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思想政治方法论

思想政治方法论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9:2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思想政治方法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思想政治方法论

篇1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inciples

Methodology of Vocational College

HE Heng

(Ya'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an, Sichuan 625000)

Abstract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ear confidence, theoretical confidence, self-confident culture bridgehead system, however,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er confid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elf-confidence and self-confidence of the ma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position significantly weakened theory class, classro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not attracted enough attention, such as the infrastructure is weak curriculum, course content duplication, faculty shortage, it is difficult to keep pace with enrollment, teaching workload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there is no time for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no time for social practice, teaching theory and social practice significantly out of lin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lassro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震动。部分高职院校部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加之高职大学生学习基础差,功利性强,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部分学生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更加艰巨复杂,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更是任重而道远,思想政治教育进入课堂教学或课堂教学节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毋庸置疑,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顺利开展的需要,是培育“四有”人才的必然要求。

1 实事求是原则方法

实事求是原则方法是指在课堂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始终坚持以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指导,做到主观符合客观,认识和实践相统一。实事求是原则方法要求讲实际,办实事,有求实精神,反对主观主义,杜绝教条主义,避免形式主义,去提高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把这一原则始终贯穿于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和一切方法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要遵循高职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际,实事求是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实际,就是指学生的知识、思想和个性心理发展特点。认清学生的实际,是寻找教学规律和方法的依据。①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根据高职大学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抓住切入点、找准结合点,厘清事实,澄清价值导向,把理论实际知识讲透、讲懂,主动探索新方法和新思路,积极推进理论创新,解决解答高职大学生关注的社会实际问题,引导他们作出自己的判断,实现师生间心心相印。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援引材料要广泛,要实际、要紧扣高职大学生身心特点和社会热点,这样才能引起他们心理的共鸣和近体效应。

课堂教学还要通过举例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用事实说话的功能,克服照本宣科地讲解现象,举例必须尊重客观事实,要有科学依据.做到科学可靠、真实准确,还要有启发性和趣味性,选材要力求具体、生动、有趣和富有吸引力,才能激发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乐学好学。举例也要有针对性和时代性,应做到新颖、富有朝气,必须是新信息、新知识、新材料和“热点”问题的例证。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越是紧密联系高职大学生活的例证内容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民主平等原则方法

民主平等原则方法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师生要平等相待,尊重高职大学生的人格和民利,创造条件让高职大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然后集中他们的正确意见,对正确的诉求加以采纳,对合理的要求予以满足,同时针对高职大学生们的思想实际,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要求加以正确的引导。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主导作用与高职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在教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时,尽可能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生角色互换,让高职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学习思考、自我评价分析,融入到所创设的教育情境中。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协助分析解决所遇问题,这样不仅能调动高职大学生们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而且还有利于锻炼高职大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当众表达的勇气。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创造民主性的工作方法,又要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②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要求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在思想、信息、情感等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这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高职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能得以充分发挥。

课堂民主平等原则方法还体现在师生双向活动。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向高职大学生传授基本理论知识、道德规范、思想方法、学习能力等的同时,促使他们通过本身的心理活动接受其传授的思想、观点、知识、方法和能力等。如果高职大学生失去了积极性,那他们就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引进和使用材料应考虑高职大学生的接受程度;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对材料进行分析,可以课内分组讨论,还可以课外继续商量,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活力与效益。

3 渗透融合原则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要求各种教育力量协调配合,高职院校教育途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团活动教育、专业渗透教育、校园文化熏陶和教书管理服务育人。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保持相对独立性,其本质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融合各种教育方法,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对高职生的思想、行为、情趣、能力、知识等产生综合作用,发挥综合效应。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节中自觉渗透德育内容,在爱国教育中渗透自然美,在品德教育中渗透人格美,在人生价值教育中渗透社会美,引领高职大学生全面发展,培育他们的崇高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意识。课堂教学渗透融合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有助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高职大学生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提高他们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发展。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职大学生以身作则,热爱本职工作,明白良好的职业道德、言行举止和热情优质服务是他们努力的方向,通过渗透融入工作服务理念,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学校对他们健康成长的关心,切实感受到他们在良好的育人氛围和育人环境中全面发展。

4 激励感染原则方法

激励感染原则方法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理论课堂教学中以高职大学生的客观需要和主观动机为根据的,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情况下,使学生受到一定感染感化、或环境熏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爱因斯坦曾表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③激励感染原则方法具有形象、生动、自然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感彩。它强调运用感情力量,寓理于情,对教育内容保持亲和的积极的和兴奋的情绪,不觉得有外界力量强迫,使高职大学生保持信息接受系统的开放状态,在情感感染中不知不觉地比,潜移默化地接受某种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无时无刻不在留意教师的每一句话和他们的行为举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就是高职大学生活生生的榜样。

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要常通过语言激励感染方式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信息传播过程中,语言作为信息源的载体,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名人案例通过富有激情的语言去激励感染高职大学生,对他们思想行为进行评价时,语言应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程内容而异,因发生情况而异。好的评价源于认真地听取学生发言,发现思考新意,真诚鼓励性评价使被评价的高职大学生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达到师生的心理和谐,使他们都更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真正课堂语言评价魅力还体现在对学生正确的回答、良好的表现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不要吝啬鼓励,要锤炼自身的语言,努力使自己的评价语言丰富、生动,富有情感、智慧,给学生新鲜感,以美的享受,从而把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激发全体高职大学生的灵感和无穷的学习动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巧用行为示范来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家指出,人们获得的信息量,大部分来自行为方式。在表达情感和态度时,一些体态语言往往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课堂上多用信赖、鼓励和赞扬目光注视学生,与其心灵沟通使其受到教育、启发、激励和心领神会。课堂上保持微笑也能酿造轻松愉快的气氛,易激发高职大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和热爱学习的兴趣,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赞许和鼓励。手势、鼓掌,竖大拇指等有效的体态动作可以增加传播信息力度,增强活动效果,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可以让高职大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认可的幸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言行举止就像一支无形的笔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塑造着学生的灵魂。一个道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所给予学生的绝不仅仅是知识,他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一定是最为广泛、深刻和持久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其主导作用的核心就是自身人格魅力在课堂上的展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有自身道德、心理和审美等高尚人格,要有宽容、真诚和乐观的优良品格,要有尊重、信任和关心高职大学生的良好品质,要有广博的心理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有对高职大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坚强意志和不断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注释

篇2

    (一)学思结合与克己自律

    学思结合是自己解决认知问题的一种修养方法。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通过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自己解决认知,提升理论修养。克己自律就是要通过行为修养方法达到自制的要求,“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些都表明孔子提出自我约束的要求,让自己的言行符合良好道德的思想。

