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与保护

生态环境与保护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8:4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环境与保护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态环境与保护

篇1

农业生态环境指的是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土壤、水源、气候等要素组成的生态圈。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如果生态环境恶化,就会制约农业的发展。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1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

1.1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

和工业、服务业相比,农业是直接将自然环境再生产与经济相结合,而其产品(即农作物)的生产与农业生态系统紧密相连,离开生态环境,其生产过程将无法进行下去。从农业的这一特性,能够看出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农产品的产量以及质量有着极大的益处。

1.2农业生产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农业生产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搭建了通道。换言之,农业的生产过程是生态环境不断循环的过程。合理的农业生产有助于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打造良好的小型生态圈。

1.3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目前,农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表现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盐碱地增加;滥砍滥伐以及不合理的耕种方式,导致耕地贫瘠、土地沙漠化以及荒漠化严重;同时,不科学的施肥、喷洒农药,导致农田出现化肥污染,并且土壤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微量有毒物质等。这些因素严重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违背。

2环境破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农业自然灾害增多,危害增大

人类不合理的开垦荒地、砍伐森林,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增大了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首先,水土流失,使得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大量流失,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土地变得贫瘠。而土地荒漠化、沙漠化,又使得耕地不断地被蚕食,可耕种土地面积减少;其次,全球变暖,导致洪涝灾害以及旱灾频发。如果不能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农业受灾范围将会不断扩大。

2.2农业的产量以及质量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致使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下降、土壤肥力下降,同时,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导致耕地发生大范围的板结,这些原因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以及质量大大降低。并且,胡乱喷洒农药以及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导致土壤污染,部分农作物可能携带微量有害物质,危害人类健康。

2.3农业生态链遭到破坏

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为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就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然而,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

3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是指过度施肥以及喷洒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营养成分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地膜等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等。

3.1预防环境污染

首先,应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对于病虫害及早预防,尽量减少使用农药的次数;积极开发容易分解、对人体危害小、对消除病虫害效果明显的农药,同时,采用喷雾技术,充分发挥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最大效用;最后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措施,从根源减少农药污染。

3.2预防重金属污染

首先,应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农田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重金属污染;其次,在重金属污染较重的农田,应选用恰当的农作物,如玉米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差,根茎类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残留较少,这些都可以有选择的种植。当然,还可以采用一些科学手段,引导重金属迁移或者发生化学反应,减少其危害。

3.3预防化肥污染

首先,应科学施肥,重视施肥的时间以及施肥量,采用正确的施肥方式如分层施肥等,减少肥料的扩散,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同时,增加有机肥的使用,保持土壤自身的肥力;最后,可以根据土壤养分搭配肥料,平衡土壤中的各种微量元素,从根源提高土壤的营养成分。

3.4预防碱以及无机盐污染

土壤中的碱以及无机盐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农业以及生活废水的肆意排放。因此,预防这一类污染,就必须规范人们的行为,将废水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再排放。在农业灌溉过程中,不能用废水进行灌溉。

参考文献

[1]杨金发.立法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农民日报,2002

[2]孟凌声,吴东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正面临严重挑战.人民政协报,2000

篇2

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西部农业开发者,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政策外,还陆续颁发了《沙漠土地法》、《鼓励西部植树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只要在西部地区植树、种草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从1836年到1985年,美国中西部新开垦的耕地面积为2.45亿英亩,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1.6亿英亩)的1.53倍。随着耕地的增加,粮食产量倍增;玉米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1061.3万t,增加到1989年的1亿9120万t,增加了约17倍;小麦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389.5万t,增加到1989年的5540.7万t,增加了14.2倍;大豆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23.3万t,增加到1989年的5244万t,增加了224倍。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主要畜产品的平均年产量:1961~1965年期间,肉类335.28万t,牛奶1139.9万t,鸡蛋78.4万t。到了1989年,肉类(不含鸡肉)、牛奶、鸡蛋的平均年产量,分别增加到1818.9万t、6543.2万t、397.4万t,分别比1961~1965年期间增加4.43倍、4.74倍、4.07倍。

但是,大规模的垦荒活动,在中、西部开发初期,一些农场主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农牧业利润,对那里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使该地区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失去平衡。

2 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在美国,由于农业的开发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等。

下面讨论在美国由于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4个方面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土壤侵蚀

美国联邦农业部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土壤侵蚀面积达6900万英亩,约占耕地总面积3亿4500万英亩的2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长期不断地种植较单一的农作物的耕地,即不实行轮作、不实行休耕的农地,机械化大农场。此外,美国政府以往的农产品价格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农户以垦荒的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维持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受风和水的侵蚀,美国全国的农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7亿-31亿t;造成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达1亿1800万英亩。

2.2一些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资源枯竭

根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统计资料:1949年美国可灌溉耕地面积为2500万英亩,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了5000万英亩,稍后减少到了现在的4500万英亩,其中包括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1200万英亩可灌溉耕地和1340万英亩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太平洋沿岸的17个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的溪谷地区,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1980-1984年,有1400万英亩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盐害

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是“灌溉农业区”,引起盐害的危险性极高。在这里不但有钠盐,还有钙盐、镁盐等各种盐类。加利福尼亚州受盐害最严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国峡谷等主要农业区,降水极少,在那里若不进行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礼河水、科罗拉多河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含盐,加州中部、南部地区的土壤也含盐,所以,用含盐的水灌溉农田导致了耕地表面盐分过度积累,农作物因受盐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渐变成了荒漠。现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用自动撒水器撒大量的水来希释盐分,使盐分流入地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地下水盐分含量增高,当盐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农作物的根系部位时,就会导致农作物枯死;或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枯死。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曾采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盐分较高的水,向何处排放?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为降低地下水位,曾将盐分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发生了水鸟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动、植物生长畸形,以水生动物为食的水鸟因吃了这里的畸形动物也生长畸形,水鸟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鸟。由于发生了这类事件,排水处于被禁止状态。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随着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将有100万英亩的耕作,因盐害而充耕,变为荒漠。到目前为止,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问题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2.4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开发、生产活动而引起的水质污染,是众多损害大而且涉及范围广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一。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地表土流失,这些流失的地表土沉积在湖底或河底,恶化有关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此外,美国的农民为扩大耕作面积,将湿地转化为农田,也使那里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就农业生产而言,大量使用氮和磷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河水及湖水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杀虫剂会使水生动、植物产生畸形,乃至死亡。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流入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约有50%来自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由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造成的。其中有50%-70%为氮和磷,主要来源于耕地上的化肥与围栏育肥方式所聚集的家畜粪便。水质污染不仅使地表水质恶化,而且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有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学物质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就会污染整个地下水水脉。地下水质污染,危及着农业生产地区人口总数的97%,占美国总人口50%的居民健康。因为,这些居民要饮用地下水,所以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3 美国的农业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面对农业生产、开发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特别是联邦政府1985年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亿1800万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农业立法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主要内容是:①为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政府对农民支付农产品出口补助金;②为减少农产品库存积压,扩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选择权(交易条件、方式等);③通过实施农地保护计划(CRP),贯彻对农地进行保护的方针。此外,该法还包含了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条款、草地保护、沼泽地保护等条款,制定这些条款的目标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保护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实现该目标,政府制定了长期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即与该法相辅相成。

