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法

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9: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法

篇1

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the prospect of solution

XieRong

【Abstract】 The microorganism drug resistance oneself threaten seriously humanity's health, is being helpful to the microorganism drug resistance member mechanism research to using the antibiotic, the control bears a medicine infection reasonably.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acquired character 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 has carried on the forecast to the microorganism drug resistance solution and to the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Key words】 Microorganism: Drug resistance; Forecasts

【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230-02

目前,抗生素己成为我们治疗感染性疾病不可或缺的药物,研究和了解微生物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对于合理应用抗生素,延长抗生素的敏感期是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微生物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1.1 天然不敏感性:有些微生物由于具有一些独特的结构或代谢,天生对药物不敏感。如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天然不敏感;嗜麦芽寡养单孢菌对亚胺培南和氨曲南耐药率为100%;常见革染氏阴性杆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为100%。

1.2 获得耐药性:有些微生物对原来敏感的抗生素通过遗传性的改变而获得的抗药性。

1.2.1 自发突变加药物选择:抗药性的产生不是由于微生物与药物接触而产生,而是白发突变加上药物选择的结果。通常认为,抗药菌所含的抗菌基因是由敏感菌的遗传物质自发突变产生的,但一般自发突变的频率极低,通常突变率在10~10~10~16。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耐药菌株不断被筛选出来,并广泛传播;滥用抗生素、预防性用药,使诱导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增多。这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由普通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突变后所形成的。

1.2.2 细胞间抗药性的基因转移:获得性耐药也可通过耐药基因转移而形成,如某些敏感菌株在获得耐药基因后即转变为耐药菌株。

1.2.3 产生使抗生素结构改变的酶或灭活酶:随着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的大量应用导致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TEM-1和SHV-1酶加快了突变,形成各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介导了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单环菌素耐药。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耐药性增高与产β-内酰胺酶和黏质有关,肠杆菌科和铜绿假单胞菌亦在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下大量诱导头孢菌素酶(AmpC)的产生,导致细菌对碳青酶稀类之外的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1.2.4 抗生素作用靶位的修饰或改变:由于基因突变,一些细菌形成抗生素不能与结合的作用靶位,或者即使能与之结合形成复合体,但靶位仍能保持其功能,微生物就表现出抗药性。胡原等研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的药敏试验显示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呈现多重耐药性,仪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及呋西地酸敏感。

1.2.5 细胞膜通透性降低或改变:由于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致使药物进入细胞内减少,就使得微生物细胞表现出抗药性。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外膜孔蛋白缺失不是主要的耐药机制,但它可降低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在其它的耐药机制存在的情况下,可明显提高耐药程度。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外膜孔蛋白通透率较低,一旦外膜孔蛋白缺失或减少就会造成抗生素进入细菌细胞内的量大减,引起耐药而氨基糖甙等尚有其它通道进入胞内,故受影响不大,所以外膜孔蛋白缺失造成的耐药性主要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育关。

1.2.6 主动外排系统作用:以前对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现在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也越来越弱,这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较复杂有关等。

1.3 多重耐药性:某一微生物可同时对两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所产生的抗药性。生原因很多,具多重耐药性的菌株,可能含有两个以上的抗药质粒,或其抗药质粒上可能含有多个抗药基因。

1.4 交叉耐药性:有些微生物对结构类似或作用机制类似的抗生素均有抗药性的现象。对某一种抗生素,可能存在不同机制抗药的菌株。当两种抗生素作用于相同的位点时,常常出现交叉抗药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的G-菌为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维持较高耐药率,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主要与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有关。

1.5 赖药性:一些由于基因突变而致的抗药菌,不仅对该药物具有抗性,而且需要该药物作为特殊的营养因素。

1.6 耐受性:一些微生物对药物抑菌作用的敏感性未改变,而对药物的杀菌作用具有相对抗性,即M1C提高后,表现为抑菌,而不是杀菌。在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中均曾发现有耐受性菌株。

2 微生物耐药性的前景展望

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是生物长期的进化和优胜劣汰的结果。并且,耐药性一旦产生,它将会保持下去,抗生素的继续使用不仅为高耐药菌株继续提供选择压力,而且促进其复制、组构及共同享用耐药基因。因此,我们要尽量从各种途径来阻断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如控制传染、开发新抗生素、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有效措施来减缓它的发生。与此同时,为了最大程度取益于抗生素、最小程度推进其耐药性,应对所用抗生素进行复试,能产生抗生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微生物的数量是无限的,微生物培养条件、化学、生物合成技术以及微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新抗生素的制备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前景。我们研究微生物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最终目的是要控制耐药菌株感染,具体措施包括抗菌肽类药物的开发、噬菌体的应用、新型抗生素研制开发、中草药的应用研究等。在研究耐药型和耐药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培训、预防及监控措施,积极开展耐药性克服的探索性研究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监管措施等。

3 结束语

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造福了人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微生物耐药性对我们全人类的健康己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研究其分子机制只是一个科学的手段,我们更应该随时随地随处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李明成.铜绿假单胞茵多重耐药性分子机制的研究册[J]北华大学学报2006,7(1):31~36

篇2

1、现有问题

经济危机容易造成企业的短视行为,企业为了短期内渡过难关,而削减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长期激励措施。金融危机已经直接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和发展,企业中常态的员工职业发展与能力提升受到挑战。薪资调整幅度与企业生命周期相互影响,薪酬增长率反映企业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信心。在金融危机爆发直至现在 ,企业采取冻薪、减少薪资增长幅度等手段以应对危机造成的影响,降薪成为普遍做法。同时,危机期间有很多企业缩减了晋升规模,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

危机时候即便选择削减劳动力成本,但人才却是组织应当挽留的对象,以便为经济复苏之时开展业务储备人才资本。如果危机时期没有挽留住优秀的人才,等危机解除之后,需要大量人才为企业效力的时候,反而会造成由于人才短缺,而错过了企业发展的机会。

近年来,高级技工的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级技工仅占工人总数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40%的比例相差甚远,高级技工的缺口达数千万人。一项调查显示,因为缺少技能人才问题,近几年我国企业产品不合格率达到30%,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近2000亿元。并且,很多产品我国根本无法自行生产,必须请国外企业生产。有关专家指出,技术工人的结构失衡和高级技工的断档将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障碍,这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日益突出的问题。

2、原因分析

高级技工短缺的原因有很多,有社会上片面的人才观,也有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忽视。我认为,各种原因,与我国传统的岗位制薪酬制度都有很大的关系。岗位制的薪酬制度强调一岗一薪,用岗位的晋升来提高薪酬以激励员工。而在这种制度中,普通工人往往是位于最底层的。

而且由于传统的薪酬结构无叠幅,这就意味着员工不管工作多少年,表现多优秀,如未能获得级别的晋升,工资都是一成不变的,这就不利于鼓励员工优秀的工作表现,以及培养多技能工人。这种状况对于员工和企业双方来说无疑都没有好处,员工不胜任工作,找不到工作的乐趣,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在有较大绩效压力的情况下往往会表现失常。或者是心情郁闷,甚至有些人会由于被晋升而离开企业。对企业来说,员工被不恰当地晋升到一个他们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上,一方面使他们得到了一个蹩脚的新的管理者,另一方面,企业同时又失去了一个能够胜任较低一级职位的优秀员工,因此,企业也是这种不恰当晋升的受害者。然而,遗憾的是,传统的薪酬制度对优秀员工进行奖励的晋升哲学使得这种状况在实际生活中屡见不鲜。如前面所提到的,当技工们把精力都放在如何能提升到管理层的时候,企业即失去了一个潜在的高级技工,同时也可能多了一个不适宜的管理人员。

传统薪酬结构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等级多。一般有十几个甚至更多级别。频繁的薪酬级别调整,导致员工将注意力集中在调整级别工资上而非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

(2)级差小。相邻的两个工资点的差别很小。员工晋升一级,所获得的激励作用并不大,高级别员工与基层员工的薪酬不能拉开足够的差距。

(3)级幅小。级幅是指每个薪酬级别的工资范围。每个级别只有一个工资点,职位的细微差别都可能导致薪酬级别的变化。但工资是刚性的,通常是调高容易调低难,从而阻碍轮岗制度的实施。

(4)无叠幅。传统的薪酬结构中相邻级别的工资没有重叠的部分。

(5)与市场脱节。实行国家统一的薪酬结构,企业基本上没有自主的弹性。在缺乏弹性和竞争力的工资架构下,企业对行业竞争、市场状况、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变化显得束手无策。

3、如何运用宽带薪酬解决该问题

所谓宽带薪酬,主要指的是与薪酬等级对应的薪酬浮动范围加宽,其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大幅削减职位的级别数,将原来过多的薪酬等级精简为少量的几个级别,与此同时,却将每一级对应的薪酬浮动范围拉大,低级别的员工只要工作出色,所对应的薪酬就会超过甚至大大超过高级别的员工,员工不再需要一味通过级别的垂直上升来追求薪酬等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员工长期安心于本职工作,即使职务未见提升,只要工作努力,薪酬就可能不断得到相当满意的上升。只要在同一个薪酬宽带里,即使岗位调整(无论是同级轮岗或向下一级交流),只要业绩不俗,就可能获得更高的薪酬,这种薪酬制度对于结束企业内长期存在的轮岗、换位阻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员工不用过多地考虑自己的职位,着重要考虑的是所处的角色,职位概念逐渐淡化。

在这样的环境中,高级技术工人才可以不必考虑升职,就能够凭借其良好的工作表现得到与其相符合的高工资,且会纠正社会上对工人职位的轻视。这样做带来如下的好处:(1)现有的高级技工人才可以长期保持在本岗位工作,发挥出他们的最大效用,进而实现整个组织的利益最大化。(2)现有的工人也愿意认真钻研岗位业务,使自己的技术水平得以提高。(3)社会重视技工人才的培养工作,越来越多的人也愿意学习技术,成为技术工人,保证了技术工人的供给。

运用宽带薪酬制度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是,进行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估,二者都是使企业内部工作岗位明晰化的过程,其结果为企业薪酬的内部均衡提供了调节的依据。同时要注意岗位之间的价值阶梯以及相邻两个价值阶梯之间的跨度空间,这不仅使企业内部建立起连续性的等级,同时为新岗位的设置构建了薪酬标准。

第二,根据 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估的结果设置岗位等级和相应的薪酬等级。要确定宽带的数量,规划出整个企业分为多少个工作带,明确工作带之间的界限;在每一个工作带中,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的特点和不同层级员工的需求设定每个工作带具体的薪酬结构组合,并设定最低和最高薪酬待遇,同时向全体员工公开标准,对相应工资带中的员工进行资格评审和绩效评价。

篇3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的概念在现在来讲已经不再是一句空话,从大方面来说,百元周可以节约地球的资源,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从小方面来说,能为我们节省下来不必要的开销,把钱花在“刀刃”上。

在这里我给大家透露一下我节约的小秘方:

用一大张餐巾纸擦一下嘴的话会很浪费,我会把餐巾纸撕开分成两次用,这也算是为环保做贡献嘛!

平时洗澡时,我会把先流出的冷水放到一个桶里,这些水用来洗抹布、冲马桶等都可以,即环保又节省。

结块了的盐和砂糖不要丢掉,倒在纸巾上放在微波炉里加热后包起来,用手揉揉就可以恢复原状,就可以继续使用啦!