    (二)自省内求与慎独

篇3

教育在当代中国大学教育中起着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作用。目前,高校的理论教育出现被冷落的局面,深入研究,存在着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师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立足于现实,力求做到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上启迪和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并提高整个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使理论教育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在各高校中,大部份学生尤其是非哲学专业的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专业知识上,对于思想政治课,虽然不想学习,但为了学分、为了毕业证,无可奈何地走进课堂。于是逃课的大有人在,心猿意马者亦有之。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看英语、做其他学科作业;教师上课振振有词,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而在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作为一种必修课程,并未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校园中学习理论的氛围不浓,学生学习的意识淡薄。因此,高校中的理论教育呈现出一片衰落的景象。这就是现时期中国高校理论课教育的现状。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也有责任从教师的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上等各个方面入手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可当教学质量。

一、提高认识

我们认为高校理论教育应充分体现时代性,要学生们明确为什么学习?学生学习课程就像是到商店买东西一样,掌握着是否购买和课堂上是否用心听课的自由。对于学习的目的,每本教材对这个问题都有回答,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等,但学生学了之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方法论,多半是在糊里糊涂情况下学完,那到底我们为什么要学呢?理论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涉及到我们培养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具有辩证思维的头脑。

二、合理运用

运用理论开展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批判,发挥哲学的批判功能。理论正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武器。所以按本性来说,就是一条道路,一条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促使人们不断创造、反思和前进的道路。在创造和反思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所以,才把称之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即培养人对自然、社会、人自身的正确看法和观点,有了这种正确看法和观点,就有了改造世界、不断创造的思想武器。把宇宙囊括进了自己的视野,有了它的帮助,表面渺小的人类就有了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因此,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力武器。所以,在理论教育中要很好的运用哲学中所蕴含的思维路线和方法去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和考察事物,发挥哲学所提供的思维路线和方法功能。

三、方法正确

(一)从教师入手,提高教师的备课艺术

1.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

要从辩证思维角度出发,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即对于理论课教材中某一章、某一节或者FCENTURY某一个专题,必须做重点处理:以点带面,重点问题讲好了,会带动整个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提高。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时有限,使得必须把那些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巨大的章节做细致处理,比如:原理中的辩证法思想,是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部分,所以,在有限学时情况下,要做重点和专题讲解和讨论。

2.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则:

紧扣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方面内容,以及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部分,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又突出重点。

3.适应大学生需要的原则:

教学的要点是了解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教学成效是通过学生反映出来的,离开了学生,就谈不上教学。大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受众,因此,对大学生的了解、熟悉程度,决定了授课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获得良好地教学效果。因此,理论课的教学就要有针对性:比如对于文科学生,由于他们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就要求教师的授课内容深一点,专业性更强一点儿;还要根据他们的兴趣展开理论前沿问题解析,以便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对于一些理科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所以就要从基础教学开始,给学生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才能取得教学成效。

4.灵活处理的原则:

如基本原理课中的辩证思维方法,较为抽象、深奥,理论性强,难度大,学生不易把握,那么教学时间就要充分,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要增加。也可以以哲理故事入手,引发学生兴趣,然后循循善诱,引发理论讲解,效果更好些。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艺术

1.教学方法的运用

理论课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讲授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教师的讲授之外,还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互讲法、学生辩论、学生演讲等。有的老师还借助于多媒体配合课堂教学。为了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我们正在探索运用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1)讲授法

讲授法是基本的讲课方法,主要用于讲解新课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师在此过程中承担主要角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要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技能,学到系统的理论、法律知识、思想道德知识、形势政策知识,受到鲜明、正确、深刻的思想教育,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起到不可取代的讲授作用。

(2)互讲法

互讲是师生互讲,它是讨论式教学方法的一种。首先,要有计划和准备:教师之前要做出设计和规划与安排,要求学生准备,时间上要有提前量,提前两周或者三周布置。学生需要有环节:查阅资料、收集资料、对于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要深入分析,围绕教师布置的内容,尽可能多地收集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在讨论实施之前,教师还要对教学内容加以整理,就某一问题深入探讨;讨论时,要允许学生自主发言和相互争论,讨论结束,教师要有总结。比如基本原理第三章:辩证发展观,我们就进行课堂讨论,然后学生进行全面总结,实践证明,这种互讲法是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

(3)多媒体教学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教师找寻一些课外资料,以感性形式给学生授课:例如,哲学部分,我们把一些哲学电影的片段放给学生,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哲学理论依据;我们还把媒体上的某个公开课内容,给学生们看,使学生们开阔眼界,知道别的教师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吸引学生们兴趣。

(4)专题教学法

专题教学法主要适用热点、难点以及当前与国家政策相关的的理论的内容,我们设置专题的方法:结合学生特点,少而精的教授给学生经典理论,然后针对与时俱进的理论联系现实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实际进行专题教学。近年来,我们的许多理论课采用专题教学法,如: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应设两个专题,其一是大学生怎样正确行使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的民利;二是怎样正确认识西方国家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制度。通过这两个专题,旨在提高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意识,让学生们清楚意识到:让学生们了解西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等民主制虽然形式成熟,有些值得我们借鉴,但是,还要了解这种制度的本质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不适合中国国情。专题教学法能起到就某一问题深入探讨的作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实践教学

这是由我们的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的。当今的大学生生活的范围主要就是家庭、学校。他们在家被父母宠着,在校接受着书本知识的教育,缺乏对生活的全面了解,缺乏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因而往往容易用理想主义眼光来看待社会和人生;为了让学生们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那么就要注重实践,针对各个不同的学生群体有的放矢地开展实践教学。最后,把环境育人、管理育人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在校园里,处处都可以是思想教育的的课堂,时时都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思想问题探讨,要充分发挥课堂之外的教育阵地,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比如学校的党活、团活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等,实行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对课堂教育形成互动。

参考文献:

[1]黄焕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界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2].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11,(4).

[3]罗爱武.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工作任务[J].传承,2010,(24).

篇4

有关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已备受同行们的关注。之所以需要将实践教学引入到课程体系中,实则就是体现了“知行合一”的理念。不难看出,在学校各级党委的督促下实践教学效果也在不断得到提高。当然,目前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究其问题主要包括:各校在实施实践教学时,因课时分配原因显得流于形式;如何评价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当前仍处于摸索阶段。

一、校本原则下实践教学的内在要求

从整体到局部的视角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服从该课程的整体安排。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又需要服从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安排。这就意味着,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仍然面临着诸多约束条件。因此,校本原则下须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

1.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的要求

实践教学往往发生在课堂以外,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任务的决定,其不可能全程参与实践教学。从而,充分挖掘“可用”的教师资源就格外重要。应建立专任教师与辅导员在实践教学中的协同机制。如,针对高职学生普遍关心的就业问题,辅导员可以将学生的关切点传递给教师,而在课堂教学中专任教师将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要义,贯彻到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思考之中。

2.充分利用课外教学的要求

这里的课外教学既包含了传统的社会实践,也创新性的包括了专业课实训教学。由于前者众所周知,因此这里着重考察后者。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不但懂得“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还须引导他们应用这一方法论来指导生产和生活。由此,围绕学生专业课程的实训环节,将“可持续发展”深入进去将极大的拓展课外教学的领域。

