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8: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企业的经济效应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我国有许多煤炭城市,这些城市多是因矿而建、因矿而发展。在这些城市中,煤矿职工和职工家属的人口总数在城市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有的城市甚至能达到一半以上,而且这些煤炭企业所创造的产值、所缴纳的利税在城市经济中也占到了很高的比例,对当地城市的发展和影响非常大。
一、煤炭企业对城市经济的辐射效应
1.正面辐射效应
第一,煤炭企业进行煤炭资源开发与开采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两种。前者是进行煤炭资源开发直接形成的收入、利润、促成的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而后者则是因煤矿企业及其相关产业直接的联系而形成的效益。煤炭资源开发的主要受益群体是城区,它能够带动区域发展、城市规划、基建建设、相关产业、资源流动、培训教育等的发展,会形成良好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第二,煤炭企业为城市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时期,煤炭总体需求量较大。城市发展要立足长远、合理规划、兼顾环境,煤炭产业作为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能够长期发展的。在煤炭产业的强力拉动下,还可形成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聚集,形成区域生产综合体进而提升城市的经济实力。此外,由于专业化分工和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需要,煤炭企业会逐渐把煤炭产品的后续加工和深加工过程分离出去,根据每个过程的具体生产条件和成本构成状况,将其设在各自最有利的区位上,以利用不同地区的特点组织生产。显而易见,城区所具有的低劳动力成本和低运输成本优势在获取项目,获取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三,煤炭企业的发展能够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煤炭资源的不均衡分布特点使得煤炭资源的长途运输成为常态,进而可以促进道路交通设施和城市交通的建设,使城市周边的铁路、公路、道桥迅速发展,也打开了与外界接触的大门。交通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改善,促进了本地和外地的经济互动,使本地的地方产品、生产技术能够很好地推广到外地,同时也可以引进外地的先进产品,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丰富地方人民的生活。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无形的高速公路――“通信网路”也在迅猛发展,它为各类信息的快速、有效传播提供了通路,和有形的公路共同加速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四,煤炭企业的发展能够加快城市化的步伐。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源动力。煤炭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的软实力,也使得相关产业迅速聚集、扩大,使同类生产在地理分布上形成相对集中的态势,慢慢呈现出集聚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的良好发展势头。这些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2.负面辐射效应
第一,产业集聚是煤炭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伴生现象,人才、资金和技术这些发展要素会不断向优势的企业倾斜和汇聚,这就形成了煤炭企业对这些优势的生产要素的占有和抢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第二,煤炭企业的庞大的特点会导致城市产业结构单一。这些与煤共生的城市,因煤而立,因煤而兴,区域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其支柱产业不会脱离煤炭产业及其相关的重型产业,如果不及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那么 “矿竭城衰”的现象终究会出现的。这种现象势必影响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造成社会动荡。第三,煤炭的开采和加工会对周边地区环境造成破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例如,大量的煤矸石、粉煤灰占据了大量的耕地,也造成了严重的粉尘污染;煤矿井下开采会引发地表沉陷,对地表水造成影响甚至破坏地下水系统,而且对地面建筑物和耕地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污染和环境破坏,势必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不利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炭企业对城市经济的产业关联效应和产业旁侧扩散效应
1.产业关联效应
以煤炭企业为基础的主导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周边地区产业的关联效应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前向关联效应,即煤炭产业自身的发展能够促进消费煤炭产品产业的发展;二是后向关联效应,即煤炭产业自身的发展能够促进生产该产业投入中间品的产业的发展;三是环向关联效应,即煤炭产业与其他前向和后向产业组成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连锁效应促进中间产业的发展。
资源的开发有一个产品链条,而不是单一的。这个产品链条是各个环节组成的链条,是资源的转化过程行径资源初级产品、资源中间产品、最终产品过程中的链条,是囊括自然资源、劳动资源及其他各种生产要素共生的产物。资源链条一般可分为短链、中链、长链三种。煤炭属于长链资源。长链是一种开发产品的可加工性强、可供多种后续产业利用的产业链条,它的后续产品系列也具有长而复杂的特点。煤炭资源产品链是通过产业关联来体现的,通过关联延长煤炭资源的产品链,能够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使之增值,同时也提高了资源的加工深度,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用。大力发展煤炭企业的城市要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做出正确选择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
2.产业旁侧扩散效应
对于煤炭企业自身建设发展而言,它的周期长、投资大,在开发建设的初期表现为大规模基建投资的关联和旁侧扩散效应。它对经济整体的关联效应较弱,以向后关联影响和旁侧扩散影响为主,主要对建筑建材、交通运输服务、电力、服务等行业形成刺激发展。在经过大规模的建设之后,煤炭企业就会进入产能的上升期并逐步稳定,在达到企业的设计规模后步入企业的成熟期。在成熟期,煤炭企业所表现的产业关联和旁侧扩散效应的特点是:对整体经济的影响逐步增强,且以向前关联和旁侧扩散为主。其中,后向关联效应主要对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煤机及维修等行业形成刺激发展;前向关联效应主要对电力冶金、煤炭洗选、炼焦、煤化工、铁路运输等行业形成刺激发展;旁侧扩散效应则主要对商业、食品、纺织等行业形成刺激发展。
由此可见,煤炭企业对城市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有效利用其积极的辐射效应。要打破条块分割,实现企业和城市经济的协同发展。按照科学统筹的原则,建立共赢的新局面,使原来的个体优势转变为整体优势,原来的独立成长变为协同发展,探索城企一体联动发展的模式。另外,要不断加大对科技方面的投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使产业结构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在发展煤炭产业、延伸其精深加工产业链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共存发展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琴.论煤炭企业经济发展[J].山西科技,2011(05).
内容摘要:本文从经济理论的历史脉络视角分析了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依此探讨了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升值等宏观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和政策建议。自发状态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总是偏低,它决定了生产过剩是经济的常态;过度刺激出口和金融创新能缓解生产过剩的矛盾,促进经济的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它们也会加剧供需矛盾并对经济造成更大的破坏或者引发其他宏观经济问题;只有继续主动调节企业的收入分配,才能摆脱生产过剩的困境,实现经济均衡增长。
关键词:企业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效应 经济均衡增长
问题的提出
斯密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阐述了“一只看不见的手”原理,认为市场的自发调节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随后一百多年里,斯密所提出的理论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微观经济理论。总体来说,微观经济理论是在最大化的假设条件下,通过边际分析和供需均衡分析,得出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也能够决定合理的价格,即完美市场理论,如图1所示。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得微观经济理论所推崇的完美市场受到人们的质疑。许多学者提出了新的经济理论,试图解释和摆脱经济危机,以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针对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中,“三大心理规律”使得有效需求不足,经济总是处于供过应求的状态,继而导致非充分的就业状态。因此,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高有效需求水平,实现供需均衡,继而实现充分就业。面对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经济“滞胀”现象,有效需求理论变得束手无策,而各种新兴的学派及其理论则应运而生。供给主义学派认为,在总供给曲线垂直的情况下,增加社会的总需求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同比例上升,对经济的增长起不了作用。政府只有通过调控措施增加社会的总供给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并抑制通货膨胀。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主张实施“单一规则”,即根据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率制定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使得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同步增长,以保证价格稳定和高就业水平。还有其他各种经济理论如制度经济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也都独树一帜。总之,如图2所示,宏观经济理论是依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即AD-AS模型,通过政府对财政领域包括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等和货币领域包括货币供应、利率等的调控,增加总供给和总需求,继而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实现充分就业,同时又尽量避免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政治经济理论。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从所有制的角度阐述了经济危机产生的机理和解决方法,提出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应改革生产关系以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可以看出,经济理论总是针对经济问题而存在和发展,它是经济理论基本的发展规律。图3揭示了主流经济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指引着世界经济不断前行,然而,经济问题依旧存在,各国周期性的经济问题以及伴随着的大量失业时有发生。美国次贷危机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问题,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等问题都有待解决。以往研究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问题的文献主要探讨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即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是否会阻碍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又是否会拉大收入分配差距,而很少探讨收入分配本身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围绕企业这一经济体中最为核心的主体及其收入分配这一经济增长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因素,通过分析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来解释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直接内在的联系,并依此探讨上述宏观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和政策建议。
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企业是一个宏观经济体最为核心的主体。一方面,企业是产品和劳务供给的主体;另一方面,企业是收入产生的主要来源。企业收入分配则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因素。一方面,产品和劳务的供给由企业的投资生产来决定,继而由企业投资生产积极性来决定,最终由企业从所能得到的收入来决定,这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决定了社会的总供给;另一方面,收入决定了支付能力,这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决定了经济体中各个群体的支付能力,继而决定了各个群体的有效需求水平,最终决定了经济体的整体有效需求水平。企业的收入分配不仅关系到社会公平,更关系到经济效率,同时决定了总供给和有效需求,继而决定一个经济体能否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
在一个由许多企业所组成的宏观经济体中,企业提品和劳务所形成的收入在扣除投入成本后的部分会以一定的比例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分配,员工以工资的形式获得他们所分配到的收入,企业以利润的形式获得他们所分配到的收入,一定的工资水平和利润水平对应了一定的收入分配比例。不同的收入分配比例会产生不同的宏观经济效应,使得整个宏观经济体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收入分配比例过低会导致经济过剩,收入分配比例过高则会导致经济短缺。
(一)宏观经济中的生产过剩
自发状态下,生产资料由企业家提供,企业提品和劳务所形成的收入在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分配会由企业家来主导。对于员工来说,所能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就是该工资水平能够满足自身的基本生活需求,他们总是在这一工资水平上到能提供最高工资水平的企业工作;对于企业家来说,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总是会使自己尽可能地分配更多的收入。两方面的博弈会使得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最终保持在能满足员工基本生活的水平上,这种工资水平就对应了一个很低的收入分配比例。在这一分配比例下,有效需求相对于供给而言会出现不足。一方面,企业家分配到了企业收入中的大部分,这会激励他们继续进行企业投资并扩大生产,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劳务。在这一过程中,整个社会产品和劳务的供给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同时,企业家的收入也大幅增加,支付能力也相应大幅增加。但是,作为自然人,企业家的消费需求是有限的,他们在整个社会中也只占极少部分,这就使得企业家为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有效需求局限在了其有限的消费需求上。另一方面,员工在整个社会中占绝大多数,他们有着很旺盛的消费需求,然而在扩大生产的过程中却始终只能得到满足自身基本生活水平的收入,因而支付能力也十分有限,这就使得员工为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有效需求局限在了他们有限的支付能力上。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必然使得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相对于不断增加的供给而言出现不足,产生生产过剩的矛盾。这种矛盾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便会造成生产过剩的经济问题,大量企业因产品销售困难导致生产难以持续,企业库存产品堆积如山,失业就会增加,社会大多数成员因为缺乏支付能力而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
(二)宏观经济中的生产短缺
企业的收入分配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干预,使得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相对于自发状态下大幅提高,即企业家得到的收入大幅降低而员工得到的收入大幅提高,这可使得经济陷入短缺的困境。受外界因素的强制干预,如果企业家分配的收入大幅降低,企业家投资生产的积极性将会受到严重打击,生产投资也会大幅缩减。一方面,企业家为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包括厂房、设备和资金,这些资本都包含着隐性成本即企业家原本可以用这些资本去进行其他投资而可以获得的收入。企业家用这些资本进行企业投资,无形之中就放弃了那部分原本可以获得的收入。另一方面,企业家从开创企业到经营企业,从产品的生产到产品的销售,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家还要为企业的投资承担风险。企业家投资的积极性并不是由实际收入决定的,而是由期望收入决定的,因为投资总会伴随风险,投资所能产生的实际收入投资前并不能确定,投资前所能确定的只是根据风险水平确定的期望收入。如果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大幅提高,那么企业家的期望收入将会大幅减少甚至可能为负,这样由期望收入决定的投资积极性就会极大地受到打击甚至失去投资动机,企业家会减少生产甚至退出生产,使得企业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大幅减少。而与此同时,员工由于收入分配比例的提高获得了较多的收入,支付能力也得到增强,加之他们在整个社会中占绝大多数,有着很旺盛的消费需求,这样就使得员工为整个社会提供了旺盛的有效需求。这样必然使得整个社会不断减少的供给相对于旺盛的有效需求而言出现不足,产生生产短缺的矛盾。这种矛盾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便会造成生产短缺的经济问题,企业不断缩减生产,整个社会的产品和劳务出现匮乏,整个社会对产品和劳务又有着较强的需求,并且也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可是却无法得到满足。
