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2:0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6-0142-02

1 前言

当下,在具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国大地上,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国上下都在刮起一波创新风。到底如何创新?如何创业?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这样的解释: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加品种、提升品质、创造品牌。可见,创新固然势在必行,但是在创新创业的同时,不可少的是一种精神,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工匠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不懈追求,更是要不断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在国际形势变幻莫测的今天,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创新创业人才,迫切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能工巧匠。如果在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同时,将工匠精神的培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必将对我国的创新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2 工匠精神的阐释

工匠精神按照多数人的理解就是一种敬业精神,它指的是每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种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工匠们对于自己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品质和精神。工匠精神最早被提出是起源于德国,德国人的机械部件等都是典型的代表,现在正是由于对工匠精神的不懈追求,才使得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极佳的声誉,正是德国人对于产品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得德国制造的标签烙上让人信赖的标志[1]。

在我国社会,与工匠精神相对应的还有一种精神,就是差不多精神。这就精神讲究差不多就行了,如果每个工序都讲究差不多,达到90%,那么10道工序后,只剩下30%,这就是差不多精神。科技创新能力的存在不足,多多少少与该现象相关。

3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的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都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职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重振工匠精神自然也离不开职业教育。在创新创业型社会发展的道路上,职业教育中不可缺少创新创业教育,所以把两者统一结合于职业教育平台中是势在必行的。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基本上所有的职业院校都已经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基本上重视文化知识教育、传授技能训练,而缺乏对工匠精神的培养以及职业素养的培育。在职业教育中要尽快补上“短板”,走出以往的误区,让知识与素养同成长、共扎根,为祖国的快速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经过社会与企业用人单位调查,相当数量的毕业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往往被用人单位评价为“眼高手低”。高职学生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就是基层的生产管理者,往往开始实习时会被派往生产一线进行锻炼,学生在个人技能方面还没有具备管理者的素质,但是一些人存在“我为什么和工人做一样的事情”的心理。这时候,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调试自己的心理,频繁跳槽。

为什么高职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与目前物质欲望横流的当今社会形势有关。社会的浮躁情绪和极端的拜金主义会影响学生的意志,这时候就更加迫切需要在学生教育的同时引入思想及精神教育。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理念乃至价值观,恰恰教给毕业生的是坚持、专注。只有具备良好职业精神的毕业生,才能成为行业里面的专家、技术能手,才能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

另一方面,在职业教育考核的时候,政府往往把就业作为重要指标,而且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定位的时候,就把高的就业率作为高职生的重要优势。在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多年来,高职教育已经形成优先保证就业和满足糊口营生的办学导向,改变职业院校对“技能”和“育人”关系把握中出现的偏差,把培养学生的技能与培养学生的素质与意志力,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摆到同样重要的位置,这就显得尤为重要[2]。

培育工匠精神是实现中国发明制造的迫切需要 我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不难发现,其实人们熟悉的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在悠悠中华的历史长河中,良工巧匠如数家珍,从作为四大发明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到雄伟的长城,唯美的故宫、颐和园,耸立千年的赵州桥,等等,无不是我国的能工巧匠的杰作。但是雄狮也有打盹的时候,在近代历史的发展中,我国不再领先,并且远远地落在发达国家的后面。我国要发展、要进步,不是“人口红利”可以带动的,需要“中国制造”,更需要“中国发明制造”。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实力,中国社会转型升级的任务艰巨而紧迫。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国,不能丢弃老祖宗留下的光荣文化与历史传承,在当下“中国制造”的新时代,要用创新创业教育、用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托起中华文化。在高职学生教育中,不仅要关注信息化及网络化精神,也要真心大胆地培育去热爱发明、崇尚技艺、献身工程的工匠精神,新时代的互联网+工匠精神,才是推动我国更加有效地实现创新创业发展的驱动力[3]。

4 在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的途径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抓好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在思政课、创业课中融入工匠精神 在高职院校,通常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就业创业指导作为职业精神培养的主阵地。在课程教育中,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融入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教育内容,根据高职生的认知行为特点,选用合适的方法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使其明确工匠精神的实质与内涵,认识其价值和意义,从而形成更为正确的职业态度,提升其职业素养,使其在学习职业技能时理解并实践工匠精神,促进自身的成长、成才[4]。

凝练专业精神,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 国家在创新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摸索新的途径。全国的职业教育都在思索:怎么上课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养怎么进行?怎么融合?怎么渗透到学生的每个细胞、每个毛孔、每滴血液中去呢?

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在教学环节设置时,加大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比例,让学生在知行合一的教学环境下,切身实践体会工匠精神。而且还要强调,大量的专业教学和实训绝对不只是简单进行产品的生产、技能的操作,还必须结合行业特点和院校的专业性质,分析本专业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精神,并将其融入专业教学的目标、内容及考核之中。该专业就创新性地把“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朴实无华、甘于奉献,同心协力、勇承重载”的橡胶精神融入学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通过专业教学,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专业岗位的基本职业素质[5]。

学校夯实文化基础,摆正价值观,引领工匠精神文化 除了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在学校层面也要进行具有本校特色的创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宣传活动,在思想上引领全校师生转变观念。同时,要对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有客观的认识。开展工匠精神的培育,并不是把所有学生都塑造成机器人,按照标准执行每一道工序,要在标准的前提下进行改造、提升,把创新创业的思想传播至每个学生,通过工匠文化的传播,使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心理和人格倾向,使学生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能孜孜不倦地吸收工匠精神文化,并助力今后能走上创业成功之路。

通过微成功的案例鼓励积极向上的工匠精神的传播 微成功是引领学生通向成功制高点的奠基石。在成长道路上,成功的鼓励是高职院校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通过学生的成功案例,可以启发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在实际运行时,可以采用如采访、参观、暑期社会实践和专家讲座、专业讲座、微信群与QQ流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的价值。抓好高职院校的特点及优势,引导学生多参观、多体验、多采访,直接了解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的要求,认识工匠精神对于个人及未来事业的重要性。另外,优秀毕业生的成功案例、积极向上的攀登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以通过报告会、亲密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由于他们与在校生有着相似的学习经历和知识结构,其切身经历最能引起学生的模仿,也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能起到极大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苏楠.万钢:培育工匠精神 促进创新创业[J].中国科技产业,2016(4):12-13.

[2]韩英丽,马超群.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工匠精神培育[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6):91-94.

篇2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60-05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从而成为适应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活动。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一、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2015年央视新闻推出《大国工匠》专题片,讲述了8位在不同岗位用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工匠的故事,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日渐被社会淡忘的工匠群体,重温鉴证了弥足珍贵的工匠精神,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w现了国家对工匠精神前所未有的重视。“工匠精神”随即引发职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对于工匠精神,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一般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工匠以追求完美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1]。它表现为精益求精、崇尚极致、严谨细致、耐心专注、敬业负责等丰富的价值内涵,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三大特征[2]。

在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提升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阶段,把培养工匠精神作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内核,既是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要的现实选择,也是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成功发展、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长远大计。

二、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概述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职业院校师生、各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和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情况,笔者通过网上随机调查的形式,对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情况做了调查。调查共收回问卷301份,参与者包括职业院校教职工、学生、毕业生及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职员。

调查显示,从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来看,78%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工匠精神熟悉或有一些了解,多数人认为工匠精神包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耐心专注、严谨细致等基本内涵。从对工匠精神重要性的认识来看,88%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精神是用人单位在录用职业院校毕业生最为看重的因素;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工匠精神与职业能力提升关系紧密,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职业院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从职业教育开展工匠精神培养的情况来看,已经有53%的职业院校开始了工匠精神培养教育的探索尝试,且在专业教学予以渗透。但是,社会对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满意度还比较低,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仅占32%;68%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最欠缺的还是职业精神。这说明,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有着较统一的认识,但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还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缺失,是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认可度不高和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调查分析

造成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培养工匠的主要教育形式,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认识不到位导致教育理念偏失是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但这也并非完全是由当代职业教育造成,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1.传统落后观念的束缚。我国传统观念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这种“官本位”和“白领至上”的错误思想扭曲了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和认同。直到今天,在多数人看来,职业教育依然是“二等教育”。多数学生和家长是迫于无奈才选择职业教育。中国传统教育和职业观念造成当代弘扬工匠精神的历史文化困境,对形成健康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工匠精神的塑造构成了一定的障碍和束缚。

2.复杂社会因素的作用。我国现行的升学机制缺乏开放性,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多数无法进入高一层次深造,加重了职业教育为“二等教育” 的错误认识。教育的制度性保障不健全,不能实现优质资源向职业教育流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体制机制的诸多约束。就业准入制度不完善,企业自身对职业精神的评价、激励、惩罚机制不健全,招聘员工的标准多为对技能的量化考核。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全社会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3.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虽有显著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差距越来越小。但受“能力本位”传统思想的影响,各职业院校过多考虑了企业当下的技术需求,忽视了决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精神的培养。认识上的不足,导致职业精神培养没有很好地渗透融入到专业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制约了工匠精神的培养。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是由于无法进入普通教育系列深造而不得已选择了职业教育。“求一技之长,谋一份好工作”是他们接受职业教育的主要动因。因此,多数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强化技能培养有较强的自觉意识,但对于职业精神的培养却不以为然;有些学生虽认识到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却对其内涵认识不到位。大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毅力品质。这些都为塑造工匠精神增加了难度。

三、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工匠精神是“立德树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精神标杆。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按照围绕“一个中心”、促进“两个结合”、坚持“三项原则”、实施“四大工程”、着力“五个环节”的“12345”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围绕“一个中心”

围绕工匠精神这个核心内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牵头,各系部及学工等部门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协调落实,企业和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工匠精神培育机制。

(二)促进“两个结合”

按照《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要求,秉承“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的校训,坚持德才并举,构建全面均衡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锻造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并重的“准职业人”。

(三)坚持“三项原则”

结合自身实际,在培养途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方面创新思路,优化举措,增强培育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1.在培养途径上,坚持思想教育引导与塑造职业精神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就业时存在“眼高手低、岗位意识差、不守承诺”等问题,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教育引导时避免简单说服教育,注重典型示范和榜样激励。通过企业文化进校园和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义务、自觉遵守和履行职业道德,使职业精神入心入脑。

