中“滨水”的特点十分突出,其中“滨江城市”有7个,直接的“滨海城市”有3个,“运河城市”有5个。此外,无锡、常州、苏州、宿迁等城市又有典型的“滨湖”特征。江苏的城市应该立足优势自然要素,突出“水”在城市中的核心地位。无锡的城市定位强调“太湖明珠”的描述,在城市发展中“滨湖发展”使得太湖成为无锡的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也给每一个来到无锡的游客以深刻的记忆。而扬州主打“运河城市”,近年来通过“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运河市长论坛”等活动的宣传推广,依托古老运河的地理资源优势使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盛,这让我们更有理由回馈自然,保护城市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倡导“循环社会型城市发展模式”,减少城市化的能耗和碳耗,将“循环”的理念根植到市民的习惯和文化中去,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从资源过度消耗型到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转变。

2.历史文化再定位:构建城市独有的“集体记忆”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重新思考城市的定位,有助于塑造独特的城市风格和城市形象,构建城市的集体记忆和城市文化资本。江苏很多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从文化叠加的角度来看,江苏13个城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既有历史性的“城市文化资本”,又有典型的人文区位的城市,如南京、苏州、扬州。这些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城市文化记忆”表现得更加充分,历史文化的积淀成为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城市定位体系中,历史文化视角的定位描述不可或缺。第二类是典型的以人文区位优势为主,历史的文化要素为辅的城市,如徐州、淮安、镇江、无锡、常州和南通,同样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城市的历史文化要素往往与现代工业文化更容易形成某种沟通,在城市定位方面也更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求某种跨文化的发展定位模式,人为地通过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塑造形区位上的优势。例如,徐州的城市定位中有“东方雅典”的说法,但似乎人们很难将徐州与雅典这两座城市联系在一起,而是更容易接受其作为一座工业城市的定位。相比之下,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其公众认同程度相对更高一些。第三类是外部文化和现代要素更具优势、本土历史文化要素相对不足的城市,如连云港、泰州、盐城和宿迁。传统文化在城市空间的相对不足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成为一种文化上的后发优势。这些城市在城市定位中一味地追求复古和建构历史感往往得不偿失,反而更容易凸显文化的断裂和缺失。充分思考现代文化的创新和现代城市建构,思考我们这个时代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创造属于当代的历史记忆,意义更加重大。文化的创新应该成为城市文化定位的主旋律,这种文化创新包括科技的创新、艺术的创新、空间的创新、色彩的创新、城市立面的创新,等等。

3.主导产业再定位:城市特色产业的创新与集聚

每个城市都拥有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城市的产业发展必须找准主导产业,不能没有重点地全面发展。江苏城市在资源禀赋方面各具特色,也不乏特色的城市产业定位,如徐州的“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淮安的“中国新盐都”、“中国凹土之都”,泰州的“中国医药名城”,等等。通过城市定位确定特色产业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形成产业群。

4.城市功能再定位:弥合区域功能的结构空洞

不同类型的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一个城市可以同时具备多种功能,例如南京既是江苏的政治中心,同时又承担文化中心、教育中心、经济中心等功能。城市定位必须明确城市的功能组合,并围绕城市的功能进行城市规划,引导城市的发展。江苏城市的定位目前还存在主导功能雷同的问题,很多城市在功能定位中过分强调城市功能的复合性,都希望成为大区域的经济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休闲中心、娱乐中心。这样的城市发展诉求可以理解,由此导致的结构性空洞则需要在更高的层面进行协调。在区域现代化的实践道路上,江苏应该形成由核心城市、若干个中心城市和众多不同等级的城镇组成的立体化网络体系,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体,通过城市定位统筹,实现内部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共赢发展。传统的沿江城市带(南京、镇江、扬州、常州、泰州、无锡、南通、苏州一线)和新兴的沿海城市带(南通、盐城、连云港一线)应该做大、做强,进一步对接上海,形成更加紧密有效的互动。南京则应加强都市圈(南京、镇江、扬州)建设,强化作为区域增长极、协调极的作用,成为经济区域体的结构性“支点”。