(三)经济常态与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自发状态下,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总是偏低,它决定了生产过剩是经济的常态。在生产过剩的状态下,过度刺激出口和金融创新能缓解生产过剩的矛盾,促进经济的增长,但它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从长期来看,它们也会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并使其以一种破坏力更大的形式爆发出来或者引发其他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问题。表面上看,次贷危机是一场金融体系的危机,但实质上是美国房地产经济在过剩的状态下由过度金融创新而引发的经济危机,金融在整个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自发状态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总是偏低,它决定了生产过剩是经济的常态,美国房地产经济亦是如此。为了缓解供需矛盾,同时也是在利益的诱导下,一些金融机构推出了房地产次级贷款,给那些支付能力不足的人提供住房贷款,同时又帮助贷款银行将这些等级不高的贷款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并衍生出更多资产,然后出售给全世界范围内的投资银行、基金、商业银行和政府部门以及其他机构。这样,在金融的促进作用下,就形成了一条规模极其庞大的信用链条,而这一切又全建立在房地产经济这一薄弱的基本面上。短期内,次级贷款一方面能帮助没有支付能力的购房者购房,另一方面能促进房地产开发商开发更多房产,这将很大程度上缓解房地产的供需矛盾,同时也促进房地产经济的繁荣以及资产支持证券及其衍生证券这些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然而,长期内,这只会使房地产经济过剩的矛盾进一步的积聚,并以一种破坏力更大、影响范围更广的危机形式爆发出来。贷款购房者不仅要归还本金,还要归还利息,这将使得他们原本就不足的支付能力更加脆弱,并使得房地产经济原本就不足的有效需求被进一步地削弱。同时,在次贷的拉动作用下,房地产开发商不断开发地产,这又进一步地加剧了原本就已过剩的供给状况。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供需矛盾不断积聚。由于以资产支持证券及其衍生证券形式存在的巨额财富遍布全球,美国房地产经济供需矛盾如果爆发,经济如果陷入危机,那么这些财富将随之缩水,这将造成全球财富的损失并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问题。积聚已久的危机最终被美联储连续多次调高利息变为现实。
中国长期以来都面临着内需不足的问题,为了缓解内需不足的状态保持经济增长会大力刺激出口;同时,产品和劳务在国内找不到销路,企业也会竭力争取出口。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出口会不断增长。由于内需不足,进口偏少。这造成了长期性的贸易顺差,给人民币带来了升值的压力。另外,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并考虑到结售汇制度,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长。1994年我国的外汇储备仅为516.2亿美元,而到了2005年,我国外汇储备已经持续增长到了8188.7亿美元,在2011年3月份则突破了3万亿美元。巨额的外汇规模使得资产缩水问题日益突出。如果构成外汇储备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贬值,那么以外汇储备形式存在的财富也将随之缩水,由于规模巨大,这种账面损失也会较大。经过出口的长期刺激,国内经济逐渐形成了出口型的增长模式,它进一步加剧了贸易失衡,给人民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在出口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国内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经济的拉动,而一旦经济出现问题,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减少,那么国内经济也将随之受到影响。依靠出口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容易受到汇率的影响。汇改后,人民币持续升值,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8.11左右,而到2011年底已经升值到6.33附近,升值幅度超过20%,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将通过影响出口继而影响到整个国内经济的增长。
经济均衡增长的政策建议
根据对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的分析,经济的运行状态与企业收入分配比例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如图4所示,当经济处于均衡增长的状态中,既没有因为有效需求不足而出现经济过剩,又没有因为有效需求过剩而出现经济短缺,企业积极生产,经济稳定增长。令此时的收入分配比例为Mf,如果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偏低,小于Mf,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将出现不足,产生过剩的经济困境;如果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偏高,大于Mf,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将出现过剩,产生短缺的经济困境。
继续主动调节企业收入分配是实现经济均衡增长最根本的方式。自发状态下,企业收入比例总是偏低,经济自发地走向过剩。此时,可以提高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来改变经济过剩的状态。随着企业收入分配的提高,员工收入增加,支付能力也会增强,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也将增加,企业的产品和劳务可以顺利地找到销路。对于企业家而言,初始提高收入分配比例时,他们的收入会随之下降,然而随着整个社会有效需求的增加,企业销售产品和劳务所形成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企业家收入又会随之提高,这也将促进企业家进行投资生产。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的过剩状态逐渐得到扭转,同时又不会因为挫伤企业家投资积极性而造成产出的下降,从而实现经济由过剩状态向均衡状态的良性转移。如果收入分配比例的不断提高使其超过了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比例,经济就会陷入到短缺的困境中。一方面,员工的收入随着分配比例的提高而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也将随之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过剩状况的逐步缓解,企业家收入由企业整体收入提高而提高的部分已经无法再弥补由收入分配比例提高而降低的部分,企业家的收入最终会不断减少,投资生产的积极性也会不断受挫并因此而减少生产,企业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就会不断减少。两个方面共同的作用最终将使得经济出现短缺。此时,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就应该降低,使得经济回到均衡增长的状态之中。
在生产过剩的经济常态下,企业家提高自己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只能提高少数员工的支付能力,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显得微不足道,企业产品和劳务的销售难以增加,企业的整体收入难以提高,这样企业家的收入并不会因收入分配比例的提高而提高,最终导致企业家不会提高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因此,从企业家的角度而言,经济难以从生产过剩的困境中自发地摆脱出来。政府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部门,可以依据所掌握的宏观经济信息准确地把握经济运行状态,并根据企业收入分配比例与宏观经济运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主动调节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比例,对处于过剩或短缺中的经济施以与之状态相反的作用力,使得经济摆脱生产过剩的困境,同时又不至于陷入生产短缺的泥潭,最终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在此基础上,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金融创新和刺激出口在生产过剩状态下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具体而言,提高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摆脱生产过剩的困境,就可以化解房地产经济的供需矛盾,继而避免金融对供需矛盾的积聚作用,最终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对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宏观经济问题,继续提高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增加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支付能力,继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就可以逐步改变贸易顺差的负面效应,减少巨额的外汇储备;从长期来看,就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继而可以实现中国经济由出口型增长模式向内需型增长模式的良性转变,促进人民币汇率稳定并为提高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打好基础,最终实现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均衡增长。
参考文献
1.江小涓.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J].管理世界,2010(6)
2.齐美东,闫春英.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1(6)
3.郑秉文.20世纪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回眸[J].中国社会科学,2001(3)
4.刘福寿.金融危机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经济学动态,2010(9)
5.刘明远.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美国次贷危机[J].研究,2008(11)
6.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2004
7.斯密,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72
“华为辞工”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劳动合同法》严格限制企业解约权问题的高度关注。这种严格限制会给我们的经济运行带来怎样的影响,又会给劳动者的利益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是我们的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尝试对此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一、解约权限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和资金、机器、厂房等一样,劳动也是一种生产要素。企业要开展生产,需要与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人签订合同:与土地所有人签订土地转让或租用合同,获得土地这一生产要素;与设备制造商签订购买合同,获得机器设备这一生产要素;与原材料供应商签订合同,获得原材料这一生产要素;也与劳动者签订合同,获得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每个生产要素的所有人也相应取得自己的收入,土地所有人取得地租,设备制造商和原材料供应商取得销售收入,劳动者取得劳动收入。
既然劳动力也是生产要素,那么劳动力的价格也和其它生产要素的价格一样,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进一步讲,跟其它要素市场一样,劳动者是否能获得有更好的劳动收入,也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如果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者的收入就低;如果劳动力供不应求,则劳动者的收入就高。既然劳动者的收入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那么政府的干预就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整体的收入水平。
那么,政府的干预会产生什么其他影响呢?对此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经济学上的价格管制理论和税负归宿理论展开分析。在分析之前,我们必须设定一个理论前提:合约就是价格。 这一理论意味着,价格并不仅仅是指合约中的价款这种显性价格,还指合约中所有其它条款(如责任划分和风险分配等)这种隐性价格。基于这一理论,我们需要论证的命题就转化为这样的命题:劳动合约就是价格,因此干预劳动合约就是干预价格。
按照价格管制理论,由于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激励,政府对企业商品的价格管制不可避免地会减少社会产品的总产出,造成社会净损失(Deadweight Loss)。普通人认为,政府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则该税负肯定是由企业主承担了。但是,税负归宿理论表明,这是一种假象。实际上,企业主、劳动者和客户都将共同承担这一税负,而承担的比例由其各自的需求弹性决定。
将上述理论应用到我们目前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根据价格管制理论,政府对劳动合约(价格)的干预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减少企业的生产激励,从而会不可避免地减少社会产品的总产出,造成社会净损失。简单地说,社会的“蛋糕”缩小了。
二、解约权限制对劳动者利益的影响
进一步的问题是,社会净损失是企业承担得多,还是劳动者承担得多?按照税负归宿理论,企业和劳动者承担损失的比例取决于其各自的需求弹性。 也就是说,如果企业更需要劳动者,那么企业承担的损失比例就更高,反之,劳动者承担的损失比例就更高。原因就在于,优势方可以利用其优势将损失转嫁给对方,转移损失的多少取决于双方的优势对比情况。以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来看,虽然劳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在最近几年有所增强,但还是明显弱于企业。这就意味着,社会损失的大部分将由劳动者一方承担,而不是企业。
我们可以用数字来更具体地说明上述两个结论。假设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社会的收益是10元,企业和劳动者各分配到5元。在政府干预情况下,社会收益下降为7元,社会净损失3元。因为劳动者具有更大的需求弹性,3元的净损失部分企业承担1元,劳动者承担2元。对照没有干预之前,企业的收入从5元减少为4元,劳动者的收入从5元减少为3元。显然,这是一个没有赢者的结局,《劳动合同法》的干预肯定会给企业造成损失,但劳动者损失得更多。
不仅如此,在劳动者整体承受的这2元损失中,还存在内部分布不均的问题。一些劳动者会承受更少的损失,如0.5元,甚至会获得正的收益;而另一些劳动者则会承受更多的损失,如2.5元,甚至更多、直至失业。这是因为前者具有企业更需要的才能,企业很难将损失转嫁给他们,而后者则不具有这样的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随时可以补充,企业可以很容易地把损失转嫁给他们。在极端的情况下,企业有可能向后者转嫁2.5元的损失,将后者多承受的0.5元补贴给前者。因此,政府管制不仅会在企业和员工之间产生差别的分配效果,还会在员工内部不同人群之间产生差别的分配效果。部分员工会因此受益,绝大部分员工会变得更差。
就此一概否定《劳动合同法》是不公正的,也不是本文所持的立场。其中的大部分条款都是多年成功实践经验的总结,有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是,《劳动合同法》对企业解约权的严格限制,无论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而言,还是对劳动者而言,都会带来严重不利的影响。由于劳动法的严格限制,企业无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日积月累,最终会导致大量破产,从而可能促发经济危机的发生,或加剧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并且,如是所证明的,《劳动合同法》很可能不仅达不到保护劳动者利益的目的,而且会伤害绝大多数劳动者。因此,《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不仅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应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
中小企业产业集聚效应经济发展
中小企业的“集聚效应”指的是某一地区通过集中各种产业以及其相关的经济活动,形成显著的区域经济效果,从而产生吸引各方经济力量向该地区聚集的一种凝聚力。显而易见,中小企业产业的聚集效应是造成一个地区或城市不断发展不断扩张的最根本的因素。
产业集聚现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经济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最典型的产业集聚的例子就是美国的硅谷。产业集聚在我国的例子也有很多,分别分布在浙江、江苏、珠三角等发达地区。
中小企业集聚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速度,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起点普遍较低,而且随着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着巨大的同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因此,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想要充分的发挥作用就应该积极发展中小企业的资金资本优势,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条件,逐渐壮大自身的实力。
1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来,改革和开发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的中小企业都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巨大的优势条件,也为中小企业实现产业集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中小企业集聚的形成,根据产权划分,可分成四种模式:即以私有民营的家族企业为主体的浙江温州模式;以集体乡镇企业为主体的苏南模式;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东北模式;以三资企业为主体的珠江模式。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企业数量还不算多,市场的竞争程度也不都激烈,这时期沿海经济开发区的中小企业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的扶持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现象,并逐步成熟起来。但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海外资本逐渐涌向中国来谋取利益,使中国的经济市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重点发展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发区,因此,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集聚效应,把本地化特色与国际化发展很好的融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 集聚效应可以为集聚区的企业带来的好处
2.1 由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