2.在队伍建设上,坚持教师素质提升与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努力形成追求卓越的良好风气,提升教职工自身职业精神,形成以师率生、以教促学、学以养德的局面。坚持资源共享,发挥校企合作平台优势,组织兼职教师、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到校开展企业文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岗位纪律等宣讲教育,增强培育效果。

3.在工作机制上,坚持确立问题导向与系统化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师生认识工匠精神缺失的危害,增强培育工匠精神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明确工作着力点,增强培育针对性。按照“项目化实施、系统化推进”的工作方式,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明确和落实相关环节的职责任务,形成合力,增强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实施“四大工程”

1.思想引领工程。通过设立意见箱、倾听日,调研,座谈等方式,广泛了解掌握师生思想状况。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大胆进行思政课改,鼓励申报思政课题。以校园讲堂、班团会为主要阵地,通过主题讲座、创业就业培训、文体活动等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职业文化教育塑造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好教育引导。

2.立德强能工程。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相融合,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引导教师不仅当好学生职业技能的传授者,更要做好学生工匠精神的示范者和引路人。通过教师专业技能传授、职业人格感染和身体力行示范等多个侧面,将职业精神的培育渗透在学生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注重技能训练,重视团队合作,鼓励师生走进企业,⒂肫笠导际醮葱潞脱蟹,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积极参与承办技能大赛,开展模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真实的操作流程演练,让师生较全面感受企业氛围,丰富职场经验,提高对职业精神的感知,在实践中培养工匠精神。

3.文化育人工程。坚持“德育先导,以文化人”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工匠精神培养的全过程,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民族文化进校园、地域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企业文化讲座,让企业精神走入校园,增强工匠精神的认同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提高人文素养。进行文化体验,突出文化育人,实现教育感化和激励。

4.舆论引导工程。发挥以院报、心理报、橱窗、广播、电子屏、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以打造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重点,构建学院、部门或系部、班级三级新媒体矩阵,形成校内宣传倡导工匠精神的合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同校外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努力形成立体宣传、深度宣传、持续宣传的良好态势,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工匠的良好氛围。

(五)着力“五个环节”

把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推动思政教学创新,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强化校企合作育人,细化日常行为管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3]。

1.基于工匠精神推动思政教学创新。第一,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把民主法制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和安全教育等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培养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为促进良好职业精神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创新思政教学形式召开思政课改座谈会,加强思政教学和职业素养培养研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特征,将课堂理论讲授与专题教育、社会实践融于一体,通过律师讲堂、课外延伸、案例分析、播放视频、专题讨论、调查访谈、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增强思政教学的生动性与教育性,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理解和情感认同,提高理论育人的效果。第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把评价重点转变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素质、行为习惯考核和对职业精神的认知践行程度的评价上,形成教育导向。

2.基于工匠精神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将工匠精神的构成要素融合渗透在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环境打造、管理制度完善、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评价考核等环节,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全面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

(1)体现在专业教学中。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归纳出不同专业职业精神的构成要素,明确人才培养的素养目标。如,经过调研归纳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养目标规格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规定;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施工的意识;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将以上要求体现在其专业核心课程《天棚装饰施工》的教学目标中,要求通过该门课的学习,“不仅培养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自主学习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重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甲方、监理等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严谨规范、精心施工的职业素养”。最终,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在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2)体现在实习实训中。学院与多家企业合作,引企入校共建生产型实训中心。在实训中,有效融入企业技术及企业化管理,让学生感受贴近职业岗位的仿真实训环境,培养工匠精神。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将企业“6s管理”融入维修实践课程中,把清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等具体要求作为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做到“作业现场物品工具有序摆放,作业期间保持配件、工具、油污三不落地,通道保持畅通,消防设施定期检查确保功能正常,工具箱责任到人定位放置,机器设备定期保养到漆见本色铁见光,旧件整齐摆放,废件及时处理,桌椅地面整洁”。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则以准员工身份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强化职业精神的培养。

3.基于工匠精神强化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合作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学院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工厂、企业、车间,零距离接受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的熏陶。通过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委托培养等形式,与多家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建立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合作型办学模式,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企业规范管理和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技术知识创造条件。如在与新能源公司合办的化工工艺专业新奥班,按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体现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企业文化、员工行为规范作为必修课程,落实到工学结合、产教一体、准员工管理、半工半读、项目化教学、合作式学习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强化技能学习、练就职业本领,更要用企业的价值理念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职业情感,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践行职业行为,信守职业文化,努力培养合格的“准职业人”。

4.基于工匠精神细化日常行为管理。日常管理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环节。学院以“项目化实施,系统化推进”的方式,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渗透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1)加强日常行为管理。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按照企业要求规范学生行为,在宿舍、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元素,把工匠精神的培养落实到日常教育全过程,细化到学生行为管理、勤工俭学、文明宿舍创建、戒烟行动、早操晨练、劳动实践、社会服务各环节,为将来走上职场提前磨砺勤业、敬业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自主文明的良好素养,提高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自觉和自信。

(2)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将工匠精神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与学生评优评先、推荐就业等结合起来,奖优罚劣,促进学生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挖掘身边典型,激励学生以能工巧匠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5.基于工匠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教育过程”。学院将校园文化作为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维度营造体现行业企业元素的学校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归属感。

(1)打造精神文化。_立“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的校训、“笃学、奋进、雅行、和谐”的校风和“理实相融、学以致用”的学风,成为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中长期坚持。

(2)夯实物质文化。抓好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园内增加行业企业文化标识,提升职业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影响力,让学生耳濡目染,逐步养成与环境协调的良好行为习惯。

(3)完善制度文化。将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并根据培育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严格执行。

(4)践行行为文化。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及以感恩、诚信、职业教育等为内容的专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习得内涵丰富的工匠精神,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把企业元素、生产岗位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道德规范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现代工业文明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活动,邀请社会企业专家、行业能手、优秀毕业生定期举办工匠精神宣讲,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业务技能和创业实践,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彰显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就业性特色。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社团,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往、包容、竞争和合作,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自强自立意识。

四、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效果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得到了互相促进、同步提升。机械系一名学生,在华泰汽车集团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顶岗实习期间,发现送料小车上的两对塑料小轮大小不一,对曲轴的正常旋转起到了阻碍作用。他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发现把小轮用车床车掉2mm,气动装置就完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他的改进建议帮助企业解决了一项技术难题,得到集团领导的重视和采纳,并给予了奖励。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因知识、技能、素养并重,赢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及用人企业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0%以上,全日制高职招生连续三年持续上升,新生录取率、报到率位居自治区同类院校前列,推动办学进入了良性循环。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这个梦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强国梦,也是职业院校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梦,更是职业院校学生成就个人理想实现社会价值的成才梦。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社会对技能人才日渐尊重,大众对工匠精神的普遍认同,以及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都为培养工匠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时代呼唤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应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篇3

一、工匠精神的概述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它是有我国的一流木工匠师聂圣哲提出的,正是由于这种精神,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随之改变。而把“工匠精神”的学习理解加入到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是当务之急。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的制约,我国教育的重点一直为知识教育,在对于建筑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也一直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教育为辅。但是,实践对理论知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更是理论发展的源动力。最好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应该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就目前而言,每年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毕业的技能型人才只占毕业人数的百分之一。

三、将“工匠精神”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结合问题分析

(一)“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于二零一四年印发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到的教育理念中,更深层次的职教体系,更科学的职教结构的现代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是现阶段高职的人才培养只限于专科,如果高职学生想要进一步深造只能进入普通本科院校学习,从而失去本科职业教育的机会。而且,很多院校为响应国家课改而舍本逐末,在培养人才上注重理论知识的提升而在设置专业、管理教学与实际培养中并不能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使技能型人才难以具备“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科学的规划教育

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中,职业院校缺乏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缺乏专门的规划教育机构;学生在自我的职业规划中,缺乏前瞻与远见,对自身的定位模糊;学生自身的服务能力差,意识薄弱,难以形成强大的职业梦想。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现阶段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阻碍了“工匠精神”的传承。在高等职业院校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因为“工匠精神”的不可自成性,需要老师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与职业规划。

四、建筑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方法

(一)以能力为基础,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由于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对与“工匠精神”的掌握缺乏,所以对与学生的素质教育非常重要。树立科学的指导观念,让学生以劳动为光荣。只有确立正确的劳动态度,才能将工作的动力最大化发挥。在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置于首位,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才可以正确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加强校内实训

实训是按照人才培养规律目标对学生进行的职业能力技术的应用训练。在建筑这个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是培养技能型的人才所必须的。要将“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实训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要结合学生自身能力与建筑专业的不同课程特点对人才进行针对性培训。教师在专业知识的培养中,要做足职业技能的培养,将“工匠精神”与教学课程相互渗透,有意识的在实际讲课中带头的践行“工匠精神”,从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中建筑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

(三)进行“工匠精神”的定期宣讲

弘P“工匠精神”,社会的重视程度和认可度很重要,由于当前的教育体制,民众普遍认为从事劳动型工作是“没出息”的表现,实则不然,再尖端的科技、再高大上的成果都需要去实现,必须要有人做出来,论贡献,一个工匠或许并不比一个科技人才差多少。所以,要进行建筑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一定要进行关于“工匠精神”的宣传,使“劳动光荣”这一口号得到学生的重新认识,正确的树立爱岗敬业的劳动理念。

五、结语

“工匠精神”一词由来已久,它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理念,一种将“中国制造”转为“中国智造”的梦想。只有发扬“工匠精神”,才能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强他们的敬业精神,从而满足我国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

