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8: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篇1

转型,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和效益提高转变,要在完善提升原有景区景点和传统旅游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康体等特色旅游,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发展新产品、新线路、新业态、新趋势,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升级,就是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品档次,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培育旅游精品品牌,增加旅游产业科技含量,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通过观念创新、思维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濮阳旅游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有机结合,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路径、选择和趋势。

一、濮阳的旅游产业

濮阳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是一个因油气资源开发而成立、兴起、并发展成长起来的城市,是一个依靠油气化工产业支持的资源型城市,是新兴的石油化工基地(中原油田所在地)。濮阳市拥有“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1987年在濮阳县西水泊出土了距今6400年的珍贵文物蚌塑龙形图案,在国内外考古界引起剧烈轰动,被称为“中华第一龙“,故此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濮阳为“龙乡“。

濮阳地处中原,历史悠久,留下了很多名胜古迹,很多典故传说,很多令人赞不绝口的非文化遗产。清晰了解濮阳旅游资源、濮阳的旅客客流量、濮阳的旅游收入及其动态变化趋势是研究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

二、濮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濮阳旅游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和增长提高的同时,一些不足和问题逐步浮出水面,暴露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所在。

(一)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旅游产业俗称为“绿色产业“,因其突出的经济、社会、生态功能而受到各国各地区的一致认可、提倡与推崇,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愿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濮阳旅游的愿景仍停留在政策层面,未能得到彻底的贯彻执行,各个景区景点各自为政、原地踏步、固步自封、服务欠佳的原因是各层级对旅游产业认识不足和发展旅游产业的理念滞后,执行乏力以及扶持力度不够。

(二)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制约旅游产业的发展

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项基础设施的支持、配合和协作。由于经济捉襟见肘、理念传统滞后、行动迟缓不力,造成旅游基础设施未能得到长足的完善。交通拥堵不畅,公共车辆和线路不足,社会整体安全性低,服务收费偏高,服务质量不高,吃、住、行、游、购、娱等软环境有待提高,这些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

(三)旅游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濮阳景区和景点的战略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很多景区和景点没有根据自身特点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即使设计了战略规划,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导致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资源优势利用不足,雷同和重复建设,深度开发欠缺,创意思维不够。旅游产业缺乏创新能力,在旅游产品开发时抄袭、模仿,导致新品不“新“不“独“不“特“。不能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和唤起旅游欲望,未能形成整体吸引力,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四)旅游产业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濮阳旅游局对所有旅游景区和景点统一管理,计划管理味道浓厚,市场参与乏力,不能充分调动各景区员工与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个别景区时常出现无人管理、无人负责、多头管理、多头负责的现象,管理体制混乱,不适应旅游产业转型提升。

(五)缺乏旅游市场分析和旅游产品的整体营销

濮阳旅游产品并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绝不是没有用武之地。充分做好游客心理和变动趋势分析、旅游市场的盈亏现状、旅游产业的动态变化是创造市场、形成特色、打造品牌、标新立异的必备工作。当今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产品观念时代,优秀旅游产品也需要通过合理的包装、科学的定价、强大的营销、多元的渠道走近游客并赢得游客。

(六)区域旅游合作不够,缺乏整体协调机制

首先,濮阳旅游还停留在点状的分布状态,不能形成整体旅游产品线路的开发和融合,不能形成合力,更不能实现与周边地市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其次,社区和居民对旅游的参与支持度不高,景区社区居民对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和功能认识不到位,未能尽好参与者、服务者、合作者和受益者的职责和义务。

(七)旅游人力资源不足,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特别是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人才,不能为濮阳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包括各行各业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企业、组织和个人,他们是旅游的形象大使、是旅游的鲜明标志、是文明的真切展现。

(八)缺乏旅游信息化与生态化的认可,缺乏保护与开发

信息促进了旅游产业的革命,要求旅游管理者和组织者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营销、经营管理过程中融入信息化这个新鲜而强劲的兴奋剂,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完善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血液。濮阳的旅游市场拓展、交通、餐饮、住宿、观光、客服都没有实现应有的电子信息化,个别景区存在过度或无序开发,造成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破坏。景区内卫生不佳,交通、电力、通讯凌乱,收费杂乱无章,存在有收费无服务现象,呈现日益浓烈的商业化氛围,缺乏及时的保护和维护。

三、濮阳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濮阳因油气资源而成为地级市,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化工生产基地。但“偏重型“的经济结构模式运行到一定阶段,就会造成资源不同程度的枯竭、环境不同程度的恶化和生态不同程度的破坏等诸多问题。经济转型成为所有资源型城市的当前或未来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旅游产业有“绿色“的特性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自然成为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资源城市转型的选择之一。在濮阳全面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打造成濮阳新兴产业之一,将这块“蛋糕“做大、做好、做强,使旅游产业成为其转型发展的新抓手和着力点,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有利于整体产业结构调整。濮阳市传统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单一,油气化工是濮阳的主导产业,随着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濮阳市的可持续发展就面临着艰巨挑战。在濮阳城市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市委市政府把旅游服务业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排头兵,给予了高度重视,从政策、制度、设施、人力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扶持,着力培养濮阳经济增长新的生长点和平台。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有助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以及中原经济区的“三化“融合。二是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濮阳作为一坐新兴的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如果能够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加快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增强游客吃、住、行、游、购、娱诸方面的满意度和幸福体验,可以促进城市现代化化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扩展城市生存空间,增加濮阳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的发展与融合,促进经济可续发展。三是有利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所面对的一个不容忽视和逃避的挑战就是下岗失业。旅游产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项目和内容。旅游产业得到充分的生长和发展有助于扩大城市就业渠道,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创造社会和谐氛围。四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在开发油气和开展化工行业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绿色变少了、清水变黑了、空气变臭了、垃圾变多了,旅游产业不仅可以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而且可以通过发展“绿色产业“,保护现有的环境资源,恢复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营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工业旅游城。五是有利于提升整体城市品位。发展“绿色产业“可以提升濮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开放度,提高濮阳市的整体形象,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信息、旅游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濮阳的发展空间,营造更好的发展平台和环境。与此同时,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提升濮阳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推进城乡社会和谐健康快速发展。

四、濮阳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可行性

产业转型升级本质上是旅游产业现代化的体制转换和要素优化过程。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初始条件则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分析濮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初始条件是其可行性的充分展现。

1.旅游资源因素

濮阳自然景观处于劣势,但濮阳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周边区域和城市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和差异优势,同时还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油田工业遗产旅游潜力。据专家考证,濮阳市良级旅游资源共有20多处,开发潜力较大。

2.地区地缘因素

濮阳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地,交通便利,106国道、京九铁路穿过濮阳,濮鹤高速、大广高速、濮范高速相继投入使用,同时开工建设德商高速范县段、南林高速东延两条高速公路,谋划濮阳至东明、濮阳至泰安两条高速公路,推进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濮阳段建设,运筹郑济客运专线(郑州―鹤壁―濮阳―济南)前期的调研和准备工作。如能牢牢把握中原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融合的前沿、省际交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构建濮阳新的区域定位,必能为濮阳旅游产业注入新鲜强劲的血液。