5.城市品牌再定位:打造城市节庆品牌

城市品牌是一座城市自然资源和人文创造的高度凝练,如南京的“博爱之都”、扬州的“精致扬州”,都是从某个角度对城市文化和精神的凝练,并将其生动、形象地传递给城市消费者,供消费者选择和消费,这些特定的名词就能够转化为相应的城市品牌。城市品牌的建立不像产品品牌那样容易,更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节庆活动是城市品牌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的文化象征。通过特殊活动来定位城市,形成城市的特殊品牌,是提升城市定位和品位的重要路径之一。法国著名城市戛纳因为“戛纳电影节”而成为世界著名的“电影城市”,旅馆和餐饮业在戛纳电影节期间的收入占到其全年利润的10%到15%。[1]江苏的城市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品牌节庆活动,但大部分的活动影响还是区域性的,像南京的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无锡世界佛教论坛这样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殊活动还屈指可数。在未来,我们希望看到南京通过国际重大赛会活动打造世界的“体育之城”,无锡通过论坛打造国际“会议之城”,苏州通过各类国际艺术活动打造东方“艺术之城”,盐城通过生态保护打造世界“生态之城”,形成若干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品牌。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都市型工业;产业转型

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

1、产业结构畸形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共有的特点是:第二产业占该地区GDP的比重普遍达到一半以上,且主要是围绕着该地区所富有的自然资源而发展起来的。资源型产业是主导产业,其他相关产业和主导产业形成紧密的产业链,产业关联度大,给产业转型带来极大的困难。产业结构单一又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较小,严重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综合发展,这又加大了产业转型的难度。

2、失业人口不断增加

第二产业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总量中占据着绝对的比重,自然也就是吸收就业人口的最大载体。由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大多数是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第一和第三产业,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大量的劳动力从原来就业的第二产业中释放出来成为失业人口。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3、环境日益恶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不遗余力地开发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取得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并没有承担起保护和治理环境的重任,使得自然资源加速枯竭,环境不断恶化。资源型城市粗放的甚至是不计后果的开发模式,虽然会给当地经济带来短暂的增长,但从长期来看,是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是得不偿失的,这也是我国现阶段花大力气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转型的重要原因。

二、都市型工业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1、都市型工业的内涵与范围

都市型工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发展,在我国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为适应城市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提出的新概念。都市型工业,是指以大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研究开发、技术服务和加工制造为主体,以都市工业园区为载体,能够在中心城区生存和发展,并与城市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有就业、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的现代绿色工业。都市型工业是一类工业的总称,包括食品饮料、服装纺织、皮革毛皮、室内装潢、印刷包装、工艺美术、洗涤化妆、文体办公用品、家用照明、通讯设备、仪器仪表、工业设计等诸多行业。

2、发展都市型工业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意义

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绝不意味着放弃发展工业,一定数量的工业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都市型工业以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研究开发型和轻加工型产业为主,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的都市型工业在本地区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普遍较小,不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学习国内外大城市的经验和做法,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不失为其进行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1)发展都市型工业有利于资源型城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资源型城市由于产业结构畸形,资源趋于枯竭,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发展转型的紧迫任务。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既对发展都市型工业有着内在的必然要求,也为发展都市型工业提供了历史机遇。从产业形态看,都市型工业具有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特征,而且都市型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互相促进,互相支持。发展都市型工业有助于资源型城市建立起层次丰富、布局合理的产业结构。

(2)发展都市型工业有利于资源型城市解决劳动力过剩问题。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普遍人口规模很大,在转型过程中,从其原主导产业退出的大量劳动力亟需转向新的行业重新就业。一方面,都市型工业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严峻的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是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拥有大批较成熟的企业管理人才、技术研发人员、熟练技术工人,能满足发展都市型工业所需的各类人才需求。

(3)发展都市型工业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向低碳环保城市转型。城市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平台。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当前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向低碳城市转型已成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都市型工业具有低成本、低污染、低能耗、占地少和高附加值的鲜明特征。都市型工业的发展必将有力地推动资源型城市向低碳环保城市的转型。

三、资源型城市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对策

1、明确产业定位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都市型工业时应明确具体产业定位,各资源型城市要选择适合于自身发展特点和需求的产业。各资源型城市可以根据自己的传统优势和实际状况,在服装服饰业、食品工业、包装设计、印刷出版与制作业、室内装饰装潢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信息产品业、工艺美术业、旅游产品及健身器材产品制作业等都市型工业中,选择其中几个行业有所侧重地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扬长避短,不能跟风。