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再次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农地、水等资源的保护及水质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食品安全性保障对策,以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证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农业法中还增添了关于“持续农业”和推行新的耕作方法的条款。

修订后的《农业法》,沿袭了食品安全保障法的方针,增加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该法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市场理论的应用;提高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地、水资源)。该法由9项条款组成,有关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是第2项和第7项。

3.2农地保护计划

就其内容来看,可以说是荒漠化防治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给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在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休耕(如种植以改良土壤为目的的豆科植物等),即在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监督下,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行为期10年的休耕或永久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同时,作为补偿,由联邦农业部每年向该计划的参加者(农户),支付一定数量的补助金(按每英亩一定的单价乘以退耕、休耕地面积的方法计算,并被称为地租,下同):联邦农业部退耕还草或退耕还林的农民支付树木和草的种植费用总额一半的补助金(一次性的补助)。

农地保护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农地土壤侵蚀量,防止荒漠化蔓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五个较具体的目的:①通过农地保护计划的实施,长期保持美国农业的食品及天然纤维的生产能力;②减少由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的数量;③改善水资源质量;④保护野生动、植物;⑤通过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抑制农产品生产过剩,通过总量控制来保证农户增加收入(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根据联邦政府统计,1989年联邦农业部对大约6300万英亩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达8亿t;到1990年,联邦农业部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1亿1800万英亩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

在美国,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阻力。例如,是参加会减少收入的农地保护计划(CRP)、还是维持以前那种较大耕作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之间进行选择时,农民更偏好后者。

在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区域内,如果农户不参加农地保护计划,则取消该农户享受政府扶持及参加联邦农业部“农产品计划”的资格。

到了1996年,最初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耕地(休耕、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已经过了10年的保护期,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向农业部领取地租的资格,一部分休耕的农地可以从新进行农作物种植了。但是,拥有这些耕地的主人,必须严格遵守1985年及1990年修改后的农业法中有关农地保护的条款来耕作。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同农业部的“农产品计划”说“再见”了。那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农地,则永久地退出农作物的生产。

3.3防止水质污染对策

1987年美国颁布并实施的《水质法》、《水质净化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方(州)政府有义务每年向联邦政府报告关于缓解农业水源水质污染问题的对策及成果。1988年美国联邦农业部公布了“土壤、水资源保护全国计划”及“区域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并通过该计划的落实,管理着全国22个区域性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的实施。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上述各项法律和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耕作方法的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3.4.1 可持续农业

所谓“可持续农业”,一般是指“能够持续地利用资源进行农业再生产或能够进行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学废料的投入量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在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农产品(食品)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的耕作方式及其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手段是:①改革现行的农业种植、养殖体系中不利于农地、水等资源保护的部分;②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式;③促进家畜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绿肥的利用;④实施保护农地、水资源的保护性耕作方式;⑤采用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

通过上述手段来防止土壤侵蚀、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水质污染的目的,并且在保护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的(卫生的)农产品。

3.4.2关于“保护性耕作方法”

篇3

对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树立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步伐。换言之,生态环境保护做不好,不仅生存质量没有保障,长远的经济建设也会受到影响。小城镇的发展建设,如果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在特定时期的快速发展,不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观点,就将导致小城镇生态环境遭受到巨大的破坏。

一、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生态坏境问题

(一)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生态系统失衡

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一味的追求城市化发展的脚步,并没有相关规划,盲目无序扩大,效仿城市建设中的开发模式,建设开发区、工业区等城市模块,由于没有合理的规划,而且资金不到位等情况,导致大片土地被闲置,在开发过程中没有生态环境意识,大批的植被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生态的平衡。[1]

(二)工业污染不断加剧,治理措施不到位

小城镇内的企业分布不均,企业粗放经营问题严重,促使周边环境遭到破坏,小城镇的生态系统本身能够基本维持相应的平衡,一旦遭受破坏,其生态系统基本上就丧失了维持能力,且相关的治理措施不到位,对工业污染物没有有效的处理,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三)“重发展,轻坏境”现象严重

目前小城镇发展建设过程中,大部分都注重经营性开发的投入,促使经济得到发展,并没有在发展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的相应规划,忽视生态建设,以牺牲环境来谋求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象相当严重,这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观背道而驰,但经济发展的喜悦早已冲昏头,何谈环境保护,小城镇建设可续持发展形势不容乐观。[2]

(四)缺乏合理规划,生态管理体系缺失

城镇化建设的布局混乱,工业企业与民房住宅混杂一起,工业污染直接影响到周边区域,且治理难度相对较大,并没有制定一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相适宜的相应规划,为生态系统留下隐患。目前部分小城镇在生态管理上,不论是从制度还是技术上都处于较低水平,导致没有实施相关环境保护措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二、小城镇生态保护的相关措施

(1)小城镇生态环境的合理规划

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要从长远角度去看,合理的进行生态环境规划,不仅具有指导意义,也是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合小城镇所处环境特点,制定相关规划,避免无序扩张和盲目建设导致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确定建设用地规模,执行用地标准,科学布局予以考虑,合理配置小城镇土地资源,避免土地资源流失,实现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合理规划,以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承载力为依据,以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发展模式,朝着生态健康型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实现环境保护效益,经济发展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2)加大环保投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是对污染治理能力的体现,也是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所必须的配套设施,加大对其建设,也同样的是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障。有关部门要强化环保意识,加大对污染处理的环境基础设施的经济投入,来整体改善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在加大对环境基础配套设施的投入建设时,同时也要加强对于企业污染的重点整治,杜绝污染企业的审批,将污染的源头切断,不以牺牲环境来获取经济的发展。[3]

(3)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工作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将环境保护的意识从决策者到城镇居民的有效转变,全面普及公众的环保意识,促使大家一起为创造小城镇和谐环境而努力。相应的只有提高城镇居民的整体素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城镇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广泛的开展环保意识道德宣传及相关环境教育活动,积极的宣传环境保护对其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以此来促进城镇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责任意识的提升,定期公开相关的环保信息,有效的引导小城镇居民自觉的加入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形成全民参与的大局面,为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奠定基础。

(4)重视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要想从根本上对小城镇污染进行有效的遏制,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结合生态系统的原则性,来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加大科技的投入,开发推广可持续产业,让其在生产过程中无污染、低能耗,使其能与小城镇生态系统相互适应,最终实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长远目标。[4]

(5)完善环境保护体系,提高管控水平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果没有环境保护体系进行支撑,那就等于“纸上谈兵”,不会有实效性。只有完善环境保护体系,并以其为支点,来翘起整个环境保护的大梁,才能促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小城镇环境税收、补贴等措施,建立环境保护监管机制,实时有效地对环境进行监督,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要依法严惩,追究其相关责任。结合地区情况制定相应的法规,以司法的手段来维护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并加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完善小城镇内部的环境保护体系,为城镇生态体系平衡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结束语:

以牺牲环境来谋求经济的发展,这种实现短期效益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也是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的,必须要从思想层面上进行革新,意识到可持续发展对于小城镇发展重要性。依靠合理的规划和科学技术来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让经济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最终实现全面的发展。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其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出发,来对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相关决策,致力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我们必须努力为之攻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以上综述,希望能为实际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提供具有价值意义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敖依娜,沈守云.浅谈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D].现代园艺,2014,13(7):72-74.

