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9: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员工是景区最宝贵的资源,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景区财富的源泉。景区应把对员工能力的培养及积极性的发挥放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位置。昆明市旅游景区要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加有利的地位,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一、重视人本管理,稳定景区员工队伍
景区在开发人力资源时,除做好知识开发、能力开发外,要重视对员工进行意志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人际关系能力、情绪控制技巧等的培养和训练,此外还要重视员工的人本管理,从而营造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氛围。所谓人本管理,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要求景区把员工看作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最重要的资源,其中心思想是充分尊重每一名员工,把员工当作渴望得到关怀、理解和尊重的人来看待,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维护他们的权益,为他们的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景区向客人出售的是服务产品,服务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服务的提供者――各个员工的服务技能和服务热情的高低。只有实施人本管理,员工才能将景区作为自己的家那样爱护,真心诚意的为顾客服务。实施人本管理,是景区的必然选择。景区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最重要的是必须懂得如何尊重员工。这样做既能够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其工作热情,又能够提高其对景区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能减少员工的流动,稳定员工的队伍。
二、建立景区多元化培训体系
1.景区所在地旅游相关人员旅游服务意识的培训。对于出租车司机、商店售货员、餐馆服务员等不直接从事旅游服务工作,但与旅游行业密切相关的服务人员进行积极宣传、正面引导,培养他们的旅游服务意识,使其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以维护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
重视对“第二导游”――旅游驾驶员(景区司机、缆车司机、汽艇司机等)的培训。昆明从2004年开始,已经对旅游驾驶员进行旅游综合知识、旅游行车安全、国际礼仪以及简单外语的培训。随着昆明旅游“二次创业” 的开展,应继续加强对“第二导游”的培训。
2.景区员工综合素质的培训。在昆明,旅游活动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传统的、形式单一的、走马观花似的观光型旅游正在被休闲旅游,以及具有个性特征的旅游活动所替代。旅游活动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个性化。因此,对景区员工的要求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首先,景区管理者和服务人员必须参加服务意识的培训,使其真正树立起为旅游者服务的思想,同时加强当地民俗文化、各国各民族的基本礼仪、旅游者的心理、旅游急救方法等基本业务知识、技术、技能的培训和提高。
其次,景区员工必须熟悉自己的业务范围,娴熟地掌握所在岗位必备的专业技术,并且还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景区的经营管理者必须认识到,景区的经营风险在增加,随时都可能有不安全的事件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3.景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训。景区制定吸引高级专门人才的特殊政策和措施,如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旅游景区与行业行政部门和人事部门加强合作,派专人到大中城市等人才充足地区招揽人才;旅游景区与旅游院校加强合作,选拔优秀员工或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到国内外著名旅游院校脱产学习,为自己的景区打造高级专门人才。
三、注重培训工作的创新
1.内容的创新。在培训内容上,要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既要结合景区工作所需要的培训内容,也要结合员工具体的学习要求,使员工真正学到他们希望学到的知识。深入开展行业外语、微机能力的培训工作,强化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持续地进行文化、素质、技能的经常性培训。
2.形式的创新。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实现培训,互联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能满足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便于满足即时、不同步的学习需求。在网络空间里,能成功实现自学、集体交流和教师讲授三种基本途径。此外,应该重视利用外资和外智,与国际培训机构合作,引进国外人才开发的成熟模式、方法及国外师资教材办学方式,提高景区的人才培训能力。
3.环境的创新。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相互尊重,鼓励员工充分交流和参与,注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训考核上,要多指导少考试,多鼓励表扬少批评,增加员工学习的自信心。
四、完善景区员工的激励机制
1.建立科学的管理与激励机制。通过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人才分析,使景区发展规划和员工职业开发计划保持一致,在动态中求得平衡发展。除设立见习员工外,可以在各部门设立见习管理人员岗位,如见习主管、见习经理等,并将有工作潜力的优秀员工安排在相应的见习岗位中进行挂职锻炼,这些员工只参与管理,不享受有关待遇,见习期为六个月或一年。见习期满后,工作业绩突出者可提拔到相应的岗位。这样既有利于发现人才,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使见习管理人员与在位管理人员形成竞争态势,使在位管理人员产生危机意识,从而增强其工作责任感。
2.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景区对管理人员与员工应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对管理人员的激励主要是不断强化其管理责任和意识,增强领导部门员工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高层领导负责景区的战略决策和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对普通员工的激励主要是创造一种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用事业吸引人才,满足其社会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需求。
3.为员工提供实现自我超越的机会。景区最能吸引员工的措施除了薪资福利外,就是为员工提供升迁与发展机会。为了避免员工(尤其是高学历员工)跳槽离职现象的频繁发生,景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视员工生涯管理,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规划企业的宏伟前景,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增强景区的凝聚力,让员工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为优秀员工提供施展才华、实现自我超越的舞台。实现竞争上岗制度,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景区各岗位实行公开招聘,为年轻人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4.实行激励导向式的薪资制度。传统的薪资制度重视薪资的保健因素和职务因素,而这两者达不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因此,要实行激励导向的薪资制度,即薪资与工作绩效挂钩,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管理人员的工资与实际完成指标和工作量挂钩,普通员工的工资与实际完成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挂钩,二线员工的工资与成本控制和景区收入挂钩。其次,薪资也应作为激励员工学习的手段,鼓励员工学习更多、更广、更深入的知识和技能,以应付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各种挑战。
五、建立高素质的景区人才队伍
1.景区导游人才队伍建设。导游是旅游业的生力军,其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旅游景区服务的质量和景区形象,要采取措施,抓好导游队伍建设。以各种培训为契机,加强导游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的教育,提高其精神文明素质;结合国家导游考试改革,完善景区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大多数导游取得资格证书后不再参加等级考试的现象,从制度上完善和推行等级考试,形成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景区导游人才队伍;选送一批基本条件好、综合素质高的导游到旅游院校学习,为培养高级导游做准备。此外,在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中文导游和外文导游的基础上,为聋哑游客培养手语导游,进行日常用语及景区讲解词的培训。要求手语导游能够识别手语,进行简单交流,并为聋哑游客“讲解”导游词。
2.景区紧缺人才队伍建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竞争的加剧,紧缺人才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目前昆明市旅游景区的紧缺人才主要有营销人才、园艺学、植物学、建筑学专业人才、地质研究人员、电气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环幕电影放映师、宗教文化专业人才(佛教、道教)、旅游索道员工、景区车辆驾驶员、船工、花工等。为此,要引导和支持骨干旅游院校开设这些紧缺的新专业和新学科,选送景区优秀的从业人员去高校学习新专业,做好旅游紧缺人才的储备工作,促进景区在育人与用人方面全面接轨;采取“短平快”的方式,委托有关院校根据用人需求举办短期的紧缺专业人才研修班和其他形式的培训班。
3.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首先,创造条件,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现代教育手段,扩大教师培养的覆盖面。其次,培训对象为专业课师资和紧缺专业师资,培训形式以短期面授、研讨为主;培训内容以专业和教学法为主。第三,在教师培养方式上,院校应走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即让专业课教师到景区实践或兼职,从而解决教师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大专(高职)、中专(职高)的专业课教师要朝“双师型”方向发展。最后,要培养和聘用一批旅游局的管理者和员工作兼职教师,院校要建立一支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此外,作为培训教师,要熟悉景区情况,钻研业务,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及个人修养。
六、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培育景区团队精神
景区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衷心认同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习以为常的东西,且这些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在新老员工的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缓性和保持性。一个优秀的景区,就是要创造能够使景区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能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能够确保景区经营业绩的不断提高、能够积极地推动组织变革和发展的企业文化。景区员工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且是一项有发展的事业和职业,把他们糅合成一个整体,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景区人力资本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是创建企业文化的主要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钱与激励之间会逐渐呈淡化趋势,且物质激励仅有短期效果,时间长了就会失效,而从精神上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层次较高,其深度大,维持时间长。在人才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要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不断提升员工对景区的忠诚度,以提高景区员工的稳定性。
七、以创建学习型景区作为最终目标
