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专题设计与研究

专题设计与研究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9: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专题设计与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专题设计与研究

篇1

在建筑领域中,电梯使用首先是建造出一个描述实际使用电梯的数学模型,然后再设计相应的PLC程序指令完成这个数学模型的要求。如中国福利彩票每期开奖数据,可以用数列表示出来,一些彩民就是利用长期数列查找出其中的一些数学模型及其规律。再如沪深股票的涨跌数据,也是可以由一些离散的数列表示出来,操盘手利用平时的经验,数据走向达到一定值时,开始进行运作。总之,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数不胜数。差分是对数列的进一步运算得出的,它是一种新的数列,是对原来数列规律的一种反应。例如一个数列的一阶差分数列是一组常数,则原数列就是线性函数列,也就是常说的等差数列,当一个数列的二阶差分数列中出现了一个大于零的数时,原数列表示在坐标轴上的点就是从这个位置开始凹的,反之是开始凸的。

一、教学目的、内容和总体思路

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尤其是现在课程改革之后,将有些高等数学中的基本知识点下放到高中数学的选修部分中,给高中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小压力。如导数、矩阵、布尔代数、数列和差分都属于高等数学中基本的知识点,现在已成为高中数学学习内容。

数列和差分的教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差分概念及与数列的关系、差分方程。其总体思路为,从易到难,按照教材的顺序,先讲差分概念,再讲与数列的关系,最后谈一谈差分方程方面的内容。讲授过程中加强对教材的再次开发,从简单的事例着手,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谈起,注重教学内部的逻辑脉络,注意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最后是学习效果评价,这一部分是选修内容,一些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所以评价过程要求学生以了解知道为主,不需要所有学生都能掌握运用所有知识。

二、具体设计

首先,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教师提前一天布置学生复习数列有关概念,预习差分相关概念。

其次,在课堂上,主要分为三块内容――差分概念、与数列的关系和差分方程。

第一部分,使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出差分的概念。如开车时每小时记录一次里程表上的公里数,形成一个数列,再把这个数列每一项进一步相减,便是差分,由此引出差分概念。进一步介绍这一次相减后的差分属于一阶差分,再减一次属于二阶差分,如此下去。这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等差数列的一阶差分是什么,从而引出差分与数列的关系。如一阶差分是常数列,则原数列就是线性数列,就是通常所说的等差数列。

进一步启发引导第二部分,差分与数列的升降、最值、凹凸之间的联系。这部分内容有一些是前面课程涉及到的,可以前后联系,启发式教学可以使得学生使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对知识整体把握。在整体把握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三部分与前两个部分表面上没有直接联系。可以首先介绍一下差分方程等一系列概念,如(非)齐次差分方程、(非)线性差分方程。然后启发学生回想一下系数矩阵与方程组的关系,联系现在学习的差分方程的解,思考两者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这样可以同时加深对这两方面知识掌握的程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足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演算的时间,这样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有感性的认识。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对知识点“质疑”,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质疑”说出来,因为这种“质疑”就是他对这个知识的疑问,可能这也是其他学生都有的疑问,教师应详细的讲解,及时纠正学生对知识点认识的偏差。

最后,布置一定的习题。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习题的练习找出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还存在问题,以便以后进一步讲解,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列和差分是离散数学的基础概念。高中数学中的数列和差分的内容属于选修部分,难度很大,对一些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做适当的要求。任何专题的教学设计都是多样的,笔者从自身的经验角度,提出一些关于数列和差分专题的教学设计,望为他人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4-0070-04

Web 4.0时代开放的平台、活跃的用户有效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发展,在此环境下E-learning(在线学习)应运而生。作为E-learning的新生事物――微课自2011年由胡铁生教授提出后,便迅速风靡全国,线上微课视频在网络上蔚然成风,线下全国高职院校的微课热愈演愈烈。此时高职院校微课建设的关注重点在于单个知识点的设计与开发,尚处于“小微课”时代。随着微课研究的不断丰富和实践的逐步深化,未来微课将跳出“小微课”的局限,迈向“大微课”时代,即将大量无序化和碎片化的微课视频形成专题式微课,借助有序的知识脉络体系打破“快餐式碎片化学习”模式,为学习者提供“自我知识体系”的建构。

一、Web4.0环境下专题式微课内涵

(一)微课定义变迁

微课始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 教授所提出的“60-Second Course(60 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 P Kee提出的“The One Minute Lecture(一分钟演讲)”。国内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基于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率先提出“微课”,被称为“国内微课第一人”。

随着对微课的深入研究,微课的概念几经变迁,截至目前,国内的微课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1]:①微型资源构成(微课1.0版本):把微课作为新的资源建设方式和教学资源类型,定义侧重于“教学资源的基本构成”;②微型教学活动(微课2.0版本):把微课视为基于知识点/环节的教学活动和应用过程,定义侧重于“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并重”;微型网络课程(微课3.0版本):③把微课定位于一种以微视频为核心资源和呈现载体的微型在线视频课程,定义侧重于“微课程”。

从以上微课的三个发展阶段可以清楚地看出,微课的定义正沿着“微型资源构成―微型教学活动―微型网络课程”的轨迹发展变化,其中“微型网络课程”是微课发展的高级阶段和表现形式。“微型网络课程”是基于某一门学科/课程的某个重要专题(或某个单元、主题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微型化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它由基于某个专题的系列化、连续性、层次化的微课构成,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专题或总结复习,非常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专题式微课是未来微课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专题式微课内涵

专题式微课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原则,将某一学科或专题的核心知识点依次列出,并围绕这些核心知识点制作出若干个系列化、有序化的微课。微课专题式开发之后,学习者既可以将知识点分开加以学习,也可以将知识点整合起来加以体会,可有效地避免知识碎片化给学习者带来的影响。

二、Web4.0环境下高职专题式微课设计与开发原则

专题式微课所具备的“小资源粒度”特点既迎合了当下Web4.0环境泛在学习行为,而其固有的“有序的知识脉络体系”又能够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但要设计开发专题式微课,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目前,高职院校的微课设计与开发多是在学习国外微课教学经验基础上,基于专家、教师的认识和各级微课教学比赛而开展的,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应用效果却未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微课设计主要是基于教师主观愿望和理论分析而构建的,缺乏对学生需求和期望的了解,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2]。所以,在专题式微课开发之前,进行一定范围内有针对性的需求调研是有必要的,如微课视频的知识点选取、呈现方式(动画、图片等)、教师/学生出镜的期许(是否出镜、出镜的频次等)、教师授课语言风格(小品形式、相声形式、新闻联播形式等)、教师授课方法(角色扮演、小组研讨等),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度,使其亲身体验专题式微课教学带来的益处。

(二)有序性原则

高职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微课的“微”学习内容正契合其认知特点。但基于单个知识点的微课容量小,学习内容孤立、破碎,容易造成学科知识碎片化问题。与专注于单个知识点的微课的零散、碎片、杂乱相比较,专题式微课虽然也采取碎片化的呈现方式,但微课之间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层次性、逻辑性,有序的内容衔接能更好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助于学习者形成“自我知识体系建构”和“问题解决能力”[3]。所以,专题式微课开发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需要结合某一学科模块或专题标准要求,从整体知识体系出发进行规划,并用相应的图文(如思维导图)明_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三)实用性原则

微课因其开发方便快捷、形式丰富多样、内容短小精悍而在高职院校广受追捧,特别是随着各级各类微课大赛的推动,近两年微课开发数量更是呈现出井喷的态势。但随之而来的是“微课不威(实用性不强)”的问题:基于微课的“草根”特性,技术门槛低、人人皆可参与开发,许多教师制作的微课沦为“带讲解声音和人头像的播放课件”;而部分参与比赛的微课过于关注特技效果,学生的注意力被复杂的背景音乐、动画所吸引,干扰了正常的学习思路,学习效果甚微[4]。因此,专题式微课在开发的时候,需要合理确定哪些知识点(如有代表性、普遍性及关键性的知识点)必须开发微课,哪些知识点(如能用文字、图片就可以说明的知识点)不宜开发微课。专题式微课的开发对象可以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划定范围,也可以通过问卷形式得出结论。此外,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有一定的度,不能喧宾夺主,演变为“信息技术秀”。

(四)共享性原则

微课只有能够共享,才能体现其教育教学的应用价值,否则便失去了开发它的本来意义。Web4.0环境下,开放的平台为微课共享提供了便利,如微课网、微学习等。与此同时,各高职院校也建立了独立的信息资源平台,供本校师生共享和使用。目前,大部分微课平台缺乏系统分类或排序,学习者查找所需的微课资源较为盲目和随意。虽然设置有搜索引擎,但由于开发者在上传微课时设置的关键词的精准性和完整性有限,极大地影响了检索效果和学习效果[5]。有序化、系列化的专题式微课对平台的要求更高,需要将与某一专题或学科相关的专题式微课整合成一个网络化学科体系,形成知识结构树,以避免彼此之间孤立而形成信息孤岛,使学习者能够直观、全面、准确地找到专题知识,并明确学习路径。