2、形成集群效应

都市型工业园区是都市型工业的主要载体。资源型城市要加速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建设,尽快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一些资源型城市尽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都市型工业,但是规模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需要加快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建设,使得同类型企业能够集中在一起,提高都市型工业的集群化。从事相同或者相近经济活动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一方面能够产生外在经济效应,降低企业生产和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园区的知名度,有利于园区企业拓展市场。

3、完善融资体制

都市型工业在资源城市转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大对其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完善投融资机制。建议出台外资准入以及优惠政策,利用外资及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吸引其落户都市型工业园区。同时银行应扩大经营服务范围,健全对都市型工业的投融资体系,鼓励银行向都市型工业企业贷款。要积极引导原来投向资源开发的资本进入都市型工业。

4、健全保障体系

资源型城市在推进都市型工业发展的进程中,市政府应该发挥对都市型工业的辅助功能,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不直接管理和干涉都市型企业的发展,也不要制定某类产品或者行业的产出计划。首先,政府应颁布合理的税收政策,既能考虑到目前的实际困难,又能切实可行的促进都市型工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其次,建立都市型工业发展健全的法规政策和保障体系,要在法律上给予都市型工业必要的保障,规定都市型企业的法律地位,为其发展提供安全和持久的环境。再次,应该加强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企业来讲,地区的经济信息的收集非常重要,因此应向企业提供本地区数据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顾强.都市型工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对策:以纺织服装工业为例的探讨.中国工业经济,2001.

篇9

各类新型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已成为全球化大背景下,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内在动因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增长极。成渝经济区的构建必将成为引领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乃至影响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审视,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十分重要。因此,深入研究成渝经济区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系,积极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有效途径,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一、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功能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载体。在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的历史过程中,国家的行政边界在淡化,以城市为核心的经济疆界却在延展。城市渗透到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各个领域。上世纪90年代,著名城市学家沙森提出了全球城市理论。他指出,倘若一个国家的城市在世界城市比较中处在弱势地位,这个国家的国力就不好体现。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的中心城市,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成都、重庆是该区域的核心城市,20多个市州级城市是该区域的中,蹴,这些城市相互连接,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因此,在加快成渝经济区的构建中,应注重区域性中,建设。

所谓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一定地域空间内具有聚集力、辐射力、带动力的城市。它通常以一定的行政区划为范围,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明显的区位比较优势,各种生产要素密集、服务设施完善,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主导和核心作用,是该区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从上述区域中,市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其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遂宁、绵阳、德阳、南充、乐山、达州、攀枝花、江津、万州等城市都将成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支撑点,这些支撑点与成渝两大核心城市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二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成渝经济区中,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是推动发展的引擎,各区域性中心城市与两大核心城市形成多元互补关系,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构建成渝经济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从区域陛中,市的功能看,主要体现在:一是聚集功能。聚集是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聚集不仅可使城市本身成为资源要素的聚集地,成为一个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实现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聚集,从而形成城市聚集经济及其效应。城市作为聚集地中心,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市场容量、文化活动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边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使得各种资源、生产要素的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聚集效应是—种全~-f2,的外部经济效应,是城市化推进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又是见代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战略背景下,积极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区域性中、每茈市聚集功能,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二是扩散功能。扩散是城市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主观上,城市作为一个确定的利益主体,它总不断地以自己所具有的实力拓展自己的腹地空间,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寻求足够大的市场;客观上,城市以其技术、资金、管理、观念、生产体系等优势提高和带动腹地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确立对腹地的主导『生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系统受利润和价值规律的支配,本喷上有—种与其经济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组织上以及再生产过程中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包含了工业内部各行业的渗透,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城乡之间的相互渗透,±怵与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它们的共同名目合形成城市的扩散效应。这种扩散趋势的存在保证了聚集在一个合适的度内进行,从而保证了聚集效应。同时,扩散是为了进—步增强聚集的功能。通过扩散,城市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聚集力进—步增加。区域l生中心訇制能具有明显的外部联系性,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实践中,应高度重视加强区域性中,建设,发挥其扩散功能,增强廊俞经济区所涵盖的各城市间的联系性和整体实力。

