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8:3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篇1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数学教学生活化。因为数学是对生活事物和生活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生活资源作为重要的教学素材,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数学体验,形成对数的感悟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还比较小,对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单位容易理解与把握,但是,对比较大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学单位难以理解,如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很多教师在教学“千米”这个教学单位时,往往采取的是讲解、打比方的策略,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小学生对这个概念把握不准确。教学时,一位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运动会100米短跑比赛吗?谁来说一说100米大概有多长?”学生结合实际说了100米的长度,有的学生建议到操场上看一看。接着,教师追问:“那么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学生结合刚才的情境说1千米就是10个100米的距离,大约就是绕操场跑两圈。教师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其他例子来说一说1千米的长度,有的学生说自己家离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有的同学说爸爸开车时速是60迈,一分钟刚好开1千米……这样,学生对“千米”的概念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在自己身边事物中直观地学到数学知识,学会用数的眼光去看生活中的问题,萌发数感。

二、在动手操作中发展数感

动手操作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做数学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操作活动,在操作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主动探究数学的活动中,不断发展数感能力。

例如教学《同数连加》一课,教学伊始教师给学生设计了数糖果的操作活动。教师给每一位学生准备了20颗棋子代替糖果来数,对于这20颗棋子,有的学生是一颗一颗数,数了20次,有的学生是2颗2颗数,数了10次,有的学生是4颗4颗数,数了5次,有的学生是5颗5颗数,数了4次,有的学生是10颗10颗数,数了2次。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刚才数棋子的过程来写加法算式,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写出2+2+2+2+2+2+2+2+2+2=20;4+4+4+4+4=20;5+5+5+5=20;10+10=20。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再结合数的过程与写的算式说一说每次数的颗数与数的次数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很容易发现每次数的颗数越少,数的次数就越多,每次数的颗数越多,数的次数就越少。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发展了数感,而且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训练。

小学生天生好动,以上案例中,教师正是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数学,因此,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他们数感的发展。

三、在问题解决中提升数感

培养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感是伴随数学问题的不断解决而不断提升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问题探究的热情,让学生自觉地应用数的概念去解决数学问题。

篇2

1 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数概念的切实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本身的逻辑顺序,使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就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摄取生活素材,让学生感知数。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处处充满着与数相关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感知周围的世界具有量化的意味。因此,在认数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根据所学数的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寻找数、体察数、感知数,让他们感到数就在身边,而且每天都离不开数。

如在教学认识数时,开展了“天天和数交朋友”辨论会,有的学生慷慨陈辞:“早晨要看手表几点起床;打电话要看电话号码;进教室要看几楼几班……我们每天不和数打交道就不行”。

2.设计多种方式,让学生表达数。

抽象的数学符号不是表示数的唯一方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数,会使学生切实了解数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数感。如通过数学故事向学生介绍古代人们用“结绳记数”方式表示数、用算筹进行计算等。

3.开放思考空间,让学生学会找数、说数、用数,并从同伴表达的数据信息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用数描述和交流。例如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后,我设计了“家庭中的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自家中的“数”到课堂上交流。学生搜集的数简直是五花八门:储蓄存款有多少,一个月用多少度电,用多少吨水;家里有多少本书,多少件衣服,多少个碗;地面铺了多少多少块地板砖等等。还有的学生从中提出质疑:小明家一个月要用390度电,平均每天要用多少度电?如果按每度电5角钱算,一个月要用多少电费?怎样节约用电?……学生把具体问题与数学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体现了学生用数产意识,并在交流中培养了数感。

2 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强调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仅仅听数学、记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学习将会成为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活动载体。同样,数感的培养和发展,更离不开实践活动。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对他们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活动中应更多为学生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如:在认识“几和第几”时,让学生用动物图片摆出小动物们跑步的名次,并说一说:谁跑第一?谁第二?第四名是谁?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几和第几”的理解和认识。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操作活动:

(1)称一称:学生动手称苹果(1千克)、盐(500克,2袋)、洗衣粉(250,4袋)。

(2)数一数:学生数,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苹果有几个?

(3)掂一掂:学生用手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

(4)找一找: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外形一样而重量各异的盒子,要求学生不能用秤称,保能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

通过以下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知识,体验到“1千克”的实际重量,获得了亲自感受,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借对苹果等重量的感受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品的重量,培养了学生的,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培养数感

《新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估算不仅是促进学生数感内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由其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有益处。计算前估算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性创设条件;计算后进行估算,能验证自己的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如,计算5.96×8.2,可以要求学生从两方面进行估算:一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二看因数接近整数几,5.96接近6,8.2接近8,所以积一定在48左右。估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教师要运用各种有利时机,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好估算的兴趣。如这样一些问题:估计500张纸大约有多厚?一本书中有多少个字?走300步大约有多米?50克大米大约有多少粒?学校阶梯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等?学生在进行大数目估算时很少会凭空估计,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地把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或估计出其中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用这种方法估算大数。当学生把一份数与大数比较时,感受了数的大小关系,了解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这种估算活动中不但亲身感受到有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和学习极大的乐趣,而且促进了学生数感的内化。

4 在生活问题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这样不仅使学生建立起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

篇3

数感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了出来,可见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

《标准》中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说得概括一点,数感就是一个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的直觉感知,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的能力,并能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

郑毓信教授认为:为了说明数感,可以先看一些类似词语的用法,如“语感”“方向感”“美感”“质感”等。显然,这些词语都代表了一种相关的能力,但与能力相比,又都含有一种“直感”的涵义,特别是指对于某些特定的事物或现象或属性或方面的敏感性,及相关的鉴别(鉴赏)能力。而后者通常又并非是一种自觉的过程,仿佛已经成了主体的一种本能,一种直接的“感知”,从而在很多情况下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根据以上描述,数感可以理解为对于数字(量)的敏感及鉴别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笔者经过几年的低年级教学实践,深深感受到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下面谈谈对培养学生数感教学策略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感

能把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建立起联系,是理解数的标志,也是建立数感的表现。因此在“数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向儿童展示数的概念的现实来源和实际应用,创设有助于儿童理解数学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把握数概念的实质,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建立良好的数感。如在认识10以内数的时候,通过观察实物、图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数量,可以用不同的学具来表示这个数,可以用手指表示,可以用数字卡片表示,使物与数一一对应。甚至将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教室门前有几棵树,有几盆花,使学生对10以内的数与身边实物的数量结合起来,对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然后认读数字,要求学生用小棒表示出老师说的数,想想还能不能用其他方式表示?通过以上丰富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认识10以内的数,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含义,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在部分教学设施较落后的山区,很多小学的教学地点从未离开过教室。传统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单一的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忽视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学生十分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提出: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方式上要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把学生带到户外上课,做一些日常生活活动,他们会都觉得很有新鲜感,并且学过后印象会特别深刻。