平时去餐厅吃饭的时候,我会把没吃完的菜打包回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有很多生活中的小事情都可以不经意间做到节约,大家要用心去行动,不过在这里巧巧也想提醒一下大家,百元周提倡的应该是一种节约的概念,大家还是要注意好好吃饭,不能伤了自己的身体噢!要在自己能够力所能及的节省范围内,做到节省、节流、节俭。

金融动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逐步显现,百姓生活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通货膨胀、失业威胁、荷包缩水等问题接踵而米。未雨绸缪、准备“过冬”,眼下几乎成了百姓的共识。我们不是专业的股民,在手中的股票被套牢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去探究什么时候是股市的最低点然后操底,这样反而容易让自己越陷越深。但是,也不能因为经济危机,总是持币观望,不敢投资,错失收益的好机会。经济危机下的节约化生活并不是不花钱,重要的是做好资产的合理配置,降低家庭的财务风险,而不是降低生活品质来应对经济危机。应该在危机中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

金融危机下,现金为王

不要把过多的资金投资不动产或者泡沫行业,建议多持有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或债券型基金,灵活方便,有好的投资机会,可以随时变现。追求资本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保持良好的心态、长期持有

大多数人多多少少都会持有部分股票,而且按2008年的行情,账面肯定会发生很大的亏损。不要心急,保持良好的心态。现在目前是亏,那我就长期持有,总有一天能回来。改做一些定额定投,分散风险,逐步加大持有量,待到时机好时再赎回。

先保障、后收益的理财策略

检查一下全家的保险情况,看看保障够了没有,特别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有没有足够的保障。一般建议全家全年的总保费支出在年收入的10%-15%。有了很好的保障,再来谈投资收益,分散家庭财务风险。

投资房产需谨慎

这场金融风暴,从源头来追溯,是源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即次贷危机的加剧,逐渐扩散到世界金融体系,并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由此可见,房地产泡沫破裂造成的金融风暴对于全球经济来说,破坏力是非常大的。而当前房地产属于高风险投资,根据专家介绍,中国的房价还会有一轮新的调整。

开源节流

开源当然就是要多些赚钱的路子了。节流当然也很重要。以前一些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要收敛一下,三思而后行,是否是生活必需品,是否是可以缓缓再买的东西。大额的商品是不是夫妻双放协商后再行购买。大额商品用信用卡付款,享受50天左右的免息期也是不错的选择。

篇4

一、引言

08年爆发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现在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经济危机对世界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小。回头总结国内钢铁工业面临的问题正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钢铁行业作为我国占据重要地位的行业,对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制造行业的上游原料供应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钢铁出口也是中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手段。

根据我家统计局最新数据统计,2009年我国的粗钢产量为56784万吨,同比增长13.5%,我国钢材产量为69244万吨,同比增长18.5%,生铁产量为54375万吨,增长15.9%(stats.省略)。中国钢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要比第二、第三、第四三个国家产量之和还要高。随着2008-2009年的经济危机使得钢铁行业资金链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钢铁行业在中国的地位日益上升,首先由于中国的钢产量居高不下,中国钢铁行业消耗的能源量非常大,影响上游的国内能源企业,对国内的能源需求很大,造成了中国的每一美元GDP中,能源的消耗量居高不下,中国现在GDP的发展规律就是以大量的能源来交换告诉发展的经济,随着中国经济消耗的GDP的数量日益上升,中国的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其次由于铁矿石供应大量依赖国外进口,所以钢铁行业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巨大,导致钢铁行业不够稳定,随着金融危机势头远去,中国在在铁矿石进口中的劣势又现,中国企业在谈判中处于绝对劣势,最近面对国外其企业铁矿石价格近乎翻番的增长,中国企业只能被动接受;最后,中国的钢铁行业,粗钢的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非常大,粗钢产量与钢材产量的比例为0.82:1,缺少工业附加值,缺少精加工的程序导致国内钢铁企业虽然产量很高,但是利润率很低,同时对环境的污染巨大。钢铁行业的经营现状对中国钢铁企业的资金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金岭铁矿和山东省耐火原材料公司四家法人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公司经营范围为:钢铁冶炼、加工,钢材、水渣生产、销售,许可证批准范围内危险化学品销售(禁止储存)、煤气供应及自营进出口业务。(省略)由于济南经营方向与国内大多数钢铁行业很相似,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济南钢铁的资金链也承受了巨大压力。

二、金融危机下钢铁行业资金链现状

所谓资金链是指维系企业良好运转需要的资金循环渠道,是指现金――资产或产品――资金的循环过程。企业想正常运转,必须保持资金链的通畅。资金链的流通速度低,现金积压轻则导致企业失去获利的机会,重则导致企业破产。中国的钢铁企业要健康的发展,必须打造良性的资金链,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具有行业竞争力。由于大中型钢铁企业多为国有企业,所以良好的资金链的打造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金融危机增大了钢铁企业的资金链的压力。

1.铁矿石供应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大

由于中国本土大多的铁矿石品质不能达到现行的应用标准,中国钢铁行业的铁矿石大多要从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地进口铁矿石。但是近年来中国铁矿石进口量激增,中国海关总署网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进口铁矿总量达6.28亿吨,相比2008年4.436吨,同比增加42%(customs.省略)。铁矿石的进口激增导致中国钢铁行业在铁矿石谈判中更加被动,将更多的受到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组成的铁矿石三巨头的更多加价压力。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0%(customs.省略)。铁矿石价格由于中国的旺盛的需求,即使在经济危机时也没有明显下降,在这个经济的影响渐渐减小的时候,铁矿石的价格更是进一步蹿升。

由于三大铁矿石公司进行串联,所以现在国内依靠进口铁矿石进行生产的企业大多受到铁矿石价格的影响,铁矿石价格现在成为导致中国钢铁行业成本激增的最重要的原因。

济南钢铁公司的铁矿石也来源于进口,这点使济钢集团的成本大量上升,这也就意味着同样的资金只能购买更少的原材料,济钢集团必须将资金更加的集中到购买原材料上来,这就必然导致用于扩大再生产和产业升级的资本相应减少。

2.煤炭价格上升

金融危机到来之前的几个月,煤炭价格达到一个顶点,这一段时间钢铁行业的成本极大地提升。又由于煤炭价格的变动程度很大,所以钢铁行业企业大多不大量囤积钢铁成品。由于煤炭价格上升,导致资金链的周转速度减慢。

3.企业效率低

中国的钢铁行业的企业规模虽然很大,但是焦国华、江飞涛、陈舸等几位学者采用对国内57 家钢铁行业的大中型企业的相对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钢铁行业中规模经济的现象并不明显。

同时,中国钢铁行业的技术含量偏低,国内钢铁企业大多进行粗钢加工,前文已经说过,粗钢的产量占钢材总量的大多数。作为初级加工的粗钢生产,其利润率是很低的,相比于日本等国家的钢材精加工和精密仪器的制造,中国的钢铁行业的利润率远远低于日本平均水平。同时代价也是很高的,由于国内钢铁行业利润来源于国内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人口红利以及不太严格的检验制度,钢铁行业对国内环境的污染也是很大的。

还有,中国钢铁行业机械化水平低,随着中国平均工资水平的上升,钢铁行业的成本急剧上升;同时由于国内工人福利水平上升,工人的非工资薪酬增加很快,随着这种趋势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相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优势愈加明显。

三、建议解决方法

钢铁行业的资金链在经济危机下,面临很多的问题。总体来说就是循环速度下降和成本上升。笔者通过走进济南钢铁进行实际调查,结合实际进行总结,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法。

1.国内钢铁企业购买矿石时组成联盟

钢铁行业在国际采购时曾出现国内企业与矿石企业私下达成交易,损害中国钢铁企业整体利益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力拓实践之后,中国钢铁企业正在逐步建立整体联盟模式,这样能够尽量增加钢铁企业在铁矿石市场上的筹码。

由于国内钢铁企业普遍存在相互持股的情况,济南钢铁集团股份中有很大比例是由国内其他钢铁巨头持有,利用该优势,济南钢铁业应该积极组织并参与铁矿石购买的攻守同盟,以求增大在铁矿石购买中获得的利益。

2.促进产业升级

首先,促进进行钢铁进行深加工,初步加工到粗钢之后,引进或者创新高级的生产供给,进行生产精密的钢材和精密仪器,促进钢铁深层次加工,增强利润率,同时降低了对于铁矿石的价格弹性,将主动权留在自己手里。

其次,适当增加企业的机械化程度,越是劳动力成本高的地方,机械化程度就更要高,企业进行合理地计算,运用科学方法计算人力和资本的投入比例,以初始投资代替细水长流的工人薪酬。从长远上降低企业的成本。适当的减少工人冗余,济钢这样中等水平的钢铁企业,却要养活2万左右的职工,企业负担过重。

3.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

在经济危机时期,钢材的需求量下降,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生产力,适当的利用剩余生产能力,进行其他可以生产的其他产品的生产,例如过去利润率比较低的产品,现在可以进行生产,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人工和生产能力。进行差异化生产,旺季的时候全力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淡季生产附加值相对少的产品。

济钢可以充分利用其他生产能力,按季节调整企业生产能力,比如旺季的时候将小批的运量外包,淡季时候则运用公司自己的运力完成。

篇5

国际投资仲裁是指用以解决东道国与在其境内的投资者因投资争端而提交的仲裁解决机制。二战之前,国际商品货物流动是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形式;二战之后,国际投资逐渐取代国际商品贸易成为国际间经济交往的主要形式。正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简称UNCTAD)中所描述的:2012年,主要由于投资者面临的持续的宏观经济脆弱性和政策不确定性,全球直接外资量下跌。据预测,今后两年内,全球直接外资量只会小幅度上升,发展中经济体吸收的直接外资首次超过发达国家,在世界五大直接外资接受国中,有四个是发展中经济体。此外,将近三分之一的全球直接外资留出量来自发展中国家,因此它们延续着一种看来仍将持续的上升趋势。国际投资的繁荣势必会带来一连串的国际投资争端。进入一国境内投资的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端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投资正常进行的主要障碍。

正如争端自海外投资伊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表现为有关征收、国有化及补偿标准问题的冲突。妥善解决投资者和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端有利于资金在国际范围内流动,促进投资者和东道国之间的双赢,更好促进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发展。相反,如果投资者和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端如果得不到公正合理的解决的话,那么争议的存在就有可能损害投资者的投资安全,也阻碍了东道国吸收海外投资的途径。所以,探寻一种切实有效地争端解决途径,是保障海外投资顺利进行的必要所在。