二、积栖探索建设区蝎生中心城市的有嗵弪

如果从理论和实践、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层面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要柿隹作一个描述,那么它应该包括:快捷的交通、迅达的通讯、良好环境、便捷的服务、合理的布局、有效的带动、鲜明的特色、发展的潜力、应有的规模、多维的开放等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从更好地体现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属性和功能上,去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喊市的有径。

1.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明确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它具有普遍性、预见性和指导性,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给予了我们明确的指向。因此,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实践中,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同建设区域性中心败卉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避免和克服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倾向,避免和克服简单、片面倾向,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作为战略思想,它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对如何设计和建设区域性中,从战略上给予了我们明确的导向。因此,建设区域陛中,喊市必须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见点,牢固确立战略思维,把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区域性中心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

2.加快经济发展,夯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物质基础。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科学定位看,最基本的是要看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一座城市能否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最终形成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首先要考虑它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因此,在建设区性中心城市的实践中,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摆在首位。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强该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聚集力和带动能力,才能为城市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3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建设区域陛中心城市的内在动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不仅需要以坚实的经济力为基础,而且也需要以文化软实力作为强大的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中间包含着对文化发展滞后性的清醒认识,对激烈国际文化竞争的强烈感知,对人民文化需求与文化权利的深切关怀。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健全和成熟。在推进区域,建设实践中,一方面要着力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另一方面要着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文化强市。一是要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并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匹配,以地方法规硬性约束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经济硬实力建设相互仂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从面上确保“文化强市”的整体推进。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四是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培育新的文化态。要适应国情、市隋、市场和时展的要求,牢固确立文化战略思维,激发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切实把城市文化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篇10

(一)旅游业可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

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是资源型产业,但其产业结构单一,而旅游业几乎覆盖了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发展旅游业,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辐射作用,全面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辐射第一、第二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以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发展旅游业可以为当地提供和创造就业机会

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资源型城市,资源产业深加工规模小,产业链短,失业问题比其他综合性城市更加严重。而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不同层次技能的劳动力都具有很强的吸纳能力,可以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就业门槛低,吸纳再就业人员能力强。

(三)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跨区域交流与合作

旅游业是外向型产业,发展旅游业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商贸流通,从而实现跨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增强资源型城市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促进人才、技术的合作,促进资源型城市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还可以使当地特产、工艺品等商品进入国内甚至国际市场。

(四)发展旅游业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一个城市要发展旅游业,旅游资源和环境是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旅游业的开发有助于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促进城市环境的美化。

(五)发展旅游业可以改善城市形象

随着旅游业的开发,资源型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不仅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城市的各项功能,还可以为城市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

二、乌海市发展旅游业的着力点

(一)在发展目标上从单向度衡量向多层次多维度转变

旅游业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要牢固树立旅游产业观,把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纳入全市经济发展规划。要放宽眼界,以乌海周边300公里半径范围为规划背景,选准旅游业发展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各阶段的发展任务,为乌海市发展旅游业提供科学指导。要成立专门的旅游产业小组,发挥他们在领导和协调现有旅游资源所属的文化局、宗教局、各级行政及企业等主管单位,制定共同发展的大旅游、培育大企业的具体可行的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和监管力度等方面的作用。还要将旅游的发展纳入城市整体规划,确立“城市就是旅游,旅游就是城市”的发展新理念,立足旅游目的地建设,做到旅游与城市建设同规划、同部署。把城市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游、购、娱、吃、住、行要全面配套,要把乌海的旅游发展与人居环境的建设结合起来,以城市建设促进旅游的发展,以旅游的发展推动城市功能的提升,使乌海市由工矿服务型城市转变为多功能服务中心城市,由环境脆弱城市转变为生态园林城市。

(二)在发展格局上实现从旅游企业一元主体向多元发展转变

要创新运营机制,对旅游资源进行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改革。在保证国家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实行政府管理、企业化经营,让企业成为拥有充分自主经营权的市场主体。将景区、景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分开,保护纳入事业管理,开发纳入企业管理,形成市场化监督制约机制,提高开发利用效益,确保旅游资源永续利用。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各类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三)在发展链条上从产业链短小、单向化经营向打造优质高效产业链转变

