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区别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区别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8: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区别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区别

篇1

学生由初中升入到高中,语文学习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比原来要求更高。高中语文教学注重能力和方法,而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基础识记。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以下衔接。

(一)对比研究初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教师应先仔细研究高初中课程标准,将二者进行比较,体会两个课程标准对同一知识能力的要求的不同,要求差异越大,往往表明它在高初中时衔接越难。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之前应认真学习初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认真分析二者的不同要求,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知识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渗透。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二者在能力要求上的不同,这样才能在学习中有针对性地理解和掌握。

(二)研究教学目标及教材。研究初高中教材是做好教学衔接工作的保证。高中教师还要熟悉初中语文教材,并与高中教材比较,找出初中要求偏低或不作要求而高中需要或要求较高的内容,这些教学内容也往往是高初中教学衔接的难点,这样才能明确初高中两个阶段的教材在培养目标上分布点和差异性,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才能做到学生自然衔接。

(三)了解学情,根据学情制定教学计划。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既不过于简单让学生认为初高中语文一样,脱离高考;也不能一开始就啃硬骨头,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四)温故知新,加强初高中语文内容的对接。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时联系初中语文知识,让学生意识到初高中语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时,在教学中随时联系高考考点培养学生的考点意识。如在讲析《兰亭集序》中文体“序”时,教师就可以与学生共同回顾初中学过的《送东阳马生序》,同时也可以回顾其他文体如《爱莲说》《马说》等,即可以让学生明白初高中语文是有联系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做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衔接

必修课与选修课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必修课就不能保证语文教学的基础与均衡性;而没有选修课则没有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充其量是一种平庸的“训练”,而非人性化的教育。所以两者决不能偏废。必修课注重学生的基础,而选修课却重在紧跟时展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二者又相互渗透,不可完全隔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既要注意到必修课里的个性培养,还要注意到选修课中的基础知识的巩固。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复制品,又不能将必修课随意的欣赏,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平时备课要多讨论交流。

三、做好阅读与写作的衔接

(一)读和写是个互补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

(二)阅读与写作是“双脚”,同等重要。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主张“以读带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至于谁轻谁重,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有时候我们为了实际需要而写作,需要阅读相关资料,这时候写作成为主导,成为阅读的目的、动力,这种写作、阅读是实用性、功利性很强的写作、阅读。有时候我们没有任何紧迫的功利目的,可以说为了消遣而阅读,这时候的阅读,对于积累知识、陶冶性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做好课内与课外的衔接

(一)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的衔接。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需要拓展性积累,更需要情感的投入。只有把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实现新语文课程的目标。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崭新的高中生活和学生以前的学习生活有太多的不同了。当务之急我们是做好初高中的有效衔接,减少初高中过渡时期的压力,帮助学生早日进入高中生的角色,为以后的高中学习打好基础。

一、两套标准的差异讨论

在认真研读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初高中课程标准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两个阶段的目标要求的基本内容不同:初中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高中课程标准则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造”五个方面提出发展要求。不难发现,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偏重积累,而高中则偏重积累基础上的运用。

(二)从培养目标看,初中语文《新课标》“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高中语文《新课标》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因而“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任务。

(三)从阅读能力看,初中语文《新课标》“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而高中语文《新课标》“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效果。对阅读材料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透过表面现象理解由此反映出人们观念上的差异和变化”。

(四)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层次由初中的理解层提升到应用、鉴赏的高度,要求“文本对话”深入读者内心世界。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如现代文阅读方面:①阅读方法上,由初中“熟练运用略读、浏览”,到高中“能根据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②理解方面,由初中“理解主要内容”到高中“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③分析评价方面,由初中的“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到高中的“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④鉴赏方面,高中更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二、对高一新生的心理和方法指导

在第一课上我先从初高中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两大方面向同学们说清楚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区别,以期对高一的新生作出有效的心理和方法指导。

(一)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的基本内容不同:初中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高中课程标准则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提出发展要求。由此可见高中语文学习特别注重整合、积累以及运用。

(二)从培养目标看,初中语文《新课标》:“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高中语文《新课标》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因而“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任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三、对高一新生进行课堂教学的方法讨论

通过以上的简单比较,我们要让学生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但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为此本人对我们的高一新生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抓好课堂

因为课堂是语文学习的生命线,比较初高中在阅读能力、思考深度、方法积累、语言表达、文言积累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高别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那么课堂上的学习交流就显得特别重要,同时高中语文的课堂要特别注意学生阅读思考的之后自我体悟和唤醒,指导学生学会关注更为广阔的世界,而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我们课堂的引领。课堂的确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缺失了这一块阅读、体验、提升的地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就无从培养和提高。所以我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倾尽全力投入课堂,让自己在阅读和思考中获得不断地成长,从而切实把提高探究能力落到实处,实现初高中的有效过渡,让自己可以在以后的阅读中劈波斩浪,化解一切难题。