企业在区域内实现产业集聚,因为距离近,生产环节相互错开,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成本也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销售与采购市场也存在于该区域内降低了采购和销售环节的成本;产业集聚区的企业众多也帮助各企业能够更加迅速的获取信息,从而降低了信息成本;产业集聚必将需要大量劳动力,实现了间接地劳动力集聚,使企业降低了寻找劳动力的成本。
2.2 促进分工与合作
中小企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集聚,能够帮助中小企业之间突出优势,发现弱势,进一步达成合作,从而扩大经济发展的规模,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享有区域与品牌优势
在某一地区或范围内实现产业集聚,重点突出品牌建设,帮助区域经济发展树立品牌效应,这就可以直接帮助区域中的中小企业达到提高整体的知名度和提升整体的企业形象的作用。有了品牌效应,消费者或者经销商就会自发的来到这里,也会吸引投资商前来投资。
3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我国集聚区域中的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资金力量薄弱,且产品创新程度低,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竞争力不高,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难以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中小企业投资规模较小,资金力量薄弱
我国中小企业很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着沿用旧设备的情况,科学技术的引用率低,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而且在同一产业集聚区域,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存在不合理竞争的现象,如许多企业凭借低成本优势,采用比拼价格的方法进行市场竞争。同时,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差且雷同率高,也缺乏创新,竞争力不强。
(2)集聚效应的规模效应不明显,企业分工和协作明显不足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刚刚起步,市场运行不够规范,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导致了某些区域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另外,很多企业过于重视与国外资本之间的合作,而忽视了本区域企业的有效合作,使产业集聚中的企业凝聚力不强。
此外,在企业集聚中还存着企业各自生产的现象。大多数企业各自管理各自的生产,专业分工程度低,对产业集聚产生的效应利用率也不高,这就无法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作用,更无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粗放型的管理理念长期存在,企业领导的素质不高
首先,从改革开放初期成长起来的很多中小企业企业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并没有在战略管理上取得了有效的进步,很多企业家的管理知识缺乏,使企业的成长一直是粗放型的。
其次,企业中高品质人才的稀缺,在我国很多粗放型的中小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个企业中的员工最多数的是生产加工方面的,这部分的员工普遍学历较低,整体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很大程度上是按照指示进行生产,没有很好的创新能力,跟不上时展的步伐。而在技术应用环节或者管理环节的人才稀缺,不利于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4)政府在产业集聚企业的服务和设施建设不健全。这方面主要包括服务于企业的基础设施与公共物品,如供水、供电、道路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硬件投资不足。同时,产业集聚地的管理部门对集聚企业服务的软件投资也不足,行业组织也不健全。
4 中小企业在产业集聚效应下的经济发展问题的建议措施
现阶段看来,如何在本地资源与外来资源之间寻找平衡点,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是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从企业、组织和行业组织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
4.1 企业方面
集聚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构建更加广泛的战略联盟或技术联盟,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企业共同维护产业集聚区域的良好形象,在市场竞争中公平竞争;
(2)要依托于本地进行生产,同时关注全球化生产。要改变某些区域内存在的过度依赖外资或者大型企业投资的现状,中小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不会被外来资本消磨自身的创新能力。
(3)拓宽产品的销路,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形象建设。新的世纪以来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物流业对企业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在实现产业集聚效应的过程中也要重视物流的合作与建设。此外,在构建好物流通道的同时还要注重区域品牌形象的建设,积极培养品牌对提升区域的经济形象也发挥着极大地作用。
4.2 政府方面
(1)为地区或城市产业集聚提供高效的基础硬件设施,包括完善交通通信的基础网络以及产业集聚所需的场地改造等等。
(2)完善政策法规的制定,首先应该健全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对影响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建设良好的融资环境,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新的机遇,使中小企业能够健康发展;跨区域合作需要双方地区的政府部门提供良好的合作平台。
(3)进行合理的规划,有意识地、有步骤地建设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工业园区。
4.3 行业组织方面
(1)为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有效的销售途径,及时提供市场动态;举办定期的产品博览会、投资与贸易洽谈会,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企业实现共赢建立坚实的基础。
(2)帮助企业相互联系,可以定期举办产业集聚内企业的交流会等。建议本地企业有效形式的联盟与合作,以更好的实现专业化分工或实现规模经济等;实现技术开发工作室或者科研所等走进企业,为企业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做好区域的宣传工作,增强企业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积极培养企业为实现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使命感。
5 结束语
在我国,许多发达地区的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普遍。中小企业集聚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速度,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合力,共同发挥集聚效应,提升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共同致力于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产品创新等增强群体的竞争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中国制造能够真正在世界市场上立足。
【参考文献】
一、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变
以信息化为最大特点的网络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改变了市场竞争的环境,使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企业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再是面对面的、单一的交流,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实现高效、互动式的交流。企业获取、处理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可以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网络经济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产品更新速度和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企业需要更加复杂的知识结构来应对创新的需要。技术创新的风险加大,资源投入的风险也加大,企业为了共担风险,合作解决技术知识的匹配问题,往往采取合作技术创新的模式来适应动态发展的竞争环境。由此,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模式而受到广泛关注。
实践证明:技术联盟“确实使成员能够分担生产前研究和标准设定的高成本,分散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的风险,大大缩短技术创新的时间,实现了把稀缺的资源集中于提高联盟成员竞争力的努力上。”在传统经济时代,技术联盟也是存在的,网络化战略下的技术联盟是企业合作战略的深化。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面对技术生命周期缩短,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的压力,市场竞争不再是终端产品的竞争,而是核心竞争能力之间的竞争。企业联盟将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应用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来实现联盟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在企业内外部进行网络建设,关注创造价值的联盟企业间关系,并把这种关系作为企业战略的主要出发点。
二、企业基于古诺模型选择技术创新方式的比较分析
(一)模型的构建
本文将通过建立古诺模型进行分析,比较企业在不同经济形势下选择技术创新方式的成本、产量和利润,从而验证企业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建立技术联盟的创新效应。为了构建模型的需要,本文利用了谭峰的研究成果来解决问题。假设前提:(1)为了研究方便,本文简化为两个企业进行博弈,同时不考虑企业间生产产品的替代性;(2)p为产品价格,qi为企业i的产量,a为需求函数的参数(a>0);(3)企业的单位成本为c,且0
(二)比较分析
本文考虑两阶段即研发阶段和产出阶段的过程,在研发阶段企业可以选择自主创新或是结成技术创新联盟。首先采用逆向分析求出产出阶段的均衡结果。
产出阶段:企业的利润πi=pqi- ciqi-Ii =(a-qi-qj)qi-(c-xi-βxj) qi-1/2bxi2
得
qi=1/2(a- qj-c+ xi+βxj) (3.1)
对应的,得到
qj=1/2(a- qi-c+ xj+βxi) (3.2)
联立公式(3.1)(3.2)求解:
qi=1/3a-c+(2β-1) xj+(2-β) xi(3.3)
qj=1/3a-c+(2-β) xj+(2β-1) xi(3.4)
将(3.3)(3.4)代人πi中,可得:
πi=1/9a-c+(2β-1) xj+(2-β) xi2-1/2bxi2
研发阶段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企业在传统经济条件下自主创新,第二种是企业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结为技术联盟。
第一种情况:企业在传统经济中,假设β=0,即为企业可以完全保护自己的技术秘密,防止溢出效应的产生,此时企业间的信息不共享。
由πi=1/9a-c+(2β-1)xj+(2-β)xi2-1/2bxi2
得到xi=4/(8-9b)*(xj-a+c)
对应的,得到xj=4/(8-9b)*(xi-a+c)
考虑到企业的对称性,可以得出下列均衡结果:
xz=4(a-c)/(9b-4),此时有Xz=xz
qz=3b(a-c)/(9b-4),πz=(9b2-8b)(a-c)2/(9b-4)2
第二种情况:企业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建立技术联盟,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了技术溢出的程度,为了简化计算得出较为明显的结果这里假设β=1,即企业间的技术溢出达到了最大值1。由于企业i和企业j是对称的,此时两企业共同决定xij=xjj,
企业的利润为πj=1/9(a-c+(2β-1)xj+(2-β) xi2-1/2bxi2
令dπi j/dxij=0,dπj j/dxjj=0,得出均衡的结果:
Xj=8(a-c)/ (9b-8),qj= 3b(a-c)/ (9b-8),πj=b(a-c)2/(9b-8),
根据求出的均衡结果,当β=0和β=1时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比较:
Xz= xz< Xj, qz< qj,πz
由此,可以得出比较分析的结论:(1)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选择自主创新时的成本降低幅度小于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结成技术联盟的成本降低幅度。技术联盟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企业间可以协调研发投资,优势互补,同时由于技术共享可以实现规模效应,避免重复研发。(2)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联盟可以提高产品产量,降低产品价格,可以提高消费者剩余和厂商剩余,为总社会福利的提高做出贡献。(3)在利润方面,网络经济条件下的技术联盟的均衡利润大于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创新的均衡利润,这样就能够激励企业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企业间信息的交互共享结成技术联盟来应对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
三、网络经济对传统企业的冲击
1.企业需求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强,具体表现为消费者需求和替代效应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强。在网络经济环境中,消费者对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增长,这对企业的响应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其次知识和信息成为企业的主要要素投入,由于这种生产要素的共享性和再生性,使得企业在研究开发中的专业知识具有可模仿性和可替代性。
2.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技术环境。首先技术生命周期和研究开发周期的不确定性加强。新兴的科技革命带动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原有技术和产品遭到迅速淘汰,技术的生命周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在技术研究开发中承担着更大的风险,很难准确预测出新兴技术的研发周期。
3.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竞争环境,网络的出现消除了地域的限制使得全球企业处于同一个信息网中,这表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竞争。
四、网络经济条件下建立企业技术联盟的效应分析
1.加强对国外大公司技术溢出效应的获取。在网络经济环境中,信息的流动与扩散大大加强,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为技术联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国外大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化信息网络的背景下加快了技术扩散的进程,通过合作研发强化了知识和技术交流的平台。通过与国外大公司建立技术联盟,能吸取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中国企业研发管理水平的提高,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将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创新体制。
2.改善中小企业联盟的竞争形势。传统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因资源投入、规模经济等原因受到了限制。在全球化信息网络的背景下,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处于同一个交易平台之上,打破了原有的限制,使企业面临同样的机遇,可以平等地接收相关技术和交易信息,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合作伙伴,了解最先进的技术趋势。
3.进一步提高联盟组织的竞争力。网络经济的创新性意味着网络经济环境中的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弱化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力,防止新竞争者的进入。技术联盟中的企业可以通过优势互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不同企业的技术优势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联盟的核心竞争力。当联盟产品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份额,联盟就可以通过制定技术标准来设置进入壁垒,从而维护自己的市场领导地位。
4.使卖方和买方的议价能力下降。全球化信息网络的形成消除了地域的限制,使得联盟企业可以在世界各地平等地接触供应商,降低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为联盟企业节约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联盟的规模效应,产品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市场,提高了联盟产品的性价比,降低了消费者的议价能力,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5.通过长期合作一定程度上规避替代品的威胁。成功的技术联盟可以通过企业之间长期的合作来强化其竞争优势,长期的紧密合作可以增强联盟的学习能力,使联盟可以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加快研究开发新产品的速度满足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联盟的核心竞争力和其规模效应可以提高联盟产品的性价比,联盟如果能够选择正确的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主流化程度,缩小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并且增强其消费的便利性,联盟就可以最大程度地规避其替代品的威胁,维护其市场优势地位。
网络经济改变了企业信息传递的方式,实现了企业间高效、互动式的交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获得持续的核心的竞争能力,企业只有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适合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对于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网络经济时代,中国企业应该调整其竞争战略树立国际化发展方向,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于企业技术联盟,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步伐。
参考文献
[1]程海.技术联盟的模式与机制研究[博士论文].东北大学.2004
[2]谭锋.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硕士论文].中南大学.2007:30~38