三、Web4.0环境下高职专题式微课设计与开发实践

微课开发一般需要经过选题设计、视频拍摄、后期加工、在线等环节。作为专题式微课,由于其固有的有序性和整体性,开发设计过程就显得更为繁杂。

(一)专题式微课设计与开发流程

如图1所示,专题式微课开发与设计首先应明确教学对象,有针对性地选定开发主题(一般是某一模块或某一专题知识的学习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或技能考点),结合学情分析(分析学习对象、 学习需要、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原则分解知识点(将专题的核心知识点依次列出,确保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有序性),围绕核心知识点开发微课资源,制作出若干个系列化、连续性的微课(包括微教案、微课件、微学习任务单、微视频、微反思),最终选定平台共享微资源。

(二)专题式微课设计与开发实践

在学习高职课程“移动室内覆盖工程”时,由于设备种类较多,且参数指标比较复杂,学生设计移动室内覆盖方案进行设备选型时容易出错,针对此类现象,确定专题式微课设计开发主题为“移动室内覆盖设备”,具体如图2所示。在明确此学习主题的学习对象、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之后,进行知识点分解。在课程标准中“移动室内覆盖设备”需掌握移动室内覆盖设备分类、有源式移动室内覆盖设备和无源式移动室内覆盖设备三个知识点,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教师课堂教学反馈,得出“无源式移动室内覆盖设备”知识点是学生最容易混淆和出错的地方,在实际教学中有较多拓展和补充的案例,且无源式移动室内覆盖设备之间既存在逻辑上的关联,又相互具有独立性,非常适合开发成专题式微课。

1.合理规划微知识点

对知识点“无源式移动室内覆盖设备”进行微知识点分解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加工、修改和重组,如图2所示,除课程标准要求的功分器、合路器、耦合器、电桥、衰减器及接头的选用(见图2微知识点1、2、4、6、7、9)以外,还结合学生平时易出现的问题或常见的需求设计了一些实用的、拓展的或具有引导性的微知识点“功分器与合路器的选用区别”、“功分器与耦合器的选用区别”、“衰减器与放大器的选用区别”(见图2微知识点3、5、8)。通过合理的规划,专题式微课的微知识点之间既相互独立,可以单独提取学习,又存在逻辑上的关联。最后,通过微知识点“无源式移动室内覆盖设备选用案例”将前面的微知识点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助于学习者形成“自我知识体系”。

2.高度重视微教案设计

专题式微课的核心竞争力是微教案设计。基于“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教育理念,微知识点的教案设计首先务必定位准确,“无源式移动室内覆盖设备”专题式微课如针对高职二年级学生,则教学设计应着重于新知识的讲解,如针对高职三年级学生,则教学设计应着重于知识框架的构建。此外,由于专题式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微教案设计应力求引入方式新颖,但需快速入题;内容主干要清晰,可剪掉不必要的旁枝末节,但需论据充分准确,不给人留下疑惑;课堂小结务必干脆利落,但需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3.有效推进微课资源库建设

专题式微课制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同时为保持其生命力,还需周期性地更新。在专题式微课制作过程中,会收集大量的素材如课件、图片等,同时也会不断生成一些微课成品或半成品,如微课课件、视频片断、微教案、微练习、微反思等,这些微课素材与成品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资源库。要使庞大、繁杂的资源库变废为宝,将资源分门别类并建档,如有必要,可建立相应的导航界面。资源库的建立对于后期的微课更新或资源快速重组是非常实用的,可大大缩短微课制作周期。

此外根据教案设计制作微课件时,应做到简洁、美观大方,图片、文字、内容应准确无误。微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与层次性,设计出有难度等级的主观、客观习题;在微课程拍摄制作完毕后作为观摩和分析环节的微反思,应力求客观真实、有理有据、富有启发性。

Web4.0r代为微课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网络环境,高校微课正向专题式微课迈进。笔者仅针对专题式微课的开发与设计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关于制作评价与有效应用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2]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3.

篇3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各学科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更严格的地图表达要求,专题地图进而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其中最为凸显的便是内容的形式多样,与相关学科联系的更加紧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计算机制图的技术已成为必然趋势。在地理和社会学科的工作研究中,对问题的综合分析,地面物体和现象都能显示和体现在地图中,因此,必要的专题地图内容必须根据某些制图要求和原则综合选定,在地图上的代表和体现出来的须是重要的元素。因此,文章根据这些原则和需要,通过GIS手段,对研究区专题地图的设计研究进行了探讨。

1 专题地图概述

1.1 专题地图概念

专题地图的概念可以表述为:地图按照一定的制图法则,按照一定的综合法则,将自然和人文现象应用地图语言,并运用专题符号系统,尽可能详尽、完善地等比例缩小、反映在平面上,进而反映出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之间组合和联系、数量和质量及空间分布的特征[1]。专题地图涉及的领域广阔,只要有空间属性的信息数据都可以通过专题地图来体现,它是地理科研成果最好的表达形式之一。近年来,专题地图在科学研究、教学、经济、国防等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各异。其与一般的地图相比,具有一些特征,如主题强、用途特殊、形式多元化和多样化等。专题地图的表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各个部门的特殊用途。完整的专题地图有两个重要的组成要素――主题和底图。需要强调的是,特殊的专题地图还包括一些特殊的元素,如数学要素,而所谓的数学要素指的是比例尺、坐标网、定向等。

1.2 专题地图表示

专题地图不光是要体现出地图专题内容的空间特征,而且也得体现出专题要素随时间变化及必要要素的数量、质量特征变化。专题地图与其它地图的不同也反应在这一区域的区域特征、社会人文特征以及区域之间关系、区域与人文现象关系等等,因此,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常常灵活多样。到目前为止,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大致有: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面状符号法等[2]。

2 专题地图设计

ArcGIS Desktop 9.3――新一代GIS软件、美国环境系统研究研究开发,其为世界上目前为止应用最广泛的GIS软件之一。ArcGIS桌面产品包含了一系列整合的应用程序,如ArcMap、ArcCatalog、 ArcToolbox、ArcGlobe、ArcReader、ArcScene等,其被广泛运用于城乡规划、测绘、环境保护、灾害监测、水利水电、交通运输、国防建设等行业部门,可以实现制图、地理分析、数据编辑、数据管理、可视化和空间处理等GIS任务[3]。基于ArcGIS的专题地图设计方法可概括为前期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基础设计、地图整饰、地图输出4个阶段。

2.1 前期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收集、整理研究区资料,选择、购买研究区合适的遥感影像,收集研究区内的有关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基础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文本与图件资料。所收集资料包括各种数据格式,包括JPG、IMG、TIF等栅格数据以及SHP、DWG、MIS等格式矢量数据,但各数据只存在各地理空间,没有形成统一地理空间数据库;为此,需解决实际空间问题,对栅格数据进行空间地理坐标匹配、几何校正和投影定义及投影变换,经过配准后的各格式栅格数据才具有地理空间意义,在这个基础上收集的矢量数据具有一定的地理空间坐标,进而才能形成统一的坐标体系[4]。

2.2 基础设计

2.2.1 符号设计。专题地图符号是专题地图的语言,是地理专题要素的表现形式,是地理要素与地图阅读者的桥梁,同时也是反映专题内容客观规律的媒介[5]。符号设计主要体现在点、线、面等几个方面,各自地理要素代表各自地理意义,各专题地理要素内容也有其特殊性,需对专题地图符号进行专题设计。符号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能让读者快速读懂地图、分析地图、并容易产生记忆。

2.2.2 图例设计。图例设计既要体现出一定的科学性,也要体现出一定的艺术性,同时体现出一定的实用性和简明扼要性。既要体现出研究内容的基本特征,也要给人以强大的艺术感染力[6],同时要考虑专题地图的实际用途和目的,还有就是结构要简单明了、层次清楚、主次有序。

2.3 地图整饰

一幅完整的专题地图不仅表现在专题地理要素的完整,同时在要素完整的基础上能够体现出要素的地理空间逻辑关系以及专题地图表现形式的科学性、艺术性。包括专题地图的图幅图框、字体大小文字颜色、注记处理、色彩设计、图名设计、比例尺设计及位置摆放、指北针设计,只有对各类专题图图幅要素进行合理布局和精确配置,摆布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突出图面效果设计视觉上的层次感,才能制作做一幅完整而富有艺术美观性的专题地图。

2.4 地图输出

地图输出是地图制作的最终目的。完成一系列专题地图设计整饰之后,编制者根据各主观意图和客观需要等因子判别专题地图的制作是否完善,若已达到目的即可打印出图。地图输出是ArcGIS的一项特殊功能,先点击ArcMap工具栏的Print进入打印设置,确认没有错误,达到设计要求即可输出正式地图,若没有达到要求可退回编辑界面、进行地图整饰后再打印输出。最后,确认之后点击ArcMap工具栏File菜单下的Export Map选项,输出专题地图。

3 结束语

GIS技术和专题图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GIS技术为专题地图的表达和推广提供了实现的前提和平台,而专题地图的进步与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着GIS技术的不断更新。总之,GIS技术在改进和推进专题地图制作的同时,也丰富着专题地图的内容、进而影响着自身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璇琼,何政伟,白昀.专题地图概述与设计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2009,9:4172-4174.

[2]胡迪,闾国年,温永宁,等.我国方言地理学发展演变及问题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06-110.

[3]王洪战,马燕燕,张振涛,等.基于ArcGIS的专题地图制作方法综合研究[J].城市勘测,2008(4):47-49.

[4]廖小韵.专题地图表示方法的研究[J].测绘通报,2005,12:52-55.

