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互联网医疗市场研究

互联网医疗市场研究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9:1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互联网医疗市场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互联网医疗市场研究

篇1

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态势分析

当前,网络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互联网开始进入新的竞争阶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截至到2012年12月,我国网络市场交易金额达到12594亿元,较2011年增长66.5%;而手机网购带动消费增长迅速。根据最近的《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网络购物市场稳步快速发展且彰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2013年网络购物市场渗透率达48.9%,购物网站APP应用在网购用户中的渗透水平明显加深,手机网络购物成为流行时尚。可见,互联网商业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移动互联网的商业趋势将逐渐从传统互联网中脱颖而出,其所蕴含的商机是无法估量的。

中国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互联网商业挖掘中的巨大金矿,就像十几年前中国的PC互联网兴起时一样,拥有着无比巨大的商机,2013年实际通过手机购物的用户规模达到5544万人,占手机网民的13.2%,很显然,这个数据将在未来三年内暴涨。用户使用手机网购的情景较为多元化,有53.3%的用户在家休闲时用手机网购,对于部分用户而言,手机已经开始逐步替代家庭电脑在用户网购中的地位。这说明,移动互联网不仅深深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还将对传统消费模式和商业模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互联网领域中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以创新的商业模式飞快成长。

如果我们把视线投向国际市场,发现实际的趋势也是同样的激烈。根据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报告,2012年美国移动广告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0亿美元,几乎增长三倍,这对传统互联网的广告利润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推动美国增长的主要因素是Facebook、google和Twitter强劲的广告销售。根据这个增长轨迹,eMarketer大幅度修改了未来几年美国移动广告市场的预测。其实目前移动广告仅仅只占美国整个广告市场的很小一部分,当前仅占美国整个广告市场份额的2.4%。而eMarketer预测,到2016年这个比例将提高到11%,因此我们可以预见,2016年美国移动广告市场的销售收入将接近210亿美元。

通过以上的数据和分析,我们不得不想起互联网皇后玛丽・米克尔在2013年的互联网报告上的总结和预言,在整个报告中,米克尔给出最迅猛的信号是移动商务,她说“智能手机上的社交和沟通让美国用户感到,实时在线,兴奋、好奇、有趣,并可富有生产力”。米克尔一语道破天机,她把兴趣定位在移动互联网,不仅为两年来网络整体趋势于移动互联网做了定论,而且使得无数以移动互联网为目标的新型企业获得了信心。

第一,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维度是流量。在米克尔披露的数据里,移动设备在2009年5月贡献的互联网流量份额仅为0.9%,一年后这一份额增至2.4%,2013年5月,这一份额增长到了15%,预计到2014年底的时候,这一份额将增至惊人的30%。过去一年来自全球各地的数据足以证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增长。在中国,用手机上网的网民百分比超过PC;在韩国,用手机搜索的用户数量超过PC;在北美,Groupon 团购活动中有45%的交易通过手机完成。Facebook也是移动互联网的受益者,移动端正推高其用户和营收增长,在过去的第一季度,其营收增长43%,活跃的手机用户增长54%。

第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维度是移动设备。2011年,全球3G用户数为11亿,同比增长37%,3G渗透率18%,2012年,3G用户达到15亿,增长率为31%,渗透率达到21%。移动设备使用率迅速增长,而且仍处于增长中,现在一年过去了,移动互联网依然被定位于早期阶段,并称之有三四倍的发展空间,这说明移动互联网的突发之势。从设备的增长来看,过去两年里,苹果快速发展,市场份额增加1.4倍,三星扩张了7倍。互联网研究专家米克尔认为,这些并不意味着增长的结束,因为移动流量占全球互联网流量的百分比将年增1.5倍,甚至会保持加速增长。显然,来自移动互联网上的商业潜力还未充分挖掘。

二、移动互联网不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变革及其原因透视

互联网的发展从媒体到产业,我们发现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和实体社会融合越来越紧密的空间和平台,线上线下的“即时融合”将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移动互联网让这种融合变得更加随时随地,商品无论从网络到现实,再从现实到网络,都是双向真实的经济与消费空间,而信息化使得移动互联网的这一特征更为透明和高效,尤其是在经济领域。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有很多新的应用,是PC互联网所不具备的。移动互联网很大程度地促进了互联网进入到传统行业的状态,正是它能产生金矿的原因所在。

移动互联网至少将引起七大领域的创新商业模式和消费服务模式的变革。第一,衣食住行。比如大众点评、美丽说等。第二,广告传媒。手机上的广告传媒展现了与传统互联网广告传媒不同的形式,在数据挖掘上它有更强的开发能力。第三,互联网社交。在互联网社交领域,手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第四,通讯。过去一年中,中国最重要的无线互联网应用应该是微信的崛起,这是巨大的创新,微信这一产品对传统通讯市场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第五,游戏娱乐。游戏娱乐是中国互联网领域里相当大的行业,手机游戏用户群是网游和网页游戏的综合,这是真正全面的大众游戏方式,而且可以把很多碎片式的时间利用起来。第六,金融与企业服务。第七,健康医疗。在以上行业里,移动互联网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尤其是在第一个领域的运用中较为突出,目前已经广泛运用到商业实践中。

移动互联网运用移动信息共享给客户带来全新的感受。首先,移动互联网在这七大方面的运用,其实都植根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基于LBS的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定位与搜索。结合手机与地理位置搜索以及与语言相关的搜索是未来搜索市场巨大的成长空间。LBS就是要借助互联网或无线网络,在固定用户或移动用户之间,完成定位和服务两大功能,如果手机用户确定自己的当前地理位置,然后在这一位置定位的前提下,可以寻找手机用户当前位置处一公里范围内的宾馆、影院、图书馆等的名称、地址和服务电话。未来甚至可以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折扣、生日等个性化服务项目。

而基于位置的搜索,即TBS服务,这是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核心理念之一,未来移动互联网所有的商业实践必然要依据这一核心理念进行商业模式的思考与革新。早在2009年,谷歌就宣布可以提供基于位置的搜索服务,将会自动判断使用者位置,直接将使用者的关键字搜索转为区域搜索。这意味着用户如果在谷歌上输入咖啡、邮局、银行或餐厅等简单的关键字时,率先出现的搜索结果会是使用者附近的相关地点,并伴随着地图显示以往使用者要另外输入搜索区域才能找到特定地区的信息,这将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也意味着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为此服务。如此看来,将用户和周边的商业信息更加紧密地链接起来,同时也将企业与用户的个体需求更加密切结合起来,手机搜索相比于传统的互联网搜索工具和产品,更加显示其垂直效果的意义。

其次,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必然还要在社交网络上大做文章,因为这才是消费需求的群体集聚所在。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3.02亿,使用率达到48.9%,相比2012年增长6.0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一方面,互联网网民逐渐向移动互联网渗透,并将最终改变过去手机网民以三低人群(低收入、低学历、低年龄)为主的格局;另一方面,手机网民使用手机应用的粘性和深度都大大提升。移动互联网市场正处于即将爆发增长的初始阶段。

最后,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革新将从不断进行APP创新运用方面走向另外一个。AAP作为第三方应用程序,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为移动用户提供定位与搜索服务而产生的一种商业运用,APP就是信息服务的移动搜索工具,这一点使移动互联网获得了比传统网络更加潜在的商机。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移动搜索已成为仅次于社交的第二大移动应用,使用率达到66.7%,手机浏览器作为网民接入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入口,在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各移动互联网企业来说,也是获取产业话语权的重要产品。

现阶段,移动互联网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给手机浏览器产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同样也带来了新的竞争者,各互联网巨头以及传统PC浏览器提供商开始纷纷布局手机浏览器产品。在PC上,搜索基本等于通用网页搜索,移动搜索则不同,垂直搜索占据很大份额,而直观地讲,在产品组织形式上,移动搜索以APP为核心,而不是Web形态。这意味着,移动搜索必须丢弃传统面目,变身APP寻找出路,如今,用户在APP上所花时间早已超过Web,搜索功能演变为了APP的“标配”,比如用户要搜索商品信息必然会去淘宝、京东等电商类应用,搜索视频必然会去爱奇艺、优酷,搜索即时消息则会去新浪、腾讯微博等社交类应用,而直接去点击搜索引擎的用户少之又少。移动互联网的这种市场特性意味着所有的搜索巨头和商家必须重新审视市场、转换思路。

篇2

特点一:网民消费范围更广泛。

对受访家庭在2013年计划购买的消费品或消费调查中发现,2013年旅游可能成为最多的消费选择,占57%,相较于2012年,排名第一的电脑等数码产品则与其互换了位置,屈居排名第二,占43%,紧随其后的依旧是家电产品,占41%,而汽车、保健养生、教育培训都有上升的消费趋势,由于互联网人群的特点为年轻化,他们更加倾向于购买时尚与自我享受的消费品和消费。

特点二:网民投资意愿强,偏向于风险高一些的投资。

在问及对2013的投资预期时,46%的受访者倾向理财产品的投资,34%的受访者则对股票投资感兴趣,另有31%的受访者准备对基金市场进行投资。与大众样本对比发现,互联网人群信息量大及前沿的特征特点决定他们在投资上更加倾向于理财产品、股票及基金等较高风险的产品,而大众人群则更加倾向于投资风险小一些的黄金、楼市、国债和做生意等较低风险产品。

特点三:网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信心高。

数字100调查显示,对于2013年家庭收入的预期,七成的受访者认为2013年家庭收入会增加,收入增幅的信心指数高于大众受访群体。无论是大众,还是互联网人群,大家都相信2013年的家庭会越来越好,对2013年经济充满希望。

对于2013年房价的走势,逾6成的受访者认为上涨幅度在10%以内,只有3成的受访者认为维持原状或下跌。由于互联网人群受信息量大的特征,对物价波动的感受也越明显,因此他们对未来的预期信心也更高。

