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涵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涵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9: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涵

篇1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在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论述中,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同时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这表明,现代职业教育,应该与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稳定性上发挥更大作用;而这个作用的发挥,衡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围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认真总结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成就与经验,深刻分析存在问题,不断改革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使教育作用于人的素质提高这一功能,与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化统一起来,与改善民生,满足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结合起来,从而达到高质量就业有基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方向。

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内因是其作为生产力资源要素在参与生产分工中,作用得到合理配置,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成为现代产业经济发展各要素中最先进,最充沛和最灵活的资源组成部分,在市场调节就业机制的作用下,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因此,劳动者作为生产力资源要素的质量本身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根本。另一方面,劳动环境、劳动报酬和各项劳动者权益要得到保障,劳动者居住、就医、求学和其它生活环境要不断得以改善,这也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目标不可缺少的外在因素。当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业难仍然是总量过大的矛盾,也是全球性的问题,这其中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困难人员、退休军人是这个总量的中弱势,但群体庞大,是我国就业压力的重点所在。要解决这个难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固然重要,但从内因上解决就业观念问题,提高就业素质问题更不可忽视。招工难问题则凸显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现代产业发展中许多岗位没人干的表象下,是大批劳动者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缺乏,最后导致就业无门、创业无路,并从另一方面加重了总量性的矛盾。面对劳动力市场两难命题,现代职业教育应如何作为?高质量就业目标如何在各类职业和技工院校的培养模式中接轨并体现出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挑战。

二、思考与对策

结合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工作实际,以及区域内职业和技工院校办学情况,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并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一)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即职业和技工院校教育的目标定位,应从单纯的立德树人宏观层面,细化并落实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追求高质量就业上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体现着宏观特征。十报告中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要求,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任务揽括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全过程,从人的成长规律看,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而每个学生接受更高一层教育阶段时,都应有一个细化并可落地的具体目标,在基础教育之后,如何将教育功能一头联结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联结素质提高民生改善,是各类专业院校特别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必须深思的。在当前,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只能在服务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为各类产业提供科技和技能人才支撑,才能为就业提供空间,消除总量压力。研究和跟踪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发展状况,与各类专业中最先进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在这些企业得到实训提高,才能迈开高质量就业的大步。不仅如此,追求高质量就业目标,还要在扎实开展技能实践和创业综合素质的前提下,认真研究高质量就业的促进体系,探索教育与社会、专业与行业、教室与职场的无缝接轨机制,保证职业和技工院校的毕业生都能在最先进的现代产业中锻炼提高,并最终服务于最优质的企业,真正体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二)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在职业和技工院校启动和深化一项改革,即一体化教学改革。理实分离是中国历代教育的传统,也是当代中国教育最大的诟病。教育不了解职场,不了解学生;生产不了解教育者在教什么,课程体系是什么。因此,扩招后的高校毕业生很大一部分成为就业难的主体。随后中国教育也提出了理实一体化要求,提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但是在缺少有力的保障机制和清晰的培养模式情况下,理实一体化仍然是概念化的口号,学生的实践实训和动手能力提高难以落地。在当前,以面向生产、面向职场,让每个人的价值得以发展,把人的职业化作为目标的理念指导下,启动和深化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非常迫切。教育要走向职场,分析研究专业发展规律;课改要深入职场,研究每项典型工作任务的组成和规律,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课堂要衔接职场,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成为主持和引导学生自我探索的领路人。目前,国家人社部在全国百所技工院校中选择了部分专业开展试点,北京和广州的部分院校已取得成功经验。杭州属于长三角经济区域,现代制造业、生产服务业和其它新兴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来说,应加快一体化课改这一职教理念的宣传落实,加强试点院校改革的规划,从专业研究团队、教学基础设施和场地建设,校企双制的互动机制以及一体化师资力量的培训等方面加快步伐。唯有如此,推动高质量就业才能保持底气,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三)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在职业和技工院校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就业服务体系要全面纳入政府促进就业的大框架进行,学校必须主动衔接,并要认真研究高质量就业指标体系,服务和促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促进就业,创业是就业的组成部分,更是扩大就业的源头活水。从就业竞争的总体格局看,全世界80%的劳动者是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吸纳就业的,我国劳动年龄段从业人数也大多集聚在民企制造业、各种生产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国有大中企业从业人数只占劳动力总量的少数。因此,职业和技工院校不能单纯以就业率为质量目标,在创业驱动的背景下,任何一家企业都处在创业起点上,任何一个从业者,都应有创业立身的发展理念。在学生跨出校门走向职场之前,对他们实施好创业教育十分重要。要开展市场模式教育,使学生了解市场规律和本质;要开展法律模式教育,使学生了解职场规则和本质;要开展经营管理模式教育,使学生了解企业运行模式;要开展产业和服务标准教育,使学生了解顾客如何成为上帝。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推荐和分析创业项目,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开办报告会和成长历程教育,汇集和宣讲区域内创业促进政策等等,也应成为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只有愿意创业和成功创业的人员越多,高质量就业目标才有新的内涵;职业和技工院校办学才有活力。

(四)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深化一系列培训和职业资格制度的衔接落实。加强职业能力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综合工程,职业和技工院校建设只是其中的基础环节,但是与职业能力建设各项政策相关互进;没有政策引领,或者政策落实不平衡,势必阻碍职业和技工院校的发展。当前应在以下四个政策体系的创新和完善中下功夫:一是技能人才激励政策体系。尽管目前国家级层面有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和享受国务院津贴等3000多人,却严重偏少,落到地方的评选更少。要让职工愿学崇学职业技能,还必须在养老金待遇对高技能人才全面倾斜上加大力度,在建立行业技能工资指导线上有创新办法,在鼓励企业转型和技术创新中把技能人才指标列入刚性项目上有进一步突破,在劳动监察督促企业按规定提取并使用好培训费上下功夫。二是职工终身教育促进体系。企业转型升级是永恒的课题,职工的观念、技术和技能必须跟上升级的节奏,就业必须坚持终生学习,要通过技能准入制度,国有企业技能骨干的调训制度,企业升级考核中列入职工学分制度,企业与技工院校共同建立职业技能研修计划等办法,创新职工终生学习制度体系。在当前要切实提高就业者岗前培训、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晋级培训的质量,要完善培训工作的组织体系,利用院校资源,做好培训工作。三是职业教育政策的公平促进体系。技工院校不能享受教育部门的文凭由来已久,这种门户之见在当代中国存在实为奇观;大学生实训、就业和创业政策出自人社部门,但技工院校却享受不到,也是以文凭作为群体界定产生的。此外,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天地之别的招生政策等很不公平,急待协调解决。四是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目前,人社部1000多个工种标准在我国职业资格制度建立过程中奠定了基础性、主体性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反映出工种数量偏少,与发达国家几千个工种标准相比缺口较大;一些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不被市场认可,而行业资格证书却是管用的;此外,职业技能资格与专业技术资格的转化全面脱节。管理层面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力量不够加强,理念不够大胆,这种“资质碎片化”格局将越来越突出。下一步,应在坚持市场主导前提下,做好兼容并蓄、吸收应用工作,让行政管理与行业管理协调起来,行业认可与国家认可协调起来,国内认可与国际接轨协调起来。