一、引言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有了蓬勃的进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这种增长主要是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发展规模经济的作用,房地产企业可以更有效的组织各类人才,形成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使人力成本下降,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房地产企业如何利用规模经济效应,尽量减少国家宏观调控及市场的变化对企业的冲击,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此通过对我国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规模效应的分析,探索适合我国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规模。
规模经济及其效率的探讨多集中在工业企业、金融业、医疗业以及教育业,对房地产业规模经济的探讨比较少。国外对房地产规模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首先是对房地产信托规模经济的研究[1],二是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2],第三方面房地产企业与其他行业的联合规模经济[3]。国内对于房地产规模经济效应的研究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主要讨论的还是规模经济效应的如何实现以及定性的研究房地产产业是否可以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少部分做定量分析的有周颐和陈艳丽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行评估,得出我国房地产企业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的结论[4]。张巍则将产业组织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相结合,探讨了促进中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由分散向适度集中转变的政策思路[5]。
二、理论基础
马歇尔规模经济理论认为: 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之间有着极其重要的函数关系,生产同一产品,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设备效能的发挥是随着大批量生产而逐渐增加的,人的管理潜力也是随着规模的扩张而被开发和利用[6]。目前研究房地产企业效率方法应用最多的分析方法主要为传统的超对数成本函数法及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在信息不透明、部分数据难以获得的情况下,应用DEA方法对规模经济进行研究也就成为首选的最为有效的方法[7]
三、数据分析
(一)DEA 步骤
本文选取的决策单元是2011年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的2011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榜100强测评榜单上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四家公司。分别为第一名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名恒大地产、第五十名花样年控股和第一百名同济科技。
第二步是确定各个投入产出因素。房地产企业规模主要体现在资产投入及人员投入上。而营业成本直接反映到企业的经营效率。因此,把员工数(S)、营业成本(M)及总资产(C)作为系统的输入指标。资本收益水平和获利能力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重要依据。因此,引入企业的净利润(R)作为系统的一项产出指标。另外,资本市场讲究的每股资本都能带来最大的收益,所以利润率(V)也属于本文研究的产出因素。
第三步是确定决策变量。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权重;DEA方法要求权重之和为1。运用C2R模型来建立目标数求解(E为效率指数)
(二)求解DEA模型
以万科地产为例,根据表一数据代入(1)式。应用EMS-DEA模型求解软件解出结果得E=1,则DEA有效。说明了万科地产的企业规模已经实现了规模经济效应。依次把其余三家企业的数据带入到(1)式中得到各自的效率值E,恒大地产为0.975223;花样年控股为0.772341;同济科技为0.825049。其余三家企业中都DEA无效。
四、结论
应用DEA模型对我国四家上市房地产企业的效率进行分析,得到了如下个结论。(1)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利润产出不足的情况。在投入合理的情况下,存在利润过小及风险过大的情况。(2)我国房地产企业整体属于风险厌恶型。在利润与风险不能兼得时,企业多选择降低风险为主,这也是利润产出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为探讨房地产企业最适规模提出了新的着眼点,尤其将风险纳入考虑范围。对于企业自身,应该在实践中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特点及宏观经济环境,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适当规模。
参考文献:
[1]Brent W. Ambrose, Michael J. Highfield and Peter DLinneman.Real Estate Economics [J]. Real Estate and Economies of Scale:The Case of REITs,2005, 33,(2):323-350.
[2] Michael Decaney .DEVANEY.Econmic efficiency multi-productstructure: the evidence from Koreanhousebuilding firms[J].Journal of Housing of Economics,2002,31(3): 301-317.
[3]Danielle Lewis,James R. Webb.Potential cost synergies from banks acquiring real estate brokerage services [J].J 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7,(31):2347-2363.
[4]周颐,陈艳丽.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3):165-167.
[5]张巍,赵彦辉,陈伟.中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房地经济,2009,(5),48-51.
[6]威廉・博伊斯,李自杰.新管理经济学[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13)03―0066―06
一引言
众多的学者研究表明,汽车产业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强,能够为民间资本提供很多有利的投资机会,支持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郭克莎,2001)[1]。汽车工业不仅可以带动大量的直接就业,也可以带动高比例的间接就业(刘世锦,2002)[2]。汽车经济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性增长经济,它具有加速度发展的特性(胡军,2002)[3]。汽车工业由于其产业关联度强,可以带动上、下游150多个产业部门的发展(韩颖、潘志刚,2006)[4]。汽车产业对经济的增长和非汽车部门的发展都具有正向溢出效应(阮娴静、陈文俊,2009)[5]。
湖南省汽车业自20世纪60年代起步,到2002年,湖南省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16家,其中汽车制造业28家,配件业88家。2007年,湖南有规模以上的汽车、摩托车、农用运输车和汽车零部件专业企业近200家,列入国家汽车、农用运输车公告和目录的企业35家,其中汽车制造类8家,改装车企业35家、摩托车生产企业7家、农用运输车企业10家。2009年,湖南汽车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湖南吉利升级成为吉利集团重要整车基地;广汽集团成功兼并重组长丰汽车;广汽菲亚特轿车项目成功奠基;比亚迪年产80万辆汽车及零部件的基地开工;北汽控股株洲基地生产项目和陕西重汽5万辆重型卡车项目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009年,湖南省共生产各类汽车21.45万辆,销售收入达到了400亿元以上,均为历史新高。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湖南省汽车业规模壮大的同时,其产业效率如何,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是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否如众多学者的研究结论那样,对其他产业产生了不断增强的正向溢出作用,需要深入研究[6][8]。本文拟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依据湖南省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从定量方面对湖南省汽车产业进行综合分析,对汽车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等进行实际测度,以期得到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二测算方法及产业分类说明
本部分以湖南统计局公布的湖南省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分析数据。湖南省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以当年生产价格编制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42个部门。测算方法主要采用标准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进行测算。
为了实现对汽车产业的深入研究,本文把湖南省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整理为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不包括汽车产业)、第三产业以及汽车产业的四部门投入产出表。这样分类的依据来源于克拉克费希尔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即第一产业包括与初级生产阶段相对应的农业和畜牧业,第二产业是与工业的大规模发展阶段相对应,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并提供物质资料的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第三产业是以非物质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包括商业在内的服务业。
在上述分类思想下,本文把湖南省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中的42个部门分类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汽车产业,具体如下: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剔除汽车产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废品废料、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王连芬,刘娟:汽车产业的经济关联及波及效应测算基于湖南省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
第三产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旅游业、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其他社会服务业、教育事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服务业。
汽车产业。
另外,由于2007年采用的是144×144部门投入产出表而2002年采用的是122×122部门投入产出表,并且2007年的汽车产业的数据是包含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因此本文2002年汽车产业的数据是该年投入产出表中汽车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的整合。
三汽车产业的经济效应测算
(一)汽车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
汽车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包括消耗系数和分配系数测算,消耗系数包括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分配系数包括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
汽车产业对各个部门的直接消耗关系反映出汽车产业作为下游产业对各部门的直接依赖关系。
总的来看,汽车产业是一个关联度很高的产业,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对提供原材料的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还对下游行业的发展有不同程度的拉动作用,有极高的波及作用。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湖南汽车产业2007年对各产业的完全消耗比2002年对各产业的完全消耗均下降了,说明汽车产业对省内经济的拉动程度降低了,由于省内经济对汽车行业的支持不足,跟不上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汽车行业的供应主要由省外提供。
(一)研究结论
1.从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来看,对比湖南省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分析,除了对第二产业的直接消耗稍有增加之外,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都有显著减弱。从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来看,对比2002年,汽车产业自身分配和对第三产业的直接分配都显著降低。
2.从影响力系数来看,2002年和2007年的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2,也就是说汽车产业的一个产出带来的其他产业的产出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汽车产业2007年的影响力系数较2002年的略低,这说明湖南汽车产业的总体影响力和带动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
3.从感应力系数来看,湖南汽车产业在2002年度、2007年度对国民经济的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说明湖南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湖南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感应度系数由2002年度的1.689461降至2007年度的1.209658,下降比较明显。
(二)发展建议
1.汽车产业做为湖南的主导产业,应加强节能减排,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自主研发。
主导产业的选择有很多理论标准,如需求收入弹性标准、生产率上升率标准、产业关联标准。产业关联基准最早由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提出,主张发展地区选择那些关联强度较大的产业为主导产业,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湖南汽车产业无论是总产出弹性还是增加值弹性均大于1,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高于经济投入的增长幅度。而且,从湖南汽车产业各关联系数和波及效应来看,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排在前列。因此根据赫希曼和罗斯托的产业关联标准,汽车产业应该是湖南的主导产业。
要提高汽车产业对湖南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节能减排,对现有产品线及品牌进行技术攻关,同时,瞄准前沿产品,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增强自主研发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同类企业的差距,最终改变粗放型增长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及国防科大等院校,每年都能为汽车产业领域输送大批高尖技术人才,为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提供人力支持。充分发挥全省的技术优势,可根据国家支持的情况对相关项目和企业给予相应配套支持,使湖南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走在国家前列,以抢占未来的产业竞争制高点。
2.汽车产业的关联性强,应完善产业链,实现汽车产业及配套产业的模块化集群化发展,占领高附加值环节。
从测算结果来看,虽然湖南汽车产业的中间投入的总产出和增加值弹性均比较大,达到1.11和1.63,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也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是,2007年,相较于2002年,都有所下降。从发展状况来看,湖南汽车产业很长一段时间是平稳而缓慢的发展,汽车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很小。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也有待完善。这些都反映出了湖南汽车产业未能充分释放出极强的关联带动性,有待调整,进一步壮大。
为了促进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应采取积极主动发展的策略,加快其配套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围绕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加大对零配件制造企业的支持,促进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配件制造企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开拓汽车售后服务业的发展,完善产业链,积极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产生并释放出集群效应,提升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使汽车产业的高带动性能够充分发挥。
3.汽车产业的规模效应明显,应运用政策引导,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使企业科学发展,做大做强,实现产业融合。
2007年以前,湖南汽车产业发展缓慢滞后,自2007年下半年,湖南省相继出台《关于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湖南省汽车产业振兴实施方案(2009-2011年)》,汽车产业用地、销售、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扶持措施也相继实施。政策的作用明显,湖南汽车产业进入弯道超车式的发展。但是,市场的真正繁荣和发展要靠供给双方的互动,要受市场本身的成长规则限制,政府的政策只能起辅助作用。市场对政策的依赖性越强,发展的不确定性越大,需要不断的优化湖南汽车产业的发展环境。
汽车产业具有极强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关联,并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从而在汽车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边界处和交叉处出现了产业融合,这为汽车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现阶段,湖南汽车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战略合作仍比较缺失,加大投资的力度和集中度,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提高相关产业的产品水平、技术水平,承接汽车产业发展对相关产业波及效应,逐步建立起与汽车产业相适应的、协调有序的相关产业支撑体系,促进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钢铁制造业等产业的融合,是发展湖南经济的一个必然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郭克莎.汽车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J].财经问题研究,2001,(9):3-8.