特点四:工作待遇好,生活质量更高。

在购车方面,无论是大众,还是网民,在2013年对30万以上的车型购买意愿最低,仅占3%-4%,而受访者购买意愿主要集中在10-15万之间的车型,占25%,其次是5-10万的车型,占21%,另有18%的受访者愿意购买15-30万的车型,而大众人群主要购车意愿集中在10万以下的车型。综合对比,互联网人群购买汽车的欲望高于大众群体,虽然互联网人群收入相较于大众人群收入略高,但他们更敢于花钱和炫耀。

在旅游方面,21%的受访者对东南沿海及欧洲旅游情有独钟,港澳台地区紧随其后,占20%。从数字100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东南沿海是大家的首选旅游区域,但与大众样本对比发现,互联网人群在2013年港澳台和欧洲游意愿明显超过大众人群。他们整体更加注重休闲旅游,因为工作待遇好,收入相对高一些,在选择旅游区域时,欧洲及港澳台的出行计划高于大众群体(大众群体欧洲游的出行计划为7%,港澳台游为11%)。他们的特征是崇尚民主自由,习惯享受生活。

篇3

作者简介

文丹枫:博士、独立作家、互联网观察家,国内医药健康创客空间~“医创社创客空间”联合创始人、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厦门大学?中国电信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八百方医药健康商城(医药电商平台A证试点)、金天医药(香港上市企业)、霍英东?鹤年堂等多家企业移动营销顾问,著有《移动营销》《微信力》《微营销》《解密社群粉丝经济学》《移动营销新解密》《IT到DT》《再盈利》《互联网+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融合与创新》《互联网+医疗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医疗健康革命》等系列书籍。

王先庆:教授,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广州市现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基地主任;商务部、广州市政府、北京百荣集团、广百集团、中国商业联合会、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等全国各地30多个政府部门、企业与行业协会的咨询顾问或行业专家。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广东智库等专业智库成员,主持、承担和参与全国各地各级政府各类课题150余项,专著《产业扩张》、《市场进入战略》、《现代服务业集聚研究》、《国际会展之都研究》、《渠道控制权》等10多部,主编《现代零售丛书》、《粤商研究丛书》、《现代国际商都研究丛书》等。

李征坤: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生导师,原广东省电子商务市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硅谷ITU访问学者,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广州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广州市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广州市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学会法人代表兼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常务理事暨专家委员,广东省互联网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电子商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电子商务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电子商务协会专家顾问,东莞市电子商务协会高级专家。中国逻辑学会辩证逻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科学逻辑专业委员会委员、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委员。

内容简介

互联网+时代不仅能对物流行业的资源进行整合,有助于改变我国物流行业整体“散、乱、小、差”,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中间过程冗余,标准化程度不高等方面缺陷。而且,互联网与物流的结合,能够使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元素也融入到物流行业的当中,提高物流行业的附加值。在“互联网+”时代,物流必将是下一个千亿级“风口”,至于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把握物流业的发展机遇和战略选择,本书能够给相关从业者们带来些许启发。

目录

Part 1互联网+物流:经济新常态下,物流业的发展机遇与战略选择

“互联网+物流”:一场颠覆传统模式的物流信息化革命

机遇与挑战:深度揭示“互联网+物流”的10大新特征

一个崭新的蓝海时代:“物流+电商”引发的商业核裂变

变局VS洗牌:物流与信息的深度整合,重构物流生态圈

转型VS重生:互联网时代崛起,构建新型物流服务体系

第一物流:移动互联网时代,颠覆传统物流产业“四重奏”

Part2再造商业模式:“互联网+”时代,颠覆与重构传统物流商业价值

群雄逐鹿时代,“互联网+”引领物流企业的“模式竞争”

全新的物流生态圈:互联网物流企业的5大主流商业模式

赢在移动端:快递企业布局APP,抢滩移动互联网“风口”

物流+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给物流业带来怎样的商业启示?

物流园区模式:“天网+地网”融合背后的物流供应链变革

自建物流模式:电商企业“野蛮生长”背后的4大物流路径

“物流+O2O”模式:O2O模式如何突破“最后一公里”难题?

Part3物流4.0战略:物联网时代,智慧物流引领现代物流新变革

智慧物流:物流4.0时代,基于物流互联网的产业大变革

物流+物联网:物联网在物流业的4大应用领域及未来趋势

自动化物流仓储:电商需求驱动下仓储物流的“智慧之变”

智能无人机+仓储物流:自动化物流装备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瓶颈VS破局:物联网时代,传统物流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丰巢”智能快递柜:顺丰布局社区快递背后的物流生态战略

Part4物流+电商:优化物流配送体系,开启电商与物流的互通之路

决战电商物流:2015年电商物流领域将呈现哪些趋势?

症结与突破:打造高效物流配送,提升电商核心竞争力

电商物流的“落地”策略:降低物流成本的3大发展路径

物流+农村电商:渠道下沉,农村电商如何做好配送服务?

物流+生鲜电商:生鲜电商平台如何突破冷链物流的制约?

“物流企业+微商运营”:物流平台如何玩转服务型微商?

菜鸟网络VS顺丰速运:电商与快递的混搭与跨界经营战略

Part5物流+供应链金融:如何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

“物流+电商+金融”模式:为消费者打造一站式服务方案

即将到来的物流“三国杀”:如何实现物流一体化运作模式?

顺丰VS“四流合一”:顺丰布局互联网金融背后的战略思考

UPS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与创新

腾邦物流:“价值供应链+互联网金融”,引领商业模式创新

Part6物流+大数据:物流大数据时代,物流企业的自我颠覆与谋变

物流+大数据:大数据重构物流生态圈,开启物流变革时代

大数据时代下的供应链管理:大数据如何推动物流业变革?

颠覆VS变革:大数据给传统物流业带来怎样的模式创新?

优势VS应用:“物流+大数据”的4大优势及4大落地实践

揭秘亚马逊“神奇物流”:优质配送服务背后的大数据玄机

Part7跨境物流:跨境电商开启黄金时代,得供应链者得天下

跨境电商迎来崭新的黄金时代,给跨境物流带来怎样的机遇?

跨境电商2.0时代的供应链管理:从注重货源渠道到物流为王

跨境物流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商如何完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

跨境物流的5大类型:跨境电商卖家如何调整物流资源配置?

篇4

他表示,这种变化对科技公司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机会,“世界将变得非常个性化、非常互动化和非常非常有趣”。这位谷歌掌门人认为:“所有赌注此刻都与智能手机应用基础架构有关,似乎将出现全新的竞争者为智能手机提供应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超级电脑。我认为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将带来每年300亿美元的市场利润,届时将会出现25亿个设备连接到物联网上,并将继续快速增长。由此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已经成为美国科技公司新的增长引擎,包括思科、AT&T、Axeda、亚马逊、苹果、通用电气、谷歌与IBM等在内的美国公司争相抢占在物联网产业的主导地位。

二、看高科技500强争相布局物联网

在1月9日刚刚落幕的2015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物联网概念成为最大看点之一。智能家居、数字医疗、车联网等产品的推出,使得物联网技术真正服务于智能生活。

“物联网不是趋势,它是现实。”三星电子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尹富根(YoonBoo-keun)在CES的演讲上,把物联网作为了三星重点业务方向。尹富根同时透露了三星技术支持物联网的时间表:到2017年,所有三星电视将成为物联网设备;五年内所有三星硬件设备均将支持物联网。

无独有偶,芯片巨头高通也在CES上披露了自己的物联网计划。高通总裁德雷克阿伯勒(DerekAberle)在CES上表示,高通向全球超过30个国家推出了15款物联网设备,涉及数字眼镜、儿童跟踪器、智能手表等多个产品。未来,高通将以智能手机为支点,拓展车联网、医疗、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制造业巨头也希望在物联网中确立自己的领导者地位。通用电气去年十月宣布与一众技术巨头结盟建立起物联网联盟。通用电气此举的目的是寻求各方对旗下Predix平台的支持。Predix软件旨在令各种物联网端点具备智能化。

全球范围内的其他合作也正在展开。英特尔已携手美国圣何塞市,利用公司强项,进一步推动该市的“绿色视野(GreenVision)”计划。英特尔公司全球物联网业务开发销售总监GreggBerkeley表示,英特尔目前正与二三十个全球合作伙伴,讨论如何利用英特尔的物联网技术建设智能城市,有些合作在亚洲,有些遍及欧洲。

三、物联网和互联网究竟有什么区别?

作为互联网的延伸,物联网利用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而它对于信息端的云计算和实体段的相关传感设备的需求,使得产业内的联合成为未来必然趋势,也为实际应用的领域打开无限可能。

在过去一年,云计算和大数据继续发酵,物联网也成为未来大趋势之一。很多网友对于物联网和互联网之间有何关系存在疑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互联网?即Internet,又称网际网路,因特网等,是网络和网络之间串联而成的庞大网络。而物联网是的英文缩写是TheInternet of things,也即物物相连的网络。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单地说,物联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四、物联网是一个新的江湖,一个比互联网大太多太多的江湖

互联网在20多年来帮助人们解决了信息共享、交互,几乎在瞬间颠覆了很多传统的商业模式,把卖产品变为卖内容和服务,是个了不起的产业成就。雷军很早前曾说过:“未来没有所谓的互联网企业,未来每个公司都变成物联网公司。”这个江湖够大了吧。

但从分工上理解,互联网还只是物联网中的一部分,主要是IT服务方面。物联网因为其“连接一切”的特点(“连接一切”是马化腾在2013的WE大会上提出来的未来第一路标),它具有很多互联网所没有的新特性。比如,互联网已经连接了所有的人和信息内容,提供标准化服务,而物联网则要考虑各种各样的硬件融合,多种场景的应用,人们的习惯差异等问题。相对于互联网,物联网需要更有深度的内容和服务,以及更加差异化的应用,也将更加的人性化,这也符合们不停地追求更好的服务体验,这是个亘古不变的刚需。