篇4

本节课的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课中的一部分,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

1.宏观上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以及生态环境的意义。

2.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调查,提出相应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3.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归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

4.关注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对我国的人口增长情况进行宏观掌控,主要是对于生态环境性情感上的认同,从而深刻地体会到生态问题的严重程度,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同感。与此同时,通过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调查使学生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问题就在我们身边。而对我国生态多样性探究主要的侧重点在于理解与认知,从而通过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流,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意义及措施。对于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关注则能起到震撼学生心灵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构建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对我国人口的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并举例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总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状况;对生态环境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从而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以此为基础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理解与掌握,归纳总结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从而体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2.能力目标

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需要具有设计调查表等能力,并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与此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运用多媒体的能力,将所收集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方便进行环境的调查以及知识的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现今人口增长的调查以及对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调查,激发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并通过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调查充分体会到生态环境与自身生活中间的关系,将保护生活环境不被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不被破坏作为基本的道德意识。

三、单元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笔者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将本节课的内容作为一个单元,从而对该单元进行整体的设计,并积极进行教学实践。

1.学习活动设计的理念

本着激发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为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设计,并以自主学习作为本次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方式。首先引导学生自行收集有关于人口增长、全球性生态问题等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与分析,提高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对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能力。

2.学习活动的目标和方式

本次学习活动主要以小组调查与分析的形式,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配合与分工,最终在进行成果汇报以及资源共享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了深刻的理解。

3.学习活动的步骤

整个学习活动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进行活动之前的准备工作,具体明确活动的主要目的,并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积累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次是活动的实践阶段,即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材料,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并将得到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全班信息汇报。最后是学习活动的评价阶段,主要分为自评、小组内评论以及小组之间的互评,从而对积极进行学习的学生予以肯定。

四、基于生态理论的教学思考

1.相关教学原则应用与引导作用

整个教学活动为期两周,主要包括活动的准备阶段、活动的实践阶段、信息的归纳阶段以及信息的交流阶段。每一阶段的教学都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保证活动的整体性和教学的系统性。与此同时,教师在本次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教学目标的确定,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资料调查,从而根据学习过程中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试,确保学生学习活动的有序完成。

2.教学实践的思考与评价

本次教学活动的实施主要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的不同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活动设计一改传统教学的讲授法,运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对我国人口增长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从而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加以认识与了解,最终提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信息的归纳能力和资料的整合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结语

生物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更加适合于采用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和组间交流的方式达到知识共享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探究与掌握。

参考文献:

篇5

以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为标准,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利用。结合相关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合理的调整分配,明确工作实践操作模式,分析其中存在的各类漏洞,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工作改善分析,重视阻碍生态环境发展的因素。依据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模式需求,结合水资源的保护利用,以最大限度保护模式,提升综合生态质量水平的提升。

1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薄弱问题

1.1环境保护生态意识薄弱。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分析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方案设置。传统的工作模式无法满足现代环境保护建设的发展需求,需要对水资源实施长远的发展规划,重视长期趋势下的发展作用,分析恶劣环境下的增长情况。依据城市环境保护的优化建设水平,对工作意识薄弱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升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的综合技术操作。如果没有做好必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就需要进行必要的革新,明确生态环保理念思路,实施强制模式的操作,及时调整表面的可行性操作方案,对可能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处理,分析其中的冲突问题。1.2水资源管理工程利用不足。面对工程操作的不规范,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工程项目规范管理标准。如果不完善,工程项目实施不足,后续的工作进展不到位,就容易受到阻碍。从长远角度发展需求进行分析,重视其中存在的威胁和阻碍。依据工作经验和工作标准模式,及时处理水资源工程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分析各类重点表现。分析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整体保护利用,对没有进行勘查、调研的工程进行设计分析,准确的判断施工重点和要素。依据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模式和水资源利用方式,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偏差问题,分析潜在的隐患。这些隐患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妥善的解决,需要水资源工程进行必要的建设,重视功能、类别的区分,调配工作开展的模式,对后续的工作开展造成阻碍。在建设综合化环保操作上,无法得到满意的标准。1.3水资源修复不足。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水资源利用操作过程中,如果没有建立完善的预期设计标准,区域工作调配上,无法得到合理的规划,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问题,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水资源修复过程中,存在修复不及时,处理不到位的情况。根据生态环境水资源的保护利用过程,重视水资源的净化,明确实际持续巩固的操作标准,分析可能存在的创新力度水平较低的问题,加强工作的合理调配。依据协调操作模式,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隐患,重视生产、生活涌水。依据水资源的修补工作,及时调整产业区域。对工业污染力度进行逐步提升,明确水资源修复工程,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修补。但面对强烈的污染仍然无法满足对水资源的保护,需要实施更加高效的技术,提升水资源的修补工作。

篇6

现如今,生态文明建设早已深入人心,而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生态环境也早已成为我国国民的共识。同时保护森林资源不仅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其重要作用,还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并维护其生态稳定性。因而实施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对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极为重要。然而,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了许多问题,影响到林业发展。因此,针对当前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现状,给予改进措施,以维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

1、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现状及问题

森林资源管理现状:我国制定《森林法》作为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鼓励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限制过度砍伐森林的行为、提倡对森利资源节约使用等,其别指出了造纸行业等对于木材的消耗率较严重行业,需根据企业盈利和产量,根据既定比例将经济收益中的部分资金取出,将其应用于植被的保护与再造工程。此外,我国国务院出台白皮书文件,指出人们需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森林砍伐标准,限制对森林资源的采伐量。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我国当前森林资源保护的现状而言,我国森林资源再生速度及木材质量,同我国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森林资源破坏程度日益加深、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减少,是我国目前的森林资源管理中的主要矛盾。由于最近几年来,我国随意毁林、违规采伐等现象频繁发生,屡禁不止,导致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受到很大压力与阻力,其问题集中体现于:随意征用森林用地、超额采伐森林,对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造成了严重阻碍。据我国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20万hm2林业用地变成非林业用地,导致我国森林资源的质量不断下降。森林资源的质量与其功能发挥息息相关。而森林质量的下降,势必会影响其发挥功能。此外,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管理基础薄弱、森林资源保护手段落后、森林管理部门执法不严等问题。同时,由于某些森林资源管理人员不能适应新型管理要求,往往将森林资源管理流于形式化。