三、 结语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使职业和技工院校真正成为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基本素质的砥柱,是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职业和技工院校,应切实转变教育目标定位,建立和完善各项机制,理顺各方关系,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基础工作,使技工教育真正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发源地和加油站。

参考文献:

篇2

在党的十报告中,不再用“平稳较快发展”,代之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再用“又好又快”的提法,代之以“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寓意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这是继续推进我国经济沿着科学发展道路前进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

十六大以来,我国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紧迫感、使命感,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主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支撑作用增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提升。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经过十年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在质量和效益上仍然远远地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虽然我们年年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讲又好又快发展,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特征仍比较明显,发展效率总体不高,发展代价过高过大,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十分突出,质量和效益不高,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形成。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环境有密切联系,特定的发展环境必须用相应的发展方式与之相对应,发展环境发生变化,发展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从国际看,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受到巨大冲击,出现了以总需求增长放缓和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为主要特征的新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更多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发展方式的竞争。欧美国家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进口收缩,我国出口遇到极大的困难。要在更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趋利避害,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必须加快构建更具活力更富有竞争力的发展方式。从国内看,经济发展内生条件发生新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加快,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减弱,生产要素供给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能源资源约束更趋强化,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区域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中等收入阶段风险凸显,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要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的现状,必然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经济工作的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务必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间,我们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篇3

课 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校“党的十精神研究”专项课题立项课题《基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课题编号:DSBD13YB032。

就业问题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发展都是党的十报告中强调的重大社会问题,就业工作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人才的质量又是就业工作的生命线。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出现了新情况,面临着新矛盾。将这些矛盾归结起来,实际上体现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不顺畅,毕业生就业与市场需要之间不匹配。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有总量的问题,但更多的则是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开展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科学评估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办学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推动高等学校在不同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大学生就业现状看广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迫切性

近年来,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较快,但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仍比较落后。广西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区区内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大学生的高就业率难掩低满意度,高就业率不等于高质量就业。为深入了解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课题组先后在柳州和桂林对110名近两年毕业大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

一是大学生期望收入与实际收入差距较大。根据统计,72.2%的受访大学生们对月薪的期望值在2000元~3000元,占66.7%,但实际月收入在1500元~2000元的居多。这样的收入在支付房租、伙食费、通讯费和日常开销后,所剩无几。对“薪资福利”,广西本科毕业生的满意度是最低的。二是不同类别高校就业率差别较大。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截止于2013年7月底,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91.5%,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86.3%,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79.1%,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71.9%。三是毕业生自主创业能力不足。 2013年,广西全区高校毕业生数约为17.84万人,截至7月底,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约15.80万人,其中毕业生参与自主创业的人数仅为440人,占就业总人数的0.3%。四是从大学生就业单位与期望落差较大。调查显示,2012年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的实际情况与就业期望之间仍然存在较大落差。其中,期望与实际就业单位性质差别比较大的为国家机关。期望去国家机关的毕业生比例为19.0%,而实际如愿就业比例仅为5.3%。每年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学生很多,但最后能如愿的只有很小一部分。从雇主类型来看,“民营企业/个体”是广西壮族自治区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最大雇主,但本科生对其满意度相对最低,总体满意度为63%。五是对自身专业技能缺乏信心。调查发现,“缺乏实际技能和经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时遇到的最大问题,33.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最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还有33.3%的人认为自己的求职能力一般。六是高校毕业生对原就读高校的满意度不高。调查显示,广西2012届本科毕业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程度为69%,对 “图书与教学设施”“校风学风”两项较为满意,对“课程设置”满意度最低。

因此,从调查结果分析,当前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待提升,这既有学生自身期望值同现实不一致的原因,但另一方面,这也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在2006年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近50%用人单位认为大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制约因素。可见,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角度看广西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1.经济快速发展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之间的矛盾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广西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仍然相对滞后,目前尚没有国家(部委)直接举办的高等学校,进入全国大学排名前100名的仅1所学校,靠近200名末位的有1所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有3所(另有培育阶段3所)。现有高等学校多数是师范类院校,或是近10年内由师范类学校改名而来的学院,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支持的理工和财经类本科院校明显不足。显然,广西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近年来中央财政给予了广西部分高校专项支持,但这种支持的力度和惠及面还未达到理想的程度。经费投入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广西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直接的结果就是高校科技成果总量少、转化能力弱、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2.地方高校课程设置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推进,产生了大量新兴职业,高素质、高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但另一方面,大学里一些专业的设置和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没有及时跟上“转方式,调结构”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速,广西涌现出了许多新兴产业,如钦州、北海的石化工业和柳州五菱的新能源汽车等,这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地方高校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然而,当前区内许多普通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和定位模糊,缺乏前瞻性和可行性,盲目追求“高、大、全”,没有去思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上的定位问题,导致这些学校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在社会竞争中出现“有业不能就”的状况。

三、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角度剖析广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路径

1.在发展模式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筑新课程体系,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

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课程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实现高端就业。对于高校而言,要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之路,认清当前形势,综合分析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在专业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理性地设置学校的专业,充分利用地方性独特资源来打造特色专业,即专业的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和优势资源相匹配。因此,就业市场与所学专业的符合度、就业岗位与所学课程的符合度,应成为大学课程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方向,从而使培养的毕业生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则需要高校大力搞好就业和创业教育,如可以通过鲜活的案例和邀请典型人物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就业、创业教育的吸引力、感染性和实效性,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2.在发展路径上,现阶段广西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之路,在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上下功夫

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与高等教育关系十分密切。根据广西201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到2020年广西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GDP年增速要维持在12%,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仅为7.4%。这对广西来说,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对广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有重大意义。这既对广西高等教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又为广西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广阔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机遇。