二、通过估计体验数感

数学活动能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通过操作活动,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从中建立数感,发展数感。《标准》中指出:对具体数量的感知与体验是学生建立数感的基础,教师组织估数活动,使学生观察、体会数的情境,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对数量作出较准确的判断,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感。首先要让学生经历估数的过程。如在认识较大数目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受到感染和体验。让学生说出见到的比较大的数的情境,如估计一个操场大约有多少平方米,一个剧院大约容纳多少人。看一段足球赛的录像,感受一个体育场有几万人,一万人大约有多少?如果一个班50人,30个班是一所学校,一万人是多少个班?多少所学校?这样一些具体的,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数,特别是较大的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并且再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在头脑中会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估计,强化数感。以估计一摞本子有多少为例,可以组织下面的教学活动。

1. 由数到“空间”。第一步,出示两摞本子,先看看10本的一摞有多厚,用手摸摸,感受感受。第二步,看一看、比一比另一摞约有几个10本,估计出有几十本。第三步,再数一数、摸一摸、看一看,知道几十本大概有多厚。

2. 由“空间”到数。在由数到“空间”的基础上,学生对10本乃至几十本本子形成了表象,当再次看到一摞本子时,就能凭借表象说出一个比较接近准确数量的数。这样就由“空间”回到了数,对数的大小有了更深的体验。

经常为学生提供估计事物的数量和运算的结果,用不同的方式检验同一个计算的结果,学生会逐步形成习惯,形成对不同运算结果的感知。在估计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一个对数及其运算结果的猜测、判断、推理的过程。

三、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并且掌握牢固。

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五、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数感

这种方式是根据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点,把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新知。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可以设计“找朋友,离教室”这样的结尾:

教师出示带有数字的卡片说:“你们可以为我出示的这些数字‘找朋友’。如果你的座位号是卡片上数的倍数,你就找到了‘朋友’并可以离开教室了。在离开以前,你要走上讲台,为你的座位号再找出两个‘朋友’并大声说出来,才能走出教室。这两个‘朋友’,一个是它的约数、一个是它的倍数。”学生顿时倍添兴趣。教师出示卡片2,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学生一个个走上讲台,分别说出了自己座位号的倍数和约数,然后离开了教室;教师出示卡片3、5时,座位号是3、5的倍数的学生,也用同样的方式走出了教室;最后,教室里只剩下座位号是1、7、11、13、19、23、29、31、37、41、43、47的学生。师问:“你们怎么还不出去玩呢?”生答:“因为我们的座位号都不是老师拿的卡片上数的倍数。”师问:“那出什么数时,你们就都可以出去了呢?”生答:“1。”教师出示卡片“1”,在欢快的下课铃声中,同学们依次做完游戏走出教室,乘着游戏的余兴,投入了快乐的课间十分钟。再如:‘小小养殖场’这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从而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于是,我引导学生先进行猜数的游戏活动:老师心中有一个数,谁知道是多少?生1:5,教师说:少得多。生2:99,教师说:多得多。生3:60,教师说:多一些。生4:55,教师说:少一些。生5:57,教师说:正确。如此猜数游戏,既锻炼了学生在结合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的比较的本领,又渗透了用“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这样的交流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从而使生活成为学习数学,建立良好数感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篇4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提了出来,这对每个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如何理解数感,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结合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建立数感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处处充满着与数相关的活动,因此,在认数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根据所学数的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寻找数、感知数,让他们感到数就在身边,而且每天都离不开数。如在教学认识数时,开展了“寻找我们身边的数”的活动,学生积极发言:“早晨要看手表几点起床;打电话要看电话号码;进教室要看几楼几班……我们每天不和数打交道就不行”。再如教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学号、生日、身高、体重;汽车和摩托车牌的号码、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到菜市场买菜,各种菜的价格;到商场购物要看商品的标价付钱,这些标价、购物的钱款都是有具体意义的数。这些数据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也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展数感

注重动手操作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数感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动手操作如:组织学生摆学具,用学具摆出十几的数时,请学生思考:“怎么摆就能一下子看出圆片的个数?”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学生一字儿排开;有的2个2个为一堆进行计数;有的5个5个摆;还有的先把十个小圆片放一起,再把剩下的放在另一边。通过学生的讨论,比较得出最佳策略(方法四),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你可以怎样表示15这个数呢?”有刚才的操作比较活动作基础,学生模糊感受到15即为10个加5个。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用各种形式表示15个这个数:有的用10个圆再加5个圆;有的用10朵花加5朵花;有的用10根小棒加5根小棒;有的还采用了点子图来表示……这些丰富多彩的作品都在向学生传递同一个信息:这些图案我们都可以用“15”这个数学符合表示,从而达到“15”本质意义的感悟与把握。

三、利用图形教学,来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

对于小学生来说,进行数学学习时,十分喜欢图形的学习,这将会给学生一个十分直观的感受,并且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但是图形问题也是学生十分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图形的周长、面积以及表面积等内容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将各种公式记混,影响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进行看图学习,并且分析出不同图形之间的大小,让学生进行亲自动手测量,之后进行交流,从而来分析出各个图形之间的大小以及关系。这样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最终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与认识。丰富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从而来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

四、在解决问题中升华学生数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例如,在一节实践活动课《节约用水》中,教师创设情境:现在的水资源越来越紧缺,那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以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为例,你能算算它的流水速度以及一小时、一天……浪费的水吗?在计算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或者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同学们纷纷想出了很多问题,有时间问题;有流水量问题;有设计实验方案的。学生从多角度考虑,设计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自己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做出了解释。所以说,人们只有将知识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才能真正地理解它,才能使数学知识真正有用武之地。这样,学生能够用自己对数的理解去认识了解社会生活。反之,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了解又会强化数感的形成。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方法多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尽的。一个成功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善于发现、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人。小学生有较强的数感,会对将来更好的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会使学生在数学王国中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78-02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等10项能力。其中数感排在第一位,由此可见,数感的培养在数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数感,《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定义是“数感主要指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数感是一种感悟,是一种长期积累的数学素养。在数学学习中,具有良好数感的人会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理解数和运用数,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后建立联系。然而培养数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经过几年的摸索和研究有如下的想法:

一、生活经验中体验数感

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数学源于生活但是又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要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知识还能用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喜欢数学、热爱数学。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应用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和价值,能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地运用数学。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时,我提前布置了一项作业,利用周末的时间和爸妈逛一趟超市或者菜场,学会看商品价格和付钱。这项作业深受学生的喜欢,当然完成的效果也不错。在上新授课的时候,很多学生已经掌握了元、角、分的换算,以及给出一个物体给它标上合适的价格单位。由于课前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学生很轻松地在体验中获得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体验数感。

二、动手操作中感悟数感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相对比较弱。这时,学生需要在动手操作中完成从直观的动作思维到具体的形象思维,最后达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

例如,在执教二年级《认识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用6根小棒搭一个平行四边形,很快学生就完成了。接着,我又提出用8根小棒搭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也很轻松地完成。这时,我又提出新的要求,请同学们用9根小棒搭一个平行四边形。话刚说完,很多学生立刻嚷起来:“不可以的,9根小棒不能搭平行四边形。”我立即追问:“为什么,你们不搭怎么知道?动手试一试再说。”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样子,对边都一样,我觉得搭平行四边形需要的小棒数应该是一个双数,9是单数肯定搭不起来。”我默许的点点头,说:“你们再试试看,是不是真的不可以。”学生们开始认真地搭平行四边形,最终全班一致告诉我是不可以的。这样,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感悟到了数感,从而对数学产生喜爱。

三、数的运算中发展数感

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一直将数的运算作为主要内容,运算能力是我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过分追求计算的熟练程度,导致了大量机械、重复的计算,忽视了学生在计算中一些思考。

例如,在执教一年级上册《9加几》时,我先进行了铺垫,出了一组口算9+1+1=,9+1+2=,9+1+5=,……问学生:为什么你们算得这么快?学生说:因为前面都是9+1=,正好凑成十。然后口算9+2=,9+3=,9+6=,……问学生:为什么你们还算得这么快?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9 + 2 = 11 9 + 3 = 12 9 + 6 = 15

/ \ / \ / \

1 1 1 2 1 5

10 10 10

……

进一步,让学生独立口算8+3= ,8+4= ,8+6= ,……小组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就这样,让学生一步步领悟了凑十的算法。通过这样铺垫,学生慢慢地发展了数感,。

四、对比学习中强化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是跟数学有关系。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比较几个数或者一堆数之间的相对关系。把握数之间的相对关系,不仅是理解数概念的需要,同时也会使学生加深对数的感悟,从而较好地强化数感。

例如,在执教一年级下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时,教材要求学生会用这些词语来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书后练习题中出现了这样的一道练习:两个同样大小的箩筐,一个里面装了20个苹果,另一个箩筐里装了一些草莓,要求学生在20、25和80 里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大多数学生很容易地找出正确答案。由于学生在生活中见过、吃过苹果和草莓,知道一个苹果比个草莓大得多,所以同样的箩筐里装的草莓个数就要比苹果的个数多得多,80比20多得多,所以选择80。通过这道题学生更深地感受到数感,并且能利用数感大致、粗略表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会用数学语言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五、解决问题中升华数感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个引导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要使学生能在复杂的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其中数感就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通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就会使已经具备的数感得到升华。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时,有这样的一道题目:工程队要修一条80米长的路,第一天修了15米,第二天修了24米,还剩多少米?很多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先求出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修的米数,15+24=39米,再用80米减去前两天一共修的米数就是还剩下的米数,80-39=41米。这时,我提问:“有没有别的方法了?都这样想的吗?”不少学生思考了一下,提出了第二种方法:先用80-15=65米,求出第一天修完后还剩下的米数,再用65-24=41米,就可以求出最终还剩下的米数。通过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学生会不断完善自己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会不断赋予旧知的新意,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更加自如、自主。

通过几年的教学发现,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节课、一个单元甚至是一学期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教师只有在日常的点点滴滴教学中慢慢渗透、长期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充分感悟数感的价值和作用,才能发展和强化小学生敏锐的数感,从而将数学知识更好地运用于生活,优化生活。

篇6

美术教育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为根本目的,同时,美术是色彩艺术,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建立都需以色彩感受能力为基础。色彩感受能力是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教学内容多方面进行引导。

一、着眼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色彩

生活中并不缺乏色彩,太阳、秋天、洁雪,大自然赋予万物色彩,而传统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对自然色彩的感受。其实,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感受色彩,更有利于学生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如引导学生观察一天中天空颜色的变化,种植一棵小草后观察草的颜色变化,从教室的布置观察色彩,从衣着感受色彩,诸如此类,只要教学中教师善于引导,将色彩感受和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对色彩的对比和协调关系的理解就不再是难事。

二、创新美术色彩教学,注重儿童色彩表现力的提高

当儿童建立起物体和色彩间的关系前进时,部分老师就愈喜欢教儿童“如何去使用和涂色彩”,把他刚萌芽的感觉误导向“写实的”色彩。对儿童进行课外色彩教学,是不能借“色环”和其他“科学的”教具教授色彩理论的。这种施教徒然摧毁了儿童的自发性方法,使他觉得自己直觉色彩经验并不安全。我认为应让儿童用自己的经验和对色彩的反应,大胆地表现。

三、以游戏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色彩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改变了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具有积极的意义。如在三原色、三间色的认识过程中,以“找朋友”游戏进行,先让学生利用纸片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教师提问,哪些颜色可以和红色成为朋友,学生开始找色彩配对,从而培养学生的色彩对比和协调能力。

四、在自然生活中体会色彩与情感

人们通常喜欢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色彩天然是与人类情感联系在一起的。

在一次美术课上,我要求学生用画笔画出晚上在家里都做了些什么,话音刚落,有的学生马上就动笔画了起来,有的脸上则露出了思考的样子。在孩子们绘画时,我发现,赵小乐同学画的《爸爸妈妈和我》的画中,在饭桌的上方有一盏吊灯,他用柠檬黄表现一些放射出来的灯光,使整个画面显得温馨而和谐。我觉得主题很有创意,表现手法很好。在我正要表扬他画得好的时候,突然发现,他又拿起一只黑色彩笔认真地把整张画纸涂成黑色。我急忙问他这是为什么,他却紧张地说:“我们正在吃饭,但是突然停电了。”我听了他的解释后,突然震撼了,学生的美术活动不就是要在这种自主性、自控性、随意性中表现各种情感吗?这位学生的作品很有意思。因此,在画展中我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并把他的绘画过程讲给其他学生听。