纵观国际投资的历史,一般存在五种争端解决方法,分别为协商、东道国国内救济、外交保护、国际商事仲裁和国际投资仲裁。协商,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最基本方法,是指对于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争端,首先需要当事双方自行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作为争端解决方式的一种,在中国与各国签订的双边投资保护条约,(简称BTTs)中,一般都会规定“缔约一方的国民或公司与缔约另一方之间就在缔约另一方领土内的投资产生的争议应尽量由当事方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作为争端解决的首要选择,其好处是有利争端解决的灵活和彻底,并且能够不使投资关系僵化和破灭;但是其不利之处在于因为缺乏第三方的参与,适用协商的结果难以有效执行,且若争端双方的关系彻底破灭,协商有可能成为一方拖延解决争端的途径,从而不利于争端的解决。所以,各国在引入协商作为处理机制时,便会对协商做一定的限制性规定,例如,中国与各国的BTTs中规定争端解决适用六个月的时限。东道国国内救济,是指当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发生投资争议的情况下,若不能在有效期限内通过协商解决,应该将争议提交给东道国的行政或司法机关按照东道国的法律予以解决。东道国国内救济,主要来源于国际习惯法中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即争端未能适用完东道国所有救济手段之前,便不能寻求国际程序解决。东道国国内救济其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东道国,但是其对于争端的公平解决却是被人后病。

1.2正当性危机产生的背景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由于国际投资仲裁的案件数量不多,争端影响面相对不大,并且国际仲裁庭对个案的处理也比较适当,发展中国家对于这种仲裁机制并没有完全排斥,毕竟取得海外投资是发展本国经济的一项重要动力,同时投资者母国对于国际投资仲裁也一直采取支持态度。

然而,在90年代以后,国际直接投资流量不断增大,由于仲裁规则允许投资者有权就东道国违反条约义务诉诸国际投资仲裁,致使东道国的政府管理行为处于可能动辄得咎的新形势之中,而一些外国投资者也借此来索取权益,造成国际投资仲裁的数量日益增长。例如,截止2013年12月31日,ICSID共受理459起投资争端案件,平均每年受案量超过30余件,其中年受案量达到最高值50起。

截止2013年底,在ICSID中有85起案件是由阿根廷当作被告,所以系统分析阿根廷被推上被告席的原因,能更为切实了解正当性危机的背景。阿根廷自取得独立地位后便一直担任国际投资领域中的“排头兵”的作用,其着名法学家兼外交官卡尔沃旗帆鲜明地反对外交保护,反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武装讨债,反对外国投资者享有高于本国投资者的“超国民待遇”,反对外国投资者将其与东道国的投资争端提交国际仲裁,从而形成了“卡尔沃主义”。但是由于阿根廷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相脱节,其在吸收大量投资之后,对于海外投资的不擅处置导致年底至年初的经济危机。阿根廷为应对经济危机,曾在2002年通过《公共紧急状态法》(25-561号法令)。该法令的实施,不可避免的损害了投资者在阿根廷的投资利益。所以外国投资者针对阿根廷的改革法案,向ICSID提出了大量的仲裁申请。这些争端涉及供水、供气、电力、信息服务、汽车、电信、租赁以及保险等多个行业,造成是以公共事业为主的大量投资争端。由于涉及公共事业,国际投资仲裁庭做出多则高达上亿美元的赔偿裁定,无疑会为刚从经济危机中恢复的阿根廷来一次雪上加霜的打击。因此,阿根廷国内学者幵始提出各种理论、学说质疑仲裁裁决在阿根廷的可执行性,甚至合宪性。

另外,在发展中国家走上“被告席”的同时,发达国家也逐渐走上了“被告席”的地位。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简称NAFTA)第11章的规定,在东道国境内的投资者有权对东道国违反该章规定的特定国际义务的行为提起国际商事仲裁。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投资者针对对方国家作为投资东道国的投资活动颇多,这也使得投资者针对对方国家提起投资争端仲裁便有了可能。因投资仲裁对本国作为东道国时的利益照顾不周,发达国家对于投资条约仲裁也产生了不满。所以,直至今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于国际投资条约仲裁的不足,进行了一致的不信任讨伐,人们将这种讨伐称之为“/,!/正当性危机”。

2国际投资仲裁正当性危机的表现

国际投资仲裁“正当性危机”,是指在解决国际投资争端的仲裁机制以及仲裁裁决的效力并不能使

国际法主体得到信服和执行。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投资条约中没有清楚规定投资者的权利标准,使得仲裁庭在适用投资条约时往往作扩大解释,导致当事人和仲裁员对投资条约缺乏预见性,使得不同仲裁庭就类似案件的决定常常不一致;第二,国际投资条约在程序上过度偏袒投资者的个人利益而对东道国的公共利益有所忽视,致使仲裁裁决对双方的利益把握失衡;第三,因国际投资争端中涉及东道国公共利益的受影响者主要是东道国的某个行业乃至某个国家,但是仲裁程序的不透明阻碍他们对自身利益影响的了解,所以投资仲裁的不透明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2.1投资仲裁裁决不一致性长期存在

国际投资仲裁裁决不一致性带给人们对投资条约仲裁的不可预见性,损害了投资者和东道国对法律的期待。仲裁裁决的不一致的案件主要表现在三 个方面:第一,具有相同的当事方、相同的事实、依据类似的投资条约内容而具有的投资权利的案件;第二,案件所涉及的商业背景、投资权利相似;第三,商业背景不同、所涉当事人不同,但是所涉投资权利相同的案件。

针对投资仲裁裁决不一致的情形,分析其中缘由主要是:第一,国际投资仲裁的准据法是国际法。众所周知,国际法规范因为颇为抽象、稀疏,而不像国内法那样具体、明确。单单依据国际法规并不能有效预测并调整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仲裁庭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案件的认定经常会大不相同。并且,国际投资仲裁的监督机制只是侧重于对仲裁的程序性事项的监督,这便使得监督机制显然很难消除实体的不一致。第二,投资仲裁机构不能形成连贯的政策性指导。由于仲裁案件的一部分是由临时仲裁机制裁决,临时仲裁庭的仲裁员在其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政策理解方面都不同,且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政策,所以案件裁决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形。第三,投资仲裁的公开性。原则上,国际投资仲裁因其源于国际商事仲裁,所以大部分奉行的是秘密性原则,即非经仲裁方同意不公开判决,但是由于投资仲裁的裁决不同于商事仲裁一样,它涉及到东道国的公共利益,所以投资仲裁裁决一般会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公众予以公布。这样就使一些当事方因其查找前案结果而与自身面临案件的结果不一致时,便会把这种不一致的情况公告与社会,在加上学者对裁决不一致的情形剖析和社会媒体的广大宣传,不一致将扩大。第四,不同仲裁庭对相同和类似投资权利的解释不同。例如,在Lauder诉捷克共和国案和GME诉捷克共和国案中,美国投资者分别以两种身份向捷克提起仲裁,一种是依据美国一捷克双边投资条约中,以其是美国公民的身份提起仲裁;另一种是依据荷兰捷克双边投资条约中,以其投资公司GME的身份提起仲裁。两个仲裁案件事实十分一致,并且所依据两个仲裁条约的内容也是一模一样,两个仲裁庭也是依据UNCIRAL仲裁规则来仲裁却是得到不一致的仲裁裁决。

2.2仲裁裁决对双方利益的把握失衡

除了仲裁裁决缺乏一致性之外,对于国际投资仲裁程序本身的缺陷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首先,由于深受西方传统观念“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仲裁员很难转变自身固有观念,难以做到对公共利益保护的重视,因而国际投资仲裁会经常有失公正,对私人利益十分重视,而对公共利益照顾不周。同时由于目前的国际仲裁机制对仲裁员的选任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很多仲裁员是从事国际商事仲裁的律师。因此,他们在案件中作为投资人的人,而在另一些案件中转变角色,成为仲裁员。索那拉亚教授发表他对仲裁员偏好投资者的担忧,他认为,仲裁员因为需要获得跨国公司继续任命他们为仲裁员的机会,所以就会过度偏袒投资者的私人利益,而对国际社会基本价值的考虑就少了很多。根据《华盛顿公约》,只有仲裁员在接受贿赂时,败诉方才可以寻求救济,提出仲裁裁决撤销的申请,而对于仲裁员与案件存在利害关系,规则并没有明确规定且无任何有效的救济程序。这就使得国际投资仲裁争端中的东道国面临这样一种局面,即使国际投资仲裁员具有倾向于投资者利益的偏好,东道国也无从寻求救济。临时仲裁庭中,由当事方指定仲裁员,仲裁员并不对国家负责,如此一来,仲裁庭会常忽视对公共利益的保护。

其次,国际投资仲裁因为脱胎于国际商事仲裁,所以投资仲裁庭不易摆脱商事仲裁的影响,从而将东道国与海外投资者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矮化为平等双方当事者的对造,这样涉及东道国以及东道国公共利益保护的各项政策便被仲裁员忽视其指定的初衷,而是蜕变为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手段。加之,投资条约中不少实体条款具有模糊性,仲裁庭往往作出不利于东道国的解释,这样就加大片面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可能。

3克服正当性危机的实践........9

3.1上诉机制的构建.......9

3.2合并审理制度......11

3.3法庭之友”的创制......13

4我国投资条约仲裁的现状.......17

4.中国对ICSID管辖权条款的变更.....18

4.2条约序言片面保护投资者利益.......19

4.3投资待遇条款未作明确规定.......19

4.3.1国民待遇标准.......19

4.3.2最惠国待遇标准..........20

5中国应对投资仲裁正当性危机的建议.....20

5.1投资条约中平衡投资者利益与国家.....21

5.1.1 ICSID管辖权条款变更.......21

5.1.2条约序言中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利益平衡.........21

5.1.3投资待遇条款审慎给予.......22

5.2我国仲裁机制的完善.........22

5中国应对投资仲裁正当性危机的建议

阿根廷双边投资条约过度自由化的规定是造成阿根廷仲裁危机的主要原因,反思中国的双边投资条约,自20世纪末也逐渐出现了自由化的倾向。因此,将阿根廷作为前车之鉴,汲取其教训。另外,2013年起,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制订了新的双边投资条约范本,并且依照新的条约范本和其他国家签订仲裁协议。尽管美加两国的双边投资条约的变化根源于NAFTA的仲裁实践,但是其变化的原因也在于对投资者和东道国利益保护失衡的投资协定。所以,中国双边投资协定的变更也可适当借鉴2013年美国双边投资条约的范本,最大限度保护中国国家利益。

5.1投资条约中平衡投资者利益与国家

因传统的国际投资条约片面考虑投资者利益而忽视东道国的利益,基于这种片面注重私人利益的立场,仲裁庭很容易缺乏对东道国公共利益的考量。因此,我们在了解仲裁机制的不足后,切忌过度放权。所以在今后的投资条约缔结中,必须改变以往片面注重投资者利益,主要衡量东道国和投资者双方的利益,更需要改变过去的投资仲裁的立场和模式,更加注重维护东道国利益。因此,我国需要从管辖权条款、条约序言和投资待遇条款登方面有所变化,以此防止重复上演阿根廷的悲剧。

5.1.1 ICSID管辖权条款变更

中国目前全盘接受 ICSID的仲裁管辖权,是基于中国作为一个资本输入大国的利益考量,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警惕海外投资者利用双边投资条约挑战中国经济的行为。中国在针对 ICSID管辖权中,应该区分不同情况,针对不同国家以及投资流向,区别对待。中国在与发展中国 家签订的双边投资条约可以采取全面接受 ICSID的管辖规定。但是与发达国家签订双边

篇6

1.2受成本、环保、市场等方面的影响,给建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在身处金融危机的建材企业中,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且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由于近年来原燃材料成本持续上涨,劳动力和环境成本增加,营业、管理和财务费用大幅增长等因素,加上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等多重风暴一一袭来,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再加上成品价格一路走低的影响,不少企业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急剧下降,大部分企业只能得到薄利,甚至没有利润。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企业只能维持生存。