因此,也可以这样断言,未来所有的公司都是物联网企业。他们享受着物联网的各种便利,利用物联网工具和技术,生产物联网产品,为人们提供物联网服务。

五、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针对互联网的特性,专家总结了物联网应用中的三项关键技术:

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

篇5

不论是三星智能手表Gear、谷歌智能眼镜Google Glass,还是美国市场销量第一的智能手环Jawbone Up,每一个新型可穿戴产品的出现都能在市场上引起不小的反响。然而,不少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依然持观望态度,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发烧友。面对这样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创业者们似乎都有自己的想法。

正方: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个主角

当智能手机将人们需要的外界信息成功集中在这个小小的掌上设备里之后,开发者们又在探索如何将人体有关的数据传递出去。

可穿戴设备就是这样一个载体:Google Glass可以记录下人们看到的一切;Nike+运动鞋可以记录人们到过的地方;咕咚手环不仅可以监测运动量,还可以利用配套的软件平台与朋友分享;康康血压仪可以让身在远方的子女随时监测父母的身体状况。采集到的这些数据经过云端处理后,能让人们的生活轨迹变得有迹可循,将人们的感知数字化。

“用户要的是可穿戴设备,而不是可穿戴手机,邮箱、拍照等功能就不是穿戴设备应该去解决的问题;可穿戴设备最直接的作用是把人体数据化,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反馈。”易到用车CEO周航这样定位可穿戴设备的功能。

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主要集中在娱乐、运动、健康等领域。Google Glass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期待“不掏出手机”可以带来什么样的方便与乐趣。就运动领域而言,不单Nike、Fitbit等运动健康品牌在致力于开发运动检测仪器,苹果、三星等科技巨头也在试水这一战场,纷纷研发智能手环与手表。健康监测类的可穿戴设备人气也很高,创业者们并未满足于如何让设备记录并传递数据,解读数据并给出医疗建议的配套服务也在进一步发展中。此外,主打家庭市场、注重儿童和老人安全领域的产品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艾瑞咨询的《2013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达到6.1亿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达到114.9亿元。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 Research也预测,2017年全球将售出7000万台可联网的穿戴式设备,而今年销售量仅为1500万。

Evernote的CEO菲尔·利宾(PhilLibin)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如今的可穿戴设备市场与iPhone出现之前的智能手机市场类似,“在面市之初的两三年,智能手机曾经是不起眼的小众市场,现在的可穿戴设备也是这样。但三到五年之后,这一领域将创造出不菲的收入,这是一次长线投资。”如今,这家云笔记应用公司中,有二十多名工程师正在研发无线手表、心率监测仪等可穿戴设备。

反方:很难得到用户的心

“有些可穿戴设备看起来是机遇,但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实际上是陷阱,它会让你花很多的精力和金钱,但是消费者不会为它买单。”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说到。

尽管前景一片大好,但目前的可穿戴设备仍处于原始状态,面临着不少挑战。

首先是功能设计不够专注。在这样一场激烈的抢滩赛中,为了抢占未知市场,不乏没搞清楚用户需求就盲目开发相似产品的跟风者。

“中国企业做手表,一定是功能导向的,短信、日历、天气预报、微博、微信什么的都往里头加,实际盘面和续肮能力都十分有限。所以,我觉得,智能手表除了戴着装酷,没有太多作用。”周鸿祎评价到。反观2013年荣获红点设计概念大奖的手语翻译环Sign Language Ring,它的功能就相当简单,就是识别手势动作并翻译为语音。

其次是用户体验不好。虎嗅网作者奥德赛发在其文章中描述过他与小米CEO雷军的对话,在谈到对可穿戴设备的看法时,雷军提到了Google Glass,并说同行张宏江博士也用过,但随即表示可以戴两个礼拜,要是一直戴下去,目前仍然受不了。

用户接受度低是可穿戴设备的一个突出问题。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易欢欢将原因归结于相关硬件技术、电池技术、通讯技术等依然处于发展过程中。就电池续航能力,博通公司分销商管理总监梁天波分析称,可穿戴设备信号检测消耗的功率很低,只要几个毫安,但是数据传输消耗的功率就非常大,这对以记录和分析大数据为主要卖点的可穿戴设备来说无疑是个硬伤。此外,有些产品在社交层面上的体验比较弱,时、司一长,用户可能会对产品逐渐失去兴趣。

再次是模式不清晰。刘菁认为,目前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都不够成熟。

以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的明星项目Pebble智能手表为例,该产品售价为150美元,发行两个月内售出3万件,照这样的速度来看,其筹得的1000万美元用不了多久就能回本。但不是所有产品都能成为Pebble,单靠销售产品并不一定能带来盈利。“因为按照互联网发展的轨迹,硬件会按照成本价来销售,这个时候就要通过互联网的服务来获得规模性收入和利润。”周鸿祎说。

篇6

产品双向发展

近两年,随着互联网威胁的不断增加,各种木马、僵尸和恶意网络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考虑将内网办公系统与外网业务系统隔离。市场对网闸的需求日益增加,网闸产品正在从特定行业走向更广泛的企业应用,其神秘的面纱也逐渐被揭开。

网闸与行业和企业业务紧密相联,需要根据企业的应用环境和业务需求进行调整。在网御星云网闸产品经理朱志勇看来,目前网闸产品正在朝着单向和高性能两个方向发展,未来的产品也将更加细分化。

网闸产品的本质是进行网络之间的安全隔离,并且在隔离的前提下保证数据交换的安全。目前,一些网与互联网实施严格的物理隔离,但其不便之处在于,数据没办法交换。“要达到更高安全级别的隔离效果,用户需要支持单向数据交换的网闸,也就是数据只能单向流动。”在朱志勇看来,这是网闸产品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网闸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高性能。随着企业带宽的不断增加和大数据时代来临,作为安全隔离和数据交换安全保障工具,在某些应用场景中,网闸处理的数据量也随之增加,比如,月末或月初报税系统数据量的增加,银行结算日金融业务系统也比平时忙碌很多,因此网闸必须能够经受住同时处理大量数据的考验。

“在某些应用场景下,网御星云网闸还包含涉秘文档的流转控制系统。”朱志勇介绍说,“网御星云网闸能够检查文档里是否带有信息,这主要在对安全级别要求较高的单位进行内部安全检测时应用。”

市场横向拓展

长期占据国内网闸产品市场份额第一的网御星云,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网闸产品线,2003年开始销售相关产品。如今,网闸已经成为网御星云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篇7

于是,问题来了:谁将会成为“万物互联”的平台和入口?从过去基于PC的传统互联网时代,到现在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未来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入口的变化犹如引发了王朝更替一般地改变着互联网的格局。这个角色实在是太诱人了!

“物联”计划:

QQ和微信向硬件开放

10月30日,在一年一度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高调公布了其智能硬件开放战略,同时推出了“QQ物联”和“微信硬件开放平台”,正式宣布QQ和微信平台将全面向智能硬件开放。

2011年,同样是在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正式推出了开放战略。

“目前,腾讯开放平台共计接入应用超过240万个,吸引开发者超过500万。”腾讯COO任宇昕透露,“在腾讯开放平台上的创业公司市值超2000亿元,和三年前腾讯宣布开放时的公司市值相当,完成了腾讯当时要在互联网行业再造一个腾讯的承诺。”

如果说过去三年,腾讯开放平台主要是“连接软件”,而现在,“连接硬件”又被腾讯定位为下一个重大战略。在任宇昕看来,这可以说是开放战略的一次升级,也将会是一个新的起点。“开放平台会不断升级和开放,会创造出一个跟现在完全不同的互联网世界来。”他说。

根据著名市场研究机构BI Intelligence的最新研究报告:目前已有19亿款设备与互联网连到了一起,而这一数字将在2018年增加至90亿,也就是说物联网设备将大致相当于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平板电脑、可穿戴计算设备以及个人电脑的总和。而截止到2019年,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增长到200亿美元以上,这样大的市场规模无疑充满诱人的商机。

尽管物联网已经不是什么新颖概念,特别是在资本市场,这个概念已经被炒了几轮,但是业界普遍认为,就像1998年对于互联网、2008年对于移动互联网一样,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2014年将成为物联网发展具备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切将很快变得清晰而确定。

一个“超级APP”的诞生

硬件设备被智能化和网络化之后,几乎都需要在手机(或者平板)中安装一个APP,用于操控设备和获取数据信息,但是请大家设想一下:从电视、冰箱、空调,到插座、体重仪、血压计,再到手环、手表、眼镜……如果每一个智能设备都需要在手机中安装一个单独的APP,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即使用户愿意安装,也会出现信息无法共享而形成“信息孤岛”,最终导致数据信息价值极大地降低,因为分散零碎的数据没有太大意义。

另外,安全的管理和隐私的保护也存在问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平台作为背书,用户未必愿意共享自己的数据信息。

这时候,如果有一个“超级APP”能够操控所有智能设备,并将信息汇总于一处进而进行综合分析与共享,将会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这也正是腾讯的打算。当然,这样注定是一个大佬才能玩得起的游戏。

“目前物联网领域存在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数据的问题;二是硬件设备接入的标准化问题。”任宇昕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硬件设备接入网络,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协议不统一、数据不统一、标准不统一,所以导致终端很难规模化,不能规模化,就不能有效降低成本。”

任宇昕认为腾讯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一是目前QQ月活跃用户8.29亿,微信月活跃用户4.38亿,手机应用获取平台应用宝日分发量达到1亿,腾讯的用户规模能够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二是腾讯所提出的与芯片厂商合作,在底层去推动协议的标准化,为所有联网设备提供了低成本的底层解决方案,这些必能让物联网真正做起来。

在腾讯的设想中,未来用户只要登录QQ或者微信,就可以管理一切与己相关的智能设备:操作电视,遥控空调,根据PM2.5情况决定是否打开净化器,通过网络食谱,设定烤箱的烘培流程和温度……而不需要下载多个APP。