201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出台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振兴广西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广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0万人。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在未来10年内,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之路。在当前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和高考人数逐年递减的趋势下,高校现在不讲质量,将来必为质量所困。因此,坚持高校内涵式发展,要始终立足地方,特色办学。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确立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努力方向,树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质量观,这为我们改变办学思路和方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坚持市场需要的策略,寻找重点大学人才培养的空白点,培养适应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发展;主体性教育策略

一、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之属性要求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和层次,重点强调的是针对性和技能能力的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它以追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走的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所以,高等教育要努力培养好技能型人才,加快建设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才能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与急需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必须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快速转型发展的新方式,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为之服务。

(一)地方高等教育要与区域经济形成互动发展模式

地方高等教育要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服务区域经济,因为只有坚持以服务促发展,以奉献求支持,才能赢得最佳发展环境,获得最大发展空间。高等教育应立足当地、辐射周边、服务区域经济,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成,发挥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科研推广、培训等综合优势,加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不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输送高智能技术、高品位成果。为此,从事高等教育的全体教职工要通力合作多视角全方位审视本教育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努力营造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发展共识。

(二)要始终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智能的技术型人才

高等教育的宗旨就是服务,教育对象的就业就是导向,提升产品输出质量,增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能力是其价值企求。教育对象的就业就是人才市场所需专业及对就业者素质与能力的检测。高等教育一定要具有区域特色市场,要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来构建专业与课程体系、素质与能力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如“订单式”。要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实行超前计划适度培养“以未来就业市场为导向”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满足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潜在需求。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有助于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

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的技术人才,这有助于高等教育的“产品的销售”(即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充分就业),学生的良好发展及高质量的就业率就能提高地方高等学校的声望,吸引更多W生就学以之推动学校的发展。目前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急需转变其发展方式的关键期的到来,对高等教育提供的劳动者的素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等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开发自身的教育资源潜能。只有高等教育自身质量的提高才能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所提供的高质量的智力与技术支撑的。从教育学原理可知:经济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可以说,教育的每一个发展都与经济的发展有关,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又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性的社会动力。因为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与时间、物力和财力。其次,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不仅表现在量的扩展上,更深刻的是表现在对教育结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等一系列教育内部系统加以改造的要求上,它们两者是共生共赢的关系命运共同体。

三、主体性教育策略是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力

地方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不是未来的“技术工具”,而是鲜活的个人,是社会各个领域里技术设计和创造的潜在智慧者,加强主体性教育,强化教育对象主体能力的生成使之在区域经济建设中贡献出技术能力,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因素。所谓主体性教育,就是指依靠主体来培养主体的教育,其中包含有:在价值层面上,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弘扬人的主体性。在人文关怀层面上,就是受教育者是正在成长着的主体,有一定的主体性,需进一步提高与培养。在教育过程层面上,就是要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主体性强的人。主体性教育策略是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力方面来说,侧重的是教育过程,要关注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提高教育的服务能力。

总而言之,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本质的联系;二者互为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的。对加快地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高等教育的作用,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反过来又有助于地方高等教育的优质发展。它们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是目前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职。

参考文献:

篇5

2.地方高校课程设置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推进,产生了大量新兴职业,高素质、高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但另一方面,大学里一些专业的设置和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没有及时跟上“转方式,调结构”对人才的素质要求。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速,广西涌现出了许多新兴产业,如钦州、北海的石化工业和柳州五菱的新能源汽车等,这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地方高校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然而,当前区内许多普通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和定位模糊,缺乏前瞻性和可行性,盲目追求“高、大、全”,没有去思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上的定位问题,导致这些学校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在社会竞争中出现“有业不能就”的状况。

二、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角度剖析广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路径

1.在发展模式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筑新课程体系,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课程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实现高端就业。对于高校而言,要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之路,认清当前形势,综合分析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在专业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理性地设置学校的专业,充分利用地方性独特资源来打造特色专业,即专业的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和优势资源相匹配。因此,就业市场与所学专业的符合度、就业岗位与所学课程的符合度,应成为大学课程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方向,从而使培养的毕业生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则需要高校大力搞好就业和创业教育,如可以通过鲜活的案例和邀请典型人物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就业、创业教育的吸引力、感染性和实效性,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篇6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115-02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新要求,就是不仅要解决毕业生的就业而且是高质量的就业。这就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内涵式发展是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1]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供需双方存在的“两难”现象。我国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2002年我国高校的入学率约为15%,2011年我国高校的入学率约为26.9%,今后这一数字还会提高。随着入学率的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却不容乐观,现在社会岗位的需求与毕业生的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各个行业当中都广泛存在“两难”现象,一边是用人单位招人难,一边是毕业生就业难。

第二,“高质”与“高量”之间的矛盾问题。现在高等院校普遍关注于毕业生的就业率问题,而往往忽视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即仅仅实现了“高量”,而没有足够的重视“高质”,导致毕业生就业之后,也不能安心工作,频繁“跳槽”,还有部分毕业生的发展后劲不足。

为了实现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教育部和各个高校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2010年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进一步明确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首先就是要“坚持内涵式发展”。[2]二、以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是以育人为核心、以质量为生命、以协同创新为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内外部各种教育资源、挖掘可利用的教育空间、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3]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信息产业的世界结构调整日益明显,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高等教育也必须顺应改革的要求,加快“两个转变”,即从原来的主要以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长为主要特点的外延式发展向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升效率为主要特点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关注硬件指标的显性增长向提升内部软实力的隐性增长转变,在加快转变的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要相互协调,统筹安排,科学发展。哈尔滨理工大学在坚持内涵式发展的同时,成立了校教学督导办公室,独立于教务处,由校长办公室直接领导,监管全校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状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同时各个教学单位又外聘有自己的教学督导,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督导和专项检查;我校近期又出台了“教学事故、教学差错认定办法”,对教师的授课、学生的听课、教学次序、考风考纪等都做了的明确处理规定,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完善规章制度,引入评价机制,保障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只有通过加强规范管理,完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机制,改革和创新考核方式,建立基于过程的持续改进机制,才能在保障教育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提升。[4]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引入软件企业普遍采用的CMM思想,对教学过程实施过程管理,建立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机制,对本科教学实施定量管理和定量评价,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完善教师考评制度,采用督导考评、同行评价以及学生评教的“三位一体”评价制度;对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实行教学一票否决制;为增强教学的效果,以制度规定正教授、博士生导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采取灵活的授课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采取多样化的考试形式,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适应今后工作岗位的要求,提倡学生实行“面向工作的学习”;定期开展师生共同参加的座谈会、交流会以及学习沙龙、兴趣小组等形式,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这些措施都是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制定下来,有效地保障教学次序,保证教学质量。

