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效生态课堂

高效生态课堂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9: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效生态课堂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效生态课堂

篇1

关键词 :英语教学 高效课堂 实施路径

一、提高学习兴趣是实现生态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动力。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就是满堂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的局面,英语教学,特别是对于职业中专这一层面的学生,就更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出英语教学被动局面。

一是删减教材内容或组织本校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从最简单、最实际、最实用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一开始就站在同一起跑线,找到成功的兴奋点。

二是从学校、学生实际入手,教一些在实际生活、实际工作中经常用得到的“实用英语”。

三是教师要想方设法自编或师生合编情景剧,把枯燥的英语学习变成活生生的例子展现在学生面前,强化英语的语境教学,摒弃“哑巴”英语,从而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四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介入,让学生的学习变为主动的、灵活的、愉悦的。

二、改革创新是实现生态高效课堂的关键

切实体现课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力促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在45分钟的课堂上,教师就是要积极营造一个让学生乐于质疑、乐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敢于思考探究问题、勇于参与合作讨论的课堂氛围,从而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当家做主”,调动起他们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甚至是激烈地争论和辩论,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和热情,形成生动活泼热烈的课堂气氛,真正实现课堂的“改革开放”,真正把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改革创新的产物,只有创新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要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全员育人理念,落实“教学承包责任制”,让所有学生都变成英语学习的“主角”。可以预见,当学生们都带着积极的情绪在探究中学习时,他们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就可“事半功倍”,将有利于“知识、技能、情感”三维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合作探究是实现生态高效课堂的最佳途径

合作探究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历经制订计划、任务分配、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明确目标结果的协作式学习过程。它注重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采取了两个措施。

1.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技能、心理素养、合作意识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后,由小组成员民主推荐一名组织协调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互助,共同完成理论探讨、专业实训任务。当然,小组合作前要先判定活动方案、活动步骤、达到目标等,力求在整个小组中达成共识、凝聚成合力。

2.教学相长

细化活动分工,让每位学生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任务,扮演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形成人人有位、人人有为的竞争氛围。合作探究中,教师不能置身局外,要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与学生共同体验活动的得与失,实现教学相长。

这不仅是达到高效课堂的最佳途径,更是彰显职业教育“实用、实效、实际”的必然要求。

四、情感培养是实现生态高效课堂的关注点

篇2

通渭一中从2014年跻身于普通高色实验学校的行列以来,确定以“错位发展”(其实就是差异化战略与合理定位战略),推进管理体制、课程结构、教学模式、人文环境的优质特色发展,积极探索,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内影响较大知名度较高的优质特色学校。下面就我校基于“错位发展”在优化教学生态,构建高效课堂方面的尝试加以总结。生态教育理念在课堂中运用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态,就是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使教学关系民主化,拓展学生认知、体验、感悟的空间,合作有效、探究有序,力求达到学生、教师的共鸣,学法与教法共振,知识与能力辩证统一,认知与情感发展同步,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形成涌动着生命活力的课堂。我校老师勇于探索,把先进的理念实实在在落实到学生的成长需要上,落实到教师专业成长上,使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学中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改善课堂生态环境,让课堂生态系统中的每个因子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有效、高效。

一、以人为本,奠定课堂高效的人文基础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生态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构建高效课堂最关键的因子。只有以人为本,真正落实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营造和谐进取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才能让课堂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改善,才能让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奠定高效课堂的人文基础。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敢于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以讲代学”的桎梏,相信学生、放手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真正体现学生 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主体成功的体验与乐趣。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好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师傅”,板着脸孔说教的状况,而是平等中的首席,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

(四)促成和谐的生生关系。学生以独立的个体存在,但他们在课堂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热情,而且要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培养终生发展能力。 只有摆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师生、生生在和谐进取的氛围中活动、成长,才能真正将学习的权利归还给学生,达到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的目的,实现课堂高效。

二、以情化人,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教育教学行为发生的主阵地,是师生开展对话交流的主要场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和谐的教学“情感”,用情境育人、情感化人,无疑可以为高效课堂注入正能量。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包括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和教学氛围等,我们经常所说的“净、静、精、竞、进”,就是指教学情境。因此,创设干净整洁、优美安静的教学环境,提供生动形象、丰富充实的学习材料,创设积极进取、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知识的获得,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培养和谐的教学情感。教学情感包括师生关系、班风学风、教学情趣、课堂管理等要素。教师要以人为本,从影响课堂教学“情感”的要素入手,通过开展课堂的民主管理,构成平等的师生关系,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等方法和手段,达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心心相印、情感相通,课堂出现一派生机勃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目的。

三、以实为基,探寻课堂高效的教学策略

篇3

引言

高三数学生态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自己的求知欲望才是真正的动力。在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不仅需要课堂上教师的积极引导,更多的时候需要构建生态学习平台,毕竟对于高效生态课堂的构建而言必须始终有可以展示的平台。如果只是口号,那么高效生态课堂就成为一纸空谈。因此对于高三数学高效生态课堂的构建不仅要这方面的构建框架,更需要生态的学习平台,接下来主要就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三数学生态课堂的特点和含义

(一)高三数学生态课堂的含义

生态课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或者说只是起到保障作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自己去总结,但是也并不是说全部都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生态课堂的优势在于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地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讲授相结合。通过现在的新型教学手段,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成长统一起来。

生态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首先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讲授的真正目的是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索相比较教师的讲授具有更好的效果。其次是生态课堂采用了现代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模式,与传统的课堂相比,从更多方面进行学习具有很好的刺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觉得索然无味。最后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全发生了变化,它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兴趣成为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比枯燥无味地被动学习更有优势。在生态课堂上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让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不仅要尊重学生更要注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二)高三数学生态课堂的特点

