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化学学习的方法

化学学习的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8:3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化学学习的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化学学习的方法

篇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显著特点就是需要记忆的东西特别多,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化学实验现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学基本规律等都需要记忆,如果记不住这些知识,就很难有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排除干扰,减少遗忘,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

一、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增进记忆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神经系统是记忆机制的基础,就会明白健康的精神对正常记忆的作用”。在记忆的艰苦劳动中,一定时间的休息好比是记忆的油,也是在给大脑冲电,补充能量,这会加快它储存信息的进程。而疲劳则会减弱脑细胞的活动能力,使接受、理解、记忆的能力变得迟钝。因此,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劳逸结合,科学合理安排每分,让大脑松弛有度。

二、坚定信念,保持良好的心态

不要对自己的目标存有疑问,坚信自己能做到。有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住”这种自信心。高尔基说:“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意志消沉,懒懒散散,遗传素质再优越,环境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人的记忆力强弱,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后者。正如肌肉越锻炼越发达,人的记忆力应该也是如此。

三、理解融会,增强记忆

化学知识比较零散、抽象,但也有章法可循。知识中一些复杂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比较枯燥无味,如果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仅记不住,而且忘得快,兴趣是增强记忆力的窍门,通过对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预习,并加强记忆理解;可选择一些有解题思路的指导书,将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初步理解,提前背一些需要记忆的内容。学会去理解和揭示知识的本质联系,时时对自己的学习做总结和反思,肯定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学必思,思则疑,疑然后能悟。理解了再背,就意味着增加了信息冗长量,就能触类旁通,作到终久不忘。如元素的化合价,如果都让学生全部靠死记硬背,所背内容不但容易忘记,而且也难于应用,达不到真正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要求。如果让他们充分认识化合价的来历及形成过程后再去记忆,效果就不一样了。

四、适当复习,强化记忆

“记忆之母”是重复和复习。有一种错觉,似乎复习是考试前的工作。其实,对于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信息,应该经常复习。通过反复温习,记忆的信息会越来越强。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关于遗忘的曲线规律(即遗忘先快后慢),教师可教育学生:及时复习,使记忆基础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使记忆经常化;多次复习,使记忆深入化;因人而异,变换复习方法,使记忆具体化。

五、浓缩知识,择要记忆

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删繁就简,筛沙淘金,提纲挈领,“浓缩”知识,就显得很必要,这也是排除干扰、提高记忆效果、防止遗忘的一个重要条件。如讲授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概括为“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等”(正反应速度和逆反应速度相等)、“定”(反应条件一定,各组分百分含量一定)、“变”(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就被破坏了,此时正、逆反应速度不相等,各组分百分含量也发生变化,直到在新的外界条件不变时,又建立一个新平衡)。

六、语言用韵,利于记忆

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使用酒精灯,莫忘加酒精,点燃用火柴,切莫灯点灯,加热用外焰,切莫放灯心,熄灭盖灯帽,不可口吹灯。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2.碱盐类溶解性表的规律可编成如下口诀记忆:

溶碱钾钠钡钙铵,其余属碱都沉淀。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于水中间。

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酸盐很简单,能溶只有钾钠铵。

3.制氧气口诀:

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4.集气口诀:

与水作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

5.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口诀:

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

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硫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七、注意集中,容易记忆

从心理学分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大脑细胞兴奋点强烈,对事物的印象深刻,容易记忆。心理学家实验证明,集中注意力看两遍材料,比不注意去阅读十次的记忆效果好得多。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设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如课前布置预习提纲或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预先思考,以便使学生通过思考,在上课时有意注意教师的讲解,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师还可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或运用多种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八、不断运用,巩固记忆