二、要求驱动下的实践教学方法构建

在上述要求的驱动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法,可以在教学目标、手段、反馈等三个环节来构建。

1.教学目标定位

应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目标定位,结合新时期的要求应强调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不难知晓,这与小平同志曾指出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思想一脉相承。以“科学发展观”知识点的实践教学为代表,其就要求学生能将其中的方法论,贯穿于考察自身的发展之中。在进一步,通过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再激发他们继续思考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最终,建立起他们的公民意识。

2.教学手段设计

教学手段的设计,直接取决于实施实践教学的师资构成。以专任教师与辅导员间的协同机制来看:专任教师在与辅导员就所管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交流,并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知识,通过辅导员巧妙引入到主题班会、谈心交流工作中去。

那么如何在实训环节,建立起实践教学的有效手段仍处于探索阶段。笔者认为,仍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该领域起到引领作用。如,就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而言,受专业背景影响他们很难从哲学、社会学层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但在他们的实训环节,随时面临着需要用科学发展观视角来认识的事件:如工艺流程的制定、成本控制、时间管理等。这些都可以事先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炼出来,并由学生在实训中去具体体验。

3.教学效果反馈

由于实践教学的目标在于“知行合一”,这就意味着无法由书面测试来获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毕竟,学生在“行”中所获得的体验具有发散性和个体性。因此,可以通过撰写心得体会和论文的形式,来检测学生的实践情况。

三、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以下将以专任教师与辅导员间的协同机制为载体,考察实践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1.发挥主题班会的职能

一般而言,高职院校每周都会有主题班会活动。通常辅导员将在这个时间就本周的各项情况进行通报,并对下周各方面要求进行传达。应改观这种程式化的班会内容。如在院、系党委牵头下,建立专任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信息互换制度。以专任教师为主体,可将已学知识点转化为班会主题来讨论。如,“我对将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作为主题班会议题,通过辅导员的组织使得学生能够自我阐述。这就能更好的促使学生深化对政治理论问题的理解。

2.发挥谈心交流的职能

如何在课堂以外的环境下与学生进行谈心交流,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获取素材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鉴于专任教师的工作特点,仍可以通过亲自交流或与辅导员协同来进行。借助面对面的谈心交流活动,更能在宽松的氛围下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此时,可以不规定交流主题,而是围绕着他们的生活体验展开交谈。这时应注意学生们思想情感的倾向性,对在学生中明显表现消极的思想流露应给予友善的引导。如学生面对就业问题所流露出的担忧与恐惧,教师可以结合亲身感受给予抚慰。

四、小结

本文主题,实则体现了“知行合一”的理念。不难知晓,这与小平同志曾指出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思想一脉相承。以“科学发展观”知识点的实践教学为代表,其就要求学生能将其中的方法论,贯穿于考察自身的发展之中。在此背景下,实践教学方法应围绕着教学目标、手段、反馈等三个环节下功夫。

参考文献:

[1]司玉兰.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篇5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发展的必要性

1、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而言:在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在各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不但有效的推动了经济的大力建设,而且也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与进步。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更新的快变,思想政治工作面对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全新问题、全新矛盾,在观念、方法、内容等领域还处于被接受状态。所以,面对全新的发展态势,要想使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发挥其巨大能量,现如今,必须做好创新发展的改革,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创新途径。

2、对于我国的发展形势而言:随着社会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间交流日渐紧密,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的传播,这样势必会带来众多的负面影响,难免一些人会被这些消极的思想而腐蚀,这样很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这些思想上的波动和改变,严重的影响了思想政治建设和发展,所以,面对这样的社会发展形势,如何改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已是解决各种矛盾的当务之急。所以,面对当前的问题,势必要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3、对于国际发展格局而言:随着国际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各国间的交流日渐紧密,导致西方文化对我国思想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加之“和平演变”的思想文化渗透,使资本主义的腐化思想严重的侵袭到我党的马列意识,使得一些干部和党员在思想上对马列主义的信念开始动摇。所以,面对西方文化的毒害,国际格局的变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是解决当前面临严峻挑战的必要手段,是巩固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精神的思想支柱。

二、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1、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只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不做到与实际接轨,这样就会出现认知的肤浅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化,使教育与群众脱节,难以达到时效性。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务必要将解决实际问题联系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尤其务必要联系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对网络技术及全球化的思潮影响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渗透。这样才能在实际问题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2、思想政治工作要将群众紧密结合:群众是历史的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人,我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群众路线不仅是我党工作领导的根本,也是群众观点的方法论。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创新和发展,要以群众为基础,把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符合群众的思想,这样,才能让群众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中来,在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中,增强对群众思想的积极引导,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从而将思想政治工作植根于群众的思想意识中。这样,我党才能依靠群众,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的落实,并仅以创新寻求更好的发展。

3、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内外教育的相结合:教育分为外因教育和自我教育,外因教育通过学校、社会及家庭教育,这是所谓的外因,而自身教育是内因,在唯物辩证法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自身教育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基层、渗透到群众,以正面的教育来激励群众、引导群众。这样不但起到外因的作用,而且由于长时间的熏陶和耳濡目染,使得群众自身对思想政治素质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4、思想政治工作与群众的内部矛盾紧密结合:现如今,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这一系列的变革,使得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等,都处在嬗变之中。这样,不断的引发了人民的内部矛盾,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出现各种不同的阶级矛盾,有利益之争、思想不协调等等,这些问题与矛盾都需要及时的处理和协调。所以,针对这样的重点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将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机制等全面的创新与发展,是解决新时期各种新问题及新矛盾的有效方法。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是一项严峻而长远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需要结合人高尚的道德素质,健康的人格魅力,从而来促进全面发展。所以,我党要做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准备,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发展,从而有效的推进我党在新时期的伟大建设。

参考文献:

[1] 蔡雨君,任祥华,麻冀南.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 理论前沿, 2008,(07) .

[2] 杨钒. 注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创新[J]. 党政干部论坛, 2008,(02) .