3.产业结构因素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2003年《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课题中把濮阳定位为石油城市,濮阳的化工产业和其他产业伴随油气产业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濮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化发展;濮阳的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随着第一、第二产业的长足发展,濮阳第三产业也拥有了较多发展机遇和较好的平台。

4.时机因素

篇2

一、前言

2011年4月6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中小学生肥胖率、近视率持续上升,肥胖率为5.6%,超重率为12.5%,比2005年分别上升了0.5%、1.6%;近视率为61.5%,比2005年上升了1.1%,大学生体质不如中小学生。这些数据让人触目惊心!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其实不仅仅是江苏省,乃至全国青少年的体质都在下降。2011年5月16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刊登了一则消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披露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十年来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持续减少,目前近八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比五年前增长了三成,不论学习日还是周末,中小学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到8小时。

二、原因

诸上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体育课程教学有效性缺失,方法不当,效果不显著,体力劳动减少及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所致,因为现实中的中小学体育 “缺医少药”、学生活动时间严重不足等诸多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落实。实际上说到底,它的根源就是在于学校教育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现在应试教育的观念依旧强烈,尤其是城市中小学既要追求素质教育,又不放弃应试教育,学生的负担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反而更重了。由此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最终导致体育锻炼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的现象。

三、对策分析

1.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初步成果

原国家教委体卫司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建议,并印发了《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1997年,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下达,拉开了在全国逐步实施体育中考的序幕。《通知》还对体育中考的实施对象、考试办法、考试项目、评分标准等做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是当前全国各地实施体育中考的纲领性文件。

2.高中毕业生升学加试体育的设想

洪柏老师早在1982年就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高考加试体育势在必行”。体育运动是一项终身的长期的运动,学校体育应该坚持不懈的开展下去,学校不能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利益剥夺学生在校锻炼的权利。

试想一下,如果高考要加试体育,那么普通高中的学校校长就得考虑学校的体育资源(师资、场地、器材)等问题了,各位考生与考生家长同时也得考虑体育锻炼与体育成绩了。那么青少年体质健康连续20年下降问题、“缺医少药”问题、学生活动时间严重不足问题等一切现象都迎刃而解。如此进行,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状况,我国的国民身体素质,青少年体质将大大提高。

高考加试体育可以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如果高考中加试体育,将身体素质考核或者一些运动技术作为高考的必须条件,那么通过体育加试,就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去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在体育活动中磨练意志、增强体魄的目的,为完成今后更繁重的学习任务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3.高考实行体育加试的可行性研究

初中升高中体育考试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已实行。高考加试体育在理论界已呼吁多年,既然要围着高考转,那么我们不妨在高考中加入体育加试这一项目。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该校招生加试体育从1993年起已实行近20年了,一套简单易行、较为科学严密的测试措施与方法以及评价体系已基本建立。

①高考体育加试的项目。从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和部分省市初中升高中体育加试的实践和座谈调查结果显示,选用项目不宜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评:球类技能项目、身体机能、运动体能或者身体素质、平时成绩测试。从成绩测量来看这几个项目便于准确度量,从学生的自行锻炼及学校组织的场地设备来看,都没有什么困难。同时,这些项目均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内容,锻炼标准已实施多年,广大教师及学生都很熟悉,比较科学合理,简便易行,评分及测试规则均可直接应用。

②高考体育加试的方式。刚开始可以借鉴中考模式,或以各省考试院派出专家组,以市县为单位,统一时间、要求、场地,或以其他形式,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体育考试。高校招生可采取将体育分记入总分和淘汰相结合的办法,激发学生长期自觉锻炼身体。

四、结论与建议

体育高考要能更好的贯彻课程改革精神,要为提高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水平服务,要有利于推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朝着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方向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04-01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富强和名族的安危。二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指标有所增加,但是在耐力、肺活量、速度、力量等指标中却呈连续下降趋势。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现在的青少年学生普遍近视,少年儿童的肥胖问题也非常严重,青少年在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也很差,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我国基层重视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只有考试科目才会被重视,所以将体育和实验列入高考科目是改善和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的一个好办法,对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必然性。

1 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具体表现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孩子们的营养状况也在不断改善。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我国曾对全国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过五次调研,对全国学生的体质监测进行过两次。调研的数据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营养状况在不断改善,身高等形体发育水平在不断提高,卫生保健水平在不断改善。但是青少年的肺活量、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指标水平在持续下降,近视率仍居高不下,特别需要重视的是青少年中肥胖学生在不断增多,一些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富贵病”也开始在青少年身上出现。

在日常的一些新闻报道中也可以随处发现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表现,比如说在高考体检中,“6日上午,记者从郑州市教育局获悉:参加今年高招体检的全市16485名考生中,身体健康状况完全合格者仅占17.7%,而由于视力问题在合格专业中受到限制的考生占81.3%,另有12名考生因心脏病和肝炎无缘高考,医生建议体学治疗。”再比如说在高一新生军训时,“汕头市的一所重点中学,在新生军训过程中,在刚开始站军姿的十多分钟,1200名学生中就有100多名学生晕倒”。这些类似的情况在新兵训练中也时常发生,青少年如此的身体素质如何来保家卫国呢?

2 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下降,动手解决问题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2.1 家长和学校追求升学率,影响了体育活动的开展

近些年来,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学校为了名誉都在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这样在无形中就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一些学校中,体育课被其他课程占用的现象很常见,甚至在一些中学中,高三就取消了体育课,这样学生一天除了上课就是上自习,根本没有时间锻炼身体。学校敷衍体育课,高三学生周六日正常上课,这是现阶段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家长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学生每天除了吃饭上课外没有其他活动,严重影响了体育活动的开展。

2.2 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使得体育锻炼难以全面进行

近年来媒体报道的体育课意外和学生活动意外使得家长和体育老师都害怕孩子发生意外伤害。在学校的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因害怕学生发生意外就取消了像铅球、跨栏、单双杠等有风险的训练项目,进行的活动仅仅是简单的跑步、做操和自由活动,体育课变成了休闲课,学生的体育锻炼难以全面进行。

2.3 家庭中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使得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能力下降

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中把所有的爱都集中在了孩子身上,把一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帮孩子解决了,忽视了对孩子们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学校在这方面也因高考不考实际动手实验而轻视了实验课,当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得出结论时,教师或者是给学生播放影音文件,或者是仅仅进行演示实验,不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有的学校学生甚至一学期都做不了一次实验。这些现象都使得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能力在不断下降。

3 高考科目中列入体育和实验的必要性

上面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表现和动手解决问题能力差的状况令人堪忧。从现状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动手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和学校重视升学率,仅仅关心高考所考的科目。那么如果把体育和实验按分值比例列入高考科目中,相信这一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在高考科目中列入体育和实验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对于学生体质下降和动手能力差,上级部门很重视,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说一些学校在开展晨跑,还有一些省市在会考中增加了体育科目,但是这些的措施的收效很微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些措施没有与分数挂钩,没有影响到学生的升学率。