圣吉博士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描述的“学习型组识”是未来组织的一种新的管理典范。它以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这五项修炼为核心,倡导“终身学习”的思想。从学习中不断改善固化于人们心中的思维模式,主动挑战组织的所谓“真理”,建立起新的目标和理想,并发挥出组织的整体智慧与优势,利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提高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持续创新与应变的能力。因此,昆明市旅游景区人力资源开发有必要以创造学习型企业为最终目标,不断加强修炼,从而在景区内建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文化。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构筑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是昆明市旅游景区战胜挑战的一个极好的机遇。如果成功实施,不仅可以彻底摆脱价格战等低层次的竞争手段,而且可以凭借人力资源的优势,抛离竞争对手,早日实现昆明市旅游景区“二次创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余 敏:新时期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改革与发展,2003,4
[2]陈学清:大连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4,6
[3]王晨光:两个著名旅游景区游程实录与管理评析[J].旅游学刊,2004,5
[4]李 平:导游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管理对策[J].专题研究,2003,10
[5]赵彩虹 周尔逊 李敬国:对入世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电力,2004,2
[6]王承进 蔡 琼:论企业知识员工忠诚度的培养[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5,1
[7]李文明:导游员队伍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3,9
[8]王建芹:对云南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几点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4,7
[9]王 洁 黄 华:对我国导游薪金制度改革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3,2
[10]陈文君:我国旅游景区的主要危机及危机管理初探[J].旅游学刊,2005,11
一、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1.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对景区环境的保护
因我国旅游业因我国旅游业起步比较晚,旅游市场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很多旅游景区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景区存在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景区的开发利用中有点盲目,从而导致很多旅游景区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高山旅游为方便游客登山或者经济利益驱使建索道砍伐了大量树木,造成景观的破坏。近几年,有很多景区为了增加娱乐性吸引游客或者增加娱乐项目收益,破坏景观修建漂流、滑草等项目现象十分严重。许多风景名胜区内,多头管理、抢权、轻责、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十分严重。
2. 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
旅游景区的监管体制已经成为目前束缚我国景区发展的一大障碍,目前,我国旅游资源分属不同的部门,包括林业、建设、环保、文化等部门,有的旅游景区还分属好几个部门监管,各部门的社会责任及行业功能或者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缺乏全局观念,难以产生一致的管理效应。我国目前多数旅游风景区的管理体制属于政企不分。所以我们迫切需建立一种机制来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以实现我国旅游景区更好的开发与保护。
3.旅游景区开发投入市场后,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目前很多旅游景区由于受短期经济利益驱使,在旅游景区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开发资源,利用资源,却不重对旅游景区的保护,结果导致很多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一些投资开发商,不注重科学规划,过度追求门票数量的经济收益,过度接待旅游者,没有科学的控制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致使旅游环境容量过度饱和而使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每年旅游旺季,各个景区都不可避免的发生这种情况,就连九寨沟都不可避免。再者就是如山西应县木塔这种情况,人为是一个因素,同时因受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景观破坏。
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致使中国很多旅游景区在开发利用中,不能科学规划开发利用,致使旅游资源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将很难促使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二、解决旅游景区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的措施
1.加强政府管理职能的主导地位,健全景区环保管理制度
旅游景区在开发时,政府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批,哪里该建建筑物、索道、娱乐设施,哪里不该建设,一定要严格审批,不能有过多的人工建筑。不能单纯为了短期经济效益目标而滥建。旅游景区在开发投入市场后,要健全景区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如景区环境承载力的问题,旅游景区切不可在景区运营后过分追求门票数量的经济效益而忽视景区的环境容量问题,以免造成超负荷的接待量,严重破坏景区的环境。否则后果难以预料。避免出现类似玉龙雪山、九寨沟、滇池这样的问题。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修复,将使旅游资源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严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与生存环境。因此,政府部门要从长远角度出发,加强自身主导地位 切实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科学管理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同时健全景区的环境保护制度,科学管理利用,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旅游景区及主管部门要做好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制度的制定,需要人们的参与执行。只要人们环保意识增强,做到环境保护全员参与,人人有责。定能为景区的环境保护起到很好的作用。
首先,加强对景区管理者的宣传,提高景区管理者的环境保护保意识。只要管理者对制度认可,才会把制度执行到行动中,才能切实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与管理。
其次,加强对游客的管理,目前,游客对景区环境在人为因素的破坏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游客的乱刻乱画,生活垃圾的乱丢弃等不文明行为,都对景区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游客破坏景区环境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加强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再者,社区参与景区环境保护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旅游景区与当地社区的协调发展,也为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要从当地社区利益出发,考虑社区利益,追求旅游景区及所在社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加强社区参与,同时使社区居民的利益得到相应保障,使居民产生旅游景区“主人翁”的感觉,那么,他们自会在景区的开发与保护过程中,积极主动的配合景区,使景区开发得以顺利进行。九寨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反例比如青州仰天山,在开发初期,没有与当地社区搞好关系,致使在十一旅游旺季,当地居民毁坏进景区的道路,切断电源,严重影响景区的发展与利益,更谈不上当地居民会主动参与到景区的环境保护中来。?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不是对景区不去进行开发而是在保护之下进行合理的开发,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对景区进行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要开发势必有破坏,作为景区的管理者和开发者们应在合理的保护之下对旅游景区进行科学的规划开发,将其投入旅游市场,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旅游景区应立足于保护景区的自然性,确保旅游资源的生态性和完整性,使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可持续性的良好发展。当然,对旅游景区的环境进行保护不仅仅是对原有景观的天然性进行保护,而是要用更为合理科学的规划和方法去进行维护和管理,旅游景区开发要在保护原生态的文化和当地社区居民的社会和环境利益的基础上,使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达到完整和谐的统一,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2]金瑞林,汪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旅游业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社会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展示我国形象的重要窗口,但和酒店、旅行社等企业比起来,旅游景区在规划、开发、管理、营销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目前人们对于旅游景区的关注多集中在景区的开发与规划上,对于景区开发管理人才需求培养研究的探析却极为少见。事实上,一个景区无论其先天优势多么突出,若缺乏专业人才,不能够辅以良好的经营和管理,其生命力和吸引力必然会下降甚至消失。因此从经营管理角度研究探讨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人才的培养,对旅游景区的发展、对旅游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景区管理人才
随着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持续兴旺和国内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旅游景区的发展显示出了勃勃生机,旅游景区已成为继旅游交通、旅行社、旅游饭店后旅游业的又一支柱行业。与此相对应,我国旅游景区所接待的旅游者数量也逐年增多。据统计,2006年国内旅游总人数达13.9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国内旅游总收入为6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 ,入境旅游者人数达1.25亿人次,旅游创汇超过339.49亿美元。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景区业仍然是最充分分享旅游行业景气度的子行业。然而,尽管我国旅游景区数量增加迅速,但旅游者对景区服务接待设施及管理水平的评价却并非尽如人意。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国内旅游景区(点)服务质量评价“很好”与“好”的占调查总人数的53.2%,入境旅游者对我国景区(点)服务质量评价为4分和5分(总分为5分)的只占调查总人数的56%。可见,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我国旅游景区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景区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很大。不少景区管理人员对现代旅游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知之不多,管理人员文化水平偏低;著名旅游景区接待国际旅游者能力偏低,特别是景区管理人员的外语水平不高,制约了国际接待旅游的发展。
此外,目前我国本、专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主要集中在涉外饭店和旅形社两大部门,却往往忽视了发展学生到景区就业。景区吸纳学生就业的现实及潜在空间大而要求也较高,因此,加快我国景区开发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全面拓展旅游专业学生就业渠道的迫切需要。
再者,景区对职业培训的重视不足。近年来,在全省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的推动下,旅游培训工作成绩斐然,但是,相对旅游景区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迅速增长,仍存在培训量偏少的问题。景区的职业培训在内容、形式、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等方面均落后于酒店和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培训内容未能根据景区运营特点进行规范,使得现有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发展已滞后于旅游景区发展的需要。
因此,提高我国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需要培养一大批相应的专业人才,特别是一批懂得景区规划设计、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经理型人才。