五、将色彩和音乐结合起来

美术是通过线条、色彩、明暗、透视、构图等手段表现美,而音乐则是通过节奏、旋律等表现美,两者历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因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可在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的过程中插入音乐。如在认识红色的过程中,以激昂的音乐让学生感受红色所表现的强烈。又如在线条学习过程中,表现直线过程中用舒缓的音乐作为配乐,而表现曲线的过程中用起伏的音乐配合,学生在音乐中舞动,再表现、感受。

六、小学美术色彩感受能力培养的方法

1.游戏法

洛克在《教育漫画》中说:教育学生的主要技巧是把学生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色彩教学中,往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色彩很单调,美术作品中没有几种颜色。学生常用概念的颜色、习惯的颜色作画,幽默点说:颜色很穷。为了扩大学生的色域,可以带学生做色彩游戏,就是让学生不写生对象,不画任何具体的形象,只要求作色彩游戏,调不同的颜色,每调出不同的颜色才能画上去,而且只画一小块,看每位同学能画出多少种不同的颜色。不同色相、不同明度、不同纯度、不同冷暖的黄、红、蓝、绿等。这种方法可使学生摆脱写生时的色彩单调,摆脱对形体的塑造,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调配色彩上,在调配颜色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色彩认知,扩大了学生的色域。

2.单一法

色彩练习的对象很多,教师要循序渐进,有目的、有条理地分解训练内容。内容有认识色彩、色调、塑造、步骤;形式有临摹、写生、默写;题材有静物、风景、人物;默写又分为黑白稿默写、文字题默写,等等。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要根据学生水平,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内容,提出练习目的与对象特点,逐步积累学习色彩的经验。习惯的色彩教学中,常常是让学生的作业从打轮廓、画明暗,大色调到仔细刻画全过程的作品。学生一次一次地反复地综合练习。

3.综合法

在几种彻底的单一基础训练后,可让学生作综合练习,完整地画一张色彩作业,把在各种单一训练中的体会运用于综合作业之中,这时的综合训练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极好效果。其实从简到繁,由浅入深,从分到合,是任何知识的认知规律,当然会对色彩教学行之有效。

总之,在小学美术中,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教师要注重结合教学实践优化设计。

篇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270-01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的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明确数学学习的意义;若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就会深入的、兴致勃勃地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善于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创设开放生动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学观念,用“爱”呵护学生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以全新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学生犯错了,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教学之无小事”,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

二、精心设计导语,诱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开得好,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想开头开得好,必须精心设计课前导语,好的导语应做到生动、新颖、富有特色,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有关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就告诉学生:“咱们来做个游戏,只要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不管是几位数,我不用计算就能很快地说出它能不能被2、3、5整除。”经过几次试验,学生都被老师的“法术”深深吸引,不管多大数,我都准确而又迅速地做出判断,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纷纷想知道老师有什么妙法,从而诱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就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导入新课,由于同学们求知心切,因此这节课就学得特别认真,知识掌握得较扎实,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和数学学科特点,创设游戏情境,把数学新知寓于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使学生对获得新知产生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习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掌握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培养。如:在教学应用题时,我设计一次“我帮妈妈管家”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家了解家里一周的粮、油、副食、学习用品等基本生活用品的各项开支情况,再将收集的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整理,并提出有关的问题:你家一周需要开支多少?你买学习用品花了多少钱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发生在身边的问题,能极好地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五、丰富练习手段,发展学习兴趣

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是小学生的又一心理特点。因此,教学中应运用各种变换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兴趣的发展。特别是一堂课的练习,切忌单调的形式和简单机械的重复,否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低中年级教学中,可利用游戏进行教学,如口算、笔算接力、找朋友、开火车、夺红旗等;在高年级教学中,可采取看谁解得快、解法多,看谁编得又对又快(自编应用题)等办法,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消除学习疲劳,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六、优化激励评价,巩固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一次小小的成功,我们都是应该积极鼓励,因为鼓励在无形中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同时也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特别是对于班上的后进生。比如,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我发现一个后进生的成绩很高,经过暗访,得知那是抄袭别人的结果。平时这位学生虽然学习差了一点,但是他为人诚恳踏实。经过思考,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在他的答卷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老师十分惊喜你的进步,这说明只要奋斗就会成功的。望你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之后,我发现他学习特别刻苦,而且进步非常大。

总之,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培养智能,使学生在乐学之中学会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使整个数学课堂生机勃勃。

篇8

现代数学教育将学生自己能否凭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认知经验或能力对达成数学学习任务自信程度进行恰当有效的评价称之为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学生个体对控制自主学习行为与学习能力的一种主观性判断与主观感受. 研究认为: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与数学学业成就关系密切,成高度正相关. 新课改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的主体性,提倡自我调控学习. 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主观判断和感受,培养、激发并不断提高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些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必然会有成功或失败,对成功或失败原因的不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假如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主观努力与自主潜能的激发,则会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 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有利于增强其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认知模式,树立“只有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不努力注定失败”的信念. 同时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归因训练,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教师点评、错题矫正等策略、方法、途径,引领、点拨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逐渐形成有效的归因方式. 例如,吴某某是我班的语文课代表,可她的数学总也考不好,为此,我找其谈心,先询问其目前的学习状态,让她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生:语文、英语学起来比较轻松,但数学学起来比较费劲,一提到考试我就害怕,没有成就感.

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状况呢?

生:首先,我心里感觉自己在文科方面挺强的(能力强),每天回家做作业时总是先做文科,而且还常常找一些辅导资料来读读. 但数学,我从小学就学得不好,总怕自己不会做(能力差),做作业时总是留到最后,一拖再拖,有时甚至抄袭别人的作业. 一考试就提心吊胆,脑中一片空白.

从吴某某的自我陈述不难看出:吴某某明显对学好数学缺乏自信心,在平时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总处于被动状态,这是导致数学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

师:你觉得用这样的学习态度去学习数学,能学好数学吗?认真反思一下你在优势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包括心态上的),可以把它们移植到学数学上来. 你有足够的数学学习潜能,但愿你能树立数学学习信心,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坚持不懈,这样的话,学好数学一定不成问题.

在以后的课堂上,我经常让她尝到成功的甜头,从那以后,她不再抄袭,测验成绩也逐步提升. 她高兴地说:“我的数学有进步了,我相信我还能学得更好!”她对自己有了“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习数学的劲头也就越来越足了.