篇2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一新起点,趣味的化学实验、悠久的化学史,日常生活中生动的化学事实所展现的新世界,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情况下,学生凭着一时的兴趣来接受化学这门学科。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课程难度的增大,有的学生越学越觉困难,到学完初中化学了,仍会有学生说出"我怎样才能学好化学?"、"我似乎没有摸到一点学化学的门路"等类似的话。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传道授业"、"供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法"、"授之以渔",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终身。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但初中学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认为自己看一遍书就是预习了,常常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发现问题。因此,上课时,仍然是"漫无目的"不能起到预习的作用。要使预习有效果,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上新课时,一般都花了5~10min来指导学生预习。在学习预习前,我都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去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第五章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一节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预习题纲:1.什么叫单质?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单质吗?举例说明。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何异同点?3.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元素--碳所组成的?4.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有那么大的差异性?5.无定形碳通常有什么物质?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列举它们的用途。在预习中,学生能自我解决一部分问题,即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肯定,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听老师讲来解决,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学习积极性很高,同时有让学生跳一跳才摘到"桃子"的味道,既有重点,又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联系,富于思考性。长期坚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同时读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探索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只是看热闹,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不会观察实验,不会利用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我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将实验作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如:在教氧气的性质一节时,我一边演示,一边教会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从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到化学性质--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此时,着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如何从现象到结论;在进行氢气性质一节的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如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等,然后每做一个实验就帮助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在二氧化碳一节的教学时,便与学生一起做实验,做完后,再要求学生由现象得出结论。经这样的引导,学生可基本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而非死记硬背,为今后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三、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我常常教学生采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比较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在比较中,要特别注意找出相似物的差异以及相异物的共性。例如:学生学完原子、分子的知识后,我与学生一起对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元素分别列表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比归纳能力。学完溶液的知识后,要求学生自己列表比较过滤和结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通过比较,学生对概念的深度、广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记忆能力得到培养。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有系统性,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例如在一至三章的学习中,我们以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让他们学会这种方法,后面的每章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由学生们讨论、老师总结,指出优缺点。

篇3

(2)课后应及时复习,认真做好作业,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复习可采用课后复习、周后复习、单元复习、章节复习、综合复习等。复习的方法有复述、默写、做联系等。只有通过多次复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 现在初中化学课本中,要求掌握的元素符号二十多个,还有许多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其他一些知识。这些内容都需要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它们多为学习化学的基础,若不能熟记,便会感到在化学王国里行走困难。

(3)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这是学好化学的根本。为此,同学们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和一些图表及选学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有助于加深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及拓宽知识面。课后细读时要边读边记边思考,争取能将预习、听课中未解决的问题全部解决。经常选读是指有选择性的阅读那些重要的或难以全面理解的内容。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还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初中化学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应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化学,体味化学,这样就能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篇4

一、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但初中学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认为自己看一遍书就是预习了,常常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发现问题。因此,上课时,仍然是“漫无目的”不能起到预习的作用。

要使预习有效果,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上新课时,一般都花了5~10分钟来指导学生预习。在学习预习前,我都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去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碳的几种单质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预习题纲:(1)什么叫单质?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单质吗?举例说明。(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何异同点?(3)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元素碳所组成的?(4)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有那么大的差异性?(5)无定形碳通常有什么物质?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列举它们的用途。在预习中,学生能自我解决一部分问题,即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肯定,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听老师讲来解决,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学习积极性很高,同时有让学生跳一跳才摘到“桃子”的味道,既有重点,又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联系,富于思考性。长期坚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同时读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探索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只是看热闹,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不会观察实验,不会利用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我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将实验作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如:在教氧气的性质一节时,我一边演示,一边教会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从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到化学性质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此时,着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如何从现象到结论;在进行氢气性质一节的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如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等,然后每做一个实验就帮助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在二氧化碳一节的教学时,便与学生一起做实验,做完后,再要求学生由现象得出结论。经这样的引导,学生可基本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而非死记硬背,为今后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三、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我常常教学生采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比较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在比较中,要特别注意找出相似物的差异以及相异物的共性。例如:学生学完原子、分子的知识后,我与学生一起对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元素分别列表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比归纳能力。学完溶液的知识后,要求学生自己列表比较过滤和结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通过比较,学生对概念的深度、广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记忆能力得到培养。