二、当前制约我国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景区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杂而无序,进入景区行业就业的门槛低甚至无任何限制,这种现状制约了景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影响了对到景区从业抱有良好愿望的旅游专业人才的介入。除此之外,当前制约我国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还着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院校景区管理专业少。目前院校专业热点集中酒店管理、旅游社管理方向,而作为旅游产业基础的景点管理专业却非常少。据调查,自2000年以来我国有少数本科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下设有景区管理专业方向,还有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宾馆管理专业的旅游度假区管理方向。随着景区业的快速发展,景区人才需求数量的不断增加,近年不少院校陆续开设了这一专业,如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三江大学旅游学院、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承德职业学院和湖南女子职业大学等高职和本科院校相继开设了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桂林工学院的旅游学院还成立了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系。
2.景区的从业人员中专业人才比例低。根据全国抽样调查,旅游景区人才中非旅游专业的占81.7%,旅游行政管理人才中非旅游专业高达90%。据《旅游调研》资料,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为600万人,而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800万人以上,人才市场需求“缺口”很大,其中旅游开发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空间更是巨大。又据河北省100个旅游度假区调查,景区人力资源配置中,大专以上人才不足30%,而旅游资源开发和相关专业人才不足3%。另一方面,我国现有不少旅游景区因人才缺乏,造成了规划设计不科学、管理不到位、营销无成效的严重后果。
3.各院校培养景区相应专业的学生数量少。院校旅游人才培养分布主要集中在旅游饭店和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行社人才合计占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总数的近九成,旅游景区与其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仅占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总数的一成多,表明我国旅游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接待业中。一些新兴旅游服务业所急需的人才,如旅游规划、旅游重大活动策划、旅游市场开发和营销等人才培养都非常紧缺。
4.景区建设的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强烈
旅游景区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技能要求,有如下特点:(1)旅游景区希望该专业学生具有景区规划与设计、景区管理、景区营销和景区导游解说等全面的知识和技能;(2)景区希望来景区工作的人才更偏向于具有较强的景区管理能力;(3)景区希望引进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景区营销能力;(4)景区更希望该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导游讲解技能。由此看来,培养具有旅游景区一线管理、营销和导游讲解技能的人才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主要目标,而针对一些特殊景区培养相应人才也是该专业发展应予以考虑的一个方向。
三、对策建议
培养专业基础扎实、适应现实需要的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需要多方协调并进才能得以实现,它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1.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设置宜直接定位于本科专业层次并广泛铺开
景区开发管理优秀人才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培养的核心目标。达到这一目标,培养出的人才除具备较强的景区规划、开发与管理技能外,还需要有较高的旅游开发意识及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因此定位在以培养实际操作技能为主的专科层次不适宜,而应从本科阶段开始培养。我国各旅游院系应创造条件加快景区开发及管理专业的设置,使其成为重要的本科专业。其深远意义是通过解决这一领域人才的空档问题,可使与旅游产业链相对应的旅游人才价值链紧密铰合,减少旅游专业人才的浪费,促进我国景区及目的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优化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培养景区开发管理复合型人才,须突出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学科特色,优化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尤其是要重视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融合。比如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须将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等规划设计类科目也作为主干课程的一部分来设置;景区的深入开发与管理需要在把握市场潜在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和有效展示特色地域文化,因此还应开设与文化传播相关的创造学、文化学、广告学等,以增强人文功底,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对未来环境的适应力等。
3.加强景区管理专业师资力量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要求是有丰富的旅游业阅历和经验、开阔的知识、综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够从事旅游实证研究的能力,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师资的要求尤为如此。有条件的院系,应与旅游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著名景区之管理部门及其人员增进往来,甚至选派优秀教师走出国门考察交流,其学成之果应创造性地运用于本专业的教学及我国景区开发与管理的实践中。
4.尽快实行景区管理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应尽快实行景区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证及分级评定制度改革。在资格认证和等级评定中,应同时重视对景区开发和景区管理两方面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考察,以适应规范化管理我国景区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此外,根据形势需要,应选择性地对全国在岗的中高层景区管理人员进行轮训,并对景区行业现有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逐步实行淘汰制,尽快提高我国景区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浪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景区景点对外开放,我们迫切的需要增加一些自然景区作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所以旅游景区的开发就提上了日程,问题也随之产生。接下来,就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如何更好地做开发旅游景区开发予以阐述。
一、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问题
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面临着一个重大难题,即体制问题,它已经成为阻挡当前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的最大障碍,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旅游景区的经营权和所有权问题。由于体制问题,很多地方旅游景区的发展受到限制,导致许多对旅游景区开发有兴趣的投资商驻足叹息。例如,许多地方采取了旅游景区经营权外包的经营模式,有些地方的景区因此得到发展。但是现如今我国的旅游景区还属于国土资源、文物、林业等部门管理,采取外包这一举措,有关部门不支持,因而造成了旅游景区经营权外包的争议。所以亟待建立一种机制解决这类问题,以便于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
(二)资金问题
我国旅游景区开发面临着资金问题。在开发旅游景区的过程中,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和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进展,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富裕起来,资金持有者正找准投资方向,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他们多了一条可靠选择,因而国家旅游景区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但是由于制度的制约,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一定困难。所以从根本上说,资金虽是旅游景区开发的瓶颈,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体制。
(三)保护问题
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很容易遭到人为破坏,如果开发不当,景区的生态环境会受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对于人文类的旅游景区而言,很可能对具有考古和科研价值的资源造成破坏。在我国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目的性、苛求速度、建设不合理建筑等,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白色污染、游客量过大、文物古迹频遭破坏等问题。通过正确引导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生态环境或文物遭到破坏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旅游开发。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要两者并重。旅游景区这一资源非常宝贵,只有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的关系,合理开发,才能真正体现出这一资源的价值。因此,用科学的发展观念来开发建设景区,是解决争议的良好方法。
二、开发旅游景区新模式
(一)突破传统景区开发思维
传统的旅游景区开发受保护观念约束,旅游景区的开发无法很好地进行下去,无法形成一定规模。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规模日益增大,我国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旅游景区很好地开发下去,所以如果我们要实现旅游景区最大的开发效益,必须要在合理保护的条件下才能行,这样推进旅游景区的发展。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旅游景区效益最大化,例如整合资源、整合战略、整合观念等。一个旅游景区是否有深厚文化、新颖的品牌和自己的特色决定着经营效益状况。
(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为深入我国经济改革和转型以及地方发展旅游经济竞争的需要,旅游景区的产权制度必须进一步改革,旅游景区亟待实行企业化管理。这就谈到旅游景区的经营权如何转让的问题。当前,有多种方式转让经营权,比如委托经营、租赁经营或拍卖、买断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具体规范,一般由各地灵活把控,所以一些问题的产生不可避免。例如,因景区资源价值缺乏客观判断而导致在出让过程中被低估,以及由此伴生的寻租行为等不法现象;因监督机制不健全而出现的民营企业获得经营权后不进行合理开发,以及圈地现象等。在我国“入世”的承诺中,到2003年,外商可以在我国投资景区,旅游景区(景点)可以对外资实行转让经营、出租经营、委托经营等新的模式。所以无论是从我国大环境考虑还是基于旅游景区发展考虑,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是十分有必要的,协调好旅游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问题,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和监督制度,加强政府对旅游景区规划监督和政府部门监管的力度,使旅游景区经营权的出让确实能够促进旅游景区的开发,并在一定程度上制止旅游景区的经营行为对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的破坏。
(三)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旅游企业也对旅游景区的开发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比如四川省的民营企业投资旅游景区开发的碧峰峡模式、国有企业投资旅游景区开发的海螺沟模式和沿海股份制企业投资旅游景区开发的熊猫基地三种模式,以及被业界誉为中国旅游管理最现代化的旅游企业华侨城的“曲阜模式”等等,其中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例子,但不管怎样,我国景区和旅游企业在旅游景区新模式的开发中做出了一定贡献,无论合资、独资、股份制合作、租赁、承包还是出让开发权等旅游景区开发的新方式,都是一种积极的、值得鼓励的尝试。
三、结语
总之,旅游商业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旅游活动的主要场地,做好旅游景区开发,要多方面积极努力,抓住景区开发的关键性因素,重视体制、资金、保护等问题,为了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开启旅游景区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二、旅游景区-社区和谐发展的思路构建
1.在旅游景区-社区的构建过程中落实经济补偿制度
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必须切实从社区的利益出发,从百姓的实惠出发,因此在考虑经济收益方面,就应当不能忽视那些虽然没有投身于旅游景区开发但却客观地受到旅游景区开发所影响的社区百姓,充分维护这些社区百姓的经济利益,通过经济补偿的严格落实,进一步加强百姓们对旅游景区开发的满意程度,以此来深入推动旅游景区的开发力度和群众基础。