在资源的整合开发中,要充分发挥产业的联动作用,发挥旅游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拉长产业链,找准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点,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旅游和文化相结合、旅游和体育赛事相结合、旅游和科技相结合,开发相关产品,丰富旅游业。

1.加强旅游与文化融合。充分利用乌海“中国书法城”、“中国赏识石城”这两张名片,依托“黄河明珠·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中国观赏石乌海国际博览会”,进一步加大“书法城”、“赏石城”建设力度,将书法文化、赏识文化与旅游元素和城市建设项目结合,体现乌海特色。要把乌海的夜文化发展成城市夜间旅游项目,深入挖掘夜间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借助有利地域条件,将夜晚休闲餐饮、娱乐演出、文艺晚会和乌海灯光景观、黄河夜景完美结合起来,让旅游者体验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感受到城市的另一面,延伸白天的旅游内容,使游客延长停留时间甚至过夜留宿,实现旅游过境地向旅游住宿地的角色转换。积极培育节庆旅游品牌, 策划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不断探索和创新节会模式,通过参与各类大型旅游节、旅游商品展示会、交易会、博览会,提高乌海的知名度。

2.加强旅游与体育融合。承办区内外各项体育赛事活动,努力培育沙漠越野、乒超联赛、网球比赛、环乌海湖自行车大赛等品牌赛事,积极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并使其常态化。这种由赛事带动的旅游业,对于名不见经传的西北小城市来说,是发展旅游业的最佳途径。

3.加强旅游与科技融合。通过过现代高科技手段和艺术的结合,设计主题公园,设计主题尽可能涵盖现代科技、未来科技、科学幻想、神话传说、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增强旅游的趣味性、娱乐性,适应不同年龄层次旅游者的需要。

4.不仅要重视旅游的经济化和产业化,更要强调旅游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和渗透,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

(1)与农业相融合,大力发展庄园游。比如,整合葡萄种植基地、葡萄观光采摘园、葡萄酿酒基地,实现资源开发和建设管理一体化,发挥托汉森酒庄、吉奥尼酒庄、岱山庄园和机场路葡萄观光长廊等优势资源,继续推进酒庄的A级景区建设,高标准建设葡萄酒文化博物馆、主题酒店,逐步打造葡萄种植、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葡萄酒文化交流汇聚一体的葡萄庄园游,打造中国最大的“葡萄产业生态与文化旅游长廊”,逐步形成“生态+文化”的旅游发展模式。

(2)与工业相融合,开发参观型、访问型、参与型、自助型等多种形式的工业旅游,使旅游者了解工业产品特性及其制作过程,以及优秀的企业管理经验、企业文化,进而使旅游者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同时还有利于开拓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比如:废弃的工业矿区进行环境整治后开发煤炭工业游,让游客了解煤炭形成过程、体验煤炭工人的艰辛,发动吸引煤炭行业的创业者故地重游,重温当年拓荒创业的激情岁月。利用工业园区现有的资源,开展针对学生修学、择业为主题的工业旅游;针对投资客商以招商引资为主体的工业旅游;针对政府机关、研究机构以调研考察为主题的工业旅游;针对老年人新旧对比或“怀旧”等为主题的工业旅游等。推出工艺文化创意之旅、工业环保修学之旅、工业产品展销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

(3)与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有机结合,提高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拓展城市发展的空间。大力创新开发模式,推动各类旅游要素集聚发展,不断催生新的旅游消费形态,提高旅游商品的内涵。

(四)在扩张路径上从区域分割向跨区域合作转变

近年来,跨省市的旅游合作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模式。相关省市间联合宣传推广、旅游线路对接、统一市场管理的格局正在形成。乌海市面积小、人口数量少,更要进一步打破地区壁垒,创新区域合作机制。要加强与兄弟盟市和周边城市在市场营销、产品整合、线路延伸等多方面的合作,跳出小城市的圈子,做“大区域”的旅游文章。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乌海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合作,建立资源优势互补、客源相互输送、线路合理延伸的合作机制。倡导成立“中国西部旅游经济联合体”,加