2、我国森林资源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且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多样复杂,包括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甚至有热带雨林植物。就森林面积而言,我国森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七,天然森林面积高达11000万hm 2 ,占我国森林面积70%左右,且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首位,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森林资源在总量、分布和质量上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我国森林资源的总量较低。总量不足是我国森林资源的突出特点,其主要体现于森林资源的分布均衡度较低,且文林覆盖率也比较低,人均占有量更少。上述问题均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其次,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影响到我国森林资源发挥其整体功能。而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主要是受我国自然条件所限,加上我国经济发展失衡及历史原因,加剧了我国森林资源的不均衡分布。我国主要的森林资源分布着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其面积占据我国30%,而蓄积储备占据50%。此外,我国南方也有集体林区分布,而西部地区的森林资源则极为缺少,且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某些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低至1%以下。从森林资源分布的角度上看,我国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建设无法获得大幅度发展,且自然灾害频发的关键,就是因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均衡度较低,且森林的结构也不合理。最后,我国森林资源的质量较低。在我国的森林资源中,碳林和防护林比例较低,而特用林比例一向维持在偏低的状态。同时我国的环境保护理念相对薄弱的地区存在极为严重的砍伐幼林现象,对我国后备的森林资源形成严重威胁。此外,我国由于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不足,导致其原始林转变为次生林的问题尚未自根本上解决。伴随人们对森林砍伐量的提高,残次林数量随之不断增加,从而致使我国森林资源储积量偏低。而我国经济林的质量和培养速度也相对不足,使得用材林不能满足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速度,优良品种及著名品种数量偏少,可用的用材林主要分部在偏远山区或者是高山峡谷,其地形通常比较恶劣。因而,我国必须加深未来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避免可用的森林资源进一步减少。

3、我国森利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改善策略

3.1发展我国林业工程建设项目

我国当前的森林资源保护的形势比较严峻,因此必须集中精力投入林业工程建设中。如根据高标准,在平原地区建立农田林业绿化网工程,提升我国农田防御保护功能,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同时,加大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力度,在最大限度上遏制其水土流失的现象,在主要林区,需增加天然林保护管理力度,增加对集体林管理,具体可采用公益造林、封山育林等方法提高我国森林资源再造效率。

3.2提供宣传教育力度,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篇7

农业废弃物和农业生活垃圾是农村垃圾的两个主要来源。农业生活垃圾处理的方法很多,譬如可以设立垃圾投放的固定点,对垃圾定时定位投放,并定时回收和处理。而作为农业废弃物大户的秸秆,处理相对繁琐。在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因而农业丰收连年,农作物秸秆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多,尤其近年来秸秆焚烧、随意抛弃的现象日益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加快推进秸秆的综合利用,对缓解资源约束、稳定农业的生态平衡、减轻农业环境的压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秸秆产量及其综合利用的现状

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秸秆理论资源量在2010年达84亿t,可收集的资源量约7亿t。秸秆的品种以小麦、水稻、玉米等为主。其中,麦秸约达1.54亿t,稻草约达210亿t,玉米秸秆约达2.7亿t,棉秆约达2600万t,薯类秸秆达2300万t,豆类秸秆约达2800万t。秸秆是一种优质的生物质能,可以部分替代、节约化石能源,有利于减少CO2的排放,改善目前的能源结构,有效缓解全球的气候变化。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要达到80%以上。依照中央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发展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生态农业,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为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机遇时,也带来了新挑战。

2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秸秆是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一种物质,对人类的生产发展既有利也有害;它既可以成为对生产发展起积极作用的次生资源,也可以成为对人类社会有害的废物与垃圾。所以,秸秆还田、秸秆的综合利用以及农田的保护性工作,既是技术问题,也是关系农业今后能否持久发展、粮食能否稳产高产、构建和谐农业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有效保持农业生态平衡、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再生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如果对作物秸秆处置不当或者置之不理,那么将会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产生恶劣的影响,它会占据大量的土地面积,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3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需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篇8

1、组合必要性分析

众所周知,华北煤层积水盆地矿井水文地质特征显示立体注水结构,由液压连接的多层含水层组成连同各种内部或外部边界,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盆地的煤炭储量受到水的威胁。例如在凤峰,邢台,焦作,淄博,淮北,淮南煤炭,矿区预计煤炭储量受到水危害的威胁分别高达52%,71%,40%,60%,48%和90%,这很明显是因水灾害造成的矿井现象严重。(2)煤层下水爆发事故,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一些统计数据显示那里从1927年到1985年,共有17次水爆发生超过1立方米每秒的流量。(3)盆地煤矿区供水需求越来越难满足,原因不仅是因为干旱和半干旱的天气条件,还有大量的排水煤矿深度落后和非法开采水资源。像中国西部大片地区因地下水位下降导致荒漠化等其他很多生态问题。

这三个问题是相互矛盾的。为了解决问题确保安全采矿,满足水资源需求,减缓步伐生态环境恶化,有必要研究排水,供水和生态环境保护[1]。

2、研究的最新状态和问题

一些家虽然对排水与供水相结合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他们的观念很简单,在研究中还有一些关于组合的理论与模式优缺点。中国的研究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利用矿井水。一个世纪以前,矿井开始被用作供水矿山,但当时的利用规模和效率相当有限。第二阶段是一个综合的阶段:利用矿井水来防止水灾害。

3、三位一体系统

三位一体系统结合了排水,供水和生态环境质量保护。三位一体系统的整合与协调根据组合区分。该系统的整合意味着利用矿井和水泵下的排水水到地面上作为供水不同目的而不伤害生态环境质量。煤矿不仅是排水场,而且是供水来源。

系统的协调意味着为不同的供水渠建设一些供水来源,要确保地下水补给和生态环境质量。它提前拦截向地下充水的地下水,这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地下水,达到降低目标矿井中的地下水位,也有效降低了排水和水的成本治疗,改变了传统的被动防范模式将地下水危害控制变为主动拦截。

为了三位一体系统的综合性,矿山和土地下的地表抽水井主要渗透到直接薄层岩溶含水层中采煤层,而对于系统的协调,浅层地表井主要为无渗透到非常厚的岩溶含水层。 因此,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为系统涉及由不同内部边界液压连接的多层含水层。设立立体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是解决系统管理问题的先决条件[2]。

三位一体制度的管理不仅考虑到降低地下水的排水系统和安全操作,也注意到供水子系统的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质量变化子系统。 它们在整个组合系统中扮演着相同重要的角色。 它控制每个含水层的地下水头,以满足某些水头的安全并保证矿井和附近的一定数量的供水地区,但不得超过地下水的最低水位,这可能导致降低生态环境质量。