企鹅的野心:

3年投20亿,帮助千家企业转型

在物联网领域,目前行业中走得最快的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而医疗健康类硬件成为腾讯首批接入平台的重点。今年10月初,包括小米手环、智能电子秤等10款产品已经接入手机QQ平台,未来还将有30多款智能健康类硬件产品接入平台。而最新版本的手机QQ动态页面下也已添加了“健康”选项,通过开放数据库给智能硬件合作伙伴,未来可以通过QQ入口读取智能手环、血压计、人体秤等多款产品数据,而腾讯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合,提供增值服务。

实际上,不仅仅是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小米、奇虎360等公司也都在布局,尽管各自的角度和切入点不同,阿里巴巴和百度先在“云端”发力,而小米和奇虎360则借用自己现有的硬件优势,陆续推出了不少智能硬件设备,路由、手环、电视、家居……大佬们都知道,在物联网时代,工作慢了,将会被无情地淘汰,正如现在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一样。

但是,在这场大佬的战争中,依然不会是单打独斗,最终仍然还会是生态系统之间的较量。腾讯的硬件计划中一期目标便是到2015年将投入20亿扶持资金,建立覆盖20个城市的创业基地,3年内帮助超过1000家传统制造企业实现智能转型。

篇8

国内市场遇瓶颈

截止到2014年4月,我国的3G渗透率为36%,宽带普及率为55%,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研究所市场研究部主任许立东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从这组数据分析,中国电信市场已经不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了。

依据发达国家经验,当市场发展到这一阶段传统电信运营商往往会遭遇发展瓶颈。据许立东介绍,随着用户普及率趋于饱和,首先是运营商经营效益下滑。移动数据流量收入的增长,普遍不足以弥补话音业务收入的下降,导致企业总体利润率下滑。其次是互联网企业的跨界竞争加剧,管道化趋势明显,运营商在产业链上的主导地位丧失,新的增长点不明晰。这都导致电信运营商发展速度极具放缓。

以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例,这些地方在手机、宽带等方面普及率已近100%,电信运营商们都出现了缺少发展动力的现象。特别是在互联网OTT服务企业的竞争之下,本希望在服务分发和制作内容等领域赢得更多市场的运营商们,基本失去了这一市场。而就在此刻,运营商又不得不将巨额基础设施建设和营销费用投入到3G/4G网络建设上来,这犹如雪上加霜。

当企业面临这样的发展瓶颈时,有观点认为,企业可以沿着新市场、新产品、多样的业务延伸的战略继续前行。

许立东认为,基础电信企业转型创新有四个方面:一是基于智能管道技术实现资源动态调配,开展流量精细化运营。二是通过开展外部合作,特别是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共赢,丰富内容和应用。三是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和后向运营,挖掘产业融合价值。四是以资本为工具,推动业务创新和产业成长。

一些发达国家的电信运营商的确正沿着这样的发展方向寻求突破。

国外运营商“样板”

以两个非常典型的全球领先的运营商为例,NTTDocomo是一家日本运营商,Vodafone则是始于英国,最后发展为在欧盟及众多英联邦国家进行电信运营服务,是一家国际化企业。

Vodafone是目前国际化水平最高的运营商,其海外用户占比超过90%,海外收入占比超过80%。许立东说,他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以欧洲为大本营,不断通过并购、股权合作等方式渗透;投资地域选择上,选择与本国地理距离、文化距离、政策差异等较小的区域,以降低国际化风险;扩张方式上,遵循阶梯式投资模式;业务领域上,集中在移动业务方面,专业化经营;资金来源上,尽量避免可能导致财务风险加大的现金收购。

NTTDocomo向国外市场扩张十分卖力。据了解,这家公司曾经先后投入几百亿美元拓展海外市场,但往往都因为产品过于封闭,需要从手机生产开始、直至软件、服务开发等都进行协同努力,这点往往无法被大多数国家接受,所以其所提供的产品也都逐步退出了各个市场。

六年之前,NTTDocomo再次挥师海外市场。这一次他将市场定位于投资当地企业,在亚太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其与印度运营商塔塔集团签订了协议,以增资扩股的方式获得了塔塔20%的股权,参与到了印度基础运营建设领域。

除向海外市场拓展以外,NTTDocomo还将精力用在了电信运营业务之外的领域,依据其最近的一个“五年规划”,其打算向金融和移动支付业务、多媒体业务、商业服务、医疗健康、物联网、环境保护、集成与平台化服务、安保等领域拓展。最终目标是要为用户的智能生活进行全方位服务。

有日本电信业学者认为,运营商管道化也许是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但是可以通过多样化业务弥补收入的损失。电信市场必然要重蹈众多饱和市场的覆辙,价格竞争迟早到来,运营商如果只依靠基础业务必然难以支撑。

中国企业谋突围

我国的电信运营领域虽然与日本市场有着众多不同,但在“铁塔公司”独立之后,中日电信运营商的共同之处似乎越来越多。比如,在移动市场都是一大和两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手机用户已经接近饱和等等。

就中国移动的发展情况来看,已经很明显无法再依靠扩大用户数量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维持高速发展的态势,即使在眼下,虽然其在国内最早拥有4G牌照,可以进行大规模营销拓展用户,也难以掩饰其业务量下滑的颓势。

为寻求新的增长点,中国移动一方面正在积极筹谋拓展海外市场,将国内已经发展完善成熟的经验直接照搬到非通信发达地区。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物联网、甚至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拓展。

中国移动投资55亿元人民币获得泰国领先的全业务通信公司TRUE18%的股权就是其进军海外的例证。其实,早在2007年,中国移动就收购了巴基斯坦第三大电信运营商,直接获得了其2570万用户,并通过竞拍取得了在巴从事3G和4G业务的牌照。2013年,中国移动还与Vodafone共同参与了缅甸电信牌照的竞标,但最终未果。

许立东建议我国运营商,在未来几年必须慎重考虑国际化问题,抓住新兴市场高速增长的机遇,促进自己的发展。但需要权衡发展机遇、政府管制要求与国际化经营能力多方面因素后加以推进,量力而行,不可冒进。

在非电信业务领域,中国移动也是动作频频。这些年,中国移动进入了众多网络服务领域,这些领域包括游戏、阅读、生活服务、软件商城、电商、支付、音乐、视频、车联网等。其最近还推出了视频盒子、音频盒子等硬件产品,甚至可穿戴装备、云产品等。

篇9

Top10和Top10 Anchor指甲美容涂料不含任何的异味和气体,和消费者自己添加的第三方色彩也具有极好的相容性能。同时该涂层在固化后不会黄变或者变色,较溶剂型产品有很大的提供。Top10在干燥成膜后为透明的水晶涂层,具有极高的光泽度,其液体状态为奶白色液体。

金融危机挫广告市场 化妆品独领

有部门指出,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和经济潜在性衰退将进一步稀释广告增长前景。

据CTR市场研究最新的广告监测报告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广告市场投放总额达到2604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3%。但与08年首季度17%的增幅相比,广告市场整体增长呈放缓趋势。

在广告花费主要行业中,化妆品/浴室用品行业继续稳定增长,以16%的广告花费份额占各行业之首。金融业的广告花费在前9个月保持行业间最快增幅(46%)。具体到行业品牌方面,化妆品/浴室用品行业的品牌占据了广告花费TOP10品牌的4席,特别是玉兰油以22%的同比增长稳坐首位。

09年美发:Bob与假发领

美发造型品牌“Sebastian”一向来号称作风前卫,一贯以发型诉说着叛逆的风格;它新一季的创意系列充满神秘魅惑的色彩。这个以“Sebastian Sensual Collection”为名的新系列,运用了天然假发,再将这些头发刷成“蕾丝”,装点在发型上营造出冶艳魅惑的效果。

佰草集加速开拓欧洲市场

从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医药文化论坛上获悉,上海家化旗下中草药化妆品品牌――佰草集计划将法国的销售规模扩大到70多家门店,投入30种产品,并准备重点开拓荷兰市场。

中草药是本土化妆品企业在跨国公司重围下进行突破的有效路径。数据显示,中草药在西方市场消费年增长率达16%。强化上海家化在中草药化妆品领域的优势,一是继续发挥佰草集、六神、可采等品牌的作用,二就是考虑增加新的品牌,目前公司正在考虑收购相关中小型企业。

中国首家品牌资产过亿整形美容院在京产生

近日,中国整形美容行业第一家品牌价值过亿元的医疗美容医院――北京史三八医疗美容医院品牌价值过亿元暨《东方女性面部整形黄金标准》颁布新闻会,在北京史三八医疗美容医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中都国脉(北京)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北京史三八医疗美容医院的品牌评估过程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宣读评估结果:北京史三八医疗美容医院的品牌资产为10278万元,并向北京史三八医疗美容医院颁发“品牌价值评估”牌匾。

月圆中秋,

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推出浓情好礼

恰逢中秋来临之际,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特推出三款月饼礼盒。其外观精美,馅料考究,口味独特,无疑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中秋佳品。华月礼盒、耀月礼盒、荣月礼盒,三款礼盒除一贯秉承时尚健康元素外,所有月饼均咸淡相宜、柔滑香软,如此独一无二的口味让人回味无穷。

白加黑借药品强势,

打造皮肤医学护肤第一品牌

以“东方草药Spa减压”为主题的白加黑皮肤医学护肤品,已于今年6月,面向全国日化精品店强势上市。自从全球医药巨头德国拜耳12亿收购“白加黑”感冒药品牌后,白加黑品牌影响力在中国市场如日中天。卓亚国际化妆品公司乘势推出白加黑皮肤医学护肤品牌,并提出“调养护肤,为肌肤减压”的独特护肤主张,将吸引更多白领女性的眼球。