2、现在的教育体制,分数是学生的命根,高考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应该把体育和实验科目列入高考,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高考总分。这样学生就会为了自己的前途锻炼身体,提高体育成绩,学校也会为了学生的升学率重视体育教学和实验教学,家长为了孩子能够考上好的大学也会鼓励孩子锻炼身体,动手实验。

结束语

高考长期不考体育和实验操作使得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动手解决问题能力,高考中列入体育和实验有助于引导家长和学校实现了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有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狮。这,就是口才的魅力。一言可以兴邦,片语可以辱国。这就是口才的威力。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也说过:“公开演讲训练是培养自信心的康庄大道,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他的专业知识技能,85%是靠他的口才交际能力。”由此可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多么重要。

二、如何开展课前五分钟活动

1.开展课前演讲、辩论要做好材料的选择

演讲的内容有很多来源,可以是优秀演讲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演讲的材料必须有质量,因为它要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因此,初学者不妨采用“拿来主义”,将他人的与本次主题相吻合的优秀演讲稿“拿来”,与同学分享,这样与人与己都是学习的良机。

2.课前辩论要选好辩题

确定什么样的辩论题,对课前辩论活动影响很大,它决定了辩论内容的范围,还影响着双方辩论能否很好地展开。

从辩论赛的实践经验看,选择辩题,要着重把握两点:第一是辩题的现实意义,即辩题本身是不是学生关注的问题,通过辩论能不获得一种思想启迪;第二是辩题的可辨性。

3.课前演讲要做好同学、师生间的互动

互动教学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过程。研究表明:人们掌握语言主要是通过互动或交流。因此,互动是语文课堂教学最根本、最重要的形式,课堂教学能否为学生提供大量互动的机会就成为掌握语文教学的关键。课堂演讲后的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思、提升学生的思辨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开展课前五分钟活动的益处

1.锻炼了学生胆量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评价: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天真无邪,不会害羞,对老师的课堂提问表现得非常热烈;而到了高中,变得害羞起来、含蓄起来,连课前的师生问好也越来越小声,课堂上的提问更是没有一点气氛,以躲开老师的视线不被叫到为幸,哪怕是自己知道答案也不喜欢表现。难道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吗?我认为,一个人的胆量是逼出来的,当全班每个人都接到必须上台演讲的任务时,他们已无可选择。因此,当他们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完成了第一次演讲后,我给他们以表扬性的点评,又煽动同学们善意的掌声鼓励,他们的信心就更足了,会为下一次的机会准备得更好。一次、二次之后,同学们的课前演讲、课堂回答问题,都比以前踊跃多了。

2.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分钟课前演讲”活动是学生在课上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是一种表现个人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尝试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配角,是指导者,是听众,或者说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演讲者、演员。虽是短短的五分钟,但他们要把一个故事、一个成语或一句名言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课前充分的准备活动,如查找资料、组织文字、熟记于心等。因此,课前演讲是系统而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升了语文素养

对学生精心准备的演讲,我带头拿起笔在学生成绩册空白处记下来,并鼓励同学们做好记录,养成积累的习惯,这对于演讲者来说也是一种尊重。如:一次名言警句的演讲结束后,我把同学们演讲的名言归在一张有他们座号和姓名的成绩统计表上,印发给同学们做纪念,当他们看到自己姓名后面自己推介的名言后,都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都为自己在班上的表现而高兴、信心百倍。演讲内容通过多样化题材的训练,同学们谈社会,谈理想,讲兴趣,讲故事,说笑话,评时政,从而启发了同学们的心智,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4.调节了课堂气氛,实现了师生互动

篇5

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关于教育科研的概念在相关的学术论著中有很多种表述,但无论哪一种概念表述,其核心内涵都是:“教育科研是一种揭示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即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务则是揭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虽然近几年,科研兴校、科研先导的观念逐渐被许多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所认同,但总体上来说,与教研活动相比,教育科研在中小学还是一种高大上的活动,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更显陌生和遥远。当前,很多中小学老师对教育科研的理解还停留在“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教育科研就是申报课题”等这些简单的认识上。有些中小学校为了促进教育科研的繁荣,要求老师人人做课题、年年写论文。这样的教育科研只是停留在无计划的盲目状态,是一种表面上的繁荣,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并无多大益处,反而会给老师徒增科研负担,让老师对教育科研表现出抵抗和厌恶的情绪,也不利于中小学开展真正的教育科研活动。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该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出发,以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为导向,特别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通过科学的论证,根据本校具体情况设计详细具体的有效教学实验方案,开展课堂教学领域的全面改革研究,从而揭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有效教学规律,提炼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进而从整体上改进学校的课堂教学,提高学校课堂教学效率。而这些通常是学校日常教研所不能做到的,而必须开展教育科研。

对教师而言,教育科研不是脱离教师教学实践的额外负担,而是教师探索和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改进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必然需求。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申报教育科研课题都是为了论文评比活动及职称晋升的需要,并非是为了研究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这种伪教育科研难免会成为教师无奈的选择和额外的负担,难免会出现论文抄袭和科研造假的现象。中小学教师要想在专业上寻求长足发展,改变被动教书匠的职业形象,开展基于内在需求的教育科研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可行之道。2014年9月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的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老师无疑是教育科研的成功典范。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是一项持续36年的教育研究,研究目的不是为了获奖,不是为了写论文,也不是为了评职称,而是真正处于自身改进教育教学的需求。李吉林老师说:“教学是教师的头等大事。为了孩子的学习,几十年来我矢志不渝,在教学上持久地下功夫。”

综上所述,无论是学校的教育科研还是教师个人的教育科研,根本任务都是为了解释教育教学规律,并用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根据教育科研的具体任务不同,德国教育学家布蕾津卡将教育科研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狭义的教育科学研究,其具体任务是描述和解释教育事实,揭示教育规律,回答“教育是什么”的问题;第二类是教育哲学研究,其具体任务是提供教育价值取向和规范取向,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第三类是实践教育学研究,其任务是在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哲学研究的基础上,为教育实践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回答“教育应该怎么做和应当做什么”的问题。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偏重于第三类实践教育学研究,通过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50-02

拓展训练是通过受训者参与拓展训练,经过自我定位、价值冲突、价值融合、价值再造四个阶段完成一个训练循环,获得价值(各项能力素质,同时也包括个性特征)的全面提升和造。学生或学员通过训练,培养他们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敢于挑战自我极限、具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热爱自然和服务社会的精神。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部分学校已将拓展训练课程引人到体育课堂中来,这种新的教育方式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指导思想相吻合,这也是对传统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大胆尝试,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种全新探索,并对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拓展训练的特点

拓展训练这种形式既安全又有一定的趣味性,易于被学生接受,但拓展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活动中的所得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 拓展训练是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但并非体育加娱乐,它是对正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补充。大多数人认为,提高素质的手段,就是通过各种课堂式的培训来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其实,知识和技能作为可衡量的资本固然重要,而人的意志和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往往更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何种情况下能使有限的知识和技能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如何开发出那些一直潜伏在你身上,而你自己却从未真正了解的力量?