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有系统性,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例如在一至三章的学习中,我们以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让他们学会这种方法,后面的每章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由学生们讨论、老师总结,指出优缺点。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95-01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高中化学不仅能为学生以后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想要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高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指导学生科学的预习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但高中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认为自己看一遍书就是预习了,常常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发现问题。因此,上课时,仍然是“漫无目的”不能起到预习的作用。首先教给他们几种读书的方式。①眼看,②脑想,③笔写,④卡片,也就是经常说的“眼读书”,“笔读书”,“脑读书”,读书后把不会的记录在卡片上;把知识的网络记录在卡片上;把必会的知识记录在卡片上,就可以在复习时有的放矢。笔者让学生把记录的不会的知识内容随时反馈回来,在讲课时有老师统一解决,这样课时也节省了,重点也突出,学生反映也好。其次要使预习有效果,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在上课时,一般都会花5~10分钟来指导学生预习。在预习前,笔者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去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预习中,学生能自我解决一部分问题,即学生自学能力得到了肯定,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听老师讲课来解决,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提高学习积极性。若长期坚持,学生不仅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同时还能提高读书能力,自学能力也得到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在学习高中化学实验时,许多同学往往是看热闹,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也不会观察实验,不会利用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获得知识。在教学中,笔者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将实验作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例如:讲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一边演示,一边教会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从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等到化学性质钠与非金属反应的现象,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总结出实验结论。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基本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而非死记硬背,为今后学习化学知识打下基础。

三、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是人类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笔者常常教学生运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比较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在比较中,要特别注意找到相似物的差异以及不同物质的共同性。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有系统性,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

四、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解题能力

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离不开解题。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解题方法。首先,审题是关键。审题时要注意把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题目的所求解用简洁直观的化学语言转化成图示符号,排除与题目无关的干扰信息。其次,解题时还要反复理解推敲题意,学会从条件到问题和从问题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明确解题过程中运用的知识点、公式或规律,逐步提高分析问题的灵活性。第三,验证解题结果,反思解题过程,向自己提出解题结果是否正确,能否验证,如何验证?同时还可以多角度地思考本题的不同解法,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增强其辩证能力和创造能力。

篇6

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高中化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创造性,化学学习涵盖着物质、结构、规律等内容,其繁杂的特点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些困难极大挫伤了广大同学的积极主动性,还有一些同学干脆放弃化学学习,长此以往,一些同学的学习态度存在着诸多偏差,随着化学考试的多次失败,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就被彻底磨灭,加之教师不加以引导和督促,我们便一步步走向厌恶化学的深渊。就如何学好高中化学,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学好化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知识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基础知识的积淀,学习的过程就像是在盖房子,要想让房子盖得高一点,底下的基础一定要打好,每一砖每一瓦都要坚实可靠。因此,要想真正学好高中化学这门学科,基础知识一定要牢固,记忆部分一定不能出现偏差。化学基本概念、理论与规律是化学内容的精髓,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严密性,我们只需要抓住概念中的关键字或者关键词进行理解记忆便可。如大家可以通过观察“氧气中铁丝的燃烧”这一实验掌握化合反映的概念,并要正确处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能孤立机械单一记忆。除此之外,还将化学概念分成几部分,透彻各部分系统关系来记忆,如:氧化物概念包含三部分,即化合物、两种元素、必须含有氧元素。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对自己的记忆成果进行定期的检测,尤其是对于化学基础相对较差的部分同学。我们可以根据课堂上对我们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结合自身的化学成绩,与化学成绩较好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加强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平时课下同学之间在结合不定期的抽查背诵,把握化学知识点。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练习资料中的基础概述部分,自己进行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或者对练习册上已列出的基础知识归纳进行记忆和背诵,只有将基础知识牢牢掌握,我们才能够在高中化学的学科之路上勇攀高峰。

2.反复实验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要想学好高中化学,就要认真做好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可以通过简单现象反映化学本质,我们要基于实验目的与实验原理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多向老师问几个为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弄清实验本质,掌握化学知识。要既能描述实验现象,又能掌握结论与现象之间的联系,并通过比较研究掌握实验精髓。而通过化学实验系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则尤为重要。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重视化学实验,提高积极主动参与化学实验的意识,将化学实验摆在化学学习的重要地位。(2)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和仔细揣摩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课下按照实验要求与步骤加强练习。(3)要善于自己动手反复实验,在实验中要多勤思、多想、多问,通过高效实验提高自身的质疑、析疑、探疑、解疑能力,逐步实现自身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3.活学活用,知识点运用到实际题目中

