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白色污染概念

白色污染概念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8:4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白色污染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白色污染概念

篇1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

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二、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上图显示只有7人(占15.6%)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

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两位选择其他的同学中。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以前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过本学期开始后,学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数量,这对于防治校园白色污染是有帮助的。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门口)。

(5)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

(6)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现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饭盒就是国家禁止使用的饭盒,但仍在使用)。

(7)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8)学校不要焚烧垃圾。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①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比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这需要学校增强环保方面的教育。②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的观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要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三)学校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篇2

2.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实践的精神。

活动难点:了解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

活动重点:通过网络,到自然环境中调查等多种渠道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及“白色污染”的危害,引起学生对白色污染现状的关注,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家每天使用方便袋的数量;搜集有关白色污染的种类、危害和如何减少白色污染的资料。指导学生对所在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调查或查阅相关书籍、报刊、杂志及环保网站或者向有关专家咨询。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幅图片,请大家看完后,说一说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播放课件)

2.指名1-2个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感受。

3.师总结并揭示课题:是啊,如果在蓝天碧水间出现了这样的景象,我想我们的好心情都会一扫而光,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课题《白色污染》。

二、确定本节课研究主题。

1.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研究有关它的哪些方面的问题?(一学生发言后,老师问:“谁来补充?”并适当评价:同学们能提出那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看来大家真是善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孩子。)

2.师:但因为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就先重点研究这几个问题: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的来源、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怎样减少白色污染?其它问题我们可以放在课下继续研究。

三、自主实践、开展活动。

(一)探究活动一:什么是白色污染?

1.师: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或许听说过白色污染,谁知道白色污染包括哪些?或者说生活中哪些东西属于白色污染?(生列举:如塑料袋、塑料瓶、包装袋、塑料泡沫、塑料薄膜等等,)

在学生发言完毕后,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

2.出示“白色污染”的定义。

白色污染就是指由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统称塑料包装物)的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3.师: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顽固垃圾”,白色污染就是“顽固垃圾”的一种。所以,也有人说“塑料的发明是二十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二)探究活动二:白色污染的来源。

1.师过渡: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白色污染,那这些白色污染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白色污染的来源。

2.师:通过课前调查,谁知道这些白色垃圾来自哪些地方?(学生列举:家庭、超市、工厂、饭馆、农田等等。

教师评价:从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白色污染的来源非常多,可以说,只要是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白色污染。课前老师曾布置给同学们一个任务,就是以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为例,来调查一下自己家每天使用的塑料袋的情况,下面找几个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的调查结果。

3.学生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

4.师:通过调查,我们假设一个人一天用一个塑料袋,数量并不大,但是 全国13亿人就是13亿个,它的面积只有小小的0.06O,那如果把13亿个塑料袋平铺开的话,你知道它的面积吗?老师已经计算出来了大约是:7800万O。

师:7800万O这个数字可能对同学们来说还是没有具体的概念,我咨询了一下,知道了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为3万平方米,那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如果把13亿个塑料袋平铺开的话,相当于多少个我们学校的面积呢?

师:请同学们简单计算一下。

师:如果把13亿个塑料袋平铺开的话,能覆盖我们一小2600次。

(学生计算后出示课件)老师还做了一个计算,如果把这13亿个塑料袋摞起来的话,他们能抵得上14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这只是一天当中我们使用塑料袋的数量啊!一周呢?一个月呢?一年呢?如果再加上其他的白色垃圾呢?

7.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8.师总结:其实数量巨大还不是最重要的,它们还被人们随意丢弃在环境中,这些丢弃在环境中的白色垃圾还难以降解,所以更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三)探究活动三:白色污染的危害。

1.师:那你们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吗?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白色污染对我们的危害有很多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有这几个方面。(课件出示:污染水源、污染空气、侵占土地、引起火灾。)

3.首先确定研究目标:因为白色污染的危害范围很广,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都进行研究,下面就请每个小组选择四个方面中感触最深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

4.教师提问每个小组想研究哪个方面。

5.出示课件,明确任务并提出温馨提示。

6.小组深入探究,共同填写研究记录。

7.同学们的汇报非常精彩,正如同学们所说,白色污染的危害如此巨大,因此,治理白色污染刻不容缓!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看看谁有减少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四)探究活动四:怎样减少白色污染?

篇3

二、活动方案具体目标

1.通过学生自身实践活动,引起他们对白色污染的关注,让他们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

2.通过学生参与实验和调查工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3.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获得正确环保的理念。

三、活动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人数和需求分析

(一)方案所涉及的对象和人数:本次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为四、五、六年级的全体师生、学校部分领导和有关科技人员,其中学生102名,占全校学生数的35.8%,教师6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29%。

(二)需求分析:

1.实验基地的选择与确定分析:预案实施阶段既收集材料,制定活动预案,并对各预案进行分组实施阶段时,试验所需基地由各试验小组自己选择确定,但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性的原则,尽量圈定在学校附近。

2.环境资源优势分析:我们学校所处的曹东庄村是小食品批发和零售商店较多。每隔五天有一次集会,是附近农村主要的商贸集散地,有足够的资源让学生去调查。

本次活动可以及时得到卫生防疫站和工商部门的技术指导和帮助。

四、活动内容

(一)调查方法:

1.实地观察

(1)我们在四海红批发商店门口统计了一下,半小时扔的包装袋与塑料制品次数:早上总共扔了80次;中午扔了126次;而晚上则扔了62次,这仅仅是一个商店,一天之内废弃塑料这样多,不难想象全县乃至全国废弃塑料,将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2)我们在一家小吃部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10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200个。”

2.实地访问

9月15日——16日,我们分别来到农贸市场、大街等地方,调查发现,各种颜色的塑料袋使用量都非常大,而市场上的小贩和店老板则却对塑料袋是否会影响健康很不清楚。

9月15日早在这里市场看到,菜摊上摆放着或红或紫的塑料袋,肉店墙上挂着红色的塑料袋,就连菜场小贩们包装成捆的蔬菜也是使用如麻袋大小的塑料袋。在一个卖菜的摊位,我们看到成捆的蔬菜用略带紫色的塑料袋包装好,且大部分都用绳子捆扎好,于是我们上前询问小贩:“捆得这么严实,这些塑料袋的有害物质不就侵入到菜里面了吗?”谁知小贩告诉我们:“咋可能呢?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包装的,也没见谁因为这塑料袋而吃出问题来。”而在市场里,就有不少商贩在卖调料品的同时也出售各种塑料袋。

9月15日下午我们在这里发现,这里的小贩们使用的塑料袋比一般的塑料袋厚了许多,有黑色和红色两种。我们问一位卖肉的老板:“这些塑料袋会不会影响健康?”他听到我们的问题似乎有点纳闷:“影响健康?这肉你又不生吃,怎么会影响健康?再说了,不用这塑料袋,你让我们用啥?”

