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物科学的认识

生物科学的认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9:2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物科学的认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物科学的认识

篇1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任务驱动式教学指的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应用学习资源,通过问题解决获得知识的建构。

“任务驱动”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任务的完成过程作为教学活动中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完成知识体系构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信息、自主探究以及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笔者以“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教学为例,谈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时,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

1 做好学情分析,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整体的现有水平和潜在能力,做好学情分析,使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能最符合学生整体的“最近发展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就“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学习内容而言,学生知道蝌蚪是蛙的幼体,可以说出蝌蚪与成蛙之间体表特征上的一些不同,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蛙的发育过程并没有全面的认识,对两栖动物的了解也是粗浅的。教师通过视频介绍与小组资料交流,学生对蛙的生殖与发育,乃至对两栖动物的概念有了更科学的认知,结合阅读教材,构建并理解变态发育这一概念是可以实现的。

在课前,教师通过学生对预习学案的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对这一学习内容有哪些困惑。

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1)通过观看视频和小组讨论,能描述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小组交流蛙在发育过程的形态结构变化,尝试归纳蛙的生殖发育特征。

(3)通过学习与交流,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两栖动物的特征,并建构变态发育的概念。

2 精心创设情境,设计切合实际的任务

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的欲望是思维的先导,也是初中生特有的心理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并根据学习进程推出层次不同的任务,不断地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困惑”或是“疑问”,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

2.1 情境创设,引出任务

教师要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本节课笔者利用学生幼时就熟悉的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了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共鸣,充分体现了“身边的生物学”、“生活中的生物学”,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原本熟悉的现象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2 任务的设定要有层次

设计任务时要紧扣学习目标,教师提出总体要求,探究方案与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安排和组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考虑任务完成需要的时间以及任务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基础有差异,任务最好是大多数学生都能独立自主完成的。教师要将重点和难点进行分解,避免由于任务设置过难而不能如期完成,影响教学效果。

由易至难,循序渐进的任务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理性到感性的过渡。一般可按三个层次来设计:第一层次的任务是最基本的任务;第二层次的任务是提高性的任务;第三层次的任务是开放性的任务。

新课开始时,通过组长对学案的预习情况汇报,教师在对学生的前科学概念特征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提出第一层次任务:

(1)你曾经在什么环境下听到蛙的鸣叫?

(2)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

(3)青蛙的鸣叫有什么意义?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青蛙生殖过程的视频,进一步关注:

(1)什么是青蛙的抱对?抱对有什么意义?

(2)青蛙采用的是什么受精方式?是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完成的?

观看结束后,展示提高性任务:

(1)蝌蚪是怎么产生的?

(2)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3)你能说说蝌蚪与青蛙的区别吗?

(4)通过视频介绍,与同学间的交流后,你能尝试总结出青蛙的生殖过程与特点吗?

通过直观的视频观察和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提升概括,这个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来的。

接着让学生交流他们课前预习时准备的小资料(对两栖动物的了解),并观看教师准备的其他两栖动物发育过程的视频,展示第三层次的任务,展开讨论:

(1)请你与小组同学交流你所知道的两栖动物种类。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你可以给两栖动物下个定义吗?

(2)你还知道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吗?

(3)请用科学的方式描述青蛙发育的过程。

(4)还记得前面所学的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吗?请与小组同学一起尝试总结两栖动物变态发育的概念。

在这一阶段中,学生通过思考进行抽象思维,教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陈述方式进行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整理信息以及总结归纳、表达的能力。

2.3 任务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任务必须涵盖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实现学习目标,但完成任务的方式和过程可以多种多样,最后的成果也可以是各不相同的。任务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了探索和创新的空间,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在学生了解了蛙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的基础上,再进行知识拓展,提出小组讨论的任务:

(1)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与昆虫的变态发育相比有什么不同?

(2)写下你要询问的关于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的问题,向其他小组提问。

(3)请你对捕捉青蛙上餐桌的行为发表自己的见解。

3 对任务进行分析,寻求可能的行动方案

任务呈现后,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要指导他们先对方案设计进行讨论,启发他们交流达成任务,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从哪里去获取相关的资料,解决问题可以有哪些思路等。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比较清晰的思路,从而找到合适的方案,自主完成任务,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与效率。

本节课是以小组议学为基础,以学案为载体,在学生已经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讨论重难点,提出疑问,在任务的驱动引导下,让学生自行探索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与规律,并在交流活动中,引导变态发育概念的建构。请学生进一步总结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概念和昆虫的变态发育概念

间的异同点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梳理信息,将小组成员了解的共性特征与不同特征罗列出来,进行分析,帮助他们寻求突破口,找出哪些是两栖类拥有的,哪些是昆虫独特的,怎样判断哪些才是最本质的特性。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可以采用列表等方式进行对比,这样归纳出来的结果,经过小组成员思维的碰撞,不是教师“教”给他们的,而是学生自主体验获得的,更容易被同化。