高中化学学习同其它学科学习一样,是一项自觉性较高的学习活动,要想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必须要活学活用,养成积极主动学习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一方面,大部分的我们,在刚刚记住一个知识点时,并不能够完全掌握该知识点的运用原则,只能从理论上想明白该知识点的原理和运用原则,实际进行运用的时候往往会卡壳,这时候就要我们将知识点活学活用到题目中去,课本上的例题往往比较基础、比较简单,能够让我们由浅至深地接触化学知识点在题目中的运用原则。但是,毕竟课堂上的时间不是很充足,老师也不可能留出大把时间对我们进行例题的讲解,因此,我们自己需要养成做例题的习惯,要在知识点讲完后的第一时间进行例题的阅读与解答。另一方面,部分同学化学成绩进步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没有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笔者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做好课前预习。化学学习“偏、难、繁、杂”的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提前做好课前预习,这样才不至于在课堂上手足无措,并且预习时尽可能一边做习题,一边看书,巩固知识,加深记忆。(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对老师的发问要能勇敢提出自己看法与观点,在与老师和同学的有效互动中提高听课效率。(3)要做好课后复习工作。部分同学由于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喜欢将学过的化学知识抛在脑后,以致下次打开课本时基本忘光,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因此,课后要及时对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复习,才可以在基于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展开课下习题练习,以此巩固学习效果。

4.从原理上理解知识点

我们只有在理解了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知识点的运用,否则,空泛的一个知识点就算是印在我们脑中,我们也不一定会用。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的内容中,关于原子反应得失电子规律的顺口溜,“升失氧氧还氧产,降得还还氧还产”,这个顺口溜的意思是,如果化合价升高,则是失电子,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该物质被氧化,作为还原剂,并且是氧化产物,反之,如果化合价降低,则是得电子,发生的是还原反应,该物质被还原,作为氧化剂,并且是还原产物。如果我们不能够理解这个知识点所涵盖的意义,那么这个顺口溜记得再牢固,也不知道如何运用。因此,我们在学习高中化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地开发脑筋,要让脑中不仅能记住知识点,还要从原理上真正掌握知识点,如果遇到实在不懂的知识点,我们一定要多下工夫,多找同学或老师问几遍,或者自主地去查阅相关的资料,一定要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态进行化学学科的学习。

5.总结

综上所述,处于课业压力较大的高中阶段,同学们如何在宝贵、有限的时间内掌握高效的化学学习方法,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很重要。作为过来人,笔者认为要学好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反复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勤练习题,拓展课外阅读,但化学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肯努力,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浚源. 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学中国人. 2016(30).

[2] 王保兰.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对化学成绩影响的研究[J]. 中学时代. 2014(24).

篇7

学生掌握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好处:(1)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2)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3)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4)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自学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通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并标上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顺利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

二、正确运用记忆方法

记即记忆。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由于:(1)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2)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必须记住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怎样去记呢?首先,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其次,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要进行机械记忆。此外,还要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达到“花时少,效果好”的目的。

三、启发学生进行联想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有关的知识理成线、织成网,总结出规律性的知识,拓宽思路,然后将这张网列成“谱”,以便记忆和复习。比如把分子、原子、离子、原子结构连成链,再把元素化合物知识,物质分类,各类通性,反应规律穿成串。如物质性质与物质结构,微观粒子与宏观符号,计算求值与化学用语,无机物分类与各类通性,各类物质性质与它们的反应规律(金属活动顺序与置换反应),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等会使几条大链之间形成许多联结点,从而把所学知识理成网络,并逐步养成总结知识的良好习惯。

四、及时记录疑问

当发现老师所讲的一下子难以被自己理解吸收,与自己的观点有出入,而单独提问在时间上又不允许时,你该如何做呢?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笔记本上或课本上做个记号,待课后立即请老师或同学解决,很少有同学认为可以不做记号、不必管它的。选择“宁可不听后面的课,也要将之弄懂的”各组均不超过10%,可见紧跟老师的思路是最重要的。

五、认真做好课后复习

复习是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巩固、深化、提高和迁移的过程。通过复习进行总结,归纳章节内容,列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课后及时复习,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教师,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础。有计划地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对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根据不同的内容,可选择不同的复习方法:(1)实例法,(2)对比法,(3)联想法,(4)归纳法,(5)联系实际法。