4、以矿井为例研究

基于这些问题,应考虑以下约束条件:

(1)含水层中地下水压力的安全采矿约束。共有三个典型行业的煤矿,即汉王矿,燕马庄矿,九里山矿。这些矿山的采矿水平升高是不同的,因为在中国科学定为汉王矿矿开采二级,燕山庄二矿开采二级,九里山矿为第一矿区。根据采矿经验,安全采矿状态下的地下水水位压力高度被认为是大约100-130米。因此,在三个管理步骤中,地下水位下降至少在三个矿井的含水层必须相当于安全的下降值防止矿井下的地下水危害,并保证其安全运行。(2)地质生态环境质量约束。为了防止地下水泄漏从上部多孔含水层进入底部,然后进一步向下渗透污染了薄层石灰石含水层在,地下水的位置底部多孔含水层的头部必须保持一定的高度,即地下水的下降它不允许超过最大值。(3)含水层浅层地表井的地下水头约束。浅地表井应渗透含水层,以避免地质环境危害,如岩溶崩塌和深层岩溶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位下降在含水层中,浅层地表水井不允许超过临界值。(4)含水层地下水源的工业供水约束。行业北部计划的火电厂所需的工业用水供应根据行业系统的综合设计,设计为1.5 m3 / s。为了满足水的需求,地下水源的工业用水量每个管理时间段的含水层必须至少等于1.5 m3 / s。(5)可用于抽象的地下水资源的最大限制。为了长期维持该地区地下水系统的平衡,避免任何因地下水头不断下降而造成有害结果。地下水的使用中不允许超过可用的地下水资源量。

这种情况不仅考虑了有效的保证优势矿井下人工浮游井和安全稳定的供水优势,也注重安全保障率低的矿山下的救援井下供水和大面积钻井。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含水层的浅层地表井不但可以按计划为火力发电厂提供供水,也可以发挥对底层含水层进行脱水的重要作用,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矿山。如果矿山下的排水系统运行正常,这种情况就可以完全提供矿井下人工浮游井的有效脱水功能,使三位一体系统正常运行。但是,如果排水系统由于意外事故必须突然停止,这种情况仍然可以充分利用陆面抽水井和浅层地表井,并提高其排水率,以弥补三位一体制供水暂时不足,造成经济损失减少[3]。

5、结论

(1)排水,供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最佳组合研究在生态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解决供水不平衡与发展的各地供水来源和保护弱生态环境。(2)组合研究不仅涉及技术管理,也受到经济效益,社会,生态,环境质量的约束。(3)组合模式首次打破长期以来现有的封闭情况,政府部门在其下排水,供水生态环境保护从地质调查阶段到管理评估工作。经济上可以省去重复的地质调查和特别评估工作,节省了大量资金;在技术上,使用一个模型以弥补干扰并相互影响的地下水渗流场,保证计算精度高的预测、管理和评估工作。

篇9

保护是目的,利用是手段。不利用或利用过度,保护都将无从谈起。一方面,为保护而保护,是一种消极保护。如果只讲保护,不求发展,将当地百姓的生存、发展置之不顾,甚至把它推到保护的对立面,那么保护就成了一句空话;另一方面,盲目求发展,是对消极保护的一种惩罚。如果只求发展,不讲保护,不尊重当地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和企盼,就会使“石头经济”、“黄沙经济”等泛滥成灾,保护最终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实施前,西湖景区内违法建筑屡禁不止,“脏乱差”现象比比皆是,环湖周边工厂众多,景区规划不尽合理,湖水污染极其严重,水质一度沦为“劣Ⅴ类”,西湖景观面貌频遭蹂躏,生态环境处于失衡边缘。为此,杭州市委、市政府反复强调:“自然的绿色是人类生存的条件,秀美的山水是西湖生命的源泉”;“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在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坚持社会和经济效益无条件地服从于生态和环境效益”;同时提出“‘淡妆建筑设施、浓抹花草树木’要求,强调要尽最大可能降低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尽最大可能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在西湖综合保护过程中,杭州市践行“积极保护”理念,强调以保护为目的,以利用为手段,通过适度利用实现真正的保护,在保护与发展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实现了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实现了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二、西湖环境保护的主要举措

水环境保护治理工程。迈入新世纪,杭州市委、市政府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标本兼治、逐步到位”方针,通过疏浚底泥、截污纳管、溪流整治、生物防治、引配水“五管齐下”,大力推进西湖水环境治理工程,将西湖水环境保护建设推向了历史新高。2003年,投资6000多万元完成的西湖引水工程,从钱塘江引水注入西湖,使西湖日引水量达40万方,年引水量达1.2亿立方米,实现了西湖水“一月一换”,西湖水质达到Ⅲ类水体标准,平均水深由疏浚前的1.65米增加到2.5米,透明度从以前的50厘米提高到73厘米;采取底泥疏浚、截污纳管、生物治理、溪流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综合性治理措施,恢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使西湖形成了清水草型湖泊、清水池塘、浅水沼泽、溪流等生态系统,极大地增强了水体自净能力。例如,“西湖西进”新拓水域、恢复旧貌,使西湖经历了一次超越性的历史复原;“五水共导”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力改水体弱者态势,真正实现了杭州与西湖“城水合璧”;长桥溪生态公园、小南湖等局部建设,成为西湖水域治理与美化工程的特写项目。

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这项工程搬迁大批污染企业,拆除违法及有碍观瞻建筑58.5万平方米,外迁单位265家、住户2791户,减少景区人口7021人,使景区建筑和人口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疏散;综合整治景区内农居点、民用房及单位建筑物立面和道路沿线,全面实行截污纳管。通过西湖环境综合整治,彻底改变了西湖环境污染严重状况,显著提升了西湖综合环境质量,大大提高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品质。例如,在杨公堤景区建设中,整治农居点和单位建筑物3万多平方米;在新湖滨景区建设中,对景区内和延安路东侧自解放路口至凤起路口所有建筑物立面进行了整治;在梅家坞茶文化村建设中,对154户农户和6个单位的建筑物立面进行了整治。

环湖交通改善工程。这项工程,主要是建设西湖核心景区交通“二环线”,将大量车辆挡在了西湖核心景区之外,并在黄龙体育中心设立旅游集散换乘中心,实施旅游“黄金周”本地车辆进入西湖景区实行“单双号”通行等一系列交通管理措施,在减少和控制西湖景区交通流量、改善西湖景区大气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极倡导绿色交通理念和环保出行方式,率先在西湖景区推出公共自行车免费服务系统,提高自行车这一“零排放”交通工具的使用率,使机动车尾气污染源得以有效控制,明显改善了西湖景区交通状况和大气质量,为打造“绿色杭州”、“生态城市”奠定了基础。