(二)做好积累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石,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如果说初中的积累是语文知识的一种呈现和聚集,那么高中的语文积累工作就是一种质的飞跃。高中的积累之后还要我们会灵活运用积累的内容,当我们积累的时候特别要关注我从中学到了什么、体悟到什么,关键是在表达的时候能把他们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作文表达变得生动和活泼起来。当然,在积累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指导学生关注初高中语文教材的衔接的方面,这是一个连接初高中的有效回顾过程,更是一次更高要求的积累过程。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1-0046-02

作者简介:于彩芹(1964―),女,安徽滁州人,中学高级教师,滁州实验中学教研组长。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随着“高效课堂”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和广大语文教师的实践、探索,语文课堂的高效性在不断增强。然而在高效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偏差,那就是如何找准“教”与“学”的最佳契合点,即如何引领学生心甘情愿地踏进高中语文学习的圣殿。而关注高效课堂的第一课――起始课,则是一条必经之路。

所谓起始课,是指学生进入不同学段的最初学习时间。例如:小学学段的一年级、初中学段的初一年级、高中学段的高一年级这三个时间段的学习,均可称为起始课。它犹如一座桥梁,对前后两个学段的学习起关联作用,上好起始课将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以下角度对此加以阐释。

一、师生心态的衔接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及时了解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年龄段上说,他们仍然是初中生,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切忌用刚刚送走高三学生的心态对待他们。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首先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期和高一学生的心态相对接,从而引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高一起始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新环境、新教师带来的距离感、陌生感。教师要尽快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力和智力以及他们学习语文的态度、兴趣和方法等。学生进入高一年级的第一个月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磨合期,这一时期教师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三年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尽快使自己和学生互相适应,不能延长期限,否则沟壑难平,语文教学就会失去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初高中语文教材的衔接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尤其是高一语文教师,很有必要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而实际情况是,初中和高中是两个区别度较大的学段,它们几乎各自成为两个封闭的系统。这样不仅给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造成了障碍,而且对学生学习语文极为不利。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经常阅读初中语文教材,熟悉课文内容,争取在语文课堂中能适时地联系初中教材中的某篇文章的语言风格、艺术手法等,以期对现阶段学习中的重难点进行点拨、启发。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使初高中知识上下贯通、前后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同时熟悉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也可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详略得当、繁简适宜。

高中文言文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虚词,虽然课文注释中已加以说明,但有的已在初中教材中出现过,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微斯人之力不及此”和《荆轲刺秦王》中“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两句的“微”字,课文中分别解释为“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但这一用法与初中教材《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微”一样。如果教师熟悉初中教材,那么在讲授这两课的“微”字时便可一带而过,这样就可使学生自然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使初高中知识点自然衔接,教师也省却了重复讲解的麻烦。

三、语法知识点的衔接

黄伟老师的《语文知识教学的更新与重建》[1] (P.37 )指出:“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抓手,也是形成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主轴和基础。从近年来的语文教改实践看,语文教学不是要不要知识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知识、怎样教知识、教知识干什么的问题。只要不把知识教学当作语文教学的唯一内容和唯一目标,只要不是教学那些陈旧的僵化的死知识,语文知识就理应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而语法知识点则是高中语文学习的最大障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语法知识不作为重点内容出现,而是作为附录编写在单元章节后面。而《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就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基本上形成了“不考不上”的定势。可想而知语法知识已经被弱化到了何种程度,正是这一思维定势使学生的语文学习陷入了深深的断层区。这就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为高中语文知识的学习时刻离不开语法知识,例如修改语病、文言文的学习等,离开了语法可以说寸步难行。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采取措施及时弥补学生初中学习阶段比较薄弱的语法知识,使高一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教学要求,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让学生掌握词类、短语、句子、句子成分、句子类型,然后正确掌握句子分析法以及单句句子成分和复句结构法――这是句法基础知识的根。当然,教师在补充这些知识的同时,应遵循一个原则:精练、易懂、实用。中学语法教学的目标不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法体系,而是给他们提供一个正确的学习语文的应手的工具。学生只有较好地掌握了词、短语、句的组合知识,才能在病句修改中和文言文的学习中游刃有余。笔者的做法是在高一教学每篇课文结束后补充一种语法知识,并配上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与提高,以确保学生后两年更好地学习语文,并最终愉快而顺利地完成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

四、教法学法的衔接

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必然造成教学内容的差异和教法学法的差别。在高一的起始阶段,语文教师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进入最佳的语文学习状态。初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应因时而变。初中的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基本上是“接受型”,所以初中的语文学习方法相对简单,有许多内容在“读读写写背背”中即可完成。而高中的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是“自觉型”,所以高中的语文学习方法由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转变为对课文的深入细致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强化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及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学生由初中学段的“学会”,要渐渐适应高中阶段的“会学”。这一转变过程,教师须在起始阶段让学生明白。

在教法上,初中语文教学重感性认识和积累;而高中语文教学更为理性一些,对学生语文鉴赏能力与方法的引导更为关注。教师不会去字字句句段段地分析,而是在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的意境上做文章。课堂上没有了初中课堂的那种热闹氛围,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教学和技能的培养。所以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学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迅速过渡到高中语文学习的轨道上来,从而使初、高中语文学习较好地衔接起来。这一转变过程同样需要教师不懈努力,让学生及时明白其中的重要性。