(三)改革教学方法,实施工程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中,全面推行CDIO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的现代工程环境下,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复杂的工程产品、过程及系统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提倡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做中学”等研究性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实现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内涵式发展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一)完善就业政策,把实现高质量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各级政府机构和高校管理部门,要在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制定和完善各种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地创造就业机会,努力营造公平合理的就业环境,促进就业者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在推进就业工作中实现“高质”和“高量”,实现“量”“质”协调发展。在就业工作中以贯彻促进毕业生就业为主,自主创业为辅的就业政策,根据学生自身条件进行合理选择。落实政策保证就业,继续做好就业指导、实习见习、就业援助的“三支一扶”工作,对于特殊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实现就业。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利用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利用国家制定的各项创业优惠政策。帮助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在教学全程提供学生就业的质量保证,让大学成为学生学习深造的场所。我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专业指导委员会,软件学院为推进校企深入合作,建立长期合作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学院和企业间的制度化联系,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学院与企业合作的有关事宜。学院设置了“实训中心”,在模拟企业环境下,学生以企业实际项目、案例为蓝本进行学习体验,可以使学生在工程化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企业文化认知、软件开发规范等各方面得到系统的锻炼,以期达到缩短学生毕业后的实际上岗培训时间的目的,从而迅速适应未来从事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改变就业观念、合理引导,实现多渠道就业

高质量就业是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准。高质量就业是充分的就业、优质的就业、稳定的就业、符合自己意愿的就业,劳动关系相对和谐,基本能够满足劳动者的工作要求,最终体现为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四位一体”的满意度上。实现高质量的就业,首先要拓宽就业面,扩大就业方式。在国家层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高校层面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实现多渠道就业。在学校的教育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工作的基本技能,而且要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基本的职业规划,在新生入学的时候,进行一些基本的“智力测试”“个性测试”“兴趣测试”“心理测试”等,引导学生正确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让学生一入校就明白毕业之后要达到什么样的能力,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样更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三)面向企业、联合培养,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为了让毕业生尽快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融入企业、投入实际的工作当中,我校形成面向企业的“定制式”人才培养与就业方式。积极进行校企协同,形成特色鲜明的“两段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将校企合作引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院内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础工程能力;建立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业化素质。通过“定制式”和“两段式”的人才培养,达到了专业建设、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三赢局面,在联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企业和学生都可以进行自由选择,通过多种方式的校企合作,实现了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四、结束语

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是黑龙江省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在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1年我校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的荣誉称号就是对我校就业工作的肯定。但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后继的综合改革过程中,我们会坚持内涵式发展,寻找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突破口。

[ 注 释 ]

[1] 杜玉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1):4-9.

篇7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FinancialReportingStandards,简称IFRS)是一个质量更高的财务报告体系。IFRS基金会卽973年成立以后,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主要目标是,本着公众利益,在清晰阐述原则基础上,制定一套髙质量的、可理解的、可强制执行实施的且全球认可的财务报告准则。就整个社会而言,接受和应用一套统一的、髙质量的核心准则是未来的趋势。随着IFRS基金会影响力和IFRS质量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都加快了会计标准的趋同步伐,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主动选择IFRS。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包括欧盟各成员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在内的117个国家和地区要求或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纷纷推出了与IFRS趋同的路线图。

然而,不同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影响着不同国家会计文化价值,从而导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多样性,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并不会导致实践上的协调与趋同,不同的道德判断也阻碍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不同国家所提供的会计公共服务设施机构,会计专业地位的不同和资本市场的成熟度的不同也会阻碍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的推进。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以及如何怎样将IFRS打造成“黄金准则”,这些已经成为高质量国际会计准则建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离质量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因素

会计准则的制定、完善和发展在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行为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却是一种文化、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博弈结果。高质量会计准则建立的一个重要规则就是适应环境,具体地说就是适应各国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这些因素也成为阻挠高质量会计准则全面实施的原因。

1.融合各国会计文化

会计文化是文化对会计影响、渗透的结果,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会计特征必然会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Cohen(1992)认为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可接受行为的不一致性;Patel(2002)从文化维度理论角度,提出了由不一致性的可接受行为引起的文化影响限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任何会计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它基于特定环境的企业制度和资本市场运行体系所决定,文化或价值观念

与现实的矛盾最终影响到会计5全球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出现冲突的过程,人类如果忽略文化软实力间的和谐々:补,就将为文化差异导致的文明冲突付出臣大代价。虽然会汁国际化就是一种通过文明的方式来协调和分配全球会计资源的最佳r.ft之--,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都有个传统沿袭问题,文化传统等因素是导致高质蛾会计标准难以施行的成本。然而,世界b存在多种文化意识,虽然形式各异,但仍然存在猗协同性,这种普世、共性的价值趋向,是适用T-全人类的价值观,可以来自西方,也可以来自东方。

2. 协调各国经济利益

在会计全球趋同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不同国家以及某一国家内部利益关系集闭各有关方面利益的重新分配。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会计准则的发展是一个经济行为,其实质是一份“社会契约”,会计准则之争已演变为资本之争、经济利益之争。这种“经济后果'利益争夺将导致资本的跨国流动,_会在会计标准制定费用、会计人员培训费用、政府管制难度加大等方面产生巨大成本。因此,各国均尽可能对国际会计协调施加影响,以缩小会计标准变迁的幅度。变革准则制定模式必须对现实成本和预期效益进行权衡,而社会公众接受程度是变革准则制定模式适当与否的关键。

3.平衡各国政治地位

根据寻租理论,打造高质量会计准则是一个政治过程,有关利益集团可能阻扰和破坏会计改革,以避免其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各国都愿意把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聚集到本国之中,寻求更多使用资源的经济人遇上r资源稀缺的限制,就发生r资源如何分配和依靠什么样的机制实现分Sd的问题。有人认为,缺乏政府之间的合作,趋同和统一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任何改变都将是一个政治性的意图,无论其是否是由全球化引起。因此,各国围绕着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讨价还价,最终的IFRS将更多地体现强势集团的利益。IASB应本着“为公共所需、为公众所信”的原则,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而不是以制定者为中心,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这样才能实现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实质性转变。