好莱坞时尚巨星演绎中国第一奢侈品牌高级华服

2009年6月13日,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拉开帷幕,与会嘉宾阵容空前强大,众星云集。在开幕式上,本届金爵奖评委国际一线巨星安迪.麦克道威尔(Andie MacDowell,电影《绿卡》,《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女主角),身着一袭颇具中国风韵的奢华蓝色长款华服,高贵典雅,尤为引人注目。安迪.麦克道威尔是在国际影视圈、时尚界都极富盛名的重量级人物,早年曾任Vogue 模特,出镜Yves Saint Laurent, Armani香水等国际奢侈品牌广告,并担任欧莱雅美发及化妆品的代言人,超凡的品位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非比寻常的影响力。

“互联网百万富翁”两周内报名人数突破30万

2009年夏天最热的真人秀活动是什么?答案非“互联网百万富翁”莫属。截至6月30日零时,已经有超过30万的参与者分别通过活动的官方网站和WAP网站完成了报名。其中,通过手机访问WAP网站报名的总人数首次超过了通过电脑访问活动官方网站的报名总人数,达到了60%的比例,这也是诺基亚历次市场活动中从未出现过的新趋势。

诺基亚大中国区、日本及韩国市场总监许益维表示:“移动互联网在中国正以超越我们想象的速度普及,也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只要拥有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人们就可以与世界保持连接,随时查询自己所需要的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而信息就是财富。这就是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百万富翁活动带给消费者的启示。”

前序保养,后续无暇美白新魅力

篇10

【关键词】

4G 智能终端 OTT 大数据 虚拟运营 合作共赢

中图分类号:F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4)-01-0033-04

2013年,中国移动通信业再掀波澜,伴随4G牌照的下发、移动智能终端的多样化发展、OTT业务的异军突起、大数据成为管理时尚、虚拟运营商的出现以及互联网金融扰动金融市场,移动通信业不仅自身发生巨变,而且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着国民消费行为、企业商业模式、政府行政管理的变革与创新。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如何以开放态度,通过与行业外的竞争对手结盟,实现移动通信业务的创新,融入国民生活、企业管理和政府工作,将决定现有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的走向。

1 TD-LTE本土先行

融合组网成必然趋势

随着3G技术的日益成熟,4G(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移动通信市场的必然趋势。截至2013年12月,全球143个国家和地区已部署244张LTE商用网络,其中219张FDD-LTE商用网络,25张TD-LTE商用网络,FDD-LTE模式成为了世界运营商的主流模式。2013年12月4日,我国4G牌照下发,三家运营商各获一张TD-LTE牌照,TD-LTE成为本土4G的先发模式。与FDD模式相比,TDD的优势主要在于非对称业务,由于TDD不需要成对的频率,通信网络可根据实际情况变换信道上下行的切换点,频谱利用率高于FDD,同时其运营成本较FDD模式低约20%;而对于对称业务,FDD则较有优势,其系统移动速度大大高于TDD模式。因此,对于2G、3G和4G共存的后发国家来说,由于其频谱资源比较紧张,先行发展频谱利用率较高且运营成本较低的TDD模式将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

我国采用单一牌照,其目的在于优先发展TD-LTE,但是从长远来看,TD-LTE与FDD-LTE的融合组网模式将成为必然趋势。尽管目前国际上以FDD为主流模式,但是随着频谱资源的稀缺,TDD模式将会与FDD融合组网、优势互补;而对于TDD先行的我国而言,发展FDD同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将使得LTE全球漫游成为可能,而这也是全球通信的发展方向。目前,除中国移动没有明确表态以外,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均表示将采用双网融合的模式。中国电信于2013年9月上报4G建网方案,启动LTE建设,其中FDD-LTE占七成;10月,中国联通首次集采计划采购LTE基站5.2万个,其中FDD-LTE基站3.4万个,FDD-LTE室内站8 000个。由此可见,融合组网已是板上钉钉。融合组网模式带来的机遇是使运营商在有效利用自己频谱资源的同时,兼顾对称业务与非对称业务;而其挑战则是如何突破技术上的难题解决碎片化问题,真正实现TDD与FDD的无缝转换。

2 移动互联推智能终端

普及 终端穿戴化引关注

2013年被称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爆发的元年,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日前的数据,到202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将达8.4亿,普及率也将超过60%。移动网络的高普及率使得智能终端市场在过去的一年里蓬勃发展。2013年9月,苹果iPhone 5S,首次将指纹识别纳入自己的产品,预示着生物科技在智能终端领域的运用将步入正轨,生物智能手机市场也将成为下一阶段各个厂商的主战场。不仅如此,移动终端的研发与推广也已经涉及相关行业,以提升现有企业的工作效率。2013年8月,三星电子举办Mobile B2B医疗行业移动信息化研讨会,以推动医疗产业移动化、智能化信息建设。智能终端将不仅仅服务于大众生活,还将深入包括医疗在内的多个行业,进入相关企业,吸纳战略投资,从而创造出新智能化生存形态,因此智能终端市场也会显示出多元化多方向发展的特点。

手持终端在提升性能、拓展功能的同时也逐步陷入单一化趋势,统一的触屏操作和大同小异的外形正在使其走向衰败期。在过去的一年里,一批新型智能终端正蓄势待发,结束了研发环节,被推向市场:6月,百度联合咕咚网推出“咕咚手环”智能可穿戴式设备,可以监测使用者的睡眠情况;9月,三星Galaxy Gear,这是一款智能佩戴设备,配有蓝牙及摄像头,具备通话及游戏功能;10月,耐克了Nike+ FuelBand SE,搭载了蓝牙4.0,可追踪活动类型并实时查看数据;10月,阿迪达斯也第一款智能手表miCoach SMART RUN,搭载GPS定位系统并可以通过脉搏追踪心率;万众瞩目的谷歌眼镜,也将在升级之后于2014年投入市场。智能手机将面临重大挑战,移动终端手持化将向着穿戴化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将进一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3 OTT蚕食运营商利润

合作结盟成唯一出路

2013年,以微信为代表的OTT应用发展迅速,已经严重威胁到传统运营商的利益。所谓的OTT业务,是指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用以孤立运营商,使其无法触及到客户的实际需求而被迫提供单一化服务获取有限价值。国内的微信、国外的Skype均是典型代表。由于我国电信业转型尚处于早期,运营商仍依赖于话音业务的收入,因此OTT应用对其收益率的冲击很大,而且蚕食利润的速度正在加快,随着越来越多外部竞争者的进入,传统运营商的地位岌岌可危,中国移动甚至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利润下滑。与此同时,OTT业务却仍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微信甚至加入了移动支付等功能,进一步推进了平台创新。这也标志着运营商的获利空间越来越狭小,市场垄断的格局一去不复返,转型迫在眉睫。

对于这一局面,2013年各个运营商也以各自的方式予以回击:6月,中国移动推出即时通讯应用Jego,类似于“运营商版Skype”;8月,中国电信与网易成立合资公司,推出双方联手打造的即时通信工具“易信”(一款与微信类似的OTT产品);10月,天津联通推出IPTV+OTT业务,以“沃TV”命名。可见目前运营商的主要应对方式是自营OTT业务,逐步争夺失去的市场。

但是对于用户基数庞大的微信等现有OTT应用来说,这样的策略是远远不够的,运营商需要提升自身的正面竞争力。首先,运营商要加快与创新型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形成战略联盟,一方面拉动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则吸纳相关技术,弥补自身短板。其次,运营商要优化自己的获利结构,逐步提升增值业务的比例,逐步转变以话音业务为主导的粗放型获利模式,从内部抵御OTT应用带来的威胁。最重要的是,运营商不能压制创新,而要借此机会加速企业转型,逐步缩小与国际一流运营商的差距。

4 大数据价值显现

云计算有望成为杀手锏

数据为企业挖掘市场需求提供了依据,因此成为了一种无形资产,其隐含价值十分巨大。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数据传输量及传输速度大幅提升,数以亿计的信息交流汇集成了“大数据”。市场已经充分意识到数据的价值,据2013互联网大会估计,大数据的价值在2017年将会达到53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其优势可谓得天独厚,作为传输数据的管道,运营商手中握有的数据是企业最希望得到的宝贵资源。对此,以Verizon及SAP为代表的国际一线运营商已经尝试将获得的人群分组信息提供给营销公司,从中获取利润。在运营商被逐渐压迫为纯通信管道的今天,如何挖掘管道内部数据的价值已经成为全球运营商的研究课题,与数据处理公司的合作将是大势所趋,以挖掘数据价值来实现“去电信化”可能是未来运营商的发展方向。

不过,出售数据固然有利可图,使自己具备相关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则是更为直接的选择。这个选择无疑对运营商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要求,而云计算正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通过云计算处理得到的一手数据,运营商可以直接将结果送抵终端,获得信息加工过程中的附加价值,而不只是扮演“原材料提供者”。这样做的好处自然是增加了获利空间,也完成了企业转型,不必继续依赖于利润率有限的传统话音业务;挑战则是提升了运营成本,因为信息的存储费用大大提升。而云技术同时可以有效减轻数据存储压力,避免数据的重复建设,提高服务效率。

2013年4月,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展览会在北京举办;9月15—17日全球云计算大会中国站在上海举行;10月24—26日,2013国际云计算博览会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13年云计算已经成为焦点,有望在下阶段成为电信运营商转型的杀手锏。

5 虚拟运营开放

合作共赢是主题

2013年末,由于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下发,我国电信业市场结构出现了变化。12月26日下午,工信部正式发放中国了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获得牌照的企业共有十一家,包括天音通信、浙江连连科技、乐语、华翔联信、京东、北纬通信、万网志成、迪信通、分享在线网络技术、话机世界数码连锁集团、巴士在线控股有限公司。另根据工信部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基础电信商将在试点期间至少与2家转售企业合作。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表示我国电信市场正走向开放,市场的垄断格局正在被逐渐打破,民营企业终于获得了机会,民间资本开始涌入电信市场。引入虚拟运营商,将有效地改善市场竞争环境,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合适的服务,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对于虚拟运营商的进入,业务格局及用户格局的改变值得探讨。首先是业务格局,根据相关法律,虚拟运营商将承包大量的增值业务和功能化业务,而基础运营商将把精力集中于核心网络的建设与维护。对于基础运营商而言,这是一个整理自身业务渠道的好机会;而对于虚拟运营商而言,基础运营商所外包给自己的业务又正是自己的强项。因此,合作共赢实际才是这次政策出台所蕴含的意义。