9月16日早我们在一些餐馆发现,塑料袋的使用相当普遍,为了省去洗碗的麻烦,饭馆一般都会在碗上套个塑料袋。这些塑料袋一般都是白色的,分为透明的和不透明的两种。稀饭、饺子皮等无一例外都会在和塑料袋的亲密接触后进入顾客的肠胃。我在一家早点店询问一位老板用塑料袋装稀饭会不会危害身体健康,老板笑笑说:“肯定没问题,我们都是从正规渠道进的货。”当我们询问这些正规渠道是什么时,他告诉我,店外经常有人推销,我们就买一些,几乎家家都在用。另外,老板还告诉我,这些塑料袋大多数是从批发市场进来的,而对于这些袋子在高温下的化学成分对人体有无危害,这位老板也说不清楚。

2.上网和查阅报刊学生总结出了“白色污染”危害:

(1)侵略土地过多。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一般可达100—2XX年。

(2)污染空气。塑料、纸屑和粉尘随风飞扬。

(3)污染水体。河、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水面上方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因其绞在消化道中无法消化而活活饿死。

(4)火灾隐患。白色垃圾几乎都是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火灾事故不断发生,时常造成重大损失。

(5)白色垃圾可能成为有害生物的巢穴,它们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而其中的残留物也常常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3.开展学生调查。共向当地居民发放50份问卷。

白色污染调查问卷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人员:

调查对象:

问题:

1.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a.知道b.不知道c.知道一点

2.你购买食品常常用塑料袋吗?()

a.经常b.偶尔

3.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a.留着以后用b.随便扔

4.建议您改用可循环使用的布袋篮子等代替一次性塑料袋盛装物品您认为?()

a.可以极改用b.不方便c.不卫生d.无所谓

发出50份问卷,收回48份,调查结果:

问题1: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有20%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80%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人是不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我们还应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宣传。

问题2:你购买食品常常用塑料袋吗?

67%的人购买食品时常用,这是因为商家在卖货时用塑料袋装食品较方便,这就为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3: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75%将塑料袋随地乱扔,21%的人是留着以后做其他用,这表示很大部分塑料袋未进行及时处理。问题4:建议您改用可循环使用的布袋篮子等代替一次性塑料袋盛装物品您认为?几乎所有人都说可以,表明本地区的人还是可以接受不再使用塑料袋的。

4.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①大部分人对于白色污染概念不清楚,这需要增强人们环保方面的教育。

②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白色污染物。

5.同学对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1)应教育人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社区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门口)。

(5)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

(6)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泡沫饭盒。

(7)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五、活动评价

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卫生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同学们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主动提出活动设想、建议,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和辛苦;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乐于帮助同学、主动和同学配合、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对班级和小组的学习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活动也考察学生在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学生对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调查研究、整理材料、处理数据、以及交往与表达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篇4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信息占有量,以及跨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在高二年级开展研究型学习与化学学科整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指导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化学学科整合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研究性、探索性因素,全方位、多渠道地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为了保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充足时间,切实减轻高二学生过重的课程负担,在高二下学期我选择第八章合成材料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对象。因为这章教学要求层次比较低,而且全章教学又没有很多理论知识,所以本章不是教学的难点,而这一章密切联系实际和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学生非常感兴趣。若是教师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讲解,则势必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这一章还用一定的篇幅介绍白色污染,若只是要学生看看书,肤浅地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而并没有实际考察体验,那么这样的知识也并不丰满,学生的环保意识并没有被激发。

将这一章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进行开展,让学生走进商城、工厂,走进生活,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带进课堂,互相交流学习,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合成材料的重要性,增强对合成材料的亲切感,使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更生动活泼。

指导教师首先对将要研究的课题做一些背景知识准备,如讲加聚反应,认识高分子化合物等,当然更重要的是创设探索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他们想参与、想研究。

在学生有了一定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后,提出总课题“认识合成材料”。

研究目标:认识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质;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及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点和用途等;了解白色污染,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高分子材料无处不在,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新型高分子材料,在教材中作了一定的介绍,根据教材的特点将学生分为四个大组(按学生的个人兴趣自由组合),分别就以上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每个大组的基础上又将学生分成小组(一般4―5人为宜),就这一研究领域中的某一问题进行研究。

第一步骤,学生根据小组所负责的内容进行开题报告(包括可行性验证,研究计划、方法、时间等),教师进行指导。第二步骤,在图书馆或在互联网上查阅所需资料,做好资料收集。第三步骤,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去工厂、商店实地考察。第四步骤,整理报告,实验研究,做出专题小论文或制作课件、展板、实物标本等,并在课堂交流汇报,相互学习。第五步骤,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指导、总结。

研究成果采撷:各个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了汇报,如“塑料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小组的成员一边展示制作的课件,一边介绍塑料的历史、现状(包括利、弊)及对塑料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这其间还给学生介绍一些小常识,现场教学生利用试验方法鉴别有毒塑料和无毒塑料,学生积极响应,纷纷要求上台演示,课堂上出现预约的气氛。

“生活中的合成纤维”小组的学生以网页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合成纤维的来历、纺织纤维种类、常见衣料成分及特性等,给学生介绍一些洗衣常识,鉴别化纤衣料的方法,最后将自己制作的不同纤维实物标本展示给学生看。

“白色污染”小组的组长像专家一样向学生介绍白色污染的概念、来源、危害及目前治理白色污染的技术,还给学生展示他们到白色污染严重的区域拍摄的照片。

在每一组汇报之后,其他小组都可以提问,最后进行评价和总结。

篇5

绿色化学的概念最早是美国化学会(ACS)提出[1],其中的核心技术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消除或减轻在工业生产上所造成的污染。现今的绿色化学指的是保护环境的化学技术,在含有化学品的制造中有效的利用材料,消除或减轻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有毒物质,进而避免有毒物质的排放对环境造成危害。

1绿色化学遵循的原则

根据绿色发展的要求,绿色化学遵守的原则主要有:尽量减少或者不使用易发生危险的化学试剂,最优选择安全、环保的药品;原材料的使用要达到最优化,利用率尽可能达到100%,尽量减少副产物和废料的产生;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原材料,做到循环利用,保护环境[2]。