1.3随着金融危机的渐次传导和滞后连锁效应的不断释放,建材业还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加剧了世界各国对此次危机的悲观预期。这种“急性传染病”的危害首先是使信心降低、预期减退,使企业对未来前景极为担忧,投资意愿不足。如果国内外两方面的市场信心不能及时恢复,建材企业的压力会更大。

2应对金融危机的机遇点

2.1经济危机赐予企业政策利好的机遇。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会带来了更多的政策雨露,这为我们释放企业能量提供了机遇。目前,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金融服务和财政力度等振兴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这些利好政策为每一个有准备的企业所关注,所运用,并变为发展自身的机遇。

2.2经济危机赐予企业调整重组的机遇。提高产业和企业竞争力,客观上需要经过一轮调整重组的过程。无论是产业布局、产品结构还是发展模式,都要进行新的变革与升级。虽然这些事情本来就应该做,但在危机的冲击和压力下,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得以凸现,不少粗放型企业经营困难,许多问题在目前形势下显得更为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意味着更激烈的大浪淘沙和优胜劣汰,市场将会伸出它那只“看不见的手”,迫使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对已有的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逼迫我们对每一个进入建材领域的投资者进行优化组合。

2.3经济危机赐予企业练好内功的机遇。长期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通道下,国内建材业之所以发展迅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国内人工、土地、建材资源、环保等低廉的成本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建材企业往往只想到赚钱,而对管理差、内功弱、同质化、低门槛、低产出和机体自身是否完善、结构是否优化等突出问题却无暇思考。危机时刻,引起外需突减,内需萎缩,市场低迷。强大的市场压力正逼迫企业改变过去低成本、粗放型竞争的模式,通过提升管理、改革创新来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为国内建材业练好内功、强筋壮骨带来了机遇。

2.4经济危机赐予企业降本增效的机遇。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出现周期性放慢,在内外需求出现萎缩的情况下,将相应地带动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减少,使国际国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动力明显不足,企业生产成本有望继续大幅全面回落。此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重新与供应商进行价格、付款条件的谈判也会比景气时容易得多,这也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

2.5经济危机赐予企业人才储备的机遇。金融危机带来了许多企业的停产倒闭,也导致了大量的人才失业,此时正是致力于发展壮大的企业进行人才技术储备、选聘优秀人才、补充新鲜血液的最好时机。同时,由于就业的不景气,以往民营企业总不被人看好,去外企、大国企是多数就业人的心态也正被改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认可民营企业,此时有更多的机会让民营企业选人用人,为来年的萌发成长积蓄力量。

2.6经济危机赐予企业产品储备的机遇。中国建材业多数属于原材料和技术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注重研发,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能力有限是国内建材企业的通病,这严重影响了国内建材业的竞争力。此次金融风暴使不少企业市场萎缩,生产经营受到影响。但此时可以腾出精力,利用好经济复苏前的大好时机,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因地制宜进行产品的原创型研发与升级,储备更多的新产品,为危机过后增添一分胜利的砝码。

2.7经济危机赐予企业抢占市场的机遇。危机期间,不少企业因资金困难等原因而陷入困境或倒闭,他们以前占据着的一方领土会带来一定的市场空间,这给留下来的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抢占市场提供了机会。同时,经济危机造成各国购买力下降,使得价廉物美的中国建材产品具有了相对优势,也为我们抢占国际市场提供了商机。

2.8经济危机赐予企业并购扩张的机遇。此次金融危机使经济周期进入谷底,境外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外地能够被并购的目标企业数量会增加。很多因资金链断了的“休克鱼”急需寻找实力雄厚的企业对他们进行并购。这对于国内品质优良的企业来说,正是用今天的财力换取明天的实力的好机会,并且这样的机会是千载难逢的,在经济繁荣时期是不可能有的,在经济危机结束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也是不会出现的。

3应对金融危机的着力点

3.1在调整战略上着力。危机时刻,许多企业原来的发展战略已不符合当前的发展环境。只有对原来的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重新审视,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变化尽快制订出符合自身情况的“特色战略”和冷静稳健的经营策略,这才是企业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实现平稳增长的核心和制胜法宝。定企业未来生存和命运的问题。

3.2在提高质量上着力。在危机面前,能够化危机为转机的根本秘诀是“产品质量”。只有产品质量提高了,才能把有限的市场变成无限的市场。为此,企业一是要从强化产品质量入手,进一步加大品质管理力度,健全产品检测系统,加大开展标准化工作,努力提升质量档次,着力提高服务水平,以优良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抢占高端市场。

3.3在风险控制上着力。金融海啸最大的破坏性就在于其走向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要学会识别潜在风险,提前采取规避措施,设计好应急方案,防止某一链条上供应链断掉,做到防患于未燃。

3.4在成本管理上着力。成本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危机面前,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企业要增强成本意识和过紧日子的思想,在各项开支上精打细算,通过增加消耗指标,设立以消耗指标考核为主要内容的“低消耗”、“低成本”控制体系来加强生产和经营环节的成本和开支的监控。同时要自觉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杜绝低价竞销,注意防止竞相杀价等不正当竞争。

3.5在自主创新上着力。创新是竞争力的灵魂,是企业的发展之本和动力源泉。当前,企业要认真找准自己的定位,通过联合国内一流的院校,从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加强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引进更新先进设备,开发节能新型产品,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加快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与升级,最大限度地减少同质化带来的缺点和利润损失,以高性能、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引领行业进军新高度,在新一轮发展中争取先机,创造更大利润。

3.6在调整重组上着力。推进行业调整和联合重组,是行业健康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当前,要把行业发展的着眼点转移到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来。通过调整整合,从而促进产业的整体提升和集约化经营,使建材业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3.7在市场开发上着力。目前,市场日益融合化,全国正在一体化。虽然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挫伤了企业原有市场,使整体市场下滑。但需求下降不等于没有需求,建材业的社会需求无尽头。企业要静下心来好好研究市场,紧紧跟踪国内外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对策,延伸业务触角,着力研究发掘消费者的需求,放眼全国进行市场抢夺,努力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篇7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市场经济变的更加规范化,企业要立足于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必然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保证企业正常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必须完善内部审计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内部审计已经满足不了经济的发展,企业要想不断完善发展,必须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一、计算机审计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应用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已经普遍应用与企业管理中。现在大部分企业在无论在数据处理、工资核算以及票据填写等方面都已经实现了电算化处理。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内部审计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前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对人员需求比较大,具有效率底,准确率不高的缺点,然而随着内部审计在运用计算机电算化操作时,体现出效率高、操作方面、准确率高的特点,这充分体现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带来的优越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能够更好的辅助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

二、效益审计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

各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进行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的经营情况,对本公司的效益进行分析和统计,而后根据审计标准来对本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与经济效益进行合理评价,最后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及实施策略,使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审计的实效性,因此应当加以重视。在美国,他们的企业审计也叫作3E审计,3E审计是指经济,效果和效率的审计。我国在刚刚恢复审计制度之初,就开始将重点放在经济效益审计上,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日益发达的市场经济,各个企业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的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让公司财务会计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促进公司效益和管理的提升。同时,在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将经济效益审计放在首要地位,一方面可以达到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目的;另一方面,员工可以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使得审计工作发挥更加理想的效果。

三、风险性审计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

由于市场竞争的特殊特点――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发展生存期间具有周期性与规律性的经济危机存在,因此要求企业时刻保持警惕,防止经济危机风险的发生。从加强本企业管理水平入手,建立一系列的预防机制,制定出抵抗风险措施,提高企业自身应急能力。企业想得到长期有效的良好发展,其内部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而企业内部建立全面完善的审计制度是提高企业应变市场经济危机,降低企业风险的有效措施。完善的审计制度可以有效的抵制金融风险的发生,风险性审计是金融风险审计中的重中之重,其原因在于审计人员可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与生产和销售环节中去,提前发现企业有关经营、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整改措施与解决方案。目前我国经济市场情况复杂,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与各类风险,而完善的风险性审计可以将企业的风险降低为最小化,得到企业利益最大化。

四、向服务性审计发展

企业内部进行审计时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而进行审查与监督,通过检查与监督为公司提供更好的财务环境,从而保证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以及安全性。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注重公司的整体效益,而在进行企业审计工作时,审计工作也应该向服务性转变。服务性审计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发现漏洞,并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审计从而得出好的解决方法,从而使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向服务性靠拢不会降低审计工作的职能,反而会增强企业内部审计的功能,更好的为企业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增加提供工作职能。同时,审计部门的专业人员在提供自身专业的同时也要更加充实自己的专业素养,需要多学习多专业的内容,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以及综合素养。另外,由于审计工作是企业内部的重要工作,审计人员的选择需要有一套合理科学的选择标准与方式,选择标准要注重考虑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与综合能力,对于新应聘人员要进行各项综合考察,对于现有的审计人员要进行不定期的继续教育培训,以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我国审计机构应该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审计方法与工作方式,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模式,使得各级审计机构朝着专业化与个性化方向良好发展。审计工作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审计的质量决定着审计数据与审计信息的可靠性,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应选择审计水平高的审计机构,以达到企业最初的审计目的。

篇8

2经济危机对企业的影响

正是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步蔓延担忧,西方一些国家的实体企业经济及国内企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内外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国内一些企业相继或联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对经济危机的抵御,以便企业渡过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直接的重大威胁。除直接加强资金流转速度、大幅压缩管理成本、谨慎投资以外,还涉及一些企业产业结构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没有来得及调整的中小企业纷纷地葬身于此次危机之中。广东、浙江先行的中小企业纷纷先“走”一步了。超过30%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超过30%的中小企业勉强渡日,超过30%的企业处于微利状态或盈亏临界状态。只有不到10%的企业因为资源或权利的原因在正常运营。

3企业苦练内功应对金融危机

无庸讳言。金融危机对企业经营业绩会造成直接影响。与此同时,为企业正常运营提供人力资源保证的人力资源相关政策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中国经济经历了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习惯于增长模式下的人力资源决策,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衰退?企业应当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使危机的影响程度降低到可控范围之内?诸多问题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现实挑战。

3.1采取适当措施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危机中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先想到的是裁员、降低人员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讲,危机给人力资源带来的是灾难,因为裁员、破产所涉及到的谈判、员工补偿处理起来相当棘手,尤其是一些工会制度完善的发达地区更是如此。然而,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并无这种战略的企业来讲,则未尝不是好事,因为这种对未来不确定的心理预期会影响职员离职的决定,因为需要考虑新的企业是否会取消招聘计划从而造成失业的风险(目前据说已有类似案例)。同时在人职后也要承担在试用期期间因新企业战略变化导致可能裁员的风险(裁减试用期职员应该是裁员的优先选择)。因此,这就使企业的主动离职率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降低,也给企业赢得了一定的时间去挽留潜在的跳槽职员。当然,定位这些潜在职员并能够制定挽留政策并非难事。