篇6

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首要问题,贯穿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它上与认识论、方法论相连,下与理论性质、研究问题紧密相关,是保证研究成果科学性的前提和保障。一、学位论文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学位申请者根据学位授予要求而撰写的研究论文。它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也就是正确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研究事实所不可缺少的理论原则、程序、手段、方式和技巧。是保证观察可靠、判断、推理得以正确形成的原则、程序、手段、方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秦宗熙和穆怀中、谢圣明认为社会研究方法的体系由三个不同层次构成,即一般方法、具体研究方法和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术。

首先,一般方法包括哲学方法论、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以及逻辑方法论。其次,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个案法、访问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抽样法、社会测量法、典型法等。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术。最后,研究程序包括四个阶段即选题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论文写作上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采取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问卷法、测验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使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是一个硕士研究生写作水平的展现,而方法的运用则体现了作者研究过程中方法原则程序是否科学合理,这也就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分析得出思政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以传统的理论思辨研究方法为主,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意识,缺少相应的实证与量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自陈状况分析

在抽样的华东师范大学2014、2015年30篇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分析发现,从整体上而言,有90.1%的学位论文明确交代论文研究方法。能清晰单列“研究方法”部分并作“详细说明”和“简要说明”的学位论文的比例比较大,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意识在已经比较高,研究的科学性从总体而言呈比较好的状态。当然,如果把自陈水平为详细说明和简要说明的论文判为“合格”的话,那么合格的比例仅仅有37%。

(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别及其运用情况

总体分析后发现,理论学科硕士学位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理论思辨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在30篇硕士学位论文中,以文献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的占60%,排名第一;以思辨抽象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硕士论26%,排名第二;比较研究法为主占23%;其余还包括历史研究法、跨学科研究、调查研究等等占有一定比例。此外,100%的硕士论文的是融合两种方法以上的综合方法,融合的方式较为多样。

从以上可以看出,研究方法依然以经验研究和思辨研究等传统研究方法为主。文献研究法、思辨抽象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传统研究方法备受青睐,其中文献研究法的使用率100%。新的实证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访谈法等开始进入理论学科领域,使得研究方法更为丰富和多样化。

三、结论

(一)优点。通过分析30篇抽样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写作中方法意识逐渐增强,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分析发现过去单一的研究方法有所下降,对研究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学科层面方法论和原则层面方法论急剧增加,这表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出现了多元化趋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研究方法论趋向多元化意味着研究者对研究方法论认识更加深人,这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同时,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种类多样性,尽管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的整体运用中占比例不大,但从调查结果可以说明研究生们已经意识到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在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定量与实证研究分析更能确定的各影响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研究技术的这一层次是研究方法结构体系中与研究成果联系最为密切的层面。一定的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式最终必然要通过具体方法与技术才能展现出来。

(二)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可以得出,虽然在毕业论文中很多人都陈述;了研究方法,但是研究方法陈述不够明确,甚至对研究方法本身并不是非常清楚,部分论文对研究方法敷衍了事,有的研究生将实证研究、思辨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研究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当作研究方法。事实上,从哲学和科学方法的角度看,实证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都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一种指导思想,是方法论。如实证研究与之对应的有实验法、调查法等。

定性与思辩研究多,定量与实证研究少。定量研究与实证研究在研究科学性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定量和实证研究有所增加,但从总体上而言,定量和实证研究还是很少。通过案例、实验、非实验、实地研究,用事实情况及真实数据更能有力地证实研究者的观点的文章少。调查数据显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中以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这些以叙事性的定性研究为主导,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较多,说明定性研究仍是主要研究方法。虽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对研究的科学性的重视,定量与实证的方法逐步受到重视,但比较而言,运用的仍然较少。调查结果显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最常用的定量与实证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差异检验及显著性分析等定量方法在论文中少有出现。

综合上述分析,在培养学生论文写作方法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方法意识,培养学生方法自觉,注重开设方法论课程的质量,提高研究质量,重视定量与实证研究,优化定性与思辨研究的结构,规范研究方法,树立科学研究意识,促进思想政教育学科理论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浩森、潘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实证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例[J], 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篇7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047-03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传统单一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许多方面鞭长莫及、局限性凸显,教育方式的滞后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在一定程度上脱节和令人担忧的教学效果。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正好可以弥补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并将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意指教育者通过开设正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形势学习会、思想报告会、理论讲座等有形教法,明确、公开、正面、直接地向受教育者灌输一些具体的、相对稳定的、国家倡导的道德规则和价值观念,并通过训练、考试等方式加以巩固和强化的教育方式。该方法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曾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利益格局的变化以及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主意识的增强,这种没有考虑大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因素的教育方法,加上说教式的内容和单调的形式,极易引起受教者的逆反情绪,很难取得满意的成效。

当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是:首先,家庭、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缺失,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枝独秀”。思想政治教育三方各自为战,学校教育难以与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效衔接,家庭、学校、社会之间未形成协调运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其次,忽视了对象的主体性,把教育对象仅仅视作是被动接受的“道德容器”。在实施中剥离人性的丰富内涵、背离了人性发展规律的枯燥无味的灌输式是一种“人学空场”式的教育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沦为毫无主体能动性的、令人厌烦的、空洞的道德说教。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大学生的“生活世界”,被知识化和泛政治化。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重抽象轻具体、重理念灌输轻生活引导,重知识轻内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过度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教育活动脱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育对象的经济及社会生活渐去渐远,成了没有生活根基的“空中楼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大大降低。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施行的必然性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随着时代和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多样化的政治文化思潮带来了多元化的思想;市场经济的推进使得利益主体和利益观念也呈现多元化;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海量信息的便捷获得,使受教者的主体性不断增强,而教育者的权威身份却不断坠落;加之大学生这个群体思维活跃、独立性强、价值趋向多向、思想道德复杂更使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呈现出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广泛性并呈的局面。面对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显性教育内容的片面性、教育信息的表面性、教育目的的急功近利性等缺陷,使教育要求无法真正转化为大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品质。于是,完善显性教育方式、构建隐性教育体系以弥补显性教育的不足,就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所谓隐性教育,就是教育者基于一定的教育目的,把教育内容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如环境熏陶、文化侵染、生活实践)中,侧面、间接、迂回、潜移默化地传递教育主张,影响教育对象,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施教者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张和经验等无形的教育模式。隐性教育以一种含而不露、非标签型的、潜在的、渗透型的、开放性的教育方式在泛时空下使受教育者接受既定思想政治内容的熏陶和感染。

隐性教育对受教育者来说是无意识的,但是对教育者来说必须是自觉的、有意识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隐性教育方式时,把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运用二者的合力作用,共同破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题。

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应对新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遇到的问题,下面提供几种比较具有实效性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现路径,以期弥补显性教育的不足,并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所裨益。

(一)构建以政治理论课为基础,各专业课相互配合的全方位思想政治教学体系

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发挥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许多发达国家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名,但有着思想教育之实,他们在公民教育的名目下,做了大量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我国高校必须加强利用非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充分发掘隐藏在这些课程中的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这种“隐性教育”成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良好手段。充分发挥公共课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重视学科间的隐性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规则和国家倡导的价值观念。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与该专业有关的伦理道德知识,形成以政治理论课为基础,各专业课程相互配合的全方位思想政治教学体系。

(二)建构大学生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生活也理应回归生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灌输,而应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在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建构大学生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体系。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交往、娱乐、购物、求职、上网等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整体。在人际交往中,以大学生关心的话题为内容,以大学生喜爱的语言为载体展开教育;在娱乐中,以影视、游戏、音乐等形式,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教育;在求职中,以招聘要求、创业模式、励志楷模等形式,让大学生感受到德才并重、奋斗向上的重要性;在购物中,把价值观、利益观教育渗透到学生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中;在上网过程中,积极抢滩和占领网络文化主阵地,缔造既符合网络文化发展趋势,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大学生生活化的实践中丰富思想政治的人性魅力。