1.开放与包容性

对于高三数学生态课堂来说,学生需要就是开放的课堂环境和包容不同学术观点的相互学习。在高三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个问题的解答不仅仅是一种解题思路,它的解题思路可以说非常多。因此对于生态课堂来说这时候就是给予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让学生相互之间学习和讨论,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只起到点拨作用。学生之间的学习就是相互之间的探讨,特别是高三数学学习中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存在谁的答案正确与否,只有谁的解题思路最简便。举个简单的例子,从几何的证明题上就是可以看出见仁见智,相同的题目不同的解法,结果是殊途同归。高三数学学习历来就是兼容并蓄,只要解题思路正确,最终结果就是会相同的。因此可以看出生态课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2.自由与平等性

高三数学学习不仅是对数学答案的研究,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数学思维的训练和思维模式的训练。也就是很多时候高三数学学习不再是简单地学习解题步骤,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思维的延展性。既然是数学思维的训练,那么就必须是自由和平等的。数学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是一种自己的思考,只有自己思考问题,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同时对于生态课堂来说,各个主体之间就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相互之间均可提出不同的见解。

3.严谨与活泼性

高三数学生态课堂上的学习,就是一种学习形式活泼但是学习内容严谨的新型学习模式。在高三数学课堂上进行学习,就是学习的课堂模式活泼,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学习模式简化,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于形式。但是学习内容确实非常严谨,相互之间进一步讨论,为了获得真理可以争吵,可以质疑,最后就是大家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高三数学生态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

(一)教学思维的转变和教师教案设计的转变

高三生态课堂学习平台的建立是一个多方面的合作,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转变,而且包括教师授课的转变。过去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因此生态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首先就是要转变授课模式。其次,对于教案的编写也必须让学生转变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独立思考。因此在教案的设计上必须让学生更多地自主思考问题。

(二)学习成果评价标准的改变

过去对于高三数学教学成果的评价,更多的时候是看学生的成绩。现在对于生态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更多的时候是要修正过去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对于学习成果的评价要多角度进行,不能只是简单的以成绩定胜负,不是成绩能代表一切。因此对于生态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要改变评价标准。

(三)建立学生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三数学生态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中,要构建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自己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自己肯学习,自己有兴趣学习,就能达到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于高三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应当是学生、教师、课堂三者相互学习,和谐发展,一起进步,达成高三数学课堂的生态与高效。

篇4

卢梭说: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展开,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习作与生活脱节,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的作文真实反映了学生的生活,体现了学生的生命,因此,我们的习作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让学生写小事、谈生活,记录真人真事,体现童真童趣,表达真情实感。我在上作文课前一段时间,就把关于近期作文的话题告诉学生,布置学生观察、采访、调查,或让学生亲手做一做,如种一种植物,饲养一种小动物,观察自然现象或身边的人,并抓住每一次节日活动契机,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还经常鼓励高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次活动要求一小时以上,有的学生去父母便利店里当小营业员,有的去姐姐的幼儿园当小老师,有的到亲戚工厂里打工……回来后,有的学生写了《我当营业员了》,写出他付出的努力,以及获得成功的喜悦;有的写了《幼儿园老师真难当》,深深地体会到当幼儿园老师的辛苦;从《钱来得不容易》里学生体会到了父母创业的艰辛,挣钱的辛苦,要珍惜父母的血汗钱……

二、高效的生态作文课堂是激情涌动爱的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为课程目标之一,可见“情感”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基点,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因此,负载着人类精神使命的作文教学,更饱含着生命的激情。

童年世界是情绪化的,外界的刺激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情感。“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有时教师简单的招手,竖起的大拇指,真诚的微笑,或其他一些放松的动作,都可以将接纳、承认和关爱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师应蹲下来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关注学生每一个生命体的存在,用心去聆听学生的生命告白,以情淡化指导痕迹,用激情去感染、打动学生的心灵,接纳、宽容和赏识每个学生的习作,让学生在爱中寻味,在情感的交互作用下,带来心灵的激荡,思维的碰撞以及生命过程的体验。每当遇到学生还没组织好语言时,我常会说:“你先试试,小声说给自己听听。”“说得好,你真的挺棒的!”……在每一节习作课上,我都尽量利用优美的插图、课件去触动学生的视觉,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去触动学生的听觉,用由衷的赞赏、真诚的肯定去激活学生的心智。教师的激情投入换来的是学生的真情流露,这就使得课堂热情洋溢、激情四射。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

三、高效的生态作文课堂是个性张扬的创新课堂

叶圣陶老先生还强调:“作文贵有新意。”小学生态作文课堂要敏锐地抓住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或有意导引,或直接点明,或言语暗示,去触动学生思维的灵感,让思维“飞”起来,从而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样,学生流泻出来的文字,不仅饱含着心灵深处奔涌出来的生命情思,还成为学生袒露心灵、激扬文字、放飞想象、张扬生命的途径和方式。只有张扬个性,成为自己的主人,具有强烈的“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自主意识,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会见物思主,触景生情,此时此刻的想法、感受才是最真实、最富个人色彩的。

四、高效的生态作文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课堂

篇5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前的教育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不断被赋予全新的时代内涵。

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是学生生发灵感、自主创新、展现自我的平台。课堂生态学的概念是1932年美国的沃勒首先提出的。何为“生态化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课堂生态因子之间的协调运作,从而形成互利互助、共同参与合作的学习环境,实现教学相长、持续和谐发展的课堂追求。我认为即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态学原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开展生态化的历史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构建生态化课堂的根本

开发历史高效课堂的原动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一旦对历史知识感兴趣,学生就会对历史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二、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生态,强化“以生为本”意识