裁员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最快速的解决方法。但是企业也必须认真对待裁员,因为它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裁员不但严重地伤害了企业商誉,更重要的。它还会影响企业内部员工对组织的情感。组织内部长期工作的员工,他们是企业文化、能力、经验、知识的载体,如果失去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的未来绝对会有极大的消极作用。为此:(1)不着急裁员。进行进一步的考核评估,确实不适合的再裁员。对于目前的企业而言,裁员的成本也是很高的,而最妥当的作法是,把好的员工留下来,一个都不裁。首先是为以后的发展扩大做好准备,其次是避免因为裁员造成在市场上的不良影响。(2)抓紧时间练内功。重新分析现在人员配置是否过剩。是否还有提高的空间。哪些工作可以合并,哪些流程需要改进。公司还有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3.2抓住机遇为企业未来纳贤

在经济繁盛时期。因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大于供应,职业人士或者员工在工作中需要往往表现为不能完全的投人或者无法表现出足够的责任心与敬业态度。而在经济危机时期,由于人力资源市场供应大于需求。员工在工作中往往可以表现出责任感与敬业态度,对于现实所在的工作职位更加的谨慎,对于跳槽所带来的风险更加理性。企业就会在人力资源外在要素,即量的管理方面要求更多,对于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即质的管理方面缩减相关投人,以便能够做到成本低、费用低、收益高两低一高的结果,以便保证企业获得更多利润,最终渡过经济危机带来的企业运营环境的冬季。虽然这种运营模式不是企业运营所必须的可持续运营模式。虽然劳动者的主动离职意愿会降低,但却并不会造成劳动力的供应减少,因为企业破产或裁员引起的非主动离职会增加,因此从招聘的角度来讲选择的空间应该会更大,日前有呼声建议去华尔街抄底金融精英就是这一点的体现。此外,由于企业对未来经济预期的悲观趋向,在制定下一年度计划时会更谨慎,体现在人力资源方面则是会降低人员需求(据称,部分企业已经降低了本年度的校园招聘数量或干脆取消),这样在市场供应增加、人员需求降低的情况下,企业的招聘应该面临着不错的外部环境,能够趁机为对未来有积极预期的企业“抄底”相应人才。

据悉,为了在经济发展相对困难时期给企业提供海外吸纳高级人才的机会,江西省外专局计划明年组织省内知名企业到美国等国家开专场招聘会。企业只要引进本省急需人才,将给予相关优惠政策。江西省人事厅外专局副局长许建新表示,海外揽才也要看企业自身的观念,一个企业发展到需要引起高端人才的程度,其自身也会到国际市场上去寻觅。江西赛维LDK有实力强大的专家组,不少就是海内外的高级人才。3.3苦练内功加紧人才培育

企业的内部培训所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出勤率不高、内部讲师参与程度不够,而金融或经济危机则可能对这个问题产生积极影响。在危机中,销售人员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在年底指标尚未完成的时候,因此他们对于培训的“感冒”程度反而会降低。但对于承担制造、物流或相关职员来讲,如果企业出于种种考虑降低产能的话,那么在这一时间给他们进行培训,他们的参与热情应该会提高,同时这对企业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不仅避免了劳动力的闲置、而且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从而为提高生产率做相应的准备。

3.4抢先一步储备人才

尽管经济萧条冷清,但是对于不少企业来说,“人才储蓄”仍然是重头戏。金融危机对于企业来说,除了“危”也是“机”。目前人才供需形势严峻,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短缺。在当前形势下,经济波动期是人才流动期,也是人才重组期,有的企业在紧缩用人,但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才流向市场,因而此时正是出手招揽人才、吸纳与储备人才的最佳时机。企业借此提高门槛,降低待遇,又能吸纳人才,相信不少企业也觉得有甜头可尝。企业应该借机对人力资源进行整合,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对新旧人员进行重新分析,优化组合。

在经济困难时期,用好人才就显得更加关键,同时也更加困难。员工们可能士气低落,而且企业资源短缺,这些会导致一些非常有雇佣价值的现任企业领导和有潜力成为领导的人开始寻求别处的机会。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战略来保护这些企业中最珍贵的资源。而需要的投资很可能比替换重要员工或有潜力的员工所需的成本要低得多。

毫无疑问,最有效的战略就是为员工创建项目,提供促进其发展的机会。同时,还有必要指出大多数取得成功的企业领导都使用多重战略,如赋予更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提供员工更多机会接触管理高层、更频繁地监控员工进步和工作满意度,以及提供一个按劳取酬的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调查还建议使用战略手段,让重要的领导担任“变革推动者”或“项目领导者”的角色,这样他们不仅可以参与到关键的决策过程,而且可以使他们的工作成绩和公司的目标相挂钩,具有一举两得的效果。

3.5目标融合,用事业留住人才

篇9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168-02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依托濒临港澳的地缘优势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优势,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一向处于领先地位,为拉动广东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也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同类产业的冲击,再加上全球范围内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都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珠三角地区也不例外。这些都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能否应对这些挑战成了攸关该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做好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转型,使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形势下,珠三角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因此首先应该对当地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和探讨,找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有的放矢的加以解决。我们可以从不同渠道看出当前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价值较低,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方面,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1.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

在整个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以来都占有绝对优势,它不仅解决了当地乃至全国其它地区大量劳动者的就业问题,也为当地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趋势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是符合积经济学规律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压力的增大,这种经济发展战略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渐凸显,加之当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数是依靠资源和劳动力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随着“用工荒”问题的深入,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变得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因此珠三角地区在产业结构转型方面首先不能回避的就是做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问题。

2.制造业占优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珠三角地区始终坚持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实现了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腾飞的目标,而且成为了全球主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也为我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制造业的发达不仅提高了第二产业在当地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为我国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成为推动当地乃至东南沿海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当地制造业发达的前提是建立在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发达国家的来件加工产业的基础上,因此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发达国家将相关产业向其他地区的转移,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发展也面临很大的瓶颈,以往的优势产业逐步为东南亚和其它地区所取代。这些问题是当前进行产业结构转型时必须考虑的。

3.产品附加价值较低。

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中占优势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制造业,而这两个产业生产的产品与发达国家相关产业的产品相比,劣势极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产品附加值低,国际竞争力差方面。生产同样的产品或者将当地生产的产品贴上品牌所有国的标签,珠三角地区的企业所获取的利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相关企业。因此当地的加工制造业虽然已经进入全球价值链当中,但是尚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产品的附加值非常低,这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产品附加值低主要原因不仅在于当地的一些企业满足于来件加工,缺乏品牌意识,而且也与当地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不够,未能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这也是制约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乃至国民经济增长的瓶颈,因此社会各界都必须对此问题给予足够重视,着力加以解决。

通过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地的产业结构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今后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社会各界必须集思广益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也有一些建议:

二、如何做好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

1.围绕《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进行产业结构转型。

关于珠三角地区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国家发改委的《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文件指出了一些解决措施。该文件不仅指出了加快珠三角地区改革和发展的意义,而且也指出了今后发展的目标和总体要求,文件在分析当前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现状的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对珠三角今后进行产业结构转型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纲要》对当前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而且还从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定位问题,指出广东地区应该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面寻求突破,文件尤其指出应该深化粤港澳合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极。而文件对当前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诸如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都给出了解决措施,着力要求当地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正是因为文件对当前珠三角地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以《纲要》的精神为指导进行产业结构转型问题。

篇10

引言

我国《反垄断法》第15条规定,只要经营者能够证明相关协议是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而达成、并且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该协议就不被反垄断法所禁止。据此,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经济危机,经营者在满足法定条件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申请“不景气卡特尔”来克服供需失衡所带来的经济危机。然而,克服经济危机是否一定要通过不景气卡特尔?政府在什么样的经济危机条件下必须出面以限制竞争的方式替代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如何适用法定要件来认可经营者的申请、通过实施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以恢复市场的供求平衡?在反垄断法的实施过程中,对上述问题的判断完全是依赖于政府各部门对市场理念及竞争政策的认识与重视,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政府在审查经营者实施不景气卡特尔申请时,又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它经济政策的影响,从而人们总是会对其效果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

笔者认为,理解和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不景气卡特尔的存在、作用、合理性与局限性的认识。为此,本文从论述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性质入手,运用经济学与法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该制度的作用与界限,并通过分析日本的实践经验来加以证明。

一、对不景气卡特尔的法律规制

(一)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的一般原理

不景气卡特尔是指因市场经济存在着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经济不景气时期,生产者之间可以达成以克服经济危机为目的、以限制生产量与销售量为内容的协议。

在反垄断法中设置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原理是,本来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可以淘汰非效率的市场主体,使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回复平衡。但是,经济不景气时,特别是在不景气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所带来的后果则是:一方面,当特定的产业因危机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后,它会牵连相关的产业也不断地破产、休业、解散,失业增大;另一方面,在市场逐渐恢复供求关系平衡的过程中,又会因经济不景气,有的设备或因闲置而受到破坏,或因被处置而在恢复生产时又显得供应不足,从而导致该产业不仅是非效率的企业破产,也会导致优秀企业的破产,使其整体陷入毁灭性的困境,最终导致社会混乱。这种经济社会的混乱与损失不仅给产业,也给一般消费者带来不利影响,整个国民经济都会遭受损失。当经济陷入深刻危机时,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政府有必要在一定的前提下,允许生产者实施以限制生产、销售量为目的的卡特尔。

(二)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的条件与问题

正是基于以上理由,各国反垄断法对不景气卡特尔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以日本曾有过的规定为例,首先是对主体的限制,只有商品生产企业及企业联合组织才能成为实施不景气卡特尔的主体,商品的销售者被排除在外;其次是对适用条件的限制,规定了积极要件与消极要件。积极要件包括,“可能会导致该商品价格低于平均生产费用,而且该事业者的相当一部分业务存在继续经营下去的困难”,以及“通过企业的合理化,可以克服前面所面临的困难”;而消极要件则包括,“这种克服困难的事态不能超过必要的程度”,“不会损害一般消费者和相关事业者的利益”,“没有不正当的区别对待”,“没有不正当地限制进入或退出”;最后是在满足所有条件的情况下,作为法定的程序,有关限制生产量、销售量或者设备(妨碍设备更新或改良的除外)的行为必须事先取得认可。此外,仅限于因技术上的原因而不能克服的、在限制该事业的商品生产数量方面存在显著困难的情况下,才允许申请价格卡特尔。总之,只有在满足了上述条件之后被认可的卡特尔,才能被认为是例外,而且只是作为克服不景气、解决供应过剩手段的卡特尔。

二、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与市场效率

(一)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的经济学原理与分歧

经济学是用效率标准判断市场竞争成果的。[1]在反垄断法中设立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是为了将不景气卡特尔作为纠正过去投资非效率性的一种措施。为了回避市场失灵,政府可以用计划以事前介入的方式来替代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实践也曾证明奏效的计划是可以防止市场配置资源的非效率性。但是,由于与市场失灵相对应的是政府失灵的客观性,因此,只能在坚持以竞争政策为核心的前提下,从尽可能发挥市场机制本身的作用出发来智慧地创设一种有效的制度。不景气卡特尔就是作为纠正过去市场失灵所带来的投资非效率的一种措施被提出来的。