2.在旅游景区-社区的构建过程中落实征地补偿制度
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可以考虑城镇居民低保等相关做法,以此来参照制定社区百姓的低保门槛,并按照这一指标来进行合理的换算,从而确定出合适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征地补偿制度,从而保证社区百姓能够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和旅游景区开发后的基本生活水平。尤其是可以考虑将原集体所有的旅游景区内的山川田地等通过股份折算等方式来交给旅游景区的相关部门或单位进行经营,而社区百姓则可以凭自己持有的股份每年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从而进一步确保社区百姓们的经济利益。
3.在旅游景区-社区的构建过程中落实法律保障机制
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由于社区百姓的力量比较薄弱,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对他们的合理利益加以保障。现有旅游方面的相关法规中并没有关于社区参与的内容,应对社区参与做出相应的规定,将社区参与的权利内化到旅游规划的各个环节,使社区参与的权利合法化、具体化。
4.在旅游景区-社区的构建过程中落实经营准入机制
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应当积极开展经营准入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吸纳更多的社区百姓成为旅游区员工并获得薪金。另外,未安排工作的村民通过兜售土特产品及手工艺商品获得经营收入,旅游区附近村民家庭通过经营农家乐项目获得营业收入。
5.在旅游景区-社区的构建过程中落实社区协调管理机制
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通过建立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会议、管理小组等方式来实现全体百姓参加,共同对社区事务进行决策通过制定制度、规范等规范社区百姓的参与行为,使社区百姓的参与有序进行;代表广大社区百姓的利益,与地方政府、开发商协商相关事宜,保障社区百姓的利益,凝聚社区百姓的力量。
6.在旅游景区-社区的构建过程中落实行政监督与收入分配机制
生态旅游便是在趋势下应运而生的旅游形式,而在实践当中可见,生态旅游既可通过当地景观与传统风俗满足当下人们对于旅游的要求,其在运营当中还能有效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生态旅游就目前发展观念来说具备较高的开展价值,但在生态旅游中同时也存在着有可能会对地方生态环境造成永久性破坏的情况。
一、投资开发
生态旅游景区是现阶段生态、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共同进步与发展的体现,同时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也促进了生态、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可以说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与我国整体发展之间有着相互影响作用,加强生态旅游景区建设,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家园是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如何才能促进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顺利,首先要保证投资开发合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投资
投资对生态旅游景区建设来说,是运营服务的基础保障,是左右运营效益的关键,目前,投资方法比较多,在森林旅游景区建设中,投资方法主要是以引资、股权、自主等方式进行,投资运营形式也有好多种,如:一次性投资运营、翻滚式投资运营、分期投资运营等,可根据实际森林旅游景区建设与筹划情况进行相应的投资形式选择,以满足森林旅游景区正常运营需要为准。
2、开发
开发是森林旅游景区建设前的初步发展策划与计划的方向,开发中要呈现出景区构建的特色、特点与风格,以能够吸引顾客为目标进行特色拟定,采用有效的开发战略,如:拳头商品、旅游地产、金字塔商品等开发形式来完善森林旅游景区开发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根据开发商品定位进行参观、休假、探险、娱乐等不同的商品特色进行划分。在开发过程重点是要根据森林旅游景区开发所在地的文化特色、风俗特点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性进行相结合性的研究与考虑,突出当地文化特点,以不同的风格,并伴有民族风俗的景区特色来吸引外来游者,同时还要对地质条件进行勘察与资料收集,对地区的发展形势、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严禁盲目行的开发,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保证开发合理,建设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二、营销推广
由于生态旅游景区虽然符合当下人们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理念,但同时也因具备较高的环境承载定量性、开发生态性、商品文化性等特色,因而在实际服务中会较普通旅游景区更多限制。在目前旅游推广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可见,若想促进生态旅游景区能够吸引游客,形成品牌旅游特色,其营销推广的开展也是尤为关键的运营模式构成项目。
在生态旅游景区推广形式中可分作理念、运作战略、方针等四个渠道。其中理念是以推广促使游客达成消费行为的渠道,运作是景区办理、推广、出售等体系构成的渠道,战略是由推广战术及组合构成的渠道,方针是由商品、品牌、社会等方针构成的渠道。在此四个推广渠道的运作过程中可对景区推广拓展至商品推广,从而能建立完整性较高的一个生态旅游景区特色理念,并由此显著地提升了景区的运营质量。在营销推广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景区特色方向,深入发掘具特色的景观、文化、风俗等资源,以构建景区品牌价值。其次,应对景区服务人群、目标市场等方向进行确定,并就大致方向选定推广手段。最后应积极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电视广告、网站推广、旅行社合作等形式来实施推广工作。
三、产出运营
若想促进生态旅游景区得以可持续发展,在运营模式当中也应重视产出运营的模式构成部分,只有在为游客提供持续的景区服务,才能确保景区能在持续运营当中能开展良好的维护工作。产出运营模式中又包括了收入与盈利两种模式,收入模式是确定景区运营服务费用收取方面的问题,其费用收入的界定需根据景区主题性质、面向群体、服务项目等因素来决定盈利模式则是衡量景区旅游服务项目利润方面的问题,其可通过汇总运营成本、市场运作情况、市场竞争情况、景区资源利用情况、景区服务创新情况等项目可获取。
在产出运营模式管理当中,相关管理人员首先应重视开发景区特色美食、纪念产品、居住环境、精神享受等方面的服务。再有,还需对确切了解当下游客对景区在生理及心理方面的需求,以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服务。最后,还要充分考虑与吸收时下旅游新要求,积极推出探险、自驾行、农家乐等旅游项目,确保能不断创新景区服务,提升景区的市场知名度。
四、风险防控
由于生态旅游景区属于一种帮助游客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旅游形式,加之其运营成本、难度等本就较高,因而在运营过程中肯定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其风险又包括了环境、财务、游客安全等,这就要求景区运营相关管理人员应充分掌握识别风险。防控风险的关键内容,以对生态旅游景区的运营提供良好的保障。这就要求在景区运营当中首先需构建完善、规范的景区管理组织,确保在景区运营管理均可按规范化制度来开展,以提升景区各方面工作开展的规范性,降低管理风险。再有,应重视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建设,其中包括餐饮住宿、享受、购物等各项设施,并制定严格的管理机制,确保可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控制其运营风险。还要重视消防、医疗、活动安全等方面的运营制度制定与实施,并落实医疗救护、消防设施、危险警示等安全设施的配置,确保能对游客安全风险起良好的控制作用。
结语:在生态旅游景区运营中可见由投资开发、营销推广、产出运营、风险防控等构成了基本运营模式。而在现阶段人们对于生态旅游需求与条件不断增加的环境中,景区相关人员不但需完善景区旅游服务水平,优化景区规划方案,还应重视探究在此运营模式开展中如何保障生态旅游景区的景观、文化、环境等。
关键词:旅游景区 行政管理 管理模式
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是旅游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公共行政管理和旅游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观点,旅游景区行政管理可以初步理解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民政府,通过其授权的相关旅游职能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方针、遵循旅游景区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对本国、本地区的旅游景区进行总体管理和综合调控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旅游行政部门对旅游景区的总体管理。
张听竹对风景名胜区的政府规制研究中指出,应取消地方政府对公共资源类景区的直接管理,使旅游景区变成一个小级别的行政单位,把资源保护的职能内生化,将旅游景区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收费权一体化,而刘秉升却认为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经营单位,从事企业化经营,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加强管理的力度,尤其是法制管理、规划管理及技术管理。张凌云认为当前我国旅游景区实行行政事业性管理必须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推行企业化管理。张吉林在研究我国西部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时认为采用特许经营权委托的方式可能更有利于政府和企业目标的实现。
旅游景区资源特征分析
(一)景区资源垄断性特征
旅游景区位置的独特性、资源特点的唯一性、景区资产的不可分割性、游客观光体验的差异性,决定了景区的不可替代性和自然垄断性。这种自然垄断性意味着对景区经营者收费必须实施经济管制,否则,景区经营者可能滥用其垄断地位,为获取垄断利润而制定较高价格,从而损害公众利益的实现。
(二)景区资源公共物品特征
经济学研究表明,公共物品在不具有排它性的同时,根据其有无竞争性又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拥挤性”,即公有资源消费者的数目从零增加到某一个可能大的正数,即拥挤点时,公有资源消费就显得十分拥挤。在没有超过拥挤点的范围内,可以增加额外的消费而不会产生竞争,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当超过拥挤点之后,增加更多的消费者将减少所有消费者的效用,增加额外消费者的边际成本趋于无穷大。按照以上理论,风景名胜资源无疑属于准公共物品。
(三)景区资源外部性特征
景区资源外部性表现为旅游者的消费不仅可以给景区带来收益,而且景区所在地居民也都能从中获利。因为旅游产品不仅可以给游客带来休闲和娱乐,提高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而且带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增加了就业机会与隐性收入,从而提高了当地的整体社会福利,旅游地整体形象的推广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会使旅游目的地的企业从形象推广中获得收益。
(四)景区资源信息不对称性
信息不对称性是指经济效益的双方对商品价格与质量的有关信息了解程度不一致。在选择出行旅游时,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对象,旅游者在获得关于产品的信息方面处于劣势,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与需求者显然在信息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竞争秩序的紊乱,甚至会出现“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景区资源只有通过政府正确信息的才能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及社会公平。
基于委托理论的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模式
(一)委托理论概述
委托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通过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人。委托关系也广泛地存在于旅游业中, 但是在旅游业中的研究和应用却几乎空白。
委托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实际上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关系。为了使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委托人一方面对其人进行激励;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经理人市场”的监督作用。
(二)委托管理模式
如果说公共型景区资源特征是旅游行政管理委托模式的必要性,那么旅游景区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则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实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依据委托理论,旅游景区资源行政管理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委托关系(如图1)。