4. 兼顾各国法律制度

会计准则具有准法律性质,是调节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规范。会计法规的多样性影响各国之间贸易的发展,且阻碍经济一体化冃标的实现。高质量会计标准的前提就是要保证会计规范的全球统一化。我们认为,高质最会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各国现有法规有宥间接的影响,会计标准本身的围际化与强化会计标准的执行机制应当并举,各国应排除不利于经济合作的法律方闸的障碍,使会计标准高质量的问题具有法律的强制性。IASB必须在各国财务报表法律框架中进行综合,将各国公切财务报告问题作为首要问题去解决,使各国得以受益。

5. 拥有全世界所接受的组织机构

髙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并非竞争性的,而是一个共同协怍的过程。我们认为,制度与组织的关系是互动的,各国均应为改进IFRS提供了支持,构建能够为全世界所接受的、合理科学的、兼顾各利益群体的组织结构尤为重要。会计准则的“国际性”或“全球化”还需要大量具有较大影响力或实际管制权力的国际组织的参与和认可,还需要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支持和配合。

三、高质量国际会计准则需要中国元橐

当世界经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中国元素正在全球越来越多的领域中被重新解读、运用、升华。在“统一”过程中,国际会计界将更加重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要求和主张,以便使IFRS成为“最好中的最好”。我们认为,在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应增加中国元素。

1.中国元素的内涵与影响

文化影响力既是一个国家通过国际文化互动对国际环境施加实际影响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在文化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有悠久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国元素博大精深。什么是中国元素?我们认为,凡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凝结着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沉淀,都属于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状态呈现多元化特征,即包容多种文化共同存在:中国元素的功能具有强大的平衡、协调能力,追求的是和,通过和达到统一(合),儒家的“大同”学说,追求的就是世界大同冲国元素的内容不仅包含有传统因子,更广泛容纳了现代先进和科学成分。在文化这个问题上,谁的借鉴能力强谁就会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源。所谓文化资源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以开放的心态去开发和吸收。中国从公元前221年以来,几乎在所有时代,都成为影响半个世界的中心。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中国从20世纪70、80年代的“政治中国”走向了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中国”时代。目前,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量及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中国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元素对全球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在新世纪的国际话语平台上,中国重塑了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形象,进人“文化中国形象”的时代,即注重在国际事务中展示东方文化的独特思维方式,将文化命运和中国的命运联系起来,进而将文化中国的命运和整个世界的最新发展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中国元素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2.高质量会计准则需要埔添中国元素

文化冲突、经济后果、政治寻租是影响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形成的阻碍,平衡、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推动髙质量全球会计准则发展的关键。中国元素的内涵不仅仅是中庸、包容,更重要的是创新,如科学发展观念、与时俱进理念、和谐社会思想,中国元素的外延不仅仅适用中国,而应该为人类、为世界共享,中国应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元素,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髙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的制定宗旨是为了“公众利益”,儒家“大同”思想的根本就是“天下为公”。中国会计发展路径并不没有否定中国元素,相反,把中国元素当作一种开放性的全球优势来吸纳融合。IASB对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和实施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和赞赏,并确认了中国特殊情况和环境下的一些会计问题,包括: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公允价值计量和同一控制下的主体合并,并在关联方等准则的修订中吸收了中国的意见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可以对IASB寻求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解决方案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先进、自觉的中国文化已成为国际会计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影响元素,IFRS可以影响我们,我们也可以影响IFRS。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具有庞大的会计实体,IFRS基金会及IASB不可能忽视一个经济大国的呼声,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及其会计文化影响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IFRS的“国际性”水平。

3.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会计

篇8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共生共存

(一)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将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向好发展。截至2019年6月,全国共有各类型高职院校1423所,高职专科专业1046个。高等职业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很大程度上说明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壮大。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积极优化办学方向,围绕区域经济、行业产业和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做到“三个”精准对接,在为企业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培训服务、实施技能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推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倒逼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保障,也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以及创业机会,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结构调整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政府对教育发展的投资总量。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2020年2月25日,人社部等多部委联合发文(人社厅发〔2020〕17号),确定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16个新职业,明显体现出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是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崛起的应然反应,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依循。这必然倒逼职业院校紧随企业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互动困局

(一)两者互动发展的适切性不足

办学定位偏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一味追求办学规模,但是在专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忽略了市场经济岗位需求,优势特色缺乏,实力不强或不够,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集聚优势,尤其是随着区域产业升级带来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更新就显得越来越滞后,不能做到切合时展和技术进步的及时更新,导致高职院校最终人才培养成果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不够契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人才输出的有效性。

(二)两者互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发展,校企合作优势凸显,以校企合作为抓手,联动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助机制尚不完善,可持续的校企合作还没有完备的制度保证。校企合作往往表现出“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的“校热企不热”的合作形式化、表面化现象。

(三)两者互动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

我国高职院校属于“后起之秀”,不少高职院校办学时间不长,底蕴不深,相对稳定性的发展战略尚未形成,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尚不能呈现可持续良性循环状态,人才培养在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尚显乏力,对所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市场需求等缺乏贴合度和适应性。

三、河南省高职教育发展瓶颈

(一)高等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

随着知识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分配机制的尚待完善,社会大众观念中对高管人才、“白领”“金领”等高素质管理型人才追求意识凸显,但在重视技艺方面,观念日益淡化,推崇普通高等教育,轻视高等职业教育,导致广大家长和学生对高等职业教育认可度低,第一志愿报考率较低,招生困难,发展不畅,恶性循环,久而久之,极大影响了社会大众对下一代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信心。

(二)教育质量尚待提高

截至2019年3月,河南省共有高等职业院校87所,但在教育部批复的“双高校”建设名单仅有6席,这说明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数量、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尚需提升。部分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对师资、专业结构、课程建设等软实力的提升,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一体化”教学理念缺失,人才培养质量堪忧,从而影响办学质量和学生社会岗位适应力。

(三)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存短板

在内部治理上,存在办学理念不清、定位不准、质量不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顶层设计方面,一味参照本科院校谋发展,领导班子协作决策能力较弱,忽略长期规划,注重短期效应,跟风设置专业,缺乏办学特色,教学硬实力不“硬”,内涵建设乏力。二是管理体制缺乏活力,校级管理过死,二级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学院发展的各要素得不到有效激发。

四、经济转型升级下的河南高等职业教育新发展路径

(一)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办学新模式

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职业技能熟练、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职业道德与素质高,能胜任紧贴企业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发展定位,高职院校必须与区域的相关企业合作,坚持“学用一体、供需对接,人才共育”的办学机制,在区域内寻求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深入融合,以专业布局、教学管理、实习实训以及企业岗位标准等为切入点,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频共振的协同育人格局,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办学新模式,构建校企共生的利益共同体。