4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任务完成

任务完成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指导者,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帮助,让学生能在和谐的氛围中自信地去完成任务。学生一般可按“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4.1 自主探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独立完成任务,比较简单的任务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式。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绝大部分都能归纳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在小组的交流展示与表达中,学生可以就自己的表述与同学进行交流。不仅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和失败,更重要地是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在对所探究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培养了能力。

4.2 协作学习

为了及时、有效地完成复杂的任务,可以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按座位或是能力分成小组,汇集小组成员的智慧,共同完成任务。

小组成员就任务展开讨论,互相交流,确定方案,然后进行分工,最后总结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每个人得到的最大收获,通过讨论交流,统一认识,得出相对完整的结论。比如有关两栖类动物特征与变态发育概念的构建与表述需要小组间共同的协作,经过成员的修正补充,从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抽象出变态发育的概念,达成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由于基础的参差不齐,会有部分学生不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任务,比如学生通过对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学习来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而两栖动物的定义教材中并没有明确给予描述,他们无法区分哪些才是两栖类动物与其他类动物不同的特征。这里涉及到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活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进行相应学习活动的指导,特别要关注基础较差的学生,在重要环节、关键时刻给予特殊的帮助,不让他们成为被动的旁观者。教师的指导要“指”在关键处,“导”在疑难点,可以结合一些课堂练习题进行教学效果即时检测,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

5 进行多元化评价,审视学习效果

任务完成后,对结果优劣的分析是评价检测阶段。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各个阶段给予及时的评价,不仅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也能为学生进行下一步任务的改进进行指导。结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教师评价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否提高,要引导学生形成“注重过程、学会欣赏、集思广益、共同进步”的观点。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指导评价等方式。如对青蛙生殖发育过程的概括表述,有的学生用文字,有的用简图,有的列成表格,在课堂中展示学生不同的总结方法,开展组内交流与组际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并且在交流过程中其所带来的成就感将激励学生投入到下一个任务中去,同时也是一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6 抽象任务结论,构建概念体系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新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建立起与已学旧知识间的联系,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比如教师结合前面由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引出的不完全变态概念,并将两种发育方式进行列表比较,在“同”与“异”中,进一步明晰概念间的本质特征。

7 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反思

任务驱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把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化成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尝试成功和创新的机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大大的提高,在培养能力方面也有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可取代的优势。但是,在实践中仍有以下特别需要思考的内容。

由于传统的应试功利思想影响,学生习惯性地关注结果,如果教师不深入任务完成环节,注意引导,交流会演变成一种实质上是核对答案的低层次活动,思维的品质不能得到保证。为了保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要实行小组长负责制,与学生一起制定自我管理规则,关注过程性评价,以免自主学习流于形式。

课堂上完成任务的时间规划与对教学的调控,需要教师有相对丰富的经验。别外,对任务完成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机智,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

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新知识的建构被分解到一系列任务中,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往往还是零散的,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需要加强。教师要关注课堂效益,对重难点与关键点要适当板书,引导归纳,深化思维,以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及表述能力的局限,存在不少欠科学的表述,甚至会得出有歧义的结论,而生物科学的教学,需要严谨规范的科学表述,教师在使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时,对科学性的把握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要深入到小组活动中去,及时纠正学生认知与表述上的偏差;对典型性问题要组织全班交流,对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要进行必要的讲述,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随堂反馈,确保概念建构的科学性。

篇2

二、注重授课的语言

教师在讲授生物学知识时,首先注重的是语言的科学性,其次才是语言的艺术性,但决不能忽视语言的艺术性,因为它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学生集中精力。语言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

1、语言要简练,逻辑性强,听起来顺理成章,且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

2、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可运用形象的比喻将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如讲述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时,可将自由扩散比喻为坐滑梯,将协助扩散比喻为骑自行车下坡,将主动运输比喻为骑摩托车爬坡。

3、语言要有节奏,快慢适度,注意语气、语调,并有适当停顿。

凡是重点、难点知识的讲授,速度一定要放慢些,语气要加重些,语调要放低些。

4、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生物教师要以自己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对生物科学家的崇拜,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一个多元感悟、自由对话的语言环境,以自己对文本生命化的感悟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感觉。在教学中应以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去撩拨学生情感之弦,切实唤起他们情感体验的冲动,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转贴于 三、关注师生间的沟通

师生间的沟通也决定着教学的效果。有效的沟通交流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积极情绪,有利于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学生表现好,或是翘起大拇指,或是轻拍肩膀,或是点头微笑;学生出了错,又可以皱皱眉、摇摇头、摆摆手,以无声的语言来表现对他的期望和批评,比起同学们已经听惯了的苦口婆心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要认真对待,不能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对于学生的认识和实验结果,正确的要充分肯定,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加表扬,错误的不要直接否定、草率批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查阅资料、与同学商讨,直到获得正确的答案。对待一些相对后进的学生表现出的暂时不尽人意之处,激励评价就更显得重要,经常性地使用“不错”、“很好”、“你能行”、“试试看”等激励性的课堂用语,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很有帮助。