六、自主学习

常见的自学方法有:(1)纲要式自学。适合于对一个单元教材或参考资料的自学。用以统观全貌。自学以粗读为主,再精读其中的疑点与难点。通过这种方法可熟悉单元教材的内容,掌握其知识结构。(2)笔记式自学。培养学生学习时作摘录的习惯。化学内容需要去粗取精。通过笔记式自学,可使学生获得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体系。(3)问题式自学。(4)总结式自学,即收获式自学。化学知识多而杂,应注意训练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达到知识系统化。(5)对比式自学。化学概念有很多易混淆,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对比,通过自学找出其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似点。

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只有通过对比式自学,才能真正掌握概念。然而,我们在化学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发现问题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

1.逆向思考,提出问题。

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对某些化学事实从反向进行思考,改变某一或某些化学事实的叙述方式,变正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从逆向提出问题。

2.善于对比,发现问题。

化学事实往往存在相同或相异的地方,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对不同的事物或化学事实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不同提出有关问题。

3.联系实际,发现问题。

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许多化学现象,其中隐含许多化学知识,学习时,要善于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如“油库为何要严禁烟火?”、“干燥的夏天为何常见‘鬼火’?”,等等。

4.探求因果,提出问题。

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果”导“因”或由“因”推“果”,这是常见的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一种方法。于是,学习过程中,要抓住“果”(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探求“因”(物质的结构或性质);或抓住“因”推“果”。

篇8

化学是一门文理相结合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很多同学认为高中化学具有内容多、乱、难的特点,虽然课堂上好像听懂了,但是一碰到有点难度的习题就完全没办法了。这是因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特点理解不够,学习方法不正确。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学好高中化学做了探讨。

一、预习

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仅靠一次课堂听讲是不够的,需要多次强化,因此学生在上课前要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可以了解教材基本内容,及时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然后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有创造性,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预习步骤如下。

1.略读。首先学生要粗略地浏览一下教材内容,找到有用信息,了解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思考哪些东西自己已经会了,哪些不会,哪些是重难点,为课堂上的提问和听讲做好准备工作。

2.精读。在略读之后进行精读,更深层次地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此过程中,学生还要对预习内容进行分析和比较,对关键地方做好标注。这样边读边记的方法,可以强化学生的预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归纳。在预习完要学的内容之后,学生还要注意分析、归纳、总结,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要将自己的问题整理好,然后将问题带到课堂上,让教师帮忙解决。

二、听讲

课堂听讲是学习中一个较重要的环节,也是中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系统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解答疑问,纠正错误,还要不断启发学生思维,组织讨论,指导学生用科学办法进行创新、探究、实践。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跟紧教师的思路,带着问题听课,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更要看教师是如何分析解决问题的,从而学会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少走一些弯路。课堂听讲的重点如下。

1.听与想结合。在课堂上,学生要注意将耳、脑结合。首先在课堂上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态度,要遵守课堂纪律,集中注意力,认真听教师说的每一句话。然后还要积极思考,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了解教师对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决办法,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所学内容。同时,学生还要对所学内容及时记忆,并注意巩固,这样才能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2.听与写结合。在课堂上,学生还要注意使用手,做好听课笔记。好的课堂笔记是书本知识和教师讲解的浓缩、补充和深化,展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获取知识要点的能力。做笔记时不能将教师讲的东西都记下来,这样会浪费时间,也没有效果,而是需要学生抓住重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将其记录下来,尤其要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另外笔记的条理要清楚,便于以后复习。

三、复习

课后复习是学习中一个较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手段,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有些学生觉得在化学课堂上基本听懂教师讲的内容了,但一碰到习题就无从下笔,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化学知识的内涵和延伸,没有真正做好复习工作。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要针对自己在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教材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将所有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课后复习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习题法。通过做适量习题巩固知识是课后复习的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练习不是指题海战术,而是通过适量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做的习题最多,成绩不一定最好。许多学生拿到题目就做,没有审题、思考的过程,常常导致失误。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要让学生认真审题,然后思考解题方法,最后还要分析总结,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习题复习知识更有效。

2.实例法。这种方法指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存在、用途、制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学生复习时就能将所有知识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印象。比如,复习铵盐与碱这一反应时,学生要注意联系氨的实验室制法,从而联想到这个反应会放出氨气的特性。