时下的高中生,总的来讲,他们的身心都处于一个快速成长与基本定型的发展阶段。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课堂上获得老师的肯定,希望在学习过程中展示出自己的优势与能力。高效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主体之间的对话、合作、互动关系。所以民主就是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那座桥。“对话”意味着合作,意味着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强化“以生为本”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放下“指导者、权威者”的架子,搭建民主的平等“对话”平台,成为学生的平等学习伙伴。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令,让学生在轻松中积极思考,在愉快中大胆展示,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三、建立多维互动的课堂生态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凸显“学生主体与思维主线”的原则。只有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活动才能不断推进、深入。首先,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和内心的个性需求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实行角色转换,形成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主角”定位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平等对话、提问讨论、合作学习等展开合作探究。再次,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师的个人魅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自我,增强个人魅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而教师平等认真的教学态度更是师生互动的催化剂。

四、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背景下,课堂教学资源日益丰富。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教师如何把这一资源的优势转化为课堂教学优势呢?我们可以通过电子备课,对大量的教学资源与信息进行处理,根据自己与学生的需要,形成独特的教学资源体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能每一节课都用到PPT幻灯片,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大大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事及过程的理解,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极大地节省课堂讲授时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刺激掌握,进而可以利用多余的时间引导学生对于历史深层次的探索和把握。而在练习试卷的讲评课中,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投影仪。这一设备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应用得不多,但在讲评课中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帮手。我们可以随机或有意挑选几份学生的试卷,用投影仪进行展示。针对展示的试卷,学生可以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如各抒己见,自由讨论,或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课堂气氛往往十分活跃。通过学生共同对一道试题的讨论,学生可以找出自己的得分点和造成失分的不足之处,进而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及时总结,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特别深刻,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勇于尝试多种教学方式,构建一个和谐高效的生态课堂。

五、教学成功=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作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之必需,而且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教学设计和“原生态课堂”往往不能完全统一。课堂是动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学习的有效性等方面全面地总结和反思教与学的得与失。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构建高效互动的历史生态课堂,要迎接诸多挑战,教师必须确实转变思想观念,勇于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在前进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第二,启发学生欠合理,忽视对问题难易的考虑。在一次听高一年级某位老师上“牛顿第二定律”的课时,我发现该老师没有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自己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结果学生就是看书,把书上的结论说出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启发,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缺少沟通,更不用说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老师设置问题调动学生、引导学生探究有流于形式的嫌疑。在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进行探究,基本上是自由放任,缺少对学生必要的引导、提示,导致对老师所授内容,学生是“狗咬刺猬――无从下手”,很难去真正进行探究。

第三,学生主体分不清,忽视对教学内容的掌控。有些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缺少师生交流,没有把思维权、动手权、话语权、归纳总结权还给学生。有的教师的讲解几乎占满一堂课,教师以讲得“好”为最大满足,不管什么内容,都是自己“一言堂”,根本没有留下时间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去回味。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体,倒好像是一群群看客。他们对知识的接受是被动的“要我学”。即使那些能力强的学生接受了这些知识,也是囫囵吞枣似的,更多的学生只能利用课外的时间自己再把当堂知识重过一遍乃至多遍。这种课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虽然形式上当堂教学任务完成了,短期内考试成绩也许还不错,但绝大多数学生的思考习惯没有形成,思维品质没有提高,那些难度大的题目还是不会自己思考解决,结果还是做不出来。长期下来,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激情也逐渐冷却。

这些年来,我潜心从事了生态高效课堂的研究,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情感交流,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方面进行了比较细致深入的探讨。在此与各位商榷,既求各位专家指正,也期自己得到进步。

一、生态高效课堂一定是充满情感的课堂

1.教师要热爱学生

2014年9月9日,主席在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好老师的四条标准,其中一条是:“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好老师一定会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我们或许还记得有这样的体会,当哪个科目的老师喜欢自己时,我们总能在他的课堂上认真听讲,我想这就是老师的仁爱之心的体现。一些保护、关心学生的老师总是能激发学生潜力,甚至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所以我们的课堂,要体现老师对学生的热爱,要体现学生至上的理念。人文精神最重要的含义是发现个人,关注人的成长、发展,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生命,人的自由权利高于一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什么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呢?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热爱儿童。”联系到我们的课堂,我觉得我们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多、用得更好。而且我们一定要具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绝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好坏、家庭的贫富悬殊、外貌的美丑、天资的高低来“因材施教”,全班所有学生都应该纳入我们的教学视野。教师不管研究什么理论,更新什么理念,改进什么方法,其核心永远是一条――关注所有学生,符合所有学生的需要。

2.课堂要充满微笑

担任班主任和一线教师近二十年期间,我摸索出一点经验,就是无论在课间发生多大的不愉快的事情,无论学生发生多大的违纪事件,上课时,我都要微笑着走进教室,微笑面对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无论学生给出的答案多么幼稚可笑,多么不可思议,我都要微笑面对。

微笑,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用心与自己平等亲切地交流。师生通过相互的交流,就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善于观察学生动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以亲切平和的教态,启发学生将自己思考的结果与老师同学共享,并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交流,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往往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如果平等、和谐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教学效果自然会得到提升。此外,教师还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各种资源,形成后续的教学行为。让动态成为常态,让生成成为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激发和提高,这要求教师有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懂得微笑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效应。

事实上,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判断往往受感情亲疏的影响。《智子疑邻》的故事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规律。在教学中,“亲其师,信其道”正是情感效应的真实写照。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学中老师还是端着架子,高高在上,面无表情,甚至总是以一副特别严肃的表情出现在学生面前,只知单向地、死板地传授知识,是无法激起大多数学生共鸣的;反之,教师总是以平等的姿态,期待的微笑,赞许的眼光对待学生,既传授知识,又传递情感,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被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就会极大地增强。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效果自然是老师“满堂灌”的方式无法比拟的。