入中国北方旅游经济联合体、中国东部旅游经济联合体的销售网络。充分发挥乌海市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多方面加强与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银川的旅游合作,共同打造“大河套”文化旅游区,进一步提升乌海市的城市旅游功能,使之成为辐射周边地区的旅游休闲中心、购物娱乐中心。策划若干条跨区域协作的旅游线路,努力争取与周边地区旅游线路的延伸,如延安至乌海--陕甘宁边区西大门的延伸、酒泉航天城至乌海的延伸、青海塔尔寺至乌海的延伸等,精心设计旅游经典线路,突出黄河文化、大漠风情、草原民俗的特色旅游主题,实现乌海市旅游业的先借“翼”起飞,做好中转游;再振翅飞翔,做好目的地游。

(五)发展模式从单一发展模式向突出主导与注重互补的多样化模式转变

乌海少数景区难以构成对游客的强大吸引力,加之受资金、地域区划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景区仍然不成系列,难以成为“目的地”产品。因此,在科学布局、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对乌海市现有景区景点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大、系列全、品质高、配套完善的“大品牌”势在必行。

1.要突出重心。当前,在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上,尤要在凸显黄河风光、蒙古风情、书法文化、生态文明上出品牌、出效应。

篇11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14902

1室内园林景观的含义

室内园林景观是通过将多种元素引入室内而形成的,比如水景、植物、山石等自然元素[1]。并不是简单地将一些植被放置于室内而形成的绿化。室内园林景观不仅可以陶冶居住者的艺术情操,同时还可以极大改善建筑室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增加建筑室内的绿色环保性,使室内园林景观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重视。

2北方室内园林景观形成的原因

(1)北方城市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的大步推进导致绿色空间的不断减少,人们渴望绿色、环保、生态的居住环境,所以人们不断在自己居住的室内空间里设置花草、山石、小品等景观供赏玩,逐渐形成了室内园林景观的雏形[2]。

(2)北方室外园林景观受季节性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季,大多数植物都会落叶,极大地降低了园林景观的观赏性,而且寒冷的气温,使人们不愿意在室外逗留更多的时间,人们渴望在温暖的室内空间中能够同样享受到园林景观,所以人们将花草、山石、水体、小品等设置在室内,供赏玩,休息。正是因为人们对室内景观的向往,室内园林景观才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崇尚。

(3)北方室外园林造景对植物的耐寒性要求很高,不耐寒的植物在北方的室外很难安全过冬,所以北方的室外园林景观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很多观赏价值很高的植物品种,如椰树、棕榈、毛竹、苏铁等都无法在北方室外园林景观中应用,人们为了能够欣赏到这些不耐寒但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只能把这些植物应用在室内园林景观中。

(4)北方室外园林景观在一些造园手法的运用上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例如日式枯山水景观,就无法在北方的室外园林景观中得到尽情地发挥,但如果将这种造园手法引进到室内,却能将枯山水景观的精华展现得淋漓尽致,图1中沈阳锦堂项目的室内园林景观,就巧妙地运用了这种造园手法。

3北方室内园林景观的应用

3.1与住宅装修相结合

在住宅建筑中,室内园林景观可以与室内装修有效的结合,使原本没有生机的装修变得充满生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有效地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局部水景的设置更能有效地增加空气湿度,使原本寒冷干燥的冬天充满湿润的气息,对北方人们的室内环境是一种极大地改善。图2利用楼梯底部空间,营造室内水景,既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又美化了室内环境,还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3.2与商业娱乐项目相结合

传统的商业项目中极少设置娱乐项目,现代商业项目若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电商时代赢得一丝商机,必须大力转型,大量增设体验式消费项目,这些体验式消费项目对室内环境有极大的依赖性,越亲近大自然的室内环境,可能越能吸引大量的顾客,而且室内小型娱乐广场,是人群集散比较集中的场所,非常适合与临时卖场相结合,室内小型花园若能与儿童活动中心相结合,则更能吸引大量的年轻父母。由于受北方冬季寒冷气候的影响,大部分的年轻父母会带孩子转移到室内活动,如果将淘气堡等儿童娱乐场所与室内园林景观相结合,不但能弥补无法在室外呼吸新鲜空气的缺憾,还能够增加儿童仿佛置身室外的娱乐性,让在寒冷的冬天里的人