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8-0072-01

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是学生新生活的开始。根据几年来的观察分析,笔者感觉到高中生活的关键在高一。如何把握好这个关键,使学生们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做好初高中学习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此外,搞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于高中阶段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全面增强学生素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出现的问题

新入学的学生,最初一段时间基本上都能全神贯注认真做好预习和复习的工作,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可时间一长,坚持预习和复习的同学就少了,许多要课后完成的任务就慢慢不做了。这可以通过对学习任务的检查来发现问题,第一个月笔者曾经检查过两次笔记,第一次全班都能完整无误地交上来,第二次就需要课代表催促,以后再检查笔记都需要老师再三叮嘱和反复催促了。需要课后完成的任务如果不在课上检查或采取什么措施,就很难保证落实。

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摸底测验。测验成绩的不理想,很能说明问题。基础知识部分在中考前经过死记硬背还有些效果,但一个暑假后记得的已经很少了;阅读和灵活的语言运用类的题,绝大多数不会,换句话说凡是填空不是空着就是凭想象乱填。

在高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文言文的比例增加了,背诵的力度加大了,但学生的自觉性比较差,需要反复督促检查才能去背。背诵过程中,缺少方法,不能理解记忆,严重脱离文意,又由于篇目多,畏难情绪很重。

在与几届学生的接触过程中,笔者还发现,高一的放松心理特别严重,语文又是需要平时积累的学科,只要数理化一紧,绝大多数学生就放松语文的学习,抓紧数理化的演算;还由于贪玩等原因,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影响也很大。

二、原因分析

针对种种情况,反思其中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中:

1.客观环境和心理的变化。

高一新生来自多所学校,不管是谁他们都要共同面对新环境、新教师、新同学,因此学生要适应环境,彼此还要磨合,还要努力适应新教师和新课程,缩短适应的时间就显得很重要了;另一方面就是新阶段自己定下的理想和目标的驱动,学生都可能静下心来努力一阵子,但只要时间稍长,学生中就有厌烦的和跟不上学业的了,这必然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在适应磨合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学生存在放松心理,自以为大功告成可以稍微休息了,学习自然就放松了。在高一开始,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处理好外在因素等的变化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尽早进入高中生的状态,做好角色转换。

2.教材教法的变化。

初中升入高中教材的变化,也能让学生适应许久。初中里许多知识只是要求知道“是什么”就足够了,但高中教学中许多知识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怎么样”;课本里文章的长度加大,难度也加大,寓意深刻,这就需要有深入分析思考的能力和探索的精神。再有,高中的教育是为更高层次教育做准备的,可以说初中教学是半扶半放状态,高中的教学是半放的状态,教师的引导应该是与学生的自主相结合的,但高中伊始,学生们对半放手状态不适应,许多初中的高才生就会跟不上、受不了,学习效果变差。

3.课时和学法的变化。

根据国家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周课时要少于初中的周课时,教学时间有限,课堂的容量自然加大,课后的自主学习内容也必然加大,所以课时的变化也给初高中语文的衔接工作提出了难题。面对新课程、新标准和新要求,学生们必须调整学习方法,只靠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生活中充满语文,必须做个有心人,必须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同时,必须做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课内课外的衔接。

三、解决的策略

1.做一些准备及针对性强的工作。

做好准备工作不只是学生的事,应该师生共同来做。教师要在开始的时候向学生们介绍高中的学习情况,简单说明高中的学习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高中知识体系的初步认识,做好学习开始时期的心理动员。教师自己也要对新生有思想上的准备,不要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评价学生。另外,做好摸底工作,将学生分出层次来,在教学中对其做有针对性的帮助指导。同时做好知识衔接,在初中原有知识基础上,做到知识区别和联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任课的班级一直在坚持做课前发言“说”的训练,每周的周记有摘抄、创作等项练习,每周还有读书活动。最好不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文章,潜移默化中进行了思想教育。

2.加强学法教育,重视技巧能力的培养。

篇5

新入学的学生,最初一段时间基本上都能全神贯注认真做好预习和复习的工作,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可时间一长,坚持预习和复习的同学就少了,许多要课后完成的任务就慢慢不做了。这可以通过对学习任务的检查来发现问题,第一个月笔者曾经检查过两次笔记,第一次全班都能完整无误地交上来,第二次就需要课代表催促,以后再检查笔记都需要老师再三叮嘱和反复催促了。需要课后完成的任务如果不在课上检查或采取什么措施,就很难保证落实。

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摸底测验。测验成绩的不理想,很能说明问题。基础知识部分在中考前经过死记硬背还有些效果,但一个暑假后记得的已经很少了;阅读和灵活的语言运用类的题,绝大多数不会,换句话说凡是填空不是空着就是凭想象乱填。

在高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文言文的比例增加了,背诵的力度加大了,但学生的自觉性比较差,需要反复督促检查才能去背。背诵过程中,缺少方法,不能理解记忆,严重脱离文意,又由于篇目多,畏难情绪很重。