根据相关政策,这些民营企业拥有制定业务零售价格的权力,可开发内部平台,发展增值服务,如语音邮件、短信业务等。因此,虚拟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要远大于其与基础运营商的竞争。对于客户格局,由于我国电信业三分天下已多年,三家运营商的客户黏性较高,单凭虚拟运营商的介入只能改变部分细分市场的格局,而不会对大局形成影响。尽管如此,虚拟运营商出现并非毫无意义,因为客户的自主选择权变大了,虚拟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会使得电信市场的发展走向多元化。

6 互联网冲击传统金融运营商必将左右逢源

2013年,互联网企业的异军突起标志着传统金融业垄断的打破,因而互联网企业、银行、运营商三者之间的合作将会影响到未来金融发展的平衡。去年6月,天弘基金与支付宝联合推出余额宝,上线短短5个月资金规模即超过了1 000亿元,标志着互联网企业的崛起,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正面临空前的挑战。对此,首先这些传统金融行业正致力于克服自身的短板,与运营商合作发展移动支付业务,提升服务灵活性与便利性。其次,互联网企业的运作同样离不开与运营商的合作。事实上互联网企业的出现应当是完善金融体系,并非颠覆金融体系,而传统金融行业垄断格局的打破亦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如何将两两合作的局面转变为三方合作共赢的局面,将是这个体系能否达到平衡的关键。对于运营商而言,既要推进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又要帮助传统金融行业进行服务升级。

如何利用与两方合作的机遇,在平衡的前提下左右逢源将是运营商需要思考的问题。2013年,运营商与银行的合作十分成功,借由移动支付业务达成双赢局面:9月26日,中国联通与光大银行联手NFC手机钱包业务,有意使NFC成为标配;11月28日,中国电信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十多家金融机构在北京联合“天翼手机钱包”;12月19日,在中国移动透露,已依托NFC技术开发“和包”产品。据悉,“和包”涵盖银联、银行、公交、旅游等行业领域,中国移动目前已与100多家全国及地方性银行建立合作。

可以预见,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将成为2014年的重要主题。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增加了数据流量,为运营商带来了利润;另一方面,运营商也可以乘此机会借由专业的互联网企业完善自己的OTT业务,逐步实现“去电信化”,以缓和因OTT应用冲击而带来的话音业务收入的下降。

参考文献:

[1] 聂超. LTE TDD与LTE FDD技术比较[J]. 科技风, 2011(14): 141.

[2] 黄海峰. 中国进入TDD/FDD融合组网时期规模部署挑战重重[J]. 通信世界, 2013(29): 25-26.

[3] 武连峰. 2020年ICT市场四大变化[EB/OL]. (2013-11-21)[2014-01-03]. http://.cn/cio/2013/1 121/2996273.shtml.

[4] 徐玉. 国外移动运营商三大策略应对OTT业务的挑战[J]. 世界电信, 2012(3): 17-20.

[5] 佘丛国,朱志军. 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及其对通信行业的影响[A]. 宽带中国战略与创新学术研讨会(30)论文集[C]. 2012.

[6] 史磊. 移动虚拟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刍议[J]. 移动通信, 2013(11): 75-78.

篇11

坐拥全球数量最庞大的网民群体,世界前10大互联网公司中中国已占据4席,尤其是“互联网+”被提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开始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互联网的影响力正在以几何级数增长……中国无疑已经是一个“互联网大国”。但是,与互联网飞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安全领域却明显发展滞后。

普华永道的一项网络信息安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大陆和香港企业检测到的信息安全事件平均数量高达1245次,与2014年相比攀升了517%。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 的数据则显示,2015年全球信息安全支出达833.78亿美元,其中北美地区339.38亿美元,西欧地区为225.14亿美元,而大中华区为32.15亿美元,与经济体量明显不相称,仅为美国的9%。

“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或是‘产业互联网’,都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之间将形成不可逆的融合大势,这个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都感受到:这世事真的已经变了!”亚信安全董事长何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但是,当‘互联网+’打破企业与数字世界的边界后,很多企业对风险毫无准备,也没有概念,不知道自己的数据资产是多么的宝贵,也没有意识到可能会面临危险。对于网络安全,大家思想上的误区很大,比如对只花钱但不赚钱的网络安全服务不重视,即便是要在网络安全上投入,也更情愿买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何政说。

在何政看来,目前国内很多传统企业的信息系统,都很脆弱。“医疗行业、物流行业、零售业等传统行业,其数据大多是用户的真实身份,但这些行业的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落后,信息技术基础薄弱,随着线上业务与线下业务交融,这些行业逐渐成为隐私泄露的重灾区。”何政表示。

国家卫计委信息办副主任高燕婕也非常同意何政观点。“最近几年,‘互联网+’医疗发展得非常迅速,电子化和网络化渗透至医院的各个环节,大家明显感觉到医疗环境的改善,但我们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同时也要求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响应度。”高燕婕说。

较量升级:从偷盗窃取到敲诈勒索

“即使最领先的反病毒厂商也不得不承认,传统反病毒软件已死。杀毒软件很难阻止针对特定目标的攻击,比如高级持续性威胁(APT)和网络钓鱼等。”中央情报局前CTO Bob Flores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今天的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技术、管理、使用等许多方面,一种技术只能解决一方面的问题,而不是万能的。”

确实,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普遍应用,网络安全也正在迎来新的挑战。“网络勒索正处在历史最高水平,2016年无疑将是一个网络勒索年。”CLOUDSEC云安全联盟全球理事Jon Clay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过去,黑客和网络攻击者通常是先盗取用户的密码,然后攻入账户、窃取数据信息,最后再去互联网的黑市上销售这些数据信息以获得丰厚收益。可是最近几年,他们发现似乎不用那么复杂,他们转而采用另外一种更简单粗暴的方法:网络勒索。

根据研究公司Malware bytes的调查,目前网络上60%的恶意软件都是勒索软件。因为网络勒索非常有利可图,可以给攻击者带来每年上百万美元的净收入。据Malware bytes公司委托Oster man所做研究的最新数据表明,2015年一共有39%的公司受到过勒索软件威胁。在这39%的公司当中,有40%的公司选择了支付赎金。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黑客和网络勒索集团并非总是会采取固定不变的攻击套路,而是会根据个人消费者及企业的安全防御措施改变攻击方式,他们会不断想出更多新的方法使得每一次的攻击会变得更‘个人化’。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型攻击方式,逼迫防御手段不断转型升级,同时也逼迫网络安全行业转型。”亚信安全CTO张伟钦说。

“不知不觉,‘棱镜门’事件已经过去3年,但国际网络攻防对抗和冲突仍在逐步升级,跨境网络攻击活动日趋频繁,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万物互联……也让网络防御边界日益模糊,特别是随着‘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实施,可以说,网络安全已经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形式之一,网络安全关系国计民生的各领域。”何政说。

但何政也指出,对于中国的网络安全产业来说,最大问题是总体规模太小,龙头企业不够大、也不够强。但目前,政府更加重视网络安全法律及政策的制定,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把网络安全防护作为重要的企业战略。

网络安全如何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

面对全新的网络安全形势,以前那种封堵查杀、被动防护的方式已经过时了。目前“可信计算”(Trusted Computing,是指在计算和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基于硬件安全模块支持下的可信计算平台,以提高系统整体的安全性)是一个热潮,它是一个防御、运算并行的“免疫计算模式”,就像人体一样,有针对病毒、癌细胞等的免疫系统,所以病毒等不会轻易入侵到人的身体中。

在这方面,中国也有大企业在跟进研究,而且中国也有自己的创新。我们经过长期的攻关,军民融合,形成了自主创新体系。比如国家电力调度系统在5年前就有了可信计算保障,有效提高“主动防御”的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

我国的网络和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科技强国先发技术优势和咄咄逼人的攻势战略面前,我国网络安全水平和防御体系整体上尚处于战略弱势。

网络安全最本质的安全威胁问题是安全漏洞或者后门。“棱镜门”事件披露的黑幕信息给了我们警示:大部分后门和漏洞都是未知的。面对未知的漏洞、攻击等安全威胁,静态、相似、确定的IT系统架构成为网络空间最大的安全黑洞。被动防御只能获得后天性免疫,不断亡羊补牢、不断地找漏洞、不断地打补丁。

但生物拟态现象为破解安全网络难题提供了启示,拟态防御内生机理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网络空间攻防不对称。目前,我国的拟态计算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为网络安全防御提出了新思路,能够有效降低未知漏洞和后门带来的安全风险。拟态安全防御的实施在降低网络空间安全风险的同时,还将扭转当前市场由国外信息技术产品主导的局面。

美国中央情报局前CTO Bob Flores:

篇1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达3.3亿,患病率和绝对人数为全球最高,受此影响,便携血压计在国内一年的销量高达1500万台。类似血压仪的产品还有血糖仪、胎心仪等很多细分的移动医疗穿戴设备。宛如车用电子设备提醒和告诉司机汽车的状况一样,移动医疗穿戴设备让人们拥有了观测身体与病患状况的仪表盘或者警号灯,也使得医生更加容易对观测对象的身体状况进行动态追踪,并在健康亮出黄灯和红灯时作出及时诊断和治疗。

但是,移动医疗并不只是简单的移动通信+医疗穿戴设备。按照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的定义,mHealth(MobileHealth)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和卫星通信面向个人或者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主。目前,基于APP的移动医疗主要采取B2B和B2C两种模式,前者面向医院医生,后者面向用户。但无论是哪种模式,其本质就是通过用户和医生间的有效交互,实现对用户疾患与健康的移动管理。