篇4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正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因而在人才培养中需融入工匠精神,这是学校、企业与学生实现三赢的需要,有利于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满足经济产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也利于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职业生涯发展,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一)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立德树人”是时代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必须把“立德”摆在人才培养的首位,把思想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重视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和职业价值观塑造,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正确的职业观和健全的人格。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时代内涵,与“立德树人”的价值意蕴高度契合,工匠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需在人才培养阶段加强培育工匠精神,将职业精神养成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在“课程思政”中注重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高尚的职业理想信念和职业品质,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匠精神培育与“课程思政”建设,两者在育人理念上是一致的,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真正实现了重塑人的精神使命[2]。高职院校要促进“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的积极融合,致力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永恒主题。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理念上是一致的,都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课程思政理念为顺利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工作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需强化课程思政教育的全面渗透,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把工匠精神培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将知识、技能和价值引领融合起来,促进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逐步形成,使其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二)满足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处于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逐步消退。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需要一批高素质人才提供人力资源支撑。高素质人才需要具备从事某一职业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以及视质量如生命、视品质如尊严的职业价值取向,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通过弘扬工匠精神促进高素质人才的技术技能水平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引导高职学生塑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致力于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三)有利于培养职业操守,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高职院校每年为社会输出大量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需适应时展要求,把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是当前"就业难"与"用工荒"的主要矛盾,因而对学生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工匠精神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专业课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中,课程思政使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素质养成三者紧密结合,形成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应。通过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较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科学严谨、精益求精、实事求是、注重创新的工匠精神,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的惯性认知,促进其顺利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

工匠精神承载了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文化基因,努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教育更应把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和塑造工匠精神紧密结合[3],运用多种策略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建设中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旺盛,专业课程作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载体,需以工匠精神引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工匠精神浸润式教育,义不容辞地挑起培育工匠精神和培养“大国工匠”的担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一)高职教师自身践行工匠精神。“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职教教师当怀一颗工匠之心,努力提高自身工匠素质。要加强教风、作风建设,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十年磨一剑、敬业爱岗、责任心等工匠精神中的优良品质作为高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培养高职教师勇于担当,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默默奉献的高尚品格,提升锐意创新开拓进取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表率作用,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敬业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直接决定了工匠精神的培养效果。高职教师要把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践行工匠精神,做精益求精、卓越进取的“工匠型”教师。给学生树立良好表率,强化引领作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为学生树立学习践行工匠精神的榜样。在教学实践中弘扬工匠文化,传递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把培养工匠精神贯穿于专业教学之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和行业发展情况,通过传授知识与技能,感受企业文化,体会技能的价值和工匠的地位,从而产生对从事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技艺、现代技术的热爱,引导他们有效提升职业态度,鼓励他们自觉立志做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努力成为符合新时展需要的工匠。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渗透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实质,鼓励学生真正深入到企业或者工厂进行实训,在真实的环境下去亲身实践,从而不断升华自身的工匠精神[4]。积极从企业聘请一线能工巧匠、名师等到校任教,他们熟练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能够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思想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企业技术人员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能更有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目前部分高职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双师能力不足,高职院校应全方位培育工匠之师,在工匠精神指引下建设教书育人的工匠之师,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求精创新的技术追求,打造具备实操经验和能力的双师型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企业顶岗实践的形式,定期选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了解实际生产过程,将企业的文化、新工艺、新技术等带进课堂,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最前沿领域知识,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工匠精神创造有利条件。营造有利于培育工匠精神的工作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工匠精神,传播工匠文化,诠释高尚无私之师德,让高职教师领悟并践行工匠精神。(二)校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及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培育学生精神气质的重要环境,能有效推动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隐性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逐渐养成工匠精神[5]。借助校园文化建设为工匠精神提供生根的土壤,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营造良好氛围,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助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发展,通过工匠精神的引领与塑造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使命感,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营造推动工匠精神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学习氛围和文化环境,有利于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渗透与融合[6]。高职院校要打造围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渗透,将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契合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通过文化的熏陶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加,引导学生在匠心化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学校要增强文化自信,发挥中国传统工匠文化资源优势,将校园文化与产业文化深度融合,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积极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校园氛围,形成重视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文化,利用广播、校报、校内宣传展板、横幅、公众号、微信平台、微博、抖音等新旧媒体,向学生传播工匠精神的相关内容,如精益求精、锲而不舍、吃苦耐劳等,潜移默化培养工匠精神,将工匠文化内化于心。学校应开展蕴含工匠精神元素的校园活动,举办主题活动、讲座、演讲、专题比赛等活动,挖掘学校自身存在的工匠精神资源,这些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往往能起到入心入脑的教育效果。(三)校企合作共育学生工匠精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升级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是由职业教育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也是其自身的实践特性和应用导向的必然结果。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传承工匠文化的优秀企业合作,统筹校企资源协同育人。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职业生涯的磨炼与提升,离不开在现场工作岗位的砥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需创造一个让学生零距离感受行业企业职业精神的真实工作环境,因此高职院校要秉承工匠之心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发展生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在产教融合中确立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地位,实现双方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协同和双赢。加强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工匠精神培养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并将其作为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为学生构建适应市场需求、促进自身成长的育人环境,学生通过企业参观学习、实习,可以提高专业技术技能,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近距离了解企业文化,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在实践中感受企业员工身上的工匠精神,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形成科学的职业观,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工匠精神,争做专业精业勤业的当代工匠。在顶岗实习中,选拔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学生的“企业师傅”,对学生手把手传授技能,将精湛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传递给学生,既保证了岗位能力得以衔接与传承,又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锐意创新的品质。(四)通过技能竞赛引导学生树立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培育落实于专业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工匠精神培育达到预期的效果。职业教育更应注重以赛促学,组织开展各类校级技能竞赛,以企业标准为基础、以职业院校教育和行业评价为主体,积极参与梯次衔接的各级技能竞赛,让学生在学校就以工匠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职业教育技能活动周、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锤炼学生精益求精、开拓进取的精神,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技能宝贵的新时代风尚。

三、结语

在制造强国战略的深入开展背景下,高职院校肩负着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更新观念,充分挖掘和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专业教学活动中既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也要不断探索传承工匠精神的具体策略,把工匠精神植根于心、付之于行,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力支撑。

引用出处

[1]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版),2016,38(3):53-56.

[2]梁暹.关于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42-43.

[3]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50-54.

[4]宋守斌,罗佳敏.浅谈如何培养高职院校中制造类学生的工匠精神[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1):102-103.

篇5

1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概述

工匠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职业文化之一,比对现代对职业工作的认识,工匠精神中包含了古人对职业发展的理解与看法。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一共有两点,一是敬业精神,二是职业素养,这两点是学术界所公认的。敬业精神是指的热爱岗位工作,并在工作中全身心的投入从而进入到忘我境界后形成的奉献精神。具有敬业精神的人,会发自内心忠于自己的职业,并专注于事业,就像老一辈的医生和教师一样,他们干一样爱一行,注重于在岗位上寻求个人价值。职业素养,是指的所要人在所要从事的职业上形成的观念与内涵,对于工匠而言,其职业素养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虽然他们没有较高地文化水平,但是掌握了所从事工作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对于工作上的事能见微知著,运用所学知识与一切办法去解决工作上的难题。

2影响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因素探析

由于职业教育体系与办学水平等影响,职业教育难以有效在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且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精神的培养也没有很好地渗透到专业教学中,这都是由于以下因素造成的:(1)社会因素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影响,是从企业发展和市场人才招聘渠道形成的。经哼多数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很难在现有升学机制下进行深一层的学习,且多数群众都认为职业教育低于高校教育,以致于教育制度以及资源显著落后于高校教育。企业本身缺乏完善的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对岗位就业制定完善的要求,缺乏健全的职业精神评价、激励以及惩罚机制,以致于员工在招聘是多数采用量化考核指标。职业教育也难以针对企业的岗位要求,在校内教育和实习中营造优良的工匠精神氛围,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培育。(2)职业教育自身的影响。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影响,在于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不足,及时学生技能水平与企业需求差异逐步缩短,但是学生难以适应岗位工作。这是因为职业教育发展中由于能力本位论的影响,多数都是以企业当下发展为教育背景,缺乏企业及行业未来发展的认识,那学生有怎么能适应岗位工作发展呢?可持续职业精神的培育,要求职业教育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职业精神培育难以渗透到专业教育中,以致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影响有限。(3)学生发展影响。从企业岗位需求以及职业教育发展角度来看,实现工匠精神在学生发展中的融入,对于学生而言有利无害。但是多数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都是因为成绩和文化因素等难以进入普通教育系统中深造,所以其学习目标定位在“求一技之长,谋一份好工作”上,这样的观念导致学生尤为注重技能的培养,却忽略了文化与精神的培育。即使有些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也没有深入明白其内涵的价值,导致不少学生缺乏优良的学习习惯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品质,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塑造。因此,想要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就必须意识到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全面渗透工匠精神。

3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的反思与策略

3.1反思我国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现状

我国经济逐步转型发展时期,这个阶段中需要大量的工匠人才,为我国经济以及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立足根本,只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在人才教育中实现工匠精神的渗透。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转变成创造大国,高端制造业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端人才,以缩短与强国之间的差异,缩短中国产品与德、日、美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基于各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现状,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既要为科技进步培养创新人才,又要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工匠精神技工队伍,以促进我国经济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新时代企业发展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持,缺乏工匠精神企业就会陷入发展困境。经济转型发展下企业发展也要实现创新与升级,才能使用大的经济发展环境。依据现阶段的企业发展调查发现,全球中超出200年发展历史的长寿企业中,由日本与德国囊括前两名,这是因为这两国企业注重于传承工匠精神经,尤为注重企业产品质量的改进,将精益求精当做是职业价值追求。但我国很多企业缺乏对长久利益的关注,更为关注眼前的利益,企业工匠精神理念的缺失,难以实现企业长久、健康发展。所以从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现状来看,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缺失,是因为人才培养途径中,思想引导和实践认识规划滞后,导致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融合不足。

3.2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

篇6

中图分类号:A16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人学理论有着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它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把工匠精神放在它的视域下,有利于我们正确的看待新形势下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有利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工匠精神,推动“为了人、解放人、实现人”而进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1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和确证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是一种人对自我本质力量展示、确定的内在要求和需要,也是人在对象化活动中寻求超越,把意义赋予对象的精神活动。