(二)推进与区域内行业、企业互联互通、产学结合

1.产学结合,实质上是企业与学校相互配合,各自优势充分融合,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形成体现综合优势的先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推动校企共同发展。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产学结合是最佳选择甚至可以说是“必由之路”。高职院校要与区域行业、企业做最好的邻居,“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样校企双方才能够很好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形成“生态链”。真正做到企业既是学生工作的场所,也是他们学习的场所,学生既是技术的学习者,也是技术技能的应用者,实现产学“真”结合,工学“真”交替。2.“产”“学”紧密对接。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主动向区域经济发展靠拢,主动向区域主打企业“借力”。教育教学方面,积极贴合企业岗位需求,校企共建顶岗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讲授一线岗位实际工作技能;师资投入方面,注重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加大培训力度,促进知识更新,建设一批“双师双能型”队伍;发展理念方面,定期做好走访调研,听取市场和企业意见,切合岗位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提供实用性更强、岗位切合度更高的技能型人才。

(三)打造利益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主体,高职教育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下,转变自身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方案,注重教育内涵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而非单纯的“规模”扩张。重点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内涵,而不是只关注招生规模,重点提升技能培训和教育成果,而不是只关注面积硬件拓展,将高职教育的发展侧重到创新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上。2.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专业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输出的核心环节。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因此要充分注意与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新技术、新工艺,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机构,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办专业,对接行业岗位要求办专业,适时增减、及时优化,做好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3.人才培养与区域市场用人标准相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特色”较为明显,高等职业教育也要培养适应地方发展的特色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着重培养适应其要求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特色服务(文化)产业等各类人才。转变课程开发的主体,实施“订单培养”,鼓励院校一线教师(实训指导师)、课程研究者、行业和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专家,积极参与相关专业课程开发,形成一套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导向课程开发机制,为企业培养出完全“适销对路”、岗位转换适应能够“无缝对接”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燕芬.高等职业教育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J].河南科技,2012(24):86-87.

篇9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118-04

[作者简介]刘景刚,重庆邮电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夏吉莉,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重庆400065)

对于我国新时期的就业工作,党的十指出,要采取措施,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为做好下一阶段我国的就业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就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好坏关系到社会就业体系全局。近年来,我国在毕业人数快速增长情况下,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采取多种措施,总体上保证了大学生群体就业良好发展态势。然而,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还较为普遍,质量意识还比较淡薄,质量评估体系还不健全,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质量总体不高的客观现实。

一、保证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摆在政府、高校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就业质量是反映就业效果的重要指标,其具有可检测、可评估特性。大学生群体在就业中具有一定特殊性。对于其质量的检验,史淑桃认为,应该包括薪酬福利、个人发展、劳动关系三项指标(史淑桃,2007);杨河清认为,应该包括工作条件、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三个一级指标和劳动报酬、劳动合同期限、医疗保险等12个二级指标(杨河清,2007)。综合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岗位层次、专业吻合度、薪酬福利、劳动权益保障和学生自我满意度等指标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基于这些要素,国内不少研究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估,其结论虽不完全一致,但总体来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容乐观,纵向比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下滑趋势。其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及中小企业就业比例增加。近年来,大学生在西部地区就业、基层就业、中小企业就业比例不断扩大。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调查显示,2007年高校毕业生在省会、直辖市就业的比例占总人数的45.2%,地级、县级市或县城、乡镇、农村依次占35.0%、14.1%、4.4%、1.4%。麦可思公司调查显示,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17%在直辖市就业,30%在副省级城市就业,53%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柯羽研究指出,在2006~2008年期间,浙江省大学生在就业区域流向上呈现向乡镇发展的趋势,其中,2008年到乡镇工作的比例(18.32%)比2007年和2006年分别增加了5.63%和8.97%。而在省会城市就业的人数比例逐年下降,在单位性质上,三年中到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比例下降了4.66%,在国有大型企业或外资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下降了5.18%,而在中小型私营民营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上升了16.36%。不可否认,这些变化在解决我国不同区域间人力资源不平衡等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政府期望,但仅从就业质量方面而言,其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下滑,这种变化也并非大学生群体的主观愿望所为。智联招聘对2012年应届毕业生求职力调查结果发现,希望去大型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依然是大学生的主流愿望。然而,这种愿望满足状态不佳,其中,19.0%的毕业生期望去国家机关,而最终能到国家机关的比例仅为5.3%。期望去民营企业的比例仅为9.9%,而民营企业实际吸纳的则有29.0%的大学毕业生。

2.薪酬水平总体偏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然而相对于社会生活成本增长速度和其他劳动者薪酬水平提升状况,大学生薪酬水平依然相对较低。麦可思调查指出,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2479元,其中本科生为2815元,高职专科为2142元,月收入在前3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3815元)、深圳(3596元)和北京(3497元)。而国家统计局在2011年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其中上海、北京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71874元、65683元。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的收入远未能达到城市职工的平均水平。该现状和学生的期望值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智联招聘调查发现,在2012届毕业生中,65.4%的学生期望月薪在3500元以上,而实际能到达该水平的学生仅为44.2%;希望月薪在8000元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1.5%,而实际只有2.5%学生能实现这一期望。这一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出学生求职期望过高,另一方面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薪酬水平偏低的客观事实。

3.专业对口率不理想。“专业对口”状况是检验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好坏关系到学生工作后的主体满意度、工作稳定性和个人能力的发挥。当前,面对较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局面,不少大学生在求职中多采用“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的妥协策略,在不能获得专业技术含量高、专业对口性强的岗位情况下,转而选择销售、服务等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作。这种“委曲求全”的就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大学生群体较高的就业率,但专业对口率却因此受到影响。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07年高校毕业生从事各类专业技术工作的占比仅为34.3%,较2005年下降了10.9个百分点。相对而言,从事技术辅助、管理服务等岗位的人员比例却有所上升。麦可思的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9%,高职专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59%,60%的学生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该公司在2011年对毕业三年后的2007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这届毕业生三年后的专业对口率为63.0%,其中本科的专业对口率为68%,专科的对口率为58%。这种状况也导致了高离职率的发生,在2010届毕业生中,34%的本科毕业生半年内发生了离职,而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更高达44%。