[2]刘世锦,郭克莎.新时期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作用的重新估计[J].宏观经济研究,2002,(2):26-30.
[3]胡军.汽车经济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38-40.
[4]韩颖,潘志刚.汽车产业对其关联产业的效用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5,(6):139-143.
[5]阮娴静,陈文俊.汽车产业对湖北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3):48-51.
一、服务经济时代的城市化内涵
早期的城市化理论将城市化的内涵界定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上。他们的理论假设都是工业集中在城市,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行。农村人口转向工业就是进入城市。人口进入城市意义上的城市化是每个农业国家转向现代化时必然要经过的阶段,但是,它不是城市化的全部内容。西蒙,库兹涅兹(1989)就曾指出,工业化过程并不表现为劳动力以向工业转移为主,相反。是以向服务业转移为主。城市化的实质是由于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过程,这种转移的根本标志就是农业比重的下降和非农业比重的上升。即产业结构的变迁。随着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开始崛起,并逐渐取代工业而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
当社会发展进入到服务经济时代。城市化的内涵不再是人口转移,而是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即要素集聚,集聚经济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工业的发展和工业的集聚是激发城市化的第一推动力。工业的发展和在特定区位的集聚,又带动了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服务业成为城市发展的后续动力,即城市发展的最大动力源。
服务经济时代的城市化是建立在城市功能基础上的城市化。在现代经济中。城市是现代化的中心,是先进社会生产力和现代市场的载体。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先进生产要素,如高科技和高科技人才。这些先进的生产要素首先流向城市,并通过城市集散:企业总部及其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聚集在城市:外资进入的方向正在向银行、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项目转变,城市是首选之地。先进生产要素、市场、公司、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构成了城市化的新内容,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形成的趋势。这种城市化不再是过去的农村人口进城,而是先进生产要素、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衡量城市化的指标不再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应是服务业比重。
二、服务业的城市集聚效应
吉昱华等人(2004)对中国城市的集聚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并不存在明显的集聚效应,但二三产业加总则存在明显的集聚效益。也就是说,城市规模的扩大不会显著地导致工业部门效率的提高,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第三产业,其效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显著提高。这就是说,相对于制造业而言,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效应更为明显。
(一)城市是服务业集聚的首选之地
城市是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它集中了大部分的服务业劳动力,提供了大部分的服务业产值。
1,服务的特性决定了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制造业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分开,其发展不依赖于本地的市场消费容量,为了寻求较低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就可能出现制造业基地进入郊区或农村而产品销售却是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状况。服务具有不可分离性,其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同时服务又具有不可储存性,没有库存,它必须在生产中被消费掉。因此,服务不可能像货物那样集中生产实现规模效益,如果不能及时消费就将不可弥补地失去。也就是说,服务业规模对当地的市场容量依赖性很强,服务业基地需要聚集于城市,城市容量越大,市场容量越大,服务业规模越大。越能实现规模效益。
2,城市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城市是服务业需求特别旺盛的区域。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将越来越多地用来购买高层次服务产品,服务业也将因此获得迅速发展的需求动力。由于城市的服务需求相近。信息流通迅速。交通便捷。如果各个城市服务成本、品质和服务种类存在明显差异,客户更有可能跨越地域寻求更佳的服务。这意味着一个城市服务业越发达,对客户越有吸引力。这个城市的功能及竞争力越强。
3,城市创造了服务业发展的制度安排优势。古典经济学只注意到企业集中布局(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的节约,却忽视了同时可能导致的交易成本的增加。而交易成本的增加有可能抵消专业化程度提高所带来的生产成本节约。作为人类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之一的城市,也是为了节约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一种制度安排。城市化既是人类活动在空间上的聚集引起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深化的过程,又是人类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身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持续提升的过程。前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后两者则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
企业集聚于城市并不必然导致效益的提高,只有当城市制度的建立使交易成本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城市化带来的集聚经济效益才会发生。也就是说。只有当专业化程度提高所节约的生产成本超过由于分工合作的复杂化所增加的交易成本时,企业在城市集中方可带来效益的提高。城市使同类企业可以建立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协作,不同企业之间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城市创造了服务业发展在地理上的优势效益。使企业在资源配置上取得主动;城市创造了服务业发展在环境上的外部效益,使企业享受到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许多的企业活动得以外置化。
(二)服务业的城市集聚效应
1,消费者服务业的城市集聚效应。直接面对最终客户的消费者服务(Consumer Services)具有满足居民日趋丰富的生活需要的功能,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满足程度的提高、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有效消费这些消费型服务产品来实现的。消费者服务业成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性部门,是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推动力。
不仅要求产业运行主体和产业物质手段的集中,而且要求产业服务对象的集中,这是服务业的更高层次的聚集要求。离开了密集的城市消费者群体,大型零售商业、餐饮娱乐业、文化体育业、宾馆旅游业等服务业就如离水之鱼难以生存。俗话说:“店多拢市”,只有在人群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频繁的城市中。才会形成大量各种不同类型层次与风格的物质与文化需求,从而为商业、文化、服务、科技、教育、信息、娱乐、大众传播等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与条件。
2,生产者服务业的城市集聚效应。生产者服务(Producer Services)是指市场化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即
作为其他产品或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这一投入不断出现在生产的各个阶段。D.Keeble和LNacham(2001)认为生产者服务业是属于新经济的知识密集型行业,相对于制造业从需求和供应等角度来探寻集聚利益,生产者服务业更应该从集聚学和创新环境等角度来探寻集聚利益。
生产者服务业在城市集聚能增强集聚效应。因为在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的城市。有关市场的、技术的以及其他与竞争有关的各种知识与信息大量集聚,使得信息更容易获得:在城市集聚的服务提供者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城市具有丰富的、较熟练的人力资源。同行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到一定规模后,内部专业化程度会增强。为专业化人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进而引致人才向该区域流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时。就在当地招募优秀人才。节约了搜寻成本。
另外,生产者服务业在城市集聚也与企业需要获得进入全球网络的资格有关。因为许多生产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需要进行全球化经营。而这些企业一旦能够位于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中的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集聚区,就会获得发展全球化联系的额外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大都市通常被作为首选地,成为大多数服务业跨国公司总部的所在地。如华尔街的金融贸易业、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三、服务业城市集聚的发展路径
产业集聚不仅要考虑产业功能,同时也要考虑城市功能。在城市中。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大量聚集,信息交换便利。技术扩散迅速等。各种行为的关联度与依赖性增强。外部性特征和规模经济效应明显,市场效率往往比较高。因此,产业集聚必须高度重视城市所带来的巨大外部性经济利益,充分利用城市的集聚功能和城市化的经济效应。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另一方面。只有将产业集聚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在空间上围绕城市或城区展开,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一)优先促进生产者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
任何城市的容量都是有限的,如果从城市作为一个区域发展极考虑,在城市聚集的要素只能是先进的生产要素。聚集的产业只能是主导产业。在城市发展的服务业应该着重于生产者服务,金融服务、贸易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业应成为发展主体,使城市具有较大的生产服务功能,并对周边地区形成强大的经济带动力和辐射力。随着城市地价的提高。留在城市的只能是具有更高价值、有能力偿付较高租金的要素和产业。
(二)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各类要素的集聚
许多城市虽然都很重视集聚效应,但却只是依靠企业、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所形成的空间规模效应。而不是靠城市本身所发生的城市化效应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聚效应。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效应是城市的外部效应,而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功能作用,正是取决于这样的外部效应。经验表明。增强城市的这种外部效应。主要并不是依靠城市规模的外延扩张,而是城市品质的提升,包括打造城市的个性、形成城市的特色、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等。
从提升现代城市的品质出发,以服务要素的集聚为重点来推进城市化进程。不但要促进人口的集聚、生活的集聚、产业的集聚。更要促进人才的集聚、技术的集聚、资金的集聚、信息的集聚。聚集有利于商业、金融、贸易等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增强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速城市化发展。
文化产业区域整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改革与战略》刊文指出,作为文化产业推动主体的政府部门,需要以部门的横向与纵向的协调运作为整合机制,以不同时期所形成的纵向文化资源为整合内容,形成统一的文化产业品牌,构建区域内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第一,建构文化产业的区域部门整合机制。区域内文化产业的整合发展,文化产业集群的建构,首先需要打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前提是发展过程中的整治行为的协调一致。第二,明确文化产业的区位空间整合载体。文化产业区域整合发展的前提是区域内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而文化认同的前提是文化的共享特征。文化的共享性又是以特定的地理环境区位为载体的,文化能够被一定区域内的特定群体接受。第三,拓展文化产业的资源时间整合内容。文化认同的形成既有历史的积淀与融合,也可通过当代的社会建构予以调整。
学前教育不公平的产生机制与解决途径
《学前教育研究》刊文指出,导致我国目前学前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设计的城市偏向与东部偏向,一是政府对学前教育由来已久的忽视和学前教育研究界的封闭孤立。解决学前教育不公平问题的主要途径包括:第一,要依靠政府建构横纵联通的幼儿教育管理体系与财政投资体系,在区分教育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前提下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责任边界;第二,要依靠学前教育研究界加大对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研究力度,并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地运用自身的研究成果影响政府的决策,促使政府改变对学前教育的传统观念,提高政府有关学前教育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发展实体经济减轻通胀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刊文指出,流动性过剩成本和成本上涨是本轮通货膨胀的两大推手,仅仅使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无法有效治理当前通胀,还必须同时着力发展实体经济。第一,发展实体经济可以将更多的社会闲置资金吸纳进实体经济生产部门,减少在实体经济中寻求投资与投资机会的货币资金,减轻过剩的流动性所产生的通胀压力。第二,发展实体经济可以增强企业消化成本的能力,有利于缓解劳动力成本、资源环境成本和进口原料成本上升所带来的通胀压力。第三,发展实体经济可以通过促进生产、增加供给以治理通胀。第四,发展实体经济可以繁荣股市,增强股市对货币的吸引力。第五,发展实体经济可以通过增加就业,有效缓解通胀对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
从智力资本要素结构看企业绩效的提升