首先,工匠精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和确证。工匠精神是一种人的精神,工匠的活动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而不是一种被迫的异化活动。工匠精神不是在异化劳动下的一种活动,这区别于在科学管理与技术控制的现代管理与生产系统。在技术理性主导的生产世界,人变成了被精心人为设计的程序中的一个环节,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被弱化为技术操控系统中被动的生产活动片段。工匠精神体现的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而不是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指导下的被动操作活动。

其次,工匠精神是对人和他的世界的一种超越。工匠精神表达是人的个性感性活动的创造性,而不是一种类本质活动,是一种情怀,是对人自身的创造和超越。工匠精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也是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的确定,工匠精神不应该仅仅体现在商品交换活动中,不应该以功利主义为核心的工具理性,而更应该表现为一种对现存状态的创造和超越,产品不仅仅是为了交换,更是一种表达工匠价值观和创造能力的活动。

2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与人的自由与解放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目的。在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就有了为他人创造和超越,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意义,就不单单是个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解放活动,而是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意义上实现自由和解放。

3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与民族振兴

(1)为谁培养人与工匠精神。我们要区分作为手工作坊中工匠精神与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的区别,也要把西方现代管理和技术科学背景下的工匠精神与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分开。工匠精神也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就需要我们把它放在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视角下去看待和发扬,这样工匠精神就有了“为谁培养人”的意义和内涵,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也就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工匠精神在视域下就成立为人民、为人的自由和解放服务的精神。

(2)培养什么样的人与工匠精神。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大趋势,竞争市场的全球化要求我们在看待工匠精神的时候,要把工匠精神放到全球化的现实中去。在全球化的竞争中需要用艺术家的情怀和精益求精的技术精神去培养适合时展要求的复合型、高精尖人才。从马克思人学视域来看,现代工匠精神即要求我们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要求我们放眼世界,立足全球竞争去培养具有世界竞争能力的“新型红专人才”。

(3)怎样培养人与工匠精神。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去培养人,培养具有全球事业和竞争能力的新型红专人才,要让人明白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不同于西方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精致利己主义,它有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特征和为了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崇高目标。其次,要有进益求精的精神去培养人,在培养的过程中要突出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既要强调价值培育,也要重视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放眼全球,立足现实,着力打造又红又专的新型人才。

总之,马克思人学是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理论,科学和价值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思想体系,从马克思人学的视域去解读工匠精神是理论结合实践的需要,也是如何看待工匠精神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之间张力的必然要求,更是立足于人的实践,为了人、发展人、解放人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可以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问题等问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寿斌.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J].江苏教育,2016.(5):28 29 .

篇7

协同发展 探寻创新人才培养成功模式

“瑞士是世界上最具创新优势的国家之一,当前,中国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的关键则是人才。”论坛一开场,主持人、贵州商学院院长武鸣开宗明义,谈到了对本次对话交流的期望。他表示,本次论坛将主题确定为“携手共进、协同创新”,就是为了推进黔瑞合作,引入成功模式。

“强调要把中国的创新战略和瑞士的创新优势相结合,这正是协同创新的核心要义。”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顾久在致辞中表示。

论坛上,瑞士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董事会主席乌尔斯・马斯哈特分享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秘诀:“教学、陪伴和成功,是我们成功模式的三个关键词。我们承诺以‘未来为导向、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培养年轻人;我们陪伴学生,帮助他们成为有能力、热情和成功的管理人才。”

作为世界一流的酒店管理教育院校,瑞士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已在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设有分支机构。贵州商学院则是其在中国的第一个合作伙伴。“这是双方共赢的选择。”乌尔斯・马斯哈特说:“这次来参与中瑞教育对话,也是为了表达我们进一步走向全球市场的决心,希望在中国找到更多的合作机会。”

“签订合作项目协议,对贵州商学院来说只是转型发展、协同创新的第一步。”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牟延林认为,“协同创新”的关键,是让瑞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适应中国的土壤、贵州的生态。“建议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培养商科类的拔尖创新人才、商科专业的国别研究人才、商科大类的国际组织人才、商科专业背景非通用语种人才、商科领域的来华友好学者五类人才。”

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孙芳城则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建议。他认为,高校转型发展,最重要的是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在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是当务之急。建议加大教学范式改革,制度先行倡导“工匠精神”,强化教学过程的监控,更要让教师科研的成果进入课堂。

产学合作 共建平台培养行业精英

“三分之二的瑞士年轻人初中毕业之后,进入职业教育学校。而这三分之二的人实行双轨制培养,即他们一个星期里面有三到四天在企业里学习工匠的技术。”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及艺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鲁迪・纽茵茨认为,产学研合作是培养行业精英的最好路径。

“酒店行业更重视基层实训,在实践中培养专业技能,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贵阳凯宾斯基大酒店总经理温立克说,“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这个行业,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而不是毕业工作几年了,才发现这不是自己的职业理想。”

温立克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贵阳凯宾斯基大酒店与贵州商学院等4所院校签订了产学合作协议,提供15%-20%的岗位供学生实习。他认为,这种实训教学的模式,能够培养出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

瑞士伯尔尼应用科技大学则鼓励学生参与全球市场的项目策划,并分享观点,碰撞出新的火花,再将创意转化为成果。“我们项目实施的地方,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善,生活更为便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和谐。”成功参与中国乡村景观设计项目的运作,让瑞士伯尔尼应用科技大学教授毕瑞华更加坚定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理念。

“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可持续的重要性。”这是瑞士南方应用科技大学教授伯乐在对话中分享的观点。“在分辨什么是垃圾、什么是浪费中,让学生思考从产品设计到产品生产、消费等全过程需要怎样的绿色发展方式。”

对贵州商学院而言,这样的讨论,对于提高教学水平、明确办学定位具有重要意义。“在黔瑞携手、绿色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下,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引进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携手和协同创新,标志着学校对外开放办学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也意味着学校将从瑞士引入先进的理念,实现办学水平的提升。”贵州商学院党委书记涂小亭说。

商旅同行 为旅游提质转型培养专业人才

瑞士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及艺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瑞士伯尔尼应用科技大学、瑞士南方应用科技大学等高校,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景区规划等领域都具有深厚的积淀。论坛上,这些高校学者分享了成功项目,为贵州提供了有益借鉴。

例如,中国云南沙溪古镇项目,正是由瑞士联邦政府和瑞士理工大学的支持,瑞士伯尔尼应用科技大学的师生以“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体策划和执行的项目之一。

“保留古韵的同时,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将古色古韵的文化和完美的自然风光开发为旅游产品,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毕瑞华说,这个项目的中坚力量正是旅游专业的学生。通过参与大型项目,这些学生获得了大量经验,成为行业的顶尖人才。

反观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却缺乏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国家旅游局原局长邵琪伟用一组数据,直观地展现了中国旅游人才培养的严峻性――

每年新增旅游就业岗位约60万,但旅游职业院校每年毕业生仅30万人;

全国近80%的旅游从业人员没有系统接受过旅游相关专业和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

全国每年约1600家新建酒店投入使用,其中星级酒店人才缺口超过10万,岗位满足率不到40%。

……

邵琪伟说,中国旅游行业缺乏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而瑞士在旅游人才的培养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例如专门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设计突出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以及打造国际化、行业化的师资队伍等。

在当前的市场需求和形势下,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是缓解旅游人才需求瓶颈的有效途径,如何结合新形势、新趋势、新业态,加大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这一话题引起邵琪伟、牟延林、武鸣等嘉宾的热烈讨论。

篇8

工匠精神是一种优秀的思想精神,对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综合效果,培养更多社会与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同时工匠精神的培养也能够使高职学生认识到强化自身技能的重要意义,为未来的工作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基于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工匠精神培育的相关建议,以期能够对高职院校学生优秀思想精神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工匠精神内涵及本质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表现,对从业人员的工作理念、工作质量将会产生较大影响。工匠们以其敬业、精益求精的思想,不断雕琢产品,改善产品质量。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注重专业精神的渗透。

专业精神具体包含专业技能水平、专业职业素养等,需要坚持“追求完美”的思想精神,坚定工作理想,为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努力。

(二)工匠精神的本质

工匠精神的本质为职业道德,可谓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社会发展与企业发展中所需要的员工品质。工匠精神理念下的职业道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中。

1.遵纪守法,严于律己

每一位员工均需要遵守企业或者职业相关规定,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责任等,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2.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爱岗敬业、勤于劳?樱?是工匠精神的重要思想内涵。工作中需要在深入分析职业特点、职业要求的基础上,做一行、爱一行,诚实守信,乐于奉献,为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努力。

3.与人为善,团结互助

合作是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的重要方式,在职业工作中,员工需要坚持与人为善,积极与他人交流,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同时,还需要坚持团结互助的思想作风,合理安排工作,彰显传统工匠精神对现代工作的重要价值。

二、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方式,也是实现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

成为世界制造强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目标,而制造业的灵魂是工匠精神,故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转型,均离不开工匠精神。基于各类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而言,若想促进经济的发展,则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比如德国,作为著名的制造强国,其工作中坚持着“精益求精”的思想理念,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坚持着良好的职业操守。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教育指导活动中,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企业培养更多具有优质思想品质、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实现国家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

(二)推动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方式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基于市场发展动态、市场发展前景等进行综合性研究,不断完善高职教育的模式。工匠精神中各项职业特点、本质要求等符合当前市场发展的具体要求,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综合职业教育的效果。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第二课堂教育中,能够使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坚持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思想作风,是推动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式。

(三)实现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工匠精神要求每一位从业者均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这种职业精神会使高职学生具备较好的职业素养,对自身的工作发展、学习状态以及提升目标等进行明确规划。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促进学生精神发展、增强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职业竞争力,使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对高职学生未来的工作与发展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三、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工匠精神的培育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工匠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升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工匠精神;利用专业课与小班教学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以及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增强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力度等方式,使每一位高职学生均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为学生未来的工作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提升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促进我国建筑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爱迪生、富兰克林等世界级的工匠大师将工匠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大量的实践研究证明,工匠精神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生产建设的发展。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教育指导活动中,需要提升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工匠精神,从工匠精神教育、工匠技能指导以及工匠专业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指导,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需要提升对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视程度,提升教学投入力度,基于工匠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建设实验室、实践基地等,并保证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专题讲座、课外实践活动等,使学生能够通过多个渠道、多个角度认识工匠精神,培养高职学生追求精益求精、热爱钻研的工匠精神。