在教学活动中优化教学策略

笔者认为,数学教学应突出探索活动的创设,而且探索活动不应停留在对问题的浅层解法探索上,而应适当地对问题进行变式,通过变式挖掘出问题的本质规律,这是数学教学中的变式艺术. 变式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种探索问题的方法,通过变式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基于此,笔者曾以一道课本例题为例,借题发挥,探索一题多变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我效能感.

例如,初中数学教材中关于“勾股定理”有这样的描述:“如果能画出长为的线段,就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 容易知道,两条直角边都是1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长为的线段是直角边为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吗?”课本上介绍了通过构造多个辅助直角三角形的方法作出表示的线段.

引出问题

问题1?摇 能否通过只构造一个合适的直角三角形作出表示的线段呢?学生感到有趣,纷纷动笔在草稿纸上画图思考,很快就得到了结论:运用勾股定理可以发现直角边为正整数2 和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因此,只要作出两直角边分别是2和3的直角三角形就能解答. 学生按照这种思路画图后,笔者继续点拨:“哪一种画法更简单?”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只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此时,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明显高涨. (1)在数轴上找到点A,使OA=3;(2)过点A作直线l垂直于OA;(3)在l上取点B,使AB=2;(4)以原点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画弧,与数轴交于点C,点C即为所求.

问题2?摇 对于,,…这类无理数,能否运用上述方法直接看成是两直角三角边为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呢?

学生的兴趣更浓了,经过观察、分析、讨论,他们否定了这种可能. 如果把看成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那么两直角边中其中一条的边长为正整数1,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就等于,而长度为的线段必须再次仿照前面的方法先画出来,这样长度为的线段才能确定. 这个问题的解决就要构造两个直角三角形. 再如()2=()2+22,()2=()2+12,()2=12+12,所以的确定需要先确定的长,再确定的长,最后才能确定的长,整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构造三个直角三角形.

……

此时,笔者引出第三个问题.

问题3?摇 有没有办法构造出一个合适的直角三角形,作出表示的线段呢?

到这时,学生深深地被这个问题吸引,他们对书本上这道例题的理解和体会达到了更高层次. 学生已经开始进入研究性学习. 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他们用类似的方法又解答了这个问题.

如果把看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的长,斜边长记作c,另一直角边记为a,根据勾股定理,有c2-a2=()2,所以c2-a2=7. 所以(c+a)(c-a)=7. 因为c,a为正整数,所以c+a,c-a为正整数,且c+a>c-a. 因为7=7×1,所以c+a=7,c-a=1, 解得c=4,a=3. 即可看成是斜边为4、一条直角边为3的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利用这个直角三角形,我们只需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就能确定的长度.

上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拓创新的过程,就是数学的思维过程. 将例题变形后再探索就能找出一些特殊问题中所蕴涵的一般性结论,从而发现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一般倾向于回避求助他人(教师、同伴),即使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也不愿意主动向他人求助,抑或只是求助他人数学问题的结果而不善于求助他人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方法、途径只追求一知半解,而不精益求精、深入剖析;而自我效能感较强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则能及时求助于他人,对问题能刨根问底,能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其结果必然能形成良性循环,能提升数学学习成绩,发挥“正能量”. 在这种情况下,成立数学学习兴趣小组、互帮互助小组等,让学生合作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改变数学学习自我效能低的学生回避求助的不良行为习惯,还能鞭策优秀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

建立合适的作业评价机制

学生的作业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 有研究者曾建议采用批语式作业批改形式,因为研究者发现,教师花时间对学生的作业写出鼓励性与建设性的评语,对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会产生十分显著的积极影响. 学者库帕也认为,教师对作业应尽可能写出评语,少用等级或分数,尤其是写作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态度与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时.

篇9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155-01

相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来说,数学课程的教学难度相对较大,主要原因在于数学课程本身的先天不足:题目答案很固定、解答过程没有变通、要求严谨的思考等等。这些都不符合一名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思想和性格,所以数学课程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缺乏兴趣的学习和教导是不可能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接收程度的。

如果学生对于学习缺乏兴趣和求知欲,就不会去主动探索知识,教学难度自然加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更好地培养这些祖国未来的花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中,特别是数学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一 解决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的突破口

一般来说,小学生思想发育还未成熟,对于理解力和思考的逻辑性、严谨性还未形成有效认识,而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极强的课程,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严谨的判断能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加大几乎是必然的结果,而因为难导致兴趣的缺乏也造成了老师对于数学教学的难度加大。

针对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缺乏的解决方法同样可以从小学生的性格中出发,一般来说,小学生思维灵活,没有定式,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富有好奇心。好奇心强是一个对于小学生教学有益的特征,可以通过引导,将这种好奇心逐渐转变成求知欲,通过这种求知欲,同时在不断表扬、鼓励的作用下逐渐激发出小学生对于数学浓厚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小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且感受到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心情,于是会更加努力并且自主地去学习,极大减轻教学难度,这就是兴趣使然。

二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本方法

综上所述,以小学生好奇心为突破口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思考和分析,提供几种可行性策略,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一分力量。

1.通过活跃的学习氛围来降低学生学习的枯燥感

课堂教学原本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然而,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最大程度上地改变这种情况。这需要从教师自身做起,通过风趣幽默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学生之间频繁交流,保持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娱乐的同时又能学到知识,极大地减轻学生认为数学乏味的感觉。

2.联系实际生活,提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多是一些数据的计算,这种计算大多需要学生的想象,而对于小学生扩散型的想象力来说,可能更多的会考虑为什么。如最普通的1+1=2,可能小学生更多地就会想:为什么1+1=2?虽然这证明了学生好学好问,但相信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老师都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所以,我们可以尽量联系实际生活,如妈妈买了一斤苹果和一斤香蕉,那一共买了几斤水果呢?通过这种联系实际的方式转移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得知1+1=2这个简单的道理。

3.通过培养满足感、喜悦的心情来提升学生的兴趣

当我们将一个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答案时,我们就会获得满足感、喜悦的心情,在努力的付出获得回报时,当自己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时,总是人们最开心的时候。小学生也不例外,只要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强烈地想要知道答案,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被满足,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可能说起来较为简单,但做起来就需要老师精心地去设计每一场趣味生动的课堂了。