3.教师要多鼓励学生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告诉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学会经常鼓励、赞美学生。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这是一种天性。平时我们多夸夸学生,就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对自己的重视,就会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明白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也是有很多优点的,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增进了对该老师的感情,增加了对该科目的兴趣。这样做,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又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做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赞美,往往会给学生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我曾经教过一个姓苏的学生,初入学时,考试是年级的千名之外,字迹也非常潦草,但我发现他对数学、物理有兴趣。有一次数学单元考试考了90分(满分100分),超过了总体成绩比他好的许多学生,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并奖励了他,并当着他的面给家长电话报喜。该学生很受鼓舞,自此尽力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除外语学科外,各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现在,他的成绩已达到年级的中等水平,这不能不说是老师对他的认可与鼓励产生了良好的情感效应,使其自觉向学,促进了自我的进步。

二、生态高效课堂一定是学生参与的课堂,是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情感课堂

1.课堂要加强学生自主探索

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自主探索中,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教学时如果能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构建出一种教学对话的课堂,即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设置出一种“生问生答师导”的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去创新、去探索,再展示自己所探究的成果,这样就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这样的课堂,也才是真实的课堂。

2.课堂要学生自由对话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提出后,还应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充分挖掘他们头脑中储存的思维信息,要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出他们想到的各种可能。经过这样的启发、引导、讨论、思考、总结等过程,他们就会想出许多办法,利用已有知识,获得许多新知。当然,寻求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许不是我们这一课的主要目的,但通过生生、师生的多层次探究,来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才是我们的教学宗旨。

这样的合作学习很有好处。第一,深化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夏茹冰先生说得好:“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课堂上老师抛出问题之后,学生自主发表对问题的看法。这种相互的交流,既可以训练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又可以通过别人的意见补充来拓宽思维,激发出思想创新、观念创新的火花,从而启迪、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发言者要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让别人理解接纳,就必须吐词清楚、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而要提出与别人截然不同的观点,又还须具有把握别人发言内容的能力,长期坚持这种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对听说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锻炼。第三,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合作意识的人才。各项社会活动中团队精神已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大量的对话、个性化讨论这种学习方式是让学生成为思想的主人,进行合作,然后能自主解决问题的极好的方式。

3.课堂要师生全身心交流

如果一位教师,只能用“淡淡的情感,淡淡的语言”,讲着“淡淡的知识”,这样“淡淡的”上着课,学生一进课堂就像掉进冰窖一样,怎么能激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我认为,在每一堂课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角色是时时转换的:当老师讲授时,学生就是配角;当学生自主地开展活动时,他们就是主角。而且,这种教学中,学生作为主角的机会应该多于他们作为配角的机会,即使是作为配角出现,学生仍然应该是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的,而不是被动地参与。

如果作为主导者的教师,每堂课总是“津津乐道”,大搞“一言堂”,就会使学生失去参与的许多机会,从而禁锢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的课堂,怎么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最多,也只能是考试的机器、高分低能的典型。

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对每一堂课都务必讲求情感的跌宕起伏,讲求语言的抑扬顿挫,讲求互动的神采飞扬。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感受到我们的课堂的魅力、乐趣和神奇。

三、生态高效课堂一定是充满艺术性的情感课堂

任何时候,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的教学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项艺术。它要求老师具备精深的专业素养、严谨的教学方法、创新的教学思维。教师不仅要做一名教书匠,而且要做一名懂得教育艺术的教育家。这就必须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具体包括:组织艺术、合作艺术、激励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设计练习艺术、“顺应”和“同化”艺术等。

1.课堂艺术能加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崇拜

(1)课前要“胸有成竹”。著名特级教师徐斌说过:“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教师唯有备课时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会有上课时的恰中肯綮,才会有课堂中的旁征博引、信手拈来。

(2)上课时要充满激情。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认为:“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可见充满激情是教学高效的重要前提。为什么呢?首先,通过多年的专业学习,能站上讲台的教师在知识传授上是没有问题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教学考查,教学效果却产生了高下之分,究其原因在于是否全情投入, 是把教师当成了职业还是当成了事业。一名教师,如果缺少了对教育的热爱,缺少了对教学工作应有的热情,再渊博的学识,再先进的教学设施,都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因此,只有热爱学生,你才会想方设法研究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你才会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产生欣赏,你也会把幽默带进课堂,你还会显得很有人情味,更会细心、耐心……所有这些,为课堂气氛奠定的是良好的和谐的氛围,从而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的效率自然就高,教学效果自然就好。

2.课堂艺术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在课堂中应巧于质疑,善于发问,适时释疑。教师课前要充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通过精心设疑、提问,将教学目标层级化,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引发思维的强烈冲突,充分开启心智。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思维的课堂由于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学生自身强烈的心理需求,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学生对教学内容就会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著名特级教师嵇明海认为:“在学生精神涣散时,用提问的方法就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精心设疑、提问,学生思考、讨论、作答,整堂课教师有讲有导、有收有放,学生有看有议、有思有说。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参与感、话语权、决定权,就能极大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长期训练,必能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生态高效课堂一定是符合认知规律的情感课堂

1.良好的教学导入是高效课堂的引擎

有人这样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为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或结合时事,或结合生活现象,或结合学生当前关心的成长话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充满热情,充满期待。

2.精彩的学习过程是生态高效课堂的核心

高效课堂不仅要关注教师讲得精不精彩,更要关注全体学生学得主不主动。这种高效应该是双边的,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具备三个基本特征: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我们既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参与状态,又要注意学生活动参与的广度、探讨的深度,注重形式及相应的效果,避免走过场;在学生的学习探究方面,既要强调教师的外部教导,更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内源性动力;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建构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整堂课要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意学生思维的培养是打造高效情感课堂的重要途径

(1)设计科学巧妙,安排运用灵活。我们在备课时,要对授课内容巧妙设计, 开场白引人入胜,集中学生注意力;以丰富的内容、严谨的逻辑来传道、授业、解惑;以生动而高度的概括总结使学生“回味无穷”,自始至终吸引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牢牢跟定教师的讲解内容。内容设计时,对哪些要在课堂重点讲授,哪些应让学生动手操作,哪些应是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很清楚地分开;重点、难点必须归纳成要点,依内容整齐、条理清楚地板书出来加以强调,帮助学生强化并实现突破。