但是如何对应因市场失灵带来的经济危机,是让市场机制自行恢复经济平衡,还是通过其它方法来帮助市场摆脱困境,历来存在着分歧。产生认识分歧的原因,来自经济学的两种分析方法,即静态的分析方法与动态的分析方法。在经济学说史上,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J·A熊彼特将经济学分为两大体系——静态的经济学与动态的经济学。他将事先给予一定的条件(如消费者的需求状态、技术与人口、资本等因素),以及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状态称为静态。在所给予的条件及完全竞争状态下、运用一般均衡与经济循环原理,对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结果所进行的分析为静态分析方法,以此方法分析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为市场的静态效率;与此相反,对不事先给予任何条件、有着实际投资变动与技术革新的纯粹现实经济状态称为动态。以景气的变动与经济发展为对象,运用竞争过程原理对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结果进行分析的方法为动态分析方法,以期得出市场机制在动态过程中配置资源的效率(即市场的动态效率)。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运用静态分析法所得出的静态效率与运用动态分析法所得出的动态效率,在用于判断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合理性时,其结论是相悖的。由于理论上对市场竞争成果的判断标准与价值不同,还由于不景气卡特尔制度所带来的效率不是来源于市场竞争机制,而是垄断,所以人们总是考虑着从不同的角度来证明该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是什么。

(二)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与市场效率

1.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与市场静态效率

当我们用静态的效率观点来分析不景气卡特尔存在的合理性时,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无法说明在不景气“特别”深刻的情况下,市场静态配置资源的功能是否还能有效率地发挥作用,换句话说,价值规律与竞争规律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是客观存在,而且若是在一般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对其进行分析的话,是否会发生经济不景气同市场的静态效率没有关系,它与人们在追求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供求失衡相联系,所以此时所发生的“经济社会的混乱与损失”完全可以认为正是静态意义上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有力证据。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由于一般均衡理论是在一切市场均处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来证明静态的资源有效配置的,所以,从理论上讲,垄断的存在会妨碍资源在静态意义上的有效配置。而所谓的不景气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因信息的不对称,对未来市场价格的不明确等市场失灵所带来的,主要表现在消费与投资分配结果上的非效率性——投资过剩。所以,从市场的静态机能方面来看,理论上的理由说明,在市场自身机能的作用下,当出现了经济不景气,便可以由市场竞争机制来将非效率的企业与设备从市场中排除出去,从而促进经济的合理化,即通过不景气的淘汰过程实现经济的合理化。并且不景气时期的价格下降还可以创造出新的需求,这种需求的增加正是摆脱不景气的根本出路。这种认识还表明特别是在不景气“已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其“优胜劣汰”的结果也正是一种处理经济危机的有效办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确保静态资源配置效率性这个角度出发,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缺乏存在的正当理由。

2.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与市场的动态效率

由于市场的静态效率的分析是建立在假设的条件下完成的,所以动态经济学对此提出批评的最充分的理由是现实经济社会根本不存在完全竞争,竞争实际上是市场主体的争胜过程,具体内容主要有技术进步、新产品与新市场的开发、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等竞争的动态因素。但是,市场的静态效率的分析方法却排除了这些内容而仅仅去说明竞争过程的最终状态,为此,动态经济学的任务就是要说明竞争过程对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影响。

按照市场动态效率的分析方法,无论市场结构是垄断的还是竞争的,重要的条件是要能够保证经营者有足够的投资与创新的信心与自由,然后用扩大投资的行为和创新的行为所产生的风险与成功之间的比例来分析市场竞争的成果,即垄断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是非效率的。[2]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景气卡特尔是实现市场动态效率的一种激励机制,它与以维护市场机制为目的反垄断法是相互联系的,不景气卡特尔成为减少经营者投资的内在风险、引导经营者不断扩大投资的一种手段。在市场竞争活动中,经营者通常担心的是供应过剩带来的价格下降,与此同时又希望自己能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对各经营者来说,在预测将来的需求会扩大时,他最希望的是其他经营者少投资,而只有自己不断扩大投资。可是在信息量没有绝对差的经营者之间,当某一经营者在预测将来的需求会扩大时,一般来讲,他的竞争对手同样也会有这样的预测,假如各经营者都只是依照自己的判断为扩大生产而增加投资的话,那么整个产业的投资就会过剩,供需失衡导致未来价格下跌。为了回避此情况,经营者就需要有一种能在预防整个产业未来投资过剩方面发挥保障作用的机制,而卡特尔可以支撑价格不下落。

据此,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减少投资风险。因为与改善生产效率相比,经营者更愿意依赖强硬的政策来保障投资扩大市场占有量。

上述分析表明,当市场的价格机制不能事先预知供求关系而只能在失衡后自动恢复时,不景气卡特尔制度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它可以刺激一国扩大投资。如果将引导扩大生产规模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不景气卡特尔就具有激励投资的作用,是合理的手段。它的证明方法是:因不景气卡特尔所带来的市场静态的非效率性(只要存在着垄断,就无法实现市场的静态效率)与经济成长相抵之后,再来计算国民经济的得与失(可以是国际竞争的得与失、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得与失),如果它的结果是对一定的垄断行为加以适当地政策性保护实现了经济增长目标的话,就表明这一政策具有相应的合理性。

(三)作者观点

1.对市场的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的认识

静态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是将竞争与垄断对立起来,通过一般均衡原理与帕累托最优,[3]对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市场的静态效率做出了充分的说明。由于完全竞争理论的概念是明确的,市场的静态效率是通过严格的数学论证方式得出的结果,从而可以从理论上对竞争的作用作出充分的证明。为此它对各国的反垄断立法与竞争政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使各国的反垄断法都以“维护自由、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为其直接的立法目的。

与此相反,动态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是在竞争的过程中分析竞争与垄断的关系,指出竞争与垄断不是绝对对立的,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垄断也可以带来市场的动态效率。[4]但是由于对市场动态效率的求证是以现实经济社会的状态为条件,那么对客观社会的认识会因人而异。还有,社会经济的客观变化又不能被人们完全所预料,所以在现有理论的条件下,通过保护垄断的方式来最终实现竞争的效果,只能是反垄断法与竞争政策的一种例外。

2.对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合理性与缺陷的认识

关于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的合理性,有关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都可以说明以下三点:

第一,完全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是理想的市场结构,现实社会的市场结构总是以“垄断竞争”(企业数目众多、产品有差别、企业自由进入或退出)为常态,所以仅依市场的静态效率为标准来确定一国的竞争政策是不现实的;

第二,各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要求,因此扩大投资与不断技术创新是市场主体进行竞争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对竞争实力强的企业提供风险保障,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

第三,市场失灵的客观性使政府在主要依赖竞争政策克服市场失灵的同时,还要依托其它政策来保持经济的发展与稳定,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的国家。鉴于上述原因,基于市场的动态效率原理对竞争与垄断间对立统一关系的证明,发展中国家在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许可个别陷入困境的产业通过卡特尔来恢复竞争秩序以对应经济危机是可行的。但是,在信息不完善的现实社会中,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展中国家积极推进经济高速发展是有着风险的。因为在哪些领域、保持怎样的发展速度,是政策制定者或执行者事前的主观预测。而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合理性是以未来经济一定会高速发展为必要条件的,由于这个必要条件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所以它的合理性也只有事后才能得到证明。可以说,无论是竞争的理论还是竞争的实践,都从根本上否定卡特尔时,在特殊情况下通过限制竞争的卡特尔适用除外政策来恢复竞争秩序,是有着市场风险的。因此西方先进国家在经济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后便纷纷废除了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以及其它的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

三、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性质

关于反垄断法的卡特尔适用除外问题,法学界也依然存在着分歧,对该制度的性质、地位与作用界限有着不同的认识。有学者认为它是竞争政策屈服于产业政策的结果,但也有学者用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一句名言来说明不景气卡特尔存在的意义为:“汽车正是因为有了刹车才比没刹车时跑得更快,”认为不景气卡特尔说到底就是不景气时的一种避难措施,它并没有对日本战后所形成的市场竞争状态形成一般性的限制,认识到不景气卡特尔具有避难的作用,企业才能采取大胆的行动,竞争才会更加活跃。[5]

关于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性质问题,我国经济法学界还缺乏深入地研究,日本经济法学界对此曾有着各种观点与学说。在日本高速经济发展时期,这些学说对日本政府实施反垄断法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一)“本来的适用除外”与“倒退的适用除外”

市场失灵理论表明,在现实市场经济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均能依靠竞争原理得以解决,竞争机制的作用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就是基于竞争原理以外的政策与制度的原因设立的。所以在法律规范的内容上,可以将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分为两类:“本来的适用除外”与“倒退的适用除外”。该分类是现代日本经济法学的主流学说。

所谓“本来的适用除外”是指竞争原理在自然垄断领域与公共事业领域、知识产权领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自然垄断所固有的行为、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以及个别公共事业领域的垄断行为是反垄断法本来的界限,因为这些垄断行为根源于这些产业或领域不具有竞争性,或者竞争并不一定带来经济效益,所以才作为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

所谓“倒退的适用除外”是指在市场竞争领域的某些垄断行为虽然是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但因拥有其他政策上的理由而不为反垄断法所禁止。如本文所讨论的不景气卡特尔的适用除外,就是典型的“倒退的适用除外”。日本经济法学界之所以用“倒退”来表述,是因为他们认为当年在“原始反垄断法”中设立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是日本竞争政策的一个大倒退,是基于竞争政策以外的目的将不景气卡特尔行为作为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反垄断法的效力,它的适用只能是反垄断法的极为例外情况。现在日本的反垄断法中所保留的“倒退的适用除外”仅有“维持再销售价格协议”。

(二)“确认说”与“创设说”

围绕着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适法性问题,在日本经济法学界曾有过“确认说”与“创设说”之争,争论的核心是如何理解卡特尔的违反要件——“公共利益”。

以正田彬教授为代表的“确认说”认为: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规定的卡特尔,其本身并不违反反垄断法,反垄断法只不过是对它的这一性质加以确认。[6]理由是,自由竞争不能完全代表公共利益,卡特尔虽然是限制竞争的行为,但不一定就是违反公共利益的行为。[7]正田彬教授对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性质的认识,来源于他对经济法的认识,正田彬教授认为市场经济的垄断现象主要表现为经济强者对经济弱者的支配与限制,从而破坏了市场经济自由、公平竞争的正常秩序,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市场经济之法,其主要目的就是保护经济弱者,如消费者、中小企业、劳动者,以恢复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8]

以金泽良雄教授为代表的“创设说”在批评“确认说”时认为:原始反垄断法中所规定的自然垄断、合作组织的共同行为等是形式上违反了反垄断法,但它与竞争政策的目的是一致的,反垄断法可以将它们确认为适用除外。但是1953年在反垄断法中设立的卡特尔适用除外,是基于竞争政策以外的其它政策原理而创设的适用除外,根据这些适用除外的规定,将本来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从其适用范围中排除,所以是“创设行为”。

(三)不同学说对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实施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不论是“本来的适用除外”、“倒退的适用除外”还是“确认说”、“创设说”,他们的根本分歧均与如何理解市场竞争成果的两种不同效率相关。根据市场的静态效率,卡特尔是竞争的最大障碍,因此,“倒退说”与“创设说”都认为反垄断法与竞争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只能根据市场的静态效率原理(以保护公正、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为目的)来确定,否则就是“倒退的”,是需要“创设的”;而“本来说”与“确认说”则认为竞争与垄断“本来”就不是对立的,如果将市场的静态效率作为反垄断法与竞争政策的基本原则的话,那么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合理性则是依据市场的动态效率,为实现其它政策的目的,作为反垄断法的例外而存在是对反垄断法立法目的补充,反垄断法应当对它加以“确认”。