4.培养学生的个人荣誉感来激发兴趣

对于每个人来说,希望自己被关注到的心情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受到表扬和鼓励也必然会感到开心,这是人之常情,属于荣誉感中的一种感觉。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略有偏颇,但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这就需要老师适度把握,通过适当地表扬和鼓励来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再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引导,久而久之,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转变成学习兴趣。

三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的本意是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自主思考的能力,是完善小学生思想成长的重要途径,如果学生缺乏兴趣、不愿学习,小学数学的教学就会失去意义,所以,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思考,将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略作分析,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使更多学生愿意自主进入数学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魏如根.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成功(教育),2012(18)

篇10

《国家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估算或叫做计算的估计能力,是指个体懂得什么情况宜于估计而不必作准确计算,并会加以应用,特别适用于解决日常实际问题和判断一些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因此估算的实际意义在于,人们在做某项工作时,可以先对有关问题做出粗略的初步估计,以确定此事是否可行;在计算工具发达的时代,使用工具的人也应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有个估计,以防止在使用工具时出现差错。研究表明估算能力在早期就需要有意识地加以培养,这也正是小学数学教学引入估算的原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估算能力不容乐观。

1.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现状

2010年以来,我校课题组运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河池市现阶段小学生的估算能力现状和估算策略的运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1 教师的估算意识和估算知识在各类教师之间还有差距,整体得分不高.教师对学生的估算能力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很多问题限制,教师对学生估算策略运用、估算认识形成也有一定限制。

1.2 第一阶段的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都处于形成的阶段,虽然估算的能力不是很强但有了一定的估算意识,对于估算策略的运用不够灵活。

1.3 第二学段的学生,估算意识已经形成一定的形态,掌握了一定的估算方法,这一学段学生的估算能力是整体上升,趋于某一个稳定的程度。

1.4 对估算策略的运用,从三年级起,学生对于实际问题中估算策略的运用更加的灵活和确切,在对于估算策略本身的使用的技能上还是需要提高的。基本上达到了《标准》要求的程度。

1.5 估算与数感,小学生数感的培养已经渗透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但是由于考试中对精确计算的要求等问题,使得数感的估算这一分支在教学中得不到相应的重视,这点对其估算意识,估算能力的发展而言是不利的。

2.提高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

2.1 激发兴趣,形成估算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既可笔算,又可估算的题目,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亲身感受和对比,提高估算的兴趣。例如:某林场种了120棵杨树,种的柏树是杨树棵数的900/0,林场种了多少棵柏树?(1)比120棵多。(2)比120棵少。(3)等于120棵。可以先让学生用笔算答案:先算出林场种了多少棵柏树?,再与三个答案比较,最后确定答案。再用估算方法解答,因为种的柏树是杨树棵数的90%,柏树的棵数一定比120棵少。所以应选择(2)。对比这两种算法。显然估算方法更为方便快捷。这样学生便能从中获得估算的兴趣,体验到估算的必要性。

2.2 贴近生活,感受估算价值。

一开始接触到估算,如果感受不到它的实用价值的话,学生就会觉得学习估算有什么用呀,还不如准确计算呢,那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无从谈起。实际上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极为广泛,关键是有没有细心地发现。

2.3 结合教学,渗透估算的方法。

小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教学关系十分密切,教师教学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作好估算方法的示范。而教师的估算方法又着重体现在对各册教材中的估算题材的挖掘和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渗透上,这种渗透则需要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估算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数感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具体就是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将一些估算的思想方法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给学生。

2.4 创设情景,增强估算应用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一切估算的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开展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变估算由“可有可无”到“无处不在”,增强他们自觉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

比如,在“十一”黄金周放假前,许多孩子都有和家人出游的计划,借此契机,可以设计了一个“理财小能手”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出行前先估算出这次旅行大概要花费多少钱,比如说,车费多少、餐费多少、景点门票多少、纪念品费多少等等,合计大约是多少。旅游结束后,与你的估算进行比较。这样,学生既丰富了与数学有关的生活体验,又增强了他们估算的应用意识。

2.5 感悟方法,鼓励策略多样化。

2.5.1 让学生掌握预测策略。就是对问题结果的取值范围进行合理的估计,计算结果如果超出这一估计的取值范围,说明答案是错的。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对信息作出整体把握,并迅速运用直觉思维作出判断,以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向,从而达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其次,让学生掌握调整策略。在估算中由于运用不同的方法,其估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是不同的,所以恰当运用调整策略,能保证估算结果会更接近准确值;例如286+312,有的学生把286估成290,312估成310,290+310=600,结果约是600;有的学生则把286估成整百数300,312估成310,300+310=610;估算策略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2.5.2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交流讨论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训练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总之,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渗透,需要教师每堂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尝到估算的甜头,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才会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

篇11

数感是对数的感知能力,是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数感的建立与培养,对于学生日后的数学课程学习和生活实践都至关重要。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初次入学,开始正规的知识教育,对数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感层次关系的理论分析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低年级小学生的数感,虽然普遍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但是,同时表现出一定的高低层次性,表现为如下的渐进关系:

(1)对数的多少缺乏正确认识

处在这一数感认知层次的小学生,尚在最初级的阶段,还不具备最基本的数感,他们分不清3和5哪个大,10和100哪个多等,没有数的大小顺序概念,不知道数的分割组合等。

例如,有的家长反映,买东西的时候,交给孩子2张5元的钞票让他去结账,即使只需要付款4元,孩子也会把所有的钱都交给对方,说明孩子不知道5比4大,而10为两个5的组合。

(2)对数的大小认识正确,但不知道常识性的数量单位

处在这一数感认知层次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对数的大小的判别能力,具备了基本的数感认知,但是,学生对基本的数量单位认知不够,因而并不具备运用数的能力。

例如,在课堂和课后活动中对学生的提问显示,很多学生不知道1公斤等于1000克,1公里等于1000米等概念,往往认为后者要多于前者。

(3)对数量单位有认识,但是存在感知上的误区

处在这一数感认知层次的小学生,知道数的大小顺序,了解基本的数量单位,拥有运用数的生活经验,已经达到了一个数感应用的较高的层次。但是,正是因为这一数感认知层次的小学生已经有了生活经验,所以,容易被生活经验所蒙蔽,导致在应用数的时候出现混乱。

例如,我曾经用经典的“1斤铁和1斤棉花相比哪个更重”的问题进行提问,结果显示,回答“1斤铁比1斤棉花重”的学生不在少数,比例大概在三分之一左右。这样的回答表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铁和棉花有过正确的、直观的感知,但恰恰是这样的生活经验,误导了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小学生数感培养的渐进阶段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应该从以下的三个层次上,循序渐进地入手。