2绿色化学的特点

绿色化学中原材料纯天然取材,对人、对自然能做到无危害、无污染;反应条件是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的,会有效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向环境中排放;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尽可能使所有原子都作为原材料被产品所消化吸纳,最终实现“零排放”的高效产出;生产出的产品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环境。

3初中化学教程中渗透绿色化学的必要性

在当代的教育教学中,绿色化学是个重要的概念。中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环保问题,经济快速发展着随之而来的就是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初中阶段的化学是初级的化学知识的摄入,在此阶段学生会化学处在一个较新鲜、好奇的阶段,此时对绿色化学概念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教育,会使学生比较容易培养出对绿色化学意识,可以让他们感受和认识到绿色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与地位,进而可以将化学的理念扩大化。所以绿色化学教育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途径

(1)树立绿色化学意识和环保意识人总是在不断学习中进步与发展,通过从外界感知到的事物来获得认识和经验。以讲座的形式来传播绿色化学是很好的途径,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不止是从书本中获取,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是别人的讲述。教师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主题可以是“生活垃圾分类”、“白色污染与环保”等等,通过讲座可以向学生普及和提升他们对绿色化学的认识,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将环保问题加入自己的生活中。

(2)课堂教学内容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将绿色化学的理念融入教学课程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学这必备的技能。譬如在讲到空气中的成分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时,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汽车尾气和工业生产中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烟尘和有害气体,造成了空气污染,导致空气质量的下降。此外可以用图片或视频的讲解方法讲述酸雨的形成过程,酸雨会酸化土壤、腐蚀建筑物、污染水体等等,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那么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工业上应对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减少污染排放量也充分的利用资源。汽车尾气所排出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可利用汽车安装的“催化转化器”将之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通过对这些例子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空气污染的认知和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实验课上,利用实验操作让学生体验绿色化学理念。如实验操作铵盐受热分解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加热NH4CI晶体来做实验,实验时会分解出HCI和NH3,此实验冷却后分解的产物可以重新结合成NH4CI,但是不会百分百的结合,仍有部分NH3会挥发到空气中,所以应加设一个吸收装置,将气体排入水中吸收。有很多实验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有毒气体,不加处理会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健康,应用绿色化学的理念就可避免这种现象产生。

(4)在实际生活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联系实际生活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讲述绿色化学的理念。通过例证我国近些年发生的由环境污染所造成的重大污染事件,让学生了解污染的来源,特别是目前尤为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类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快餐行业的发展,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用来盛装食物是一种流行风,但是这些塑料制品被随意丢弃引起了白色污染问题;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塑料的主要成分聚乙烯是有害物质,将其焚烧处理时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和有害气体,所以塑料制品不可所以丢弃与焚烧。进一步让学生思考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做到循环利用、保护环境。

(5)课外活动中的绿色化学渗透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见春游活动去环境保护较好的乡村和有着污染情况的城市(尤其是工业生产较多的城市)进行实地参观对比,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与见解,加深他们对环境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认识;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电影,以后通过写观后感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环保意识;此外可以以“绿色”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认识。

5结语

环保问题是全球人民共同面临的问题,其中绿色化学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绿色化学的倡导会减少环境的污染情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有着引导的作用,不仅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了解绿色化学的意义,并且是学生树立正确的绿色化学意识,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篇6

1 体现绿色奥运理念

1.(2007年陕西)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祥云”,外体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优质有机材料加工而成,内部使用的燃料丙烷(C3H8)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以下有关“祥云”中使用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合金质轻且延展性好

B.铝合金比铝的硬度小

C.燃料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火炬外体的制作材料均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

解析:本题通过奥运会火炬所提供的信息,考查金属铝及有机物烃的基本性质。铝的相对原子质量较小,故铝合金质轻且延展性好。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一般地合金强度和硬度要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因此,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丙烷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完全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完全燃烧的话,也会产生CO造成污染。火炬外体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等环保材料加工而成,可回收再利用,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答案 B

2.(2007年北京)化学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北京奥运会需要大量材料。下列应用中使用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使用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

(2)北京奥运会对能量的需求量很大。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天然气、____和煤等化石燃料。北京市在开发和使用新能源上进行了很多尝试,小芳在街头发现一种不用外接电源的路灯(如右图),只要每天有短时间的光照就能使用,这种路灯使用的能源是_____。

(3)为体现绿色奥运的理念,北京奥运会采用丙烷(C3H8)作火炬燃料。丙烷燃烧时发出亮黄色火焰,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北京奥运会将有数以万计的观众。针对观看比赛时产生的垃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这些垃圾随身带出赛场,分类回收

②这些垃圾可送到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

③这些垃圾中的塑料制品不要随意丢弃,避免“白色污染”

解析:本题以“北京奥运会”的有关话题为背景,考查与之相应的材料、燃料、能源和环保等某些化学知识。试题中包含的内容广泛,知识点较多,引导自然,学生感到亲切,能较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读懂、领会题目信息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第(1)问考查的是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金属材料中金、银、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拨,光泽好、耐磨、易加工,所以用来制奖牌。钢铁的高强度适合于作结构件材料,而铝合金不仅强度和硬度好,而且质轻、易回收,是可再利用的环保材料,所以用来制火炬。有机物涤纶是高分子合成材料,不仅强度高、弹性好且耐化学腐蚀,与棉纤维或羊毛纤维混合纺织,做的衣服穿起来舒适又挺括,故大量用来缝制运动服。

第(2)问考查的是能源与环境问题。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如核能,氢能,风能,太阳能等。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北京路灯使用太阳能,正好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第(3)问考查的是有机物烃类物质的基本化学性质。丙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已知反应物丙烷的分子式C3H8和生成物水和二氧化碳,很容易写出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4)问考查的是垃圾的分类、 回收和利用以及“白色污染”问题。白色污染――现在已泛指所有废弃塑料带来的污染。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观看比赛时不要随意丢弃塑料袋、瓶等,要随身带出赛场,分类回收,或焚烧发电,避免“白色污染”。也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答案 (1)①、②、③;④ (2)石油;太阳能(3)C3H8+5O2 3CO2+4H2O (4)①、②、③

例3.(2007年江西)福娃是2008奥运吉祥物。制作它的外部材料为纯羊毛绒,内充物为无毒的合成纤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福娃的内充物是引起“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