在与几届学生的接触过程中,笔者还发现,高一的放松心理特别严重,语文又是需要平时积累的学科,只要数理化一紧,绝大多数学生就放松语文的学习,抓紧数理化的演算;还由于贪玩等原因,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影响也很大。

二、原因分析

针对种种情况,反思其中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中:

1.客观环境和心理的变化。

高一新生来自多所学校,不管是谁他们都要共同面对新环境、新教师、新同学,因此学生要适应环境,彼此还要磨合,还要努力适应新教师和新课程,缩短适应的时间就显得很重要了;另一方面就是新阶段自己定下的理想和目标的驱动,学生都可能静下心来努力一阵子,但只要时间稍长,学生中就有厌烦的和跟不上学业的了,这必然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在适应磨合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学生存在放松心理,自以为大功告成可以稍微休息了,学习自然就放松了。在高一开始,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处理好外在因素等的变化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尽早进入高中生的状态,做好角色转换。

2.教材教法的变化。

初中升入高中教材的变化,也能让学生适应许久。初中里许多知识只是要求知道“是什么”就足够了,但高中教学中许多知识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怎么样”;课本里文章的长度加大,难度也加大,寓意深刻,这就需要有深入分析思考的能力和探索的精神。再有,高中的教育是为更高层次教育做准备的,可以说初中教学是半扶半放状态,高中的教学是半放的状态,教师的引导应该是与学生的自主相结合的,但高中伊始,学生们对半放手状态不适应,许多初中的高才生就会跟不上、受不了,学习效果变差。

3.课时和学法的变化。

根据国家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周课时要少于初中的周课时,教学时间有限,课堂的容量自然加大,课后的自主学习内容也必然加大,所以课时的变化也给初高中语文的衔接工作提出了难题。面对新课程、新标准和新要求,学生们必须调整学习方法,只靠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生活中充满语文,必须做个有心人,必须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同时,必须做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课内课外的衔接。

三、解决的策略

1.做一些准备及针对性强的工作。

做好准备工作不只是学生的事,应该师生共同来做。教师要在开始的时候向学生们介绍高中的学习情况,简单说明高中的学习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高中知识体系的初步认识,做好学习开始时期的心理动员。教师自己也要对新生有思想上的准备,不要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评价学生。另外,做好摸底工作,将学生分出层次来,在教学中对其做有针对性的帮助指导。同时做好知识衔接,在初中原有知识基础上,做到知识区别和联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任课的班级一直在坚持做课前发言“说”的训练,每周的周记有摘抄、创作等项练习,每周还有读书活动。最好不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文章,潜移默化中进行了思想教育。

2.加强学法教育,重视技巧能力的培养。

高中学生应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应该能在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基于此种思考,必须在高中开始的阶段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总结反思的方法,并不断的进行实际训练。还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协作解决。为了加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讲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教会学生思考方式和方法,培养独立处理解决问题的技巧能力。

篇6

良好习惯 知识树 知识网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191-01

艺术特长生主要包括音乐特长生、美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播音主特长生等。这类考生在高考中要加试专业课,对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但近几年来文化课成绩的要求有所提升。纵观历年艺术特长生所有科目的高考成绩,语文可谓他们的大半壁江山。艺术特长生应把语文作为他们提升成绩的一个突破口。

1.困扰艺术特长生语文成绩提高的原因

(1)文化课基础差。从中考成绩看,这些学生往往比普通高中学生的成绩平均低100分左右,他们多数是在初中阶段升入普高无望的情况下,被迫走“从艺”这条道路,想以此为捷径,继续求学深造。(2)对语文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大多数艺术特长生认为语文是自己的母语,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到高中不学也会,学生从思想上就不重视,当然也不会为之付诸行动。(3)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自控能力较差。“不好学、不会学”,是这些学生的通病,大量的学习时间利用不起来,完不成学习任务,日积月累,形成恶性循环。(4)注重专业训练,忽视语文学习。在很多特长生心里认为专业就是高考的全部,所以情愿用大量的时间进行专业训练,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没有方向目标,缺乏必要的自信,忽视自身语文基础薄弱的现实状况,不知道如何去追赶,导致成绩提升缓慢。

2.提升艺术特长生语文成绩的有效做法

教师要加强艺术特长生思想品德与理想教育工作,以身作则,严以律己,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用道理去疏通疑惑,用制度去规范行为。(1)加强德育教育。根据体育特长生普遍好动、易冲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纪律观念相对淡薄等特点,教师可以专门制定艺术特长生教育管理条例与处罚规定,辅以相应的激励机制。(2)利用专业优势培养学生强烈的语文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成绩提升的内在驱动力。在对特长生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培养学生强烈的语文学习兴趣。比如:在美术班讲《再别康桥》时,可以让学生到黑板描绘作别云彩图、金柳艳影图、青荇招摇图、清潭似梦图、撑篙寻梦图、夏虫寻梦图这几幅图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描摹图画的过程中更能体会诗中的绘画美;在音乐班讲完《大堰河――我的保姆》人物形象时,可以播放满文军的《懂你》,让学生边唱边体会母爱的深沉。