篇4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技师课程设置

1.知识和能力要求

(1)能力要求。具备英语和计算机方面的通用能力;掌握操作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技能,具有分析、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能力;具有处理车间生产现场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维护常用机电一体化设备运行的能力;具有维修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能力,管理车间生产现场的初步能力。

(2)知识要求。具有高技能型人才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必需的机械技术知识;具有必需的检测与传感技术知识;具有必需的伺服驱动技术知识;具有必需的信息处理技术知识;具有必需的自动控制技术知识;具有车间生产和质量管理及产品营销知识。

2.机电一体化专业技师课程设置的依据

机电类技师课程设置的构建,一是,根据江苏省人社厅《技师学院专业目录及教学计划汇编》。二是,要以目前与将来生产一线的高技术、高技能的职业能力为导向,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围绕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采取模块的形式和综合化的方法设计课程。三是,根据支撑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理论知识、技能要求和区域经济特点和就业单位的要求,开设相关课程。

3.理论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或课程内容的排列组合结构。课程结构可以分为专业纵深型结构(I型)、专业分支型结构(Y型)和纵条型结构(II型)三类。

4.实践课程结构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坚持以实训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及就业的需要,调整文化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专门化特色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技师课程特点

1.突出核心技能的培养

机电一体化这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变化十分迅速,原有的技术岗位不断分化复合,智力成分和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劳动者的核心技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强化核心技能的培养,关键是开发核心技能训练课题。编制核心技能训练课题应以核心技能内涵为依据,渗透行业通用技能标准。为了便于教和学,便于教学检查,可以把核心技能教学内容分解成思维、能力、方法、技巧、意识、品质六大系列。

实施核心技能课题训练,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编写新型的教案。教案是核心技能教学活动的蓝图和方案,核心技能课程内容结构既不同于学科课程的知识体系,也不同于常规技能实训。

核心技能融于行业通用技能,同样,行业通用技能课题训练又可促进核心技能的提高。

2.明确核心课程、特色课程、综合课程

(1)核心课程是开设课程中指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能统揽专业全局的、基础性的、关键而具有共性的课程。虽然目前人社部没有统一的技师教学计划,但从支撑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角度出发,再结合现有学校资源,笔者建议专业核心课程为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自动控制技术、机械工程传动基础、传感器和测试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课程的综合化。生产一线和工作现场的许多问题几乎都具有综合化的特征,用单一的学科知识往往解决不了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技术知识加以分析,然后找出各种技术办法加以解决。

3.采用“整合能力观”模式

根据机、电两个专业的特点,从职业能力目标出发,借鉴“整合能力观”的课程观思想,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优势。基础课教学主要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专业课教学打破学科体系,采用课题式一体化教学模式。

根据技师能力标准,设计一系列研修专题。如高新技术专题,典型技术专题,综合技能专题和技术攻关专题等。笔者学校在进行课题、课程设计教学时,专门成立了学科专业评审组,制定课题、课程设计工作条例,明确规范。由学科专业评审组成员对学生所在单位进行技术调研,了解学生所在岗位技术含量,针对学生情况确定课题标准,采用研修互动模式,由每位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课题,经学科专业评审组集体评审其课题的可行性,再下发课题通知书,进入为期四个月的课程、课题设计教学阶段。把各专题理论实践结合在一起,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学员以研修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实行导师制和小班化学习,着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养成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关于院校培养技师的几点建议

1.课程标准化建设

技师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考核的标准,是近年来国内职业技师院校在技师教学中遇到的首要问题。

篇5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663-04

自2001年江西省高校增设社会体育专业以来,至今已有6年的历史。在这几年的办学过程中,这个专业出现许多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以江西师范大学社会体育招生培养模式为个案,对江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简称“社体专业”)几年来办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江西省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存在问题的症结,拟解决实际存在问题为出发点,以江西对社体专业人才的需求为落脚点,来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条件、改进管理方法,达到培养出合格的体育人才目的。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江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其中以最具代表性的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招生培养模式为个案)。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内外大量对社体专业研究文献,涉及领域有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管理学以及其它有关专业文献资料。

收集了江西省7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招生培养模式的第一手数据;收集了国内几所有代表性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招生培养模式的数据。

1.2.2调查法1) 调查2005届社会体育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对社会体育的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2) 调查2003级在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3) 调查部分高校教授及教学管理人员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1.2.3访谈法对江西6所高校的从事社会体育教学及教学管理的专家面谈,对国内部分高校专家面谈和电话访谈。

1.2.4比较法将个案研究的社会体育专业相关因素与各高校同类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1.2.5数理统计法对调查、访谈归纳得出的数据进行SPSS13.0统计处理,数据分析结果见论文图表。

2结果与分析

2.1江西省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

2.1.1社会体育专业在校生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江西师大2001年社会体育开始招生。2003年开始按学科类招生(即不分专业招生)。2001年招生人数是241人(其中78人是社会体育专业)、2002年252人(其中84人是社会体育专业)、2003年286人、2004年284人、2005年291人。江西师大从2000年开始推行学分制以来,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文理渗透、学科渗透”的思想指导下,学校从2003年开始,按学科类招生,一年后再选专业,实行“理理渗透、文文渗透、文理渗透”,即学生的20%~30%可以在一年后,跨学院、跨系科选专业。音乐、体育、美术三个学院只可在学院内选专业。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选专业后的实际人数是2001年91人、2002年98人、2003年56人、2004年29人、2005年22人。选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人数逐年减少。主要集中选在体育教育专业,使体育教育专业人数急增。

从2001年开始招生人数趋于稳定,且逐年稍有增加,而一年后选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数逐年减少。2002级前,二个专业的人数比例正常。2003级开始自选专业后,学院内部专业学生人数比例严重失调,这与学校的规定有一定关系,学校对跨学院之间的专业选择有20%~30%的限制,而对于学院内部专业的选择,学校不作限制,且规定音乐、体育、美术三学院学生只能在本学院内部自选专业,限制了跨学院选专业。学校对学院内部没有限制性条件,是造成学院内部各专业人数比例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学生在院内选择专业时,除对专业有自己的判断外,从众心理也起了一定作用。所以,在各学院内部的各专业的选择上,我认为,也应该有限制性的比例。才能使各专业的人数比例不至于出现严重失调。现在,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成本过高,使该专业濒临死亡。

2.1.2社会体育专业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江西师大担任了社会体育专业课的专业教师有34人,其中专任教师4人,经济管理和康复保健二个方向各二位教师,占11.1%。88.9%是非专任教师,教师是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的教师兼任。社会体育专业中经营与管理和体育康复二个方向各只有二位专任教师,几门主要的核心课程是由二位教师分别担任的。也就是说,这二位教师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方向知识的唯一来源。 担任社会体育专业课的教师,平均年龄35.7岁,平均工作年限13.75年;所有教师来自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大、四川大学、曲阜师大、江西师大6所学校;教师中,博士占11.8%,硕士占32.4%,学士占47%;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58.8%,社会体育专业只占5.8%,医学等其他专业占26.4%。

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师年龄偏轻,工作年限短(表1),实际上,2005年以前,社会体育专业教师的整体学历层次偏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和发展。选择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逐年减少,与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水平、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能力和水平较低有一定的关系。学校、学院应该花大力气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改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实际教学水平。

2.1.3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近几年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在这一大的背景下,更是步履坚难(表2)。从表3看,社会体育与体育教育的就业方向基本相同。二个专业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5%~6%之间;公务员在1%~2%;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教育单位的占47.6%,社体专业毕业生在教育单位的占34.2%;国企的只占1%左右;非国企的占9%~10%;其他占到17%~18%;从总体就业方向看,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与体育教育专业没有大的差异,且都是以学校为主。

2.1.4社会体育专业的实习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及存在问题分析从专业实习点看,经营与管理方向,实习初定在健身俱乐部、体育行政部门、体育康复方向,实习定在康复保健医院;从指导实习的能力看,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缺乏实习指导教师。高校自身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很少,都没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经验,同时实习点也没有接受过实习生,也没有指导学生实习的经验;从实习内容看,社会体育专业没有规范的实习内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实习缺乏目的性,目标模糊等等。这些严重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土壤,就很难生根、开花、结果,学校也就缺乏社会对这个专业的人才标准、规格、培养目标的有效信息反馈,使学校对这个专业的办学缺乏针对性。

2.1.5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从表4看,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课程的数量相当。专业主干课程中有8门课程相同,相同课程占主干课程中的66.6%;专业任选课中有28门课程相同,相同课程占70.0%;专业限选课程中也有6门课程相同,占70%。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重复太多,社会体育专业没有自己的特色。

2.2省内高校与省外高校社体专业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

2.2.1对培养目标的比较社会体育专业主要是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才应运而生,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在社会需要、个人需要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应该以具体的“技能型”、“操作型”、“服务型”为培养的主要目标,使定位低些、准确些,才能扩大就业面。培养目标中用“高级专门人才”的表述,定位太高,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高不成,低不就,不利于学生找工作的定位,从而影响学生就业。我认为,江西财经大学定位在“技能”“应用型人才”更有利专业的发展。江西师范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必须依据江西的经济发展,以具体的“技能型”、“操作型”、“服务型”为培养的主要目标,培育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表5)。

2.2.2对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的比较

2.2.2.1课程分层比较体育专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在社会体育专业在结构体系的称位上稍有差异。北京体育大学(后文简称“北体大”)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实践环节。师范性和综合性院校必修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分为专业任选课、专业限选课。