旅游景区实施委托模式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国家所颁布的有关旅游区(点)经营管理上的主要法律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以及《旅游景区(点)的质量等级规划与评定》等。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旅游景区(点)的经营,促进了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但是,也应看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作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其所面临的制约性因素也相继发生了变化,一些条例在立法的高度和操作性上都已无法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此外,有很多是以“暂行条例”、“暂行规定”、“暂行办法”等形式存在。这种法律的不成熟和不稳定大大削弱了旅游法律的权威性,使其对旅游活动的管理、规范、指导和保障作用等功能被大大削弱。因此,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对现有的旅游法规、规章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对不同归口管理单位的法律法规进行整合至关重要;同时,应加强旅游行政执法的力度,统一处理旅游违法行为;此外,还可借鉴国际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立法经验,促进旅游法制建设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二)合理规划旅游景区
目前,在旅游景区的经营过程中,由于旅游资源大多属于公共资源,大部分经营者、管理者都只追求其经济利益,规划缺乏长远性,过度开发、先开发后治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摒弃以往的资源导向的开发战略,转向创新规划开发。创新规划开发即景区必须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对内部资源进行筛选加工。因此,国家相关旅游行政部门特别是各地方政府旅游局首先应对旅游规划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在规划编制单位由旅游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开招标,规划编制完成后力求认真实施,使其在开发经营景区的过程中注重景区的长远发展,加强对景区资源的长远保护,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结合起来,以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景区的开发经营过程中要顾及到周围社区的发展,实现共赢局面。
(三)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景区景点多头管理是我国目前旅游景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顽疾,而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旅游景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因此,政府作为国家的最高管理者应该继续推行产权制度改革,不仅要实现政企分开,把一部分职能转让给有能力、有责任的企业和承包商,从宏观上给予企业一定的指导;而且政府应根据景区资源隶属不同的行政管理主体的现状,基于委托理论,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作为国家旅游资源归口管理的唯一法人,集中行使景区的行政管理权,原有归口部门对其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和委托管理。这样一来,旅游管理部门就有了明确的权限和职能,企业有了明确的责任,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和热情。
(四)改善景区投资环境以扩宽资金来源
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相继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单靠政府单方面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致使许多景区景点的开发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因此,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和引导投资成为摆在地方旅游管理部门眼前的迫切问题。首先,要积极促成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由于中国旅游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因此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旅游业、完善旅游各个领域供给方面具有特殊意义。但是目前大多自有资本运作时,不能享受外资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此外,在费改税之后,部分收费项目模糊,因企业而定,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企业通常要承担比其他企业重的费用负担。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巧立名目,对景区内的企业乱摊派,这就需要旅游主管部门对乱收费现象予以制止,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增加企业投资的信心。其次,增大银行贷款力度。旅游管理机构应该本着发展旅游业的目的对旅游项目进行细化财务分析,做可行性研究和宣传,以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努力增大银行的贷款规模;再次,采用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各出一部分资金的办法成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由旅游管理部门负责基金的具体运作,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给予一定的监督以保证资金的实际用途。
(五)注重交叉地带景区的开发与管理
目前,处在交叉地带的许多景区景点,由于在行政划分上同时属于多个地区管理,导致出现了实际上的无人管理,或只从自己受益的角度规划与开发,注重局部利益,没有形成大旅游的观念。鉴于全国都存在许多处在交叉地带的旅游资源,建议在这些区域打破行政界限成立高于行政划分之上的专门的旅游发展组织,负责交叉地带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地方不再对其进行直接管理,而是托管形式。该组织直属上一级旅游局并对其负责,但在景区的规划与开发过程中地方各级相关部门要给予一定的配合和支持,争取发挥特有资源的优势,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共赢局面。
(六)加强景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虽然目前旅游从业人员日渐增多,但其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层次不齐。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首先制订旅游人才建设整体规划。其次,从委托理论出发,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指定地点的集中培训,提升区域整体服务质量。此外,加强对旅游教育的管理,包括控制和调整旅游教育整体结构;强化旅游人才素质教育;加强旅游学科和课程建设等。
参考文献:
一、海南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现状分析
(一)过度开发问题突出
海南属于海岛型省份,其中涉及到的景区范围广,生态系统建设很是关键。所谓的生态系统就是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稳定结构,该结构体属于一个重要的自然体系。然而,海南生态旅游景区相对脆弱,景区环境极易受到影响,这些重要的生态资源大都是易损性的资源。新时期,海南生态旅游开发工作不断深入,为海南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自然环境问题,使得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等形成严重的破坏。但是,从海南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现状来看,了解到当地的旅游资源过度开发问题较为突出,红树林、珊瑚礁被破坏严重,致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危害。此外,海防林破坏也非常严重,此海防林能起到躲避台风干扰的目的,一旦遭到破坏,会导致整个海岸的安全系数降低。
(二)景区容量问题被忽视
海南生态旅游景区的范围有限,景区的容量与承载能力也有限,对于重点保护区,必须禁止过多的旅游者进入到景区内。在海南地区,天涯海角属于重点景点,伴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游客数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景区内人山人海,过多的人员会超出景区原可容纳的人数,成为当前的一项突出性问题。
(三)景区管理不够科学
从目前海南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情况来看,景区管理不够科学,常常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而盲目的进行生态管理。海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红树林、珊瑚礁、火山口、热带雨林等,都是当地的标志性景区,但是生态景区管理不科学问题仍旧存在,制约着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实效性。
二、海南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措施
(一)运用多元化宣传渠道,强化对景区管理的宣传
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满足,更加重视对精神的追求,尤其是旅游经济,进而诸多旅游景区被不断建立。为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景区的生态资源与景区环境,前期应运用多元化方式来实现对环保重要性、科学发展观等知识点的宣传,能让人们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相关的信息,是提升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为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可将生态旅游知识点制作成宣鞑幔也可通过电视台、微信、网站、微博等平台实现宣传的效果,是开展精确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景区负责人应将环境恶化表象、过度开发行为等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现,能及时将相关的网页、视频等分享到群内,呼吁全民开展景区保护,定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禁止景区过度开发行为,强化对生态景区的保护
为全面推进海南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应重视景区管理,规范与约束旅游者的行为,要求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实现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旅游开发者应具备足够的公德意识,不可单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对森林资源滥砍乱伐,容易发生盲目开采与过度开发行为,会对现代海南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形成制约。此外,开发者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人、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生态景区建设与管理体系之中,利于从中获取足够的投资效益。与此同时,为实现对景区环境的保护,开发者应在景区内设置警示语与条幅,选择警示性标语来提醒游客来保护环境,还可在景区内安装监控摄像头,旨在监视游客的一举一动,能适度缓解景区内垃圾乱丢、乱扔的现象,进而可提高生态旅游景区的运行效率。另外,在旅游景区中应建设大面积的公共绿地,还要重视给排水系统建设,准备好垃圾与污水处理等设施。
(三)实现海南生态经济的转型,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为从长远角度出发,还要实现海南省生态经济的完美转型,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优势,全面推进旅游景区管理工作,在旅游渗透一定的生态元素,以求获得更好景区管理效果。为凸显生态经济运行的价值与影响力,还要将生态元素与扶贫思想相结合,对多种旅游产品进行改造与转型,能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新时期,海南生态旅游经济的转型,应强调生态经济、社会与环境三大效益的相结合,进而达到可持续性目标,利于将经营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利于实现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经济视角下旅游景点营销与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文化需求及旅游需求均得到很大提高。我国旅游业也在此基础上快速发展起来,然而正是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纷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且诱发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们的旅游出行频率增加,旅游活动普及范围不断拓宽,使得近些年来的游客数量急剧增加。一些较为著名的旅游景区或景点承载量严重超出了规定的标准,从而导致了旅游景区不堪重负,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甚至是人员伤亡的问题。例如,牙买加的Marunda沙滩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然而每年游客旅游后丢弃的垃圾对海水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散落在海滩垃圾更是成为清理的最大难题。
(二)随着各景区旅游人员数量的剧增,而原本的服务人员有限,因此而拉低了整个旅游的服务水平。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高档次的旅游消费,例如选择高层次餐饮、住宿等,这种现象不但助长了旅游景区高消费的问题,还会导致旅游产业策划与营销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能源消耗,从而加大了碳排放量及环境污染的问题。