生物综合治理工程。这项工程采用湖西一带原有生长植物,并引进亚洲苦草等新品种水草,吸附河床底的淤泥,吸收湖水中有害重金属,消耗水体中二氧化碳和氮,抑制了藻类繁殖,净化了西湖水质;结合产业结构和业态调整,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使水体生态环境得以改善;老湖区采用直立式挡墙,硬质护底,以两岸绿色景观点缀;新湖区以自然为主,采用生态材料如自然护坡、抛石、堆石处理,局部段采用松木桩,且护坡上种植本地草种、树木等。湖区分为浅水区及深水区,游人不可接近的地方,仅限船只通过,这为鸟类创造了自由休憩空间和良好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例如,在杨公堤景区新挖水系,养植水生植物,栽种70余种、约100多万株水草;茅家埠片区水域通过拓宽河道水体,原貌得以恢复。

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这项工程按照“淡妆建筑、浓抹花草”原则,新增绿地100余公顷,建成部分生态湿地,种植水生植物60多个品种;景区、道路两侧电力电信杆线“上改下”,配置以高档优雅的灯饰,进一步美化了景区环境。例如,通过拆违还绿、拆迁还绿和绿化配置,杨公堤景区新增绿地80余万平方米;通过还路于绿、还房于绿,新湖滨公园绿化面积4.14万平方米;梅家坞茶文化村拆违还绿2070平方米。

三、西湖生态保护的成效

通过引水治水、截污纳管、底泥疏浚、绿化美化、拆迁搬迁等有力举措,西湖周边地区人口和建筑密度大幅下降,环境污染大量减少,“脏乱差”现象基本消除,西湖水质显著提升,植被状况明显好转,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使“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空间形态得以保护,“真山真水园中城”的杭州城市特色得以凸显,实现了人与自然,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夯实了西湖申报“世遗”和杭州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如今泛舟湖间,清澈湖水拍叩杨柳岸,水乡风情洗尽尘世烦恼,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亲密无间。

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实施后,虽然在湖西地区增加了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但由于坚持了“积极保护”理念,实现了保护与开发并举、保护与利用共赢,修复了西湖生态,保护了自然景观,真正实现了西湖的可持续发展,使西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赞誉。风景名胜区专家顾问王秉洛认为: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由园林建设提升到生态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国际古遗址理事会协调员尤嘎・尤基莱特在考察新西湖后说:“我一生都与自然打交道。以前我认为杭州西湖申报世界遗产可能不符合申报标准中‘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这一款项。现在我完全打消了疑虑,这里的人类、昆虫、自然等已完全融合,西湖正是人与自然的完美杰作”。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考察西湖景区后,对西湖水质的变化、西湖生态的恢复赞不绝口,特题字“绿色西湖,生态家园”盛赞西湖生态保护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将杭州定位为发展生态郊游的好地方、天然抗击病患的好场所、人民安居乐业的好城市。

四、建设西湖生态文明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公众生态意识。自觉的生态意识是推动西湖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我们要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途径,大力倡导“积极保护”生态理念,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法规。以此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培养生态文明观念,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环保消费,进而彻底转变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传统价值观,大幅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使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价值观深入人心,将公众生态环保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制定行动计划,出台生态保护政策。打造“生态城市”是杭州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西湖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城市”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联合国于1993年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专门审议《21世纪议程》在全球的执行情况。为顺应世界时代潮流,切实保护西湖生态,我们要结合世界环境保护公约的实施,将西湖环保确定为优先发展区域,抓紧制定西湖环保政策与行动计划,明确相关领域、行业的生态化发展战略、步骤及目标,制定并实施系列鼓励政策,为加快杭州“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加速西湖生态化进程提供政策保障。

(三)加强生态立法,健全环境法制体系。社会法制是保证西湖生态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生态法制教育的根本宗旨是,让人们了解自然环境保护的各种法规与条例,使之自觉遵循自然生态法则。为此,我们要加强市民的生态法制教育,拓展环境法学的研究视野,根据杭州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现状,制订实施西湖环境保护的地方性纲要、法规,建立健全符合西湖生态发展规律的法规综合体系,使西湖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真正实现法律化、制度化。

篇10

1 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1.1 生态破坏造成的原因

人类无节制的破坏自然环境导致了我们生存环境的破坏。我们为了经济的发展,为了得到更高的效益,短期内的利益最大化,严重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大量砍伐森林,污水不经处理任意排放江河湖海,工业气体不经净化随意排放至大气中等现象,对我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我们生活的质量严重下降,森林覆盖面积越来越少,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增加,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加剧,地下饮用水资源减少,物种时时刻刻不断减少等。人类总感觉是强大的,可以支配一切,可以控制自然,可是在支配控制一切的同时,无节制的索取,开采,无节制的破坏,这种观点,使得人类向大自然任意索取,任意排放污染物,任性破坏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导致了大自然严重的破坏。

1.2 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保护是我们必须保护自然的方法,同时也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是人类生存必须遵循的。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对保护大自然必不可少的。付出就有回报的,有时候是正回报,有时候是负回报。为了正回报,人类是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珍爱大自然的动物,植物,花草,树木等等,合理利用资源,不要过度开采,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治理污染。要努力使我们的生存环境,自然生态不是破坏,而是保护,合理的利用,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2 环境的突出问题与解决方法

2.1 饮用水方面的防治与治理

在饮用水方面首先人类要合理的开采和合理的保护饮用水水源,不要浪费用水,要节约用水,加大人力物力、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不要让不法分子过度用水,破坏用水,排放废水,破坏饮水的质量,在农村由于农民意识相对薄弱,农民对农村饮水破坏,导致的安全与健康问题:如农药,厕所家禽,医疗垃圾等导致了农用,家用,医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2 大气污染的防治与治理

对大气污染的防治要降低商业用煤的粉尘气体污染。如平房烧煤炭,锅炉用煤,工厂用煤,一定要采取各种方法降低煤炭的使用。要加强煤电工厂对大气污染的合理的治理。要在各大中城市及其周边严格控制和取缔大型的工厂。要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如核能,水能,风能等新型能源。让人类用上自然的放心的,不破坏自然的能源。

2.3 城l环境的防治与治理

我们要加强加大城乡环保方面基础建设,提高城乡污水处理,减少家庭废水,工厂废水,对环境的破坏。加强城市,农村,工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的垃圾不要无节制的去破坏农村,农村的垃圾也不要肆意的破坏水土,合理治理,合理保护,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人人有责。

2.4 加强人与自然的生态保护

要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相结合,治理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要大力保护天然原始植被,坚持因地制宜,重视自然的恢复与修复,不断完善天然林的保护。要加强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建设与管理,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做好原始树林、原始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现阶段我们对环境的保护主要是后期的治理。没有前期的预防。在实践当中,人们通常是注意的对环境的后期治理,没有重视前期的可持续发展,结果往往不能从源头上减少对大自然,生态坏境的保护,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会变本加厉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结果没有考虑到如何减少资源对水土对空气的污染。环境的保护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长期的从头到尾的保护。我们现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是最后治理。实际上根本没有控制和防范前期的污染保护,在生产当中也没有考虑到如何降低,减少污染的方式方法。结果在后期的治理当中加大治理的难度,无形当中提高了治理成本高,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2.5 环境规划对社会的发展