仍然能体验到户外玩耍的乐趣。

3.3与酒店项目搭配

现代酒店的概念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住宿之所,它是一座城市商业活动和信息交流的载体,更是一座城市文明的窗口[3]。如何能在众多品牌酒店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座城市的代表之作,让众多的设计师绞尽脑汁。园林景观在酒店装修中的应用,为酒店的传统设计另辟蹊径,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图3为某酒店的大堂设计,竹子的应用为北方的酒店营造出南方私家园林的气息,构建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给人以心里、生理上的愉悦,从而提高商业洽谈的成功率。

4北方室内园林景观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这个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无论是室外景观还是室内景观,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以各种形式体现

出人们的多种需求,而室内景观离我们生活更近一步,所以室内景观的发展将会得到更多形式的发展与变化空间,而北方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对室内景观的渴求更是强烈,所以未来北方的室内园林景观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和应用,而应用的形式也将不再拘泥于笔者以上所述的三种形式,室内园林景观将会应用于我们所活动的各个空间,人们活动所受的季节限制也将越来越小,让我们与自然不再有钢筋混凝土和季节的隔离,让我们的生活永远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篇12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物,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实际上反映的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或者说是影响城市化发展诸多因素的作用差异。不同地区的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各异,同样的因素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决定了城市化的地域特征和发展模式。

篇13

截至2010年,我国已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339座。其中有319座是地级及以下城市。在这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非农业人口50万以内的中小型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仅是旅游目的地,还因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成为主要的旅游客源地;而中小型旅游城市人口规模较小,经济水平不及大城市发达,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占当地GDP的比重较高,甚至成为当地主要产业,这些城市则主要扮演旅游目的地的角色。

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是非常典型的信息依赖型产业。作为信息公开传播的重要渠道,新闻媒体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其中,电视媒体因其声情并茂、传播迅速、受众广泛、影响力大的传播特点。对旅游营销的影响尤为显著。如今,从中央台到各省级卫视、省级地面频道,甚至连地市级电视媒体上都有各种类型的旅游节目,这些林林总总的旅游节目,除了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外,更吸引着潜在游客前往旅游目的地旅游。也即主要具备宣传性和观赏性,并且主要针对作为旅游客源地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然而,却很少有旅游信息是针对旅游目的地的。其实。让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得到更优质的旅游服务和更良好的旅游体验,同样需要大量有针对性的旅游信息,这些旅游信息需要具备的主要是服务性的特点,而不仅是宣传性和观赏性。

在旅游目的地。景区的宣传册、宣传片光盘等形式虽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内容一般比较单一,服务性不强,而且传播范围有限。另外,单就服务性而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因为可以主动搜索,且信息量巨大,所以在服务性方面比电视媒体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这些新兴媒体还没有完全普及。尤其不少中老年游客对新媒体接触率较低,而且一般游客在外旅游的情况下对新媒体接触的机会将因为客观条件限制而减少,所以新媒体也很难成为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旅游信息传播工具。

而中小型旅游城市地方电视媒体传播范围和面向的人群比较确切,可以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可以承载多种服务性的旅游信息,所以中小型旅游城市地方电视媒体可以成为针对旅游目的地传播旅游信息的最佳媒体。

受众定位:突出为流动性的外地游客服务的特点

目前,大多数的中小型旅游城市电视媒体与一般的地方电视媒体差别不大,主要是传播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政治信息,而在旅游信息的传播中,并没有扮演好适当的角色。认清受众定位,将是发挥自身潜力的重要一步。

中小型旅游城市电视受众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从数量而言,潜在的受众群以外地游客为主,而不是当地居民。因为这些中小型旅游城市一般而言常住人口规模不大,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外来游客的人数则可能超过甚至大大超过当地居民。如三亚市2009年的游客人数达到669万,远超56.5万常住人口:四川九寨沟2009年接待游客157万人,是全县6.2万人口的25倍多:湖南张家界武陵源区的这一比例更悬殊,2009年1167万游客,是4.5万常住居民的260倍。由此可见,中小型旅游城市电视媒体理应主要定位于广大的外地游客,使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得到更优质的旅游服务和更良好的旅游体验。就媒体接触可能性而言,外地游客在宾馆酒店大多能收看到地方电视频道,并且希望通过电视媒体进一步了解当地社会民情、历史文化,以及更多的旅游信息,可以说外地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电视媒体是有一定收视期待的。