3.对比法。任何一门知识之间都有一定的异同点,化学知识也是如此,因此,学生复习时可以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印象。比如,可以将同位素、同分异构体等容易弄错的知识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可以使预习更有效。

另外,复习还有联想法、归纳法、联系实际法等几种方法,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篇9

①注意化学用语的规范。元素符号是最基本的化学用语,它是用来表示各种元素的一定符号,所以在书写时必须准确、规范。用双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的书写要注意“一大二小”的要求,就是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铜“Cu”、铁“Fe”、钙“Ca”等。

②注意化学用语的分类。化学用语包括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表示物质变化规律的化学用语有: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以及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这些化学用语比自然语言简明得多,它还能把分子原子论的一些概念、意义、有关定律,以及质与量方面的知识都联系在上面。

(2)对比、归纳和顺口溜法。学生在学习中,要掌握化学的学科特点。化学虽然属于理科,但是它却有文科的特点,即基本内容很多、杂而乱,背诵记忆的知识点很多。所以,对比、归纳和顺口溜法,其实就包含了三种化学记忆方法,即对比记忆法、归纳记忆法和顺口溜记忆法。

①对比记忆法。“对比”是识记、掌握及应用知识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区分。对于易混淆的化学概念、理论和定义要进行科学比较,寻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抓住其内在属性。例如元素和原子,原子和分子,原子和离子,混合物与化合物,点燃与燃烧,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鉴别和鉴定,沉淀和结晶,盐酸和氯化氢,电离和电解,酸的挥发性和不稳定性等,都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异同和联系,加深理解和增强记忆。

②归纳记忆法。将大量零散的孤立的知识,经过综合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连成网络,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例如,将九年级上册课本的前四个单元需要记忆的内容概括出来:各种元素符号的写法、读法;地壳中几种元素的含量;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常见的化学式及其表示的意义。

篇10

首先,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选择最新版本的教材,如果有新版统编教材,一定要选用统编教材,并且要及时查新,针对最新知识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国家也应避免教材更新上的滞后,学校也应及时采用最新版教材,防止同一问题不同版本同时出现,比如:物质代谢中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能产生多少ATP?查锡良主编的生物化学八版教材中指出是30/32mol,而张蕴琨等【2】主编的运动生物化学中仍然沿用了传统的36/38mol。这种情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虑,不利于知识的掌握。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宋高臣等【3】认为,启发-互动式教学方法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将其引入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它不仅极大激发了学生对于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于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与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探索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第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多媒体与板书的有机结合,多媒体的应用确实实现了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4】,比如在DNA生物合成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等章节,利用flash确实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大分子合成过程的理解,但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信息量过多的不足,因此,在课件制作时,一定要注意紧密围绕教材合理应用多媒体资源,适当结合板书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一定的消化吸收时间,会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实验是理论的有利补充,实验课开展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重视实验教学有利于理论课程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调动好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自己的疑惑,完成从无知到有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因此设计问题是关键,问题提出的巧,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要注重与临床的联系。医学生在学习时更注重课程与临床的联系程度,有时,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授生物化学课程时,不能一味的强调本课程的重要,一定要与临床的医疗活动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授蛋白质代谢章节时,可以将氨中毒,肝性脑病与临床案例联系起来,进而提出,有毒的氨在体内如何产生,如何转运,又如何代谢的,通过这样的一连串的提问,激发学生对氨代谢的积极思考,更有利于学生将无规律、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记忆。

第六,注重与科研工作的联系,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不管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医疗还是科研工作,都应该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应该做到尊重事实,事实求是。因此,教师在教授时一定要强调对事实的尊重,可以联系实际的科研工作,适时给同学们介绍科研工作的辛苦以及其中的乐趣,同时让同学们知道,生物化学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在生物工程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自己设计感兴趣的实验,通过已有的知识,设计实验步骤,最终到达实验目的,以此让同学们做到更好的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综上所述,生物化学是一门复杂而深奥的科学,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创新,结合学生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制定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新型实用型的人才,完成教学使命。

【参考文献】:

【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8版),査锡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张蕴琨,冯炜权。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时的某些生化变化,体育科学,1994,3(14):72-75