4.部分劳动权益保障不到位。杨河清在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估体系所罗列的12个二级指标中,11个指标均与劳资关系、劳动权益保障有关。说明我国劳动权益保障水平总体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权益保障问题也较为突出。集中表现在:一是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还普遍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就业歧视问题,反映在性别歧视、身体歧视、地域歧视等多方面;二是单位侵权现象依然存在,包括在招聘中的内定现象、招聘宣传中的虚假广告或夸大其词行为,以及在不支付加班费情况下延长工作时间等问题;三是维权体系还不健全,包括工会组织不健全、仲裁制度不完善、劳动相关法律执行不到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从多方面侵犯了大学生平等就业、获取劳动报酬、获得相关保障等基本劳动权益,也降低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质量水平。

二、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面临良好的时代机遇

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既依赖于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所形成的“内部条件”,也依赖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外部机遇”。

1.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民收入稳步增加,科技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劳动力素质得以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经济有望保持较高水平增长态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当前,我国正在积极致力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这种转变的主要思路是变“劳动密集型”为“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变经济增长依靠“资源驱动”为“创新驱动”,在未来发展中我国经济的增长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系统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竞争中将会赢得更大的空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对大学生就业形成的竞争压力将会逐步减弱。这些发展趋势为保证新时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保证。近年来,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断巩固,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也取得了突出成效,毛入学率现已达到26.9%,我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学生群体。自《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开始向纵深发展,其主要方向开始从追求数量、扩招规模、提档升格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优化结构、明确定位、形成特色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中所推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措施印证了这种变化。毫无疑问,抓内涵、抓特色、重培养已经成为了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共识和主流。此外,当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条件正在改善,教育发展保障水平也正在不断加强。这些变化必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办学实效、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夯实大学生就业的根基,为高质量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3.较充分的就业现状为高质量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充分就业是高质量就业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可以在比较中寻求意义。相关研究指出,印度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59.2%,美国2005-2006年度为76%,日本2007年为88.1%,澳大利亚2007年为60%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麦可思调查显示,我国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总体就业率为89.6%。2007届毕业生三年后的情况是:89.7%的人受雇于全职工作,4.9%的人自主创业,1.8%的人“正在读研”,0.1%的人“正读本科”,2.4%的人“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另有1.1%的人“无工作,未求职,未求学”。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数量上已经保持了较高水平,基本符合国际上其他国家的一般状况,这种较为充分的就业状况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工作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4.高校扩招增速趋缓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时代契机。近年来,高校扩招成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最大来源。张凤林指出:“在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难之间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总量失衡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而不是需求,即近年来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失业主要是供给过度型失业。”吴要武研究指出,高校扩招使大学刚毕业的学生群体劳动参与率下降、失业率提高。在2000~2005年间,31~40岁的本科毕业生失业率由1.6%下降到1.1%,下降了约0.5个百分点;21~25岁本科毕业生的失业率则从6.1%上升到9.4%,上升了约3.3个百分点。而2005年城镇总体失业率为5.2%,比2000年的8.3%下降了3.1个百分点。同时,高校扩招同样降低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质量。何亦名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扩招明显降低了毕生的平均起薪,袁晖光的研究也表明,受扩招影响,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大学生教育后的收益率持续下降,直接表现为工资收入的降低。由此可见,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实质影响。可喜的是,当前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根据《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跨越式、规模式发展已经不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思路,高校扩招速度逐步趋缓,有研究指出,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平均增速在10%以上,“十二五”期间增速约为5%。这种变化正在各地、各高校中发生。以重庆为例,近两年重庆市高校招生增速明显趋缓,甚至个别高校呈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这种变化必将大大减轻就业人数对就业工作带来的压力,有利于就业工作队伍将精力集中到提高质量上来,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良好契机。

三、促进新时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几点建议

篇10

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开篇序言中也指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有关旅游业发展和旅游的影响问题的研究也积极向这一主题靠拢。1995年4月,在西班牙加纳利群岛召开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强调认识旅游对环境的依赖性,旅游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持续发展,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应与经济、文化等其它领域的发展相协调,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在此宏观背景下,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十分活跃,主要形成了两方面的理论:发展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发展中心论认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发展的一条途径;而生态中心论认为,人类发展的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目标优先于经济利益目标。目前旅游可持续发展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目标:

(1)增进人们对旅游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的理解,强化生态意识;

(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3)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

(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旅游经历;

(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

3.可持续旅游内涵特征

(1)公平性

旅游公平发展包括旅游发展的当代人公平,世代间公平和旅游资源分配使用的公平。当代人公平是指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带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消除贫困,减缓两极分化现象;世代公平是指在满足当代旅游发展需求的同时,不能减低后代人满足旅游需要的能力,保证不破坏后代人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公平使用资源是指各国享有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受其他国家干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里约热内卢宣言》中指出“各国拥有按着本国人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的自然资源的,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此外,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公平使用资源思想还渗透着分管共享的思想,全球的自然美景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可供全球共同享受,并通过旅游方式取得共享的机会。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头管好旅游资源,为世界人民提供享受机会。

(2)持续性

强调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应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保持生态支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证可更新资源的持续利用;同时使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最小化,因为旅游业发展对不可更新旅游资源的消耗是绝对的,且随着旅游开发利用的程度增强而生命周期呈缩短趋势,为了使后代人公平享用这些资源,必须对旅游的发展提出速度和规模的界限,这正是可持续发展与以往任何发展思想明显的区别所在,反对为谋取短期利益掠夺式开发旅游资源。

(3)共同性

由于各国文化、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别,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措施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它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精神则是共同遵从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既尊重所有各方的特色与利益,又要在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方面采取国际统一行动,进一步发展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责任感,反对狭隘的政治观、区域发展观和缺乏共同性的民族观,它更接近于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体现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发展需求。从根本上说,贯彻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各国的旅游

业都能按“共同性原则”发展,那么,人类的旅游事业能在人与自然之间保持互惠共生的关系,从而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于可持续旅游的目标,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已经达成五点共识,即:

(l)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的理解;

(2)在发展中维持公平

(3)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4)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

(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

本书编者认为可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实现以下目标:

(1)改变人们的态度和习惯,使人的行为规范和实践符合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

(2)保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减缓不可更新资源的衰竭速度,提高增长的质量,避免以破坏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非持续性发展问题。

(3)旅游以当地经济发展提供的各种机遇作为发展基础,与当地经济有机结合,通过旅游开发促进旅游地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改善和提高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防止因贫困而对旅游资源掠夺式开发的悲剧发生。