(二)利用专业课与小班教学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

专业课是培养高职院校人才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需要将专业课作为教学活动重要基地,需要在明确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特点、高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性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方案,为高职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专业课、小班教学指导活动等,科学设计学生工匠精神养成计划,将这一教学计划和专业课教学融合起来,依据专业课程的不同特征,循序渐进地渗透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细节、专注专业,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指导与思想培养,使学生形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思想作风,坚持工匠精神。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下,基于自身的专业特点、职业发展趋势等,灵活开展任务驱动活动。为学生布置适当的学习或者合作任务,学生需要坚持工匠精神,认真地完成任务,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任务的设计需要与学生的技能水平、认知能力以及职业发展需求等密切相连,在检验学生工匠精神体会情况的同时,也能够为高职学生未来的工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种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

(三)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增强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力度

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逐渐形成能够产生重要影响。高职院校需要深刻认识到校企合作的积极影响,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等,开展校企合作,增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力度。

首先,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开展企业知识、职业素养的教育活动,与优秀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各项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融入实践工作、职业工作中,以便于更好地彰显工匠精神,形成专注、敬业的优秀品质。

篇9

“工匠精神”和大国工匠成为当下的热词,主要是源于各地政策规定文件层层下发,各类媒体集中宣传纷纷造势,各项评选表彰活动连连开展,不能不说目前高度重视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今年初以来,辽宁省总工会就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了比较深入和全面的调研,从初步了解到的情况看,特别是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深刻反思,从而制定更加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与措施。

振兴重任与人才短缺的矛盾

实际上,无论是大国工匠或是辽宁工匠,无非是对高技能人才的一种形象表述。高技能人才又通常指的是技能职工中的技师和高级技师。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其产业特点决定了加强高技能人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建设一支庞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不仅是建设辽宁装备制造强省的重要智力支撑,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题中应有之义。特别是在当前辽宁经济面临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严峻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更加紧迫。

那么,辽宁的现实情况如何呢?请看一组数据:截止2015年底,全省有技能劳动者458万人,其总体数量结构是,初级工19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43 %;中级工16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34.93%;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9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0.74%。其中,技师、高级技师15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3.3%。如果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较一下,辽宁这方面的差距就更加显现了。上海市高技能人才总量为395.7万人,占比30%;广东省高技能人才总量为273万人,占比27.6%。说明目前辽宁高技能人才已经出现严重短缺现象,特别是在一些新兴行业和企业中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情况更加突出。

可以说,高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特别是由装备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跃的一个重要因素。最直接的后果是辽宁整体经济特别是企业发展后劲和创新动力明显不足,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许多科技研发成果、产品创新设计无法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劳动生产率低、合格产品比率低等问题突出。客观地看,这种高技能人才短缺现状与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持续下行有着直接的关系。

思想认知与实际工作的背离

如果用“叶公好龙”来形容一些地方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与实际贯彻情况的关系,还是比较贴切的。从一些地方的文件规定和领导讲话中,没少看到“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等新鲜词汇,提出的措施和办法也是一套一套的。但一接触到实际,有的领导就开始强调自身的实际情况,强调经济实力和财力条件等客观因素。在工作摆布上,没有把高技能人才建设工作纳入人才建设总体布局中加以重视,往往是注重发展速度与规模,忽视发展质量与水平;注重高端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忽视企业一线技能劳动者培养;注重盲目扩大项目,忽视对高技能人才建设整体谋划和有效投入。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督促检查机制,落实高技能人才有关政策规定存在逐层递减情况。特别是我们看到,目前我省制定出台的有关文件,在有些地方还存在“不出机关门”的现象,相当一些政策规定没有真正落地。

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这方面的问题则更加突出。有的企业不是立足于自身的长远发展考虑,强调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投入大、周期长,没有把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用在一线职工培训上,甚至有的企业老板压根儿就没听说过职业等级制度,因而,不得不面对着高技能人才匮乏现状,又无意识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的双重矛盾,致使在企业发展特别是创新活力上处于恶性循环。调查显示,有3/4的受访企业不能按照《职业教育法》及相关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用于一线职工的培训经费也只占职工教育经费总额的40%,企业职工培训投入普遍不足。

技能资格与薪酬收入的脱节

调研中看到,职业资格等级的政策激励作用明显不足。高技能人才的技能资格与实际收入不相对应,具有高技能资格的职工实际收入水平低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一些企业中,高级技师的工资封顶线仅是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初级工资标准,工资收入差距过大。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近年来我省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辽宁省高技能人才振兴实施计划》,文件中明确规定高级技师与高级工程师同等收入,但在多数企业中,这两个群体在实际收入差距上一般都在一倍以上。造成这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一线职工工资在企业收入分配中处于价值链低端,技能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得不到充分体现,严重限制和挫伤了一线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立足岗位学技术、提高技力和创造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

在调研中了解到,高技能人才对个人工资收入满意度较低。在受访的1020名高级工以上技能工人中,对自己的实际收入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仅有210人,占20.6%。这就导致了两个更加严重的现况,一是高技能职工的“后备人才”正在逐渐减少,在年龄结构上出现断层、青黄不接和技艺传承跟不上的情况比较普遍。在受访的高技能人才中,40岁以下只占25.5%。二是无论是地方还是企业,培养和造就高技能人才的涵养能力明显弱化,致使大批高技能人才流出本地企业或者是外省,特别是一些骨干国有大型企业出现高技能人才净流出的“失血”状态,对企业和职工产生很大负面影响。

制度规定与执行现状的纠结

作为从1956年至1985年国家实行了近30年的“8级工匠”制度的替代形式,现行的技能人才5级职业资格等级制度,在实际执行中遇到了严峻挑战。也就是说,国家明文规定的技能人才5级职业资格等级制度,在新形势下出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现象: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采取的是“一岗一薪”评聘分离制度,实行以岗定薪,职工即使拿到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如果岗位不变,就不会拿到相应的薪酬。特别是在中小非企业中,职业资格等级制度基本上处于“空转”状态,一些企业出于对降低劳动力成本的考虑,普遍存在重“挖”人、轻培养的倾向,要么认为没必要,要么担心“养不住”,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高技能人才政策上缺乏内在动力,致使国家技能人才职业资格等级制度及相关政策形同虚设。80%的受访者反映,晋升等级后“收入增加不多”或“没有与收入挂钩”,普遍认为技能等级用处不大;96%的受访者反映,按照现行的政策和机制,一名高技能职工的成长周期通常都在15年左右,如果年龄到了40岁以上,就很难再有晋升的空间了,从而制约了职工提高自身技能的进取意识。

另外,国家对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有着明确的政策和制度规定,但目前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充分、不健全的问题,不适应企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实际需要。一方面,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以及民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对职业教育分而治之,多头管理,各自为政,造成资源分散和浪费。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自身培训能力弱,要么有人才培训需求,但苦于“求师无门”,无法对职工进行在岗提升培训,不能满足职工参加培训的渴望;要么强调技术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在受访的1020名高技能人才中,有710名表示愿意参加在岗培训,但一致反映参加培训的机会和条件十分有限,其中有310名职工在就业后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

突出贡献与地位低下的反差

篇10

作者简介:刘东菊(1963-),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技能竞赛、教师伦理研究。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升技能人才培训质量的影响力研究”(编号TJJX15-036),主持人:刘东菊。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5-0065-05

历经9届比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基本确立了国赛、省赛、校赛组成的竞赛体系[1]。实现了作为职教发展助推器的设计目标。

在大赛引领下,职业院校实现了办学观念转变,增强了服务企业意识,推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及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但是从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上,肩负着各级各类技能人才培养重任的中高职院校,需要对接国家产业发展而努力培养合格技能人才。为此,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领下,职业院校需要借鉴国际大赛技能人才培养方法及对接国内优质企业技能标准,提升学生的技能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将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助力学生职业品质的提升;探索综合能力内涵,加大学生知识获取能力、职业技能、品德、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力度,从而使培养的技能人才达到入职标准,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一、重视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体现了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内涵要求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应对接企业技能标准,对学生施以职业能力、职业品德、职业态度、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实际状况则不尽然。2012年8月1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了2012年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首届高职报关项目上,超过半数参赛学生没有见过报关单,四分之一的学生用错报关单,二分之一的学生不知报关单为无碳复写纸。说明学校教学并未对接企业实际内容,暴露了职业教育存在严重的办学缺陷。

教育部前副部长鲁昕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5年年会上做了“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讲话,指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着“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不够、课程体系僵化、教材滞后、师资队伍结构跟不上科技时代的要求”等问题,其结果会影响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步伐。

当前我国中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就业率高,但却不能实现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技能人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为企业订单式培养,就业者的实际技术水平不是很高。除此之外的毕业生,无论就业层次及专业相关度都不太高。从最近所做的一项“大赛对引领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中高职院校学生在选择毕业后的去向上,近80%的被调查者选择“若有可能,希望毕业后能先提升学历”。从中反映出,中高职学生认同学历提升对就业收入影响较大。说明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力度不足,使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不强。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在技能人才培养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随着工业4.0的演进,新的工业形态需要对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人的社会责任感、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等成为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

早先就有研究揭示“内省的、人际的技能”才是影响教育成就和劳动生产率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但这一结论并没有引起重视。而最新的内生增长理论才对此作了进一步揭示,明确教育的作用就是把人培养成懂得“合作与交流”,并且在工作能力上能够具有适应新的职业转换的能力。指出“教育投资”,不只是对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投资,更是对人的应变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能力培养投资[2]。为此,职业院校应根据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重视技能人才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从当前产业发展对人的综合能力需求中,可以看到,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加快,对人的职业素养与知识需求不断加快。如动漫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同时也要具有文学艺术方面的才能,还需要懂得财务管理、信息分析等方面的人员。说明产业的发展很难预测到对哪类人才的需要。因此,作为职业院校,要紧跟产业发展步伐,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升技能人才岗位转换能力,实现技能的跨越式发展。这就是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