在法律的实施方面,“确认说”、“创设说”都认为从行为要件上看,所有的卡特尔适用除外行为均是“不正当的限制交易”的行为,是反垄断法所禁止的行为。但从违法要件上看,“确认说”扩大了自由、公平竞争的含义,将其等同于“公共利益”,即只要不违反“公共利益”,就不违反自由、公平竞争,它只是在形式上属于被反垄断法所禁止的行为,适用除外制度的作用就是对这些形式上违法的行为加以适法性的确认。与此相反,“创设说”认为适用除外的卡特尔,不是形式上的违法,而是本质上的违法,给予这种违法行为的适用除外是基于其它政策的目的来实现“公共利益”的,它与反垄断法通过自由、公平的竞争而实现的“公共利益”是不完全相同的,反垄断法对适用除外卡特尔的判断标准还是竞争原理,否则就会动摇了反垄断法的根本价值。反垄断法对卡特尔的适用除外是采取有条件的“容忍”,是从考虑竞争政策与其他特别必要或特别紧急的政策相协调的前提下,对卡特尔所采取的一时性的、不得不容忍的一种例外。

笔者认为,“确认说”的理论容易造成适用除外制度与反垄断法的维护市场自由、公平竞争秩序这一根本制度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如果再进一步分析的话,在一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当人们还没有完全接受自由、公平竞争原理时,这种学说还会带来适用除外制度的扩大化,从而影响该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所以作者赞同“创设说”。在反垄断法的实施中,卡特尔的适用除外范围是十分有限的,适用除外的条件也是极其严格的,尤其是不景气卡特尔的适用除外,只是当市场经济发生危机时,本来通过市场竞争的静态效率是可以恢复的,但是政府基于加速发展经济的目的,替代了市场机制而采取的一时的、通过限制竞争的方法实现经济恢复的法律手段。

转贴于

四、日本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实践

就日本的实践来看,1953年之前的反垄断法的政策目标就是着眼于要全力保障匮乏的资源在静态配置上的效率性,并与战后日本经济民主化政策紧密相连,因为强调市场的静态效率,一定意义上就是强调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政府的干预,使日本的经济体制从战时的统制经济体制中迅速地解脱出来。但是这一竞争政策的目标不久就被现实所修正。

(一)日本反垄断中设立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社会背景

众所周知,日本的反垄断法是在美国向日本全面推进经济民主化、自由化的特殊背景下制定的。这个被称之为“原始禁止垄断法”自确立之日起,就因全面禁止卡特尔而遭到了来自日本产业界与官方的强烈反对与批判,对卡特尔放松规制的要求时有出现。

1951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一直疲软的日本经济因战争带来的“特需热”也趋于终了。这种“战时特需热”的结束及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又带来了日本出口业的严重困难,于是1953年3月5日,第15次国会众议院经济安定委员会审议了反垄断法的修改案,决定在“原始反垄断法”中设立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当时的公正交易委员会委员长横田俊对此曾解释说:“在不景气日益深刻的情况下,依靠单纯的自由竞争的自动调节功能来阻止事态的发展,会给产业界招来毁灭性的竞争,对日本经济的破坏具有不可挽回的危险性。为了调整事业者因生产过剩造成的供求不平衡,安定市场价格,就不得不采取以对应不景气所必要的、最小限度的方法。”[9]

但事后的现实却与人们的意志相反,进入六十年代适用除外立法开始不断增多,对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严格限制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了。[10]为什么会这样?当我们今天再来对此加以评价的话,其原因并不像理论那样地难以解释,它实际上就是在当时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特殊背景下,首先是政府从政治的角度对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二种效率加以相互妥协。即:将反垄断法作为维持市场的静态效率的基本法律手段,以确保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一政治性要求,与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认为政府应当积极介入市场经济活动,运用市场的动态效率原理,对扩大投资给予激励性保护的政治性要求之间的相互妥协。其次是竞争文化的影响。可以这样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相信市场规律的作用,还是相信政府的作用,对此日本的经济界更愿意依赖后者,因为当时日本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战时的统制经济思想依然在影响着人们,加之以美国反垄断法为蓝本的日本反垄断法与当时的日本现实社会存在着严重的脱节,使人们不敢相信仅凭这部法律就能解决市场中所出现的一切问题。

(二)日本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实施与废除

在运用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克服经济危机的效果无法事先确定的话,则可以采取历史的研究方法对其加以说明。

1.日本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实施效果

战后,日本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历了两次大的经济危机,以下以此为例,考察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实施效果。

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于上一世纪的五十年代,是因朝鲜战争军用特需产品投资过热而引起的危机,直接遭受冲击的是中小企业与出口企业。通过限制竞争的方式克服本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理由是日本经济的脆弱性,所实施的卡特尔主要包括限制生产数量、销售数量、最低价格、工作日及设备的共同处置等。从1959年至1964年五年间,共有49件不景气卡特尔获得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许可,其中再加上1958年通过行政指导所进行的缩短工作日的共同行为33件,1962年12件,合计是94件不景气卡特尔获得了实际上的实施。[11]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摆脱这次危机之后,日本经济迅速地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并将本次的部分危机对策上升为了基本的法律,如《中小企业安定法》、《进出口贸易法》中都有卡特尔适用除外的规定。

第二次经济危机发生于上一世纪七十年初。这次全球性的石油危机在短期内接连爆发了两次,像日本这样对原油依赖性极强的国家能迅速地摆脱困境,令世人所注目。1973年与1978年的两次石油危机,造成能源配料价格提高,大量消耗能源(尤其是电力能源)的日本基础材料产业(如炼钢业、纺织业)陷入困境,并暴露出这些产业存在设备与技术落后的问题。

面对这一危机,通产省认为危机产业因投资大转产难,整体发展水平还落后于先进国家,加之这些产业陷入危机还会殃及到全产业界,最终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定,从而提出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卡特尔适用除外的方式,共同限制生产与设备处理。与此相反,公正交易委员会认为,陷入危机的产业是投资不合理造成的,应当运用市场机制的竞争原理,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实现产业的合理化。但是,在这次的争论中,通产省意见被采纳,《特定不景气产业安定临时措施法》作为限时立法得以通过(时限为五年,1978年至1983年)。依据该法,相关产业的多数企业参加了共同限制设备与共同限制产量的卡特尔,其中有4件限制设备的卡特尔、3件限制产量的卡特尔、1件两者共同限制的卡特尔获得许可。[12]本次经济危机结束之后,日本经济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同时也实现了经济由高速发展向稳定发展转换的软着陆,它使我们从另一个层面看到,政府在经济危机发生时,运用积极的干预政策替代市场竞争的静态效率,通过统一的共同行为实现设备的更新与产业的调整,在市场机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其结果与“优胜劣汰”的市场调整是可以相同的。

2.日本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废除

上一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进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从1988年到1999年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被废除,这期间没有再发生过适用除外的申请。于是在政府放松行政规制的计划中,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被理所当然地列为废除之列,这是因为:

从整个时代的背景来看,日本发展为世界经济大国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日本政府过度保护国内市场与企业的政策提出强烈的批评,而国内受国家保护的产业经营效率低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这些都与经济大国的身份不相符,因此日本政府决定对原有的经济结构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提出了建立一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市场主体更加独立的、根据市场原理运行的经济社会的改革目标。

从改革的目标来看,要建立根据市场原理运行的经济社会,就需要强化竞争政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说到底也是一种例外的制度,当年为了培育与强化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制定各种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它的实施虽然对该产业部分经营者带来保护性的效果,但同时也带来经营不努力,损坏消费者利益的不良后果。虽说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已多年没有实际利用,但是它的存在会对经营者产生回避竞争的不良影响而不利于反垄断法的实施。

显然,由于反垄断法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功能是通过政府的规制得以实现的,因此对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来讲,无论是想强调它存在的理由,还是要说明废除它的理由,都会受到政府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的左右,表现出政府在竞争价值与其他社会价值之间进行选择、协调或相互妥协。卡特尔的适用除外制度就是这种妥协与选择的产物。如今日本政府全面废止不景气卡特尔的适用除外,一方面是日本的市场经济体制日益趋向成熟,另一方面是日本经济转入了稳定发展阶段,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它并不能说明反垄断法的内在矛盾性就此消失。

五、对我国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思考

(一)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在反垄断法中地位

如果我们对反垄断法应有作用的理解只限定在保障市场的静态效率时,那么尽管日本六十年代妨碍市场机能发挥作用的卡特尔盛行,但日本社会却在这一时期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对此仅用反垄断法的观点是无法作出合理地说明的。这就提示我们不得不认真地思考这样的问题:反垄断法不是保障市场竞争秩序的唯一手段,要承认还应当有与此相联系的其他法律,也就是说,反垄断法如能在保障市场的静态效率方面充分发挥有效作用的话,是需要其他政策配合的(主要是产业政策的配合)。所以我国反垄断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制定和实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完善宏观调控,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何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作者认为:在竞争关系向垄断关系转换(或相反)的过程中,当保障市场的静态效率的条件与保障市场的动态效率的条件相矛盾时,在反垄断法内在的理论体系中就有可能形成探明其解决方法的课题——这就是(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在反垄断法中的地位及适用条件问题。

(二)关于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实施

现实中,卡特尔行为是市场主体在竞争中最常见的一种行为,被认为是对自由、公正竞争直接产生影响的垄断行为,所以各国反垄断法均对它加以禁止,但却又不是始终如一的全面禁止,对卡特尔的态度也不是纯粹地坚持某一原理,而是根据不同的理由与事实来确定卡特尔的界限。这就可以理解为,各国政府是在不同的条件下,运用最为灵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临时性的立法)来为卡特尔提供适用除外条件,可见政府在运用与实施反垄断法时具有很大的弹性。从本文所论述的过程来看,关于适用除外的卡特尔,当我们考虑如何论述它的界限的时候,就发现论述的方法是多么的不容易。再当我们思考着用什么样的理论可以论证适法的卡特尔存在的合理性时,更感觉到它是一个政治与经济相互影响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从反垄断法所设计的各项制度看,一方面它是以自由主义的哲学为依据的法,另一方面又是实现以价格理论为支撑的竞争政策的法。然而市场经济机制始终要保持的“自由竞争”与它本身不可能完全实现“有效竞争”之间的矛盾,是决定适用除外卡特尔制度作用与界限的根本条件,本文以日本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为例所做的分析表明:一方面,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存在的合理性与实施的理由是此一时,彼一时的。但在另一方面,即便是所谓的“良性卡特尔”,对它的适用也是要规定严格的条件的。如果我们承认这是值得借鉴的经验的话,那么在我国反垄断的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实施过程,就应当充分认识如下两个问题,它也是作者从不同角度反复论证不景气卡特尔制度作用与界限的目的所在。

首先是对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作用的客观认识。由于我国尚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初级阶段,还不能单纯地依赖市场机制本身来克服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危机对策,必将会在今后我国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得到运用。所以面对经营者提出的各种适用不景气卡特尔的申请理由,反垄断法执行机关在按照法定条件一一加以判断时,客观地理解该制度的作用,是有效地发挥这一制度作用的重要前提。