B.纯羊毛和合成纤维可用燃烧法区别

C.制作福娃的外部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比纯羊毛好

解析:本题以奥运吉祥物为信息, 主要考查天然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的性质、区别。塑料是引起“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而这里用的内充物是无毒的合成纤维,故A为错项。纯羊毛属于天然纤维,它燃烧时会产生燃烧蛋白质的焦毛臭味,而合成纤维燃烧时冒黑烟,无特殊气味,且灰烬形成硬快,不易碎,故B为正确选项。制作福娃的外部材料是天然的纯羊毛绒,不是合成材料,故C为错项。合成纤维的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性,但它的吸水性和透气性差,纯羊毛属于天然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故D为错项。

答案 B

2体现科技奥运的理念

1.(2007年新疆)用高科技手段检测兴奋剂是2008年北京“科技奥运”战略之一,我国可以快捷检测常见的16种兴奋剂。乙基雌烯醇(C20H32O)是一种兴奋剂,下列关于乙基雌烯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基雌烯醇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B.乙基雌烯醇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5∶8

C.乙基雌烯醇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 ∶1

D.乙基雌烯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解析:本题以用高科技手段检测兴奋剂为话题,考查诸多化学用语、特别是化学式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1)宏观上看:表示①某种物质,②该物质的组成元素;(2)微观上看,表示①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表示该分子的构成;(3)量的意义:①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②各元素的质量比,③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的意义既有质的方面,又有量的方面;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在描述化学式的意义时,①要理清宏观与微观的层次关系,如宏观上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都是由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不能跨越层次叙述,如乙基雌烯醇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乙基雌烯醇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不能叙述为乙基雌烯醇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②一个化学式无论有多长,宏观上都表示一种物质,切忌将化学式分割来认识,如H2O2表示过氧化氢这种物质,而不能分割为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由乙基雌烯醇的化学式C20H32O可知,乙基雌烯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乙基雌烯醇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0∶16=15∶1;一个乙基雌烯醇分子是由20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它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0∶32=5∶8;乙基雌烯醇是由分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B、C、D都是正确的,A是错误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答案 A

2.(2007年海淀)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2008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建筑围护结构采用了一种新型的ETFE充气枕。ETFE中文名称为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是由乙烯(C2H4)和四氟乙烯(C2F4)为原料制成的。

(1)ETFE中含有种元素,属于(填序号)。

①金属材料;②氧化物;③天然纤维;④有机合成材料。

(2)乙烯是由石油制得的。石油、和天然气既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3)ETFE气枕可以透进更多的阳光和空气,从而让游泳池保持恒温,能节电30%。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一方面要利用和开发(写一种)和风能等新能源,另一方面还要节约能源。

(4)乙烯和四氟乙烯都是易燃的气体,而ETFE却具有阻燃性。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_____(写一种)。

解析: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采用了一种高科技新型的ETFE充气枕,它可以透进更多的阳光和空气,从而让游泳池保持恒温,能节电30%。该技术的利用充分体现了科技奥运的理念。本题以此为背景材料,起点高,落点低,考查了与之相关的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石燃料,新能源以及化学反应等知识。

第(1)问。ETFE是由乙烯(C2H4)和四氟乙烯(C2F4)为原料制成的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根据元素守恒,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ETFE中含有碳、氢、氟三种元素

第(2)问。石油、煤和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三大化石燃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取乙烯等多种化工产品。

第(3)问。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能、地热能、核能、氢能等新能源。

第(4)问。乙烯和四氟乙烯都是易燃的气体,而ETFE却具有阻燃性,说明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不同的物质), 所以化学性质不同。由乙烯(C2H4)和四氟乙烯(C2F4)为原料制成的新的物质ETFE,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

答案 (1)3,④;(2)煤;(3)太阳能;(4)乙烯、四氟乙烯和ETFE是不同的物质(或乙烯和四氟乙烯生成ETFE是化学反应,或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等)。

3 体现人文奥运的理念

1.(2006年北京)北京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火碱 B.烧碱C.熟石灰D.小苏打

解析:本题以修缮长城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为话题,考查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主要是一些碱、盐的命名和俗称。氢氧化钙是由生石灰和水反应制得的,俗称熟石灰,故选项C是正确的。火碱 、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故选项A、B、D都是错误的。

答案 C

2.(2007年南京)2007年4月26日晚,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火炬及接力传递计划路线在中华世纪坛隆重。此次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XCO2

+YH2O,其中X、Y分别为()

A.1、3B. 1、5C.3、8D.3、4

解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北京2008年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和谐”主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体现了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与奥林匹克"使体育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维护个人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发展"的精神实质深度契合,高度概括了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举办理念和“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主题的深刻内涵。

本题以此为载体,考查了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故X=3,2Y=8,即X=3,Y=4。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268-03

随着高分子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子科学已渗透于各个领域与学科,形成了一个无法替代的交叉学科[1]。对于与高分子相关的专业,专业课程一般设置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两门课,其中高分子化学侧重聚合反应机理的学习,高分子物理从分子运动的观点出发重点介绍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生一般将这两门课揉合在一起,开设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48~72学时之间,要求掌握有关高分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

对于在食品学院中的包装工程专业,结合北京农学院的办学定位和服务对象,学校专业定位在食品包装技术以及与包装相关的食品质量安全与控制[2]。要培养学生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涵盖包装中食品接触材料生产、监管、检测和风险评估等与卫生安全质量相关的各个方面。而讲述这些内容的前提是掌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以及包装材料学中关于食品接触材料的各种知识点。我们只有在介绍高分子食品接触材料的特性、用途、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懂得食品接触材料安全卫生相关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要素,培养学生对食品接触材料安全卫生相关的质量控制能力,以及准确合理地选择包装材料进行食品产品包装设计的能力。所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我们食品包装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在学校“3+1”的教学模式[3]影响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的学时数压缩为56学时。在这样少的学时条件下,要使那些对于高分子完全陌生的学生理解并掌握高分子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授课内容的选择及讲授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几年不断地尝试和教学实践,作者结合非高分子专业学生的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我校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的实际,就教学内容的选择、完善以及教学方式与多媒体课件的研制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理论联系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实例教学

在传统高分子专业的高分子化学课程中,高分子化学涉及的概念公式繁多,而且复杂难懂,要想完全靠死记硬背记住这些公式是比较困难的,而将这些公式熟练应用则更加困难[4,5]。对于食品包装工程系的学生学习高分子化学对聚合物的化学反应部分应当有目的地选择高分子包装材料所涉及的化学反应进行讲授,对于复杂的聚合反应速率方程的推导可以不学。可重点学习各种包装材料如:聚乙烯,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聚对二苯甲酸乙二醇酯等现实经济生活中常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重点讲述他们的化学合成方法,催化,以及包装材料中单体与催化剂的残留造成的健康风险。在充分体现学科特点的前提下,适当削减了与专业关系不大的聚合反应机理部分的内容,如配位聚合反应的机理。在“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章节中,增添了与专业相关的化学反应。