篇3

在低年级美术课教学活动中,游戏活动的融入可以使课堂气氛轻松化、教学趣味化,这对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高尔基曾经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在美术教学中,把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在游戏兴趣的驱使下和游戏氛围的作用下,学生更乐于对与游戏教学内容相关知识技能展开学习,对游戏活动所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利用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顺其自然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形成优良的品质。如:人美版一年级上册《大家一起画》一课,我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海洋生物的拼图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再引导学生参与大家一起绘画。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激发了小学生的创作兴趣和欲望,又使小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创作的快乐,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了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也能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又是视觉艺术,美术课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资料来进行。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要让他们十分专心地听讲一节课的确存在困难,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好多媒体设备,那么其结果将是事半功倍的。如: 一年级上册《谁画的鱼最大》一课,教师需要收集大量不同形状、不同大小鱼的图片供学生欣赏,这样才能给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仿佛真的来到海底世界中,观察着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这一年龄段的孩子通常对色彩鲜艳的事物很感兴趣,因此,教师就应该抓住孩子这样的特征,展开课堂教学,同时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创造有效教学情境在美术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

1、创设故事情境

俗话说的好:“一个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我觉得合理的教学情景同样也可以使学生注意力快速地转移到教学中去,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目的。在美术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比如说用故事进行情境创设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二年级上册《新颖的泥名片》一课,我向学生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从中让他们了解有关名片的历史,这样符合低年级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趣味故事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学效果显著。

2、创设音乐情境

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好的美术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乐曲。在音乐的陶冶下,无论是感受意境还是幻想画面,学生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创作,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美术课堂活泼而有趣。我在上一年级下册《太阳》一课时,就用一首《种太阳》的歌曲导入教学,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太阳就在我们身边,也给大家带来了温暖和快乐,整堂课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在创作绘画中也可配上适当的音乐来营造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在学《洗澡》一课时,我播放了一些节奏轻快的音乐,学生就能把自己洗澡时的一种快乐的场景表现出来,而且画面非常生动活泼。在学习《和妈妈在一起》的内容时,我给学生播放了比较舒缓的乐曲,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妈妈无微不至的爱,这些无一不能引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创设虚拟情境

创设虚拟情境也许对大家来说比较陌生,请待我细细到来:就拿一年级上册 《花点心》这课来说,这是一堂捏橡皮泥的手工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对于一年级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来说他们会非常喜欢。假设开门见山地和学生说我们今天要来学习“花点心”这课显然不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于是我尝试创设虚拟教学情境:“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新礼物?”学生回答:“生日蛋糕”。你们说的真好,有没有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给大家带来生日蛋糕呢?有小朋友急忙说:“是有人要过生日吗?嗯,你说对了,今天正是吉尼小朋友7岁生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点心的世界,首先请你选择一款喜欢的蛋糕送给吉尼,好吗?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齐声说到:好”。就这样以一个虚拟小朋友的生日为由创设的教学情境,吸引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层层深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篇4

“生物”从字面意思理解,“生”即为“活”,则生物即为有生命的、活的物体。那么,生物学这门课研究的即为自然界有生命的、活的物体。如何区分活物与死物呢?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无新陈代谢,即有无化学反应的发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生物学这门课有什么特点呢?因为生物学研究的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且这些生物体特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人类只能够去探索、发现、认识其特点,然后加以利用,所以我们学习时,只能去记忆,而不能臆想、创新,对生物体的一些特点随意捏造。例如,豆科主要特点为:叶常为羽状或三出复叶,有叶枕;花冠多为蝶形或假蝶形;雄蕊为二体、单体或分离,子房上位,荚果。而不是别的。

什么是记忆呢?记忆等同于背诵吗?背诵,是指将一些知识机械记住,而记忆是在背诵的基础上将杂乱无序的知识经过理解、联系、融会贯通,最终综合成为有序的知识框架。

那么,要如何记忆呢?

一、要反复看书

看书时,要特别注意书中的标题、蓝体字、黑体字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必修3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下设五节内容,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一节介绍生态系统结构,第二、三、四节介绍了生态系统的三个功能,即一至四节从结构和功能介绍了生态系统,第五节介绍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这样节的设置和章题目间关系就清楚了。再如,《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节,蓝体字――生态系统的范围介绍生态系统的定义;黑体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下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两个标题。而我们知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这样每节小标题的设置和节题目间关系就清楚了。

二、单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记忆某些基本概念

例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原细胞―初级母细胞―次级母细胞―/卵细胞/极体这几个概念,原细胞不具备减数分裂能力,经过间期后,形成能分裂的母细胞,这个细胞因为要经过两次分裂,才形成最终的子细胞/卵细胞/极体,所以此时的细胞相对于/卵细胞/极体而言是第一位母亲,减二时期是生成/卵细胞/极体的第二位母亲,即初母和次母。