其次是对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作用界限的客观认识。不论界定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的作用有多困难,也不论它怎样地受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但在反垄断法中对卡特尔适用除外的规制原则是:不景气卡特尔的适用除外制度在立法上必须与规定严格的要件相联系,在法律运用上必须与限制性解释相联系,在实施程序上必须与严格的申报制度相联系。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政府在执行反垄断法时的扩大解释。日本在每一次实施不景气卡特尔时,都是要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针对产业界所面临的实际困难,通过临时立法程序来确定此次适用的具体条件。目前我国反垄断法中关于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的规定是非常概括的,而且适用的条件与其它适用除外的垄断协议相同(“经营者应当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这就会给执法机关带来扩大解释之虞,因为它与我们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息息相关,所以对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作用的界限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我国的反垄断法已经于2008年8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作者对这部历尽艰辛而终将诞生的“年轻”法律充满了信心与期待。由于出现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目前各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不同的对应措施,以恢复市场的竞争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当借鉴日本的经验,客观地认识不景气卡特尔选用除外制度的作用与界限,针对不同的危机现状,制定出严格的适用除外条件,并确定明确地适用申请程序。我们期待着我国的反垄断法在此方面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注释:

[1]效率性是判断市场竞争成果的一般价值标准,其中包括市场的静态效率(如平均费用最小化)、市场的动态效率(如技术进步)及社会的效率(如环境保护、社会安全等)。

[2]参见陈秀山:《现代竞争理论与竞争政策》,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2-56页。

[3]参见〔美〕曼斯费尔德:《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268页。

[4]在竞争过程视野内强调竞争的垄断趋势与垄断的竞争特征。如果将竞争理解为一个动态争胜过程,那么非政府垄断具有内生性质与效率属性。详细原理请参见:王廷惠:《竞争与垄断:过程竞争理论视角的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0-111页。

[5]参见[日]後藤晃·鈴村興太郎:《日本の競争政策》,東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394页。

[6]参见日本经济法学会编:《经济法讲座》第2卷,《独禁法の理論と展開[1]》,三省堂2002年版,第150页。

[7]参见前注[6],日本经济法学会编书,第156页。

[8]参见[日]丹宗昭信、伊从宽著:现代法律学全集《经济法总论》,青林书院1999年版,第90页。

[9][日]经济安定委員会:议事录第一五号(一九五三年三月五日),第5页。

篇11

一、本轮通货膨胀特点

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呈现出三个特点:物价全面上涨、发生在资产泡沫以后和食品粮食类涨幅尤为明显。物价的全面上涨和本轮通胀发生在资产泡沫以后表明仅靠资本市场已不足以充当流动性的“蓄水池”,过剩的流动性已经向实体经济蔓延。而食品价格突出的涨幅则反映了农业仍是国民经济中脆弱的一环。具体而言,本轮通货膨胀的原因有:

1.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的4万亿投资经济刺激计划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借贷。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的4万亿投资和地方政府10万亿贷款是最近一轮通胀的重要推手,导致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长。国家2年4万亿元刺激经济方案的出台后,各地方政府纷纷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和银行借贷上马项目,贷款数额过大过快。 应该说在次贷危机带来的我国经济下滑的形势下,4万亿投资对就业、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过大过快的流动性注入为长期的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埋下了种子。

2.美国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和我国的利率汇率非市场化决定体制。在我国现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长期以来被人为低估的人民币和人口红利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中国也因出口加工贸易经济发展速度显著提高。然而出口创汇的外汇在卖给央行的同时,央行不得不发行更多的人民币,这就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造成了威胁,同时造成基础货币的超发。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其货币不断贬值。尤其是在美国陷入经济危机时美采取的量化宽松的情况下,市场对美元长期走弱预期有所增强。每一轮的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不仅使得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的风险,而且使得增发的美元成为热钱向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涌入,从而推动物价上涨,催生了资产泡沫。

3.长期以来重出口轻进口的外贸政策。受重出口轻进口的外贸思想的影响,我国长期将出口创汇(主要是美元)作为我国外贸的主要目标。该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缓解我国外汇储备严重不足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受传统的出口创汇思想影响,我国的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截止到2011年6月已达到31974.91亿美元的历史高位。巨额的外汇储备不但增加了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安全的风险,同时也造成大量基础货币的被迫发行。

4.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脆弱现状。自建国以来,受重视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政策影响,我国政府在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一直严重不足。虽然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农业的薄弱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根本的解决。此外,受市场经济自动调节所具有的滞后性影响,农业行业生产周期波动十分剧烈,使得社会对农业的投资不足。政府和社会对农业的较少投资是造成农业脆弱的重要因素,而脆弱的农业使得农产品在通胀中总是扮演涨价“领跑者”的角色。

二、解决方法和措施

1.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目前M0同比增速然在高位运行,但从目前的M1和M2指标来看本轮通货膨胀已经得到了初步遏制。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时滞和当前国际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预计未来一段时期稳健性货币政策会对物价产生更大的向下压力,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动摇对经济发展和控制通胀非常重要。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如发行央票)和存款准备金率手段控制市场上的流动性。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适用利率手段,改善国内负利率状况,调节货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现象。

2.加快汇率和利率市场化形成体制改革。由于当前我国实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大量增加的外汇储备造成了人民币基础货币的被迫发行。通过形成由市场主导的汇率市场,人民币适当升值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巨额贸易顺差和由此带来的货币超发现象。同时我国当前仍然实行的利率管制政策,银行融资成本过低容易催生投资过热的现象。如果利率能够实现市场化,资本的借贷成本将不再低廉,实际生活中的负利率将不再出现,投资过热的问题将得到遏制。

3.加强在三农上的扶植力度,降低物流成本。从历次通货膨胀不难看出,食品价格上涨是我国通胀的首要因素。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在农业上投入严重不足,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国内还广泛存在。同时,国家在农业财政补贴上仍然不足,由于补贴收入常常不足以抵消农药、化肥、塑料薄膜价格的上涨,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的积极性不高。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财政上的扶植力度,加快农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从而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农业产业周期起伏大的问题。并且我们还注意到我国物流成本过高,流通环节导致的产品价格上涨十分明显。要解决这个问题,必先解决我国当前公路收费线路过长和收费过高的问题和油价的问题。

4.转变原有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抑制投资过热。在本轮4万亿投资中大部分仍然是“铁公基”项目,这在短期来说的确是解决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问题,然而从长期来看却是丧失了经济转型的大好时机。如果经济不实现增长模式转型,不仅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持续,而且投资的技术门槛过低,粗放型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仍将广泛存在,投资过热问题也将愈演愈烈。要想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苏剑.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特点、成因及对策.经济学动态,2011,(01).

篇12

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现实生活中没有哪个人能够脱离经济的束缚而独立存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在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之后,对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也变得空前热烈起来。

现实世界中,人们的思维方式纷繁负责,各不相同,从而导致没有一种经济学理论能完美地解释所有的经济现象。譬如说,当经济危机来临时,人们便会由于担心货币贬值而大量购物,购物的结果又导致货物涨价,货物涨价的结果又进一步促使货币贬值。如此恶性循环下去,直至经济完全崩溃。

一套先进的经济理论必然符合人、尤其是一个较大范围的人群的心理需求,必然对人群的心理变化有一定的预测,并结合这种预测来提出相应的对策。

人的心理有一种盲动性。也就是说,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而沿着别人的思路走下去。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势,绝大多数人不能把握,而总是亦步亦趋,盲从盲动。因此,当社会经济稍有变动时,他们便无所适从,而更容易跟着、照着别人的路子、方法去做,于是就很容易产生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从而导致了较严重的后果。人总是有趋利避恶的本能,在法不责众的思想蛊惑下,明知不对,多数人总还是要继续去做。笔者于2008年至2010年3年间,在西南、西北、中南等多个省区,做了相关调查和验证。在西北某县流行栽种苹果,可是该县绝大多数地方土质并不是非常适合栽种苹果。笔者采访了近50位农民,问明知栽种苹果收入并不高为什么还种,38%的人认为,栽种苹果是领导们需要政绩,所以只要种了,领导会给补贴,还有54%的人说不知道种什么好,看到有人种了,也就跟着种了。在西南某市,一度有很多店铺都打上电脑维修的招牌,仅某一个区,最多时有70余家专业电脑维修店,但是能从事专业芯片维修的仅有1家。于是便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需要维修电脑的找不到地方修,绝大多数电脑维修店却无事可做。于是,有的仅靠零星的电脑硬件销售艰难度日,有的又转入其他行业谋求发展,社会成本便在这转型与等待中大量消耗。

研究经济理论,提出经济发展策略,首先要考虑到这种盲动性。要尽量避免这种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根本出发,在研究社会发展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宏观政策控制,尤其是通过政府调控和引导,引导经济的发展,引导行业的发展,从而引导社会经济形成良性发展,使经济现象的变动受到良好控制。人是一种群体性动物,大多数人的经济行为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研究社会群体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变换,结合现状,对社会人群体进行指导,使人们明白社会发展趋向、社会需求、环境条件,从而导引社会选择,使经济走向良性发展,这样的经济研究才有实际意义。

当然,并不是结合了整个群体心理的经济理论就一定是正确的,任何理论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是不能成其为真理的,至少暂时是不可信的。实践,也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提出的经济理论都还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然后,才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各种事物包括科学理论的更新换代都非常快,似乎让人觉得难以适应。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能抓住这个“宗”来看待、把握和处理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用经济理论解决问题的根本就在于用活学活用的方法,把经济理论和人们的思维方式紧密联系起来,从人们内心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不但使经济理论有了实践的依托,而且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一、任何理论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把经济理论和人们的思维方式紧密联系起来形成的解决方法,就是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得到的结果,是通过了实践检验的正确的解决方法。二、经济理论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的总结,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把经济理论和人们的思维方式紧密联系起来,也就是把理论用于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理论不但用于改变现有的经济状况,还通过对人们思维方式的把握而更大程度的影响着未来的经济发展,这就使得经济理论的作用扩大了很多,从而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3

2.阻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世界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导致竞争力的不断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增强自身在世界市场当中的竞争力,企业科技能力的提高和产品科技含量的增加将会对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重要的威胁。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经济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再加上现阶段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中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会造成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阻碍,同时这也是我国现有经济难以适应和面对的局面。因此我国必须正面面对问题,及时找出适合我国发展的策略,跟上时展的步伐。

二、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影响下我国应该采取的策略

(一)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视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下,促进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然而当今世界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只有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视,不断促进其发展,才能够增强我国的对外贸易,在竞争中占得优势。为了更好的开拓国际市场,我国必须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实力,才能够抓住资本的溢出效应[3]。同时高新技术的发展,需要得到更多的仪器和设备,从这一方面,我国的共新技术产品进口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扩大。

(二)完善对外贸易机制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都会给我国经济造成重要的冲击,然而,我国要想不断促进经济的发展,跟上时展的步伐,就必须适应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对外贸易机制来保障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的种种手段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我国应加强同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不断发展跨国企业,增加对外的投资;其次,产业结构方面必须做出重要的改变,将剩余劳动力进行充分利用,促进经济的发展;最后,有效利用世界各种资源,将外贸结构进行优化,在当地进行融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