以体验,分享为教学形式的拓展训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培训模式,它并不灌输你某种知识或训练某种技巧,而是设定一个特殊的环境,让你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经验,在参与、训练中通过设计 富有挑战性与思想性的户外活动,培养人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与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投入到每个项目中,让学生体验,面对各种不同的环境及挑战,学习解决问题。 通过看、听、行动、体验、分享交流与总结相结合的“立体式”培训,以小组讨论;角色的模仿;团体互动、脑力激荡等方式让学员切身的感受、体会、领悟。

这是“拓展训练”给我们的心理震撼,也是“拓展训练”的意义所在。 通过拓展训练,整合团队,发掘每个人的最大潜力,这就是拓展训练的真正意义!

2.现代中学生身体和心理问题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影响下,学校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完成学校紧张的课程,并且只注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正常的生理、心理发展需要。而家长只是有意识地为孩子在学业上取得成功而创造条件,也只是在课余时间给学生加上各种形式的补习。总处于紧张、压抑学习环境中的学生,无论是身心状态还是精神状态都每况愈下。再加上功利性强的中学体育课纯粹为升学考试服务,只要学生体育成绩差不多,体育测评结果总是会通过的,这必然会助长学生的懒惰心理并忽视自身的锻炼。久而久之,各种生理、心理疾病开始出现在这些中学生身上。据权威人士的调查结果显示,44.08%的初、高中三年级学生觉得课业压力大,23.74%的学生因压力沉重而想自杀。目前,有自杀念头的占9.05%,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曾有过自杀念头的学生高达42.75%[1]。

近些年,在中外青少年儿童组成的友好夏令营活动中显示,中国的孩子在适应环境方面明显比国外的孩子差,最经不起挫折的打击。

这些事实都表现出目前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各种身体和心理问题,有的甚至非常严重。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存在只注重学习成绩忽视身心健康教育的问题,应试教育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升学竞争激烈,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的不当做法使许多青少年学生产生了轻重不一的心理问题。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自身整体素质的发展,还将影响到未来实践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中学体育课程中开设拓展训练的意义

3.1 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

首先,拓展训练是一种突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体育活动, 其内容涉及场地、水上、野外定向等多种项目。场地课程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开展多种团队组合课程以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训练活动内容。它分为个人项目、团队项目、双人协作项目。在进行实践研究时,主要采用的项目是以游戏为核心,再加入一些体能训练科目,无论是野外生存技能训练项目还是专门的场地课程,这些训练科目都可以使学生在承受一定负荷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与娱乐性。通过训练科目,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如耐力、柔韧、灵敏、力量、平衡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过身体素质测试优秀率从 22%提高到 38%,并且合格率达到了 91%[2]。其次,对于面临心理困惑的同学,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心理拓展训练形式来改变其认知,改善其心理困境;对于普通同学,我们也可以采取这种形式,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等诸多素质品质。再次,注重挖掘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增强自信。拓展训练所设置的项目和采取的形式,对人的心理、智慧和体力形成了一定的甚至是严峻的考验,每一名受训者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念驱使下,自身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创造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拓展训练中包含挑战性项目和合作性项目。学员无论在个人还是在团队的层次上,都可通过对危机感、领导、沟通、面对逆境和激励等要素的训练而得到提升。而且拓展训练还能很好的培养人的团队精神,熔炼团队,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集体主义教育。使其克服惰性,磨练意志,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品德。

3.2 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我国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是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改变单一的接受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训练进入农村体育课堂打破了农村传统体育教学方式,有利于推动农村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的变革以灵活多变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对深化农村体育教育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对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将产生积极作用。

3.3 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现代的学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这些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又苦、又累、又脏,是一件苦差事,都不愿意参加,更谈不上兴趣了。

拓展训练具有很好的趣味性,能在短时间内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学到知识。体现出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提高了学生的勇气、自信心及团结协作精神。它不受场地、器械、师资等教育资源匮乏的限制。拓展训练强调学生去“感受”学习,而不仅仅在课堂上听讲。我们都知道,当我们不了解其它人的感受时,即使我们有很好的见解,我们也很难说服他人。研究资料表明,传统课堂式学习的吸收程度大约为25%,而要求学生参与实际操作的体验式学习吸收程度高达75%,能更加有效地将资讯传授给学生。拓展训练正是一种典型的户外体验式培训。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将拓展训练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中,将拓展训练和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紧密结合,对于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推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在新一轮课改中涌现出一种新的课程理念――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课堂。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交往日益密切,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日益广泛、知识、信息的传播日益频繁,在这种形势下,一个思想平庸、知识浅薄、口齿不清的人根本无法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就算是一个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技巧超群的人,如果不善言谈,也是无法充分发展自己全部聪明才智的。所以作为现代人,我们必须时时注意训练自己的口才,训练自己说话的能力,让自己会说话,说好话,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说话能力的训练同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轻说现象。当前,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学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改革,但大多数老师还是围绕书面能力的培养进行的,致使很多学生说话能力差,讲话语无伦次,没有中心,也不注意语言的条理性,更无法谈及语言的准确严密,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能言善辩”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工具。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又往往只注重“听”、“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说”的能力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到上面来演讲,对学生“说”的能力训练等方面有许多好处。

为了让学生在演讲中有话可说,我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前演讲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

(1)介绍作家作品或背景资料。即紧扣近期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讲些与课文有关的东西,如作家作品常识、创作背景、写作意图等。这类内容的演讲,把口语训练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诵读优秀诗文。内容可以是班上同学的优秀习作,也可以是课外读物中的优秀诗文,将其诵读出来和大家一齐欣赏,并进行简要的分析,以加深大家对文章的理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了阅读面,提高了阅读量,听的同学也受益匪浅。

(3)故事演讲。搜集和阅读成语故事、历史典故、神话故事、童话故事、中外名人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并将它们生动地讲给大家听。

(4)名言警句赏析。名言警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鼓励、警示和鞭策作用。我要求学生讲他们最喜欢的或是他们感受最深的名言警句,除了要讲出句子外,还要他们结合生活实例,谈认识、谈感受、谈启迪。同学们为了作好演讲,搜集阅读名言警句,进行思考、重组,从中受到不少教益和启迪。

(5)广告词赏析。随着商品市场化的加速,广告以各种形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我要求学生先从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搜集广告词,演讲时先向同学们展示广告,再对广告词从语文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对大量广告词的学习,许多同学懂得了对偶、双关、谐音、排比、用韵等语文常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既丰富了他们的语文知识,又引发了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同学们不但会表演广告,还会自编自创广告。

(6)课本剧表演。在学习了一些课文后,我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表演。

(7)即兴演讲。在课前几分钟告诉学生演讲主题,学生通过精力高度集中、思路高度活跃的思维活动,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起积极的思维,使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高度集中在演讲的题目或讲说的中心上,迅速组织好演讲的内容。 采用这些变化多样、趣味横生的课前演讲形式,每一次课前演讲都能使同学们激情迸发。

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对小学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的看法。

(1)锻炼了学生的胆魄。很多学生第一次上台是畏首畏尾,现在是争先恐后;开始是无话可说,现在是滔滔不绝;开始是忸怩拘谨,现在是声情并茂;开始是不知所措,现在是潇洒自如。