(三)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

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发展具有促进、感召和约束作用,而无论是校园的、社会的抑或是家庭的、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以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制约和塑造着学生的品格,因此,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校园、社会、家庭环境的优化,充分发挥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潜移默化影响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创新、上进的生态环境。

校园物质和精神环境是经过教育者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作用的环境,在无形的熏陶中培养学生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教育效果。我们必须有效运用教学楼、花草树木、公寓、图书馆、食堂、雕塑、体育馆、纪念碑等校园物质文化载体以及校风、教风和学风等精神文化载体这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以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态环境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团队合作的集体精神、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

营造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生态环境来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环境建设,利用自然环境中山川平原、江河湖海、树木草地等所蕴涵的教育内容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环境建设,维护和建设好各种教育场馆以及烈士陵园、英雄纪念碑等社会教育基地,使社会处处都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发挥健康良好的社会风气、人际氛围、道德取向、舆论氛围、家风、厂风等社会精神环境和家庭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发展的软实力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良好生态的一体化、互动化、合力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提升和飞跃。

(四)构建实践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发挥了社会实践的隐性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优良的行为习惯的道德品质。加强实践教育,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文体活动等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的实践活动中,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受到感染和熏陶。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英雄纪念馆、革命老区和革命根据地,用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精神教育激励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社区劳动、公益活动等有教育意义的社会调查活动和公益劳动,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又能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情怀。丰富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渠道,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活动以及支教、支边、志愿者服务等各种类型的社会服务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这些活动都渗透着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宽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体素质,又能丰富课堂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发挥了社会实践的隐性教育功能。

总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对互相对应、相互补充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和方法体系。隐性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者的自觉性与受教育者的不自觉性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隐性教育方式时,把隐性教育方式与显性教育相结合,既注重坚持不懈地搞好显性教育,又注意发挥隐性教育的独特作用,要做到有意识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方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积极组织,精心策划,构筑环境,创造条件,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构建以政治理论课为基础,各专业课相互配合的全方位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建构大学生生活化和实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协调机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下增强主流价值观和道德体系的说服力,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

[ 参 考 文 献 ]

[1] 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 赵仲英.我国现阶段利益多元化格局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J].云南社会科学,1995,(02).

[3]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贾海丽.经济利益多元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5]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6] 赵丹.试论主体间性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0.

篇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引导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信指导思想,树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以及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来看,本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存在模式僵化、形式单一等问题,教学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对思想政治新课程进行教法上的创新和改革,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体现政治理论课应有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运用的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优秀的接班人。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所起的客观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出勤率”低。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采用合班上课的形式,不利于课堂管理。有的学生课堂出勤的自觉性不高,长期不上课。

2.课堂纪律差。在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学生讲小话、睡觉、打游戏、看其他书籍等现象非常普遍,课堂也基本上是老师的独角戏,很少有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3.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积极性不高。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基本改变了以往的“注入式”方法,呈现出一些师生互动。但是,参与教学互动的学生往往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即使参与,也是应付了事,学习态度不认真。

4.“认同感”不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是增强认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持消极态度,已经习惯以一种能逃则逃,能躲就躲的敷衍态度来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不受学生欢迎。

二、教学方法创新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改进教学方法的目标是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一式为多样式。

1.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必须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一是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统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方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科学的方法培育人;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将理论学以致用,不仅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如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对授课内容做适当调整,增强与学生专业学习的结合。三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联动。既发挥教师的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四是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相渗透。既能考虑到多元文化的大背景,又能做到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消除学生的困惑怀疑,从而树立并巩固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五是直观教学与抽象概括相融合。

2.改革的根本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教师对教学、对学生、对生活的态度是教学方法问题的根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感到有必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以积极的引导,才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动机和力量并转化成行为,举手投足间真正尊重、理解、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的自我突破。自我突破包括专业方面的突破和人格、个性方面的突破。单纯地传授知识或照本宣科地阐释理论的合理性,早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应不断努力丰富自身,以教师自身独特的学术魅力去感染学生。

三、教学方法创新的具体实践

通过对上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现状与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的分析,笔者对如何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改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为对大学生成长最有帮助的一门课程提出如下几点具体的建议:

1.专题教学。第一,专题教学模式能够打破统编教材的章节体系,贴近社会实际、学生实际,围绕教学要点,提炼和确立专题课堂教学内容,并以此为中心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组织和重新编排,尤其是突出所学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真正实现“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第二,运用专题教学方法也改变过去某门课程由一位主讲教师全包全揽的教学系统,而根据教材教学内容的专题,分别由在各个专题涉及领域里学有专长的教师负责实施,既发挥各专业教师的特长,又使学生受到不同学术背景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和熏陶。

2.讨论式教学。课堂讨论是将学生由被动听课者转化为主动学习者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辩论、文字和语言表达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这种生动活泼的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热情。

3.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又称情景教学,是当代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教学模式,也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的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并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启迪,渐渐归纳并领悟出一个适合个人特点的有效的思维路线和思维逻辑,并把理论运用于实际,深化理论学习,真正做到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化理论为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坚持开拓、创新的精神,以改革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最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并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蒋桂平,王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12(6):53-54.

篇9

前言: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国家经济体制以及社会体制的不断了解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具有较为枯燥的特性,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方法还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同时对于教学思想也应该做到进一步的转变。本文就结合相关现状展开相应的研究过程,希望对于我们广大教师能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当今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现状

1、教学过程过于简单枯燥。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较为枯燥并不是在现阶段形成的一种教学现状,这是在思想政治学科形成时就已经存在的问题。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并不能够得到充分的提高,同时学生对于该学科还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应该加以正确的认识,这就是我们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学方法应用的现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2、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教学手段单一已经成为我们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到新颖,这样就导致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出现一定的问题,教学效率偏低以及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高等等。这也是我们在进行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应用普遍存在的基本现象,我们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开展中还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二、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应用的不足表现

1、对于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不能做到积极的引导。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进行的教学方法还是在于正面的“灌输”与强化,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其理论知识。但是通过教学过程我们可以充分的看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我们在课堂进行硬性的内容讲诉过多,对于学生的思想没有进行充分的引导所导致的,这也是我们在进行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应用不足的主要表现之一。

2、学生自身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得不到正确培养。我们在进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进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时学生自身考虑问题的机会较少,从而使学生在一定基础上并不能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对知识点的判断,使得学生在进行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并不能够做到完整和全面,使得这方面能力培养过程较少,进而使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得不到培养,我们广大教师对于这一点还应该加以充分的重视。

3、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不能够得到及时提高。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可以看出这样一种教学现象,在进行课堂习题的完成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出现的问题还是不断地询问教师,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对于我们教师的依赖性过强,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正确的培养过程,同时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的培养也得不到发展。针对于这样的一种现状存在应该起我们广大教师的重视,在今后的解决过程中还应该做到进一步的充分。