2.2.2.2省内外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比较由于社会发展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规格要求的多样性与多变性,也决定了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复杂性。各院校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基本上按照教育部的有关专业规范,围绕“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几大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构建课程体系框架并设置不同类别的课程。但如何考虑各学科相应的课程设置及其比例、学科与术科之间的课程比例、专业课与综合素质类或选修课之间的比例等并使之科学化、合理化,则成为各院校制定教学计划的难点。

在必修课中,分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在6~10门,各校课程基本相同,公共必修课程是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课程;专业必修各校在 15~18门之间,其中有9门课程相同,专业必修课程是专业素质的重要基础;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专业限选课各校在19~22门之间,其中有12门相同;专业任选课程各校在37~48门之间,其中有24门相同,专业任选课程是提高知识和专业能力重要保证,是各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从各校开设的所有专业课程看,有89%~92%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不同的学校把相同的课程放在了不同的模块中。如把田径、小球等课程,有的学校放在专业必修模块中,有的学校放在专业限选模块中。江西师大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其他学校相比较没有大的差异。

2.2.2.3对课程结构学分分配的比较学分的结构上看,江西师范大学的学分结构没有差异(表7)。理论上是要尽可能扩大选修比重,尤其是任意选修课的比重,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有利于个性化培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是这样,原因是:一是学生对专业不了解,学生选课有很大的盲目性;二是 选课的从众性;三是由于有些课程选课人数太少,而无法开设。在任意选修课中,有课程从设立以来就一直未开过课。专业任意选修课(有的学校称拓展课程)各校在37~48门之多,江西师大是48门,有16门从未被选过,有的被选,但由于选课人数(学科少于20人、术课少于8人)少,而未开课。真正开课的只有几门。

2.3江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存在的问题

2.3.1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社体专业就业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毕业生就业直接受到市场的调节和检验, 就业情况的好坏,反映出高等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这将影响招生的生源并进而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校社体专业设有体育康复保健和体育经营管理2个方向。对康复保健专业毕业生就业后的回访了解到:我们的二位学生在南昌市职工疗养院做按摩医生,,没有行业资格证书。虽然是正式职工,但学生处境非常尴尬,用学生的原话说:“编外资格”,进职、加薪非常尴尬,这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进而影响专业的发展。

2.3.2课程结构体系存在的问题江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 课程设置与体育教育专业无太大区别,80.6%课程相同,专业特色课程不突出;2) 课程学时分配不够合理,如专业主干课学时不足,专业方向课程的学分比例太小等;3) 开设了专修或专项技能提高课,但授课学时有限,难以使学生胜任健身教练岗位工作需要;4) 课程门类较多,但主导方向模糊;5) 受学校教学设施及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等条件限制.缺乏新兴健身项目介绍等课程。这些都成为当前制约江西师大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突出问题。

2.3.3课程实施即教学过程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在班级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2003年后,按学科类招生,把所有当年招收的学生分成甲、乙二个班,每个班学院配备一名班主任。当一年选专业以后,没有增加班主任。本来选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数相对较少,又分散在甲、乙二个班上,给开展活动和教学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实行学分制,一个班的学生本来就是很难在一起听课,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分散在二个班中,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少。不利于学生专业的学习和成长。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 江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高、且模糊。如对本科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管理型"、“开发型"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不符合社会需求实际。2) 在课程设置上,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没有明显的差异,没有针对职业需要,提高课程与职业的关联性和实效性。3) 课程结构不尽合理。没有处理好社会体育专业必修与选修、基础与专业、限选与任选课程的比例;没有合理分配学分,从而减弱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明显不足。4) 学校缺乏对本专业社会需求信息的调查,没有对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前景进行合理论证,及该专业就业情况的有效信息反馈,使办学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3.2建议1)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第一年进校就应该进行专业教育。建议体育专业按专业招升,进校后就按专业培养,不进行分流。因为特殊专业的技能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练习、学习,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相反,间隔时间太长就会生疏。2) 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注意吸纳不同学校和不同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注重毕业生的知识结构。3)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要与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联合办学,走联合办学的路,联合办学解决了学生的职业准入问题。4) 建议课程设置时,从学生人文素养考虑,要加大人文课程的内容的比重。从学生的专业能力考虑,要增加一些兼具健身、休闲和娱乐的目的大众体育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5)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即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学分。在具体的操作上,从第四-第五学期开始,每学期按排有2~3周的见习、实习的教学环节。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6) 制定培养方案要个性化。7) 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准。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的“操作型”、“技能型”、“服务型”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汪大昭.积极探讨社会体育发展新思路[N].人民日报,2002-11-30.

[2] 王树宏,李金龙.社会体育专业发展速度、布局与规模态势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

[3] 董新光.社会体育术语源流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2002,5.

[4] 潘小非.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

[5] 许红峰,黄汉升.2010年中国体育发展趋势[J].体育科技,1999,5.

[6] 周爱光.论我国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5.

[7] 刘善云,仇丽琴.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

[8] 王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师资管理相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4(22).

[9] 王伟廉.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4.

[10] 徐国庆.课程涵义与课程思维[J].教学与研究,2006,3(1).

[11] 关聪聪, 李子明.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是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课题[J].中国体育科技,2002,6.

[12] 尚宁宁.综合性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6,8(3).

[13] 陈永军.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2006,6(6).

篇6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2014年我校(绍兴文理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开始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开展中职-本科教育。该举措除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以外,还有以下原因:一是随着中国在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过程中,社会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大,而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要,学生的高技能特质明显不足,因此积极探索多种培养模式显得十分必要;二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明显不足。中职-本科培养模式将贯通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的渠道,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力。这项改革要付诸实施将面临很多问题,如教育观念的更新、办学新机制的建立、新课程体系的构建等,这些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1]。本文就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职-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探讨。

一、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中职-本科教育采取的是“3+4”分段培养模式,培养的本科生既注重技能与岗位对接,又注重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中职教育注重的是一技之长,核心是培养实用、操作型人才;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管理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即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级技师、工程师等专业人才。中职与本科两个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需要统筹考虑,使课程结构全面而不重复,以有效实现两个阶段课程内容的衔接和贯通。服装设计与工程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知识的交叉型学科,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款式设计与工艺构成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应用设计原理和结构法则处理各类服装的造型与色彩、外观与功能、形式与材料、成品处理工艺的能力。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根据能力结构,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等。

二、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分两步走:第一步确定本科课程体系;第二步依据中职阶段课程的设置进行本科课程的增删,确保课程体系与中职阶段的学习相衔接。基于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目的,我校纺织服装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小组成员调研了武汉纺织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参观了一些服装专业实验室,与服装专业教师进行座谈,收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相关资料,同时还走访了相关企业,发放问卷进行调研,再结合该专业历年的课程体系确定了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初步方案。当前大多数的职业教育都是在一所学校完成的[2-4],而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中职与本科教育是在两所学校完成的,故需要了解中职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的浙江省服装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公共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信息技术基础、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创业与就业等。(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服装设计基础(7学分)、立体裁剪基础(3学分)、服装材料(2学分)、服装生产实务(2学分)。(3)项目课程,包括裙装设计制版工艺(8学分)、裤装设计制版工艺(10学分)、衬衫设计制版工艺(12学分)、女外套设计制版工艺(14学分)、男外套设计制版工艺(6学分)、设计CAD(4学分)、制版CAD(8学分)、创意立裁(3学分)、工业样版(3学分)。(4)选修课程,包括服饰文化、服装营销等。

三、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

1.围绕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经过服装学科专业教师的集体讨论,确定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服装结构样版、服装营销、服装生产等整个服装产业链中的各个关键环节,在服装设计与技术或服装贸易与营销两个专业方向领域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服装商品企划、贸易与市场营销、服装产品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围绕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为:注重课程体系的前后衔接———明确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增删与整合;既不同于原来,又不同于现有的体系———既区别于普通高中招生本科教育,又不同于一般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5-6];着重补充系统的理论知识,保持操作技能的优势,增加学生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2.确定专业平台课程及专业方向课程对于在中职教育阶段学习过的课程,本科教育阶段将不再重复。比如在公共基础课方面,根据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在本科阶段补充学习工程数学的相关内容。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夯实基础,突出实用,难易适中”。对照中职阶段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项目课程、选修课程,再结合本科阶段的专业平台课程设置,我们对课程资源进行了高度整合,以保证专业课设置的精简而又不失全面。中职-本科教育专业平台课有:服装设备原理与应用、服装生产管理、时装鉴赏、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成衣纸样与工艺、时装画技法、服装材料学、服装色彩、服装史、男装设计、女装设计、CAD样版快速生成、立体裁剪、女上装结构设计与实训、品牌服装商品企划、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心理学、服装专业英语、男上装结构设计与实训、服装电脑制版、男上装工艺、服装工效学、服装CAD、形象设计。专业方向课的确定要高度契合该专业就业方向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课程。中职-本科教育专业方向课分为两个方面:(1)服装设计与技术方向,包括认识实习、服装市场调研、手工印染、服饰配件设计、服饰图案设计、服装整理学、服装厂设计、成衣设计、女装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2)服装贸易与营销方向,包括认识实习、服装市场调研、服装品牌营销案例解析、经济学导论、国际贸易实务、服装展示设计、电子商务、时装表演组织与策划、服装零售管理、服装终端店铺管理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3.开设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中职-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根据“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基本思路,基于加强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进行整体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与行业结合、与市场结合、与实际结合,是构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四门课程:(1)时尚买手。该课程介绍了时尚买手的职责,内容包括流行预测、计划安排、面料采购、服装采购等具体环节的知识,配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自有品牌、品牌服装以及服装采购等不同的市场要求进行详细的阐述。(2)童装设计。该课程通过对童装的设计特征、设计现状、设计视点及童装的分类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对童装设计领域有一个全面的初步了解;同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不同品类童装的设计特点进行介绍,提高学生对童装设计作品实用性的把握能力。(3)面料塑形设计。该课程主要介绍对现有面料进行多种手法、材质和工艺技术的再设计的方法。通过讲授面料的特性和对面料采用不同方式的工艺处理,使学生对面料及其性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掌握独立完成面料设计开发和制作的能力。(4)创意服装设计。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如何将创意思维通过物化的形式进行表达的过程,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美学和服装专业相关知识,通过创意思维转换成实物作品,突出对学生服装设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对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我们最初认为要强化知识体系,突出理论应用,提升操作技能,贴近服装产业。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中职-本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中职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外语水平远远不能适应本科教育的要求,不同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侧重点不尽相同,在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很难把握学生的水平;中职毕业生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深度和广度相比普通高中毕业生稍差,中职毕业生的学习内化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本科教育阶段的教师更多的帮助和引导。中职毕业生的优势在于操作技能方面,但是他们的操作精准度不够,举一反三的能力也不足。因此,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中职-本科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晓玲.中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2):4-8.