环境规划就是具体到人员到部门,环境规划落实不到位,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当中是时常出现。污染了无人治理,无法可依,无人管理,不法分子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所以我们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可以把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环境管理有序的联系在一起,综合执法,综合治理。有人可管,有法可依是防治与减少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的也是最经济的根本性措施。可是现如今,环境规划往往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先染污后治理,没有形成先期的保护。没有形成环境污染的集中防治,增加了集中治理的难度,加大了环境治理的成本。

3 保护环境主要措施

3.1 全面推行环境保护责任制

现如今许多方面好多工作都有目标责任制,所以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要明确目标责任制。明确环境领导与环保部门,环保人员的工作目标和责任,可与落实情况与主要领导主要部门主要人员签订责任状。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真正得到落实。不到位的要依法处理。环保部门要定期检查和通报目标落实情况,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合理落实。

3.2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环境的治理是一方面,关键是要做到环境的保护,这就是提高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工作,通过报纸,宣传页,媒体,网络等一系列的方式方法,利用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大家对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和公益性实践活动,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让人们知法懂法,用法律的手段保护环境。

3.3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是环境保护的很好手段,对于没有违法的要宣传教育,对于初步违法的要给予警告,对于严重违法的,就要追究法律责任。国家要大力提高对这些执法部门,执法人员的权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放过每个破坏环境,触及到法律的不法分子,不法企业。

4 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是息息相关的。只有环境保护好了,社会才能很好的发展,只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才能造福子孙后代。加速社会发展进程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社会与自然环境是时时相关,密切联系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很好的,健康的,安全的生活自然环境,更不会有人类美好的生活。人类只有与自然和平相处,才能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人类热爱自然,从自然中不断索取的同时就要去认真保护,爱护自然。虽然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是必不可免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合理的开采,合理的保护,大自然和人类是能很好的相处。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对自我对下一代,对子子孙孙的一种责任,只有我们保护好了环境,才能很好的去做其他的事情,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都是我们全心全意去爱护保护,合理的索取才能得到的。

篇11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一、“美丽中国”的重大内涵

十报告提出:“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1]这给了中国民众无限遐想,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美好目标。通过建设资源环境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达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战略目标。

“美丽中国”就是绿色中国。当前我们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极大地束缚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得不到保障,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为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还子孙后代一片绿水青山,我们必须把绿色中国作为“美丽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绿色中国是中国人民对生态社会的需要,是人民追求良好生活环境、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

“美丽中国”是实现新时代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国人民伟大复兴,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是把中国建设成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生态环境优越的社会主义强国。只有实现了“美丽中国”,我们才能更好的实现中国梦。“美丽中国”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绿色、生态的社会,展示了中国人民对新时代生活环境的渴望。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战胜困难,为共同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美丽中国”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劫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增强我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决心,使人民生活在和谐、安定的社会主义国家。当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完成时,环境因素不再威胁到人民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才能成为“美丽中国”。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之路,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我国的环境状况和困难

三十年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重心,从而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得到提高,用三十年的时间取得了西方国家二百年所取得的成就,但这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样的发展是不均衡的,环境因素成为制约我国进一步的发展瓶颈。只有认清当前我国严峻的环境状况,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环境问题。

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气,导致中国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等发达地区,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常态天气状况。北京地区的PM2.5一度达到1000。[2]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重要的河流如黄河、长江、珠江、淮河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大城市淡水资源缺乏,不得不从周边地区调水,我国实行的众多调水工程很好的体现了这点。我国海洋污染也很严重,渤海、辽东湾等重要海湾水质极差。中国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重金属污染区不断增加,土壤污染逐渐严重,由城市延伸到农村,形成错综复杂的环境污染形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0.36%,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上森林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使得我国森林保护十分苦难。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0万平方公里,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亿元以上。[3]

我国目前面临的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源消耗量大、利用率低。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往往只是把能源、资源当作经济发展的手段,未能充分重视资源本身的问题,导致了能源消耗量大、利用率低的特点。我国的关于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还不甚完善,人们对于环境资源的意识还不是很高,这样就使得资源浪费严重。石油、铁矿石需求量大,不得不依靠外来进口。高耗能企业还大量存在,经济转型还未完成。第二,人民生态环保意识薄弱,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足。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环境却给人民带来了严峻考验。人民环保意识还相对薄弱,对于环境问题漠不关心。我国环境产权制度不明晰,环境税还未征收,环境利益主体不明,监督监管机制不明确,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严重不足。此外,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中环境指标缺乏,地方政府未能改变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发展观,造成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第三,国土开发格局不合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较快,我国有限的国土空间面临着严重的考验。在城市建设中,由于规划不合理,绿色空间占地面积较少。农村建设中,农田占有量较大,闲置用地利用率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极度不平衡。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等恶劣环境灾害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造成目前中国环境千疮百孔的局面,面临的环境状况十分严重。

三、“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举措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环境问题的发生,必将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因此,解决环境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点,它要求一系列切实可靠的举措。

(一)加快企业升级转型,淘汰落后产能。高耗能的企业负有环境污染不可推卸的责任。现代企业应该放弃走重工业现代化道路,而转向知识经济、技术经济。企业应加强自身环境意识,做到不污染、不破坏。现代企业应意识到不仅要创造经济效益,还要实现社会环境效益。国家应引导落后企业升级转型,鼓励创新,加强监督管理机制,明确环境主体责任,完善环境奖惩制度。

(二)加强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大力推进森林、湖泊、荒漠化的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各地区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恶劣天气、地震、泥石流等预警能力。建设生态资源保护区,推进系统管理和规范管理。

(三)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政府环境职能。法律制度是环境防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明确环境法律主体责任,将环境治理落实到具体。我们要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创建并加强公众参与制度。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旨在消除污染,主持正义。地方政府应转变经济发展观,不再一味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改善干部考核制度,将环境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优化发展理念,提高政府环境治理责任。

(四)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重视环境科学学科的发展,每年有关环境科学的科研经费都要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上采取因地制宜等多种模式,走出一条环境污染少、科技效益高的再利用资源化道路。

(五)完善城乡规划能力,合理规划国土资源。优化国土空间开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构建合理的城乡规划格局和生态保护格局。不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重视社会环境利益的实现。

“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所向往的新生活,我们要团结一心,为建设生态文明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注释:

篇12

2山区公路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由于山区公路工程项目路线长、面积广,在施工和营运期间会对周边的社会环境、空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水土流失、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等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工程的前期目标之一是处理好公路工程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通过对技术指标及路线方案上进行科学性的取舍,以尽可能地弥补公路工程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为最大程度地完善及提升公路整体环境质量,公路在设计阶段时应考虑当地环境,以“综合治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设计的主要原则,从而实现合理性、科学性的开发和利用环境[2]。“以防为主”作为最有效的环境保护举措,其重点体现于公路设计对于当地环境重点地区及各种环境保护项目,如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的退让。若出现局部环境受工程项目影响较大的情况,应对环保举措及工程方案进行多个方案的对比工作,如此才可实现山区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使山区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达到协调统一的发展。

3公路建设

3.1路线设计

在进行道路布线工作时,应充分应用旧有道路的路线类型,对于没有达到线型要求的旧有路段采取重新展线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因在施工中大填大挖而对周围的草原及生态环境造成破坏[3]。以“减少工程造价、降低路基高度、保护生态环境”等作为原则,路线应根据旧有道路布设段落,路基填高应根据旧有道路路基处治方案、拟定路面结构层厚度、道路使用情况来制定,而对于桥涵路基高度控制则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度的调整。

3.2取土坑及弃土坑设计

公路工程的路基填土施工中,主要采取集中取土的方式,具体根据环境保护标准,对取土的深度及范围进行确认。由于在进行取土施工操作的同时需要进行弃土,为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节省用地,在进行路基弃土工作时,应严格执行在指定弃土坑堆放的准则,不可随意倾倒土坑,且在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平整工作,以利于植被恢复。该项目全线设有取土坑及弃土坑各一处,以最少程度占用土地为目的,取土坑及弃土坑处于该路线K0+000右侧600m上游河床400m范围,在进行合同段清表时,弃方工程量不将腐殖土方计入在内,可将其堆放于路基两侧,并在路基施工结束之后撒在边坡上,起到提升植被恢复效率,保护环境的作用[4]。

3.3料场位置

按照实地勘察,对以下两处料场位置进行合理设定可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a)混凝土预制场1处混凝土预制场设于起点木垒河河床内上游500m处,距离上路桩号600m,其平均运距为4.4km,上路桩号为K0+000,由于该地地势较为平坦,且距离草场较远,而与水料场及砂石料场则较近,因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少;b)沥青混凝土拌合场1处沥青混凝土拌合站设于S303线K387+000右方河滩内,其平均运距为17.9千里,上路桩号为K0+000,由于该地地势较为平坦,距离料面层场较近,且远离草场,因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少。

3.4施工期间注意事项

工程施工期间除以上措施可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外,还需注意以下五点:a)由于本项目位于旅游区内,路线贯穿林地、草原及山岭等自然区域,在进行施工时,区域车辆通行可采取施工与通车同时进行的方式;b)施工时,必须到指定料场进行取料,严禁出现就近挖坑取料的现象;c)为避免具备防尘功能与保持水土功能的原生地表遭到破坏,施工车辆必须在指定路线行驶,不可任意穿越自然区域;d)在施工期间,应保证相关路段沟渠及河流流通顺畅,避免农业灌溉受到影响,预防洪水等灾害的发生,做到节约用水,严禁将垃圾及各类污染物质投入河流当中;e)施工期间,对于经过居民住宅区的路段应做好防尘工作,以降低施工期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在该路段设置相关标志,保证行车的安全性。

篇13

2、问题的提出

在意识到改善环境问题的若干措施中,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加强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因为对植树造林能够有效地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形成温室效应,也避免了硫等化合物在大气中形成酸雨沉降腐蚀和破坏地表生态环境,还能够为多水地区缓解洪水灾害,为缺水地区加固地表结构防止沙化,所以说,植树造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加强植树造林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人人都要保护环境才能够避免污染进一步给人类带来困扰,使林业经营以最小的成本提高最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环境污染带来的酸雨

酸雨的形成主要就是因为现代化的工业比如说像化工厂之类的污染性物质,还有通过大量交通设施排放的尾气等危害物质升到高空中,和雨雪等接触而形成的一种腐蚀性物质。降落的酸雨大量的腐蚀金属材料,也会造成土壤、水流等酸化的后果,并且对植物有很大的危害。

3.2环境污染带来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主要就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造成的,导致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气温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且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仅在美国之下位居第二,虽然说大量的工业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这也反过来证明了我国的发展是以危害环境为代价的,这种危害性的发展模式是必不可取的。

3.3环境污染带来的土地沙漠化

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少,与此同时,由于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治理环境的重要性,进行大规模的、无节制的开采土地,造成土地沙漠化的现象更加严重。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平均每天在我国的国土范围内就有500多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化,如果长此以往下去,我国实际可用的耕地数量更会大大的降低,这样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无法想象的损失。

4、植树造林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植树造林工作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在有效地开展,它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调节大气中碳的含量

众所周知,树木在有光照的情况下会产生光合作用,树木的光合作用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温室效应的危害。另外,工业生产过程中燃料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要从根本上解决二氧化碳带来的危害,就应该种植更多的树木,我国现有的林业种植面积远不能满足环境治理的需求,仍然要进一步加大种植面积,这也将是一个长期的种植过程。同时,大规模的推广植树造林还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一些原材料。首先,木材可以代替一些工业燃料,有效地降低了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其次,利用木材制作一些工具,既可以减少金属材料的应用,还能够控制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4.2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现在,我国针对沙地的治理方法是采用人工灌木固沙林,通过灌木更好的固定土壤。而林业相对于灌木对土壤的固定能力更强,而树木的落叶又可以滋润土地,为土地提供营养,而且形成的这种地面结构,可以有效地对水分进行吸收和排放,减少洪水带来的危害。因此,从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看,大规模的推广植树造林对于改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4.3改善大气中酸性物质的含量

酸雨对于环境的危害非常大,它主要是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酸雨不仅会腐蚀一些金属材质,还会对树木造成危害,严重的可以导致树木的死亡。有关部门对于各种树木的净化作用曾做过专门的研究,发现不同树种对于酸雨的净化作用是不同的,比如说:杉树类树种对于酸雨的抗击能力比较差,而一些山茶树对于酸雨的抗击能力却非常强。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可以在酸雨频发的地方多种植一些山茶树,这样既能够抵抗酸雨带来的危害,还能够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酸雨的发生。

4.4树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尘埃

由于树木枝繁叶茂,能够有效地减小风速,这样大气中的大颗粒的灰尘就会落到地上。同时,植物的叶表面比较粗燥,而且多生有茸毛,有的还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这些都能吸附、滞留空气中的一部分粉尘,从而使大气得到净化,比如:草地吸附粉尘的能力比的地面大七十倍,而森林吸附能力比地面强七十五倍。目前,可以有效吸附空气中灰尘的树木有桦木、银白杨以及法国梧桐等等,相关部门可以在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大量种植一些吸附灰尘能力较强的树木。通过树木吸附灰尘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净化我们的环境,这也是大规模推广植树造林的因素之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