篇11

一、形成一些化学学困生的原因

1、学科原因

化学学习与其它科有所不同,要记忆的知识更多,有的需要死记,如:元素符号、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等化学用语;有的需要理解记忆,而一部分学生往往在上课时,机械听课,只听不记忆,不思考,甚至打瞌睡,做小动作;复习时,只看书,不动笔去做,思想不集中,有时半天也没有复习完一页课本的内容;练习时,懒于动脑,抄袭作业。这种刻板僵化,完成任务式的,不愿下真功夫的不恰当学习方法,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

2、社会和家庭原因。

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些学生在耳闻目睹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之后,沾染上了不良习气和不良的行为,不思学习,贪图享乐,厌学逃学,也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有缺陷,父母离异或有一方或双方亡故;父母管教失当,或娇生惯养,或期望值过高;家庭学习环境恶劣或经济困难;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物质超前消费,追求享受、孩子无心向学,家有田地的农户或有摊点的个体户, 农忙时不少学生被拉回田地中做辅助劳力或帮工,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3、现实原因

学校教育的失败是学困生的直接成因。教育观念陈旧,长期以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使学校形成了一套违反学习规律的教学体系,导致了少数人升学,大多数人沦为学困生、成为失败者;学校环境差、校风不正、校纪不严、教风、学风差;管理水平低下;教学方法不当等。

二、转化化学学困生的对策

1 、情感渗透、激发学习兴趣是基础。

因为他毕竟是个孩子,并且初三学生学习负担太重,不能一下子就可以转变的。所以每当碰到这种情况时,我总是先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只要做完,我就表扬肯定,别的如质量、准确率先避而不谈。渐渐地,对下一次的作业,就要以要求稍好一点,接着再稍好一点,最后要求他认真完成作业,逐步培养其学习毅力。久而久之,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他就会逐步形成作业及时认真的习惯。每个学生都具有了强烈的求知求成的欲望,在这种逐步肯定的过程中,他也会产生全身心的愉悦,从而激发更高的成功意念。

2.改进教学方法是关键

(1)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分层教学

篇12

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育学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互相影响,各自不能独立存在.教不能偏离学,学是教的最终目的.教师不能在脱离学生学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是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作出调整,使其更加完善.我国的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可见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一、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好化学的前提

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条件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传统的化学课中,教师都片面重视教的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不利于学生改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研究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样才会突出教师“教”的过程.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需要科学的指导,这是毋庸置疑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经历预习、听讲、做作业、复习、接受检测等多个环节,如果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处出现了问题,教学效果都不会良好,甚至削弱学生的自信心.长时间之后,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有甚者,会造成学生在高考中的失利.因此,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处地方.教师要悉心教给学生每一处学习环节中的学习方法,还要引导学生把化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长期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学习指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将会大大提高.教师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就能够利用丙酮和乒乓球来制作粘合剂,也能够明白明矾在制作油条时的作用,这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进而会大大提升对化学的兴趣.

二、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教师向学生教授学习方法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会学.当前情况下,很多学生其实并不懂得如何学习,他们往往在课堂上机械地抄写笔记,殊不知,这并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面对这样的情景,教师应该首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绝对不等同于在课堂上听课、做笔记,课下做作业,学习应该是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的前提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堂中所教授的知识是相同的,可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别呢?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所掌握的学习方法不同,对成绩出色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也能够针对这些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后进生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他们认识不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就连上课听讲也是漫无目的地“瞎听”.善于学习的学生能够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这说明这部分学生在听讲的时候能够随着教师的思路积极思考,所以提出问题对学生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现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与学生一起合作探寻问题的答案.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逐一进行分析,力争使学生彻底搞懂.总而言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适时提出合理的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三、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教师基本素质

教师首先要设法使学生对化学感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所以只有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后,才能够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但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来传授化学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学法指导,因此,教师只有具备这两方面的基本素质,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笔者认为,关于化学中基本概念的记忆不能使用机械背诵的方法,而是首先要理解概念,然后还要弄懂概念的内涵,这样才能记得牢.当我们学习酸碱盐这节内容时,需要判断硫酸钡、硫酸、碳酸钙以及三氧化硫这几种物质哪些属于电解质的范畴.这时候我们绝对不能死记硬背,而是用电解质的概念来衡量这些物质的特性.比如,尽管硫酸钡在水中呈溶解状态时不属于导体,可是它熔化成液体之后却能够导电,因此属于电解质;硫酸呈熔化状态时不属于导体,可是溶解在水里的时候却能导电,因此属于电解质;碳酸钙溶解在水中时不导电,可是碳酸钙属于离子化合物,所以应该划入电解质的范围;三氧化硫呈熔化状态时不导电,在水中溶解时能够导电,但这是离子作用的结果,因此三氧化硫不属于电解质.化学中物质的基本属性与概念千万不能死记硬背,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记忆,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高中学生学习化学这一科目时,首先需要教师进行悉心指导,其次还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而教师也需要大胆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玉莲.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探析[J].才智,2011(21).