4、学生知识点的串联过程得不到正确促进。知识点的串联过程是我们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很多知识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学生一旦出现知识点的缺漏都会导致自身学习结构缺失,使得知识体系从整体变成了分段。但是我们在进行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对于这一方面的培养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所以学生自身的知识点串联过程经常出现问题,这也是我们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不足的表现之一。

三、当今教育形式下对于教学方法的发展要求

1、对于“探究式”教学法及“合作教学”法加以充分的重视。我们在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进行探究式教学法以及合作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对于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死板”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比如说我们在进行对《正确消费观念》课程的讲述过程中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自身认为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念,学生对于这一问题就会进行不断的思考,同时对于自身的观点可以进行积极的交换,这样“探究式”教学以及“合作教学”就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对于“课堂辩论赛”的教学方法应积极应用。在对于学生自身问题考虑全面性培养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合理并且是党的组织课堂辩论赛是提高这一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也可以将其视为一中教学方法,学生通过相互辩论使得学生在考虑问题是能够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出发,使问题考虑得更加全面。比如说我们在进行《价值规律的作用》的教学过程中就展开了一场课堂辩论赛,在正反双方激烈的争辩下使得问题逐渐得到了完善,从而使学生对于这一方法的印象极为深刻,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正正的体会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3、课堂问题情境设置过程逐渐完善。我们在进行对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对于问题情境的设置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找出自己存在的疑问,将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但是还需要进行相关的问题情境设置进行充分的引导。比如说在进行对《矛盾》的含义的学习过程中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进行一个小片段作为有道,让学生自身的感觉出现比较无奈的状态,最后让学生能够提出所看的片段存在的矛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等等,这也是我们今后教学方式的发展方向之一。

4、教学手段及方法做到充分具有针对性。在进行教学方法的发展研究过程中,对于教学方法的充分以及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是我们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将不同的教学方法提供给不同的学生对其产生积极的效果,还比如说我们在进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方法而言我们就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趣味让学生对这一方面内容能够做到真正理解。这是我们在今后教学方法研究以及发展的主要方向所在,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重视。

结论:

以上就是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的相关研究与论述过程,对于当今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学方法运用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将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系统论述进而提出今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法的发展方向。在进行研究与论述过程中自身的观点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还希望得到我们广大教师以及学者们的积极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篇10

政工思想教育工作的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政府机关内部、事业单位还是国企都需要建立良好的政工思想教育体系。此外,党的方针、政策,团体内部的组织工作、群体的风气建立都需要思想教育工作来完成。但是当下政工思想教育工作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何提高企事业单位对政工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视,将此项工作引入高效、创新的轨道上来,是每一个政工机构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企事业单位在政工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不足

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主要构成要素均不是政工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企业单位,企业单位存在的最大意义是赚取利润,或者在社会生产及生产分配环节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对政工思想教育的忽视是企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运营机制决定的,本是无可厚非,但随着社会发展,政工思想教育工作的被忽略程度日渐加大,以至于有的单位完全将思想教育工作抛之脑后,使企业的日常活动完全与政工工作脱节,这不得不引起从业者注意,及时遏止这种不正确的势头。

2.人员配置不足

对政工思想工作重要性的忽视导致了工作人事机构方面的薄弱。企事业单位在教育工作岗位上配置的人数往往较少,一方面因为日常需要处理的相关工作较少,另一方面也是轻视了党政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在面临检查或是遇到重大事项需要临时调度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就在其他的部门借调人过来帮忙。借调过来的人员由于平日不从事相关工作,所以极不专业,也不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极大的影响了工作的效果。

此外,政工教育工作本身的专职从业人员也有素质不过硬的情况。企事业单位在政工工作者的选择过程中,轻视专业素养的筛选,导致政工工作岗位人员素质层次参差不齐,难以在工作中做到协调统一。

二、企事业单位在政工思想工作中的改进方式

1.加大重视程度

加大企事业单位对政工思想工作的重视程度,关键要从决策层的思想意识着手。决策层首先要意识到政工思想工作不是做可有可无的表面文章,它能够提升单位内部的凝聚力,从而加大单位的工作效率,净化工作风气。就事业单位而言,政工工作自上而下地规范单位内部人员思想、让单位的存续目标、内部文化在员工心中更加清晰,也让员工对国家方针、政策能够实时了解,及时调整工作方面的不足,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对于企业而言,思想教育工作可以提升企业内部员工的团结度,让员工明白创造利润的正确的渠道及企业内部的员工思想要求,可以使企业在创造合理利润、提高业内竞争力的同时,建立起良好的风气,创造出积极的企业文化,让企业在长久的竞争中的可持续发展性得到大大的提升。

2.加强政工人力资源配置

企事业单位应加大力度招聘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并且富有经验的人员来从事政工教育工作。政工教育工作看似笼统,琐碎,但其实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是企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一名具有专业知识的政工教育人员能够将思想教育的理念贯穿到日常事务中来,此外,专业人员懂得创造新的模式来为企事业单位员工宣教思想理念。这些都是非专业人员在短期内很难具备的素质。一个有经验的政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具备以身作则的意识,少有散漫的作风,工作原则性强。在被教育群体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是政工思想教育机构真正成为具有实际教育意义的机构。

其次在人员数量配置上应该加大规模。在改革后的政工教育工作中,岗位需求较以往有所增大。比如,工作流程的细致化、成果检验岗位的新增等。足额的人员配备可以确保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但是在人员的配备上并不是越多越好,应该以科学配置人力资源为原则,把握好从业人员数量。

三、提高政工教育体系的创新性

1.优化政工教育流程

首先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思想教育一定不是刻板的传播,要根据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育体系流程。可以在教育工作开展前,利用问询、问卷等形式了解员工的思想现状及思想动向,根据不足之处做以纠偏,也可以优胜之处作为立足点,做以发扬。在制定流程的过程中,也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工作的原则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可以采用集体讨论的模式,对各自的看法各抒己见,在交流中发扬正确的理念;也可采用参观的方式,树立历史名人榜样及身边的典型事例,让员工身临其境感受到榜样的先进之处。

在流程的改良中,还应做好规律性的课程教育工作。课程教育的方式是思想教育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在员工集体的培训中,信息传播集中、重点突出,有利于规模性地传播教育信息。

其次,可以举行一些娱乐活动,对理念进行推广。员工首先要有一个乐观的开放的心态,才能够接受新的思想。在娱乐活动中,帮助员工排遣日常工作中的倦怠情绪,听取员工对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意见,在交流中使员工的心态趋向平和,能够接受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新的理念。