《烟台大学学报》刊文指出,以往对智力资本的研究,主要着重研究企业智力资本的内涵、要素及其关系、结构、测量、开发等,但基本局限于理论研究。缺乏相应的实证分析。融合关于企业智力资本的各种理论观点,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中国企业的相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方法定量测算智力资本和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检验企业智力资本要素结构是否推动企业绩效发挥一定的作用以及具体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如今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智力资本三个要素中,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对企业经营绩效均有直接的正向作用,人力资本则是通过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间接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对企业绩效直接影响不明显。企业智力资本三个要素相互影响,共同对企业经营绩效发挥作用。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期研究环境税制的理论意义
我国现在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新的经济发展目标的提出必然会对环境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期提出构建我国环境税制这一设想,不仅有利于市场经济中对作为纳税人的经济主体的经营利益进行调节,通过成本补偿原则,矫正其负的外部,从而实现社会总福利的增加;而且可以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筹集建设资金,促进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通过税收政策的调节,政府可以鼓励市场中的经济主体从事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和能源节约的相关经济活动,并鼓励企业开发利用新的技术和先进的工具,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局面,从源头控制以及事后治理这两个面达到保护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目的。
环境税制度的建设是国际社会的责任。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作为福利科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的发源地,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探讨和研究如何使用税收政策来减少由于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资源和环境的损害,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政策实践。如何尽快建立我国目前环境条件下的政策并付诸于实践,以改善环境在中国的现状,以实现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环境税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选择和重要的途径。
未来的环境税,首先应鼓励企业改变产业结构,鼓励生产过程不断创新,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尽快设计出一套新的地方官员绩效评价的新模型。必须改变“唯GDP增长”的政绩观。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只会让地方政府继续陷入“污染越重,保护越多”的怪圈。第三,环境税的理论不仅适用于工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企业,也适用于大多数的畜牧业和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要不断开展环境税的征收试点城市实验,同时不能忽略环境税的社会功能。要探索尽快将扩大到其他领域的社会环境税,同样的原则应该是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同时,动员广大纳税人和热情的意识。
二、环境税对企业活动的效应分析
环境税收指的是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环境目标、筹措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加强经济行为人的环境保护意识而征收的一系列税种,以及采取的各种税收相关措施。一般来讲,税收收入主要用于政府的财政支出,而环境税的主要发挥对经济活动进行指导、调节、规范和约束的功能。其产生的主要效应如下:
(一)环境税的分配效应
一般来说,我们期望能够通过税收手段对企业的行为产生影响,从而鼓励或者限制企业的经济活动。但环境税对于分配的影响有其独到之处。按照通常的税收理论,在初始分配的环节上,税收负担一般会落到企业厂商的身上,但最终税负承担着可能是国家、企业厂商,也能是众多的消费者。企业的性质、产品的需求弹性、产品的供给弹性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税负最后的转嫁,最初有厂商负担的税负最终会有一部分转嫁给消费者或者国家。
在研究环境税产生的分配效应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额外税收负担的问题。环境税的征收对不同群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并非能导致公平的结果,就家庭而言,对贫困家庭的影响相对于富裕家庭来说可能会更大一些。如果环境税的课税涉及到生活必需品的话,而且这种生活必需品的替代物非常少,那么贫困家庭所受的影响就更为严重。这样一来,在设计环境税制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考虑到环境税收对于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影响,不应选择适用范围较广是商品作为征税对象,或者可以用对高收入群体所征收的一部分环境税收入用于对低收入群体进行补贴,以解决环境税造成的分配不公的矛盾。
(二)环境税的替代效应
在讨论过环境税收的分配效应之后,我们再看看一下该税种所产生的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是分配效应产生的结果,而分配效应是替代效应的前提。环境税的替代效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资源替代效应,指环境税会影响到企业生产者在资源方面的投入。第二,生产替代效应,这主要指企业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会受到环境税收的影响。第三,消费替代效应,指的是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会受到环境税收的影响。
(三)环境税制具有引导生产的节能化作用
环境税的主要征收标准之一就是环境保护费用,它主要作用于环境的污染破坏程度的企业。如此一来,那些由于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主体所产生的行为或产品就会被抑制住,最后使得他们退出市场。如果采取实施环境税收的措施,能避免那些小型自然资源开采企业由于收入低效益低而无力承担环境税收导致被迫停产的结果,这可以使得我们国家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和最大化的开发,并且还能够实现资源节约和增效的最大化,在安全方面也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同时,对于企业的良好节能环保行为,也通过税收减免来促进其发展,对于我国的资源利用及开发起到了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四)环境税制促使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税收主要用途意在遏制环境污染的趋势。税收得来的资金可以反而投入与环境保护项目。从而保护那些由于污染破坏而引起的自然资源流失。然而,我国在将人口、资金、技术等方面完全孤立起来,这并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因此,企业排污权的市场化是通过征收环境税来实现的。除了征收环境保护税,还要对于具有排污权的企业征收一定量的污染治理费。为了控制其治理成本,那些具有排污权和治理能力的企业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方案来提高其环保技术,升级环保设施,主动减少排污甚至消除污染。这样一来就可以控制企业的排污权的需求,会出现排污权转让的现象。而生产效益好的企业必定对于排污量需求量大,他们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排污权来实现自己的生产可持续性。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成本与收益的关系问题。当环境的治理成本少于排污收税的成本时,还会有企业选择排污吗?所以企业会选择治理环境,从而达到最大化的保护环境资源,提高企业对于资源的利用率,资源无端浪费现象大大减少。进行可持续发展正式需要通过排污权市场体系化,提高企业环保意识,降低排污量来体现的。
综上所述,推行环境税收制度可以促进节能产业发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税收制度的推行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总量,并使生态环境实现自我修复,从另一方面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环境税收制度的推行还可以使社会对于环境问题予以重视,从而使环境保护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引导人们的行为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武普照,王倩.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2.
[2] 司言武,丁绮彤:国课征噪音税研究——以航空业为例[J].经济论坛,2008-09.
[3] 张青.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1-05.
[4] 刘妍.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灾害防御的排污权交易探讨[J].寒区水资源研究, 2008-07.
[5] 张学刚,李颖.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3.
[6] 丁芸.我国环境税制改革设想[J].税务研究,2010-01.
1997年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戈德海指出,在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中,信息已不再是稀缺的资源,而是相对过剩的资源,稀缺的是人的注意力。谁能抓住更多的眼球(注意力),谁就能成为21世纪经济的主宰。他认为,在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在当前信息急剧膨胀的时代中,人的注意力显得越来越不够用了,我们知道,"经济是由稀缺资源决定的" 。注意力经济的概念就由此而产生。
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实际上已经演变成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竞争。如何以最少投资获得最广泛、最有效的注意力已成为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这就是一个经济问题--注意力经济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注意力成为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的资源。在信息爆炸和产品丰富的网络虚拟经济和信息社会中,"好酒也怕巷子深",如何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这种稀缺的商业资源,便成为网络营销成败的关键。
注意力经济概念的出现对企业网络营销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策略,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营销不仅要重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更要重视信息资产的积累。在网络虚拟经济中,产品与服务质量是网络营销成功的基础与关键,因为它是与消费者建立长期信任关系的基础,而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与服务的信任及忠诚是厂商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但由于网络虚拟经济中有大量噪音风险,即过量干扰信息的存在,即使有上乘的质量和优良的服务,如果这些信息不能引起客户的注意力,依然会"门庭冷落车马稀",不能给厂商带来丰厚的利润。
信息资产主要是指品牌和心灵占有率等无形资产。在网络经济中,信息大量的过剩给客户无所适从的感觉,而对品牌的选择是客户摆脱噪音风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客户相信:品牌是厂商为了使消费者相信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而进行了大量投资产生的,而且,经久不衰的品牌也是厂商对其产品与服务质量长期自我约束的结果,所以,选择了著名的品牌,产品与服务的选择就得到了保证。心灵占有率也是信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厂商来说,它是一种随时可以兑现的无形资产,是一种潜在的市场,因为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预期消费,也是规避噪音风险的良方之一。所以,网络营销既要注重产品与服务质量,也要积累信息资产。
2、网络营销要针对目标市场建立信息银行,推行个性化的数据库营销。据一项调查表明,国际互联网用户的平均年龄为35岁,大多数使用者都有大专以上的高等学历,高中以下学历的只占3%,而且都是高收入阶层。它们消费欲望强烈,购买力强,在追求时尚的同时又不忽视个性的追求,有冒险探索的精神。因此,网络营销要针对这一消费群体仔细分析目标市场,设计富于个性化特征的产品与服务,建立客户信息银行,推行按数据库信息进行的心贴心营销。如通过网络,厂商可以设计问题,请客户输入性别、生日、收入、娱乐、喜欢的读物、运动、爱好等基本的资料,在信息银行中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再针对客户的特性与需求,提供给客户个性化的与厂商线上互动的服务。
3、网络营销要注重与客户信息的双向沟通,提供一些增值服务。网络的优势就在于其信息的流动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网络营销只有发挥这一优势,加强与客户信息双向交流,才能取得消费者的认同与注意。在网络经济中,客户的需求广泛而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对欲购的产品需要更多的分析资料,对产品本身要求更多的发放权和售后服务,因此,网络营销要借助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及网络的互动功能,鼓励客户参与产品的决策,如让他们选择产品及其装运方式,自己下订单,增加他们的参与意识与合作的兴趣。因此,在制定销售过程中,客户参与得越多,销售产品的机会就越多。此外,在网络营销过程中,除了交互功能以外,更应该提供增值服务,如信息的搜索、分类、加工、整理等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
4、在产品促销方面,网络营销的营销手段要多样化。因为知道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人越多,购买你的产品的人就可能越多。因此,要在网站推广方面多做文章。首先,将与产品有关的热门词汇作为网站首页的关键词是一个最简便的方式。另外,友情链接、博客营销等都是不错的推广方法。
其次,网络营销要在知名网站上或用模特做广告。利用知名网站访问量大的特点,在知名网站上做广告,以提升注意力。利用网络模特做广告也是一个扩大知名度的重要方法。如曾经捧红世界超级名模的Elite模特公司,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推出的第一代网上虚拟模特,完全按照美女的标准设计,具备当今名模各种优点,还富有生态环保观念。她从不迟到和疲倦,可以在成千上万的地方同时进行表演,在网络世界中红极一时。因此,利用网络模特做广告,也可以吸引广大的网民的注意力。
第三,网络营销还要综合运用各种传媒优势,进行"概念"营销。"概念"营销指的是企业以某种有形或无形的产品为依托,借助现代化的传媒技术,以捕获消费者的注意力为中心,以企业、企业产品或其主要经营者为对象制造热点事件或新闻,创造新奇概念,从而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赋予企业或产品以丰富想象内涵或特定的品味或社会定位,迅速取得市场份额,实现资产的快速增值,取得该行业的丰厚利润。"概念"一旦深入人心,其取得的经济效益往往是无法估量的。此外,网络营销还要运用名人的示范效应,增加产品或服务的社会知名度。
当然,"注意力经济"强调的注意力只是一种虚拟资产,要想使之变成现实的购买力,仍需要取得客户长期的、足够的信任,并以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为前提。