然而,游客虽是相对多数,但在某个旅游区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暂,属于流动人口,所以中小型旅游城市电视媒体还必须考虑到多数受众流动性的特点。而当地居民是相对的固定人口,属于长期受众。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的重要的电视受众群。当地居民的需要基本与一般的地方受众相似,即了解当地的大事要闻、方针政策、生活信息等。

由此可见,中小型旅游城市电视媒体作为一种信息服务机构,应该突出为流动性的游客服务的特点,同时服务政府机构与当地居民、旅游开发经营业主等,进而服务旅游区的开发与保护,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

功能定位:搭建多方之间以旅游信息传播为中心的沟通平台

中国的地方电视媒体是从1983年四级办电视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四级办电视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遍中国各地。同样,中小型旅游城市地方电视媒体必须首先完成政治宣传任务。但是,不少中小型旅游城市地方电视媒体在完成最基本的政治宣传任务之外,却没有发挥更多的其他功能。总体而言,中小型旅游城市电视媒体应该成为外地游客、当地政府、当地居民和旅游开发经营业主等多方之间以旅游信息传播为中心的沟通平台。具体而言,中小型旅游城市电视媒体应该确立以下几项功能定位。

信息功能:当地实用旅游资讯的权威即时提供渠道。与游客的生活居住地相比,旅游目的地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因而需要大量的信息,如往返车次航班、旅游期间天气变化、景点详细介绍、宾馆酒店报价、当地的美食特产等,食住行游购娱每一个要素都需要大量的实用信息才能顺利地实现,甚至还可以说旅游本身就是一个伴随着信息收受的过程。

但是现在的旅游市场上,充斥着不少虚假的旅游信息,旅游行业成了游客反映欺骗现象较多的行业。于是,向游客提供权威的旅游资讯显得格外重要。当地的电视媒体因为是官方的权威媒体,传播的信息理应是最权威的、最值得信赖的。另外,在旅游目的地,与景区宣传册、宣传片光盘等传播形式相比。当地的电视媒体具备传播迅速的优势,可以将交通、天气、价格、客流量等变化中的即时信息第一时间传播给游客。

宣传功能:旅游区开发与保护的宣传员。因为旅游产业是中小型旅游城市的重要甚至主要产业,所以旅游区的开发与保护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政治议程。这项议程,对当地政府而言是使命之重,对当地居民而言是幸福之源,对旅游开发投资业主而言是经济之本,而对外地游客而言则意味着旅游价值的提升。旅游区的开发与保护,包括一些长远目标的实现,绝不仅仅是当地政府的工作任务,而需要多方统一思想、共同努力,这时地方电视媒体就应该搭建多方沟通的平台,成为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宣传员。

舆论监督功能:旅游服务、旅游管理和旅游行为的舆论监督工具。旅游开发与保护,不仅需要正面的宣传,同样需要媒体发挥自身的舆论监督功能,这有利于当地旅游业形成自我调节与发展的机制。促进旅游业更科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在中小型旅游城市,地方电视媒体监督的对象不仅是旅游开发投资业主,还包括地方政府部门、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欠佳的旅游服务质量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给旅游目的地本身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地方电视媒体应该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对游客遇到的欺诈行为、不合理收费、无资质导游等旅游市场上的不合理、不合法的现象予以曝光。此外,地方电视媒体还应该监督地方政府部门的旅游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情况,监督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破坏旅游及投资环境的种种不文明行为。

文化功能: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播载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旅游活动在本质上与读书一样是一种开阔视野、学习知识文化的活动。但是,游客用较短的时间游览。常常是走马观花式的,很难对旅游目的地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名人故里、古城古迹,以及非物质文化艺术之类的文化之旅、红色旅游,光是现场参观和体验,是几乎无法深入其历史文化内涵的。那么,旅游过程中还需要一个现场之外的当地历史文化传播渠道,正好地方电视媒体可以扮演这一角色,从而为游客丰富旅游体验。提高旅游质量。

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