(1)对于处在尚不具备基本数感的初级阶段的小学生,可以首先通过教学生查数来建立数的大小顺序的初步概念,之后再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这一概念。例如,可以通过在做体育游戏时,将学生分为数量不同的几组,然后让学生自行辨别哪个组的人多、哪个组的人少的方式,来让学生建立对数的大小的直观认识。又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我在讲台上放着5个水果(分五种,每种1个),让6个学生上来每人拿走1个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前5个学生很快地拿走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第6个学生却为难了,不知所措。然后把水果重新放回讲台,另叫6个学生按上述方法再做一遍,结果相同。此时,我明知故问:“你为什么没有拿到水果呀?”学生回答:“水果没有了。”我接着追问:“那么,没有了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这样的教学,通过游戏活动加深了学生对“0”的理解,知道了“一个都没有,就用0来表示”,而且牢牢掌握了0比1小,1比0大的相对大小关系。同时,在认识了0以后,我也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0”,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了数的含义,在现实中初步地建立了数感。

(2)在上述建立起来的数的大小顺序的概念的基础上,应该让学生进一步建立数量单位的概念。当然,根据教纲的要求,以及小学生知识能力有限的实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需要引入太复杂的单位概念,但是,从素质教育和开发学生潜能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具备识别常识性数量单位的能力还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用到的圆角分的概念,两、市斤、公斤的概念,以及米、公里的概念等,都是十分必要的。一旦学生具备这些基础性的概念的认知,在生活中就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巩固类似的数量单位概念,从而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

(3)在有了数的大小和数量单位的概念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克服直观感觉上的认知障碍,也即克服类似“1斤铁比1斤棉花重”的认识误区,从而将数感的建立从感性层面提升到理性的层次上。

对于这一层次数感培养的方式,可以通过拿来实际的物体进行比较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将天秤这种“大玩具”引入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数感认知,而且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同时课堂氛围高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非常好。

总之,数感的培养与养成,对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的日后学习和生活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初始阶段,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小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郑锡瑜,赵玉玲.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浅谈,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4(6)

篇12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240-02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很多孩子出现了忧郁、闭塞等负面情绪,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作为祖国的花朵、祖国的下一代,小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这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必要的。培养小学生的耐挫力,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教育,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已然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心理的舒缓,情感的陶冶,不仅有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是教育的发展目标,国家的教育走向。

一、简述耐挫力及培养小学生耐挫力的必要性

耐挫力,对于小学生而言,主要指的是小学生在遇到挫折和磨难的时候,能够积极主动地找寻方法,积极解决,摆脱困境,走向光明,避免心理抑郁和行为偏差。小学生的耐挫力,直接关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耐挫力强的小学生才能够及时化解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尽力地克服自己所面临的困难,才能及时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并及时解决问题,才能够高质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不断增长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做一个积极乐观,奋勇向上的新时代公民。耐挫力差的小学生,表现出明显的挫败感,对既定的目标和任务没有信心和挑战的勇气,导致自己形成错误的行为习惯和扭曲的性格特性,进而产生消极悲观的情况,影响事情的适时解决,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当今时代的小学生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过分优越的家庭条件使小学生娇惯成性,缺乏足够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小事则慌,大事则乱。如果不能够及时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生活及正常的人际交往,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阻碍,不仅影响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还会造成一定的人格缺陷,影响孩子的发展,不管是对社会还是对国家,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耐挫力极为必要。

二、小学生耐挫力差的原因

近年来,经常会出现小学生离家出走,小学生跳楼等惨剧,因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抵抗挫折能力低而引发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其比例更是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到底小学生耐挫力差的原因有哪些?(1)主观原因。小学生耐挫力差,主观原因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主要包括生理原因和动机原因。生理原因主要表现在身高体重、肤色美丑,这是整体的社会风气影响所致。当今时代的小学生接受的启蒙思想教育较早,在任意肆虐的信息时代,对美丑产生了明显的区别和认知,外表缺陷使很多小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落差,造成耐挫力的严重下降。动机原因主要表现在小学生的学习方面。沉重的学习压力使小学生在学习中过分追求既定的目标,有些目标的制定是过激的,不合理的,当这些目标没有能够按照他们的预期顺利完成或实现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影响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此外,小学生不能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估也是导致小学生耐挫力差的主要原因,小学生由于心智不成熟,经验不丰富,对自己的评估有时过高,有时过低:当对自己的评估过高的时候,不能完成自己所指定的目标时就会产生沉重的挫败感;当对自己的评估过低时,不能得到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满足,这种遗憾也会带来沉重的挫败感。(2)客观原因。小学生耐挫力差还有很多的客观原因。首先,在班级中,学生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无论是出生背景还是生活环境,无论是家庭条件还是自身聪颖,都会存在很明显的差异。这些外界条件会给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负担,进而产生强烈的烦躁情绪,从而产生挫败感。其次,小学生自身的特点与行为活动的属性不相宜。当今时代,是一个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很多孩子可能会善于读书写字,不善于歌舞,当看到很多同班级的同学载歌载舞的时候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挫败感。第三,班级团队合作不能顺利完成。同学间彼此不和谐,不团结一致,不互帮互助,这些矛盾的存在都会影响彼此间的真诚交流,开诚布公,进而使学生产生沉重的挫败感。最后,学生攀比,最明显的在于成绩。目前小学阶段不要求硬性排名,但是无论是老师的肯定,老师的评语,还是家长的关注,都会让学生了解到自身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自身成绩的不理想,终日奋斗没有成效的抑郁之感也会使学生产生沉重的受挫心理。