篇7

初中物理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如在电流概念教学过程中,可以用FLASH动画的形式将电流的概念形象地表示出来,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能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形式,这样容易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减少枯燥无味,正如圣人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热爱物理的热情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声像结合功能,可以采集有关宣传材料,加强学生学物理、爱物理、讲物理的科学素养.例如:对部分章节内容的彩图和有关阅读材料进行切实宣传,特别是宣传有关物理学家的人生经历及其科研成果,充分激发学生热爱物理的热情.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把静、动画结合起来,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例如:在教学“天平”时,可制作一个课件:(1)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天平,然后,用发光笔指给学生观察各部分名称与实物相结合,效果很好;(2)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天平上显示出各部分,提问学生作用与名称,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天平各部件的作用;(3)可以让天平出现各种不平衡的情况让学生回答解决办法,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这样效果会很好.通过这样的媒体教学,将那些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巧用多媒体模拟,突破教学难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力臂知识时,可制作一个课件,让学生按照找支点,找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的步骤,形象生动地描述作图过程,便于学生切实理解,加深印象,接着让学生做一些随堂练习,加以巩固,教师及时进行点拨,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掌握学习重点.

4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物理推理的严密性可以通过多媒体很好地体现,我们可以用PPT将每一步推理过程预设动作,通过教师与计算机的互动,一步一步地将推理过程在幻灯片中演示出来,这不仅能很好地体现推理的全过程,而且为每一步推理过程的讲解留出了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与在黑板上进行物理推理相比是一大进步,也更容易完成,重要的是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

5巧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双基”

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每一位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很困难的.将多媒体应用于物理教学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可交互性,让计算机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及时正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里要注意的是,对课件交互性的设计,一定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否则,将影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正确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学会角色转换,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6巧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脱离“题海”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035-01

1.活化情境、激发兴趣――建构生态课堂的保证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对政治形成准确的认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积极开动脑筋,挖掘潜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导致政治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政治学习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熟悉、关注、感兴趣的题材作为讨论的载体与材料,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用贴近学生生活、简单易懂且富有时代信息的案例呈现问题、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讨论问题,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周围生活中存在的种种政治现象,从而打破"政治是高屋建瓴,与自己的生活脱节"的错误观点,让学生对政治产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目的。如在教学有关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设计了一个小讨论:商业银行是如何"借鸡生蛋"的?这个问题学生不是很好讨论。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小问题:(1)商业银行从哪里"借鸡"?(2)商业银行如何让"鸡""下蛋"?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思索中茅塞顿开。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建构生态课堂的抓手

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教育体制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方法决定效率,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为教而学"。美国学者爱德加o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小组讨论"方式可以记住50%的内容;"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达75%;"教别人"或"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够真正记得牢固、理解深刻的知识才是自己体验到的知识,包括自学得来的和合作学习得来的知识。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应大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和小组互助学习,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由被动听转到主动学。对于建构政治课的生态课堂而言,我们必须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性别、特长等因素,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同时,在编组时要注意尽量保证一个小组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另外,教师还要考虑到这样几个因素:首先,分组时应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每个小组要好、中、差三类学生混合,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困生。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学困生的学习焦虑程度,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还可以培养学困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其次,学生的能力素质也是要认真考虑的因素。有的学生善于口头表达,能说会道;有的观察敏锐,思维深刻,将各具特长的学生组合到一起,不仅能提高小组的活动效率,有利每一个成员全面发展,还有利于各学习小组之间公平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目标

知识产生能力,能力提升素质。高效的生态课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然而,在传统的政治课堂中,那些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教育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记住"一堆杂乱的材料",这就使得学生在考试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依然不知道如何运用自己所记住的知识,考不出理想的成绩,导致许多学生对政治课完全失去了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教材和热点问题的综合思考能力,尤其要善于创造问题环境,恰到好处地设置疑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在思索中解决问题。如,在复习《企业和劳动者》这一课时,政治教师可以结合今年3.15的主题"共筑诚信有你有我",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进行问题设置并让学生讨论:1.我们周围你知道的企业有哪些?你能举出哪些企业不诚信的事例?2.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3.应如何解决企业的不诚信现象?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能对发生在身边的不诚信现象进行列举,并进一步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4.结语

总之,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我们要改变教育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创造学生活动的条件,给学生活动的空间,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把手,精心设计,活化课堂,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尝试成功、分享思维成果、体验收获的愉悦,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建构高中政治高效生态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新文. 关于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点思考[J]. 学周刊,2013,28:83.

[2] 赵洪兰. 教好高中政治的对策[J]. 中国-东盟博览,2013,10:159.

篇9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01

1 新颖而有趣的多媒体教学构建生态高效课堂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进行课堂研究,构建和谐的生态课堂,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展和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科技也越来越多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的方式和模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了新的内涵。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当前教育。例如,英语、音乐等课程,由于科目及内容特殊性的原因,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确实能令人耳目一新,能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很难达到的。可以说,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打破了几十年来的常规教学模式,亦将课堂形式进行了颠覆。对比起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学生们更喜欢新颖而有趣的多媒体教学,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课堂内容变得有趣

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的,对于小学生来讲,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而数学的确是一门较为乏味的课程。如何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呢?我想多媒体可以帮大忙。利用PPT把一个个数字变成动态的、颜色绚丽的,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加减法的时候,我们可以把“3+7=?”这样的问题演化成3个苹果加七个苹果让孩子们来算,这样就把课堂内容变得丰富有趣。孩子们的眼睛都盯在教学内容上,还愁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不高吗?