3.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1)课上耐心倾听的习惯。倾听别人发言、理解别人是与人产生互动的前提。但艺术特长生的语文课堂常常热热闹闹,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他们不能耐心倾听别人发言。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耐心倾听的习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实际上,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也是学生理解别人的时候,更是学生把别人与自己比较、对照的时候,碰撞出思维火花的时候。(2)课余善于反省的习惯。培养学生经常反省自己的真实思想过程,有利于学生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扬长避短。做到“知己知彼”,这是建立积极、健康互动的基础。(3)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圈点勾画的习惯、边读边概括的习惯、摘抄的习惯。

4.注重艺术特长生的语文学习管理工作

篇7

高中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好些年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困惑到了解、适应并逐渐把握的过程。面对新课程、新课标、新理念,大胆尝试和探索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尽管在实践和探索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但也积累了一些粗浅的经验和体会。

一、困难和问题

一是学生方面。初中语文由于教师过于侧重背诵,导致学生只是为背课文而背课文,不去理解和体会,不深入分析文章的内涵。学生学得粗浅,中考要求也低,导致高一新生普遍存在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严重不足的问题,这就与新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相矛盾。语文新课改的力度大,要改变以往几十年沿用下来的教学体例,要大胆引入了专题和模块教学,使语文教材的面貌焕然一新,可问题在于专题和模块教学要建立在初中学生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之上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学情和目标的差距,这就给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带来很大困难。 一是教师方面。新课程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学科编写体例,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以专题为单元的模块体系所带来的教学内容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会给人一种支离破碎感。如第一册的第一单元就是较难的诗歌单元,而第二单元又是学生感觉困难的文言文单元,这让习惯于旧教材知识结构与体系的教师一下子茫然失措,疲于应付。三是教材方面。优点突出,比如文章正文与课后补充相补充,资料丰富。缺点同样明显,大段的文字表述有时缺乏连贯和统一,或者表述含糊不清;学术化、成人化倾向严重,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古诗十九首、古诗体例、古诗与现代诗的区别等概念,教材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使得教师不得不留出大量的时间处理,否则学生很难理解。再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文言句式,内容就会涉及初中语文教学,而初中中考又不考,所以高中教师就得先完成初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问题,课时减少单任务量并没有减少。讲还是不讲?讲影响教学进度,不讲影响学生理解。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到最普遍的问题就是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进度慢。

二、对策与措施

面对问题与困难,一味地抱怨于事无补。我们首先应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即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和准则,在教学过程中,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大胆合理整合教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加强集体备课,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第一步备课程标准,力图科学完整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神。第二步依据课程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对于课程标准不作要求的或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不讲,或少讲;对于教材叙述过于简单的重要内容,就要增设背景材料,辅助学生学习,重点内容要讲充分,讲透彻。比如刚才提到的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的文言句式问题,教师要先讲句子成分,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和探索。二是设计学案。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给学生课前布置探究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调动学僧的积极主动性,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又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三是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应力争做到三个不讲: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讲;学生自学能解决的问题不讲;讲了也不会的问题不讲。同时,教师应贯彻三个必讲原则,即“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问题必讲”。通过改变观念和制定措施,我们逐步走出困境,课堂教学也会变得越来越流畅。

三、尝试与探索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审视课程资源,要敢于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教教材”的观念,学会“用教材教”。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积极尝试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革新与探索。我们要大胆取舍,整合教材。新授课如何上,采取什么教学方法,如何体现学生的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是设计这节课的重点突破的地方。然而,合作学习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十分了解,更不要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在短暂的准备时间内,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很多。在我们全体语文组教师的帮助下,我拿出初步的教学设计方案。但在试讲时,从课堂看有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但实质上,合作学习活动知识流于形式,真正的意义并没有得以体现,合作学习活动只是形式的、粗浅的、缺乏价值的。究其根源,课本给了大量的信息,内容庞杂,头绪繁多,学生忙于应付教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缺乏思维的真正激活。于是,我将前面学过的几个专题进行了整合,引申出炼字题的一般模式,然后结合本节内容,设计出几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讨论分析这样的设计模式是否可行,允许合理修改。在认可接受的基础上,学生运用这一模式自行解决问题。通过课后交流,这一思路获得好评,这一探索也得到其他教师的肯定。

四、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方法的探究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力”,而语文则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创新能力等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要解决以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些老师为了显示自己与时代同步的能力,常常不顾教学的实际需要,随便使用多媒体课件,结果不仅达不到使用的效果,同时还使得许多的学生产生厌烦感,因为相比于传统的黑板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输入的信息量较大,学生需要记的笔记较多,很多的学生上课只能忙于抄笔记,根本来不及思考相关的问题以及体会课文的感彩。不过也有些课文是必须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才能让学生领会其中意境的,比如,一些抒情的散文,诗歌等,描绘的东西比较抽象,这时候,老师就应该要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二是借助相关手段,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传统的语文教学,不是读就是概括意思,基本上比较沉闷,这是因为许多地老师都忽视了课堂趣味性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老师应该要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以使学生能够寓学于乐,在轻松的环境中把握课文的主体内容,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笔者认为要想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相关的手段,比如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包涵的情景进行表演模拟,或者是组织相关的游戏,或者是设定相关的主题让学生进行辩论等。三是转变教学理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新课改的目的在与培养全面的高素质的语文人才,因此,语文老师应该要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深入专研新课改的基本标准和相关要求,结合相关的教材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以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生活教育,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外,还必须要注意教学的方法,使语文生活化。也就是说,要积极引导学生使语文的学习与生活结合,使生活成为创作的不竭的源泉,成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学堂。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高中语文的教学是培养高素质语文人才的重要阶段,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整合能力、审美能力、阅读能力、实践能力等。本文主要对当前新课改下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的措施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篇8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欣赏性阅读能力。1986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首次对高中生提出了“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明确要求,1992年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也提出“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现在人教版的初高中语文课本都编有文学作品单元,也重在培养学生的欣赏性阅读能力。