篇11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化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设置,这会对提升农业发展质量起到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产业机构进行调整可结合市场发展走向,依据具体的市场需求改善农产品的结构,促使农产品在生产和流通方面实现协调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实现优化革新,需结合市场的具体发展需求,也要同时满足市场不断拓展的要求。推动产业结构革新的目标为优化农业发展的质量,全面提升农业发展的内涵。首先需结合市场具体发展方向来推动市场的拓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但需迎合农产品的需求,同时还需准确把握市场的发展走向。其次需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来调整格局。最后需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通过发挥技术优势来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产业转型能够直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更高的关联性,更可推动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需以绿色理念为指导,在市场的引导下结合地方的实际条件来整体提升农业产业的发展质量。

2加强乡村规范治理,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不但包括生态方面的环境条件,同时还指积极的人文环境。较高质量的人文环境不但能够体现出生态文明的追求目标,同时还能为人们带来福祉。提升对乡村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可促进人居环境的优化改善,可作为乡村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在新时期,需先对乡村治理的理念进行革新,全面提升乡村治理的水平,通过实施更有效的治理措施进行管理,改善人居环境,让生态文明有效地渗透到乡村发展的各阶段。提升生态文明的建设效果,便需在实施乡村治理期间更为重视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形成与自然环境相契合的人居环境,这也是形成乡村绿色发展新趋势的体现。在提升乡村经济期间,需将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作为基础和前提,坚决落实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发展原则,不能将资源的破坏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此外还需形成长效的机制和策略,提升发展策略的严肃性和稳定性,不可随意更改。形成乡村理想的风尚也是优化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在提升乡村治理工作效果的同时,还需形成积极的氛围,从内外两个层面来实现乡村建设工作,不但将乡村作为维护生态环境的示范基地,同时还能够综合汇聚更多的自然风光。

3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发展

篇12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在全国有关高校中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希望能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一、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卓越计划”的内涵

2010年、2011年,教育部先后批准了两批“卓越计划”实施院校,共194所。2011年7月6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61所高校的462个本科专业或试点班、293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加入卓越计划。其中虽然只有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和浙江科技学院4所院校实施工业设计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仅占第一批高校数量的6.5%,但对工业设计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工业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和服务的设计过程以及人造物品的形成过程当中,是一门涉及科学与艺术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设计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

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工业设计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创新能力,具备应用设计原理和法则进行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结构与功能、材料与工艺、产品开发与创新、产品与广告的设计,以及处理人、产品与环境友好关系的综合能力,能在制造业、IT产业、设计公司从事工业产品设计、人机交互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广告动画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工业设计工程师后备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卓越计划”实施的三个层次中,工业设计专业“卓越计划”主要针对本科教育层次,实施“大类招生培养、2+2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培养卓越工业设计工程师后备人才而进行大胆的探索与研究。

1.大类招生培养

学校可按照二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主要包括工业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广告动画设计等专业门类。大类招生专业将按“2+2”的课程体系进行培养,经过两年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兴趣和特长,再确认主修专业。大类招生培养很好地体现出厚基础、宽口径、善创新、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

2.2+2工学结合

工业设计专业“卓越计划”培养具备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基础扎实、设计开发能力强、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强、工学结合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在本科4年的学习中,将采取“2+2”的培养模式,即由“学校+企业”共同制定人才质量标准和培养方案,共同培养学生;由“学校教师+企业工程师”共同组成指导教师队伍;由“学校2年+企业2年”组成学生本科4年的学习。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知识,后两年主要在企业进行工程的学习和实践。此种培养模式将全面构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接轨的工程化教育体系,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将弥补传统工业设计专业高等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3.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按工业设计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进行课程建设,行业企业将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实行专兼职双导师制,学校专业教师既要负责校内的课程教学,也要积极深入企业进行锻炼,并逐步获取工程师资格证书,而企业工程师既要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学习与实践,同时也将走进课堂授课;工业设计专业“卓越计划”将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先试点,再推广

本改革可在2010级本科层次的学生中进行试点。2012年上半年通过遴选成为“卓越工程师班”的学生,下半年开始逐步进入企业学习和实践。具体执行的程序是:有意愿和志向参与工业设计专业“卓越计划”的学生,在二年级末期报名参加“卓越工程师班”的选拔。经过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代表共同组成的评审小组的考试遴选,可成为“卓越工程师班”的一员。“卓越工程师班”指导教师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通过“学校2年+企业2年”的4年学习和实践,到2014年毕业时,学生不仅应达到“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质量要求,而且高质量就业率也应达到60%,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比例也应达到30%―40%,获奖学金学生比例应高于普通班。试点取得成功后,再进行推广。

试点期间,学校和企业应为试点专业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既要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也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学术交流平台、实验(工程实践)实训平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工程实践、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活动。此外,还可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特别学分。学校可设立“卓越计划”专项资金,加大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支持开展师资培养、教学管理和方式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搞好内涵建设,为其他专业建设提供改革示范。

结语

21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高速进步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工业设计专业高等教育在国际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冲击下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反思。为了培养工业设计专业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更好地提升工业设计在国民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工业设计专业高等教育应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业设计专业的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业设计工程师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文,2011.1.8.

篇13

2构建质量评价体系

企业工作生产的原则就是产品质量的标准,企业的生存直接受到产品质量水平的影响。尤其在竞争逐渐激烈的当代经济社会中,保证合理适当的质量准则,对企业来说迫在眉睫。一旦产品的质量标准较低,那么生产出的产品远远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而准则较高,则超过工作人员技术、设备水平的直接能力,从而产生相反的结果。所以构造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顺应了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现在的市场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所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也会出现不同的波动,这也提醒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更新质量评价体系,确保企业一直工作在高水平的基点上。新的发展就要调整评估体系,倘若产品没有经过企业阶段性的评估,那么就无法预测企业变革或产品质量改善的发展趋势。再则如果不能满足某一个标准,就不能及时地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必然面临着失败的下场,因为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地改善和进步。

3改善工资制度

工资制度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完善的工资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完成质量管理的宏伟目标,体现出多劳多得、公平公正的原则,能够有效地激发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自身的利益直接与企业的利益相联系,自然而然地将自己融入到质量管理活动中。要促使每个工作者认识到自己所在职位的职能以及自身所要肩负的责任,认识到产品质量、获得的利润与个人以及国家利益之间的联系,体会到产品质量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员工只有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并将自己置身于工作中,才能帮助公司实现整体的战略目标。因此,借助完善的工资制度,在企业内外形成了统一的目标,相同的责任和风险,并为公司的利益而共同奋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