2.建立政工教育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是教育成果的最有效的检验方式。比如某企业在公司内部建立公共交流群,定期网络交流群中议题,由员工畅所欲言。在自由发言的过程中,由专门政工人员来记录发言的数量及内容,统计员工的内容趋向。这项工作虽然工作量较大,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坚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通过员工的发言次数及内容来统计出员工对近期思想教育工作的接受程度,了解员工在思想方面的进步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其次员工在发言的过程中又是一种二次提高、二次交流。员工能够在长久的讨论中彼此交流想法,达成意见的统一,最后这些想法逐步形成该企业的文化,成为企业日常的精神风向。

结语:

政工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并非易事。思想教育工作实施的容易但是收效不易。政工思想教育是一个长久的摸索过程,因为受教者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所以要求教育者的方式方法必须与时俱进。政工思想教育这必须实时进修,了解掌握最新的政策发展风向,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并能够在大方针方向正确的情况下根据企事业单位的情况进行修缮,制定适合自身的思想教育方式,制作出易于员工接受的合理的思想教育流程,最后增加企事业单位的凝聚力,优化单位内部文化风向,优化企业经营模式,提高事业单位社会好评度。

篇11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创新的基本要求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效能不高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没有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工作,没有充分发挥评价工作的“指挥棒”作用。在评价过程中主要表现以下状况:第一,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当作了唯一的指标,这导致无法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影响到评价的可信度,影响到下阶段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视受教育者是单纯的接受评价者。评价的主体是单纯依靠教育者、教育主管部门或专家;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泛政治化倾向”严重。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对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缺乏对受教育者各类实践成果和情感因素的考虑。

(二)当前学科的综合化趋势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的创新提供了科学方法

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的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相互交叉与综合的趋势更加明显,各个领域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更加深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等科学方法不断向社会科学方法渗透。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适应这种整合发展的趋势,多兵团作战,多方法配合,以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强化方法的系统运作、整体协调,形成教育评价地合力和综合优势,不断增强方法运用得有效性。

(三)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的创新提供了现实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也需要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和数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这就需要在方法创新中综合运用这些相关学科所取得的新的研究成果。21世纪,自然科学飞速发展,概率论、模糊数学、离散数学等适合研究社会历史现象的新的数学门类科学得到发展,推动了评估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对于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加以描述、测量、分析成为可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有理有据、使人心服口服,就应该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来量化受教育者思想的各种关系,并据此做出分析和评价。

二、现代科学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的原则

(一)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下面又有不同的子系统。在创新方法时既要看到作为一个子系统的整体性,根据特殊的地位引入科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又要根据不同的要素,坚持层次性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的创新所具有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人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差异性,不能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固化模式。这样才能在方法改进过程中,做到不同需求的满足,发挥组成要素的有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改革与稳定相统一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与教育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科学方法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加大改革的力度,充分实现科学方法向人文方法的移植,积极推进评价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同时也因该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系统是整个高校教育系统的一个小系统,受多重因素的制约,评价方法的改进应考虑到各因素的关系,不能孤立的进行。反之,即使方法再先进也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反而给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稳定因素。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所谓定性分析就是通过对受评对象的整体性质进行综合的鉴定和判断,得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向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大致的,对教育过程中具体要素评价存在局限性。定量分析是运用数据的形式,把教育效果表现为一些量的关系加以整理分析,从而从整体上以数量关系的形式做出判断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客观、公正的得出某一阶段教育影响的程度和深度,这种分析比较直观,容易接受。这两种原则的有效结合可以弥补彼此的不足,给具体方法的改进提供指导。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创新的途径

(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

所谓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就是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时,综合分析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优、缺点,将二者相结合的一种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决定的,是科学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的特点主要有:第一,定向与定量的评价方法是辩证统一的。没有脱离定性的定量,也没有脱离定量的定性。定性评价是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定量评价的出发点和结果;定量评价是评价的辩证工具,是对定性评价的深化。第二,这种评价方法实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级方法要么在评价过程中按照固定的、严格的程序进行,强调“科学性”;要么过度强调评价者的主导地位,强调“人文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是以科学人文精神为指导的,实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系统分析的评价方法

所谓系统分析的评价方法,就是运用系统论的原理,采用系统分析技术,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一个有不同要素组成的系统,充分了解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变化的规律,并对其做出价值判断的方法。

系统分析评价方法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整体性。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评价和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检验和评价。第二,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的部分构成,其整体的效果是由不同层次部分功能的发挥来实现的。在进行评价时坚持层次性的原则,分析每一环节、每一方面,考察每一部门、思想工作者自己的功能和职责。第三,动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育人的工作,人的思想在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也在无时无刻不再发生着变化。因而在对这些要素评价时要坚持动态性原则。第四,最优化。系统是由诸多部分和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地整体性来自于各部分和要素的相互作用,系统地整体功能也是各部分要素有机结合、相互协调,达到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三)信息引导的评价方法

所谓信息引导的评价方法,就是运用信息论的原理,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看作是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整理的过程,并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把整个教育系统看作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任何组织之所以能够保持自身的内在稳定性,是由于它有取得、使用、保持和传递信息的方法。[2]我们采用信息引导的评价方法,就是对信息传递过程的一种评价。首先是对收集到的教育信息进行评价,运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其次对信息的传播途径和方法进行有效的评价,选择合适的传递途径。最后通过对各阶段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达到一个总的评价。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平等的对话和交流,相互影响、相互激励、共同成长,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扬弃与超越,反映了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观。在探索构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同教育方法的选择,对于教育效果和价值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和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高效的教育方法。

一、实践锻炼法

实践锻炼法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实施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所以人的各种能力的发挥也必然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够发展的程度,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使自身的社会关系得到不断的丰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才更具有说服力。

运用实践锻炼法,应遵循以下几点:(1)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制定具体可行的目标。(2)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背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3)精心规划、认真组织、严格执行、全面反馈活动的开展情况。(4)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受教育者在长期的实践锻炼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对话交流法

对话交流法,就是让教育主体在对话交流中展现个体的精神文化世界,在自我发现的过程中建构和拓展其自身意义,使其能够通过对话交流达成彼此的融合,推动彼此的成长。对话交流法,摒弃了“上传下达,你讲我听,居高临下、单向施教”的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弊端,营造出一种“交流、对话、民主、平等”的双向互动关系,通过对话交流可以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真正理解。

对话交流法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方式:(1)显性对话交流法,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按照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进行讨论、辩论,最终使教育者说服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的观点。(2)隐性对话交流法,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需要进行明显的交流和对话,而是通过主体间认可、反对、思考、质疑等一系列情感的自然流露,实现主体间情感的交流、灵魂的碰撞,进而取得思想共识的教育方法。

三、榜样教育法

榜样教育法,是指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为范例,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它把抽象的说理教育变成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的教育,从而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引导人们去效仿和学习。

运用榜样教育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榜样必须是真实的,是经过主观努力奋斗产生的,而不是教育者根据人为的需要塑造出来的,要经得起现实的考验。(2)榜样要有层次性和代表性,要深入实际去调查研究,选择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