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技能人才的使命,培养的技能人才素质是否符合国家产业发展需要,是衡量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此,职业教育必须紧跟产业发展速度,升级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促进产业的跨越式或螺旋式上升。教育部职成司印发《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6年工作要点》的函([2016]31号)中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从中明确职业院校应对接生产实践提升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

作为技能强国的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坚持技能人才在企业进行培养的理念,但职业院校要肩负起培养作为准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的职业素质的责任。

引领工业制造4.0的德国,更是将职业素质、职业精神等植入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中。德国只有8千万人口,却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德国西门子公司总裁总结为,这是因为德国人对工作拥有严谨的态度,重视每个生产细节。德国的每个企业员工都要拥有“要承担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的理念。企业生产的灵魂“一是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二是生产过程的和谐安全。而不是利润的最大化”[3]。从中反映出德国坚持技能人才素质培养理念,并重视对技能人才职业品质的培养。

相同的原料、相同的生产线和管理制度,中国工人却无法生产出发达国家同等质量的产品。这说明我国企业技能人才职业素质表现不尽如人意。企业技术工人严重缺乏职业“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被认为是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工匠的优良品质被标注为:专注、坚守、耐心、淡然、创新、自我突破。表现在产品和服务上,体现为以人为本、精心打造、精工制作、质量上乘等特质。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表达实际也是对高层次技能人才拥有的职业综合素质的栓释。工匠精神是在实际工作中建立的,但职业素质可以在职业院校学习期间奠定。实现《中国制造2025》对技能人才需求,将主要来自职业院校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品质,将决定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未来。

从我国技能工匠成长的经历上,可以了解到技能人才职业品质的培养,应远重于技能本身的培养。他们能够付出超过常人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努力,充分显示了他们对职业所具有的热爱、敬畏、沟通能力、专研、精益求精等品质。他们的成才带动和培养了更多年轻技能人才的成长。正如技能大师内蒙古一机集团瑞特公司高级技师宋殿琛说的“即便是普通技术工人,只要有以技能立身的愿望,并为之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4],道出了技能人才培养的真谛。他还提出“技术比武最能锻炼一个人的综合业务能力”。无论技术比武还是各种比赛,比的不只是技术,更主要的是考验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和毅力,以及技术创新的潜能。由他带领的团队16人,个个有绝活。不仅如此,他认为自己所带的班组最大的优势是团队协作精神好,遇到问题师徒间相互指导、帮助。这也与他个人带徒弟时就无私心,技术上言传身教毫不保留,率先垂范等良好职业品质密切相关。正是他所带班组工作氛围好,很多来到班组学习的人都不愿意离开。

来自企业一线技能大师的工作经验和育人体会,启示职业院校对技能人才培养,重在培养职业能力、职业态度、品德、毅力、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技术学习和专研的兴趣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这就是技能人才培养的精髓。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教学的引领就是对接产业标准提升选手的技能素质和水平,以此使热爱技术、努力专研技术、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通过技能大赛提供的职业训练平台,率先实现技能综合素质的提升,他们技术才华的脱颖而出,成为国家选拔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后备力量。在技能大赛氛围的营造下,将激励并带动职业院校更多的学生产生学习技术的动力,也让社会上更多的青年人对学习技能充满向往。每年举办一届的全国技能大赛就是让参赛职业院校逐渐深刻认识到在技能人才培养上,要对接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建设方向,要不断加强学生技能品质培养,让每个准技能人才入职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才能,服务国家经济建设。

二、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提升策略

(一)借鉴国际大赛让技能人才培养方法对接国内优质企业技能标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

拥有66年发展历程的世界技能大赛,在制定竞赛标准上,不仅依托世界一流企业专家制定赛项规程、技术标准,而且汇集世界参赛国家技能专家的智慧,共同研究赛题内容。通过对参赛选手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检验,培养选手解决问题能力和提升技能创新能力。对参赛者的技能操作培训始终遵循职业规范与安全标准进行。按照世界技能大赛竞赛标准培养出来的参赛选手,个个符合企业用人的实际标准。

我国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虽然有80%以上的赛项对接企业标准,但是据资料显示,这个企业标准主要由参赛设备商提供,与世界技能大赛对接生产实践技能设置赛项技术标准相距甚大。

每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都会增设反映新兴技术领域的技能赛项,以此引领职业院校按照新设项目技术标准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并引领与新设赛项相近的专业转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但是,对于技能人才培养最重要的职业标准以及使用教材的缺乏,会使职业院校因操作起来难度大而导致无法及时将赛项内容有效地转化为教学或课程资源,不利于学生对新技术的了解、掌握与能力的提升。据我们对大赛影响下的职教师资状况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都高度一致认同,将大赛成果转化为教学或课程内容,需要教师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消化过程才能做到;只有占极少数的教师认为很容易实现转化。此外,职业院校生源水平长期以来在低层次徘徊,学生学习能力低,职业院校又重视专业学习,又因设备投入少和设备更新慢,难以满足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要求,导致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低。而我国又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对职工的职业规范要求意识不强,加之职业院校办学上文化层次定位又较低,从而制约了职业院校建立遵照优质企业技术标准、规范,培养技能人才素质的意识和做法。因而,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优质企业不被认可。入职标准的低层次培养,也会影响在校生对技能学习的积极性。

为此,在大赛引领下,职业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上,应参照国际大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做法,积极借鉴国际技能人才培养的做法,以及对接国内优质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对学生施以职业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职业品德和职业精神等。如此做法,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也为学生自觉提升自身技能素质提供学习动力,进而使学生对职业学习具有归属感。学生素质提升的同时,也促进了职业院校自身办学形象的提升,就会激发和带动更多青年人对技能学习的兴趣,并可能投身到对技能学习的行列中。

(二)将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助力学生职业品质提升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的灵魂。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方面是检验职业院校办学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宣传职业院校办学特色与品牌建设的一个契机。职业院校发展,不仅要靠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更要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丰富的学校文化生活、良好的师资队伍以及优良的管理文化,以促进育人质量提升。此外,更须将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助力学生职业品质的提升。

作为生源质量相对较低的职业院校,一直未能摆脱学生人文素养不高这一办学困境。但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却是国家培养所需要的技能人才大军中的主要力量。在社会尚未对技能人才培养形成共识观念下,如何让职业院校毕业生能迅速并很好地承担起技能人才的工作重任,一方面通过举办技能大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竞技水平,使学生在接受技能训练期间,了解、熟悉、适应企业生产方式、流程和技术要求,使职业素质获得提升;另一方面通过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让学生浸润职业文化的熏陶,实现学生职业品质与职业精神的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素质,能与企业用人标准吻合,不仅会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也有助于学校职业品牌形象的树立,有助于突出学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更有助于扭转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低的社会观念。

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根基和沃土。文化的意义是对学生精神发挥浸润与影响的作用,生活在富有职业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就会受到陶冶。让职业院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充满浓郁的职业特色、文化韵味,与时展结合并不断推陈出新,如将国家近期发生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教育政策信息、大事件等,通过新闻广播或板报或媒体演示等多元的方式,及时在校园内传播,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教师文化建设,是学校优质品牌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的根基。教师作为学校文化的缔造者和继承者,对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品质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通过授课,传递教师的职业态度展现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实践技能,呈现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教师对学生关爱、无私帮助、培养共同兴趣、爱好、开展技术切磋,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提升以及与人沟通能力的建立等等。尤其是教师的品格对学生品格的潜移默化影响更深。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师在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学习态度、品德发展水平以及友好程度等方面,都比其他类型教师对学生影响好。教师文化是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教师群体的价值观、态度、信仰及团队合作能力,是教师文化的核心。校园竞技比赛将会增进教师群体间的凝聚力,为掌握训练要点,提升训练水平,改进技术方法,必然会促使教师间共同开展技术研究、探索、切磋。教师及其团队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必然会影响并带动学生品质的提升。

管理文化,尤其是校长的育人取向、文化理念、文化思想,是奠定学校文化的重要思想基础。校长是学校管理团队的主帅、核心。校长的管理方式直接影响团队的管理方式。作为学校主帅,校长要善于带领团队学习中外优秀的学校管理经验,掌握先进科学思想,树立科学的价值理念,并通过相应的活动将先进的科学的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价值观,外化为师生行为,引导师生从各个方面提升人文素质和职业修养。为此,职业院校应积极营造以人为本、团队合作、和谐管理、和谐共事的学校管理文化。校长充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形成人性化管理的氛围和环境,就能激活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共同拥有理想、信念、行为准则、形成具有共同执行力的学校文化。而这种学校文化必然有利于孕育学生的人文素质,也有利于学生职业品质的培养[5]。以德国的企业文化为例,企业员工具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接受调查的员工表示,公司内同级员工间竞争压力不是很大,主要是员工在团队领导带领下,以团队合作形式取得共同进步成长。优秀的教育背景、扎实的专业素质、与人为善的交际手段,是成为团队负责人的资质。公司文化的必备条件主要体现为上级与下级之间的良好沟通。如一汽大众公司面向员工公开信息:“很多具体问题、解决方案,尤其是敏感、关键问题,比如信任、质量标准、共同利益、尊敬、系统思考、发展计划、效率以及企业发展的思考、责任,都在中德员工中分组讨论。”可见,学校管理文化建设可以借鉴企业文化的精华,使师生具有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

总之,将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职业文化的浸润、熏陶,有利于孕育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认同并自觉接受职业规范训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建立正确的职业服务态度和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品德,树立职业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敬业、奉献精神与品质等。为此,职业院校要重视和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塑造学生的职业品格,力争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感受并体会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价值、意义。

(三)探索综合能力内涵,对学生实施职业综合素质培养

二十世纪70年代德国提出的“关键能力”被指为跨职业的综合能力。德国企业认可的关键能力主要体现了作为“复合型技能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具备“解决社会问题的知识、能力、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认为个体具备的“能力、观点和态度”是超出专业能力和知识之外的,成为个体自身的永久能力,即素质。具备这样的素质,在工作中被认为是创造能力强。