三、利用流程图和“拍照”结合的方式来记忆

例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我们可以只看图片,观察图片中细胞中的结构,即可清楚各个时期特点和染色体、DNA、姐妹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清楚之后,可以把这些图片像拍照片一样印在脑海里,需要哪张,就将哪张调出来。

四、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还可以将两种分裂方式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可以更加深印象。当然,上面的这些方法都和我们最基本的机械背诵分不开的,双管齐下,才可对课本知识有很好的把握。

如果要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就需要强化记忆。“知识运用得越多,记忆就越深刻”,主要是多做题,多总结,多积累。

为了有效地做题,对于选择题,每个选项都要弄明白,每个知识点不清楚的及时翻书;对于大题,一定要先思考和写,再对答案,力求表达标准、准确。做了很多题,要助理梳理、总结、积累。

对于大题,还要多记一些经典题目。因为大题是对某一块知识的综合,记一个经典题目,即可对此块知识有总体认识。

最后,需要学生的信心和恒心,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一定可以把生物这门课学得很好。

篇5

1.1有效参与是指课堂上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使思维达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特定时间内取得最高的学习效果。积极参与是有效参与的基础,思维参与是有效参与的核心。布卢姆将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的动机、态度和作用的程度等情感的前提特性作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之一。如果一个人有强烈的、鲜明的动机,那么,任何活动都会进行得更加有效,并能取得有质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都是学生经过思维活动而建构的。所以有效参与的核心表现在思维的参与上,要有强的问题意识,提问辩论,探究创新,有较高的思维活动的质与量。只要积极思维,即使安静地听讲也表示主动参与,如果不动脑筋,说得再热闹也只是形式上的参与。

1.2有效参与是教师根据中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参与愿望,不满足于被动安排、灌输,乐于和教师共同参与学习(教学)的特点。转变观念,角色转化,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造教师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和谐环境,确保学生参与的时间与空间。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不断地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改变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增大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的求知欲和民主参与得到满足,实现创新思维的深化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课堂教学有效参与的特征

2.1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主要特征

一是主体性: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对教师所提供的学习内容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对获得信息进行编辑、加工,得到新的知识信息。学生只有通过主体活动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获得发展。

二是能动性:即学生有明确的参与目的,并以此制约活动的方向、进程及对结果的解释,而且表现在强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及动手操作能力,他们有独到的见解,敢于冒险,不断超越自我,从而反映出强的创造性。

三是全面性,是指所有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

2.2教师有效参与课堂教学主要特征

一、主体性: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构建新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在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二者认知上形成共振。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同时,教师也在改变着自身的思维品质,达到思维共振。学生在学习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收获各自成功的喜悦,不断得到成长的满足。

二、主导性: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还是对学生的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具体设计者;是学生活动过程的引导和活动效果的监督和评价者;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思维的剖析者,为学生的思维参与提供范例,为学生更深层次思维参与提供指导。没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参与就没有了方向和目标,也就不能称之为教学。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更无从说起。

3.提高课堂教学有效参与的方法

3.1融洽师生关系,诱导参与

教学的本质应该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创新精神等方面得到主动地发展。”因此从这一角度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有效参与的重要保证。教师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当教师主动接近学生,一次次待以真情实意,学生受到感动、感染和感化,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就会逐渐缩小,学生对教师就会自然产生亲近、感激与仰慕心理,而其内在发展潜力和主动参与意识亦将被诱导出来。

3.2创设情境,激发参与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兴趣,才能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参与的有效性也会大大提高。教学中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关键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必备的教学情境通常指问题情境和心理情境两方面。

3.2.1所谓问题情境,一般指教师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或已具备的知识储存库中选取一些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思维活动。生物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

⑴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或实物创设情境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我们生物教师要时时留神,处处留心生活。让生活成为教育的鲜活资源。如在进行细胞呼吸教学中,教师课上出示一份市售的甜酒酿。可以先让学生来闻一闻,尝一尝,看一看,想一想,学生提出众多问题,引起探知欲。

⑵利用影像资料、互联网等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教学能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感化,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有意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如在进行种群增长方式学习中,我先让学生观看洞庭湖发生的十年未遇的鼠灾的新闻视频,然后提出要控制鼠灾首先要了解鼠群数量的增长特点来进行导入。

篇6

由于教师肩负着学生是否能考上大学的使命,很多老师将《考试说明》当成了《教学大纲》;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将考点中所涉及的本章节的知识与技能当成本节课教学的唯一目标。大部分老师自鸣得意于概念体系的建立,沾沾自喜于知识网络的构建。将问题的结果与预设相同,将知识点网络的静态生成当成一堂成功的课。这样的课堂相对于应试而言是高效的,学生相当于吃快餐迅速增加知识拥有量,记忆了相关结论,然后投身于题海中训练强化。而与之相关的生物科学家的敏锐的思维、探索的精神、创新的能力等,高中生物课堂中的这些人文教育则挖掘的不足。