(三)随着旅游景区的产业化及商业化现象愈演愈烈,导致旅游资源及产品过度开发,导致旅游景点、景区生态环境出现严重的污染及破坏。近些年来,一些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随着游客对景区纪念品要求的不断提升,不但打破了以往的生态平衡,还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造成上述几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方面,我国有很多旅游景区在营销与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布置、规划,未能从全局考虑开发旅游资源,仅仅只是为了满足暂时的旅游发现需求,而忽视了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部分旅游景区在策划、营销及管理的过程中未能对周边旅游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使得旅游景区附近的环境因开发旅游资源而产生破坏,如修建高级餐厅、建筑高级酒店等,这不但拉低了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更加大了碳排放量,对旅游景区的长久规划、发展极为不利。
二、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旅游景点营销与管理的相关策略
(一)采取科学旅游产品营销手段
1、在选择旅游产品组合营销策略时,应当注重对现有的旅游产品进行改进,并且通过绿色的营销渠道进行营销。例如,对于专门生产旅游纪念品的相关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产品生产质量或改变包装吸引游客,推动旅游产业的旅游产品向着更深层次发展,不但能推动旅游产品的营销变得更加低碳经济,还可以提升其在旅游目标市场领域的声誉。此外,还应当进一步缩减旅游产品系列的营销,将一些市场上高耗能低成效且销售势头疲软的旅游产品系列取消,对现有的旅游景区产品营销模式不合理的环节进行调整,逐步实现低碳经济下的旅游产品营销。
2、加强开发绿色旅游产品。在实现绿色营销的过程中,只有生产出绿色旅游产品才能实现低碳经济的理念。因此,旅游景区在开发绿色旅游产品时,应当注重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及包装三个方面做到低碳经济。产品设计阶段,应当尽可能选择材质轻薄的产品,避免资源的浪费;生产方面,推行清洁环境的建设及清洁的生产过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使其能与生态环境平衡相互协调;倡导绿色包装,杜绝过度包装,应当选择无毒无害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二)紧紧围绕循环经济的目标开发旅游资源及业务
旅游景区在开展低碳化营销与管理过程中,应当紧紧围绕循环经济的目标开展工作,以此作为贯彻低碳经济理念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各个旅游景点中,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当面向旅游景点各项业务的全方位环节,尤其是对于部分具有核心价值创造及增值的业务环节,通过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产出水平及资源开发与利用效率。此外,旅游景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全新的旅游营销与管理模式的开拓意义重大,其能够帮助旅游景区以低碳经济理念为营销管理的核心,带动整个旅游业实现低碳环保式的发展。
(三)制定科学的旅游景点布局及发展规划
旅游景点在营销与管理的过程中要想贯彻落实低碳经济的理念,就应当从旅游景点自身的战略性规划角度出发,从宏观上进行考虑,从而制定出能满足其发展需求的绿色经营管理模式,同时在此机制上对资源的开发进行设计并且做好资金的投入工作。旅游景区探索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其基本的前提和要求就是使旅游景区的营销管理能为其战略发展服务。低碳经济模式的探索走向能够对当前各大旅游景点的运作机制及盈利模式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同时还能为促进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及低碳环保理念的贯彻落实奠定重要基础。
(四)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旅游管理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体制
要想全面贯彻落实旅游景区营销与管理中的低碳经济理念,就应当对相关旅游景点管理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及机制体制进行完善,进一步降低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碳的排放水平,逐步提升企业管理与服务水平。不仅如此,旅游景区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还应当向旅游消费者大力宣传低碳环保的消费观念,倡导低碳经济的消费模式,在旅游景区普及低碳旅游理念的同时促进旅游企业的整个产业链都形成绿色环保的旅游模式。最终实现旅游景区的低碳、环保、经济式的运营及管理。
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是旅游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公共行政管理和旅游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观点,旅游景区行政管理可以初步理解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民政府,通过其授权的相关旅游职能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方针、遵循旅游景区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对本国、本地区的旅游景区进行总体管理和综合调控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旅游行政部门对旅游景区的总体管理。
张听竹对风景名胜区的政府规制研究中指出,应取消地方政府对公共资源类景区的直接管理,使旅游景区变成一个小级别的行政单位,把资源保护的职能内生化,将旅游景区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收费权一体化,而刘秉升却认为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经营单位,从事企业化经营,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加强管理的力度,尤其是法制管理、规划管理及技术管理。张凌云认为当前我国旅游景区实行行政事业性管理必须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推行企业化管理。张吉林在研究我国西部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时认为采用特许经营权委托的方式可能更有利于政府和企业目标的实现。
旅游景区资源特征分析
(一)景区资源垄断性特征
旅游景区位置的独特性、资源特点的唯一性、景区资产的不可分割性、游客观光体验的差异性,决定了景区的不可替代性和自然垄断性。这种自然垄断性意味着对景区经营者收费必须实施经济管制,否则,景区经营者可能滥用其垄断地位,为获取垄断利润而制定较高价格,从而损害公众利益的实现。
(二)景区资源公共物品特征
经济学研究表明,公共物品在不具有排它性的同时,根据其有无竞争性又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拥挤性”,即公有资源消费者的数目从零增加到某一个可能大的正数,即拥挤点时,公有资源消费就显得十分拥挤。在没有超过拥挤点的范围内,可以增加额外的消费而不会产生竞争,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当超过拥挤点之后,增加更多的消费者将减少所有消费者的效用,增加额外消费者的边际成本趋于无穷大。按照以上理论,风景名胜资源无疑属于准公共物品。
(三)景区资源外部性特征
景区资源外部性表现为旅游者的消费不仅可以给景区带来收益,而且景区所在地居民也都能从中获利。因为旅游产品不仅可以给游客带来休闲和娱乐,提高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而且带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增加了就业机会与隐性收入,从而提高了当地的整体社会福利,旅游地整体形象的推广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会使旅游目的地的企业从形象推广中获得收益。
(四)景区资源信息不对称性
信息不对称性是指经济效益的双方对商品价格与质量的有关信息了解程度不一致。在选择出行旅游时,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对象,旅游者在获得关于产品的信息方面处于劣势,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与需求者显然在信息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竞争秩序的紊乱,甚至会出现“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景区资源只有通过政府正确信息的才能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及社会公平。
基于委托理论的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模式
(一)委托理论概述
委托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通过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人。委托关系也广泛地存在于旅游业中, 但是在旅游业中的研究和应用却几乎空白。
委托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实际上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关系。为了使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委托人一方面对其人进行激励;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经理人市场”的监督作用。
(二)委托管理模式
如果说公共型景区资源特征是旅游行政管理委托模式的必要性,那么旅游景区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则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实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依据委托理论,旅游景区资源行政管理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委托关系(如图1)。
旅游景区实施委托模式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国家所颁布的有关旅游区(点)经营管理上的主要法律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以及《旅游景区(点)的质量等级规划与评定》等。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旅游景区(点)的经营,促进了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但是,也应看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作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其所面临的制约性因素也相继发生了变化,一些条例在立法的高度和操作性上都已无法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此外,有很多是以“暂行条例”、“暂行规定”、“暂行办法”等形式存在。这种法律的不成熟和不稳定大大削弱了旅游法律的权威性,使其对旅游活动的管理、规范、指导和保障作用等功能被大大削弱。因此,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对现有的旅游法规、规章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对不同归口管理单位的法律法规进行整合至关重要;同时,应加强旅游行政执法的力度,统一处理旅游违法行为;此外,还可借鉴国际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立法经验,促进旅游法制建设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二)合理规划旅游景区
目前,在旅游景区的经营过程中,由于旅游资源大多属于公共资源,大部分经营者、管理者都只追求其经济利益,规划缺乏长远性,过度开发、先开发后治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摒弃以往的资源导向的开发战略,转向创新规划开发。创新规划开发即景区必须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对内部资源进行筛选加工。因此,国家相关旅
游行政部门特别是各地方政府旅游局首先应对旅游规划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在规划编制单位由旅游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开招标,规划编制完成后力求认真实施,使其在开发经营景区的过程中注重景区的长远发展,加强对景区资源的长远保护,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结合起来,以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景区的开发经营过程中要顾及到周围社区的发展,实现共赢局面。
(三)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景区景点多头管理是我国目前旅游景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顽疾,而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旅游景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因此,政府作为国家的最高管理者应该继续推行产权制度改革,不仅要实现政企分开,把一部分职能转让给有能力、有责任的企业和承包商,从宏观上给予企业一定的指导;而且政府应根据景区资源隶属不同的行政管理主体的现状,基于委托理论,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作为国家旅游资源归口管理的唯一法人,集中行使景区的行政管理权,原有归口部门对其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和委托管理。这样一来,旅游管理部门就有了明确的权限和职能,企业有了明确的责任,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和热情。
(四)改善景区投资环境以扩宽资金来源