德国专家舒尔茨将企业对学生提出的综合能力培养,从三个维度进行总结,这些内容对我国职业院校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这三个维度是:专业能力要求、方法能力要求、社会能力要求。专业能力要求包括12个要素,具体为:保持工位的整洁;具有责任意识;具有安全意识;工作要投入;工作要有时间感;具备自我检验能力;思考问题具有前瞻性;能优化工作进程;要保持与工作的一致性;要形成保护环境意识的行为;要合理的工作;要求具有精度的感觉。方法能力要求包括14个要素,具体为:具有信息的独立处理能力;工作专心;工作要有计划能力;工作要有决定能力;具有寻找信息源的能力;对信息具有复述能力;能了解自己学习类型;能会逻辑思考;掌握学习的技术;学会培训记忆力;具备向别人传达信息的能力;会系统思考问题;学会区分重要性与非重要性问题;了解工作的目标。社会能力要求包括18个要素,具体为:做人要坦率;对职业有积极态度;具有学习的愿望;懂得用事实论证;具备口语表达能力;个人做事有积极性;乐于助人、具有独立性;能自我评价;有自我意识;要有自信心;具备评判能力;有可靠性;有责任心;集体行动;共同负责;对经验交流的诚意;宽容、客观[6]。

上述内容启示我们,职业院校,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这个能力就是“让学生毕业后,能用所学知识从事一种能维持生活的工作。”这也是每个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中,重视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的培养,要培养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工作方法的能力培养上,要培养对工作目标的了解,要对自己有正确认识,对职业有积极态度,要具有信息获取能力,要具有清晰表达能力等。社会能力上,要善于助人,要有团队合作能力等等。职业院校可以积极借鉴上述内容,在教学中的任何环节上,对照职业规范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就会让学生获得观念提升,并增强职业认同感,促进对技能学习的兴趣,为今后在技能岗位工作发挥作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红.探索中成长 大赛从初创期步入成长期―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2):22-25.

[2]李立国.工业4.0时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式方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1):6-15.

[3]李工真.德国工匠:我们不相信物美价廉[J].国资报告,2015(5).

篇11

时装画无论在服饰设计和绘画方面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时装画基础》是服装设计专业入校后的第一门必修课程,近几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时装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工匠精神的由来

恩格斯说:“真正的劳动,始于工具。”最早的时候,人们把自然界中的东西变成了狩猎和捕鱼的工具,用石头、动物的骨头制作成工具,这就是原始的手艺,也是人类进化最重要的一步。因此,手工劳动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手工业劳动与人类的产生有着内在的联系,并对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产生着影响。手工劳动创造的不仅仅是物质的财富,还有审美的乐趣。从制造生活必需品到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手工制品,从研磨石器到制作玉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比如陶工做出来的陶瓷,由简朴到不断精细,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在创造与开创事业的道路上,坚韧不拔的技艺是不可或缺的,

2培育工匠精神在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问题

时装绘画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必备技能,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职业兴趣,而且使他们对专业的工具更加熟悉,对他们今后的设计之路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地总结出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1]。但目前大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还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2.1不熟悉人体结构和比例

在描绘人体的比例时,因为不熟悉人体的构造,一般都不会考虑到骨骼和肌肉的关系,所以用线稿来描绘身体的形状,会让人觉得很平坦,但线条的方向却会影响到骨骼和肌肉的运动,从而影响到人体的运动和结构。

2.2作品缺乏时尚度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注重技巧,而忽略了服饰的时尚感,因为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在学习“时装画”的基础上,我们要注重学生对服饰和角色的时尚感的培育,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学生对创意的兴趣[2]。

2.3绘画基本功薄弱

在色彩工具技巧的讲解上,一些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很薄弱,要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让他们迅速掌握各种颜色的工具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他们盲目地照搬一些错误的方法,避免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3课程教学的内容

3.1人体动态基础的基本认识

时装绘画是服装设计中最基础的表现手段,它可以迅速、高效地传达设计理念和穿着效果,所以,把握人体的基本运动是非常关键的。在教学中,学生们往往会在不熟悉人体结构的前提下,模仿人体的动作,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支撑,所以画出的人物动作往往会出现误差,甚至会出现偏差。从画面上来看,如果线条不够精准,就会被涂上色彩,从而导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进行基础动作训练时,要让学生们树立“骨骼、血肉、皮肤”的概念,也就是对人体的基本解剖学的理解:将骨骼和肌肉包裹起来,就是“皮”。学生们在画线的时候,要明白,每一条线的起落,都代表着皮肤下的骨骼和肌肉,就算不能完全记住,也要记住每一条线的移动都是肌肉和骨骼的一部分,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把身体的动作,用线条勾勒得恰到好处。在此基础上,在开始作画前,要先对学生进行骨骼与肌肉的解剖学知识,使学生了解“骨-肉-皮肤”的概念,进而探讨各种身体的运动。另外,在画出人体的动作时,除了要讲解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其中的原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具体的画法。

3.2时装画色彩工具的技法掌握

时装绘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改革,目前已有不少的研究,但由于工具的改变,服装绘画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面料、色彩、造型、工艺等是服装设计的基础元素,它们的选择与运用必将对服装的最终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当学生对人体的基本动力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掌握服装色彩的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使用各种颜色的工具时,可以先试一试,然后熟悉每一种颜色的特点和用法[3]。水彩是一种最基础的色彩表现手段,它以其丰富的色彩和艺术表现形式而被广泛应用于服装设计中。无论是长裙的大面积色块,还是需要精细的线条,都能很好地表现出不同的材质,而且,无论是长裙上的大面积的色彩,还是一些细小的线条,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方便携带和使用。

4“时装画”课程融入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4.1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与文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已进入全新的阶段。要从根本上克服目前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就需要以改革创新的态度,持续地提升、优化、融合、精益求精,以便使社会生产的整体质量与效益得以进一步提升,以便于为消费者与市场创造更佳的商品。在这个要求下,必须完全融入了工匠精神,才能更好地满足有关的技术要求,并适应时展的潮流[4]。在这种条件下,完全融合了工匠精神,可以更好地符合产品品质的需求,符合发展的潮流。所以,在“时装画”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将技术与艺术做到完美的结合。

4.2有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时装课课堂教学中,要将“工匠精神”这一核心内容贯彻到“时装画”课堂的各个环节,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从而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在服装专业的教育和教学中,必须以课堂活动为载体,保证所有的教育教学内容都有相应的依据,从而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反映出他们的整体水平。在实践中,如果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传授和灌输,就不可能对他们的职业素质和技术产生真正的影响,所以,他们必须将这种精神融入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发挥他们的作用和价值,让他们对艺术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5]。

4.3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明确自身的专业

许多院校服装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常常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清晰的认识,对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奋斗目标也比较模糊。因此,在教育的实践中,要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时装画课堂教学中,让他们能感悟到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素质所在,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有了清晰的目标,以此启发他们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让他们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能自觉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从而培育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励他们在事业上有更大的追求。同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与努力,在自己的专业上成为高水平、高效率的高技能型人才。应该说,目前很多学校的服装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素养和较强的美术创作能力,为了让他们的作品更广泛地易于被人接受,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如何弘扬与传承工匠精神加以积极引导,使学生们通过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不断地精雕细琢,不断加深内涵,不断地提升自己作品的底蕴和艺术价值,从而为社会贡献出优质的艺术品。

4.4提高服装专业学生责任心

当前,大部分学生在时装画学习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担忧,尤其是对自己作业的不放心,同时又由于缺乏责任感,忽略了实际工作的效果,从而使得时装画实习成为了经验课,教学过程趋向形式化,教学效果不理想。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由于应试的要求,他们会有一种功利主义的倾向,这种功利主义会影响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求知的正常进程,会让他们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却忽略了科学的思维。而“工匠精神”包含了责任感、专注力、成就感,以及一种积极的心态,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不断求知的状态。

4.5提高服装专业学生耐心

当前,在“时装画”实习教学中,许多学生由于没有耐性,觉得课程内容太多、太复杂,常常急于动手,而忽略了老师的指导。许多学生在面对高难度的课程问题时,常常会感到束手无策,甚至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从而影响整体的学习效果。而教师作为榜样,应该使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培养学生的耐性[6]。

5服装结构课程融入工匠精神的方式及措施

5.1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标准

经过课程调研,掌握了有关课程的基本能力特点,并根据标准和企业工作规范,编写了适合的服装课课程标准,逐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掌握专业知识技巧,并在各种技术运用方面取得了相应的熟练程度,与公司产品进行了良好的连接。

5.2以课程思政为载体

“时装画”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最重要的应该是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思维和坚定的信仰,尤其是在实习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拼搏精神,纠正错误的观点,使其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例如,在时装画课程的前五分钟,将艺术家的事迹融入到作品中,讲述他们的故事,弘扬他们的工匠精神和对自己事业的执着。运用“工匠精神”启发式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时装画教学中,突出了对匠人的信念、职业心态和对职业精神的坚守,让其了解服饰构造的有关理论知识,以满足技能需求,持续提升技术能力。对服饰构造专业的思政成果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力图在教学中起到表率和影响力。

5.3将工匠精神融入“时装画”教学实践课程全过程

将工匠精神引入“时装画”教学全过程,首先要从教学内容入手,尤其是对“时装画”教学材料、设备等进行细致的学习,以掌握基本知识,并与技巧做到及时更新,以探寻市场及企业新的需求,进而不断完善和改革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相应的实践案例,并完成相应的工作。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平衡教学内容、任务,以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时装画”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在教学中要严格、严谨。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应该加强纠错和指导,把过程贯彻到每个教学环节,并根据当前的职业规范,进行操作和考核,并向学生提出建议和要求,以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同时,让同学们在不同的领域里,拓宽自己的知识和思维。例如,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包括慕课、QQ群、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工匠精神”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服装结构课程中,在其他教学中,使学生可以进行大量的实际操作,确保学习的表现效果和时间安排,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最关键的是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通过对“时装画”教学的实践改革,可以调动和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和工作态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无论以后在什么岗位上,他们都能把“工匠精神”发扬光大,并以此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

6时装画课程融入工匠精神的特色及创新

6.1特色

以匠人伟大的精神为引导,以企业的工作能力需求为目标,根据国际专业技能竞赛规范、画家考核规范,对核心教学实施项目化整合与设计,对部分教学内容取舍重组,建立“时装画”课程标准,通过优化的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在时装画课程的能力。

6.2创新点

把“工匠精神”引入到“时装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精益求精,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时装画”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法,针对课程的特点和内容,加强对学生每一个学习细节上的训练,克服以往的泛泛而谈,细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形成专注的职业习惯。

7结束语

工匠精神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在教学内容、方法、思想等各个层面上都体现了工匠精神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情,对工作充满了敬意,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了清晰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彭鑫.时装画技法中线描艺术的教学探究[J].西部皮革,2022,44(10):48-50.