比如讲述聚苯乙烯(PS)合成时,应当结合包装专业特点来举例聚苯乙烯合成过程对其在包装工业上的应用具有深刻的影响,如聚苯乙烯发泡餐盒白色污染的风波[6]。向学生解释为何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21号令”,将被称做白色污染且长久被认为有毒的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餐具解禁。解禁依据是什么?通过联系实际,同学们都急切想从专业角度得到解答。10年前国家禁止聚乙烯发泡餐盒的应用是基于以下考虑。

1.PS泡沫塑料餐具带来白色污染的问题。

2.PS泡沫塑料餐具受热65℃时或燃烧时会产生“二英”强致癌物的问题。

3.PS泡沫塑料餐具中含有残存单体苯乙烯或在65℃以上使用会释放出单体致毒的问题。

4.PS泡沫塑料餐具遇热会释放出二聚体、三聚体等危害人体物质的问题。

5.PS泡沫塑料餐具含双酚类,导致生殖机能失常的问题。

6.PS泡沫塑料餐具难以回收利用。

7.PS泡沫塑料餐具不能耐高温,高温变形,不能在微波炉里使用。

从向学生介绍高分子化学中聚苯乙烯的分子构造,聚合机理,聚合方法以及化学反应后处理,我们就能解释第2、3、4、5问题。从高分子化学专业的角度向学生讲述“白色污染”的成因是管理不善及随意丢弃垃圾的人,而不属聚苯乙烯材料本身,PS泡沫塑料餐具≠“白色污染”,更不是造成“白色污染”的元凶。PS的生产过程是苯乙烯单体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在密封的反应内,无氯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从而无产生二英的条件。PS泡沫塑料饭盒是直接采用食品级的PS材料,加入滑石粉、硬脂肪酸钙、丁烷等,通过挤出、发泡制得,生产过程全部为物理混合过程,无化学反应,不具备产生二英的条件。如果我们工业界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级聚苯乙烯原料来制造一次性泡沫发泡饭盒,最终产品很难在单体残留量上超标。而且,国外公布相关报告研究结果,明确澄清有关二聚体、三聚体环境荷尔蒙的问题,它们不属所谓拢乱内分泌的化学物质。食品级PS材料中并没有双酚A,在加工过程中也不可能产生双酚A副产物等。以上解释都需要我们高分子化学的知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我们能让学生们对学习高分子化学对包装材料的认识加深印象。

再如,讲解聚碳酸酯(PC)[7]的逐步缩聚合成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引入聚碳酸酯“双酚A风波”。生产聚碳酸酯用到双酚A,在材料与食品相接触后,残留双酚A单体迁移进食品,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从高分子化学角度,向学生解析为何2011年在欧盟和加拿大,双酚A被列为有毒物质,被禁止用于生产婴儿奶瓶。在PC实例中,通过聚合机理,单体结构,聚合单体残留等高分子化学方面的知识向学生们展示PC食品接触材料的优缺点。

同理,我们在讲解聚氯乙烯(PVC)时[8],从分子结构的特点引入“塑化剂风波”,讲述聚氯乙烯由于分子的刚性需要塑化剂才能加工成型,这与食品相接触后必然造成有毒塑化剂的迁移。我们在讲解各种包装材料的高分子合成化学时,就应该通过现实生活的同学们已经有所耳闻、鲜活的例子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提升他们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高分子化学及物理》与《包装材料学》的有机联系

高分子物理部分以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聚合物的转变与松弛,聚合物的粘弹性,聚合物的力学性能等内容。因为《高分子化学及物理》是为《包装材料学》服务的,应让学生重点掌握高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高分子物理部分是教学重点,在讲解基本概念时,同时注意结合《包装材料学》所涉及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使《包装材料学》与《高分子化学及物理》真正有机地融合起来。比如,在讲解聚苯乙烯发泡餐盒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餐盒禁止与解禁来讲解其分子的构效关系与应用。以前禁用一次性聚苯乙烯泡沫饭盒,存在很多知识的误区,比如对毒性的误解与使用方法的不当。当加热至聚苯乙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80~90℃)以上,PS转变为高弹态,且保持这种状态在较宽的范围内,PS开始热变形,熔融温度为240℃,PS在高真空和330~380℃下剧烈降解。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性,一次性聚苯乙烯饭盒不能在70度以上或微波炉的情况下使用,这和聚丙烯餐盒使用是有很大差异的。由于知识普及不到位,许多人把一次性聚苯乙烯泡沫饭盒在高温下加热,在微波炉使用,造成饭盒溶化变形,并伴有刺激性气味。如果我们知道使用说明,一次性聚苯乙烯餐盒在一定条件下使用是无毒,绿色,安全且价廉,比如,在外就餐,我们可以用价廉的一次性聚乙烯发泡餐盒打包你的冷却后的剩饭剩菜而无需采用价格昂贵的替代产品。我们在讲解聚苯乙烯高分子分子运动时,就应该把分子运动的特点引导到聚苯乙烯作为现实包装材料由于分子运动的特点所带来的优缺点。同理,我们讲解聚氯乙烯分子[8]时,就需要结合高分子物理中分子运动的特点来讲解的塑化剂溶出。讲解聚乙烯醇(PVA)时,就应该把高聚物的结晶与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引入到结晶与分子材料透气透氧之间的关系上。

三、改进了教学手段,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化学作图软件,运用多种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本概念繁多,有些概念很容易混淆,还有些概念很抽象,难于理解。针对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化学作图软件,使基本概念的理解变得容易,大大增强了记忆的效果,避免了死记硬背。比如,高分子应力松弛与蠕变讲述。对于蠕变,只是通过经典的教科书上的举例,“如在悬挂的软质PVC丝下面勾住一段一定质量的砝码,软丝会慢慢伸长,撤销砝码后,软丝会慢慢地回缩”这种书本讲解,笔者觉得不足以让学生加深印象。而是应该通过形象的多媒体实验演示或现实实验来讲解。由于实验课时有限,笔者在课前对实验进行录像,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视频演示,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利用实验能让学生充分理解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例如,结晶概念的诠释,是比较难比喻生动而且易懂的。高聚物结晶分子的排列在书中被用很小的部分来讲述,但是高分子结晶对高分子薄膜材料物理性质影响显著,对于食品包装的学生,急切需要知道结晶度与透气性的构效关系,但是如此小的篇幅根本不能让学生掌握高分子结晶的知识点。书本上的高分子晶体图学生很难理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寻找更好的化学物质单晶图,我们可以找刚性的芳香有机物的单晶图来阐述分子间的各种力造成的分子有序堆积。通过这种举例,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高分子链之间相互作用力造成的部分链段的有序堆积。可见,生动的举例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