【参考文献】
一、低碳经济时代与企业低碳营销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经济带来了高增长,但同时又给生态环境造成了重负担。“生态极限”、“地球赤字”、环境污染这样一个全球性问题,这样一个涉及人与环境、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现实问题,给人类生存发出了严峻的挑战。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企业经营,在前述这些敏感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背后,也有着人类与之斗争的过程:知识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模式不断被提出并实践。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战略抉择的话,那么低碳经济将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又一新的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随着人类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企业是社会生产的主导力量,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在企业众多战略抉择中,企业营销战略如何适应低碳经济要求,是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应慎重考虑和实践的一个问题。低碳营销模式将是企业营销模式的新趋向,同时也是企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企业营销策略
(一)营销理念“低碳化”
如果从营销学角度来定义“低碳营销”是一个动态过程的话,那么在这过程执行之前,观念是先导,观念须先行。因此,企业提倡低碳营销,必先倡导营销理念“低碳化”。低碳发展观,就是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地发展经济,使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这是以“世界整体”为单元的发展理念。低碳营销观念,也即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这是从大的营销哲学角度来谈营销理念“低碳化”,具体而言,笔者认为营销理念“低碳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低碳意识”。从我国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相当多的人对环境问题缺乏认识的实际出发,政府必须承担起对全民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责任,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以提高全民的环境知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
2、引导顾客低碳消费。消费者需求受到消费者行为、认知、学习、态度、文化、个人特征、生活方式、所处情景和心理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复杂的消费者购买“黑箱”背后企业经营,消费者购买行为多样化,需求多样化也就很正常,但营销的本质是创造需求,满足需求。消费者需求是需要引导和挖掘的,是需要创造的,在引导、挖掘和创造的过程中,企业低碳营销就是要把顾客的需求从笼统的“客户需求”中鉴别出来,着重鼓励、挖掘和满足客户的“合理需求”。顾客的“合理需求”主要就是要引导消费者可持续消费、低碳消费,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逐渐杜绝对环境产生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企业经营,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3、进行绿色宣传。“低碳经济是绿色经济的具体化,低碳营销是绿色营销的可操作化”。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的前提,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方式,积极传播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知识,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将眼界由自身扩展到自然生态环境及整个社会范围,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宣传绿色,宣传“低碳”,展示安详的田园风光、美丽的自然景观,绿色的生活风情和纯净的心理感觉,激发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欲望。营销的实质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有消费者的绿色意识、环保意识增强了,企业倡导的“低碳”营销也才有了实质的意义。
(二)技术创新是低碳营销的基础和关键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瓶颈,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实行低碳营销,生产技术创新是基础和关键,企业要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发挥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来实现低碳目标;企业要科学规划,不能依靠能源消耗来促进生产;企业要通过新技术引进,技术创新来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企业经营,走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道路,推动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企业绿色营销策略
笔者基于“低碳经济是绿色经济的具体化,低碳营销是绿色营销的可操作化”而谈如下企业营销策略。
1、绿色产品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由重视商品物质价值的传统消费观向强调以非物质为特征的绿色消费观转变,即在购物时,更加注重企业及其商品对环境保护和自身健康的有益性,在这一观念指导下,绿色产品备受青睐。绿色产品的开发策略有别于传统产品策略的内容主要包括绿色设计、绿色包装和绿色标志。
绿色设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技术、无污染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使产品在使用消费过程中,有利于消费者身心健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就要求企业在研制开发绿色产品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紧紧抓住绿色这个主题,用环保的观念进行设计。
绿色包装是指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明,又不污染环境的包装。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在包装商品的过程中,既要努力降低其包装费用,又要考虑到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不断研制开发出新型的绿色包装材料,如纸包装或一些与桔子皮、鸡蛋皮、香蕉皮等有类似功能的“天然包装物”仿制品,探索一条“绿色包装”的新路子,也有利于突破一些新贸易保护主义利用包装为我国设置的技术性壁垒。
绿色标志是指依据有关环境标准、指标和规定,由国家政府部门或某个具有权威性的认证机构确认并颁发的一种标志。这是一种印在商品或其他包装上的图形,其样式因国而异。世界上主要的环保绿色标志是德国的“绿色天使”、日本的生态标志及中国的绿色食品标志等。从各国情况来看,产品一旦被贴上“绿色产品”的标签后,身价大增且有供不应求之势,就等于取得了进入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2、绿色价格策略
绿色价格是指附加了开发绿色产品的知识、劳动和物质投入而高于传统产品价格的价格。绿色价格的制定要树立“环境有偿使用”的新观念,要合理考虑人们求新、求异、崇尚自然的心理因素。在国际市场上,绿色商品的定价要以有利于增强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提高商品的绿色形象度为基本指导思想,主要实行新产品定价策略。在国内市场上,绿色产品的价格定位则必须面向大众消费者,与同类产品的比价要力求保持基本平衡。
3、绿色分销渠道
绿色渠道的通畅是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选择绿色渠道,要注意选择在消费者心中具有良好绿色信誉的中间商,以便维护绿色产品的形象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要以回归自然的装饰为标志来设立绿色产品专营机构或专柜,便于消费者识别和购买;要合理设置供应配送中心和简化供应配送系统及环节;要建立全面覆盖的销售网络,不断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还要在选择经销商时注意该经销商所经营的非绿色商品与绿色商品的相互补充性和非排斥、非竞争性,谋求中间商对绿色产品的虔心推销。
4、绿色促销策略
促销是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有着诱导需求、创造需求的功能。绿色促销的核心是通过充分的信息传递,在谋求绿色产品与消费者绿色需求的协调中来树立企业和企业产品的绿色形象,实现绿色产品市场份额的不断拓展。
5、绿色公关策略
绿色公关是树立企业及产品绿色形象的重要传播途径。它能帮助企业更直接、更广泛地将绿色信息传到广告无法达到的细分市场,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如20世纪80年代,麦当劳因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废弃的包装物,逐渐成为环保人士攻击的对象。在环保危机的威胁下, 90年代初麦当劳推出了“种植一棵树”的绿色公关宣传活动,并着手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减少包装;二是减少使用有损坏环境的材料;三是使用较易处置、能物化成肥料的材料,这样使环境污染物减少了60%,在社会公众面前成功地塑造了“绿色麦当劳”的新形象。
6、“绿色政府”策略
绿色营销,要靠整个社会成员的参与才行。社会大众应明白绿色营销不仅仅是企业的事。绿色营销理念的执行当中,由于政府则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对涉及到整个国家、民族发展前途和未来的“生态安全”问题,依靠政府力量,可以调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手段来解决,否则很难迅速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
7、绿色服务
在商品雷同化、同质化和品牌普及化的条件下,服务更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当然,这种服务并不是一般的笑脸相迎所能概括的,而是指满足消费者的体验式消费需求。现今商品多了,消费者不仅重视产品和服务给自己带来的功能利益,更看重在购物或接受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符合自己心理需要和情趣偏好的特定体验。在产品和服务相同的情况下,体验成为消费者购物的关键因素。
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低碳营销、绿色营销是企业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关键。但同时,在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实现营销模式的转变还需要从大到环境经济政策小到企业营销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不断的努力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赵金涛.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
[2]赵杨.低碳营销——低碳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营销新模式[J].经济与管理,2010,(7)
[中图分类号]F0624.;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2-0086-10
[作者简介]殷宝庆(1975—),男,湖北云梦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浙江杭州 31001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10ZD&00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R&D国际化背景下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培育研究”(Y6110226)、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经济转型期浙江文化消费结构变迁及其优化升级的对策研究”(12YD17Z)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空间异质性与地区出口增长失衡的关联与机理研究”(12YJC790078)的阶段性成果。
Title: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Enterprise’s Efficienc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China—An Empirical Test Based on the Three Major Economic Regions of China
Author: Yin Baoqing
Abstract: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efficienc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large and medium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China from 2002 to 2008 by constructing a network DEA model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 Then we try to identify and estimate the mechanism of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the efficienc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by using panel data of the Three Major Economic Reg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1)between the intensity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enterprise’s efficienc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re is a U-type relationship in eastern regions and a inverse-U-shaped pattern in western regions, but in central regions, the intensity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enterprise’s efficienc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haven’t formed a U-type relationship in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2)both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and market mechanism degree have promoted the efficienc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significantly in eastern regions, but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ey haven’t brought some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fficienc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3)human capital stock has little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fficiency improvement.