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相继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单靠政府单方面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致使许多景区景点的开发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因此,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和引导投资成为摆在地方旅游管理部门眼前的迫切问题。首先,要积极促成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由于中国旅游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因此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旅游业、完善旅游各个领域供给方面具有特殊意义。但是目前大多自有资本运作时,不能享受外资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此外,在费改税之后,部分收费项目模糊,因企业而定,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企业通常要承担比其他企业重的费用负担。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巧立名目,对景区内的企业乱摊派,这就需要旅游主管部门对乱收费现象予以制止,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增加企业投资的信心。其次,增大银行贷款力度。旅游管理机构应该本着发展旅游业的目的对旅游项目进行细化财务分析,做可行性研究和宣传,以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努力增大银行的贷款规模;再次,采用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各出一部分资金的办法成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由旅游管理部门负责基金的具体运作,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给予一定的监督以保证资金的实际用途。
(五)注重交叉地带景区的开发与管理
目前,处在交叉地带的许多景区景点,由于在行政划分上同时属于多个地区管理,导致出现了实际上的无人管理,或只从自己受益的角度规划与开发,注重局部利益,没有形成大旅游的观念。鉴于全国都存在许多处在交叉地带的旅游资源,建议在这些区域打破行政界限成立高于行政划分之上的专门的旅游发展组织,负责交叉地带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地方不再对其进行直接管理,而是托管形式。该组织直属上一级旅游局并对其负责,但在景区的规划与开发过程中地方各级相关部门要给予一定的配合和支持,争取发挥特有资源的优势,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共赢局面。
(六)加强景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虽然目前旅游从业人员日渐增多,但其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层次不齐。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首先制订旅游人才建设整体规划。其次,从委托理论出发,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指定地点的集中培训,提升区域整体服务质量。此外,加强对旅游教育的管理,包括控制和调整旅游教育整体结构;强化旅游人才素质教育;加强旅游学科和课程建设等。
参考文献: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问题曾一度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尤其成为旅游学术界、政府管理部门及旅游相关企业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仍需对该问题做一关注与思考。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比较复杂,转让的可行、必要与否,不仅涉及到其合法性的问题,而且涉及到资源、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不乏出现赞成方(包括谨慎赞成者)及反对方,笔者则属于谨慎赞成者一方。
一、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就我国旅游景区资源的属性而言,属于准公共产品。景区资源产权与其他普通产权一样具有排他性、有限性、行为性、可分解性与可交易性。这一属性为旅游景区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第二,需要明确旅游景区经营权的概念。界定旅游景区经营权概念是探讨其能否转让的基础。其概念界定中应明确以下几点:旅游景区经营权只是所有权的一部分,是可以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经营权转让不等于所有权转让。这一概念的界定为景区所有权转让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转让不等于出卖。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并非所谓的“卖山卖水”,卖“祖宗留下的基业”。需要明确的是,不论景区的特许经营权转让于何种经营者,旅游景区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始终掌握在国家手里。这是典型的政府出资源、企业出资金的旅游投资模式,体现了国有资源与企业资本的较佳组合。
第四,旅游景区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的分离与合并是运作方式问题。将开发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运用市场化手段予以转让,在合理的规制合同制约下,可以确保各方对所有权、监督保护权和收益权的权利与义务。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景区资源更好地实现其价值高效率运作的一种有效方式。
第五,景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本身并不一定会造成景区资源的破坏。而遭遇破坏常常是认识不足、规划不周、景区管理、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的结果,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可能性。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可以解决政府在旅游开发、资源保护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减轻政府负担,调动企业与政府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会为旅游资源的保护上赢得一定的财力、物力与时间。
第六,旅游景区经营权的转让,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景区经营模式,克服以往出现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弊端,强化监管,搞活经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还需强调的是,并不是“经营权一分就灵”。从理论上讲,旅游景区经营权可以转让,有其可行性,但并不意味着必须转让,其转让与否关键要分析哪种形式更有利于景区的协调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保护,有利于公众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在实践中要对一些保护性项目与经营性项目做一定的区别,适度引入特许经营权市场化,谨慎处理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问题。一些反对者提出的问题也不无道理,在转让过程中应予以充分重视与避免。简言之,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与否,必须至少在以下三个标准的前提考量下做出:第一,能否实行严格的资源保护;第二,能否有效促进景区品味的提升;第三,能否真正使景区资源让社会公众享用。
二、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中面临及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无疑是景区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改革,改革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面临一些阻力。换言之,虽然旅游景区经营权目前在我国不断兴起,部分景区尝试成功,但在经营权转让热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转让失败的景区,如贵州马岭河峡谷、山东曲阜“三孔”、贵州镇远古城、山西乔家大院等。故需从这些失败案例中分析失败原因,总结出在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过程中可能面临与亟需规避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法规尚未健全
目前我国对旅游景区资源的产权、产权实现形式、景区管理体制、经营者权利与义务以及景区经营者转让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制度未作出明确界定。部分政策法规的出台滞后于景区开发、经营、管理实践,缺乏先导性。至今未出台有关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方面的专门法规,对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方、受让方、可整体或部分转让景区的类别以及对各方利益主体的法律地位、权责范围、相互关系均未作出明确规定,难免会造成经营权转让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不规范操作等行为,致使部分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夭折,引发各方利益主体间的矛盾。
(二)国有资产易流失
国有资产流失是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中比较严重的问题。由于旅游资源属于无形资产,其通常具有的稀缺性、垄断性等特征决定了其价值无法准确衡量,目前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中价值评估环节还未形成统一标准,因此对旅游资源价值很难进行科学规范的评估。加之部分地方政府考虑到政绩问题与经济利益,在未作出合理性评估就急于将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在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中低估旅游资源价值,廉价转让旅游景区经营权,对景区景点无偿委托企业经营管理等,这些均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致使私营资本侵蚀国有资产,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政府管理机构监管不当
旅游景区经营权实现转让,实现了旅游资源的市场配置,使政府管理部门角色发生转换。但在实际转让过程中,政府监管往往会出现过死或过松两个极端:一些政府及主管部门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虽然与经营者签订了合同,但仍坚持政府主导,只是名义上转让了经营权,企业缺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一些政府及主管部门在转让之后存在“甩包袱”心理,对景区经营行为基本不闻不问,削弱对其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力度,造成管理缺位,导致企业出现粗放式经营,对景区造成严重的破坏性开发。
(四)企业短视行为极易造成资源破坏
企业经济目的与资源保护间的矛盾不可忽视。部分企业在投资开发旅游资源时,更多的是考虑到经济利益,所以再取得旅游景区经营权后,易出现短视行为,急于收回成本,无计划、无限度地开发景区的资源而不注重保护,忽视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一些企业由于经验不足,在景区建设内开发与景区建设相不协调的项目,超负荷接待游客,忽视景区环境承载能力,最终致使景区资源严重破坏甚至流失,其损失不可估量且不能恢复。
三、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的若干建议思考
(一)加强法制建设,将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实现旅游景区经营权的转让,必须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但目前我国关于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甚少。为了确保景区两权、三权分离的改革能正常运转,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十分迫切。首先,要理顺旅游管理体制,解决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要进一步划清景区资源权属,着力解决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中景区内产权资源归属等问题;其次,要规范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程序及方式,成立专门的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的机构,负责收集和信息、进行景区资源评估、组织拍卖会、监督企业经营行为等,同时要通过各方力量严格评定受让企业的资质;第三,要尽快统一转让标准,严格采取公开招标等公平竞争手段吸纳企业进行旅游景区开发经营,严禁暗箱操作,坚决杜绝寻租、设租等行为。
(二)科学评估景区资源价值,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在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过程中,转让价格是转让协议能否达成的关键因素之一。转让价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转让效果。转让价格过低,很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转让价格过高,可能会降低受让方的收益预期。因此,首先要建立科学的旅游资源评估体系,对经营权转让价格做出合理性评估。应尝试采用动态的思维方式考虑旅游资源的成长与增值性,合理考虑物价水平、旅游者消费水平、可支付能力、旅游景区价值与属性、旅游市场需求、旅游承载力等不同相关指标在不同时期的特点,来减少静态定价造成的价格与价值的非合理性偏差,较为合理地确定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价格。其次要组织旅游领域专家、各相关行政管理机构、当地社区代表成立专门的资产评估小组,共同科学评估景区资源的价值及经营权转让的额度,确保资源可持续保护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强化政府监管,实现景区健康发展