1.2 与实际生活结合紧密的生态高效课堂

数学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学科。特别是小学数学,教的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得很紧密。例如,认钱币、钟表,还有分清年月日、度量衡等这样的常识性问题,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会缺乏演示效果,课堂效果可能就不会很好。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可操作性就很强。就拿认识时间来说,讲到时针、分针、秒针的时候就可以在多媒体上清晰地将各个针的走动情况放出来,图文并茂地让孩子们认识和学习,甚至还可以在演示的时候给不同的针加上不同的颜色,寓教于乐。这样的生活常识在孩子们学习后马上就可以将这份热情带进生活中去,十分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巩固。这也是数学这门学科广泛性的体现。

1.3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构建生态高效课堂

多媒体教学带来的并不仅仅是课堂效率的提高,对于教学效率同样有很大的提高。它亦可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转而把课堂内容增加。对于教师来说,多媒体教学要比传统教学省时省力。特别是数学,需要不停的板书和演示,如果能够把这一过程放到大屏幕上,自动化地播放出来,既能让每个步骤清晰,又增加学生的印象,一举两得,这样的课堂才能称得上是生态高效课堂。

2 如何通过多媒体教学构建高效生态课堂

2.1 综合运用多媒体构建高效生态课堂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和教学体系,那么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上,每一位教师也都应该大胆创新,敢于打破常规。利用多媒体的一大好处就是综合性很强,可用视频、PPT、音乐等给学生做一个视听方面的全方位的展示。我们教数学的也不应过多的拘泥于原来的模式套路。例如,在讲应用题之前,完全可以根据题意把题目用一个简单的小动画展示出来,再让学生进行计算和演练,在最大程度上发散学生的思维。又例如,在进行数字教学的时候,可以把数字和音乐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根据音乐来判断数字,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我认为这才是素质教育的创新和体现。

2.2 给予学生生态的人文环境

上课的模式也不一定是单一的教师演示、学生听课。在步骤简单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展示。亦可以在教案上留白,让学生当堂根据课堂内容去填写。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展示个人的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将计算机与学习相结合的能力,这从当前的教育情况看是普遍缺乏的。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就可以培养孩子们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构建生态高效课堂的具体方法,体现了生态高效的内涵。通过这样的互动,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学着让他们走在教师的前面,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除此之外,从情感角度讲,这既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团队配合,增强责任意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加教师和学生的感情。

2.3 营造充满爱的生态课堂

教书的最终目标是育人,这也是所有教师都必须谨记的责任和肩负的使命。我们应该在牢牢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它只是我们传道授业的工具,并不能从根本意义上抹杀教学。从教学的意义上来讲,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际教学和课本的结合,不要把课本知识抛掉,本末倒置。从教育的意义上来讲,我们还应该注重德育,在学习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课堂。所以在多媒体这个强大的工具下,我们要把教学和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篇10

笔者认为,一节生态高效的课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课堂教学的务实性。学生只有在务实的课中才能学到知识,发展能力,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时考虑怎样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小学生面前,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愉快地获取“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从而做到有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改革教法,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就全面发展而言,要达到对全班学生都不同的发展。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

三是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在课堂上,由于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学生的思维是相当活跃的,会生成很多有用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四是课堂教学具有和谐性。教师微笑的面容、的目光、落落大方的仪表,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心理安全”的气氛中学习,这样才能全面发展。热爱学生是师德的集中反映。“师爱”可以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信其道”还愁不“乐其道”吗?

以下是笔者就构建生态高效的课堂教学的一些心得。

一、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坚持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下去。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如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笔者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在我们的图形王国中,有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它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着,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其中,要数‘角娃娃’最调皮了。这不,在图形娃娃们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你能把它找上来吗?”这样导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2.利用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笔者先和同学们共同做游戏,请同学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教师快速判断能否被3整除。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报数,笔者把学生的报数分成两类板书。经过同学们验证,结论是正确的。同学都很纳闷:老师是怎么判断得这么快?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游戏,观察黑板上的两组数,顺利地探求“能被3整除的数”有何特征。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注重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使他们的成绩、长处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笔者在数学课堂上创办了“我最棒记录”,记录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点滴成绩,每一次成功。让每一个学生看到自己在长处,看到自己同样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从而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每月让学生制一张“成功号”手抄报,学生们将经过自己努力而解决的数学问题,自己的感悟用简明的语言进行记录,学期末开家长会时进行展评。争取家长的支持、鼓励,学生争取再成功,提高自信心。学生在受到激励后,树立起了自信心,为他(她)们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授之以渔,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数学活动,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获得;凡是能通过讨论解答的,就让学生互相交流达成共识。从课堂四十分钟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他们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操作启动思维,使学生自觉获得学习方法。如讲“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无关”,笔者给同桌准备了两组边长不等的材料。要求每位学生用学具一个活动角,师生共同操作:①活动角变大,角的两边是否变长。②活动角变小,角的两边怎样变。③同桌能不能做一个同样大的角。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比较,探索规律,突破难点,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同时,获得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激励了学习兴趣,调动了自觉学习的能力。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上充分引导学生动脑想,凡事通过思考能说的,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从想思路,想解法,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说题意,说过程,说思路,说算理,直到设疑,释疑,能说清楚的,多说,才能促进表达,计算,分析,思维等能力全面发展。如讲圆柱的侧面积时,让学生观察圆柱的模型,先看整体,再分析圆柱各部分,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卷成筒形,即侧面积,再展开这样反复几次。在操作过程中观察、思考:展开的长方形,长是圆柱体的什么?宽又是什么?让学生口述,你发现了什么?圆柱体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在学生有了丰富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出侧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的面积=长×宽,所以,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这样学生对圆柱的侧面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每个学生边观察,边操作,边口述,边分析推理过程,人人兴趣盎然,参与到学习当中,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圆柱体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也增强了自学能力。