Key words: network DEA; efficienc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human capital
在国际垂直专业化①引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学界在关注环境规制节能减排效应的同时,也对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效应这一主题引发了浓厚的兴趣。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在这种背景下探讨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理论和现实意义兼具。
一、文献综述
与技术创新绩效不同,技术创新效率刻画的是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资源投入与创新成果产出之间大致的比例关系。有关技术创新效率的测算,常用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为数据包络DEA的非参数方法。池仁勇以研发投入、新产品开发人员和总资产作为投入变量,以新产品增长率、新产品销售份额、主要产品更新周期及重大产品创新比重来衡量产出绩效变量,根据浙江省微观层面的230家企业调研数据,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偏低。②李双杰等以技术创新活动人员、技术创新经费作为投入变量,以专利申请受理量、科技论文与科技著作发表及出版数、行业总产值变化率为产出变量,利用DEA方法测算了北京制造业的创新效率,并得出技术创新过程中普遍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结论。③吴延兵选取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为创新产出,以R&D存量和R&D人员为创新投入,对1996-2003年我国29个省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知识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④第二种为随机前沿SFA方法。张宗益等以R&D人员和R&D经费作为投入变量,以专利申请量作为产出变量,采用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方法,估计了我国的区域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较低,虽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东、中、西部区域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差距明显。⑤白俊红等选用R&D资本存量和R&D人员全时当量作为投入量,选用发明专利授权量作为创新产出的考核指标,应用随机前沿模型对1998-2007年中国30个省份的研发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中国研发创新效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⑥第三种为指标体系法。黄鲁成、张红彩以R&D经费、科技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和科技活动人员作为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以产品项目数、专利申请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工业总产值作为技术创新的产出指标,应用因子分析定权法对北京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高技术制造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较低,而低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却反而较高。⑦虽然上述有关技术创新效率的衡量取得了较为丰富、有益的成果,但这些适用于单个生产过程效率的测算方法,未必适用于现代经济体系中多阶段生产方式效率的评估。
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探讨,学者们主要从行业和地区层面,考察了研发投入、企业规模、市场竞争程度、制度环境、市场机会等指标对技术创新效率变动的影响。基于行业层面,朱有为和徐康宁通过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考察发现,企业规模与市场竞争程度对研发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外商投资企业与国有企业比重也对研发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前者的贡献程度更高。①冯根福等对1997-2005年中国35个工业部门的研究表明,市场竞争程度、资产规模、研发投入的增长与行业研发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企业利润和国有企业占行业销售额的比重与行业研发效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②基于区域层面,李习保考察了创新环境因素对创新产出效率的影响,证实一个地区对教育的投入水平和政府对科技的扶持力度能对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③白俊红等基于创新系统视角发现,各创新主体要素及其之间的联结均对创新效率产生负向作用。④于明超和申俊喜在对1998-2007年我国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研究发现,除了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外,制度环境差异是影响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⑤
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采用网络DEA模型测算了2002-2008年中国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以打开创新过程的“黑箱”;二是将环境规制与垂直专业化同时纳入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分析,并考察了不同环境规制强度对东、中、西三大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差异性。
二、基于网络DEA模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测算
数据包络DEA作为一种较为灵活测算效率的方法,在不确定性环境下比随机前沿SFA模型更恰当。⑥Banker和Natarajan进行仿真模拟结果也表明,基于DEA的非参数方法在决策单元效率的测度中比参数方法更有效。⑦近年来将DEA应用于创新活动测度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然而,传统的一阶段DEA模型没有考虑中间产品的技术创新,即未能将技术创新的过程分解为创新资源转换与创新知识转化两个相互关联的子进程,因而导致其难以真正打开技术创新的“黑箱”。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引入网络DEA模型框架对中国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
假定在决策单元中,第一个阶段的初始投入为,第二个阶段的追加投入为,中间产出为,最终产出为。根据Kao⑧、Tone和Tsutsui⑨、陈凯华和官建成⑩以及庞瑞芝等11的相关研究,本文构建基于产出导向的网络DEA模型如下:
其中,与分别代表各变量的权重,为阿基米德无穷小量。当模型(1)的最优解为、 时,第K个决策单元的整体效率与两个子过程的效率分别为:
考虑如图1所示的关联两阶段创新系统,我们设定各个区域大中型企业的创新资源转换(如研究、开发、测试等)与创新知识转化(如产业化、市场推广与商业化运作等)处于同等重要的阶段,运用MAXDEAP6.0软件在可变规模报酬(VRS)假设下,选择产出优先的双向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与两个子阶段的创新资源转换效率与创新知识转化效率进行测算。一般来说,从创新的投入到产出转换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但Hollanders和Celikel-Esser的研究表明,创新中各阶段变量时滞长短的选取对创新效率的估算影响不大。①据此,本文选取我国28个省市②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02-2010年,具体的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情况如下:(1)初始投入指标选取人力投入、资金投入与知识资本存量三个指标。用t期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人员全员当量()与R&D经费内部支出()衡量创新生产第一个阶段中的人力、资金投入。用t-1期大中型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数()作为知识存量指标的变量,这与庞瑞芝等③对这一指标的选取有所不同。与当年专利申请数不同,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是一个存量指标,而且发明专利还是专利中最能发挥实效的部分,因此本文的替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2)追加投入指标选取t+1期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经费()与新产品开发费()。(3)中间产出指标采用t+1期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Z1)和专利申请数(Z2)。(4)最终产出指标选取t+2期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工业产值(Y1)和新产品销售收入(Y2)。
根据网络DEA模型估算的结果计算年份平均值,绘制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变化趋势图(见图2),2002-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整体效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程度并不显著,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从技术创新过程的分解来看,两个子阶段的创新效率表现并不同步,其中第一阶段创新资源转换的效率值波动幅度较大,第二阶段创新知识转化的效率值相对平稳。在样本区间内第一阶段效率值远远高于第二阶段,相对于第一阶段而言,第二阶段的效率不足以成为制约技术创新整体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将我国各省市按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①进行划分,并将各区域的技术创新过程效率值进行对比,如图3所示,整体技术创新效率表现较好的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则相对落后。第一阶段效率与第二阶段效率则呈现出与整体效率相类似的区域分布特征。我们的测算结果与庞瑞芝、②、冯宗宪等③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三、理论分析和计量模型的设定
(一)理论分析框架
环境规制作为应对市场失灵的一种社会性规制手段,在增加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也通过改变生产要素及创新资源的配置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影响,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影响技术创新的决策过程对创新效率产生作用④
比如较严格的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产生外部压力,阻止了企业通过避免环境投资获取竞争优势的可能,有利于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的竞争环境能够提升技术创新投资者与技术创新管理者进行研发投资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更有效地进行创新资源要素(人力资本投入、物质资本投入)的配置,从而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积极的作用。
2.环境规制的信息交流功能对创新效率产生作用
严格而有效的环境规制为企业提供了关于无效率可能产生的来源以及潜在的技术改进方面有益的信息,提示专业科技活动人员如何在研发过程中削减累赘的材料和减少不必要的产品组件,为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组织富有效率的运转指出了具体的改进方向。
3.通过影响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作用
适当而严格的环境规制有助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取先行优势,推动企业进入研发新技术的上游市场,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在环保和节能趋势日益明显、消费者需求复杂多变的情形下,为了顺应绿色经济发展的趋势,抢占技术的制高点并赢得市场先机,企业将致力摊薄研发成本、提升技术创新的效率。张宗益、张莹采用中国2002-2006年31个省市的面板模型证实,市场需求每上升1个百分点,将引起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提高0.162个百分点。①
4.通过设置绿色进入壁垒、影响产业集聚,进而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作用
严格的环境规制水平一方面通过“关停并转”迫使污染排放不达标的企业退出市场,另一方面促使行业内现有企业向特定区域聚集,这样方便企业通过联合购买、共享污染处理设施的办法以达到满足排污标准、降低排污费用的目的。张成、于同申利用中国工业部门1996-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在控制相关变量时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将对产业集中度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②而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是否有利于技术创新效率的改善,目前的研究尚未得出一致性的结论。③段会娟采用中国2000-2007年省级制造业样本数据的GMM模型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将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④金祥荣、余冬筠的研究证实区域行业集中度指标对东部地区创新效率呈现显著的负向作用。⑤彭向、蒋传海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对中国1997-2007年的工业数据分析后发现,MAR外部性与Jacobs外部性对地区产业创新的影响都显著为正,但在影响程度上存在差异。⑥
(二)计量模型构建和数据处理
根据上文关于环境规制影响技术创新效率路径的探讨,并借鉴Guan和Cheng⑦与樊华、周德群⑧的计量研究模型,我们构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计量方程如下:
考虑到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我们在式(5)的基础上加入环境规制的平方项,重新构建如下计量方程:
其中,E表示技术创新效率,我们用创新过程整体效率KIP表示;ER以SO2去除率表示环境规制强度,由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取环境规制强度的滞后一期进入方程;VSS表示各省市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用加工贸易额占总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近似衡量;HC表示人力资本存量,借鉴岳书敬、刘朝明①的方法使用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企业就业人数的乘积度量,而各省市人均受教育年限则根据Li等②的测算方法而得,对人力资本存量取对数形式进入方程;MI表示各省市的市场化程度,采用樊纲等③的市场化指数,取对数形式代入模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变量\&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KIP\&0.545\&0.352\&0.287\&1.013\&0.079\&ER\&0.349\&0.331\&0.184\&0.771\&0.037\&VSS\&0.224\&0.172\&0.171\&0.706\&0.014\&HC\&1058.886\&579.296\&1373.954\&8476.135\&53.428\&MI\&6.726\&6.420\&1.947\&11.710\&3.040\&][表1 变量的统计特征值(样本数=196)]
四、回归结果分析
为了防止回归分析中出现“伪回归”,确保估计结果的有效性,必须对各面板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利用LLC、IPS、ADF、PP四种检验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这五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线性组合,满足同阶单整,符合面板协整性检验的要求。据此采用Kao④提出的ADF统计量,判断各个非平稳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协整关系。协整检验结果显示:计量模型中各经济变量均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为此,我们将采用28个省市2002-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
考虑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的非均衡发展以及企业外部环境上的差异性,本文分别按照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分组进行计量分析。为了避免截面异方差与同期相关性带来的影响,我们考虑使用FGLS(cross-section SUR)的方法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2。
(一)环境规制对创新效率的影响
在不考虑非线性回归结果时,模型I中ER(-1)的系数为负,模型V中ER(-1)的系数为正,但都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在考虑非线性影响并加入ER(-1)平方项的回归中,模型II、模型VI中ER(-1)的系数符号不变,不仅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且系数值也大大提升。模型II中,ER2(-1)的系数为2.453,在0.05水平上显著,表明在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符合“U”型关系,即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由弱逐渐变强,将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产生先降低后提升的影响。与模型II相反,在模型VI中ER2(-1)的系数为-1.145,在0.01水平上显著,表明在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即伴随环境规制强度的不断增强,其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先上升后下降的作用。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中,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效率作用方向的拐点分别为0.377和0.259。从本文的样本区间来看,东部省份的环境规制强度大多分布在“U”型曲线的右端,而西部省份则多数处于倒“U”型曲线的右端。因此,加强环境规制强度对东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积极的正向效应,但对西部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会产生负向影响。环境规制对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可能是由于中部地区样本较少所导致的(中部地区仅有8个省份,而东、西部地区分别有10个省份)。
(二)国际垂直专业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
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东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积极效应并不明显。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东部沿海省份凭借较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能力,在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中具有先动优势。2002-2008年间东部沿海省市工业垂直专业化程度平均值约为0.395,而同期中西部省市这一指标的平均值仅为0.131左右。因此,中西部地区企业参与国际垂直化的比例过低,难以发挥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二是东部沿海省市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主要集中在中高技术产业,如珠三角的电子产品产业集群、长三角笔记本电脑产业链等,国内企业通过参与这些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工序,能够通过对标杆企业的学习获取更大的技术外溢效应,并促进自身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在国际分工中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参与劳动密集型工序环节,这些工序环节的技术含量不高,本土企业所能获得的技术外溢效应也相对有限。三是中西部省市的人力资本相对匮乏,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际分工协作过程中企业自身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
(三)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
人力资本存量在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系数都未能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即人力资本存量整体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积极效应不明显。我们的结果与朱承亮等①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在本文的样本区间,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人均受教育的年限分别为7.35、6.81和5.67,仅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水平。而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主要取决于其中高学历、高素质科研人员的比重,这部分人力资本的技术吸收、模仿、创新更强,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改善作用更大。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可能与指标选择中未对人力资本结构进一步细分有关。此外,史修松等的研究也表明,创新人员的不合理配置以及创新人员的科研水平难以与科技硬件的要求相匹配,也是制约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效率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②
(四)市场化程度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
市场化程度对东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并没有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积极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非均衡现象,东部省份经济较为发达,而中西部省份相对落后。东部地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以及中介组织发育程度较高,法律、法规较为健全,更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对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搭便车”与非生产性的寻租行为,并能充分调动和激发企业家的创新热情,进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而在中西部地区,相关情形则恰恰相反。中西部省市的研发基础相对薄弱,其研发资金中相当一部分都是来自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如果脱离当地经济发展实际,片面追求提高市场化程度,比如过度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就有可能增加企业的模仿创新成本,并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消极作用。王丽英在探讨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也发现,市场化程度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增加,而对中西部地区的贡献在不断削弱。③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我国28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网络DEA模型测算了技术创新过程的整体效率,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了环境规制、国际垂直专业化、人力资本和市场化程度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效率在东部地区符合“U”型关系,在西部地区呈现倒“U”型关系,在中部地区尚未形成统计检验上显著的“U”型关系;(2)国际垂直专业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并没有对技术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3)人力资本存量在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未能对技术创新效率发挥明显的正向作用。
本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