在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之后,政府的监督与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健全和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可以督促旅游企业完善经营体制,促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优化景区开发经营中的社会、环境效益。因此,政府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运用行政、法律及其它社会手段,正确引导和约束旅游企业投资行为,引导其合法、健康成长与经营,切实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旅游建设项目的审批监督,加强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市场秩序、人力资源的监督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景区开发经营规范有序。同时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和监督旅游企业行为,加大对合同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公益性状况的监督约束力度。
(四)强化企业环保意识,定期评估景区资源环境
资源环境的保护是获得旅游景区经营权的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基础。旅游企业的命运与景区的命运息息相关,对景区资源环境的保护是其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政府要强化经营者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定期组织专家对转让经营权的景区资源环境进行评价,督促企业采取合理措施,严格执行经审批后的规划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发经营活动对资源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防止其掠夺式开发。同时增加资源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对不重视资源环保的企业绝不包庇,采取警告、罚款、收回旅游景区经营权等不同程度的措施,进行严肃处理。
(五)合理控制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保障各相关者利益
一、生态旅游景区市场定位
首先,在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生态旅游景区不仅有日益庞大的国内生态旅游市场基础,还有政府的强有力的生态旅游产业扶持政策,其未来发展趋势不可小视。此外,生态旅游景区的附带生态产业开发也符合我国经济转型的需求。因此,生态旅游依托于我国丰富的微观旅游资源,在未来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的市场定位十分重要,如果景区的市场定位不明确,会严重影响景区的开发效果与经济效益。例如,一个不具备强大旅游客源吸引力的小型生态旅游景区,如果确定为接待国外游客的市场定位,其结果必将事与愿违。因此,游客市场可以分为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和专业市场,而国内市场又可以细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市场。各旅游景区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确定游客目标市场,并积极开发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套装,方可抓住生态旅游发展的机遇期,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提升生态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
旅游业是现代大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最成熟、最具市场活力的产业形态。生态旅游区不仅具有生态天赋,还经常是极具精神禀赋之地。文化旅游有类似画龙点睛的效果,可以在最有效的时间让游客触摸到自己最轻柔和最乐于联想的地方。因此,生态旅游不可摒弃其文化属性,反而需要通过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来促进生态旅游。通过对旅游景区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多角度推进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例如,长白山地区不仅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旅游区之一,也是满族和朝鲜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生息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人文与生态相互融合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因此,在该地区的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中,可以基于这种文化优势,在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融合上持续发力,通过节庆旅游、农家旅游、旅游商品、旅游电视节目等多种途径推进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生态旅游景区的文化品位。
三、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得以良好发展的先决条件,一个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景区开展生态旅游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在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开发之初,就需要建立生态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目标、措施,最大限度保护好现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游客保留一块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的天然场所。
具体而言,首先要严格落实功能分区制度,对景区内的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生态资源采取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其次是实施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措施,对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例如对景区内的稀有植物进行严格管理,严禁游客采摘、挖掘和移植。最后,要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掌握生态环境特征与演变规律,以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四、积极筹集资源保护与景区建设资金
充足资金支持也是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必要条件,景区规划与开发单位要多渠道筹集资金,促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投入。首先,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例如,有条件的景区可以申请国家生态补偿试点,加大中央财政的补偿力度。其次是探索旅游设施建设筹资方式的多元化,创新投资、融资机制,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例如可以采取项目特许权、门票质押担保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景区的保护和开发。最后是加强生态旅游活动招商引资工作,围绕生态理念接触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重点开展酒店、餐饮、基础设施、娱乐健身项目、生态旅游商品方面的招商力度,提高景区的开发与包装水平。
旅游资源在开发之前,必须要做好规划,落实旅游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这样才能确保在开发的同时很好地保护景区环境。在现实实践中,很多景区虽然也提出“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口号,但却没有落到实处,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因此,开发旅游景区时,必须要聘请专家进行环境评估,做好整体规划,尽量不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保证历史文物的完整性。同时,要节约资源,利用现代科技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科学合理地做好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工作,确保经济利益、生态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要保护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
二、完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确保景区环保有法可依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必须要依赖于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确保景区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首先,要健全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旅游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文,如《环境保护法》、《文化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了法律约束作用。同时,要根据各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地方法规,设置具体的技术标准,明确景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明确空气、水源等技术标准等,用法律制度的手段切实保护景区的环境。其次,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做到严格执法,有法必依。依法开发、治理旅游环境,贯彻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督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一旦发现违法行为,要坚决制止并根据相关法律条文进行惩处。比如,在自然景区内兴建别墅群、游乐园等项目,这些对旅游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行政部门要及时干预,一经查实要坚决予以取缔。
三、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因为人们意识到旅游业对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提出了这样一种旅游方式。旅游景区中不管是以自然景观为主,还是以历史文化遗迹为主,都要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旅游景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因此,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具备生态的眼光,去开发旅游资源,去保护景区环境,去解决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环保旅游。比如,景区的餐饮业,要突出当地的土特产,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让游客品尝地道的绿色食品;景区的交通工,根据具体条件选择一些比较原始的交通工具,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或坐马车,等等,尽量限制污染较重的现代交通工具;景区的住宿,建设与景区环境协调配套的住宿设施,既要具有地方特色,又不能给环境造成破坏。这样开发出来的旅游景区,既彰显了生态旅游的趣味,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景区环境,对于景区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四、加强环保宣传,引导管理者和游客自觉保护景区环境
景区环境的保护依赖于人类的活动,因此,必须要加强环保宣传,提高人们对于旅游环保的认识,强化环保意识。首先,对旅游景区的管理者加强环保培训,提高环保素质。组织相关的环保培训,引导景区的管理者用科学发展观来开发景区资源,注重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充分重视并保护景区的旅游资源,既要维护经济利益,也要确保环境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次,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自觉性。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随地乱扔垃圾、乱写乱画等会给景区的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游客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和景区环境。再次,加强景区管理。一些游客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将不良习惯带到景区,乱扔垃圾、采摘花草等,都破坏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因此,景区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在景区进行巡逻监督,如果遇到破坏景区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及时对游客进行教育甚至处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创造优美的旅游环境,给游客带来美的享受。
五、引进和培养专业化人才,提升旅游景区开发者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