应当说,4G网络的强力渗透,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的迅猛扩展,完全打破了束缚移动医疗的硬件瓶颈,使得大量的移动医疗服务可以快速且廉价地通过带宽接入而实现。

来自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3.7亿糖尿病患者,10亿高血压患者,而且到2025年高血压患者将增加到15.6万亿,这些慢性病患者希望通过移动医疗设备监测自己的生理指标。因此,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的预测,从2014年到2020年,包括血压计、血糖仪在内的移动医疗穿戴设备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有望达50%,到时佩带在人们身上的移动医疗穿戴设备达到 9亿台。Grand View Research也预测,到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30亿美元,到2020年,该指标将升到了491亿美元。

相比全球,中国对于移动医疗穿戴设备以及相关服务的需求更为旺盛。除了国内3.3亿之巨的高血压患者外,我国还有1.14亿的糖尿病患者,约占全球糖尿病人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且患病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另外,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空巢老人比例日益增加。资料显示,目前超过65岁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9.5%,2030年该指标将达到16.2%。据此,第三方机构艾媒咨询测算,仅血压计和血糖仪两种产品,每年国内就能分别产生60亿和30亿的市场规模,如果再加上其他移动医疗服务的刚需,到2014年年底,中国移动医疗的市场规模将达23.4亿元,到2017年将突破125亿元人民币。

数百亿美元的全球移动医疗蛋糕如何分配?市场研究公司ABI最近的一份报告称,到2016年,全球移动医疗服务将为医疗设备厂商、内容与应用提供商及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分别带去 66 亿美元、26 亿美元和 24 亿美元的收入。另外,还有电信移动运营商、IT企业、风险投资公司以及数据公司和保险公司参与到移动医疗蛋糕切割中来,他们装进自己口袋的真金白银也不下百亿美元之巨。

颠覆传统医疗

在国内医院,药品的基本流程是,药房药师根据医生处方配药,然后交到专业配送人员手中,接着传递到护士站,再经护士站分发到特定患者。但很多医生和医务工作者都知道,药品在离开护士站后基本没有任何监督,由此出现的用药差错甚至输液和输血差错在不少医院时有发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京城一家著名的三级甲等医院。在这所医院药品内部流通过程中,医生首先通过院内HIS(医院信息系统)下达医嘱,护士通过电脑确认医嘱信息,然后发送至住院药房。接着,药房药师会通过手持PDA对所发出的药品二维码进行扫描复核,之后将药品交到专业配送人员手上。在护士站与护士交接药品时,护士也手持PDA对药品进行扫描确认。通过移动护理平台发放药品后,在对病人进行正式用药前,护士还要用PDA扫描佩戴在患者手腕上印有条形码的腕带以及药品上的电子条码,PDA弹出“执行成功”的字样,然后护士才执行医嘱。如此的无缝隙闭环管理确保了在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病人,进行正确的治疗,消除了临床过程中最后20米的“真空带”。据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最近两年的用药记录为零差错。

其实,移动医疗引致的创新不仅仅停留在医院的内部药品管理和分发层面,从无线查房、到移动护理,从无线语音到网络呼叫,再到远程会诊和远程监控,可以说,患者在医院经历过的所有流程,从住院登记、发放药品、输液、配液/配药中心、标本采集及处理、急救室/手术室,到出院结帐,都可以用移动技术予以优化。另外,社区医生带上移动医疗诊断设备,可以随时请大医院、大医生进行远程会诊;同时,社区医疗信息平台,可以用短信、彩信、WAP、呼叫中心等方式向公众提供掌上医讯、预约挂号等服务。

公共医疗资源供给不足,而且分配不均衡从而导致普通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是时下国内医疗行业的重大顽疾。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三甲医院一床难求,但二级甲等医院床位闲置高达20%,造成不小的医疗资源浪费。但有了移动医疗支持,不仅可以将二甲医院的床位资源进行灵活性的空间调度,而且能达到充分利用各医院医生的碎片化时间,同时患者可以通过移动医疗对医生和就医地点作出灵活选择,从而提高医疗资源的供求配置效率。

重要的是,移动医疗将改变人们就医看病的传统方式。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路上,人们都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和各类健康APP与医生对话,得出初步的诊断结果,然后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直接挂号、缴费和买药,从而节省了搭乘交通工具、排队挂号和等候就医等大量的时间与资金成本,使大众进入“轻就诊”模式之中。不仅如此,移动医疗使得医学专业人群和数据最大程度地与千万用户连接在一起,两者结合会大大降低用户获取医学信息及获得指导的难度,由此不仅改变了医疗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状况,而且赋予了医护人员随时监控病人情况的能力,提升了治疗效果和降低了治疗成本。资料显示,在美国,未能及时服药而导致高血压发作的病人,平均每年的治疗费用接近4000美元,这个数字要高于那些按时服药高血压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

进一步分析可以感知,对于患者而言,移动医疗相对传统医疗所显现的颠覆性效果就是人性化体验。

早起的“鸟儿”

作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医疗公司,Epocrates主要为医生提供手机上的临床信息参考,其主打产品是药品和临床治疗数据库。据悉,Epocrates的用户目前覆盖全美40%的医生,其营业收入其中80%来自药企(如广告服务和市场调研服务),另外20%来自医生的软件服务费。与Epocrates相并行,Zocdoc主要是一家根据地理位置、保险状态及医生专业向患者提供推荐医生服务,其年收入已达千万美金。除了Epocrates和Zocdoc外,美国还有Vocera、WellDoc等一大批从事移动医疗服务的知名企业,他们不仅拥有相对清晰的目标客户指向,还建立起了各自成熟的商业盈利模式。

尽管与先行者美国的移动医疗企业不能同日而语,但国内上市公司九安医疗所展现出的追赶强势却格外凌厉。资料显示,早在5年前,九安医疗就推出了全球第一台能够与iPhone连接的血压仪。此后,九安医疗在硅谷成立了子公司,主要研发与生产以iHealth品牌为标识的移动互联网血压计、体重计、血糖仪和血氧仪等产品。据悉,在欧洲市场上,九安医疗已经超过了当地老大欧姆龙,同时正在以强劲之势圈占欧姆龙的合作领地日本市场。

成立不到5年的丁香园将移动医疗服务主要定位于医生、医疗机构、医药从业者以及生命科学领域人士,目前拥有超过400万专业会员,其中医生300多万名。在丁香园,既有提供家庭用药服务的“丁香APP”,也有医生与患者、医生与社区以及与医药公司之间互动的“丁香医生”,同时还建立了作为医学药学生命科学专业招聘求职平台的“丁香人才”,以及吸引更多生物公司进驻并与医生、科研机构一道进行生物实验的“丁香通”。资料显示,“丁香APP”已积累了数百万用户,“丁香医生”吸引了全国三甲医院21%的医生加盟。丁香园的在国内整个移动医疗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15%。

“春雨天下”尽管上线时间要比丁香园晚一年,但旗下的“春雨医生”却做得风生水起。据悉,“春雨医生”主要是面向医生和医患的寻医问诊环节,目前推出了会员版。在这个版本里,用户每月支付8元或每年支付88元,即可无限次地向医生提问,并将在30分钟内得到医生的解答。按“春雨医生”对外披露的数据,该移动应用有1400万用户,每天有25000个问题。另外,“春雨天下”在过去三年中已经先后通过三轮对外融资,共引进资本6100万美元,目的是在移动医疗领域与医院、药厂和药店展开更大规模的合作。

以向用户提供在线查询和预约门诊、专家咨询为服务内容的好大夫上线三年以来所取得的市场效果同样引人注目。据悉,通过好大夫APP,用户不仅可以检索到包括所有常见疾病以及全国各地医院、大夫的相关信息,患者可浏览检索到当地医院介绍、科室介绍等相关信息,也能查询到大夫的简历、出诊时间等,甚至可以查看患者对该医生的打分评价。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好大夫已经收入全国3100多家正规医院和30万名医生。

大姨吗和快乐妈咪是两个面向女性群体提供医疗健康服务的专业性移动医疗服务商,但二者服务的诉求点大不一样,其中大姨吗主要通过采集女性用户生理数据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健康建议和增值服务,而快乐妈咪主要提供胎心仪的硬件终端服务。据悉,与传统的胎心仪不同,快乐妈咪胎心仪能够通过音频线与手机连接,检测胎儿心跳的同时就能完成数据的存储,这样就能在手机上立刻看到胎儿的心率曲线。

名为“糖护士”的移动医疗APP所服务的群体更具有针对性。据悉,糖护士手机血糖仪,主要利用小型外接硬件设备采集血样,通过手机应用进行数据存储,继而自动生成曲线,方便用户实时监控血糖水平。另外,前不久糖护士获得了经药监局临床测试通过的CFDA医疗器械许可证,这在医疗软硬件中尚属首家。

以向医生提供文献与与专业资料查询服务为主的“杏树林”展示出了极富个性化的市场特色与营销路径。据悉,上线一年半以来,“杏树林” 已覆盖了国内10%左右的医护人员。醉翁之意不在酒。“杏树林”的服务对象虽然是医生,但最终目的是通过医生的文献搜索与分析行为,发现医药用品的使用方向和流通数量,进而为医药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以此延伸出更多的细分服务领域。

IT巨人的脚步

移动医疗是一个资源和技术驱动要求较高的行业地带,进入该领域的公司要求具备同时整合医疗和移动互联网资源的功力。在这方面,先天携带着互联网与移动基因的IT巨头们就具有格外独特的优势。于是,它们要么单独发力,在平台上自立门户,以开辟个性化的服务天地;要么寻找与移动医疗服务商的合作,通过提供技术、数据与资本的支持,强强联手打造出移动医疗互联的宽绰平台。多路力量的汇聚造就了移动医疗时下热闹非凡的市场图景,也赋予了人们更丰富的移动医疗想象空间。