四、角色体验法

角色体验法,是受教育者通过体验不同角色的责任和要求等,形成对不同角色的深刻理解和全面认识,以此促进良好思想道德意识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角色体验法,强调的是受教育者通过对不同角色的亲身体验,在体验过程中逐步社会化,并形成对各种社会要求、规范、原则的更加深刻和准确的认识,最终调整价值判断的标准。

角色体验法的提出,弥补了受教育者角色体验机会的缺失,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目前常用的角色体验机制主要有挂职式体验法、参与式体验法、模拟体验法、互换身份体验法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依据受教育者各自不同的成长环境、生理情况等选择不同的角色体验机制,推动受教育者在体验角色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五、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反省、自我改造、自觉反思等途径,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要手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思想上道德信念的形成―是一个积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并不是教育的消极对象,而是为在自己灵魂中确立某种东西的积极斗士。”他还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自我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自我管理,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受教育者通过对外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学习和接受,自己做出判断和选择,自我学习、自我总结、自我内化和吸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形成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能力,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文法学院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岳伟光,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金生.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篇13

每个教师都有一套自己的特色教学方法,新课改强调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让学生动起来。有的地区较为发达,教学资源相对丰富,教学设备相对先进,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灵活多样;有的地方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学手段相对落后。但是,无论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条件,教师都要创造条件贴近学生生活,从社会生活,特别是学生身边的实例出发,在教学中有选择地运用教材上或者师生准备的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讨论、争辩,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得出结论,学会学习。以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材为例,下面介绍几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以供同仁教学时参考。

一、案例教学法

针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理论性、专业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感性认识,加强论证,吸引学生。教师可以选用教材中的鲜活案例和有关事件的最新进展情况,也可以鼓励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并引入课堂讨论。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教师可以引入公司经营成功的案例、全国和身边的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发现公司的成功经营取决于很多因素。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注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认识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观念。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生活,领悟观点,最终达到教育教学目标的过程。

附:教学案例:《海尔的成功之道》

材料一:

1985—1991年,名牌战略阶段。海尔只做冰箱这一种产品,夺得中国冰箱第一枚质量金牌;1992—1998年,多元化经营战略阶段。从一个冰箱企业变成生产各类家电产品的企业,创造中国家电第一品牌;1999—2005年,国际化战略阶段。从国内向国际延伸,产品大量销往国外市场,建立海外经销商与售后服务网络,成为知名的家电跨国企业;2005至今,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整合全球化的资源,提升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

材料二:求变创新,是海尔始终不变的企业语言。正当国内家电大打价格战的时候,海尔把眼光投向技术创新,打质量战、打品牌战,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先进的技术、不断创新的研发成果是海尔成功进入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四强的保障。海尔的管理模式即“OEC”管理法: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它由三个体系构成:目标体系——日清体系——激励机制。

材料三:海尔有一句很著名的广告语:“真诚到永远”。张瑞敏解释说: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认可。只有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在名牌战略阶段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就是1985年的“砸冰箱”事件,在张瑞敏带领下砸了76台不合格冰箱,却在海尔人心里树立了诚信经营的理念,并以高质量的产品给消费者留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小组合作:请结合海尔的成功之道,谈谈什么是公司的经营?一个公司经营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二、讨论式教学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条件之一就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见解。教材设计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讨论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熟知。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同时,学生对消费所持的观点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教师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听取他们的观点,又要积极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实施正确的消费行为。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如活动探究一:“1.列举你所知道的新产品,畅谈计算机、智能手机和网络等高科技产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2.谈谈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等,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生产如何决定消费?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题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在进行财政政策和财政作用、税收的基本特征、依法纳税等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选取有辨析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广泛收集、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讨论、辩论,使学生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例如财政赤字、扩张性财政政策利大于弊的辩论。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在进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与利弊、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等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广泛收集、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使学生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深刻认识理解。

附:讨论材料

生活中的经济现象:1.过去,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不能乘飞机、不能打电话、吃KFC;但今天这些梦想,王老师一家都实现了。2.王老师家两代人的变化。过去爸爸票多:粮票、布票、油票……现在儿子卡多:银信用卡、购物卡、VIP卡……3.王老师家两代人的变化。以前妈妈穿衣补丁多;现在女儿穿衣搭配款式多。4.没有3G手机的出现和汽车生产的大发展,就没有王老师的儿子对3G手机的消费欲望和她家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讨论:王老师一家的生活变化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有哪些?结论:(消费什么)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怎么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消费得怎样)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消费的欲望)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三、情境教学法

教师围绕学生关注的经济现象、问题,选取学生身边的比较典型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归纳、分析、综合,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融入经济现象、经济问题中,融入具体的背景材料中,真正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

教材安排了漫画和案例素材等情境材料,教师应灵活地加以利用,还可以适当创设情境,如适当补充贴近学生生活的感性材料、视频和小故事等,有助于学生感受到理论知识就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兴趣。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在讲解财政收入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影响时,可选取国家和当地部分年份经济增长情况和财政收入的有关数据及财政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的有关数据,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分析、对比、综合,从而理解经济增长、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利弊分析、加入WTO后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等问题,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典型案例。

四、对比教学法

对于教材中涉及的理解容易出错和极易混淆的知识点,如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等;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企业与公司,自然人与法人、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等;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偷税、漏税、骗税、抗税等,教师应通过列图表等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准确理解。

附:图表比较

五、讲授式教学法

教学方式的转变以达到教学目标为准,运用讲授式教学法,教师要避免“满堂灌”,善于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通过设疑和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特别是在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涉及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货币的职能、价格、纸币、汇率等,有的内容学生借助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可以感悟和探究,有的内容更适合教师讲授。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较多,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较为陌生的理论问题,如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社会重要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等,宜多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注意及时点拨、讲解。在讲授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再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教师也可以补充典型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情境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涉及许多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问题。教师课前可先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调查当地改革开放前后生产状况的变化,查阅我国和本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及不足。教师要把教材知识与调查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当前我国总体小康的不足,更深刻地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六、活动教学法

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有利于师生将教学内容从书本扩展到社会实际生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在体验中得到感化。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师可指导学生课前分组收集并整理有关影响价格的因素,以及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的典型案例,课堂内汇报。第八课《财政和税收》,在进行财政支出的种类和作用等内容的教学时,可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当地财政部门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本地财政的收入、支出、作用及税收的有关数据,经整理归纳后,再结合财政的作用及自身的感受和体验进行分析,或者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最后在课堂上展示探究成果。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在进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到当地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有关数据和事实材料,经整理归纳后,在课堂上展示、汇报自己的成果。

此外,如果学校教学条件允许,则提倡教师多运用视频录像、投影仪、教学课件等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总之,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为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服务。凡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都应继承和发扬,不能全盘抛弃。凡是教材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师都要善于诱导、点拨,讲深、讲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其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切忌为了活动而活动。

参考文献:

[1]史书林.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及原则[J].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1995.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