使用多媒体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直观和形象化,可以将教学过程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对于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中一些概念的讲述,我们需要CAI教学[9],多利用化学分子结构软件制作课件。通过化学软件制作三维空间构型,再结合三维动画,动态演示分子骨架旋转,能轻松地带学生进入微观的分子世界,让抽象的分子结构与概念形象化,有利我们教学。比如高分子链的柔性是由于分子内各个化学键和原子在不停地转动或振动,高分子链的形状时刻在变化着而造成的。如果我们制作动态三维的大分子的内旋转图,让学生亲眼目睹这个“动”,才能更好促进学生对分子动态旋转以及高分子柔性的理解。

四、创设开放性的交流空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老师引入实例教学、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等教学措施以外,有时引申话题,创设开放性的交流空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10]。采取让学生分组讨论,查找文献,撰写小报告的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高分子聚合的教学中,结合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等分子的结构特点说明其应用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限制聚氯乙烯在食品包装保鲜膜上的应用?”“为什么限制聚碳酸酯在婴儿奶瓶上的应用?”“为何聚苯乙烯餐盒只能在70度以下使用?”以及“为何聚乙烯醇容易结晶以及吸水,这些性质会给作为包装材料的它带来哪些优缺点?”然后学生分组从聚合物分子结构、柔韧性等角度讨论,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每一个问题都与高分子的基础知识息息相关,都是从一些实际现象引出问题,再通过理论分析加以解释、归纳;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兴趣,重要的是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语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懂且较难掌握的课程,作为包装工程专业,特别是偏重食品包装技术的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学生需要在有限的学时里掌握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教师则需要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学的交互性和生动性,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其晔,冯莺.高分子材料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商贵芹,陈少鸿,刘君峰.食品接触材料质量控制和检验监管实用指南[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李尧,余五新,左治江.应用型高校“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6):24.

[4]潘祖仁.高分子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5]何曼君,张红东,陈维孝等.高分子物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

篇8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99-01

一、绿色化学是应对挑战的必然

科学不但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还要保护世界。化学也如此,为了应对化学所面临的挑战,提倡绿色化学是刻不容缓。

(一)绿色化学的概念。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或清洁化学,是指化学反应和过程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个原料原子,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和零污染,是一门从源头阻止污染的化学。绿色化学不同于环境保护,绿色化学不是被动地治理环境污染,而是主动的防止化学污染,从而在根本上切断污染源,所以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环境友好化学。

(二)绿色化学的产生及其背景。当今,可持续发展观是世人普遍认同的发展观。它强调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永续发展。绿色化学正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1984年,美国环保局(EPA)提出“废物最小化”,这是绿色化学的最初思想。1989年,美国环保局又提出了“污染预防”的概念。1990年,美联邦政府通过了“防止污染行动”的法令,将污染的防止确立为国策,该法案条文中第一次出现了“绿色化学”一词。1992年,美国环保局又了“污染预防战略”。1995年,美国政府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1999年英国皇家化学会创办了第一份国际性《绿色化学》杂志,标志着绿色化学的正式产生。我国也紧跟世界化学发展的前沿,在199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确定了《绿色化学与技术》的院士咨询课题。

(三)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原子经济性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这一概念最早是1991年美国Stanford大学的著名有机化学家Trost提出的,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成了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他用原子利用率衡量反应的原子经济性,认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的反应有两个显著优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料,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的排放。

二、西部地区绿色化学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一)绿色化学的形象正在被与其交叉的学科的巨大成功所埋没。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化学与生命、材料等朝阳科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交叉学科,但化学作为中心学科的形象反而被其交叉学科的巨大成就所埋没。化学这门重要的中心科学反而被社会看作是“伴娘科学”而不受重视。

(二)绿色化学正被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问题所困扰。化学的发展在不断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在客观上使环境污染成为可能,但是起决定性的是人的因素,最终要靠人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些著名的环境事件多数与化学有关,诸如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酸雨和水体富营养化等;另一方面把所有的环境问题都归结为化学的原因,显然是不公平的,比如森林锐减、沙尘暴和煤的燃烧等。现在,有些人把化学和化工当成了污染源。人们开始厌恶化学,进而对化学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恐惧心理,结果造成凡是有“人工添加剂”的食品都不受欢迎,有些化妆品厂家也反复强调本产品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事实上,这些是对化学的偏见,监测、分析和治理环境的却恰恰是化学家。

三、绿色化学的发展前景

(一)绿色化学关乎化学工业的每个环节。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根本上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它具有少产、甚至不产废物,达到“零排放”的特点。绿色化学是从化学科学基础内容上进行更新,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绿色化学能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实现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9

    数学源于生活,在课堂后,教师可以创设教学大课堂情境,鼓励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学习“统计”的概念之后,教师可以把统计班内人数、学生刊物数量及参加运动会各项比赛人数情况交给学生去统计,而老师在一旁指引。这些广泛而是用的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乐此不疲,更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本身的魅力。

    学生在丰富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更加符合小学教学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能更加轻松、活跃并高效地学习数学。新课程理念中强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并非让数学课脱离情境,远离儿童生活,而是从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孩子在新课程的环境下更好地吸收知识,更高效的学习。

    2 培养学生数学动手实践能力

    动手操作往往与合作分不开,教师机智地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为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比如,笔者是在一所农村小学工作,学校隔壁就是农场,六年级,刚认识了圆锥体,在不影响农民劳作的情况下,我会把学生分组,分别带领,前去“帮农民伯伯”算算那一堆小麦的体积约多少立方?表面积大概多少平方?今年能买多少钱?能磨多少面粉?同学们兴致勃勃,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计算,有人想出不同计算方法等等,回到教室,各小组派代表分别汇报改组的计算结果,然后比较,更正,验算。一节本该在黑板上演算的枯燥内容,就这样在同学们自己的测量中圆满完成,我也轻松,学生也情趣盎然。