三、创设机会,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时,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在预习中带着问题思考,从老师讲的过程中思考,在课后不断思考,促进学生学会,掌握学习方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向深入。在讲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首先让学生自编本班学生人数的应用题:“六一班有学生45人,女生是男生的4/5,男女各多少人?”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抓住分率句4/5,你想到了什么?这时同学跃跃欲试,积极思考,纷纷举手发言:①男生是女生的5/4倍。②女生是男生的4/5,即男女人数的比是5比4。③男生比女生多1/4(25%)。④女生比男生多1/5(20%)。⑤女生是全班人数的4/9。⑥男生是全班人数的5/9。教师肯定了学生的上述种种想法,激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应用题,看谁思维正确,学生情绪高,再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分数与百分数的关系,一题多解可以开拓解题思路,提高思维的灵活性。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创设最佳问题,就能引导学生自动能力。让学生在每节课的40分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探讨解题方法,促进自学能力养成。

四、用好教材是构建生态高效课堂的基础

篇11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探究性学习方式

教师在备课及课堂教学中,改变了过去那种“独白”似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视学生思维等各种能力的培养。通常他们会根据教学目的设置一系列问题或由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广度、深度发展。将过去讲授的知识变为学生经思考、探索后自己得出的结论,教会他们终身学习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恰当的设问,让他们能很快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互动探索中去。例如:教学“椭圆及标准方程”时,我首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画出椭圆,让学生亲身体会形成椭圆的条件,从中体会并总结出椭圆的定义。比起以前的“灌输法”,学生理解更深刻,记忆更长远。

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将课堂教学延伸,更好服务于课堂教学

按新课标的要求,仅仅靠课内是不能完成的。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拓展他们的视野、鼓励他们细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学校还不定期地组织展出学生各学科学习成果,达到互相交流、学习、促进的目的。学生丰富的生活经历反过来有利于课堂情境的创设,更好地服务于课堂学习。

因此,对数学学习,特别是对高中数学学习来说,在教师主导下,通过创设反映数学事实的恰当情境,让学生能主动地思考和分析问题,从中领悟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从而获得思维的发展,也达到了新课改以及数学教育的目标。

三、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弥补学生间差异

当下的大班额教学,不能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动手、动口的机会,而实行小组活动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动脑、动口、动手等多方面的能力。数学备课组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派小组发言人发言,或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课堂上同组同学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在培养自学能力方面,教师学习方法的指导训练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学习常规,主要包括听课常规、看书常规,作业常规、复习巩固常规等;一定要养成课前预习、课堂记笔记、课后先复习再做作业的习惯。二是结合数学学科学习的特点指导学法,如把观察与思考的联系,时空想象与动手操作的联系,形成点、线,面、网结构化的学习方法。

篇12

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在其《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提出了“课堂生态学”的概念。目前,国内外有关生态课堂的研究越来越多,生态课堂成为了现行热门的教学模式。所谓生态课堂,是自然、和谐的课堂,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展的教学环境。幼儿师范学校的男生入校平均成绩高出女生约100分,他们大都喜爱数学、喜欢思考,有着较好的数学素养。这些都是打造生态数学课堂,开展高效数学活动的有利条件。

二、探索

1.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在过程中体验数学。在女幼师生的数学教学中,有教师认为,只要把公式告诉学生,然后多做练习强化训练,就能巩固知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事实却相反,这种教法只重视知识的应用,忽略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容易造成学生对公式理解不透、掌握不到位,只会死记硬背,在解题过程中生搬硬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相比女幼师生倾向于接受数学知识的现状,男幼师生更希望能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因此,笔者的数学课讲求逻辑推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的逐步形成过程,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从而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笔者以“两角和与差的正弦”这一课为例,对部分教学内容作如下设计:

问题1:上节课学习了哪两个公式?

问题2:上节课如何推导cos(α±β)这个公式的?

【备注】温故知新,为本节课的新知探究提供有益的启发。

问题3:本节课要学习哪两个公式?

问题4:怎样推导两角和的正弦公式?

问题4.1:我们已经学习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能否用这个已学知识来推导?

问题4.2:我们已经学习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方法,能否用这个已学的方法来推导?

【备注】问题4.1是已学结论的运用,问题4.2是已学方法的再运用。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运用,体会不同的数学价值。

问题5:怎样推导两角差的正弦公式?

问题6:如何理解这些三角公式之间的联系?

【备注】细化知识,深入理解新知。

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复习cos(α±β)的推导过程”“分别用已学知识和已学方法推导

sin(α+β)”“揭示公式之间的联系”这三个环节六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让学生体会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过程中体验数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阐述:“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除了关注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活动的过程。数学课应该返璞归真,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努力营造一个生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提升他们探索未知的能力。

2.合理设置例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是“异面直线”一节课后的一道习题,在男生班的实际教学中笔者把它升格为一道例题。

例题1:空间四边形ABCD,E、F、G、H分别是AB、BC、CD、DA中点。

(1)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2)若AC=BD,求证:四边形EFGH是菱形;

(3)当AC与BD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教学案例1-A(基于问题解决的学生活动)

①一次性呈现全部例题;

②学生看到题干,注意力集中在“中点”;

③根据中位线的性质等证得(1)(2);

④在前两小问的基础上,学生很快想到利用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解决了最后一小问。

【备注】解题目标和思维指向性明确。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并完成,最后强调表述的规范性。

教学案例1-B(基于自主发现的学生活动)

呈现题干及问题(1);

【备注】先提供一个基本问题并解决它。

师:如果结论加强,要证明四边形EFGH是菱形,需要增加什么条件?

【备注】改变结论,引导学生逆向思考。

师:你能否改变条件,再编一个新的题目?

【备注】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体验数学发现与创造的过程。

1-A中学生解决了一系列问题,1-B中学生解决一个基本问题后,在教师引导下提出新的问题,并解决了它们。

1-A是按部就搬的教学模式,1-B中笔者尝试的问题教学是一个发现之旅,让学生在思考、提问、解决的旅途中收获了经验,加深了理解,对他们的数学能力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别人的问题固然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但无法提升想象力,自然就难以形成创新能力。例题教学是我们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绝佳机会,我们的学生只有会提问,有创新意识,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3.立足最近发展区,开展有挑战性的活动。

例题2:数列{a }的前n项和为S ,若S =3a -1,

a =2,求{a }的通项公式。

教学案例2-A(步步铺垫的数学活动)

师:题目中给了S 和an的关系式,求的是a,怎么办?