中学生的欣赏性阅读目的在于借鉴。成年读者欣赏优美有趣的读物,从中获得身心愉悦,阅读本身可能就是目的。但中学生除此之外,还要借鉴作者观察问题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谋篇布局的思路,表情达意的技巧,从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门径。

如在孙犁的《荷花淀》中,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生动地将女人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刻画了出来:“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描述的是一个机智伶俐的妇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更是一个直率可爱女子的真实写照。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欣赏人物语言,要听其言,想其人,度其心,还要看看作家怎么把握人物的身份个性,在什么场合让人物说出什么样的话来。

欣赏性阅读的潜在功能是提高中学生阅读的品位。中学生欣赏性阅读的对象不应限于文学作品。其一,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欣赏课文中优美 、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前一条显然包括记叙真人真事、说明客观事物、论说事理哲理、社会交际应用的非文学作品在内。其二,选作课文的古今文章,经过精心筛选,多为名家名篇,内容上含有自然美、社会美、艺 术美、科学美等美质,形式上则具有结构美、语言美、节奏美等美的因素。中学阶段学生阅读四百来篇课文,无形中为他们选择读物树立了一个高标,有助于他们课外阅读时舍弃或抵制那些观点偏颇、结构凌乱、故事雷同、文字拙劣、品位低下的粗制滥造的文字垃圾。

二、以质疑为核心的研究性阅读(研读)

研究性阅读有不同的层次。编辑审稿、主持人播音、导演演员读剧本、专家学者写论文,都要作一番研究性阅读。中学生的研究性阅读,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作较为深入的、带有创造性成分的阅读。

篇9

对外汉语教学指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教学,其教学对象大都没有汉语基础甚至是零基础,这些人不熟悉汉语与汉字,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而语文学科所面对的是长期生活在中国并一直都使用汉语的学生,他们对语文学科有一定的了解,会写会用汉字,了解中国文化,能够很好地运用汉语使用规则。所以,对外汉语所教的学生在知识迁移方面会比传统语文教学的学生困难的多。因为在语文学科的课堂上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都是同一年龄层,有着相同的文化环境。但对外汉语课堂上的学生文化背景存在差异,教师需要了解各国文化,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的对比分析

第一,对外汉语教学与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的教学目标都对词语的掌握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在选择生词和对词语的掌握程度方面却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高中课本中《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的生词“阜盛、敕造、紫檀、雕梁画栋”等,这些都是一些比较生僻,在生活中不常用的词语,教师在课堂上不会细说这些生词,认识生词往往是学生课前预习的工作。对外汉语高级教材《我们天天在说谎》中的生词列出了“大手大脚、将心比心、炫耀、无所不能”等词语,而这些词语是不会在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但在面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者时,教师需要落实到每个字的读音,例如“手”是第三声,学生可能会发不好这个音,教师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示范并且一遍遍地纠正读音,直到他们读准。除了要学生读准读音外还需解释字词,“大手大脚”这个词学生会理解为人的手和脚都大,对外汉语老师就需要向他们解释“大手大脚”的引申义为花钱、用东西都不节省,比如说“这个人花钱大手大脚的”,这是在指责这个人浪费钱,不懂节约。在传统语文学科教学的小学阶段,语文教师会着重讲解生词,要求学生会写;初高中阶段,教师只会指出那些生僻字的读音和意义,很多是学生提前自学的。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生词的学习是贯穿整个教学阶段的,需要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能够正确使用词语进行对话。对外汉语的学生对于词语的掌握程度在于能否正确运用,学科语文中对于词语的掌握不同于对外汉语的要求,它还需要学生了解词语的更深层次的意义、词语的色彩意义,比如虚伪是贬义词。

第二,两者的学生都会接触到语法学习,但是对外汉语教学更加重视语法规则的讲授,而语文学科教学接触到的语法知识是粗线条的。例如“就”这个语法点,语文教师会简单地说明它是一个时间副词,而对外汉语教师会在其词义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它的用法,包括“就”在句中的位置和经常跟它搭配的词,也会归纳出其在句中的结构“主语+时间状语+就+动词”,用“就”表示说话人认为动作或者事情发生的早的时候句子末尾要加“了”,这时结构就是“主语+时间状语+就+动词(+宾语/补语)+了”。可见,对外汉语教学更加重视语法知识。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从小接触汉语,他们知道如何使用汉语,但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生不了解汉语的规则,而汉语中很多词语有不同的用法,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重这方面的讲授,让学生了解汉语使用的规则。