    3 小学生学不好数学应用题的原因及策略

    3.1 学生阅历浅,缺少生活实践。应用题一般文字较长,涉及生活常识广泛,科技术语多,有些概念和它的背景对学生来说可能是生疏的,模糊的,神秘的,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缺乏感受实际问题的亲身经历,缺少生活实践,对数学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不深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小学六年级期末考试有这样一道应用题:“李林家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金’,保险金额为120000元,保险期限三年,按年利率0.5%计算,共需缴纳保险费多少元?”几乎难住了所有的学生。

    3.2 阅读能力差,不能准确理解应用题题意。解应用题,首先要在阅读材料、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在利用数学知识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数学结论,然后把数学结论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去。由于小学儿童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较差,缺乏实际生活经验,思维形式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对有些概念容易模糊,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数学术语。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例如“除\”和“除以”,应用题中的“相向运动\"和“同向运动”等,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数学术语,否则儿童就很难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以至于不会解决问题。

    3.3 开放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学习内容比以前宽泛多了,经常能够联系实际,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来学习、思考。作业形式也丰富多了,有手工制作、画图画、讲故事、查资料,活动性作业比书面作业有增多,在轻松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例如:高年级实践活动课“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师可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然后组织让学生小组合作调查自己家和邻居家每月产生白色污染塑料袋的数量,再推算学校里所有学生家里一年丢掉的塑料袋的个数,并动手测量塑料袋的面积,推算一千户人家每年丢掉的塑料袋的面积,接下来学生可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做成幻灯片相互交流污染的危害并提出治理的方法。这是一例综合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案例。

    4 精心设计练习,拓宽探究空间

    练习足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巩同新知。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练习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因为学牛在做经过精心安排的练习时,不仅在积极地掌握数学知以,而且能获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数学练习的功能,设计练习时除了应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高、突出重点关键、注意题型搭配外,还应强化习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因为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克服厌倦心理,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有效思维。而开放性的练习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成功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前提下正确指导,科学、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愉快又很有成就,师生共同发展。教师只有观念正确,教学方法得当,评价机制健康,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10

一、背景

近几年.中国快运速递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在中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快运速递圈。同时这四大快运速递圈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2006年至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年增长率达22%。2011年,中国快递业务递送量突破35亿件,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而促使快递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网购活动的盛行。2009年,全国个人网上购物销售达到2000亿元,其中75%的商品要通过实物递送。然而在实物递送的过程中极易由于快递的过度包装和运输工具的尾气排放而对环境造成破坏.对于方兴未艾的中国快递业来说,实现运输过程的低碳化,尤其是包装的绿色化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二、问题分析

(二)快递业包装存在的问题

(1)过度包装。快递包装作为一种运输包装,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方便装卸、搬运、仓储等过程的操作,提高物流效率;二是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维护产品的使用价值。为了实现这两个目的,只要对快递产品进行简单有效的包装即可。

然而,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快递产品的过度包装。比如快递过来的东西不管是什么都用一个纸箱包着.甚至一瓶小小的化妆品小样都会用一只硕大无比的箱子来包装,里面塞满用以保护商品的报纸、充气塑料袋等。这些纸箱由于体积大多扁长,或是很狭小,重复利用的价值并不高。于是日久天长,网购的人都积攒了不少这样或大或小的纸箱,留着占地方,丢掉又太可惜。

就这样的过度包装而言.本身不仅会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对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流公司的运营成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快递市场上,伴随着原材料、运输、人力成本等不断上涨等的不利因素,如果不改进过度包装的现状,国内的快递企业将丧失自己的竞争力。

(2)有毒包装。在对快递产品进行包装的过程中,快递专用的塑料袋也是频繁被使用的一种材料。这种类型的塑料袋一般有:深灰色尼龙包装袋、外白内黑速递袋、防伪胶贴文件袋、喷流水码快递袋等。这些袋子在保护产品的同时,由于它们多数不能降解或者降解周期太长,并且目前也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处理这些袋子,因此一旦这些袋子就和一般的垃圾一起被倒人垃圾池.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即白色污染。

虽然白色污染主要并不是由于快递专用塑料袋的广泛使用引起的,但是使用这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对产品进行包装无疑对我们的环境会造成破坏。在越来越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今天,使用环保的包装袋对于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必然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由此,我们提出了绿色包装的概念。

(二)绿色包装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绿色包装应运而生,并且成为绿色物流领域最热门的话题。绿色包装,简言之就是环保型包装。在功能上应该满足4RED原则,也就是Reduce(包装减量化),指包装在满足保护商品、方便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应采用材料、能源耗用量最少,形式最合理的适度包装。Reuse(易于重复利用)或者Recycle(可回收使用),指产品包装及其包装制品的多次重复使用或利用回收弃物生产再生制品。Degradable(可降解),指包装用材及其废弃物不会形成永久性垃圾.不能回收使用的包装废弃物都能比较容易的分解腐化,不产生塑料垃圾。绿色包装还应该对人体或者生物系统无毒无害,重金属的含量应该控制在有关标准以下。

三、对快递企业绿色包装的建议

对于快递行业而言,在包装和运输方面追求快速高效固然没错,但也应该考虑承担社会责任.在将对环境的伤害减至最低的同时控制包装成本,以提高利润增强竞争力。

篇11

一、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版块存在的问题(一)教师本身基础知识不扎实,能力不足。

教师的能力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力保证,“教师的能力包括:组织能力、计划能力、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情感表现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我市小学数学教师中绝大多数的原始学历是中师,根据本人的工作经历,从我市中师毕业的学生是一届比一届差,而这些学生如今都在小学一线教书育人。他们自身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就不牢靠,对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中的素材、一些数学概念的认识不充分,教学能力也相对欠缺。

(二)教师对数学应用题教学认识不到位,教学脱离生活实际。

教师对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认识就不到位,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不比成绩,但好多学校还在对成绩排名。我想这也就是导致教师教学不到位的必然所在。另外脱离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在课堂上、练习中也比比皆是。

二、学生“解决问题”存在障碍

(一)学生阅历浅,缺少生活实践。

应用题一般文字较长,涉及生活常识广泛,科技术语多,有些概念和它的背景对学生来说可能是生疏的,模糊的,神秘的,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缺乏感受实际问题的亲身经历,缺少生活实践,对数学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不深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小学六年级期末考试有这样一道应用题:“李林家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金’,保险金额为120000元,保险期限三年,按年利率O.5%计算,共需缴纳保险费多少元?”几乎难住了所有的学生。