生:退一相减法。

解S =3a -1,S =3a -1(n≥2).

【备注】此处,教师强调n≥2,避免学生犯错,同时也错失了一个鲜活的教学资源。

两式相减,得a =3a -3a .

所以a = a (n≥2).

【备注】此处,教师问学生:“这个式子是不是说明{a }是一个等比数列?”这里非常容易出错,教师这样启发,大部分学生心领神会,这样问肯定不是等比数列。

因为S =3a -1,S =a =2,

所以a =1.

即a ,a ,a ,…K是首项为1,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故当n≥2时,a =a q = .

【备注】第三个易错之处,教师再次启发,解题过程顺利进行。

所以求{a }的通项公式为a =2,n=1 ?摇 ,n≥2

【备注】教师给出规范结果,再次强调书写过程。

教学案例2-B(挑战式的数学活动)

呈现例题的条件:数列{a }的前n项和为S ,若

S =3a -1,a =2.

师:我们能知道什么?

生:a ,a ,a ,…a .

完整地呈现题目。

【备注】大部分学生都能答上来。学生兴致很高,动手开始做。

上面所说的关键处,每个地方都有学生出现错误,因而最后的结果千奇百怪。错误有:

(1)忽视n≥2,认为{a }是等比数列;

(2)会求a 但是q的指数写成n-1(应该是n-2);

(3)忽略过程直接写结果;

(4)最后结果不知道要分段写;

(5)运算错误,写法不规范等。

【备注】只要有一处错误,都将导致结果不同,所以先提醒学生:验证一下你的结果对不对(即把n=1和n=2带入检验),错误自然就暴露出来了;找一个正确解答,在实物投影仪上投影最后结果;继续让学生自己查错纠错,实在查不出来的,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和查找;找有代表性的错误解答,投影分析,由学生指出并纠正。最后投影完整解答。

上面的教学案例2-A中,教师步步提醒,带领学生解题,学生活动看似畅通无阻,实际是机械跟随,毫无自主探索可言。教学案例2-B则相反,教师提供一个数学现象,学生面临多种挑战,教师适时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收获了一个个活动经验,技能和思维都获得了提高。

篇13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政治;生态课堂;构建;策略

新课改提出,政治课堂教学要能够为学生创造和谐,民主、平等自由的生态环境,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生命活力得到释放,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政治知识,更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个性和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政治教学要积极进行改革,能够构建高效的生态课堂,实施生态教育,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化发展。

一、对生态课堂的解读

众所周知,生态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种平衡关系,在这种和谐的关系中,或者是说在这种和谐的系统中,每一个生命元素都能按照自身的成长规律,自由成长。而生态课堂,是从生态学角度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生态元素,包括教师、学生和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种和谐平等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学生生命个体的自由成长,这样的课堂形式被称为生态课堂。

具体而言,生态课堂应该包括以下特点:第一,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共生的,是共同的学习团队,每个人的作用和价值都是很大的。第二,课堂教学内容是开放的,整体性的,教育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播,更是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第三,课堂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需要师生共同参与,相互激发,完成教学任务。第四,课堂教学环境是开放的,是自由平等的,师生面对共同的任务,相互依存,平等对待,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二、高中政治高校生态课堂构建策略

1.营造自由平等的生态对话环境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营造自由平等对话的环境,是开展高效生态化教学的重要举措,在这个生态环境里,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有共同的合作学习目标,要通过合作探究,平等对话,相互协助完成教学任务。要构建这种生态空间,作为教师就需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点,教师要放下架子,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教师不能简单地履行知识传播的使命,更要引导学生学习方向,成为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导者和领路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及时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能够积极的提出自己的认识,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支持者。只有教师放下架子,积极与学生合作教学,一种平衡的生态之美在高中课堂中就能得到呈现,平等的生态对话空间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2.从学生实际出发精选教学内容,捕捉人文思想

构建高效的生态课堂,教师就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兴趣,能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整合课堂教学内容,精选知识,能够有效体现出知识的人文思想,要使知识能够被学生接受,乐于被学生接受和感悟,这样整合教学资源,才能有效构建生态课堂。比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一课内容时,作为教师就要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教学内容,要考虑,本课知识如何被学生认同,同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使学生通过学习有所感悟和发现。在研究之后,教师可以确定教学方向,从学生喜欢的“钱”入手设计问题,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问学生为什么喜欢钱?如何获得金钱?什么是正当的获得金钱的方式,什么时是不正当的?不正当获得金钱会走入什么样的误区?等等,引导学生通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问题,这样,学生容易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强,同时,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可以深刻认识到一味地追求吃喝玩乐就会走进享乐主义的误区,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积极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从生活到书本,从书本到生活,学生能够感受到政治学习的价值,感受到政治知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学生有所感悟和认识,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的生态课堂。

3.探索灵活创新的教学设计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整体,展现生态课堂的动态之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多下功夫。作为政治学科,其内容是包罗万象,精彩纷呈,独具魅力,如果教师只用一种教学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即使是再精彩的内容,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学生就没有感悟,没有认识,自然体验不到政治学习的快乐,这样,构建高效生态课堂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教师要对教学的每一个内容,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巧妙设计,创造性地选择教学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反馈信息,这样生态课堂才能真正构建起来。比如,在教学《消费及其类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家庭消费类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特点,适当修改家庭消费的支出项目,这种教学创新,是以学生为基层开展的,教学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有效学习本节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新课标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能够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展开教学活动,构建自由、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能够充分地关爱学生,能够使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师生共同努力,合作学习,以有效完成教育任务,这样,高效的生态课堂得以构建,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丰平.高效课堂——素质教育的突破[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1(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