二、挖掘高中生物科学史中的人文教育

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科学史的过程中,很自然的会被科学家们一丝不苟的精神、执着的信念、伟大的成就所感动,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学素养。

篇7

我国传统教育的发展可谓历史悠久,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在学习中师生关系并不平等。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源铺天盖地,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渠道增多了,教师对生物知识不再处于垄断地位。这就需要生物教师转变角色,从“师坛”上走下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生物老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学生才敢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师生展开激烈讨论,这样课堂才会活跃。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效果自然会很好。除此以外,生物老师还要从知识的迁移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给予者。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与学科知识的水平有关,而且与教师的心理学、教育学等育人知识密切相关。现代生物学老师也不再是一般的“学高为师”的学者,而要成为善于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专门人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看到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具备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我们会感到欣喜与兴奋。

二、利用网络教学,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把教师和学生引入全新的教与学的世界,学校不再有围墙,课堂将变得更为活跃,依靠互联网和远程多媒体技术而建立的虚拟教室将使教学延伸到生物学课堂之外,它将扩大学生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有机会接触遍布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库,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习者在网上协同进行学习;有机会在网上接触各类教学的专家,与他们进行交谈,及时获得帮助。但网络不会取代教师,只是创造交流环境使人们共享隐性知识,在共享中相互碰撞,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进行集体创造的意识和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包括获取、分析、加工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理想的环境,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而使学生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揭示隐含未显内容,引导阅读

学生看书时总是浮于表面,对于一些在插图中隐含、课文中无文字说明的内容往往不容易发现,这时就需要教师从旁指点。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图中,隐含着整个时期核内遗传物质变化的问题;光合作用过程图解,隐含着光合作用释放氧均来自反应物的水,葡萄糖中的6个碳均来自反应物的二氧化碳;细胞呼吸图解中,隐含着各种反应物的参与阶段。这些隐含未显内容是学生理解问题、完成习题的障碍。教师需要正确并启发性点拨、引导学生阅读,使隐含内容外显化,使学生从中悟出没有明确表述出的内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四、专题阅读

对不同章节出现的同一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组织成体系,让学生阅读。以葡萄糖为例,教材上出现过多次,把它归纳成下列几方面:1.葡萄糖是分属糖类中的几糖;2.葡萄糖的鉴定――斐林试剂;3.葡萄糖的产生――光合作用;4.葡萄糖的代谢(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代谢――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其他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代谢―无氧呼吸、有氧呼吸);5.葡萄糖在植物和动物之间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专题性阅读,目的在于使分散的基础知识形成整体性的知识结构网络,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

五、利用插图,对应阅读

生物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插图、图解把抽象难理解的文字叙述内容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但学生往往容易忽略。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参照插图、图解,与教材文字内容对应阅读。例如:1?郾DNA的化学结构、空间结构插图与正文内容对应阅读,由结构特点谈DNA的多样性、稳定性、特异性。讲授细胞膜结构、线粒体结构等时都可运用这样的方法;2?郾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插图与文字内容对应阅读,辨认分裂期。通过对应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内容,增强记忆的深刻性。学生在考试时遇到文字题,图立刻呈现在脑子里,帮助回忆、表达,遇到填图题更容易填注。要引导学生边看插图边阅读课本,养成有图必用的习惯。

六、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当前最常见的反思,它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足的时空,对自己教学的得失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教师不仅要对课堂的事件进行客观的描述,对事件的发生进行细致的分析,而且要对相关问题提出研究方案。这样才能使教学经验理性化,以指导、改进以后的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个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课后反思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记“败笔”之处

篇8

对生物学科的认识如下: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该学科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生物学根据研究对象,分为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根据研究内容,分为分类学、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等。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广大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诸如游戏教学法、先学后教、程序教学法等教学模式经证实有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笔者从事生物教学多年,就任务式教学法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索,现将其中的体会作以下论述,以期为同行借鉴和参考。

1 任务式教学法的内涵及操作模式

1.1任务式教学法的内涵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过:我们让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中,过分注重知识、概念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而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尤为不足。而任务式教学法,正是以课程整合、探究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协作、创新学习等思想为指导,构建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精神的培养收到很好的效果。

1.2任务式教学法的操作模式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任务式教学法,其操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导入任务阶段--执行任务阶段--应用总结阶段。具体的操作步骤是

操作步骤是:①生物教师分析任务活动目标;②设计具体的活动任务;③呈现任务内容和目标;④学生对任务目标展开自主探究;⑤小组交流合作、相互改进;⑥成果展示和展开讨论;⑦教师总结评议;⑧活动过程评价和活动成果评价。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是在教师设计的任务指引下,对学习目标进行自主探究,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对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成效进行评价,从而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其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和学习成绩(如图 1 所示)。

图1:任务式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2运用任务式教学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

通过上述分析,对任务式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那么在具体生物教学实践中如何加以运用,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笔者总结了在教学中运用的一些办法,具体介绍如下:

2.1任务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策略

(1)问题任务的运用。在生物教学中,对于一些实验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采用问题任务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生物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带着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学生就会各抒己见。教师可以点名学生发表意见,并请其进行示范,然后进行评议,再进行内容的传授。这种先学后教的模式无疑有助于学生培养探究精神,使他们在问题任务中发现答案,进而掌握任务的学习目标。

(2)游戏任务策略的运用。生物课堂的氛围营造,可以通过一定的教学游戏予以激发,在生物教学中运用教学游戏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失为一种良好的策略。因为通过生物游戏,可以将游戏内容和学习目标结合起来的时候,能很好地激发兴趣,从而避免学生觉得学习的内容单调而枯燥,失去学习的兴趣。

(3)引导性任务策略的运用。从前文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任务式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因此,在进行任务设置的时候,可以采用引导性的策略来开展教学。通过教师的一步步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思考,去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其创作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一味地灌输概念知识,学生则可能反感,这就对课堂教学效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除了上述几种策略以外,还有更多的方法,比如选择性任务策略、创造性的任务策略等,已被广大生物教师运用于教学实践,在此不做赘述。

2.2效果评价

通过任务式教学法的运用,在生物教学中笔者发现,对生物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评价都较之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有如下几个问题需要予以注意:首先,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设计“任务”时,知识点不可涉及太多,因为生物内容广而杂,若一次让学生感到困难太多,强度太大,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其次,任务的根本目标在于贯彻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兴趣,确立自己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要力求使学生每上一节课,每学习一个内容,都有新感觉、新发现、新体验。最后,处理好教师、学生、任务三者间的关系。任务作为学习者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它与学生紧密相连,教师是任务的创设者之一,同时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他们的关系是平等、和谐的,任务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不能成为教师的奴役学习者,迫使其学习的手段。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务式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是一种探索与尝试。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针对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我们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力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10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思和能力。”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化学新课标理念落实的重要手段。 新课标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演示实验中创设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演示实验是教师授课时表演示范的实验,对学生有言传身教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只是让学生先看老师“表演”,然后听老师讲解、分析得出结论,完全忽略了学生主体思维动机的激发,当然也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若能预先注意对演示实验进行适当的创意设计和运用,如:以实验现象为依据,创设一些问题情景,多留一些空白和余地,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则不仅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很自然地学到新知识,而且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当教师做完“白磷燃烧的条件”这一演示实验后,学生看到的现象是:向冷水中的白磷处鼓入空气,白磷并不燃烧,而给热水中的白磷鼓入空气时,白磷却在水中燃烧起来了。此时,教师不要忙于给学生解释现象,从而下结论,而应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1、为什么向冷水中的白磷处鼓入空气时,白磷并不燃烧? 2、当加热烧杯中的水,白磷虽已熔化,为何却仍不能燃烧? 3、通过本实验能说明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就上述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猜测,逐步分析得出可燃烧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同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赋予探索性于验证性实验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所谓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就是指挖掘验证性实验中的探索性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或增加辅助实验。空白对照实验等手段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让他们亲身探索新知识,使自己成为发现者。长期训练,就会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好的培养。 例如,在讲CO2与水的反应时,如果我们仅仅按照教材所说的那样,先向水中通入CO2,然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由此现象就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性物质:H2CO3。这样处理的话,其实说服力不够强,也就是说,只能粗略地验证能CO2与水反应。学生听了也只是将信将疑,同时也根本就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观察到上述现象之后,他们更容易想到的是:是不是CO2与紫色石蕊直接反应而使之变红了?此时,为了解除学生的这一疑虑,仅仅靠口头解释就显得苍白无力,我们不妨再增加这样一个辅助实验:取少量干燥的固体石蕊于试管中,通入CO2。这时,学生将会发现:紫色石蕊并不变红。那么,学生自然也就能明白:不是CO2直接与紫色石蕊反应而使之变红,同时,他们就会提出一个新问题: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呢?此时,教师就可以及时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HCl、H2SO4等酸性物质能使紫色蕊试液变红,到了这里,学生就比较容易创造性地想象出:是不是CO2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接着,教师就可以对他们这一想象给予肯定并引导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经过这样的一步步探索性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三、适当进行一些实验改进或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11

一、 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探究

“问题”指引着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的状态,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问题是引子,带着问题学习,可以使学习具有目标指引,目的性相当明确,可以作为学习的一种动力;第二,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许多存在的问题,学生要发现问题,然后提出来并加以分析,最后通过自己的力量、老师的指导和与同学的合作,最终解决问题,收获知识。

1.设计问题

问题的设计必须围绕生物教学的目标展开,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设计不必求多,但是一定要精练。问题应该难易适中,是学生经过一定的思维过程才可以思考出来的;问题的深度是逐渐增加的,需要学生思考,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问题的设计要具体也要开放,使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备。

2.提问讲究技巧

首先,提问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要以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参考标准;第二,提出问题后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第三,要对全班学生一视同仁,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3.鼓励学生提问