(2)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是学生在课上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是一种表现个人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尝试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配角,是指导者、是听众,或者说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演讲者、演员,虽是短短的三分钟,但他们要把一个故事、一个成语或一句名言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课前充分的准备活动:查找资料、组织文字、熟记于心等,因此,课前演讲是系统而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

(3)丰富了语文知识的积累。刚开始开展演讲活动时,学生缺乏足够的勇气,只是有几个较大胆外向的同学主动要求出来演讲,而且还是带着讲稿在读。这个阶段,我积极首肯这些同学的发言,并稍稍提出一些中肯的方向性的建议。经过几次课前小演讲后,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也开始被调动起来。为了台上那短短的几分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去搜集材料。学生在课余时间查找演讲的材料,这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而启发了同学们的心智,丰富了语文知识的积累,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每人每学期写作文八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效果总是不甚明显。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学生要想三分钟演讲取得较好的成绩,必须演讲前要组织好材料,查阅资料,选择摘抄。因而说的过程,也是写的过程,要想说好必须做好选择性阅读和选择性摘抄的前期工作,不能应付,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大有提高。

篇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174-01

一、高校体育课的重要性

体育课是学生在室外有体育老师组织全班的同学进行和活动的过程,具有集体性、公开性的特点;体育课是学生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身体活动而进行的,具有实践性、参与性的特点;体育课是体育老师在课堂中会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组织,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具有竞争性、紧张性的特点。

通过体育课中可以通过身体的活动使人的注意力转移;通过体育课中在户外的操场能是人心情放松,能使本来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从而使情绪趋向稳定;通过体育课中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可以达到消除学生长期聚集的、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心理能量;通过体育课的身体活动的汗水的流淌能为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向外排泄的方式;通过体育课的各种游戏与竞争可以使遭受挫折而产生的各种冲动转移到游戏过程中,从而通过以上的这样方式,达到为学生消除不良心理与障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就大学生的体育教学来说,它不同于小学、中学的体育教育,大学的体育教育需要在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促进学生运动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使学生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同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能够达到帮助学生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又能给学生提供磨练意志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强烈的竞争的精神的一个平台。

而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开设中体育课,对于传统的体育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体育课要达到一个新的要求和水平。体育选项课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了,而这这些选项课中体育舞蹈作为一个新的运动项目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体育舞蹈的特点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新的运动项目,它是一种融舞蹈与体育、艺术与运动相结合的高雅文体活动。

体育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之下完成的,并且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性都很强,并且是在悦耳的音乐伴奏下进行练习, 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美与艺术美。体育舞蹈是依靠肢体动作的展现与伸展而进行的,能够体现学生的身体美、姿态美。体育舞蹈是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来跟着节拍,使能够使学生体会到运动美、节奏美。体育舞蹈在完成的过程中需要面带微笑体现的一个愉快的心情,有利于体现学生的神情美、心灵美。在参与体育舞蹈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按照体育舞蹈的要求与规定进行,这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遵守规章制度、按照规定与规则办事的习惯。在参与体育舞蹈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衣着整齐,风度大方,这有利于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体育舞蹈能够使学生在享受音乐、享受生活的同时,感受运动的快乐和人生的价值。

大学生是一个高素质、高层次的社会群体,我国目前在校高达大学生2000万人,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祖国的希望,是否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能否适应新世纪的各种挑战,都会对国家的未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心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学习体育舞蹈不仅能使学生在音乐美、艺术美的熏陶下展现学生的身体美、姿态美,体会运动美、节奏美的过程中,保持神情美、心灵美。

体育舞蹈之所以能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和喜爱,主要是由于它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于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提升有很多的帮助。体育舞蹈一方面能满足学生在大学生活中休闲的需要,另一方面,能使学生身心得到愉悦,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另外,体育舞蹈是能够满足现代大学生的表现欲望,为他们积极展现自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体育舞蹈中学生如果想要自己的动作能漂亮、舒展,它要求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提臀、立腰、挺胸、展肩、下颌微收等等各种要求,同时要求练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舒展、挺拔的体态,这就对学生的身体姿态是一个良好的调整作用。学生一般通过一个学期体育舞蹈选修课程的学习后,就能对一些不良姿态(像驼背、耸肩、含胸、伸脖子)有一个纠正作用。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之后瘦弱的学生肌肉能发达起来,肥胖的学生可以很好的减掉腹部和臀部过多的脂肪,另外,通过体育舞蹈的练习之后胸部,腹部和臀部的肌肉的线条将会更好,能从整体上改变学生的形象,给人以美的感受。在长期进行体育舞蹈的练习就能保持体育舞蹈这种优美的姿态,平时也将会形成体育舞蹈的完成动作的那种姿态,从而生活中也能保持良好的体态,这样就使得人的外在气质整体提升。而现在的大学生都非常的注重自己的形象,因此体育舞蹈能引起学生,尤其是女性学生的热烈追捧。

三、结论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新的运动项目,它是一种融舞蹈与体育、艺术与健身相结合的高雅文体活动。在体育选修课中开始体育舞蹈课程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对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有很好的作用。

篇9

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又被称为过敏性鼻炎,为临床五官科比较常见和多发的病,是在基因与环境互相作用下而产生的一种多因素疾病,其危险因素可能存在于所有年龄段。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在临床中有多种治疗方法,但疗效多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具有缠绵难愈、愈而复发的特点,很难得到根治。[1]本文主要探讨中药玉屏风颗粒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9月-2013年9月接收的60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为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为(40.1±9.5)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病程(1.3±0.4)年。所有患者均具有常年性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等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症状,经诊断均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

1.2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27例。两组患者无论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可比性。

治疗组患者口服玉屏风颗粒,5g/包,每天3次,每次1包。对照组患者口服多抗甲素片,5mg/片,每天三次,每次2片,治疗期间不能使用其他中西药物。两组患者均以两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对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

1.3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和鼻镜检查将疗效结果分为三种,即显效、有效、无效。患者下鼻甲肿胀基本消失,鼻镜检查黏膜水肿不明显为显效;患者下鼻甲肿胀没完全消退,镜下黏膜呈水肿样是为有效;患者下鼻甲肿胀情况没有任何改善是为无效。[2]总有效率为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与总例数之比。

2.结果

在三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鼻炎情况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4%。中药玉屏风颗粒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两组具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 介导致敏细胞脱粒等是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发病机制,持续性变异性发病后除会导致患者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外,还会增加患者的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促使患者鼻腔黏膜出现Ⅰ型变态反应的炎症反应。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在临床中的典型症状主要为连续性打喷嚏、流清鼻涕等,从某方面来说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并非十分严重的疾病,但发病后却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可能会诱发患者同时发生支气管哮喘、中耳炎等疾病。[3]临床治疗中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激光治疗及筛前神经切断等方法也有报道,但更多的时候患者多愿意接受药物治疗。

传统的抗组胺药物的抗过敏作用主要来源于竞争抑制组胺受体,虽然具有较快的作用和效果,但反应过程十分复杂,具有较高的短期复发率。作为免疫增强药,多抗甲素不仅能够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同时能够激活吞噬细胞、升白细胞等,对患者骨髓造血机能和机体应激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但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方面,多抗甲素虽然能够提高患者免疫机能,促进患者过敏症状的改善,但效果却与中药玉屏风颗粒仍有加大差距。