第三,两者都要求学习者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感情,要求学生能够结合上下文推测理解词义,正确理解文中的字词含义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中级课程《小议食文化》中的教学目标有一点是锻炼学生的猜词能力,“阿里来中国留学三年了,他说的汉语很地道,大家可以向他学习学习。”这句话中的“地道”一词便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这需要学生根据词所在位置的前后句来推断词在文中的意思。再如《雷雨》中周朴园用了“贤慧”、“规矩”来形容梅小姐,这对于有着牢固的语文基础的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对于从零开始学习汉语的人来说却不容易,更因为文化的差异,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词语,教师在讲解时便需要结合我国的文化特征。

最后,语文学科教学是将学生的终身发展纳入教学目的,而对外汉语教学则更多的是将汉语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工具,这是两者教学目标差异的根本所在。语文学科教学除了要教语言知识,提高学生们的语用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应用汉语。

三、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教师上完一节课之后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并不是因为教师教学水平不高,而往往是因为没有选对教学方法。如果教师想要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很好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师就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前需要根据学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选择不同的方法,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方法的选用。

教学方法是为完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对外汉语教学与语文学科教学二者的差异首先反映在教学目的和任务上,任何教学方法都服务于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语言交际,语文教学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身心健康的发展。因为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学注重发音语法教学,语文教学注重阅读和写作。所以,根据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的不同,二者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二者存在着区别,但又有些方法却都适用于它们两者,只是在运用时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像情境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也可以应用到语文教学中。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学生没有到过三峡,他们很难想象有关三峡的画面,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纪录片作为课堂导入,不仅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到不同时间段的三峡时,教师还可以用幻灯片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将文字与画面相结合,在脑海中出现秀美的三峡与险要的三峡,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同样,练习法也适合对外汉语教学,俗话说的好,“光说不练假把式”,对外汉语教学也同样需要学生多做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在《小议食文化》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训练学生依据上下文推测词语含义的能力,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些选择题,如“地道的菜要做几天几夜( ) A、道理B、真正的C、地下通道D、好吃”,或者是给学生一个句子“这幅画很出名,被很多人津津乐道”让学生分组讨论“津津乐道”的含义。适当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及时地进行查漏补缺。

当然,有些教学方法更适合一种教学内容。比如语法翻译法,因为语法翻译法的特点,它并不适合语文教学,但是它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更能体现出其存在的价值。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时要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听说法、归纳法、对比法等方法,让学生快速正确地掌握语言知识并能够熟练地使用汉语普通话进行日常的交际。

对外汉语教学形式是小班教学或者一对一的教学,而我国的语文学科教学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加之教学对象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不同。语文课堂以讲授法为主,教师是课堂的领导者,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随着中国教育理念的变革以及吸收国外的优秀教育经验,中国的课堂正在朝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迈进,讨论法正体现了这一点。

语文学科教学历时长,实践多,经验足,无论是理论的积淀还是实践的总结都能给仍处于探索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和指导。同时,由于对外汉语教学接触到不同教学理念,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在其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与传统语文学科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向语文学科教师取经的同时,传统语文学科教学也可以对照对外汉语教学,反思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徐子亮,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吕必松.汉语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二、对策与措施

面对问题与困难,一味地抱怨于事无补。我们首先应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即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和准则,在教学过程中,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大胆合理整合教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集体备课,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第一步备课程标准,力图科学完整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神。第二步依据课程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对于课程标准不作要求的或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不讲,或少讲;对于教材叙述过于简单的重要内容,就要增设背景材料,辅助学生学习,重点内容要讲充分,讲透彻。比如刚才提到的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的文言句式问题,教师要先讲句子成分,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和探索。

2.设计学案。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给学生课前布置探究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调动学僧的积极主动性,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又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3.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应力争做到三个不讲: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讲;学生自学能解决的问题不讲;讲了也不会的问题不讲。同时,教师应贯彻三个必讲原则,即“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问题必讲”。通过改变观念和制定措施,我们逐步走出困境,课堂教学也会变得越来越流畅。

篇11

当前在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驱使下,高职语文类课程的地位更加岌岌可危,有的学校干脆就砍掉了这些课程。语文类课程既没有“思政课”的权威性,也没有“英语课”的尚方宝剑,因此想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得到学生的喜欢、变成为学生上大学的必修之课,就必须进行深刻的课程改革,且这种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职语文类课程尴尬处境原因的探究

1、高等职业教育“工具意识”的影响。

教育的“工具意识”是仅仅从掌握和运用工具的角度来看待文化的功能,在传授知识和传播文化的过程中重视传递“工具”而忽视了人文教化,教育的“工具意识”在市场经济中不断被加强。在“工具意识”影响下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心日益偏向于智力和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了人文教化,是强调文化的“工具价值”而忽视甚至挤压文化的精神价值。