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喜欢提问,是积极学习的表现,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并适当地对提问技巧进行提点,培养爱问问题的学生。

4.教师要学会倾听

学生的提问和回答问题都是思维的呈现,教师要善于倾听,理解学生的提问角度和答题的特点,发现学生思维的局限,找到症结以便对症下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

二、 提倡先自学,后教学的教学方式

将现成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形成惰性,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先进行自学。所谓自学不是学生孤立地进行学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干预下进行主动学习,整个自学的过程包括学生了解教材、进行思考、发现问题、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过程进行调控和监督,发现自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后教学”收集资料。

在自学的过程中,首先是阅读教材。教材中的生物基本概念往往用黑体字标注,教师要指导学生有侧重地进行阅读;在高中生物的新教材中,设置了许多图表,比如结构图、曲线图、模式图和示意图等,其中包含着许多课文中没有给出的知识点。因此,发掘图表中的信息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读图的一般方法,教会学生如何过滤掉次要的信息,而获取主要的、有用的信息;并将收集到的信息经过压缩,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表达,使无序的信息有序化,并将分散的信息做一个归纳总结,使通过图表获得信息系统化。

开展探究式教学,并不是将教师的讲课排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将自主探究式教学和传统的接受式教学结合起来,因为高中生物学习的难度较高,只靠自学是不够的。教师的教学要把握一个“度”,什么时候进行教学点拨、点拨的程度如何都需要一定的规划。比如,当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做辅助时,教师应该讲解这些背景知识;当原来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新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应该做好新旧知识结构的过渡教学工作;当学生遇到难题,教师应该进行思维的提示,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找到解题思路;当学生的学习过于死板而缺乏灵活性时,教师应该提点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综上所述,学生在进行自学、自主思考和合作讨论时,教师的适当提点能够起到“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功效。

篇12

一、培养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洞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研究处理问题通常是先观察生活生产中的某些现象,所以认真的观察事物的特性和物理现象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当年的牛顿力学就是从观察天体运动中总结出来的。时至今日,观察宇宙射线仍是研究高能粒子的重要方法。

物理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的兴趣。实际上学生在日常观察事物中积累了许多有关物理方面的问题,期待在物理课中找到答案。如果能及时给学生满意的解答,会有利于保持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兴趣。即使不能立刻给予,也应该指导学生继续从哪些方面深入观察,作好记录,鼓励他们多想、多问,这里往往孕育着青少年创造才能的萌芽。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平时观察一些跟讲到的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技术设备等等。要引导学生把出于好奇的观察提高到有嗣的的观察,让学生懂得观察是人类研究客观世界规律的一种基本方法,学会在观察中注意分析、比较,寻找各有关因素之间的联系,从中提高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同时必须指出“观察”有它本身的局限性:比如不能排除干扰凶素;不能随意重复,不能人为控制现象发生的条件等等。所以要深入研究往往需要做实验。

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科学实验能力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实验。中学物理的实验通常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所以每一名中学物理老师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准备仪器,进行实验操作,观测、记录、处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每一步都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物理实验,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重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单单是要求学生会按照课本安排做几个实验,这并没有完全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教师还应该加强设计性实验,加强课堂内外小实验,开展课题研究。例如在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教学时,除了要学生理解实验设计思路、弄懂实验的原理并止确完成实验外,还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本给的方法是用一个安培表和一个伏特表进行实验,那么能不能只用一个电流表(或电压表)来测量电阻呢?如果能,还需什么辅助器材?怎么样测量?让学生画出电路图并动手做一做。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让学生组织实验方案设计和讨论,使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所提供的一两种方法,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创见和集体智慧。

昆然,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特殊的重要性。因此,在近年的会考、高考中,普遍加强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实验的能力。只有真正认真做过实验,认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学生才能很好地完成实验题。

三、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学会利用类比、假说和理想化模型

类比思维的认识依据是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的一些相同或牛日似的属性,从-已知一类的属性,猜想另一类的属性也可能相同或桐似的一种思维方法。如高中物理中把电场拿来跟重力场类比,再拿磁场和电场类比;由机械振动类比电磁振荡;由弹簧振子振动类比单摆振动;由动能、功、动能定理类比动量、冲量、动量定理;由万有引力定律类比为库仑定律等等。类比的方法其优点是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解决物理问题的活动中,起着一种启发思路、提供线索的作用。借助于类比,常能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十分陌生、十分困难的问题。如卢瑟福根据a散射实验分析发现,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太阳和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很相似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太阳系模型”的假说,因此,可以说类比是提出问题并作出新发现的主要源泉,是科学研究最具普遍性的方法。然而,物体都有各自的个性,因此类比的同时,更要注意事物之间的差异,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产生负迁移现象。例如,高中物理课本在对比着电场讲磁场,对比着直流电讲交流电时,都注意强调了其差异。

假说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它是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进行逻辑论证,对未知的事物所做的假定性的说法。比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假设的理想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思维归纳出来的;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解释了磁现象,解释了磁现象的本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强调物理假说都是以客观事实和所观察的自然现象为基础依据,分析事物和现象的矛盾内在关系及其辩证统一的本质属性,得出物理规律的预言,从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11-02