[2]吴国玺,张兆刚.中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6(3):211-212.

[3]陆晓霞.中职本科“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成才之路,2016(9):46.

[4]董丽娇.中职、高职、本科课程内容的重复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护理专业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2):69-72.

篇7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7-21548-02

1 MDA中的模型转换

MDA是OMG提出来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模型组织管理框架,它将模型提到了驱动软件体系结构和开发过程的地位。模型是MDA的核心,它是对系统的结构、功能或行为的规约。MDA框架下的模型主要有:计算无关的模型(CIM),平台无关的模型(PIM),平台相关的模型(PSM)和一个实现相关的模型(ISM)[1]。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种模型转换[2]:

1)CIM到PIM的转换。这一转换是业务模型到分析模型的转换,主要是手工实现。

2)PIM到PIM的转换。当模型在开发生命周期中进行改进、过滤或者特殊化,但是不需要任何与特定平台相关的信息,那么将使用从PIM到PIM的转换。一般是从分析模型到总体设计模型的转换。PIM到PIM的转换通常与模型求精相关,属于正向工程。

3)PIM到PSM的转换。在MDA的实际应用中,转换工具可以根据不同的转换规则将一个PIM转换到多个不同的PSM,对于每种特定的技术平台都会生成独立的PSM,并在这些PSM之间生成桥接器,在这些PSM之间建立联系。

4)PSM到PSM的转换。PSM到PSM的转换与特定平台模型的细化相关,是对PSM的求精。当涉及到组件实现与部署时,需要用到PSM到PSM的转换。比如说通过选择不同的服务配置对组件进行封装,在封装完成以后,就要对组件进行初始化,选择目标机器,产生容器以及对容器的配置等等。

5)PSM到PIM的转换。当从现有的实现模型中抽取出抽象的平台无关模型的时候,就需要用到PSM到PIM的转换。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逆向工程,一般很难做到完全的自动化。在理想情况下,从PSM到PIM的转换结果应该与PIM到PSM的转换结果相对应。

6)PSM到代码的转换。由模型生成最后的代码。

模型是形式化的,必须用一种语法严格的、语义没有歧义的语言描述。元模型虽然具有严格的语法,但是它的语义概念和动态语义不是形式化,也不能被计算机所“理解”,因此在MDA模型转换的过程中难以保证转换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将本体引入MDA建模和模型转换的过程,则计算机可以通过本体理解模型的含义,整个模型转换过程就有了语义保障。

2 本体映射

本体是一个源于哲学的概念,近些年作为信息抽象和知识描述的工具被计算机领域所采用。目前针对本体的研究都是从概念(concept)、关系(relation)、函数(function)、公理(axiom)和实例(instance)等方面入手的。本体的描述方法很多,可以分为非形式化、半非形式化、半形式化和形式化等。 由于本体的创建者不同,使用的建模方法不同,因而即使对同一个领域内的问题建模,不同的领域专家开发出来的本体必然存在着差别,本体映射的目的就是找到这些本体之间的语义联系。

2.1 本体映射的体系结构

本体映射会用到多种匹配算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方法及其组合。处理本体映射问题的体系结构有三种[9]:

1)单本体结构。使用一个全局的本体为具体的语义说明提供了一个共享的词汇表,所有的信息源都联系到这个全局本体上,因而它们在语义上是一致的。全局本体可以是许多模块化的子本体的组合。

2)多本体结构。每一个信息源都有自己的本地本体,它们并不一定使用同样的词汇表。每个本体都是独立发展的,它们之间有松散的联系。要完成本体之间的互操作,必须建立映射规则。

3)混合结构。这种结构综合了前两种的基本特征并且克服了它们的不足之处。

总的来说,单本体结构建立在紧密联系的基础上,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不能适应大的开放式的应用环境。局部的变化常常会导致全局本体的变化,因而不太适合于大多数本体映射应用环境。而多本体方法和混合方法更适合于完成本体映射的任务。

2.2 本体映射的基本方法

本体映射可以提供可能匹配的候选结果,由人工判定和修改。一般有以下几种本体映射分类:

1)按照级别可以分为模式与实例两级。模式级匹配方法仅仅考虑模式信息,不考虑实例数据。可用的信息包括本体模式元素的一般属性,如名称,描述,数据类型,关系类型,约束和模式结构等等。实例级方法由于利用了数据实例的信息,因而和模式级方法互为补充,它既可以和模式级方法一起使用,互相验证,也可以单独使用。一般的实例级方法寻找的是模式元素之间的匹配关系, 要找到模式元素组合或结构的匹配就需要比较这些元素组合的数据实例。

2)按照粒度可以分为元素与结构两种。元素级匹配考虑的是本体中的单个概念、属性或关系,而不考虑这些逻辑概念之间的联系。结构级匹配不光要考察单独的对象,还要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构匹配可能是完全匹配,也可以是部分匹配,这取决于匹配所要求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基于语言与基于约束分类。基于语言的匹配主要是利用名称和描述文本,但是自然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会极大地干扰名称匹配的过程,导致产生误配情况,需要由人或词典提供失配信息。 基于约束的匹配利用本体模式中包含的约束信息如数据类型、取值范围、唯一性、可选性、关系类型和可选值等。

2.3 本体映射的原型方法

在本体映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还有一些具体的原型方法,如Cupid、SF和GLUE等,它们为本体映射的具体实现提供了思路。

Cupid是一种基于元素级匹配和结构级匹配的混合方法,它可用于多种领域的匹配任务。其思想是:如果两个概念的子概念是相似的,那么这两个概念就趋向于相似;如果两个概念具有相似的祖先,那么它们也趋于相似。

SF(Similarity Flooding)的思想基于相邻概念节点之间的相似传递性,即如果两个概念节点的邻近节点是相似的,那么它们趋向于相似。SF是一种综合使用了名称匹配和结构匹配的混合方法。

GLUE系统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完成不同本体之间的匹配任务,其思想是多策略学习。它代表了一种自动合并不同匹配器匹配结果的组合方法,产生的是原子级的映射关系。系统需要在预处理阶段使用映射实例来训练匹配器,发现其有的实例模式和匹配规则。

COMA系统采用的是复合方法,可以灵活地组合不同的匹配算法及其结果。它所应用的匹配器主要利用模式信息,如元素和结构属性。与其他系统不同的是它可以重用以前的匹配结果,这可显著地提高匹配效率。

理论上来说,如果两个本体中相应结构的所有组成元素都能一一对应,就可以实现完全匹配,而事实上大多数体中的元素在另一个本体中找不到对应部分,这时就只能达到部分匹配。此外,完全由机器自动地实现本体之间的映射是不可能的,因为本体内的一些潜在的语义关系并没有以形式化的方式显式表示出来,必须由人借助已有的知识才能识别出这些信息。

3 基于本体映射的模型转换

3.1 建立关于模型的本体

如果能够对已经开发好的MDA模型加以重用,那么可以大大缩短软件开发时间。尽管从CIM模型到PIM模型的转换是个繁琐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是对项目需求进一步明确和分析的过程,没有人的参与很难实现面向具体业务领域的PIM。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为模型建立本体,不但有助于理解模型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能够为模型转换提供一定的语义保证。在软件开发流程中,如果希望为软件添加新的功能或者使之与其他系统集成,可以在PIM的层面进行MDA模型重用,即PIM到PIM的转换,或者直接由两个PIM的转换为PSM。当然,如果能够从一个PSM直接转换为另一个需要的PSM会更省事。

为了便于理解模型语义,在MDA软件开发流程中需要建立一个本体库,里面存放着关于模型的本体,这些本体提供了模型元素的概念、关系定义、 语义描述及其在此基础上的一些推理。这些本体在模型转换的过程中不断进化。图1反映了MDA中的本体应用。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只对PIM到PSM的转换过程中本体的应用加以探讨。