持续性变异性鼻炎在中医的理念中属于“鼻鼽”范畴,肺气亏虚、卫气失固是其发病的基本病机,正是如此导致患者出现鼻塞等现象。在《中藏经》中有“肺虚则鼻清涕”的记载,因此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治疗中应主要帮助患者祛邪、益气固卫。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是玉屏风颗粒的出处,也是中医中经典的扶正固表方剂。[4]玉屏风颗粒中主要药物为黄芪、白术、防风。黄芪除了能够补气固表、抗病毒外,还对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白术则在调节免疫、抗菌消炎的同时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能够帮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效用。防风与黄芪,能够促进祛风解表功效更进一步,且不易伤正。玉屏风颗粒中的诸味药剂合用,能够有效去除邪气,有利于鼻窍的通畅。玉屏风颗粒不仅能对IgE 的产生加以抑制,同时对肥大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有一定抑制作用,能够对患者免疫功能有效调控,促进患者组织水肿的减轻,有利于患者局部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消除,进而促进患者鼻腔黏膜纤毛功能恢复。

玉屏风颗粒调节免疫平衡作用十分显著,在中成药中被誉为“丙种球蛋白”,且药剂口味甘甜,价格低廉,因此具有较好的依从性。本次研究也表明,中药玉屏风颗粒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效果十分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史久永,唐兴华.玉屏风合苍耳子散加味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56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9,1(01):44-46.

篇10

一、高中阶段实施体育选项课的必要性

(一)学生方面

1、选项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最好的方式。

首先选项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的,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其次选项教学可以更加系统的对学生运动技能加以提升,随着运动技能水平和兴趣的不断提高,从而最终形成终身体育项目。

2、选项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绝大多数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运动项目,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很快从过去那种“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效率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3、选项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由于选项教学不再是以原有行政班为单位上课的制度,而是以几个班通过兴趣项目重新组合成班级的形式,这种新的班级形式就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新的平台,学生通过新的学习团队可以有更多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从而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得以锻炼和提升。

(二)教师方面

1、选项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

现有师范教育都是以专业为主其它项目为辅的教育方式,这样培养出的教师队伍就必然是专业项目相对较好,而其它项目则相对一般。但在传统的中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并不是只教自己的专业项目,而必须是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都要涉及,这就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压力,在教学中如果是自己专业项目虽然可以做到得心应手,但由于教学时数有限所以感觉施展不开;而当遇到其它项目时,特别是相对“弱项”时,就会显得信心不足,能力不一定够用。这两种模式的脱节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不利,而选项教学模式却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由于教师都是教自己的专业项目,在教学中不仅能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更能充分的发挥示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课堂教学效果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2、选项教学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由于选项教学的时数相对较长通常是以学期为单位,当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在长时间的学习后不断提高,甚至可以“挑战”教师的时候,学生对教学深度和广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样就会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面对这种压力,教师会自觉的加强业务学习,在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学方法中提升自己。

二、选项教学更有利于教学组织和管理

1、教学组织效率更高。

由于选项教学是以学生兴趣为单位的,学生在学习中相对更主动,这样就减少了教师的课堂组织的难度。

2、教学场地和器材的安排更加合理。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安排的但不管怎样调剂都会在场地安排中出现冲突和在器材使用出现不够用的现象。但选项教学则可以有效的避免上这述现象,使学校场地安排和器材使用上更加合理,保障了课堂教学效率。

3、安全管理更加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经常由于教学内容的安排,经常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在这个场地练习这个项目,而其他学生在其它场地练习另一项的情况,教师在安全管理上很难做到万全,而选项教学上课的场地和内容都比较一致,在安全管理上更加有效。

综上所述,学校在高中阶段实行体育选项教学是非常有必要和大势所趋的!

三、高中体育选项课实施管理方案

(一)课程设置目标

1、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和意识,形成学生终身运动项目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3、让学生具备较高的专项技能水平,以及专项知识

4、让学生掌握基本体育及保健常识,发展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对象

高中年级 原因:学生相对成熟,已经接触过很多运动项目,运动的兴趣也相对固定。

(三)课堂内容及教学目标设置及学习周期

1、身体素质与体质健康测试项目。

2、专项知识,基本体育常识,保健常识。

3、专项技能水平的提升。

4、教学内容及目标设置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可能的话要考虑学生的技能屋次,做到分层

次设置教学内容和目标。

5、学习周期;一学期为一学习周期。

(四)选项(专项)设置的依据

1、根据学生兴趣。

2、根据学校场地和器材。

3、根据师资力量专项技能水平。

(五)考核内容(百分制)

1、身体素质与体质健康。

2、专项知识、体育及保健常识。

3、专项技能水平。

4、学生出勤及参与态度。

(六)选项教学实施步骤与方法

1、召开所在年级学生会议,让学生了解到体育选项课的含义、目标、及实施方法。

2、根据师资水平和学校条件确定选项范围。

3、问卷调查法,统计各项大致人数。

4、根据调研结果、场地器材、教师专业最终确定项目。

5、教师和场地安排。

6、正式选项与调剂。

如年级人数少,则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选项,如年级班较多,则可以分成两到三个段进行选项。

7、排课的相关工作;A不能和其它体育课上课时间冲突;B如年级分段上课,则这几个段的上课时间应相连以便于场地和器材安排。

8、上课地点确定和调剂。

(七)教学计划的制定

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制定好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计划要求是动态的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学情加以修改和调整。

(八)实施与管理

1、加强对学生的考勤,有违纪情况要及时处理并将情况反馈给教研组、班级、年级。

2、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与考核,建立完善考核制度。

3、加强教师专项技能提升,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技能提升活动。

4、定期召开备课组管理会议。

(九)安全问题

篇11

关键词 自主探索;展示汇报;课堂实录;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083-02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属于“几何与图形”领域,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节课的难点是体验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提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用什么方法比较?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重叠来进行比较。再设疑无法比较怎么办?设疑后再引导学生动手拼,使学生在认知的矛盾冲突中渐渐明晰:要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就要有统一标准来衡量,即面积单位需要统一。但这样的设计,对“为什么要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是最合适的”,说理不清,操作不明。学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终课堂难点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笔者在处理这个环节时,以“提出问题、动手拼摆、展练汇报、对比优化”这四个步骤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分别用长方形、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四种学具拼摆,然后分组展示汇报,体验每种摆法的不同,验证“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是最合适”的结论。

一、课堂实录

笔者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长方形,向学生发问:“要比出哪个面积大,大家有什么办法?学生意见各异。于是,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拼摆学具,再比较大小(桌面上分不同的小组分别摆有长方形、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四种学具。学生摆弄约8分钟,教师组织小组展示与交流)。

1.学生展示一:比较长方形与圆形,经历基于已有经验的体验过程。

小组1展示汇报:

学生1:我们组是用长方形拼的,蓝色的长方形用了8个小长方形,红色的长方形用了10个小长方形,所以红色的长方形大(学生边说,小组边摆拼演示)。

师:你们认为用小长方形测量,方便吗?