(二)阅读能力差,不能准确理解应用题题意。

解应用题,首先要在阅读材料、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在利用数学知识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数学结论,然后把数学结论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去。由于小学儿童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较差,缺乏实际生活经验,思维形式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对有些概念容易模糊,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数学术语。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例如“除\"和“除以”,应用题中的“相向运动\"和“同向运动”等,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数学术语,否则儿童就很难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以至于不会解决问题。

三、“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 (一)情境教学,拉近与生活的距离。

合理有效地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接近基于当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探讨雷美颖 (温州市苍南县莒溪镇辅导中心小学 浙江省 325806)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查阅大量中外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的实地教学情况进行走访调查,分析其中小学数学教师与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优化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教师 学生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这决定了小学数学生活情境的创设要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捕捉精彩镜头,再配置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生活原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方法多样,鼓励策略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的背景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当一个数学问题出现的时候,他们都会联系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因而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想出不同的方法。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策略多样化。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潜在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分析、解决问题。承认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使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使他们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完善解题策略。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应予以充分肯定,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充分尊重学生,做到既评价知识技能,又评价情感。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开放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学习内容比以前宽泛多了,经常能够联系实际,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来学习、思考。作业形式也丰富多了,有手工制作、画图画、讲故事、查资料,活动性作业比书面作业有增多,在轻松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例如:高年级实践活动课“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师可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然后组织让学生小组合作调查自己家和邻居家每月产生白色污染塑料袋的数量,再推算学校里所有学生家里一年丢掉的塑料袋的个数,并动手测量塑料袋的面积,推算一千户人家每年丢掉的塑料袋的面积,接下来学生可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做成幻灯片相互交流污染的危害并提出治理的方法。这是一例综合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案例。

四、结论

总之,我们应该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前提下正确指导,科学、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愉快又很有成就,师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的主题之一。我不仅希望看到绿色奥运的成功,更希望看到在绿色奥运的影响下,人们能够自觉形成“绿色消费”观念,为建设世界一流的生态国家尽自己一份力量。

今年去姥姥家过春节时,听姥爷说中国是世界上种植甘薯的大国,而山东、河南又是我国甘薯的主要产地。可惜的是,百分之六十的甘薯都做了饲料。可是,我从一本科技杂志上看到:甘薯淀粉经过深加工,可生产降解塑料和酒精。

篇13

一、学校的环卫工作现状和今后的发展目标

我校现占地300余亩,师生人数2400多人。四十多个教学班,分成高中部和初中部,两幢教学楼,三幢宿舍楼。教学楼每一层楼都设有垃圾桶,甚至每个班级内部也有垃圾桶。宿舍楼每间宿舍内及每个楼道的转折点处和宿舍楼旁都设有垃圾桶,甚至操场、大路的每个角落都设有垃圾桶。虽然如此,但校园里的地面上仍随处可见垃圾,尤其是学校大路、宿舍楼道更是不堪入目。学校领导虽三令五申,但效果并不显著。更有甚者,有时前边的同学刚打扫完,后边的同学路过后又是一片狼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校曾多次进行整改,提出“还校园以清洁,死抓卫生死角”的口号和校园内不见一纸一屑,并把其作为今后校园环卫工作的发展方向。

二、搞好校园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还校园以清洁,并增添校园的靓丽美景和人文情怀,我开展了“当一次校园清洁工”的校园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如下:

我将所任课班级分成四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观察和捡拾教学大楼楼道的垃圾;第二小组负责捡拾男生宿舍楼道及其附近区域的垃圾;第三小组负责捡拾女生宿舍及其附近区域的垃圾;第四小组负责捡拾球场及其学校大道的垃圾。一天下来,捡拾了三次,即早自习前一次,中午上课前一次,晚自习前一次。每个同学仅垃圾就足足捡了四大袋。这项实践活动使所有参与者都受到了思想洗礼。每位同学都立志维护好校园卫生,从自己做起,今后绝不乱扔垃圾,效果甚好。

三、清洁的校园让师生都受益

大家齐动手,校园更清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校园卫生死角得到彻底清理,甚至将路边的小石子都一一捡走,学生还将校园路边低洼处整平、踩实。有的学生还对校园绿化树进行浇水培土。通过一天共三次(课余时间)的劳动,树林里的落叶被清除了,操场边的道路被填平了,缺少的绿化树被补种了,花草树木重新修剪了,道路两边的枯草碎石被清扫了,校园里的垃圾被清理了,校园更清洁、更靓丽了。同学们看着更加漂亮的校园,抹着额头的汗水,个个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整个活动极富创造性和实践性,并取得了比预期还好的效果。

四、污染的校园,师生皆受害

(一)视觉、嗅觉上的危害

散落在校园中的垃圾不仅破坏了校园景观,还对师生身体极为不利。如散落在校园中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师生的视觉和嗅觉带来了不良刺激,既不美观又臭气熏天。

(二)潜在的危害

1.塑料制品等白色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不仅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绿化地吸收养分和水分,还会导致花草树木物生长减缓,乃至变异死亡。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做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中毒乃至死亡,人在食用吞食塑料废弃物的动物后,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留下后遗症。

3.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风一吹来,四处飞舞,会造成连锁污染,害人不浅。

4.部分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做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会对师生的健康极为不利。

5.污染废气等排放到空中,使臭氧层变薄,造成紫外线变强,对人体伤害极大。

6.乱扔垃圾的行为在同学间互相影响,学生盲目从众,人人乱扔垃圾,危害无穷。

五、造成“校园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循环利用的未回收利用。

2.师生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优美的校园环境是维护出来的,不是打扫出来的。

3.我校现有校纪校规没有较好落实。我校虽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但部分师生仍不够重视,我行我素,视而不见。

4.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但是总的来讲,仍有部分企业在违法生产塑料制品,还有部分超市及小摊小贩违法使用和向学生提供塑料购物袋。

六、行动起来治理校园垃圾污染,还校园清洁卫生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了解到:白色塑料袋等制品在给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校园,这个人们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乐园,应肩负解决环境问题这一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然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光靠一师一生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强化环保意识。校园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保护环境应该是全校、全社会乃至全球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同时,我们也懂得: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如果全球人人破坏环境,天天破坏环境,时时破坏环境,处处破坏环境,地球就会变成巨大的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时时环保,处处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

为此,我们建议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真正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分类放置,以便回收利用或处理。

2.我校早已设置了多处垃圾存放处,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垃圾入箱,绝不乱扔,点点滴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要加以劝止,推己及人,共同维护。

6.开展“见到垃圾顺手捡”活动,大家齐动手,还校园清洁靓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