与在移动终端系统、云技术地图和在线存储等领域厮杀不止一样,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在移动医疗市场之间的纷争至今也未分出伯仲。在201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推出了能将iOS应用程序、可穿戴设备以及医疗设备都同步到同一个平台之上的HealthKit,而且HealthKit平台已与美国电子病历提供商Epic Systems和Mayo Clinic开展合作。通过上述合作,苹果公司可以通过对用户所使用的健身类应用程序、iOS健康应用程序以及Epic Systems的电子病历数据的交叉分析比对实现同步;另外,HealthKit平台还与与美国国内领先的医疗保险企业联合健康集团和婴幼儿食品生产商Humana展开合作。资料显示,Humana推出了一款名为HumanaVitality的移动应用程序可以同耐克、Fitbit以及Garmin所研发的人体活动和生物学指标追踪设备相互保持联络,而联合健康集团所推出的Health4Me移动应用程序也包括了人体活动和生物学指标追踪的功能。

面对苹果咄咄进逼之势,谷歌公司推出了Google Fit,以直接与HealthKit平台展开较量。虽然目前Google Fit仅仅只能将健身应用程序和可穿戴设备进行同步,其中并不包括电子病历和医疗保险方面的内容,但谷歌同时的Android Wear可穿戴设备平台令苹果望尘莫及。借助Android Wear,用户能设定健身目标,了解健身情况。在业内人士看来,Android Wear将是Google Fit的完美搭档。另外谷歌不久前宣布正在开发一款隐形眼镜,该隐形眼镜能够借助微型传感器和无线信号发射机,测试眼泪中的葡萄糖水平。尽管隐形眼镜项目商业化要等到2019年,但它可能取代传统的血糖检查方法。

篇13

其他IT厂商中的Dell早前就推出了电视产品,英特尔和惠普也相继表示要进入TV领域。当然,我们一定要记得当年客户娱乐概念的先锋微软,或许大家还对微软1999年推出的维纳斯计划记忆犹新,这是一个集教育、娱乐、上网浏览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是计算机技术与家电产品相融合的产物。如今的win7则推出了电视机版,同时微软在内部重组了一个“网络电视”部门,专门发展互联网电视相关业务。

再把目光转回中国,2010年初的国务院会议决定加快推进我国三网融合进程,标志着我国三网融合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在2008年3月4日广电总局和科技部签署的《国家高性能宽带技术网和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继续创新合作协议》中首次提出了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的概念。NGB电视核心业务仍将是高清和互动的“视频服务”,电视将为家庭用户提供直播、点播、回看、录制搜索、关联等服务。在此基础上,家庭用户还可以享受财经、游戏等增值服务和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等信息服务。

IT模式介入电视制造产业

记得几年前社会上很流行“跨界”这个词,于是,汽车行业跨界,就创造出大量cross风格的汽车(如运动+MPV);服饰行业跨界,则衍生出无数种“混搭”,美化点缀了我们的生活。现在,IT行业也开始流行跨界,弄出了一个Web TV,即互联网TV(也有人称之为smartTV,即智能TV)。

其实跨界电视就是3C融合的产物(3c指的是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类电子产品),随着3c融合(即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激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通过某种协议使3C的三个方面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从而满足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信息关联应用来方便自己的生活)的逐步实现,以及实际是3c融合的一个体现――三网融合的出现,我们未来的生活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未来将是一个电脑、家电和网络完全互联互通的世界,在未来的家庭中,所有电脑、电器和网络都可以联通,并及时无误地体现主人的意志:比如在回家的路上控制空调开机,做饭时用冰箱看电视以及用电视打电话上网等。而互联网电视,则正是“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的一个产物,也即3C融合的一个体现,所以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么多IT大牌厂商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地推出TV产品了。

作为技术底蕴深厚的IT厂商,涉足电视产业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一方面,IT产业可以说是商业化最充分、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基础,对客户消费心理十分重视,普遍能够针对客户不同的需求来细分市场、开发设计并搭建内部组织架构,能在新产品推出之前就已经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另一方面,IT厂商大多有自己独家的软硬件技术储备,如Google的Android系统已经在智能手机领域红遍全球,chrome网络浏览器则早已获得广大IT用户的喜爱;英特尔凌动处理器E4100芯片则是第一款针对互联网TV研发的专用CPU,也预示着英特尔已经为自己新构建了一个TV芯片的门槛;而类似联想等IT硬件厂商,则有着紧跟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开发能力,当年联想因为捆绑了上网功能及账号而热卖的互联网电脑“天禧电脑”,以及2010年推出的加入大量本地应用的智能手机“乐phone”也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至于频频引领消费电子潮流的IT厂商Apple则更不用说了。

更为重要的一点,类似Google TV这种跨界产品,已经开始重新定义TV的含义:TV未来将是一个重要的家庭信息和娱乐中心,通过Google TV,我们就可进入深邃浩渺的互联网世界,获取无限、免费、随需所取的信息和应用,并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简而言之,就是把TV转变成为一个信息平台,一个由使用者主动操纵的平台,而不再是被动地接收电视节目,让它成为生活中可选的一部分。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Google TV的深远意义体现在它是一个类似OS操作系统的平台,未来的电视如果要成为Google TV,那么就要像现在的PC预装win7操作系统一样,预装好Google TV系统,相关技术指标和接口达到要求了,就会成为一台Google TV――可以称之为一个标准的互联网TV。

当然,Google TV有一个强劲的对手win7,已经的嵌入版win7将是微软未来实现网络电视战略的一步重要棋局。与Google TV一样,win7也是一套TV操作系统,也具备了将网络资源与电视整合的能力。于是,由IT企业开发的TV将来或许是这样:预装了Google TV或win7系统,直接连上网络,不同的IT企业在这些平台和TV的硬件上搭载自己的应用,获得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青睐。

传统电视制造厂商的反击

其实,正沉浸在“LCD升级为LED,普通电视升级为3D电视”这一历史性转化过程中的各大电视厂商未尝不知晓3c融合将对电视业产生的巨大影响。

早在2009年,TCL、长虹、创维、海信、康佳等各大电视企业就纷纷推出了各自的互联网电视新品,并在市场上掀起过一阵抢购浪潮。如TCL的miTV,拥有在线观看、影视下载、在线教育、卡拉OK、体感游戏、资讯快报等丰富功能,通过一个遥控器就能实现大部分相关操作。TC1与网络电视台、迅雷/华数等网络内容供应商合作,通过路由器联上网线,如此就能够自动在网络上下载影音视频。MiTV互联网电视配备的PCLINK功能,能够让电视与电脑组成一个内部

家庭局域网,通过这个功能,在电视上就能够共享电脑里的照片、电影、音乐、视频,一家人坐在一起分享感动和欢乐。另外还有在线教育功能,通过电视能访问各种不同的教育课程,通过电视完成学习。卡拉OK则是指接上两个麦克风,就可使用内置的卡拉OK曲库,在一台电视上实现全家人唱卡拉OK,而且还可通过网络下载来更新曲库。与此类似的还有创维的酷开网络电视、长虹乐教网络电视、康佳网锐互联网电视等。

2010年,对互联网最专注的电视厂商TCL宣布将停产40寸以上的非互联网电视,并将互联网电视的价格拉低20%。2009年推出MiTV互联网电视产品后,TCL启动了“互联网电视”后台自动升级系统,为购买其互联网电视的用户实施免费升级。2010年6月,TCL领先本土彩电企业研制出Android智能电视。于是,TCL在国内互联网电视的占有率达到了31%,而互联网电视占其整体销售的比例也达到了25%。

另据统计数据,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网络电视销量82万台,零售量占比为9.5%,零售额占比15.6%。截止到2010年5月上旬,互联网电视占平板电视的零售量比重已升至12.7%。据市场研究机构去年对全国1200个城市家庭的入户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电视加载网络功能的欢迎程度达到84%。预计2010年互联网电视的增速将超过50%,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

这么看来,电视厂商的“触网”也不可谓不早了,而且已经在“互联网电视”这个概念下挣到了真金白银。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是否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呢?

其实不然,目前国内电视机厂商推出的互联网电视,究其实质,是一台带了网络接口的平板电视。在这里,电视机厂商们打了一个球,所谓互联网,指的是可以通过网络接口接入捆绑的几家内容供应商,但提供的内容,或者是早就过时了的,或者不是客户所想要的,还不如自己通过电脑在网络上下载的内容丰富和及时,还不如用电脑HDMI接口输出到平板电视直接播放来得方便和新鲜。

同样,在线卡拉OK、远程教育课程也有这种鸡肋的问题,卡拉OK只有几副固定的画面,没有MTV,甚至有厂商的互联网电视还不能消除卡拉OK原声,有些使用的歌曲是某种特殊格式的文件,不能由客户自行添加,只能等待电视厂商提供。

以上这些,反映了目前电视厂商在互联网领域方面缺乏技术积累,在互联网电视中提供的互联网技术含量低,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可拓展性不强,而这就违背了互联网电视“是一个开放平台,可以在上面加载无限内容和无限应用”的本质。

Web+TV:谁将主导行业未来

似乎IT厂商在Web+TV的结合中占尽了先机,其实不然,仅有技术和产品,但没有生产能力和家电销售、服务渠道的IT厂商,在运作TV产品时大多只能OEM外包生产,在产品品质的可控性上不占优势,而且没有家电厂商既有的渠道优势,运作成本更高,运作经验不足。以IT厂商清华同方为例,2004年即涉足电视领域,当年曾豪言要在三年内跻身国内电视品牌前五强,但5年过去了,清华同方在国内平板电视市场的零售量份额仅为0.76%。同时,曾被清华同方寄予厚望的LED电视,其市场零售量占比仅为0.17%。所以,IT厂商真正涉足TV产品会遇到不少现实的困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