学生2:拼起来也方便,就是长宽不一样,有时要反复摆弄很多次。

小组2展示汇报:

学生1:我们组是用圆形拼的,蓝色的长方形用了8个圆形,红色的长方形用了10个圆形,所以红色的长方形大(学生边说,小组边摆拼演示)。

师:你们认为用圆形测量,方便吗?

学生2:拼起来方便,就是它中间有缝隙,好像不准确(该小组出示的是一个歪歪扭扭的图形,几个学生捧不住)。

师引导比较:大家认为用小长方形和圆形,哪个测量更好?

学生:圆形不准,就不好。

学生:长方形起码填满了。

……

师小结:通过拼接,大家都认为长方形方便。

点评:课堂是学生学习体验的过程。本节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测量,合作拼接,小组展示,体验“规则图形比不规则图形更适合描述面积单位”的过程。

2.学生展示二:比较正方形与长方形,经历基于教师启发的感悟过程。

小组3展示汇报:

学生1:我们组是用正方形拼的,蓝色的长方形用了8个小正方形,红色的长方形用了10个小正方形,所以红色的长方形大(学生边说,小组边摆拼演示)。

师:看你们摆,很快呀!

学生2:对,拼起来方便,我们组很快就做好了。

师启发:刚才长方形比圆形方便,那与这正方形比较,怎样?(引导两个小组间比较、讨论)

学生3:长方形长和宽不同,正方形更好。

学生4:正方形不是反复摆弄。

学生5: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方便测量。

……

师小结:两者比较,正方形方便。

点评: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留着疑问去验证,在操作比较中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已有经验,引发不同方法的认知冲突,激发思维的碰撞,让学生经历“规则图形中,正方形比长方形更适合描述面积单位”的感悟过程。

3.学生展示三:比较正方形与三角形,经历基于解决矛盾的验证过程。

小组4展示汇报:

学生1:我们组是用三角形(一般)拼的,蓝色的长方形用了7个小三角形,红色的长方形用了9个三角形,好像红色的长方形大(学生边说,小组边摆拼演示)。

学生2:它三条边长短不一,很难拼,感觉不准(学生反复摆弄)。

学生3:根本就拼不成!

师:这种就不准了,就不用了。

小组5展示汇报:

学生1:我们组是用三角形(等边)拼的,蓝色的长方形用了8个小三角形,红色的长方形用了10个小三角形,所以红色的长方形大(学生边说,小组边摆拼演示)。

师:你们认为用这种三角形测量方便吗?

学生2:不难,我们分工好了。

学生3:这三个角拼起来也不方便。

师引导:怎么不方便呢?

学生4:经常要反过来反过去(该生演示拼的过程中遇到的不便)。

师比较:你们认为用三角形和正方形测量,哪个方便?

学生5:正方形方方正正的,摆起来方便。

……

师小结:两者比较,大家认为正方形方便。

点评:解决学生认知方面的矛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的测量与拼接,是平面观感到空间观感的上升,需要动手比较。学生能力不是靠传授形成的,而是在教学活动中靠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验证”得来的。学生的测、拼、摆等动手操作,经历了“规则图形中,正方形比三角形更适合描述面积单位”的验证过程。

4.教师总结:经历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四种图形拼摆测量,一致认为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是最合适。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图形中,长方形、一般三角形有无数个形状的,用它们来描述面积单位不方便;而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圆形、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是唯一的、固定的,但正方形简洁、直观、方正,更适合用来描述面积单位。这样的课堂处理,验证出“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是最合适的”的结论,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点评:教师的归纳总结,就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学生经历了“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比较”、“规则图形与不规则图形的比较”、“规则图形中不同图形的比较”的渐进过程,显得尤为充分和丰满。基于已有经验的质疑、体验、感悟与验证,渗透了“比较”的数学思想,强化了“验证”的数学思想,尤其是这种渐进的方式,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操作、分组展示的体验基础上,所以不是生硬突兀的,而是自然有效的,更能体现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精神。

二、课堂评析

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才会对知识记忆深刻。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充分感知和体验知识。概念化的教学、机械式的学习只能使学生知其表而不知其理。本节课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有意义的学习,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理解、掌握有了充分的感知和体验。

(1)这是基于已有经验的体验过程。学生从学习长度到面积,是由线及面的过程,学生在测、拼等活动中结合了已有的知识,主动比较长方形与圆形的不同,是体验二维空间的过程。

(2)这是基于教师启发的感悟过程。学生动手比较长方形由长与宽的不同,没正方形四条边相等方便,教师引导不同组的学生动手操作,带着问题比较,是感悟二维空间的过程。

(3)这是基于解决矛盾的验证过程。学生对三角形的拼与接,更多的是平面观感,要上升到空间观感,要基于学生在“做”与“经历”中反复认知,这个认知矛盾的解决是学生验证二维空间的过程。

2.灵活使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认识统一面积的必要性是本节课的难点。教材设计让学生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并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平面图形让学生拼摆。在此基础上,灵活使用这部分的教材内容,让学生尝试开放式的探索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的方法,学生在此过程中亲身体会了知识的探索过程,真正体验到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总之,本节课有利于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注重了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叶柱著.数学教学新视界探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篇12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在某种程度上,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各个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作为企业的科研部门,尤其是生产加工企业的科研部门的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为此,笔者对提高科研经费在此方面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分析。

一、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必要性

在当前各种高新技术突起,市场对于技术人才各种求贤若渴的现状上看,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因此,企业的科研部门已经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关键部门。在此基础上,要确保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持续有力,就必须要求企业的科研部门对市场进行深度的调查分析,聘请具备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如此才能保证企业有不断的科研成果诞生。所以说,科研成果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而要实现技术创新就必须加大科研单位的投资力度。

根据对某市30多家工业企业的调查了解发现,这些企业2011年的科研技术研发经费投入占其销售额的4.8%,仅为6502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这30几家企业中13.8%的企业在科研专项资金的设立上尚属空白。而相对的,在相对投入较少的科研经费上,该年度这些企业实现新产品项目70余个,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60.3%。通过技术创新,这些企业中八成以上增加了新产品,六成以上针对新产品开拓了新的市场,企业产品质量明显提升、成本显著降低、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实现了企业效益的高增长。

二、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增强企业科研经费投入的重要性已经显而易见,创新技术及科研成果取得的巨大价值也更加突出。但是,当前我国各企业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仍显“吝啬”,其收入和支出明显不对等,投入明显不足,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受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影响。

1.政府及企业认识不够

就目前来看,导致企业在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根据销售比例与科研经费投入数额上的对比,除了源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因素外,主要是企业及政府对科研成果、技术创新的巨大价值认识程度不够,这就导致了企业对科研部门的任务重,奖励轻,而政府虽然制定了一些对研发投入的优惠的政策,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扶植措施上显得生硬、死板,与企业无法达成一定的默契。

因此,企业应提高技术创新对企业重要性的认识,研究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也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而政府的相关部门也应极力宣传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进一步放宽享受研发投入优惠的条件,并从各方面给予技术创新成果显著的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