作为一门生命科学的前沿基础课程,《生物化学》除了是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之外,目前在我校粮油、食品、环境、化工等专业也是必修课之一,对丰富和拓展这些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识层次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念,笔者在近几年的授课过程中,有意识的增加对学生人文意识或精神的传播,以求更好的体现课改“以人为本”的思想。下面对此做简要阐述。

一、注重“生命”教育,激发学生梦想激情

《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有机体,所以一切大分子和代谢反应,归根到底都要以生命为载体。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尊重人之为人的价值。与此相应,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所谓的人文教育,第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对生命的尊重。在开篇绪论里我们就花费大量时间探讨什么是生命,在将细胞、代谢、遗传和变异、个体发育与系统进化等生命特征用《生物化学》的原理和语言解释清楚之外,我们有意识的强调生命的意义,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存在,低等如单细胞生物,高等如具高智慧的人类,无不是生命的代表形式,对自然界来说都是必要的组成单位,形形的生命个体构成了这个瑰丽多彩的生物世界。学生在上某一门课之前都是对该门课程都有相当大的期待和梦想,我们在要求学生保持这种梦想的同时,坚定信心学好《生物化学》,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同时,适时的引入“中国梦”理念,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放眼未来,立足长远,找到自己理想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不断努力成为有用之才。

二、渗透科学史教育,引导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在推进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方面,了解科学史能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人性的形象,对全面理解科学及与人文的关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被科学史科创始人乔治.萨顿比喻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桥梁”。生物化学的发展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一代代科学家在追求真理和实践的过程中,谱写了一部动人的生物化学发展史,展示了科学家多样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课堂上,我们除了举出物理学界的爱因斯坦除了在科学上成就巨大之外,还能拉一手好的小提琴。在生物化学历史中,独立建立了用于研究酶促反应动力学的Michaelis-Mentan方程的加拿大女科学家Mentan是另一个极好的例子。除了正常的生物化学科研工作之外,Mentan本人还是一位成功的音乐家和画家,出版过个人音乐专辑并举办过个人画展,具备了多方面的素质。我们以这些科学史中前辈科学家的例子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心门,理科学生多加强一些人文素养的培养,锻炼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专业的学习和应用是百益而无一害的。此外,我们针对学生死读书和过于依赖课本的旧习,为提高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和敢于质疑的创新意识,课堂上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适时介绍该知识点的发现历史和渐进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一代代学者不断突破窠臼,推陈出新的结果。如DNA结构这一部分,我们首先介绍了加拿大科学家Avery通过肺炎球菌感染实验证实DNA为生物体遗传物质并最终获得国际学界认可的曲折过程,让学生体会坚持真理和敢于质疑权威的重要性,而在讨论由Watson和Crick建立的DNA双螺旋结构时,介绍了两位科学家由开始的三螺旋逐步过渡到双螺旋的发现背景,强调前期富兰克林等科学家的X-射线衍射结果对他们构建DNA双螺旋结构的支撑作用,让学生感受到任何成果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和创新的产物。

三、强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自信心

尽管生物化学以一门独立的学科形式发端于西方国家,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在这门科学上毫无建树,相反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积累了很多生物化学知识,且融入到日常饮食、营养、医药等领域的多个具体实践中。在讲到酶这一部分时,我们举出,在我国河南信阳上世纪80年代出土的提梁卣,里面存放了三千多年前的美酒,让学生理解我国人民早在夏商时期就可以利用酶进行发酵酿酒,《周礼》记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公元前12世纪就能制作饴糖,且能将酒发酵为醋,表明我国上古时期已开始使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生物学活性的酶,做为日常饮食制作及加工的工具。这些实际应用作为现代生物化学中酶学的萌芽开端,显然要比西方世界早得多。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生物化学发展上的贡献。此外,我们还举出在1965年由王应睐为首的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牛胰岛素的化学人工合成,其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和结晶形状等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就近来,我们就举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继延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验证实了朊病毒导致疯牛病的假说,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些例子无一例外都证明了我国学者在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地位和智慧,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他们学好《生物化学》的信心。

学科整合的背景下在化工专业开设《生物化学》课程已成大势所趋,对丰富化学学科的内涵和外延都是必要的。如何在兼顾课程教学内容完整性、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实际性的同时,真正让化工专业学生从内心认可学习《生物化学》的必要性,笔者认为在课堂上适当渗透科学史教育、增强学生对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认同等人文意识的传播将能有力坚定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信心,拓展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梦姣.浅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进展及其在社会发展中作用[J].陕西农业科学,2009,(5):112-114.

[2]张瓂,尹战海.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5):1006-1008.

[3]周广舟.化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1,(4):267-268.

[4]乔建军,财音青格乐.化工学科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化学的教学体会[J].化工高等教育,2012,(4):69-7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