2、高职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局限。

高职院校采取“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种瞄准职业或职业岗位的需求、强调职业技能的“专才”教育定位的理解,往往因为注重强调学生技术、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呈现了明显忽略的倾向。多数高职院校重技能、轻素质的教育定位,使各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一落千丈,使高职语文教育陷入了困境。

3、语文类课程自身的定位不清晰,教学方法单一,教材落伍。

有人称大学语文类课程为“高四”语文,认为大学的语文类课程是高中语文的延续,教学模式、方法都沿袭初高中的教学,教学内容枯燥、单调,和我国当前空前繁华的学术研究脱节甚远。虽然几易教材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严重束缚,仍然没有冲破应试教育的模式,教材存在着通病,即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注重知识的传播却忽视了文化的传承。

4、大学生群体的功利化思维。

学生的功利化思维与整个社会对待语文类课程的态度密切相关。在确定语文类课程的功能时,人们通常会从表达的功能去考虑,忽视了语文对人的培养和提升。人文素养不是可以简单养成的,语文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也就是文化的作用。

5、社会文化视角缺失。

文化不是一种实用工具,而是通过具体的人来体现它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的价值是无限的。大学语文类课程作为这种传递文化价值的载体在逐渐衰败之时不得不让我们看到这种衰败的背后社会文化视角的日益缺失。

二、高职语文类课程开设根本目的的探究

1、高职语文学科是一门面向高职学生开设的、以人文性为基底并呈现通用性、工具性、职业性特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职业性是高职语文学科与其他各层各类语文课程的区别性特征,高职语文类学科是为高职学生适应就业需要、适应岗位和职业转换需要,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的素质教育课程。

2、语文学科的教育内涵十分丰富。

语文学科不仅是对人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且包括文化价值,它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增强人的想象力,发展创造力,培养思辨能力,将人塑造为较为完整的人,不再是一个单向度的人,而是全面的有着丰富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的高素质的人。

3、语文学科具有“载道”特征,这决定了语文教育还兼具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功能。

高职学生的德育培养仅仅只靠每周3节或4节的思政课是远远不够的,而语文的“载德”教育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之中,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因素来实现的。因此,高职语文教育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又一个重要动力,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共建大学文化氛围的不可缺失的通识教育课程。

三、高职语文类课程改革出路的探究

1、强化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

高职语文类学科应明确课程定位,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注重研究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创新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己任。 2、改变对高职教育及其培养人才规格的认识。

高职教育虽然是以面向生产一线和基层管理岗位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使命,但面对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和员工精神品质的事实,高职院校还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办学根本任务。

3、改变高职语文类课程的“西宫”地位为“正宫”,使其成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人”,一个人只有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才能成为一个全面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是各类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语文教育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是传承人类文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重要武器,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4、不断拓展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综合性、拓展性和应用性。

要充分利用文本内容丰富多彩的优势,把“单一型”变为“综合型”的新课程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学科分界,兼顾语文的审美性、历史性、思想性,达到文史哲融通的境界。这样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真实有效地培养起来,语文类课程的教学才能冲出以往的尴尬困境。

5、要对语文类课程本身进行全新的定位和改革,切实地从教学出发,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

(1)在教学中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精神诉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2)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

(3)教学手段采取传统的黑板与现代的多媒体相结合,增强动感和形象思维,扩充授课信息量,活跃课堂气氛。

(4)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落实到“教什么”上。高职语文类学科的内容要在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重素质和能力训练,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摆在首位,结合专业特点,凸现职业指向,围绕学生的职业需求组织教学。

6、要协调好文化素养熏陶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关系。

要突破在教育中存在的“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素养”的错位和扭曲,加强从语文知识向文化素质的内化。要由知识的梳理到人文精神的解读,从文本的情感感染到思想的深层解剖,必须兼顾文化素养的提升和语文学科基础技能的学习,不能有所偏颇。以思想文化素质的培养为核心,加强语言文字的表达,以“精神成人”为核心,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是语文类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育本身是发展变化的,不是凝固不变的教与学,更不是在自身停滞不前的情况下来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不断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就是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语文学科教育者更要在这样一个不利环境中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真正将语文类学科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江景平 周钟鸣 朱萍华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非中文专业)探索之一[J].中国教育导刊,2005(6)。

2、江景平 周钟鸣 朱萍华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非中文专业)探索之二[J].中国教育导刊,2005(7)。

篇12

1关于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2000年版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但此处的语文素养的意义与地位并不十分明确,直到21世纪初我国相关教育部门颁布的两个语文课程标准才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此后,教育界学者纷纷对语文素养的核心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探讨,雷实认为,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记忆和情感态度价值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1]。罗晓辉则认为,语文素养是思想感情、语言积累、语言运用、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等的有机整合[2]。郑新丽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是指语文知识和语文思维方面的修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3]。综合众多学者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其构成要素的分析,笔者认为,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不断丰富语文知识,积累和建构语言,发展与提升语文思维能力,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时展要求的必备的素养即为语文核心素养。研究语文核心素养,必须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与塑造其人格为基础,着眼于时展要求,决不能脱离社会,建造“空中楼阁”。另外,还要着眼于语文学科的独特属性,也就是理解清楚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区别,我们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2关于社会互动教学模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