篇13

【注】本文系内江市新课改培训会发言资料要点,获四川省教育厅教学成果2013年一等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85-01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历史证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化学的方法,就一定能轻松、愉快地学好化学。现将学好化学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树立信心 信心是战胜困难的源泉。初三是学生系统学习化学的初级阶段,只要树立了信心,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加上学生勤奋刻苦地努力,就一定能学好初中化学。

二、课前预习 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笫一环节。预习时,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在不懂处用铅笔作上记号,并批注一些疑问想法,这样带着重点、难点、疑问,听课的效率更高。

三、专心听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上课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解,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踊跃发言,主动参加课堂中的各项活动。特别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注意边听课边作笔记。

四、善于提问 世界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风趣的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可见提问的重要性。我们研究性学习化学的首要环节就是提出问题。能够提出问题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是独立思考的开始。究竟该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鼓励学生要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敢于提问。2.创设问题情境,让同学们愿意提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向上的原动力。教师应想方设法,设置各种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3.让学生们体会方法,学会提问。 在化学探究中,要引导同学们体会提问题的过程,归纳总结提问的方法,让同学们自己掌握学习的金钥匙。

五、作好笔记 善于记笔记是学习上主动出击的表现。作笔记不仅能集中听课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而且有利于课后进行复习,掌握重点、难点、关键。不过,记笔记时,要在保证听清楚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记重点、难点、疑点,记关键性的、带规律性的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

六、 科学记忆 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之一。记忆的方法分为:①理解记忆。理解记忆是建立在对化学知识理解的基础上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的经验所进行的识记。如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此气体不能用排水集气法而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这样就能轻松地记忆。②要点记忆。对复杂的概念、原理、物质性质、实验操作等可概括成要点,使记忆的内容简单化。如过滤的操作,概括成“一贴、二低、三靠”。③规律记忆。任何知识是有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自然能记忆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如学习烧碱、熟石灰、氨水的化学性质后,总结出碱的通性,又如通过实验,总结出金属跟酸、盐反应的规律。这样,记忆就很深刻,运用就更灵活。④技巧记忆。如将指示剂变色规律、物质溶解性表编成顺口溜来记,就降低了记忆的难度。

七、注重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多重要概念、理论、结果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实验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理解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怎样学会实验呢?首先要学会观察,要克服把观察停留在好奇好玩的兴趣中,要明确观察的目的,仔细观察老师做的演示实验的操作细节和实验现象,并认真动脑思考;其次要亲自动手实验,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耐心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准确作好记录;最后认真填好实验报告册交给老师。

八、建立网络 化学学到一定阶段后,将所学的零散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使知识系统化,对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大有益处。其方法是:①归类,就是根据两类或两个事物之间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近的归在一起研究,这种方法在学习中广泛地得到应用。如将盐酸、硫酸、硝酸等归在一起研究酸的通性,又如将相同颜色的物质放在一起,②比较,就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易混淆的相关事物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对化学事实进行分析,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这样做不仅能揭示事物的关键特征,而且还能更加容易掌握所学知识。如将制二氧化碳、氧气、氢气的反应原理、所需药品、装置、性质、检验等各项列表对比。③找线条,就是将重点的、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分析概括,找出它们的内在规律并联系起来。如重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又如将氧气的存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用途等一一列出连起来。

九、循环复习 复习能防止知识遗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复习时要仔细精读学过的教材、笔记,同时要动笔在草稿上写一写;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自问自答式的复述或默写,也可以与同学之间相互提问、讨论、听写等。要在知识遗忘之前复习,只有通过多次循环复习才能牢固的掌握知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