3.2 基于本体的PIM到PSM转换

PIM的定义和性质决定了其必须与PSM分离,PIM的抽象层次越高,它与不同平台PSM转换的适应性越强。从PIM到PSM的转换是MDA软件开发流程中的关键步骤,将本体引入到这个过程中有以下好处:

1)为MDA模型提供了一个公用的词汇表,运用词汇表描述不同应用领域、不同层次的模型, 可以保证语义的一致性;

2)应用本体可将隐含的关系明晰化,从而有助于实现模型间知识的共享与重用,避免重复的模型变换规则的定义;

3)本体提供了元模型的表达机制,实现了元模型语义形式化描述,提供了一系列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4)模型常常使用XML格式保存,而OWL本于XML的上层,所以基于本体的PIM到PSM的模型变换可以应用XSLT实现。

因此,基本本体的PIM到PSM模型变换可以看作是基于语义的模型变换的一种方式。为了实现基于语义的模型变换,必须在基于语法的模型变换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样,整个变换过程在语义和语法两个层面进行,在语义层进行本体的映射,在语法层进行模型元素的对应,而且这两种映射关系都是双向的。此外,语法层和语义层需要进行绑定,即将元素和其语义环境对应起来。

本文借鉴Cupid原型方法进行模型本体的匹配研究,如果两个元素的子元素相同,则认为它们是相同的。图2 给出了基于本体的PIM到PSM模型变换方法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语义层被单独抽象出来,PIM本体和PSM本体之间的映射规则存放到知识库当中,通过知识管理的手段加以维护,以便提供模型变换过程中的语义环境。而且,由于映射规则定义在较抽象的层次,可以被重用。下层的模型变换受语义层指导,对应元素的语义关系随时可以获得,而且变换引擎(Translator)可以建立在不同的模型变换语言之上。

4 结论

通过向MDA软件开发流程引入本体映射的方法,可以比较好的解决模型转换的问题,特别是为转换提供了语义保证。随着XML的流行,OMG使用XMI这种方式实现模型间元数据的交换,可是尽管XML通用性强,但是它缺乏语义,表示的数据仅仅是机器可读而非机器可理解的,这造成模型转换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语法转换。使用本体来实现MDA模型间的转换能够比较好的描述模型元素之间的关系,能够提供比较丰富的语义,从而提高了模型转换的准确率。

但是,本体的生成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如果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完全依靠手工来生成本体,那么就会消耗大量的精力,也就失去了基于本体进行模型自动转换的意义了。目前已经有一些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本体生成的方法,在后续的工作中将加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K Leppe A.解析MDA[M].鲍志云,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周颖.基于MDA的UML模型转换:从功能模型到实现模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22).

[3] OMG XML Metadata Interchange(XMI) Specification version1.1[EB/OL]./.2002210210.

[4] 徐晓钟.模型驱动架构(MDA)相关技术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科学,2006,l133(112).

[5] 刘奎,钱萌,王一宾.基于本体的PIM到PSM模型转换方法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11).

[6] D Frankel.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Applying MDA to Enterprise Computing[M].Wiley Press,2003.

篇8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以及我国各类企业对涉外经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突出。新的经济形势要求高校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必须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注重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整体优化,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实用型、复合型外贸人才。

一、国际经济贸易人才的能力要求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外贸工作者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具备较高的商务外语沟通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必须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要通晓我国外贸政策和理论、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进出易程序与合同条款等。除此之外,还要熟悉国际经济金融、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情况;第三,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要时时注意外贸工作的动态、情况、问题,及时捕捉国际贸易信息和良好商机。要敢于创造新思维、探索新路子、开创新局面,从而在商战中出奇制胜。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贪多求全,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许多高校要求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因此设置了很多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学生学习负担很重,疲于应付,难有时间和精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在理论课与实践课方面,许多高校过分重视理论课而轻视实践课,甚至取消实践课或任意缩短实践教学的课时。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学不能以致用,走向社会时,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课程内容交叉、严重重复

由于课程设置贪多求全,使许多课程的内容有所交叉。学生重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不注意听讲,教师也难组织教学。除此,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老化、更新慢,跟不上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势,而在课时分配上,受传统旧体系的影响,难于舍弃。

(三)工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过分理论化

目前,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在“以就业为中心设置课程”,“培养宽口径复合人才”的指导思想上,部分高校依旧过分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实用技能的培养。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课程体系构建的主导思想是以通识教育为目的,培养多元化和动态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强调所有课程模块之间、教和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在这种课程体系下,所有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所有的课程都可以找到与其相关课程的结合点,通过各课程模块相互的结合点展开对各门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因此,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以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原则;第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坚持以“就业主体”为主,兼顾个体发展的原则,国际贸易专业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接轨,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

在“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基础上,从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新体系。新体系要把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的设置类型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应用写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在基础课设置上主要有:政治、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学、外语、大学语文等。

2.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是经济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知识:一是经济学基础课程。是向学生讲授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原理与理论。具体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学、经贸应用写作、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二是经济类公共课程。包括金融学、国际贸易原理、风险管理概论、财政学等。三是经济类基本专业课。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掌握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国际金融学理论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国际金融学、计量经济学。四是经济类基本技能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财务、企业、金融、电子商务等外贸业务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包括财务管理、国际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现代企业制度、电子商务、CI策划与企业文化、证券投资与期货、企业战略管理、消费经济学。

3.专业课

在专业课设置上,应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可以自由选择。在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具体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课要与国际接轨,要注重实尉陛。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专业课可设置为四大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实务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课。

(1)专业基础课。让学生掌握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及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商法基础知识、商品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包括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商法、商品学等。

(2)专业实务课。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相关单据、结算的实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运输与物流、国际结算、外贸函电。

(3)专业知识课。使学生掌握与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知识。课程包括国际经贸地理、海关报关实务、世贸组织规则、外贸谈判口语。

(4)相关专业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物技术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原则及注意事项;具备生物技术产品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与营销能力;掌握不同的贸易方式的理论及实物知识。课程包括经济合同管理、国际投资与管理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合作等。

4.实验与实践教学

实验与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掌握学习方法,理解掌握和固化新知识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接受挫折能力,竞争能力,团结共事能力,最后达到具备跨学科溶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习、ERP实战模拟实习、海关报关实务课程实习,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毕业实习。

篇9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建设是软件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在技术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软件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导致大量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而大批IT企事业单位却难以招收到适用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并能够直接使用的实用型软件人才,调整与革新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是首要问题。下面结合我院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专业特色,提出对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若干看法。

1 软件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1.1 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使学生了解软件开发流程,了解现今软件企业的最新开发方向,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关键在于软件技术专业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建立实训平台,全面发挥校内外实训平台的作用。企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共同开发课程项目为原则,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聘请有多年项目开发经验的软件工程师现场讲授开发经验,让学生尽快掌握软件项目开发的基本技能,适应软件企业的要求。

1.2 根据软件技术专业岗位群建立课程体系

通过对各类型软件企业的调研,了解软件行业用人机制、人才需求和生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行工作岗位、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软件专业对应的主要工作岗位,软件设计专业涉及的工作岗位大致分为:软件界面设计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Java平台开发工程师,.NET后台开发工程师,WEB网站开发与维护,软件实施与维护工,软件测试工程师,软件设计师,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师。工作岗位对工作能力在理论上要求掌握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等相关设计软件,熟悉DIV、CSS、javascript语言,熟练掌握数据库原理,熟练掌握SQL SERVER,熟悉MySQL,熟练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Java程序设计语言中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熟悉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软件设计的方法和技术,熟悉.NET架构和J2EE架构等。根据工作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来建立课程体系思路。

2 软件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2.1 跟踪主流技术,按照技术方向确定专业课程体系

软件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面向的对象是三年制的专科学生,在课程体系设置中采用5+1的教学模式,即五个学期的校内教学,1个学期的企业顶岗实训。又将五个学期的校内教学设置成4个学期的基础教学,1个学期综合项目实践。在4个学期的基础教学过程中,除了公共基础课学习之外,主要学习Java和.NET两门编程语言,应用这两门主流语言开发基于Windows、Linux等平台的应用程序。在1个学期综合项目实践中,根据学生四个学期的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学习情况将软件设计专业化分为JAVA和C#两个方向,模拟企业软件开发流程和项目管理,选择实际应用项目分组进行软件开发。在1个学期的企业顶岗实训,组织学生到企业典型工作岗位参与实际工作,巩固职业技能的熟练程度。

2.2 按照能力递进规律确定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成长规律,按照职业能力逐步递进培养的原则,将主要课程体系划分为3个递进式阶段。第一阶段开设Java、C#主流编程语言的课程为技能积累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编程技能,使学生熟悉软件的开发流程及工作环境,能满足工作岗位上的一些简单要求。第二阶段开设JSP、ASP基于B/S、C/S架构开发程序的课程,此阶段为能力发展阶段,该阶段把第一阶段的基本技能融入到新的技能中,实现了能力的整合,形成了更高一级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基本上达到了岗位能力要求。第三阶段开设基于企业级开发技术的SSH、N层架构等程序开发的课程为综合实践阶段,该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通过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开发实际项目,实现广泛的能力整合和迁移,形成关键能力。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来保障软件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