三、培养小学生耐挫力的策略

目前,小学生耐挫力差已然成为小学生教育的常见现象,如果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耐挫力,就会影响小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耐挫力,迫在眉睫。那么,培养小学生耐挫力的策略方法如下:(1)设置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小学的耐挫力。培养小学生的耐挫力,需要设定和谐的教学氛围,这对于小学生耐挫力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现代教育中,老师不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输者,一个优秀的老师,不仅能够教授学生足够多的知识,还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波动,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及时发现小学生的积极情感,排遣小学生的消极情绪,教会他们积极地应对挫折,避免失望、绝望、愤怒、自卑的消极情绪,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和行为习惯。当小学生出现消极情绪倾向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帮助他们调控排解,校正他们不良的心理反应,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敞开心扉,将自己的失意、绝望、混沌都能够倾诉出来,并帮助小学生查找分析产生这种消极情绪的原因,教会他们正确的处理方法,教会他们正确地面对困难,坚强地处理挫折,成长为自信乐观的新时代青年。(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调动小学生的耐挫力。培养小学生的耐挫力,需要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方面可用的方式有很多。老师可以教授一些名人名言,以知识打动学生,营造出一种抗挫折的氛围,让学生从名人身上看到光明,从名人身上汲取能量。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榜样的力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学习和模仿的阶段,榜样对其有极强的指引作用。老师可以从现实取材,从身边找起,为小学生找一些高年级学长学姐作为榜样,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和魅力,并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他们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决心和勇气,大大提高自己的耐挫力。(3)协调各学科的督促力,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情。老师要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学习的真谛不仅仅在于成绩的高低。为此,老师要集合多学科的力量,充分利用多学科的知识和资源指导学生、教育学生,让小学生从各门学科中学会正确地看待挫折,学会树立远大的目标,学会树立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学会面对挫折不低头不放弃。例如,老师可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通过身体锻炼,让学生体会到苦中奋斗的乐趣,让他们体会到挫折的味道,让他们学会在挫折中站起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感,大大提高自己的耐挫力。在自然这门学科教育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的尝试,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不是一次得来的,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的,教会学生正确面对失败,正视挫折,以此激发小学生挑战的渴望,合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面对目标勇往直前,面对挫折坚忍不拔,面对挑战奋勇争先。要让他们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是成功之父,只有不惧挑战,才能获得成功;只有不畏挫折,才能获得成就。(4)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正确认识挫折。小学生之所以耐挫力差,是因为他们对挫折没有很具体的认识,面对扑面而来的挫折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因此,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让学生知道自己并不差,让学生认识到挫折常在,只要有信心有勇气就一定能够战胜挫折。例如,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能会为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觉得没有什么能够难倒自己,当遇到一些他们所不能控制的问题时,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挫败感。针对这些学生,老师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并不差,他们的能力并没有变,变的是问题的类型和难度,并让他们了解到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不能站起来。老师需要让他们真正了解到他们所面临的挫折,包括挫折的难易,挫折的类型,让学生对此心中有数,才能有效缓解学生失败后的遗憾和悔恨,才能稳固小学生的信心。

综上所述,小学生耐挫力差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小学教育要求的逐年升高,也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园丁,老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学会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波动,及时避免学生负面的消极的情绪的出现,帮助学生树立坚强的信心、坚定的信念、坚忍不拔的勇气,提高学生的耐挫力,教会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面对挫折不退缩、不躲避,直面挫折,克服挫折,真正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在培养小学生耐挫力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引作用,采用合理合适的方法策略,从小学生的自身个性出发,从小学生自身的品性出发,从小学生自身的应变能力出发,彻底改变小学生面对挫折的惊慌失措,让他们能够有条不紊地处理挫折、克服挫折、战胜挫折,让他们能够为自身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自身品性的完美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夯实牢固的基石,朝着更好更高的目标奋勇向上!

参考文献:

篇13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刚开始过集体生活,对集体还不是很了解。人的一生往往都是在一定的集体当中度过的,如果没有一定的集体主义观念无法正常生活。人作为群体性的动物,必须学会与人交往,必须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身长远的发展。集体主义荣誉感一般是指一个人作为集体当中的一员,具有一定的集体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使人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可以主动维护集体的利益。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可以有效推动他们的情感发展和价值观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正确的认知自我,提升彼此间的认同感

小学生在家庭环境方面、社会生活环境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性格和品德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如果把各种类型的人放在一个集体当中,肯定会有一定的摩擦和矛盾。当前阶段的小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烈,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往往唯我独尊,很少顾及他人和集体。为此,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有个性和爱好,但是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应该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只有彼此的包容和宽容才能长久交往,只有“子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和平相处,只有识大体顾大局才能构建和谐的大家之“家”,才能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小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同学之间都是平等的,理应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做到,面对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要主动化解矛盾,放弃甚至是牺牲个人利益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利益。培养小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首先就要培养他们的认同感、认同自我、认同他人、认同集体。只有同学之间彼此认同了、彼此理解了,他们才能亲如一家,才会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才会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形成合力,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二、赏识他人,产生归属感

培养小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还可以通过提升他们的集体主义归属感来实现。归属感就是一个人成为集体一员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凡是具备集体归属感的人肯定会自觉维护集体利益,主动为集体争光,自觉奉献力量。在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的时候,教师还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赏识他人。赏识自我是一种自信,赏识他人是一种胸怀和能力。小学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为此,引导小学生做一位赏识他人的人,可以有效激烈自我和他人,主动为集体的发展贡献力量。小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对别人的长处和对集体的贡献能及时给予肯定可以大大鼓励他人,让他们作出更大的奉献。对于小学生来说,在集体当中学习和生活的时间较多,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主动发现和夸奖他人的优点可以营造轻松和谐的集体生活环境,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能让学生在这样的集体下共同成长和发展。老师要善于诱导,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成为集体的主人。

三、营造宽容的氛围,强化小学生的荣誉感

要想培养小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还必须为学生营造宽容的氛围,强化他们的荣誉感。小学生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对一些问题或者一些集体场合往往表现得拘谨,这样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为此,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营造宽松融洽的集体生活氛围,只有这样小学生才会参与其中,才敢于表达看法和见解,才会做出的行动。在班级的集体活动和生活中,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发挥作用;在班集体建设的同时,强化学生积极为集体争光的意识,发展学生正直顽强、责任心强、关心他人、努力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个性品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四、参与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培养小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还需要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相对于个人主义而言,是一种较为高尚的情感体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慢慢的系统化的工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和班会课讲授培养小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外,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培养。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下,可以通过直观的活动体现引导和教育学生,让他们面对选择的时候能顾全大局,识大体顾大局,从集体利益出发,自觉维护集体的发展,从而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如:“地震演习”、“拔河比赛”、“学校运动会”、“星际班级评比”、“演讲比赛”等,无论哪种活动,在学生的参与中都能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在当前浮躁功利的社会中,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时代需求的。鉴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小学生的现状出发,了解他们的身心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营造宽松的集体主义生活和学习氛围,让他们敢于表达,敢于实践;正确认知自我,提升彼此间的认同感;赏识他人,产生集体主义归属感;开展广泛的实践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等,以此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