2.创新技术人才缺乏

创新技术人才的缺失是导致企业科研部门经费得不到补充或者扩充的又一重要因素。有些企业虽然认识到了科研部门的重要性,认识到其关乎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重要使命,因此不惜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科研技术人才的缺失,导致收效甚微。这种状况往往叫企业对科研部门心灰意冷,不愿意或是不敢再将巨额资金进行投入,而对于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及科研部门重要性的企业则是万分焦急,采取各种手段网络人才,力图打开这种尴尬的局面,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制造企业这种情况显然一时间难以改变。

所以,各企业应抓住这个关键点,在招聘专业的技术科研人才上下足功夫。比如通过制定成功引进科技人才的奖励制度、对科研人员形成的科技成果以股份或现金等多种形式予以激励。

3.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单一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科研部门企业经费的投入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一方面,企业过分地倾向于国际上同行业的创新技术,尤其是对于中外合资企业,更多的依赖或者相信于外国的创新技术,进而忽视了对自身相关部门的技术研发,这直接导致企业的科研部门名存实亡。以盛大网络公司为例,作为以网游为主要营业模式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其最初是以国外网游公司的产品而出名,结果却遭遇了技术的桎梏,蒙受了巨大损失,一段时期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事实证明了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技术部门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成了了自我研发团队,结果收获颇丰。这正是技术改变命运的真实案例。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就是枪,只有枪杆子才可以出政权。

体现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单一的另一方面即固步自封。企业没有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尤其是对社会上的可利用资源不屑一顾。比如,企业对于自身相关的科研问题没有和当地的高校和社会组织,或是同行业的大公司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本就薄弱的科研队伍更加孱弱,这种技术交流的缺失注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局限性,这就造成企业科研部门在短时间很难得到瞩目的成绩。

所以,各企业应建立科研经费的专项资金,有计划有目标的将技术创新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将科研部门的经费列入企业的头等拨款项目,如此才能让企业科研部门厚积薄发,不断创新,进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总结: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是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步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关乎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利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也是现代企业体现自身价值,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及基业长青的必要投入,因此各企业应给予足够的认识,积极地投入。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092-03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对于高校科研的必要性都有所论述。较早关注高等教育中科研工作的罗素认为,每一个大学教师除了教学外还必须以学术研究为已任(Russell,2009)。德国大学甚至赋予科研与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指出:“只有是一名好的研究者,才是一名好教师。”在国内外强调高校科研能力的前提下,高校教师科研素质的必要性使终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相比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西部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由于受经济、文化、环境的制约,科研能力整体偏弱,教师科研素质偏低,贡献度不及预期。

一、调查对象及调查工具

本次接受调查的对象为西部民族地区某高校国际交流学院的全体教师,访问调查对象50人。本次调查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经过严格筛选后,共计获得有效问卷47份,问卷有效率94%。

二、变量定义与描述性分析

本文在综合理论界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西部民族地区某高校国际交流学院的实际情况,从教师的基本特征、科研行为,教师对学校科研政策的主观认识等方面考虑,选取了22类可能对高校英语科研素质产生影响的因素,除了因变量“科研素质”使用0和1进行赋值外,其他的变量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2、3、4进行赋值,变量统计学描述见表1。

三、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科研素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选择

仅仅依靠描述性分析方法研究科研素质影响因素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本文以上述科研素质作为因变量,其他变量为解释变量,建立高校英语教师的影响因素Logistic的实证模型。

P■=F〔α+■β■χ■■〕=■■

关系式中,Pi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α表示回归截距参数,βj表示回归系数Xi(i=1,2,…,n),Xi表示影响该选择行为的解释变量。

(二)模型选择分析结果

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获得的47份英语教师问卷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将涉及教师自身特征等22个变量引入回归方程,进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采用向后筛选法,将Wald值最小的变量剔除。经过多次反复的检验,得到最优模型(见表2)。

P=0.613+0.131EDU+0.034TILE+1.365INTEREST+

0.054MOTIVATIO+N0.234JUDG+0.153RESOURCES-

0.251CLASS+0.350SUBJECT式中,EDU、TILE、INTEREST、MOTIVATION、JUDGE、RESOURCES、CLASS、SUBJECT分别表示学历、职称、兴趣、科研动机、教学科研重要性判断、科研环境资源、每周课时数。表2表明,8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1.英语教师的基本特征对科研素质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均未能通过检验,它们对科研素质的影响未能证实,而职称、学历、兴趣、科研动机通过了检验。教师的学历、职称、科研动机等变量在10%的统计检验水平上显著,兴趣变量在5%的统计检验水平上显著,表明这4个因素均能促进英语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幂值说明,职称每增加1个单位,其科研素质相应提高1.245倍;兴趣每增加1个单位,其科研素质相应提高2.054倍;科研动机每增加1个单位,其科研素质相应提高1.250倍。

2.教师科研主观看法对科研素质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绩效工资对科研是否有促进作用、科研奖励政策的满意度未能通过检验。教学科研重要性的判断、研究环境资源等变量通过了检验,教学科研重要性的判断变量在10%的统计检验水平上显著。数值进一步说明,科研环境资源每增加1个单位,其科研素质相应提高1.050倍。

3.科研行为对教师科研素质的影响。每周上课时间数及申报课题数变量通过了检验。每周上课时间在10%的显著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系数为负。这说明,每周课时数越多,分配教师的科研时间就越少,对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起着制约作用。最近三年是否报课题变量在5%的统计检验水平上显著,数值显示:申报课题每增加1个单位,其科研素质相应提高2.050倍。

四、结论及对策

回归结果表明:职称、学历、兴趣、动机、每周课时数、教学与科研重要性的判断以及课题获得数等变量对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的科研素质具有显著影响。

1.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建立科学的内部激励机制。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内部激励机制。从国家层面上,应加大对西部地区高校科研的支持力度,实现全国教育科研的均衡发展。学校应增加教师用的图书资料,鼓励和支持教师进修学习,培养英语科研带头人,扶植团队合作研究工作,加强英语学科的建设等。针对高校英语学科的特殊性,为教师提供一些针对性强的教学改革课题和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对高质量科研奖励的力度,充分调动现有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培养浓厚的科研兴趣,端正科研动机。大学英语教师应转变观念,培养自己从事科研的兴趣。认识到“只有高水平的科研,高校才能提高自己的学术声望和社会地位,也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陈桦,王海啸,2013:25)。合理分配教学与科研的时间,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端正科研动机,减少科研动机功利化倾向。基本上物质利益的外在动机对个体的业绩提高有促进作用,但出于自身内心真实需求而采取行动的内在动机对提升绩效和个体努力水平具有更大的作用(张崴,王续琨,2013:105)。

3.建立科研团队,加强教师科研指导。高校科研团队是一种缩微型组织,通过团队内部的信息共享与资源互补,达成个体难以完成的高层次、更复杂的重大科研任务。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应针对实际情况,培育英语方面的“科研团队”,对科研团队进行分类管理和专门管理,制定合理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组织获得国家课题的教师传授经验,提供条件让英语教师掌握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的方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