篇10

中图分类号:TP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0—0046—02

1 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多媒体的功能主要是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及文字信息,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录像和声音,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涉及到的实物,放大教师讲课的声音等,而要完成上述功能,根据目前的技术,需要由普通电脑、功放、麦克、音箱、投影、幕布、实物展台、中控机和专门的机柜等众多设备拼凑而成教学多媒体机,这种由众多设备拼凑而成的教学多媒体机结构复杂,成本高,耗电量大,使用和维护也都不方便。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开发一种专用计算机,将麦克、功放、音箱、中控机等都容纳进去,使多媒体简化。

开发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机箱设计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机箱设计科学合理,会使整个教学多媒体机体积小巧、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2 现有技术下的计算机机箱

作为计算机主机的“房子”,目前市场上的计算机机箱由金属钢板和塑料面板制成,功能是为电源、主机板、各种扩展板卡、光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等设备提供安装空间。机箱的形状是长方体,尺寸一般长0.46米左右、宽0.18米左右、高0.42米左右,机箱内设有支架、螺丝或卡子、夹子等固定用装置。

现有技术下的计算机机箱,技术人员在设计时没有考虑计算机用在教学多媒体上的情况,是通用型,可以在多数的环境下使用。机箱内部安装上述设备后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用于容纳教学多媒体的设备,如音箱、麦克、功放、实物展台、中控等。另外,其表面没有安装显示器的装置,更没有鼠标、键盘的操作台,要把这种通用型机箱的计算机应用到教学多媒体上,必须另外配备一个操作台,将上述所有设备都安装在操作台的内部,这就造成了浪费。

3 总体设计思路

教学多媒体专用计算机机箱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尽可能使整个教学多媒体设备的体积减小,形状符合教师授课习惯,在机箱内留出位置安装设备,除计算机的主板、硬盘、光驱、电源等,多媒体的其他辅助设备也都安装在该机箱的内部。

4 具体设计方案

4.1 机箱基本参数

基于这种机箱是教学多媒体专用,因此外观设计成讲桌形状,而且尺寸与讲桌相当,大约是高1.1米、宽0.7米、厚0.5米。箱体采用1.2毫米厚钢板加工而成,箱体的外表面烤漆,颜色采用灰色、暗红色或木纹色。

4.2 箱体设计

机箱的上表面分左右两部分,两部分大小相同,通过折页连接,左半部分固定,右半部分可以绕折页向左翻开,当做机箱的上门。上门打开翻过去平铺在左半部分上,本机电脑键盘镶嵌在上门背面的下部,背面的上部用来放置教师自带的笔记本电脑。

翻开机箱的上门,下面露出一个金属壳,在金属壳偏上的位置,并排开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口,大的用来镶嵌10英寸液晶显示器,小的用来镶嵌操作面板(长0.15米,宽0.10米)。控制面板上包括开关机按钮、计算机与实物展台信号切换按钮、音箱音量控制按钮,以及一个USB插口。

在金属壳偏下的位置开一个长0.35米、宽0.15米、深0.10米的槽,槽的上面有一个盖子,盖子的表面与箱体的上表面在一个平面上,盖子与箱体的上表面之间用折页连接。在槽的底部有两个孔,一个是直径为0.02米的圆孔,一个是边长为0.03米的方孔,圆孔用来引出鼠标线和键盘线,方孔用来安装实物展台摄像头的伸缩杆。实物展台不用的时候摄像头放置在槽内,使用时向上拉伸缩杆,摄像头随之上升到金属壳表面的上部。槽的盖子作为实物展台的载物台,要展示的物体、图片、表格、试卷等放置在上面。在槽的靠近上门折页的侧面开一个长方形孔,孔的尺寸与光驱门的尺寸相当,光驱可以安置在该孔的内部。麦克固定在金属管的一端上,金属管的另一端固定在金属片上,金属片装在一个U形金属片的中间,两个金属片通过一个轴连接。U形金属片固定在槽的底部,麦克可以随着金属管弯折,不用时躺在槽内,用时扳到直立状态。在槽的底部偏边缘的位置镶嵌一个交流接触器(电源开关),交流接触器的控制钮露出。在交流接触器的旁边固定一个电源插座,用来为笔记本电脑供电。

音箱选用圆形镶嵌式,在箱体两侧偏上的位置各开直径与音箱直径相同的圆孔,两个音箱分别镶嵌在这两个圆孔内;在箱体一侧接近底部的位置开一个直径为0.015米的圆孔,电源线、投影仪图像信号VGA线、控制投影仪开关的控制线、控制幕布升降的控制线都从此孔通过。

箱体的内部用一块隔板分成上下两个腔体,两个腔体的背面分别有门,门上有锁。上部腔体的作用是一个小储物柜,供教师放置粉笔、黑板擦、教具等小物品。下部腔体内有一块垂直放置的绝缘板,绝缘板通过折页固定在腔体的侧面。绝缘板的作用是承载电路板、电源和计算机硬盘,绝缘板可以绕折页旋转到腔体的外面,这样设计的优点是方便维修。在隔板边缘留有直径0.01米的小孔,用来引出鼠标线和键盘线。在下部腔体侧面一个直径0.1米的区域内,加工成蜂窝状的小孔,在下部腔体该区域的内部,固定一个金属网箱,金属网箱的内部是一个风扇,该风扇的作用是将电路板、电源和计算机硬盘产生的热量输送到机箱的外部。

考虑到现场安装和调试方便,机箱内部还应该有一块接口板。把机器内所有与外部有联系的信号都通过导线引到该接口板上,包括电源在内每一个信号在接口板上都有对应的插座接口,现场安装时只要把来自外部的信号线接到相应的插座接口上就可以完成连接。接口板固定在机箱下部腔体的侧壁上。

5 结论

作为教学多媒体专用计算机的机箱,其设计应考虑到它是为教学多媒体设计,因此要符合以下特征:

篇11

中图分类号:G8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6-0089-01

1、我国电子游戏产业的发展与教学现状

在我国,目前以电脑游戏为代表的电子游戏市场正处于繁荣的高速增长期,并且在未来的几年内仍将保持强劲的态势。2010年,我国网络游戏产业规模达到61亿元,比2004年增长51%。随着政府及相关部门扶持与发展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我国电脑游戏产业已基本进入理性、成熟的发展期,国产原创电脑游戏的市场占有率正逐渐赶上和超过欧美、日韩的游戏产品.自主研发的国产电脑游戏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据权威机构统计,2005年我国的国产电脑游戏市场占有份额已达到42%,而韩国电脑游戏在我国的市场份额则从68%下降到49%。从这些统计结果中不难看出自主研发的国产电脑游戏“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

我国高校游戏设计专业的设立大多是建立在动画、漫画、多媒体等专业基础之上的。尽管游戏行业在其项目开发上通常都是采用团队协作的模式,研发过程需要不同专业人员的共同作用。但是游戏行业因为有其自身的行业规则以及受游戏开发硬件技术的限制。目前中国高校的游戏设计专业的教学主要是以游戏美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课程教学中心围绕图像设计为主,课程有《游戏原画设计》、《游戏界面设计》、《游戏场景设计》、《三维游戏角色制作》等。这些课程的教学共同点就是设计与制作。对于游戏美术设计课程来说软件学习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不少课程是基于软件学习基础之上展开的。在游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侧重软件教学的比重,强调学生对软件技法上的训练,相对忽视美术、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教学的现象。而过于追求学生的软件技能、技法训练会导致大多数学生对游戏设计的知识结构在理解上走入误区,轻视了对文学、美术、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会导致学生在今后的游戏创作的过程中虽然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却缺乏基本逻辑性和设计的合理性。

2、高校游戏设计专业的整体课程改革与实践

2.1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由于游戏是一种集剧情、美术、音乐、动画、程序等为一体的复合技术,在整个游戏设计开发过程中,会涉及到游戏策划、游戏内容编辑、游戏美工、音频制作、游戏开发、游戏测试等多种角色。而选修该课程的多数学生并不具有很好的程序开发或动漫设计基础,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课程体系要突出游戏开发与设计中的原理和方法,并注重基于Flash软件介绍游戏开发和设计的具体实现,主要的教学内容及目的如下:

2.1.1 计算机游戏概述

主要包括计算机游戏的概念及发展历史;计算机游戏的特点;游戏的分类方法及类型包括动作游戏、冒险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策略游戏、模拟游戏、竞速游戏、智力游戏、运动游戏等);游戏运行平台介绍。本部分内容将加深学生对计算机游戏的发展过程、特点等基本知识的了解,掌握游戏的分类方法,树立学生正确的游戏观念。

2.1.2 游戏实现基本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游戏编码的组成部分和实现流程(Flas、ActionScfipt编程基础);游戏可视化(Flash中游戏交互的实现);游戏听觉化(Flash中声音的播放)。通过本部分的内容学习,学生将掌握利用Flash设计并制作游戏的基础知识,包括Flash~画制作的基础知识、ActionSefipt编程基础、以及Flash游戏交互方式、声音播放等的实现,为利用Flash制作游戏奠定技术基础。

2.1.3 游戏设计的实现元素

主要内容包括游戏界面设计及故事叙述;游戏中的数学和人工智能;原型化方法以及游戏场景构建;游戏的完成。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游戏界面设计、故事叙述的基本知识,理解游戏中的数学和人工智能,并通过一些实例分析Flash游戏的具体实现,使学生掌握将有创意的游戏设计转变为可玩的Flash游戏的方法。