[2]杨秋华.论时装画的多元化创新表达[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6):47-51.

[3]敬静.时装画效果图之平板手绘训练[J].大众文艺,2020(23):235.

[4]屈红英.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融入工匠精神的路径探索[J].西部皮革,2022,44(07):82-84.

篇12

这是近几个月来,东莞市技师学院技能竞赛办公室的时间表,接下来,他们还会继续重复这样的轨迹,在技能竞赛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上海现场,记者有幸采访了技工教育界的大咖――东莞市技师学院院长刘海光,听他讲述他们学校是如何以赛促教,用世赛的标准培养学生的。

“国际范”办学做到与世界接轨

东莞市技师学院率先在广东全面开启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引进德国职业教育模式,采用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教学标准、学习领域、管理方法及考核方法,培养无缝对接企业的高技能人才。此外,学院还同时开启中英、中美、中加国际办学模式。

正因为有如此卓越的办学基础,才会有一流的学生,才会有赛场上一个个东莞市技师学院学子的身影。

“这两年学校一直在竞赛方面狠抓基础,争取在其他项目上也有所突破,在一些项目上我们学校还是有基础的,因为我们学校开启的中德合作,学校所采取的学生培养标准、评价机制、师资培训都是与德国本土接轨的,众所周知,世赛采用的标准基本上参考了德国的标准,所以学校就是想让教学与世赛对接,与国际一流对接。”刘海光院长补充道。

“开启国际合作办学以来,东莞市技师学院所取得的效果很显著。学校和德国共合办了6个专业,这些专业的标准很多都是世赛的标准,中德班共计1000多名学生。学校进军世赛就像是塔尖进军一样,选择参赛的选手余地比较大,是一个宽基础的选拔方式,而不是刻意去训练一个或几个为了参赛而参赛的选手,正因为如此,我们学校冲击世赛的基础是非常牢固的,这也是我们学校参加世赛选拔赛的优势之一。”刘海光院长自豪地介绍道。

“国际范”的东莞市技师学院在追求国际化道路上不断推陈出新,探索出更加适合学校发展的一条道路。在引进德国“双元制”和英国“现代学徒制”基础上,不断结合本土实际进行创新,加快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转变教学方式等,向国际一流看齐,走出一条“技能+学历+国外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之路。

“学习型工厂”为提升技能水平发力

除了招生就是就业,这是评价一所技工院校好坏的一个主要因素。那么怎么协调好招生和就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需要各技工院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解决。在这方面,东莞市技师学院做得很好,开展校企合作,和企业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组建师资队伍,进行工学交替,培养无缝对接的高技能人才。

“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上,我们根据不同专业引进相关企业在校内建了很多学习型工厂,其实这是连接教育培训和就业的桥梁和纽带。从学习型工厂出来就业的学生(毕业生)就是从一个工厂转换到另一个工厂,这就是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例如,学校培养出来的金属切削师,要求他拿到图样后能立马加工;培养的机电师,进入企业后,只要熟悉一下企业的生产环节和生产设备,就立马可以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安装、编程、调试等。学校一直是按照一个综合型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要做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谈到现代技能人才的培养,刘海光院长感慨地说:“现在我们国家就业呈现一种结构型矛盾,企业有很多技术岗位招不到人,同时,许多高校和职校毕业生就不了业。深度思考后,我觉得这是教育的缺失,特别是职业教育和目前的产业结构不匹配。现在我们国家的工业从2.0向3.0转型,在这期间,如果我们还用2.0的培养模式按照专业去培养人才,显然与社会需要脱轨。工业3.0需要的是综合型的高技能人才,也就是一个在具体领域内一专多能的技能人才,适应工业3.0的节奏,培养一流的技术人才,需要各职业院校的教育模式、方法都跟着改变。”

如何去改变教育模式、方法,从而主动对接工业3.0?

“连接学习和就业,形成两者之间的匹配,就要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开办冠名班、定制班等,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目前,东莞市技师学院有20多个校企双制合作班级,完全和企业培养目标对接。例如,专门为庆泰电缆厂、荣兴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培养技术干部的班级,为德图仪表等4家德企培养的机电工程师班级,为天母蓝鸟公司培养店长、大厨的班级等等。这种合作的目标确定好以后,学校和企业按照“8个共同”原则,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共同组建师资队伍等,进行工学交替。这样的培养模式能够确保学生一毕业即可上岗。世赛也是一个很好培养综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途径。许多职业院校就是通过世赛了解到世赛的标准,从而对接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企业所需要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刘海光院长继续补充道。

融“工匠精神”于世赛选手培养

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工匠的代名词,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创新进取等的综合体。东莞市技师学院在培养世赛选手的道路上,必然要把工匠精神融入到他们身上,为国家培养出一流的大国工匠。

“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的精髓就是追求品质,一个是工作品质,一个是产品质量品质。我们引进德国双元制以后,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特别注重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分两个,一是专业能力,二是核心能力。其中核心能力包括个人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在学习专业能力的同时,要把这三种能力潜移默化地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把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养剥离开来。据我了解,有些学校专门把核心能力这一模块单拉出来,进行独立教学,我觉得这是没效果的,必须把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结合起来培养。例如,我们一直采取项目教学法,需要一个小组或者团队一起去完成,小组成员内需要做到具体分工,而想要完成这个项目就必须互相配合。只要一个成员掉链子,那么这项工作就没办法完成了。在这一过程中,就锻炼了他们与人打交道、团队合作等能力。我们学生一进入学习型工厂,首先就要接受生产产品(教学载体)任务,在这一环节中,就要教学生学会和顾客打交道,例如,介绍你所在的工厂,怎么和顾客签订协议,增进双方的了解等等。接下来,就需要对产品进行一个简单的设计,确定生产工艺环节。然后,才进入生产环节。在完成以上环节后,还需要一个销售服务环节的教学。学生毕业后,很多人都从事售后服务工作。这样就有效地将教学过程和企业的整个流程有机连接在一起,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刘海光院长介绍道。

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学校也在逐步地把工匠精神融入备赛,选手每天一大早开始投入训练到晚上12点,长期的坚持,没有恒心和毅力,根本坚持不下来。学校把7S管理融入选手日常训练和考核,选手无论训练、考核还是比赛都能很好地遵循专业操作规程。

参加世赛是为了更好地转化世赛成果

篇13

2018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1],明确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

1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

环境设计专业的多数学生重视专业学习,忽视文化教育。环境设计专业90%本科生为艺术生入校[2]。据研究结果表明,多数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课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对色彩、图形敏感,但对数字计算等较抵触。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自带大量思政元素,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工匠精神”“生态环保”等。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切入点排序(见表1~4)。

2思政课程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目标

2.1专业基础

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要求掌握造型基础、形式基础、透视与解剖、专业速写知识,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意识;了解现代设计的发展历史,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掌握环境设计表达相关技能与方法,包括徒手艺术表现和专业计算机绘图软件。

2.2应用能力

掌握建筑构造、园林工程与植物、装饰材料与预算、家具与陈设、模型制作等环境设计的相关技术与工艺;具备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方案设计。

2.3人文素养

掌握哲学、文学、心理学、法律等人文社科知识,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能够应用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掌握一定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有良好文学素养,能够根据国家的政策、方针与行业发展动态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

3思政育人具体策略

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梳理主要课程对接思政切入点(见表4),例如“环境设计概论”结合室内陈设设计典型案例,从文化创新与人文氛围营造角度出发,强化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及文化创新意识[4]。“CAD绘图”引导学生了解AutoCAD软件在中国环境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现状,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研究中国园林设计思想及图纸表达,探索现代景观园林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及使命感。“建筑构造与造型”结合案例说明建筑构造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增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意识、环保节能意识和设计责任意识。结合中国传统的砖墙组砌方式和工艺,弘扬“工匠精神”。“设计制图”结合工程图样在环境设计行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自觉执行国家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责任意识,建立积极的职业价值观。结合作图实践中的各种线型、尺寸标注和图面质量等,要求学生树立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以及严谨细致的职业素养。“室内空间设计”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家居室内空间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提升学生对我国室内设计发展的文化自信。从家具空间功能布局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建立合理流线,增强设计服务意识。“园林工程与植物应用”针对园林河道工程存在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施工材料及工艺方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意识[5]。结合中国绿色环保典型案例解析,培养学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结合中国假山艺术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案例解析,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人体工程学”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与居住环境的“无障碍设计”问题,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城市空间环境实习”倡导学生用环境艺术语言和思维方式,弘扬主旋律,进行相应的设计方法和基本城市空间环境空间处理手法知识的讲授。通过案例解析、作品创作及总结答辩等环节,体验、领悟中国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工匠精神”、优良传统和服务社会意识。中外造园艺术比较,中国园林为世界园林之母,结合中国名园典型案例,分析中国园林与诗词、绘画、书法、戏曲关系,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分析中国园林文化传承案例,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模型制作”通过特定比例模型制作,在设计中提高学生精确的设计意识,进而增强“匠人精神”。

4结语

如何使思政课程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是环境设计专业高校教师应重视的课题。本研究探究思政课程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必要性,明晰思政课程教学目标,提出主要课程思政育人具体策略。所提出的思政导学方案还需在今后的课程实践中不断打磨,以期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可推广性的优化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2018-10.

[2]盛佳依.思政课程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研究[J].智库时代,2019(17):76-77.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

[4]王敏,王滨.热观察与冷思考:新时期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必然选择[J].教育探索,2019(1):102-107.

友情链接