2.1.4 游戏的商业层面

主要介绍游戏营销;游戏行业中的经济学。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游戏的营销方式和市场行为,了解游戏的赚钱和花钱之道。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2.2.1 建立立体化的教学环境

为加强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应建立“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的立体化教学环境。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关计算机游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介绍,这部分内容比较好理解,主要结合当前比较流行的游戏(OH开心网、魔兽世界等避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部分是有关Flash游戏制作的技术,考虑到选修该课程的主要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学生的编程能力较差,因此在简单介绍ActionScfipt语法规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Flash游戏实例进行讲解。

(2)实验教学。只有让学生动手,才会使他们感到有成就感,进而才会对课程产生兴趣,学起来才会变得比较从容。因此本课程要安排三个比较大的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完成动画制作、Flasb游戏编程和游戏制作的整个过程。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进行实验,老师在指导过程中搜集和归纳学生遇到的问题,并在下一次课堂教学中及时进行总结和强调。形成课堂一一实验――课堂的循环信息刺激,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强化记忆。并且,考虑到有些实验难度较人,因此每个实验都提供了相应的实例和制作视频,使学生可以通过类比对照的方法完成实验。

(3)网络教学。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课程教学的相关资料、课程信息,以及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以便于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

2.2.2 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另一重要环节,课堂组织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把握教学节奏。该课程涉及内容多,多数同学又不具备相关基础知识。因此在课程进度方面采用“慢快结合,实例示范”的方式。“慢”是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消化接收新概念;“快”是当讲授日常接触的内容时,使学生理清知识强化记忆即可,避免让学生产生“我知道,没意思”的情绪。

篇12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培养学生,其中,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协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提倡:“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各地要建立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学校,探索、实验并推广新课程教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而专题资源网站为学生的协作学习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环境,所以,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基于专题资源网站的协作学习符合当前新课标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自主协作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专题学习网站的发展现状

专题学习网站是中国国情下的专有名词,是立足于国内现实的一种提法,在国外没有对等的名词。但是国外及香港、台湾地区正在研究的专题教学、网络专题教学与此非常相似。[2]因为国外对协作学习的研究比较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很大发展。因此,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支撑平台。笔者在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采用“标准检索”,具体日期从2001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输入关键词“专题学习网站”共检索到647篇文献,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专题学习网站的研究领域不断增加,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较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能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图1 国内专题学习网站文献发表年度分类汇总

(三)自主-协作学习理论的提出

合作学习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3]随着普通高中教育的不断升温,高中学生生源质量的不均衡摆在教师面前,而国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合作学习在促进后进生学习方面成绩显著。Zimmerman指出,自主学习策略能够解释近80%的成绩变异,经过20多年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确能够改善那些智力、遗传、家庭处境等不利的学生的学习成绩,缩小他们与其他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4]因此,改革中学信息技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专题学习网站的形式,融合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论,将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二、高中信息技术专题资源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信息技术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本质是一种基于网络资源的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系统。它通过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向学习者提供协作学习交流工具和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而使学习者自己选择和确定学习、分析并选择资料,应用知识和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研究偏向于资源,所以,题为专题资源网站。下面以笔者设计开发的专题学习网站《“‘桥’通世界”——网站实现》为例,具体阐述信息技术专题资源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一)专题内容的确定

笔者根据扬州水乡桥多的特点确定《“‘桥’通世界”——网站实现》专题资源网站的主题(主页界面如图2所示)。本专题资源网站共分九个栏目:示范区、任务厅、素材区、知识窗、教程苑、软件站、作品厅、评价屋、讨论区。概括为四大板块:专题知识、专题协作学习环境、专题资源库和专题评价。其内容如下:

专题知识——分为知识窗、教程苑、软件站三个栏目。每个栏目包括文字、课件、视频等各种教学资源。这一部分为学习者提供相关的基本知识,供学习者自学。

专题协作学习环境——讨论区。栏目中建立了14个讨论小组。这一部分为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学习者能够进入不同的组别,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言论,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为本专题学习者创造一个协作、探索学习的环境。

主题资源库——示范区、素材区。主题资源库是关于信息技术专题知识方面的知识资源,为学习者提供自主探索学习时需要的各类相关资源,包括文本、动画、图像、音频、视频等。

专题评价——作品厅、评价区。作品厅栏目实现信息技术课堂学生作品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区栏目供学习者进行组内自评、各组互评、教师评价。

(二)专题学习网站的结构功能

《“桥”通世界》网站结构如图3所示,它为学习者提供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在线学习功能,实现保存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功能。专题知识部分具有能对专题知识定期更新的功能。专题资源库部分具有允许师生增加、更新、删除等资源的基本维护功能。专题学习网站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使学习者可以按主题分组进行讨论、发问、回答等。专题学习评价部分能对学生的自我评测作出反馈。

图2 专题资源网站主界面

图3 网站结构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2-0111-03

近年来广东省持续推进经济改革,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发生变化。高职院校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的使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应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便能培养出服务于企业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一、当前广东高职院校分布及专业设置情况

截止到2014年(目前广东省的统计数据只能查到2014年)广东省共有高校141所,其中高职类院校76所,占总比的54%。高职毕业生人数为184310人,占所有高校毕业生的52.0%。招生人数为236852人,占广东高校招生总数的53.2%,在校生人数为677036人,占52.6%。由此可见广东的高职教育在广东的高等教育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

根据国家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2004),针对广东省内的高职院校进行统计,专业覆盖率达到94.8%,一级专业大类19个,二级专业个数282个,专业布点个数为2184个。第一产业相关二级专业7个,第二产业相关专业95个,第三产业相关专业180个。

笔者对广东省76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进行了统计,广东省所有高职院校中专业布点数最多的专业就是财经类的专业,共486个,占总布点数的22.3%,所有专业和第一产业相关的二级专业布点数为17个,占专业总布点数的0.78%;涉及到第二产业的专业个数为95个,二级专业布点数为573个,占总布点数的26.2%;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布点数为1594个,占专业总布点数的72.9%。

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问题,广东省高职院校中的专业设置重复率高,特别是一些经济类的专业,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有共同的某几个专业,这和文科类专业生源充足,学校办此类专业投入相对较少有着很大的关系;各个高职院校的专业名称较为杂乱,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不突出。

二、广东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减缓经济增长速度,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在稳定增长和调整结构的平衡点上精准发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2011-2015年广东省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如下图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虽然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整体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

从图2可以看出,2013年之前第二产业一直是广东省经济的主要支柱,占生产总值的近50%,而第一产业基本保持稳定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务性行业和生产性行业的需求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增加,到2012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和第二产业基本持平。2013年,广东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48.8%,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到2015年,广东省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了50%,“三二一”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的市场需求人员呈减少趋势,第二产业的市场需求人员从2014年第4季度开始呈现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人才市场需求基本和第二产业持平,这种情况是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没能立刻影响到市场的人才需求,市场自行调节有一定的滞后性。但从需求所占比重上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人才需求明显有上升的趋势。这符合佩蒂克拉克定理提出的经济生产总值增加能够促进从业人口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的经济规律。

三、专业设置优化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为主要目标,所以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和地方社会需求紧密相关。合理的专业设置,是突显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高等教育的内在发展要求其必须主动去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2010年,《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明确指出,要“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结构,主动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而引起的人才需求变化,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努力提高自身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

目前广东省内的人才需求和供给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方面市场需要大量的技能型和服务型人才,另一方面各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对口率却一直比较低(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这里除了学生自身原因外,和学校的专业设置、市场调研、人才需求调查等有着很大的关系。2012年第一季度到2015年第三季度市场对高职人才的求人倍率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2012年以来市场求人倍率均在1.04以上,这说明市场所能提供的职位供过于求。各高职院校应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四、广东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建议

(一)适应经济发展趋势,优化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结构。

2014年广东省内的高职院校开设和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共有180个,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布点数为1594个,约占专业总布点数的72.9%,招生人数超过70%。而在2014年,第三产业在广东省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只有49.0%,相对于其经济地位,高职院校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的设置比例过高,招生人数比例过重,应该做适当调整。

通过调查的数据发现,财经商贸类专业不论从专业设置个数还是专业招生人数中都是最多的,而就近几年其专业的就业对口率并不高。会计类相关专业几乎所有学校都是爆满,各高职院校的会计类专业教师都很紧缺。而传统的优势服务类行业的相关专业在招生规模上却大有萎缩,比如幼师类的教育专业、餐饮服务类的服务类专业等,专业覆盖面很小。

(二)加强第一产业相P专业建设。

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广东是经济大省,基础产业的发展水平、规模对广东省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目标实现起到很关键性的作用。在广东省的高职院校中,专业设置第一产业相关二级专业7个,所有专业中和第一产业相关的二级专业布点数为17个,占专业总布点数的0.78%,并且专业内容设置比较单一且重复率高,而2010-2015年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平均占4.6%以上,这个比例远高于第一产业相关专业占所有专业的比例。

(三)适当调整第二产业相关专业,加大新兴科技专业比例,推动信息化建设。

广州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全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做大做强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600亿元。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抓住机遇,促进信息化专业建设,加大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专业比例。

目前第二产业相关的专业大多数还集中在传统的工业模式和生产模式相关的设置,机电和机械类的专业还占较大比重。各高职院校应该重点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大发展与第二产业相关的新兴科技专业:电子信息、网络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